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32936A - 资源调度的方法及网元 - Google Patents

资源调度的方法及网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32936A
CN102932936A CN2011102287089A CN201110228708A CN102932936A CN 102932936 A CN102932936 A CN 102932936A CN 2011102287089 A CN2011102287089 A CN 2011102287089A CN 201110228708 A CN201110228708 A CN 201110228708A CN 102932936 A CN102932936 A CN 1029329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criber equipment
ran side
rrc
signaling
line ser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2870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云
戴谦
艾建勋
毛磊
许英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11022870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32936A/zh
Priority to PCT/CN2012/075881 priority patent/WO2013020402A1/zh
Publication of CN1029329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329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04W72/56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 H04W72/569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of the traffic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资源调度的方法及网元,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RAN侧通过用户设备或核心网获取用于指示用户设备所请求的业务为在线业务的标识信息;RAN侧根据该标识信息确定用户设备所建立的无线接入承载用于在线业务;RAN侧依据在线业务的属性特征对用户设备实施资源调度。通过本发明减少了网络侧更新RRC连接的频率,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资源调度的方法及网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资源调度的方法及网元。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人们对移动通信的需求越来越高,移动通信已从原先的满足语音业务扩展到需要满足视频业务以及各种各样的数据业务。特别是随着智能手机的迅猛发展,新的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例如,腾讯即时通讯(Tencent InstantMessenger,简称为腾讯QQ)、微软网络服务(Microsoft Service Network,简称为MSN)等在线(online或者always on)业务对网络的影响尤为显著,即,用户在一段时间内会持续与人传递数据信息,在其他时间会保持静默状态;同时由于这些应用均有保持在线(Keep Alive)的特性,用户每隔一段时间需要发送一个保持在线的数据包,以便其他的用户可以检测到该用户的状态。
相关技术中,网络侧通常出于无线资源保护的考虑,在用户一段时间没有数据传输时会主动释放其建立的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简称为RRC)连接,如果用户需要再次发送数据,网络侧需要为该用户设备重新建立RRC连接,重新配置安全算法,重新配置用于数据传输的无线接入承载。由于QQ、MSN等应用的数据传输特性会造成网络侧在其没有数据传输时主动释放RRC连接,在其有数据传输时需要再次建立RRC连接,从而导致网络侧会频繁的删除、建立RRC连接。如果网络内开展QQ、MSN业务的用户数量很少,对网络侧的影响不大,但是,如果这类用户数量很多(现在的发展趋势也是越来越多),则会造成网络侧信令开销过大,严重时会造成网络侧信令过载。
有鉴于此,需要寻求新的方法解决这类应用引发的问题,而相关技术中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资源调度的方案,以至少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由于在线业务用户数量大而导致网络侧信令开销过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资源调度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资源调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RAN侧通过用户设备或核心网获取用于指示用户设备所请求的业务为在线业务的标识信息;RAN侧根据该标识信息确定用户设备所建立的无线接入承载用于在线业务;RAN侧依据在线业务的属性特征对用户设备实施资源调度。
优选地,RAN侧通过用户设备获取上述标识信息包括:RAN侧通过与用户设备的RRC信令获取标识信息,其中,RRC信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RRC连接建立完成信令、RRC连接重配置完成信令、初始直传信令、无线承载建立完成信令。
优选地,RAN侧通过核心网获取上述标识信息包括:RAN侧通过与核心网的无线接入承载建立请求中的服务质量参数的等级标识QCI值获取标识信息;或者,RAN侧通过与核心网之间的接口信令获取标识信息,其中,接口信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初始上下文建立请求信令、无线接入承载建立请求信令、无线接入承载指派请求信令。
