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45310A - 基于自治计算的流行病传播网络建模与推断 - Google Patents

基于自治计算的流行病传播网络建模与推断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45310A
CN102945310A CN2012103641484A CN201210364148A CN102945310A CN 102945310 A CN102945310 A CN 102945310A CN 2012103641484 A CN2012103641484 A CN 2012103641484A CN 201210364148 A CN201210364148 A CN 201210364148A CN 102945310 A CN102945310 A CN 1029453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pidemic
commune
node
state
par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6414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45310B (zh
Inventor
杨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21036414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453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9453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453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453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453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基于自治计算的流行病传播网络建模与推断,包括下列步骤:采用多自治体建模流行病传播网络和流行病传播过程,采用蒙特卡罗模拟和负反馈机制从流行病监控数据中推断出传播网络结构及与流行病有关的生物学参数。本发明为流行病监控与防治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与现有方法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主要优点:1)提供了一种适应范围更广的流行病传播网络建模方法;2)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流行病传播网络推断方法,可从流行病监控数据中推断出流行病传播网络结构以及与流行病有关的生物学参数;3)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可用于流行病风险评估和流行病防治策略的有效性验证。

Description

基于自治计算的流行病传播网络建模与推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息技术和公共卫生的交叉领域,尤其涉及流行病控制、复杂网络和数据挖掘等领域。
背景技术
流行病的每次爆发都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损失。建立理论模型理解和模拟流行病的传播与爆发过程,建立监控系统收集流行病的传播数据,进而基于模型与监控数据进行准确的风险评估,帮助决策者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应急方案,是有效控制流行病传播与爆发、最大限度减少生命财产损失的新途径。
流行病的传播过程由流行病模型和传播网络共同决定。医学领域对流行病的研究有较长历史,提出了多种数学模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基于动力系统的SIR模型和SIS模型,以及基于它们的多种改进模型。对这类模型的早期研究大都假设流行病的传播媒介均匀分布,没有考虑人口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对流行病传播过程的影响。人口等流行病传播媒介在空间上的分布可采用网络结构进行抽象与建模。1983年,Grassberger将流行病传播问题建模为键逾渗(bond percolation)问题,最先在网络框架下研究了SIR模型的基本性质。1998年小世界网络模型提出后,Newman最早研究了小世界网络结构对SIR模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后续工作深入研究了小世界网络模型的各种参数(如随机长连概率)对SIR模型的影响,小世界网络传播动力方程的分形、不动点、混沌和周期分叉等多种数学性质。一些工作还将SIS和SEIR等模型推广到网络上,讨论这些流行病模型在小世界网络上的传播特性。1999年无标度网络模型提出后,人们发现包括社会网络在内的很多实际网络都是非均匀网络,其度分布满足幂率而非泊淞分布。此后,各种传播模型在无标度网络上的临界值分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以上研究在分析网络结构对流行病传播产生的影响时,大都事先假定传播网络结构已知(如某种规则网络)或者服从某种特定的网络生成模型(如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模型),进而分析流行病模型在不同网络结构上的临界值及各种宏观动力学性质。然而实际问题所涉及的传播网络具有更高的复杂性,往往不能满足这些假设。实际传播网络与假设网络结构上的差异会显著影响分析的准确性与可靠性。随着信息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记录各种流行病传播过程的监控数据(surveillance data)与日俱增,这些数据记录了与流行病传播和爆发相关的时空信息,包括入院、确诊、出院、死亡等医疗过程的统计数据,地理位置信息以及当地人口的统计数据。如果能从这些监控数据中推断出导致传播现象发生的传播网络结构,就有望解决真实传播网络难以建造的问题。
