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697C - 能和摩擦件联接的可替换的耐磨件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能和摩擦件联接的可替换的耐磨件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697C
CN1029697C CN91101392A CN91101392A CN1029697C CN 1029697 C CN1029697 C CN 1029697C CN 91101392 A CN91101392 A CN 91101392A CN 91101392 A CN91101392 A CN 91101392A CN 1029697 C CN1029697 C CN 102969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dovetail
recess
wall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911013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786A (zh
Inventor
特里·勒·布里斯科
保罗·西·斯普朗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sc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Esc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07/478,359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5005304A/en
Application filed by Esco Corp filed Critical Esc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57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7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69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69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28Small metalwork for digging elements, e.g. teeth scraper bits
    • E02F9/2883Wear elements for bucket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28Small metalwork for digging elements, e.g. teeth scraper b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220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onnections not cover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16B2200/30Dovetail-like connec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03/00Joints and connections
    • Y10T403/61Side slide: elongated co-linear me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onent Parts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REA)
  • Turbine Rotor Nozzle Sea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安装在能和磨擦件联接构件的可磨损部分上的耐磨组合件,包括一个适于紧固在可磨损部分上的比较细长的基底件和一个可卸下的双向可用地安装在基底件上的较细长的耐磨件,每一件在伸出壁部都有纵向分隔开的楔形榫接合表面,在第二对置的伸出壁部至少一个表面设置在分隔开的楔形榫接合表面之间。也公开了通过一个重复的结构式样设计楔形榫接合件连接方法。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和磨擦件联接的可替换的耐磨件,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安装在一个能和磨擦件联接的构件的可磨损部分上的元件和一种供耐磨件用的楔形榫连接的设计。
本发明是对共同拥有的美国专利RE33,454的改进。在那份专利里,利用一个间隔开的横向对齐并逐渐收缩的楔形接合件来提供一个能容易地替换的耐磨件-用作挖掘铲斗的下侧共同作用的基底、刮泥机模板、矿砂流槽的衬里等。这种基底和耐磨件的装配都趋于只以一个方向安装,这不能满足挖掘、采矿等操作人员需要的双向可用性的要求。
这点也是很清楚的,即受磨损的元件可能得频繁地替换,附设磨损件的基底件要比多个耐磨损件经用许多倍。
本发明用一种新的楔形榫接合表面的结构布局来实现双向可用性的,这种结构可利用那种事先已具备了的两个不同替换件的单个耐磨件。例如在铲斗的情况下,设置包裹角的耐磨件是有利的,因此,用专利技术指导就需有从右和左两边装配的两种型式。现在,通过本发明的实施,只需要单个通用的替换件。这对操作人员来说是有意义的,因为铲斗通常是在粗糙的条件下使用的,并且库存设备也是有限的,因此总希望能减少需库存的另件的数量。
