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32850B - 基站、网络系统和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站、网络系统和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32850B
CN102932850B CN201210435763.XA CN201210435763A CN102932850B CN 102932850 B CN102932850 B CN 102932850B CN 201210435763 A CN201210435763 A CN 201210435763A CN 102932850 B CN102932850 B CN 1029328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processing module
rice
wine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3576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32850A (zh
Inventor
王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12758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10540A/zh
Priority to CN201210435763.XA priority patent/CN1029328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9328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32850A/zh
Priority to PCT/CN2013/082856 priority patent/WO2014067343A1/zh
Priority to JP2015540026A priority patent/JP6082122B2/ja
Priority to US14/699,750 priority patent/US9755775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328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32850B/zh
Priority to JP2017007690A priority patent/JP6286587B2/ja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 H04J11/005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of intercell interference
    • H04J11/0056Inter-base station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04B7/024Co-operative use of antennas of several sites, e.g.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or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2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网络系统和通信方法。该基站包括:控制模块,用于通过第一逻辑接口与其他基站的控制模块连接,执行跨基站协作的控制面交互;数据处理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第二逻辑接口与其他基站的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执行跨基站协作的用户面交互。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上设置第一逻辑接口和第二逻辑接口,分别实现基站间的控制面和用户面交互,从而能够实现跨基站协作。

Description

基站、网络系统和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基站、网络系统和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3G(the3rdGeneration,第三代)无线接入技术都采用CDMA(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码分多址)无线调制技术,包括CDMA2000、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宽带码分多址)、TD-SCDMA(TimeDivision-Synchronous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等。相邻小区或扇区可以通过不同的正交的码字进行区分,可以达到频率复用系数为1(即相邻小区可以使用同一频点而不会相互影响)。
4G(the4thGeneration,第四代)无线接入技术采用OFDM((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无线调制技术,包括LTE(Long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WiMAX(WorldwideInteroperabilityforMicrowaveAccess,全球微波互联接入)等。相邻小区或扇区如果同频,则会相互干扰,通常需要使用类似2G(the2ndGeneration,第二代)无线接入技术的频率复用系数3~7(即每隔3~7个小区或扇区才能重复使用1个频点)的方式进行组网。
由于4G的频点带宽都比较宽(典型的是10M、20M),如果采用上述部署,则运营商需要获得非常宽的频点才能部署,从成本和频点的可获得性上都存在非常大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4G的系统通常仍然采用频率复用系数为1的部署方式,采用了一些小区间协作技术来抑制干扰、提高容量,如SFN(SingleFrequencyNetwork,同频网)、CoMP(CooperativeMulti-Point,协作多点)等。
另外,为了提高单小区的带宽,LTE还制定了CA(CarrierAggregation,载波聚合)标准,将多个频点组合成1个小区。
在现有架构下,SFN、CoMP、CA等协作业务局限于单个基站内的小区之间,而不支持跨基站协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网络系统和通信方法,能够实现跨基站协作。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控制模块,用于通过第一逻辑接口与其他基站的控制模块连接,执行跨基站协作的控制面交互;数据处理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第二逻辑接口与其他基站的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执行跨基站协作的用户面交互。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基站还包括:基础功能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连接,并且通过物理接口与交换单元连接,用于为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面交互和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的用户面交互提供路由和交换服务。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空口基带链路层处理模块和空口物理层处理模块。所述第二逻辑接口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基站的空口基带链路层处理模块和所述其他基站的空口基带链路层处理模块之间的接口;所述基站的空口基带链路层处理模块和所述其他基站的空口物理层处理模块之间的接口;所述基站的空口物理层处理模块和所述其他基站的空口物理层处理模块之间的接口。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跨基站协作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同频网协作、协作多点、载波聚合。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系统,包括:包括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通过第一逻辑接口和第二逻辑接口连接,第一逻辑接口用于执行跨基站协作的控制面交互,第二逻辑接口用于执行跨基站协作的用户面交互。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网络系统还包括:交换单元,通过物理接口与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连接,用于为所述控制面交互和所述用户面交互提供路由和交换服务。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基站包括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一数据处理模块;所述第二基站包括第二控制模块和第二数据处理模块,其中所述第一逻辑接口在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之间,所述第二逻辑接口在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和第二数据处理模块之间。