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91850A - 容器封闭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容器封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91850A
CN102991850A CN2012101354998A CN201210135499A CN102991850A CN 102991850 A CN102991850 A CN 102991850A CN 2012101354998 A CN2012101354998 A CN 2012101354998A CN 201210135499 A CN201210135499 A CN 201210135499A CN 102991850 A CN102991850 A CN 1029918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sing appliance
ring
seal
deflection
e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3549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蒂芬·施雷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sky Injection Mold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sky Injection Mold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sky Injection Mold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Husky Injection Mold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9918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918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以下公开的是,除其它事项之外,一种封闭装置(10),其包括一个盖体(20),其具备一个顶面板(22)以及一个依属该顶面板的环形外壳(24)。该盖体(20)是配置与一可释放地的一个颈口(12)配合。该封闭装置(10)还包括一个至少部分地以易碎方式与该盖体(20)连接的防揭封环(32)。该防揭封环(32)有一个位于其内的第一凸起(34A),该第一凸起(34A)是配置到,在使用中,当该封闭装置(10)与该颈口(12)完全配合时,坐落于该颈口(12)上的一个固定环(16)之下。该防揭封环(32)有一个位于其内的第一偏转构件(36A),该第一偏转构件(36A)是配置到与该固定环(16)的外表面协作,在试图将该封闭装置(10)从该颈口(12)拆去时,致使该防揭封环(32)发生一个局部的径向偏转,该偏转诱导该第一凸起(34A)在该固定环(16)的下方做内向径向移动。

Description

容器封闭装置
技术领域
以下所公开的非限制性实施例一般性地涉及到一种容器封闭装置。
背景技术
以下专利申请对该封闭装置的不同种类与配置逐项进行描述,其中该封闭装置具备一个擅动证据特征可用于封盖容器的颈口。这些封闭装置通常包括一个以易碎方式连接到该封闭装置主体的防揭封环,其中连接这两部分的桥状物的断裂可为任何擅动提供一些视觉证据。该防揭封环一般包括一个或多个位于该环内部的凸起,其中该凸起在一个固定环的下方被俘获,其中该固定环是位于一个安装了该封闭装置的颈口上。该封闭装置在颈口上的初始安装要求该凸起滑越该固定环,而此动作要求该防揭封环做暂时的弹性变形。
使得该凸起滑越该固定环所需的力的大小取决于-除了其他事项之外–该凸起与该固定环的之间的相对几何学特征。一方面,较理想的做法是在该凸起与固定环之间提供一个紧密的配合以至于该凸起能够深入(即大重叠)到该固定环的下方,以通过这样做来确保持久的配合以抗拒对从颈口拆除该封闭装置的尝试。另一方面,从封盖角度出发,较理想的做法是在该凸起与固定环之间提供一个较宽松的配合,以使执行在颈口上初始安装该封闭装置时所需力量最小化,然而这样做的代价是该凸起在固定环下方的位置相对变浅(即小重叠),因而具备影响该防揭封环使用性能的潜在可能。
1933年4月27日出版的McBride等人的美国专利第5,205,426号公开了一种擅动指示塑料封闭装置,其包括一个塑料封盖,该封盖具备一个顶壁部分、一个依属性圆柱形裙部、和一个依属于该裙部的环形防盗带。该防盗带包括多个以圆周隔开的柔性标签和一个环形的干涉珠,其排列是被配置成可对相关容器提供两种擅动指示互动模式。为了便于将该封闭装置快速应用到容器上,每个柔性标签包括一个相对较厚的中央部用于擅动指示的第二种模式,以及一个厚度相对减小的周边基底部分以增强其灵活性。
