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82074A - 检伤分类处理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检伤分类处理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82074A
CN102982074A CN2012104232850A CN201210423285A CN102982074A CN 102982074 A CN102982074 A CN 102982074A CN 2012104232850 A CN2012104232850 A CN 2012104232850A CN 201210423285 A CN201210423285 A CN 201210423285A CN 102982074 A CN102982074 A CN 1029820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pection
wounded
information
image information
bar c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2328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静晨
郝昱文
李晓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1042328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82074A/zh
Publication of CN1029820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820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伤分类处理方法和装置。该检伤分类处理方法包括:获取伤员的图像信息;获取用户输入的伤员的伤情信息;获取预先存储的检伤分类规则;以及按照检伤分类规则对伤情信息和图像信息进行分类处理。通过本发明,提高了检伤分类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检伤分类处理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检伤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检伤分类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检伤分类是灾难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灾害现场医疗急救的首要环节。当医疗救护人员面对现场大批伤员,第一步救援措施必然是快速检伤分类,将重伤第一步救援措施必然是快速检伤分类,将重伤员尽快从伤亡人群中筛选出来;然后再分别按照伤情的轻重,依先后顺序给予医疗急救和转运送院。因此,灾难救援现场的检伤分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检伤分类方法,由医生按照一定的分类方法人为判定,并以不同颜色标签来标记区分分类结果。同时,手工填写纸质记录卡,记录伤员的相关信息。
随着技术的进步,产生了新的基于电子、传感和通讯设备的检伤装置。例如,在现有技术中,《地震灾难伤员检伤分类系统设计与实现》中公开了一种验伤分类装置,其技术方案包括服务器端软件和客户端软件。其特征之一为,采用RFID(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标签作为电子伤票,因此,客户端软件必须运行在具备射频打印和读取功能的移动终端上,例如PDA(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设备。电子伤票的作用,一方面作为伤员身份标识,用于标记伤员身份;另一方面,还用于存储伤员的检伤分类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采用采用人为方式进行检伤分类,要求医生必须准确记忆多种不同的检伤分类方法和规定,存在因为人为记忆错误或方法运用错误,导致检伤分类结果不准确的缺点。采用纸质记录卡方式记录检伤分类结果,也存在容易丢失或混淆,以及污染后不易识别的缺点。而对于现有技术中基于电子、传感和通讯设备的检伤装置,就必须采用RFID标签作为电子伤票,这就要求必须为医生配备具备射频打印和读取功能的移动终端从而限制了检伤分类系统的应用范围,增加了应用成本;同时,采用RFID标签作为电子伤票本身,也存在容易丢失或混淆,可能损坏或失效后无法读取的缺点,并且实际应用中,医生携带的RFID标签可能数量有限,当伤员数量超出预期时,可能发生RFID标签数量不足,无法继续工作的缺点。
综上,在现有技术中,无论是采用纸质记录卡方式进行检伤分类还是采用RFID标签进行检伤分类,均存在容易丢失或混淆的问题,由此导致了现有技术中的检伤分类方法可靠性不高。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检伤分类方法可靠性不高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伤分类处理方法和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检伤分类方法可靠性不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检伤分类处理方法。该检伤分类处理方法包括:获取伤员的图像信息;获取用户输入的伤员的伤情信息;获取预先存储的检伤分类规则;以及按照检伤分类规则对伤情信息和图像信息进行分类处理。
进一步地,获取伤员的图像信息包括:获取伤员的人脸图像信息;或者,获取伤员的指纹图像信息。
