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32856B - 跨plmn的访问控制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跨plmn的访问控制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32856B
CN102932856B CN201110230998.0A CN201110230998A CN102932856B CN 102932856 B CN102932856 B CN 102932856B CN 201110230998 A CN201110230998 A CN 201110230998A CN 102932856 B CN102932856 B CN 1029328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mn
lmn
terminal
target
ac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3099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32856A (zh
Inventor
赵东
邹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9958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46076A/zh
Priority to CN201110230998.0A priority patent/CN102932856B/zh
Priority to PCT/CN2012/079829 priority patent/WO2013020507A1/zh
Publication of CN1029328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32856A/zh
Priority to US14/175,083 priority patent/US20140155036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328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3285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8Access secu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6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control in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networks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new radio link in the target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跨PLMN的访问控制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该方法包括:接收访问权限控制信息,该信息包括PLMN之间的访问允许关系;根据该访问允许关系,执行相应的访问控制或者功能。

Description

跨PLMN的访问控制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跨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Land Mobile Network;简称:PLMN)的访问控制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每个运营商可以拥有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Radio AccessTechnology;简称:RAT)的网络,每个网络使用一个PLMN标识。换言之,每个运营商可以拥有多个PLMN标识。另外,不同运营商之间还可以共享同一个网络,即不同的运营商之间还可以拥有同一个PLMN标识。这里的网络,指接入网和/或核心网。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由于一个终端只能归属一个网络,因此,当该终端进入另一个网络,即终端跨PLMN时,终端实现切换、重选以及终端现有业务的持续等问题需要考虑合适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跨PLMN的访问控制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该终端进入另一个网络,即终端跨PLMN时,终端或者网元无法实现切换、重选以及终端现有业务的持续等问题。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跨PLMN的访问控制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访问权限控制信息,该信息包括PLMN之间的访问允许关系;
根据该访问允许关系,执行相应的访问控制或者功能。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访问控制处理设备,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接收访问权限控制信息,该信息包括PLMN之间的访问允许关系;
处理模块,与所述获取模块耦合,用于根据所述允许关系,执行相应的访问控制或者功能。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系统,包括:上述访问控制处理设备,和与所述访问控制处理设备相通信的终端。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设备,包括:存储部件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所述存储部件中存储的程序指令,使得如下方法步骤被执行:
接收访问权限控制信息,该信息包括PLMN之间的访问允许关系;
根据所述访问允许关系,执行相应的访问控制或者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的跨PLMN的访问控制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通过查询PLMN之间的访问权限控制信息,检查是否存在一个PLMN和另一个PLMN之间的访问允许关系,若存在该访问允许关系,则可以根据该访问允许关系,执行相应的访问控制或者功能,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终端进入另一个网络,即终端跨PLMN时,终端或者网元无法实现切换、重选,或者终端现有业务无法持续等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跨PLMN的访问控制处理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跨PLMN的访问控制处理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跨PLMN的访问控制处理方法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跨PLMN的访问控制处理方法的还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跨PLMN的访问控制处理方法的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跨PLMN的访问控制处理方法的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跨PLMN的访问控制处理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个网络可以是以下之一或其任意组合: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CDMA),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简称:TDMA),(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FDMA),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OFDMA),SC-FDMA,或者别的网络。一个CDMA网络可以采用一种无线技术,例如: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UTRA),cdma2000,等等。UTRA包括Wideband CDMA(WCDMA)和别的CDMA演化的网络。cdma2000包括IS-2000,IS-95,和IS-856标准规范。IS-2000也被称为CDMA IX,IS-856也被称为Evolution-Data Optimized(EVDO)。一个TDMA网络可以采用一种无线技术,例如: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Digital Advanced Mobile Phone System(D-AMPS)等等。一个OFDMA网络可以采用一种无线技术,例如:Evolved UTRA(E-UTRA),Ultra MobileBroadband(UMB),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等等。UTRA和E-UTRA是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的一部分。3GPP Long Term Evolution(LTE)和LTE Advanced(LTE-A)是使用E-UTRA的新版本的UMTS。UTRA,E-UTRA,UMTS,LTE,LTE-A和GSM被描述在″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组织的许多文档之中。cdma2000和UMB被描述在″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2″(3GPP2)组织的许多文档之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个网络可以包括多个基站,基站支持其覆盖范围内与无线设备的双向通信。
图1为本发明跨PLMN的访问控制处理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102、接收访问权限控制信息,该信息包括PLMN之间的访问允许关系。
例如:该信息可以包括与网元或者终端对应的一个源PLMN和一个目标PLMN之间的访问允许关系。
该信息也可以是包括一个PLMN列表,该列表列举了一组PLMN标识,表明:
这一组PLMN标识分别对应的多个PLMN两两之间的访问允许关系,其中,任意两个PLMN包括一个源PLMN和一个目标PLMN;或
这一组PLMN标识分别对应的PLMN为允许网元或者终端访问的PLMN。
这里,访问允许关系可以具体为:
归属于所述目标PLMN的终端在移动到所述源PLMN后,所述源PLMN的网元是否被允许选择所述终端执行最小化路测功能;和/或
归属于所述目标PLMN的终端在移动到所述源PLMN后,所述终端在所述目标PLMN激活的最小化路测任务是否被允许延续到所述源PLMN上继续执行。
