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59819A - 用于冷却设备压缩机中的提高能量效率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冷却设备压缩机中的提高能量效率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59819A
CN102959819A CN2012800017285A CN201280001728A CN102959819A CN 102959819 A CN102959819 A CN 102959819A CN 2012800017285 A CN2012800017285 A CN 2012800017285A CN 201280001728 A CN201280001728 A CN 201280001728A CN 102959819 A CN102959819 A CN 1029598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inverter
power
main circuit
active switch
passive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172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59819B (zh
Inventor
G.J.马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Global Appliance Compressores e Solucoes em Refrigeracao Ltda
Original Assignee
Empresa Brasileira de Compressores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mpresa Brasileira de Compressores SA filed Critical Empresa Brasileira de Compressores SA
Publication of CN1029598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598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598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5981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0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04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06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out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062Avoiding or suppressing excessive transient voltages or curr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02Compressor control
    • F25B2600/021Inverter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9/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limiting excess current or voltage without disconnection
    • H02H9/001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limiting excess current or voltage without disconnection limiting speed of change of electric quantities, e.g. soft switching on or off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 Control Of Ac Motor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冷却设备压缩机中的提高能量效率的系统。所述系统至少具有被相互电关联的频率逆变器的主电路(10)和电能电源(FAC)。频率逆变器的主电路(10)至少包括波形整流器(4)。另外,频率逆变器的主电路(10)至少包括被并联地电关联至波形整流器(4)和压缩机的总线电容器(CB),其能够由充电电流进行充电。另外,频率逆变器的主电路(10)至少包括无源部件(P),其被电关联至波形整流器(4),能够减小总线电容器(CB)的充电电流和/或使来自电能电源(FAC)的输入电流的谐波含量衰减。所述系统至少包括在频率逆变器的主电路(10)的输入端中获得功率的装置。此外,所述系统至少包括被操作连接至用于获得功率的装置的控制单元(3)。所述频率逆变器的主电路(10)设置有可并联地电关联至无源部件(P)的有源开关(K),并且控制单元(3)被布置成使得基于频率逆变器的主电路(10)的输入端处的功率而允许有源开关(K)的驱动。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冷却设备压缩机中的提高能量效率的系统。

