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86156A - 编码方法及设备、解码方法及设备、编解码系统 - Google Patents

编码方法及设备、解码方法及设备、编解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86156A
CN102986156A CN2011800006178A CN201180000617A CN102986156A CN 102986156 A CN102986156 A CN 102986156A CN 2011800006178 A CN2011800006178 A CN 2011800006178A CN 201180000617 A CN201180000617 A CN 201180000617A CN 102986156 A CN102986156 A CN 1029861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cket
encoding device
data
decoding
code coeffic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0061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86156B (zh
Inventor
潘凯
李挥
侯韩旭
安辉耀
周艳
王爽
赵书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9861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861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861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861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1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78Avoidance of errors by organising the transmitted data in a format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deal with errors, e.g. location
    • H04L1/009Avoidance of errors by organising the transmitted data in a format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deal with errors, e.g. location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ransmit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Compression, Expansion, Code Conversion, And Deco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编码方法及设备。其中,编码方法包括:1)编码设备获取待发送的数据分组(101);2)编码设备根据获取到的数据分组以及数据分组对应的编码系数生成数据组合(102);3)编码设备向解码设备发送包含所述数据组合以及所述编码系数的数据包(103)。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解码方法及设备、编解码系统。

Description

编码方法及设备、 解码方法及设备、 编解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编码方法及设备、 解码方法及设备、 编解码系统。
背景技术
自动重传请求 ( ARQ,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协议通过确认和超时两 个机制在不可靠服务的基础上实现可靠的信息传输, 其包括停止等待 ARQ协 议和连续 ARQ协议。
停止等待 ARQ协议中,发送方发送一个数据分组后便等待接收方的确认, 收到确认后继续发送数据分组。如果发送方经过一段时间(由超时计时器控制 ) 仍然没有收到确认(ACK ), 则重发此数据分组。
连续 ARQ 协议中, 发送方在发送完一个数据分组之后不是停下来等待 ACK, 而是可以连续再发若干个数据分组。如果这时收到了收方发来的 ACK, 那么还可以接着发送数据分组(数据分组发送个数受发送窗口大小限制), 由 于减少了等待时间, 所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信道利用率。
现有技术中的停止等待 ARQ协议中, 发送方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等待接 收方反馈的 ACK, 从而降低了信道利用率。
连续 ARQ协议虽然减少了发送方的等待时间, 但是一旦某个数据分组 P 丟失或延迟, 则需要重传该数据分组 P, 而且由于接收方只能按顺序接收, 所 以对于发送方已经发送的位于数据分组 P之后的数据分组而言,即使接收方已 经成功接收到了这些数据分组, 也必须丟弃, 而由发送方重新发送, 因此发送 方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重传数据分组, 从而降低了系统的有效吞吐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编码方法及设备、解码方法及设备、编解码系统, 能够提高信道利用率以及系统有效吞吐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编码方法, 包括: 1 )编码设备获取待发送的数据分 组; 2 )编码设备根据获取到的数据分组以及数据分组对应的编码系数生成数 据组合; 3 )编码设备向解码设备发送包含所述数据组合以及所述编码系数的 数据包。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解码方法, 包括: 解码设备接收编码设备发送的数据 包, 所述数据包包含数据组合以及编码系数; 解码设备从所述数据包中提取各 数据分组的编码系数; 当满足预置的解码条件时,解码设备根据提取得到的编 码系数对所述数据组合进行解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编码设备, 包括: 获取单元, 用于获取待发送的数据 分组; 编码单元, 用于根据获取到的数据分组以及数据分组对应的编码系数生 成数据组合; 发送单元, 用于向解码设备发送包含所述数据组合以及所述编码 系数的数据包。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解码设备, 包括: 数据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编码设备 发送的数据包, 所述数据包包含数据组合以及编码系数; 提取单元, 用于从所 述数据包中提取各数据分组的编码系数; 解码单元, 用于当满足预置的解码条 件时, 根据提取得到的编码系数对所述数据组合进行解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编解码系统, 包括: 编码设备, 用于获取待发送的数 据分组, 根据获取到的数据分组以及数据分组对应的编码系数生成数据组合, 并向解码设备发送包含所述数据组合以及所述编码系数的数据包; 解码设备, 用于接收编码设备发送的数据包, 所述数据包包含数据组合以及编码系数,从 所述数据包中提取各数据分组的编码系数, 当满足预置的解码条件时,根据提 取得到的编码系数对所述数据组合进行解码。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编码设备向解码设备发送的是包含数据组合以及编码系 数的数据包, 而该数据组合是由数据分组以及编码系数生成的, 该数据包则可 以相当于一个含有未知数的方程,由于有多少个线性无关的方程就可以解出多 少个未知数, 所以当某一个数据包丟失时, 编码设备可以继续发送其他的数据 包, 而无需重传该丟失的数据包, 因此编码设备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重传数 据分组, 从而能够提高系统的有效吞吐量。
