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75477B - 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及数码化传统轮转印刷机 - Google Patents

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及数码化传统轮转印刷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75477B
CN102975477B CN201210524101.XA CN201210524101A CN102975477B CN 102975477 B CN102975477 B CN 102975477B CN 201210524101 A CN201210524101 A CN 201210524101A CN 102975477 B CN102975477 B CN 1029754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ncing roll
paper
digital printing
commutates
pri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2410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75477A (zh
Inventor
李照学
吴志良
关景夫
米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ress Group Prin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ress Group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ress Group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ress Group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52410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754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9754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754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754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7547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placement Of Web Ro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及数码化传统轮转印刷机,通过充分利用传统轮转印刷机的顶部空间,配置了一个集纸路分流、承载、换向、数码印刷头安装于一体的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从而使得使用一套数码印刷头就能够完成本机印刷的多纸路的所有版面任意选择的进行单面数码印刷。无需另行购买新数码印刷机,只需要加装本专利装置改造即可使传统轮转印刷机变为数码化轮转印刷机,装置良好的一体性好也确保了改造过程可操作性强,安装费低廉又可有效节省非生产性的劳动,改造后的设备即可以不影响原有的印刷功能,又可以根据需要实现无局限性的数码印刷任务。

Description

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及数码化传统轮转印刷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报业印刷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及数码化传统轮转印刷机。
背景技术
如今全球报业都处在社会变化的市场中,来自互联网、电视和形形色色的媒体快速发展,这些无一不给传统报业发行商的发展带来巨大冲击。报纸的订户日益减少,难以吸引和保留年轻读者,发行量的减少造成了广告印刷利润减少——所有这些使得传统报业发行商也面临了巨大挑战,如何在市场变革中跟随大流并提供良好的应对这一切,都迫使传统报业发行商去探寻、创新改进自身现有技术,以实现更大的利润增长。
众所周知的,现有传统报业印刷中虽然文字、图片处理与美工设计都已经使用电脑,整个印前已实现数字化。但由于其高印速的需求(通常一分钟需印刷600米以上),最终仍然必须先经过复杂程序来制版、晒版;才能上印刷机开始印制,过程不仅长而且所印制的内容完全相同而无法变化。然而,就外部环境而言,时下是一个一切讲求速度与弹性的商业竞争时代,且客户群体中“个性化”和“特殊化”的要求也越来越多,这就使得传统报业发行商在其印刷上必须要采用更强更智能化的工具以尽可能快速、多变的方法完成印制工作方能符合企业成长之需要,满足客户之要求,并最终在时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
基于上述需求,近些年出现兴起一种数码印刷技术,其印前通过电脑排版后,通过专门的数码印刷设备即可实时输出,这种便捷、高效的高度印刷灵活性技术成为了时代的新星。但一直以来其致命缺陷在于印速,因此一直只能小范围的在普通小批量印刷中使用,直至最近由柯达推出了超高印速的数码印刷头,可以满足时下速印的要求,无疑为沉寂了许久的传统报业印刷行业开辟了新的天地、给予了新的生命力。