2004年8月3日出版的Ziegler等的美国专利第6,769,559号公开了一种塑料排气封闭装置用于一种相关容器,包括了一个具备一顶壁部分的塑料外盖和一个含一内螺纹结构的环形依属性裙部。在顶壁部分的内表面置有一个圆盘形密封内衬,用于为相关容器建立一个顶/内部密封。为了便于容器内的气压排出,同时便于消费者从容器上拆去该封闭装置,该封闭装置包括了一个或多个正止动元素,在封闭装置密封内衬的内部密封配合完成后,这些止动元素可与容器相配合。该止动元素对该封闭装置的密封内衬与该密封装置的口部之间的密封配合程度起到限制作用。
2009年4月7日出版的Culley的美国专利第7,513,377号公开了一种擅动指示带俘获器,包括一个封闭装置,该封闭装置具备一擅动指示带。该擅动指示带有多个具备第一和第二长度并向内延伸的折指。该第二长度的折指可在该擅动指示带的拆除与耗尽过程中对该封闭装置定中心。
2010年12月9日出版的GASSNER,Okten的美国专利申请第2010/0308050号公开了一种带防擅动条带螺纹封闭装置,其中该螺纹封闭装置有一个头板和一个至少大致为圆柱形的盖裙,该盖裙由一个阴螺纹和一个通过易撕裂方式与盖裙下缘连接的防擅动条带,该条带为柔性条带形式,由一个直接从盖裙下伸的第一部分与一个附加该第一部分下端的第二部分组成,该第一部分下端向内并在头板方向回折,用于在一个固定环的后面与容器颈部配合。其中在第二部分的轴向延伸上至少有一个延伸,该延伸是附加在向内回折的第二部分的自由缘上,因而使得其内缘留设为自由缘。该第二部分有至少一个凹陷,沿着螺纹封闭装置的内周长延伸。为了使该螺纹封闭装置的防擅动条带具备在本规格说明开头部分所述的那些特征,即在保持易于应用的同时增加其功能的可靠性,也就是能够对下铰链部分的展开提供较大的抵抗,以达到实际上不可能通过转动防擅动条带的第二部分来释放封闭装置,该发明建议将延伸部分在圆周方向上伸过至少一个在第二部分提供的开口。
2001年3月21日出版的TADA,Etsuya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1-072102号公开了一种防盗用盖,其中有一个擅动证据带经桥形物与盖的主体连接,在其支持手段的前端添加一个支撑件,用于在打开瓶上固定的盖子时防止擅动证据带的上升,并且该支撑件是以置于桥状物与擅动证据带之间的方式构造,同时它是藏擅动证据带之内。由此,该支持方式在任何时候都处于竖立状态,并与盖和擅动证据带一同转动,并接受盖的拔出力为其压应力,从而作为一种支持手段提供良好的压力抵抗。
发明内容
以下所公开的一方面是提供一种封闭装置,包括一个带顶面版的盖体以及一个依属于此的圆形外壳。该盖体配置成为可释放地与一个颈口配合。该封闭装置还包括一个防揭封环,其以易碎方式至少部分地与该盖体连接。该防揭封环有一个位于该环内部的第一凸起,该第一凸起的配置是,在使用时,当封闭装置与颈口完全配合时,该第一凸起是坐落在颈口上的一个固定环之下。该防揭封环的内部有一个第一偏转构件,该第一偏转构件是配置为与该固定环的外表面协作,在试图从颈口上拆去该封闭装置时,致使该防揭封环发生局部径向偏转,继而诱导该第一凸起在该固定环之下做内向径向移动。
在阅览了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特定的非限制性实施例所做的描述之后,这些以及非限制性实施例的其他方面与特征对那些从事本行业的专业人员来说将会一目了然。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可对以下非限制性实施例有更完整的理解,其中:
图1是一非限制性实施例中该封闭装置的透视图。
图2是图1中该封闭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一个与图1所示封闭装置相匹配的一个容器的颈口侧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该封闭装置安装在图3所示的该颈口上的局部剖视图,说明该封闭装置上的第一凸起与颈口上的固定环之间的相对结构。
图5是图1所示的该封闭装置安装在图3所示的该颈口上的另一局部剖视图,说明该封闭装置上一个偏转构与颈口上固定环之间的相对结构。
图6A是图1所示的该封闭装置完整安装在颈口固定环上时防揭封环的局部剖视图。
图6B是在试图移除图1所示的该封闭装置之后该颈口固定环之上防揭封环的局部剖视图。
这些附图并非一定是按比例而制,且可能是由假象线、图解说明和零碎视图来表示。在某些例子中,那些对实施例的理解为非必要性的细节,或者一些可能对其他细节的观察带来困难的细节可能已被省略。
具体实施方式
现对该封闭装置及其相关颈口的各种非限制性实施例进行具体的描述。应当认识到,从以下非限制性实施例角度出发,其他非限制性实施例、修改与等同对于本行业内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这些变化均应被视为是在本待批专利申请的权利范围之内。
进一步而言,本行业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以下所讨论的非限制性实施例中的某些结构性与操作性细节可能被修改或完全省略(即非关键)。在其他情况下,并未对常用技术、常用方法、程序和组件进行详细描述。
