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86260B - 一种基站子系统获知移动终端能力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站子系统获知移动终端能力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86260B
CN102986260B CN201080067977.5A CN201080067977A CN102986260B CN 102986260 B CN102986260 B CN 102986260B CN 201080067977 A CN201080067977 A CN 201080067977A CN 102986260 B CN102986260 B CN 1029862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received signal
interference
channel interference
capab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6797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86260A (zh
Inventor
江宁
柯昌伟
王欣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9862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862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862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8626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6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simulated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10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 H04B17/15Performance testing
    • H04B17/16Test equipment located at the transmit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45Interference valu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站子系统获知移动终端的能力的方法和装置,能够在非连续发射时,在移动终端不上报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的情况下,主动地检测出其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的支持能力,从而可以有效地使用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技术,能够使GSM网络在干扰受限的环境中,依然得到很好的整体网络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基站子系统获知移动终端能力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GSM(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讯系统)系统中,基站子系统获知移动终端的能力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GSM系统的网络构架如图1所示,包括核心网、BSC(BaseStationController,基站控制器)和BTS(BaseStation,基站)三层,BSC和BTS又可被合称为基站子系统(BSSBaseStationSubsystem),其中,核心网和BSC之间的接口称为A接口,BSC与BTS之间的接口称为Abis接口,BTS与移动终端间的接口称为Um接口;核心网、BSC和BTS协同工作,向移动终端提供完整的移动话音服务功能。
GSM无线网络是由若干个基站提供覆盖和服务的,GSM商用无线网络往往需要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基站才能完成覆盖并满足话务需求,而GSM网络能利用的频率资源又非常有限,这就构成了一对矛盾。为此,GSM系统采用蜂窝结构来解决话务需求与移动通信系统频率资源有限的矛盾。但蜂窝结构带来的频率复用方式不可避免地给GSM网络引入了相当数量的同频干扰和邻频干扰,并且这些同频干扰和邻频干扰的干扰水平随着频率复用程度的紧密而更加严峻,使GSM网络成为干扰受限的网络。
随着技术的演进,GSM与HSPA+(演进的高速分组接入)或LTE(Long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的共谱运营会导致运营商希望将有限的频谱资源在不同的无线技术(GSM,HSPA+,LTE等)中动态共享,其中的一个应用场景为:HSPA+或LTE占用了大部分频谱资源,GSM占用较少部分频谱资源,但GSM用户的数量并没有急剧减少。这就需要GSM网络以相对更少的频谱资源来为这些用户提供话音服务,此时,对GSM系统采用更为紧密的频率复用方式是解决频谱资源困境的方式之一,但显然,这种更紧密的频率复用也必然带来更多的同频干扰和邻频干扰,也同样使GSM网络更加成为干扰受限的网络。
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技术的出现,使移动终端可以利用这一技术在消除干扰方面的优势,在干扰受限的环境中得到很好的话音处理性能。比如,一些支持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技术的移动终端能在同频干扰为0dB或3dB的场景下,依然得到很好的话音处理性能。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技术使得基站子系统能将一些相对干扰较大,质量较差的信道分配给支持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技术的移动终端,而不是分配给传统的不支持该技术的移动终端,通过这样的处理,能在干扰受限的环境中,依然得到很好的整体网络性能。
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通过与基站子系统之间的接口上报移动终端的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的支持能力,但如果支持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的移动终端因为一些原因,如软件设计缺陷,没有上报其支持能力,那么基站子系统就无法得知该移动终端的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的支持能力。
发明内容
基站子系统可以对一个或多个复帧周期的特定帧连续地施加同频干扰,在移动终端不上报其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的情况下,主动地检测出其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的支持能力。但这种方式只能用于基站连续发射的情况,在非连续发射时,基站子系统如何获知移动终端的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的支持能力,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站子系统获知移动终端的能力的方法和装置,能够在非连续发射时,获知移动终端的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的支持能力。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站子系统获知移动终端能力的方法,包括:
基站子系统对待测试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的移动终端的静音插入描述(SID)帧施加一轮同频干扰,分析施加同频干扰期间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中的接收信号参数,并基于分析结果确定是否继续施加同频干扰,若确定继续施加同频干扰,则对所述移动终端的SID帧继续施加同频干扰,直到判断出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具有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或者,
基站子系统对待测试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的移动终端的SID帧和其它特定类型的下行帧施加一轮同频干扰,分析施加同频干扰期间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中的接收信号参数,并基于分析结果确定是否继续施加同频干扰,若确定继续施加同频干扰,则对所述移动终端的SID帧和其它特定类型的下行帧继续施加同频干扰,直到判断出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具有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
优选地,在施加一轮或多轮同频干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子系统确定所述待测试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的移动终端;
其中,所述基站子系统根据如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确定所述待测试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的移动终端:
(1)移动终端发送的测量报告中体现移动终端干扰处理能力的参数;
(2)对上行的测量结果;
(3)话务负荷。
优选地,所述其它特定类型的下行帧包括语音信道(TCH)帧和/或慢速随路控制信道(SACCH)帧。
优选地,在施加一轮或多轮同频干扰的步骤中,
所述基站子系统将同频干扰信号与被测信号分别进行高斯滤波最小移频键控(GMSK)调制后,再将调制后的同频干扰信号与被测信号进行矢量相加合成一个下行信号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所述同频干扰信号是与被测信号相位相同的干扰信号,或者是与被测信号相位相差π/2的干扰信号;或者,
所述基站子系统将同频干扰信号与被测信号直接进行自适应正交相移键控(QPSK)调制后,将调制后的下行信号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
优选地,在所述基站子系统施加一轮同频干扰,分析施加同频干扰期间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中的接收信号参数,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具有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的步骤中,
当施加同频干扰得到的分析结果优于预先设定的门限阈值,则所述基站子系统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具有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
优选地,在所述基站子系统施加多轮同频干扰,分析施加同频干扰期间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中的接收信号参数,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具有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的步骤中,