然而,现有的此类数码印刷头往往都是设计配备专用印刷设备或最新的印刷设备的,其本身并不支持直接应用于传统的报业印刷设备(诸如轮转印刷机等)上。宏观的来看,全球各类印刷企业所现有的传统印刷设备其制造厂商在设计、制造时也通常只能受制于当下的印刷模式的开发和拓展,不可能对未知新兴的设备都进行预知并预留对应安装和使用空间。
因此,现有报业企业若想在其生产中加入最新的数码印刷技术,就面临不得不将其原有的全套传统印刷机的安装予以大幅更改,甚至整体更换以配合数码印刷头的应用,而一套上述设备通常至少上千万的价格,对其大动干戈不仅耗费大量成本的投入,还会造成不必要的资源的浪费,特别对国内企业而言此种做法不甚实际。但是,最新的数码印刷技术带来的报业印刷业的变革虽然今天的挑战、同时也是明天的机遇,如何在传统印刷设备中有机的结合应用新数码印刷头成为业内亟需解决的挑战。
如图1就是一个典型的三印塔的传统轮转印刷机结构示意图,它包括有第一印塔100、第二印塔200、第三印塔300及翻纸单元400。通常翻纸单元400是设置在多个印塔一侧的,而其相邻的(此处为第三印塔300)上则会设置有供纸部302,每个印塔的纸路(图中所示为第一纸路101、第二纸路201、第三纸路301)最终通过该供纸部302上设置的导纸辊组303过渡后进入翻纸单元400的翻纸部402。然而,时下大多数码印刷头体积较大,诸如上述的柯达最新的数码印刷头的安装就需要1100mm(高)×800mm(长)的空间,而现有传统的轮转印刷机结构中并未能预留出安装数码印刷设备的足够空间,这就使得最新技术的数码印刷装置在传统轮转印刷机上应用受到很多的局限,因此不进行设备改造就无法实现数码印刷,然而如何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且稳固的设置配套机构则是技术关键与难点,直接影响着改造能否成功。
然而若仅仅只是改造将数码印刷头设法安装入现有的传统轮转印刷机中,一个数码印刷头只能承担一个纸路单一版面的印刷任务,要完成上述任意版面印刷任务需要配置多套(如针对3纸路实现双面印刷就需要六套)数码印刷头才能实现,虽然如此配置从理论上可实现多纸路多版面同时印刷,但带来的问题也是改造成本非常高昂,而实际在现行应用中并不需要同时支持多路双版面的印刷,因此多个数码印刷头的设置方案高昂且不实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了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及数码化传统轮转印刷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它包括数码印刷头、主框架、承印导纸辊、换向导纸辊组、过纸辊组及出纸辊;所述主框架包括导轨、两条主梁、两个支撑板及四个立柱;所述两条主梁互为平行,两主梁上部跨设所述导轨,导轨上滑动设置所述数码印刷头,两主梁下部分别相对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承印导纸辊对应导轨下方设置在两主梁之间,两主梁两端的上部分别设置所述立柱,立柱上对应每路输入的纸路一一错位设置有过纸辊组;所述换向导纸辊组包括第一换向导纸辊、第二换向导纸辊、第三换向导纸辊、第四换向导纸辊及第五换向导纸辊,其中第一换向导纸辊与第二换向导纸辊分别设置于所述承印导纸辊两侧的所述两主梁之间,而第三换向导纸辊、第四换向导纸辊及第五换向导纸辊则分布设置于所述两主梁下部的支撑板之间;所述过纸辊组包括两个过纸辊,两个过纸辊平行于导轨分别设置在两主梁两端的上部立柱间,两主梁在一端的立柱间还设置所述出纸辊;
上述结构中,所述承印导纸辊、过纸辊组的过纸辊与换向导纸辊组的第一换向导纸辊、第二换向导纸辊、第三换向导纸辊、第四换向导纸辊及第五换向导纸辊的轴线水平设置且互为平行;
上述结构中,所述承印导纸辊、过纸辊组的过纸辊与换向导纸辊组的第一换向导纸辊、第二换向导纸辊、第三换向导纸辊、第四换向导纸辊及第五换向导纸辊通过塞打螺丝连接在所述主框架中;
上述结构中,所述主框架的主梁与支撑板和/或者主梁与立柱间通过燕尾榫及燕尾槽适配连接;
上述结构中,所述支撑板对应第一换向导纸辊下部设置;
上述结构中,所述立柱上端设有水平连板,主框架的两主梁两端上部的立柱的水平连板之间由内而外错位设置有至少两组过纸辊组;两主梁在一端的立柱的下部间还设置所述出纸辊;
上述结构中,所述每个主梁两端上部的立柱间连接有支撑杆。
本发明另涉及一种数码化传统轮转印刷机,它包括印塔、翻纸单元及如上所述的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所述多个印塔并排设置,每个印塔上端均设有供纸部,所述最边上的印塔旁设置有翻纸单元,翻纸单元上部设有翻纸部,所述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的主框架搭接在印塔供纸部与翻纸单元的翻纸部之间;所述印塔中设有滚筒,印塔中的滚筒与所述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的承印导纸辊、过纸辊组的过纸辊与换向导纸辊组的第一换向导纸辊、第二换向导纸辊、第三换向导纸辊、第四换向导纸辊及第五换向导纸辊的相对位置水平且互相平行。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数码化传统轮转印刷机,它包括多个印塔及如上所述的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所述多个印塔并排设置,每个印塔上端均设有供纸部,所述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的主框架搭接在相邻的印塔供纸部之间;所述每个印塔中均设有滚筒,印塔中的滚筒与所述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的承印导纸辊、过纸辊组的过纸辊与换向导纸辊组的第一换向导纸辊、第二换向导纸辊、第三换向导纸辊、第四换向导纸辊及第五换向导纸辊的相对位置水平且互相平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充分利用了传统轮转印刷机的顶部空间,配置了一个集纸路分流、承载、换向、数码印刷头安装于一体的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从而使得使用一套数码印刷头就能够完成本机印刷的多纸路的所有版面任意选择的进行单面数码印刷。