在本实施例中,运营商的网络管理系统(Network Manager System;简称:NMS)将多个PLMN之间的访问权限控制信息配置到运营商的NMS对应的网元管理系统(Network Element Manager System;简称:EMS)中。EMS接收到该多PLMN间访问权限控制信息后,可以将其设置到EMS所管理的网元上。其中,该网元可以是接入网网元,包括但不限于:演进型基站(evolvedNode B;简称:eNB),或者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简称:RNC),或者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简称:BSC);或者该网元可以是核心网网元,包括但不限于:核心网的移动管理实体(MobilityManagement Entity;简称:MME),或者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Radio Service;简称:GPRS)服务支持节点(Servicing GPRS Support Node;简称:SGSN),或者移动交换中心(Mobile Switching Center,简称:MSC),或者GPRS网关支持节点(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简称:GGSN)。
另外,EMS所管理的网元还可以将多个PLMN之间的访问权限控制信息配置到终端。例如:EMS所管理的网元还可以将多个PLMN之间的访问权限控制信息下发到终端,由终端根据该控制信息,决定是否执行相应的功能,或者执行信息访问。这里的相应的功能可以包括:由终端记录所测量到的所在PLMN小区的信息。
举例来说,在本实施例中,当终端从一个源PLMN移动到一个目标PLMN,即终端跨PLMN时,该目标PLMN中的网元查询其配置的多个PLMN之间的访问权限控制信息,检查是否存在与该终端对应的源PLMN和目标PLMN之间的访问允许关系。或者,当源PLMN中的第一网元需要访问目标PLMN中的第二网元中已有的数据时,该目标PLMN中的第二网元查询其配置的多个PLMN之间的访问权限控制信息,检查是否存在与该第一网元对应的源PLMN和目标PLMN之间的访问允许关系。
另外,访问允许关系至少包括如下访问允许关系中的一种或者其任意组合:归属于源PLMN的网元是否允许访问归属于所述目标PLMN的网元中已有的数据;归属于目标PLMN的网元是否允许访问归属于源PLMN的网元中已有的数据;归属于源PLMN的网元是否允许为配合终端的跨PLMN移动而传递移动控制数据给归属于目标PLMN的网元;归属于目标PLMN的网元是否允许为配合终端的跨PLMN移动而传递移动控制数据给归属于源PLMN的网元;归属于源PLMN的终端是否允许移动到目标PLMN;归属于目标PLMN的终端是否允许移动到源PLMN;归属于源PLMN的终端在移动到目标PLMN后,是否允许继续执行原有功能;归属于目标PLMN的终端在移动到源PLMN后,是否允许继续执行原有功能;归属于源PLMN的终端在移动到目标PLMN后,是否允许目标PLMN选择执行指定功能或者应用;归属于目标PLMN的终端在移动到源PLMN后,是否允许源PLMN选择执行指定功能或者应用;归属于源PLMN的终端向目标PLMN移动时,是否允许目标PLMN选择执行指定功能或者应用;归属于目标PLMN的终端向源PLMN移动时,是否允许源PLMN选择执行指定功能或者应用。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归属于源PLMN的终端在移动到目标PLMN后,是否允许目标PLMN选择执行指定功能或者应用的具体实现可以有如下两种方式:
第一种:归属于源PLMN的终端在移动到目标PLMN后,目标PLMN的网元是否被允许选择该终端执行最小化路测(Minimization of Drive-Tests;简称:MDT)功能。
第二种:归属于源PLMN的终端在移动到目标PLMN后,该终端在源PLMN激活的MDT任务是否被允许延续到目标PLMN上继续执行。
对于归属于目标PLMN的终端在移动到源PLMN后,是否允许源PLMN选择执行指定功能或者应用的具体实现可以有如下两种方式:
第一种:归属于目标PLMN的终端在移动到源PLMN后,源PLMN的网元是否被允许选择终端执行MDT功能。
第二种:归属于目标PLMN的终端在移动到源PLMN后,终端在目标PLMN激活的MDT任务是否被允许延续到源PLMN上继续执行。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归属于源PLMN的终端向目标PLMN移动时,是否允许目标PLMN选择执行指定功能或者应用,具体可以为:归属于所述源PLMN的终端向目标PLMN移动时,终端在源PLMN激活的最小化路测任务是否被允许延续到目标PLMN上继续执行。本实施例中,可以是由源PLMN的网元或小区依据访问允许关系,决定终端在源PLMN激活的最小化路测任务是否被允许延续到目标PLMN上继续执行。本实施例中,可以是如果终端在源PLMN激活的最小化路测任务不被允许延续到目标PLMN上继续执行,则源PLMN的网元或小区终止该最小化路测任务。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归属于源PLMN的终端向目标PLMN移动时,是否允许目标PLMN选择执行指定功能或者应用,具体可以为:目标PLMN的核心网元利用已有的设置终端对应的最小化路测意愿的方法实现允许选择终端执行最小化路测任务或者延续已有最小化路测任务。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归属于目标PLMN的终端向源PLMN移动时,是否允许源PLMN选择执行指定功能或者应用,具体可以为:归属于目标PLMN的终端向源PLMN移动时,该终端在目标PLMN激活的最小化路测任务是否被允许延续到源PLMN上继续执行。本实施例中,可以是由目标PLMN的网元或小区依据访问允许关系,决定终端在目标PLMN激活的最小化路测任务是否被允许延续到源PLMN上继续执行。本实施例中,可以是如果终端在目标PLMN激活的最小化路测任务不被允许延续到源PLMN上继续执行,则目标PLMN的网元或小区终止该最小化路测任务。
步骤103、根据该访问允许关系,执行相应的访问控制或者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是当目标网络中的网元查询其配置的多个PLMN之间的访问权限控制信息,检查到存在该源PLMN和该目标PLMN之间的访问允许关系,则可以根据该访问允许关系,执行相应的访问控制或者功能。该访问控制或者功能包括:跨PLMN的终端切换、重选,终端现有业务的持续性处理,终端记录所测量到的所在PLMN小区的信息,最小化路测功能等。
这里的根据访问允许关系,执行相应的访问控制或者功能也可以表示:终端能够移动性接入的所有PLMN都允许执行MDT继续功能、MDT终端选择功能、跟踪功能、数据共享访问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查询多个PLMN之间的访问权限控制信息,检查是否存在与网元或者终端对应的源PLMN和目标PLMN之间的访问允许关系,若存在该访问允许关系,则可以根据该访问允许关系,执行相应的访问控制或者功能,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终端进入另一个网络,即终端跨PLMN时,终端或者网元无法实现切换、重选,或者终端现有业务无法持续等问题。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源PLMN标识可以用来标识源PLMN,目标PLMN标识可以用来标识目标PLMN。
具体的,源PLMN对应终端注册的网络,该源PLMN标识为终端注册的网络对应的PLMN标识;
或者,
源PLMN对应数据访问方所在的网络,源PLMN标识为数据访问方所在的网络对应的PLMN标识;
或者,
源PLMN标识为功能发起者或者初始化者所在的网络对应的PLMN标识;源PLMN为功能的发起者或者初始化者所在的网络。
另外,前述实施例中的访问权限控制信息可以包括以下涉及多个PLMN的访问权限控制信息之一或其任意组合:
第一种访问权限控制信息,可以具体为一表格,包括一对PLMN标识,其中,该一对PLMN标识包括相互对应的一个源PLMN标识和一个目标PLMN标识。
在此种场景下,步骤103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为:
若存在相互对应的一个源PLMN标识和一个目标PLMN标识,则归属于该源PLMN的终端在移动到该目标PLMN后,该目标PLMN的网元被允许选择该终端执行最小化路测功能或者继续原本已经激活的最小化路测功能;或者,归属于该目标PLMN的终端在移动到该源PLMN后,该源PLMN的网元被允许选择该终端执行最小化路测功能或者继续原本已经激活的最小化路测功能;
若不存在相互对应的一个源PLMN标识和一个目标PLMN标识,则归属于该源PLMN的终端在移动到该目标PLMN后,该目标PLMN的网元被禁止选择该终端执行最小化路测功能或者继续原本已经激活的最小化路测功能;或者,归属于该目标PLMN的终端在移动到源PLMN后,该源PLMN的网元被禁止选择该终端执行最小化路测功能或者继续原本已经激活的最小化路测功能。
第二种访问权限控制信息,可以具体为一表格,包括一对PLMN标识和MDT功能标识,其中,该一对PLMN标识包括相互对应的一个源PLMN标识和一个目标PLMN标识。
在此种场景下,步骤103的另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为:
若存在相互对应的一个源PLMN标识和一个目标PLMN标识,则查询该源PLMN标识和该目标PLMN标识是否对应MDT功能;
若查询出该源PLMN标识和该目标PLMN标识均对应MDT功能标识,则归属于该源PLMN的终端在移动到所述目标PLMN后,该目标PLMN的网元被允许选择该终端执行MDT功能或者继续原本已经激活的MDT功能;或者,归属于该目标PLMN的终端在移动到该源PLMN后,该源PLMN的网元被允许选择该终端执行MDT或者继续原本已经激活的MDT功能;
若查询出该源PLMN标识和该目标PLMN标识均不对应MDT功能标识,则归属于该源PLMN的终端在移动到该目标PLMN后,该目标PLMN的网元被禁止选择该终端执行MDT功能或者继续原本已经激活的MDT功能;或者,归属于该目标PLMN的终端在移动到该源PLMN后,该源PLMN的网元被禁止选择该终端执行MDT功能或者继续原本已经激活的MDT功能。
第三种访问权限控制信息,可以具体为一表格,包括一对PLMN标识,MDT功能标识,允许标识和/或禁止标识,其中,该一对PLMN标识包括相互对应的一个源PLMN标识和一个目标PLMN标识。
在此种场景下,步骤103的又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为:
若存在相互对应的一个源PLMN标识和一个目标PLMN标识,则查询该源PLMN标识和该目标PLMN标识对应的MDT功能标识所对应的是允许标识还是禁止标识;
若查询出该源PLMN标识和该目标PLMN标识对应的MDT功能标识所对应的是允许标识,则归属于该源PLMN的终端在移动到该目标PLMN后,该目标PLMN的网元被允许选择该终端执行MDT功能或者继续原本已经激活的MDT功能;或者,归属于该目标PLMN的终端在移动到该源PLMN后,该源PLMN的网元被允许选择该终端执行MDT功能或者继续原本已经激活的MDT功能;
若查询出该源PLMN标识和该目标PLMN标识对应的MDT功能标识所对应的是禁止标识,则归属于该源PLMN的终端在移动到该目标PLMN后,该目标PLMN的网元被禁止选择该终端执行MDT功能或者继续原本已经激活的最小化路测功能;或者,归属于该目标PLMN的终端在移动到该源PLMN后,该源PLMN的网元被禁止选择该终端执行MDT功能或者继续原本已经激活的MDT功能。
第四种访问权限控制信息:其包括一个源PLMN标识和一个目标PLMN标识。
在此种场景下,步骤103的另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为:
若存在终端或者网元对应的一个源PLMN标识和一个目标PLMN标识,则允许该终端或者网元在该目标PLMN标识对应的目标PLMN中执行相应地访问控制或者功能;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若不存在该终端或者网元对应的源PLMN标识和目标PLMN标识,则禁止该终端或者网元在目标PLMN标识对应的网络中执行相应地访问控制或者功能。
第五种访问权限控制信息:其包括一个源PLMN标识,一个目标PLMN标识,允许标识和/或禁止标识。
在此种场景下,步骤103的再一种实现方式为:
若存在相互对应的一个源PLMN标识和一个目标PLMN标识,则查询该源PLMN标识和该目标PLMN标识对应的是允许标识还是禁止标识;
