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57501A - Mimo系统中秩自适应指示方法、网络侧网元和终端 - Google Patents

Mimo系统中秩自适应指示方法、网络侧网元和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57501A
CN102957501A CN2011102532216A CN201110253221A CN102957501A CN 102957501 A CN102957501 A CN 102957501A CN 2011102532216 A CN2011102532216 A CN 2011102532216A CN 201110253221 A CN201110253221 A CN 201110253221A CN 102957501 A CN102957501 A CN 1029575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ch
mimo user
transmission
mimo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5322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57501B (zh
Inventor
刘俊强
杨光
张驰
刘淑慧
常永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11025322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575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9575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575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575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5750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IMO系统中秩自适应指示方法、网络侧网元和终端,解决单授权条件下的上行MIMO系统中秩自适应指示无途径的问题。由网络侧执行的操作包括:为MIMO用户选择传输方式为单流传输或多流传输;根据选择的结果,为MIMO用户配置E-RICH承载的内容或传输方式;发送所述E-RICH,以对MIMO用户进行秩自适应指示。由终端执行的操作包括:接收E-RICH,根据所述E-RICH承载的内容或传输方式判断传输方式为单流传输还是多流传输,采用相应的传输方式进行数据传输。本发明方法能够保证数据的合理发送,提高整体系统的吞吐与性能。

Description

MIMO系统中秩自适应指示方法、网络侧网元和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到通用移动通信系统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HSUPA)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中的秩自适应指示方法、网络侧网元和终端。
背景技术
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HSUPA)是3GPP Release 6引入的上行增强技术,目的在于提高上行链路的传输速率与频谱利用率,是对宽带码分多址(WCDMA)上行系统性能的增强和进一步扩展。HSUPA通过引入快速上行混合重传(HARQ)、基于基站(NodeB)的上行调度以及比之前版本更加简洁的多码传输提高上行系统吞吐性能,使上行链路的最大峰值速率可达每秒5.76兆(Mbps)。
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就是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同时使用多根天线进行数据信息无线发射与接收的无线通信系统。MIMO能使用发射侧的多根发射天线各自独立的数据信号发送,同时在接收侧利用多根接收天线接收并恢复原始信息。MIMO技术可以在不增加额外带宽和发射端总发射功率的条件下大幅提升系统的吞吐量性能,并能够延伸信号的传输距离以获得更广的系统覆盖范围,从而以占用空间自由度的代价换取到无线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借此提升传输速率并改善系统的通信质量。MIMO技术可以分为发射接收分集和空间复用两类。发射接收分集是指利用发射或接收端的多根天线所提供的多重传输路径发送相同的信息,这些相同的信息必须来源于至少2个相互独立的信号源,以增强数据传输质量。空间复用是指发射端的高速率数据流被划分为多个较低速率的子数据流,不同的子数据流从不同的发射天线上发射出去。如果可以将发射端与接收端的天线阵列之间构成的空域子信道视为相互独立的,即能够在时域和频域之外额外提供空域自由度,使得在不同发射天线上发送的信号之间能够相互区别,那么接收端就能够区分出这些并行的子数据流,而不需付出额外的时间或者频率资源作为代价。空间复用技术在高信噪比条件下能够极大提高信道容量,并且能够在发射端无法获得信道信息的条件下发挥作用。
在MIMO空间复用中,秩自适应技术是确保系统总体性能的一种关键手段。在现有的HSPA下行系统中,发射端若具有MIMO发射的能力,则其可以根据当前的信道状况选择单流或多流发射方式为请求业务的特定用户进行服务,这种自适应选择单流或多流发射模式的过程即为秩自适应过程。若当前服务的用户经历的信道条件较好(如处于小区中心位置),则发射端可以选择为其进行多流数据传输,以在可以保证传输成功率的前提下,利用空间复用达到更多数据量的传输;若当前服务的用户经历的信道条件较差(如处于小区边缘位置),则发射端可以选择为其进行单流数据传输,以首先确保数据的正确接收。由此可见,秩自适应技术可以有效的利用信道状态信息,提升系统整体的性能。
在3GPP Release 10中,HSUPA系统上行MIMO目前正在讨论其设计的相关内容。在HSUPA系统上行引入MIMO后,若将秩自适应实施的过程安排在用户端,则势必会造成用户终端实现复杂度的增加,因此当前已经达成一致,即由负责该用户服务的基站端执行具体的秩自适应实施过程,并通过某种方法通知用户端最终的秩自适应指示结果。