无需另行购买新数码印刷机,只需要加装本专利装置改造即可使传统轮转印刷机变为数码化轮转印刷机,装置良好的一体性好也确保了改造过程可操作性强,安装费低廉又可有效节省非生产性的劳动,改造后的设备即可以不影响原有的印刷功能,又可以根据需要实现无局限性的数码印刷任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发明的具体结构
图1为三印塔的传统轮转印刷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应用于传统转轮应刷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应用于传统轮转印刷机对第一纸路正面印刷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应用于传统轮转印刷机对第二纸路正面印刷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应用于传统轮转印刷机对第三纸路正面印刷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应用于传统轮转印刷机对第三纸路反面印刷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应用于传统轮转印刷机对第二纸路反面印刷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应用于传统轮转印刷机对第一纸路反面印刷的示意图;
图10为塞打螺丝在本专利中应用结构示意图。
100-第一印塔;200-第二印塔;300-第三印塔;400-翻纸单元;101-第一纸路;201-第二纸路;301-第三纸路;302-供纸部;303-导纸辊组;304-导纸辊架;402-翻纸部;403-换向导纸辊;404-分切导纸辊组;
1-数码印刷头;2-导轨;3-主梁;4-支撑板;5-立柱;6-支撑杆;7-固定部;8-纸辊;9-塞打螺丝;11-承印导纸辊;12-第一换向导纸辊;13-第二换向导纸辊;14-第三换向导纸辊;15-第四换向导纸辊;16-第五换向导纸辊;17-第一过纸辊组;18-第二过纸辊组;19-第三过纸辊组;20-出纸辊;71-同位孔;81-芯轴;91-精密配合段;92-螺纹连接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参见图2、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其是直接设置在传统轮转印刷机上,从而可直接使其升级为支持数码印刷的一个改进设备。它包括数码印刷头1、主框架、承印导纸辊11、换向导纸辊组、过纸辊组及出纸辊20。其中,主框架为整个装置的一个基础,包括有导轨2、两条主梁3、两个支撑板4及四个立柱5。上述两条主梁3互为平行,最佳的,在两条主梁3的两端设有水平段连接,从而形成一个封闭的稳固的封闭式结构。在每一个主梁3下部均连接有支撑板4,两条主梁3上部之间跨设有导轨2,导轨2则滑动连接有数码印刷头1,从而数码印刷头1可沿着导轨2移动实现不同位置的数码印刷的工作任务。作为核心部件的数码印刷头1,本是作为一实施例可采用柯达最新推出的鼎盛S20套印系统,该系统的数码印刷头可达0.6公里/分钟的印速,印速对应报纸的印刷速度为每小时13.2万份,此外该印数码印刷头的分辨率600*300dpi,打印幅宽为10.6cm,在速度和精度上已经能够满足大多数报业集团的高速轮转机报纸印刷的需求。
为了配合上述数码印刷头1实现印刷,在主框架的两条主梁3之间设置有承印导纸辊11,且承印导纸辊11应当对应导轨2下方设置在两主梁3之间。为了实现对多纸路的分流、承载、换向,在主框架的两条主梁3与支撑板4之间还设置有换向导纸辊组,两条主梁3在导轨两侧的两端的上部分别设置所述立柱5,即在四个角均设置有共四个立柱5,两条主梁3同一端的立柱5之间对应实际需要配合纸路数量的每路输入的纸路一一错位设置有过纸辊组。
上述的换向导纸辊组进一步包括有:第一换向导纸辊12、第二换向导纸辊13、第三换向导纸辊14、第四换向导纸辊15及第五换向导纸辊16,其中第一换向导纸辊12与第二换向导纸辊13分别设置在承印导纸辊11两侧的两条主梁3之间,而第三换向导纸辊14、第四换向导纸辊15及第五换向导纸辊16则分布设置于两条主梁3下部的支撑板4之间。
因此,上述支撑板4的设置位置是需要根据第三换向导纸辊14、第四换向导纸辊15和第五换向导纸辊16的安装位置而定,而第三换向导纸辊14、第四换向导纸辊15和第五换向导纸辊16的安装位置则需要考虑到避让其他纸路、穿纸皮带和确保最终通过承印导纸辊11的纸路的纸张拥有合适的纸张包角,进而保障纸张有足够传动力而定的,因此,较佳的,此处将支撑板4设置于第一换向导纸辊12下部。
而过纸辊组均包括两个过纸辊,两个过纸辊平行于导轨分别设置在两条主梁3同端的上部立柱5间,两条主梁3在一端的立柱5间还设置所述出纸辊20,该设置有出纸辊20端在装置安装时需要对着翻纸单元400设置。
最佳的,上述过纸辊组在输入纸路为两路以上时,多组过纸辊组之间位置应当错位设置,以避免各纸路通过时的冲突。如图3中所示为对应三纸路的情况,对应每个纸路分别设置了第一过纸辊组17、第二过纸辊组18和第三过纸辊组19,为了方便多组过纸辊组的安装,根据需要可以在立柱5上端设有水平连板,主框架的两主梁3两端上部的立柱5的水平连板之间由内而外错位设置上述三组过纸辊组,而出纸辊20则最佳则设置在两主梁3靠近翻纸单元400一端的立柱5的下部之间。较佳的,上述设置有过纸辊组的两两立柱5之间还连接有支撑杆6,该支撑杆6的设置可使得立柱5之间形成完整的框架结构,进而保证设置的各纸辊间有良好的平行度。