附图说明
图 1为本发明编码方法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 2为本发明编码方法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 3为本发明解码方法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 4为本发明解码方法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 5为本发明编解码过程马尔科夫链示意图;
图 6为本发明编码设备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 7为本发明编码设备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 8为本发明解码设备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 9为本发明解码设备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 10为本发明编解码系统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编码方法及设备、解码方法及设备、编解码系统, 能够提高信道利用率以及系统有效吞吐量。
请参阅图 1 , 本发明编码方法一个实施例包括:
101、 编码设备获取待发送的数据分组;
当数据源有数据需要发送时,编码设备可以从数据源获取到待发送到数据 分组。
本实施例中, 该数据分组为数据源对数据进行标识的单位, 例如可以为一 个传输控制协议 ( TCP, 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 )报文。
数据源待发送的数据会被划分为若干个数据分组,这些数据分组顺序的被 送达至编码设备进行编码发送,所以编码设备可以不断的从数据源接收到待发 送的数据分组。
102、 编码设备根据获取到的数据分组以及数据分组对应的编码系数生成 数据组合;
编码设备从数据源获取到待发送的数据分组之后,可以获取预置的编码系 数, 或者可以为各数据分组分别分配编码系数, 随后根据这些数据分组以及数 据分组对应的编码系数生成数据组合。
本实施例中,该数据组合可以看作是每个数据分组与其对应的编码系数相 乘之后, 再将各个乘积求和得到的数据。
103、 编码设备向解码设备发送包含数据组合以及编码系数的数据包。 当编码设备得到数据组合之后,可以将包含该数据组合以及各数据分组的 编码系数的数据包发送至解码设备进行解码。 本实施例中,编码设备向解码设备发送的是包含数据组合以及编码系数的 数据包, 而该数据组合是由数据分组以及编码系数生成的, 该数据包则可以相 当于一个含有未知数的方程,由于有多少个线性无关的方程就可以解出多少个 未知数, 所以当某一个数据包丟失时, 编码设备可以继续发送其他的数据包, 而无需重传该丟失的数据包,因此编码设备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重传数据分 组, 从而能够提高系统的有效吞吐量。
为便于理解, 下面以一具体实例对本发明编码方法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 图 2, 本发明编码方法另一实施例包括:
201、 编码设备获取待发送的数据分组;
当数据源有数据需要发送时,编码设备可以从数据源获取到待发送到数据 分组。
本实施例中, 该数据分组为数据源对数据进行标识的单位, 例如可以为一 个 TCP报文, 此处仅以 TCP报文为例进行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 在实际应用 中, 还可以是其他类似的网络传输协议的报文, 具体此处不作限定。
数据源待发送的数据会被划分为若干个数据分组,这些数据分组顺序的被 送达至编码设备进行编码发送,所以编码设备可以不断的从数据源接收到待发 送的数据分组。
202、 编码设备将获取到的数据分组存入编码緩沖区;
每当编码设备接收到数据分组时,编码设备可以判断该数据分组是用于传 输数据的分组,还是用于进行链路控制的分组,若确定是进行链路控制的分组, 则可以直接发送至解码设备, 并结束流程。
若编码设备确定是用于传输数据的分组,则编码设备可以判断编码緩沖区 中是否已经存在该数据分组, 若不存在, 则将该数据分组存入编码緩沖区中, 若已存在, 则无需再存入编码緩沖区。
需要说明的是, 本实施例中, 编码设备判断数据分组类型的过程为可选过 程, 在实际应用中, 编码设备也可以不进行判断, 而直接将获取到的数据分组 存入编码緩沖区中。
203、 编码设备为编码緩沖区中的各数据分组分配编码系数;
编码设备可以按照随机算法为编码緩沖区中的各数据分组分配编码系数, 该随机算法可以用 Rand ( )函数实现, 编码系数的取值范围可以取得足够大, 以使得生成的数据组合绝大多数均为线性无关的数据组合,例如该编码系数的 取值范围可以为 1~256。
204、 编码设备根据编码系数对编码緩沖区中的数据分组进行合并得到数 据组合;
当编码设备为编码緩沖区中的各数据分组分配编码系数之后,可以根据编 码系数对编码緩沖区中的数据分组进行合并得到数据组合,具体的数据组合可 以为: ∑ o mpm
其中, Pm表示数据包 m, Otm表示数据包 m对应的编码系数。
205、 编码设备将编码系数作为编码头, 将数据组合作为有效载荷, 生成 数据包;
本实施例中, 编码设备可以将步骤 204得到的数据组合作为有效载荷,将 步骤 203分配的编码系数作为编码头, 生成数据包, 则该数据包中包含有数据 组合以及编码系数。
206、 编码设备向解码设备发送数据包;
编码设备生成数据包之后, 可以向解码设备发送该数据包, 具体可以通过 互联网协议( IP , Internet Protocol )层, 或者是其他类似的网络层向解码设备 发送该数据包, 具体过程此处不作限定。
207、 编码设备判断是否达到预置的条件, 若是, 则执行步骤 208, 若否, 则重复执行步骤 202;
本实施例中,该预置的条件可以是上述步骤 202至 206的执行次数达到冗 余参数的向下取整数值, 或是达到冗余参数 +1 , 或是冗余参数 +2, 或是冗余 参数 -1等,具体情况此处不作限定,只要使得该预置的条件与冗余参数相关即 可, 本实施例中仅以执行次数达到冗余参数的向下取整数值为例进行说明。
该冗余参数与预置的数据成功接收概率成反比,本实施例中可以为倒数关 系。
该数据成功接收概率可以依靠统计和预测得到,在刚开始传输数据包的时 候一般设为 1 , 然后根据收到的确认消息 (ACK )动态进行更新得到。
当上述步骤 202至 206的执行次数达到冗余参数的向下取整数值时,则可 以执行步骤 208, 若未达到, 则重复执行上述步骤 202至 206。
本实施例中, 编码设备可以根据数据包的往返时间 (RTT, Round Trip Time )确定分组丟失率, 并根据该分组丟失率对冗余参数进行调整, 具体的: 编码设备发送数据包之后可以确定该数据包的 RTT,即接收到对该数据包 的回应消息的时刻减去发送该数据包的时刻,在编码设备发送数据包的过程中 可以跟踪 RTT的变化, 当 RTT变大时, 则表示网络可能发生了延迟或堵塞, 编码设备可以按照 RTT变化的幅度, 线性的调整分组丟失率, 例如 RTT增加 了 10%时, 则分组丟失率可以增加 1%, RTT增加了 20%时, 则分组丟失率可 以增加 2%, 诸如此类。
