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32843B - 信息传输方法、pon承载网络设备及信息承载网络设备 - Google Patents

信息传输方法、pon承载网络设备及信息承载网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32843B
CN102932843B CN201210394905.2A CN201210394905A CN102932843B CN 102932843 B CN102932843 B CN 102932843B CN 201210394905 A CN201210394905 A CN 201210394905A CN 102932843 B CN102932843 B CN 1029328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pran
network equipment
information
bearer network
p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9490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32843A (zh
Inventor
李家京
林朝辉
肖伟
王少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signing and Consulting Institute Co Ltd
Beijing Telecom Planning and Designing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signing and Consulting Institute Co Ltd
Beijing Telecom Planning and Designing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signing and Consulting Institute Co Ltd, Beijing Telecom Planning and Designing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9490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3284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9328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328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328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328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PON承载网络设备及信息承载网络设备,方法包括:PON承载网络设备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第一信息;PON承载网络设备对第一信息进行处理,生成第二信息;PON承载网络设备向IP?RAN承载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信息,以使IP?RAN承载网络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根据本发明的信息传输方法、PON承载网络设备及信息承载网络设备,由PON承载网络设备代替接入网层面的IP?RAN设备,避免了由于移动基站的数量众多而每处基站都需要IP?RAN设备造成整个信息承载网络建设成本过高的问题,能够降低整个信息承载网络设备的建设成本。

Description

信息传输方法、PON承载网络设备及信息承载网络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信息传输方法、PON承载网络设备及信息承载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业务的飞速发展,现并存多种网络架构,例如2G、3G和LTE(Long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等网络架构,为了能在不同的网络架构中实现业务的传输,需要承载网络设备作为提供有力的综合承载。
现有技术中采用IPRAN承载网络设备进行分层部署,分为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核心层一般设置在RNC(RadioNetworkController,无线网络控制器),汇聚层一般设置在汇聚节点,接入层一般设置在基站一端。该IPRAN(InternetProtocolRadioAccessNetwork,IP化无线接入网)承载网凭借其安全可靠、业务自适应调整、路由、组播、易部署、易维护等优势成为传输技术下一步发展方向,但是由于其高复杂性使得其成本较高。另外,随着移动基站逐渐趋向小型化以及数量越来越多,每处基站都采用IPRAN承载网络设备会使得建设成本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PON承载网络设备及信息承载网络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IPRAN承载网络设备作为网络承载设备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包括:
PON承载网络设备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第一信息;
所述PON承载网络设备对所述第一信息进行处理,生成第二信息;
所述PON承载网络设备向IPRAN承载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以使所述IPRAN承载网络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和
所述PON承载网络设备接收所述IPRAN承载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是由所述核心网设备向所述IPRAN承载网络设备发送的;
所述PON承载网络设备对所述第三信息进行处理,生成第四信息,并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所述第四信息。
本发明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PON承载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第一信息;
第一IPRAN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信息进行处理,生成第二信息,并向IPRAN承载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以使所述IPRAN承载网络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
第二IPRAN模块,用于接收所述IPRAN承载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是由所述核心网设备向所述IPRAN承载网络设备发送的;
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三信息进行处理,生成第四信息,并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所述第四信息。
