CN102991884B - 板状体的输送用容器 - Google Patents

板状体的输送用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91884B
CN102991884B CN201210333592.XA CN201210333592A CN102991884B CN 102991884 B CN102991884 B CN 102991884B CN 201210333592 A CN201210333592 A CN 201210333592A CN 102991884 B CN102991884 B CN 1029918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ing board
flexible wiring
incorporating section
container
tabu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3359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91884A (zh
Inventor
坂本胜弘
森浩司
吉村义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kisui Kas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kisui Plas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kisui Plas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kisui Plast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9918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918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918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918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ckaging Frangible Articles (AREA)
  • Packaging Of Annular Or Rod-Shaped Articles, Wearing Apparel, Cassett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板状体的输送用容器,其作为用于以平置状态收纳带挠性布线板部的板状体并输送该板状体的输送用容器,能够良好地保护挠性布线板部,并将容器整体的厚度控制得较低。一种输送用容器,其用于以平置状态收纳1张或者多张带挠性布线板部的板状体(B)来输送该板状体(B),在容器主体(1)的主收纳部(10)的1边部以R曲面与内底面(10a)连续而形成用于收纳与板状体(B)连接设置的挠性布线板部(b?2)的挠性布线板收纳部(15),挠性布线板收纳部(15)的内底面(15a)凹设成随着朝向外方而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面。

Description

板状体的输送用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输送、保管玻璃板坯、液晶显示用和等离子显示用的玻璃基板等各种玻璃基板、面板、特别是在面板的一边具有用于形成挠性布线板的挠性布线板部的板状体的板状体的输送用容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用于收纳玻璃板坯、液晶显示用的玻璃基板等比较大型的玻璃基板、或者太阳能电池面板和触摸面板等面板以及其他耐冲击性较弱的板状体并输送该板状体的输送用容器,通常使用由具有缓冲性的合成树脂发泡体制的容器主体和盖体构成的容器,将上述板状体1张1张地插入到等间隔地并列设置在容器主体的彼此相对的侧壁内面的纵向槽内,以使上述板状体相互不接触的方式支承上述板状体成直立状态而将上述板状体收纳。
但是,在以往的利用侧壁内面的纵向槽使玻璃基板等板状体处于直立状态而将该板状体收纳的方式中,由于板状体自身的自重而导致弯曲变形、或者因板状体的重量集中到容器主体的底部而被容器主体的底部承载,导致容器底部压缩变形,有可能损失缓冲功能和冲击缓冲功能。
为了不发生该问题,如专利文献1~3所例示那样,出现了将玻璃基板等作为输送对象的板状体和防护用片材交替地层叠在容器主体内,以水平状态将板状体和防护用片材收纳,借助防护用片材用面承接各板状体的输送用容器(专利文献1~3)。在以水平状态收纳玻璃基板等板状体的输送用容器的情况下,被收纳的板状体的周缘部和角部容易受到输送时的振动和冲击的影响,该周缘部和角部由于与容器主体的底面和侧壁内表面接触而有可能产生损伤。因此,想了各种办法,例如,避免角部与侧壁的接触,使板状体的周缘与具有柔软性的抵接构件相抵接来支承板状体的周缘;减少玻璃基板的周缘与容器主体的侧壁内表面的接触等等。
