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43508B - 小型供水系统及其恒压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小型供水系统及其恒压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43508B
CN102943508B CN201210463199.2A CN201210463199A CN102943508B CN 102943508 B CN102943508 B CN 102943508B CN 201210463199 A CN201210463199 A CN 201210463199A CN 102943508 B CN102943508 B CN 1029435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passage
water
water pump
computer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6319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43508A (zh
Inventor
陈宜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Taifu Pum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Yiju Mechanical & Electr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Yiju Mechanical & Electric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Yiju Mechanical & Electr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46319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435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9435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435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435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435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ow Control (AREA)
  • Control Of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供水系统及其恒压控制方法,结构包括水泵、控制器,控制器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设有电脑芯片和均与电脑芯片电连接的压力检测系统、流量检测系统和压力调节系统;水泵与变频器电连接,变频器与电脑芯片电连接,壳体内设有贯通的通道,通道通过供水管路与水泵相连接;通道穿过壳体内的安装腔,安装腔内设有带阀杆的阀芯,阀芯作为所述流量检测系统的一部分,可在安装腔内活动;所述的压力检测系统伸入到通道内;所述的压力调节系统对压力的调节设定范围为水泵额定扬程的50—70%。本供水系统通过电脑芯片、压力调节系统、压力检测系统和流量检测系统对水泵进行控制,使供水系统保持恒压供水,从而可消除不同用户的接水压力差。

Description

小型供水系统及其恒压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水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可应用于小型宾馆、饭店、高层楼房供水和家庭用水的小型供水系统及其恒压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小型宾馆、饭店、高层楼房供水和家庭用水过程中,由于水源地或供水系统本身的原因,常出现水压不稳的情况,这会给这些场所用水带来不便。缓解这种现象的通常做法是采用储水罐的方法,但储水罐不可避免地会与外界相通,水易受污染从而会影响到水的质量。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201120438183.7 )中公开了一种恒压供水系统,它包括用于供水的若干台水泵、储能器、输出管道和变频器,水泵与输出管道连通,水泵的出口串接有阀门,储能器与输出管道管连通,输出管道的用户端管壁上固定有压力变送器,压力变送器与变频器电连接,储能器的出口管壁上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变频器电连接,把两处的压力信号输入变频器,变频器与水泵电机电连接,对水泵电机通过变频实现转速控制。本发明实现恒压供水,节约了能量,实现供水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