基于观测到的传播数据推断传播网络结构是研究流行病传播规律的新思路,在流行病等医学领域还未见到相关研究,类似问题最先受到计算机领域研究者的关注。该方面的早期工作主要针对信息传播现象,提出能够根据传播现象推断出隐含信息传播网络的学习算法。2004年,HP公司的Adar等人较早开展了这方面的尝试,基于博客(blog)被话题(topic)感染时间的先后次序、博文的文本信息以及博客主页间的超链接结构推断出博客间的隐含影响关系。有监督的学习方法需要大量正确标注的样本,而在实际问题中这些样本往往难以获取。IBM公司Gruhl等人提出了模拟博客阅读和撰写博文行为的主题传播模型,进而提出了类似EM算法的非监督参数估计算法,根据博文发表时间的先后次序估计出博客间的影响概率,建立隐含的主题传播网络。2010年,斯坦福计算机系的研究小组发表了从多组时间序列中推断出隐含传播网络结构的论文,该工作推广了信息传播网络推断问题,使之能描述流行病传播,并针对独立级联模型给出一种基于子模块(submodular)贪心优化的近似学习算法,可推断出近似最优的隐含传播网络。在此基础上,该小组又相继提出了缺失观测数据的处理方法和基于凸规划的传播网络的推断算法。
以上工作从算法和实验的角度验证了从传播数据中学习传播网络的可行性,可为研究流行病传播网络推断问题提供参考。然而现有的传播网络推断方法不能有效应用于流行病监控数据。其主要原因如下:①现有方法所能处理的传播数据与可获得的流行病监控数据形式不同。现有方法处理的传播数据都是基于个体(individual based)的时间序列,以“某个体在某时间被感染”的方式依次记录信息在网络上的传播过程。然而如此细粒度的流行病监控数据通常很难获得,各级疾病控制中心(CDC)和各地区医院提供的流行病监控数据通常是基于空间位置(location based)的时间序列,以“某区域在某个时间段内感染、出院或死亡多少人”的方式记录流行病的传播和爆发过程。②现有传播网络推断方法假设被观察到的传播数据足够多,需要多次传播过程对应的时间序列数据才能较为准确的推断传播网络结构。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可获得的流行病监控数据通常十分有限。③流行病监控数据具有空间和时间上的多尺度(multi-scale)特性,这些特性都为现有的传播网络推断方法带来困难。④现有传播网络推断方法主要针对信息传播过程,大多采用级联和阈值模型建模信息的传播机制,难于扩展到SIR、SIS或SEIR等模型,而这些模型非常适合于刻画流行病的传播和爆发过程。
流行病的传播过程是复杂系统上的动力学过程。自治计算(AOC,Autonomy Oriented Computing)为建模和分析复杂系统及发生在其上的动力学行为提供一种新的理论和方法,采用“自底向上”的“白盒”方法分析和发现隐藏在复杂现象背后的基本机制和规律,为此我们采用自治计算方法建模和推断流行病传播网络。
发明内容
现有的传播网络结构推断方法大都面向信息传播过程,所能处理的数据与可获得的流行病监控数据形式和特性均不相同,不适合处理具有粗粒度、时空多尺度和数据缺失等特性的流行病监控数据。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基于自治计算的流行病传播网络建模方法和网络结构推断方法。该方法采用多自治体建模传播网络结构和流行病传播过程,采用蒙特卡罗模拟和负反馈机制调节系统参数,以缩小模拟系统产生的数据与实际监控数据间差异为目标,改变自治体的行为,促使模拟系统向真实系统逐步演化,以此方式推断出传播网络结构及与流行病相关的生物学参数。
附图说明
图1所示的流程图给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自治计算的流行病传播网络建模与推断方法的基本步骤。
图2所示自治体的状态转换规则。
图3所示的流程图给出了模拟系统参数推断的具体步骤。
图4所示2009年香港地区H1N1猪流感传播的真实数据与模拟系统产生的模拟数据。
图5(a)所示采用模拟系统模拟流行病传播过程;图5(b)所示模拟系统的参数估计过程。
图6所示缺失数据对爆发趋势估计的影响。
图7所示时间窗大小对爆发趋势估计的影响。
图8所示基于真实数据的流行病传播网络推断过程。图8(a)所示香港地图;图8(b)所示香港岛的区域划分和真实数据;图8(c)所示香港岛的流行病传播网络。
图9所示基于传播网络推断的流行病感染风险评估。图9(a)所示第40天时累积感染病例的空间分布图;图9(b)所示第100天时感染风险的空间分布图;图9(c)所示第40天至第100天期间的感染风险的时空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应用范围。
图1,一种基于自治计算的流行病传播网络建模与推断方法的流程开始于步骤101。
步骤102构造模拟流行病传播过程的自治体系统(命名为D-AOC系统),具体如下:
首先,建模流行病传播网络。
流行病传播网络包含N个节点。节点可表示具有不同大小的空间区域(如户、村、乡、镇、县、市),也可表示复合群体(如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节点间的链接表示流行病传播途径,链接权重表示传播强度。流行病传播网络表示为一个N×N矩阵A=[aij]N×N,aij表示节点i与节点j的链接权重,满足0≤aij≤1和
Figure BSA00000783258200061
其次,建模自治体。
D-AOC系统中的自治体定义如下:
流行病传播网络中的每个节点可包含多个自治体,节点i中自治体定义为如下的一个5元组:
(i,s,βi,γi,τi)
其中,i表示自治体所在网络节点的标识符;s表示自治体当前所处的状态,自治体在每个时刻处于S(易感)、E(潜伏)、I(感染)和R(恢复)四种状态之一;βi,1/γi,1/τi分别表示节点i中自治体对流行病的抵抗力、流行病的潜伏期和患病之后的康复期,满足0≤βi,γi,τi≤1。令B=(β1,…,βN),H=(γ1,…,γN),F=(τ1,…,τN),向量B,H和F表示与流行病相关的生物学参数。
图2给出自治体的状态转换规则,图2中虚线圈和实线圈分别对应不可观测和可观测状态。自治体的状态转换规则描述如下:
规则1:当位于节点i中的自治体处于S状态时,将以
Figure BSA00000783258200071
的概率进入E状态。
Figure BSA00000783258200072
称为节点i在t时刻的感染强度,由自治体对流行病的抵抗力和流行病传播网络共同决定,计算如下:
λ i ( t ) = β i Σ j = 1 N I j ( t ) P j ( t ) a ij