另外,在作为输送对象的触摸面板和液晶显示用面板等板状体中,如图18、图19所例示那样,存在有在面板主体部b1的一边部连接设置有具有挠性布线板的挠性布线板部b2的情况,但对用于输送具有这样的挠性布线板部b2的面板等板状体B的输送用容器的设计还不充分。
即,连接设置在面板主体部b1的一边部的挠性布线板部b2是在挠性布线板的芯件的表面用挠性的连接部b4将设有金属导板、保护层而构成的布线基板部b3连接并附设于面板主体部b1而形成的,该挠性布线板部b2与面板主体部b1相比容易因振动、冲击破损且因弯折容易发生变形。而且,在挠性布线板部b2的布线基板部b3附设有电子零件,使得该挠性布线部b2的厚度t2通常比面板主体部b1的厚度t1大。因此,作为带挠性布线板部的板状体B的输送用容器,为了保护上述挠性布线板部b2,需要对收纳状态进行研究,以便尽可能使负荷不施加于该挠性布线板部b2,但实情是在以往的输送用容器中未充分地考虑挠性布线板部的保护。
例如,在带有挠性布线板部的板状体的输送用容器的情况下,在用于收纳面板主体部的主收纳部的1边部形成有用于收纳挠性布线板部的挠性布线板收纳部,在该挠性布线板收纳部中,需要设置凹部以避让开比面板主体部的厚度大的上述挠性布线板部的厚度。倘若如图20所示,若为了避让开挠性布线板部b2的、比上述板状体B的面板主体部b1的厚度大的那部分厚度,若在盖体103的顶部130的内表面形成凹部136,则顶部130成为薄壁,有可能因盖体103的变形而与挠性布线板部b2抵接,从而产生破损。虽说如此,但若增大顶部130的壁厚,则由容器主体101和盖体103构成的容器整体的厚度T2变大而不经济,也降低了使多个输送用容器呈堆叠状态来装载时的效率。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31423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23921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9-269610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板状体的输送用容器,作为用于以平置状态收纳带有挠性布线板部的板状体并将该板状体输送的输送用容器,被收纳的板状体、特别是挠性布线板部能够得到良好的保护,并且不需要过度地增大盖体的厚度,能够将容器整体的厚度控制得较低,特别是在落下实验中存在主体底角落下、底棱落下,要求达到规定的强度,因此这种输送用容器通过着眼于容器主体的底部的壁厚大于盖体的顶部的壁厚而利用容器主体的底部的壁厚来形成避让开挠性布线板部的壁厚的避让部来解决上述问题。
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发明的板状体的输送用容器,其具有俯视为矩形的容器主体,该容器主体是由合成树脂发泡体成形而成的,形成有在上方开口的主收纳部,该输送用容器用于在上述主收纳部以平置状态收纳1张或者多张带挠性布线板部的板状体来输送该板状体,其特征在于,在容器主体的上述主收纳部的至少一边部连续地形成用于收纳与上述板状体连接设置的挠性布线板部的挠性布线板收纳部,并且该挠性布线板收纳部的内底面被凹设成随着朝向外方而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面。
采用该输送用容器,通过将板状体收纳于容器主体的主收纳部,并且将连接设置于板状体的挠性布线板部收纳于挠性布线板收纳部,厚度大于板状体的面板主体部的挠性布线板部沿倾斜的内底面而不高于面板主体部,稳定性良好地被保持,挠性布线板部不会与容器主体和盖体接触而变形、或者破损,挠性布线板部能够得到良好的保护。特别是在层叠了多张板状体的状态下使层叠后的多张板状体处于平置状态而将层叠后的多张板状体收纳于容器主体的收纳部、覆盖盖体并进行包装时,也不需要增大盖体的顶部的壁厚,因此能够抑制容器整体的厚度的增大。
在上述各发明的板状体的输送用容器中,优选挠性布线板收纳部的内底面呈以R曲面与容器主体的上述主收纳部的内底面连续的倾斜面。由此,不必担心收纳于挠性布线板收纳部的挠性布线板部在面板主体部一侧的基部弯折、或者曲折变形而加以保持。
在上述输送用容器中,优选与挠性布线板收纳部的内底面连续的侧壁内表面呈自下端部起随着朝向上端而向外倾斜的倾斜面。由此,即使因容器的水平方向的振动、落下冲击而导致发生水平方向的变位时,也能够避免挠性布线板部与容器主体的侧壁抵接,挠性布线板部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
在上述板状体的输送用容器中,能够成为下述形式:上述容器主体是在层叠了多张板状体的状态下使层叠后的多张板状体处于平置状态而将层叠后的多张板状体收纳于一个主收纳部的容器主体,上述板状体的输送用容器具有相对于该容器主体的侧壁上端部可自由覆盖嵌合的合成树脂发泡体制的盖体。在该情况下,由于像上述那样形成挠性布线板收纳部,收纳了层叠后的多张板状体的挠性布线板部的厚度能够由朝向下方的倾斜面吸收,挠性布线板部不高于面板主体部,不需要增大盖体的顶部的壁厚,因此能够抑制容器整体的厚度。
