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38673B - 高速无线光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高速无线光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38673B
CN102938673B CN201110234204.8A CN201110234204A CN102938673B CN 102938673 B CN102938673 B CN 102938673B CN 201110234204 A CN201110234204 A CN 201110234204A CN 102938673 B CN102938673 B CN 1029386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light source
refractive index
cor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3420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38673A (zh
Inventor
刘若鹏
栾琳
刘京京
杨宗荣
李平军
邵继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Guangqi Advanced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ang Chi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Kuang Chi Innovativ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ang Chi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Kuang Chi Innovative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Kuang Chi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11023420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386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9386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386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386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386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速无线光通信系统,其包括光源模块阵列、光电探测器阵列及光线汇聚装置,所述光源模块阵列设置有若干光源,所述光电探测器阵列设置有若干与所述光源一一对应的光电探测器,所述光线汇聚装置位于所述光源模块阵列与光电探测器阵列之间,并用于将若干所述光源分别投影到若干所述光电探测器上。本发明通过将信号分配到多个信道中进行传输,并使用光线汇聚装置区分光源之间的光信号,使得每个光源经过透镜后的缩小像都能准确地投影到对应的光电探测器上,因而可大幅度提高信号传输速度。

Description

高速无线光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速无线光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光通信技术是一种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是光通信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以光信号为载体,通过大气作为传输媒质来进行光信号传送。当前无线光通信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自由空间光通信(FSO:Free 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室内红外线通信和可见光通信(VLC: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FSO一般利用波长为850nm或1550nm的红外光,室内红外通信一般利用LED红外光,而VLC则利用LED可见光。白光LED具有功耗低、使用寿命长、尺寸小、绿色环保、特别是其响应灵敏度高等优点,因而较常用于进行超高速数据通信中。现有技术中通常利用白光LED进行单路信息的传输,即利用单个或多个光源与接收端的一个光电探测器传输一组数据。上述现有技术采用单一的信道进行传输信号,由于传输信道里反射与折射光到达光电探测器相对于直接照射的灯光有一定的时延,因而单一信道所能到达的最大速度只能到达100Mbps,无法满足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大幅度提高信号传输速度的高速无线光通信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高速无线光通信系统,其包括光源模块阵列、光电探测器阵列及光线汇聚装置,所述光源模块阵列设置有若干光源,所述光电探测器阵列设置有若干与所述光源一一对应的光电探测器,所述光线汇聚装置位于所述光源模块阵列与光电探测器阵列之间,并用于将若干所述光源分别投影到若干所述光电探测器上。
进一步地,所述光源是LED光源。
进一步地,所述LED光源是LED照明灯。
