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58040B - 移动性管理网络及移动管理域间切换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性管理网络及移动管理域间切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58040B
CN102958040B CN201110252417.3A CN201110252417A CN102958040B CN 102958040 B CN102958040 B CN 102958040B CN 201110252417 A CN201110252417 A CN 201110252417A CN 102958040 B CN102958040 B CN 1029580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ritory
ipv
proxy
proxy 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5241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58040A (zh
Inventor
陈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25241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5804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9580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580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580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580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性管理网络及移动管理域间切换方法。网络包括多个包括代理设备和多个移动接入网关的代理移动IPv6域;移动接入网关在检测到其他域内的移动节点时,向本地代理设备发送第一PMIPv6绑定更新消息并接收其返回的第一PMIPv6绑定确认消息,以与本地代理设备建立双向隧道,并向移动节点发送家乡网络前缀;代理设备接收第一PMIPv6绑定更新消息并返回第一PMIPv6绑定确认消息;并接收本域内的移动节点发送的第一MIPv6绑定更新消息并返回第一MIPv6绑定确认消息,以与本域内的移动节点建立双向隧道。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可以在既支持局域移动性又支持全局移动性的情况下实现多连接技术。

Description

移动性管理网络及移动管理域间切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移动性管理网络及移动管理域间切换方法。
背景技术
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简称为:GSM)、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简称为:GPRS)技术、第三代(3rd-Generation;简称为:3G)移动通信技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为:LTE)、WiFi、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简称为:WiMax)等多种无线技术的发展,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相互交叠的、异构的接入环境。而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和用户需要同时获得多种网络特性的需求的出现,催生了终端多连接技术。终端多连接技术和当前相互交叠的、异构的接入环境,使用户可以通过多接口终端的多个网络接口同时接入多个网络获取相应的网络特性。与在同一时刻只能使用唯一网络的方案相比,终端多连接技术有利于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尤其是能够使有限的无线网络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
当多接口终端上同时运行有多个应用流时,可以为不同的应用流选择合适的网络连接,并为不同的应用流选择某一网络接口,即流绑定技术。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简称为:IETF)在请求评论(Request For Comments;简称为:RFC)6089中定义了移动互联网协议第6版本(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简称为:IPv6)和基本互联网移动性(Network Mobility;简称为:NEMO)协议基础上的流绑定方案。
其中,移动IPv6满足移动节点(Mobile Node;简称为:MN)切换时维持因特网可达性,但是移动IPv6协议需要移动节点向网络中的家乡代理发出移动性管理信令,切换相关的决策由移动节点完成,对移动节点来说负担较重,于是出现了代理移动IPv6。代理移动IPv6使移动节点解放出来,将切换相关的决策交由移动接入网关和本地移动锚点来完成,但是由于基于网络的移动性协议在路由优化和灵活性方面的欠缺,一般并不采用代理移动IPv6作为全局移动性协议,也就是说以代理移动IPv6协议为基础实现的流绑定方案只能实现局域移动性而无法实现全局移动性。因此,如何在既支持局域移动性又支持全局移动性的情况下实现多连接技术成为目前面临的一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性管理网络及移动管理域间切换方法,用以在既支持局域移动性又支持全局移动性的情况下实现多连接技术。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性管理网络,包括:多个代理移动IPv6域;每个所述代理移动IPv6域包括:代理设备和多个移动接入网关;