较佳的,为了确保主梁3与支撑板4及立柱5的连接稳固性及精度,主梁3与支撑板4及立柱5间可通过燕尾榫及燕尾槽适配连接,较佳的在主梁3上精密加工形成燕尾槽,而支撑板4和立柱5上则精密加工燕尾榫,从而支撑板4和立柱5的燕尾榫的配合完成两者的连接,最佳的,两者通过螺栓进一步将连接固定。
较佳的,本专利中涉及的所有纸辊,包括承印导纸辊11、换向导纸辊组的第一换向导纸辊12、第二换向导纸辊13、第三换向导纸辊14、第四换向导纸辊15及第五换向导纸辊16、第一过纸辊组17的过纸辊、第二过纸辊组18的过纸辊、第三过纸辊组19的过纸辊之间的轴线为水平设置,且所有纸辊之间互为平行,最佳的,上述纸辊之间的轴线水平度应当在0.01mm/M,平行度也确保在0.01mm/M(通过水平尺直接放置于纸辊上测量所得结果)。为了达到该精度,承印导纸辊11、换向导纸辊组的第一换向导纸辊12、第二换向导纸辊13、第三换向导纸辊14、第四换向导纸辊15及第五换向导纸辊16、第一过纸辊组17的过纸辊、第二过纸辊组18的过纸辊、第三过纸辊组19的过纸辊均通过塞打螺丝连接在所述主梁3的两个框架之间,如图10所示为塞打螺丝9应用在本专利中的示意图,塞打螺丝9包括头部的螺纹连接段92、中部的精密配合段91和尾部的锁固段,本专利各类纸辊8(即包括本段前述)安装在固定部7(如上述主梁3或立柱5)上时候,纸辊8相连的芯轴81对位在固定部7的同位孔71上后,塞打螺丝9贯穿两者,其头端的螺纹连接段92与芯轴81在尾部锁固段下螺接紧固,而螺纹连接段92则通常为精密外加工圆,其与同位孔71的间隙配合可做到0.005-0.01mm,由此解决了纸辊8的精密连接与对位的问题。
上述所用到的塞打螺丝也叫轴肩螺丝、止动螺丝、止动螺栓、制动螺栓等。在普通精密加工领域内,塞打螺丝是和螺栓拉杆配合使用,主要是用于控制三板模中的定模座板,流道推板和定模模板之间的开模行程的模具配件。因为可设置到模具的分型面上,故能使模具设计小型化。该类产品有硬度高、韧性好、耐磨性和耐热性极佳,适用于精密模具,可显著提高其使用寿命,特别是精密模具的热形变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适用于高温作业环境的模具。而在本专利中,采用塞打螺丝关键是解决各个纸辊的定位精度和安装紧固性问题,因此采用塞打螺丝有效降低了产品的生产难度,保障了产品重复制造的一致性。此外,本专利的嵌入式数码印刷单元在设计安装时候,需注意框架结构所有组合件的功能面精度及外形尺寸及孔的精度要通过,此外由于主框架平面是支承基准,更是加工时的导向基准,因此此处两条主梁3上的所有连接纸辊的对应孔需要相对支承基准高度尺寸一致从而确保其为同位孔,装配时,两条主梁3的水平和平行位置,必要时由定位螺栓定位确定。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加工精度是安装精度的基础,本产品在制造时对加工精度有较高要求,各项设计精度要求如下:
1、黑标检测器在设备运行时震动量≦±0.1mm;
2、数码印刷的承印导纸辊径向跳动≦±0.1mm;
3、纸张速度检测轮径向跳动≦±0.05mm,直径80≦±0.03mm;
4、数码喷印头设置距最终印刷纸面1mm,震动量≦±0.1mm;
5、使用时候,通过承印导纸辊纸张包角>180度。
本发明还提供了应用了上述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的一种数码化传统轮转印刷机,它包括多个印塔、翻纸单元及拥有上述特征的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所述多个印塔并排设置,每个印塔上端均设有供纸部,在最边上的印塔旁设置有翻纸单元,翻纸单元上部设有翻纸部,所述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的主框架搭接在印塔供纸部与翻纸单元的翻纸部之间的,所述印塔中设有滚筒,所述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的承印导纸辊11、换向导纸辊组的第一换向导纸辊12、第二换向导纸辊13、第三换向导纸辊14、第四换向导纸辊15及第五换向导纸辊16、第一过纸辊组17的过纸辊、第二过纸辊组18的过纸辊、第三过纸辊组19的过纸辊与印塔中的滚筒的相对位置水平且互相平行,同理,最佳的,上述滚筒、纸辊之间的轴线水平度应当在0.01mm/M,平行度也确保在0.01mm/M(通过水平尺直接放置于纸辊上测量所得结果)。
参见图4-9是本专利技术应用的一个实施例,图中为一种典型的,机型为高斯N75的传统轮转印刷机,其配置有:四个输纸部、三个双幅纸四色印刷塔(第一印塔100、第二印塔200、第三印塔300)、两个双三角板折页部(图中画了其中一个双三角板折页部的翻纸单元400),通过该设备一次印刷可完成六对开张,48版双面全彩印刷。为了使其能支持数码印刷,可通过本专利技术将最新的数码印刷头与原有安装好的设备有机融合,从而使其直接可支援多纸路的数码印刷任务,具体的改造方式如下:
1、拆除第三印塔300的供纸部302的导纸辊组,开辟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安装空间;
2、利用第三印塔300与翻纸单元400上部空间,具体的在第三印塔300的供纸部302与翻纸单元400的翻纸部402之间安装本专利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的主梁3,主框架的两个主梁3分别搭接固定在供纸部302和翻纸部402上,而后将原先第一印塔100、第二印塔200、第三印塔300对应引出的第一纸路101、第二纸路201、第三纸路301均引入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中,根据下述不同走纸方式,实现每次对其中一条纸路的一个印刷面(纸张的正面/反面)进行数码印刷的目的。