这种恒压供水系统只是通过压力传感器来达到对供水管路内的水压进行感知,在用户量变大的情况下,需要重新对整个供水系统进行改造,否则极易出现低压供水的状况,从而会带来不便。
现有的水泵控制器壳体一般是联接在供水管路上,在水泵控制器壳体上设有与供水管路相通的开口,该开口上覆盖有弹性的膜片,供水管路中的水压作用在膜片上,而使膜片发生一定的形变,通过膜片的形变而触发水泵控制器中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再促使控制水泵的电源触点通或断,从而确定水泵的工作状态。
这种机械式传动的水泵控制器的结构相对较为复杂,对供水管路中的水压反应灵敏性差,不能很好地反应实际的供水状况,从而有可能会使水泵工作在不恰当的状态上,这不利降低能耗,不能保证水泵的使用寿命。另外,膜片的弹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变化,如果膜片老化严重,则需要及时更换,否则水泵控制器则不能工作,这也增加了该水泵控制器使用过程中的维修麻烦。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小型供水系统及其恒压控制方法,该供水系统中的控制器与供水管路连接方便,且它们两者之间的连接牢固性能得到保证;对该供水系统采取恒压的控制方法,能够有效保证对用户进行恒压供水。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小型供水系统,包括水泵、控制器,控制器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设有电脑芯片和均与电脑芯片电连接的压力检测系统、流量检测系统和压力调节系统;水泵与变频器电连接,变频器与电脑芯片电连接,其特征在于,壳体包括扣接在一起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在下壳体内设有贯通的通道,通道通过供水管路与水泵相连接;在壳体内设有安装腔,通道穿过安装腔,安装腔上具有朝向壳体内部的开口,在该开口上设有封闭片,安装腔内设有带阀杆的阀芯,阀杆沿通道轴向设置,阀杆活动地联接在设于安装腔或通道内的支架上,阀芯作为所述流量检测系统的一部分;所述的压力检测系统伸入到通道内;所述的压力调节系统对压力的调节设定范围为水泵额定扬程的50—70%,压力调节系统中的调节按钮设置在上壳体上。
根据本供水系统中实际的用户量,即实际的用水量,可选用10-170m扬程的水泵,压力调节系统所调节设定的压力以水泵额定扬程的60%为例,则压力调节系统所设定的压力值为0.15—1.7Mpa。若要维持恒压供水,通道内的水压应保持在压力调节系统所设定的压力值上。通道内水的流量可以在0-4.3 m3/h范围内变化,用户全部打开水龙头,通道内的流量达到最大,用户全部关闭水龙头,通道内的流量为0。之所以把压力值设定在水泵额定扬程的50—70%之间,是因为所有用户在用水时不一定都同时满负荷用水,从而给水泵为适应这种用水变化而提供充足的自调节裕度,以便达到恒压供水的目的,即所有用户水龙头的出水压力基本保持一致。
所述的通道一般是一体成型在控制器的壳体上,水泵控制器直接连接在供水管路上。在安装腔内装配可动作的阀芯,阀芯直接接受通道内水流的冲击力,并作与水流冲击力相适应的运动,通过阀芯的运动可以真实反应管道内水流的情况。根据阀芯运动的特性,可以在壳体和阀芯之间设置相应的功能件,如磁铁干簧管,从而为水泵控制器的工作提供稳定、真实的信号源。安装腔上的开口通过封闭片进行封闭,从而在壳体内形成与通道相隔开的空腔,可在该空腔内的安装位上设置电脑芯片等电气元件,从而在壳体内完成对通道内水流信息的处理和传输。
所述通道包括内侧通道和中空的联接头,内侧通道与下壳体连为一体,联接头与内侧通道同轴设置并固定在下壳体上。通道主要是由内侧通道和联接头构成,方便了壳体的生产,便于实现控制器与供水管路之间的固定连接。
所述支架包括平行设置的主支撑体和副支撑件,主支撑件设置在安装腔内,主支撑件在通道的轴向上固定,副支撑件一体成型在联接头内。通过在安装腔和联接头内设置支架,从而为阀芯在安装腔内的稳定活动提供了保证。
所述主支撑件包括圆筒形的主接头,主接头上设有用于和阀杆间隙配合的主插接孔,在主接头的外周面上均布有若干支杆,支杆的内端部连接在主接头上,外端部通过加强板连接在一起。这种主支撑件结构简单,主支撑件的设置不会对通道内的水流造成较大的影响。