本发明再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信息承载网络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PON承载网络设备,还包括所述IPRAN承载网络设备。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PON承载网络设备及信息承载网络设备,由PON承载网络设备代替接入网层面的IPRAN设备,避免了由于移动基站的数量众多而每处基站都需要IPRAN设备造成整个信息承载网络建设成本过高的问题,能够降低整个信息承载网络设备的建设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PON承载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PON承载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其适用于在客户端和核心网设备之间传输信息。该信息传输的方法的执行主体为PON承载网络设备。PON承载网络设备为整个信息承载网络设备中的一部分,该信息承载网络设备还包括IPRAN承载网络设备。其中,IPRAN承载网络设备位于核心网设备和PON承载网络设备之间,PON承载网络设备位于IPRAN承载网络设备和客户端之间。
如图1所示,为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1仅示出信息由客户端发送到核心网设备的过程。
步骤101,PON承载网络设备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第一信息。
本实施例中的客户端可以包括宽带用户、移动基站和固网语音用户。
PON承载网络设备一般由ONU(OpticalNetworkUnit,光节点)设备和OLT(OpticalLineTerminal,光线路终端)设备构成,其在OLT设备和ONU设备之间是采用光分配网络,没有任何有源电子设备。这样,由于PON承载网络设备在传输信息的过程中不需要经过有源电子器件,因此大大减少了潜在的故障点,降低了部署难度和成本。另外,PON承载网络设备通过采用无源设备,简化了网络层次结构,使得网络结构易于维护和管理。
步骤102,PON承载网络设备对第一信息进行处理,生成第二信息。
PON承载网络设备接收到第一信息之后,就对第一信息进行处理,以生成能在PON承载网络设备和IPRAN承载网络设备之间进行传输的第二信息。可选地,本实施例的IPRAN承载网络设备包括至少一个与PON承载网络设备进行信息传输的IPRAN节点。
步骤103,PON承载网络设备向IPRAN承载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信息,以使IPRAN承载网络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二信息。
能够想象到的是,当信息由核心网发送到客户端时,可以包括以下流程:PON承载网络设备接收IPRAN承载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信息,第三信息是由核心网设备向IPRAN承载网络设备发送的;
PON承载网络设备对第三信息进行处理,生成第四信息,并向客户端发送第四信息。
由于PON承载网络设备信号的覆盖范围有限,其只能设置于接入网层面。因此,本实施例采用PON承载网络设备和IPRAN承载网络设备共同构成客户端和核心网之间的信息承载网络设备,以用于转发客户端和核心网之间的信息,既能够保证该信息承载网络设备的高效率和安全可靠性,又能降低信息承载网络设备的成本。其中,IPRAN承载网络设备设置在核心层和汇聚层中。
通过本实施例的信息传输方法,由PON承载网络设备代替接入网层面的IPRAN设备,避免了由于移动基站的数量众多而每处基站都需要IPRAN设备造成整个信息承载网络建设成本过高的问题,能够降低整个信息承载网络设备的建设成本。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一提供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本实施例的IPRAN承载网络设备包括至少一个与PON承载网络设备进行信息传输的IPRAN节点。
下面以信息从客户端发送到核心网为例做具体说明。
步骤201,PON承载网络设备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第一信息。
具体地,PON承载网络设备中的ONU设备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第一信息,并将该第一信息转发给OLT设备。
本实施例中的客户端可以是2G基站,该2G基站可采用E1接口(G.703标准)连接ONU设备的用户侧接口;本实施例中的客户端还可以是3G基站,该3G基站可采用FE接口和E1接口这两种业务接口连接ONU设备的用户侧接口。本实施例中的客户端还可以是固网语音用户或宽带用户,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步骤202,PON承载网络设备对第一信息进行封装,生成采用IPRAN节点间通信协议进行传输的第二信息。
具体地,可在OLT设备中设置IPRAN节点,并将第一信息从ONU设备发送至该IPRAN节点,由该IPRAN节点对第一信息进行封装,并生成采用IPRAN节点间通信协议进行传输的第二信息。该IPRAN节点可以具体为能够集成于OLT设备中的IPRAN板卡。
在本实施例的信息传输方法中,当客户端为基站时,在步骤201之前,还包括:
PON承载网络设备通过PW(PseudoWire,伪线)映射方式建立与客户端和IPRAN承载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信道,通信信道用于传输信息,客户端为基站。
建立信息信道的方法可以是:PON承载网络设备通过PW映射方式建立与客户端、PON承载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通道,该通信通道用于信息的传输。具体地,PW在PON承载网络设备和IPRAN承载网络设备之间,以及PON承载网络设备和IPRAN承载网络设备各层之间均有映射关系,在IPRAN承载网络设备中,PW加载于LSP之上;在PON承载网络设备中,PW加载于GPONTC或EPONMAC上。通过PW映射方式建立通信通道,在配置QoS时可以无需考虑物理链路的部署具体属于IPRAN承载网络设备还是PON承载网络设备。
下面以PW映射方式建立通信通道的情况下,以信息为传统的无线基站TDM(TimeDivisionMultiplexing,时分复用)业务数据为例进行说明:
PON承载网络设备中的ONU设备接收来自客户端的业务数据,并采用PON承载网络设备本身具有的TDM封装功能将TDM业务数据封装到GEM(GPONEncapsulationMethod,GPON封装模式)帧中,然后发送至OLT设备的接口单板,由该接口单板将业务数据还原成TDM信号,并发送至OLT设备中设置的IPRAN节点,IPRAN节点对该业务数据进行PSN(PacketSwitchingNode,包交换节点)封装,建立TDMPWE(PseudoWireEmulationEdge-to-Edge,端到端的伪线仿真),并通过光缆环网将业务数据发送至IPRAN承载网络设备中的IPRAN接收节点,由IPRAN承载网络设备中的IPRAN接收节点对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将该业务数据还原成TDM信号,再通过IPRAN承载网络设备中的其它IPRAN节点的转发将业务数据发送至核心网设备。
下面以PW映射方式建立通信通道的情况下,基站ETH(EtherNet,以太网)业务数据的传输为例进行说明。
