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57609A - 消息路由的方法与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消息路由的方法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57609A
CN102957609A CN2011102497782A CN201110249778A CN102957609A CN 102957609 A CN102957609 A CN 102957609A CN 2011102497782 A CN2011102497782 A CN 2011102497782A CN 201110249778 A CN201110249778 A CN 201110249778A CN 102957609 A CN102957609 A CN 1029576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iving terminal
message
route
packet
data exch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4977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57609B (zh
Inventor
乐以长
高超霖
张百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Founder Holdings Development Co ltd
Peking University
Founder International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king University
Founder International Beijing Co Ltd
Peking University Found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king University, Founder International Beijing Co Ltd, Peking University Founder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k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11024977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576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9576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576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576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576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息路由的方法和装置,主要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路由表可读性差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在数据交换服务器收到待路由的消息的属性后,按照路由规则,在XML文件中记录待路由的消息中的各个数据包与该数据包的接收端之间的对应关系;确认数据交换服务器收到所述待路由消息的数据包,然后根据所述XML文件的内容确定所述数据包的接收端,将所述数据包转发至该数据包的接收端,然后在所述XML文件中删除已转发的数据包与该数据包的接收端之间的对应关系。

Description

消息路由的方法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交换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消息路由的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在网络中,数据的交换和传输通常是通过路由分配来实现的,路由分配的规则和结果保存在路由表中,路由表通常以二进制文件或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方式实现。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消息路由技术中,路由表可读性差,对消息路由功能难于进行扩充和扩展;另外无法解决一点对多点等多种传输模式以及需要断点续传的场合中的数据交换问题。
对于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消息路由的方法与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路由表可读性差的问题。本发明的其他目的是解决一点对多点等多种传输模式以及需要断点续传的场合中的数据交换问题,以及对消息路由功能难于进行扩充和扩展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消息路由的方法。
本发明的消息路由的方法包括:在数据交换服务器收到待路由的消息的属性后,按照路由规则,在XML文件中记录待路由的消息的各个数据包与该数据包的接收端之间的对应关系;确认数据交换服务器收到所述待路由消息的数据包,然后根据所述XML文件的内容确定所述数据包的接收端,将所述数据包转发至该数据包的接收端,然后在所述XML文件中删除已转发的数据包与该数据包的接收端之间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地,在根据所述XML文件的内容确定待转发的数据包的接收端之前,在所述XML文件中记录所述待路由的消息的所有接收端;当确认所述数据交换服务器向一个所述接收端转发完成所述待路由的消息的所有数据包之后,在所述XML文件中删除该接收端的记录。
进一步地,在所述确认数据交换服务器已收到所述待路由消息的所有数据包之前,当确认所述数据交换服务器已接收的数据包数目小于所述属性中记载的数据包数目时,在所述XML文件中记录包完备标志为第一内容,当确认所述数据交换服务器已接收的数据包数目等于所述属性中记载的数据包数目时,在所述XML文件中记录所述包完备标志为第二内容;所述确认所述数据交换服务器已收到所述待路由消息的所有数据包,包括:根据所述包完备标志为第二内容确认所述数据交换服务器已收到所述待路由消息的所有数据包。