另外,四个楔形榫接合表面在制造中要小心管理,以改进适当的接触。而本发明的楔形榫接合表面的新的结构布局提供了三区域 接触,这带来稳定、密接和安装方面的优点。
更具体地说,耐磨件有一对纵向对齐而且纵向间隔开的楔形榫接合面和一个横向间隔的第三个楔形榫接合表面,它在一对间隔开的楔形榫接合表面之间。耐磨件或基底件之一也可有第二对纵向对齐、在第三个表面两侧的纵向间隔开的楔形榫接合表面,以及单个的在这对表面之间的表面。这就可把两个成对装设的元件在一个成对装设的元件上进行反向的安装,这两种安装都是简便、稳定的;“三点式”。
那样的“四点式”连接是希望的,即基底件和耐磨件中每一个都有第一和第二对纵向间隔开的楔形榫接合表面,它与一个有第三和第四对纵向间隔开的楔形榫接合表面的件相连接,第三和第四对楔形榫接合表面与第一和第二对楔形榫接合表面是成交叉或交替的连接。这就可把个成对装设的元件在两个成对装设的元件上进行反向的安装。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设计楔形榫接合连接的方法。它是通过制订出在一对面对壁上的楔形榫接合表面重复的结构式样,然后用间隔的平面横向切割,以终止限定上述元件。本发明的一些附带的说明在随后的说明中可见到。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发明,其中
图1是专利4,716,666公开的现有技术的透视图;
图2是把本发明的四点式实施例中的部件加以分解后的透视图;
图3是图4所示组件的顶视图;
图4是沿图3上的线4-4见到的供铲斗用的一本发明组件局部剖视图;
图5是用虚线表示的带有组合基底的本发明四点式改进型的部 件分解后的透视图;
图5A是表示在图2和5中相应的楔形榫接合件啮合的简图;
图6是图5所示的本发明改进型的顶视图;
图7是沿图6上7-7线的断面图;
图8是表示可供选用的四点式结构的一系列耐磨组件的简单顶视图;
图9是图2所示的结构在卸开时的简单顶视图;
图9A是图6所示的结构在卸开时的简单顶视图;
图10是类似于图8的视图,但上、下侧约有三分之一换位,以表示本发明三点式结构和方法。
图11是沿图10上11-11线切出的基底件顶视图;
图11A是沿图10上11A-11A线切出的基底件顶视图;
图13是沿图12和14所示的组件的端视图;
图14是本发明三点式改进型的顶视图;
图15是把本发明三点式的组件的部件分解后的顶视图;
图16-18是图14组件的装配过程顶视图;
图19是用作模板切割刃的本发明三点式改进型的另一种式样;
图20是图19所示组件的局部正视图;
图21是把图19和20所示组件的部件分解后的局部视图。
首先参照被称为现有技术的图1,符号A表示基底件,如专利RE33,454所示。符号B表示耐磨件-在这种情况下,是表示挖掘铲斗下侧的道槽。箭头C表示把件B安装在基底件A上时移过的途径。一般,首先把它上移到同一平面,此后朝后滑动,使件A上的D和E与件B上的D1和E1这两对配对的楔形榫接合件啮合。这两对楔形榫接 合件都被凹口F分开。
现在,参照图2,它表示本发明的组合件,标号10表示基底件,标号11表示耐磨件。在这给定的图解里,基底件10包括一个大致成平板状的本体12,它比较细长,并提供端壁13、14和侧壁15、16。本体的一个表面17是内表面,通常,它被固紧到如铲斗的角部(见图4)或另一个构件318(见图13)的易磨损部分上。和上述的附加表面17相反的表面只能在图4上见到,并由19表示,构成面对耐磨件11的表面。
耐磨件11有相当的本体、壁和表面-用同样的标号表示,但在标号的右上角加了撇号(′)。这样,在图3中,耐磨件11的本体是12′,端壁是13′和14′,侧壁是15′和16′。内表面17′(见图4)是面对基底件10的表面,而外表面19′是会和磨擦件接合的。
继续参照图2的基底件10,这点可见到,即本体带有成整件横向延伸的凸缘20、21、22和23,它们被纵向的较细长的凹口24和25分开。凸缘20-23的端部做成能提供渐扩/渐缩的楔形榫接合表面的形状。换句话说,即这些表面是双倾斜的-从通常楔形的顶到底的两个方向上,向前向后地倾斜,以提供渐扩/渐缩的接合表面。这里使用的楔形榫接合表面与前面提到的共同拥有的专利RE    33、454中公开的相似,这里参照着那份专利把它表示出来,以说明它的结构和作用。
基底件10上的凸缘22的外壁或表面26是楔形榫接合表面的图解说明(见图2的右方中央),当耐磨件11移动到与基底件10啮接时-如图2上弧线箭头27所示-凸缘22就被放置在凹口28内。然后,当耐磨件11沿箭头29的方向移动时,楔形榫接合表面26与耐磨件11的一 个匹配表面30啮接。平常,件10、11如图2所示地放置,当磨料沿箭头29的方向移动时-就倾向于更牢固地使楔形榫接合表面26、30相互紧贴地安置。更恰当地说,这移动包括楔形榫接合表面31(是与楔形榫接合表面30镜像对称的)对着设置在凸缘20端部的楔形榫接合表面的紧贴啮合,以类似的形式,把耐磨件11的楔形榫接合表面32安置在基底件10的凸缘23上的楔形榫接合表面33上;而楔形榫接合表面34又以类似的形式安置在基底件10的凸缘21端部的楔形榫接合件上。
我们已发现把表面30、31、32和34相对于耐磨件11的纵向中心线35倾斜15度角是有利的。这点应理解到,即基底件10上与之匹配的如26、33等楔形榫接合表面也类似地相对于基底件10的纵向中心线(未示出)倾斜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我们发现,把中心线和楔形榫接合表面间的角度在约10度至20度的范围内改变时,能更好地保证耐磨件的安装又能简便地卸下。
在面对基底件10的耐磨件的表面上设置道轨11a(见图4)也有助于增进更好的安装。这些轨道也可从图1的透视图中邻接向外伸出的壁G和H并且用符号I表示的看到。