当分组丟失率提高时, 编码设备增加冗余参数的数值, 当分组丟失率降低 时, 编码设备降低冗余参数的数值, 例如:
分组丟失率低于 10%时, 分组丟失率每提高 2%, 冗余参数的数值可以加
1;
分组丟失率在 10% ~ 30%时, 分组丟失率每提高 1%, 冗余参数的数值可 以加 2;
分组丟失率在 30% ~ 60%时, 分组丟失率每提高 1%, 冗余参数的数值可 以力口 4;
诸如此类, 具体数值此处仅为一个例子,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不同情况 进行变化, 此处不作限定。
在上述步骤执行过程中, 编码设备可能会接收到解码设备发送的 ACK, 该 ACK用于表示特定数据分组已被解码设备处理完毕, 则编码设备可以从编 码緩沖区中删除该特定数据分组。
本实施例中,该特定数据分组可以是当前的编码緩沖区中编号最小的数据 分组。
需要说明的是, 由于编码设备可以从数据源获取到新的数据分组, 而且当 编码设备从解码设备接收到 ACK之后可以从编码緩沖区中删除特定的数据分 组, 所以编码緩沖区中的数据分组是实时动态变化的, 每次执行步骤 202 至 206时, 编码设备所处理的数据分组可能都会有所不同, 但处理方式类似, 具 体此处不再赘述。 208、 结束流程。
当满足预置的条件时, 若所有的待发送的数据分组均被处理完成后, 则编 码緩沖区为空, 此时可以结束流程, 若编码緩沖区不为空, 则还可以继续执行 步骤 202至步骤 207, 具体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编码设备向解码设备发送的是包含数据组合以及编码系数的 数据包, 而该数据组合是由数据分组以及编码系数生成的, 该数据包则可以相 当于一个含有未知数的方程,由于有多少个线性无关的方程就可以解出多少个 未知数, 所以当某一个数据包丟失时, 编码设备可以继续发送其他的数据包, 而无需重传该丟失的数据包,因此编码设备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重传数据分 组, 从而能够提高系统的有效吞吐量。 角度对本发明解码方法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 3 , 本发明解码方法一个实施例包 括:
301、 解码设备接收编码设备发送的数据包;
本实施例中,编码设备对编码緩沖区中的数据分组进行编码得到数据包之 后, 可以向解码设备发送该数据包, 则解码设备可以接收编码设备发送的数据 包, 该数据包中包含有数据组合以及编码系数。
其中, 编码系数可以位于数据包的编码头部分,数据组合可以位于数据包 的有效载荷部分。
302、 解码设备从数据包中提取各数据分组的编码系数;
解码设备接收到数据包之后,可以从编码头中提取出各数据分组的编码系 数。
303、 当满足预置的解码条件时, 解码设备根据提取得到的编码系数对数 据组合进行解码。
当编码设备接收到足够的数据包时,则可以根据提取得到的编码系数对数 据组合进行解码, 从而解码出各数据分组。
本实施例中,编码设备向解码设备发送的是包含数据组合以及编码系数的 数据包, 而该数据组合是由数据分组以及编码系数生成的, 该数据包则可以相 当于一个含有未知数的方程,由于有多少个线性无关的方程就可以解出多少个 未知数, 所以当某一个数据包丟失时, 编码设备可以继续发送其他的数据包, 而无需重传该丟失的数据包,因此编码设备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重传数据分 组, 从而能够提高系统的有效吞吐量。
为便于理解, 下面以一具体实例对本发明解码方法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 图 4, 本发明解码方法另一实施例包括:
401、 解码设备接收编码设备发送的数据包;
本实施例中的步骤 401与前述图 3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 301所描述的内容 类似, 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402、 解码设备从数据包中提取各数据分组的编码系数;
解码设备接收到数据包之后,可以从编码头中提取出各数据分组的编码系 数。
403、 当解码设备接收到第 i个数据组合时, 解码设备确定第 n个数据分 组处理完毕;
本实施例中,为便于理解,此处定义"解码设备对某个数据分组处理完毕" 的概念: 解码设备每成功接收到一个线性无关的数据组合, 则会将引起数据组 合中一个数据分组被处理完毕,尽管此时解码设备并没有收到这个数据分组本 身, 但其已具备计算数据组合的能力。
也就是说, 由于有多少个线性无关的方程就可以解出多少个未知数, 而每 个数据组合又可以看作是一个方程,所以解码设备每成功接收到一个线性无关 的数据组合, 就可以使得一个数据分组被处理完毕, 因此, 当解码设备接收到 第 i个数据组合时, 解码设备确定第 n个数据分组处理完毕, 其中, n为接收 到的 i个数据组合中, 线性无关的数据组合的数目。
例如, 由于数据分组是顺序发送的, 所以当解码设备接收到第一个数据组 合时, 则可以确定数据分组 1已经被处理完毕, 当解码设备接收到第二个数据 组合时, 若该第二个数据组合与第一个数据组合线性无关, 则可以确定数据分 组 2已经被处理完毕, 以此类推。
404、 解码设备向编码设备发送确认消息;
当解码设备每确定一个数据分组被处理完毕之后,解码设备可以向编码设 备发送 ACK, 该 ACK用于表示该数据分组已经被处理完毕,从而使得编码设 备可以从编码緩沖区中删除该数据分组。
405、 解码设备将数据组合作为有效载荷存入解码緩沖区中;
解码设备可以将数据组合作为有效载荷存入解码緩沖区中。
406、 解码设备根据提取得到的编码系数, 按照高斯消元法对该解码緩沖 区中的有效载荷进行解码。
本实施例中, 当满足预置的解码条件时,解码设备可以根据提取得到的编 码系数, 按照高斯消元法对该解码緩沖区中的有效载荷进行解码。
需要说明的是, 本实施例中, 当解码设备接收到的数据组合中, 线性无关 的数据组合的数目大于或等于接收到的数据组合中不同的数据分组的数目时, 则解码设备确定满足预置的解码条件。
由于有多少个线性无关的方程就可以解出多少个未知数,所以当解码设备 接收到的数据组合中,线性无关的数据组合的数目大于或等于接收到的数据组 合中不同的数据分组的数目时,则表示解码设备获取到的线性无关的方程的数 目已经大于或等于未知数的数目, 则解码设备可以根据提取得到的编码系数, 按照高斯消元法对该解码緩沖区中的有效载荷进行解码, 从而得到各数据分 组。
本实施例中,线性无关的数据组合的数目与数据组合中不同的数据分组的 数目之间的关系还可以通过定义 "节点知识" 和 "虚拟队列" 来表示。
其中, 节点知识就是一个节点(可以看作是解码设备)所能计算的收到所 有原始数据分组的数据组合的集合,同时这些数据组合的编码系数向量所形成 的向量空间称作该节点的知识空间。
虚拟队列的个数等于接收方(也可以看作是解码设备)的个数, 第 j条虚 拟队列的长度被定义为发送方(也可以看作是编码设备 )知识空间的维数和第 j个接收方知识空间的维数之差。
本实施例中,编码设备向解码设备发送的是包含数据组合以及编码系数的 数据包, 而该数据组合是由数据分组以及编码系数生成的, 该数据包则可以相 当于一个含有未知数的方程,由于有多少个线性无关的方程就可以解出多少个 未知数, 所以当某一个数据包丟失时, 编码设备可以继续发送其他的数据包, 而无需重传该丟失的数据包,因此编码设备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重传数据分 组, 从而能够提高系统的有效吞吐量。
下面从编码设备以及解码设备交互的角度进行说明, 具体的:
编码设备从数据源收到数据分组并将数据分组保存在一个代表编码窗口 的编码緩沖区中, 直到收到解码设备的确认。
编码设备在编码緩沖区中生成并发送数据分组的数据组合,该数据组合的 编码系数通过编码头来传输。