进一步地,检伤分类处理方法还包括:获取伤员对应的条码标签的条码图像信息,其中,对于面部或指纹严重损伤的伤员分配一个条码标签,每个条码标签对应一个唯一的条码序列号;以及对伤员对应的条码标签的条码图像信息和用户输入的伤员的伤情信息进行匹配,并存储匹配关系。
进一步地,在按照检伤分类规则对伤情信息进行分类之后,该方法还包括:获取用户对伤情信息的查询请求;获取与查询请求对应的检伤分类结果。
进一步地,获取用户对伤情信息的查询请求包括:获取伤员的第一条码图像信息;以及将第一条码图像信息作为查询请求信息,获取与查询请求对应的检伤分类结果包括:获取第一条码图像信息对应的条码序列号;以及对条码序列号进行匹配,获取与条码序列号对应的检伤分类结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检伤分类处理装置。该检伤分类处理装置包括:输入终端,用于获取伤员的图像信息,获取用户输入的伤员的伤情信息,并获取预先存储的检伤分类规则,以及按照检伤分类规则对伤情信息和图像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得到检伤分类结果;以及服务器,用于接收并存储检伤分类结果。
进一步地,输入终端包括拍照装置,拍照装置用于获取伤员的人脸图像信息或者指纹图像信息。
进一步地,输入终端还用于获取伤员对应的条码标签的条码图像信息,其中,对于面部或指纹严重损伤的伤员分配一个条码标签,每个条码标签对应一个唯一的条码序列号,以及对伤员对应的条码标签的条码图像信息和用户输入的伤员的伤情信息进行匹配,得到匹配关系,服务器还用于接收并存储匹配关系。
进一步地,该检伤分类处理装置还包括:查询终端,用于获取用户对伤情信息的查询请求,并将查询请求发送至服务器,其中,服务器还用于接收查询请求,并获取与查询请求对应的检伤分类结果,以及将获取到的检伤分类结果发送至查询终端。
进一步地,查询终端用于获取伤员的第一条码图像信息,以及将第一条码图像信息作为查询请求信息,服务器用于获取第一条码图像信息对应的条码序列号,以及对条码序列号进行匹配,获取与条码序列号对应的检伤分类结果。
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检伤分类方法可靠性不高的问题,进而达到了提高检伤分类可靠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伤分类处理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检伤分类处理装置的结构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检伤分类处理装置的结构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伤分类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检伤分类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检伤分类处理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检伤分类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检伤分类处理装置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的检伤分类处理装置包括:
输入终端11,用于获取伤员的图像信息,获取用户输入的所述伤员的伤情信息,并获取预先存储的检伤分类规则,以及按照所述检伤分类规则对所述伤情信息和所述图像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得到检伤分类结果;
输入终端包括拍照装置,拍照装置用于获取伤员的人脸图像信息或者指纹图像信息。
服务器12,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检伤分类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检伤分类处理装置,通过输入终端获取伤员的图像信息,获取用户输入的伤员的伤情信息,并获取预先存储的检伤分类规则,以及按照检伤分类规则对伤情信息和图像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得到检伤分类结果;通过服务器接收并存储所述检伤分类结果;避免了在检伤分类处理过程中使用纸质和RFID标签,提高了检伤分类处理的可靠性。
实施例2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检伤分类处理装置的结构图,如图2所示,该实施例的检伤分类处理装置包括:
输入终端21,用于获取伤员的图像信息,获取用户输入的所述伤员的伤情信息,并获取预先存储的检伤分类规则,以及按照所述检伤分类规则对所述伤情信息和所述图像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得到检伤分类结果;
优选地,输入终端21还用于获取伤员对应的条码标签的条码图像信息,其中,对于面部或指纹严重损伤的伤员分配一个条码标签,每个条码标签对应一个唯一的条码序列号,以及对伤员对应的条码标签的条码图像信息和用户输入的伤员的伤情信息进行匹配,得到匹配关系,例如,对于个别面部严重损伤、无法辨认的伤员,为其分配预先打印好的1维/2维条码标签,条码标签可以采用腕带形式与伤员绑定,医生或医务人员使用拍照装置获得条码图像信息,并输入至条码识别装置,条码识别装置,识别并输出与条码图像信息对应的条码序列号。
输入终端21包括拍照装置,拍照装置用于获取伤员的人脸图像信息或者指纹图像信息,医生或医务人员使用拍照装置生成伤员的面部图像信息或者指纹图像信息。
输入终端21包括伤情输入装置,医生使用伤情输入装置输入当前可以获得的伤员伤情信息,允许医生输入多种伤情信息。例如,可以采用下述表格内的信息项和输入形式。
表1
Figure BDA00002325779000041
Figure BDA00002325779000051