在上述板状体的输送用容器中,能够成为下述形式:上述容器主体以多个主收纳部彼此间隔开间隔的方式形成有多个主收纳部,并且在各主收纳部的1边部连续地形成有用于分别收纳挠性布线板部的挠性布线板收纳部,自各主收纳部看来,各上述挠性布线板收纳部的内底面被凹设成越向外侧越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面。这时,也通过将面板主体部收纳于容器主体的各主收纳部,并且将挠性布线板部收纳于各挠性布线板收纳部,沿倾斜的内底面保持挠性布线板部,挠性布线板部也不会高于面板主体部,因此不需要过度加深主收纳部。
在上述输送用容器中,也与上述同样地优选各挠性布线板收纳部的内底面呈以R曲面与上述各主收纳部的内底面连续的倾斜面,能够防止收纳于挠性布线板收纳部的挠性布线板部的弯折、曲折变形。
在上述板状体的输送用容器中,能够形成为如下形式:在上述容器主体的外周部的侧壁上端部,在内侧留有凸部而在外周侧形成有缺口台阶部,在容器主体的底部下表面的周缘部设有能够与同形状的容器主体的上述侧壁上端部的缺口台阶部相嵌合的突缘,上述板状体的输送用容器以能够在上述侧壁上端部的缺口台阶部与底部下表面的突缘相嵌合的状态下将多个容器主体堆叠的方式设置。由此,能够将收纳了板状体的多个容器主体以无盖体的方式堆叠并进行输送。
采用本发明的板状体的输送用容器,将附设有挠性布线板部的玻璃基板等带挠性布线板部的板状体的面板主体部收纳于容器主体内的主收纳部,通过利用底部的壁厚而将厚度大于面板主体部的挠性布线板部收纳并支承于被凹设成向外并向下倾斜的倾斜面的挠性布线板收纳部,能够不对挠性布线板部施加载荷、稳定性良好地并且不必担心变形和破损地保持挠性布线板部,挠性布线板部能够得到良好的保护。
而且,能够以收纳于挠性布线板收纳部的挠性布线板部不高于面板主体部的方式保持该挠性布线板部,因此收纳1张板状体时自不必说,在以层叠了多张板状体的状态将层叠后的多张板状体收纳时也能够抑制容器整体的厚度的增大,因此不降低向输送用车辆等的堆叠效率就能够高效地输送。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板状体的输送用容器的1实施例的容器主体和盖体的立体图。
图2是容器主体的俯视图。
图3是容器主体的仰视图。
图4是盖体的俯视图。
图5是盖体的仰视图。
图6是容器主体和盖体的L1-L1剖视图。
图7是容器主体和盖体的L2-L2剖视图。
图8是层叠板状体并将其收纳的使用状态的剖视图。
图9是1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另一实施例的、收纳了板状体的使用状态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又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12是表示不同于本发明的收纳方式的另一实施例的容器主体的立体图。
图13是图12所示的容器主体的俯视图。
图14是图12所示的容器主体的仰视图。
图15是图13所示的容器主体的L3-L3剖视图。
图16是图13所示的容器主体的L4-L4剖视图。
图17是图12所示的容器主体的收纳了板状体的使用状态的剖视图。
图18是带挠性布线板部的板状体的主视说明图。
图19是图18所示的挠性布线板部的侧视放大说明图。
图20是以往的输送用容器的、收纳了板状体的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根据附图所示的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图9表示本发明的板状体的输送用容器的1实施例。该实施例的输送用容器A1由俯视为长方形或正方形的俯视为矩形的容器主体1和相对于该容器主体1可自由覆盖的盖体3构成,其中,上述容器主体1在上方开口,能够以在各板状体之间隔着隔离用的保护片材(未图示)而将作为收纳对象的玻璃基板、面板等板状体B、特别是图18所例示的带挠性布线板部的板状体B层叠的状态收纳该板状体B。
作为盖体3相对于容器主体1的覆盖结构,在用于形成上述容器主体1的外周的侧壁的上端部,在内侧留有凸状缘11并在外侧形成有缺口台阶部12;另一方面,在上述盖体3的周缘部31的下表面侧以与周缘部31的下表面垂直的方式设有用于与上述开口的端部的凸状缘11的外侧的缺口台阶部12相嵌合并抵接的朝向下方的嵌合壁部32,能够利用该嵌合壁部32的嵌合保持盖体3覆盖于容器主体1的状态。
容器主体1是主要由具有缓冲性的合成树脂发泡体成形而成的,通过自底部13立起的四周的各侧壁14a、14b、14c、14d形成有在上方开口并能够收纳上述板状体B的面板主体部b1的一个主收纳部10。上述主收纳部10形成为能够收纳隔着保护片材层叠的所需数张板状体B的面板主体部b1的深度。通常,也根据板状体B的厚度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在厚度2~5mm的玻璃基板等板状体B的情况下,形成为能够收纳10张以上、优选10~几十张程度的比较浅的深度。