所述移动接入网关,用于在检测到其他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移动节点接入本地链路时,向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代理设备发送第一PMIPv6绑定更新消息,并接收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代理设备返回的第一PMIPv6绑定确认消息,以与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代理设备建立双向隧道,并向所述其他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移动节点发送本代理移动IPv6域的代理设备所分配的家乡网络前缀,以使所述其他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移动节点生成包括其所属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代理设备所分配的家乡网络前缀和根据其所接入的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代理设备所分配的家乡网络前缀生成的全局IPv6地址的第一MIPv6绑定更新消息并将所述第一MIPv6绑定更新消息发送给其所属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代理设备;
所述代理设备,用于接收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移动接入网关发送的第一PMIPv6绑定更新消息,根据所述第一PMIPv6绑定更新消息建立第一绑定缓存关系,向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移动接入网关返回第一PMIPv6绑定确认消息,以与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代理设备建立双向隧道,并接收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移动节点发送的携带有其所属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代理设备所分配的家乡网络前缀和根据其所接入的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代理设备所分配的家乡网络前缀生成的全局IPv6地址的第一MIPv6绑定更新消息,根据所述第一MIPv6绑定更新消息建立第二绑定缓存关系,并向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移动节点返回第一MIPv6绑定确认消息,以与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移动节点建立双向隧道。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管理域间切换方法,包括:
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移动接入网关在检测到其他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移动节点接入本地链路时,向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代理设备发送第一PMIPv6绑定更新消息;
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代理设备根据第一PMIPv6绑定更新消息建立第一绑定缓存关系,并向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移动接入网关返回第一PMIPv6绑定确认消息,以与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移动接入网关建立双向隧道;
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移动接入网关向检测到的接入本地链路的其他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移动节点发送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代理设备所分配的家乡网络前缀;
接入本代理移动IPv6域的其他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移动节点生成包括其所属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代理设备所分配的家乡网络前缀和根据其所接入的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代理设备所分配的家乡网络前缀生成的全局IPv6地址的第一MIPv6绑定更新消息,并将所述第一MIPv6绑定更新消息发送给其所属的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代理设备;
所述移动节点所属的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代理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第一MIPv6更新消息建立第二绑定缓存关系,并向所述移动节点发送第一MIPv6绑定确认消息,以与所述移动节点建立双向隧道。
本发明的移动性管理网络及移动性管理域间切换方法,通过在代理移动IPv6域内布设同时支持代理移动IPv6和移动IPv6两种技术的代理设备,将两种技术结合起来,当移动节点跨域时,采用移动IPv6技术进行域间绑定关系的建立,实现全局移动性的管理,当移动节点不跨域时,采用代理移动IPv6进行域内绑定关系的建立,实现局部移动性的管理,进而使得多连接技术可以在既支持局域移动性又支持全局移动性的条件下实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性管理网络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管理域间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2B为图2A所基于的移动性管理网络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管理域内切换方法的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性管理网络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移动性管理网络包括:多个代理移动IPv6域10,每个代理移动IPv6域10彼此相互连接。其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每个代理移动IPv6域10包括代理设备11和至少一个移动接入网关12。各个代理移动IPv6域10中的代理设备11相互连接,构成整个移动性管理网络。