对于编码緩沖区中的数据分组,将进行 R次随机线性组合( R是冗余参数, R可以为成功接收概率的倒数, 其可能不是整数, 故在运算时可以将其向下取 整), 并发送。
由于 R决定了数据组合的发送次数, 如果 R太小, 将不足以掩盖数据分 组的丟失, 会出现大量的超时从而导致吞吐量低下; 如果 R太大, 发送速率 会受到编码自身速率的限制,也会降低吞吐量, 而且发送太多的线性组合也会 阻塞网络, 所以, 本实施例中的 R可以利用 RTT的估计值, 通过分组丟失率 来进行动态的调整。
当解码设备收到一个数据组合时,解码设备可以从编码头中检索出编码系 数向量, 将其添加到知识空间的基矩阵中, 当虚拟队列的长度为零, 即编码设 备的知识空间的维数和解码设备的知识空间的维数之差为零时,便可解码得到 所有的数据分组。
解码设备进行解码时可以使用高斯消元法,一旦解码完成,解码设备可以 将这些数据分组按原始顺序传给目的端。此外,解码设备还可以维持一个存储 未解码的数据组合的解码緩沖区。解码设备每收到一个新的线性无关的数据组 合时, 其会通知编码设备删除编码緩沖区中编号最小的一个数据分组, 直到编 码设备的编码緩沖区中不再有待发送的数据分组。
上述编码设备的编码过程的具体算法可以表述如下:
1 )将 NUM设置为 0, 其中 NUM为循环次数;
2 )如果接收到 TCP数据分组, 则执行步骤 3 ); 否则, 等待;
3 )若该 TCP数据分组是一个用于链接管理的分组, 则将其转发给 IP层 进行发送, 然后返回步骤 2 );
4 )如果该 TCP数据分组没有在编码緩沖区中,则把其加入编码緩沖区中; 5 ) NUM=NUM+R; 其中, R为冗余参数;
6 )重复执行如下步骤 6.1 ) 至 6.4 ) N次, 其中 N为 NUM向下取整值;
6.1 ) 为编码緩沖区中的各数据分组生成对应的编码系数;
6.2 )根据编码系数在编码緩沖区中生成一个数据组合;
6.3 )将包含编码系数的编码头与编码緩沖区中的数据组合进行合并得到 数据包;
6.4 )将数据包传递给 IP层进行发送;
7 )将 NUM设置为 NUM的小数部分;
8 )返回步骤 2 )。
9 )接收来自解码设备的 ACK, 从编码緩沖区中删除已确认的数据分组, 并把该 ACK转发给数据源。
上述解码设备的解码过程的具体算法可以表述如下:
1 )如果接收到数据包,则执行步骤 3 ),如果接收到 ACK,则执行步骤 2 ), 如果未接收到数据, 则等待;
2 )若该 ACK是一个用于链接管理的分组, 则将其转发给 IP层进行发送, 并返回步骤 1 );
3 )删除数据包的编码头, 并检索编码向量;
4 )将该编码向量作为新的一行添加到编码系数矩阵中;
5 )将有效载荷添加到解码緩沖区中, 对解码緩沖区中的内容采用高斯消 元法进行解码,若有任何数据分组在运算过程中被解码,则将其转发给目的端, 并从解码緩沖区中删除该数据分组。
6 )生成一个新的 ACK, 并发送至编码设备。
为便于理解, 下面以一列表的方式对数据编解码过程进行描述,请参阅下 述表 1 :
表 1
时间 编码緩沖区 数据组合 传输状态 被处理完毕 解码成功
1 P1 P1 失败 NULL NULL
2 PI , P2 X2P1 Q Y2P2 成功 PI NULL
3 P2, P3 Y3P2 Q Z3P3 成功 P2 NULL 4 P3 P3 成功 P3 PI , P2, P3 从上述表 1中可以看出:
时间 1: 编码设备接收到了数据分组 P1 , 编码緩沖区中的数据分组为 P1 , 编码设备直接发送该数据分组 P1 , 由于传输失败, 解码设备未能收到任何数 据;
时间 2: 编码设备又接收到了数据分组 P2, 编码緩沖区中的数据分组为
PI , P2, 编码设备为 P1分配编码系数 X2, 为 P2分配编码系数 Y2, 则生成 数据组合 X2P1 O Y2P2,编码设备向解码设备发送该数据组合 X2P1 Q Y2P2以 及编码系数 X2, Y2, 解码设备成功接收到了这些信息, 则向编码设备发出 ACK, 表示编号最小的数据分组(即 P1 )被处理完毕, 此时解码设备接收到 了一个线性无关的数据组合,但该数据组合中包含两个数据分组, 则无法进行 解码;
时间 3: 编码设备又接收到了数据分组 P3 , 由于编码设备还从解码设备接 收到了 ACK,则编码设备从编码緩沖区中删除 P1 ,则编码緩沖区中还剩下 P2, P3, 编码设备为 P2分配编码系数 Y3, 为 P3分配编码系数 Z3, 则生成数据组 合 Y3P2 Q Z3P3 , 编码设备向解码设备发送该数据组合 Y3P2 Q Z3P3以及编码 系数 Y3, Z3, 解码设备成功接收到了这些信息, 则向编码设备发出 ACK, 表 示编号最小的数据分组(即 P2 )被处理完毕, 此时解码设备接收到了一个线 性无关的数据组合, 但该数据组合中包含两个数据分组, 则无法进行解码; 时间 4: 编码设备没有接收到新的数据分组, 由于编码设备从解码设备接 收到了 ACK,则编码设备从编码緩沖区中删除 P2,则编码緩沖区中还剩下 P3 , 编码设备直接发送该数据分组 P3 , 解码设备成功接收到了这些信息, 则向编 码设备发出 ACK, 表示编号最小的数据分组(即 P3 )被处理完毕, 此时解码 设备共接收到了 3个线性无关的数据组合,且有 3个数据分组, 则此时虚拟队 列长度为 0, 解码设备可以进行解码得到 3个数据分组 PI , P2以及 P3。
请参阅图 5, 图 5为时间 t结束时第 j个虚拟队列长度的马尔科夫链, 如 果卩< 1 , 其稳定状态分布为: 7ik = (l— a)ak , k > 0。
λ(1 - μ)
其中, α = ^ ~~— , μ为每个接收者无差错地接收分组的概率, λ为 μ(1 -λ) 伯努利过程的参数。
因 此 , 任 一 虚 拟 队 列 稳 定 状 态 时 的 期 望 长 度 为 :
1 E[Qj(t)] =∑;。j7ij = (1- μ)
当有多个解码设备时,每个虚拟队列长度是指编码设备的知识空间维数与 该解码设备的知识空间维数之差, 所以对于前述所提到的 "数据分组被处理完 毕即丟弃" 的方式, 物理队列长度为虚拟队列长度之和, 该物理队列长度即可 看作是编码设备的编码緩沖 分组的数目,故物理队列长度期望(即 物理队列长度的平均值) 为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数据分组被解码设备处理完毕后, 编码设备即 可从编码緩沖区中删除该数据分组, 而现有技术中, 编码设备必须等待解码设 备对某数据分组解码完成后, 才能从编码緩沖区中删除该分组, 所以本实施例 中的方案能够有效的减少编码緩沖区中的数据分组的数目。
上面对本发明编码方法以及解码方法进行了描述,下面从设备的角度对本 发明的编码设备以及解码设备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 6, 本发明编码设备一个实施例包括:
获取单元 601 , 用于获取待发送的数据分组;
编码单元 602, 用于根据获取到的数据分组以及数据分组对应的编码系数 生成数据组合;
发送单元 603 , 用于向解码设备发送包含所述数据组合以及所述编码系数 的数据包。
下面以一个具体实例对本发明编码设备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 7, 本发 明编码设备另一实施例包括:
获取单元 701 , 用于获取待发送的数据分组;
编码单元 702, 用于根据获取到的数据分组以及数据分组对应的编码系数 生成数据组合;
发送单元 703 , 用于向解码设备发送包含所述数据组合以及所述编码系数 的数据包。 其中,编码单元 702具体用于为所述编码緩沖区中的各数据分组分配编码 系数, 并根据编码系数对所述编码緩沖区中的数据分组进行合并得到数据组 合。
本实施例中的编码设备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生成单元 704, 用于将所述编码系数作为编码头, 将所述数据组合作为有 效载荷, 生成数据包。
本实施例中的编码设备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控制单元 705 , 用于控制编码单元 702, 生成单元 704以及发送单元 703 重复执行相应操作直至满足预置条件。
本实施例中满足预置条件可以为: 执行次数达到冗余参数的向下取整数 值。