将秩自适应指示信息通知给用户端的方法目前主要分为两种。其一是基站端根据当前秩自适应的决策结果,通过HSUPA中的授权反馈信道反馈相应个数的授权来隐式地告知用户端不同的秩自适应决策结果。当决定使用户实施单流传输时,基站端就在授权反馈信道上反馈一个对应该单流数据块的授权给相应用户,用户在接收到一个授权后即可得知需要使用单流模式进行传输;而当决定使用户实施多流传输时,基站端就在授权反馈信道上反馈多个对应多流数据块的授权给相应用户,用户在接收到两个授权后即可得知需要使用多流模式进行传输。这种方法需要改变原有协议中授权反馈信道的编码,对已有协议的兼容性不强,因而又产生第二种方法,即保留原有的授权反馈策略,基站端仅反馈一个授权给用户端,但增加额外反馈的秩自适应指示信息通知用户端秩自适应选择的结果。当用户收到单流传输指示时,即可直接将获得的单一授权对应到当前的单流传输中;当用户收到多流传输指示时,可根据收到的单一授权通过自身的简单计算得到两条流的授权指示。需要说明的是,在多流传输模式下,目前已经存在提供公共授权以及由该授权通过计算获得多流授权的方法,但并没有对如何反馈秩自适应指示信息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因此有必要对上行MIMO中的秩自适应指示信息的反馈方法和实施意义进行讨论和探究。
在Release-6 HSUPA中引入了两个新的信道,增强型相对授权信道(E-RGCH,E-DCH Relative Grant Channel,E-DCH为Enhanced DedicatedChannel),和增强HARQ指示信道(E-HICH,E-DCH Hybrid ARQ IndicatorChannel)。
E-RGCH信道是一种用来传输递增/递减调度指令下行物理信道,调度指令将影响允许用户数据传输信道(E-DPDCH)的相对发射功率,从而有效调节上行数据速率的上升/下降。
E-HICH信道是一种用来发送上行数据包传输确认或否认信息的下行信道。如果基站正确的接收到了所传送的E-DPDCH的数据,就会反馈一个确认(ACK)信息给用户,如果接收到本次数据传输错误,则会反馈一个否认(NACK)信息给用户。
E-RGCH和E-HICH的信道设计是完全一样的,为提高码字的利用率,一个信道码由多个用户共享,每个信道化码,拥有40个正交的特征码,每一个用户被分配两个特征码序列索引,分别用来标识E-HICH和E-RGCH所用的特征码。如此,一个信道化码最多支持20个用户。另外,为提高解调性能,目前标准中采用特征码序列索引,通过定义特征码跳变图样,指示在连续三个不同时隙所使用的特征码,每三个时隙重复该特征码跳变图样。对于同一个特征码序列索引,在连续的三个时隙内使用不同的特征码。
参考文献:E-RGCH见3GPP TS25.211-640,5.3.2.4节;E-HICH见3GPPTS25.211-640,5.3.2.5节;特征码见3GPP TS25.211-640,5.3.2.4节Table 16A;特征码跳变图样见3GPP TS25.211-640,5.3.2.4节Table 16B。
为实现在反馈单授权下的上行MIMO发射,接收端必须给发射端反馈与发送相关的秩自适应指示信息,发送端在接收到该秩自适应指示信息后,利用该信息完成对公共授权的处理和对信号的发送。上述的E-RGCH和E-HICH都没有携带秩自适应相关的信息或预留资源用于秩自适应反馈。因此,在WCDMA系统中,现有技术缺少有效的上行MIMO秩自适应指示信息反馈途径,还无法实现单授权条件下的上行MIMO,上行MIMO的增益也无法在WCDMA系统中体现出来。因此,必须要有一个有效的秩自适应指示信息反馈途径来实现单授权条件下的上行MIMO,通过该途径,接收端能够有效的给发射端反馈与发送相关的秩自适应指示信息。否则单授权条件下的上行MIMO就无法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MIMO系统中秩自适应指示方法、网络侧网元和终端,解决单授权条件下的上行MIMO系统中秩自适应指示无途径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输入多输出(MINO)系统中秩自适应指示方法,由网络侧执行以下操作,包括:
为MIMO用户选择传输方式为单流传输或多流传输;根据选择的结果,为MIMO用户配置增强型秩指示信道(E-RICH)承载的内容或传输方式;发送所述E-RICH,以对MIMO用户进行秩自适应指示。
进一步地,为MIMO用户选择采用单流方式传输时,所述根据选择的结果,为MIMO用户配置E-RICH的传输方式,包括:配置该MIMO用户的E-RICH的传输方式为不连续传输(DTX)。
进一步地,为MIMO用户选择采用单流方式传输时,所述根据选择的结果,为MIMO用户配置E-RICH承载的内容,包括:配置该MIMO用户的E-RICH承载该MIMO用户的秩自适应指示信息,所述秩自适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前MIMO用户采用单流方式传输。
进一步地,为MIMO用户选择采用多流方式传输时,所述根据选择的结果,为MIMO用户配置E-RICH承载的内容,包括:配置该MIMO用户的E-RICH承载该MIMO用户的秩自适应指示信息,所述秩自适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前MIMO用户采用多流方式传输。
进一步地,采用以下方式发送所述E-RICH:采用为该E-RICH配置的唯一标识该E-RICH的信道化码和特征码序列索引发送所述E-RICH。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发送所述E-RICH时,还采用以下任一方式发送同一MIMO用户的增强型相对授权信道(E-RGCH)和增强混合重传指示信道(E-HICH):
采用与所述MIMO用户的E-RICH相同的信道化码发送所述MIMO用户的E-RGCH和E-HICH;
采用与所述MIMO用户的E-RICH不同的信道化码发送所述MIMO用户的E-RGCH和E-HICH。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发送MIMO用户的E-RICH、E-RGCH和E-HICH时,还采用以下任一方式发送非MIMO用户的E-RGCH和E-HICH:
采用与MIMO用户的E-RICH相同的信道化码发送非MIMO用户的E-RGCH和E-HICH;
采用与MIMO用户的E-RICH不同的信道化码发送非MIMO用户的E-RGCH和E-HICH。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多输入多输出(MINO)系统中秩自适应指示方法,由终端执行以下操作,包括:
接收增强型秩指示信道(E-RICH),根据所述E-RICH承载的内容或传输方式判断传输方式为单流传输还是多流传输,采用相应的传输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E-RICH,包括:采用唯一标识该E-RICH的信道化码和特征码序列索引接收E-RICH。
进一步地,所述信道化码和特征码序列索引由网络侧配置。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E-RICH承载的内容或传输方式判断传输方式为单流传输还是多流传输,包括:
若所述E-RICH的传输方式为不连续传输(DTX),则判断传输方式为单流传输;
若所述E-RICH承载的秩自适应指示信息指示该MIMO用户采用单流方式传输,则判断传输方式为单流传输;