进一步地,所述确认所述数据交换服务器向一个所述接收端转发完成所述待路由的消息的所有数据包之前,若数据交换服务器已接收的某消息的数据包和某接收端均不存在对应关系且包完备标记为第二内容,则确认所述数据交换服务器向一个所述接收端转发完成所述待路由的消息的所有数据包。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确认所述XML文件中接收端的记录为空,然后删除所述XML文件中记录的所述对应关系和所述待路由的消息的所有接收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消息路由的装置。
本发明的消息路由的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在数据交换服务器收到待路由的消息的属性后,按照路由规则,在XML文件中记录待路由的消息的各个数据包与该数据包的接收端之间的对应关系;转发模块,用于确认数据交换服务器收到待路由消息的数据包,然后根据所述XML文件的内容确定待转发的数据包的接收端,将待转发的数据包转发至该数据包的接收端,然后在所述XML文件中删除已转发的数据包与该数据包的接收端之间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地,还包括接收端记录模块,用于:在所述转发模块根据所述XML文件的内容确定待转发的数据包的接收端之前,在所述XML文件中记录所述待路由的消息的所有接收端;确认所述数据交换服务器向一个所述接收端转发完成所述待路由的消息的所有数据包,然后在所述XML文件中删除该接收端的记录。
进一步地,还包括标志模块,用于:确认所述数据交换服务器已接收的数据包数目小于所述属性中记载的数据包数目,然后在所述XML文件中记录包完备标志为第一内容,以及确认所述数据交换服务器已接收的数据包数目等于所述属性中记载的数据包数目,在所述XML文件中记录所述包完备标志为第二内容;所述转发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包完备标志为第二内容确认所述数据交换服务器已收到所述待路由消息的所有数据包。
进一步地,所述标志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接收端记录模块确认所述数据交换服务器向一个所述接收端转发完成所述待路由的消息的所有数据包之前,若数据交换服务器已接收的某消息的数据包和某接收端均不存在对应关系且包完备标记为第二内容,则确认所述数据交换服务器向一个所述接收端转发完成所述待路由的消息的所有数据包。
进一步地,还包括删除模块,用于确认所述XML文件中接收端的记录为空,然后删除所述XML文件中记录的所述对应关系和所述待路由的消息的所有接收端。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XML文件记录待路由的消息的各个数据包与该数据包的接收端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形成路由表,因XML文件本身具有较好的可读性,由此提高了路由表的可读性。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路由表还能够支持一点对多点的数据传送方式。此外,本实施例中,在路由表内设置了包完备标志,使路由表能够对于数据交换过程中的接收进程和转发进程都做出标识,由此扩展了路由表的功能;当接收端由不在线变为在线时,可以根据XML格式的路由表继续向该接收端转发数据,由此实现了断点续传的功能。
附图说明
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消息路由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数据交换网络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消息属性的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消息数据包的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消息路由的装置基本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消息路由的方法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在数据交换服务器收到待路由的消息的属性后,按照路由规则,在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文件中记录待路由的消息中的各个数据包与该数据包的接收端之间的对应关系。
步骤S13:确认数据交换服务器收到待路由消息的数据包,然后根据XML文件的内容确定待转发的数据包的接收端;
步骤S 15:将待转发的数据包转发至该数据包的接收端;
步骤S17:从XML文件删除已转发的数据包与该数据包的接收端之间的对应关系。
根据上述步骤,采用XML文件记录待路由的消息中的各个数据包与该数据包的接收端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形成路由表,因XML文件本身具有较好的可读性,由此提高了路由表的可读性。
如果待转发的消息需要转发给多个接收端,则步骤S13中根据XML文件的内容确定待转发的数据包的接收端之前,可以在该XML文件中记录待路由的消息的所有接收端;当确认数据交换服务器向一个接收端转发完成待路由的消息的所有数据包之后,在该XML文件中删除该接收端的记录。这样,路由表能够支持一点对多点的数据传送方式。
步骤S13中确认数据交换服务器已收到待路由消息的所有数据包之前,可以对数据包的接收进程做出判断,当确认数据交换服务器已接收的数据包数目小于待路由消息的属性中记载的数据包数目时,在上述XML文件中记录包完备标志为第一内容,当确认数据交换服务器已接收的数据包数目等于待路由消息的属性中记载的数据包数目时,在XML文件中记录该包完备标志为第二内容;这样,在步骤S13中可以根据包完备标志为第二内容来确认数据交换服务器已收到待路由消息的所有数据包。
在确认数据交换服务器向一个接收端转发完成待路由的消息的所有数据包之前,若数据交换服务器已接收的某消息的数据包和某接收端均不存在对应关系且包完备标记为第二内容,则确认数据交换服务器向一个接收端转发完成待路由的消息的所有数据包。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在路由表内设置了包完备标志,使路由表能够对于数据交换过程中的接收进程和转发进程都做出标识,由此扩展了路由表的功能。
此外,为了节省路由表所占用的存储装置的空间,还可以在确认XML文件中接收端的记录为空之后,删除XML文件中记录的上述对应关系和待路由的消息的所有接收端。