Description

用于冷却设备压缩机中的提高能量效率的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通过减少在低功率下操作时的能量损耗来提高冷却设备的电能消耗效率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在家用和商用冷却设备中使用可变容量压缩机来帮助满足现今已知的最苛刻的能量效率要求。此冷却能力变化时由能够向冷却回路泵送冷却剂气体的电马达的旋转速度的变化提供的。借助于频率逆变器而允许此变化,该频率逆变器通常由基本上具有负责处理能量的两个主要级的电子电路构成。在第一级中,将电力网的交流电转换成称为CC总线的直流电压。如在图1a和1b中可以看到的,经由负责存储在交流电的半周期中由电力网递送的能量的二极管桥整流器4'和总线电容器CB'以最简化的方式来执行此转换。在第二级中,根据电马达的旋转需求和功率,将CC总线的直流电压转换成可变振幅和频率的交流电。
必须指出的是相对于上述第一级,必须限制进行总线电容器的第一次充电所需的电流峰值(突入电流),以避免对传导输入电流的任何部件的损坏。另外,还需要允许输入电流的谐波含量的衰减,以便将冷却设备调整至家用/国际市场要求和规范。
限制突入电流以及使输入电流的谐波含量衰减的一种简单且低成本的方式是通过使用在图中用字母P'表示的与输入电流的路径串联地定位的电阻元件NTC(负温度系数),如在图1a中可以看到的。最初,此元件呈现出相对高的标称电阻(冷电阻,resistance to cold),其限制总线电容器CB'的第一次充电期间的电流峰值。随着时间推移,电阻元件由于在其中循环的电流而加热,并且其电阻减小至足以使输入电流的谐波含量衰减的条件。必须指出的是,在诸如欧洲的某些市场中要求进行谐波含量的衰减。另外,诸如IEC61000-3-2的现有规范确立了用于由诸如冷冻机的设备从公共网络消耗的电流的谐波的最大允许值。图1b示出二极管桥整流器4'之后的元件NTC P'的第二可能定位布置。
换言之,图1a和1b示出了具有其基本元件的全电流箔整流器。在这些电路布置中,交流电FAC电网具有零的输出阻抗,使得总线电容器CB'的第一次充电期间的电流的格式由电路元件的阻抗定义。这些元件可以是分立的,如在NTC P'的情况下,或者可以是固有的(二极管整流器的结电阻和总线电容器的等效电阻系列)。该阻抗负责使通过交流电电网FAC循环的输入电流的谐波含量衰减。因此,在二极管桥之前或之后的无源部件(在这种情况下用NTC P'来表示)的位置产生相同的效果。
执行前述功能的另一可能形式是通过使用电感元件,其可以被关联也可以不被关联到诸如NTC本身的电阻元件。
然而,电路中的无源部件的存在引起能量损耗,因为从而传导全部的输入电流。这些损耗降低了冷却设备的总效率,然而其在这种较简单且低成本的方法中是使电流的谐波衰减所必须的。存在用于减少谐波含量的其他方法,诸如,例如使用在高频下操作的转换器电路,然而无源部件的使用对于操作冷却设备通常所需的功率范围而言不那么昂贵和复杂。
换言之,由于NTC元件而引起的能量损耗(焦耳损耗)显著地影响频率逆变器的以及冷却设备的效率。然而,当无源部件包括NTC元件时,在低功率条件下这些损耗的问题将更大,在低功率条件时,输入电流低并且NTC的电阻具有中间值,该中间值低于标称的冷电阻但大于NTC元件约为100℃时的热电阻。
用于使输入电流的谐波衰减的NTC元件的选择将最大工作功率考虑在内,其中,期望的是满足由例如IEC61000-3-2的规范确立的极限。以你此,当输入电流是对应于此最大功率的输入电流时,指定NTC元件的电阻。然而,当冷却设备在低功率下操作时,NTC元件的电阻增加,而电流将呈现出较低值(NTC的主体的较低加热)。因此,NTC元件所呈现出的电阻值高于满足低功率操作条件下的输入电流的谐波含量的极限时的电阻值,这引起前述能量损耗,这自然是不期望的。
在文献WO2008/120928中提出了考虑对与NTC输入元件并联地设置的开关进行驱动的解决方案,目的是减少在离开压缩机之后通过NTC的电流,这降低其温度并因此增加其传导电阻以限制压缩机的下一次重新驱动时的电流。因此,在WO2008/120928中提出的解决方案指出使用机电继电器触点以减少由NTC元件引起的电流并获得预期增益。然而,专利申请WO2008/120928的技术由于频率逆变器的输入电流的循环路径上的焦耳损耗而不能显著增加冷却设备的效率,因为继电器的驱动要求相对大量的电能。因此,WO2008/120928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实现了降低NTC元件的温度并增加其电阻以便限制马达的驱动中的充电电流的目标。然而,这种解决方案不能增加频率逆变器的效率,因为继电器线圈架为了保持触点闭合将存在消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成本实现技术,其能够允许冷却设备的能量效率最优化,并且另外满足关于所述冷却设备的压缩机的输入电流的谐波含量的预先建立的要求。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系统和方法,其能够减少用于驱动冷却设备的可变容量压缩机马达的频率逆变器中的能量损耗。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上述一个或多个目的是通过用于冷却设备压缩机中的提高能量效率的系统实现的。所述系统至少具有被相互电关联的频率逆变器电路和电能电源。该频率逆变器电路至少包括波形整流器。另外,频率逆变器电路至少包括被并联地电关联至波形整流器的能够由充电电流来充电的总线电容器。另外,频率逆变器电路至少包括被电关联至波形整流器的无源部件,其能够减少总线电容器的充电电流和/或使来自电能电源的输入电流的谐波含量衰减。所述系统至少包括在频率逆变器的输入端中获得功率的装置。此外,所述系统至少包括被操作关联至用户获得功率的装置的控制单元。所述频率逆变器电路设置有可并联地关联至无源部件的有缘开关,并且控制单元被布置成基于频率逆变器的输入端处的功率而允许有源开关的驱动。
