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59983A - 无源光网络系统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无源光网络系统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59983A
CN102959983A CN2010800055201A CN201080005520A CN102959983A CN 102959983 A CN102959983 A CN 102959983A CN 2010800055201 A CN2010800055201 A CN 2010800055201A CN 201080005520 A CN201080005520 A CN 201080005520A CN 102959983 A CN102959983 A CN 1029599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iving
optical network
receiving module
optical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0552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59983B (zh
Inventor
叶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9599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599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599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599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78WDM optical network architectures
    • H04J14/0282WDM tree architec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27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maintenance or provisioning [OAMP] of WDM networks, e.g. media access, routing or wavelength allocation
    • H04J14/0238Wavelength allocation for communications one-to-many, e.g. multicasting wavelengths
    • H04J14/0239Wavelength allocation for communications one-to-many, e.g. multicasting wavelengths in WDM-PON sharing multiple downstream wavelengths for groups of optical network units [ONU], e.g. multicasting wavelength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源光网络系统,其包括光线路终端、远程节点设备和多个光网络单元,所述光线路终端通过主干光纤连接到所述远程节点设备,所述多个光网络单元分为多组,所述远程节点设备包括多个端口,每个端口分别对应一组光网络单元,并通过点到多点的方式连接到该组光网络单元,不同组光网络单元之间采用波分复用方式与所述光线路终端通信,同一组光网络单元采用时分复用方式与所述光线路终端通信,所述光线路终端包括接口模块、第一接收模块和第二接收模块,所述接口模块连接至所述主干光纤并通过分光器耦合至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和第二接收模块,其中,所述第一接收模块的接收波长通道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的接收波长通道互补。本发明还进一步提供一种无源光网络设备。

Description

无源光网络系统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光接入网络技术领域, 特别地, 涉及 ·种无源光网络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PON)系统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光进铜退"逐渐成为网络技术的主流接入方式,光接入网络 (Optical Access Network, OAN)技术, 特别是无源光网络 (PON)技术的应用得到蓬勃发展。
传统的 PON系统是 ·种点到多点的网络系统, 其主要采用了树型的拓扑结构, 并利 用时分复用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TDM)机制进行局端和用户端之间的通信。 请参 阅图 1, 现有的 TDM PON系统包括位于局侧的光线路终端 (Optical Line Terminal, OLT), 位于用户侧的多个光网络单元 (Optical Network Unit, ONU)以及连接在所述光线路终端 和光网络单元之间的光分配网络 (Optical Distributing Network, ODN)。 其中, 所述 OLT为 所述 PON系统提供网络侧接口; 所述 ONU为所述 PON系统提供用户侧接口; 所述 ODN 用于分发或复用 OLT和 ONU之间的数据信号, 以使所述多个 ONU元可以共享光传输通 道, 所述 ODN可包括用于光分路的无源分光器件, 其通过主干光纤连接到所述 OLT, 并 通过多个分支光纤分别连接到所述多个 ONU。在所述 PON系统中,从 OLT到 ONU的方向 称为下行, 由 OLT按照时分复用方式将下行数据流广播到所有 ONU,各个 ONU只接收带 有自身标识的数据。从 ONU到 OLT的方向为上行, 由于各个 ONU共享光传输通道, 为了 保证各个 ONU的上行数据不发生冲突, 所述 PON系统在上行方向采用时分多址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方式, 即由所述 OLT为每个 ONU分配时隙, 各个 ONU 严格按照所述 OLT分配的时隙发送上行数据。
由于在下行方向采用 ODN进行光分路,而在上行方向采用在单一波长上为各个 ONU 分配时隙的机制, 现有的 TDM PON系统对 ONU的数量造成极大的限制, 且在另一方面, 既限制了每个用户的可用带宽又浪费光纤自身的可用带宽, 因此无法满足不断出现的宽 带网络应用业务的需求。
为解决上述 I 题, 同时考虑兼容现有的 TDM PON系统,业界提供了一种结合波分复 用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WDM)和 TDM技术的混合 PON系统。 具体而言, 所 述混合 PON系统包括多个 TDM子系统, 所述多个 TDM子系统共享一个光线路终端 OLT, 各个 TDM子系统采用的上下行工作波长对各不相同, 且所述多个 TDM子系统利用波分 复用技术耦合到一个传送光纤。 另外, 所述 OLT内部配置有多个收发模块, 每个收发模 块分别对应一个 TDM子系统, 所述多个收发模块分别通过波分复用 /解复用器耦合到所 述传送光纤, 以实现通过所述传送光纤与其对应的 TDM于系统之间的进行通信。