输入终端21包括检伤分类方法选择装置,根据获取的伤员伤情信息,选择适用的检伤分类装置,给出检伤分类结果。例如,如果获取到的伤员伤情信息中同时包含收缩压数值、脉搏次数数值和呼吸次数数值,则选择检伤分类装置A,否则,则选择检伤分类装置B。
(1)检伤分类装置A,采用院前指数法——PHI法,给出检伤分类结果,方式如下:
表2
Figure BDA00002325779000052
PHI法的检伤分类标准为,将表中上述5项指标的每个参数所得分值相加,根据总的分数进行评判:
评分0~3分    轻伤
评分4~5分    中度伤
评分6分以上  重伤
(2)检伤分类装置B,采用院前模糊定性法——ABCD法,给出检伤分类结果。
ABCD代表着创伤的各种危重症情况,其含义分别为:
A.Asphyxia——窒息与呼吸困难,伤员胸部、颈部或颌面受伤后,很快出现窒息情况,表现为明显的吸气性呼吸困难,呼吸十分急促或缓慢,伴有紫绀、呼吸三凹征、气胸或连枷胸等体征。常见原因为胸部穿透伤、张力性气胸、冲击性肺损伤、多发性肋骨骨折或急性上呼吸道机械梗阻。
B.Bleeding——出血与失血性休克,创伤导致伤员活动性出血,不管那一个部位损伤出血,一旦短时间内失血量超过800ml,出现休克的早期表现,如收缩压低于100mmHg或脉压差<30mmHg,脉搏超过100次/分,伤员神志虽清楚但精神紧张、烦躁不安,伴有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口干尿少,即应判断为重伤。休克的快速检查方法为一看(神志、面色)、二摸(脉搏、肢端)、三测(毛细血管充盈度、但暂时不用急于测量血压)、四量(估计出血量)。
C.Coma——昏迷与颅脑外伤,伤员受伤后很快陷入昏迷状态,并且伴有双侧瞳孔改变和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即使头部没有外伤迹象,也暂时无法做头颅CT证实,仍可初步诊断为颅脑损伤,当然属重伤员。
D.Dying(die的现在时)——正在发生的突然死亡,重度的创伤会导致伤员当场呼吸心搏骤停,如果医疗急救人员能够及时赶到现场,面对正在发生的猝死,只要伤员心脏停搏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心肺复苏仍有抢救成功的可能,故可归为重伤范围。但是,如果在事发10分钟以后急救人员才来到现场,或者伤员头颈胸腹任一部位的粉碎性破裂甚至断离,诊断生物学死亡即可放弃救治。即便是刚刚发生的临床死亡,如遇重大灾害事故现场的医疗救护人员人手严重不足,仍不得不将此类伤员划归为死亡,只好忍痛放弃抢救,因为此时拯救活着的人更加重要和有实际意义。
ABCD法属于模糊定性的方法,只要一看见伤员出现ABCD其中一项以上明显异常,即可快速判断为重伤,异常的项目越多说明伤情越严重;相反,如果ABCD四项全部正常,则归类为轻伤;而介于两者之间,即ABC三项(D项除外)中只有一项异常但不明显者,则应判定为中度伤。该法简便快捷,只需5~10秒钟即可完成对一个伤员的检伤分类,非常适合于灾害现场的医疗检伤评估。
其中,ABCD和信息输入装置中的输入项对应关系如下:
表3
  A 是否存在窒息与呼吸困难
  B 是否存在出血与失血性休克
  C 是否存在昏迷与颅脑外伤
  D 是否属于正在发生的突然死亡
此外,医生或医务人员也可以通过输入终端中的其他信息输入装置,输入伤员相关信息。
输入终端21包括上传装置,上传装置将人脸图像信息或条码序列号、检伤分类结果以及其他信息通过无线网络发送至服务器22;
服务器22,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检伤分类结果;
优选地,服务器22还用于接收并存储伤员对应的条码标签的条码图像信息和用户输入的伤员的伤情信息之间的匹配关系。
服务器22包括接收装置和存储装置,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来自输入终端21的信息,并存储到存储装置中。
存储装置可以采用下表所述数据结构存储接收到的信息。
表4
Figure BDA0000232577900007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检伤分类处理装置,通过输入终端获取伤员的图像信息,获取用户输入的伤员的伤情信息,并获取预先存储的检伤分类规则,以及按照检伤分类规则对伤情信息和图像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得到检伤分类结果,获取所述伤员对应的条码标签的条码图像信息;通过服务器接收并存储检伤分类结果,接收并存储匹配关系;避免了在检伤分类处理过程中使用纸质和RFID标签,提高了检伤分类处理的可靠性。
实施例3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检伤分类处理装置的结构图,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的检伤分类处理装置包括:
实施例2所述的输入终端和服务器;
查询终端33,用于获取用户对所述伤情信息的查询请求,并将所述查询请求发送至所述服务器32;
优选地,上述查询终端获取伤员的第一条码图像信息,以及将第一条码图像信息作为查询请求信息,例如,医生在接收到伤员后,如果伤员携带有条码标签,则使用拍照装置获取伤员的第一条码图像信息,输入至条码识别装置后,得到条码序列号,如果伤员未携带条码标签,则使用拍照装置获取伤员的人脸图像信息,通过查询终端内的上传装置将条码序列号或人脸图像信息发送至服务器,通过查询终端内的接收装置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信息,并将其显示到信息显示装置上。
其中,所述服务器32还用于接收查询请求,并获取与查询请求对应的检伤分类结果,以及将获取到的检伤分类结果发送至查询终端。
优选地,所述服务器用于获取第一条码图像信息对应的条码序列号,以及对条码序列号进行匹配,获取与条码序列号对应的检伤分类结果。