若查询出该源PLMN标识和该目标PLMN标识对应的是允许标识,则允许该网元或者终端在该目标PLMN标识对应的目标PLMN中执行相应地访问控制或者功能;
若查询出该源PLMN标识和该目标PLMN标识对应的是禁止标识,则禁止该网元或者终端在该目标PLMN标识对应的目标PLMN中执行相应地访问控制或者功能。
第六种访问权限控制信息:其包括一个源PLMN标识,一个目标PLMN标识,终端类型或者终端接入编号。
在此种场景下,步骤103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为:
若存在相互对应的一个源PLMN标识和一个目标PLMN标识,则允许网元、或者所述终端类型或者所述终端接入编号对应的终端在所述目标PLMN标识对应的目标PLMN中执行相应地访问控制或者功能。
第七种访问权限控制信息:其包括一个源PLMN标识,一个目标PLMN标识,允许标识和/或禁止标识,终端类型或者终端接入编号。
在此种场景下,步骤103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为:
若存在相互对应的一个源PLMN标识和一个目标PLMN标识,则查询该源PLMN标识和该目标PLMN标识对应的是允许标识还是禁止标识;
若该源PLMN标识和该目标PLMN标识对应的是允许标识,则允许网元、或者所述终端类型或者所述终端接入编号对应的终端在所述目标PLMN标识对应的目标PLMN中执行相应的访问控制或者功能;
若该源PLMN标识和该目标PLMN标识对应的是禁止标识,则禁止网元、或者所述终端类型或者所述终端接入编号对应的终端在所述目标PLMN标识对应的目标PLMN中执行相应的访问控制或者功能。
第八种访问权限控制信息:其包括一个源PLMN标识,一个目标PLMN标识,和功能标识。
在此种场景下,步骤103的还一种实现方式为:
若存在相互对应的一个源PLMN标识和一个目标PLMN标识,则允许网元或者终端在该目标PLMN标识对应的目标PLMN中执行相应的访问控制或者该功能标识对应的功能。
第九种访问权限控制信息:其包括一个源PLMN标识,一个目标PLMN标识,允许标识和/或禁止标识,和功能标识。
在此种场景下,步骤103的再一种实现方式为:
若存在相互对应的一个源PLMN标识和一个目标PLMN标识,则查询该源PLMN标识和该目标PLMN标识的功能标识对应的是允许标识还是禁止标识;
若功能标识对应的是允许标识,则允许网元或者终端在该目标PLMN标识对应的目标PLMN中执行相应的访问控制或者功能标识对应的功能;
若功能标识对应的是禁止标识,则禁止网元或者终端在该目标PLMN标识对应的目标PLMN中执行相应的访问控制或者功能标识对应的功能。
第十种访问权限控制信息:其包括一个源PLMN标识,一个目标PLMN标识,允许标识和/或禁止标识,功能标识,和终端类型或者终端接入编号。
在此种场景下,步骤103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为:
若存在相互对应的一个源PLMN标识和一个目标PLMN标识,则查询该源PLMN标识和目标PLMN标识的功能标识对应的是允许标识还是禁止标识;
若该功能标识对应的是允许标识,则允许网元、或者所述终端类型或者终端接入编号对应的终端在该目标PLMN标识对应的目标PLMN中执行相应的访问控制或者功能标识对应的功能;
若该功能标识对应的是禁止标识,则禁止网元、或者该终端类型或者所述终端接入编号对应的终端在该目标PLMN标识对应的目标PLMN中执行相应的访问控制或者功能标识对应的功能。
还需要说明的是,该功能标识对应的功能包括如下功能的一种或者其任意组合:移动性管理功能、MDT继续功能、MDT终端选择功能、跟踪(Trace)功能、数据共享访问功能。具体的,该数据共享访问功能中的数据包括如下数据的一种或者其任意组合:无线链路失败(Radio Link Failure;简称:RLF)测量上报数据、MDT测量上报数据、性能和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简称:QoS)数据。
另外,移动性管理功能,用于表示是否允许终端从一个PLMN移动到另一个PLMN,以及这两个PLMN中的网元为实现该移动管理功能而允许进行的数据信令的交换;MDT继续功能,用于表示是否允许终端在一个PLMN中原有的MDT功能在该终端切换到另一个PLMN时,能够继续执行MDT功能;MDT选择功能,用于表示是否允许一个PLMN的终端,在移动(切换或者重选)到另一个PLMN后,被该另一个PLMN选择用于执行MDT;数据共享访问功能,用于表示是否允许一个PLMN的网元访问另一个PLMN的网元上的数据。
第十一种访问权限控制信息:其包括一个PLMN列表,该列表列举了一组PLMN标识,表明的是这一组PLMN标识分别对应的多个PLMN两两之间的访问允许关系,或者是允许的目标PLMN关系。
进一步地,如果该PLMN列表表明的是允许的目标PLMN关系,则源PLMN可以来自于终端归属PLMN,或EHPLMN,或发起终端任务对应的发起者PLMN(比如:Trace Reference中所对应的PLMN ID)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实施例仅为举例,并非对访问权限控制信息中的内容进行限制。
前述实施例中的源PLMN可以表示终端所归属的PLMN,目标PLMN可以表示终端当前接入的网络所归属的PLMN。终端所归属的PLMN可以为对等归属PLMN网络(Equivalent Home PLMN,简称:EHPLMN)。目标PLMN可以为对等PLMN网络(Equivalent PLMN,简称:EPLMN)。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目标PLMN进一步下发MDT激活任务对应的网络的PLMN标识,用于表明当前下发该MDT激活任务的网络;其中该PLMN标识对应的PLMN为MDT PLMN,该PLMN标识从所下发的MDT激活任务对应的Trace Reference中得到。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果终端所归属的PLMN与终端当前所接入的网络所归属的PLMN之间存在访问允许关系,则允许以下之一或其任意组合:
源PLMN的网元被允许选择该终端执行最小化路测功能;
目标PLMN的网元被允许选择该终端执行最小化路测功能;
该终端在目标PLMN激活的最小化路测任务被允许延续到源PLMN上继续执行;
该终端在源PLMN激活的最小化路测任务被允许延续到目标PLMN上继续执行。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终端所归属的PLMN信息从该终端当前接入的网络所归属的PLMN的核心网获得。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终端所归属的PLMN信息由该终端当前接入的网络所归属的PLMN的核心网网元下发给该终端当前接入的网络中的接入网网元,用于接入网网元根据访问允许关系,执行相应的访问控制或者功能。本实施例中,核心网网元包括但不限于:MME,SGSN,GGSN,MSC。接入网网元包括但不限于:eNB,RNC,BSC。
前述实施例中的终端所归属的PLMN可以包括一组PLMN列表,列表中的PLMN对该终端来说是对等的。目标PLMN可以包括一组PLMN列表,列表中的PLMN对终端来说是对等的。当终端从源PLMN网元向目标PLMN网元移动时,源PLMN网元需要依据PLMN访问控制权限信息所表明的MDT功能允许关系,决定是继续MDT功能。
另外,上述例举的十一种访问权限控制信息中的访问允许关系可以是单向关系,也可以是双向关系。当访问权限控制信息中的访问允许关系是单向关系时,访问权限控制信息的一种具体形式可以如表一所示:
表一
  源PLMN标识(Source PLMN)   目标PLMN标识(Target PLMN)
  PLMN1   PLMN2
  PLMN2   PLMN1
  PLMN2   PLMN3
如表一所示,表一中的第一列表示源PLMN标识,第二列表示目标PLMN标识。例如:终端对应的源PLMN对应的源PLMN标识为PLMN1,目标PLMN对应的目标PLMN标识为PLMN2;则查询表一,存在该源PLMN(源PLMN标识为PLMN1)和目标PLMN(目标PLMN标识为PLMN2)之间的访问允许关系。则终端在从PLMN1对应的源PLMN(源PLMN标识为PLMN1)移动到PLMN2对应的目标PLMN(目标PLMN标识为PLMN2)后,允许终端在PLMN2对应的目标PLMN上执行相应的处理。又例如:终端对应的源PLMN对应的源PLMN标识为PLMN3,目标PLMN对应的目标PLMN标识为PLMN2;则查询表一,不存在该源PLMN(源PLMN标识为PLMN3)和目标PLMN(目标PLMN标识为PLMN2)之间的访问允许关系。则终端在从PLMN3对应的源PLMN移动到PLMN2对应的目标PLMN后,禁止终端在PLMN2标识对应的目标PLMN中执行相应的处理。
另外,当访问权限控制信息中的访问允许关系是双向关系时,访问权限控制信息的另一种具体形式可以如表二所示:
表二
  PLMN1   PLMN2
  PLMN2   PLMN3
如表二所示,表二中的第一列可以是源PLMN标识,也可以是目标PLMN标识;第二列可以是目标PLMN标识,也可以是源PLMN标识。例如:终端对应的源PLMN对应的源PLMN标识为PLMN1,目标PLMN对应的目标PLMN标识为PLMN2;则查询表二,存在该源PLMN(源PLMN的标识为PLMN1)和目标PLMN(目标PLMN的标识为PLMN2)之间的访问允许关系。则终端在从PLMN1对应的源PLMN移动到PLMN2对应的目标PLMN后,允许终端在PLMN2对应的目标PLMN中执行相应的处理。又例如:终端对应的源PLMN对应的源PLMN标识为PLMN3,目标PLMN对应的目标PLMN标识为PLMN2,则查询表二,存在该源PLMM(源PLMN标识为PLMN3)和目标PLMN(目标PLMN标识为PLMN2)之间的允许关系,则终端在从PLMN3对应的源PLMN移动到PLMN2对应的目标PLMN后,允许终端在PLMN2对应的目标PLMN中执行相应的处理。
图2为本发明跨PLMN的访问控制处理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以访问权限控制信息为上述第十种访问权限控制信息,且该访问权限控制信息配置在网元为例,详细介绍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法。访问权限控制信息为上述除第十种访问权限控制信息以外的访问权限控制信息,且该访问权限控制信息配置在网元的情况可以类推,不再赘述。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201、目标PLMN中的网元接收访问权限控制信息;其中,该访问权限控制信息包括:一个源PLMN标识、一个目标PLMN标识、功能标识、允许标识和/或禁止标识和终端类型或者终端接入编号。
具体的,功能标识对应的功能包括如下功能的一种或者其任意组合:移动性管理功能、MDT/Trace功能、数据共享访问功能。
步骤203、若存在与终端对应的源PLMN标识和目标PLMN标识,则查询该PLMN标识和目标PLMN标识的功能标识所对应的是允许标识还是禁止标识;若该功能标识对应的是允许标识,则执行步骤204;若该功能标识对应的禁止标识,则执行步骤205。
步骤204、目标PLMN中的网元允许终端类型或者终端接入编号对应的终端在目标PLMN标识对应的目标PLMN中执行相应的访问控制或者该功能标识对应的功能。
步骤205、目标PLMN中的网元禁止终端类型或者终端接入编号对应的终端在该目标PLMN标识对应的目标PLMN中执行相应的访问控制或者该功能标识对应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以多运营商共享网络为例。具体的,运营商A拥有一个网络,该网络使用的PLMN标识为PLMN1;运营商B拥有另一个网络,该网络使用的PLMN标识为PLMN2;运营商C拥有一个网络,该网络使用的PLMN标识为PLMN3。其中,运营商A、运营商B和运营商C共享PLMN标识为PLMN3所对应的网络。
另外,访问权限控制信息可以是由运营商A、运营商B和运营商C共同协商完成。运营商A的NMS将该访问权限控制信息配置到对应的EMS,再由EMS设置到其所管理的网元上;运营商B的NMS将该访问权限控制信息配置到对应的EMS,再由EMS设置到其所管理的网元上;由于PLMN3对应的网络是共享网络,因此,其共享NMS对其配置的访问权限控制信息以及从运营商A和运营商B的NMS下发的访问权限控制信息进行合并处理,最后将处理后的访问权限控制信息设置到共享EMS上。