在上述主收纳部10的1边部、例如靠侧壁14c侧的1边部连续地形成有用于收纳与上述板状体B的面板主体部b1连接设置的挠性布线板部b2的挠性布线板收纳部15。挠性布线板收纳部15被凹设成其内底面(底部上表面)15a利用底部13的壁厚的大小而与上述主收纳部10的内底面(底部13的上表面)10a连续地随着朝向外方而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面,能够避免被收纳的挠性布线板部b2的厚度变高。由上述挠性布线板收纳部15的内底面15a的倾斜面构成的凹设的范围是局部、并且凹设的程度也较少,因此几乎不会对容器主体1的强度造成影响。
通常,在上述板状体B中,长度比面板主体部b1的边部的长度短的挠性布线板部b2以使该边部的两侧端部留有余量而挠性布线板部b2被连接在该边部的中央部的方式进行附设。因此,上述挠性布线板收纳部15以下述方式形成:与上述挠性布线板部b2的附设方式相对应,在上述收纳部10的1边部的两侧端部以与侧壁相同的高度留有余量,稍宽于挠性布线板部b2,并且上述余量部分起到作为被收纳的板状体B的面板主体部b1的两侧端部所抵接的承接部16的作用,收纳于挠性布线板收纳部15的挠性布线板部b2不与侧壁14c抵接。
考虑层叠板状体B的收纳张数最大的挠性布线板部b2时的重叠高度H1,对于上述挠性布线板收纳部15的内底面15a的倾斜,特别优选的设定方式为:层叠并收纳最大张数时,上述挠性布线板部b2的高度不高于所层叠地收纳的板状体B的面板主体部b1的高度。
与上述挠性布线板收纳部15的内底面15a连续的侧壁14c的内表面可以为如图1~图9那样构成与底部13垂直的面(包含具有用于成型的拔模斜度的情况)的内表面,但优选如图10和图11那样形成为自下端部起朝向上端并向外倾斜的倾斜面,由此,即使因容器的水平方向的振动和落下而导致以层叠状态收纳了多张的板状体B越向上层侧越向挠性布线板收纳部15一侧较大地变位时,挠性布线板部b2也很难与容器主体1的侧壁14c的内表面接触,挠性布线板部b2能够得到良好的保护。
此外,上述挠性布线板收纳部15的内底面15a除了形成为在与上述主收纳部10的内底面10a的交界部附近曲折且连续的倾斜面之外,能够形成为图11那样构成借助自主收纳部10的内底面10a起从水平状态缓缓向下方倾斜的R曲面部17与主收纳部10的内底面10a连续的规定的倾斜角度的倾斜面。上述R曲面部17除了以相当于被收纳的板状体B的挠性布线板部b2的基部的部位、即以主收纳部10的内底面10a和挠性布线板收纳部15的内底面15a的交界部的下方位置为支点形成圆弧状的曲面之外,还能够考虑以经过与底部上表面10a连续的水平部成为R曲面的方式形成等挠性布线板部b2的自然的曲率的情况来进行设定。
由于这样形成R曲面部17,被收纳的板状体B的挠性布线板部b2以自然的弯曲状态与挠性布线板收纳部15的倾斜的内底面15a接触,能够防止被层叠地收纳的板状体之中的下层的板状体B的挠性布线板部b2的弯折。此外,挠性布线板收纳部15的内底面15a不是在与主收纳部10的内底面10a的交界部弯折而形成的倾斜面,因此也不会形成为自挠性布线板部b2的面板主体部一侧的根部弯折变形的状态。
另外,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下,挠性布线板收纳部15的侧壁14c的内表面也能够形成为与底部13垂直的面,此外也能够形成为附图那样朝向上端并向外侧倾斜的倾斜面,由于形成为倾斜面,与上述同样地即使因容器的水平方向的振动和落下而导致收纳的板状体B变位时,挠性布线板部b2也很难与侧壁14c的内表面接触,挠性布线板部b2能够得到良好的保护。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情况下,虽未附图表示,但优选使上述挠性布线板收纳部15的内底面15a以曲面与侧壁14c的内表面连续,能够抑制发生挠性变形时的自上述连续部产生龟裂。
在图1~图9的实施例的情况下,在沿上述容器主体1的主收纳部10的内底面10a的四周的各侧壁14a、14b、14c、14d的周缘部上,除了与上述挠性布线板收纳部15相连续的部分之外还连续地形成有用于避免与收纳于底部13之上的板状体B的面板主体部b1的周缘相抵接的凹部18。而且,上述凹部18的底面18a的外缘侧由能够避免侧壁14a、14b、14c、14d向外侧弹性变形时的应力集中的R曲面与侧壁内表面相连续。
此外,在主收纳部10的由上述容器主体1的各侧壁14a、14b、14c、14d形成的四角部形成有自侧壁内表面侧扩张形成的上下方向的缺口部19,该缺口部19的底部自上述凹部18与该凹部18同深度地连续扩张形成。该缺口部19的底部也以R曲面与侧面内表面相连续。
另外,上述容器主体1的四方的侧壁14a、14b、14c、14d之中至少一对的相对的两侧壁,例如如图所示那样在除了形成有挠性布线板收纳部15的边的侧壁14c之外的各侧壁14a、14b、14d的内表面,在边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等所需部位至少设有一个构成上下方向的凹槽状的用于收纳和取出板状体B的缺口凹部20。上述缺口凹部20呈自侧壁上端至底部13的凹部18的底面18a的深度的凹槽状,以便在收纳和取出板状体B的操作时,能够在该缺口凹部20的部分插入指尖而使指尖到达最下层的板状体B之下;或者能够将机械式的卡定部件插入到底部13之上的部分而使该卡定部件卡定于最下层的板状体B之下。
在上述缺口凹部20处,优选自上述凹部底面18a起向缺口凹部20的内表面去的交界部以上述同样的R曲面连续的方式形成。