然而, 如图 2所示, 通常波分复用 /解复用器的通带呈梳状结构, 即相邻两个通带之 间间隔有阻带, 而在实际工作中, 所述 ONU的上行波长可能受外界环境 (如温度等)影响 而发生漂移。 如果某个 ONU的上行波长漂移到与所述波分复用 /解复用器通带之间的阻 带,所述 ONU发送的上行数据将被滤除掉而无法被所述 OLT接收到, 由此导致所述 ONU 无法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解决以上问题的无源光网络系统和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首先提供 ·种无源光网络系统, 其包括光线路终端、 远程节点设 备和多个光网络单元, 所述光线路终端通过主干光纤连接到所述远程节点设备, 所 述多个光网络单元分为多组, 所述远程节点设备包括多个端口, 每个端口分别对应 -组光网络单元, 并通过点到多点的方式连接到该组光网络单元, 不同组光网络单 元之间采用波分复用方式与所述光线路终端通信, 同一组光网络单元采用时分复用 方式与所述光线路终端通信, 所述光线路终端包括接口模块、 第一接收模块和第二 接收模块, 所述接口模块连接至所述主干光纤并通过分光器耦合至所述第 ·接收模 块和第二接收模块, 其中,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的接收波长通道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 的接收波长通道互补。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 ·种光线路终端设备, 其包括接口模块和接收装置, 其中 所述接收装置包括分光器、 第一接收模块和第一接收模块; 所述接口模块通过所述 分光器分别耦合至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和第—接收模块, 且其用于接收分别来自多组 光网络单元并通过波分复用方式传送的多组上行信号, 其中, 每一组上行信号通过 时分多址方式进行传送; 所述分光器用于将所述接口模块接收到的多组上行信号进 行分光处理并同时提供到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和所述第二接收模块, 其中, 所述第一 接收模块的接收波长通道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的接收波长通道互补。
本发明实施例还进一步提供一种光接入系统, 其包括光线路终端、 远程节点设 备和多个时分复用 TDM子系统, 所述远程节点设备通过主干光纤连接到所述光线路 终端, 每个 TDM子系统分别包括至少一光网络单元, 且同一个 TDM子系统的光网络 单元通过光分配网络连接到所述远程节点设备, 其中, 每个 TDM子系统分别对应一 个波长通道, 且不同 TDM子系统通过波分复用方式与所述光线路终端进行通信, 所 述光线路终端包括接口模块、 第一接收模块和第二接收模块, 所述接口模块连接至 所述主干光纤, 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多个 TDM子系统的光网络单元的上行信号, 并将 所述上行信号同时转发给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和第二接收模块, 其中, 所述第一接收 模块的接收通道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的接收通道互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无源光网络系统局端光线路终端中配置有两 个接收模块, 且所述两个接收模块的波长通道互补。 基于上述波长通道配置, 通过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和第二接收模块的相互配合, 所述光线路终端内部的接收装置可 以实现具有连续无缝的通带, 由此实现对光网络单元发送的上行信号进行无缝或者 无盲点地接收。 因此,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即使所述无源光网络系 统用户侧的光网络单元的上行波长由于外界环境影响而发生漂移, 比如, 漂移到其 中一个接收模块的阻带, 所述光网络单兀的发送的上行信号仍可以被所述光线路终 端中的第二接收模块所接收, 从而保证所述无源光网络系统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并 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图 1为现有的时分复用无源光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 2为图 1所示无源光网络系统的光线路终端的波分复用 /解复用器的通带示意 图。
图 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混合无源光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 4为图 3所示无源光网络系统的光线路终端的第一解复用器和第二解复用器 的通带示意图。
图 5为图 3所示无源光网络系统的光线路终端的媒体接入控制模块的数据层面 结构示意图。
图 6为图 3所示无源光网络系统的光线路终端的媒体接入控制模块的 PLOAM层 面结构示意图。
图 7为图 3所示无源光网络系统的光线路终端的媒体接入控制模块的 DBA层面 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 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此, 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 发明, 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首先提供一种可实现无缝接收的混合无源光网络系统。 请参阅图 3 , 其为本发明提供的无源光网络 (PON)系统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 PON系 统 300为结合波分复用 (WDM)技术和时分复用 (TDM)技术的混合 PON系统, 从功能 上讲, 所述混合 PON系统 300的用户侧设备(比如光网络单元)的上行波长是可以动态 变化的, 即光网络单元与波长通道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可以动态变化的, 因此无妨将 其称为动态频谱管理 (Dynamic Spectrum Management, DSM)PON系统, 即 DSM PON 系统。
所述 PON系统 300可以包括位于中心局(Central Office, CO)的光线路终端 (OLT)310、 位于远程节点(Remote Node, RN)的中继设备 320以及 N个 TDM子系统
330 ο 其中, 所述中继设备 320在上行方向通过主干光纤 340连接至所述光线路终端
310, 并在下行方向分别连接到所述 Ν个 TDM子系统 330。
本实施例以 Ν = 4(即所述混合 ΡΟΝ系统包括四个 TDM子系统)为例进行描述, 为 便于描述, 以下将所述四个 TDM子系统 330分别记为第一 TDM子系统、 第二 TDM子 系统、 第三 TDM子系统和第四 TDM子系统。 另外, 为使得图示更加清楚简洁, 图 3 仅是画出其中一个 TDM子系统 (即所述第三 TDM子系统)的具体结构, 而对于其他
TDM子系统只是示意性地表示; 不过应当理解,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图 3 及以下描述的内容可以理解所述 ΡΟΝ系统 300的具体网络架构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 提供的具体实现方案。
其中, 每个 TDM子系统 330分别包括光分配网络 (ODN)331和多个光网络单元