对第一印塔的第一纸路正面实现数码印刷:
如图4,距离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最远的第一印塔100引出的第一纸路101需要对其正面(对应图中上表面)数码印刷时,其自第一印塔100引出后,从上经过第三印塔300的供纸部302中的导纸辊架304的上部导辊,而后引入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依次从下经过第三换向导纸辊14、从上经过承印导纸辊11、从下经过第二换向导纸辊13、从上经过出纸辊20后引出,其在从上经过承印导纸辊11时,承印导纸辊11上设置的数码印刷头1即可对该第一纸路101的正面根据需要进行数码印刷。
对第一印塔的第一纸路反面实现数码印刷:
如图9,距离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最远的第一印塔100引出的第一纸路101需要对其反面(对应图中下表面)数码印刷时,其自第一印塔100引出后,从上经过第三印塔300的供纸部302中的导纸辊架304的上部导辊,而后引入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依次从下经过第三换向导纸辊14、从下经过承印导纸辊11而后绕回从下经过第一换向导纸辊12再从上经过第二过纸辊组18左边立柱5上的过纸辊、从上经过第三过纸辊组19右边立柱5上的过纸辊、从下经过出纸辊20后引出,其经由绕回承印导纸辊11时,承印导纸辊11上设置的数码印刷头1即可对该第一纸路101的反面根据需要进行数码印刷。
上述第一印塔100的第一纸路101进行数码印刷的时候,对应不进行数码印刷的第二印塔200的第二纸路201则在引出后,从上经过第三印塔300的供纸部302中的导纸辊架304的下部导辊,而后引入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从下经过第五换向导纸辊16后引出进入翻纸单元400的翻纸部中的上部的换向导纸辊403。
而不进行数码印刷的第三印塔300的第三纸路301则在引出后首先通过自身供纸部302中的导纸辊组303,而后不引入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直接进入翻纸单元400的翻纸部中的下部的分切导纸辊组404。
对第二印塔的第二纸路正面实现数码印刷:
如图5,在第一印塔100和第三印塔300之间的第二印塔200引出的第二纸路201需要对其正面(对应图中上表面)数码印刷时,其自第二印塔200引出后,从上经过第三印塔300的供纸部302中的导纸辊架304的下部导辊,而后引入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依次从下经过第三换向导纸辊14、从上经过承印导纸辊11,而后引出进入翻纸单元400的翻纸部中的上部的换向导纸辊403。第二纸路201在从上经过承印导纸辊11时,承印导纸辊11上设置的数码印刷头1即可对该第二纸路201的正面根据需要进行数码印刷。
对第二印塔的第二纸路反面实现数码印刷:
如图8,在第一印塔100和第三印塔300之间的第二印塔200引出的第二纸路201需要对其反面(对应图中下表面)数码印刷时,其自第二印塔200引出后,从上经过第三印塔300的供纸部302中的导纸辊架304的下部导辊,而后引入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依次从下经过第三换向导纸辊14、从下经过承印导纸辊11而后绕回从下经过第一换向导纸辊12再从上经过第三过纸辊组19(也可以选第二过纸辊组18)上的过纸辊后引出进入翻纸单元400的翻纸部中的上部的换向导纸辊403。第二纸路201其经由绕回承印导纸辊11时,承印导纸辊11上设置的数码印刷头1即可对该第二纸路201的反面根据需要进行数码印刷。
上述第二印塔200的第二纸路201进行数码印刷的时候,对应不进行数码印刷的第一印塔100的第一纸路101则在引出后,从下经过第三印塔300的供纸部302中的导纸辊架304的上部导辊,而后引入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从上经过第一过纸辊组17或第二过纸辊组18或第三过纸辊组19在左右立柱5上的过纸辊,不过当第二纸路201反面印刷时需要注意避让使用第二纸路201外层的过纸辊组(如图5中为经过第三过纸辊组19,图6时由于第二纸路201使用到了第三过纸辊组19,因此第一纸路101此处需要使用其外层的第一过纸辊组17或第二过纸辊组18),第一纸路101在经过上述过纸辊组后,经出纸辊20引出。
而不进行数码印刷的第三印塔300的第三纸路301则在引出后首先通过自身供纸部302中的导纸辊组303,而后不引入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直接进入翻纸单元400的翻纸部中的下部的分切导纸辊组404。
对第三印塔的第三纸路正面实现数码印刷:
如图6,在距离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最近的第三印塔300引出的第三纸路301需要对其正面(对应图中上表面)数码印刷时,其自第三印塔300引出后首先通过自身供纸部302中的导辊,而后引入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依次从下经过第四换向导纸辊15、从上经过承印导纸辊11,而后引出进入翻纸单元400的翻纸部中的上部的换向导纸辊403。第三纸路301在从上经过承印导纸辊11时,承印导纸辊11上设置的数码印刷头1即可对该第三纸路301的正面根据需要进行数码印刷。
对第三印塔的第三纸路反面实现数码印刷:
如图7,第三纸路301需要对其反面(对应图中下表面)数码印刷时,其自第三印塔300引出后首先通过自身供纸部302中的导纸辊组303,而后引入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依次从下经过第四换向导纸辊15、从下经过承印导纸辊11而后绕回从下经过第一换向导纸辊12,再从上经过第三过纸辊组19(也可以选第二过纸辊组18)上的过纸辊后,从左经过第二换向导纸辊13后引出进入翻纸单元400的翻纸部中的下部的分切导纸辊组404。第三纸路301其经由绕回承印导纸辊11时,承印导纸辊11上设置的数码印刷头1即可对该第三纸路301的反面根据需要进行数码印刷。
上述第三印塔300的第三纸路301进行数码印刷的时候,对应不进行数码印刷的第一印塔100的第一纸路101则在引出后,从下经过第三印塔300的供纸部302中的导纸辊架304的上部导辊,而后引入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从上经过第一过纸辊组17或第二过纸辊组18在左右立柱5上的过纸辊,不过由于第二纸路201也需要让位,因此需要注意避让,使用第二纸路201外层的过纸辊组(如图8中由于第二纸路201使用到了第三过纸辊组19,因此第一纸路101此处需要使用其外层的第二过纸辊组18,图9时由于第二纸路201使用到了第二过纸辊组18,因此第一纸路101此处需要使用其外层的第一过纸辊组17),第一纸路101在经过上述过纸辊组后,经出纸辊20引出。
而不进行数码印刷的第二印塔200的第二纸路201则在引出后,从下经过第三印塔300的供纸部302中的导纸辊架304的下部导辊,而后引入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从上经过第二过纸辊组18或第三过纸辊组19在左右立柱5上的过纸辊后引出进入翻纸单元400的翻纸部中的上部的换向导纸辊403。
借由上述纸路的示例说明可见,配合本专利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改造后的传统轮转印刷机可实现数码化,进而完成对报纸印刷六张全彩共计48个版面,任意一个版面单次单面的可变、嵌入式数码喷印印刷任务。
需要指出的是,本专利的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应用在传统轮转印刷机时可采用的纸路走法不限于上述几种方式,只要采用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所提供的结构从而实现合理的走纸应用都应当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此外,穿纸的方式可根据需要采用传统的按照所需要走纸的方式设置穿纸皮带的方式,本专利产品也可直接采用人手简单牵引通过纸路从而使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应用了上述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的另一种数码化传统轮转印刷机,它包括多个印塔及上述特征的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所述多个印塔并排设置,每个印塔上端均设有供纸部,所述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的主框架搭接在相邻的印塔供纸部之间,即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自身的设置位置也可以根据需要而改变,改变后只需要相应变更纸路即可。所述每个印塔中均设有滚筒,所述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的承印导纸辊11、换向导纸辊组的第一换向导纸辊12、第二换向导纸辊13、第三换向导纸辊14、第四换向导纸辊15及第五换向导纸辊16、第一过纸辊组17的过纸辊、第二过纸辊组18的过纸辊、第三过纸辊组19的过纸辊与印塔中的滚筒的相对位置水平且互相平行,同理,最佳的,上述滚筒、纸辊之间的轴线平行度误差应当确保在0.03mm以内。此处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上述平行度是通过千分尺测量纸辊、滚筒两端得到值,区别于前面纸辊之间的水平度、平行度采用水平尺测量方法,采用千分尺测量可进一步降低测量过程中人为度数的误差,从而确保其安装精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数码印刷头、主框架、承印导纸辊、换向导纸辊组、过纸辊组及出纸辊;
所述主框架包括导轨、两条主梁、两个支撑板及四个立柱;所述两条主梁互为平行,两主梁上部跨设所述导轨,导轨上滑动设置所述数码印刷头,两主梁下部分别相对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承印导纸辊对应导轨下方设置在两主梁之间,两主梁两端的上部分别设置所述立柱,立柱上对应每路输入的纸路一一错位设置有过纸辊组;
所述换向导纸辊组包括第一换向导纸辊、第二换向导纸辊、第三换向导纸辊、第四换向导纸辊及第五换向导纸辊,其中第一换向导纸辊与第二换向导纸辊分别设置于所述承印导纸辊两侧的所述两主梁之间,而第三换向导纸辊、第四换向导纸辊及第五换向导纸辊则分布设置于所述两主梁下部的支撑板之间;
所述过纸辊组包括两个过纸辊,两个过纸辊平行于导轨分别设置在两主梁两端的上部立柱间,两主梁在一端的立柱间还设置所述出纸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印导纸辊、过纸辊组的过纸辊与换向导纸辊组的第一换向导纸辊、第二换向导纸辊、第三换向导纸辊、第四换向导纸辊及第五换向导纸辊的轴线水平设置且互为平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印导纸辊、过纸辊组的过纸辊与换向导纸辊组的第一换向导纸辊、第二换向导纸辊、第三换向导纸辊、第四换向导纸辊及第五换向导纸辊通过塞打螺丝连接在所述主框架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的主梁与支撑板和/或者主梁与立柱间通过燕尾榫及燕尾槽适配连接。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对应第一换向导纸辊下部设置。