至此所描述的动作都是非常类似于由专利RE    33,454公开的发明所实施的。为得到本发明的双向可用性的优点,我们在图2的恰好在耐磨件11的横向中心线40的右边设置了附加的楔形榫接合表面36、37;而在耐磨件的左边设置了附加的楔形榫接合表面38和39。这点应注意到,即楔形榫接合表面是对称于横向中心线40,也对称于纵向中心线35。因此,当耐磨件旋转180度时,将有图2那样的外形,但楔形榫接合表面39这时是在楔形榫接合表面30的位置上,楔 形榫接合表面37则处在楔形榫接合表面32的位置上。
在耐磨件11上的楔形榫接合表面是通过伸出壁部而设置在41和42上的,这种式样类似于和现有技术相关的图1中的G和H处设置的。更具体地说,即离磨损较远的表面带有横向间隔并成整件地伸出部分提供了设有各种楔形榫接合件的面对的壁,这些面对的壁中镜像对称的并与纵向中心线35间隔开等距离。这些面对的壁设有两对纵向间隔的、实质上相同、并且位居耐磨件11端部的中间又横向对齐的凹口,例如用28、43表示的一对凹口,而另一对用44、45表示。
这点可见到,即每个凹口在它的纵向两端上都与对置的或面对壁的楔形榫接合表面区段邻接,这些壁上的表面区段设置成-凹口两侧的表面在逐渐远离它毗邻的凹口时,朝它的纵向中心线收缩,把楔形接合表面30、36认为是与凹口28毗邻并和中心线35相对的区段就能说明这点。同样的说明可用在相对于凹口44的区段32、38上,与凹口45有关的区段34、39上及与凹口43有关的区段31、37上。
耐磨件11相对于基体件10的双向可用性不仅在象图4所示的左右安装的情况下有利的,在那里,本体12′是在沿着一个在12″处弯成角的侧壁上的楔形榫接合件长度的方向上横向延伸的;而且即使在一般耐磨件情况下也是有利的。其中,耐磨件是平直的,但只在一个纵向上受到磨损力的作用,通常,头部比尾部磨损得多,因此,把耐磨件的端部加以转换能有效地延长使用寿命。在图3和图4所示的左右安装情况下,双向可用性的特征是特别有利的,因为这些构件通常是相当大和笨重的,需要一个成整体的环46把它提升和装到铲斗18上。
从图5可见到本发明另一个可供选用的能有效应用的形式,其 中,耐磨件的长度是有限的,通过省略一对凹口,只用凹口128和143,成图5所示的耐磨件11。象图2所示那样,图5的说明中利用了和图2中的壁47、48相当的壁147、148,它们也是对称于纵向中心线135,这些是由141、142直立的整体部分提供的。象图2所示的那样,面对的壁147、148是对称于标号140的横向中心线的。
另外,有四对楔形榫接合表面,但结构布局有些不同的。楔形榫接合表面的结构布局在这方面是同样的,即在凹口128的表面136、130与图2所示的在凹口28两侧的表面36、30大多相同。在进展到左边时,由另一个楔形榫接合表面或壁的区段132伸到区段136的左边,正如图2上的表面32伸到表面36的左边。然而,图2的区段38已从左端换到如图5的右端138处。更具体地说,对置的侧壁147和148设置成由每个壁的一个凹口分开的两个纵向间隔开的区段。一对壁中每个都包括两个与凹口直接邻接相对于它的横向对齐的壁区段(130与131比较)是收缩的(在离远凹口过程中)区段成倾角的区段,以及由凹口隔开并且相对于它的横向对齐的壁区段(138与139比较)是扩大的壁区段。
两个结构的共同点在于每个凹口在纵向两端都由面对的壁区段连接,凹口两侧区段中每一个在从相邻的凹口离开过程中相对于纵向中心线是收缩的。另外,每个离凹口较远的面对的壁有两个附加的区段,在把本体双向可用地安装在基底件10、110上时,它们与凹口两侧的区段共同作用。
凹口和区段构成大致有相同的长度,第一个附加区段与第一个凹口两侧区段隔开约两个长度,第二个附加区段与第二个凹口两侧区段隔开约两个长度,第一个附加区段和凹口两侧区段是平行的, 第二个也是平行的。
上面所述的能从图5A清楚了解到,图5A是表示在图2和5里相应构件的简单顶视图,即当区段30、130,区段32、132和附加区段36、136对齐时,凹口28和128就对齐。在图5简图的情况下,上述的附加区段包括区段136和138,区段132平行于区段130并与其共同作用,两者相距两个长度,附加区段138是以同样的式样和凹口邻接的区段136相关的。因此联系图5可见,附加区段是在凹口128对置一侧上。
继续参照图5A,在图2的简单表示情况下,凹口两侧的区段是36和30,附加区段是38和32。可见,区段38和区段36隔开两个长度,并且平行于区段36;区段32和区段30隔开两个长度,并且平行于区段30。
注意到如图8所示的基于重复的模式的各种不同结构就能容易地理解双向楔形榫接合的结构和特性。例如,若把图8所示的沿线2′-2′和2″-2″切割。就可得到图2所示的基底滑道的组合;若沿5′-5′和5″-5″切割,可得到图5所示的基底/滑道的组合;若在6′-6′-6″-6″处切割,可得到图6所示的基底/滑道的组合。在所有情况下都可得到双向可用的基底/滑道的组合。在需要得到特别的目的时可选择地切割,如由朝前、朝后换位的楔形榫接合件的组合,或当各自可分别安装时的一个更紧凑的组合(与系列安装相反)。
在图2所示实施例的情况下,可把一个耐磨件的端部邻接另一个地将耐磨件11安排成连续系列。例如在挖掘铲斗的耐磨滑道、矿砂滑道的衬里方面-并且,当这些耐磨件要系列地卸下时,可提供必要的滑动以便卸下。这是由于在图9的基底10允许耐磨件11在它 的移动不受阻碍而且基底件10的楔形榫接合件有必要的位移的情况下向前移动必要的距离M供卸下用。为了系列地使用图5所示的实施例,在图6和7所示的耐磨件211和249和250处附加了端部突出,供基底件210相对移动用。图9A表示加了端部突出的变化以及为了卸下楔形榫接合件和移动耐磨件所必要的移动M′。
三点式实施例
首先,这点很清楚,即关于四点式实施例的图8显示了基底和耐磨件重复的模式,它能被切成各种不同数量的区段,而且仍是一个有用的基底滑道组合件。然而,还有另外一些切割连续区段的方式,图10表示第一步-相对于另一个壁441纵向地移动向外突出的442,这进展到在四点式实施例中没显示的偏置J。
在描述了三点式实施例的细节后再参照图10、11和11A。现在参照图12,它表示本发明三点式的组件,标号310表示基底件,标号311表示耐磨件。在所给的图解里,基底件310包括一个普通的平板状本体312,它比较细长以提供端壁313、314和侧壁315、316。通常,一个本体表面317(见图13)是被紧固到结构318的可磨损部分上的表面。