332, 所述光分配网络 331包括一个次主干光纤 337、 多个分支光纤 338和至少一个 无源分光器件 (;如分光器 Splitter)339。所述无源分光器件 339连接在所述次主干光纤 337和多个分支光纤 338之间, 并一方面通过所述次主干光纤 337连接到所述中继 设备 320, 且另一方面分别通过所述多个分支光纤 338对应地连接到所述多个光网 络单元 332。 应当理解, 本说明书所引入的所谓" TDM子系统 330"这 ·概念仅是为 了使描述更加清楚、 逻辑更加清晰, 以便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 实施例提供的方案。 上述" TDM 子系统 330"这一概念可以理解如下: 在所述 PON 系统 300中, 将所述多个光网络单元 332依照其对应连接的光分配网络 331进行分 组, 并将分组后属于同一组的一个或多个光网络单元 332 及其对应的光分配网络 331(以及其他网络元件或设备)划分为一个所谓的 TDM子系统。也就是说,所述 PON 系统 300包括 N个光分配网络 331和 M个光网络单元 332,该 M个光网络单元 332 共分为 N组, 每一组光网络单元 332包括至少一个光网络单元 332, 且分别通过对 应的光分配网络 331连接到所述中继设备 320。 其中, 各组的光网络单元 332的数 量可以为相等, 也可以不等, 根据实际网络情况而定。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 N个 TDM子系统 330之间通过波分复用 (WDM)机制与所 述光线路终端 310进行通信,从而实现共享所述主干光纤 340,因此,属于不同 TDM 子系统 330的光网络单元 332可以同时发送上行数据。并且, 每个 TDM子系统 330 内部采用时分复用机制, 从而实现其内部的光网络单元 332 共享所述次主干光纤 337ο 具体而言, 每个 TDM子系统 330分别对应一对上 /下行波长, 比如, 在下行方 向, 所述光线路终端 310采用所述下行波长实现与所述 TDM子系统 330的通信; 具体地, 基于所述下行波长, 所述光线路终端 310按照时分复用方式将下行数据流 广播到所述 TDM子系统 330的光网络单元 332,各个光网络单元 332只接收带有自 身标识的数据; 而在上行方向, 所述 TDM子系统 330中的多个光网络单元 332采 用所述上行波长实现与所述光线路终端 310的通信, 并且, 所述 TDM子系统 330 在上行方向采用时分多址 TDMA机制, 即由所述光线路终端 310为所述 TDM子系 统 330内部的各个光网络单元 332分配时隙, 每个光网络单元 332严格按照所述光 线路终端 310分配的时隙发送上行数据。
另外, 在所述 TDM子系统 330中, 所述光网络单元 332可以为吉比特无源光网 络的光网络单元 (GPON ONU)、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的光网络单元 (EPON ONU), XGPON ONU或者 10G EPON ONU, 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 PON系统 300 可以兼容现有的时分复用无源光网络 (TDM PON)系统的光网络单元。
所述中继设备 320包括波分复用 /解复用模块 321 , 所述波分复用 /解复用模块 321 包括 N个端口, 每个端口分别对应连接一个 TDM子系统 330。 具体地, 每个端口可以 通过对应的光分配网络 331的次主干光纤 337连接到所述无源分光器件 339 , 并进一 步通过所述光分配网络 331的多个分支光纤 338对应连接到所述 TDM子系统 330中的 多个光网络单元 332。
所述光线路终端 310包括控制器 311、 发射装置 312、 接收装置 313和接口模块 314。其中,所述控制器 31 1可以为媒体接入控制 (Media Access Control, MAC)模块 (本 实施例以 MAC模块为例;), 其连接到所述发射装置 312和所述接收装置 313, 用于分 别控制所述发射装置 312和接收装置 313的下行信号发送和上行信号接收。 所述接口 模块 314可以为波分复用 (WDM)耦合器, 其同样连接到所述发射装置 312和所述接收 装置 313 , 用于将所述发射装置 312和接收装置 313波分耦合至所述主干光纤 340, 以 使所述发射装置 312发射的下行信号可通过所述主干光纤 340和中继设备 320传送至 所述 TDM子系统 330, 并使得从各个 TDM子系统 330中的光网络单元 332发送的上行 信号可以通过所述中继设备 320和主干光纤 340传送到所述接收装置 313。
发射装置 312可以包括 N个发射单元 51 1和一个波分复用器 512。 所述 N个发射单 元 51 1通过所述波分复用器 512连接至所述分光模块 430, 为便于描述, 本实施例中 分别将所述 N个发射单元 51 1示意性地记为 TxA、 TxB、 TxC和 TxD (如图 3所示)。 其 中每个发射单兀 511分别对应于一个 TDM子系统 330, 所述波分复用器 512用于将所 述 N个发射单元 511发送的下行信号进行波分复用, 并进一步通过所述接口模块 314 输出到所述主干光纤 340, 以使其对应的 TDM子系统 330中的光网络单元 332可以通 过对应的光分配网络 331接收所述下行信号。
所述接收装置 313可以包括第一接收模块 410、 第二接收模块 420和分光模块 430。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 410和第二接收模块 420通过所述分光模块 430连接到所述接 口模块 341 , 其中所述分光模块 430用于对所述接口模块 341接收到的上行信号进行 分光处理, 并分别提供给所述第一接收模块 410和第二接收模块 420。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 410包括 N个第一接收单元 411和一个第一解复用器 412。所述 N个第一接收单元 411通过所述第一解复用器 412连接至所述分光模块 430, 为便于描 述, 本实施例中分别将所述 N个第一接收单元 41 1(如上所述, 本实施例取 N=4)示意 性地记为 RxA0、 RxB0、 RxCO和 RxD0。 所述第一解复用器 412可以为阵列波导光栅 (Array waveguide grate, AWG),其用于来自所述多个 TDM子系统 330的上行信号进行 波分解复用, 并进一步提供给对应的第一接收单元 RxA0、 RxBO, RxCO和 RxD0。
请一并参阅图 4, 所述第一解复用器 412的通带呈梳状结构, 具体地, 所述第一 解复用器 412的通带包括 N个子带 (如上所述, 本实施例取 N=4), 以下分别记为第一 子带 RxA、 第二子带 RxB、 第三子带 RxC和第四子带 RxD, 且所述子带 RxA〜RxD之 间相互间隔, 即相邻两个子带(如 RxA/RxB、 RxB/RxC或 RxC/RxD等)之间间隔有阻 带。其中, 每个子带 RxA〜RxD分别对应一个接收单元 RxA0〜RxD0, 即所述接收单 元 RxAO〜 RxDO可以分别接收到波长落入其对应子带 RxA〜 RxD的上行信号。在具体 实施例中, 所述于带 RxA〜RxD的宽度可以为基本相等, 比如每个于带的宽度可以 分别对应于 50GHz的频谱宽度, 并且相邻两个子带之间的阻带的宽度也可以分别对 应于 50GHz的频谱宽度。
相类似地,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 420包括 N个第二接收单元 421和一个第二解复用 器 422。 所述 N个第二接收单元 421通过所述第二解复用器 422连接至所述分光模块 430,为便于描述,本实施例中分别将所述 N个第二接收单元 421示意性地记为 RxAl、 RxBK RxCl和 RxDl。 所述第二解复用器 422也可以为阵列波导光栅 (AWG), 其用 于将来自所述多个 TDM子系统 330的上行信号进行波分解复用, 并进一步提供给对 应的第二接收单元 421。