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基站还包括第一基础功能模块,所述第二基站还包括第二基础功能模块,所述第一基础功能模块和所述第二基础功能模块通过所述物理接口与所述交换单元连接,并且用于为所述控制面交互和所述用户面交互提供路由和交换服务。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包括第一空口基带链路层处理模块和第一空口物理层处理模块,所述第二数据处理模块包括第二空口基带链路层处理模块和第二空口物理层处理模块。所述第二逻辑接口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空口基带链路层处理模块和所述第二空口基带链路层处理模块之间的接口;所述第一空口基带链路层处理模块和所述第二空口物理层处理模块之间的接口;所述第一空口物理层处理模块和所述第二空口物理层处理模块之间的接口。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的通信方法,包括:通过第一逻辑接口与其他基站交互用于跨基站协作的控制面报文,或者通过第二逻辑接口与其他基站交互用于跨基站协作的用户面报文;根据所述控制面报文或用户面报文执行跨基站协作。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通过第一逻辑接口与其他基站交互用于跨基站协作的控制面报文,或者通过第二逻辑接口与其他基站交互用于跨基站协作的用户面报文,包括:向交换单元发送所述控制面报文或用户面报文,以使得所述交换单元向所述其他基站转发所述控制面报文或用户面报文;或者,所述基站接收交换单元转发的来自所述其他基站的所述控制面报文或用户面报文。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系统的通信方法,包括: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通过第一逻辑接口交互用于跨基站协作的控制面报文,或者通过第二逻辑接口交互用于跨基站协作的用户面报文,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控制面报文或用户面报文执行跨基站协作。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通过第一逻辑接口交互用于跨基站协作的控制面报文,或者通过第二逻辑接口交互用于跨基站协作的用户面报文,包括:所述第一基站向交换单元发送所述控制面报文或用户面报文,所述控制面报文或用户面报文携带所述第二基站的地址;所述交换单元根据所述控制面报文或用户面报文携带的所述第二基站的地址,向所述第二基站转发所述控制面报文或用户面报文;或者,所述第二基站向交换单元发送所述控制面报文或用户面报文,所述控制面报文或用户面报文携带所述第一基站的地址;所述交换单元根据所述控制面报文或用户面报文携带的所述第一基站的地址,向所述第一基站转发所述控制面报文或用户面报文。
结合第四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面报文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小区激活消息,携带小区配置参数和所述控制面报文的发送端的小区信息;小区激活响应消息,携带已激活的小区信息;小区状态报告消息,携带所述控制面报文的发送端的小区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跨基站协作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同频网协作、协作多点、载波聚合。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小区配置方法,包括:第一基站接收网元管理系统发送的小区关联命令,所述小区关联命令携带所述第一基站的协作小区所关联的第二基站的信息;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一基站的协作小区所关联的第二基站的信息,将所述第一基站的协作小区与所述第二基站相关联。
结合第五方面,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协作小区为跨基站协作的同频网协作小区、协作多点小区或载波聚合小区。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网元管理系统发送的小区关联命令,所述小区关联命令携带所述基站的协作小区所关联的第二基站的信息;关联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基站的协作小区所关联的第二基站的信息,将所述基站的协作小区与所述第二基站相关联。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设置了第一逻辑接口和第二逻辑接口,分别实现基站间的控制面和用户面交互,从而能够实现跨基站协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系统的示意框图。
图2A-2D是描述小区实例关系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网络系统的示意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系统的应用架构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网络系统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网络系统通信过程的示意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网络系统通信过程的示意流程图。
图10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小区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小区配置过程的示意流程图。
图1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小区配置过程的示意流程图。
图1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小区配置过程的示意流程图。
图1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小区激活过程的示意流程图。
图1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小区激活过程的示意流程图。
图1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小区激活过程的示意流程图。
图1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GlobalSystemofMobilecommunication),码分多址(CDMA,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Wireles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长期演进(LTE,LongTermEvolution)等。
用户设备(UE,UserEquipment),也可称之为移动终端(MobileTerminal)、移动用户设备等,可以经无线接入网(例如,RAN,RadioAccessNetwork)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用户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
基站,可以是GSM或CDMA中的基站(BTS,BaseTransceiverStation),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NB或e-NodeB,evolutionalNodeB),本发明并不限定。
2G(GSM、CDMA)、3G(CDMA、WCDMA、TD-SCDMA)系统均不支持基站间互连。4G(LTE、WiMAX)系统增加了基站间的X2接口,支持基站间互连,但X2接口仅限于支持切换功能。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的示意框图。图1的基站100包括控制模块101和数据处理模块102。
控制模块101通过第一逻辑接口与其他基站的控制模块连接,执行跨基站协作的控制面交互。数据处理模块102与控制模块101连接,通过第二逻辑接口与其他基站的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执行跨基站协作的用户面交互。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设置了第一逻辑接口和第二逻辑接口,分别实现基站间的控制面和用户面交互,从而能够实现跨基站协作。
应注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逻辑接口是指虚拟的功能接口,物理接口是指硬件接口。逻辑接口可基于物理接口和/或内部连接通道来建立。
可选地,控制模块101和数据处理模块102可以分布在不同的独立设备中。例如控制模块101可以通过基站控制器实现,例如2G中的BSC(BaseStationController,基站控制器)或3G中的RNC(RadioNetworkController,无线网络控制器);数据处理模块102可以通过基站的基带处理部分实现,例如2G中的BTS或3G中的NodeB。