与紧贴的表面317对置的表面能在图13中见到,它用319表示,并构成面对耐磨件311的表面,如图所示那样,耐磨件本体、壁和表面部分用一些和基底件同样的标号,但都带有撇号(′),如312′-317′和319′或412′-417′和419′。
继续参照图12的基底件310,应注意到这点,即本体侧壁315装设着整体横向延伸的凸缘322和323,它们由一个纵向较长的凹口324分隔开。凸缘322、323端部做成能提供渐扩/渐缩的楔形榫接合表 面的形状。
另一个凸缘320从本体的相对一个侧壁316伸出,而且它的端部也做成能提供渐扩/渐缩的楔形榫接合表面的形状。凸缘320和凹口324横向对齐-因而凸缘320处在本体312的长度的中间位置,而凸缘322、323则邻接本体的端部。图12与图2所示的一个重要的不同是只有一个凸缘从侧壁316横向地伸出。换句话说,没有凸缘21的配对部分。每个凸缘有一个渐缩/渐扩的楔形榫接合外表面。
在基底件310或410(可见图14和15的右上方)上的凸缘部分322的外壁或表面326是楔形榫接合表面的图解,图14和15所表示的与图12的不同在于凹口424比凹口324短得多,而且凸缘420比凸缘320短。
图14和15所示的实施例不同于图1的现有技术在于前者允许以同样的和不同的两种式样把耐磨件411安装在基底件410上。在图1上,凹口F与楔形榫接合件E是对齐的,耐磨件B移动到和稳定的基底件A啮合,然后沿箭头C所示方向朝后移动。通常材料流动是如图1所示从右到左。
为了在基底件410上安装耐磨件411,凹口428和443能象图2中凹口28、43那样地使用。图14和图15的描述也用于图12,但为了清晰,在图12中已省略某些标号。凹口428、423各自设在向外伸出的侧壁部分441、442上-见图15。一般,这些和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的向外伸出壁部G上的凹口F相当。通过放置耐磨件411,使凹口428和凸缘422对齐,而凹口443与凸缘420的后端对齐,耐磨件411就能装在基底件410上。此后,使耐磨件411沿中线435后滑(朝图15的左侧),这样,使各种楔形榫接合表面进入匹配啮合。我们把通常材 料流动的方向用术语朝后-是指图15中用箭头429表示的方向。这增加了耐磨件411和基底件410上的楔形榫接合表面之间紧贴啮合。在这啮合中楔形榫接合表面430与基底件410上的楔形榫接合表面433配对,并且楔形榫接合表面434和凸缘420上的楔形榫接合表面451配对。
图14和15的实施例不利用下面所述的可选用的现有技术那样的凹口就能把耐磨件411安装在基底件410上。
可选用的安装
把耐磨件411安装在稳定的基底件410上的可选用的操作用图-16-18逐一加以说明。例如由图16可见,耐磨件411被定向,使它的纵向中心线435a与基底件410的中心线435成一较小的锐角。
然后在图17中耐磨件411按箭头429的方向,也即通常的材料流向,向后移动到基底件410上,然后把耐磨件411旋转(如图17所示的顺时针方向),使中心线435a、435对齐,,由此通过沿中心线435、435a进一步把耐磨件411移动到图18所示的左侧,就能使各个楔形榫表面紧贴啮合。
在图18的左端能非常清楚地见到楔形榫接合表面(在基底件410上的),其中标号433表示在凸缘423上的楔形榫接合表面-凸缘423与图12上的凸缘323是相同的,并且带有表面426的凸缘422与凸缘322是相同的。从对置的侧壁426突出的是凸缘420,在它的端部有楔形榫接合表面451。
和这些表面共同作用的是在耐磨件上的一些面对着的表面。在向外伸出的壁部411上-见图15的右侧-表面430啮合表面426,表面432啮合表面433,表面434啮合表面451。第一壁447有一对把楔 形榫接合表面430、432分开的纵向间隔,它与中心线435成一正角倾斜(见图15);第二对置壁448有单个楔形榫接合表面434,它与中心线435成一负角或反向角倾斜,而且处在第一对置壁447上那对楔形榫接合表面430、432邻接端的中间。
在图12中通过设置较长的凹口324(与图14较短的凹口424比较)和较长的凸缘320(与凸缘420比较),就能使楔形榫接合表面351约等于楔形榫接合表面326、333的和。相反,图15的楔形榫接合表面451的纵向延伸是与那对表面426、433中每一个大致相同。单个楔形榫接合表面和一对楔形榫接合表面相等(见图12)能得到更大的保持能力
双向可用性
为了使耐磨件311、411能用任意一端朝向前放置地被安装,对置壁447、448被设置成当它们旋转过180度时仍有同样的轮廓。
为了实现把楔形榫接合表面啮合在反向放置的耐磨件311、411上,设置三个附加的楔形榫接合表面,例如楔形榫接合表面436(见图15)与楔形榫接合表面434对应,并且一对表面439、437与表面430、432对应。
这点应注意到,即楔形榫接合表面430、432和反向作用的对应表面437、439都是邻接构成耐磨件411的(就这而言,也可指耐磨件311)大致成平板状本体412′的端部(见图15),因而可不考虑那一端被先放置。当这种情况可能时,这对楔形榫接合表面430、432或437、439有一个直接朝凹口428、443放置的楔形榫接合表面。当一个前壁朝前放置时,凹口443是紧接在楔形榫接合表面434后面,当件411旋转180度时,单个的楔形接合表面436紧接在凹口428前。
模板的连接
本发明在土方工程中的耐磨件上得到有益的应用。如图19-21的模板518,这里最希望有一个锋利的底部切割刃,这是通过在模板518上边靠边地安装一组如图20所示的耐磨件511。耐磨件511有侧壁和端壁及顶和底表面-为清楚起见,标号均被删去。