所述支杆为三根,其中一根支杆竖直地指向主支撑件的底部,另两根支杆倾斜地指向主支撑件的顶部,主支撑件底面为平面,该平面与安装腔底面之间为平面贴合。主支撑件的底面为平面,该平面与安装腔底部的平面相贴合,保证了主支撑件在安装腔内设置稳定性。
所述安装腔的内壁上设有若干挡条,这些挡条成对设置,每对中的两根挡条之间具有间隔,主支撑件上的加强板插接在该间隔内。这些挡条突出到安装腔内壁的外侧,用于对主支撑件进行限定,以保证主支撑件在安装腔内于通道轴向上的位置稳定性。以成对设置的挡条对主支撑件的限位,结构简单,且便于主支撑件装配到安装腔内。
所述阀杆的截断面为正方向,所述主插接孔为方孔,在主插接孔的角部设有弧形缺口,弧形缺口与主插接孔之间为平滑的凸弧面过渡。通过设置所述的弧形缺口,以及弧形缺口与主插接孔之间为平滑的凸弧面过渡,便于实现阀杆与主插接孔之间的插接,提高了阀芯在安装腔内运动的顺畅性。
所述副支撑件包括圆筒形的副接头,副接头上设有用于和阀杆间隙配合的副插接孔,副插接孔的表面上设有若干齿状凸体,副接头通过连接杆与联接头连为一体,连接杆沿联接头的径上设置,副接头位于连接杆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处。副支撑件为所述的结构形式,便于副支撑件在联接头内的轴向位置的稳定性,所设的齿状凸体可以很好地限定住阀芯的周向位置。
在控制器的下游设有与所述通道相通的储水罐,储水罐内预充入合适压力的水。设置储水罐(1-2升),可以防止任何微小的泄漏造成系统重新启动。储水罐内预充压值一般是和压力调节系统所设定值相等。这也将有助于保持供水系统的供水稳定性,尤其是对水的瞬间需求量大的设备(例如用于洗碗机,冲厕系统等)。这些设备开启后,储水罐内的水会瞬间供应到供水管路中,以弥补供水管路上瞬间用水量大而造成的水压骤降现象。待供水管路正常供水时,供水管路内的水又会进入到储水罐内,储水罐内的最终水压能够达到与供水管路内的水压一致。
为使本供水系统能够恒压供水,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对供水系统进行恒压供水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先根据用户实际需要,对压力调节系统在水泵额定扬程的50—70%范围内进行压力调节设定,压力调节系统所设定的压力被电脑芯片记忆。电脑芯片所记忆的压力值与压力检测系统所检测到通道内的压力值进行比对,并根据流量检测系统所检测到通道内的流量,而通过变频器控制水泵的工作。或流量检测系统、压力检测系统直接通过电脑芯片指令水泵启动或停机。
当通道内流量增大时,通道内的水压会瞬间下降,此时流量检测系统通过电脑芯片、压力调节系统、变频器自动升高频率,提高水泵转速以补充供水压力,使压力保持恒定。
当流量减少时,通道内供水压力会瞬间上升,此时流量检测系统通过电脑芯片、压力调节系统、变频器自动降低频率,下调水泵转速以降低供水压力,使压力保持恒定。
当通道中无流量,即供水管路中的水龙头全部关闭时,供水管路压力升高,高于设定压力时,电脑芯片指令水泵停机,当供水管路压力下降,即打开水龙头或供水管路有泄露到一定压力时,压力检测系统通过电脑芯片指令水泵启动。
当水源地缺水,流量检测系统通过电脑芯片指令水泵停机,并在此后每隔一定时间,流量检测系统通过电脑芯片指令水泵进行启动,如果有水流经通道、流量检测系统检测到了流量,流量检测系统会通过电脑芯片指令水泵正常工作。流量检测系统通过电脑芯片指令水泵进行启动的间隔时间是可以在控制器上进行预先设定的,一般的时间间隔为半个小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道直接成形在壳体上,使得壳体与供水管路之间连接成一个整体,水泵控制器不需要另行固定,减少了水泵控制器的安装麻烦,且水泵控制器与供水管路之间的连接牢固性能得到保证。通过在安装腔内装配有可动作的阀芯,该阀芯可直接感受到供水管路中的水流状况,并可作与此状况相适应的位移,从而可以为水泵控制器提供真实的信号源,使得水泵控制器能够正确控制水泵,有效地减少了能量的损耗、有利于保证水泵的使用寿命。水泵控制器在运行后不需要经常对零部件进行更换,减少了水泵控制器的使用麻烦。
通过对本供水系统进行恒压供水,提高了用户接水的方便性,能够有效消除上、下游用户之间的水压差,以及在水压上能够消除楼层差别。并且使水泵能够保持在正确的工作状态上,不易出现水泵超额工作,或水泵干转,从而能够有效节省能耗,保证水泵的工作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小型供水系统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2是本发明小型供水系统中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小型供水系统中下壳体的纵向剖视图。
图4是阀芯的结构图。
图5是主支撑件的结构图。
图6是联接头的内端面结构图。
图7是阀芯联接在支架上的使用状态图。