进一步地,所述高速无线光通信系统还包括信号调制模块,所述信号调制模块用于将模拟输入信号转换成并行数字信号或将串行数字输入信号转换成并行数字信号传输至所述若干光源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高速无线光通信系统还包括信号放大模块,所述信号放大模块用于将所述光电探测器的输出信号进行放大。
进一步地,所述高速无线光通信系统还包括信号解调模块,所述信号解调模块用于将所述信号放大模块输出的信号还原成输入所述信号调制模块的原始的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光线汇聚装置为透镜或超材料面板,所述超材料面板包括单个或多个核心层以及对称分布在所述核心层两侧的单个或多个渐变层,每一核心层和每一渐变层均包括片状的基底和设置在所述基底上的多个人造微结构。
进一步地,每一核心层的折射率分布均相同,每一核心层包括一个圆形区域和与所述圆形区域同心的多个环形区域,所述圆形区域和所述环形区域内折射率随着半径的增大从np连续减小到n0且相同半径处的折射率相同。
进一步地,分布在所述核心层同一侧的每一渐变层均包括一个圆形区域和与所述圆形区域同心的多个环形区域,每一渐变层对应的所述圆形区域和所述环形区域内的折射率变化范围相同且随着半径的增大从其最大折射率连续减小到n0,相同半径处的折射率相同,两个相邻的渐变层的最大折射率表示为ni和ni+1,其中n0<ni<ni+1<np,i为正整数,ni对应于距离所述核心层较远的渐变层。
进一步地,所述光源模块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光源的控制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将信号分配到多个信道中进行传输,并使用光线汇聚装置区分光源之间的光信号,使得每个光源经过透镜后的缩小像都能准确地投影到对应的光电探测器上,因而可大幅度提高信号传输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的用作光线汇聚装置的超材料面板汇聚光线时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超材料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核心层的折射率随半径变化的示意图。
图5是渐变层的折射率随半径变化的示意图。
图6是超材料面板的核心层在yz平面上的折射率分布图。
图7是超材料面板的第i层渐变层在yz平面上的折射率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高速无线光通信系统第一种实施例的原理框图,其包括光源模块阵列100、光电探测器阵列200、光线汇聚装置300、信号调制模块400、信号放大模块500及信号解调模块600。所述光源模块阵列100设置有若干光源11及用于控制所述光源11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信号调制模块400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源11是LED照明灯,因而不仅可作为通信用,而且可用于照明。所述光电探测器阵列200设置有若干与所述光源11一一对应的光电探测器21,所述光电探测器21与所述信号放大模块500电连接,并用于将所述光源11发出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送至所述信号放大模块500。所述光线汇聚装置300位于所述光源11阵列100与光电探测器21阵列200之间,并用于将若干所述光源11分别投影到若干所述光电探测器21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线汇聚装置300为凸透镜。
所述信号调制模块400用于将模拟输入信号转换成并行数字信号传输至所述若干光源11,从而控制所述光源11实现明暗变化,使所述数字信号转换成光信号。所述信号放大模块500用于将所述光电探测器21的输出信号进行放大,通过所述信号放大模块500的放大,因而便于所述信号解调模块600的解调。所述信号解调模块600用于将所述信号放大模块500输出的信号还原成输入所述信号调制模块400的原始模拟信号。本发明通过将输入信号分配到多个信道中进行传输,使用透镜有效地区分光源信号(光源光),使高速光通信系统得以实现。若单路传输速度为50Mbps,本发明采用20路传输的高速光通信系统,即20个光源11进行传输信号,则其速度就能到达1Gbps,实现指数增长。
请参阅图2及图3,图2是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的用作光线汇聚装置的超材料面板汇聚光线时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所述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相似,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光线汇聚装置300为超材料面板。超材料是一种以人造微结构302为基本单元并以特定方式进行空间排布、具有特殊电磁响应的新型材料,包括人造微结构302和供人造微结构302附着的基底301。人造微结构302为由至少一根金属丝组成的平面结构或立体结构,多个人造微结构302在基底301上阵列排布,每个人造微结构302以及其所附着的基底301所占部分即为一个超材料单元。基底301可为任何与人造微结构302不同的材料,这两种材料的叠加使每个超材料单元产生一个等效介电常数与磁导率,这两个物理参数分别对应了超材料单元的电场响应与磁场响应。超材料对电磁响应的特征是由人造微结构302的特征所决定,而人造微结构302的电磁响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金属丝的图案所具有的拓扑特征和其几何尺寸。根据上述原理设计超材料空间中排列的每个人造微结构302的拓扑图形和几何尺寸,就可对超材料中每一点的电磁参数进行设置。