优选地,上述标识信息用于标识以下之一:用户发起的业务一直激活、用户发起的业务频繁传输数据、用户发起的业务需要周期性地发送保持在线信息、用户发起的业务需要周期性地进行状态更新。
优选地,RAN侧依据在线业务的属性特征对用户设备实施资源调度包括:RAN侧保持用户设备的RRC连接。
优选地,RAN侧保持用户设备的RRC连接的方式包括以下之一:RAN侧不释放用户设备的RRC连接;RAN侧为用户设备配置DRX状态;RAN侧将用户设备转到小区前向接入信道状态或小区寻呼信道状态;RAN侧延长用于探测在线业务是否有数据传输的定时器的周期。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用户设备向RAN侧发送保持在线的信息的时间间隔;RAN侧保持用户设备的RRC连接包括:RAN侧根据保持在线的信息的时间间隔配置DRX状态的周期;和/或RAN侧根据保持在线的信息的时间间隔配置用于探测在线业务是否有数据传输的定时器时长。
优选地,RAN侧依据在线业务的属性特征对用户设备实施资源调度包括:RAN保留无线接入承载的配置参数,其中,该配置参数服务质量参数或无线接入承载标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资源调度的网元。
根据本发明的资源调度的网元位于RAN侧,该网元包括:获取模块,用于通过用户设备或核心网获取用于指示用户设备所请求的业务为在线业务的标识信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标识信息确定用户设备所建立的无线接入承载用于在线业务;调度模块,用于在确定模块确定用户设备所建立的无线接入承载用于在线业务的情况下,依据在线业务的属性特征对用户设备实施资源调度。
优选地,上述资源调度的网元为LTE系统中的基站或者UMTS中的无线网络控制器。
通过本发明,采用RAN侧在检测到建立的无线接入承载用于在线业务的用户设备没有数据传输的情况下,保持用户设备的RRC连接的方式,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在线业务用户数量大而导致网络侧信令开销过大的问题,减少了网络侧更新RRC连接的频率,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资源调度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资源调度的网元的结构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UE建立业务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的UE建立业务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四的QCI的映射关系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五的UE建立新的业务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调度的方法。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资源调度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2,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简称为RAN)侧通过用户设备或核心网获取用于指示用户设备所请求的业务为在线业务的标识信息;
步骤S104,RAN侧根据该标识信息确定用户设备所建立的无线接入承载用于在线业务;
步骤S106,RAN侧依据在线业务的属性特征对用户设备实施资源调度。
通过上述步骤,采用RAN侧在检测到建立的无线接入承载用于在线业务的用户设备没有数据传输的情况下,保持用户设备的RRC连接的方式,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在线业务用户数量大而导致网络侧信令开销过大的问题,减少了网络侧更新RRC连接的频率,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例如,在步骤S106中,RAN侧在检测到用户设备没有数据传输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用户设备的RRC连接。
优选地,在步骤S102中,RAN侧通过用户设备获取上述标识信息包括:RAN侧通过与用户设备的RRC信令获取上述标识信息,其中,RRC信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RRC连接建立完成信令、RRC连接重配置完成信令、初始直传信令、无线承载建立完成信令。该方法可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
优选地,在步骤S102中,RAN侧通过核心网获取上述标识信息包括:RAN侧通过与核心网的无线接入承载建立请求中的服务质量参数的等级标识(QoS Class Identifier,简称为QCI)值获取上述标识信息;或者,RAN侧通过与核心网之间的接口信令获取上述标识信息,其中,接口信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初始上下文建立请求信令、无线接入承载建立请求信令、无线接入承载指派请求信令。该方法可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
优选地,上述标识信息用于标识以下之一:用户发起的业务一直激活、用户发起的业务频繁传输数据、用户发起的业务需要周期性地发送保持在线信息、用户发起的业务需要周期性地进行状态更新。该方法可以提高系统的有效性。
优选地,RAN侧为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为LTE)系统中的基站或者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简称为UMTS)中的无线网络控制器。
优选地,在步骤S106中,RAN侧保持用户设备的RRC连接。