参照图1,此处显示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的封闭装置10。该封闭装置10大致上包括一个盖体20,其中有一个防揭封环32,其以易碎的方式至少部分地与盖体连接。大致说来,该盖体20是配置成可与一个如饮料瓶之类的容器(此处未显示出)的颈口12(图3)可释放地配合。就其自身来说,该防揭封环32是配置到为擅动或从颈口12拆去该封闭装置提供视觉证据。
更具体地,并且可以参照图2进行理解,该封闭装置的主体10包括一个顶面板22,其具备一个依赖于该顶面板的环形外壳24。该顶面板22包括一个依属该顶面板的密封构件26(即塞封),在使用时,当该封闭装置10与颈口12完全配合时,该密封构件可对颈口12(图3)所定义的开口提供密封。该顶面板22还包括一个定中环29,其被配置到在该封闭装置10与颈口12完全配合时与颈口12的外表面协同为颈口12上的封闭装置10定中并进一步提供密封。最后,该环形外壳24包括一个封闭装置保持构件28(即一条或多条螺旋线),其被配置到,在使用时,与一个位于颈口12上的颈部保持件14(即一条或多条互补螺旋线)协作,如图3所示,将该封闭装置10,在使用时,可释放地保持在颈口12上。
如前所述,该封闭装置10包括一个至少部分地与盖体20以易碎方式连接的防揭封环32。更具体地,特别是参考图2所示,可以理解到该盖体20和该防揭封环32是通过多个桥状物30连接在一起的。该多个桥状物30为一般性结构,并且是被配置到在受到预先设定的张力大小时发生断裂,就如在试图从颈口12(图3)上拆去该封闭装置10时所产生的张力。
如图1和图2两图所示,该防揭封环32还包括一个位于其内的第一凸起34A。更具体地,该第一凸起34A是由(无具体限制地)一个位于防揭封环32的内面的一个短的半环形构成。该第一凸起34A是配置到,在使用中,当该封闭装置10与颈口12完全配合时其坐落在颈口12上的一个固定环16的下方。该防揭封环32还可以包括,如图所示,多个凸起34(即34A、34B、34C,等等),所述第一34A包括在内,其中该组多个凸起34中的每一个均配置到,在使用时,当该封闭装置10与颈口12完全配合时其坐落在固定环16之下。多个凸起34是围绕该防揭封环32的内周长分布-以图6A和图6B最佳显示。该多个凸起34围绕该内周长的该分布并非特别限制性的,其可以为均匀分布,如图示,或者是为非均匀分布(未显示)。
该防揭封环32还包括一个位于其内面的第一偏转构件36A。更具体地,该第一偏转构件36A是由,无特别限制地,一个位于该防揭封环32内部的一般性长方形突出部分所构成。该第一偏转构件36A是配置到与该固定环16的外表面协作,以使该防揭封环32发生局部径向偏转,该偏转诱导第一凸起34A在固定环16的下方做内向径向移动。该防揭封环32还可以包括,如图所示,多个偏转构件36(即36A、36B、36C,等等),第一偏转构件36A包括在内,其中该多个偏转构件36的每一个均被配置到与固定环16的外表面协作,致使该防揭封环32发生多处的局部径向偏转,该多处径向偏转诱导至少一个亚组的多个凸起34在该固定环16的下方做内向径向移动。该多个偏转构件36是围绕该防揭封环32的内周长分布-在图6A与图6B中得到最佳显示。该多个偏转构件36的围绕该内周长的分布并不受到特别限制,因此可以是均匀分布,如图示,或者是非均匀分布(未显示)。更具体地,该多个偏转构件36是与多个凸起34互相交错,因此凸起34的每一个均被多个偏转构件36中的一对所撑托。换言之,该多个偏转构件只在多个凸起34之间提供。
在讨论有关多个凸起34与多个偏转构件36的某些其它特别结构性细节之前,应该先就颈口12以及特别是参照图3对固定环16的结构做简单的描述。
颈口12为相当普通类型,其中包括一个环形主体11,其自上而下排列有如下结构:颈部保持构件14(即一条或多条互补螺旋线)、固定环16和一个支持环18。上述特征的结构和功能已为人所熟知。然而,为帮助以下描述,值得一提的是该固定环16具有一个从颈口12的环形主体11向外伸出的锥形结构。固定环16的该锥形结构包括一个倾斜的前面17、一个圆柱形的外面19和一个平面形的背面21,其中该平面形的背面21是倾斜的,且无特别限制地,与该圆柱形的外面19几乎垂直。
现参照图4对该第一凸起34A的非限制性结构的其它细节及其功能进行描述。
如前所述,该第一凸起34A是位于防揭封环32内的一个短的半环形突出部分。从该剖视图可以进一步理解到该短的半环形突出部分包括一个与一个平面形的前面35相混成的倾斜的背面37,其中该平面形的前面35是,无特别限制地,与固定环16的平面形背面21相平行。无特别限制地,其他多个凸起构件34的结构是与第一凸起34A的结构相同。
在向颈口12上安装该封闭装置10时,该第一凸起34A的该倾斜的背面37,以及同样的其余多个凸起34的背面,与该固定环16的倾斜的前面17协作,以帮助向外撑拉该防揭封环32来为该第一凸起34A在该固定环16的后面提供容纳位置。一旦该第一凸起34A在该固定环16的后面定位,该第一凸起34A的平面的前面35与该固定环16的平面的背面21之间存在的干扰重叠可在试图从颈口12上拆去该封闭装置10时防止防揭封环32被回拉超越该固定环16。
现参照图5对该第一偏转构件36A非限制性结构的其它细节进行叙述。