为此目的,模板518上边靠边水平地安装着多个基底件510,每个基底件510包括一个大致成平板状的本体512(见图21),它大致做成细长的,以提供如前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端壁、侧壁、顶和底表面。一个基底件的侧壁515(图21中是朝上地设置)有前面实施例所述的轮廓,即被一凹口524(见图20和21)分隔开的渐扩/渐缩的楔形榫接合表面526和533,然而,另一侧壁表面516不是楔形榫接合的,但有一平面壁,它只有面对耐磨件511上的内台肩552。耐磨件的另一个楔形榫接合是在模板518的553处实现的-见图19的下部。
耐磨件511与带有模板518的基底件连接能从图21得到清楚的了解,尤其是通过耐磨件511的透视图,它显示了沿平行于纵向中心线535的线529的安装过程。
首先,从图19的左下部分可见,模板有一斜角底缘554,它平行于地面,并且可用螺栓装在切割刃上,底缘554有效地提供了楔形榫接合表面,它和设在耐磨件511上的直的楔形榫接合表面配对-见图21,分解后表示的耐磨件的右下部分。换句话说,楔形榫接合范围的表面548不象本发明其他实施例是渐缩/渐扩的那样。然而,耐磨件有向外伸出壁部541和542,壁部541有一个壁547,它带有被凹口528分隔开的渐扩/渐缩表面530、532-如前面所述的实施例。壁548、554平行于耐磨件511的纵向中心线地延伸。
在安装耐磨件时,纵向中心线再次作为它移动方向的参照,通过图21的箭头529来表示。根据设计者的目的,耐磨件的较长尺寸可以是在安装的移动方向上或它的横向上。
为了安装,把耐磨件511底上的凸缘状向外伸出壁部542吊在模板底壁554下边,使凹口528与楔形榫接合表面533对齐,然后,把耐磨件511接,把楔形榫接合表面533放到凹口528里。此后把耐磨件511滑向右边(如图21所示描述的)。当耐磨件511边靠边地组合时,最外侧的耐磨件由螺栓或焊接锁住,耐磨件彼此和最外侧的耐磨件锁住。由于楔形榫接合件只是在一个直立的壁上,楔榫接合角不必是相同的收缩/扩大,这就把准确的公差配合的要求放宽了。
在本发明的实践中,只要遵循本发明基本指导,就可利用各种楔形榫接合结构,关键在耐磨件上,更具体地说,图8的向外伸出的壁部41、42或图10的441、442,这项指导包括在一个壁上构造一对分隔开的楔形榫接合表面30、32(图8)或430、432(图10),这些都是有利地各处与纵向中心线35、435成正角地构造的。在纵向中心线的另一侧,第二壁部42、442各处设有表面37、434,其正对第一壁部41、441上的楔形榫接合表面,表面37、434设置在分隔开的表面30、32或430、432的中间。
如模板的连接所指出的那样(图19-21)面对的表面可以是斜的或直的楔形榫接合表面548。当面对的表面434与图10的中心线435成负角构造时,它给出了三点式实施例的第三表面(见图15)。
通过把与中心线435成正角构造的表面437、439设置在表面434两侧,并且在表面430、432之间设置配对的成负角的表面436,就可实现双向可用性。
为获得叠加性能,这三点式的重复结构式样能被调整,即象图9和9A那样系列地安装。这是通过加长图10在610处基底件和附加凹口部分649、650、666、667实现的,图11A反映这样的基底件和三点式结构。
切割重复的结构式样,以改进基底件710(见图10左部分)则可取得四点式实施例。图10示出了这种耐磨件711大致与图6所示的耐磨件211相当,然而,在对置壁上的凹口没有对齐,而是偏置的。在图6里,有一个零偏置,而在图11里偏置1/3区段。一个区段是任意两个相似或相以的点间的距离,即两个邻接凹口中心的间距,两个邻接的楔形榫接合件的峰间距离等等。这能从加在图10左侧的符号J清楚地了解到,而且它可延伸到1/2区段。
偏置J可根据所要求的条件和功能加以控制。这个重复结构的式样也可在一个合适的地方进以切割,以得到一个既能重叠又双向可用同时还提供三点、四点和多点接触的基底/耐磨件的组合。

Claims (11)

1、一种安装在一个能和磨擦件联接的构件的可磨损部分(18、518)上并可替换的耐磨件(11、411、511)包括:
一个整件比较细长的、大致成矩形平板状的本体(12′、412′),它有端壁(13′、413′、14′、414′)、侧壁(15′、415′、16′、416′)、顶和底表面(17′、417′、19′、419′),上述表面之一(19′、419′)适于联接上述的磨料;
上述的顶和底表面中的另一个(17′、417′)可大致沿着它的纵向中心线(35、435、535)移动而与上述的可磨损部分面对地放置,
上述的另一个表面(17′、417′)邻接两个侧壁(15′、415′、16′、416′),侧壁设有横向间隔的并提供对置的壁(47、447、48、448、547、548)的整体部分(41、441、42、442),
上述对置壁中的第一个(47、447、547)有一对纵向间隔的楔形榫接合表面(30、430、530、32、432、532),其相对于上述的中心线(35、435、535)成正角倾斜,本发明的特征在于:
上述的对置壁中的第二个(48、148、548)有一个楔形榫接合表面(37、434、548),其位于上述的第一对置壁的邻接端部的一对楔形榫接合表面(30、430、530、32、432、532)的中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的第二对置壁上的楔形榫接合表面(37、434)与上述的中心线(35、435)成一角度地倾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磨件,其特征在于
一对基本上相同的凹口(28、43、128、143)设置在上述本体(12′)的端壁(13′、14′)中间的对置壁(47、48、147、148)上;
每个凹口在它的纵向两端上都与面对的壁部的楔形榫接合表面(30、36、31、37、130、137)区段邻接,每个凹口两侧邻接表面在逐渐离开它毗邻的凹口时,朝上述的纵向中心线(35、135)收缩;
上述的每个面对壁有两个附加的楔形榫接合表面区段(32、38、34、39、132、138、134、139),在双向可用地把上述的本体安装在上述磨损部分上时,与凹口两侧邻接的表面区段共同作用;