其中βi表示节点i中自治体对流行病的抵抗力,
Figure BSA00000783258200074
表示t时刻节点j中处于I状态的自治体数目,
Figure BSA00000783258200075
表示t时刻节点j中自治体的总数,aij表示节点i和节点j之间的网络链接权重。
规则2:自治体处于E状态已经持续1/γi时间后进入I状态;
规则3:自治体处于I状态已经持续1/τi时间后进入R状态;
规则4:自治体进入R状态后则永久停留在该状态,意味着它获得了对流行病的终身免疫。
步骤103给出了采用蒙特卡罗模拟和负反馈机制,从流行病监控数据中推断出D-AOC系统参数的方法,具体如下:
令D表示实际观测到的流行病监控数据,定义为一个N×T矩阵D=[dit]N×T,dit表示t时刻节点i中新出现的流行病患者数目,T表示监控时间长度。在实际应用中,流行病监控数据D通常具有如下几个特性:
①时空特性。流行病监控数据D由N个时间序列构成,D矩阵的第i行对应在节点i上观察到的时间序列,记录了节点i所表示的空间区域或复合群体新增病例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②时空多尺度特性。流行病传播网络中的节点可具有不同的空间大小,一些节点对应“村”和“乡”等较小的空间区域,另一些节点对应“县”和“市”等较大的空间区域。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对应的时间序列可能具有不同的时间粒度。如“村”和“乡”等小尺度区域以“天”或者“周”为时间单位普查和统计流行病数据,而“县”或“市”等大尺度区域以“月”或者“季度”为时间单位普查和统计新增病例。
③数据缺失。实际的监控数据常常存在数据缺失的情况,大体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为了降低获取监控数据的成本,通常不对所有节点而仅对部分节点进行监控和普查,因而会造成某些节点对应的时间序列数据整组缺失。第二,如②中讨论,空间范围大的节点仅提供时间粒度较大的数据,造成细粒度数据缺失。如某些节点仅能提供以周或月为单位的统计数据,而不是每天的统计数据。
基于D,图3模拟系统参数推断的过程开始于步骤301。
步骤302:初始化系统参数。随机生成2m组系统参数,令Pi表示第i组系统参数,Vi表示与Pi对应的一组系统参数,其中1≤i≤m;令迭代次数Q等于0;令LP和GP分别表示局部最优和全局最优的系统参数;初始时,令LP和GP均为P1;初始时,令Emax为一个充分大的整数。
步骤303:运行D-AOC系统的蒙特卡洛模拟,获取流行病模拟数据
Figure BSA00000783258200081
对i从1到m,基于Pi,运行D-AOC系统的蒙特卡洛模拟,获取模拟过程产生的流行病监控数据
Figure BSA00000783258200091
其中
Figure BSA00000783258200092
表示t时刻节点j中新出现的处于I状态的自治体数目,T表示模拟过程持续的时间。
蒙特卡洛模拟,按如下方程进行:
ΔS i ( t + 1 ) = - λ i ( t ) S i ( t ) ΔE i ( t + 1 ) = λ i ( t ) S i ( t ) - γ i E i ( t ) ΔI i ( t + 1 ) = γ i E i ( t ) - τ i I i ( t ) ΔR i ( t + 1 ) = τ i I i ( t )
其中,γi和τi含义如上所述;
Figure BSA00000783258200095
分别表示t时刻节点i中处于S状态、E状态和I状态的自治体数目;
Figure BSA00000783258200096
Figure BSA00000783258200097
分别表示t+1时刻节点i中处于S状态、E状态、I状态和R状态的自治体数目的变化量。特别的,
Figure BSA00000783258200098
表示节点i中新出现的处于I状态的自治体数目。
步骤304:计算
Figure BSA00000783258200099
偏离D的程度
Figure BSA000007832582000910
其中
Figure BSA000007832582000911
表示矩阵X=[xit]N×T的二阶范式。
步骤305:如果
Figure BSA000007832582000912
足够逼近真实监控数据D,则停止算法并返回GP作为从D推断出的系统参数。
步骤306:更新LP和GP。根据以上计算出的m个偏差Ei(1≤i≤m),更新LP和GP,具体如下:
首先,令Eu是m个偏差中的最小者;将LP更新为Pu
其次,如果Eu小于Emax,则将GP更新为Pu,同时将Emax更新为Eu
步骤307:更新Pi和Vi。对i,从1到m执行如下操作:
根据LP和GP采用负反馈机制更新Pi和Vi
首先,将Vi更新为wVi+c1·rand·(LP-Pi)+c2·rand·(GP-Pi);
其次,将Pi更新为Pi+Vi
其中,rand表示随机数发生器,返回0到1范围内的随机数;w,c1和c2是3个预先设置的参数。
步骤308:令迭代次数Q增1。
步骤309:如果Q小于规定的迭代次数则返回步骤303执行,否则停止算法,返回GP作为从D推断出的系统参数。
例1:基于真实数据的模型验证
检验上述流行病传播网络模型的合理性。实验数据采用2009年H1N1猪流感在香港爆发的真实监控数据,该数据记录了2009年5月至2010年3月香港地区累计病例的变化情况。图4红色实线所示,5月1日至6月12日期间已出现H1N1患者,但并未开始大规模传播,6月12日之后感染人数呈快速增加。在H1N1爆发的中后期,香港政府进行了患者隔离和疫苗接种等措施,对H1N1传播进行了控制,新增病例逐渐减少。由于本发明提供的流行病传播模型不考虑人为控制措施对流行病传播的影响,因此选用H1N1爆发过程中人为干预较少的前3个月数据来验证模型的合理性。
根据年龄,香港受H1N1影响最大的人口可划分为5个年龄组:5-14岁(A1),15-24岁(A2),25-44岁(A3),45-64岁(A4),65岁及以上(A5)。相应的,流行病传播网络节点表示为由对应年龄组构成的复合群体,因此该传播网络包含5个网络节点。网络链接权重表示复合群体间的交互概率。D-AOC系统的参数如表1所示,其中包括不同年龄段的感染率(βi)、潜伏期(γi)和恢复期(τi)以及不同年龄组之间的交互频率。基于这些参数运行D-AOC系统模拟H1N1在香港的传播过程,得到累计新增病例的近似期望值,图4蓝色实线所示。从中可见,D-AOC系统能够较好的模拟H1N1前100天感染人数的增长趋势,但由于数据噪声和人为干预的影响,模拟结果没有与真实数据完全一致。