请一并参阅图 4, 所述第二解复用器 422的通带同样呈梳状结构, 具体地, 所述 第二解复用器 422的通带也包括 N个子带, 以下分别记为第五子带 RxE、 第六子带 RxF、 第七子带 RxG和第八子带 RxH, 且所述子带 RxE〜RxH之间相互间隔, 即相邻 两个子带之间间隔有阻带。其中,每个子带 RxE〜RxF分别对应一个接收单元 RxAl〜 RxD 1, 即所述接收单元 Rx A 1〜 RxD 1可以分别接收到波长落入其对应子带 Rx E〜 RxF的上行信号。在具体实施例中, 所述子带 RxA〜RxD的宽度可以为基本相等, 比 如每个子带可以分别对应于 50GHz的频谱宽度, 且相邻两个子带之间的阻带的宽度 也可以分别对应于 50GHz的频谱宽度。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解复用器 412和所述第二解复用器 422的通带是互补 的, 以实现所述第一接收模块 410和所述第二接收模块 420的接收波长互补。具体地, 如图 4所示,在所述第二解复用器 422的通带中,每个子带 RxE〜RxF分别对应于所述 第一解复用器 412相邻子带 RxAl〜RxDl之间的阻带。 基于上述波长通带配置, 通过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 410和第二接收模块 420的相互配合, 所述接收装置 313可以实现 具有连续无缝的通带, 由此, 所述光线路终端 310便可以通过所述第一接收模块 410 和第二接收模块 420实现对各个光网络单元 332发送的上行信号进行无缝或者无盲 点地接收。 因此, 即使上行信号的波长由于外界环境影响漂移到所述第一解复用器 412的阻带, 其仍可以被所述第二接收模块 420中对应的接收单元 421所接收, 从而 保证所述 PON系统 300的正常工作。应当理解,在实际产品中,所述第一解复用器 412 和第二解复用器 422的通带之间由于误差的存在可能存在有部分重叠, 但优选地, 在实际产品中尽量保证重叠的区域很小。
进一步地, 在具体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 RxA0、 RxB0、 RxCO和 RxDO 和所述第二接收单元 RxAl、 RxBl、 RxCl和 RxDl可以分为四对, 每一对接收单元分 别由所述第一接收模块 410的其中一第一接收单元 RxA0、 RxB0、 RxCO或 RxDO以及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 420的其中一第二接收单元 RxAl、 RxBl、 RxCl或 RxDl组成, 并 且,同一对接收单元所对应的波长通道相邻。比如,在一种实施例中, RxAO和 RxAl、 RxBO和 RxBl、 RxCO和 RxCl、 RxDO和 RxDl可分别组成接收单元对。 并且, 每一对 接收单元可以用于接收一个 TDM子系统 330的光网络单元 332发送的上行信号。如果 同一对接收单元所对应的波长通带存在重叠区域, 当所述 TDM子系统 330的光网络 单元 332的发送波长漂移到所述重叠区域时, 所述两个接收单元都会收到来自所述 光网络单元 332的上行信号, 在这种情况下, 所述 MAC模块 31 1可以根据误码率选择 接收效果好的接收单元来接收所述上行信号。
以下通过一个例子示例性地介绍所述第一解复用器 412和第二解复用器 422的 通带配置, 即所述第一接收模块 410和第二接收模块 420的接收波长通道配置。 应当 理解, 以下例子仅是为实现本发明的一种可选方案, 在实际应用上, 还可以采用其 他配置方案。
所述第一解复用器 412和第二解复用器 422的基准波长均为 1270纳米 (nm), 二者 分别包括四个波长通道, 其中每个波长通道即为一个子带, 且每个相对波长通道所 对应的频谱宽度均为 50GHz。 请参阅下表, 为便于理解, 下表采用相对波长来表示 所述解复用器 412和 422的波长通道。 如下表所示, 在一种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解复 用器 412的相对波长通道可以分别为 25GHz〜75GHz、 125GHz〜 175GHz、 225GHz〜 275GHz和 325GHz〜375GHz; 而所述第二解复用器 422的相对波长通道可以分别为 75GHz〜125GHz、 175GHz〜225GHz、 275GHz〜325GHz和 375GHz〜425GHz。
另外, 实际波长通道为基准波长 +相对波长通道, 比如, 所述第一解复用器 412 的波长通道 1为 1270nm+25GHz〜1270nm+75GHz (其中,波长的单位 nm和 GHz之间的 转换关系为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习知)。
进一步地, 为更好理解本发明, 以下以所述 TDM子系统 330的光网络单元 332 为吉比特无源光网络的光网络单元 (GPON ONU)作为例子,对所述控制器 311的结构 进行示例性地说明。 请参阅图 5至图 7, 其为本实施例当所述光网络单元 332为 GPON ONU时所述 MAC模块 311在数据层面、 物理层操作管理维护(Physical Layer 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 PLOAM)层面禾口动态带宽分酉己 (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 DBA)层面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 5至图 7中, RxA0〜RxD0和 RxAl〜RxDl分别表示所述接收装置 313的第一 接收模块 410和第二接收模块 420的接收单元, Tx表示所述发射装置 312的发射单元。 如前面所述, RxA0〜RxD0和 RxAl〜RxDl分为四组,每 ·组分别包括波长通道相邻 的一个第一接收单元 RxA0〜RxD0和一个第二接收单元 RxAl〜: RxDl。具体地,在本 实施例中, RxAO和 RxAl、 RxBO和 RxBl、 RxCO和 RxCl、 RxDO和 RxDl可分别分为 -组。
所述 MAC模块 311包括多个上行 GTC解帧模块 UGTCR1 UGTCR4和下行 GTC 组帧模块 DGTCT。 其中, 每一个上行 GTC解帧模块 UGTCR1〜UGTCR4分别对应连 接到 ·组接收单元,用于实现对该组接收单元接收到的上行 GTC帧进行上行帧同步、 扰码或 FEC的解码、 上行帧头部处理、 GEM帧 /PLOAM帧 /DBRu帧的转发等处理。 并且, 所述下行 GTC组帧模块 DGTCT主要用于下行 GTC帧头部处理、 将 GEM帧 /PLOAM帧 /B WMAP等组成 GTC帧、 FEC/扰码的编码等功能。
请参阅图 5 , 在数据层面, 所述 MAC模块 31 1还包括多个上行 GEM解帧模块
UGEMR1〜UGEMR4、 下行 GEM组帧模块 DGEMT和以太网接口模块 ETH。 其中, 每 个上行 GEM解帧模块 UGEMR 1 ~UGEMR4分别对应连接到 ·个上行 GTC解帧模块 UGTCR1 UGTCR4 , 用于对所述上行 GTC解帧模块 UGTCR1 UGTCR4转发的上行 GEM帧进行 GEM帧头部处理、 GEM负载 (即数据)的提取 /组装 /转发。 所述下行 GEM 组帧模块 DGEMT主要用于实现对下行 GEM帧头部处理, 数据的切片 /组装等功能。 所述以太网接口模块 ETH主要用于为所述 MAC模块 311提供与网络侧硬件收发装置 的接口。