优选地,RAN侧保持用户设备的RRC连接的方式包括以下之一:RAN侧不释放用户设备的RRC连接;RAN侧为用户设备配置非连续接收(Discontinuous Reception,简称为DRX)状态;RAN侧将用户设备转到小区前向接入信道(Cell FACH)状态或小区寻呼信道(Cell PCH)状态;RAN侧延长用于探测在线业务是否有数据传输的定时器的周期。该方法可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用户设备向RAN侧发送保持在线的信息的时间间隔;RAN侧保持用户设备的RRC连接包括:RAN侧根据保持在线的信息的时间间隔配置DRX状态的周期和/或配置用于探测在线业务是否有数据传输的定时器时长。该方法可以提高系统的准确性。
优选地,在步骤S106中,RAN保留无线接入承载的配置参数,其中,该配置参数服务质量参数或无线接入承载标识。该方法可以提高系统效率。
对应于上述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资源调度的网元。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资源调度的网元的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该网元位于无线接入网RAN侧,该网元包括:获取模块22,用于通过用户设备或核心网获取用于指示用户设备所请求的业务为在线业务的标识信息;确定模块24,耦合至获取模块22,用于根据该标识信息确定用户设备所建立的无线接入承载用于在线业务;调度模块26,耦合至确定模块24,用于在确定模块24确定用户设备所建立的无线接入承载用于在线业务的情况下,依据在线业务的属性特征对用户设备实施资源调度。
通过上述网元,采用保持连接模块26在检测到建立的无线接入承载用于在线业务的用户设备没有数据传输的情况下,保持用户设备的RRC连接的方式,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在线业务用户数量大而导致网络侧信令开销过大的问题,减少了网络侧更新RRC连接的频率,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优选地,该网元为LTE系统中的基站或者UMTS中的无线网络控制器。
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上述实施例的实现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调度的方法,即,RAN侧获知用户设备所建立的无线接入承载用于在线业务,RAN侧据此实施资源调度,解决了在线业务对网络造成的频繁删除/建立RRC连接的问题。
在实施过程中,RAN侧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获知用户设备所建立的无线接入承载用于在线业务。方式一、RAN侧通过用户设备获知用户设备所建立的无线接入承载用于在线业务:RAN侧通过RRC信令获知在线业务的信息,其中,该RRC信令可以为但不限于RRC连接建立完成、RRC连接重配置完成、初始直传、或者无线承载建立完成信令;方式二、RAN侧通过核心网获知用户设备所建立的无线接入承载用于在线业务:RAN侧通过与核心网之间的接口信令获知在线业务的信息,其中,该接口信令可以为但不限于初始上下文建立请求、无线接入承载建立请求、或无线接入承载指派请求。
优选地,在方式二中,如果RAN侧通过核心网获知用户设备所建立的无线接入承载用于在线业务,核心网可以通过新引入的QCI值表示在线业务。
优选地,在线业务可以为以下之一:用户发起的业务具有一直激活的特征;用户发起的业务具有频繁传输数据的特征;用户发起的业务需要周期性地发送保持在线的信息;用户发起的业务需要周期性地进行状态更新。
优选地,在线业务还可以是周期性地发送保持在线的信息的时间间隔、或周期性地进行状态更新的时间间隔。
需要说明的是,RAN侧可以包括LTE系统中的基站,或者是UMTS系统中的无线网络控制器。
在实施过程中,RAN侧据此实施资源调度可以包括:RAN侧维持用户设备的RRC连接,或者RAN侧设置更长的定时器用于探测所述在线业务是否有数据传输。
例如,RAN侧维持用户设备的RRC连接可以为:RAN侧不主动释放该UE的RRC连接,RAN侧可以配置UE处于DRX状态或Cell FACH、Cell PCH状态。
通过本实施例,RAN侧从用户设备或核心网获知用户所建立的是在线业务,进而在资源调度上采取特殊的处理方法,不主动释放该用户设备的RRC连接,这样可以使用户设备再次发送数据或者发送保持在线的数据包时不需再次建立RRC连接,减少了对核心网的影响。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以LTE系统为例进行说明。假设LTE系统中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为UE)驻留在基站1所辖小区1中,处于空闲状态,UE期望开展MSN业务,其建立业务的流程。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UE建立业务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UE向基站1发送RRC连接请求(RRC connection Request),在该连接请求中携带了UE的标识信息,以及建立原因(Establishment Cause),此处建立原因为用户发起的数据业务。
步骤S302,基站1收到RRC连接请求后,为UE分配无线资源,向UE发送RRC连接建立信令(RRC Connection Setup)。
步骤S303,UE收到RRC连接建立信令后,应用其中的参数配置,向基站1返回RRC连接建立完成信令(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其中,该信令还包含UE的业务请求信息(属于非接入层)。
为了实现本实施例的目的,UE在RRC连接建立完成信令中还包含新的指示在线业务(Always On或online)的信元。基站1获得在线业务的信息后,需要保存,将其应用于随后的资源调度中。此处指示在线业务的信息可以是如下信息的一种:用户发起的业务具有一直激活的特征;用户发起的业务具有频繁传输数据的特征;用户发起的业务需要周期性的发送保持在线的信息;用户发起的业务需要周期性的进行状态更新。
优选地,指示在线业务的信息还可以包括周期性的发送保持在线的信息的时间间隔、或周期性的进行状态更新的时间间隔。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UE可以通过RRC连接建立完成信令向基站1发送在线业务的信令,UE还可以通过其他的RRC信令如RRC连接重配置完成信令向基站1发送在线业务的信令。