服务器32包括条码匹配装置,负责接收来自查询终端的条码序列号。以条码序列号作为查询条件,搜索存储装置中所有条码序列号字段不为空的记录。如果搜索得到与该条码序列号一致的记录,则将该条记录包含的伤员检伤分类结果和其他信息,通过发送装置,发送给查询终端。
服务器32包括人脸匹配装置,负责接收来自查询终端的伤员人脸图像信息。以人脸图像信息作为查询条件,搜索存储装置中所有图像位置索引字段不为空的记录。根据图像位置索引,读取存储的伤员人脸图像信息,采用人脸匹配算法进行匹配。如果发现匹配符合的记录,则将该条记录包含的伤员检伤分类结果和其他信息,通过发送装置,发送给查询终端。人脸匹配装置集成人脸匹配算法,该算法的输入为两张人脸图像,输出为符合/不符合。算法可以采用多种现有的人脸匹配或人脸识别算法实现。例如,采用文献“基于KPCA的人脸匹配方法,方建斌王展青,《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7年06期”。
参见图4,本实施提供的检伤分类处理装置包括服务器、输入终端和查询终端三部分,在输入终端,用户通过拍照装置获取伤员的人脸图像信息或者指纹图像信息;通过伤情输入装置获取伤员的伤情信息,并通过检伤分类方法选择装置选择适合的检伤分类方法,得到检伤分类结果;通过其他信息输入装置输入其他信息;通过上传装置将条码序列号或者人脸图像信息、检伤分类结果、其他信息上传至服务器。在查询终端中,通过拍照装置获取条码图像信息和人脸图像信息,通过上传装置将条码序列号信息和人脸图像信息上传至服务器,通过接收装置接收到服务器返回的信息并在信息显示装置上显示。在服务器中,通过接收装置接收输入终端发送的信息,通过条码匹配装置和人脸匹配装置搜索得到与查询条件一致的记录,通过发送装置将搜索得到的信息发送给查询终端。
采用人脸图像结合人脸匹配算法进行伤员身份标记和识别,不再依赖RFID标签。从而检伤分类终端可以运行在具备拍照功能的智能手机终端上,不再需要射频写入和读取装置,扩大了检伤分类终端的应用范围。医生工作时,无需配置单独的具备射频写入和读取功能的PDA,可以直接在自己的智能手机上运行检伤分类程序,完成检伤分类输入和查询工作。此外,医生不需要记忆各种检伤分类方法,只需要在检伤分类输入终端输入装置中,输入各项伤情信息。检伤分类输入装置,自动根据输入的信息,选择合适的检伤分类算法,给出检伤分类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检伤分类处理装置,通过输入终端获取伤员的图像信息信息,获取用户输入的所述伤员的伤情信息,并获取预先存储的检伤分类规则,以及按照检伤分类规则对伤情信息和图像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得到检伤分类结果,获取伤员对应的条码标签的条码图像信息;通过服务器接收并存储检伤分类结果,接收并存储匹配关系;此外,通过查询终端获取用户对伤情信息的查询请求,将查询请求发送至所述服务器,并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检伤分类结果,避免了在检伤分类处理过程中使用纸质和RFID标签,提高了检伤分类处理的可靠性。
实施例4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检伤分类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实施例的检伤分类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501:获取伤员的图像信息;
图像信息可以包括人脸图像信息和指纹图像信息,医生或医务人员可以使用拍照装置生成伤员的面部图像信息或者指纹图像信息。
步骤502:获取用户输入的所述伤员的伤情信息;
医生可以使用伤情输入装置输入当前可以获得的伤员伤情信息,允许医生输入多种伤情信息。例如,可以采用表格1内的信息项和输入形式。
步骤503:获取预先存储的检伤分类规则;
可以根据获取的伤员伤情信息,获取适用的检伤分类装置,给出检伤分类结果。例如,如果获取到的伤员伤情信息中同时包含收缩压数值、脉搏次数数值和呼吸次数数值,则选择检伤分类装置A,否则,则选择检伤分类装置B。
步骤504:按照所述检伤分类规则对所述伤情信息和所述图像信息进行分类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检伤分类处理方法,通过获取伤员的图像信息;获取用户输入的伤员的伤情信息;获取预先存储的检伤分类规则;以及按照检伤分类规则对伤情信息和图像信息进行分类处理,避免了在检伤分类处理过程中使用纸质和RFID标签,提高了检伤分类处理的可靠性。
优选地,参见图6,该实施例的检伤分类处理方法还包括:
步骤601:获取伤员的图像信息;
图像信息可以包括人脸图像信息和指纹图像信息,医生或医务人员可以使用拍照装置生成伤员的面部图像信息或者指纹图像信息。
步骤602:获取用户输入的所述伤员的伤情信息;
医生可以使用伤情输入装置输入当前可以获得的伤员伤情信息,允许医生输入多种伤情信息。例如,可以采用表格1内的信息项和输入形式。
步骤603:获取所述伤员对应的条码标签的条码图像信息,其中,对于面部或指纹严重损伤的伤员分配一个条码标签,每个条码标签对应一个唯一的条码序列号;
对于个别面部严重损伤、无法辨认的伤员,为其分配预先打印好的1维/2维条码标签,条码标签可以采用腕带形式与伤员绑定,医生或医务人员使用拍照装置获得条码图像信息,并输入至条码识别装置,条码识别装置,识别并输出与条码图像信息对应的条码序列号。
步骤604:对所述伤员对应的条码标签的条码图像信息和用户输入的所述伤员的伤情信息进行匹配,并存储匹配关系。
步骤605和步骤606同步骤503和步骤504。
优选地,参见图7,在按照检伤分类规则对伤情信息进行分类之后,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701至706同步骤601至606。
步骤707:获取用户对所述伤情信息的查询请求;
优选地,获取伤员的第一条码图像信息;将第一条码图像信息作为查询请求信息。