因此,通常,该系统设置有有源开关,其被与在频率逆变器的电子电路的输入端中使用的无源部件(类似于NTC元件的电阻或电感)并联地电定位,并且此并行关联的总阻抗低于无源部件的阻抗,但是具有足够的值以便使频率逆变器的输入电流的谐波衰减。当冷却设备在低功率下操作时,所述有源开关被驱动。
特别地,每当输入功率低于预置参考值时,控制单元有源开关。相反,控制单元在输入功率超过参考值时禁用有源开关,从该参考值开始,需要更大的阻抗值以便使输入电流的谐波含量衰减。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还经由用于冷却设备压缩机中的提高能量效率的方法来实现上述目的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压缩机借助于设置有有源开关和无源部件的频率逆变器电路电关联至电能电源。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测量频率逆变器的输入功率;
-当频率逆变器的输入功率低于第一预置参考值时,将有源开关并联地电关联至无源部件;以及
-当频率逆变器的输入功率高于第二预置参考值时,将有源开关与无源部件电分离。
因此,出于使输入电流的谐波含量衰减和/或限制直流电压总线的电容器的充电电流的目的,本发明的方法考虑对被并联地关联至频率逆变器的输入电子电路中使用的无源部件的有源开关进行控制。在不需要无源部件的操作条件下,有源开关被驱动以减小并联关联的等效阻抗,从而减少由频率逆变器的输入电流的传导引起的损耗。
附图说明
现在将基于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所述附图示出:
图1a以简化形式示出第一布置中的在现有技术的频率逆变器中采用的CA-CC整流器的主要元件;
图1b以简化形式示出第二布置中的在现有技术的频率逆变器中采用的CA-CC整流器的主要元件;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用于冷却设备压缩机中的提高能量效率的系统;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用于冷却设备压缩机中的提高能量效率的系统;
图4和5示出被测量以确定由频率逆变器处理的功率的电量值;
图6示出对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系统进行初始化时的事件的初始序列;
图7示出在图6的事件之后的事件序列;
图8示出考虑滞后的存在的本发明的系统的有源开关的驱动功率水平或断开连接的示例;
图9示出驱动本发明的系统的有源开关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0示出本发明的系统/方法的实施方式中的在MOSFET被连接和断开连接时获得的效率增益的比较图;
图11示出相对于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技术在本发明中提出的解决方案的逆变器的效率的比较图;以及
图12示出本发明的系统的频率逆变器的输入电流的谐波含量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2和3中分别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用于冷却设备压缩机中的提高能量效率的系统。所述系统至少具有被相互电关联的具有主电路10的频率逆变器和电能电源FAC。优选地,压缩机由可变容量压缩机构成,但是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压缩机。
如在图2和3中可以看到的,频率逆变器的主电路10至少包括波形整流器4。
另外,频率逆变器的主电路10还至少包括被并联地电关联至波形整流器4的总线电容器CB,其能够由充电电流来充电。
另外,频率逆变器的主电路10至少包括被电关联至波形整流器4的无源部件P,其能够减小总线电容器CB的充电电流和/或使来自电能电源FAC的输入电流的谐波含量衰减。优选地,无源部件P由NTC元件构成。
此外,频率逆变器的主电路10设置有可并联地电关联至无源部件的有源开关K。优选地,有源开关K由MOSFET晶体管类型的半导体部件构成。
本发明的系统至少包括用于获得或测量频率逆变器的主电路10的输入端处的功率的装置。
此外,根据图2和3,本发明的系统还至少包括控制单元3,其被操作关联至用于获得功率的装置,被布置成基于频率逆变器的主电路10的输入端处的功率来允许有源开关K的驱动。所述用于获得或测量功率的装置至少包括电流传感器,其被布置成测量IB总线电流,如在图4中可以看到的。另外,用于获得或测量功率的装置还至少包括电压传感器,其被布置成测量与总线电容器CB上的电压相对应的VB总线电压,如在图5中可以看到的。
特别地,控制单元3被布置成基于总线电流的IB的测量结果和VB总线电压的测量结果来计算被输送到压缩机的有功功率。更具体地,控制单元3还被布置成计算频率逆变器的主电路10的输入端处的功率,将被输送到压缩机的有功功率与波形整流器4中的、无源部件P中的和/或有源开关K中的功率损耗相加。