图2示出了用作光线汇聚装置300的超材料面板汇聚光线时的示意图,由于光源11发出的可见光信号为电磁波信号,所述超材料面板可用于将辐射源(光源11)发射发散的电磁波转换为平面波,即实现将光源11射出的发散的光信号聚集投影在所述光电探测器21上。作为公知常识我们可知,电磁波的折射率与成正比关系,当一束电磁波由一种介质传播到另外一种介质时,电磁波会发生折射,当物质内部的折射率分布非均匀时,电磁波就会向折射率比较大的位置偏折,通过设计超材料中每一点的电磁参数,就可对超材料的折射率分布进行调整,进而达到改变电磁波的传播路径的目的。根据上述原理可以通过设计超材料面板的折射率分布使从辐射源发出的球面波形式发散的电磁波转变成适于远距离传输的平面波形式的电磁波。
图3是图2所示的超材料面板的结构示意图,超材料面板包括多个核心层以及对称分布在核心层两侧的多个渐变层,每一核心层和每一渐变层均包括片状的基底301和设置在基底301上的多个人造微结构302。每个人造微结构302以及其所附着的基底301所占部分即为一个超材料单元。超材料面板由多个超材料片层堆叠形成,这各个超材料片层之间等间距排列地组装,或两两片层之间直接前、后表面相粘合地连接成一体。具体实施时,超材料片层的数目可依据需求来进行设计。每个超材料片层由多个超材料单元阵列形成,整个超材料面板可看作是由多个超材料单元沿X、Y、Z三个方向阵列排布而成。通过对人造微结构302的拓扑图案、几何尺寸以及其在基底301上分布的设计,使中间的核心层的折射率分布满足如下规律:每一层的折射率分布均相同,每一核心层包括一个圆形区域和与所述圆形区域同心的多个环形区域,所述圆形区域和所述环形区域内折射率随着半径的增大从np连续减小到n0且相同半径处的折射率相同。
如图3所示,仅示出了7层,其中中间三层为核心层3,核心层两侧的两层均为渐变层1、2,且两侧的渐变层对称分布,即距离核心层相同距离处的渐变层特性相同。图3中的超材料面板的核心层和渐变层的数量仅为示例,可依据需要进行设置。假设最终制成的超材料面板的厚度为D,每一层的厚度为t,核心层一侧的渐变层的层数为c,超材料面板工作的波长为λ1,核心层的折射率变化区间为nmax~nmin,Δn=nmax-nmin,核心层的层数为b,则核心层b与渐变层的层数c具有如下关系:(b+c)t=λ1/Δn;D=b+2c。其中,渐变层主要是为了实现折射率的缓冲作用,避免电磁波入射时折射率较大的变化,减少电磁波的反射,并起到阻抗匹配和相位补偿的作用。
以三层核心层,核心层两侧各两层渐变层为例,对于中间的三层核心层来说,每一层的折射率分布均相同,每一核心层包括一个圆形区域和与所述圆形区域同心的多个环形区域,所述圆形区域和所述环形区域内折射率随着半径的增大从np连续减小到n0且相同半径处的折射率相同。核心层的折射率随半径变化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作为示例,每一核心层包括三个区域,第一区域为圆形区域,其半径长度为L1;第二区域为环形区域,环形宽度从L1变化为L2;第三区域为环形区域,环形宽度从L2变化为L3,三个区域沿半径增大方向折射率依次从np(即nmax)减小为n0(即nmin),np>n0。核心层的每一层的折射率分布均相同。
渐变层的折射率随半径变化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与核心层的分布类似,区别仅在于每一区域的最大折射率不同,核心层的最大折射率为np,渐变层的最大折射率为ni,且不同的渐变层ni不同。分布在核心层同一侧的每一渐变层均包括一个圆形区域和与所述圆形区域同心的多个环形区域,两个相邻的渐变层对应的圆形区域和环形区域内的最大折射率表示为ni和ni+1,其中n0<ni<ni+1<np,i为正整数,ni对应于距离所述核心层较远的渐变层;每一渐变层对应的所述圆形区域和所述环形区域内的折射率随着半径的增大从其最大折射率连续减小到n0且相同半径处的折射率相同。也就是说,对于图3来说,核心层左侧的两层渐变层,其中最左边的渐变层最大折射率为n1,另一渐变层最大折射率为n2,而n0<n1<n2<np。同理,由于核心层两侧的渐变层是对称分布的,因此,最右边的渐变层与最左边的渐变层折射率排布相同,次右边的渐变层与次左边的渐变层折射率排布相同。
对于超材料面板的具体每一层的折射率分布随着半径r的变化可用下式进行表示:
n i ( r ) = i * n max / N - ( i / ( N * d ) ) * ( r 2 + s 2 - L ( j ) 2 + s 2 ) * ( n max - ( N / i ) * n min ) / ( n max - n min )
其中i表示第几层,且i≥1,自远至近(距离核心层的距离)i=1、2···
;N=c+1,c表示一侧渐变层的层数;nmax表示核心层的最大折射率,nmin表示核心层的最小折射率;r为半径;s表示辐射源与超材料面板的距离;d=(b+c)t,b表示核心层的层数,t表示每一层的厚度,c表示一侧渐变层的层数;L(j)表示每一区域的起始半径,j表示第几区域,j≥1,其中L(1)表示第一区域(即圆形区域)的起始半径,因此L(1)=0,L(2)表示第二区域(环形区域)的起始半径,L(3)表示第三区域(环形区域)的起始半径,依次类推,对于图4或图5所示,L(2)=L1,L(3)=L1+L2、L(4)=L1+L2+L3。其中,不管是渐变层还是核心层,每一层的每一区域的L(j)的取值都相同,若要计算第一区域的n(r),则上述公式L(j)取值为L(1)=0,若要计算第二区域的n(r),则上述公式L(j)取值为L(2),以此类推。
对于如图3所示的超材料面板,标号为1的渐变层,在上式中i取值为1,标号为2的渐变层下式中i取值为2,对于标号为3的核心层,i取值为3,一侧渐变层的层数c=2,核心层的层数b=3,N=c+1=3。