或者,访问权限控制信息可以是由运营商A、运营商B和运营商C共同协商完成。运营商A的NMS将该访问权限控制信息配置到对应的EMS,再由EMS设置到其所管理的网元上;运营商B的NMS将该访问权限控制信息配置到对应的EMS;由于PLMN3对应的网络是共享网络,因此可以将其共享NMS配置的访问权限控制信息设置到共享EMS上。
更为具体的,访问权限控制信息的又一种具体形式可以如表三所示:
表三
如表三所示,该访问权限控制信息表是单向表,其中,“功能1”、“功能2”、......、“功能N”分别表示功能标识;“Y”表示允许标识;“N”表示禁止标识;且本实施例中,以终端类型为例。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例如该终端类型为ID1)在PLMN标识为PLMN2对应的网络注册,该终端从PLMN标识为PLMN2对应的网络移动到PLMN标识为PLMN1对应的网络中,且该终端需要执行移动性管理功能。此时,PLMN1对应的网络对应的网元查询其配置的表三,检查是否存在与该终端对应的源PLMN标识(PLMN2)和目标PLMN标识(PLMN1)。若存在源PLMN标识(PLMN2)和目标PLMN标识(PLMN1),进一步查询移动性管理功能的功能标识对应的是允许标识还是禁止标识。例如:该“Func1”为移动性管理功能的功能标识,如表三可知,该“Func1”对应允许标识,且该源PLMN标识(PLMN2)和目标PLMN(PLMN1)标识的终端类型为ID1;则该终端被允许从源PLMN标识为PLMN2对应的源PLMN直接切换到目标PLMN标识为PLMN1对应的目标PLMN,并在目标PLMN上执行与源PLMN内部移动管理相同的移动性控制。
另外,该终端在PLMN标识为PLMN1对应的网络中被激活,且该终端从PLMN标识为PLMN1对应的网络移动到PLMN标识为PLMN3对应的网络中,并需要执行MDT功能。此时,PLMN3对应的网络对应的网元查询其配置的表三,检查是否存在与该终端对应的源PLMN标识(PLMN1)和目标PLMN标识(PLMN3)。若存在源PLMN标识(PLMN1)和目标PLMN标识(PLMN3),查询MDT功能的功能标识对应的是允许标识还是禁止标识。例如:该“Func2”为MDT功能的功能标识,如表三可知,该“Func2”对应允许标识;但该源PLMN标识(PLMN1)和目标PLMN标识(PLMN3)的终端类型为IDx,而该终端的终端类型为ID1,则禁止PLMN3对应的目标PLMN中网元选择该终端执行MDT任务,或者禁止该终端在PLMN3对应的目标PLMN中执行在PLMN1标识对应的源PLMN中的所执行的MDT任务。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该终端在PLMN标识为PLMN1对应网络中被激活,且终端从PLMN标识为PLMN1对应的网络移动到PLMN标识为PLMN3对应的网络中,并需要执行移动性管理功能。此时,PLMN3对应的网络对应的网元查询其配置的表三,检查是否存在与该终端对应的源PLMN标识(PLMN1)和目标PLMN标识(PLMN3)。若存在源PLMN标识(PLMN1)和目标PLMN标识(PLMN3)时,查询移动性管理功能的功能标识对应的是允许标识还是禁止标识。例如:该“Func1”为移动性管理功能的功能标识,如表三可知,该“Func1”对应允许标识,则说明允许该终端从PLMN标识为PLMN1对应的源PLMN直接切换到PLMN标识为PLMN3对应的目标PLMN,并在目标PLMN上执行与源PLMN内部移动管理相同的移动性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网元获取访问权限控制信息,其中,该访问权限控制信息包括:源PLMN标识、目标PLMN标识、功能标识、允许标识、禁止标识和终端类型。并查询该访问权限控制信息,检查是否存在与终端对应的源PLMN标识和目标PLMN标识。若存在与终端对应的源PLMN标识和目标PLMN标识,则查询该源PLMN标识和目标PLMN标识的功能标识对应的是允许标识还是禁止标识。若该功能标识对应的是允许标识,则允许终端类型对应的终端在目标PLMN标识对应的目标PLMN中执行该功能标识对应的功能;若该功能标识对应的是禁止标识,则禁止该终端类型对应的终端在该目标PLMN标识对应的目标PLMN中执行该功能标识对应的功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该终端进入另一个网络,即终端跨PLMN时,终端无法实现切换、重选以及终端现有业务无法持续等问题。
图3为本发明跨PLMN的访问控制处理方法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以访问权限控制信息表为前述第五种访问权限控制信息,且该访问权限控制信息配置在终端为例,详细介绍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法。访问权限控制信息为上述除第五种访问权限控制信息以外的访问权限控制信息,且该访问权限控制信息配置在终端的情况可以类推,不再赘述。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301、终端接收访问权限控制信息;其中,该访问权限控制信息包括:源PLMN标识、目标PLMN标识、允许标识和/或禁止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以单个运营商拥有多个网络为例。具体的,运营商A拥有四个网络,该四个网络使用的PLMN标识分别为PLMN1。PLMN2、PLMN3和PLMN4。另外,运营商A的NMS将该访问权限控制信息配置到对应的EMS,再由EMS设置到其所管理的各个网元上。
更为具体的,访问权限控制信息的再一种具体形式可以如表四所示:
表四
如表四所示,该访问权限控制信息中的允许关系为双向允许关系;“Y”表示允许标识;“N”表示禁止标识。
另外,当终端在PLMN标识为PLMN2对应网络注册时,PLMN标识为PLMN2对应网络的网元可以将访问权限控制信息配置到该终端上。
步骤303、若存在与终端对应的源PLMN标识和目标PLMN标识,则查询该源PLMN标识和目标PLMN标识对应的是允许标识还是禁止标识,若对应的允许标识,则执行步骤304;若对应的是禁止标识,则执行步骤305。
步骤304、允许该终端在目标PLMN标识对应的目标PLMN中执行相应的功能。
步骤305、禁止该终端在该目标PLMN标识对应的目标PLMN中执行相应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从PLMN标识为PLMN2对应的网络移动到PLMN标识为PLMN1对应的网络中,且该终端需要执行移动性管理功能。此时,终端可以查询其配置的表四,检查是否存在与该终端对应的源PLMM标识(PLMN2)和目标PLMN标识(PLMN1)。若存在源PLMN标识(PLMN2)和目标PLMN标识(PLMN1),进一步查询该源PLMN标识和目标PLMN标识是对应允许标识还是禁止标识。如表四可知,该源PLMN标识和目标PLMN标识对应允许标识,则说明该终端被允许从PLMN标识为PLMN2对应的源PLMN直接切换到PLMN标识为PLMN1对应的目标PLMN,并在目标PLMN上执行与源PLMN内部移动管理相同的移动性控制。另外,也还可以执行其他的处理,例如:切换、被PLMN1的NMS选择执行MDT任务、继续在PLMN1对应的网络执行在PLMN2对应的网络中执行的MDT任务以及与PLMN1对应的网络共享PLMN2对应的网络的数据(例如终端上报的数据)等。
终端从PLMN标识为PLMN2对应的网络移动到PLMN标识为PLMN1对应的网络中,且该终端需要执行测量任务。此时,终端查询其配置的表四,检查是否存在与该终端对应的源PLMN标识(PLMN2)和目标PLMN标识(PLMN1)。若存在源PLMN标识(PLMN2)和目标PLMN标识(PLMN1),则查询该源PLMN标识和目标PLMN标识对应的是允许标识还是禁止标识。如表四可知,对应的是允许标识,则说明该终端可以在PLMN1对应的目标PLMN中从事测量任务。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终端获取访问权限控制信息;其中,该访问权限控制信息包括:源PLMN标识、目标PLMN标识、允许标识和/或禁止标识。该终端查询该访问权限控制信息,检查是否存在与该终端对应的源PLMN标识和目标PLMN标识。若存在与该终端对应的源PLMN标识和目标PLMN标识,则查询该源PLMN标识和目标PLMN标识对应的是允许标识还是禁止标识。若对应的是允许标识,则允许终端在目标PLMN标识对应的目标PLMN中执行相应的功能;若对应的是禁止标识,则禁止该终端在该目标PLMN标识对应的目标PLMN中执行相应的功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该终端进入另一个网络,即终端跨PLMN时,终端无法实现切换、重选以及终端现有业务无法持续等问题。
图4为本发明跨PLMN的访问控制处理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以访问权限控制信息为上述第九种访问权限控制信息,且配置在网元为例,详细介绍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法。访问权限控制信息为上述除第九种访问权限控制信息以外的访问权限控制信息,且该访问权限控制信息配置在网元的情况可以类推,不再赘述。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401、目标PLMN中的网元接收访问权限控制信息;其中,该访问权限控制信息包括:源PLMN标识、目标PLMN标识、功能标识、允许标识和/或禁止标识。
具体的,功能标识对应的功能包括如下功能的一种或者其任意组合:移动性管理功能、MDT/Trace功能、数据共享访问功能。
步骤403、若存在与终端对应的源PLMN标识和目标PLMN标识,则查询该源PLMN标识和目标PLMN标识的功能标识对应的允许标识还是禁止标识;若该功能标识对应的是允许标识,则执行步骤404;若该功能标识对应的禁止标识,则执行步骤405。
步骤404、目标PLMN中的网元允许源PLMN中的网元在目标PLMN标识对应的目标PLMN中执行相应的访问控制或者该功能标识对应的功能。
步骤405、目标PLMN中的网元禁止该源PLMN中的网元在该目标PLMN标识对应的目标PLMN中执行相应的访问控制或者该功能标识对应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以多运营商共享网络为例。具体的,运营商A拥有一个网络,该网络使用的PLMN标识为PLMN1;运营商B拥有另一个网络,该网络使用的PLMN标识为PLMN2;运营商C拥有一个网络,该网络使用的PLMN标识为PLMN3。其中,运营商A、运营商B和运营商C共享PLMN标识为PLMN3所对应的网络。
另外,访问权限控制信息可以是由运营商A、运营商B和运营商C共同协商完成。运营商A的NMS将该访问权限控制信息配置到对应的EMS,再由EMS设置到其所管理的网元上;运营商B的NMS将该访问权限控制信息配置到对应的EMS,再由EMS设置到其所管理的网元上;由于PLMN3对应的网络是共享网络,因此,其共享NMS对其配置的访问权限控制信息以及从运营商A和运营商B的NMS下发的访问权限控制信息进行合并处理,最后将处理后的访问权限控制信息设置到共享EMS上。
或者,访问权限控制信息可以是由运营商A、运营商B和运营商C共同协商完成。运营商A的NMS将该访问权限控制信息配置到对应的EMS,再由EMS设置到其所管理的网元上;运营商B的NMS将该访问权限控制信息配置到对应的EMS;由于PLMN3对应的网络是共享网络,因此可以将其共享NMS配置的访问权限控制信息设置到共享EMS上。
更为具体的,访问权限控制信息的又一种具体形式可以如表五所示:
表五