若所述E-RICH承载的秩自适应指示信息指示该MIMO用户采用多流方式传输,则判断传输方式为多流传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网络侧网元,用于进行多输入多输出(MINO)系统中秩自适应指示,所述网元包括选择模块、配置模块和发送模块,其中:
所述选择模块,用于为MIMO用户选择传输方式为单流传输或多流传输;
所述配置模块,用于根据选择的结果,为MIMO用户配置增强型秩指示信道(E-RICH)承载的内容或传输方式;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E-RICH,以对MIMO用户进行秩自适应指示。
进一步地,所述选择模块选择采用单流方式传输时,所述配置模块是用于采用以下方式根据选择的结果为MIMO用户配置E-RICH的传输方式:配置该MIMO用户的E-RICH的传输方式为不连续传输(DTX);或者
所述选择模块选择采用单流方式传输时,所述配置模块是用于采用以下方式根据选择的结果为MIMO用户配置E-RICH承载的内容:配置该MIMO用户的E-RICH承载该MIMO用户的秩自适应指示信息,所述秩自适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前MIMO用户采用单流方式传输;或者
所述选择模块选择采用多流方式传输时,所述配置模块是用于采用以下方式根据选择的结果为MIMO用户配置E-RICH承载的内容:配置该MIMO用户的E-RICH承载该MIMO用户的秩自适应指示信息,所述秩自适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前MIMO用户采用多流方式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发送模块是用于采用以下方式发送所述E-RICH:
采用为该E-RICH配置的唯一标识该E-RICH的信道化码和特征码序列索引发送所述E-RICH。
进一步地,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发送所述E-RICH时,采用以下任一方式发送同一MIMO用户的增强型相对授权信道(E-RGCH)和增强混合重传指示信道(E-HICH):
采用与所述MIMO用户的E-RICH相同的信道化码发送所述MIMO用户的E-RGCH和E-HICH;
采用与所述MIMO用户的E-RICH不同的信道化码发送所述MIMO用户的E-RGCH和E-HICH。
进一步地,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发送MIMO用户的E-RICH、E-RGCH和E-HICH时,采用以下任一方式发送非MIMO用户的E-RGCH和E-HICH:
采用与MIMO用户的E-RICH相同的信道化码发送非MIMO用户的E-RGCH和E-HICH;
采用与MIMO用户的E-RICH不同的信道化码发送非MIMO用户的E-RGCH和E-HICH。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多输入多输出(MINO)终端,包括接收模块、判断模块和传输模块,其中: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增强型秩指示信道(E-RICH);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E-RICH承载的内容或传输方式判断传输方式为单流传输还是多流传输;
所述传输模块,用于采用所述判断模块判断的传输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模块是用于采用以下方式接收E-RICH:采用唯一标识该E-RICH信道的信道化码和特征码序列索引接收E-RICH。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模块是用于采用以下方式根据所述E-RICH承载的内容或传输方式判断传输方式为单流传输还是多流传输:
若所述E-RICH的传输方式为不连续传输(DTX),则判断传输方式为单流传输;
若所述E-RICH承载的秩自适应指示信息指示该MIMO用户采用单流方式传输,则判断传输方式为单流传输;
若所述E-RICH承载的秩自适应指示信息指示该MIMO用户采用多流方式传输,则判断传输方式为多流传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该方法可以实现上行MIMO的秩自适应指示方法,并以此为依据实现两种不同发射类型(单流发射和多流发射)在系统中的应用,以满足不同条件下的发射需求。本方法可以在上行MIMO系统中通过接收方将发送方需要的秩自适应指示信息准确及时反馈给发送方,保证数据文件的合理发送,提高整体系统的吞吐与性能,并且有效重用已有的下行信道设计格式承载秩自适应指示信息比特。另外,多个用户的E-RICH、E-RGCH和E-HICH共享一个信道化码的40个特征码,对系统的协议改动较小。而为了防止支持秩自适应指示信息的用户数发生巨大变化,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扩展信道化码数目的方法来达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网络侧网元和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帧结构和时隙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网络侧操作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UE操作流程图;
图5为40个E-RGCH和E-HICH复用到单个码道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应用示例1的码道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应用示例2的码道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应用示例3的码道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应用示例4的码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描述如何进行秩自适应指示,由网络侧执行以下操作:
为MIMO用户选择传输方式为单流传输或多流传输;根据选择的结果,为MIMO用户配置增强型秩指示信道(E-RICH)承载的内容或传输方式;发送所述E-RICH,以对MIMO用户进行秩自适应指示。
具体根据MIMO用户的上行信道情况为MIMO用户选择采用单流方式或多流方式传输。本文所述多流方式——n流方式,n≥2,也就是说,本文所述多流方式可以是双流方式,也可以是多于双流。
●如果为MIMO用户选择采用单流方式传输,则可配置E-RICH的传输方式如下:
配置该MIMO用户的E-RICH的传输方式为不连续传输(DTX);
●如果为MIMO用户选择采用单流方式传输,则可配置E-RICH承载的内容如下:
配置该MIMO用户的E-RICH承载该MIMO用户的秩自适应指示信息,所述秩自适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前MIMO用户采用单流方式传输。
●如果为MIMO用户选择采用多流方式传输,则可配置E-RICH承载的内容如下:
配置该MIMO用户的E-RICH承载该MIMO用户的秩自适应指示信息,所述秩自适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前MIMO用户采用多流方式传输。
上述秩自适应指示信息用于通知MIMO用户是采用单流传输还是多流传输。例如有单流和多流方式可选时,可用1比特来承载秩自适应指示信息,用秩自适应指示信息比特为“0”代表单流传输;用秩自适应指示信息比特为“1”代表双流传输,如果有多种传输方式可选,则需要用多个比特来承载秩自适应指示信息。
采用以下方式发送所述E-RICH:为该E-RICH配置用于唯一标识该E-RICH的信道化码和特征码序列索引发送该E-RICH,以使终端能够判断该E-RICH是否为自己的E-RICH。信道化码和特征码序列索引由网络预先配置给终端,例如,无线网络控制器(RNC)通过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通知终端,该RRC信令中包含用于指示该终端用户E-RICH信道的信道化码和特征码序列索引。该信道化码的扩频因子为128。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时隙的特征码为40比特,如图2所示。优选地,该E-RICH采用3GPP TS 25.211 5.3.2.4节Table 16B定义的特征码跳变图样,通过特征码序列索引确定每个时隙所使用的特征码。
优选地,在发送所述E-RICH时,还采用以下任一方式发送同一MIMO用户的增强型相对授权信道(E-RGCH)和增强混合重传指示信道(E-HICH):
采用与所述MIMO用户的E-RICH相同的信道化码发送所述MIMO用户的E-RGCH和E-HICH;
采用与所述MIMO用户的E-RICH不同的信道化码发送所述MIMO用户的E-RGCH和E-HICH。
优选地,在发送MIMO用户的E-RICH、E-RGCH和E-HICH时,还可以采用以下任一方式发送非MIMO用户的E-RGCH和E-HICH:
采用与MIMO用户的E-RICH相同的信道化码发送非MIMO用户的E-RGCH和E-HICH;
采用与MIMO用户的E-RICH不同的信道化码发送非MIMO用户的E-RGCH和E-HICH
如前所述,一个信道化码和一个特征码序列索引唯一对应一个E-RICH信道,因此,不同用户的E-RICH信道的信道化码相同时,用不同的特征码序列索引进行区分,信道化码不同时,特征码索引序列可以相同。参见以下应用示例。
对应上述网络侧操作,终端执行的操作包括:
接收E-RICH,根据所述E-RICH承载的内容或传输方式判断传输方式为单流传输还是多流传输,采用相应的传输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优选地,接收时,采用唯一标识该E-RICH的信道化码和特征码序列索引接收E-RICH。该信道化码和特征码序列索引由网络侧配置。
优选地,采用以下方式判断传输方式为单流传输还是多流传输,包括:
若所述E-RICH的传输方式为不连续传输(DTX),则判断传输方式为单流传输;
若所述E-RICH承载的秩自适应指示信息指示该MIMO用户采用单流方式传输,则判断传输方式为单流传输;
若所述E-RICH承载的秩自适应指示信息指示该MIMO用户采用多流方式传输,则判断传输方式为多流传输。
实现上述方法的网络侧网元如图1所示,包括选择模块、配置模块和发送模块,其中:
所述选择模块,用于为MIMO用户选择传输方式为单流传输或多流传输;
所述配置模块,用于根据选择的结果,为MIMO用户配置E-RICH承载的内容或传输方式;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E-RICH,以对MIMO用户进行秩自适应指示。
当选择模块选择采用单流方式传输时,所述配置模块是用于采用以下方式根据选择的结果为MIMO用户配置E-RICH的传输方式:配置该MIMO用户的E-RICH的传输方式为DTX。
当选择模块选择采用单流方式传输时,所述配置模块是用于采用以下方式根据选择的结果为MIMO用户配置E-RICH承载的内容:配置该MIMO用户的E-RICH承载该MIMO用户的秩自适应指示信息,所述秩自适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前MIMO用户采用单流方式传输。
当选择模块选择采用多流方式传输时,所述配置模块是用于采用以下方式根据选择的结果为MIMO用户配置E-RICH承载的内容:配置该MIMO用户的E-RICH承载该MIMO用户的秩自适应指示信息,所述秩自适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前MIMO用户采用多流方式传输。
优选地,该发送模块是用于采用以下方式发送所述E-RICH:采用为该E-RICH配置的唯一标识该E-RICH的信道化码和特征码序列索引发送所述E-RICH。
优选地,该发送模块还用于在发送所述E-RICH时,采用以下任一方式发送同一MIMO用户的E-RGCH和E-HICH:
采用与所述MIMO用户的E-RICH相同的信道化码发送所述MIMO用户的E-RGCH和E-HICH;
采用与所述MIMO用户的E-RICH不同的信道化码发送所述MIMO用户的E-RGCH和E-HICH。
优选地,该发送模块还用于在发送MIMO用户的E-RICH、E-RGCH和E-HICH时,采用以下任一方式发送非MIMO用户的E-RGCH和E-HICH:
采用与MIMO用户的E-RICH相同的信道化码发送非MIMO用户的E-RGCH和E-HICH;
采用与MIMO用户的E-RICH不同的信道化码发送非MIMO用户的E-RGCH和E-HICH。
实现上述方法的MINO终端如图1所示,包括接收模块、判断模块和传输模块,其中: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E-RICH;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E-RICH承载的内容或传输方式判断传输方式为单流传输还是多流传输;
所述传输模块,用于采用所述判断模块判断的传输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优选地,该接收模块是用于采用以下方式接收E-RICH:采用唯一标识该E-RICH信道的信道化码和特征码序列索引接收E-RICH。
优选地,该判断模块是用于采用以下方式根据所述E-RICH承载的内容或传输方式判断传输方式为单流传输还是多流传输:
若所述E-RICH的传输方式为不连续传输(DTX),则判断传输方式为单流传输;
若所述E-RICH承载的秩自适应指示信息指示该MIMO用户采用单流方式传输,则判断传输方式为单流传输;
若所述E-RICH承载的秩自适应指示信息指示该MIMO用户采用多流方式传输,则判断传输方式为多流传输。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以单个用户为例说明如何进行秩自适应指示,在本实施例中,该单个用户可选择的传输方式为单流和多流,如图3所示,网络侧网元(如NodeB)执行以下操作:
步骤301,NodeB根据某MIMO用户(以下简称UE)的上行信道情况确定该UE采用单流传输还是多流传输,如果确定采用单流传输,执行步骤302,如果确定采用多流传输,执行步骤303;
例如,当前UE具有多天线并具有MIMO发射能力,NodeB根据当前接收到的该UE在多个天线发射的信号,估计该UE上行信道情况,从而确定该UE采用单流还是多流发送数据。如果该UE经历的信道条件大于预设第一门限(如处于小区中心位置),则NodeB可以选择为其进行多流数据传输,在可以保证传输成功率的前提下,利用空间复用达到更多数据量的传输;相反,如果该UE经历的信道条件小于预设第二门限(如处于小区边缘位置),则NodeB可以选择为其进行单流数据传输,以首先确保数据的正确接收。
步骤302,生成该UE单流传输的秩自适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UE采用单流传输方式,执行步骤304;
步骤303,生成该UE多流传输的秩自适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UE采用多流传输方式,执行步骤304;
步骤304,发送承载秩自适应指示信息的E-RICH。
在本实施例中,该E-RICH被配置为一条专用于承载秩自适应指示信息的信道,其内容可参考表1。
表1E-RICH信道
如表1所示,例如,对于双流数据发送,E-DCH服务小区通过E-RICH发送“+1”对某个UE进行指示;对于单流数据发送,E-DCH服务小区通过E-RICH发送“-1”对某个UE进行指示,也可以通过不发送某个UE的E-RICH(DTX,不连续传输)对该UE进行指示。这里的“+1”指示双流数据发送,“-1”指示单流数据发送,只是一种实现例子的说明。也可以用“-1”指示双流数据发送,“+1”指示单流数据发送,这并不会影响本发明的应用。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确定采用单流传输的UE,NodeB通过为该UE配置的承载秩自适应指示信息的E-RICH信道,指示该UE采用单流方式发送数据。在其他实施例中,NodeB也可以配置E-RICH的传输方式为DTX,暗示终端采用单流方式,这时,UE默认采用单流方式发送数据。
如图4所示,UE执行以下操作:
步骤401,UE解调为其配置的E-RICH信道,从E-RICH信道获得秩自适应指示信息,根据该秩自适应指示确定采用单流发送数据还是采用多流发送数据,如果确定采用单流方式,执行步骤402,如果确定采用多流方式,执行步骤403;
如果UE判断E-RICH的传输方式为不连续传输(DTX),即未能从所配置的E-RICH信道解调出有效数据,则采用默认方式,判断采用单流方式发送数据。
步骤402,UE采用单流方式发送数据,结束;
步骤403,UE采用多流方式发送数据,结束。
一种可能的场景是,一个或多个UE向NodeB请求业务,NodeB确定各UE所采用的传输方式,NodeB同时发送各UE的E-RICH信道与该用户的E-HICH和E-RGCH信道。E-RGCH和E-HICH信道的时隙结构如图1所示。E-RGCH信道传送信息的内容参见表2,E-RICH信道传送信息的内容参见表3。
表2E-RGCH信道
Figure BDA0000087567590000151
Figure BDA0000087567590000161
表3E-HICH信道
Figure BDA0000087567590000162
E-RGCH和E-HICH基本组成单元是一个40比特长的正交序列,它允许在扩频因子为128的单个码道中的一个时隙正交复用40bit。相同的E-RGCH/E-HICH比特在3个时隙被重复3次,但是遵循确定的特征码跳变图样(TS 25.211),3个时隙使用不同的特征码。
E-RGCH和E-HICH使用40比特的正交特征码序列将多个用户的E-HICH和E-RGCH(总共40个)复用到同一个扩频因子为128的下行码道。最多支持20个UE(每个用户两个特征码分别对应E-HICH和E-RGCH)。
E-RGCH和E-HICH复用到同一个扩频因子为128的码道的过程如图5所示,E-HICH和E-RGCH信道码分复用40个特征码。E-RGCH和E-HICH分别分配不同的特征码,然后复用到同一个码道。
当用户的E-RICH与该用户的E-RGCH和E-HICH一起发送时,可有多种发送方式,下面通过几个应用示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示例仅为举例说明,不能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下述应用示例扩展出其他E-RICH与E-RGCH和E-HICH共同配置的示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应用示例或应用示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下述应用示例中,示例1和示例2中,分配给同一个上行MIMO用户E-RICH、E-RGCH和E-HICH信道的信道化码相同。示例3中,分配给同一个上行MIMO用户E-RICH的信道化码与E-RGCH和E-HICH的信道化码不同。示例4中,为一部分上行MIMO用户的E-RICH、E-RGCH和E-HICH分配相同的信道化码;为另一部分上行MIMO用户分配的E-RICH所采用的信道化码与E-RGCH和E-HICH所采用的信道化码不同。
应用示例1
本示例描述最多13个上行MIMO UE的E-RICH、E-RGCH和E-HICH共39个信道复用到单个码道的过程,如图6所示。
网络为UE#n分别配置E-RICHn、E-RGCHn和E-HICHn,分别对应不同的特征码,n=1,2,...,13。网络可以通过高层信令通知用户特征码与不同信息之间的映射,使得用户能够对相同信道化码不同的特征码信息进行译码,从而确定自己的E-RICH、E-RGCH和E-HICH。
当上行MIMO秩自适应指示信息的比特数为1时,E-RICH、E-RGCH和E-HICH信道共同使用39比特的正交码序列,由于上行MIMO秩自适应指示信息为1bit,每个上行MIMO用户分配3个特征码(E-RICH,E-RGCH和E-HICH各分配一个特征码),一个信道化码道最多支持13个上行MIMO用户(每个用户分别配置3个特征码来分别指示E-RICH,E-RGCH和E-HICH)。且这些用户的E-RICH与本用户的E-RGCH和E-HICH使用同一个信道化码发送。
应用示例2