图8是图5中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中,本发明恒压变频供水系统的结构包括控制器3、水泵1,控制器3通过变频器与水泵1电连接。控制器3的壳体内设置有电脑芯片、压力检测系统、流量检测系统、压力调节系统,电脑芯片与压力检测系统、流量检测系统和压力调节系统均电连接。控制器3的两端侧分别连接有进水管路2和出水管路4,贯穿控制器3内的通道沟通进水管路2和出水管路4。水泵1连接在进水管路2的外端部,出水管路4上设有若干水龙头6。
控制器3的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8,上壳体和下壳体8扣合在一起,上壳体和下壳体8之间一般是通过紧固螺栓而实现固定连接的。在壳体内设有若干安装位,这些安装位上用于安装一些电气元件,以便控制器3实现相应的控制功能。
下壳体8内设有通道,该通道贯通下壳体8,上述的压力检测系统和流量检测系统均伸入到通道内。水泵1控制器3实现与供水管路相连接时,该通道作为供水管路的一部分,直接连接在供水管路上,通道通过供水管路与水泵1连接在一起。
在下壳体8内设有安装腔10,所述的通道穿过安装腔10,安装腔10上具有朝向壳体内的开口,该开口一般是采用铜质的封闭片进行封闭。安装腔10内用于装配阀芯20,阀芯20作为流量检测系统的一部分,以运动位移的形式用于反应通道内水的流量。这就要求阀芯20可在安装腔10内作适应水流量的运动,因此需要在安装腔10或通道内设置支架,以便活动支撑阀芯20上的阀杆15。在阀芯2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弹簧,该弹簧作用在阀芯20上,从而使阀芯20在安装腔10内浮动。
通道和安装腔10的壁体均突出到下壳体8外表面的外侧,通道和安装腔10壁体突出到下壳体8外侧的表面上设有若干加强筋14,这些加强筋14平行间隔设置,这些加强筋14垂直于通道的轴线,且这些加强筋14的两端部均连接在下壳体8上。通道和安装腔10的壁体均突出到下壳体8的外表面的外侧,从而在壳体内形成了足够的空间,便于设置阀芯20。设置这些加强筋14可有效提高安装腔10和通道壁体的强度,有效节省壳体的用料量。
所述通道包括内侧通道9和中空的联接头7,联接头7和内侧通道9同轴设置,内侧通道9和联接头7分列在安装腔10的相对两侧。内侧通道9与下壳体8连为一体,联接头7通过紧固螺栓实现固定连接在下壳体8上。为方便联接头7与下壳体8之间的连接,在联接头7的外周面上设有突出的联接法兰11,在下壳体8的相应位置处设置有用于和联接法兰11相贴合的联接面。联接法兰11上设置有贯通的螺栓孔12,紧固螺栓穿过螺栓孔12而螺纹连接在下壳体8上所设的螺栓孔12内。在联接法兰11和所述的联接面上分别设有数目一致的盲坑28,联接法兰11和联接面上所设盲坑28的位置一一对应,且联接法兰11和联接面两者上的盲坑28的开口彼此相向,相邻的两个盲坑28之间设有一个螺栓孔12。在联接法兰11上于一盲坑28的位置处设置有插柱,该插柱用于插接在联接面上的盲坑28内,以便联接法兰11和联接面上的螺栓孔12的位置一一对应。
阀杆15沿阀芯20的轴向连接在阀芯20的中心位置处,阀杆15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位于阀芯20的相对两侧,作用在阀芯20上的弹簧套接在阀杆15上。
阀芯20的结构包括圆盘状的大阀片16和小阀片18,大阀片16的直径大于小阀片18的直径。在阀芯20的轴向上,大阀片16与小阀片18之间具有间隔。
为增加阀芯20的强度,在小阀片18和大阀片16之间设有若干连接两者的加强片17,这些加强片17沿阀芯20的周向均布。加强片17偏置在阀芯20的外侧,且加强片17外侧边的两端分别位于大阀片16和小阀片18的外圆位置处。由于大阀片16和小阀片18之间直径的差异,这些加强片17倾斜地设置在阀芯20上。
在阀杆15上连接有中空的安装柱19,安装柱19垂直于阀杆15,安装柱19位于大阀片16和小阀片18之间的间隔内,安装柱19的两端均伸出到大阀片16和小阀片18的外侧。安装柱19的中空部分用于装配相应的功能部件,以便在阀芯20动作时,该功能部件与水泵1控制器3内相应的功能部件作用,而能够及时反应出通道内水的流量。
支架主要是由平行设置的主支撑件21和副支撑件构成。主支撑件21的结构包括圆筒形的主接头30,在主接头30内设有主插接孔24。主接头30的外周面上设有向着外侧伸出的若干支杆23,这些支杆23沿周向均布在主接头30的外周面上。这些支杆23的内端部与主接头30相连接,外端部通过加强板22被连接在一起。支杆23一般为三根,其中一根支杆23竖直地指向主支撑件21的底部,另两根支杆23倾斜地指向主支撑件21的顶部。加强板22于主支撑件21的底部位置处形成一平面25,可通过在控制器3壳体内的相应位置处设置平面结构,而使主支撑件21稳定地支承在壳体内。