步骤S304,基站1将向核心网发送UE的业务请求,核心网对UE鉴权,在鉴权成功后,向基站1发送无线接入承载(Radio Access Bearer,RAB)的配置参数以及安全配置的参数。
步骤S305,基站1向UE发送安全模式命令(Security Mode Command),为UE配置加密算法和完整性保护算法。
步骤S306,UE应用其中的加密算法和完整性保护算法,向基站1返回安全模式完成信令(Security Mode Complete)。
步骤S307,基站1向UE发送RRC连接重配置信令(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其中包含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 Bearer,DRB)的配置参数以及测量配置参数。该数据无线承载用于传输数据,对应于上述步骤S304中的无线接入承载。
步骤S308,UE应用其中的配置参数,向基站1返回RRC连接重配置完成信令(RRC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
至此,基站1为UE建立了用于数据传输的承载,UE可以开展业务。UE在某些时间段内频繁地传输数据,在其他时间内基本处于静默状态(此时只会发送保持在线的数据包,发送保持在线数据包的时间间隔与MSN业务有关,本实施例中假设为2分钟)。基站1在UE有数据传输的时候为其分配无线资源,使其能够及时传递数据;在没有数据传输的时候,通常基站1会启动一个定时器,如果在该定时器超时后还没有数据传输,基站1会主动释放该UE建立的RRC连接。该定时器通常设置的时间较短,比如10秒,主要是为了节省无线资源。
然而,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基站1通过RRC连接建立完成信令获知UE建立的是在线业务,因此,基站1在探测到UE没有数据传输后没有释放该UE的RRC连接,而是继续保持RRC连接;同时为了节省无线资源以及节省UE的耗电,基站1可以为UE配置了非连续接收状态(DRX状态)。
例如,在实施过程中,基站1可以通过RRC信令,如RRC连接重配置(RRC 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为UE配置DRX相关的参数,如持续时间定时器(onDurationTimer)、DRX活动定时器(drx-InactivityTimer)、DRX重传定时器(drx-RetransmissionTimer)、DRX周期(可以包含两种周期,一种称之为长周期longDRX-Cycle,一种称之为短周期shortDRX-Cycle;或者仅包含longDRX-Cycle)、DRX起始偏移值(drxStartOffset)。
UE获得DRX的配置参数后,在满足公式[(SFN×10)+subframe number]modulo(longDRX-Cycle)=drxStartOffset的子帧;或者在满足公式[(SFN×10)+subframe number]modulo(shortDRX-Cycle)=(drxStartOffset)modulo(shortDRX-Cycle)的子帧,启动onDurationTimer,其中SFN是系统帧号,subframe number是子帧号,modulo表示取模运算。
那么,UE会以longDRX-Cycle或shortDRX-Cycle为周期,“定时醒来”监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每次至少“醒”onDurationTimer长度(此时UE开始处于激活态,UE处于激活状态的时间称为Active Time,Active Time时间可以大于或等于onDurationTimer)。其中,UE在醒来监听PDCCH的这段时间也称为OnDuration。因为UE开展的在线业务其发送的保持在线(Keep Alive)数据包的时间间隔比较长,因此,基站1为UE配置较长的DRX周期(如1280毫秒),配置较短的onDurationTimer(如1毫秒),这样可以使UE在较长的时间段内不需要接收PDCCH,有助于省电;同时由于基站1使UE维持在RRC连接状态,当UE需要再次发送保持在线的数据包或传输数据时,可以省去重建RRC信令的流程,可以大大减轻对核心网的影响。
可见,本实施例中,基站1在探测到UE没有数据传输后没有释放该UE的RRC连接,而是继续保持RRC连接,基站1也可以设置一个时间更长的定时器,比如5分钟(比相关技术中的10秒长),用于探测该用户设备是否有数据传输,如果在5分钟之内没有数据传输,则基站1可以主动释放该UE的RRC连接;如果在5分钟之内有数据传输,则基站1需要继续维持该UE的RRC连接,在数据传输结束后,再次启动定时器探测接下来的5分钟是否有数据传输。特别地,如果UE向基站1发送了周期性的发送保持在线的信息的时间间隔,基站1可以据此配置DRX的周期,以及据此设置探测数据传输的定时器时长(只需要大于或等于该时间间隔)。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以UMTS为例进行说明。假设UE2驻留在基站2所辖小区2中,处于空闲状态,基站2受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简称为RNC)管辖。UE2期望开展QQ业务,其建立业务的流程。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的UE建立业务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UE2向RNC发送RRC连接请求(RRC connection Request),在该连接请求中,携带了UE2的标识信息以及建立原因。
步骤S402,RNC收到RRC连接请求后,为UE2分配无线资源,向UE2发送RRC连接建立信令(RRC Connection Setup)。
步骤S403,UE2收到RRC连接建立信令后,应用其中的参数配置,向RNC返回RRC连接建立完成信令(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
步骤S404,UE2向RNC发送初始直传(Initial Direct Transfer)信令,在该信令中包含UE2的业务请求信息,同时在该信令中还包含指示所请求业务是在线业务的信元。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UE可以通过初始直传向RNC传递自己建立的是在线业务的信息,UE也可以通过无线承载建立完成信令向RNC传递在线业务的信息。