请参阅图 6, 在 PLOAM层面, 所述 MAC模块 31 1还包括 PLOAM模块和 ONU注册 模块。 所述 PLOAM模块连接到所述上行 GTC解帧模块 UGTCR 1 -UGTCR4和下行 GTC组帧模块 DGTCT, 主要用于负责 PLOAM帧的处理。 请参阅图 7, 在 DBA层面, 所述 MAC模块 31 1还进一步包括 DBA模块, 所述 DBA模块连接到所述上行 GTC解帧 模块 UGTCR1 UGTCR4和下行 GTC组帧模块 DGTCT , 主要用于实现上行动态带宽 分配功能的模块, 根据上行流量监控信息或 ONU的带宽需求上报信息, 以及 ONU与 上行通道的关系, 分别计算 4个上行通道上的带宽分配结果, 然后组装成 BWMAP。 并且, 所述 PLOAM模块和 DBA模块均连接到所述 ONU注册模块, 其中, 所述 ONU 注册模块通过 PLO AM模块和 DBA实现 ONU的注册管理、 ONU状态维护等功能。 从 图 6和图 7的 MAC结构可以看出, 本实施例提供的 PON系统 300中, 所述光线路终端 310可以通过所述 PLOAM模块、 DBA模块和 ONU模块, 实现对所述多个 TDM子系统 330的光网络单元统一地进行 PLOAM处理、 DBA调度及 ONU管理和维护。 下面简单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 PON系统和 OLT设备简单总结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源光网络系统, 其包括光线路终端、 远程节点设备 和多个光网络单元, 所述光线路终端通过主干光纤连接到所述远程节点设备, 所述 多个光网络单元分为多组, 所述远程节点设备包括多个端口, 每个端口分别对应一 组光网络单元, 并通过点到多点的方式连接到该组光网络单元, 不同组光网络单元 之间采用波分复用方式与所述光线路终端通信, 同 '组光网络单元采用时分复用方 式与所述光线路终端通信, 所述光线路终端包括接口模块、 第一接收模块和第二接 收模块, 所述接口模块连接至所述主干光纤并通过分光器耦合至所述第一接收模块 和第二接收模块, 其中, 所述第 ·接收模块的接收波长通道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的 接收波长通道互补。
其中,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的接收波长通道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的接收波长通道 互补可以为: 所述第 ·接收模块的接收波长通道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的接收波长通 道基本不相互重叠, 且一者之间刚好覆盖某预设波长通道。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包括多个相互间隔的第一接收波长通道, 所述第—接收模块 包括多个相互间隔的第二接收波长通道, 且所述第二接收波长通道刚好配置在所述 多个第一接收波长通道相互之间的间隔。
在一种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包括多个第一接收单元和一个第一解复用 器, 每个第一接收单元分别对应一组光网络单元, 所述第一解复用器用于对来自所 述多组光网络单元的上行信号进行波分解复用并分别提供给对应的第一接收单元, 其中, 所述第一解复用器包括相互间隔的多个第一波长通带, 每个第一波长通带分 别对应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的其中一个接收波长通道。
在一种实施例中,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包括多个第二接收单元和一个第二解复用 器, 每个第二接收单元分别对应一组光网络单元所述第二解复用器用于对来自各组 光网络单元的上行信号进行波分解复用并分别提供给对应的第二接收单元, 其中, 所述第一解复用器包括相互间隔的多个第二波长通带, 每个第二波长通带分别对应 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的其中一个接收波长通道, 且所述第二波长通带位于所述第一 解复用器的第一波长通带之间的阻带。
在具体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解复用器和所述第二解复用器为波导阵列光栅; 所 述多个第一波长通带的宽度相等, 并与所述多个第一波长通带之间的阻带的宽度相 等。
在一种实施例中, 所述光线路终端还包括媒体接入控制模块, 所述媒体接入控 制模块用于控制对所述多组光网络单元统一地进行物理层操作管理维护 PLOAM处 理和动态带宽分配。 进一步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光线路终端设备, 其包括接口模块和接 收装置, 其中所述接收装置包括分光器、 第 ·接收模块和第二接收模块; 所述接口 模块通过所述分光器分别耦合至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和第二接收模块, 且其用于接收 分别来自多组光网络单元并通过波分复用方式传送的多组上行信号, 其中, 每一组 上行信号通过时分多址方式进行传送; 所述分光器用于将所述接口模块接收到的多 组上行信号进行分光处理并同时提供到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和所述第二接收模块, 其 中,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的接收波长通道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的接收波长通道互补。
在 ·种实施例中, 所述第 ·接收模块包括多个第 ·接收单元和 ·个第 ·解复用 器, 每个第一接收单元分别对应一组光网络单元, 所述第一解复用器用于对来自所 述多组光网络单元的上行信号进行波分解复用并分别提供给对应的第一接收单元, 其中, 所述第一解复用器包括相互间隔的多个第一波长通带, 每个第一波长通带分 别对应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的其中一个接收波长通道。
在一种实施例中,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包括多个第二接收单元和一个第二解复用 器, 每个第二接收单元分别对应一组光网络单元所述第二解复用器用于对来自各组 光网络单元的上行信号进行波分解复用并分别提供给对应的第二接收单元, 其中, 所述第一解复用器包括相互间隔的多个第二波长通带, 每个第二波长通带分别对应 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的其中一个接收波长通道, 且所述第二波长通带位于所述第一 解复用器的第一波长通带之间的阻带。
在一种实施例中, 所述光线路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媒体接入控制模块, 所述媒 体接入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对所述多组光网络单元统一地进行物理层操作管理维护 PLOAM处理和动态带宽分配。
在具体实施例中, 所述光线路终端设备应用在动态频谱管理无源光网络 DSM PON系统。 进一步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光接入系统, 其包括光线路终端、 远程 节点设备和多个时分复用 TDM子系统, 所述远程节点设备通过主十光纤连接到所述 光线路终端, 每个 TDM子系统分别包括至少一光网络单元, 且同一个 TDM子系统的 光网络单元通过光分配网络连接到所述远程节点设备, 其中, 每个 TDM子系统分别 对应 ·个波长通道, 且不同 TDM子系统通过波分复用方式与所述光线路终端进行通 信, 所述光线路终端包括接口模块、 第一接收模块和第二接收模块, 所述接口模块 连接至所述主干光纤, 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多个 TDM子系统的光网络单元的上行信 号, 并将所述上行信号同时转发给所述第 ·接收模块和第二接收模块, 其中, 所述 第一接收模块的接收通道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的接收通道互补。
在一种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包括多个第一接收单元, 每个第一接收单 元分别对应 ·个接收通道, 且不同的第 ·接收单元所对应的接收通道不同; 所述第 二接收模块包括多个第二接收单元, 每个第二接收单元分别对应一个接收通道, 不 同的第二接收单元所对应的接收通道不同, 且所述多个第二接收单元的接收通道与 所述多个第 '接收单元的接收通道不重叠。