如表五所示,该访问权限控制信息表是单向表,其中,“功能1”、“功能2”、......、“功能N”分别表示功能标识;“Y”表示允许标识;“N”表示禁止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在PLMN标识为PLMN2对应的网络注册,该终端从PLMN标识为PLMN2对应的网络移动到PLMN标识为PLMN1对应的网络中,且该PLMN标识为PLMN2对应网络中的网元需要与PLMN标识为PLMN1对应的网络中的网元实现数据共享访问。此时,PLMN1对应的网络对应的网元查询其配置的表五,检查是否存在与该PLMN标识为PLMN2对应网络中的网元对应的源PLMN标识(PLMN2)和目标PLMN标识(PLMN1)。若存在源PLMN标识(PLMN2)和目标PLMN标识(PLMN1)时,查询数据共享访问功能的功能标识对应的是允许标识还是禁止标识。例如:该“Func1”为数据共享访问功能的功能标识,如表五可知,该“Func1”对应允许标识,则说明PLMN标识为PLMN2对应网络中的网元允许访问PLMN标识为PLMN1对应的网络中的网元中的已有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目标PLMN中的网元获取访问权限控制信息,其中,该访问权限控制信息包括:源PLMN标识、目标PLMN标识、功能标识、允许标识和禁止标识。并查询该访问权限控制信息,检查是否存在与源PLMN中的网元对应的源PLMN标识和目标PLMN标识。若存在与源PLMN中的网元对应的源PLMN标识和目标PLMN标识,则查询该源PLMN标识和目标PLMN标识的功能标识对应的是允许标识还是禁止标识。若该功能标识对应的是允许标识,则允许源PLMN中的网元在目标PLMN标识对应的目标PLMN中执行该功能标识对应的功能;若该功能标识对应的禁止标识,则禁止该源PLMN中的网元在该目标PLMN标识对应的目标PLMN中执行该功能标识对应的功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终端进入另一个网络,即终端跨PLMN时,网元无法实现切换、重选以及终端现有业务无法持续等问题。
图5为本发明跨PLMN的访问控制处理方法的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当终端接入某个网络时,该网络的接入网网元并不知道该终端所归属的PLMN网络的信息,但是该接入网网元对应的核心网网元是知道的,该信息在终端接入网络时可以从核心网网元获得。
所述核心网网元将该终端的归属PLMN信息作为源PLMN信息。以访问权限控制信息为上述第九种访问权限控制信息,且配置在网元为例,实施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法,具体方法内容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的描述,不再赘述。
当接入网网元也需要进行与核心网网元一样的访问控制时,需要该接入网网元对应的核心网网元下发该终端的归属PLMN信息到接入网网元。这里的核心网网元可以是源PLMN的核心网网元,也可以是目标PLMN的核心网网元。这里的目标PLMN为终端拟接入的网络对应的PLMN。
接入网网元接收该信息后,将该终端的归属PLMN信息作为源PLMN信息。以访问权限控制信息为上述第九种访问权限控制信息,且配置在网元为例,实施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法,具体方法内容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的描述,不再赘述。
其中,该下发的归属PLMN可以是该终端对应的归属PLMN,也可以是EHPLMN列表。
访问权限控制信息为上述除第九种访问权限控制信息以外的访问权限控制信息,且该访问权限控制信息配置在网元的情况可以类推,不再赘述。
图6为本发明跨PLMN的访问控制处理方法的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访问权限控制信息,该信息包括PLMN之间的访问允许关系
步骤601、网管向PLMN核心网网元下发访问权限控制信息,该信息包括PLMN之间的访问允许关系。该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可以是:PLMN访问控制信息列表。该列表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PLMN ID。在该PLMN核心网网元上有终端所归属的PLMN信息。该PLMN核心网网元对应终端拟接入的PLMN,或者称为目标PLMN。
步骤602、所述PLMN核心网网元判断终端所归属的PLMN是否对应于PLMN访问控制信息列表中的某个PLMN;
步骤603、如果对应,则表示目标PLMN允许所接入终端执行最小化路测功能,或原最小化路测任务可以延续到目标PLMN网络中,则该核心网网元通过设置接入网网元上保存的所述终端最小化路测意愿为真,用于实现允许所接入终端执行最小化路测功能,或原最小化路测任务可以延续到目标PLMN网络中。
步骤6.4、如果不对应,则表示目标PLMN不允许所接入终端执行最小化路测功能,或原最小化路测任务不可以延续到目标PLMN网络中,则该核心网网元通过设置接入网网元上保存的所述终端最小化路测意愿为假,用于实现不允许所接入终端执行最小化路测功能,或原最小化路测任务不可以延续到目标PLMN网络中。
图7为本发明跨PLMN资源的访问控制处理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处理设备可以是网元或者终端。网元可以是EMS所管理的网元。这类网元可以是接入网的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 B;简称:eNB)或者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简称:RNC);或者该网元可以是核心网的移动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简称:MME)或者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简称:GPRS)服务支持节点(Servicing GPRS Support Node;简称:SGSN)。图7仅仅示意出处理设备的部分模块,或者功能模块。处理设备通用的部件,例如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等,为了简化表达,并没有示出。图7所示的各个模块,可以为具体的硬件(例如芯片或者芯片组),或者由处理器运行的软件功能模块。
具体的,该处理设备包括:获取模块11和处理模块13。其中,
获取模块11用于接收访问权限控制信息,该信息包括PLMN之间的访问允许关系。
例如:该信息可以包括一个源PLMN和一个目标PLMN之间的访问允许关系。该源PLMN和目标PLMN可以是与网元或者终端对应。
该信息也可以是包括一个PLMN列表,该列表列举了一组PLMN标识,表明:
这一组PLMN标识分别对应的多个PLMN两两之间的访问允许关系,其中,任意两个PLMN包括一个源PLMN和一个目标PLMN;或
这一组PLMN标识分别对应的PLMN为允许网元或者终端访问的PLMN。
这里,访问允许关系可以具体为:
归属于所述目标PLMN的终端在移动到所述源PLMN后,所述源PLMN的网元是否被允许选择所述终端执行最小化路测功能;和/或
归属于所述目标PLMN的终端在移动到所述源PLMN后,所述终端在所述目标PLMN激活的最小化路测任务是否被允许延续到所述源PLMN上继续执行。
处理模块13,与获取模块11耦合,用于根据该访问允许关系,执行相应的访问控制或者功能。
本实施例的设备适用于执行前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具体实现的原理、过程、方法和变化,此处不再重复陈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例如可以是由处理器运行程序指令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至少两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其他实施例:
实施例1、一种设备,包括:存储部件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所述存储部件中存储的程序指令,使得如下方法步骤被执行:
接收访问权限控制信息,该信息包括PLMN之间的访问允许关系;
根据所述访问允许关系,执行相应的访问控制或者功能。
实施例2、根据实施例1,所述PLMN之间的访问允许关系为:一个源PLMN和一个目标PLMN之间的访问允许关系。
实施例3、根据实施例1,所述访问权限控制信息包括:一个PLMN列表,该列表列举了一组PLMN标识,表明:
这一组PLMN标识分别对应的多个PLMN两两之间的访问允许关系,其中,任意两个PLMN包括一个源PLMN和一个目标PLMN;或
这一组PLMN标识分别对应的PLMN为允许访问的目标PLMN。
实施例4、根据实施例2,所述访问允许关系具体为:
归属于所述目标PLMN的终端在移动到所述源PLMN后,所述源PLMN的网元是否被允许选择所述终端执行最小化路测功能;和/或
归属于所述目标PLMN的终端在移动到所述源PLMN后,所述终端在所述目标PLMN激活的最小化路测任务是否被允许延续到所述源PLMN上继续执行。
实施例5、根据实施例2或3,所述访问允许关系包括如下访问允许关系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
归属于所述源PLMN的网元是否允许访问归属于所述目标PLMN的网元中已有的数据;
归属于所述目标PLMN的网元是否允许访问归属于所述源PLMN的网元中已有的数据;
归属于所述源PLMN的网元是否允许为配合终端的跨PLMN移动而传递移动控制数据给归属于所述目标PLMN的网元;
归属于所述目标PLMN的网元是否允许为配合终端的跨PLMN移动而传递移动控制数据给归属于所述源PLMN的网元;
归属于所述源PLMN的终端是否允许移动到所述目标PLMN;
归属于所述目标PLMN的终端是否允许移动到所述源PLMN;
归属于所述源PLMN的终端在移动到所述目标PLMN后,是否允许继续执行原有功能;
归属于所述目标PLMN的终端在移动到所述源PLMN后,是否允许继续执行原有功能;
归属于所述源PLMN的终端在移动到所述目标PLMN后,是否允许所述目标PLMN选择执行指定功能或者应用;
归属于所述目标PLMN的终端在移动到所述源PLMN后,是否允许所述源PLMN选择执行指定功能或者应用。
实施例6、根据实施例5,所述归属于所述源PLMN的终端在移动到所述目标PLMN后,是否允许所述目标PLMN选择执行指定功能或者应用,具体为:
所述归属于所述源PLMN的终端在移动到所述目标PLMN后,所述目标PLMN的网元是否被允许选择所述终端执行最小化路测功能;和/或
所述归属于所述源PLMN的终端在移动到所述目标PLMN后,所述终端在所述源PLMN激活的最小化路测任务是否被允许延续到所述目标PLMN上继续执行。
实施例7、根据实施例5,所述归属于所述目标PLMN的终端在移动到所述源PLMN后,是否允许所述源PLMN选择执行指定功能或者应用,具体为:
所述归属于所述目标PLMN的终端在移动到所述源PLMN后,所述源PLMN的网元是否被允许选择所述终端执行最小化路测功能;和/或
所述归属于所述目标PLMN的终端在移动到所述源PLMN后,所述终端在所述目标PLMN激活的最小化路测任务是否被允许延续到所述源PLMN上继续执行。
实施例8、根据实施例6或7,所述网元为核心网网元和/或接入网网元。
实施例9、根据实施例2或3,所述访问允许关系包括如下访问允许关系之一或其任意组合:
归属于所述源PLMN的终端向所述目标PLMN移动时,是否允许所述目标PLMN选择执行指定功能或者应用;
归属于所述目标PLMN的终端向所述源PLMN移动时,是否允许所述源PLMN选择执行指定功能或者应用。
实施例10、根据实施例9,所述归属于所述源PLMN的终端向所述目标PLMN移动时,是否允许所述目标PLMN选择执行指定功能或者应用,具体为:
所述归属于所述源PLMN的终端向所述目标PLMN移动时,所述终端在所述源PLMN激活的最小化路测任务是否被允许延续到所述目标PLMN上继续执行。
实施例11、根据实施例10,由所述源PLMN的网元或小区依据所述访问允许关系,决定所述终端在所述源PLMN激活的最小化路测任务是否被允许延续到所述目标PLMN上继续执行。
实施例12、根据实施例11,如果所述终端在所述源PLMN激活的最小化路测任务不被允许延续到所述目标PLMN上继续执行,则所述源PLMN的网元或小区终止所述最小化路测任务。
实施例13、根据实施例9,所述归属于所述目标PLMN的终端向所述源PLMN移动时,是否允许所述源PLMN选择执行指定功能或者应用,具体为:
所述归属于所述目标PLMN的终端向所述源PLMN移动时,所述终端在所述目标PLMN激活的最小化路测任务是否被允许延续到所述源PLMN上继续执行。
实施例14、根据实施例13,由所述目标PLMN的网元或小区依据所述访问允许关系,决定所述终端在所述目标PLMN激活的最小化路测任务是否被允许延续到所述源PLMN上继续执行。
实施例15、根据实施例14,如果所述终端在所述目标PLMN激活的最小化路测任务不被允许延续到所述源PLMN上继续执行,则所述目标PLMN的网元或小区终止所述最小化路测任务。
实施例16、根据实施例9,所述终端从源PLMN向所述目标PLMN移动时,是否允许所述目标PLMN选择执行指定功能或者应用具体为:
所述源PLMN或目标PLMN的核心网网元依据所述访问权限控制信息,设置所述终端对应的最小化路测意愿到目标PLMN的接入网网元,用于控制是否允许目标PLMN选择所述终端执行最小化路测任务,或者延续源PLMN已激活的最小化路测任务。
实施例17、根据前述实施例任一项,所述访问权限控制信息包括以下之一或其任意组合:
一表格,包括一对PLMN标识,其中,该一对PLMN标识包括相互对应的一个源PLMN标识和一个目标PLMN标识;
一表格,包括一对PLMN标识和MDT功能标识,其中,该一对PLMN标识包括相互对应的一个源PLMN标识和一个目标PLMN标识;
一表格,包括一对PLMN标识,MDT功能标识,允许标识和/或禁止标识,其中,该一对PLMN标识包括相互对应的一个源PLMN标识和一个目标PLMN标识;
一个源PLMN标识和一个目标PLMN标识;
一个源PLMN标识,一个目标PLMN标识,允许标识和/或禁止标识;
一个源PLMN标识,一个目标PLMN标识,终端类型或者终端接入编号;
一个源PLMN标识,一个目标PLMN标识,允许标识和/或禁止标识,终端类型或者终端接入编号;
一个源PLMN标识,一个目标PLMN标识,和功能标识;
一个源PLMN标识,一个目标PLMN标识,允许标识和/或禁止标识,和功能标识;
一个源PLMN标识,一个目标PLMN标识,允许标识和/或禁止标识,功能标识,和终端类型或者终端接入编号;
一个PLMN列表,该列表列举了一组PLMN标识,表明的是这一组PLMN标识分别对应的多个PLMN两两之间的访问允许关系。
实施例18、根据实施例17,所述功能标识对应的功能包括如下功能的一种或者其任意组合:移动性管理功能、MDT继续功能、MDT终端选择功能、跟踪功能、数据共享访问功能。
实施例19、根据实施例18,所述数据共享访问功能中的数据包括如下数据的一种或者其任意组合:无线链路失败测量上报数据、MDT测量上报数据、性能和服务质量数据。
实施例20、根据前述实施例任一项,所述源PLMN表示终端所归属的PLMN,所述目标PLMN表示终端当前接入的网络所归属的PLMN。
实施例21、根据实施例20,如果所述终端所归属的PLMN与所述终端当前所接入的网络所归属的PLMN之间存在访问允许关系,则允许以下之一或其任意组合:
所述源PLMN的网元被允许选择所述终端执行最小化路测功能;
所述目标PLMN的网元被允许选择所述终端执行最小化路测功能;
所述终端在所述目标PLMN激活的最小化路测任务被允许延续到所述源PLMN上继续执行;
所述终端在所述源PLMN激活的最小化路测任务被允许延续到所述目标PLMN上继续执行。
实施例22、根据实施例20,所述终端所归属的PLMN信息从该终端当前接入的网络所归属的PLMN的核心网获得。
实施例23、根据实施例22,所述终端所归属的PLMN信息由该终端当前接入的网络所归属的PLMN的核心网网元下发给该终端当前接入的网络中的接入网网元,用于所述接入网网元根据所述访问允许关系,执行相应的访问控制或者功能。
实施例24、根据实施例23,所述核心网网元为以下之一:MME,SGSN,GGSN,MSC。
实施例25、根据实施例23,所述接入网网元为以下之一:eNB,RNC,BSC。
实施例26、根据实施例20,所述终端所归属的PLMN包括一组PLMN列表,列表中的PLMN对该终端来说是对等的。
实施例27、根据实施例20,所述终端所归属的PLMN为EHPLMN。
实施例28、根据实施例20,所述目标PLMN包括一组PLMN列表,列表中的PLMN对该终端来说是对等的。
实施例29、根据实施例20,所述目标PLMN为EPLMN。
实施例30、根据实施例20,所述目标PLMN下发MDT激活任务对应的网络的PLMN标识,用于表明当前下发该MDT激活任务的网络;其中该PLMN标识对应的PLMN为MDT PLMN,该PLMN标识从所下发的MDT激活任务对应的Trace Reference中得到。
实施例31、根据实施例20至30任一项,当终端从源PLMN网元向目标PLMN网元移动时,源PLMN网元需要依据PLMN访问控制权限信息所表明的MDT功能允许关系,决定是否继续MDT功能。
实施例32、根据实施例1至3任一项,所述根据所述访问允许关系,执行相应的访问控制或者功能表示:终端能够移动性接入的所有PLMN都允许执行MDT继续功能、MDT终端选择功能、跟踪功能、数据共享访问功能。
实施例33、根据实施例1至2,所述访问允许关系为单向关系,或者双向关系。
实施例34、根据实施例1至3任一项,所述访问权限控制信息由网络管理系统配置到所述网络管理系统对应的网元管理系统中。
实施例35、根据实施例1至3任一项,所述访问权限控制信息由网元管理系统设置到所述网元管理系统所管理的网元上,所述网元为以下之一或其任意组合:演进型基站,无线网络控制器,移动管理实体,GPRS服务支持节点。
实施例36、根据实施例35,所述网元管理系统所管理的网元进一步将所述访问权限控制信息配置到终端。
实施例37、根据实施例1至7任一项,所述访问权限控制信息可以下发到终端上,由终端根据该控制信息,决定是否执行相应功能,或执行信息访问。
实施例38、根据前述实施例中的任一项,所述访问控制或者功能包括以下之一或其任意组合:跨PLMN的终端切换、重选,终端现有业务的持续性处理,终端记录所测量到的所在PLMN小区的信息,最小化路测功能。
实施例39、根据前述实施例2,所述源PLMN对应终端注册的网络,或所述源PLMN对应数据访问方所在的网络,或所述源PLMN为功能的发起者或者初始化者所在的网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41)

1.一种跨PLMN的访问控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访问权限控制信息,该信息包括PLMN之间的访问允许关系,所述PLMN之间的访问允许关系为一个源PLMN和一个目标PLMN之间的访问允许关系,所述目标PLMN下发MDT激活任务对应的网络的PLMN标识,用于表明当前下发该MDT激活任务的网络,其中该PLMN标识对应的PLMN为MDT PLMN,该PLMN标识从所下发的MDT激活任务对应的TraceReference中得到;
根据所述访问允许关系,执行相应的访问控制或者功能,所述访问控制或者功能包括跨PLMN的终端切换、重选、终端现有业务的持续性处理、终端记录所测量到的所在PLMN小区的信息以及最小化路测功能中的至少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访问权限控制信息包括:一个PLMN列表,该列表列举了一组PLMN标识,表明:
这一组PLMN标识分别对应的多个PLMN两两之间的访问允许关系,其中,任意两个PLMN包括一个源PLMN和一个目标PLMN;或
这一组PLMN标识分别对应的PLMN为允许访问的PLM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访问允许关系具体为:
归属于所述目标PLMN的终端在移动到所述源PLMN后,所述源PLMN的网元是否被允许选择所述终端执行最小化路测功能;和/或
归属于所述目标PLMN的终端在移动到所述源PLMN后,所述终端在所述目标PLMN激活的最小化路测任务是否被允许延续到所述源PLMN上继续执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访问允许关系包括如下访问允许关系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
归属于所述源PLMN的网元是否允许访问归属于所述目标PLMN的网元中已有的数据;
归属于所述目标PLMN的网元是否允许访问归属于所述源PLMN的网元中已有的数据;
归属于所述源PLMN的网元是否允许为配合终端的跨PLMN移动而传递移动控制数据给归属于所述目标PLMN的网元;
归属于所述目标PLMN的网元是否允许为配合终端的跨PLMN移动而传递移动控制数据给归属于所述源PLMN的网元;
归属于所述源PLMN的终端是否允许移动到所述目标PLMN;
归属于所述目标PLMN的终端是否允许移动到所述源PLMN;
归属于所述源PLMN的终端在移动到所述目标PLMN后,是否允许继续执行原有功能;
归属于所述目标PLMN的终端在移动到所述源PLMN后,是否允许继续执行原有功能;
归属于所述源PLMN的终端在移动到所述目标PLMN后,是否允许所述目标PLMN选择执行指定功能或者应用;
归属于所述目标PLMN的终端在移动到所述源PLMN后,是否允许所述源PLMN选择执行指定功能或者应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归属于所述源PLMN的终端在移动到所述目标PLMN后,是否允许所述目标PLMN选择执行指定功能或者应用,具体为:
所述归属于所述源PLMN的终端在移动到所述目标PLMN后,所述目标PLMN的网元是否被允许选择所述终端执行最小化路测功能;和/或
所述归属于所述源PLMN的终端在移动到所述目标PLMN后,所述终端在所述源PLMN激活的最小化路测任务是否被允许延续到所述目标PLMN上继续执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归属于所述目标PLMN的终端在移动到所述源PLMN后,是否允许所述源PLMN选择执行指定功能或者应用,具体为:
所述归属于所述目标PLMN的终端在移动到所述源PLMN后,所述源PLMN的网元是否被允许选择所述终端执行最小化路测功能;和/或
所述归属于所述目标PLMN的终端在移动到所述源PLMN后,所述终端在所述目标PLMN激活的最小化路测任务是否被允许延续到所述源PLMN上继续执行。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元为核心网网元和/或接入网网元。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访问允许关系包括如下访问允许关系之一或其任意组合:
归属于所述源PLMN的终端向所述目标PLMN移动时,是否允许所述目标PLMN选择执行指定功能或者应用;
归属于所述目标PLMN的终端向所述源PLMN移动时,是否允许所述源PLMN选择执行指定功能或者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归属于所述源PLMN的终端向所述目标PLMN移动时,是否允许所述目标PLMN选择执行指定功能或者应用,具体为:
所述归属于所述源PLMN的终端向所述目标PLMN移动时,所述终端在所述源PLMN激活的最小化路测任务是否被允许延续到所述目标PLMN上继续执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述源PLMN的网元或小区依据所述访问允许关系,决定所述终端在所述源PLMN激活的最小化路测任务是否被允许延续到所述目标PLMN上继续执行。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终端在所述源PLMN激活的最小化路测任务不被允许延续到所述目标PLMN上继续执行,则所述源PLMN的网元或小区终止所述最小化路测任务。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归属于所述目标PLMN的终端向所述源PLMN移动时,是否允许所述源PLMN选择执行指定功能或者应用,具体为:
所述归属于所述目标PLMN的终端向所述源PLMN移动时,所述终端在所述目标PLMN激活的最小化路测任务是否被允许延续到所述源PLMN上继续执行。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目标PLMN的网元或小区依据所述访问允许关系,决定所述终端在所述目标PLMN激活的最小化路测任务是否被允许延续到所述源PLMN上继续执行。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终端在所述目标PLMN激活的最小化路测任务不被允许延续到所述源PLMN上继续执行,则所述目标PLMN的网元或小区终止所述最小化路测任务。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从源PLMN向所述目标PLMN移动时,是否允许所述目标PLMN选择执行指定功能或者应用具体为:
所述源PLMN或目标PLMN的核心网网元依据所述访问权限控制信息,设置所述终端对应的最小化路测意愿到目标PLMN的接入网网元,用于控制是否允许目标PLMN选择所述终端执行最小化路测任务,或者延续源PLMN已激活的最小化路测任务。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访问权限控制信息包括以下之一或其任意组合:
一表格,包括一对PLMN标识,其中,该一对PLMN标识包括相互对应的一个源PLMN标识和一个目标PLMN标识;
一表格,包括一对PLMN标识和MDT功能标识,其中,该一对PLMN标识包括相互对应的一个源PLMN标识和一个目标PLMN标识;
一表格,包括一对PLMN标识,MDT功能标识,允许标识和/或禁止标识,其中,该一对PLMN标识包括相互对应的一个源PLMN标识和一个目标PLMN标识;
一个源PLMN标识和一个目标PLMN标识;
一个源PLMN标识,一个目标PLMN标识,允许标识和/或禁止标识;
一个源PLMN标识,一个目标PLMN标识,终端类型或者终端接入编号;
一个源PLMN标识,一个目标PLMN标识,允许标识和/或禁止标识,终端类型或者终端接入编号;
一个源PLMN标识,一个目标PLMN标识,和功能标识;
一个源PLMN标识,一个目标PLMN标识,允许标识和/或禁止标识,和功能标识;
一个源PLMN标识,一个目标PLMN标识,允许标识和/或禁止标识,功能标识,和终端类型或者终端接入编号;
一个PLMN列表,该列表列举了一组PLMN标识,表明的是这一组PLMN标识分别对应的多个PLMN两两之间的访问允许关系。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标识对应的功能包括如下功能的一种或者其任意组合:移动性管理功能、MDT继续功能、MDT终端选择功能、跟踪功能、数据共享访问功能。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共享访问功能中的数据包括如下数据的一种或者其任意组合:无线链路失败测量上报数据、MDT测量上报数据、性能和服务质量数据。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PLMN表示终端所归属的PLMN,所述目标PLMN表示终端当前接入的网络所归属的PLMN。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终端所归属的PLMN与所述终端当前所接入的网络所归属的PLMN之间存在访问允许关系,则允许以下之一或其任意组合:
所述源PLMN的网元被允许选择所述终端执行最小化路测功能;
所述目标PLMN的网元被允许选择所述终端执行最小化路测功能;
所述终端在所述目标PLMN激活的最小化路测任务被允许延续到所述源PLMN上继续执行;
所述终端在所述源PLMN激活的最小化路测任务被允许延续到所述目标PLMN上继续执行。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所归属的PLMN信息从该终端当前接入的网络所归属的PLMN的核心网获得。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所归属的PLMN信息由该终端当前接入的网络所归属的PLMN的核心网网元下发给该终端当前接入的网络中的接入网网元,用于所述接入网网元根据所述访问允许关系,执行相应的访问控制或者功能。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网元为以下之一:MME,SGSN,GGSN,MSC。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网元为以下之一:eNB,RNC,BSC。
25.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所归属的PLMN包括一组PLMN列表,列表中的PLMN对该终端来说是对等的。
26.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所归属的PLMN为EHPLMN。
27.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PLMN包括一组PLMN列表,列表中的PLMN对该终端来说是对等的。
28.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PLMN为EPLMN。
29.根据权利要求19至2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终端从源PLMN网元向目标PLMN网元移动时,源PLMN网元需要依据PLMN访问控制权限信息所表明的MDT功能允许关系,决定是否继续MDT功能。
30.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访问允许关系,执行相应的访问控制或者功能表示:终端能够移动性接入的所有PLMN都允许执行MDT继续功能、MDT终端选择功能、跟踪功能、数据共享访问功能。
3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访问允许关系为单向关系,或者双向关系。
32.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访问权限控制信息由网络管理系统配置到所述网络管理系统对应的网元管理系统中。
3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访问权限控制信息由网元管理系统设置到所述网元管理系统所管理的网元上,所述网元为以下之一或其任意组合:演进型基站,无线网络控制器,移动管理实体,GPRS服务支持节点。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元管理系统所管理的网元进一步将所述访问权限控制信息配置到终端。
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访问权限控制信息可以下发到终端上,由终端根据该控制信息,决定是否执行相应功能,或执行信息访问。
3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PLMN对应终端注册的网络,或所述源PLMN对应数据访问方所在的网络,或所述源PLMN为功能的发起者或者初始化者所在的网络。
37.一种访问控制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接收访问权限控制信息,该信息包括PLMN之间的访问允许关系,所述PLMN之间的访问允许关系为一个源PLMN和一个目标PLMN之间的访问允许关系,所述目标PLMN下发MDT激活任务对应的网络的PLMN标识,用于表明当前下发该MDT激活任务的网络,其中该PLMN标识对应的PLMN为MDT PLMN,该PLMN标识从所下发的MDT激活任务对应的Trace Reference中得到;
处理模块,与所述获取模块耦合,用于根据所述允许关系,执行相应的访问控制或者功能,所述访问控制或者功能包括跨PLMN的终端切换、重选、终端现有业务的持续性处理、终端记录所测量到的所在PLMN小区的信息以及最小化路测功能中的至少一个。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访问控制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访问控制处理设备为网元管理系统所管理的网元,所述网元为以下之一或其任意组合:演进型基站,无线网络控制器,移动管理实体,GPRS服务支持节点。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访问控制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访问控制处理设备为终端。
40.一种跨PLMN的访问控制处理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访问控制处理设备,和与所述访问控制处理设备相通信的终端。
41.一种跨PLMN的访问控制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部件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以下操作步骤:
接收访问权限控制信息,该信息包括PLMN之间的访问允许关系,所述PLMN之间的访问允许关系为一个源PLMN和一个目标PLMN之间的访问允许关系,所述目标PLMN下发MDT激活任务对应的网络的PLMN标识,用于表明当前下发该MDT激活任务的网络,其中该PLMN标识对应的PLMN为MDT PLMN,该PLMN标识从所下发的MDT激活任务对应的TraceReference中得到;
根据所述访问允许关系,执行相应的访问控制或者功能,所述访问控制或者功能包括跨PLMN的终端切换、重选、终端现有业务的持续性处理、终端记录所测量到的所在PLMN小区的信息以及最小化路测功能中的至少一个。
CN201110230998.0A 2011-08-08 2011-08-12 跨plmn的访问控制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328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99583.9A CN105246076A (zh) 2011-08-08 2011-08-12 跨plmn的访问控制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CN201110230998.0A CN102932856B (zh) 2011-08-08 2011-08-12 跨plmn的访问控制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PCT/CN2012/079829 WO2013020507A1 (zh) 2011-08-08 2012-08-08 跨plmn的访问控制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US14/175,083 US20140155036A1 (en) 2011-08-08 2014-02-07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inter-plmn access contro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261002 2011-08-08
CN201110226100.2 2011-08-08
CN201110226100 2011-08-08
CN201110230998.0A CN102932856B (zh) 2011-08-08 2011-08-12 跨plmn的访问控制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99583.9A Division CN105246076A (zh) 2011-08-08 2011-08-12 跨plmn的访问控制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32856A CN102932856A (zh) 2013-02-13
CN102932856B true CN102932856B (zh) 2015-09-09

Family