步骤S405,RNC收到初始直传信令后,保存收到的所请求业务是在线业务的信息,然后向核心网发送UE2的业务请求,核心网对UE2鉴权,在鉴权成功后,向RNC发送无线接入承载(Radio Access Bearer,RAB)的配置参数。
在该步骤中,还包括配置安全模式的流程,目的是为UE2配置加密算法和完整性保护算法。
步骤S406,RNC向UE2发送无线承载建立信令(Radio Bearer Setup),其中包含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 Bearer,DRB)的配置参数。该据无线承载用于传输数据,对应于上述步骤S405中的无线接入承载。
步骤S407,UE2应用无线承载建立信令中的配置参数,然后向RNC返回无线承载建立完成信令(Radio Bearer Setup Complete)。
至此,RNC为UE2建立了用于数据传输的承载,UE2可以开展业务。UE2在某些时间段内频繁地传输数据,在其他时间内基本处于静默状态(此时只会发送保持在线的数据包,发送保持在线数据包的时间间隔与QQ业务有关,本实施例中假设为3分钟)。通常如果UE的业务数据量较多,RNC在UE有数据传输的时候将其配置在Cell DCH状态,使其能够及时传递数据;在数据量减少或没有数据传输的时候,通常RNC会启动一个定时器(T1)检测数据量的大小,如果在该定时器超时后,传输的数据量还是很小或没有数据传输,RNC将把UE转到小区(Cell)前向接入信道(Forward Access Channel,简称为FACH)状态,此时UE使用网络的公共信道传输数据;如果UE在Cell FACH状态在持续一段时间(T2)仍然没有数据传输,RNC将把UE转到Cell寻呼信道(Paging Channel,简称为PCH)(或URA PCH)状态或直接释放该UE建立的RRC连接;如果UE在Cell PCH状态在持续一段时间(T3)仍然没有数据传输,RNC将释放该UE建立的RRC连接。
本实施例中,由于RNC获知了UE2建立的是在线业务,因此,RNC在探测到UE2没有数据发送时,将UE2转到Cell FACH状态或Cell PCH(或URA PCH)状态,这样可以使UE2消耗较少的电量;同时由于RNC使UE2维持在RRC连接状态(UE2处于Cell FACH或PCH状态时,RRC连接还是保持的),当UE2需要再次发送保持在线的数据包或传输数据时,可以省去重建RRC信令的流程,可以大大减轻对核心网的影响。
实施例四
在LTE系统中,假设UE位于基站3所辖小区3中,已经处于连接状态,UE建立的无线接入承载(此处用RAB1表示)是普通的数据业务,非在线业务。此时UE需要新建一个在线业务,UE通过已经建立的RRC连接传递非接入层信令请求建立新的业务,核心网收到后为UE建立该业务的流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1,核心网向基站3发送无线接入承载建立请求(E-RAB Setup Request),在该请求中包含新业务的配置参数包括无线接入承载的标识(此处用RAB2表示)、传输层地址、无线接入承载的服务质量参数(Quality of Service),其中服务质量参数具体包含的参数有:服务质量参数的等级标识(QoS Class Identifier,简称为QCI);分配和保留优先级(Allocation andRetention Priority,简称为ARP);可选的,还有保证比特速率(Guaranteed Bit Rate)的上下行比特速率等参数。
由于核心网已经获知UE期待建立的业务是在线业务,因此,核心网在向基站3发送的无线接入承载建立请求中新增指示该无线接入承载是在线业务(Always On或Online)的信元。其中,指示无线接入承载是在线业务的信息可以是如下信息的一种:用户发起的业务具有一直激活的特征;用户发起的业务具有频繁传输数据的特征;用户发起的业务需要周期性的发送保持在线的信息;用户发起的业务需要周期性的进行状态更新。
优选地,指示无线接入承载是在线业务的信息还可以包括周期性的发送保持在线的信息的时间间隔、或周期性的进行状态更新的时间间隔。
步骤S502,基站3收到无线接入承载建立请求后,获知了该承载的配置参数,以及获知该承载是在线业务的信息。基站3依据该承载的配置参数为UE配置无线资源、配置在空中接口的参数,向UE发送无线连接重配置信令,其中包含基站3为其分配的资源信息。基站3获知UE所建立的是在线业务信息后,将其保存,用于以后的参数配置和资源调度中。
步骤S503,UE收到无线连接重配置信令后,应用其中的配置参数,然后向基站3发送无线连接重配置完成信令。
步骤S504,基站3收到重配置完成信令后,向核心网发送无线接入承载建立响应信令(E-RAB Setup Response)。
至此,UE建立了新的在线业务,可以开展业务。由于UE建立了RAB1和RAB2,基站3需要综合考虑这两个承载的业务特性合理地配置无线资源(比如配置DRX参数),以便在满足两个承载的数据传输需求的前提下,能够更好的省电。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基站3获知RAB2是在线业务,因此,即使基站3探测到RAB2在一段时间没有数据传输,基站3仍然保留RAB2的参数配置,例如,服务质量参数、无线接入承载标识等信息,以便UE针对RAB2需要再次发送保持在线的数据包或传输数据时,可以省去重新建立该无线接入承载的流程,可以减少对核心网的影响。
优选地,如果基站3释放了RAB1,基站3为了节省无线资源以及节省UE的耗电,基站3可以为UE配置非连续接收状态,可以配置较长的DRX周期。基站3需要维持该UE的RRC连接状态,以便UE可以再次发送保持在线的数据包,以及可以使UE在需要时(在RAB2上有新的数据发送)再次传输数据。只有等UE主动发起业务释放(RAB2释放)的请求、或者核心网向基站3发送释放RAB2的请求后,基站3才会释放UE建立的RAB2,以及释放UE建立的RRC连接。
可见,本实施例是UE已经建立了RAB1,在新建RAB2时通过无线接入承载建立请求向基站3传递新建立的承载是在线业务的信息。如果UE初始是空闲状态,UE第一个建立的无线接入承载就是在线业务,此时核心网通过初始上下文建立请求(Initial Context Setup Request)向基站3传递建立的是在线业务的信息。
在实施过程中,基站3在探测到UE没有数据传输后没有释放该UE的RRC连接,而是继续保持RRC连接,基站1也可以设置一个时间更长的定时器(比如6分钟),用于探测该用户设备建立的RAB2是否有数据传输,如果在6分钟之内没有数据传输,则基站3可以主动释放RAB2;如果在6分钟之内有数据传输,则基站3需要继续保持该建立的RAB2,在数据传输结束后再次启动定时器探测接下来的6分钟是否有数据传输。