6.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上端设有水平连板,主框架的两主梁两端上部的立柱的水平连板之间由内而外错位设置有至少两组过纸辊组;两主梁在一端的立柱的下部间还设置所述出纸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主梁两端上部的立柱间连接有支撑杆。
8.一种数码化传统轮转印刷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多个印塔、翻纸单元及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所述多个印塔并排设置,每个印塔上端均设有供纸部,最边上的所述印塔旁设置有翻纸单元,翻纸单元上部设有翻纸部,所述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的主框架搭接在印塔供纸部与翻纸单元的翻纸部之间;所述印塔中设有滚筒,印塔中的滚筒与所述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的承印导纸辊、过纸辊组的过纸辊与换向导纸辊组的第一换向导纸辊、第二换向导纸辊、第三换向导纸辊、第四换向导纸辊及第五换向导纸辊的相对位置水平且互相平行。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码化传统轮转印刷机,其特征在于:印塔中的滚筒与所述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的承印导纸辊、过纸辊组的过纸辊与换向导纸辊组的第一换向导纸辊、第二换向导纸辊、第三换向导纸辊、第四换向导纸辊及第五换向导纸辊的相对的平行度误差不大于0.03mm。
10.一种数码化传统轮转印刷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多个印塔及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所述多个印塔并排设置,每个印塔上端均设有供纸部,所述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的主框架搭接在相邻的印塔供纸部之间;所述每个印塔中均设有滚筒,印塔中的滚筒与所述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的承印导纸辊、过纸辊组的过纸辊与换向导纸辊组的第一换向导纸辊、第二换向导纸辊、第三换向导纸辊、第四换向导纸辊及第五换向导纸辊的相对位置水平且互相平行。
CN201210524101.XA 2012-12-07 2012-12-07 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及数码化传统轮转印刷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754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24101.XA CN102975477B (zh) 2012-12-07 2012-12-07 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及数码化传统轮转印刷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24101.XA CN102975477B (zh) 2012-12-07 2012-12-07 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及数码化传统轮转印刷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75477A CN102975477A (zh) 2013-03-20
CN102975477B true CN102975477B (zh) 2014-12-24

Family

ID=47849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2410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75477B (zh) 2012-12-07 2012-12-07 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及数码化传统轮转印刷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754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47219B (zh) * 2014-01-17 2016-05-18 深圳报业集团印务有限公司 适用小型轮转印刷机的数码印刷结构及数码轮转印刷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40410A1 (de) * 1998-12-30 2000-07-13 Koenig & Bauer Aktiengesellschaft Rollenrotationsdruckmaschine