ONU设备通过FE/GE接口接收3G基站的ETH业务信号,并将ETH业务数据封装到GPONGEM帧/EPONMAC层,加载协议标签,PW标签与GPONTCONT(TransmissionContainer,传输容器)或EPONMAC进行1:1映射。GPON或EPON的上行口将封装处理后的业务信号发送至OLT设备,OLT设备中的PON单板将PONPW伪线1:1映射为IPRAN节点的基于LSP的PW伪线。IPRAN节点的上行端口将信号送到IPRAN承载网络设备中的IPRAN接收节点,由该IPRAN接收节点将EHTPWE3还原成ETH净荷信号,再通过IPRAN承载网络设备中的其它IPRAN节点将业务数据转发发送至核心网设备。
步骤203,PON承载网络设备向IPRAN承载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信息,以使IPRAN承载网络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二信息。
当IPRAN承载网络设备接收到第二信息时,就在IPRAN承载网络设备中的各IPRAN节点间之间传输该第二信息,直至将该第二信息发送到核心网。
能够想象到的是,当信息从核心网设备传输到客户端设备时,其过程为:PON承载网络设备接收IPRAN承载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信息,第三信息是由核心网设备向IPRAN承载网络设备发送的;
PON承载网络设备对第三信息进行处理,生成第四信息,并向客户端发送第四信息。
当OLT设备中设置IPRAN节点时,PON承载网络设备接收IPRAN承载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信息包括:
PON承载网络设备接收IPRAN承载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信息,第三信息是采用IPRAN节点间通信协议进行传输的。
另外,在PON承载网络设备接收IPRAN承载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信息之前,还可以包括:PON承载网络设备通过伪线映射方式建立与客户端和IPRAN承载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信道,通信信道用于传输信息,客户端为基站。
具体如何建立通信信道与上述所描述的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传输方法,通过在PON承载网络设备中的OLT设备中设置IPRAN节点,使得PON承载网络设备与IPRAN承载网络设备之间采用相同的网元进行通信,避免异构系统设备间的布线及连接插头,减低故障率。PON承载网络设备与IPRAN承载网络设备之间采用总线互联,没有互通接口数量及带宽瓶颈,能够加速数据处理,降低传输成本。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信息传输方法还包括:
IPRAN节点向PON承载网络设备各内部节点发送检测信息,以及向IPRAN承载网络设备包括的各IPRAN节点发送检测信息;
IPRAN节点接收内部节点和IPRAN承载网络设备中各IPRAN节点根据各检测信息返回的响应信息;
PRAN节点根据响应信息判断是否有内部节点或IPRAN承载网络中的IPRAN节点出现故障。
本实施例的IPRAN节点可以设置在PON承载网络设备中,具体可以设置在PON承载网络设备的OLT设备中。
响应信息中可包括PON承载网络设备中OLT设备的标识和/或端口号、ONU设备的标识和/或端口号,以及IPRAN承载网络设备中各IPRAN节点的标识和/或端口号,具体如何根据响应信息来查询哪个网元出了故障与现有技术一致,在此不再赘述。采用该IPRAN节点来对整个信息承载网络设备进行管理,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发现信息承载网络设备中的安全隐患问题。
能够想象到的是,还可以采用一外部平台来执行IPRAN节点上述的管理功能。
本实施例中,IPRAN节点发送检测信息,可以是在发现业务报文不能正常发送之后发送该检测信息,也可以是周期性发送该检测信息,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PON承载网络设备,用于执行上述信息传输方法。
如图2所示,为根据本实施例的PON承载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PON承载网络设备300具体包括:接收模块301、第一IPRAN模块302、第二IPRAN模块303和处理模块304。
其中,接收模块301用于接收客户端311发送的第一信息;第一IPRAN模块302与接收模块301连接,用于对第一信息进行处理,生成第二信息,并向IPRAN承载网络设备312发送第二信息,以使IPRAN承载网络设备312向核心网设备313发送第二信息;第二IPRAN模块303接收IPRAN承载网络设备312发送的第三信息,第三信息是由核心网设备313向IPRAN承载网络设备312发送的;处理模块304与第二IPRAN模块303连接,用于对第三信息进行处理,生成第四信息,并向客户端311发送第四信息。可选地,本实施例的IPRAN承载网络设备312包括至少一个与PON承载网络设备300进行信息传输的IPRAN节点。
本实施例的PON承载网络设备300的具体操作方法与实施例一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采用PON承载网络设备300代替接入网层面的IPRAN设备,避免了由于移动基站的数量众多而每处基站都需要IPRAN设备造成整个信息承载网络建设成本过高的问题,能够降低整个信息承载网络设备的建设成本。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对实施例三的PON承载网络设备做进一步补充说明。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PON承载网络设备300中的第一IPRAN模块302包括处理子模块401和发送子模块402。
其中,处理子模块401与接收模块301连接,用于对第一信息进行封装,生成采用IPRAN节点间通信协议进行传输的第二信息;发送子模块402与处理子模块401连接,用于向IPRAN承载网络设备312发送第二信息,以使IPRAN承载网络设备312向核心网设备313发送第二信息。
本实施例的IPRAN承载网络设备包括至少一个与PON承载网络设备进行信息传输的IPRAN节点。
可选地,第二IPRAN模块303具体用于:接收IPRAN承载网络设备312发送的第三信息,第三信息是采用IPRAN节点间通信协议进行传输的。
可选地,该PON承载网络设备300还包括第三IPRAN模块(图中未示出),该第三IPRAN模块用于向PON承载网络设备300各内部节点发送检测信息,以及向IPRAN承载网络设备312包括的各IPRAN节点发送检测信息,接收内部节点和IPRAN承载网络设备312中各IPRAN节点根据各检测信息返回的响应信息,并根据响应信息判断是否有内部节点或IPRAN承载网络设备312中的IPRAN节点出现故障。
可选地,该PON承载网络设备300还包括建立模块403,该建立模块403用于通过伪线映射方式建立与客户端311和IPRAN承载网络设备312之间的通信信道,该通信信道用于传输信息,该客户端311可以是宽带用户、移动基站或固网语音用户。