若其中一轮施加同频干扰得到的分析结果优于预先设定的门限阈值,则所述基站子系统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具有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或者,
若每一轮施加同频干扰得到的分析结果均优于预先设定的门限阈值,则所述基站子系统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具有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
优选地,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包括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和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或者,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包括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全集接收信号强度参数、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和子集接收信号强度参数;
所述分析施加同频干扰期间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中的接收信号参数的步骤包括:
对N个连续最近的测量报告中的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求均值,判断得到的结果是否小于第一结果门限阈值,以及,N个连续最近的测量报告中的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求均值,判断得到的结果是否小于第二结果门限阈值;或者,
对N个连续最近的、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小于第一条件门限阈值的测量报告中的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求标准差,判断得到的结果是否小于第三结果门限阈值,以及,对N个连续最近的、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小于第二条件门限阈值的测量报告中的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求标准差,判断得到的结果是否小于第四结果门限阈值;或者,
对含有全集接收信号强度参数值小于第三条件门限阈值的测量报告中的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求均值,判断得到的结果是否小于第五结果门限阈值,以及,对含有子集接收信号强度参数值小于第四条件门限阈值的测量报告中的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求均值,判断得到的结果是否小于第六结果门限阈值;或者,
对含有全集接收信号强度参数值小于第五条件门限阈值的测量报告中的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求标准差,判断得到的结果是否小于第七结果门限阈值,以及,对含有子集接收信号强度参数值小于第六条件门限阈值的测量报告中的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求标准差,判断得到的结果是否小于第八结果门限阈值;
其中,N为整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获知移动终端能力的装置,包括能力获知单元,其中:
所述能力获知单元设置成:对待测试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的移动终端的静音插入描述(SID)帧施加一轮同频干扰,分析施加同频干扰期间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中的接收信号参数,并基于分析结果确定是否继续施加同频干扰,若确定继续施加同频干扰,则对所述移动终端的SID帧继续施加同频干扰,直到判断出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具有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或者
所述能力获知单元设置成:对待测试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的移动终端的SID帧和其它特定类型的下行帧施加一轮同频干扰,分析施加同频干扰期间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中的接收信号参数,并基于分析结果确定是否继续施加同频干扰,若确定继续施加同频干扰,则对所述移动终端的SID帧和其它特定类型的下行帧继续施加同频干扰,直到判断出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具有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测试目标确定单元,其中:
所述测试目标确定单元设置成:根据如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确定待测试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的移动终端,并告知所述能力获知单元:(1)移动终端发送的测量报告中体现移动终端干扰处理能力的参数;(2)对上行的测量结果;(3)话务负荷。
优选地,所述其它特定类型的下行帧包括语音信道(TCH)帧和/或慢速随路控制信道(SACCH)帧。
优选地,所述能力获知单元是设置成:将同频干扰信号与被测信号分别进行高斯滤波最小移频键控(GMSK)调制后,再将调制后的同频干扰信号与被测信号进行矢量相加合成一个下行信号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所述同频干扰信号是与被测信号相位相同的干扰信号,或者是与被测信号相位相差π/2的干扰信号;或者,将同频干扰信号与被测信号直接进行自适应正交相移键控(QPSK)调制后,将调制后的下行信号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
优选地,所述能力获知单元是设置成:施加一轮同频干扰后,当施加同频干扰得到的分析结果优于预先设定的门限阈值,则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具有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或者,施加多轮同频干扰后,若其中一轮施加同频干扰得到的分析结果优于预先设定的门限阈值,则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具有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或者,施加多轮同频干扰后,若每一轮施加同频干扰得到的分析结果均优于预先设定的门限阈值,则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具有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
优选地,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包括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和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或者,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包括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全集接收信号强度参数、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和子集接收信号强度参数;
所述能力获知单元是设置成:在分析施加同频干扰期间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中的接收信号参数时:对N个连续最近的测量报告中的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求均值,判断得到的结果是否小于第一结果门限阈值,以及,N个连续最近的测量报告中的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求均值,判断得到的结果是否小于第二结果门限阈值;或者,对N个连续最近的、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小于第一条件门限阈值的测量报告中的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求标准差,判断得到的结果是否小于第三结果门限阈值,以及,对N个连续最近的、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小于第二条件门限阈值的测量报告中的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求标准差,判断得到的结果是否小于第四结果门限阈值;或者,对含有全集接收信号强度参数值小于第三条件门限阈值的测量报告中的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求均值,判断得到的结果是否小于第五结果门限阈值,以及,对含有子集接收信号强度参数值小于第四条件门限阈值的测量报告中的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求均值,判断得到的结果是否小于第六结果门限阈值;或者,对含有全集接收信号强度参数值小于第五条件门限阈值的测量报告中的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求标准差,判断得到的结果是否小于第七结果门限阈值,以及,对含有子集接收信号强度参数值小于第六条件门限阈值的测量报告中的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求标准差,判断得到的结果是否小于第八结果门限阈值;其中,N为整数。
通过本发明,网络能够在非连续发射时,在移动终端不上报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的情况下,主动地检测出其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的支持能力,从而可以有效地使用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技术,能够使GSM网络在干扰受限的环境中,依然得到很好的整体网络性能。
附图概述
图1是传统GSM系统的网络构架;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基站子系统通过对SID(SilenceInsertionDescription,静音插入描述)帧施加同频干扰的方式主动获知移动终端能力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对于全速率语音编码,基站子系统对SID帧施加干扰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对于半速率语音编码,基站子系统对SID帧施加干扰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对于自适应多速率语音编码,基站子系统对SID帧施加干扰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基站子系统通过对TCH帧和SID帧和SACCCH帧联合施加同频干扰的方式主动获知移动终端能力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对于全速率语音编码,基站子系统对TCH帧和SID帧和SACCH帧联合施加干扰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对于半速率语音编码,基站子系统对TCH帧和SID帧和SACCH帧联合施加干扰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对于自适应多速率语音编码,基站子系统对TCH帧和SID帧和SACCH帧联合施加干扰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获知移动终端的能力的装置示意图。