如果一个信道化码道上支持的上行MIMO用户不足13个,该信道化码的其他剩余特征码资源可以用于非上行MIMO用户,每个非上行MIMO用户分配2个特征码(E-RGCH和E-HICH各分配一个特征码)。如图7所示,将特征码分配给8个上行MIMO用户和8个非上行MIMO用户,其中,UE#1-UE#8是上行MIMO用户,UE#9-UE#16是非上行MIMO用户。
可以看到,在引入上行MIMO秩自适应指示信息共享正交特征码后,使得每个信道化码支持的最大用户数减少了,因此可以考虑利用多个信道化码来承载E-RICH、E-RGCH和E-HICH的信息,来提高能够支持的最大用户数。
应用示例3
如图8所示,本示例描述利用两个信道化码来承载多个用户的E-RICH、E-RGCH和E-HICH信道信息的场景,对于同一个上行MIMO用户,分配给该用户的E-RICH信道采用的信道化码与E-RGCH和E-HICH信道采用的信道化码不同,也就是说该用户的E-RICH信道与该用户的E-RGCH和E-HICH信道采用不同的信道化码发送,其中,一个信道化码(信道化码#1)用于承载最大20个上行MIMO UE,即UE#1-UE#20的E-HICH和E-RGCH的信息;另外一个信道化码(信道化码#2),将其中的20个特征码用于承载与信道化码#1对应的UE#1-UE#20的E-RICH信息。图中描述的E-RICH承载的上行MIMO秩自适应指示信息为1比特。在这种情况下,网络需要给每个用户配置两个信道化码(信道化码#1和信道化码#2),用户也需要通过解调两个信道化码才能获得E-RICH、E-RGCH和E-HICH的具体内容。
信道化码#2的其他剩余特征码资源可以用于非上行MIMO用户,即UE#21-UE#30的E-HICH和E-RGCH。
应用示例4
如图9所示,本示例中部分上行MIMO用户,其分配的E-RICH、E-RGCH和E-HICH采用相同的信道化码;其它上行MIMO用户,其分配的E-RICH所采用的信道化码与E-RGCH和E-HICH的信道化码不同。在本实施例中,UE#1-UE#10,UE#15-UE#20,UE#27-UE#30都是上行MIMO用户,其余的为非上行MIMO用户。UE#1-UE#6的E-RICH、E-RGCH和E-HICH都采用信道化码#1;UE#27-UE#30的E-RICH、E-RGCH和E-HICH都采用信道化码#2;UE#7-UE#10的E-RGCH和E-HICH采用信道化码#1,而E-RICH采用信道化码#2;UE#15-UE#20的E-RGCH和E-HICH采用信道化码#2,而E-RICH采用信道化码#1。
图中描述的是E-RICH承载上行MIMO秩自适应指示信息为1比特的情况。信道化码#1和信道化码#2的其他剩余特征码资源可以用于非上行MIMO用户。
通过上述方法,网络侧能够重用系统中的已有信道格式完成秩自适应指示,将终端所需的秩自适应指示信息发送给终端,便于终端合理的完成上行MIMO操作。本文中将承载秩自适应指示信息的信道称为增强型秩指示信道(E-RICH,E-DCH Rank Indicator Channel),但是,采用其他名称并不影响本发明方法的使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9)

1.一种多输入多输出(MINO)系统中秩自适应指示方法,由网络侧执行以下操作,包括:
为MIMO用户选择传输方式为单流传输或多流传输;根据选择的结果,为MIMO用户配置增强型秩指示信道(E-RICH)承载的内容或传输方式;发送所述E-RICH,以对MIMO用户进行秩自适应指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为MIMO用户选择采用单流方式传输时,所述根据选择的结果,为MIMO用户配置E-RICH的传输方式,包括:
配置该MIMO用户的E-RICH的传输方式为不连续传输(DTX)。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为MIMO用户选择采用单流方式传输时,所述根据选择的结果,为MIMO用户配置E-RICH承载的内容,包括:
配置该MIMO用户的E-RICH承载该MIMO用户的秩自适应指示信息,所述秩自适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前MIMO用户采用单流方式传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为MIMO用户选择采用多流方式传输时,所述根据选择的结果,为MIMO用户配置E-RICH承载的内容,包括:
配置该MIMO用户的E-RICH承载该MIMO用户的秩自适应指示信息,所述秩自适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前MIMO用户采用多流方式传输。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采用以下方式发送所述E-RICH:
采用为该E-RICH配置的唯一标识该E-RICH的信道化码和特征码序列索引发送所述E-RICH。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发送所述E-RICH时,还采用以下任一方式发送同一MIMO用户的增强型相对授权信道(E-RGCH)和增强混合重传指示信道(E-HICH):
采用与所述MIMO用户的E-RICH相同的信道化码发送所述MIMO用户的E-RGCH和E-HICH;
采用与所述MIMO用户的E-RICH不同的信道化码发送所述MIMO用户的E-RGCH和E-HICH。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发送MIMO用户的E-RICH、E-RGCH和E-HICH时,还采用以下任一方式发送非MIMO用户的E-RGCH和E-HICH:
采用与MIMO用户的E-RICH相同的信道化码发送非MIMO用户的E-RGCH和E-HICH;
采用与MIMO用户的E-RICH不同的信道化码发送非MIMO用户的E-RGCH和E-HICH。
8.一种多输入多输出(MINO)系统中秩自适应指示方法,由终端执行以下操作,包括:
接收增强型秩指示信道(E-RICH),根据所述E-RICH承载的内容或传输方式判断传输方式为单流传输还是多流传输,采用相应的传输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E-RICH,包括:采用唯一标识该E-RICH的信道化码和特征码序列索引接收E-RICH。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道化码和特征码序列索引由网络侧配置。
11.如权利要求8或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E-RICH承载的内容或传输方式判断传输方式为单流传输还是多流传输,包括:
若所述E-RICH的传输方式为不连续传输(DTX),则判断传输方式为单流传输;
若所述E-RICH承载的秩自适应指示信息指示该MIMO用户采用单流方式传输,则判断传输方式为单流传输;
若所述E-RICH承载的秩自适应指示信息指示该MIMO用户采用多流方式传输,则判断传输方式为多流传输。