主插接孔24用于套接在阀杆15上,所述阀杆15的截断面为正方形,主插接孔24为方孔。主插接孔24的四个角部均设有弧形缺口32,且弧形缺口32与主插接孔24之间为平滑的凸弧面过渡。这便于正四棱柱体的阀杆15插接到方孔形态的主插接孔24内,便于阀杆15在主插接孔24内滑动,且在主支撑件21位置稳定的前提下,阀芯20相对于主支撑件21的周向位置稳定性好,便于在阀芯20上设置一些功能件。
主插接孔24一侧面的中部位置处设有限位槽31,限位槽31沿主插接孔24的轴向延伸,限位槽31的截断面呈V形。该限位槽31用于和阀杆15一侧面上所设的V形凸体相插接配合。
主支撑件21中的主接头30、支杆23、加强板22为同质材料一体成型。
主支撑件21装配在安装腔10内,为保证主支撑件21在安装腔10内的稳定性,在安装腔10的内壁上设置有突出的挡条13,挡条13成对设置,每对中的两根挡条13之间具有间隔,主支撑件21上的加强板22插接在该间隔内。挡条13既在安装腔10的内侧壁上设置,又在安装腔10的底面上设置。
副支撑件的结构包括副接头26,副接头26内设有副插接孔27,副插接孔27用于套接在阀杆15上。副接头26设于上述的中空的联接头7内,副接头26通过连接杆29与联接头7连为一起,连接杆29沿联接头7的径向设置,副接头26位于连接杆29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处。副插接孔27为圆孔,在副插接孔27的内周面上周向均布有若干齿状凸体。这些齿状凸体的设置便于阀杆15插接到副插接孔27内,且可用于限定阀杆15的周向稳定性。
为防止供水管路或水龙头6发生泄漏时造成本供水系统的重新启动,在出水管路4上设置有储水罐5,储水罐5位于控制器3的下游,储水罐5与出水管路4相通。
对供水系统进行恒压供水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先根据用户实际需要,对压力调节系统在水泵1额定扬程的50—70%范围内进行压力调节设定,压力调节系统所设定的压力被电脑芯片记忆。电脑芯片所记忆的压力值与压力检测系统所检测到通道内的压力值进行比对,并根据流量检测系统所检测到通道内的流量,而通过变频器控制水泵1的工作。或流量检测系统、压力检测系统直接通过电脑芯片指令水泵1启动或停机。
当通道内流量增大时,通道内的水压会瞬间下降,此时流量检测系统通过电脑芯片、压力调节系统、变频器自动升高频率,提高水泵1转速以补充供水压力,使压力保持恒定。
当流量减少时,通道内供水压力会瞬间上升,此时流量检测系统通过电脑芯片、压力调节系统、变频器自动降低频率,下调水泵1转速以降低供水压力,使压力保持恒定。
当通道中无流量,即供水管路中的水龙头6全部关闭时,供水管路压力升高,高于设定压力时,电脑芯片指令水泵1停机,当供水管路压力下降,即打开水龙头6或供水管路有泄露到一定压力时,压力检测系统通过电脑芯片指令水泵1启动。
当水源地缺水,流量检测系统通过电脑芯片指令水泵1停机,并在此后每隔一定时间,流量检测系统通过电脑芯片指令水泵1进行启动,如果有水流经通道、流量检测系统检测到了流量,流量检测系统会通过电脑芯片指令水泵1正常工作。流量检测系统通过电脑芯片指令水泵1进行启动的间隔时间是可以在控制器3上进行预先设定的,一般的时间间隔为半个小时。
电脑芯片内存贮有控制程序,控制器3中一些功能件的工作是由该控制程序进行控制的。在控制器3的上壳体上设置一些功能按钮,通过这些功能按钮对一些参数进行调整设定。例如,压力调节系统中的调节按钮即设置在上壳体上,根据需求通过调节按钮而对通道内的供水压力进行预先调节设定,并通过压力检测系统、流量检测系统、电脑芯片、变频器来控制水泵1的工作,使供水系统维持在设定的压力值上供水。

Claims (8)

1.一种小型供水系统,包括水泵、控制器,控制器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设有电脑芯片和均与电脑芯片电连接的压力检测系统、流量检测系统和压力调节系统;水泵与变频器电连接,变频器与电脑芯片电连接,壳体包括扣接在一起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在下壳体内设有贯通的通道,通道通过供水管路与水泵相连接;在壳体内设有安装腔,通道穿过安装腔,安装腔上具有朝向壳体内部的开口,在该开口上设有封闭片,安装腔内设有带阀杆的阀芯,阀杆沿通道轴向设置,阀杆活动地联接在设于安装腔或通道内的支架上,阀芯作为所述流量检测系统的一部分;所述的压力检测系统伸入到通道内;所述的压力调节系统对压力的调节设定范围为水泵额定扬程的50—70%,压力调节系统中的调节按钮设置在上壳体上,所述通道包括内侧通道和中空的联接头,内侧通道与下壳体连为一体,联接头与内侧通道同轴设置并固定在下壳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平行设置的主支撑体和副支撑件,主支撑件设置在安装腔内,主支撑件在通道的轴向上固定,副支撑件一体成型在联接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件包括圆筒形的主接头,主接头上设有用于和阀杆间隙配合的主插接孔,在主接头的外周面上均布有若干支杆,支杆的内端部连接在主接头上,外端部通过加强板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为三根,其中一根支杆竖直地指向主支撑件的底部,另两根支杆倾斜地指向主支撑件的顶部,主支撑件底面为平面,该平面与安装腔底面之间为平面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型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上设有若干挡条,这些挡条成对设置,每对中的两根挡条之间具有间隔,主支撑件上的加强板插接在该间隔内。