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基本构思是,基站子系统在非连续发射时,通过分析移动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结合对移动终端的SID帧,或对移动终端的SID帧和其它特定类型的下行帧的组合施加一轮或多轮检测用同频干扰后反馈的测量报告的分析,来获知移动终端的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的支持能力。
具体地,基站子系统主动获知移动终端的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可包括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基站子系统确定待测试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的移动终端;也即基站子系统确定需要进行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获知的移动终端。
具体地,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发送的测量报告中的体现移动终端干扰处理能力的参数,如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和/或接收信号强度参数来确定移动终端;或者,基站子系统也可以基于对上行的测量结果来确定被某些载频或小区服务的某个或某些移动终端需要进行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获知;或者,基站子系统也可以基于话务负荷来确定被某些载频或小区服务的某个或某些移动终端需要进行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获知。
也可以设置默认的待测试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的移动终端,比如,指定的某个或某些移动终端固定需要进行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获知,或者,每个终端均需要进行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获知,则可省略本阶段的基站子系统确定待测试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的移动终端的步骤。
第二阶段,基站子系统对待测试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的移动终端的SID帧施加一轮或多轮同频干扰,分析施加同频干扰期间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中的接收信号参数,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具有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或者,基站子系统对待测试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的移动终端的SID帧和其它特定类型的下行帧施加一轮或多轮同频干扰,分析施加同频干扰期间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中的接收信号参数,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具有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
其中,该其它特定类型的下行帧包括TCH(语音信道)帧和/或SACCH(慢速随路控制信道)帧,即:可以是仅对SID帧施加同频干扰,或对TCH帧和SID帧施加联合同频干扰,或对TCH和SID帧和SACCH帧施加联合同频干扰。
上述接收信号参数可以包括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和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也可以包括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全集接收信号强度参数、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和子集接收信号强度参数等相关参数;
第二阶段中,施加一轮或多轮同频干扰的方式可以是:对SID帧或SID帧和其它特定类型的下行帧的组合先施加一轮同频干扰,施加的同频干扰的功率强度和持续时间可以根据基站子系统的策略来设置,然后分析施加同频干扰期间移动终端上报的一个或多个测量报告中的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全集接收信号强度等相关参数,比如,这些参数是否优于设定的门限阈值,基站子系统基于分析结果决定是否继续施加同频干扰。也需要分析施加同频干扰期间移动终端上报的一个或多个测量报告中的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子集接收信号强度等相关参数,比如,这些参数是否优于设定的门限阈值,基站子系统基于分析结果决定是否继续施加同频干扰。适用于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全集接收信号强度的门限阈值独立于适用于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子集接收信号强度的门限阈值。如基站基于分析结果判定继续施加另外一轮,同样的,施加该同频干扰的功率强度和持续时间可以根据基站子系统的策略来设置,可以等同于之前一轮的相应设置,也可以不同于此。然后,基站子系统分析施加该轮同频干扰期间移动终端上报的一个或多个测量报告中的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全集接收信号强度,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子集接收信号强度等相关参数,比如,这些参数是否优于设定的门限阈值,该门限阈值可以等同于之前一轮的相应设置,也可以不同于此。基站子系统基于分析结果决定是否继续施加同频干扰。以此类推,直到基站子系统认为已经能得出移动终端的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能力的情况,则完成在非连续发射中基站子系统主动地获知移动终端的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能力的过程。
第二阶段中,基站子系统可以通过分析施加了同频干扰后的移动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中的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全集接收信号强度,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子集接收信号强度等相关参数,结合基站子系统预先设置的各种相关门限阈值来判决移动终端的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能力。具体的移动终端的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能力的判决的特定数值,如施加几轮同频干扰,施加的同频干扰的功率强度和持续时间,用于判断的设定的门限阈值等,可根据基站子系统的策略来实现。比如,当基站子系统仅通过施加一轮同频干扰即判断出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具有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时,当施加同频干扰得到的分析结果优于预先设定的门限阈值时,则该基站子系统判断移动终端具有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当基站子系统通过施加多轮同频干扰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具有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时,可采用多种实现方式,例如采取最大可能方式,只要其中一轮施加同频干扰得到的分析结果优于预先设定的门限阈值,即判断移动终端具有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或者,采用最强限定原则方式,即每一轮施加同频干扰得到的分析结果均优于预先设定的门限阈值,才判断移动终端具有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
第二阶段中,基站子系统施加的同频干扰的调制方式可以是多样的,比如该同频干扰是一个与被测信号相位相同的干扰信号,同频干扰信号与被测信号分别进行GMSK(Gaussian-FilteredMinimumShiftKeying,高斯滤波最小移频键控)调制后,再将两个调制后的信号进行矢量相加合成一个下行信号发送给移动终端;或是一个与被测信号相位相差pie/2(即π/2)的干扰信号,同频干扰信号与被测信号分别进行GMSK调制后,再将两个调制后的信号进行矢量相加合成一个下行信号发送给移动终端;或是可以体现为采用与被测信号组成的一个自适应QPSK(QuadraturePhaseShiftKeying,正交相移键控)调制信号,同频干扰信号与被测信号直接进行自适应QPSK调制后,再将调制后的下行信号发送给移动终端。自适应QPSK调制可以采用已有文献中的现有技术,如3GPPTS45.004所提供的方法。同频干扰信号与被测信号采用不同的训练序列。
上述方法具体实现时,可以是由基站子系统中的BTS单独完成主动获知移动终端的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的过程,也可以是BSC和BTS共同完成主动获知移动终端的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的过程。比如,可以由BTS确定需要进行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获知的移动终端,也可以由BSC确定需要进行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获知的移动终端,再告知BTS;对所述待测试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的移动终端的特定类型的下行帧施加一轮或多轮同频干扰可以由BTS完成,分析施加同频干扰期间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中的接收信号参数,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具有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可以由BTS或BSC完成,也可以由BTS和BSC共同完成,本发明不对此进行具体限制。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移动终端处于专用模式下,在非连续发射时,基站子系统通过对SID帧施加同频干扰的方式主动获知移动终端的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能力的步骤包括:
步骤201,基站子系统通过移动终端发送的测量报告中的体现移动终端干扰处理能力的相关参数,如全集接收信号质量,来确定需要进行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获知的移动终端。