表1
Figure BSA00000783258200111
例2爆发趋势和模型参数估计
检验D-AOC系统的参数估计方法,具体步骤如下:①给定一组系统参数θ={A,θ1,θ2,θ3,θ4,θ5},其中θi=<βi,γi,τi>,1≤i≤5;②基于θ运行D-AOC系统模拟流行病的传播过程,记录此过程中感染病例数目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作为观测到的流行病监控数据D;③基于D,采用图3中的方法估计出参数
Figure BSA00000783258200112
和流行病爆发趋势④对比实际值与估计值,分析参数和爆发趋势的估计情况。图5(a)所示,其中的条形图表示通过上述步骤②得到的流行病监控数据D(新增病例的时间序列),红色实线表示通过上述步骤③估计出的爆发趋势(新增病例估计值的时间序列)。为度量估计出的爆发趋势
Figure BSA00000783258200115
与监控数据D是否吻合,采用公式 E ( D , D ^ ) = 1 - D &CenterDot; D ^ T | | D | | 2 &CenterDot; | | D ^ | | 2 , 其中 | | X | | 2 = &Sigma; i = 1 N &Sigma; t = 1 T x it 2 表示矩阵X=[xit]N×T的二阶范式,并且有
实验采用表1中参数作为待估计的参数θ。参照图5(b)给出了系统参数的推断过程,随着迭代步数的增加,当前参数下对应的爆发趋势逐步逼近观察值D,直至两者的偏差小于规定阈值。从图中可看出,通过负反馈机制推断出的D-AOC系统参数能够较好的模拟监控数据所描述的流行病爆发趋势(偏差为10-5级)。表2给出了参数推断过程结束时得到的参数估计值
Figure BSA00000783258200125
比较表1和表2可看出,图5中方法能够较为准确的估计出流行病传播网络结构及与流行病有关的生物学参数。
表2
Figure BSA00000783258200126
例3缺失数据对爆发趋势估计的影响
实际可得的监控数据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缺失,缺失数据虽不可见,对流行病传播的影响却实际存在。基于缺失监控数据估计出流行病的爆发趋势后,可从估计数据中猜测出缺失的传播数据。本实验研究不同情况下的数据缺失对爆发趋势估计产生的影响,首先采用表1中参数运行D-AOC系统,模拟流行病的传播过程,采用不同时间尺度从中采样得到观测到的监控数据;基于采样所得的监控数据估计参数和爆发趋势;根据公式计算估计所得的爆发趋势与实际监控数据的偏差,进而分析不同情况的数据缺失对爆发趋势估计产生的影响。
实验中讨论的采样策略分别是:①对每个网络节点每天采样;②对每个网络节点以2天为间隔采样(即获取2天数据之和);③对每个网络节点以7天为间隔采样(即获取7天数据之和);④对5个网络节点分别以1天、2天、7天、15天和30天为间隔采样。第一种采样策略对应无数据缺失的情况,作为基准对比数据缺失情况。图6给出了不同采样策略对应的参数估计过程,从中可看出:①相对于无数据缺失的情况(对应图中红色曲线),基于缺失数据估计出的爆发趋势与实际爆发趋势具有一定偏差;②采样的时间尺度越大,估计出的爆发趋势与实际爆发趋势的偏差越大,但都控制在10-2以下,意味着即使监控数据具有不同程度缺失,D-AOC的参数推断过程也可较为准确的估计出流行病爆发趋势。
例4时间窗大小对爆发趋势估计的影响
流行病传播具有实时性,因而希望能快速且准确的估计出流行病的爆发趋势,从而尽早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1,T]表示获取流行病监控数据的时间窗,如果能以较小的时间窗估计出较为准确的爆发趋势,则意味着能够在爆发高峰之前准确的估计出流行病的爆发趋势。首先采用表1中参数运行D-AOC系统,模拟流行病传播过程,进而采用不同时间窗[1,T]从中采样得到监控数据;基于采样所得的监控数据估计[T,T+Δt]时期内的爆发趋势;根据公式
Figure BSA00000783258200141
计算估计所得的爆发趋势与监控数据的偏差,进而分析不同T和Δt的取值对爆发趋势估计产生的影响。
图7中黑色实线表示流行病的爆发趋势,图中其它三条曲线分别表示Δt取值60天、90天和120天对应的估计偏差。从中可看出:①可获得的监控数据越多(时间窗越大),估计出的传播趋势越准确;②预测的时间越短(Δt取值越小),估计出的传播趋势越准确;③在传播初期(T<114),感染人口比例少,爆发趋势不明显,基于当前监控数据估计出的传播趋势具有较大偏差(大于0.3);④而当传播过程刚刚进入开始明显增长的阶段(T>134),基于当前监控数据能够较好的估计出今后2到3个月的爆发趋势(偏差小于0.2),这意味着本算法能够在爆发高峰到来之前较为准确的估计出今后一段时间内的流行病爆发趋势。⑤当传播过程离开高峰期后(T>214),监控数据累计的足够充分,无论Δt取值大小,都能够较好的估计出后期的爆发趋势。
例5流行病感染风险评估
流行病传播网络建模与推断的一个重要应用是流行病感染的风险评估,即基于当前的监控数据估计出不同地区的人口在后续时间内被感染的概率。图8和9以香港地区为例说明了基于传播网络推断评估感染风险的基本原理。①首先利用经纬线对全香港地区进行分区,形成层次网络的第一层,如图8(a)所示。②由于该分区粒度大,不能满足“同质”假设,为此需要对第一层中的每个分区再次划分得到层次网络的第二层。选择香港岛,将其进一步细分为12×12个小区域,使得每个小区域近似满足“同质”假设,如图8(b)所示。图中每个区域中心的实心点表示布设的监控点(医院或诊所),提供实时监控数据(图中表示为相应的时间序列)。③融合各监控点的监控数据推断出传播网络结构(如图8(c)所示)和模型参数,进而执行系统模拟一定时间内(如2个月内)流行病在香港岛的传播过程。④利用模拟数据和公式
Figure BSA00000783258200151
计算出各地区人口在不同时刻被感染的风险
Figure BSA00000783258200152
并在地图的相应区域用不同深浅的颜色表示感染风险的大小,如参照图9(c)所示。图8(b)中,对香港岛细分为144个小区域中包含85个有效区域,因此图8(c)所示的传播网络包含85个节点,网络链接权重表示自治体从一个区域移动到其它区域的概率。图9(a)给出了该示例中流行病爆发至40天时累计病例的空间分布,其中点表示病例。基于前40天的监控数据,采用上述过程计算出未来60天各区域中个体被感染的风险,绘制出感染风险的时空分布图。图9(b)给出了未来第100天时香港岛各地区的感染风险,左下角的颜色条表示不同灰度对应的感染风险数值。图9(c)给出了未来60天内香港岛各地区的感染风险随时间演化的趋势。