作为另一实施例,控制模块101和数据处理模块102也可以集成在一个设备中,例如控制模块101可以由eNB的控制模块(CTRL)实现,数据处理模块102可以由eNB的空口基带链路层处理模块(L2)和空口物理层处理模块(L1)实现。本发明实施例对控制模块101和数据处理模块102的具体实现形式不作限制。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跨基站协作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同频网协作(SFN)、协作多点(CoMP)、载波聚合(CA)。现有技术中,SFN、CoMP和CA只能在一个基站内控制的多个小区之间实现,而不能在不同的独立基站之间实现。独立基站是指不受其他基站控制的基站。例如,在现有技术中,在同构网络下,可以在一个基站控制的多个小区(或扇区)之间实现SFN、CoMP或CA;或者,在异构网络下,可以在一个宏基站覆盖范围内的多个小区之间实现SFN、CoMP或CA,其中所述一个宏基站覆盖范围内的多个小区可以包括宏基站所服务的小区和宏基站控制的微基站所服务的小区。但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逻辑接口和第二逻辑接口,能够实现独立基站间的跨基站协作,即不同独立基站的小区之间同样能够实现SFN、CoMP或CA等协作方式。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对跨基站协作的具体形式不作限制,同样可以应用于其他形式的跨基站协作。
应注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简洁,将小区和扇区统称为“小区”。并且,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小区包括物理意义上的实际小区,也包括逻辑意义上的虚拟小区。
另外,跨基站协作方式下的小区实例关系与“普通小区”有所不同。所谓普通小区,可存在不同层次的实例,例如CTRL、L2、L1、空口射频处理模块(RF)等。但是,普通小区中,每个普通小区的CTRL只实现对本普通小区的L2、L1和RF的控制。而SFN、CoMP或CA等跨基站协作方式可实现不同小区的实例之间的控制。
图2A-2D是描述小区实例关系的例子的示意图。下面结合图2A-2D,更清楚地描述SFN、CoMP或CA的小区实例和普通小区的区别。图2A-2D中,各个实例之间的连线表示相应实例之间具有控制关系。
图2A是普通小区的实例示意图。以3个小区Cell0-2为例,为了简洁,未描绘CTRL与L1和RF间的控制连线。
如图2A所示,每个普通小区Cell0-2的CTRL只实现对本普通小区的L2、L1和RF。
图2B是SFN小区的实例示意图。可以理解为,SFN小区为多个普通小区的组合,其RF和L1的实例分配与原普通小区相同,但L2和信令是当作一个小区来处理的,通过这种方式实现集中控制和协作的功能。
图2C是CoMP协作的小区的实例示意图。可以理解为,CoMP协作的小区仍然是基于普通小区,只是增加了小区间L1实例间的协作。
图2D是CA小区的实例示意图。可以理解为,CA小区也是基于普通小区,只是增加了小区间L2实例间的协作。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网络系统的示意框图。图3的网络系统200包括第一基站210和第二基站220。但是网络系统200所包括的基站的数目不受限制,本实施例中只是以第一基站210和第二基站220为例进行说明。
第一基站210和第二基站220之间具有第一逻辑接口ISC-C和第二逻辑接口ISC-U。第一逻辑接口ISC-C用于执行跨基站协作的控制面交互,第二逻辑接口ISC-U用于执行跨基站协作的用户面交互。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设置了第一逻辑接口和第二逻辑接口,分别实现基站间的控制面和用户面交互,从而能够实现跨基站协作。
可选地,每个基站210或220可以由图1的基站系统100实现。具体地,如图3中的虚线框所示,第一基站210可包括第一控制模块211和第一数据处理模块212。第二基站220可包括第二控制模块221和第二数据处理模块222。
如图3所示,第一逻辑接口ISC-C可以是第一控制模块211和第二控制模块221之间的接口。第二逻辑接口ISC-U可以是第一数据处理模块212和第二数据处理模块222之间的接口。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系统的应用架构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以LTE网络为例,为了示例,在图4中描绘了LTE架构下的三个基站eNB0、eNB1和eNBn,每个基站可以由图1的基站100或图3的基站210/220实现,但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系统所包括的基站的数目不受此限制,可应用的系统也不限于LTE。在下文中,如果不需要对基站eNB0、eNB1和eNBn进行区分,则可以统称为eNB。
如图4所示,为基站eNB0、eNB1和eNBn设置第一逻辑接口ISC-C和第二逻辑接口ISC-U,以分别实现相应基站之间的跨基站协作的控制面交互和用户面交互。
本发明实施例对逻辑接口ISC-C和ISC-U的实现方式不作限制。例如逻辑接口ISC-C和ISC-U可基于基站之间用于直接连接的物理接口来建立。该用于直接连接的物理接口可以是新增的专用物理接口或者重用已有的物理接口。作为另一实施例,图4的网络系统还包括交换单元SWU,通过物理接口ISC-SW与基站eNB连接,用于为控制面交互和用户面交互提供路由和交换服务。换句话说,第一逻辑接口ISC-C和第二逻辑接口ISC-U可基于这样的物理接口ISC-SW。SWU可以是一种逻辑单元,例如可以实现为一个单独的交换设备,或者实现为一组交换设备组成的子系统,或者部署在某个现有的网元上,本发明实施例对SWU的实现形式不作限制,只需SWU能够为基站eNB之间的控制面交互和用户面交互提供路由和交换服务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对物理接口的实现方式不作限制。例如可以通过有线方式,如光纤、导电线缆等,或者也可以通过无线方式,如蓝牙、红外、射频等。本发明实施例对物理接口所采用的通信协议不作限制,例如可采用互联网协议(IP,InternetProtocol)、异步传输模式(ATM,AsynchronousTransferMode)协议、快速输入输出(RapidIO,RapidInput/Output)协议、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PRI,CommonPublicRadioInterface)协议等。
此外,如图4所示,S1接口是基站eNB与核心网间的接口。S1接口可包括控制面接口S1-MME,用于与MME接口。S1接口还可包括用户面接口S1-U,用于与S-GW接口。另外,基站eNB间还可以有X2接口,用于进行基站间的切换处理,包括控制面接口X2AP和用户面接口X2-U。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设置了第一逻辑接口ISC-C和第二逻辑接口ISC-U,分别实现基站间的跨基站协作的控制面和用户面交互,从而能够实现跨基站协作。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兼容现有架构的各种接口,容易实现。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网络系统的示意图。图5的网络系统以LTE的基站为例描绘了基站的内部架构的例子。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可应用的系统不限于LTE。为了简洁,图5中仅仅例示了两个基站410和420,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可应用的基站数目不受限制。
基站410和420可以由图1的基站系统100或图3的基站110、120实现。如图5所示,基站410包括控制模块CTRL411、空口基带链路层处理模块L2412和空口物理层处理模块L1413;基站420包括控制模块CTRL421、空口基带链路层处理模块L2422和空口物理层处理模块L1423。空口基带链路层处理模块L2412和空口物理层处理模块L1413可对应于图1的数据处理模块102或图3的第一数据处理模块212或第二数据处理模块222。另外,空口基带链路层处理模块L2422和空口物理层处理模块L1423也可对应于图1的数据处理模块102或图3的第一数据处理模块212或第二数据处理模块222。控制模块CTRL411和控制模块CTRL421可对应于图1的控制模块101或图3的第一控制模块211或第二控制模块221。
此外,CTRL411和421可包括空口层3信令处理、S1接口信令处理以及基站的业务控制功能。L2412和422负责空口基带链路层处理,L1413和423负责空口物理层处理。基站410还可以包括空口射频处理模块(RF)414,基站420还可以包括RF424。RF414和424负责空口射频处理。
在LTE系统架构下,基站410包括OM(Operation&Management,操作维护模块)415,基站420包括OM425。OM415和425与外部的EMS(ElementManagementSystem,网元管理系统)430接口,可根据EMS430发送的命令管理CTRL模块。OM和EMS之间的管理接口可按照现有方式实现,因此不再详细描述。
此外,基站410包括INFRA(INFRAstructure,基础功能模块)416,基站420包括INFRA426。INFRA416和426与内部的CTRL、L2、L1、RF等模块连接,为了简洁,在图4中没有描绘它们之间的连接线。INFRA416还通过物理接口ISC-SW与外部的交换单元SWU440连接,用于为基站间的控制面交互和用户面交互提供路由和交换服务。