基站子系统可以用多种方式,比如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发送的测量报告中的体现移动终端干扰处理能力的相关参数,如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全集接收信号强度来确定移动终端;或基站子系统基于对上行的测量结果来确定被某些载频或小区服务的某个或某些移动终端需要进行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获知;或基站子系统基于话务负荷来确定被某些载频或小区服务的某个或某些移动终端需要进行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获知。本实施列中采用的是通过移动终端发送的测量报告中的体现移动终端干扰处理能力的相关参数,如全集接收信号质量,来确定需要进行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获知的移动终端。
步骤201为可选步骤,需要进行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获知的移动终端可以是默认的某个或某些移动终端。
步骤202,基站子系统给被确定需要进行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获知的移动终端的下行SID帧施加一个与被测信号进行自适应QPSK调制的同频干扰。
基站子系统施加的同频干扰的调制方式可以是多样的,比如该同频干扰是一个采用GMSK调制的与被测信号相位相同的干扰信号,或是一个与被测信号相位相差pie/2的GMSK调制信号,或是可以体现为采用与被测信号组成的一个自适应QPSK调制信号。同频干扰的功率可以是多样的,比如同频干扰与被测信号等功率,或同频干扰比被测信号高3dB等。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对移动终端的下行SID帧施加一个与被测信号进行自适应QPSK调制的同频干扰,该同频干扰的功率高于被测信号功率3dB。
步骤203,基站子系统对于非连续发射期间的属于同一移动终端的SID帧都施加该同频干扰,并且该同频干扰被持续施加到非连续发射结束前的部分或所有SID帧上。
具体来说,对于全速率语音编码,可以将非连续发射期间的帧号对104取余,(即帧号mod104),取余的结果等于(52,53,54,55,56,57,58,59)的这些帧即为SID帧,对这些SID帧都施加该同频干扰,并且该同频干扰持续施加到非连续发射结束前的部分或所有SID帧上;对于半速率语音编码来说,将非连续发射期间的帧号对104取余,(即帧号mod104),取余的结果等于(0,2,4,6,52,54,56,58)的这些帧即为处于第一子信道的移动终端的SID帧,对这些SID帧都施加该同频干扰,并且该同频干扰持续施加到非连续发射结束前的部分或所有SID帧上。对于自适应多速率语音编码,由于其SID帧的帧号无固定位置,因此,对于出现的SID帧都施加该同频干扰,并且该同频干扰持续施加到非连续发射结束前的部分或所有SID帧上;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对移动终端的非连续发射结束前的所有SID帧都施加该同频干扰。如图3所示,为对于全速率语音编码,基站子系统对SID帧施加干扰的示意图,以及如图4所示,为对于半速率语音编码,基站子系统对SID帧施加干扰的示意图,以及如图5所示,为对于自适应多速率语音编码,基站子系统对SID帧施加干扰的示意图。
步骤204,获取施加同频干扰期间移动终端上报的一个或多个测量报告中的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全集接收信号强度,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子集接收信号强度等相关参数。
根据基站子系统的具体应用环境和实现特性有多种实现方法,如方法一是通过对N个连续最近的测量报告中的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和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分别独立求均值;方法二是通过对N个连续最近的,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小于特定设置的门限阈值T0(比如小于2)的测量报告中的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求标准差;对N个连续最近的,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小于特定设置的门限阈值T1(比如小于3)的测量报告中的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求标准差;方法三是结合下行测量报告中的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全集接收信号强度一起进行获取,比如只对含有全集接收信号强度小于某个门限阈值T2的测量报告中的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求均值;只对含有子集接收信号强度小于某个门限阈值T3的测量报告中的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求均值。方法四是结合下行测量报告中的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全集接收信号强度,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子集接收信号强度一起进行获取,比如只对含有全集接收信号强度小于某个门限阈值T4的测量报告中的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求标准差,只对含有子集接收信号强度小于某个门限阈值T5的测量报告中的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求标准差。对于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全集接收信号强度,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子集接收信号强度等两类参数值,分别独立计算。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方法二,即通过对N(N=2)个连续最近的,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小于特定设置的门限阈值T0(比如小于2)的测量报告中的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求标准差,对N(N=3)个连续最近的,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小于特定设置的门限阈值T1(比如小于3)的测量报告中的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求标准差。
步骤205,基站子系统基于步骤204的获取结果,基于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全集接收信号强度,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子集接收信号强度等两类参数值,分别独立与预先设定的门限阈值进行比较,若步骤204的获取结果优于预先设定的门限阈值,则认为该终端的干扰抑制能力强,可能是支持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的移动终端,否则就认为不是支持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的移动终端。
具体来说,可以采用如:方法一,若N个连续最近的测量报告中的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的均值小于特定设置的门限阈值RQAVG11(比如小于3),且N个连续最近的测量报告中的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的均值小于特定设置的门限阈值RQAVG12(比如小于2),就认为该终端的干扰抑制能力强,可能是支持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的移动终端;方法二,若N个连续最近的,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小于特定设置的门限阈值T0(比如小于3)的测量报告中的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的标准差小于特定设置的门限阈值RQCV11(比如小于0.05),且N个连续最近的,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小于特定设置的门限阈值T1(比如小于2)的测量报告中的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的标准差小于特定设置的门限阈值RQCV12(比如小于0.05)就认为该终端的干扰抑制能力强,可能是支持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的移动终端;或者,方法三,如全集接收信号强度小于某个门限阈值T2(比如小于-65dBm)的测量报告中的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均值小于门限阈值RQAVG21(比如小于3),且子集接收信号强度小于某个门限阈值T3(比如小于-65dBm)的测量报告中的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均值小于门限阈值RQAVG22(比如小于2),就认为该终端的干扰抑制能力强,可能是支持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的移动终端。或者,方法四,如全集接收信号强度小于某个门限阈值T4(比如小于-65dBm)的测量报告中的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标准差小于门限阈值RQCV21(比如小于0.05),且子集接收信号强度小于某个门限阈值T5(比如小于-65dBm)的测量报告中的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标准差小于门限阈值RQCV22(比如小于0.05),就认为该终端的干扰抑制能力强,可能是支持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的移动终端。
步骤206,对于可能是支持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的移动终端这样的判断结果,基站子系统可以有多种处理方式,比如方法一,认为该主动获知移动终端能力的过程结束,执行步骤207;或者,方法二,基站子系统基于结果决定继续施加另外一轮同频干扰,即返回执行步骤202,同样的,施加该同频干扰的功率强度和持续时间可以根据基站子系统的策略来设置,可以等同于之前一轮的相应设置,也可以不同于此。然后,基站子系统分析施加该轮同频干扰期间移动终端上报的一个或多个测量报告中的接收信号质量,接收信号强度等相关参数,比如,这些参数是否优于一个设定的门限阈值,该门限阈值可以等同于之前一轮的相应设置,也可以不同于此。以此类推,直到基站子系统认为该主动获知移动终端能力的过程结束,执行步骤207。
对施加多轮同频干扰后的多次判断结果的处理,根据基站子系统可根据具体应用环境和实现特性有多种实现方式。比如:采取最大可能方式,每一轮施加同频干扰后的判断结果中,只要有至少一次的结果是认为该移动终端具有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能力,就认为该移动终端具有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能力;或是采用最强限定原则方式,每一轮施加同频干扰后的判断结果中,只有每次的判断结果都认为该移动终端具有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能力,才认为该移动终端具有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能力。