5.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小型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的截断面为正方形,所述主插接孔为方孔,在主插接孔的角部设有弧形缺口,弧形缺口与主插接孔之间为平滑的凸弧面过渡。
6.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小型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支撑件包括圆筒形的副接头,副接头上设有用于和阀杆间隙配合的副插接孔,副插接孔的表面上设有若干齿状凸体,副接头通过连接杆与联接头连为一体,连接杆沿联接头的径上设置,副接头位于连接杆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处。
7.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小型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控制器的下游设有与所述通道相通的储水罐,储水罐内预充入合适压力的水。
8.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小型供水系统的恒压控制方法,先根据用户实际需要,对压力调节系统在水泵额定扬程的50—70%范围内进行压力调节设定,压力调节系统所设定的压力被电脑芯片记忆;电脑芯片所记忆的压力值与压力检测系统所检测到通道内的压力值进行比对,并根据流量检测系统所检测到通道内的流量,而通过变频器控制水泵的工作,或流量检测系统、压力检测系统直接通过电脑芯片指令水泵启动或停机,并具体如下:
当通道内流量增大时,通道内的水压会瞬间下降,此时流量检测系统通过电脑芯片、压力调节系统、变频器自动升高频率,提高水泵转速以补充供水压力,使压力保持恒定;
当流量减少时,通道内供水压力会瞬间上升,此时流量检测系统通过电脑芯片、压力调节系统、变频器自动降低频率,下调水泵转速以降低供水压力,使压力保持恒定;
当通道中无流量,即供水管路中的水龙头全部关闭时,供水管路压力升高,高于设定压力时,电脑芯片指令水泵停机,当供水管路压力下降,即打开水龙头或供水管路有泄露到一定压力时,压力检测系统通过电脑芯片指令水泵启动;
当水源地缺水,流量检测系统通过电脑芯片指令水泵停机,并在此后每隔一定时间,流量检测系统通过电脑芯片指令水泵进行启动,如果有水流经通道、流量检测系统检测到了流量,流量检测系统会通过电脑芯片指令水泵正常工作。
CN201210463199.2A 2012-11-17 2012-11-17 小型供水系统及其恒压控制方法 Active CN1029435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63199.2A CN102943508B (zh) 2012-11-17 2012-11-17 小型供水系统及其恒压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63199.2A CN102943508B (zh) 2012-11-17 2012-11-17 小型供水系统及其恒压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43508A CN102943508A (zh) 2013-02-27
CN102943508B true CN102943508B (zh) 2014-03-12

Family

ID=47726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63199.2A Active CN102943508B (zh) 2012-11-17 2012-11-17 小型供水系统及其恒压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435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88082B (zh) * 2013-09-10 2015-12-09 温州大学 一种基于反求法的高效变频恒压供水系统控制方法