下面以一组实验数据为例,详细解释上述公式的含义:入射电磁波的频率f=15GHz,波长λ1=2cm,高速无线光通信系统能够同时工作的波长为λ2=0.67cm,λ3=1cm(当然λ1也是高速无线光通信系统的工作波长,也就是说至少可以同时工作在三个波长),nmax=6,nmin=1,Δn=5,s=20cm,L(1)=0cm,L(2)=9.17cm,L(3)=13.27cm,L(4)=16.61cm,c=2,N=c+1=3;每一层的厚度t=0.818mm;根据核心层的层数b与渐变层的层数c的关系(b+c)t=λ1/Δn,可得b=3;d=(b+c)t=5*0.818。超材料面板每一层的折射率分布如下:
对于渐变层来说,自远至近(距离核心层的距离)i=1、2。
第一层渐变层:
n 1 ( r ) = i * n max / N - ( i / ( N * d ) ) *
( r 2 + s 2 - L ( j ) 2 + s 2 ) * ( n max - ( N / i ) * n min ) / ( n max - n min )
= 1 * 6 * 3 - ( 1 / ( 3 * 50.818 mm ) ) * ( r 2 + 20 2 cm 2 - L ( j ) 2 + 20 2 cm 2 )
* ( 6 - ( 3 / 1 ) * 1 ) / 5
第一渐变层中的每一区域L(j)的值不同,其中,第一区域j=1,L(j)=L(1)=0;第二区域j=2,L(j)=L(2)=9.17cm;第三区域j=3,L(j)=L(3)=13.27cm。
第二层渐变层:
n 2 ( r ) = i * n max / N - ( i / ( N * d ) ) * ( r 2 + s 2 - L ( j ) 2 + s 2 ) * ( n max - ( N / i ) * n min ) / ( n max - n min
)
= 2 * 6 / 3 - ( 2 / ( 3 * 5 * 0.818 mm ) ) * ( r 2 + 20 2 cm 2 - L ( j ) 2 + 20 2 cm 2 )
* ( 6 - ( 3 / 2 ) * 1 ) / 5
第二渐变层中的每一区域L(j)的值不同,其中,第一区域j=1,L(j)=L(1)=0;第二区域j=2,L(j)=L(2)=9.17cm;第三区域j=3,L(j)=L(3)=13.27cm。
对于核心层,每一层的折射率分布均相同,也即均为n3(r):
n 3 ( r ) = i * n max / N - ( i / ( N * d ) ) * ( r 2 + s 2 - L ( j ) 2 + s 2 ) * ( n max - ( N / i ) * n min ) / ( n max - n min
)
= 3 * 6 / 3 - ( 3 / ( 3 * 5 * 0.818 mm ) ) *
( r 2 + 20 2 cm 2 - L ( j ) 2 + 20 2 cm 2 ) * ( 6 - ( 3 / 3 ) * 1 ) / 5
通过上述公式,可以得到如下规律,超材料面板自左向右每一层的最大折射率依次降低,例如,第一层渐变层最大折射率n=2,第二层渐变层最大折射率n=4,第三、四、五层核心层最大折射率n=6;由于渐变层是对称分布的,因此右侧渐变层自右向左第一层渐变层最大折射率n=2,第二层渐变层最大折射率n=4。也就是说,图5所示的渐变层的最大折射率ni(随着距离核心层越近i越大)满足如下规律:ni+1>ni,对于核心层,最大折射率为np。上文关于公式中的具体取值仅为示例,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实际应用中,可依据需要进行调整。比如最大折射率、最小折射率、渐变层的层数等等都可以根据需要更改。
满足上述折射率变化关系的超材料面板,对于从辐射源发出的球面波形式发散的电磁波,以折射率为ni或np的超材料单元为圆心,随着半径的增大超材料面板在yz平面上的折射率变化量逐渐增大,随着半径的增大入射的电磁波出射时偏折角度大,越靠近圆心所在的超材料单元入射的电磁波其出射偏折角越小。通过一定的设计和计算,使得这些偏折角依次满足一定的规律,即可实现球面电磁波平行出射。类似于凸透镜,只要知道各个表面点对光的偏折角度和材料的折射率,即可设计出相应的表面曲率特征使从透镜焦点入射发散光线平行出射。同理本发明的高速无线光通信系统通过设计各个超材料单元的人造微结构,得到该单元的介电常数ε和磁导率μ,进而对超材料面板的折射率分布进行设计使得各个相邻超材料单元的折射率的变化能实现电磁波特定的偏折角度,即可实现球面波形式发散的电磁波转变为平面形式的电磁波。
为了更直观的表示超材料片层在yz面上折射率折射率分布规律,将折射率相同的超材料单元连成一条线,并用线的疏密来表示折射率的大小,线越密折射率越大,则符合以上所有关系式的超材料片层的每一核心层折射率分布如图6所示,最大折射率为np,最小折射率为n0。渐变层的折射率分布与核心层折射率分布类似,不过渐变层的每一层的最大折射率不同,如图7所示,第i层渐变层的最大折射率为ni,最小折射率为n0,渐变层的最大折射率ni(随着距离核心层越近i越大)满足如下规律:ni+1>ni
实验证明,相同图案的人造微结构302,其几何尺寸与介电常数成ε正比,因此在入射电磁波确定的情况下,通过合理设计人造微结构302的拓扑图案和不同尺寸的人造微结构302在超材料片层上的排布,就可以调整超材料面板的折射率分布,进而实现球面波形式发散的电磁波转变为平面形式的电磁波。
实现上述折射率和折射率变化量分布关系的人造微结构302有很多种可实现方式,对于平面结构的人造微结构302,其几何形状可以是轴对称也可以非轴对称;对于三维结构,其可以是非90度旋转对称的任意三维图形。
人造微结构为由至少一根金属丝组成的平面结构或立体结构,所述人造微结构为“工”字形、“十”字形、“H”形或“雪花”形。金属丝为铜丝或银丝,可通过蚀刻、电镀、钻刻、光刻、电子刻或离子刻的方法附着在基底上,所述基底可由二氧化硅或聚四氟乙烯材料制得。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将信号分配到多个信道中进行传输,并使用光线汇聚装置区分光源11之间的光信号,使得每个光源11经过透镜后的缩小像都能准确地投影到对应的光电探测器21上,因而可大幅度提高信号传输速度。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9)