本实施例中的编码设备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调整单元 706, 用于根据该数据包的往返时间确定分组丟失率, 当该分组 丟失率提高时, 增加该冗余参数的数值, 当该分组丟失率降低时, 降低该冗余 参数的数值。
本实施例中的编码设备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接收单元 707, 用于接收解码设备发送的确认消息, 该确认消息用于表示 特定数据分组已被解码设备处理完毕;
删除单元 708, 用于从编码緩沖区中删除该特定数据分组。
为便于理解,下面以一个具体应用场景对本发明编码设备各单元之间的交 互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当数据源有数据需要发送时,获取单元 701可以从数据源获取到待发送到 数据分组。
本实施例中, 该数据分组为数据源对数据进行标识的单位, 例如可以为一 个 TCP报文, 此处仅以 TCP报文为例进行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 在实际应用 中, 还可以是其他类似的网络传输协议的报文, 具体此处不作限定。
数据源待发送的数据会被划分为若干个数据分组,这些数据分组顺序的被 送达至编码设备进行编码发送,所以获取单元 701可以不断的从数据源接收到 待发送的数据分组。 每当获取单元 701接收到数据分组时,若确定数据分组是用于传输数据的 分组,则编码设备可以判断编码緩沖区中是否已经存在该数据分组,若不存在, 则将该数据分组存入编码緩沖区中, 若已存在, 则无需再存入编码緩沖区。
编码单元 702 可以按照随机算法为编码緩沖区中的各数据分组分配编码 系数, 该随机算法可以用 Rand ( ) 函数实现, 编码系数的取值范围可以取得 足够大, 以使得生成的数据组合绝大多数均为线性无关的数据组合, 例如该编 码系数的取值范围可以为 1~256。
当编码单元 702为编码緩沖区中的各数据分组分配编码系数之后,可以根 据编码系数对编码緩沖区中的数据分组进行合并得到数据组合,具体的数据组 合可以为: ∑ ocmpm
其中, pm表示数据包 m, O m表示数据包 m对应的编码系数。
本实施例中, 生成单元 704可以将数据组合作为有效载荷,将编码系数作 为编码头, 生成数据包, 则该数据包中包含有数据组合以及编码系数。
生成单元 704生成数据包之后,发送单元 703可以向解码设备发送该数据 包, 具体可以通过 IP层, 或者是其他类似的网络层向解码设备发送该数据包, 具体过程此处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中, 控制单元 705可以控制编码单元 702, 生成单元 704以及发 送单元 703重复执行相应操作直至满足预置条件。
该预置的条件可以是执行次数达到冗余参数的向下取整数值,该冗余参数 与预置的数据成功接收概率成反比, 本实施例中可以为倒数关系。
该数据成功接收概率可以依靠统计和预测得到,在刚开始传输数据包的时 候一般设为 1 , 然后根据收到的确认消息 (ACK )动态进行更新得到。
本实施例中, 调整单元 706可以根据数据包的 RTT确定分组丟失率, 并 根据该分组丟失率对冗余参数进行调整, 具体的:
当分组丟失率提高时,调整单元 706增加冗余参数的数值, 当分组丟失率 降低时, 调整单元 706降低冗余参数的数值。
在上述步骤执行过程中, 接收单元 707 可能会接收到解码设备发送的 ACK,该 ACK用于表示特定数据分组已被解码设备处理完毕,则删除单元 708 可以从编码緩沖区中删除该特定数据分组。 本实施例中,发送单元 703向解码设备发送的是包含数据组合以及编码系 数的数据包, 而该数据组合是由数据分组以及编码系数生成的, 该数据包则可 以相当于一个含有未知数的方程,由于有多少个线性无关的方程就可以解出多 少个未知数, 所以当某一个数据包丟失时,发送单元 703可以继续发送其他的 数据包, 而无需重传该丟失的数据包, 因此编码设备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重 传数据分组, 从而能够提高系统的有效吞吐量。
请参阅图 8, 本发明解码设备一个实施例包括:
数据接收单元 801 , 用于接收编码设备发送的数据包, 该数据包包含数据 组合以及编码系数;
提取单元 802, 用于从该数据包中提取各数据分组的编码系数;
解码单元 803 , 用于当满足预置的解码条件时, 根据提取得到的编码系数 对该数据组合进行解码。
请参阅图 9, 本发明解码设备另一实施例包括:
数据接收单元 901 , 用于接收编码设备发送的数据包, 该数据包包含数据 组合以及编码系数;
提取单元 902, 用于从该数据包中提取各数据分组的编码系数;
解码单元 903 , 用于当满足预置的解码条件时, 根据提取得到的编码系数 对该数据组合进行解码。
本实施例中的解码单元 903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数据存储模块 9031 , 用于将数据组合作为有效载荷存入解码緩沖区中; 执行模块 9032, 用于根据提取得到的编码系数, 按照高斯消元法对该解 码緩沖区中的有效载荷进行解码。
本实施例中的解码设备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确定单元 904, 用于当数据接收单元接收到第 i个数据组合时, 确定第 n 个数据分组处理完毕, 该 n为接收到的 i个数据组合中, 线性无关的数据组合 的数目;
发送单元 905 , 用于向编码设备发送确认消息, 该确认消息用于指示第 n 个数据分组已经被处理完毕。
为便于理解,下面以一个具体应用场景对本发明解码设备各单元之间的交 互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中,编码设备对编码緩沖区中的数据分组进行编码得到数据包之 后, 可以向解码设备发送该数据包, 则数据接收单元 901可以接收编码设备发 送的数据包, 该数据包中包含有数据组合以及编码系数。
数据接收单元 901接收到数据包之后,提取单元 902可以从编码头中提取 出各数据分组的编码系数。
本实施例中,为便于理解,此处定义"解码设备对某个数据分组处理完毕" 的概念: 数据接收单元 901每成功接收到一个线性无关的数据组合, 则会将引 起数据组合中一个数据分组被处理完毕,尽管此时解码设备并没有收到这个数 据分组本身, 但其已具备计算数据组合的能力。
也就是说, 由于有多少个线性无关的方程就可以解出多少个未知数, 而每 个数据组合又可以看作是一个方程,所以解码设备每成功接收到一个线性无关 的数据组合, 就可以使得一个数据分组被处理完毕, 因此, 当数据接收单元
901接收到第 i个数据组合时, 确定单元 904确定第 n个数据分组处理完毕, 其中, n为接收到的 i个数据组合中, 线性无关的数据组合的数目。
例如, 由于数据分组是顺序发送的, 所以当数据接收单元 901接收到第一 个数据组合时, 则确定单元 904可以确定数据分组 1已经被处理完毕, 当数据 接收单元 901接收到第二个数据组合时,若该第二个数据组合与第一个数据组 合线性无关,则确定单元 904可以确定数据分组 2已经被处理完毕,以此类推。
当确定单元 904每确定一个数据分组被处理完毕之后,发送单元 905可以 向编码设备发送 ACK, 该 ACK用于表示该数据分组已经被处理完毕,从而使 得编码设备可以从编码緩沖区中删除该数据分组。
数据存储模块 9031可以将数据组合作为有效载荷存入解码緩沖区中。 本实施例中, 当满足预置的解码条件时, 执行模块 9032可以根据提取得 到的编码系数, 按照高斯消元法对该解码緩沖区中的有效载荷进行解码。
需要说明的是, 本实施例中, 当数据接收单元 901接收到的数据组合中, 线性无关的数据组合的数目大于或等于接收到的数据组合中不同的数据分组 的数目时, 则可以确定满足预置的解码条件。