上述的第一个附加的表面区段(32、34、132、134)与第一个凹口两侧邻接的表面区段(30、31、130、131)是隔开的,第二个附加的表面区段(38、39、138、139)与第二个凹口两侧邻接的表面区段(36、37、136、137)是隔开的,上述的第一个凹口两侧邻接的表面(30、31)平行于上述的附加表面区段(32、34)而第二个凹口两侧邻接的表面(36、37)平行于上述的附加表面区段(38、39)。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本体在每一个壁上均有单个啮合凹口(128、143),上述的附加表面区段在上述的凹口(128)对侧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本体在每个壁上有第二个啮合凹口(44、45),上述的附加表面区段(32、38)是在上述的凹口(28)的同一侧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件,其特征在于它是和基底件(10、110、410、510)组合,上述的基底件可紧固在一个能和磨擦件联接的构件的可磨损部分(18、518)上,上述基底件有楔形榫接合表面(26、33、426、433、526、533),它是与上述的第一个对置壁上成对的纵向分隔的楔形榫接合表面(430、432、530、532)啮合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的第二对置壁有一个与上述的中心线(535)平行地延伸的单个楔形榫接合面(548)。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的第二对置壁(448)包括一个与上述中心线(435)成负角倾斜的单个楔形榫接合表面(434)。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耐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本体有一个设置在材料流动通路里的朝前的端壁(413′);一个设置在第一壁(447)上邻接上述成对的楔形榫接合表面中前一个(430)的后部的凹口(428);一个设置在第二壁上(448)邻接上述单个楔形榫接合表面(434)的后部的凹口(443)。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耐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的第一对置壁(447)有一位于上述成对的纵向分隔开的楔形榫接合表面(430、432)之间的单个楔形榫接合表面(436),用如同上述第二壁单个楔形榫接合表面(434)那样的角度倾斜;上述的第二对置壁(448)有一对在上述第二壁单个楔形榫接合表面(434)两侧的楔形榫接合表面,用如同上述第一壁成对的(430、432)纵向分隔开的楔形榫接合表面那样的角度倾斜;在旋转180度,把上述的耐磨件反向地安装在一个匹配的基底件上时,上述第一壁(447)相当于上述第二壁(448)。
11、一种安装在一个能和磨擦件联接的构件的可磨损部分上并可替换的耐磨件,它包括:
一个整件比较细长、大致成矩形平板状的本体,其有端壁和侧壁、顶和底表面,上述的表面之一适于与上述的磨料啮合;
上述的顶和底表面中的另一个适于通过沿其纵向中心线移动而与上述可磨损部分面对地设置;
上述邻接两个侧壁的另一个表面设有横向间隔开的成整体向外伸出部分地提供面对壁,所述面对壁是镜像对称的,并与上述纵向中心线等间隔地隔开;
处在上述本体端部中间的、在面对壁上横向对齐的一对大致相同的凹口;
纵向的两端与上述面对壁的区段邻接的凹口;上述的每个邻接区段,当它逐渐远离与它毗邻的凹口时向纵向中心线收缩;
在离上述凹口较远的每个面对壁均有两个纵向间隔开的附加区段,在反向地把上述本体装在可磨损部分上时与上述凹口两侧邻接的区段共同作用;
上述的附加区段中的第一个是与上述的凹口两侧邻接区段中的第一个隔开的,而上述的附加区段中的第二个是与上述邻接区段中的第二个隔开的,上述第一个邻接区段和附加区段是平行的,而第二个邻接区段和附加区段是平行的;
上述面对壁上的每个区段都朝上述的一个表面和它的邻接侧壁横向地倾斜的。
CN91101392A 1990-02-12 1991-02-12 能和摩擦件联接的可替换的耐磨件和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02969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478,359 1990-02-12
US07/478,359 US5005304A (en) 1990-02-12 1990-02-12 Replaceable wear element
US528,087 1990-05-24
US627,509 1990-12-20
US07/627,509 US5063695A (en) 1990-02-12 1990-12-20 Replaceable wear element and metho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786A CN1055786A (zh) 1991-10-30
CN1029697C true CN1029697C (zh) 1995-09-06

Family

ID=27045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1101392A Expired - Lifetime CN1029697C (zh) 1990-02-12 1991-02-12 能和摩擦件联接的可替换的耐磨件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5063695A (zh)