另外,该系统至少包括被操作关联至控制单元3和有源开关K的驱动电路5,控制单元3还被布置成向驱动电路5发送命令,以当在频率逆变器的输入端处测量的功率低于第一预置参考值时驱动有源开关K。相反,控制单元3还被布置成向驱动电路5发送命令,以当在频率逆变器的输入端处测量的功率高于第二预置参考值时将有源开关K断开连接。第二预置参考值大于第一预置参考值。
必须注意的是在图中用附图标记1指示的方框表示由压缩机和构成频率逆变器的电子电路的整个其余部分形成的组合。所述电路可以是三相或单相逆变器桥等。
接下来,借助于经由前文已提到的第一和第二优选实施例从其实施方式得到的图表和表格,可以更好地理解由本发明获得的益处和效率增益。
第一优选实施例
图2示出本发明的系统的第一优选实施例。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有源开关K由MOSFET半导体构成,MOSFET半导体设置有被连接至参考REF B的源极端子S。
必须注意的是,参考REF A和REF B之间的电压降并不阻止MOSFET的正确操作,因为其是由NTC和MOSFET的并联关联中的电压降给出的,其等效电阻具有相对低的值。
每当无源部件P的电阻对于衰减输入电流的谐波含量无关时,控制单元3将驱动MOSFET。管理此驱动的可能方式之一是通过读取由频率逆变器的主电路10处理并输送到压缩机的电功率。考虑到从FAC电能电源流出的电流水平与已处理功率成比例,具有此功率的输入电流的谐波含量也将是成比例的。因此,控制单元3能够在每当被输送到压缩机的功率低于某个值(第一预置参考值)时驱动MOSFET,该某个值是针对频率逆变器的主电路的无源输入部件P的某个阻抗值通过实验方式确定的(在这种情况下,用NTC元件的电阻)。
如在图2中可以看到的,MOSFET在控制单元3的输出电压(电阻器R6上的电压)处于高水平时被驱动,将晶体管Q1和Q2置于传导状态,在MOSFET的触发极G与源极S端子之间提供外加电压。控制单元3的输出可以在发生总线电容器CB的第一次充电的时间段期间采取两个状态:低水平(R6上的零电压)或高阻抗状态。两个情况都防止突入电流时段期间的Q1的传导和MOSFET的后续驱动。在将控制单元3初始化之后,可以通过在电阻器R6上施加电压来驱动MOSFET。
第二优选实施例
如果控制单元3不能将其逻辑输出状态定义为高阻抗,则可以采用在图3中例示的电路,其构成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本示例中,控制单元3发出命令,并且由晶体管Q1来执行MOSFET的驱动。为了防止MOSFET在总线电容器CB的第一次充电期间被过度驱动,在MOSFET的触发极G与源极S端子之间添加电容C1。适当规格的成对部件C1和R1使得触发极G与源极S之间的电压接近零,无论辅助源2(15V)和来自控制单元3的Q1的命令输出的初始化如何。一旦已经历了控制单元3的初始化时段,则在电阻器R6上施加电压,从而阻断晶体管Q1并将MOSFET保持断开连接。
测量频率逆变器的输入功率
为了定义将MOSFET连接或断开连接的时刻,必须直接地或间接地测量频率逆变器的主电路10的输入功率。在图4中指示了用以执行此测量的可能布置。控制单元3使用总线电容器CB上的电荷和电压的平均返回电流值来计算与其成比例的功率或值。基于此功率值并且在按照图8的滞后规则之后,向与无源部件P并联的MOSFET施加命令。
在图5中示出当前读数的可能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获取经整流的输入电流的读数,其被二极管桥整流器返回至FAC电能电源(主线)。
时间图(字母)
图6示出根据第二优选实施例(图3)的从发生总线电容器CB的初始充电的时刻开始的事件序列。在此序列中,应注意的是不应在此间隔中驱动有源元件K,使得整个突入电流能够循环通过无源部件P的阻抗(在这种情况下为NTC元件)。
换言之,图6示出输入整流器电路通电之后的第一时刻。如将会预期的,应注意的是总线电容器CB的充电电流(突入电流)仅在无源部件P(NTC)中循环。MOSFET的触发极G与源极S端子之间的电压由于图3所示的R1和C1而缓慢地增加。在将总线电容器CB充满电之后(在这种情况下,在60ms之后),MOSFET的触发电压在开始传导的最小水平之下继续。
图7示出图6的那些事件之后的事件序列,其中,对频率逆变器的主电路10的命令电路进行初始化,获取经处理的功率的读数,并且决定是否要驱动MOSFET。
换言之,图7示出了在图6的那些事件之后的事件序列。在本示例中,MOSFET的触发极G与源极S之间的电压在0.4s内达到开始传导的最小水平(约4V)。请记住,总线电容器CB被完全充电,并且控制单元3保持逆变器不工作(压缩机停止),在MOSFET与无源部件P中不存在相关的输入电流循环。在时刻2s(2秒),控制单元3驱动(图3的)晶体管Q1,减小了MOSFET的触发电压。在时刻3s,驱动压缩机,提高整流器的输入电流。重要的是请注意,在控制单元3计算被输送到压缩机的功率的同时电流循环通过无源部件P。如果功率低于参考值(参见图8,其例示了有源开关K被驱动或被断开连接时的功率水平,考虑滞后以防止有源开关K的间歇驱动),则驱动MOSFET(ON),使得输入电流也在其中循环(时刻6s),减少先前存在于无源部件P中的传导损耗。
如先前已提到的,只有当关联的等效阻抗足以以适当的方式使输入电流的谐波含量衰减时,才发生有源开关K的驱动。因此,控制单元3能够识别功率的此水平或与功率成比例的任何其他变量。有源开关K的输入和阻断可以跟随滞后之后,如在图8中例示的。在本示例中,当输入功率下降至低于40W的值时,驱动有源开关K,并且当该功率超过45W时将其去激活。