本实施例中,编码设备向解码设备发送的是包含数据组合以及编码系数的 数据包, 而该数据组合是由数据分组以及编码系数生成的, 该数据包则可以相 当于一个含有未知数的方程,由于有多少个线性无关的方程就可以解出多少个 未知数, 所以当某一个数据包丟失时, 编码设备可以继续发送其他的数据包, 而无需重传该丟失的数据包,因此编码设备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重传数据分 组, 从而能够提高系统的有效吞吐量。
下面介绍本发明编解码系统, 请参阅图 10, 本发明编解码系统一个实施 例包括:
编码设备 1001 , 用于获取待发送的数据分组, 根据获取到的数据分组以 及数据分组对应的编码系数生成数据组合, 并向解码设备 1002发送包含该数 据组合以及该编码系数的数据包;
解码设备 1002, 用于接收编码设备 1001发送的数据包, 该数据包包含数 据组合以及编码系数,从该数据包中提取各数据分组的编码系数, 当满足预置 的解码条件时, 根据提取得到的编码系数对该数据组合进行解码。
本实施例中的编码设备 1001可以如前述图 6或图 7所示实施例中描述的 编码设备, 本实施例中的解码设备 1002可以如前述图 8或图 9所示实施例中 描述的解码设备, 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 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 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编码方法及设备、解码方法及设备、编解码系 统进行了详细介绍, 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 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 因此, 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 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26)

  1. 权 利 要 求
    1、 一种编码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1 )编码设备获取待发送的数据分组;
    2 )编码设备根据获取到的数据分组以及数据分组对应的编码系数生成数 据组合;
    3 )编码设备向解码设备发送包含所述数据组合以及所述编码系数的数据 包。
  2.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2 ) 包括: 编码设备为编码緩沖区中的各数据分组分配编码系数,并根据编码系数对 所述编码緩沖区中的数据分组进行合并得到数据组合。
  3. 3、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编码系数对所述 编码緩沖区中的数据分组进行合并得到数据组合包括:
    编码设备将每个数据分组与其对应的编码系数相乘;
    编码设备将各个乘积求和得到数据组合。
  4. 4、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3 )之前包括: 编码设备将所述编码系数作为编码头, 将所述数据组合作为有效载荷, 生 成数据包。
    5、 根据权利要求 1至 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编码设 备重复执行上述步骤 2 ) 至 3 ), 直至满足预置条件。
  5. 6、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满足预置条件为: 执行次数达到冗余参数的向下取整数值。
  6. 7、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冗余参数与预置的数据成功接收概率成反比。
  7. 8、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 编码设备根据所述数据包的往返时间确定分组丟失率;
    当所述分组丟失率提高时, 编码设备增加所述冗余参数的数值, 当所述分 组丟失率降低时, 编码设备降低所述冗余参数的数值。
  8. 9、 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编码设备根据所述数 据包的往返时间确定分组丟失率包括: 编码设备动态获取数据包的往返时间;
    当所述数据包的往返时间增加时, 编码设备增加所述分组丟失率, 当所述 数据包的往返时间减少时, 编码设备减少所述分组丟失率。
  9. 10、根据权利要求 1至 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3 ) 之后包括:
    编码设备接收解码设备发送的确认消息,所述确认消息用于表示特定数据 分组已被解码设备处理完毕;
    编码设备从编码緩沖区中删除所述特定数据分组。
  10. 11、 根据权利要求 10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特定数据分组为当 前的编码緩沖区中编号最小的数据分组。
  11. 12、 一种解码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解码设备接收编码设备发送的数据包,所述数据包包含数据组合以及编码 系数;
    解码设备从所述数据包中提取各数据分组的编码系数;
    当满足预置的解码条件时,解码设备根据提取得到的编码系数对所述数据 组合进行解码。
  12. 13、 根据权利要求 1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包中, 所述编 码系数作为编码头, 所述数据组合作为有效载荷。
  13. 14、 根据权利要求 12或 1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解码设备接收到的数据组合中,线性无关的数据组合的数目大于或等于 接收到的数据组合中不同的数据分组的数目时,则解码设备确定满足预置的解 码条件。
  14. 15、 根据权利要求 12或 1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码设备根据 提取得到的编码系数对所述数据组合进行解码包括:
    解码设备将数据组合作为有效载荷存入解码緩沖区中;
    解码设备根据提取得到的编码系数,按照高斯消元法对所述解码緩沖区中 的有效载荷进行解码。
  15. 16、 根据权利要求 12或 1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码设备根据 提取得到的编码系数对所述数据组合进行解码之前包括: 当解码设备接收到第 i个数据组合时, 解码设备确定第 n个数据分组处理 完毕, 所述 n为接收到的 i个数据组合中, 线性无关的数据组合的数目; 解码设备向编码设备发送确认消息,所述确认消息用于指示第 n个数据分 组已经被处理完毕。
  16. 17、 一种编码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
    获取单元, 用于获取待发送的数据分组;
    编码单元,用于根据获取到的数据分组以及数据分组对应的编码系数生成 数据组合;
    发送单元,用于向解码设备发送包含所述数据组合以及所述编码系数的数 据包。
  17. 18、 根据权利要求 17所述的编码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编码单元具体 用于为所述编码緩沖区中的各数据分组分配编码系数,并根据编码系数对所述 编码緩沖区中的数据分组进行合并得到数据组合。
  18. 19、 根据权利要求 17所述的编码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编码设备还包 括:
    生成单元, 用于将所述编码系数作为编码头,将所述数据组合作为有效载 荷, 生成数据包。