上述盖体3是由与上述容器主体1同样的具有缓冲性的合成树脂发泡体成形而成的,如上所述,以通过嵌合壁部32与上述容器主体1的开口端部的嵌合用的凸状缘11的嵌合能够覆盖的方式设置该盖体3。
在附图的情况下,在上述盖体3的周缘部31的下表面的沿上述嵌合壁部32的内表面的周缘部分,在周方向上连续形成有凹部33,该凹部33与上述容器主体1的内底面10a的凹部18同样地用于避免与收纳的板状体B的面板主体部b1的周缘相抵接。与挠性布线板收纳部15相对应的一边侧也以能够避免与该挠性布线板部b2相抵接的宽度形成。在上述盖体3外套于容器主体1的状态下,容器主体1的各侧壁14a、14b、14c、14d的上端与上述凹部33的内底面(顶部的下表面)相抵接。在盖体3的周缘部31的上表面3a设有堆叠时嵌合用的凸缘34,堆叠输送用容器A时,该凸缘34用于与容器主体1的底部13的下表面周缘部的缺口部21相嵌合。
作为上述容器主体1和盖体3的构成材料,能够使用聚苯乙烯、高抗冲聚苯乙烯、苯乙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等聚苯乙烯系树脂;聚乙烯、聚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等聚烯烃系树脂;聚乳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系树脂等各种合成树脂的发泡体。其中,优先选用由包含聚苯乙烯系树脂和聚烯烃系树脂的复合树脂的微珠发泡体得到的成形体。包含聚苯乙烯系树脂和聚烯烃系树脂的复合树脂的微珠发泡体可以通过在使聚烯烃系树脂颗粒与苯乙烯系单体聚合后,对含浸有发泡剂的发泡性树脂颗粒进行蒸气加热而得到成形体。
采用上述实施例的板状体的输送用容器A1,用于收纳玻璃板坯、液晶显示用的玻璃基板等板状体B、特别是在面板主体部b1的1边部连接设有挠性布线板部b2的带挠性布线板部的板状体B。这时,将厚度为0.2~5.0mm的隔离用保护片材与板状体B的面板主体部b1交替地层叠,并将层叠物收纳于容器主体1内的底部13上的主收纳部10,此外将挠性布线板部b2收纳于挠性布线板收纳部15。这样将板状体B收纳后,将盖体3覆盖于容器主体1。
这样使用时,被收纳于输送用容器A1内的板状体B,将面板主体部b1收纳于容器主体1的主收纳部10,并且将被连接设置在面板主体部b1的挠性布线板部b2收纳于挠性布线板收纳部15,使挠性布线板部b2沿着倾斜的内底面15a,因而,厚度大于板状体B的面板主体部b1的挠性布线板部b2不高于面板主体部b1地被保持在容器主体1内,因此,盖体3的顶部的壁厚同以往一样地形成,板状体B、特别是挠性布线板部b2能够得到良好的保护。
即,如图8、图9所示,在层叠并收纳了10~几十张的板状体的情况下,厚度大于面板主体部b1的挠性布线板部b2的层叠部分的高度不高于面板主体部b1的层叠部分的高度,稳定性良好地保持在规定位置。因此,挠性布线板部b2不会与盖体3接触、挠性布线板部b2不会与侧壁内表面接触,不必担心因接触等而导致挠性布线板部b2破损,挠性布线板部b2能够得到良好的保护。特别是如图10和图11那样,侧壁14c的内表面呈向外倾斜的倾斜面的情况、如图11那样各挠性布线板收纳部15的内底面15a呈以R曲面与上述各主收纳部10的内底面10a连续的倾斜面的情况,能够防止挠性布线板部b2与侧壁14c的接触和弯折变形等,挠性布线板部b2能够得到良好的保护。
而且,在层叠了多个板状体B的状态下使其处于平置状态并将其收纳于容器主体1的主收纳部10、覆盖盖体3而进行包装的情况下,也如上述那样多个板状体B的挠性布线板部b2的厚度由向下方的内底面15a的倾斜面吸收而能够将该挠性布线板部b2收纳于挠性布线板收纳部15中,不需要增大盖体3的顶部的壁厚,因此能够抑制容器整体的厚度T1的增大。例如,如图20所示,如果是在盖体103的顶部130的内表面形成有凹部136以避让挠性布线板部b2的厚度的容器,则为了确保盖体103的顶部130的壁厚,容器整体的厚度T2变厚,而在本发明的容器的情况下,利用原有容器主体1的壁厚大的底部13的壁厚,形成挠性布线板收纳部15,因此不需要增大底部13的壁厚,容器整体的厚度T1变小。由此,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容器,不降低向输送用车辆等堆叠容器的效率就能够高效地输送。
图12~图17表示本发明的板状体的输送用容器的另一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与上述的实施例相同的结构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而省略具体的说明。
该实施例的输送用容器A2是由与上述同样的合成树脂发泡体成形而成的俯视为矩形的容器主体1构成的容器,该容器主体1以多个主收纳部10隔开间隔的方式形成有多个能够收纳作为收纳对象的带挠性布线板部的板状体B的面板主体部b1的主收纳部10,并且在各主收纳部10的1边部连续地形成有用于分别收纳挠性布线板部b2的挠性布线板收纳部15,自各主收纳部10看来,上述各挠性布线板收纳部15的内底面15a被凹设成越向外侧越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面。