医生在接收到伤员后,如果伤员携带有条码标签,则使用拍照装置获取伤员的第一条码图像信息,输入至条码识别装置后,得到条码序列号,如果伤员未携带条码标签,则使用拍照装置获取伤员的人脸图像信息,通过查询终端内的上传装置将条码序列号或人脸图像信息发送至服务器,通过查询终端内的接收装置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信息,并将其显示到信息显示装置上。
步骤708:获取与所述查询请求对应的检伤分类结果。
优选地,获取第一条码图像信息对应的条码序列号;对条码序列号进行匹配,获取与条码序列号对应的检伤分类结果。
采用人脸图像结合人脸匹配算法进行伤员身份标记和识别,不再依赖RFID标签。从而检伤分类终端可以运行在具备拍照功能的智能手机终端上,不再需要射频写入和读取装置,扩大了检伤分类终端的应用范围。医生工作时,无需配置单独的具备射频写入和读取功能的PDA,可以直接在自己的智能手机上运行检伤分类程序,完成检伤分类输入和查询工作。此外,医生不需要记忆各种检伤分类方法,只需要在检伤分类输入终端输入装置中,输入各项伤情信息。检伤分类输入装置,自动根据输入的信息,选择合适的检伤分类算法,给出检伤分类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检伤分类的方法通过使用输入终端获取伤员的图像信息、第一条码图像信息以及伤情信息,自动生成检伤分类结果,并上传至服务器,服务器接受并存储来自输入终端发送的信息;同时,服务器接受来自查询终端的查询请求,并将符合查询请求的信息和查询结果发送至查询终端,避免了在检伤分类处理过程中使用纸质和RFID标签,提高了检伤分类处理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检伤分类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伤员的图像信息;
获取用户输入的所述伤员的伤情信息;
获取预先存储的检伤分类规则;以及
按照所述检伤分类规则对所述伤情信息和所述图像信息进行分类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伤分类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伤员的图像信息包括:
获取伤员的人脸图像信息;或者
获取伤员的指纹图像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伤分类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伤分类处理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伤员对应的条码标签的条码图像信息,其中,对于面部或指纹严重损伤的伤员分配一个条码标签,每个条码标签对应一个唯一的条码序列号;以及对所述伤员对应的条码标签的条码图像信息和用户输入的所述伤员的伤情信息进行匹配,并存储匹配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伤分类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按照所述检伤分类规则对所述伤情信息进行分类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用户对所述伤情信息的查询请求;
获取与所述查询请求对应的检伤分类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伤分类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获取用户对所述伤情信息的查询请求包括:
获取伤员的第一条码图像信息;以及
将所述第一条码图像信息作为查询请求信息,
获取与所述查询请求对应的检伤分类结果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条码图像信息对应的条码序列号;以及
对所述条码序列号进行匹配,获取与所述条码序列号对应的检伤分类结果。
6.一种检伤分类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终端,用于获取伤员的图像信息,获取用户输入的所述伤员的伤情信息,并获取预先存储的检伤分类规则,以及按照所述检伤分类规则对所述伤情信息和所述图像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得到检伤分类结果;以及
服务器,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检伤分类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伤分类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终端包括拍照装置,所述拍照装置用于获取伤员的人脸图像信息或者指纹图像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伤分类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终端还用于获取所述伤员对应的条码标签的条码图像信息,其中,对于面部或指纹严重损伤的伤员分配一个条码标签,每个条码标签对应一个唯一的条码序列号,以及对所述伤员对应的条码标签的条码图像信息和用户输入的所述伤员的伤情信息进行匹配,得到匹配关系,
所述服务器还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匹配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伤分类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查询终端,用于获取用户对所述伤情信息的查询请求,并将所述查询请求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其中,所述服务器还用于接收所述查询请求,并获取与所述查询请求对应的检伤分类结果,以及将获取到的检伤分类结果发送至所述查询终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检伤分类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查询终端用于获取伤员的第一条码图像信息,以及将所述第一条码图像信息作为查询请求信息,