移动接入网关12,用于在检测到其他代理移动IPv6域10内的移动节点接入本地链路时,向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代理设备11发送第一代理移动IPv6(Proxy Mobile IPv6;简称为:PMIPv6)绑定更新消息,并接收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代理设备11返回的第一PMIPv6绑定确认消息,以与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代理设备11建立双向隧道。其中,本代理移动IPv6域是指移动接入网关12所属的代理移动IPv6域10。
另外,移动接入网关12还用于向其他代理移动IPv6域10内的、接入到本代理移动IPv6域的移动节点发送本代理移动IPv6域的代理设备11所分配的家乡网络前缀;其他代理移动IPv6域10内的、接入到本代理移动IPv6域的移动节点首先会根据其所接入的代理移动IPv6域10内的代理设备11所分配的家乡网络前缀(即移动接入网关12发送的家乡网络前缀)生成全局IPv6地址,然后生成包括移动节点所属代理移动IPv6域10的代理设备11分配给该移动节点的家乡网络前缀和所生成的全局IPv6地址的第一移动IPv6(Mobile IPv6;简称为:MIPv6)绑定更新消息,并将所生成的第一MIPv6绑定更新消息发送给其所属代理移动IPv6域10内的代理设备11。
代理设备11,用于接收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移动接入网关12发送的第一PMIPv6绑定更新消息,并向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移动接入网关12返回第一PMIPv6绑定确认消息,以与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移动接入网关12建立双向隧道。其中,当代理设备11接收到第一PMIPv6绑定更新消息时,会根据第一PMIPv6绑定更新消息携带的相关参数建立第一绑定缓存关系。该第一绑定缓存关系包含如下参数信息:绑定接口优先级(BID-PRI)、绑定接口标识符(BID)、移动节点标识(MN-ID)、无线接入技术(ATT)、家乡网络前缀、代理转交地址(Proxy-CoA)、流优先级(FID-PRI)、流标识符(FID)、流选择器(TS)和操作(Action)。上述绑定接口优先级、绑定接口标识符、移动节点标识、无线接入技术、家乡网络前缀、代理转交地址、流优先级等所有参数信息都是由第一PMIPv6绑定更新消息携带的。移动接入网关12可从移动节点获取上述相关参数。其中,家乡网络前缀即为代理设备11分配给移动节点的家乡网络前缀;移动接入网关12与本代理移动IPv6域的代理设备11连接的上行接口的IPv6地址即为代理转交地址。其中,绑定接口是指移动节点接入本代理移动IPv6域时所用的接口;移动节点的标识是指接入本代理移动IPv6域的其他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移动节点的标识;所使用的无线接入技术可以为第三代(3rd-Generation;简称为:3G)移动通信技术、WiFi等。
进一步,当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移动节点接入其他代理移动IPv6域的链路时,会向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代理设备11返回第一MIPv6绑定更新消息,则代理设备11还用于接收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接入到其他代理移动IPv6域10的移动节点发送的第一MIPv6绑定更新消息,并向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接入到其他代理移动IPv6域10的移动节点返回第一MIPv6绑定确认消息,以与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接入到其他代理移动IPv6域10的移动节点建立双向隧道。其中,第一MIPv6绑定更新消息携带有移动节点根据其所接入的代理移动IPv6域10内的代理设备11所分配的家乡网络前缀生成的全局IPv6地址和其所属代理移动IPv6域10内的代理设备11为其所分配的家乡网络前缀,当代理设备11接收到第一MIPv6绑定更新消息时,会根据第一MIPv6绑定更新消息携带的有关参数生成第二绑定缓存关系。第二绑定缓存关系包括如下参数信息:绑定接口优先级、绑定接口标识符、移动节点标识、无线接入技术、家乡网络前缀、转交地址(CoA)、流优先级、流标识符、流选择器和操作。上述绑定接口优先级、绑定接口标识符、移动节点标识、无线接入技术、家乡网络前缀和转交地址是由第一MIPv6绑定更新消息携带的。其中,家乡网络前缀是指移动节点所属代理移动IPv6域10内的代理设备11分配给移动节点的本地家乡网络前缀;移动节点将其所接入的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代理设备11所分配的家乡网络前缀与绑定接口的64位标识符进行绑定形成转交地址。其中,转交地址即为第一MIPv6绑定更新消息中的全局IPv6地址。
更进一步,本实施例的移动接入网关12除了检测其他代理移动IPv6域10内的移动节点接入外,还会检测到本代理移动IPv6域的移动节点接入本地链路,此时,移动接入网关12向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代理设备11发送第二PMIPv6绑定更新消息,并接收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代理设备11返回的第二PMIPv6绑定确认消息,以与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代理设备11建立双向隧道。