本实施例的PON承载网络设备300的具体操作方式与实施例二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通过在PON承载网络设备300中设置IPRAN模块,使得PON承载网络设备300与IPRAN承载网络设备312之间采用相同的网元进行通信,避免异构系统设备间的布线及连接插头,减低故障率。PON承载网络设备300与IPRAN承载网络设备312之间可采用总线互联,没有互通接口数量及带宽瓶颈,能够加速数据处理,降低传输成本。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信息承载网络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三或实施例四的PON承载网络设备,还包括IPRAN承载网络设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PON承载网络设备中的IPRAN节点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PON承载网络设备设置于接入网层面;
所述PON承载网络设备中的IPRAN节点对所述第一信息进行处理,生成第二信息;
所述PON承载网络设备中的IPRAN节点向IPRAN承载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以使所述IPRAN承载网络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所述IPRAN承载网络设备设置在核心层和汇聚层中;和
所述PON承载网络设备中的IPRAN节点接收所述IPRAN承载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是由所述核心网设备向所述IPRAN承载网络设备发送的;
所述PON承载网络设备中的IPRAN节点对所述第三信息进行处理,生成第四信息,并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所述第四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ON承载网络设备中的IPRAN节点对所述第一信息进行处理,生成第二信息包括:
所述PON承载网络设备中的IPRAN节点对所述第一信息进行封装,生成采用IPRAN节点间通信协议进行传输的第二信息;
其中,所述IPRAN承载网络设备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PON承载网络设备进行信息传输的IPRAN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ON承载网络设备中的IPRAN节点接收所述IPRAN承载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信息包括:
所述PON承载网络设备中的IPRAN节点接收所述IPRAN承载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是采用IPRAN节点间通信协议进行传输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IPRAN节点向所述PON承载网络设备各内部节点发送检测信息,以及向所述IPRAN承载网络设备包括的各IPRAN节点发送检测信息,所述IPRAN节点设置在所述PON承载网络设备中;
所述IPRAN节点接收所述内部节点和所述IPRAN承载网络设备中各IPRAN节点根据各检测信息返回的响应信息;
所述IPRAN节点根据所述响应信息判断是否有所述内部节点或所述IPRAN承载网络中的IPRAN节点出现故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PON承载网络设备中的IPRAN节点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第一信息之前,且在所述PON承载网络设备中的IPRAN节点接收所述IPRAN承载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信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PON承载网络设备通过伪线映射方式建立与所述客户端和IPRAN承载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信道,所述通信信道用于传输信息,所述客户端为基站。
6.一种PON承载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PON承载网络设备设置于接入网层面;
第一IPRAN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信息进行处理,生成第二信息,并向IPRAN承载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以使所述IPRAN承载网络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所述IPRAN承载网络设备设置在核心层和汇聚层中;
第二IPRAN模块,用于接收所述IPRAN承载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是由所述核心网设备向所述IPRAN承载网络设备发送的;
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三信息进行处理,生成第四信息,并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所述第四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PON承载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IPRAN模块包括:
处理子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信息进行封装,生成采用IPRAN节点间通信协议进行传输的第二信息,其中,所述IPRAN承载网络设备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PON承载网络设备进行信息传输的IPRAN节点;
发送子模块,用于向所述IPRAN承载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以使所述IPRAN承载网络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PON承载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IPRAN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IPRAN承载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是采用IPRAN节点间通信协议进行传输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PON承载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IPRAN模块,用于向所述PON承载网络设备各内部节点发送检测信息,以及向所述IPRAN承载网络设备包括的各IPRAN节点发送检测信息,接收所述内部节点和所述IPRAN承载网络设备中各IPRAN节点根据各检测信息返回的响应信息,并根据所述响应信息判断是否有所述内部节点或所述IPRAN承载网络设备中的IPRAN节点出现故障。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PON承载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建立模块,用于通过伪线映射方式建立与所述客户端和IPRAN承载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信道,所述通信信道用于传输信息,所述客户端为基站。
11.一种信息承载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6~10中任一项所述的PON承载网络设备,还包括IPRAN承载网络设备。