优选地,核心网可以通过在无线接入承载建立请求中新增信元表示在线业务的信息。例如,本实施例还可以有其他的实现方式: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四的QCI的映射关系示意图,如图5所示,无线接入承载的服务质量参数中包含的QCI,在现有的协议中,QCI可以取1到9,根据业务的不同,核心网配置的QCI是不同的,而在现有的QCI映射关系中没有针对在线业务设置独立的QCI,本实施例为了使基站3能够获知建立的无线接入承载与现有的承载不同,需要引入新的QCI值,如QCI取10时,表明所建立的无线接入承载是在线业务,基站3获得QCI等于10时就知道是在线业务,需要对其采用特殊的资源调度策略。
实施例五
在UMTS系统中,假设UE位于RNC所管理的基站1所辖小区1中,处于空闲状态。UE需要开展在线业务,其建立业务的流程。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五的UE建立新的业务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01,UE在小区1发起随机接入,与RNC建立的RRC连接。
步骤S602,UE向RNC发送初始直传(Initial Direct Transfer)信令,在该信令中包含UE的业务请求信息。
步骤S603,RNC收到初始直传信令后,向核心网发送初始用户设备信息(Initial UEMessage),其中包含UE的业务请求。
该步骤可以还包括核心网对UE进行鉴权,在鉴权成功后,为UE配置安全算法。
步骤S604,核心网获知UE的业务请求后,为UE配置无线接入承载的参数,核心网向RNC发送无线接入承载指派请求(RAB Assignment Request),其中包含无线接入承载的配置参数。同时核心网发现UE请求建立的是在线业务,因此核心网在无线接入承载指派请求中包含在线业务的信元。
步骤S605,RNC收到无线接入承载指派请求后,依据其中的配置参数为UE分配无线资源,RNC向UE发送无线承载建立信令(Radio Bearer Setup),其中包含数据无线承载(DataRadio Bearer,DRB)的配置参数。所述数据无线承载用于传输数据,对应于上述步骤S604中的无线接入承载。
在本实施例中,RNC获知UE所建立的是在线业务的信息后,保存,并将其用于之后的资源调度中。
步骤S606,UE收到无线承载建立信令后,应用其中的配置参数,然后向RNC返回无线承载建立完成信令(Radio Bearer Setup Complete)。
步骤S607,RNC收到无线承载建立完成信令后,向核心网发送无线接入承载指派响应的信令(RAB Assignment Response)。
至此,RNC为UE建立了用于数据传输的承载,UE可以开展业务。如果UE的业务数据量较多,RNC在将其配置在Cell DCH状态;如果UE的业务数据量很少或者较长时间内没有数据传输,RNC将UE转到Cell FACH或Cell PCH状态,但RNC不会主动释放该UE的RRC连接,因为RNC获知UE建立的是在线业务,UE可能具有突发的数据需要传输,而且UE所开展的业务会周期性的发送保持在线的数据包。RNC保持UE的RRC连接,可以使UE再次传输数据时不需要重建RRC连接,对核心网影响较小;同时使UE处于Cell FACH或Cell PCH,可以节电以及节省空口的资源。
综上所述,通过本发明实施例,采用RAN侧在检测到建立的无线接入承载用于在线业务的用户设备没有数据传输的情况下,保持用户设备的RRC连接的方式,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在线业务用户数量大而导致网络侧信令开销过大的问题,减少了网络侧更新RRC连接的频率,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资源调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无线接入网RAN侧通过用户设备或核心网获取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所请求的业务为在线业务的标识信息;
所述RAN侧根据所述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用户设备所建立的无线接入承载用于在线业务;
所述RAN侧依据所述在线业务的属性特征对所述用户设备实施资源调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AN侧通过所述用户设备获取所述标识信息包括:
所述RAN侧通过与所述用户设备的RRC信令获取所述标识信息,其中,所述RRC信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RRC连接建立完成信令、RRC连接重配置完成信令、初始直传信令、无线承载建立完成信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AN侧通过核心网获取所述标识信息包括:
所述RAN侧通过与所述核心网的无线接入承载建立请求中的服务质量参数的等级标识QCI值获取所述标识信息;或者,
所述RAN侧通过与所述核心网之间的接口信令获取所述标识信息,其中,所述接口信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初始上下文建立请求信令、无线接入承载建立请求信令、无线接入承载指派请求信令。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信息用于标识以下之一:用户发起的业务一直激活、用户发起的业务频繁传输数据、用户发起的业务需要周期性地发送保持在线信息、用户发起的业务需要周期性地进行状态更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AN侧依据所述在线业务的属性特征对所述用户设备实施资源调度包括:
所述RAN侧保持所述用户设备的RRC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AN侧保持所述用户设备的RRC连接的方式包括以下之一:
所述RAN侧不释放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RRC连接;
所述RAN侧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非连续接收DRX状态;