相应地,代理设备11还用于接收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移动接入网关12发送的第二PMIPv6绑定更新消息,向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移动接入网关12返回第二PMIPv6绑定确认消息,以与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移动接入网关12建立双向隧道。当代理设备11接收到第二PMIPv6绑定更新消息时,也会根据第二PMIPv6绑定更新消息携带的参数形成一绑定缓存关系,即第三绑定缓存关系。该第三绑定缓存关系包含的参数信息与第一绑定缓存关系的相同。
由上述可见,在执行PMIPv6时,代理设备11形成的第一绑定缓存关系或第三绑定缓存关系包含的是代理转交地址,该代理转交地址即为移动接入网关12与代理设备11连接的接口(即上行接口)的IPv6地址;在执行MIPv6时,代理设备11形成的第二绑定缓存关系包含的是转交地址,转交地址是由移动节点将其接入的代理移动IPv6域10内的代理设备11所分配的家乡网络前缀与绑定接口的标识符进行绑定形成的,其他参数相类似。故在本实施例中,代理设备11可以通过同一绑定缓存结构来存储第一绑定缓存关系、第二绑定缓存关系和第三绑定缓存关系。对于不同情况,相同字段对应的具体值不同。
本实施例的移动性管理网络,通过在代理移动IPv6域内布设同时支持PMIPv6和MIPv6两种技术的代理设备,将两种技术结合起来,当移动节点跨域时,采用MIPv6技术进行域间绑定关系的建立,实现全局移动性的管理,当移动节点不跨域时,采用PMIPv6进行域内绑定关系的建立,实现局部移动性的管理,进而使得多连接技术可以在既支持局域移动性又支持全局移动性的条件下实现。
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移动性管理网络中,主要存在两种移动管理情景:一种是对移动节点从所属代理移动IPv6域移动到其他代理移动IPv6域之间的移动(称为域间切换)进行管理,一种是对移动节点在所属代理移动IPv6域或者在当前所接入的代理移动IPv6域的各个移动接入网关之间的移动进行管理。以下实施例将分别对上述两种移动管理情景进行说明。
图2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管理域间切换方法的流程图;图2B为图2A所基于的移动性管理网络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B所示,本实施例的移动性管理网络包括:第一代理移动IPV6域20和第二代理移动IPv6域30。第一代理移动IPv6域20包括:第一代理设备21和第一移动接入网关22(仅图示出1个),且设第一代理设备21的IPv6地址为2001:da8:205::6a::2/64,设第一移动接入网关22的上行接口的IPv6地址为3ffe:3240:8007:12::1/64,下行接口的IPv6地址为2001:da8:205:60f::2/64。第二代理移动IPv6域30包括:第二代理设备31、第二移动接入网关32(仅图示出1个)和第三移动接入网关33。且假设第二代理设备31的IPv6地址为2001:da8:205:60b::2/64,设第二移动接入网关32的上行接口的IPv6地址为3ffe:3240:8007:11::1/64,下行接口的IPv6地址为2001:da8:205:60e::2/64;第三移动接入网关33的上行接口的IPv6地址为3ffe:3240:8007:10::1/64,下行接口的IPv6地址为2001:da8:205:60d::2/64。在本实施例中,上行接口是指第一移动接入网关22与第一代理设备21连接的有线口或是指第二移动接入网关32与第二代理设备31连接的有线口或者是指第三移动接入网关33与第二代理设备31连接的有线口,下行接口是指第一移动接入网关22与移动节点连接的无线口或是指第二移动接入网关32与移动节点连接的无线口或者是指第三移动接入网关33与移动节点连接的无线口。其中,移动节点属于第一代理移动IPv6域20,本实施例以移动节点从第一代理移动IPv6域20移动到了第二代理移动IPv6域30且被第二代理移动IPv6域30的第二移动接入网关32检测到。如图2A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1、第一代理移动IPv6域20内的移动节点通过第一移动接入网关22接入所属代理移动IPv6域的接入链路,并与第一移动接入网关22进行通信。
在执行步骤1之前,移动节点在第一移动接入网关22下,已经完成PMIPv6和MIPv6过程。第一代理设备21为移动节点分配家乡网络前缀,所分配的家乡网络前缀是3ffe:3240:8007:15/64。此时,第一代理设备21下记录有一条针对PMIPv6过程的绑定缓存关系(亦即上述实施例中提到的第三绑定缓存关系),该绑定缓存关系主要包括以下信息:绑定接口优先级取值为10、绑定接口标识符取值为1、移动节点标识取值为mndomain1、无线接入技术取值为3G、家乡网络前缀取值为3ffe:3240:8007:15/64、代理转交地址为3ffe:3240:8007:12::1/64(即代理转交地址为第一移动接入网关22的上行接口的IPv6地址)、流优先级取值为10、流标识符取值为3、流选择器取值为文本传输协议(TCP)、操作为转发(forward)、策略激活(A/I)字段取值为激活(即A)。此处的策略激活字段表示PMIPv6流程被激活。
另外,对于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移动节点而言,在初始时,第一代理设备21也会为移动节点形成一条针对MIPv6过程的绑定缓存关系,该绑定缓存关系主要包括以下信息:绑定接口优先级取值为10、绑定接口标识符取值为1、移动节点标识取值为mndomain1、无线接入技术取值为3G、家乡网络前缀取值为3ffe:3240:8007:15/64、转交地址为3ffe:3240:8007:15::接口标识/64(即转交地址为第一代理设备21为移动节点所分配的家乡网络前缀加接口标识)、流优先级取值为10、流标识符取值为3、流选择器取值为TCP、操作为forward、策略激活(A/I)字段取值为A。此处的策略激活字段表示MIPv6流程被激活。
步骤2、第一代理移动IPv6域20内的移动节点移动到第二代理移动IPv6域30内,并向第二移动接入网关32请求接入第二代理移动IPv6域30的接入链路。
其中,当附着在第二代理移动IPv6域30的接入链路上的移动节点接入第二移动接入网关32时,向第二移动接入网关32提交RFC4283定义的网络接入标识符(NAI)用于接入认证过程,也就是所述的向第二移动接入网关32请求接入第二代理移动IPv6域30内的链路。