对于不是支持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的移动终端这样的判断结果,基站子系统认为该主动获知移动终端能力的过程结束,执行步骤207。
步骤207,基站子系统主动获知移动终端的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能力的过程结束。
实施例二
如图6所示,移动终端处于专用模式下,在非连续发射时,基站子系统通过对下行语音帧和SID帧和SACCH帧联合施加同频干扰的方式主动获知移动终端的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能力的步骤包括:
步骤301,基站子系统通过移动终端发送的测量报告中的体现移动终端干扰处理能力的相关参数,如全集接收信号质量,来确定需要进行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获知的移动终端。
基站子系统可以用多种方式,比如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发送的测量报告中的体现移动终端干扰处理能力的相关参数,如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全集接收信号强度来确定移动终端;或基站子系统基于对上行的测量结果来确定被某些载频或小区服务的某个或某些移动终端需要进行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获知;或基站子系统基于话务负荷来确定被某些载频或小区服务的某个或某些移动终端需要进行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获知。本实施列中采用的是通过移动终端发送的测量报告中的体现移动终端干扰处理能力的相关参数,如全集接收信号质量,来确定需要进行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获知的移动终端。
步骤301为可选步骤,需要进行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获知的移动终端可以是默认的某个或某些移动终端。
步骤302,由于非连续发射过程的结束在时间上有不确定性,26复帧周期中存在着如下的情况:其中的部分帧为非连续发射期间的帧(包括SID帧和SACCH),部分帧为非连续发射结束后的语音帧(即TCH帧)。对于这种情况,基站子系统给被确定需要进行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获知的移动终端的下行语音帧和SID帧和SACCH帧联合施加与被测信号进行自适应QPSK调制的同频干扰。基站子系统施加的同频干扰的调制方式可以是多样的,比如该同频干扰是一个采用GMSK调制的与被测信号相位相同的干扰信号,或是一个与被测信号相位相差pie/2的GMSK调制信号,或是可以体现为采用与被测信号组成的一个自适应QPSK调制信号。同频干扰的功率可以是多样的,比如同频干扰与被测信号等功率,或同频干扰比被测信号高3dB等。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对移动终端的下行语音帧和SID帧和SACCH帧联合施加与被测信号进行自适应QPSK调制的同频干扰,该同频干扰的功率高于被测信号功率3dB。
步骤303,基站子系统对于非连续发射期间的属于同一移动终端的下行语音帧和SID帧和SACCH帧联合施加该同频干扰,并且对SID帧和SACCH的同频干扰被持续施加到非连续发射结束前的部分或所有SID和SACCH帧上,对语音帧的同频干扰被持续施加到非连续发射结束后的第一个26复帧结束。
具体来说,对于全速率语音编码,将非连续发射期间的帧号对104取余,(即帧号mod104),取余的结果等于(52,53,54,55,56,57,58,59)的这些帧即为SID帧,对这些SID帧都施加该同频干扰,并且该同频干扰持续施加到非连续发射结束前的部分或所有SID帧上;对SACCH帧的同频干扰施加在SACCH帧的位置。对语音帧的同频干扰被持续施加到非连续发射结束后的第一个26复帧结束。对于半速率语音编码来说,将非连续发射期间的帧号对104取余,(即帧号mod104),取余的结果等于(0,2,4,6,52,54,56,58)的这些帧即为处于第一子信道的移动终端的SID帧,对这些SID帧都施加该同频干扰,并且该同频干扰持续施加到非连续发射结束前的部分或所有SID帧上,对SACCH帧的同频干扰施加在SACCH帧的位置。对语音帧的同频干扰被持续施加到非连续发射结束后的第一个26复帧结束。对于自适应多速率语音编码,由于其SID帧的帧号无固定位置,因此,对于出现的SID帧都施加该同频干扰,并且该同频干扰持续施加到非连续发射结束前的部分或所有SID帧上;对SACCH帧的同频干扰施加在SACCH帧的位置。对语音帧的同频干扰被持续施加到非连续发射结束后的第一个26复帧结束。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对移动终端的非连续发射结束前的所有SID帧都施加该同频干扰,对SACCH帧的同频干扰施加在所有SACCH帧的位置,对语音帧的同频干扰被持续施加到非连续发射结束后的第一个26复帧的所有语音帧上。如图7所示,为对于全速率语音编码,基站子系统施加干扰的示意图,以及如图8所示,为对于半速率语音编码,基站子系统施加干扰的示意图,以及如图9所示,为对于自适应多速率语音编码,基站子系统施加干扰的示意图。
步骤304,获取施加同频干扰期间移动终端上报的一个或多个测量报告中的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全集接收信号强度,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子集接收信号强度等相关参数。
根据基站子系统的具体应用环境和实现特性有多种实现方法,如方法一是通过对N个连续最近的测量报告中的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和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分别独立求均值;方法二是通过对N个连续最近的,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小于特定设置的门限阈值T6(比如小于2)的测量报告中的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求标准差;对N个连续最近的,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小于特定设置的门限阈值T7(比如小于3)的测量报告中的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求标准差;方法三是结合下行测量报告中的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全集接收信号强度一起进行获取,比如只对含有全集接收信号强度小于某个门限阈值T8的测量报告中的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求均值;只对含有子集接收信号强度小于某个门限阈值T9的测量报告中的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求均值。方法四是结合下行测量报告中的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全集接收信号强度,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子集接收信号强度一起进行获取,比如只对含有全集接收信号强度小于某个门限阈值T10的测量报告中的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求标准差,只对含有子集接收信号强度小于某个门限阈值T11的测量报告中的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求标准差。对于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全集接收信号强度,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子集接收信号强度等两类参数值,分别独立计算。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方法二,即通过对N(N=2)个连续最近的,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小于特定设置的门限阈值T6(比如小于2)的测量报告中的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求标准差,对N(N=3)个连续最近的,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小于特定设置的门限阈值T7(比如小于3)的测量报告中的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求标准差;
步骤305,基站子系统基于步骤304的获取结果,基于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全集接收信号强度,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子集接收信号强度等两类参数值,分别独立与预先设定的门限阈值进行比较,若步骤304的获取结果优于预先设定的门限阈值,则认为该终端的干扰抑制能力强,可能是支持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的移动终端,否则就认为不是支持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的移动终端。
具体来说,可以采用如:方法一,若N个连续最近的测量报告中的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的均值小于特定设置的门限阈值RQAVG31(比如小于3),且N个连续最近的测量报告中的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的均值小于特定设置的门限阈值RQAVG32(比如小于2),就认为该终端的干扰抑制能力强,可能是支持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的移动终端;方法二,若N个连续最近的,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小于特定设置的门限阈值T0(比如小于3)的测量报告中的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的标准差小于特定设置的门限阈值RQCV31(比如小于0.05),且N个连续最近的,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小于特定设置的门限阈值T1(比如小于2)的测量报告中的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的标准差小于特定设置的门限阈值RQCV32(比如小于0.05)就认为该终端的干扰抑制能力强,可能是支持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的移动终端;或者,方法三,如全集接收信号强度小于某个门限阈值T2(比如小于-65dBm)的测量报告中的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均值小于门限阈值RQAVG41(比如小于3),且子集接收信号强度小于某个门限阈值T3(比如小于-65dBm)的测量报告中的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均值小于门限阈值RQAVG42(比如小于2),就认为该终端的干扰抑制能力强,可能是支持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的移动终端。或者,方法四,如全集接收信号强度小于某个门限阈值T4(比如小于-65dBm)的测量报告中的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标准差小于门限阈值RQCV41(比如小于0.05),且子集接收信号强度小于某个门限阈值T5(比如小于-65dBm)的测量报告中的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标准差小于门限阈值RQCV42(比如小于0.05),就认为该终端的干扰抑制能力强,可能是支持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的移动终端。