Claims (7)

1.一种基于自治计算的流行病传播网络建模与推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01:构造模拟流行病传播过程的自治体系统(命名为D-AOC系统);
102:采用蒙特卡罗模拟和负反馈机制,从流行病监控数据中推断出D-AOC系统的参数,包括:流行病传播网络和与流行病有关的生物学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D-AOC系统,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步骤构造:
201:建模流行病传播网络;
202:建模自治体;
3.根据权利要求书2所述的流行病传播网络,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方式建模:
流行病传播网络包含N个节点。节点可表示具有不同大小的空间区域(如户、村、乡、镇、县、市),也可表示复合群体(如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节点间的链接表示流行病传播途径,链接权重表示传播强度。流行病传播网络表示为一个N×N矩阵A=[aij]N×N,aij表示节点i与节点j的链接权重,满足0≤aij≤1和
4.根据权利要求书2所述的自治体,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方法定义自治体和自治体的状态转换规则:
401:定义自治体
流行病传播网络中的每个节点可包含多个自治体,节点i中自治体定义为如下的一个5元组:
(i,s,βi,γi,τi)
其中,i表示自治体所在网络节点的标识符;s表示自治体当前所处的状态,自治体在每个时刻处于S(易感)、E(潜伏)、I(感染)和R(恢复)四种状态之一;βi,1/γi,1/τi分别表示节点i中自治体对流行病的抵抗力、流行病的潜伏期和患病之后的康复期,满足0≤βi,γi,τi≤1。令B=(β1,…,βN),H=(γ1,…,γN),F=(τ1,…,τN),向量B,H和F表示与流行病相关的生物学参数。
402:定义自治体的状态转换规则
规则1:当位于节点i中的自治体处于S状态时,将以
Figure FSA00000783258100021
的概率进入E状态。
Figure FSA00000783258100022
称为节点i在t时刻的感染强度,由自治体对流行病的抵抗力和流行病传播网络共同决定,计算如下:
&lambda; i ( t ) = &beta; i &Sigma; j = 1 N I j ( t ) P j ( t ) a ij
其中βi表示节点i中自治体对流行病的抵抗力,
Figure FSA00000783258100024
表示t时刻节点j中处于I状态的自治体数目,
Figure FSA00000783258100025
表示t时刻节点j中自治体的总数,aij表示节点i和节点j之间的网络链接权重。
规则2:自治体处于E状态已经持续1/γi时间后进入I状态;
规则3:自治体处于I状态已经持续1/τi时间后进入R状态;
规则4:自治体进入R状态后则永久停留在该状态,意味着它获得了对流行病的终身免疫。
5.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系统参数推断,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
令向量<A,B,H,F>表示待推断的系统参数,各分量含义如上所述。
令D表示实际观测到的流行病监控数据,定义为一个N×T矩阵D=[dit]N×T,dit表示t时刻节点i中新出现的流行病患者数目,T表示监控时间长度。基于D,按照如下方式推断出D-AOC的系统参数:
501:随机生成2m组系统参数,令Pi表示第i组系统参数,Vi表示与Pi对应的一组系统参数,其中1≤i≤m;
502:令迭代次数Q等于0;
503:令LP和GP分别表示局部最优和全局最优的系统参数;
初始时,令LP和GP均为P1;初始时,令Emax为一个充分大的整数。
504:对i从1到m执行如下操作:
基于Pi,运行D-AOC系统的蒙特卡洛模拟,获取模拟过程产生的流行病监控数据
Figure FSA00000783258100031
其中
Figure FSA00000783258100032
表示t时刻节点j中新出现的处于I状态的自治体数目,T表示模拟过程持续的时间;
计算
Figure FSA00000783258100033
偏离D的程度 E i = | | D - D ^ i | | 2 , 其中 | | X | | 2 = &Sigma; i = 1 N &Sigma; t = 1 T x it 2 表示矩阵X=[xit]N×T的二阶范式;
505:根据以上计算出的m个偏差Ei(1≤i≤m),更新LP和GP,具体步骤如下:
令Eu是m个偏差中的最小者;
将LP更新为Pu
如果Eu小于Emax,则将GP更新为Pu,同时将Emax更新为Eu
506:对i从1到m执行如下操作:
根据LP和GP采用负反馈机制更新Pi和Vi
507:令迭代次数Q增1。如果Q小于规定的迭代次数则返回步骤504执行;
508:返回GP作为从D推断出的系统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书5所述的D-AOC系统的蒙特卡洛模拟,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方程进行:
&Delta;S i ( t + 1 ) = - &lambda; i ( t ) S i ( t ) &Delta;E i ( t + 1 ) = &lambda; i ( t ) S i ( t ) - &gamma; i E i ( t ) &Delta;I i ( t + 1 ) = &gamma; i E i ( t ) - &tau; i I i ( t ) &Delta;R i ( t + 1 ) = &tau; i I i ( t )
其中,
Figure FSA00000783258100037
γi和τi含义如上所述;
Figure FSA00000783258100038
分别表示t时刻节点i中处于S状态、E状态和I状态的自治体数目;
Figure FSA00000783258100039
Figure FSA000007832581000310
分别表示t+1时刻节点i中处于S状态、E状态、I状态和R状态的自治体数目的变化量。特别的,