如前所述,该第一偏转构件36A是一个位于防揭封环32内面上的长方形突出部分。虽然如此,该第一偏转构件36A的形状却并不受到特别限制,且可以为任何其它形状(例如圆形、椭圆形,或任何其它形状)。可以进一步理解的是,该长方形突出部分包括一个倾斜的背面41,其与一个半圆柱形的前面39混成,其中该半圆柱形前面39是与圆柱形外面19共轴。此外,该多个偏转构件36的内径‘I’(图6A)(即该半圆柱形前面39的直径)略小于该固定环16的外径‘O’(图6A)(即圆柱形外面19的直径)。无特别限制地,该第一偏转构件36A的内径‘I’与该固定环16的外径‘O’之间的差约为0.20mm。在另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此处未显示,该第一偏转构件36A的内径‘I’与该固定环16的外径‘O’之间的差约为0.40mm。
在试图从颈口12上拆去该封闭装置10时,第一偏转构件36A的该半圆柱形前面39被移动到与固定环16的圆柱形外面19发生接触,致使防揭封环32受到一个向外方向的径向局部牵拉。正是这个局部的径向牵拉导致第一凸起34A在固定环16的下方做径向内向移动。上述在该第一偏转构件36A与用于定位该第一凸起34A的固定环16之间的互动在其余多个偏转构件36的每一个得以重复,与固定环16协作来对其余的多个凸起34做相同的定位。
上述特征可以从剖视图6A与6B之间的对比中得到理解。具体地,图6A显示了自然配置状态下的防揭封环32(既松弛状态)在该封闭装置10在颈口12上完整安装时的排列。另一方面,图6B显示的是偏转配置状态下的防揭封环32在从颈口12上拆去封闭装置时的排列。从这两个视图可以看出,一旦多个偏转构件36(即第一偏转构件36A、第二偏转构件36B、第三偏转构件36C和第四偏转构件36D)通过与一个固定环16之间的互动被向外局部径向偏转后,多个凸起34(即第一凸起34A、第二凸起34B、第三凸起34C和第四凸起34D)就会向内径向移动而近一步深入到该固定环16之下。
前述特征的技术效果之一还包括提供了一个即具备较低安装扭矩又具备良好擅动证据显示性能的封闭装置10与颈口12的结合体。更具体地,该多个凸起34的结构可以做到其内径更加接近于固定环16的外径,由此将防揭封环32的牵拉程度最小化,而此举反过来又可降低所要求的总应用扭矩。正由于之前解释的多个凸起34将于此后通过多个偏转构件36与该固定环16之间的互动在固定环16的下方做内向径向移动这一事实,前述特征才得以实现。
我们已经认识到,以上叙述只是对某些较主要的非限制性实施例做出概述。业内专业人士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不偏离以上所披露的实施例的精神与范围前提下,可以对这些非限制性实施例做出修改。鉴于此,所述非限制性实施例应该被认为仅是对本发明的一些主要特征与应用的说明。其它有益性结果可以通过业内普通技术人员用不同的方法来应用本发明的非限制性实施例或对其进行修改而实现。这些包括对各种非限制性实施例中的特征、元素和/或功能进行重组混用都是在此明确预见的。因此,业内普通人员或技术人员都应当通过本公开书认识到,除非是在以上做出特别说明,否则任何一个实施例中的特征、元素和/或功能均可以被应用到另一个实施例中。尽管上述说明是对特定的排列与方法而做出的,但是据此而派生的本意与概念可以适用于和应用到其它的排列与应用。

Claims (13)

1.一种封闭装置(10)包括:
一个盖体(20),其具备一个顶面板(22)以及一个依属于该顶面板的环形外壳(24);
该盖体(20)是配置到与一个颈口(12)可释放地配合;
一个防揭封环(32),其以易碎方式至少部分地与该盖体(20)连接;
该防揭封环(32)具备一个位于其内的第一凸起(34A),该第一凸起(34A)是被配置到,在使用时,当该封闭装置(10)与该颈口(12)完全配合时坐落于一个位于该颈口(12)上的固定环(16)之下;
该防揭封环(32)具备一个位于其内面的第一偏转构件(36A),该第一偏转构件(36A)是被配置到与该固定环(16)的外表面协作,在试图从颈口(12)上拆去该封闭装置(10)时,致使该防揭封环(32)发生局部径向偏转,该偏转诱导该第一凸起(34A)在该固定环(16)之下做内向径向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该封闭装置(10),其中:
该第一偏转构件(36A)的内径(I)小于该固定环(16)的外径(O)。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该封闭装置(10),其中:
该第一偏转构件(36A)的内径(I)与该固定环(16)的外径(O)之差是在大约0.2mm与大约0.4mm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该封闭装置(10),其中:
该防揭封环(32)包括多个凸起(34),其中第一凸起(34A)包含在内,该多个凸起(34)分布围绕该防揭封环(32)的内圆;
其中多个凸起(34)的每一个都被配置到,在使用时,当该封闭装置(10)与该颈口(12)完全配合时坐落在该固定环(16)之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该封闭装置(10),其中:
该多个凸起(34)是围绕该防揭封环(32)的内周长均匀隔开。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该封闭装置(10),其中:
该多个凸起(34)是围绕该防揭封环(32)的该内周长非均匀隔开。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该封闭装置(10),其中:
该防揭封环(32)包括多个偏转构件(36),其中第一偏转构件(36A)包括在内,该多个偏转构件(36)是沿着该防揭封环(32)的内周长分布;
其中多个偏转构件(36)的每一个都被配置到与该固定环(16)的外表面协作,致使该防揭封环(32)发生多处的局部径向偏转,该偏转诱导该多个凸起(34)中的至少一个亚组在该固定环(16)之下做内向径向移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该封闭装置(10),其中:
该多个偏转构件(36)是沿着该防揭封环(32)的内周长均匀隔开。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该封闭装置(10),其中:
该多个偏转构件(36)是沿着该防揭封环(32)的内周长非均匀隔开。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该封闭装置(10),其中::
该多个偏转构件(36)是与该多个凸起(34)相互交错。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该封闭装置(10),其中:
该多个凸起(34)中的每一个均被该多个偏转构件(36)中的一对所撑托。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该封闭装置(10),其中:
该多个偏转构件(36)只在该多个凸起(34)之间提供。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该封闭装置(10),其中:
该顶面板(22)包括一个密封构件(26),其被配置到,在使用中,当该封闭装置(10)与颈口(12)完全配合时,对容器的颈口(12)所定义的开口提供密封。
CN2012101354998A 2011-09-12 2012-05-02 容器封闭装置 Pending CN10299185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113229849A 2011-09-12 2011-09-12
US13/229,849 2011-09-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91850A true CN102991850A (zh) 2013-03-27

Family

ID=4754269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354998A Pending CN102991850A (zh) 2011-09-12 2012-05-02 容器封闭装置
CN 20122019658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87045U (zh) 2011-09-12 2012-05-02 容器封闭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19658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87045U (zh) 2011-09-12 2012-05-02 容器封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2991850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91850A (zh) * 2011-09-12 2013-03-27 赫斯基注塑系统有限公司 容器封闭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439212A1 (de) * 1984-08-17 1986-02-27 Schöttli AG, Diessenhofen Schraubverschluss mit originalitaetssicherung aus kunststoff und spritzgiesswerkzeug zur herstellung von kappen
US4907708A (en) * 1989-01-11 1990-03-13 General Kap Corporation Double bead track cap system
CN1364129A (zh) * 1999-03-23 2002-08-14 普里斯帕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具有螺纹瓶颈和止动环的容器的封盖