提高能量效率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一种用于冷却设备压缩机中的提高能量效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测量频率逆变器的主电路10的输入功率;
-当来自频率逆变器的主电路10的输入功率低于第一预置参考值PON时,将有源开关K并联地电关联至无源部件P,以及
-当来自频率逆变器的主电路10的输入功率高于第二预置参考值POFF时,将有源开关K与无源部件P电分离,并且第二预置参考值POFF大于第一预置参考值PON
在图9所示的流程图中,可以注意到的是在压缩机不工作的同时电路保持不活动(MOSFET断开连接)。在压缩机启动之后,测量功率值,将其与参考值POFF(滞后的上限值)相比较。如果此功率大于POFF,则保持MOSFET断开连接,因为必须使无源部件P的传导电阻在用于使输入电流的谐波含量衰减的电路中。相反,只有当压缩机工作时且当输入功率低于滞后的下限值PON时,MOSFET才被连接。MOSFET在压缩机正在工作的同时将保持连接,并且功率读数不高于POFF值。
性能比较
图10示出通过实施频率逆变器的主电路10所获得的实验结果,该频率逆变器的主电路10具有与图2(第一优选实施例)所示的输入整流电路相似的输入整流电路,其中,有源开关K由MOSFET型号IRF840AS构成且无源部件P由在25℃下具有10Ω的阻值的NTC(型号B57237S0100M)构成。图10示出了包含两个曲线的曲线图,所述曲线涉及去激活MOSFET状态(MOSFET OFF)和被驱动MOSFET(MOSFETON)状态时的频率逆变器的主电路10的效率增益及其输入功率。
基于所述曲线图的这两个曲线,可以推断出对于20至60W范围的输入功率而言,与NTC并联的MOSFET的传导电阻的添加(MOSFET被驱动状态或MOSFET ON)相对于去激活MOSFET状态(MOSFET OFF)提供了0.5和0.6%之间的逆变器的效率增加,这证明在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的实际实施中获得了效率增益。
图11允许申请WO2008/120928所示技术的布置的效率增益值(作为输入功率的百分比)与本发明(图2—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比较。所使用的继电器是型号F3AA012E,具有240mW的固定的线圈架消耗,并且所使用的MOSFET是部件型号STD12NM50N,在50℃的结温度下具有0.46Ω的传导电阻值。
基于图11的观察,可以推断在专利申请WO2008/120928中提出的具有继电器的解决方案(采用与无源部件并联的继电器触点)未提供期望的效率增益,也就是说,其未以令人满意的方式达到由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实现的效率增益目标。
下面的表1示出了用于画出图11的曲线的参考状态。在此表中,应注意的是原始布置(没有实施任何有源开关,其为继电器或MOSFET)中的无源部件P(NTC)中的传导损耗与输入电流和传导电阻成比例。
Figure BDA00002608438200101
下面的表2示出使用具有继电器F3AA012E的解决方案时的总损耗。应注意的是,与原始布置(没有实施任何有源开关,其为继电器或MOSFET)的差别对于30W的输入功率无关紧要,并且对于更低的功率值甚至是负面的。
Figure BDA00002608438200111
*附加损耗:用以驱动继电器的240mW,以及由于RMS输入电流的较大值而引起的总线电容器中的附加损耗。
下面的表3示出了在图2中提出的解决方案的实施方式(第一优选实施例)中的总损耗的细节以及与原始布置(没有实施任何有源开关,其为继电器或MOSFET)的差别和所获得的效率增益。可以看出的是,该损耗基本上取决于无源部件P(NTC)与MOSFET的传导通道之间的并联关联的传导电阻。
Figure BDA00002608438200131
*附加损耗:用以驱动继电器的23mW,以及由于RMS输入电流的较大值而引起的总线电容器中的附加损耗。
谐波衰减
图12示出在本发明的实际实施方式中获得的输入电流的谐波含量的图表,其中,明显的是,从某个输入功率开始,应当将有源开关K断开连接,使得输入阻抗增加并且谐波上的衰减更大。
特别地,图12使得能够比较根据规范IEC6000-3-2的输入电流的谐波含量的极限和MOSFET被连接时且输入功率为50和75W时的谐波水平。应注意的是,当功率为75W时,15次谐波的极限值被超过。因此证明了应仅对在输入电流的谐波含量接近于极限时的功率值之下的功率执行有源开关K的驱动(必须指出的是,由于关联MOSFET和NTC的等效电阻的减小,输入电流的谐波含量增加)。
在任何情况下,图12说明了本发明能够减小其输入阻抗的值,以便在使输入电流的谐波含量衰减的同时减少由输入电流的传导而引起的损耗。换言之,通过减小NTC元件的电阻,增加与之并联的电阻元件使得电阻的等效值是最小必要值,在冷却系统的低功率状态下使谐波含量充分衰减。通过提高系统所需的功率,撤回并联元件,使得在电路中再次地仅存在NTC的电阻。
因此,借助于MOSFET半导体且在压缩机所需的低功率状态下,本发明能够减小并联关联NTC和MOSFET的电阻,减少频率逆变器的输入电流的循环路径上的焦耳损耗,并因此提高冷却系统的效率。而且,在专利申请WO2008/120928中描述的技术主要由于驱动继电器所需的高消耗而不能实现本发明的目标。
已描述了优选实施例的示例,必须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范围涵盖其他可能变体,这仅仅由所附权利要求的内容来限制,潜在等同物包括在所述权利要求中。