如图5所示,基站410的CTRL411和基站420的CTRL421之间具有逻辑接口ISC-C,用于实现基站410和420之间跨基站协作的控制面交互。换句话说,逻辑接口ISC-C可对应于图1中的第一逻辑接口。具体地,接口ISC-C可以基于CTRL411和INFRA416之间的内部通道、INFRA416和SWU440之间的物理接口ISC-SW、SWU440和INFRA426之间的物理接口ISC-SW、INFRA426和CTRL421之间的内部通道来实现。
基站410的L2412和基站420的L2422之间具有逻辑接口ISC-U(L2-L2),用于实现基站410和420之间跨基站协作的用户面交互。换句话说,逻辑接口ISC-U可对应于图1中的第二逻辑接口。具体地,接口ISC-U(L2-L2)用于基站410和420的CA协作的用户面交互。例如,接口ISC-U(L2-L2)可以基于L2412和INFRA416之间的内部通道、INFRA416和SWU440之间的物理接口ISC-SW、SWU440和INFRA426之间的物理接口ISC-SW、INFRA426和L2422之间的内部通道来实现。
基站410的L2412和基站420的L1423之间具有逻辑接口ISC-U(L1-L2),用于实现基站410和420之间跨基站协作的用户面交互。具体地,接口ISC-U(L1-L2)用于基站410和420的SFN协作的用户面交互。例如,接口ISC-U(L1-L2)可以基于L2412和INFRA416之间的内部通道、INFRA416和SWU440之间的物理接口ISC-SW、SWU440和INFRA426之间的物理接口ISC-SW、INFRA426和L1423之间的内部通道来实现。
基站410的L1413和基站420的L1423之间具有逻辑接口ISC-U(L1-L1),用于实现基站410和420之间跨基站协作的用户面交互。具体地,接口ISC-U(L1-L1)用于基站410和420的CoMP协作的用户面交互。例如,接口ISC-U(L1-L1)可以基于L1413和INFRA416之间的内部通道、INFRA416和SWU440之间的物理接口ISC-SW、SWU440和INFRA426之间的物理接口ISC-SW、INFRA426和L1423之间的内部通道来实现。
这样,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基站间的协作接口支持跨基站协作,便于SFN、CoMP、CA等业务的灵活部署。另外,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架构能够兼容现有架构,容易实现。
图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流程图。图6的方法由基站实现,例如图1所示的基站100。
61,通过第一逻辑接口与其他基站交互用于跨基站协作的控制面报文,或者通过第二逻辑接口与其他基站交互用于跨基站协作的用户面报文。
本发明实施例对用于跨基站协作的控制面报文或用户面报文所采用的具体协议不作限制。
62,根据控制面报文或用户面报文执行跨基站协作。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跨基站协作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同频网协作(SFN)、协作多点(CoMP)、载波聚合(CA)。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对跨基站协作的具体形式不作限制,同样可以应用于其他形式的跨基站协作。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设置了第一逻辑接口和第二逻辑接口,分别实现基站间的控制面和用户面交互,从而能够实现跨基站协作。
两个基站之间的交互包括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报文和/或第二基站向第一基站发送报文。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在步骤61中,当通过第一逻辑接口与其他基站交互用于跨基站协作的控制面报文,或者通过第二逻辑接口与其他基站交互用于跨基站协作的用户面报文时,可向交换单元发送控制面报文或用户面报文,以使得交换单元向其他基站转发控制面报文或用户面报文。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可接收交换单元转发的来自所述其他基站的所述控制面报文或用户面报文。
例如,交换单元可以是图4或图5的SWU,在基站之间提供路由和交换服务。SWU和两个基站之间分别通过物理接口进行连接,第一逻辑接口和第二逻辑接口可基于该物理接口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对控制面报文或用户面报文中携带的基站地址的形式不作限制。例如,可以是报文接收端的IP地址或RapidIO地址(目的地址),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地址,只需能够在网络中寻址到接收端即可。另外,可选地,控制面报文或用户面报文中还可以携带报文发送端的地址,作为源地址信息。
图6的方法可以由图1的基站实现,为避免重复,不再详细描述。下面会结合具体例子,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示例过程。应注意,虽然下面的实施例以LTE系统为例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也可以类似地应用于其他系统。这样的应用落入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内。
图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流程图。图7的通信方法可以由包括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网络系统执行。
501,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通过第一逻辑接口交互用于跨基站协作的控制面报文,或者通过第二逻辑接口交互用于跨基站协作的用户面报文。
本发明实施例对用于跨基站协作的控制面报文或用户面报文所采用的具体协议不作限制。
502,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根据控制面报文或用户面报文执行跨基站协作。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跨基站协作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同频网协作(SFN)、协作多点(CoMP)、载波聚合(CA)。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对跨基站协作的具体形式不作限制,同样可以应用于其他形式的跨基站协作。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设置了第一逻辑接口和第二逻辑接口,分别实现基站间的控制面和用户面交互,从而能够实现跨基站协作。
两个基站之间的交互包括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报文和/或第二基站向第一基站发送报文。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在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报文时,第一基站可以向交换单元发送控制面报文或用户面报文,该控制面报文或用户面报文携带第二基站的地址;交换单元可根据控制面报文或用户面报文携带的第二基站的地址,向第二基站转发控制面报文或用户面报文。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第二基站可以向交换单元发送控制面报文或用户面报文,该控制面报文或用户面报文携带第一基站的地址;交换单元可根据控制面报文或用户面报文携带的第一基站的地址,向第一基站转发控制面报文或用户面报文。
例如,交换单元可以是图4或图5的SWU,在基站之间提供路由和交换服务。SWU和两个基站之间分别通过物理接口进行连接,第一逻辑接口和第二逻辑接口可基于该物理接口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对控制面报文或用户面报文中携带的基站地址的形式不作限制。例如,可以是报文接收端的IP地址或RapidIO地址(目的地址),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地址,只需能够在网络中寻址到接收端即可。另外,可选地,控制面报文或用户面报文中还可以携带报文发送端的地址,作为源地址信息。
图7的方法可以由图3-图5的网络系统实现,为避免重复,不再详细描述。下面结合具体例子,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示例过程。应注意,虽然下面的实施例以LTE系统为例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也可以类似地应用于其他系统。这样的应用落入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内。
图8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网络系统通信过程的示意流程图。图8的通信过程用于实现跨基站协作的控制面通信。
601,当第一基站eNBa要向第二基站eNBb发送用于跨基站协作的ISC控制面消息msg时,第一基站eNBa的CTRL模块(CTRLa)访问本eNBa的INFRA模块(INFRAa)提供的消息发送功能ISC-CMsgSend,向INFRAa发送控制面消息msg以及第二基站eNBb的地址(例如第二基站eNBb的IP地址)。可选地,还可以发送第一基站eNBa的地址。
602,INFRAa根据CTRLa提供的信息生成控制面报文(例如可以是IP报文的形式),其中至少携带msg和第二基站的地址。msg可以承载在IP报文的有效载荷(payload)中,第二基站的地址可以作为IP报文的目的地址。然后INFRAa通过ISC-SW接口向SWU发送该IP报文。