在附图的情况下,容器主体的4个主收纳部10在前后左右均是并列地形成两个,并且在前后方向并列的两个主收纳部10的各挠性布线板收纳部15在前后方向的中央相对地形成,在呈倾斜面的内底面15a的最低部位连续地形成。在左右并列的两个主收纳部10、10之间和挠性布线板收纳部15、15之间设有与外周部的侧壁14a~14d等高的分隔壁24。在前后并列的主收纳部10、10之间的部分,留有成为板状体B的挠性布线板b2的两侧端部的承接部26的部分,并连续形成有挠性布线板收纳部15、15,但在两挠性布线板收纳部15、15之间也能够形成有分隔壁。
该实施例的容器主体1的上述主收纳部10和挠性布线板收纳部15通常形成为能够收纳1张板状体B的面板主体部b1和挠性布线板b2的较浅的深度,但也能够以形成为能够收纳数张板状体B的深度的方式实施。
另外,上述主收纳部10和挠性布线板收纳部15的配置数量、配置方向并不限于附图所示的方式,可以形成并实施为各主收纳部10与各挠性布线板收纳部15同向配置的形式,此外也可以形成并实施为能够仅并列地收纳2张板状体的配置形式。
在任一情况下,都使与各主收纳部10相连续的挠性布线板收纳部15的内底面15a形成并实施为自主收纳部10向外侧倾斜的倾斜面。优选与上述实施例的情况同样,上述各挠性布线板收纳部15的内底面15a呈以R曲面与上述各主收纳部10的内底面10a连续的倾斜面。由此,能够防止被收纳于挠性布线板收纳部15的挠性布线板部b2的弯折和曲折变形。
在上述输送用容器A2的情况下,形成为:在容器主体1的侧壁上端部,在内侧留有凸状缘11而外侧形成有缺口台阶部12,并且在容器主体1的下表面侧的外周部设有堆叠时用于与下层容器的上述侧壁上端部的上述缺口台阶部12相嵌合的凸部25,能够在该凸部25与上述缺口台阶部12相嵌合的状态下堆叠容器A2,在该嵌合状态下,能够确保在主收纳凹部10的底部13之上能够收纳板状体B的空间。通常,上述空间形成为能够收纳保持1张板状体B、特别是在正反面层叠薄膜或纸等保护片材(未图示)而受保护的状态的板状体B,以使其不承载堆叠载荷,并且能够限制板状体B的过度浮起。
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下,在各主收纳部10的底部13的周缘部也形成有用于避免与收纳于底部13上的板状体B的面板主体部b1的周缘相抵接的凹部18,根据需要在各主收纳部10的四角部形成上下方向的缺口部(省略图示)。另外在左右的侧壁14b、14d和分隔壁24上形成有构成上下方向的凹槽状的、能够用于收纳和取出板状体B的缺口凹部20。
在上述输送用容器A2的情况下,例如将在正反面贴附有薄膜或纸等保护片材而被保护的多个带挠性布线板部的板状体B的面板主体部b1收纳于容器主体1的多个各主收纳部10,并且将连接设置于该面板主体部b1的各挠性布线板部b2收纳于与上述各主收纳部10连续地形成的各挠性布线板收纳部15。这样,如图17所示,在形成于上层的容器主体1的下表面侧的外周部的凸部25与下层的容器主体1的侧壁上端部具有的缺口台阶部12相嵌合的状态下堆叠已收纳有板状体B的容器主体1。根据需要,在最上层堆叠未收纳有板状体的空的容器主体1使其作为盖体。这样堆叠的容器整体用带固定(省略图示)以供输送等。
在该实施例中,也通过以使连接设置于该面板主体部b1的挠性布线板部b2沿挠性布线板收纳部15的内底面15a的方式将挠性布线板部b2收纳,能够不高于面板主体部b1地收纳并保持厚度大于面板主体部b1的挠性布线板部b2,即使不过度地增大容器主体1的底部13的壁厚,挠性布线板部b2也能够得到良好的保护。此外,由于能够抑制容器整体的厚度的增大,因此不降低向输送用车辆等的堆叠效率就能够高效地输送。
附图标记说明
A1、A2、输送用容器;B、板状体;b1、面板主体部;b2、挠性布线板部;b3、布线基板部;b4、连接部;1、容器主体;3、盖体;10、主收纳部;10a、内底面;11、凸状缘;12、缺口台阶部;13、底部;14a、14b、14c、14d、侧壁;15、挠性布线板收纳部;15a、内底面;16、26、承接部;17、R曲面部;18、凹部;18a、凹部的底面;19、缺口部;20、缺口凹部;21、缺口部;24、分隔壁;25、凸部;31、周缘部;32、嵌合壁部;33、凹部;34、凸缘。

Claims (6)

1.一种板状体的输送用容器,该输送用容器具有俯视为矩形的容器主体,该容器主体是由合成树脂发泡体成形而成的,形成有在上方开口的主收纳部,该输送用容器用于在上述主收纳部以平置状态收纳1张或者多张带挠性布线板部的板状体来输送该板状体,其特征在于,
在容器主体的上述主收纳部的至少一边部连续地形成用于收纳与上述板状体连接设置的挠性布线板部的挠性布线板收纳部,并且该挠性布线板收纳部的内底面被凹设成随着朝向外方而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面,
与挠性布线板收纳部的内底面连续的侧壁内表面形成为自下端部起随着朝向上端而向外倾斜的倾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状体的输送用容器,其特征在于,