CN103671047B (zh) * 2013-12-13 2016-04-13 新界泵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控制器的电泵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88185A (ja) * 1997-04-18 1998-10-27 Kawamoto Seisakusho:Kk 自動給水装置
JP2001173586A (ja) * 1999-12-16 2001-06-26 Ebara Corp モータポンプの運転方法及び該方法に使用する制御装置
CN201363292Y (zh) * 2008-12-03 2009-12-16 江苏环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电子压力控制器
AU2010213344B2 (en) * 2009-02-13 2014-07-24 Davey Water Products Pty Ltd Controller for a liquid supply pump
CN201738383U (zh) * 2010-03-26 2011-02-09 李治民 一种深井泵稳压变频供水系统
CN102758765A (zh) * 2012-07-02 2012-10-31 江苏环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变频电子压力控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43508A (zh) 2013-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43508B (zh) 小型供水系统及其恒压控制方法
CN202936847U (zh) 小型供水装置
CN217150466U (zh) 一种高层建筑自来水稳压装置
CN202597826U (zh) 稳压阀
CN202789588U (zh) 出水口压力可调节的立式消防泵
CN201628395U (zh) 一种带稳流功能的自动水量调节装置
CN207813889U (zh) 可稳定输出控制信号及流量的水泵压力控制器
CN211925003U (zh) 一种带温度显示的抽拉式水龙头
CN203319697U (zh) 制氧机
CN214784383U (zh) 稳压管中泵
CN108678133B (zh) 一种地面地下两用智能地漏
WO2012077832A3 (en) Active power-controlled electric boiler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CN206377008U (zh) 一种改进型水泵压力控制装置
CN212835681U (zh) 箱式无负压稳流给水设备
CN217272170U (zh) 中低压调压指挥器
CN216951847U (zh) 一种便于调节压力的电气减压阀
CN211525575U (zh) 一种电动调节阀
CN210423862U (zh) 一种用于水处理的减压阀
CN202918609U (zh) 水泵控制器壳体
CN214888996U (zh) 一种利用压差动能自供电的流量控制器
CN213653626U (zh) 一种新型分区智能供水装置
CN211080400U (zh) 一种高层建筑给水节电变速转换装置
CN219824460U (zh) 一种管道压力自动切换装置
CN204061135U (zh) 一种耐用的双缸式柱塞泵
CN102619256B (zh) 同时抽吸市政管网和水箱模式下的增压供水自动分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Wenling City,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7511 Songmen Town Industrial Zone southeast Taifu pump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Taifu pump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317511 Wenl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Southeast of the town of the town of Industrial Co., Ltd.

Patentee before: TAIZHOU YIJU MECHANICAL & ELECTRIC PRODUCTS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