在一种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还包括第一波分解复用器, 其用于将所述 接口模块转发的上行信号进行波分解复用并分别提供给对应的第一接收单元, 其 中, 所述第一波分解复用器包括多个相互间隔的波长通带, 每个波长通带分别对应 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其中一个第一接收单元的接收通道。
在一种实施例中,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还包括第二波分解复用器, 其用于将所述 接口模块转发的上行信号进行波分解复用并分别提供给对应的第二接收单元, 其 中, 所述第二波分解复用器包括多个相互间隔的波长通带, 每个波长通带分别对应 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其中一个第二接收单元的接收通道, 且所述第二波分解复用器 的波长通带位于所述第一波分解复用器的波长通带之间的阻带。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 助软件加必需的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 当然也可以全部通过硬件来实施。 基于这 样的理解,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背景技术做出贡献的全部或者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 的形式体现出来, 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 如 ROM/RAM、 磁碟、 光盘等, 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 (可以是个人计算机, 服务器, 或 者网络设备等) 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 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 可轻易想到的变 化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 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 权利 要求
    1、 一种无源光网络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光线路终端、 远程节点设备和多 个光网络单元, 所述光线路终端通过主干光纤连接到所述远程节点设备, 所述多个 光网络单元分为多组, 所述远程节点设备包括多个端口, 每个端口分别对应一组光 网络单元, 并通过点到多点的方式连接到该组光网络单元, 不同组光网络单元之间 采用波分复用方式与所述光线路终端通信, 同一组光网络单元采用时分复用方式与 所述光线路终端通信, 所述光线路终端包括接口模块、 第一接收模块和第二接收模 块, 所述接口模块连接至所述主干光纤并通过分光器耦合至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和第 二接收模块, 其中, 所述第 ·接收模块的接收波长通道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的接收 波长通道互补。
  2. 2、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无源光网络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包括 多个第 ·接收单元和 ·个第 ·解复用器, 每个第 ·接收单元分别对应 ·组光网络单 元, 所述第一解复用器用于对来自所述多组光网络单元的上行信号进行波分解复用 并分别提供给对应的第一接收单元, 其中, 所述第一解复用器包括相互间隔的多个 第 ·波长通带, 每个第 ·波长通带分别对应于所述第 '接收模块的其中 '个接收波 长通道。
  3. 3、 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无源光网络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包括 多个第二接收单元和 ·个第二解复用器, 每个第二接收单元分别对应 ·组光网络单 元所述第二解复用器用于对来自各组光网络单元的上行信号进行波分解复用并分 别提供给对应的第二接收单元, 其中, 所述第一解复用器包括相互间隔的多个第二 波长通带, 每个第二波长通带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的其中 ·个接收波长通 道, 且所述第一波长通带位于所述第一解复用器的第一波长通带之间的阻带。
  4. 4、 如权利要求 3所述的无源光网络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解复用器和所 述第二解复用器为波导阵列光栅。
  5. 5、 如权利要求 3所述的无源光网络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第一波长通带 的宽度相等, 并与所述多个第一波长通带之间的阻带的宽度相等。
  6. 6、 如权利要求 3所述的无源光网络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线路终端还包括 媒体接入控制模块, 所述媒体接入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对所述多组光网络单元统一地 进行物理层操作管理维护 PLO AM处理和动态带宽分配。 7、 一种光线路终端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接口模块和接收装置, 其中所述 接收装置包括分光器、 第一接收模块和第二接收模块; 所述接口模块通过所述分光 器分别耦合至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和第二接收模块, 且其用于接收分别来自多组光网 络单元并通过波分复用方式传送的多组上行信号, 其中, 每一组上行信号通过时分 多址方式进行传送; 所述分光器用于将所述接口模块接收到的多组上行信号进行分 光处理并同时提供到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和所述第二接收模块, 其中, 所述第一接收 模块的接收波长通道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的接收波长通道互补。
  7. 8、 如权利要求 7所述的无源光网络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包括 多个第一接收单元和一个第一解复用器, 每个第一接收单元分别对应一组光网络单 元, 所述第一解复用器用于对来自所述多组光网络单元的上行信号进行波分解复用 并分别提供给对应的第一接收单元, 其中, 所述第一解复用器包括相互间隔的多个 第一波长通带, 每个第一波长通带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的其中一个接收波 长通道。
  8. 9、 如权利要求 8所述的无源光网络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包括 多个第二接收单元和一个第二解复用器, 每个第二接收单元分别对应一组光网络单 元所述第二解复用器用于对来自各组光网络单元的上行信号进行波分解复用并分 别提供给对应的第二接收单元, 其中, 所述第一解复用器包括相互间隔的多个第二 波长通带, 每个第二波长通带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的其中一个接收波长通 道, 且所述第二波长通带位于所述第一解复用器的第一波长通带之间的阻带。