步骤3、第二移动接入网关32检测到第一代理移动IPv6域20内的移动节点,在其接入认证通过时,启动PMIPv6绑定流程,即向第二代理移动IPv6域30内的第二代理设备31发送第一PMIPv6绑定更新消息。
当移动节点移动到第二移动接入网关32下时,第二移动接入网关32执行移动检测,并会通过一些链路层信息的交互发现有移动节点接入。然后,第二移动接入网关32开始对接入移动节点的认证过程,具体的第二移动接入网关32将认证请求发送给认证服务器(未图示),由认证服务器完成对移动节点的身份认证。
其中,在上述过程中,第二移动接入网关32会获知移动节点的绑定接口、绑定接口的标识符、绑定接口优先级、移动节点的标识、所使用的无线接入技术等相关参数,并将第二代理设备31分配给移动节点的家乡地址前缀和自己的上行接口的IPv6地址连同上述相关参数一并封装在第一PMIPv6绑定更新消息中发送给第二代理设备31。在本实施例中,设第二代理设备31分配给移动节点的家乡网络前缀为3ffe:3240:8007:16/64。
步骤4、第二代理移动IPv6域30内的第二代理设备31接收第一PMIIPv6绑定更新消息,根据第一PMIPv6绑定更新消息建立第一绑定缓存关系。
第二代理设备31根据第一PMIPv6绑定更新消息建立的第一绑定缓存关系主要包括以下信息:绑定接口优先级取值为10、绑定接口标识符取值为1、移动节点标识取值为mndomain1、无线接入技术取值为3G、家乡网络前缀取值为3ffe:3240:8007:16/64、代理转交地址为3ffe:3240:8007:11::1/64(即代理转交地址为第二移动接入网关32的上行接口的IPv6地址)、流优先级取值为10、流标识符取值为3、流选择器取值为TCP、操作取值为forward、A/I取值为A。
步骤5、第二代理设备31向第二移动接入网关32返回第一PMIPv6绑定确认消息,以与第二移动接入网关32建立双向隧道。
步骤6、第二移动接入网关32向检测到的接入本地链路的第一代理移动IPv6域20内的移动节点发送第二代理设备31分配的家乡网络前缀。
即第二移动接入网关32将家乡网络前缀3ffe:3240:8007:16/64发送给移动节点。
步骤7、接入第二代理移动IPv6域30的第一代理移动IPv6域20内的移动节点接收第二移动接入网关32发送的家乡网络前缀,根据第二移动接入网关32发送的家乡网络前缀生成全局IPv6地址,并向其所属的第一代理移动IPv6域20内的第一代理设备21返回携带有全局IPv6地址和其所属的第一代理移动IPv6域20内的第一代理设备21所分配的家乡网络前缀的第一MIPv6绑定更新消息。
其中,移动节点收到第二移动接入网关32发送的家乡网络前缀3ffe:3240:8007:16/64,发现与当前家乡网络前缀3ffe:3240:8007:15/64不一样,从而获知自己移动到了外地代理移动IPv6域,于是触发MIPv6流程。于是,移动节点将第二代理移动IPv6域30内的第二代理设备31所分配的家乡网络前缀3ffe:3240:8007:16/64结合绑定接口的64位标识组成在外地域即第二代理移动IPv6域30的转交地址,即3ffe:3240:8007:16::64位标识(亦即MIPv6转交地址)。
在生成MIPv6转交地址后,移动节点同时将第一代理设备21所分配的家乡网络前缀3ffe:3240:8007:15/64和生成的MIPv6转交地址3ffe:3240:8007:16::64位标识封装在第一MIPv6绑定更新消息中,发送给第一代理设备21。在第一MIPv6绑定更新消息中还包括其他相关信息。该过程属于MIPv6绑定流程。在MIPv6过程中,由移动节点将转交地址发送给其所属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代理设备,而在PMIPv6过程中,是由移动接入网关将代理转交地址转发给其所属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代理设备。
步骤8、移动节点所属第一代理移动IPv6域20内的第一代理设备21接收第一MIPv6绑定更新消息,并根据第一MIPV6绑定更新消息建立第二绑定缓存关系,并向移动节点发送第一MIPv6绑定确定消息,以与移动节点建立双向隧道。
第一代理设备21接收第一MIPV6绑定更新消息,并根据第一MIPV6绑定更新消息建立第二绑定缓存关系,该绑定缓存关系主要包括以下信息:绑定接口优先级取值为10、绑定接口标识符取值为1、移动节点标识取值为mndomain1、无线接入技术取值为3G、家乡网络前缀取值为3ffe:3240:8007:15/64、转交地址为3ffe:3240:8007:16::64位标识、流优先级取值为10、流标识符取值为3、流选择器取值为TCP、操作为forward、策略激活(A/I)字段取值为A。
此时,第一代理设备21针对MIPV6过程记录的绑定缓存关系与步骤1之前针对MIPv6过程记录的绑定缓存关系的区别主要在于:转交地址不同。
本实施例的移动管理域间切换方法,在移动节点从所属代理移动IPv6域移动到其他移动代理移动IPv6域时,移动节点所属代理移动IPv6域内执行MIPv6绑定更新流程,移动节点移动到的代理移动IPv6域执行PMIPv6绑定更新流程,实现跨域的移动管理,实现了全局的移动管理,为多连接技术在同时支持局域移动性和全局移动性的条件下实现打下了基础。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管理域内切换方法的流程。本实施例同样基于图2B所示移动性管理网络实现。本实施例以移动节点从当前接入到的第二代理移动IPv6域30的第二移动接入网关32移动到第二代理移动IPv6域30的第三移动接入网关33为例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a、移动节点通过第二移动接入网关32接入本地链路,并与第二移动接入网关32进行通信。
步骤b、移动节点移动到第三移动接入网关33,并向第三移动接入网关33发出接入认证请求。
步骤c、第三移动接入网关33检测到移动节点,并接收移动节点发送的接入认证请求,对移动节点进行接入认证,当认证通过时,第三移动接入网关33向第二代理设备31发送第二PMIPv6绑定更新消息。
当移动节点移动到第三移动接入网关33下时,第三移动接入网关33执行移动检测,并会通过一些链路层信息的交互发现有移动节点接入。然后,第三移动接入网关33开始对接入移动节点的认证过程,具体的第三移动接入网关33将认证请求发送给认证服务器(未图示),由认证服务器完成对移动节点的身份认证。