Figure FSA000007832581000311
表示节点i中新出现的处于I状态的自治体数目。
7.根据权利要求书5所述的根据LP和GP采用负反馈机制更新Pi和Vi,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
701:将Vi更新为wVi+c1·rand·(LP-Pi)+c2·rand·(GP-Pi);
702:将Pi更新为Pi+Vi
其中,rand表示随机数发生器,返回0到1范围内的随机数;w,c1和c2是3个预先设置的参数。
CN201210364148.4A 2012-09-27 2012-09-27 基于自治计算的流行病传播网络建模与推断 Active CN1029453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64148.4A CN102945310B (zh) 2012-09-27 2012-09-27 基于自治计算的流行病传播网络建模与推断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64148.4A CN102945310B (zh) 2012-09-27 2012-09-27 基于自治计算的流行病传播网络建模与推断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45310A true CN102945310A (zh) 2013-02-27
CN102945310B CN102945310B (zh) 2015-09-30

Family

ID=47728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64148.4A Active CN102945310B (zh) 2012-09-27 2012-09-27 基于自治计算的流行病传播网络建模与推断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45310B (zh)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11904A (zh) * 2016-10-10 2017-02-15 华侨大学 一种基于微观状态预测的网络风险控制方法
CN107133901A (zh) * 2017-05-05 2017-09-05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染病防控方法及系统
CN107256327A (zh) * 2017-05-05 2017-10-17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染病防控方法及系统
CN108447567A (zh) * 2018-03-09 2018-08-24 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一种机场口岸疾病防控系统的搭建方法
CN109065179A (zh) * 2018-08-22 2018-12-21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疾病传染过程的空时动态模拟方法
CN109192318A (zh) * 2018-07-11 2019-01-11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描述传染病传播过程的简化SIS模型的建立与Laplace分析
CN110060783A (zh) * 2019-04-16 2019-07-26 广州影子科技有限公司 防疫等级的认证方法、认证装置和认证系统
CN111128399A (zh) * 2020-03-30 2020-05-08 广州地理研究所 一种基于人流密度的流行病疫情风险等级评估方法
CN111968749A (zh) * 2020-10-21 2020-11-20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风险评估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148818A (zh) * 2020-05-11 2020-12-29 浙江每日互动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数据处理系统
CN112270999A (zh) * 2020-10-02 2021-01-26 孙炜 一种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流行病早期发现系统和方法
CN112669980A (zh) * 2020-12-28 2021-04-16 山东大学 一种基于节点相似度的流行病传播网络重构方法和系统
CN113312581A (zh) * 2021-04-14 2021-08-27 武汉大学 一种流行病传播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13539500A (zh) * 2021-05-31 2021-10-22 诺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流行病流行估计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3539500B (zh) * 2021-05-31 2024-05-31 诺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流行病流行估计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15512A1 (en) * 2006-09-12 2008-09-04 New York University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accessible medium for providing a multi-objective evolutionary optimization of agent-based model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15512A1 (en) * 2006-09-12 2008-09-04 New York University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accessible medium for providing a multi-objective evolutionary optimization of agent-based models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冯录召: "《应用Monte-Carlo模型对中国流感大流行疾病负担的研究》", 《万方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6 December 2007 (2007-12-26) *