以下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更详细的说明。如图2所示,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数据交换网络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中示出了一个发送端、数据交换服务器以及两个接收端App1和App2。基于图2所示的数据交换网络,该例子中主要按图3和图4所示的流程进行处理,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消息属性的处理流程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消息数据包的处理流程示意图。若收到消息属性则执行图3的流程;若收到数据包,则执行图4的流程。以下对本例中的具体步骤做出说明。
步骤一:数据交换服务器收到发送端发送的消息属性时在XML格式的消息路由表建立一个XML元素作为该消息的消息路由项,消息路由项以消息ID作为元素名,此处消息ID为CU81AJ630001,从消息属性获取消息的包总数为2,将包完备标记AllReady设置为假,此处以false表示;
Figure BDA0000086650980000041
步骤二:数据交换服务器根据消息路由规则得到ID为CU81AJ630001的消息有App1和App2两个接收端,在CU81AJ630001消息路由项下建立消息接受端列表SubscriberList元素和包列表PackList元素,在消息接收端列表元素SubscriberList中为App1和App2分别创建一个XML子元素<_App1/>和<_App2/>,由于接收端名称可能为数字,XML不支持数字名开头的元素名,因此在前面加“_”进行转义。数据交换服务器创建每个子元素代表一个接收端,此时XML路由表如下;
Figure BDA0000086650980000051
步骤三:数据交换服务器收到消息的第一个数据包,从元素名为CU81AJ630001的消息路由项的消息接收端列表元素得到两个接收端App1和App2,在数据包列表PackList元素下创建一个数据包接收端列表元素,在该元素中保存了App1和App2两个接收端,新建的数据包接收端列表元素名为<P1>,由于数据包序号为数字,XML不支持数字名开头的元素名,因此在前面加“P”进行转义。此时XML路由表如下:
Figure BDA0000086650980000052
步骤四:数据交换服务器收到消息的第二个数据包,从元素名为CU81AJ630001的消息路由项得到两个接收端App1和App2,在数据包列表PackList元素下创建一个数据包接收端列表元素<P2>,在该元素中保存App1和App2两个接收端,由此形成了待路由的消息中的各个数据包与该数据包的接收端之间的对应关系,即,数据包1对应接收端App1和App2,数据包2对应接收端App1和App2。在此包序号2和包总数2相等,将包完备标记AllReady设置为true;
Figure BDA0000086650980000053
Figure BDA0000086650980000061
步骤五:假定App1接收端在线App2不在线,数据交换服务器将消息的第一个数据包转发给在线的App1接收端,转发成功后从所述数据包接收端列表P1删除转发成功的App1接收端,此时XML路由表如下:
步骤六:数据交换服务器将消息的第二个数据包转发给在线的App1接收端,转发成功后从数据包接收端列表P2删除转发成功的App1接收端;由于消息ID为CU81AJ630001的两个数据包都已转发给App1接收端,且消息路由项的包完备标记为true,从消息接收端列表删除<_App1>子元素,此时XML路由表如下:
Figure BDA0000086650980000063
步骤七:假定App2接收端和数据交换服务器建立连接,连接成功后数据交换服务器将消息的第一个数据包转发给在线的App2接收端,转发成功后从数据包接收端列表P1删除转发成功的App2接收端,数据交换服务器判断数据包列表P1为空,从数据包列表PackList元素删除数据包接收端列表元素<P1>,此时XML路由表如下:
Figure BDA0000086650980000071
从本步骤可以看出,当接收端由不在线变为在线时,可以根据XML格式的路由表继续向该接收端转发数据,由此实现了断点续传的功能。
步骤八:数据交换服务器将消息的第二个数据包转发给在线的App2接收端,转发成功后从数据包接收端列表P2删除转发成功的App2接收端;由于消息ID为CU81AJ630001的两个数据包都已转发给App2接收端,且消息路由项的包完备标记为true,消息接收端列表已经不再有未转发的元素,此时删除整个CU81AJ630001消息路由项,消息路由表如下:
<?xml version=″1.0″encoding=″utf-8″?>
<MessageList>
</MessageList>
以上的实例是以消息为2个数据包、路由结果为2个接收端为例进行了说明,在实际系统中,消息的数据包可以是1个或2个以上,消息接收端也可以是1个或2个以上,都可以按照本实施例的方式进行处理。
以下对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消息路由的装置做出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消息路由的装置可以设置在数据交换服务器中。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消息路由的装置基本结构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消息路由的装置50主要包括接收模块51和转发模块52,其中接收模块51用于在数据交换服务器收到待路由的消息的属性后,按照路由规则,在XML文件中记录待路由的消息中的各个数据包与该数据包的接收端之间的对应关系;转发模块52用于在数据交换服务器收到所述待路由消息的数据包后,根据所述XML文件的内容确定待转发的数据包的接收端,将待转发的数据包转发至该数据包的接收端,然后在所述XML文件中删除已转发的数据包与该数据包的接收端之间的对应关系。
消息路由的装置50还可包括接收端记录模块(图中未示出),用于:在转发模块52根据XML文件的内容确定待转发的数据包的接收端之前,在所述XML文件中记录待路由的消息的所有接收端;确认数据交换服务器向一个接收端转发完成待路由的消息的所有数据包,然后在XML文件中删除该接收端的记录。
消息路由的装置50还可包括标志模块(图中未示出),用于:确认数据交换服务器已接收的数据包数目小于待路由的消息的属性中记载的数据包数目,然后在XML文件中记录包完备标志为第一内容,以及确认数据交换服务器已接收的数据包数目等于该属性中记载的数据包数目,在XML文件中记录包完备标志为第二内容。此处的第一内容可以是“0”或者“假”或者“False”,相应地,第二内容可以是“1”或者“真”或者“True”。这样,转发模块还可用于根据包完备标志为第二内容确认数据交换服务器已收到待路由消息的所有数据包。