US20040017456A1 (en) * 2000-09-15 2004-01-29 Franz Obertegger Ink jet printing device
CN201538103U (zh) * 2009-03-31 2010-08-04 吴东杰 混合数码印刷系统
CN102529343A (zh) * 2010-12-30 2012-07-04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间歇式轮转印刷设备上多色喷墨印刷的控制方法与系统
CN102733247A (zh) * 2012-07-11 2012-10-17 岳阳林纸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轮转数码喷墨印刷纸的制造方法
CN203063251U (zh) * 2012-12-07 2013-07-17 深圳报业集团印务有限公司 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及数码化传统轮转印刷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92803B2 (ja) * 1995-02-08 1999-12-20 株式会社ミヤコシ 表裏印字装置
JP2001063161A (ja) * 1999-08-31 2001-03-13 Toray Ind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方法および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40410A1 (de) * 1998-12-30 2000-07-13 Koenig & Bauer Aktiengesellschaft Rollenrotationsdruckmaschine
US20040017456A1 (en) * 2000-09-15 2004-01-29 Franz Obertegger Ink jet printing device
CN201538103U (zh) * 2009-03-31 2010-08-04 吴东杰 混合数码印刷系统
CN102529343A (zh) * 2010-12-30 2012-07-04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间歇式轮转印刷设备上多色喷墨印刷的控制方法与系统
CN102733247A (zh) * 2012-07-11 2012-10-17 岳阳林纸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轮转数码喷墨印刷纸的制造方法
CN203063251U (zh) * 2012-12-07 2013-07-17 深圳报业集团印务有限公司 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及数码化传统轮转印刷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75477A (zh) 2013-03-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56563A (zh) 网站发布系统中在线制作多字体网页文件的设备和方法
CN106327100A (zh) 一种变更清单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2490465B (zh) 一种多通道组合平板
CN102975477B (zh) 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及数码化传统轮转印刷机
CN104048726A (zh) 一种直读表字轮表面信息排列方法
CN102975476B (zh) 多纸路双面数码印刷系统及数码轮转印刷机
CN203063251U (zh) 支援多纸路数码印刷的装置及数码化传统轮转印刷机
CN203063252U (zh) 多纸路双面数码印刷系统及数码轮转印刷机
CN104563495B (zh) 一种异形梁柱节点模板及其工程模板配备方法
CN203063253U (zh) 可数码印刷的传统转轮印刷机及嵌入式数码印刷单元
CN103279586B (zh) 一种有限元温度场的二次映射方法
CN1644390A (zh) 以胶印及柔印相结合制作光栅条纹的方法
CN100589110C (zh) 一种印刷滚筒的优化设计方法
DE102016218656A1 (de) Verfahren zur Generierung eines User-Interfaces in Form einer Mindmap
ITGE20120111A1 (it) Metodo per la realizzazione di sacchetti per rifiuti
CN110010033A (zh) 一种可降低风荷载的交通指示牌
CN104859328A (zh) 多色定位烫印工艺
CN105034614A (zh) 一种在批量产品上大规模印制个性化图案的方法及设备
CN205674707U (zh) 一种印刷辊
CN202641035U (zh) 镭射冷转移膜
CN205395418U (zh) 一种卫星式全轮转印刷机加装喷码印刷装置
CN106378615A (zh) 螺钉安装方法
CN204712673U (zh) 键盘激光自动打标机的双位置键盘待取装置
CN103847219B (zh) 适用小型轮转印刷机的数码印刷结构及数码轮转印刷机
CN101593216A (zh) 一种改变绘制图形的标注比例和线型比例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24

Termination date: 201712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