1.一种高速无线光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模块阵列、光电探测器阵列及光线汇聚装置,所述光源模块阵列设置有若干光源,所述光电探测器阵列设置有若干与所述光源一一对应的光电探测器,所述光线汇聚装置位于所述光源模块阵列与光电探测器阵列之间,并用于将若干所述光源分别投影到若干所述光电探测器上;所述光线汇聚装置为透镜或超材料面板,所述超材料面板包括单个或多个核心层以及对称分布在所述核心层两侧的单个或多个渐变层,每一核心层和每一渐变层均包括片状的基底和设置在所述基底上的多个人造微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无线光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是LED光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无线光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光源是LED照明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高速无线光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无线光通信系统还包括信号调制模块,所述信号调制模块用于将模拟输入信号转换成并行数字信号或将串行数字输入信号转换成并行数字信号传输至所述若干光源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高速无线光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无线光通信系统还包括信号放大模块,所述信号放大模块用于将所述光电探测器的输出信号进行放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速无线光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无线光通信系统还包括信号解调模块,所述信号解调模块用于将所述信号放大模块输出的信号还原成输入所述信号调制模块的原始的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无线光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核心层的折射率分布均相同,每一核心层包括一个圆形区域和与所述圆形区域同心的多个环形区域,所述圆形区域和所述环形区域内折射率随着半径的增大从np连续减小到n0且相同半径处的折射率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无线光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分布在所述核心层同一侧的每一渐变层均包括一个圆形区域和与所述圆形区域同心的多个环形区域,每一渐变层对应的所述圆形区域和所述环形区域内的折射率变化范围相同且随着半径的增大从其最大折射率连续减小到n0,相同半径处的折射率相同,两个相邻的渐变层的最大折射率表示为ni和ni+1,其中n0<ni<ni+1<np,i为正整数,ni对应于距离所述核心层较远的渐变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高速无线光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模块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光源的控制器。
CN201110234204.8A 2011-08-16 2011-08-16 高速无线光通信系统 Active CN1029386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34204.8A CN102938673B (zh) 2011-08-16 2011-08-16 高速无线光通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34204.8A CN102938673B (zh) 2011-08-16 2011-08-16 高速无线光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38673A CN102938673A (zh) 2013-02-20
CN102938673B true CN102938673B (zh) 2014-12-24