其中,在上述过程中,第三移动接入网关33会获知移动节点的绑定接口、绑定接口的标识符、绑定接口优先级、移动节点的标识、所使用的无线接入技术等相关参数,并将第二代理设备31分配给移动节点的家乡地址前缀和自己的上行接口的IPv6地址连同上述相关参数一并封装在第二PMIPv6绑定更新消息中发送给第二代理设备31。与图2A所示实施例相比,移动节点从第二代理移动IPv6域30内的第二移动接入网关32移动到了第三移动接入网关33下,属于域内切换,故第二代理设备31分配给移动节点的家乡网络前缀未发生变化,仍为3ffe:3240:8007:16/64。
步骤d、第二代理设备31接收第二PMIPv6绑定更新消息,并根据第二PMIPv6绑定更新消息建立第三绑定缓存关系。
步骤e、第二代理设备31向第三移动接入网关33返回第二PMIPv6绑定确认消息,以与第三移动接入网关33建立双向隧道。
第二代理设备31根据第二PMIPv6绑定更新消息建立的第三绑定缓存关系主要包括以下信息:绑定接口优先级取值为10、绑定接口标识符取值为1、移动节点标识取值为mndomain1、无线接入技术取值为3G、家乡网络前缀取值为3ffe:3240:8007:16/64、代理转交地址为3ffe:3240:8007:10::1/64(即代理转交地址为第三移动接入网关33的上行接口的IPv6地址)、流优先级取值为10、流标识符取值为3、流选择器取值为TCP、操作取值为forward、A/I取值为A。此处的策略激活字段表示PMIPv6流程被激活。
步骤f、第三移动接入网关33向移动节点下发第二代理设备31所分配的家乡网络前缀,并结束此次切换操作。
在域内切换时,第三移动接入网关33触发PMIPv6流程,由于是域内切换,第二代理设备31分配给移动节点的家乡网络前缀不变,故第二代理设备31下针对PMIPv6流程的绑定缓存关系中的家乡网络前缀不变,而代理转交地址变为3ffe:3240:8007:10::1/64(即代理转交地址为第三移动接入网关33的上行接口的IPv6地址)。
在域内切换时,移动节点接收到第三移动接入网关33发送的家乡网络前缀,并将第三移动接入网关33发送的家乡网络前缀与之前的家乡网络前缀进行比较,发现两者相同,识别出是在同一代理移动IPv6域内移动,故移动节点不触发MIPv6流程。此时,第一代理设备21下针对MIPv6过程的绑定缓存关系中的家乡网络前缀仍为3ffe:3240:8007:15/64、转交地址仍为3ffe:3240:8007:16::接口标识/64(即转交地址为第二代理设备31分配的家乡网络前缀加接口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以属于第一代理移动IPv6域的移动节点在第二代理移动IPv6域内发生域内切换为例,但并不限于此,属于第一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移动节点在第一代理移动IPv6域内发生域内切换时也只触发PMIPv6流程,而不触发MIPv6流程,也就是说代理设备只对针对PMIPv6流程的绑定缓存关系进行更新,而不修改针对MIPv6流程的绑定缓存关系。本实施例的移动管理域内切换方法,在移动节点在同一代理移动IPv6域内移动时,通过执行PMIPv6绑定更新流程,实现局域移动性管理,为多连接技术在同时支持局域移动性和全局移动性的条件下实现打下了基础。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4)

1.一种移动性管理网络,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代理移动IPv6域;每个所述代理移动IPv6域包括:代理设备和至少一个移动接入网关;
所述移动接入网关,用于在检测到其他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移动节点接入本地链路时,向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代理设备发送第一代理移动IPv6PMIPv6绑定更新消息,并接收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代理设备返回的第一PMIPv6绑定确认消息,以与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代理设备建立双向隧道,并向所述其他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移动节点发送本代理移动IPv6域的代理设备所分配的家乡网络前缀,以使所述其他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移动节点生成包括其所属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代理设备所分配的家乡网络前缀和根据其所接入的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代理设备所分配的家乡网络前缀生成的全局IPv6地址的第一移动IPv6MIPv6绑定更新消息并将所述第一MIPv6绑定更新消息发送给其所属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代理设备;
所述代理设备,用于接收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移动接入网关发送的第一PMIPv6绑定更新消息,根据所述第一PMIPv6绑定更新消息建立第一绑定缓存关系,向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移动接入网关返回第一PMIPv6绑定确认消息,以与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代理设备建立双向隧道,并接收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移动节点发送的携带有其所属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代理设备所分配的家乡网络前缀和根据其所接入的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代理设备所分配的家乡网络前缀生成的全局IPv6地址的第一MIPv6绑定更新消息,根据所述第一MIPv6绑定更新消息建立第二绑定缓存关系,并向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移动节点返回第一MIPv6绑定确认消息,以与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移动节点建立双向隧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性管理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接入网关还用于在检测到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移动节点接入本地链路时,向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代理设备发送第二PMIPv6绑定更新消息,并接收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代理设备返回的第二PMIPv6绑定确认消息,以与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代理设备建立双向隧道;