步骤306,对于可能是支持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的移动终端这样的判断结果,基站子系统可以有多种处理方式,比如方法一,认为该主动获知移动终端能力的过程结束,执行步骤307;或者,方法二,基站子系统基于结果决定继续施加另外一轮同频干扰,返回执行步骤302,同样的,施加该同频干扰的功率强度和持续时间可以根据基站子系统的策略来设置,可以等同于之前一轮的相应设置,也可以不同于此。然后,基站子系统分析施加该轮同频干扰期间移动终端上报的一个或多个测量报告中的接收信号质量,接收信号强度等相关参数,比如,这些参数是否优于一个设定的门限阈值,该门限阈值可以等同于之前一轮的相应设置,也可以不同于此。以此类推,直到基站子系统认为该主动获知移动终端能力的过程结束,执行步骤307。
对施加多轮同频干扰后的多次判断结果的处理,根据基站子系统可根据具体应用环境和实现特性有多种实现方式。比如:采取最大可能方式,每一轮施加同频干扰后的判断结果中,只要有至少一次的结果是认为该移动终端具有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能力,就认为该移动终端具有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能力;或是采用最强限定原则方式,每一轮施加同频干扰后的判断结果中,只有每次的判断结果都认为该移动终端具有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能力,才认为该移动终端具有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能力。
对于不是支持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的移动终端这样的判断结果,基站子系统认为该主动获知移动终端能力的过程结束,执行步骤307。
步骤307,基站子系统主动获知移动终端的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能力的过程结束。
如图10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获知移动终端能力的装置,可应用于基站子系统,包括测试目标确定单元101和能力获知单元102,其中:
所述测试目标确定单元101设置成:确定待测试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的移动终端,并告知所述能力获知单元102;
所述能力获知单元102设置成:对待测试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的移动终端的SID帧施加一轮或多轮同频干扰,或者对待测试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的移动终端的SID帧和其它特定类型的下行帧施加一轮或多轮同频干扰,分析施加同频干扰期间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中的接收信号参数,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具有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
测试目标确定单元101为可选模块,能力获知单元102中可设置默认的某个或某些终端为待测试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的移动终端。
优选地,所述测试目标确定单元101是设置成:根据如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确定待测试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的移动终端,并告知所述能力获知单元:(1)移动终端发送的测量报告中体现移动终端干扰处理能力的参数;(2)对上行的测量结果;(3)话务负荷。
所述其它特定类型的下行帧包括语音信道(TCH)帧和/或慢速随路控制信道(SACCH)帧。
优选地,所述能力获知单元102是设置成:将同频干扰信号与被测信号分别进行高斯滤波最小移频键控(GMSK)调制后,再将调制后的同频干扰信号与被测信号进行矢量相加合成一个下行信号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所述同频干扰信号是与被测信号相位相同的干扰信号,或者是与被测信号相位相差π/2的干扰信号;或者,将同频干扰信号与被测信号直接进行自适应正交相移键控(QPSK)调制后,将调制后的下行信号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
优选地,所述能力获知单元102是设置成:对所述待测试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的移动终端的SID帧施加一轮同频干扰,分析施加同频干扰期间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中的接收信号参数,并基于分析结果确定是否继续施加同频干扰,若确定继续施加同频干扰,则对所述移动终端的SID帧继续施加同频干扰,直到判断出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具有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或者,对所述待测试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的移动终端的SID帧和其它特定类型的下行帧施加一轮同频干扰,分析施加同频干扰期间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中的接收信号参数,并基于分析结果确定是否继续施加同频干扰,若确定继续施加同频干扰,则对所述移动终端的SID帧和其它特定类型的下行帧继续施加同频干扰,直到判断出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具有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
优选地,所述能力获知单元102是设置成:施加一轮同频干扰后,当施加同频干扰得到的分析结果优于预先设定的门限阈值,则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具有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或者,施加多轮同频干扰后,若至少其中一轮施加同频干扰得到的分析结果优于预先设定的门限阈值,则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具有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或者,施加多轮同频干扰后,若每一轮施加同频干扰得到的分析结果均优于预先设定的门限阈值,则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具有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
优选地,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包括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和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或者,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包括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全集接收信号强度参数、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和子集接收信号强度参数;
所述能力获知单元102是设置成:在分析施加同频干扰期间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中的接收信号参数时:对N个连续最近的测量报告中的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求均值,判断得到的结果是否小于第一结果门限阈值,以及,N个连续最近的测量报告中的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求均值,判断得到的结果是否小于第二结果门限阈值;或者,对N个连续最近的、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小于第一条件门限阈值的测量报告中的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求标准差,判断得到的结果是否小于第三结果门限阈值,以及,对N个连续最近的、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小于第二条件门限阈值的测量报告中的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求标准差,判断得到的结果是否小于第四结果门限阈值;或者,对含有全集接收信号强度参数值小于第三条件门限阈值的测量报告中的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求均值,判断得到的结果是否小于第五结果门限阈值,以及,对含有子集接收信号强度参数值小于第四条件门限阈值的测量报告中的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求均值,判断得到的结果是否小于第六结果门限阈值;或者,对含有全集接收信号强度参数值小于第五条件门限阈值的测量报告中的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求标准差,判断得到的结果是否小于第七结果门限阈值,以及,对含有子集接收信号强度参数值小于第六条件门限阈值的测量报告中的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求标准差,判断得到的结果是否小于第八结果门限阈值;其中,N为整数。
上述获知移动终端能力的装置可均位于BTS中,也可以部分位于BTS中,部分位于BSC中(比如测试目标确定单元101位于BSC中,能力获知单元102位于BTS中;或者测试目标确定单元101位于BSC中,能力获知单元102中的一部分位于BTS中,一部分位于BSC中),具体可有多种实现方式,本发明不对此做具体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尽管本发明结合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进行修改和变化。这样的修改和变化被视作在本发明的范围和附加的权利要求书范围之内。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站子系统获知移动终端的能力的方法和装置,能够在非连续发射时,在移动终端不上报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的情况下,主动地检测出其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的支持能力,从而可以有效地使用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技术,能够使GSM网络在干扰受限的环境中,依然得到很好的整体网络性能。

Claims (13)

1.一种基站子系统获知移动终端能力的方法,包括:
基站子系统对待测试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的移动终端的静音插入描述SID帧施加一轮同频干扰,分析施加同频干扰期间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中的接收信号参数,并基于分析结果确定是否继续施加同频干扰,若确定继续施加同频干扰,则对所述移动终端的SID帧继续施加同频干扰,直到判断出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具有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或者,