CN (1) CN1029697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96963A (en) * 1991-10-09 1995-03-14 Curry; John N. Blades for earth moving machines
WO1996041056A1 (en) * 1995-06-07 1996-12-19 Solotec Corporation A lightweight, portable snowplow and associated method
US5653048A (en) 1995-11-06 1997-08-05 Esco Corporation Wear assembly for a digging edge of an excavator
US5937549A (en) * 1996-08-08 1999-08-17 Caterpillar Inc. Wear member attachment system
US6516544B1 (en) 1996-10-31 2003-02-11 Solotec Corporation Snow plow having an improved attachment means and an associated method
US5913605A (en) * 1997-09-17 1999-06-22 G. H. Hensley Industries, Inc. Rotary lock system for wear runner assembly
US6194080B1 (en) 1998-12-16 2001-02-27 Caterpillar Inc. Replaceable wear member
US20030007831A1 (en) * 2001-07-06 2003-01-09 Lian Aaron B. Lock with internal retainer
US6986216B2 (en) * 2003-04-30 2006-01-17 Esco Corporation Wear assembly for the digging edge of an excavator
US7080470B2 (en) * 2003-04-30 2006-07-25 Esco Corporation Wear assembly for excavator digging edge
US7596895B2 (en) * 2004-03-30 2009-10-06 Esco Corporation Wear assembly
US20050229442A1 (en) * 2004-03-30 2005-10-20 Esco Corporation Wear edge assembly
DE102006059894A1 (de) * 2006-12-19 2008-06-26 Terex Gmbh Verschleißelement sowie damit ausgerüstetes Bauteil
CA2612341A1 (en) * 2007-11-27 2009-05-27 Black Cat Blades Ltd. Ground engaging tool blade
SE533207C2 (sv) * 2007-12-21 2010-07-20 Atlas Copco Rock Drills Ab Slitdel till en skopa för en last-eller grävmaskin,fästenhet där för jämte slitdelssystem, skopa och last-eller grävmaskin
WO2011127536A1 (en) * 2010-04-14 2011-10-20 Cqms Pty Ltd A wear assembly
US8763281B2 (en) * 2010-07-16 2014-07-01 Soucy International Inc. Plow
WO2013060380A1 (en) * 2011-10-28 2013-05-02 Ikea Supply Ag A piece of furniture
US8336233B1 (en) 2012-04-06 2012-12-25 Gaetano Lombardo Wear plate assembly
US9089087B2 (en) * 2012-04-19 2015-07-28 Wirtgen Gmbh Runner segment for an edge guard of a road milling machine, and edge guard for a road milling machine
US9279231B2 (en) * 2013-04-19 2016-03-08 Caterpillar Global Mining Llc Removable liner assembly for a dipper
US9404240B2 (en) 2013-11-07 2016-08-02 Caterpillar Inc. Bucket lip protection assemblies and lip adapters for same
CA2894038A1 (en) * 2015-06-08 2016-12-08 Ernest Lammli Replaceable wear strips for ground engaging equipment
US10458094B2 (en) * 2016-06-23 2019-10-29 Adam Weaver Versatile connector for excavator tools
DE102016123662A1 (de) 2016-12-07 2018-06-07 Wirtgen Gmbh Kufensegment für einen Kantenschutz einer Straßenfräsmaschine und Kantenschutz für eine Straßenfräsmaschine