孙晓北 等: "《关于应用Monte Carlo模型预测甲型H1N1流感的研究》", 《医学研究杂志》, vol. 39, no. 12, 31 December 2010 (2010-12-31) *
梅珊: "《基于复杂agent网络的病毒传播建模和仿真研究》",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vol. 2011, no. 4, 15 April 2011 (2011-04-15) *
赵春晓: "《HIV-免疫动态性的AOC模型的研究》", 《万方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1 February 2010 (2010-02-01) *
高超: "《基于面向自治计算的复杂网络免疫策略及病毒传播研究》", 《万方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31 December 2010 (2010-12-31) *

Cited B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11904A (zh) * 2016-10-10 2017-02-15 华侨大学 一种基于微观状态预测的网络风险控制方法
CN107256327B (zh) * 2017-05-05 2020-04-14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染病防控方法及系统
CN107133901A (zh) * 2017-05-05 2017-09-05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染病防控方法及系统
CN107256327A (zh) * 2017-05-05 2017-10-17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染病防控方法及系统
CN108447567A (zh) * 2018-03-09 2018-08-24 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一种机场口岸疾病防控系统的搭建方法
CN108447567B (zh) * 2018-03-09 2021-09-17 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一种机场口岸疾病防控系统的搭建方法
CN109192318A (zh) * 2018-07-11 2019-01-11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描述传染病传播过程的简化SIS模型的建立与Laplace分析
CN109065179B (zh) * 2018-08-22 2021-10-22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疾病传染过程的空时动态模拟方法
CN109065179A (zh) * 2018-08-22 2018-12-21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疾病传染过程的空时动态模拟方法
CN110060783A (zh) * 2019-04-16 2019-07-26 广州影子科技有限公司 防疫等级的认证方法、认证装置和认证系统
CN111128399A (zh) * 2020-03-30 2020-05-08 广州地理研究所 一种基于人流密度的流行病疫情风险等级评估方法
CN112148818B (zh) * 2020-05-11 2022-09-16 每日互动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数据处理系统
CN112148818A (zh) * 2020-05-11 2020-12-29 浙江每日互动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数据处理系统
CN112270999A (zh) * 2020-10-02 2021-01-26 孙炜 一种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流行病早期发现系统和方法
CN111968749A (zh) * 2020-10-21 2020-11-20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风险评估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669980A (zh) * 2020-12-28 2021-04-16 山东大学 一种基于节点相似度的流行病传播网络重构方法和系统
CN112669980B (zh) * 2020-12-28 2022-03-11 山东大学 一种基于节点相似度的流行病传播网络重构方法和系统
CN113312581A (zh) * 2021-04-14 2021-08-27 武汉大学 一种流行病传播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13312581B (zh) * 2021-04-14 2023-08-01 武汉大学 一种流行病传播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13539500A (zh) * 2021-05-31 2021-10-22 诺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流行病流行估计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3539500B (zh) * 2021-05-31 2024-05-31 诺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流行病流行估计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45310B (zh) 2015-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45310B (zh) 基于自治计算的流行病传播网络建模与推断