基站子系统对待测试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的移动终端的SID帧和其它特定类型的下行帧施加一轮同频干扰,分析施加同频干扰期间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中的接收信号参数,并基于分析结果确定是否继续施加同频干扰,若确定继续施加同频干扰,则对所述移动终端的SID帧和其它特定类型的下行帧继续施加同频干扰,直到判断出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具有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施加一轮或多轮同频干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子系统确定所述待测试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的移动终端;
其中,所述基站子系统根据如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确定所述待测试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的移动终端:
(1)移动终端发送的测量报告中体现移动终端干扰处理能力的参数;
(2)对上行的测量结果;
(3)话务负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其它特定类型的下行帧包括语音信道TCH帧和/或慢速随路控制信道SACCH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施加一轮或多轮同频干扰的步骤中,
所述基站子系统将同频干扰信号与被测信号分别进行高斯滤波最小移频键控GMSK调制后,再将调制后的同频干扰信号与被测信号进行矢量相加合成一个下行信号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所述同频干扰信号是与被测信号相位相同的干扰信号,或者是与被测信号相位相差π/2的干扰信号;或者,
所述基站子系统将同频干扰信号与被测信号直接进行自适应正交相移键控QPSK调制后,将调制后的下行信号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所述基站子系统施加一轮同频干扰,分析施加同频干扰期间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中的接收信号参数,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具有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的步骤中,
当施加同频干扰得到的分析结果优于预先设定的门限阈值,则所述基站子系统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具有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所述基站子系统施加多轮同频干扰,分析施加同频干扰期间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中的接收信号参数,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具有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的步骤中,
若其中一轮施加同频干扰得到的分析结果优于预先设定的门限阈值,则所述基站子系统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具有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或者,
若每一轮施加同频干扰得到的分析结果均优于预先设定的门限阈值,则所述基站子系统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具有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
7.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包括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和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或者,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包括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全集接收信号强度参数、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和子集接收信号强度参数;
所述分析施加同频干扰期间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中的接收信号参数的步骤包括:
对N个连续最近的测量报告中的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求均值,判断得到的结果是否小于第一结果门限阈值,以及,N个连续最近的测量报告中的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求均值,判断得到的结果是否小于第二结果门限阈值;或者,
对N个连续最近的、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小于第一条件门限阈值的测量报告中的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求标准差,判断得到的结果是否小于第三结果门限阈值,以及,对N个连续最近的、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小于第二条件门限阈值的测量报告中的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求标准差,判断得到的结果是否小于第四结果门限阈值;或者,
对含有全集接收信号强度参数值小于第三条件门限阈值的测量报告中的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求均值,判断得到的结果是否小于第五结果门限阈值,以及,对含有子集接收信号强度参数值小于第四条件门限阈值的测量报告中的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求均值,判断得到的结果是否小于第六结果门限阈值;或者,
对含有全集接收信号强度参数值小于第五条件门限阈值的测量报告中的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求标准差,判断得到的结果是否小于第七结果门限阈值,以及,对含有子集接收信号强度参数值小于第六条件门限阈值的测量报告中的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求标准差,判断得到的结果是否小于第八结果门限阈值;
其中,N为整数。
8.一种获知移动终端能力的装置,包括能力获知单元,其中:
所述能力获知单元设置成:对待测试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的移动终端的静音插入描述SID帧施加一轮同频干扰,分析施加同频干扰期间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中的接收信号参数,并基于分析结果确定是否继续施加同频干扰,若确定继续施加同频干扰,则对所述移动终端的SID帧继续施加同频干扰,直到判断出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具有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或者
所述能力获知单元设置成:对待测试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的移动终端的SID帧和其它特定类型的下行帧施加一轮同频干扰,分析施加同频干扰期间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中的接收信号参数,并基于分析结果确定是否继续施加同频干扰,若确定继续施加同频干扰,则对所述移动终端的SID帧和其它特定类型的下行帧继续施加同频干扰,直到判断出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具有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还包括测试目标确定单元,其中:
所述测试目标确定单元设置成:根据如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确定待测试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的移动终端,并告知所述能力获知单元:(1)移动终端发送的测量报告中体现移动终端干扰处理能力的参数;(2)对上行的测量结果;(3)话务负荷。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其它特定类型的下行帧包括语音信道TCH帧和/或慢速随路控制信道SACCH帧。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能力获知单元是设置成:将同频干扰信号与被测信号分别进行高斯滤波最小移频键控GMSK调制后,再将调制后的同频干扰信号与被测信号进行矢量相加合成一个下行信号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所述同频干扰信号是与被测信号相位相同的干扰信号,或者是与被测信号相位相差π/2的干扰信号;或者,将同频干扰信号与被测信号直接进行自适应正交相移键控QPSK调制后,将调制后的下行信号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
12.如权利要求8~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能力获知单元是设置成:施加一轮同频干扰后,当施加同频干扰得到的分析结果优于预先设定的门限阈值,则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具有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或者,施加多轮同频干扰后,若其中一轮施加同频干扰得到的分析结果优于预先设定的门限阈值,则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具有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或者,施加多轮同频干扰后,若每一轮施加同频干扰得到的分析结果均优于预先设定的门限阈值,则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具有单天线干扰抑制消除支持能力。
13.如权利要求8~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包括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和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或者,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包括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全集接收信号强度参数、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和子集接收信号强度参数;