所述代理设备还用于接收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移动接入网关发送的第二PMIPv6绑定更新消息,根据所述第二PMIPv6绑定更新消息建立第三绑定缓存关系,向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移动接入网关返回第二PMIPv6绑定确认消息,以与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移动接入网关建立双向隧道。
3.一种移动管理域间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移动接入网关在检测到其他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移动节点接入本地链路时,向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代理设备发送第一代理移动IPv6PMIPv6绑定更新消息;
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代理设备根据第一PMIPv6绑定更新消息建立第一绑定缓存关系,并向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移动接入网关返回第一PMIPv6绑定确认消息,以与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移动接入网关建立双向隧道;
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移动接入网关向检测到的接入本地链路的其他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移动节点发送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代理设备所分配的家乡网络前缀;
接入本代理移动IPv6域的其他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移动节点生成包括其所属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代理设备所分配的家乡网络前缀和根据其所接入的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代理设备所分配的家乡网络前缀生成的全局IPv6地址的第一移动IPv6MIPv6绑定更新消息,并将所述第一MIPv6绑定更新消息发送给其所属的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代理设备;
所述移动节点所属的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代理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第一MIPv6更新消息建立第二绑定缓存关系,并向所述移动节点发送第一MIPv6绑定确认消息,以与所述移动节点建立双向隧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管理域间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移动接入网关在检测到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移动节点接入本地链路时,向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代理设备发送第二PMIPv6绑定更新消息;
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代理设备根据所述第二PMIPv6绑定更新消息建立第三绑定缓存关系,并向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移动接入网关返回第二PMIPv6绑定确认消息,以与本代理移动IPv6域内的移动接入网关建立双向隧道。
CN201110252417.3A 2011-08-30 2011-08-30 移动性管理网络及移动管理域间切换方法 Active CN1029580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52417.3A CN102958040B (zh) 2011-08-30 2011-08-30 移动性管理网络及移动管理域间切换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52417.3A CN102958040B (zh) 2011-08-30 2011-08-30 移动性管理网络及移动管理域间切换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58040A CN102958040A (zh) 2013-03-06
CN102958040B true CN102958040B (zh) 2015-02-25

Family

ID=47766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52417.3A Active CN102958040B (zh) 2011-08-30 2011-08-30 移动性管理网络及移动管理域间切换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580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00555B (zh) * 2013-03-27 2015-07-29 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和评测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层次移动IPv6网络的动态HA机制