标志模块还可用于在接收端记录模块确认数据交换服务器向一个接收端转发完成待路由的消息的所有数据包之前,若数据交换服务器已接收的某消息的数据包和某接收端均不存在对应关系且包完备标记为第二内容,则确认数据交换服务器向一个接收端转发完成待路由的消息的所有数据包。
消息路由的装置50还可包括删除模块(图中未示出),用于确认XML文件中接收端的记录为空,然后删除XML文件中记录的上述对应关系和待路由的消息的所有接收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采用XML文件记录待路由的消息中的各个数据包与该数据包的接收端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形成路由表,因XML文件本身具有较好的可读性,所以由此提高了路由表的可读性。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路由表还能够支持一点对多点的数据传送方式。此外,本实施例中,在路由表内设置了包完备标志,使路由表能够对于数据交换过程中的接收进程和转发进程都做出标识,由此扩展了路由表的功能;当接收端由不在线变为在线时,可以根据XML格式的路由表继续向该接收端转发数据,由此实现了断点续传的功能。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消息路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数据交换服务器收到待路由的消息的属性后,按照路由规则,在XML文件中记录待路由的消息的各个数据包与该数据包的接收端之间的对应关系;
确认数据交换服务器收到所述待路由消息的数据包,然后根据所述XML文件的内容确定所述数据包的接收端,将所述数据包转发至该数据包的接收端,然后从所述XML文件中删除已转发的数据包与该数据包的接收端之间的对应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根据所述XML文件的内容确定待转发的数据包的接收端之前,在所述XML文件中记录所述待路由的消息的所有接收端;
当确认所述数据交换服务器向一个所述接收端转发完成所述待路由的消息的所有数据包之后,从所述XML文件中删除该接收端的记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确认数据交换服务器已收到所述待路由消息的所有数据包之前,当确认所述数据交换服务器已接收的数据包数目小于所述属性中记载的数据包数目时,在所述XML文件中记录包完备标志为第一内容,当确认所述数据交换服务器已接收的数据包数目等于所述属性中记载的数据包数目时,在所述XML文件中记录所述包完备标志为第二内容;
所述确认所述数据交换服务器已收到所述待路由消息的所有数据包,包括:根据所述包完备标志为第二内容确认所述数据交换服务器已收到所述待路由消息的所有数据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认所述数据交换服务器向一个所述接收端转发完成所述待路由的消息的所有数据包之前,若数据交换服务器已接收的某消息的数据包和某接收端均不存在对应关系且包完备标记为第二内容,则确认所述数据交换服务器向一个所述接收端转发完成所述待路由的消息的所有数据包。
5.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确认所述XML文件中接收端的记录为空,然后删除所述XML文件中记录的所述对应关系和所述待路由的消息的所有接收端。
6.一种消息路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在数据交换服务器收到待路由的消息的属性后,按照路由规则,在XML文件中记录待路由的消息的各个数据包与该数据包的接收端之间的对应关系;
转发模块,用于确认数据交换服务器收到所述待路由消息的数据包,然后根据所述XML文件的内容确定待转发的数据包的接收端,将待转发的数据包转发至该数据包的接收端,然后在所述XML文件中删除已转发的数据包与该数据包的接收端之间的对应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收端记录模块,用于:
在所述转发模块根据所述XML文件的内容确定待转发的数据包的接收端之前,在所述XML文件中记录所述待路由的消息的所有接收端;
确认所述数据交换服务器向一个所述接收端转发完成所述待路由的消息的所有数据包,然后在所述XML文件中删除该接收端的记录。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标志模块,用于:确认所述数据交换服务器已接收的数据包数目小于所述属性中记载的数据包数目,然后在所述XML文件中记录包完备标志为第一内容,以及确认所述数据交换服务器已接收的数据包数目等于所述属性中记载的数据包数目,在所述XML文件中记录所述包完备标志为第二内容;
所述转发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包完备标志为第二内容确认所述数据交换服务器已收到所述待路由消息的所有数据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志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接收端记录模块确认所述数据交换服务器向一个所述接收端转发完成所述待路由的消息的所有数据包之前,若数据交换服务器已接收的某消息的数据包和某接收端均不存在对应关系且包完备标记为第二内容,则确认所述数据交换服务器向一个所述接收端转发完成所述待路由的消息的所有数据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删除模块,用于确认所述XML文件中接收端的记录为空,然后删除所述XML文件中记录的所述对应关系和所述待路由的消息的所有接收端。
CN201110249778.2A 2011-08-26 2011-08-26 消息路由的方法与装置 Active CN1029576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49778.2A CN102957609B (zh) 2011-08-26 2011-08-26 消息路由的方法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49778.2A CN102957609B (zh) 2011-08-26 2011-08-26 消息路由的方法与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57609A true CN102957609A (zh) 2013-03-06
CN102957609B CN102957609B (zh) 2016-01-20