所述服务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条码图像信息对应的条码序列号,以及对所述条码序列号进行匹配,获取与所述条码序列号对应的检伤分类结果。
CN2012104232850A 2012-10-29 2012-10-29 检伤分类处理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29820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232850A CN102982074A (zh) 2012-10-29 2012-10-29 检伤分类处理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232850A CN102982074A (zh) 2012-10-29 2012-10-29 检伤分类处理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82074A true CN102982074A (zh) 2013-03-20

Family

ID=47856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232850A Pending CN102982074A (zh) 2012-10-29 2012-10-29 检伤分类处理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82074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78470A (zh) * 2014-04-04 2015-10-14 郑静晨 移动医疗信息管理系统
CN106529603A (zh) * 2016-11-23 2017-03-22 江苏超敏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事故救援伤检分类系统、分类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743121A (zh) * 2017-09-28 2018-02-27 深圳多特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检伤分类方法和系统
CN109411083A (zh) * 2018-11-26 2019-03-0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检伤分类系统及方法
CN113095453A (zh) * 2021-04-02 2021-07-09 复旦大学 一种面向伤员分类后送的伤员预处理系统
CN113257406A (zh) * 2021-04-30 2021-08-13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基于智能眼镜的灾害救援检伤分类及辅助诊断方法
CN115458147A (zh) * 2022-08-30 2022-12-09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 一种智能检伤分类平台
CN116230213A (zh) * 2023-05-05 2023-06-06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一种智能伤情识别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4325A (zh) * 2007-10-17 2009-04-22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诊断辅助系统和图像诊断辅助方法
CN101502424A (zh) * 2009-03-02 2009-08-12 无锡祥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指纹识别器的超声诊断设备和方法
CN101692262A (zh) * 2009-09-30 2010-04-07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适用于卫生列车的伤病员检伤分类方法
CN202096392U (zh) * 2011-05-16 2012-01-04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战创伤快速检伤分类标识带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4325A (zh) * 2007-10-17 2009-04-22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诊断辅助系统和图像诊断辅助方法
CN101502424A (zh) * 2009-03-02 2009-08-12 无锡祥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指纹识别器的超声诊断设备和方法
CN101692262A (zh) * 2009-09-30 2010-04-07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适用于卫生列车的伤病员检伤分类方法