12.一种网络侧网元,用于进行多输入多输出(MINO)系统中秩自适应指示,所述网元包括选择模块、配置模块和发送模块,其中:
所述选择模块,用于为MIMO用户选择传输方式为单流传输或多流传输;
所述配置模块,用于根据选择的结果,为MIMO用户配置增强型秩指示信道(E-RICH)承载的内容或传输方式;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E-RICH,以对MIMO用户进行秩自适应指示。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网络侧网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选择模块选择采用单流方式传输时,所述配置模块是用于采用以下方式根据选择的结果为MIMO用户配置E-RICH的传输方式:配置该MIMO用户的E-RICH的传输方式为不连续传输(DTX);或者
所述选择模块选择采用单流方式传输时,所述配置模块是用于采用以下方式根据选择的结果为MIMO用户配置E-RICH承载的内容:配置该MIMO用户的E-RICH承载该MIMO用户的秩自适应指示信息,所述秩自适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前MIMO用户采用单流方式传输;或者
所述选择模块选择采用多流方式传输时,所述配置模块是用于采用以下方式根据选择的结果为MIMO用户配置E-RICH承载的内容:配置该MIMO用户的E-RICH承载该MIMO用户的秩自适应指示信息,所述秩自适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前MIMO用户采用多流方式传输。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网络侧网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是用于采用以下方式发送所述E-RICH:
采用为该E-RICH配置的唯一标识该E-RICH的信道化码和特征码序列索引发送所述E-RICH。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网络侧网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发送所述E-RICH时,采用以下任一方式发送同一MIMO用户的增强型相对授权信道(E-RGCH)和增强混合重传指示信道(E-HICH):
采用与所述MIMO用户的E-RICH相同的信道化码发送所述MIMO用户的E-RGCH和E-HICH;
采用与所述MIMO用户的E-RICH不同的信道化码发送所述MIMO用户的E-RGCH和E-HICH。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网络侧网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发送MIMO用户的E-RICH、E-RGCH和E-HICH时,采用以下任一方式发送非MIMO用户的E-RGCH和E-HICH:
采用与MIMO用户的E-RICH相同的信道化码发送非MIMO用户的E-RGCH和E-HICH;
采用与MIMO用户的E-RICH不同的信道化码发送非MIMO用户的E-RGCH和E-HICH。
17.一种多输入多输出(MINO)终端,包括接收模块、判断模块和传输模块,其中: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增强型秩指示信道(E-RICH);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E-RICH承载的内容或传输方式判断传输方式为单流传输还是多流传输;
所述传输模块,用于采用所述判断模块判断的传输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是用于采用以下方式接收E-RICH:采用唯一标识该E-RICH信道的信道化码和特征码序列索引接收E-RICH。
19.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断模块是用于采用以下方式根据所述E-RICH承载的内容或传输方式判断传输方式为单流传输还是多流传输:
若所述E-RICH的传输方式为不连续传输(DTX),则判断传输方式为单流传输;
若所述E-RICH承载的秩自适应指示信息指示该MIMO用户采用单流方式传输,则判断传输方式为单流传输;
若所述E-RICH承载的秩自适应指示信息指示该MIMO用户采用多流方式传输,则判断传输方式为多流传输。
CN201110253221.6A 2011-08-30 2011-08-30 Mimo系统中秩自适应指示方法、网络侧网元和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575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53221.6A CN102957501B (zh) 2011-08-30 2011-08-30 Mimo系统中秩自适应指示方法、网络侧网元和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53221.6A CN102957501B (zh) 2011-08-30 2011-08-30 Mimo系统中秩自适应指示方法、网络侧网元和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57501A true CN102957501A (zh) 2013-03-06
CN102957501B CN102957501B (zh) 2017-07-28

Family

ID=47765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53221.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57501B (zh) 2011-08-30 2011-08-30 Mimo系统中秩自适应指示方法、网络侧网元和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5750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19183A (zh) * 2013-05-28 2016-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多流传输的方法、基站和终端