Claims (6)

1.一种用于冷却设备压缩机中的提高能量效率的系统,所述系统至少具有被相互电关联的频率逆变器的主电路(10)和电能电源(FAC),所述频率逆变器电路(10)至少包括:
-波形整流器(4);
-总线电容器(BC),所述总线电容器(BC)与所述波形整流器(4)并联地电关联,所述总线电容器(BC)能够由充电电流进行充电;以及
-无源部件(P),所述无源部件(P)被电关联至所述波形整流器(4),所述无源部件(P)能够减小所述总线电容器(BC)的充电电流和/或使来自所述电能电源(FAC)的输入电流的谐波含量衰减;
所述系统的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从所述频率逆变器的主电路(10)获得输入功率的装置;以及
-控制单元(3),所述控制单元(3)被操作关联至所述用于获得功率的装置,
所述频率逆变器电路设置有能够与所述无源部件(P)并联地电关联的有源开关(K),所述控制单元(3)被布置成基于所述频率逆变器的主电路(10)的输入端处的功率来允许所述有源开关(K)的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被操作关联至所述控制单元(3)和所述有源开关(K)的驱动电路(5),所述控制单元(3)被布置成向所述驱动电路(5)发送命令以当在所述频率逆变器的输入端处测量的功率低于第一预置参考值(PON)时驱动所述有源开关(K),所述控制单元(3)被布置成向所述驱动电路(5)发送命令以当在所述频率逆变器的输入端处测量的功率高于第二预置参考值(POFF)时将所述有源开关(K)断开连接,所述第二预置参考值(POFF)高于所述第一预置参考值(PON)。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获得功率的装置至少包括:
-电流传感器,所述电流传感器被布置成测量总线电流(IB);以及
-电压传感器,所述电压传感器被布置成测量与所述总线电容器(BC)上的电压相对应的总线电压(VB),
并且所述控制单元(3)被布置成基于所述总线电流(IB)的测量结果和所述总线电压(VB)的测量结果来计算被输送到所述压缩机的有功功率,所述控制单元(3)还被布置成计算所述频率逆变器的主电路(10)的输入端处的功率,将被输送到所述压缩机的有功功率与所述波形整流器(4)中的、所述无源部件(P)中的、和/或所述有源开关(K)中的功率损耗相加。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开关(K)由MOSFET晶体管类型的半导体部件构成。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源部件(P)由NTC元件或电感元件或两者的关联构成。
6.一种用于冷却设备压缩机中的提高能量效率的方法,所述压缩机借助于频率逆变器电路(10)被电关联至电能电源(FAC),所述频率逆变器的主电路(10)设置有有源开关(K)和无源部件(P),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测量所述频率逆变器的主电路(10)的输入功率;
-当来自所述频率逆变器的主电路(10)的输入功率低于第一预置参考值(PON)时,将所述有源开关(K)并联地电关联至所述无源部件(P);以及
-当来自所述频率逆变器的主电路(10)的输入功率高于第二预置参考值(POFF)时,将所述有源开关(K)与所述无源部件(P)电分离,所述第二预置参考值(POFF)高于所述第一预置参考值(PON)。
CN201280001728.5A 2011-03-16 2012-03-15 用于冷却设备压缩机中的提高能量效率的系统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598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BRPI1101387-7A BRPI1101387A2 (pt) 2011-03-16 2011-03-16 sistema e mÉtodo de otimizaÇço de eficiÊncia energÉtica para aplicaÇço em compressores de equipamentos de refrigeraÇço
BRPI1101387-7 2011-03-16
PCT/BR2012/000067 WO2012122616A1 (en) 2011-03-16 2012-03-15 System and method of streamlining energy efficiency for application in cooling equipment compressor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59819A true CN102959819A (zh) 2013-03-06
CN102959819B CN102959819B (zh) 2015-11-25

Family

ID=46044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172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59819B (zh) 2011-03-16 2012-03-15 用于冷却设备压缩机中的提高能量效率的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2686930A1 (zh)