CN201210394905.2A 2012-10-17 2012-10-17 信息传输方法、pon承载网络设备及信息承载网络设备 Active CN1029328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94905.2A CN102932843B (zh) 2012-10-17 2012-10-17 信息传输方法、pon承载网络设备及信息承载网络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94905.2A CN102932843B (zh) 2012-10-17 2012-10-17 信息传输方法、pon承载网络设备及信息承载网络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32843A CN102932843A (zh) 2013-02-13
CN102932843B true CN102932843B (zh) 2016-06-01

Family

ID=47647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94905.2A Active CN102932843B (zh) 2012-10-17 2012-10-17 信息传输方法、pon承载网络设备及信息承载网络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328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80095B (zh) * 2014-07-22 2017-03-22 湖北邮电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地铁站内无线3g/lte基站承载网络的组网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88490A (zh) * 2005-12-19 2007-06-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网络与无线通信网络互连的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EP2271173A1 (en) * 2004-05-14 2011-01-05 Kineto Wireless, Inc. Messages for interworking between unlicensed access network and GPRS network to faciliate data services
CN101959091A (zh) * 2009-07-15 2011-0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以及运营商边缘节点
CN202374404U (zh) * 2011-12-22 2012-08-08 深圳国人通信有限公司 多业务无源光网络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271173A1 (en) * 2004-05-14 2011-01-05 Kineto Wireless, Inc. Messages for interworking between unlicensed access network and GPRS network to faciliate data services
CN1988490A (zh) * 2005-12-19 2007-06-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网络与无线通信网络互连的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CN101959091A (zh) * 2009-07-15 2011-0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以及运营商边缘节点
CN202374404U (zh) * 2011-12-22 2012-08-08 深圳国人通信有限公司 多业务无源光网络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32843A (zh) 2013-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54737B (zh) 移动网络中用于QoS感知的GTP-U传输的装置和方法
EP2326059B1 (en) Mapp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data transmission
CN102724118A (zh) 标签分发方法及设备
CN102025586A (zh) 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和以太网的互通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469509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933337A (zh) 一种基于透明传输的协议转发方法
CN107682181A (zh) 一种面向配用电业务的ptn承载多形态无线组网方法
CN103200068B (zh) 一种基于用户业务多隧道传输装置
WO2019114544A1 (zh) 一种数据传送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US8625419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djusting transmission of transport network data
CN106302166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5306276B (zh) 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oam协议封装方法、系统及epon接入网
CN103763204A (zh) 一种流量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2932843B (zh) 信息传输方法、pon承载网络设备及信息承载网络设备
CN103731332A (zh) 主从通信方法和olt系统
CN102761369B (zh) 一种光传送网管理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02742317B (zh) 通信系统、方法及设备
CN116801138A (zh) 一种管控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4270341B (zh) 在ipran中的数据协议转发系统及方法
CN101667973B (zh) 一种t-mpls设备模型及层次化封装方法
CN102833084A (zh) 一种在无源光网络中实现电路仿真的方法及系统
CN108513180A (zh) 一种路径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02237962B (zh) 面向ip电信网的链路帧封装方法
CN101505281B (zh) 用户流量的调度控制方法、设备及系统
US7983277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reating a secure connection over an MPLS networ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