603,SWU经过路由交换后,将IP报文转发到eNBb的INFRA模块(INFRAb)。
604,eNBb的INFRAb通过消息接收功能ISC-CMsgRecv,提取IP报文中的msg并将msg递交给本eNBb的CTRL模块(CTRLb)。
这样,实现了从eNBa到eNBb的控制面消息msg的传输。从eNBb到eNBa传输控制面消息msg的方式与此类似。由此实现eNBa和eNBb之间跨基站协作的控制面交互。
本发明实施例对控制面交互的具体协议不作限制,也可以采用除了IP交换技术之外的其他分组交换技术,例如ATM等。这些修改均落入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内。
本发明实施例对控制面报文的具体内容不作限制。例如,控制面报文可以是小区激活消息或小区激活响应消息。小区激活消息携带需要激活的小区信息,例如小区标识等。小区激活响应消息携带已激活的小区信息。或者,控制面报文可以是小区状态报告消息,携带控制面报文的发送端的小区信息。
图9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网络系统通信过程的示意流程图。图9的通信过程用于实现跨基站协作的用户面通信。
701,当第一基站eNBa要向第二eNBb发送用于跨基站协作的ISC用户面数据pkt时,第一基站eNBa的数据处理模块(L1/L2a)访问本eNBa的INFRA模块(INFRAa)提供的报文发送功能ISC-UPacketSend,向INFRAa发送控pkt以及第二基站的地址,如RapidIO地址。可选地,L1/L2a还可以向INFRAa发送第一基站的地址。
702,INFRAa模块通过ISC-SW接口向SWU发送RapidIO报文,至少携带pkt和第二基站的地址。
703,SWU经过路由交换后,将RapidIO报文转发到eNBb的INFRA模块(INFRAb)。
704,eNBb的INFRAb通过报文接收功能ISC-CPacketRecv,提取pkt并将pkt递交给本eNBb的相应数据处理模块(L1/L2b)。
这样,实现了从eNBa到eNBb的用户面数据pkt的传输。从eNBb到eNBa传输用户面数据pkt的方式与此类似。由此实现eNBa和eNBb之间跨基站协作的用户面交互。
本发明实施例对用户面交互的具体协议不作限制,也可以采用除了RapidIO交换技术之外的其他高速实时包交换技术,例如CPRI技术等。这些修改均落入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内。
图10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小区配置方法的流程图。图10的方法由基站执行。
801,第一基站接收网元管理系统发送的小区关联命令,小区关联命令携带第一基站的协作小区所关联的第二基站的信息。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协作小区可以是跨基站协作的SFN协作小区、CoMP小区或CA小区,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对跨基站协作的具体形式不作限制。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第二基站的信息可以是第二基站的标识。
802,第一基站根据第一基站的协作小区所关联的第二基站的信息,将第一基站的协作小区与第二基站相关联。
这样,能够实现跨基站协作的小区关联配置。
图1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小区配置过程的示意流程图。图11的实施例应用于SFN跨基站协作方式。
901,EMS向集中控制点所在的基站(下文中称为“集中控制基站”)的OM发送小区增加(AddCell)命令。小区增加命令中携带小区配置参数。小区增加命令可参照现有技术实现,例如小区配置参数可携带小区的基本配置信息(如频点、带宽、功率等)。
902,集中控制基站的OM处理该小区增加命令,转换为内部消息向CTRL转发。
903,基站的CTRL保存小区配置参数。
904,EMS向集中控制基站发送增加SFN小区基站参考(AddSfnCellEnbRef)命令,以将SFN小区关联到其他基站。AddSfnCellEnbRef命令可携带SFN小区对应的其他基站的信息,如其他基站的标识。AddSfnCellEnbRef命令是图10的小区关联命令的一个例子。
905,集中控制基站的OM处理该增加SFN小区基站参考命令,转换为内部消息向CTRL转发。
906,CTRL保存SFN小区关联的其他基站的信息。
这样,实现了SFN协作的小区配置处理。上述小区增加命令和增加SFN小区基站参考命令可以统称为小区配置命令。
图1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小区配置过程的示意流程图。图12的实施例应用于CA跨基站协作方式,并且针对参与CA的成分载波所在的每个基站分别执行图12的过程。
1001、EMS向基站发送小区增加(AddCell)命令,携带小区配置参数(如频点、带宽、功率等)。
1002、基站的OM处理该小区增加命令,转换为内部消息向CTRL转发。
1003、CTRL保存小区配置参数。
1004、EMS向基站发送增加CA小区基站参考(AddCaCellEnbRef)命令,将CA小区关联到其他基站。AddCaCellEnbRef命令可携带所述其他基站的信息,如其他基站的标识。AddCaCellEnbRef命令是图10的小区关联命令的一个例子。
1005、基站的OM处理该AddCaCellEnbRef命令,转换为内部消息向CTRL转发。
1006、CTRL保存CA小区关联的其他基站的信息。
这样,实现了CA协作的小区配置处理。上述小区增加命令和增加CA小区基站参考命令可以统称为小区配置命令。
图1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小区配置过程的示意流程图。图13的实施例应用于CoMP跨基站协作方式,并且针对参与CoMP的每个基站分别执行图13的过程。
1101、EMS向基站发送小区增加(AddCell)命令,携带小区配置参数(如频点、带宽、功率等)。
1102、基站的OM处理该小区增加命令,转换为内部消息向CTRL转发。
1103、CTRL保存小区配置参数。
1104、EMS向基站发送增加CoMP小区基站参考(AddCompCellEnbRef)命令,将CoMP小区关联到其他基站。AddCompCellEnbRef命令可携带所述其他基站的信息,如其他基站的标识。AddCompCellEnbRef命令是图10的小区关联命令的一个例子。
1105、基站的OM处理该AddCompCellEnbRef命令,转换为内部消息向CTRL转发。
1106、CTRL保存CoMP小区关联的其他基站的信息。
这样,实现了CoMP协作的小区配置处理。上述小区增加命令和增加CoMP小区基站参考命令可以统称为小区配置命令。
图1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小区激活过程的示意流程图。图14的过程可应用于SFN协作方式。在图14的实施例中,假设集中控制基站为eNB0,相关的其他基站为eNB1和eNB2,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对SFN协作的基站数目不作限制。
1201,EMS向集中控制基站eNB0的OM(OM0)发送小区激活(ActivateCell)命令。小区激活命令的实现方式可参照现有技术,因此不再赘述。
1202,eNB0的OM0处理该小区激活命令,转换为内部消息向eNB0的CTRL模块(CTRL0)转发。
1203,CTRL0通过ISC-C接口向eNB1的CTRL模块(CTRL1)发送ISC-C小区激活消息,携带小区配置参数和所述控制面报文的发送端的小区信息(例如eNB0的L2小区实例地址)。
1204,CTRL0通过ISC-C接口向eNB2的CTRL模块(CTRL2)发送ISC-C小区激活消息,携带小区配置参数和所述控制面报文的发送端的小区信息(例如eNB0的L2小区实例地址)。
步骤1203和1204可以按照图8的流程执行。
1205,eNB0按照站内激活流程进行处理,其CTRL模块(CTRL0)将eNB0的L2小区实例地址下发到L1小区实例。
1206,eNB1按照站内激活流程进行处理,其CTRL模块(CTRL1)将eNB0的L2小区实例地址下发到L1小区实例。
1207,eNB2按照站内激活流程进行处理,其CTRL模块(CTRL2)将eNB0的L2小区实例地址下发到L1小区实例。
1208,eNB1的CTRL1向集中控制基站eNB0的CTRL0返回ISC-C激活响应消息,携带eNB1的L1小区实例地址。
1209,eNB2的CTRL2向集中控制基站eNB0的CTRL0返回ISC-C激活响应消息,携带eNB2的L1小区实例地址。
步骤1208和1209可以按照图8的流程执行,并且是可选的步骤。
1210,eNB0的CTRL0向本基站的L2小区实例(L20)发送重配置消息L2Recfg,携带相关eNB(eNB1和eNB2)的L1小区实例地址。
在eNB0的L2小区实例与eNB0、eNB1、eNB2的L1小区实例获得了对端地址后,开始进行业务交互。业务交互的流程可参照图9的方法执行。
这样,实现SFN协作方式下的小区激活处理。
图1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小区激活过程的示意流程图。图15的过程可应用于CA协作方式,并且对参与CA的成分载波所在的每个基站分别执行图15的过程。
在图15的实施例中,以两个基站eNB0和eNB1各提供一个成分载波构成CA小区为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该特定例子,基站的数目和成分载波的数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另外,为了简洁,图15的实施例以eNB0的控制模块CTRL0向eNB1的控制模块CTRL1发送小区状态报告为例进行描述,但是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这样的控制面交互,从eNB1向eNB0发送小区状态报告的方式也是相同的。