CN (1) CN102959819B (zh)
BR (1) BRPI1101387A2 (zh)
WO (1) WO201212261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95020A (zh) * 2017-12-20 2018-06-22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存储介质和变频空调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68294A1 (en) * 2021-06-22 2022-12-29 Abb Schweiz Ag Inrush current limiting circui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34782A (ja) * 1983-12-23 1985-07-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圧縮機駆動装置
EP0423885A1 (de) * 1989-10-17 1991-04-24 Philips Patentverwaltung GmbH Stromversorgungseinrichtung mit Einschaltstrombegrenzungsschaltung
GB2257310A (en) * 1991-05-31 1993-01-06 Toshiba Kk Inverter controlled air conditioner capable of effectively reducing in-rush current at starting
DE20010283U1 (de) * 2000-06-08 2001-07-19 Siemens Ag Stromversorgung mit verlustarmer Einschaltstrombegrenzung
US20020191359A1 (en) * 2001-06-13 2002-12-19 Chin-Hou Chen Inrush current protection circuit
WO2004027800A2 (en) * 2002-09-19 2004-04-01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Current limiting circuit
CN1635682A (zh) * 2003-12-29 2005-07-06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一种整流电路启动保护装置
WO2008120928A1 (en) * 2007-03-31 2008-10-09 Lg Electronics Inc. Refrigerator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CN101594046A (zh) * 2008-05-29 2009-12-02 洋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突入电流限制器
CN201717794U (zh) * 2010-03-04 2011-01-19 汤征宁 一种以阻抗输入滤波的电容降压电路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34782A (ja) * 1983-12-23 1985-07-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圧縮機駆動装置
EP0423885A1 (de) * 1989-10-17 1991-04-24 Philips Patentverwaltung GmbH Stromversorgungseinrichtung mit Einschaltstrombegrenzungsschaltung
GB2257310A (en) * 1991-05-31 1993-01-06 Toshiba Kk Inverter controlled air conditioner capable of effectively reducing in-rush current at starting
DE20010283U1 (de) * 2000-06-08 2001-07-19 Siemens Ag Stromversorgung mit verlustarmer Einschaltstrombegrenzung
US20020191359A1 (en) * 2001-06-13 2002-12-19 Chin-Hou Chen Inrush current protection circuit
WO2004027800A2 (en) * 2002-09-19 2004-04-01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Current limiting circuit
CN1635682A (zh) * 2003-12-29 2005-07-06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一种整流电路启动保护装置
WO2008120928A1 (en) * 2007-03-31 2008-10-09 Lg Electronics Inc. Refrigerator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CN101594046A (zh) * 2008-05-29 2009-12-02 洋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突入电流限制器