  9. 10、 如权利要求 7所述的光线路终端设备,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媒体接入控制 模块, 所述媒体接入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对所述多组光网络单元统一地进行物理层操 作管理维护 PLOAM处理和动态带宽分配。
  10. 11、 如权利要求 7所述的光线路终端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线路终端设备 应用在动态频谱管理无源光网络 DSM PON系统。
  11. 12、 一种光接入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光线路终端、 远程节点设备和多个时 分复用 TDM子系统, 所述远程节点设备通过主干光纤连接到所述光线路终端, 每个 TDM子系统分别包括至少一光网络单元,且同一个 TDM子系统的光网络单元通过光 分配网络连接到所述远程节点设备,其中,每个 TDM子系统分别对应一个波长通道, 且不同 TDM子系统通过波分复用方式与所述光线路终端进行通信, 所述光线路终端 包括接口模块、第一接收模块和第二接收模块,所述接口模块连接至所述主干光纤, 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多个 TDM子系统的光网络单元的上行信号, 并将所述上行信号同 时转发给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和第二接收模块, 其中,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的接收通道 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的接收通道互补。
  12. 13、 如权利要求 12所述的光接入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包括多 个第一接收单元, 每个第一接收单元分别对应一个接收通道, 且不同的第一接收单 元所对应的接收通道不同;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包括多个第二接收单元, 每个第二接 收单元分别对应一个接收通道, 不同的第二接收单元所对应的接收通道不同, 且所 述多个第二接收单元的接收通道与所述多个第一接收单元的接收通道不重叠。
  13. 14、 如权利要求 13所述的光接入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还包括 第一波分解复用器, 其用于将所述接口模块转发的上行信号进行波分解复用并分别 提供给对应的第一接收单元, 其中, 所述第一波分解复用器包括多个相互间隔的波 长通带, 每个波长通带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其中一个第一接收单元的接收 通道。
  14. 15、 如权利要求 14所述的光接入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还包括 第二波分解复用器, 其用于将所述接口模块转发的上行信号进行波分解复用并分别 提供给对应的第二接收单元, 其中, 所述第二波分解复用器包括多个相互间隔的波 长通带, 每个波长通带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其中一个第二接收单元的接收 通道, 且所述第二波分解复用器的波长通带位于所述第一波分解复用器的波长通带 之间的阻带。
CN201080005520.1A 2010-08-27 2010-08-27 无源光网络系统和设备 Active CN1029599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0/076400 WO2011110005A1 (zh) 2010-08-27 2010-08-27 无源光网络系统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59983A true CN102959983A (zh) 2013-03-06
CN102959983B CN102959983B (zh) 2015-07-08

Family

ID=445628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05520.1A Active CN102959983B (zh) 2010-08-27 2010-08-27 无源光网络系统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59983B (zh)
WO (1) WO201111000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67542A (zh) * 2017-03-27 2018-10-16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上行时分复用的方法及装置
CN108882062A (zh) * 2018-05-29 2018-11-23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源光网络非对称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81611A (zh) * 2013-06-19 2013-09-04 苏州彩云飞电子有限公司 多波长无源光网络系统
CN103297167A (zh) * 2013-06-19 2013-09-11 苏州彩云飞电子有限公司 多波长无源光网络系统
CN103281602A (zh) * 2013-06-19 2013-09-04 苏州彩云飞电子有限公司 多波长无源光网络系统的下行传输方法
CN103281605A (zh) * 2013-06-19 2013-09-04 苏州彩云飞电子有限公司 多波长无源光网络系统
CN103313152A (zh) * 2013-06-19 2013-09-18 苏州彩云飞电子有限公司 多波长无源光网络系统
CN103281608A (zh) * 2013-06-19 2013-09-04 苏州彩云飞电子有限公司 多波长无源光网络系统
CN103281637A (zh) * 2013-06-20 2013-09-04 苏州彩云飞电子有限公司 多波长无源光网络系统
CN103281632A (zh) * 2013-06-21 2013-09-04 苏州彩云飞电子有限公司 多波长无源光网络系统
CN103281635A (zh) * 2013-06-21 2013-09-04 苏州彩云飞电子有限公司 多波长无源光网络系统
CN103281631A (zh) * 2013-06-21 2013-09-04 苏州彩云飞电子有限公司 多波长无源光网络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34411A1 (fr) * 2002-01-03 2003-07-04 Cit Alcatel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gestion de paquets a multiplexage a repartition temporelle et repartition sur longueurs d'onde pour reseaux optiques
CN1753347A (zh) * 2004-09-24 2006-03-2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总线结构的无源光学网络