CN202096392U (zh) * 2011-05-16 2012-01-04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战创伤快速检伤分类标识带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78470A (zh) * 2014-04-04 2015-10-14 郑静晨 移动医疗信息管理系统
CN106529603A (zh) * 2016-11-23 2017-03-22 江苏超敏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事故救援伤检分类系统、分类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743121A (zh) * 2017-09-28 2018-02-27 深圳多特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检伤分类方法和系统
CN109411083A (zh) * 2018-11-26 2019-03-0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检伤分类系统及方法
CN113095453A (zh) * 2021-04-02 2021-07-09 复旦大学 一种面向伤员分类后送的伤员预处理系统
CN113095453B (zh) * 2021-04-02 2023-04-28 复旦大学 一种面向伤员分类后送的伤员预处理系统
CN113257406A (zh) * 2021-04-30 2021-08-13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基于智能眼镜的灾害救援检伤分类及辅助诊断方法
CN115458147A (zh) * 2022-08-30 2022-12-09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 一种智能检伤分类平台
CN115458147B (zh) * 2022-08-30 2023-08-04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 一种智能检伤分类平台
CN116230213A (zh) * 2023-05-05 2023-06-06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一种智能伤情识别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82074A (zh) 检伤分类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7742100B (zh) 一种考生身份验证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3077324A (zh) 医疗数据处理方法和医疗数据处理装置
Das et al. Iris liveness detection competition (livdet-iris)-the 2020 edition
KR101744123B1 (ko) 의약품 식별 장치 및 그 방법
US20040257224A1 (en) Electronic security system for monitoring and recording activity and data relating to institutions and clients thereof
CN107808149A (zh) 一种人脸信息标注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US20090057399A1 (en) Electronic security system for monitoring and recording activity and data relating to institutions and clients thereof
CN206574094U (zh) 多模态身份识别装置
CN101114390A (zh) 利用人体特征鉴别人员身份的方法和系统
CN110210194A (zh) 电子合同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680644A (zh) 智能中药饮片调配控制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2635036B (zh) 一种自动角色识别的医疗信息智能显示方法和系统
CN112001209A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学生课堂学习行为的监测系统
CN111710402B (zh) 基于人脸识别的查房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207941044U (zh) 智能药盒
CN208781576U (zh) 一种体检行业的防替检系统
CN111460959A (zh) 一种单据管理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US2014014914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tient identification index
CN106127186A (zh) 一种考试用身份识别系统
CN113902030A (zh) 行为的识别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06021381U (zh) 一种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非靠近式考勤装置
CN114678108A (zh) 一种中医状态判断的方法及终端
JP2007102825A (ja) 食事管理支援システム
CN109493242B (zh) 参保单位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