挠性布线板收纳部的内底面呈以R曲面与容器主体的上述主收纳部的内底面连续的倾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板状体的输送用容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容器主体是在层叠了多张板状体的状态下使层叠后的多张板状体处于平置状态而将层叠后的多张板状体收纳于一个主收纳部的容器主体,上述输送用容器具有相对于该容器主体的侧壁上端部可自由覆盖嵌合的合成树脂发泡体制的盖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状体的输送用容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容器主体以多个主收纳部彼此间隔开间隔的方式形成有多个主收纳部,并且与各主收纳部的1边部连续地形成有用于分别收纳挠性布线板部的挠性布线板收纳部,自各主收纳部看来,各上述挠性布线板收纳部的内底面被凹设成越向外侧越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状体的输送用容器,其特征在于,
各挠性布线板收纳部的内底面呈以R曲面与上述各主收纳部的内底面连续的倾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板状体的输送用容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容器主体的外周部的侧壁上端部,在内侧留有凸部而在外周侧形成有缺口台阶部,在容器主体的底部下表面的周缘部设有能够与同形状的容器主体的上述侧壁上端部的缺口台阶部相嵌合的突缘,该输送用容器以能够在上述侧壁上端部的缺口台阶部与底部下表面的突缘相嵌合的状态下将多个容器主体堆叠的方式设置。
CN201210333592.XA 2011-09-12 2012-09-10 板状体的输送用容器 Active CN1029918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98255 2011-09-12
JP2011198255A JP5826569B2 (ja) 2011-09-12 2011-09-12 板状体の搬送用容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91884A CN102991884A (zh) 2013-03-27
CN102991884B true CN102991884B (zh) 2016-04-13

Family

ID=47921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33592.XA Active CN102991884B (zh) 2011-09-12 2012-09-10 板状体的输送用容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826569B2 (zh)
CN (1) CN1029918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87651B (zh) * 2013-05-31 2015-11-2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组件的托盘
CN103754499B (zh) * 2014-01-23 2015-11-18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弯曲玻璃板的包装装置、方法及包装体
JP6461632B2 (ja) * 2015-02-10 2019-01-30 株式会社Vtsタッチセンサー タッチパネルの梱包体、保護フィルム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の梱包体の製造方法
CN104925401B (zh) * 2015-04-29 2017-10-1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液晶显示面板的包装箱体
KR102570321B1 (ko) * 2018-02-14 2023-08-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용 포장 용기
CN109080954B (zh) * 2018-07-27 2020-04-10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包装箱
WO2020089986A1 (ja) * 2018-10-29 2020-05-07 ミライアル株式会社 基板収納容器の成形方法、金型、及び、基板収納容器
CN109455388B (zh) * 2018-12-29 2024-05-17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包装结构
CN110451064B (zh) * 2019-08-21 2024-03-12 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曲面玻璃包装运输装置