US10206147B2 (en) * 2013-12-19 2019-02-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rving gateway relocation and secondary node eligibility for dual connectivity
CN103781137B (zh) * 2014-01-16 2017-01-25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消息缓冲机制的6LoWPAN移动设备的通信方法
CN112954041A (zh) * 2021-02-04 2021-06-11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配网广域互动消息传输结构和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3737A (zh) * 2006-04-18 2007-09-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和终端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1523855A (zh) * 2006-10-10 2009-09-02 朗讯科技公司 用于代理移动ip的分组转发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3737A (zh) * 2006-04-18 2007-09-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和终端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1523855A (zh) * 2006-10-10 2009-09-02 朗讯科技公司 用于代理移动ip的分组转发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58040A (zh) 2013-03-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62804B (zh) 移动终端装置及其通信方法
CN101383755B (zh) 代理移动IPv6切换方法及相关网络实体
CN101621785B (zh) 移动节点的注册、通信、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1897217A (zh) IPv4支持代理移动IPv6路由优化协议
CN104618976A (zh) 一种保持ip地址连续性的方法和设备
CN102958040B (zh) 移动性管理网络及移动管理域间切换方法
Ryu et 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improved fast PMIPv6-based network mobility for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Do et al. EPD-NEMO: efficient PMIPv6-based distributed network mobility management
Huang et al. SDN-FHOR-DMM: a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SDN)-based fast handover with the optimal routing control method for distributed mobility management (DMM)
CN101553011A (zh) 确认缺省承载的方法和移动性管理实体
CN101115022B (zh) 实现节点在因特网协议版本6网络中漫游的装置和方法
Choi et al. 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a flow mobility scheme based on proxy mobile IPv6
CN102123526B (zh) 一种多接口移动节点接口配置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1860932A (zh) 切换方法、移动节点、路由器和通信系统
CN102369779A (zh) 网际协议流移动方法及装置、通信系统
Hussain et al. A novel intra-domain continues handover solution for inter-domain Pmipv6 based vehicular network
Oh et al. Low latency handover scheme based on optical buffering at LMA in proxy MIPv6 networks
CN105191417A (zh) 路由方法及路由装置
CN105264820A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边界网关和控制面装置
CN213367825U (zh) 基于IPv6跨域漫游的终端管理系统
Park et al. The fast handover scheme for mobile nodes in NEMO-enabled PMIPv6
CN101350762B (zh) 网络侧管理绑定信息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Kim et al. A method to support multiple interfaces a mobile node in next generation wireless network
CN101415172A (zh) 移动数据连接的ip地址释放方法和设备
Mahenthiran et al. An overview of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mobility management protocols: approaches and its challeng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