  19. 20、 根据权利要求 19所述的编码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编码设备还包 括:
    控制单元, 用于控制所述编码单元, 生成单元以及发送单元重复执行相应 操作直至满足预置条件。
  20. 21、 根据权利要求 20所述的编码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满足预置条件 为: 执行次数达到冗余参数的向下取整数值。
  21. 22、 根据权利要求 21所述的编码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编码设备还包 括:
    调整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包的往返时间确定分组丟失率, 当所述分组 丟失率提高时, 增加所述冗余参数的数值, 当所述分组丟失率降低时, 降低所 述冗余参数的数值。
  22. 23、 根据权利要求 17至 22中任一项所述的编码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编码设备还包括: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解码设备发送的确认消息, 所述确认消息用于表示特 定数据分组已被解码设备处理完毕;
    删除单元, 用于从编码緩沖区中删除所述特定数据分组。
  23. 24、 一种解码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数据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编码设备发送的数据包, 所述数据包包含数据组 合以及编码系数;
    提取单元, 用于从所述数据包中提取各数据分组的编码系数;
    解码单元, 用于当满足预置的解码条件时,根据提取得到的编码系数对所 述数据组合进行解码。
  24. 25、 根据权利要求 24所述的解码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码单元包括: 数据存储模块, 用于将数据组合作为有效载荷存入解码緩沖区中; 执行模块, 用于根据提取得到的编码系数,按照高斯消元法对所述解码緩 沖区中的有效载荷进行解码。
  25. 26、 根据权利要求 24或 25所述的解码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码设备 还包括:
    确定单元, 用于当数据接收单元接收到第 i个数据组合时, 确定第 n个数 据分组处理完毕, 所述 n为接收到的 i个数据组合中, 线性无关的数据组合的 数目;
    发送单元, 用于向编码设备发送确认消息, 所述确认消息用于指示第 n 个数据分组已经被处理完毕。
  26. 27、 一种编解码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编码设备, 用于获取待发送的数据分组,根据获取到的数据分组以及数据 分组对应的编码系数生成数据组合,并向解码设备发送包含所述数据组合以及 所述编码系数的数据包;
    解码设备, 用于接收编码设备发送的数据包, 所述数据包包含数据组合以 及编码系数,从所述数据包中提取各数据分组的编码系数, 当满足预置的解码 条件时, 根据提取得到的编码系数对所述数据组合进行解码。
CN201180000617.8A 2011-05-11 2011-05-11 编码方法及设备、解码方法及设备、编解码系统 Active CN1029861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1/073922 WO2011124167A2 (zh) 2011-05-11 2011-05-11 编码方法及设备、解码方法及设备、编解码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86156A true CN102986156A (zh) 2013-03-20
CN102986156B CN102986156B (zh) 2016-01-20

Family

ID=44763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00617.8A Active CN102986156B (zh) 2011-05-11 2011-05-11 编码方法及设备、解码方法及设备、编解码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86156B (zh)
WO (1) WO2011124167A2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03793A (zh) * 2018-07-17 2021-04-23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早期数据传输的方法、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WO2022268130A1 (zh) * 2021-06-25 2022-12-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编码方法及装置
WO2023138459A1 (zh) * 2022-01-18 2023-07-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解码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33653B (zh) * 2014-05-28 2019-06-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链路控制传输方法及设备
WO2017219216A1 (zh) * 2016-06-20 2017-1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09951255A (zh) * 2019-03-27 2019-06-28 深圳市网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tcp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源设备、及目标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36930A1 (en) * 2004-08-11 2006-02-16 Digital Fountain,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st encoding of data symbols according to half-weight codes
CN101026553A (zh) * 2005-11-09 2007-08-29 索尼株式会社 分组传输装置、通信系统和程序
CN101505201A (zh) * 2009-03-18 2009-08-12 吕晓雯 一种差错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1510783A (zh) * 2009-03-26 2009-08-19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有限域的多进制喷泉编码和译码方法