Family

ID=47697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34204.8A Active CN102938673B (zh) 2011-08-16 2011-08-16 高速无线光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386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95471B (zh) * 2013-12-02 2019-07-26 吴东辉 一种空间光通讯的方法和系统及装置
CN104079352A (zh) * 2014-06-13 2014-10-01 北京邮电大学 用于船舶的可见光通信装置
FR3029373B1 (fr) * 2014-12-02 2018-01-12 Sunpartner Technologies Dispositif electronique associe a un module photovoltaique pour optimiser le debit d'une transmission bidirectionnelle de type vlc
CN106375022A (zh) * 2016-08-30 2017-02-01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带有聚光性能的探测器阵列接收系统
WO2018091463A1 (en) * 2016-11-16 2018-05-24 Philips Lighting Holding B.V. A receiver, method, terminal device, light transmissive structure and system for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CN108833009A (zh) * 2018-04-20 2018-11-16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多孔径空间光通信接收机及多孔径空间光通信系统
CN108736968B (zh) * 2018-08-29 2021-11-12 河南工程学院 一种控照型光信号并行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CN111930053B (zh) * 2020-09-17 2022-05-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面板、智能面板的控制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CN115441955A (zh) * 2021-06-04 2022-1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荧光天线、光接收机和信号处理方法
CN113411135B (zh) * 2021-07-12 2022-10-18 上海交通大学 Fso中基于疏密传输的概率整形极化码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2329A (zh) * 2007-11-28 2008-07-30 华东理工大学 可见光通信系统的干扰消除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2329A (zh) * 2007-11-28 2008-07-30 华东理工大学 可见光通信系统的干扰消除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38673A (zh) 2013-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38673B (zh) 高速无线光通信系统
CN202231160U (zh) 基于超材料的天线
CN102480062B (zh) 基于超材料的天线
CN102544717B (zh) 基于超材料的透镜天线
CN102480061B (zh) 基于超材料的天线和超材料面板的工作波长的生成方法
KR101474811B1 (ko) 이미지 회전 프리즘 및 그것을 채용하는 광 인터커넥트
CN102937733B (zh) 可见光无线通信大视场可调复眼结构光学接收器
KR102660903B1 (ko) 메타물질을 사용한 전자기 수신
WO2016086276A1 (en) Multi-directional optical receiver
CN111834756A (zh) 天线阵列及无线设备
CN103094699B (zh) 基于超材料的透镜天线
CN102480048A (zh) 基站天线
CN112511227B (zh) 基于led阵列的mimo可见光通信系统
Sarbazi et al. Design and optimisation of high-speed receivers for 6g optical wireless networks
CN102810748B (zh) 阻抗匹配元件和超材料面板
CN102570044B (zh) 基站天线
CN102790275B (zh) 电磁波分束器
CN112567279A (zh) 用于发送和/或接收元件的光学元件
CN103297148A (zh) 基于光通信的舰船通信系统
CN103297134B (zh) 基于可见光通信的同声翻译系统
CN102904029B (zh) 超材料天线
CN102480059B (zh) 基于超材料的天线
CN102800975B (zh) 一种基站天线
CN117170020B (zh) 一种光学天线
CN105680954B (zh) 一种可见光通信接收终端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HENZHEN GUANGQI INTELLIGENT PHOTONICS TECHNOLOG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HENZHEN KUANG-CHI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Effective date: 20150722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HENZHEN KUANG-CH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72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722

Address after: 518000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Futian District Shennan Road and CaiTian Road intersection East Xintiandi Plaza C block 2007-27

Patentee after: KUANG-CHI INTELLIGENT PHOTONIC TECHNOLOGY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Nanshan District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high tech Zone in the middle of a high tech building, No. 9 software building

Patentee before: KUANG-CHI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Patentee before: KUANG-CHI INNOVATIVE TECHNOLOGY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25

Address after: Building 4, 1st Floor, Foshan Military Civilian Integration Industrial Park, No. 68 Defu Road, Xingtan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8300

Patentee after: Foshan Shunde Guangqi Advanced Equi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Shenzhen, Futian District, Shennan Road and colored field road intersection C East Block New World Plaza 2007-27

Patentee before: KUANG-CHI INTELLIGENT PHOTONIC TECHNOLOGY 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