CN2649501Y (zh) * 2003-10-13 2004-10-20 欣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容器盖
CN202687045U (zh) * 2011-09-12 2013-01-23 赫斯基注塑系统有限公司 容器封闭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439212A1 (de) * 1984-08-17 1986-02-27 Schöttli AG, Diessenhofen Schraubverschluss mit originalitaetssicherung aus kunststoff und spritzgiesswerkzeug zur herstellung von kappen
US4907708A (en) * 1989-01-11 1990-03-13 General Kap Corporation Double bead track cap system
CN1364129A (zh) * 1999-03-23 2002-08-14 普里斯帕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具有螺纹瓶颈和止动环的容器的封盖
CN2649501Y (zh) * 2003-10-13 2004-10-20 欣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容器盖
CN202687045U (zh) * 2011-09-12 2013-01-23 赫斯基注塑系统有限公司 容器封闭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87045U (zh) 2013-0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50973A (en) Tamper-evident closure apparatus
CN208291834U (zh) 显窃启分配封盖
CN103958363B (zh) 显窃启封闭件
US9828146B2 (en) Tamper evident flip-top closure, method and tool for making the same
CN103402884A (zh) 具有显窃启特征的封闭物
AU2012341130B2 (en) Tamper evident closure
DE60202069D1 (de) Manipulationssichere verbunddeckel für nahrungsmittelbehälter
JP2007331841A (ja) 注ぎ口を向き決めする記憶バンド部分を有する注ぎ口を備える蓋組立体
US20180155094A1 (en) Tamper evident flip-top closure, method and tool for making the same
CA2663110A1 (en) Flask closure with hinged lid and tamper indicating element
CN201849782U (zh) 卡式断瓣旋出盖及可视性防伪容器
KR20070005663A (ko) 개봉표시용 밀폐부와 패키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EP1816085A2 (en) A tamper evident closure for bottles containing valuable drinks
RU2377170C2 (ru) Пробка, препятствующая доливанию, с устройством двойной защиты
CN202687045U (zh) 容器封闭装置
JPS59500961A (ja) 容器蓋
US20050115917A1 (en) Sealing device, receptacle fitted with one such device an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CN105189301B (zh) 显窃启封闭件
JP2007331840A (ja) 伸長可能な注ぎ口及び不正開封明示部分を有する容器の蓋組立体
WO2009141700A1 (en) Tamper evident closure
US20070158295A1 (en) Tamper-evidencing container and closure structures
JP2012158339A (ja) キャップ
JP4795104B2 (ja) キャップ
WO2007117897A2 (en) Closure with vertical tear bands
PL203338B1 (pl) Urządzenie wylewające oraz nasadka zamykając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