WO2017097052A1 (zh) * 2015-12-09 2017-06-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小区信息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15988A1 (en) * 2006-10-27 2010-01-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Allocating Radio Resource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0102443A1 (zh) * 2009-03-10 2010-09-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采用上行多输入多输出技术的通信方法和系统
CN101873647A (zh) * 2009-04-22 2010-10-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非周期信道质量信息发送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15988A1 (en) * 2006-10-27 2010-01-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Allocating Radio Resource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0102443A1 (zh) * 2009-03-10 2010-09-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采用上行多输入多输出技术的通信方法和系统
CN101873647A (zh) * 2009-04-22 2010-10-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非周期信道质量信息发送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19183A (zh) * 2013-05-28 2016-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多流传输的方法、基站和终端
CN105519183B (zh) * 2013-05-28 2019-1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多流传输的方法、基站和终端
WO2017097052A1 (zh) * 2015-12-09 2017-06-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小区信息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57501B (zh) 2017-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84142B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控制信道的设置
EP1901494B1 (en) A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the multi-carrier 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 service
CN102625456B (zh) 下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接收和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2439869B (zh) 多用户mimo干扰抑制通信系统和方法
US836362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signaling information via channel IDS
CN101379752B (zh) 在每个传输时间间隔中支持多个混合自动重复请求进程的方法和系统
CN101919194B (zh) 使用用于传输格式和冗余版本的公共信令字段的控制信道信令
CN101690372B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装置以及方法
CN101048967B (zh) 在上行链路专用信道中控制重发分组的传输功率的方法
EP2103020B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to signal additional modulation scheme without additional signalling overhead
KR101482366B1 (ko) 사용자 설비의 다중 반송파 지원 능력을 전송하는 방법과 시스템
JP4981065B2 (ja) 共有チャネル化符号を有するmimo制御チャネル
EP2146515A1 (en)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N101529781A (zh) 用于在上行链路中动态分配harq进程的方法和设备
JP2006173834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CN102273252A (zh) 针对多个下行链路载波操作的控制信道反馈
CN101969663B (zh) 一种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TW201218678A (en) HARQ ACK/NACK signaling for multi-carrier HSDPA
CN101668338A (zh) 在时分双工系统中实现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的方法和设备
CN102957501A (zh) Mimo系统中秩自适应指示方法、网络侧网元和终端
WO2009009964A1 (fr) Gestion de processus, procédé et dispositif de codage dans un système de duplexage par répartition dans le temps en multiporteuse
CN101026574B (zh) 无线通信系统、固定台设备及信号发送方法
US9137071B2 (en) MIMO system
CN102594517B (zh) 上行预编码指示信息下行反馈方法及装置、反馈系统及接收装置
CN102938664B (zh) 一种控制上行闭环发射分集的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728

Termination date: 201908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