CN101621353A (zh) * 2008-07-03 2010-0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线性网络编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777960A (zh) * 2008-11-17 2010-07-14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音频编码方法、音频解码方法、相关装置及通信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6000B (zh) * 2011-01-06 2012-07-0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像素域-变换域联合的分布式视频编码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36930A1 (en) * 2004-08-11 2006-02-16 Digital Fountain,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st encoding of data symbols according to half-weight codes
CN101026553A (zh) * 2005-11-09 2007-08-29 索尼株式会社 分组传输装置、通信系统和程序
CN101621353A (zh) * 2008-07-03 2010-0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线性网络编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777960A (zh) * 2008-11-17 2010-07-14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音频编码方法、音频解码方法、相关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01505201A (zh) * 2009-03-18 2009-08-12 吕晓雯 一种差错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1510783A (zh) * 2009-03-26 2009-08-19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有限域的多进制喷泉编码和译码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03793A (zh) * 2018-07-17 2021-04-23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早期数据传输的方法、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703793B (zh) * 2018-07-17 2024-04-02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早期数据传输的方法、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WO2022268130A1 (zh) * 2021-06-25 2022-12-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编码方法及装置
WO2023138459A1 (zh) * 2022-01-18 2023-07-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解码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124167A2 (zh) 2011-10-13
CN102986156B (zh) 2016-01-20
WO2011124167A3 (zh) 2012-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86156A (zh) 编码方法及设备、解码方法及设备、编解码系统
CN105376173B (zh) 一种发送窗口流量控制方法和终端
EP2611056B1 (en) Data re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US10491329B1 (en) Transfer of data-redundancy encoded data via unreliable, connectionless protocol
CN101369877B (zh) 无线传输控制协议处理方法和设备
US9118478B2 (en) Fault-tolerant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networks with non-full-duplex or asymmetric transport
WO2013116456A1 (en) Multi-path data transfer using network coding
JP2011072004A (ja) プロセス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アプリケーション情報を通信する方法
CN110391879A (zh) 数据传输网络的丢包恢复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US11381339B2 (en) System and technique for generating,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network coded (NC) quick UDP internet connections (QUIC) packets
CN104683259A (zh) Tcp拥塞控制方法及装置
Dunaytsev et al. Modeling TCP SACK performance over wireless channels with completely reliable ARQ/FEC
CN109560897B (zh) 一种tcp重传方法和装置
Yu et al. DTN Licklider transmission protocol over asymmetric space channels
CN102752184A (zh) 用于实时多播业务的数据通信系统及其方法
JP7067544B2 (ja)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8718226A (zh) 一种水下长延时传感器网络传输层数据传输方法
CN114401208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5391518A (zh) 一种面向深空网络的文件传输方法
Waldby et al. Total acknowledgements (extended abstract) a robust feedback mechanism for end-to-end congestion control
Ha et al. Masking lossy networks by TCP tunnel with network coding
CN101127585A (zh) 一种isdn用户—网络接口数据链路层的重发机制
Hwang et al. HMTP: Multipath transport protocol for multihoming wireless erasure networks
Dhara et al. A performance enhanced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for inter-planetary networks
Kaur et al. Importance of sliding window protoco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