CN110902098B (zh) * 2019-11-22 2021-07-23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包装箱及其包装方法
JP6978710B1 (ja) * 2020-07-06 2021-12-08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トレイ及び梱包体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0509A (zh) * 2007-03-19 2007-08-22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承接基板的承接托盘及承接该托盘的包箱
CN201367197Y (zh) * 2009-02-11 2009-12-23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包装箱
CN201801081U (zh) * 2010-06-17 2011-04-20 昆山市诚泰电气有限公司 液晶电视背光模组用半成品包装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80781A (ja) * 1999-12-27 2001-07-03 Toshiba Corp 半導体装置の搬送用トレー
JP2005067693A (ja) * 2003-08-27 2005-03-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収納トレイ
JP2007030917A (ja) * 2005-07-26 2007-02-08 Funai Electric Co Ltd 電子部品収納トレイ
TWI291437B (en) * 2005-10-28 2007-12-21 Innolux Display Corp Packing box for a glass substrate and a package structure of a glass substrate using the same
JP5227827B2 (ja) * 2009-02-16 2013-07-03 積水化成品工業株式会社 ガラス基板用容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0509A (zh) * 2007-03-19 2007-08-22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承接基板的承接托盘及承接该托盘的包箱
CN201367197Y (zh) * 2009-02-11 2009-12-23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包装箱
CN201801081U (zh) * 2010-06-17 2011-04-20 昆山市诚泰电气有限公司 液晶电视背光模组用半成品包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060204A (ja) 2013-04-04
JP5826569B2 (ja) 2015-12-02
CN102991884A (zh) 2013-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91884B (zh) 板状体的输送用容器
CN101311077B (zh) 用于运送玻璃基板的包装盒
JP5649923B2 (ja) 板状体の搬送用容器
US9233787B2 (en) Cushioning material
CN202006907U (zh) 一种用于盛装未装框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包装箱
CN105620846A (zh) 瓦楞包装盒
CN202967150U (zh) 空调包装结构
CN103434755B (zh) 缓冲包装单元及缓冲包装箱
CN203568168U (zh) 缓冲包装单元及缓冲包装箱
CN216916733U (zh) 显示面板包装箱、显示面板包装体
JP5701726B2 (ja) 板状体の搬送用容器
CN201354217Y (zh) 小尺寸液晶面板用epp包装盒
CN102745420B (zh) 缓冲包装盒
CN213769554U (zh) 一种包装内衬结构
CN107985749B (zh) 液晶模组包装箱
CN201825308U (zh) 带固定装置的包装纸箱
CN219884380U (zh) 托盘和显示面板的装载装置
CN109132105A (zh) 显示装置包装盒
CN215923030U (zh) 用于车载盖板玻璃的包装装置
CN102530422A (zh) 板状体的搬送用容器
CN101407267B (zh) 光盘机容器
CN219635741U (zh) 一种托盘
CN210883099U (zh) 一种一字型显示屏运输托盘
CN215971660U (zh) 一种可防碰撞保护的成品板运输周转设备
CN215638217U (zh) 一种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