1301、EMS向基站eNB0发送小区激活(ActivateCell)命令激活小区。
1302、基站eNB0的OM0处理该小区激活命令,转换为内部消息向CTRL0转发。
1303、基站eNB0按照站内激活流程处理。
1304、基站eNB0的CTRL0向所保存的相关基站(本例为eNB1)的CTRL1发送ISC-C小区状态报告消息(CellStateReport),携带本端(本例为eNB0)的小区信息(如L2小区实例地址等)。在本例中,基站eNB0的相关基站(或者称为“对端”)为基站eNB1,基站eNB1的相关基站为基站eNB0。ISC-C小区状态报告消息是图8的控制面报文的一个例子,可以按照图8的方式执行步骤1304。
1305、相关基站eNB1存储对端(本例为eNB0)的小区信息。
1306、如果基站eNB1的小区先被激活,则需要向基站eNB1的L2模块(L21)发送L2Recfg消息,将基站eNB0的L2实例地址等信息告诉L21。
1307、当双方小区都激活完成后,基站eNB0和eNB1的L2可以开始进行CA协作业务交互。业务交互的流程可参照图9的方法执行。
这样,实现CA协作方式下的小区激活处理。
图1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小区激活过程的示意流程图。图16的过程可应用于CoMP协作方式,并且对参与CoMP的每个基站分别执行图16的过程。
在图16的实施例中,以两个基站eNB0和eNB1各提供一个小区进行CoMP为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该特定例子,基站的数目和参与CoMP的小区数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另外,为了简洁,图16的实施例以eNB0的控制模块CTRL0向eNB1的控制模块CTRL1发送小区状态报告为例进行描述,但是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这样的控制面交互,从eNB1向eNB0发送小区状态报告的方式也是相同的。
1401、EMS向基站eNB0发送小区激活(ActivateCell)命令激活小区。
1402、基站eNB0的OM0处理该小区激活命令,转换为内部消息向CTRL0转发。
1403、基站eNB0按照站内激活流程处理。
1404、基站的CTRL向所保存的相关基站(本例为eNB1)的CTRL1发送ISC-C小区状态报告消息(CellStateReport),携带本端(本例为eNB0)的小区信息(如L1小区实例地址等)。在本例中,基站eNB0的相关基站(或者称为“对端”)为基站eNB1,基站eNB1的相关基站为基站eNB0。ISC-C小区状态报告消息是图8的控制面报文的一个例子,可以按照图8的方式执行步骤1404。
1405、相关基站eNB1存储对端(本例为eNB0)的小区信息。
1406、如果基站eNB1的小区先被激活,则需要向基站eNB1的L1模块(L11)发送L1Recfg消息,将基站eNB0的L1实例地址等信息告诉L11。
1407、当双方小区都激活完成后,基站eNB0和eNB1的L1可以开始进行CoMP协作业务交互。业务交互的流程可参照图9的方法执行。
这样,实现CoMP协作方式下的小区激活处理。
应注意,上述图11至图16的示例过程中各个步骤的执行顺序不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构成限制。所示的步骤可以改变执行顺序,或者并行地执行,这样的修改仍落入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内。
图1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的框图。图17的基站170包括接收单元171和关联单元172。
接收单元171接收网元管理系统发送的小区关联命令。小区关联命令携带基站170的协作小区所关联的第二基站的信息;
关联单元172根据基站170的协作小区所关联的第二基站的信息,将基站170的协作小区与第二基站相关联。
这样,能够实现跨基站协作的小区关联配置。
图17的基站170能够实现图10-图16的方法中第一基站所执行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不再详细描述。可选地,接收单元171可以由接口或接收电路实现,关联单元172可以由处理器实现。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协作小区可以是跨基站协作的SFN协作小区、CoMP小区或CA小区,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对跨基站协作的具体形式不作限制。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第二基站的信息可以是第二基站的标识。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模块,通过第一逻辑接口与其他基站的控制模块连接,执行跨基站协作的控制面交互;
数据处理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通过第二逻辑接口与其他基站的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执行跨基站协作的用户面交互;
其中,所述跨基站协作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同频网协作、协作多点、载波聚合;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空口基带链路层处理模块和空口物理层处理模块;
所述第二逻辑接口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基站的空口基带链路层处理模块和所述其他基站的空口基带链路层处理模块之间的接口;所述基站的空口基带链路层处理模块和所述其他基站的空口物理层处理模块之间的接口;所述基站的空口物理层处理模块和所述其他基站的空口物理层处理模块之间的接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础功能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连接,并且通过物理接口与交换单元连接,用于为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面交互和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的用户面交互提供路由和交换服务。
3.一种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
所述第一基站包括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一数据处理模块,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包括第一空口基带链路层处理模块和第一空口物理层处理模块;
所述第二基站包括第二控制模块和第二数据处理模块,所述第二数据处理模块包括第二空口基带链路层处理模块和第二空口物理层处理模块;
所述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通过第一逻辑接口和第二逻辑接口连接,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用于执行跨基站协作的控制面交互,所述第二逻辑接口用于执行跨基站协作的用户面交互,所述第一逻辑接口在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之间,所述第二逻辑接口在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和第二数据处理模块之间;
其中,所述跨基站协作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同频网协作、协作多点、载波聚合;
所述第二逻辑接口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一空口基带链路层处理模块和所述第二空口基带链路层处理模块之间的接口;所述第一空口基带链路层处理模块和所述第二空口物理层处理模块之间的接口;所述第一空口物理层处理模块和所述第二空口物理层处理模块之间的接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交换单元,通过物理接口与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连接,用于为所述控制面交互和所述用户面交互提供路由和交换服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还包括第一基础功能模块,所述第二基站还包括第二基础功能模块,
所述第一基础功能模块和所述第二基础功能模块通过所述物理接口与所述交换单元连接,并且用于为所述控制面交互和所述用户面交互提供路由和交换服务。
6.一种基站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第一逻辑接口与其他基站交互用于跨基站协作的控制面报文,或者通过第二逻辑接口与其他基站交互用于跨基站协作的用户面报文;
根据所述控制面报文或用户面报文执行跨基站协作;
其中,所述跨基站协作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同频网协作、协作多点、载波聚合;
所述与其他基站交互用于跨基站协作的用户面报文由所述基站的数据处理模块执行,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空口基带链路层处理模块和空口物理层处理模块;