KR100921797B1 (ko) * 2007-12-18 2009-10-15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파장분할 다중화 방식의 수동형 광가입자망 시스템
KR100975882B1 (ko) * 2007-08-17 2010-08-1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시간분할 다중화 수동형 광전송 방식에 파장분할 다중화기술을 적용한 광가입자망 시스템 및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78257B1 (ko) * 2005-01-12 2007-02-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하이브리드 수동형 광가입자망
CN101034942A (zh) * 2006-12-28 2007-09-12 上海交通大学 在两个以上无源光网络间实现全光虚拟专网的网络结构
CN201294525Y (zh) * 2008-11-12 2009-08-19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信号分路电路及具有所述分路电路的光模块
CN101707507B (zh) * 2009-10-28 2015-01-14 北京邮电大学 多波长无源光网络系统、其保护方法及多波长远端节点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34411A1 (fr) * 2002-01-03 2003-07-04 Cit Alcatel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gestion de paquets a multiplexage a repartition temporelle et repartition sur longueurs d'onde pour reseaux optiques
CN1430348A (zh) * 2002-01-03 2003-07-16 阿尔卡塔尔公司 时分复用和波分复用光学交换节点
CN1753347A (zh) * 2004-09-24 2006-03-2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总线结构的无源光学网络
KR100975882B1 (ko) * 2007-08-17 2010-08-1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시간분할 다중화 수동형 광전송 방식에 파장분할 다중화기술을 적용한 광가입자망 시스템 및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KR100921797B1 (ko) * 2007-12-18 2009-10-15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파장분할 다중화 방식의 수동형 광가입자망 시스템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67542A (zh) * 2017-03-27 2018-10-16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上行时分复用的方法及装置
CN108882062A (zh) * 2018-05-29 2018-11-23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源光网络非对称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CN108882062B (zh) * 2018-05-29 2021-06-15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源光网络非对称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59983B (zh) 2015-07-08
WO2011110005A1 (zh) 2011-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59983B (zh) 无源光网络系统和设备
CN102439998B (zh) 无源光网络系统及其下行传输方法
US7546036B2 (en) Hybrid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using shared wavelengths
EP2211490B1 (en) Optical network unit, wavelength splitter and optical 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ing access system
US7499651B2 (en) Upgradeabl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US7684705B2 (en) Distribution node for a wavelength-sharing network
US10038946B2 (en) Optical network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data in an optical network
US7522838B2 (en) Distribution components for a wavelength-sharing network
CN101197638B (zh) 混合型无源光网络系统
JP5024074B2 (ja) パッシブオプティカル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相異なる通信アーキテクチャを管理するシステムと方法
CN101098206B (zh) 一种无源光网络系统及其光路处理方法
EP1863204A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traffic in a plurality of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
EP186320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tecting an optical network
US2008013806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tecting an Optical Network
CN101471730B (zh) 基于波分复用结构的光纤宽带接入系统及光网络单元
WO2007026749A1 (ja) 光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親局光通信装置および子局光通信装置
CN106160840B (zh) 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光纤链路分布式保护装置及其保护方法
CN101964926A (zh) 一种光信号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3281603B (zh) 多波长无源光网络系统
CN113891480A (zh) 一种基于twdm-pon的配电网多业务安全承载系统
CN107911190A (zh) 一种支持超密集波分复用的光线路终端
CN201150067Y (zh) 新型的混合型无源光网络系统
CN103297168A (zh) 多波长无源光网络系统
CN103281612A (zh) 多波长无源光网络系统的下行传输方法
CN103297167A (zh) 多波长无源光网络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