Family

ID=47765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49778.2A Active CN102957609B (zh) 2011-08-26 2011-08-26 消息路由的方法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57609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5943A (zh) * 2006-05-19 2007-11-21 上海三零卫士信息安全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内容的数据路由系统及其数据路由方法
US20080084890A1 (en) * 2000-12-29 2008-04-10 Kireeti Kompella Communicating constraint information for determining a path subject to such constraints
CN101510893A (zh) * 2008-12-25 2009-08-19 北京大学 消息文件的发送、中转、接收方法、装置及传输系统
CN101584159A (zh) * 2006-12-22 2009-11-18 阿尔卡特朗讯 在ims类型的网络中调整客户端通信的路由的方法
CN101651656A (zh) * 2008-08-12 2010-02-17 新奥特(北京)视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视台全台网系统集成中消息转换的方法及系统
CN101788950A (zh) * 2010-01-27 2010-07-28 浪潮(山东)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jsp页面的数据项校验方法
CN101848143A (zh) * 2010-04-01 2010-09-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虚拟专用网流量进行服务质量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2088394A (zh) * 2009-12-08 2011-06-08 北京大学 消息文件的传送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84890A1 (en) * 2000-12-29 2008-04-10 Kireeti Kompella Communicating constraint information for determining a path subject to such constraints
CN101075943A (zh) * 2006-05-19 2007-11-21 上海三零卫士信息安全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内容的数据路由系统及其数据路由方法
CN101584159A (zh) * 2006-12-22 2009-11-18 阿尔卡特朗讯 在ims类型的网络中调整客户端通信的路由的方法
CN101651656A (zh) * 2008-08-12 2010-02-17 新奥特(北京)视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视台全台网系统集成中消息转换的方法及系统
CN101510893A (zh) * 2008-12-25 2009-08-19 北京大学 消息文件的发送、中转、接收方法、装置及传输系统
CN102088394A (zh) * 2009-12-08 2011-06-08 北京大学 消息文件的传送方法和装置
CN101788950A (zh) * 2010-01-27 2010-07-28 浪潮(山东)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jsp页面的数据项校验方法
CN101848143A (zh) * 2010-04-01 2010-09-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虚拟专用网流量进行服务质量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57609B (zh) 2016-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91412B (zh) 消息推送方法及装置
CN101163117B (zh) 一种群组管理方法、群组资源共享方法及即时通讯装置
US2015008899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haring contents using information of group change in content oriented network environment
CN110224935B (zh) 一种处理组播数据报文的方法及装置
CN111328108B (zh) 5g业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分流设备
WO2017193622A1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2035738A (zh) 一种获取路由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13709250A (zh) 一种基于订阅发送模式的跨域用户数据同步方法
CN107066341B (zh) 一种软件模块间的事件路由框架及方法
CN109379764A (zh) 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
US9338232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ynchronizing status of member servers belonging to same replication group
CN107026878A (zh) 订阅消息的发布方法及装置
CN110072196B (zh) 为命名数据网络提供面向区块链应用的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9525633B (zh) 区块链网络、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消息发送、消息接收方法
CN107483628B (zh) 基于dpdk的单向代理方法及系统
US10268532B2 (en) Application message processing system, method, and application device
CN112398754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介质、电子设备及网络接入设备
JP2006227763A (ja) データ共有システム、データ共有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2984739A (zh) 故障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US20120054310A1 (en) Terminal, intermediate nod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of the same
CN117082054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和介质
CN106027419A (zh) 一种数据结构的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02957609A (zh) 消息路由的方法与装置
CN111107142B (zh) 业务访问方法和装置
CN110838924B (zh) 区块传输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26

Address after: 100871 No. 5, the Summer Palace Road,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Peking University

Patentee after: New founder holdings development Co.,Ltd.

Patentee after: Founder International Co.,Ltd. (Beijing)

Address before: 100871 No. 5, the Summer Palace Road,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Peking University

Patentee before: PEKING UNIVERSITY FOUNDER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Founder International Co.,Ltd. (Be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