所述第二逻辑接口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基站的空口基带链路层处理模块和所述其他基站的空口基带链路层处理模块之间的接口;所述基站的空口基带链路层处理模块和所述其他基站的空口物理层处理模块之间的接口;所述基站的空口物理层处理模块和所述其他基站的空口物理层处理模块之间的接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第一逻辑接口与其他基站交互用于跨基站协作的控制面报文,或者通过第二逻辑接口与其他基站交互用于跨基站协作的用户面报文,包括:
向交换单元发送所述控制面报文或用户面报文,以使得所述交换单元向所述其他基站转发所述控制面报文或用户面报文;或者,
接收交换单元转发的来自所述其他基站的所述控制面报文或用户面报文。
8.一种网络系统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通过第一逻辑接口交互用于跨基站协作的控制面报文,或者通过第二逻辑接口交互用于跨基站协作的用户面报文,
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控制面报文或用户面报文执行跨基站协作;
其中,所述跨基站协作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同频网协作、协作多点、载波聚合;
所述第一基站包括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一数据处理模块,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包括第一空口基带链路层处理模块和第一空口物理层处理模块;
所述第二基站包括第二控制模块和第二数据处理模块,所述第二数据处理模块包括第二空口基带链路层处理模块和第二空口物理层处理模块;
所述第一逻辑接口在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之间,所述第二逻辑接口在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和第二数据处理模块之间;
所述第二逻辑接口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一空口基带链路层处理模块和所述第二空口基带链路层处理模块之间的接口;所述第一空口基带链路层处理模块和所述第二空口物理层处理模块之间的接口;所述第一空口物理层处理模块和所述第二空口物理层处理模块之间的接口。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通过第一逻辑接口交互用于跨基站协作的控制面报文,或者通过第二逻辑接口交互用于跨基站协作的用户面报文,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向交换单元发送所述控制面报文或用户面报文,所述控制面报文或用户面报文携带所述第二基站的地址;所述交换单元根据所述控制面报文或用户面报文携带的所述第二基站的地址,向所述第二基站转发所述控制面报文或用户面报文;或者,
所述第二基站向交换单元发送所述控制面报文或用户面报文,所述控制面报文或用户面报文携带所述第一基站的地址;所述交换单元根据所述控制面报文或用户面报文携带的所述第一基站的地址,向所述第一基站转发所述控制面报文或用户面报文。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报文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
小区激活消息,携带小区配置参数和所述控制面报文的发送端的小区信息;
小区激活响应消息,携带已激活的小区信息;
小区状态报告消息,携带所述控制面报文的发送端的小区信息。
CN201210435763.XA 2012-11-05 2012-11-05 基站、网络系统和通信方法 Active CN1029328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27584.8A CN105610540A (zh) 2012-11-05 2012-11-05 基站、网络系统和通信方法
CN201210435763.XA CN102932850B (zh) 2012-11-05 2012-11-05 基站、网络系统和通信方法
PCT/CN2013/082856 WO2014067343A1 (zh) 2012-11-05 2013-09-03 基站、网络系统和通信方法
JP2015540026A JP6082122B2 (ja) 2012-11-05 2013-09-03 基地局、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US14/699,750 US9755775B2 (en) 2012-11-05 2015-04-29 Base station, network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JP2017007690A JP6286587B2 (ja) 2012-11-05 2017-01-19 基地局、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35763.XA CN102932850B (zh) 2012-11-05 2012-11-05 基站、网络系统和通信方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27584.8A Division CN105610540A (zh) 2012-11-05 2012-11-05 基站、网络系统和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32850A CN102932850A (zh) 2013-02-13
CN102932850B true CN102932850B (zh) 2016-03-02

Family

ID=4764752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35763.XA Active CN102932850B (zh) 2012-11-05 2012-11-05 基站、网络系统和通信方法
CN201610127584.8A Pending CN105610540A (zh) 2012-11-05 2012-11-05 基站、网络系统和通信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27584.8A Pending CN105610540A (zh) 2012-11-05 2012-11-05 基站、网络系统和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755775B2 (zh)
JP (2) JP6082122B2 (zh)
CN (2) CN102932850B (zh)
WO (1) WO201406734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32850B (zh) * 2012-11-05 2016-03-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站、网络系统和通信方法
CN103402223A (zh) * 2013-06-28 2013-11-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处理方法和系统、基站
US20170034709A1 (en) * 2014-04-09 2017-02-02 Ntt Docomo, Inc. Measurement control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CN107241739B (zh) * 2016-03-29 2022-06-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节点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US11224081B2 (en) 2018-12-05 2022-01-11 Google Llc Disengaged-mode active coordination set management
WO2020186097A1 (en) 2019-03-12 2020-09-17 Google Llc User-equipment coordination set beam sweeping
US11153023B2 (en) 2019-04-05 2021-10-19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Reducing interference by combining signals at different strengths and transmitting the combined signal from an antenna
US10893572B2 (en) 2019-05-22 2021-01-12 Google Llc User-equipment-coordination set for disengaged mode
WO2021054963A1 (en) 2019-09-19 2021-03-25 Google Llc Enhanced beam searching for active coordination set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3583C (zh) * 2002-07-03 2005-08-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和信令的转发方法
CN101202974B (zh) * 2006-12-15 2011-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制式基站互通的系统、基站及方法