所述RAN侧将所述用户设备转到小区前向接入信道状态或小区寻呼信道状态;
所述RAN侧延长用于探测所述在线业务是否有数据传输的定时器的周期。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向所述RAN侧发送保持在线的信息的时间间隔;所述RAN侧保持所述用户设备的RRC连接包括:所述RAN侧根据所述保持在线的信息的时间间隔配置DRX状态的周期;和/或所述RAN侧根据所述保持在线的信息的时间间隔配置用于探测所述在线业务是否有数据传输的定时器时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AN侧依据所述在线业务的属性特征对所述用户设备实施资源调度包括:
所述RAN保留所述无线接入承载的配置参数,其中,该配置参数服务质量参数或无线接入承载标识。
9.一种资源调度的网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元位于无线接入网RAN侧,所述网元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通过用户设备或核心网获取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所请求的业务为在线业务的标识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用户设备所建立的无线接入承载用于在线业务;
调度模块,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确定所述用户设备所建立的无线接入承载用于在线业务的情况下,依据所述在线业务的属性特征对所述用户设备实施资源调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网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元为长期演进LTE系统中的基站或者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中的无线网络控制器。
CN2011102287089A 2011-08-10 2011-08-10 资源调度的方法及网元 Pending CN1029329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287089A CN102932936A (zh) 2011-08-10 2011-08-10 资源调度的方法及网元
PCT/CN2012/075881 WO2013020402A1 (zh) 2011-08-10 2012-05-22 资源调度的方法及网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287089A CN102932936A (zh) 2011-08-10 2011-08-10 资源调度的方法及网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32936A true CN102932936A (zh) 2013-02-13

Family

ID=47647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287089A Pending CN102932936A (zh) 2011-08-10 2011-08-10 资源调度的方法及网元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32936A (zh)
WO (1) WO2013020402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54759A (zh) * 2013-12-31 2015-07-0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rrc状态转移控制与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17020302A1 (zh) * 2015-08-06 2017-0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数据无线承载的方法及装置
CN109246718A (zh) * 2018-09-30 2019-01-18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用户行为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09548146A (zh) * 2017-08-02 2019-03-2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通讯方法及装置
CN111935848A (zh) * 2020-07-23 2020-11-13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周期性业务更新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00365A1 (zh) * 2016-06-30 2018-01-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驻留方法、寻呼方法及设备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7105A (zh) * 2006-08-29 2008-03-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按键即讲业务的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12175B1 (en) * 1997-04-22 2001-04-03 Telxon Corporation Method to sustain TCP connection
CN1972252A (zh) * 2006-10-13 2007-05-30 蒋晓海 一种移动即时通信中保持通信连接的方法