USD858597S1 (en) 2017-08-25 2019-09-03 Wirtgen Gmbh Part of a milling machine
US10428494B1 (en) 2018-12-07 2019-10-01 Pasquale Lombardo Wear plate assembly with two-part key assembly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02226A (en) * 1963-11-13 1965-08-24 Cyril W Carson Replaceable cutting edge for a blade assembly
US3461331A (en) * 1968-02-08 1969-08-12 Rotax Ltd Coil end supports for salient pole rotor
US3521386A (en) * 1969-08-07 1970-07-21 Gilbert W Francklyn Shellfish harvesting machine
US4457380A (en) * 1981-06-03 1984-07-03 Curry John N Blades for earth moving machines
FR2529270B1 (fr) * 1982-06-25 1986-02-28 Posso Sa Dispositif de solidarisation et de rigidification de deux elements minces en matiere plastique s'etendant angulairement
US4716666A (en) * 1986-09-29 1988-01-05 Esco Corporation Wear runner for excavating bucket
USRE33454E (en) * 1986-09-29 1990-11-27 Esco Corporation Wear runner for excavating bucket
US4995176A (en) * 1990-05-24 1991-02-26 Esco Corporation Replaceable wear element, assembly and method
US5005304A (en) * 1990-02-12 1991-04-09 Esco Corporation Replaceable wear elem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5063695A (en) 1991-11-12
CN1055786A (zh) 1991-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697C (zh) 能和摩擦件联接的可替换的耐磨件和方法
US4360981A (en) Lip and tooth combination for bucket wheel excavator
AU601080B2 (en) Excavator shovel tooth
JP2002520524A (ja) 複数部片掘削歯組立体
CN1327110A (zh) 用于建筑机械的齿头
KR20100014628A (ko) 옵셋궤도
CN106029988A (zh) 具有自由轮转的切割元件的刀具组件
US3791054A (en) Lip construction for bucketwheel excavators
CN103912273A (zh) 采掘机插孔防转易拆卸往复冲击头
CN105849337A (zh) 用于使表面成形的设备、该用于使表面成形的设备的制造和使用方法,以及包括该用于使表面成形的设备的移动单元
CN1297455C (zh) 连续输送系统
KR20220088768A (ko) 접지 체결 툴용 마모 부재를 제작하기 위한 블랭크
CN1214885C (zh) 钻孔钻头
CN1641186A (zh) 用于井下开采的刨煤机
CN104114773A (zh) 推铲组件、切割器及推铲方法
CN103899735A (zh) 挖掘机的链轮
KR960009733B1 (ko) 대체식 마모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217102Y (zh) 一种井工采煤设备
AU632959B2 (en) Open cast mining method
CN210685868U (zh) 多面结构金刚石硬质合金复合片
CN219196139U (zh) 平土齿
US4776114A (en) Teeth on a tooth
CN110984993B (zh) 实现露天矿无运输排土的开采工艺及刮板式排土机
CN202481677U (zh) 一种双侧销排式刮板转载机中部槽
CN109789901B (zh) 一种具有节距增大的链节的底架的履带链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5 Extension of patent right duration from 15 to 20 years for appl. with date before 31.12.1992 and still valid on 11.12.2001 (patent law change 1993)
OR01 Other related matters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1021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1995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