JP5146037B2 (ja) * 2008-03-19 2013-02-20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制御装置、無線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CN101686232A (zh) * 2008-09-25 2010-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协议版本协商方法和系统及设备
KR101642309B1 (ko) 2008-11-06 2016-07-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단말의 하향링크 제어채널 모니터링 방법
CN101437259B (zh) * 2008-12-01 2011-02-16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集成多模基站各制式间关联关系的建立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873675B (zh) * 2009-04-22 2015-08-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点协作传输协作组信息的发送方法及基站
CN101877890B (zh) * 2009-04-28 2012-12-0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确定参与CoMP传输小区和传输数据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388635B (zh) * 2009-06-29 2014-10-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1609641B1 (ko) * 2009-07-28 2016-04-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자동 이웃 관계 구성 및 최적화를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KR101363382B1 (ko) 2009-08-07 2014-02-14 닛본 덴끼 가부시끼가이샤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무선 통신 방법 및 무선 기지국
CN102014492B (zh) * 2009-09-04 2014-07-0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协作多点通信系统和方法
EP2296408A1 (en) 2009-09-14 2011-03-16 Alcatel Lucent A method for scheduling transmissions between a base station and user terminals, a base station and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therefor
CN102238613B (zh) * 2010-05-07 2014-03-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te系统中网管与基站的协作方法和装置
CN101998420B (zh) * 2010-11-12 2013-03-20 北京邮电大学 协作多点通信中的协作小区集合建立方法
EP2498530A1 (en) * 2011-03-10 2012-09-12 NTT DoCoMo, Inc. Method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CoMP) transmission/recep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with reconfiguration capability
CN102395163B (zh) * 2011-06-30 2017-09-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协作多点传输系统中信息的交互方法及协作多点传输系统
CN102308662B (zh) 2011-07-13 2013-1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基站间建立x2连接的方法、基站和通讯系统
EP2713674B1 (en) 2011-07-18 2018-01-1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EP2592863B1 (en) * 2011-11-14 2014-01-08 Alcatel Lucent Distributed load balancing in a radio access network
CN102932850B (zh) * 2012-11-05 2016-03-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站、网络系统和通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067343A1 (zh) 2014-05-08
US20150244489A1 (en) 2015-08-27
CN105610540A (zh) 2016-05-25
CN102932850A (zh) 2013-02-13
US9755775B2 (en) 2017-09-05
JP6286587B2 (ja) 2018-02-28
JP2017073831A (ja) 2017-04-13
JP2015537452A (ja) 2015-12-24
JP6082122B2 (ja) 2017-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32850B (zh) 基站、网络系统和通信方法
US10499376B2 (en) Methods for managing resource based on open interface and apparatuses thereof
USRE48168E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ynamic cell configuration
EP3328155B1 (e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for implementing carrier aggregation
KR101580755B1 (ko) 무선 액세스 네트워크에서의 분산 부하 균형
CN106233784B (zh) 用于在云无线通信系统中收发系统信息的方法及其设备
WO2012045328A1 (en) Network control by transferring traffic between operation layers based on monitored traffic status
CN104349389A (zh) 用于建立无线承载的方法和装置
CN102088740B (zh) 一种基于中继设备切换的资源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02598786A (zh) 基站间的切换方法、基站、和通讯系统
EP2966898B1 (en)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method, macro base station, and low-power node
CN103891384A (zh) 传输调度请求的方法和装置、用户设备以及基站
CN103828465A (zh) 用于同时传送和接收的调度器系统
CN104982062A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711456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llowing cooperation between a plurality of radio nodes in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Loung et al. Capacity estimation for 5g cellular networks
CN103686692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宏基站、小基站与用户设备
CN104869599A (zh) 一种从属基站主小区的变更方法及装置
CN104160749A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04255065A (zh) 不同无线接入网信息的获取方法及装置、系统
CN102148639B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Node Radio Access Network Configuration Of A
Halbauer et al.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mm-wave radio access integration with 5G ecosystem
JP2016527776A (ja) サービス処理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ならびに基地局
Frank Capacity and Range Analysis of a Proposed 5G Wireless Network Solu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