所述能力获知单元是设置成:在分析施加同频干扰期间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中的接收信号参数时:对N个连续最近的测量报告中的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求均值,判断得到的结果是否小于第一结果门限阈值,以及,N个连续最近的测量报告中的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求均值,判断得到的结果是否小于第二结果门限阈值;或者,对N个连续最近的、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小于第一条件门限阈值的测量报告中的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求标准差,判断得到的结果是否小于第三结果门限阈值,以及,对N个连续最近的、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小于第二条件门限阈值的测量报告中的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求标准差,判断得到的结果是否小于第四结果门限阈值;或者,对含有全集接收信号强度参数值小于第三条件门限阈值的测量报告中的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求均值,判断得到的结果是否小于第五结果门限阈值,以及,对含有子集接收信号强度参数值小于第四条件门限阈值的测量报告中的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求均值,判断得到的结果是否小于第六结果门限阈值;或者,对含有全集接收信号强度参数值小于第五条件门限阈值的测量报告中的全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求标准差,判断得到的结果是否小于第七结果门限阈值,以及,对含有子集接收信号强度参数值小于第六条件门限阈值的测量报告中的子集接收信号质量参数值求标准差,判断得到的结果是否小于第八结果门限阈值;其中,N为整数。
CN201080067977.5A 2010-08-18 2010-08-18 一种基站子系统获知移动终端能力的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862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0/076110 WO2012022037A1 (zh) 2010-08-18 2010-08-18 一种基站子系统获知移动终端能力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86260A CN102986260A (zh) 2013-03-20
CN102986260B true CN102986260B (zh) 2016-03-23

Family

ID=45604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7977.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86260B (zh) 2010-08-18 2010-08-18 一种基站子系统获知移动终端能力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608583A4 (zh)
CN (1) CN102986260B (zh)
WO (1) WO201202203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771980A1 (en) * 2011-10-26 2014-09-0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 method and a network node for determining an indication of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US9226184B2 (en) * 2013-06-27 2015-12-29 Cisco Technology, Inc. Estimating and utilizing client rece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capability in multi-user transmissions
CN110650473B (zh) * 2018-06-27 2021-09-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能力上报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6454A (zh) * 2003-06-13 2006-07-19 摩托罗拉公司 用于在具有增强终端的网络中改善中继效率的设备与方法
CN1868129A (zh) * 2003-08-15 2006-11-22 诺基亚有限公司 为单 /多天线干扰消除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演进的增强型数据率接收机提供低复杂度均衡和干扰抑制的方法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00172B2 (en) * 2003-02-27 2007-04-03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components of a channel impulse response for use in a SAIC equalizer
US7809091B2 (en) * 2006-01-05 2010-10-05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coding single antenna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SAIC) and redundancy processing adaptation using frame process
JP4832087B2 (ja) * 2005-01-26 2011-12-0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装置及び端末装置
CN101087160B (zh) * 2006-06-08 2010-10-2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增强优先级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1983492B (zh) * 2008-03-31 2014-05-14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 用于测试处理至少一个第二信道的移动站的能力的方法和设备以及包括这种设备的通信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6454A (zh) * 2003-06-13 2006-07-19 摩托罗拉公司 用于在具有增强终端的网络中改善中继效率的设备与方法
CN1868129A (zh) * 2003-08-15 2006-11-22 诺基亚有限公司 为单 /多天线干扰消除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演进的增强型数据率接收机提供低复杂度均衡和干扰抑制的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08583A1 (en) 2013-06-26
WO2012022037A1 (zh) 2012-02-23
CN102986260A (zh) 2013-03-20
EP2608583A4 (en) 2014-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32643B1 (en) Channel selection scanning in shared spectrum
KR101568274B1 (ko) 협력 멀티-포인트 송신을 위한 클러스터링 방법 및 통신 장치
EP3399806B1 (en) System and method to facilitate small cell uplink power control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9265051B2 (en) Time shifting of co-channel data transmissions to reduce co-channel interference
CN101772974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小区重选
EP2425642B1 (en)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a receiving apparatus for co-channel operation
EP3400734B1 (en) Methods for adapting ue measurement period to radio conditions
US2012003919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cells of terminal including plural heterogeneous communication modul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RU2505943C1 (ru) Предоставление отчетов об измерениях для сот, использующих более одной технологии радиодоступа
US9596638B2 (en)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ed link quality evaluation of mobile cellular systems
KR101568705B1 (ko) 더미 단말을 이용하여 두 단말을 페어링하는 방법
CN102986260B (zh) 一种基站子系统获知移动终端能力的方法和装置
CN103167567B (zh) 移动终端切换基站的方法和装置
US20230142031A1 (en) Tdd-to-fdd handover based on service type and uplink quality
KR101988990B1 (ko) 기지국에서의 핸드오버 방법
CN108668316B (zh) 小区切换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3473554B (zh) 一种测量方法及设备
WO2012012942A1 (zh) 一种基站子系统获知移动终端能力的方法和装置
CN110463331B (zh)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140177622A1 (en) Cell detection
CN112566222A (zh) 一种接入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7714008B (zh) 速率匹配方式切换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085835B (zh) 信息交互方法、基站和通信系统
EP3310097A1 (en) Handover for emergency call
CN102869063A (zh) 空中接口调整方法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8160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23

Termination date: 20160818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18160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