Velásquez et al. Forecast and evaluation of COVID-19 spreading in USA with reduced-space Gaussian process regression
Zeng et al. Forecasting the output of shale gas in China using an unbiased grey model and weakening buffer operator
Bekiros et al. SBDiEM: a new mathematical model of infectious disease dynamics
Qian et al. Connecting urban transportation systems with the spread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 Trans-SEIR modeling approach
Sangiorgio et al. A multicriteria approach for risk assessment of Covid-19 in urban district lockdown
Belik et al. Natural human mobility patterns and spatial spread of infectious diseases
Jiang et al. An adjustable approach to intuitionistic fuzzy soft sets based decision making
Vrbik et al. Analytic calculations for the EM algorithm for multivariate skew-t mixture models
CN102469103B (zh)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木马事件预测方法
Zhang et al. Simulation-free reliability analysis with active learning and Physics-Informed Neural Network
Kumari et al. SEIAQRDT model for the spread of novel coronavirus (COVID-19): A case study in India
Zhang et al. Impact of intervention methods on COVID-19 transmission in Shenzhen
Panovska-Griffiths et al. Mathematical modeling as a tool for policy decision making: Applications to the COVID-19 pandemic
Mikucki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the 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 and other quantities for infectious disease models
Teose et al. Embedding system dynamics in agent based models for complex adaptive systems
CN105335604A (zh) 面向流行病防控的人口动态接触结构建模与发现方法
Aurell et al. Modeling tagged pedestrian motion: A mean-field type game approach
Meng A hybri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for satisficing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under fuzzy chance constraints
Xiang et al. The impact of traffic control measures on the spread of COVID-19 within urban agglomerations based on a modified epidemic model
Sapnken et al. Learning latent dynamics with a grey neural ODE prediction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CN103955764A (zh) 一种对医疗影像检查量预测的混合优化方法
Cissé et al. Impact of neighborhood structure on epidemic spreading by means of cellular automata approach
Shatnawi et al.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epidemic spread: Recent advances
Wen et al. The stability of a stochastic discrete SIVS epidemic model with general nonlinear inciden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Yang Bo

Inventor after: Bai Yuan

Inventor before: Yang Bo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