CN201717794U (zh) * 2010-03-04 2011-01-19 汤征宁 一种以阻抗输入滤波的电容降压电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95020A (zh) * 2017-12-20 2018-06-22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存储介质和变频空调设备
CN108195020B (zh) * 2017-12-20 2020-04-07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存储介质和变频空调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59819B (zh) 2015-11-25
EP2686930A1 (en) 2014-01-22
WO2012122616A1 (en) 2012-09-20
BRPI1101387A2 (pt) 2013-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80366B2 (ja) Acライン電圧の調節器および制御器
US8796966B2 (en) Motor controller and related method
JP6211609B2 (ja) スイッチングによる損失を低減する自動車両用バッテリ充電器の制御方法
US9306407B2 (en) Battery system and method
CN101309019A (zh) 高效发电机
KR101457569B1 (ko) 정류 회로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모터 구동 장치
KR20150060722A (ko) 차량 배터리를 충전하기 위한 시스템
US8773878B2 (en) Three-phase reactor power saving device
CN110022055A (zh)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电路、家电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2959819B (zh) 用于冷却设备压缩机中的提高能量效率的系统和方法
CN103117652B (zh) 基于热敏电阻的单相整流器软上电电路
CN203691263U (zh) 直流电源装置、马达驱动装置、空调装置、冰箱及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
US20200235606A1 (en) Power supply circuit
CN103997279A (zh) 用于控制无刷电机的方法和控制电路
CN113701306A (zh) 空调器中压缩机的保护控制方法和装置、电机控制器
CN113364305A (zh) 一种用于控制变频压缩机转速的变频器及其控制方法
JP2014007875A (ja)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CN110011529A (zh)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电路、家电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Resutík et al. Power Losses Analysis of 3× 5 Matrix Converter Based on SiC Semiconductors in MATLAB Simulink
CN108322027A (zh) 一种功率变换电路
Heffernan et al. Heat‐pump performance: voltage dip/sag, under‐voltage and over‐voltage
CN105450050A (zh) 电解电容串上电电阻的软上电整流电路
Manoliu 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an induction motor with chopper-controlled rotor resistance
CN105846626B (zh) 自激式车用发电机
Anderson et al. Efficiency improvement of permanent-split capacitor motors in HVAC applications using a two-phase asymmetrical inver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419

Address after: Brazil Joinville

Patentee after: Embraco Compressor Industry and Refrigeration Solutions Co.,Ltd.

Address before: Sao Paulo

Patentee before: WHIRLPOOL S.A.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