ID=4764752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99583.9A Pending CN105246076A (zh) 2011-08-08 2011-08-12 跨plmn的访问控制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CN201110230998.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32856B (zh) 2011-08-08 2011-08-12 跨plmn的访问控制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99583.9A Pending CN105246076A (zh) 2011-08-08 2011-08-12 跨plmn的访问控制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155036A1 (zh)
CN (2) CN105246076A (zh)
WO (1) WO201302050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162124B1 (en) * 2014-06-30 2021-01-20 Apple Inc. Preventing a mobile device from repeating a request toward a mobile network
CN104902541B (zh) * 2015-04-30 2018-03-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移动通信终端
CN111356205B (zh) * 2018-12-21 2021-1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公共陆地移动网络的配置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973302A (zh) * 2021-09-15 2022-01-25 阿里巴巴达摩院(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识别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和通信系统
CN117061093A (zh) * 2022-05-06 2023-11-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授权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1241A (zh) * 2004-03-18 2005-09-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不同类型网络间漫游限制的方法
US20060200560A1 (en) * 2003-11-07 2006-09-07 Guy Waugh Tracking of containers
CN101047976A (zh) * 2006-03-27 2007-10-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中授权失败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1500221A (zh) * 2008-02-01 2009-08-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跟踪流程停止方法
US20100130191A1 (en) * 2007-04-09 2010-05-27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nformation trace and core network ele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04035B2 (en) * 2000-11-29 2005-06-07 Nokia Corporation Mobile system, terminal and interface, as well as methods for providing backward compatibility to first and second generation mobile systems
FR2823053B1 (fr) * 2001-03-30 2003-08-29 Evolium Sas Procede pour l'etablissement d'une liste de cellules voisines dans un systeme de radiocommunications mobiles
KR20030015531A (ko) * 2001-08-16 2003-02-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차세대 단말기의 셀 선택 개선 방법
CN100441034C (zh) * 2004-12-06 2008-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服务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支持节点控制资源分配的方法
KR20100005084A (ko) * 2007-04-28 2010-01-13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근접성 기반의 전송 모드 변경을 통한 간섭 감소를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US8160976B2 (en) * 2009-04-17 2012-04-17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chieving PLMN continuity when moving between networks of different types through network selection
US8417243B2 (en) * 2010-10-21 2013-04-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Enhanced reliability of service in mobile networks
US9609538B2 (en) * 2011-06-03 2017-03-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ly controlling an MDT in a plurality of PLMN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00560A1 (en) * 2003-11-07 2006-09-07 Guy Waugh Tracking of containers
CN1671241A (zh) * 2004-03-18 2005-09-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不同类型网络间漫游限制的方法
CN101047976A (zh) * 2006-03-27 2007-10-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中授权失败处理方法及系统
US20100130191A1 (en) * 2007-04-09 2010-05-27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nformation trace and core network element
CN101500221A (zh) * 2008-02-01 2009-08-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跟踪流程停止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155036A1 (en) 2014-06-05
CN102932856A (zh) 2013-02-13
WO2013020507A1 (zh) 2013-02-14
CN105246076A (zh) 2016-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54379B (zh) 决定目标的方法、网元及决定目标的系统
CN102932856B (zh) 跨plmn的访问控制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10024444A (zh) 在以多sim多待(msms)模式操作的无线通信装置中维持多个sim上的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CN102726098B (zh) 运营商公共陆地移动网标识下发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US9883442B2 (en) Offload processing method, control unit, and system
US956558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porting FGI capability by terminal and assigning measurement task by network side
US9060301B2 (en) Parser to dynamically generate preferred multi-mode system selection entries
US9992719B2 (en) Detection of neighbor cell relation
CN103313328A (zh) 一种支持切换到csg小区或者混合小区的方法
CN103037412B (zh) 一种最小化路测相关信息发送方法及无线接入网
CN105517086A (zh) 用于双连接的切换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5981439A (zh) 用于在所选无线电接入网络中操作无线设备的方法
CN108449760B (zh) 一种伪基站确定方法及设备
CN105744554A (zh) 一种gsm网络切换失败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02264092A (zh) 一种邻区关系处理方法和系统
WO2021104023A1 (zh) 信息处理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US9930542B2 (en) Automatic neighbour relations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12637770A (zh) 基于最小化路测的小区状态判断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US20230397071A1 (en) Enhanced service continuity utilizing musim
CN103037426B (zh) 一种最小化路测时选择终端的方法及无线接入网
CN106304020A (zh) 网络配置eplmn场景下国际漫游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03458472A (zh) 信号收发方法与装置以及分级管理架构的信号收发系统
CN102869050A (zh) 小区选择的方法及终端
DK2461620T3 (en) Method for processing test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over network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413526A (zh) 一种选择切换目标小区的方法和基站控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9

Termination date: 202008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