CN102035880B (zh) * 2010-11-02 2014-04-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保持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7105A (zh) * 2006-08-29 2008-03-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按键即讲业务的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54759A (zh) * 2013-12-31 2015-07-0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rrc状态转移控制与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4754759B (zh) * 2013-12-31 2018-11-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rrc状态转移控制与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17020302A1 (zh) * 2015-08-06 2017-0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数据无线承载的方法及装置
CN107113811A (zh) * 2015-08-06 2017-08-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数据无线承载的方法及装置
CN109548146A (zh) * 2017-08-02 2019-03-2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通讯方法及装置
CN109548146B (zh) * 2017-08-02 2023-10-2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通讯方法及装置
CN109246718A (zh) * 2018-09-30 2019-01-18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用户行为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09246718B (zh) * 2018-09-30 2022-05-24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用户行为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11935848A (zh) * 2020-07-23 2020-11-13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周期性业务更新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020402A1 (zh) 2013-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47166B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rresponding terminal
JP4801176B2 (ja) ユーザ装置にアクティブ期間の開始点を設定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02158959B (zh) 一种寻呼方法和设备
CN102651908B (zh)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设备
KR101975195B1 (ko) 기지국 및 기지국의 단말 연결 방법
CN101483925A (zh) 接收信令的方法及其相关通讯装置
WO2017121199A1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2932936A (zh) 资源调度的方法及网元
CN103391549A (zh) 一种不连续接收的动态配置方法、终端和基站
CN103701517B (zh)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2932884B (zh) 一种实现drx的方法和系统
CN103384394A (zh) 用户设备耗电、耗电配置参数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391600A (zh) 非连续接收功能的参数的配置方法、用户设备及装置
WO2011144019A1 (zh) 寻呼终端的方法及装置
US10813147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CN104969631B (zh) 省电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07182027A (zh) 基于分组的m2m通信非连续传输方法
CN102833734A (zh) 一种传输寻呼信息的方法
CN105338628A (zh) 用户状态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1534544A (zh) 不连续接收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起始点设置方法
US20120059891A1 (en) Short message network management realizing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CN100531460C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无线承载配置方法
CN108064087B (zh) Drx周期配置方法、终端、接入网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143582A (zh) 一种寻呼方法、系统、网络设备及终端
WO2018149280A1 (zh) 数据接收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21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