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17368B - 一种确定相邻小区的重叠覆盖区域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确定相邻小区的重叠覆盖区域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17368B
CN102917368B CN201110224678.4A CN201110224678A CN102917368B CN 102917368 B CN102917368 B CN 102917368B CN 201110224678 A CN201110224678 A CN 201110224678A CN 102917368 B CN102917368 B CN 1029173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community
antenna
polarized antenna
intens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2467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17368A (zh
Inventor
孙鉴
董鑫
戴明艳
古莉姗
邓也
张慧
张晓辉
鲍骞
王康祥
潘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Group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Group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Group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Group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22467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17368B/zh
Priority to PCT/CN2012/079583 priority patent/WO2013020477A1/zh
Publication of CN1029173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173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173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173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确定相邻小区的重叠覆盖区域的方法和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小区的第一拉远设备的第一信号;获取第二小区的第二拉远设备的第二信号,第一小区与第二小区是相邻小区;将第一信号分路成第三信号和第四信号,第三信号的强度大于第四信号的强度;将第二信号分路成第五信号和第六信号,第五信号的强度大于第六信号的强度;将第三信号和第六信号引入第一小区的天线中;将第四信号和第五信号引入第二小区的天线中;确定第一小区的天线和第二小区的天线的重叠覆盖区域为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的重叠覆盖区域。本发明的方案可以保证列车中高速运行的移动终端在相邻小区间的重选和切换能够顺利完成。

Description

一种确定相邻小区的重叠覆盖区域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GSM(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of Mobilecommunication)无线覆盖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确定相邻小区的重叠覆盖区域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GSM关键事件,如:小区重选,位置更新,小区切换等,如下表1所示,为GSM关键事件要求表:
表1
其中,C2是小区的信道质量参数,若移动终端计算某邻区(与当前小区位于同一位置区)的C2值超过移动终端当前停留小区的C2值,且维持5秒以上,则移动终端将启动小区重选而进入该小区;CRH为小区重选滞后参数(CRH)值;Rxlev是小区的信号强度(电平),Margin是电平切换门限;
所有GSM邻区之间的重叠覆盖区,都必须保证移动终端在跨小区时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以上事件。对于不移动或低速运动的移动终端,这个时间不受影响,但是对于高速运动的移动终端,该时间对应的距离相对较长,重叠覆盖区较大,设置相对困难。
高速列车运动速度快,如时速为350公里,所以对网络的切换重叠区域要求高,其切换重叠区域计算如下:
列车运行在两小区覆盖区域时,从甲小区—>乙小区,甲小区的信号越来越弱,乙小区的信号越来越强,从移动终端开始启动切换计时,切换时长为5秒,重叠覆盖区域场强高于-90dBm的列车运行时间需大于10秒,列车运行设计时速为350km/h,则场强重叠区长度为:S=V×T=(350000/3600)×10=972m。
切换情况分析如图1所示:
图1中:c点移动终端启动越区切换测量计算,a、b点为不同方向移动台完成切换时间,切换在c—>b(或c—>a)段完成。
如图1所示,当时速为350公里,切换时间为5秒时,需要两个小区信号重叠覆盖区域为972米,场强大于-90dBm,即可保证小区间的顺利切换及小区重选。
不同速度不同切换时间的重叠覆盖距离见下表2:
列车运行速度(公里/小时) 重叠区间距离(5s) 重叠区间距离(4s)
200 556m 444m
250 694m 556m
300 833m 667m
350 972m 778m
表2:不同速度、不同切换时间下GSM关键事件时间要求
现有技术方案一:
如图2所示,目前常用的高铁覆盖方式是将射频信号拉远,采用多个分布式远端,延长单个小区的覆盖距离,从而将单小区的覆盖扩展到10km以上。
采用该方式时,单远端单向覆盖距离为1km左右,在小区边界处,两个小区的相邻拉远单元为保证重叠覆盖距离,距离控制在1.2km左右,两小区天线方向相对,同时覆盖交界区域。该方案的重叠覆盖,是分别由两个相对的天线完成的,切换时服务小区和邻小区的强度差可以满足要求。但是,由于两天线的方向不同,位置各异,实际上重叠覆盖区域控制难度较大,由于各地地形地物差异较大,重叠区域会发生不足或过大情况。
现有技术方案二:
如图3所示,该方案中两个相邻小区信号被接入同一个交界远端设备中,该设备覆盖区域,同时存在两个相邻小区的信号,信号强度相近。
该方案二通过将两路信号接入同一远端设备,同时发射,解决了不同天线之间覆盖不同的问题。但是,由于两相邻小区,需要在重叠覆盖区域的左右两部分,分别产生不同的场强梯度,才满足重选和切换的条件,该方案在输入端已经将整个重叠区域的场强差确定(一般为相同),在实际重选和切换时,往往会出现由于在整个重叠区域两校区场强过于接近,无法满足条件导致重叠区无效的情况。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的高速列车运行线路上,相邻小区的重叠覆盖区域确定方法不能满足重选和切换的时间要求以及小区场强梯度的要求,从而使高速运行状态下的移动终端重选和切换不能顺利完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确定相邻小区的重叠覆盖区域的方法和装置,可以保证高速运行的移动终端在相邻小区的重选和切换的时间要求以及小区场强梯度的要求,从而使列车中高速运行的移动终端的重选和切换能够顺利完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确定相邻小区的重叠覆盖区域的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小区的第一拉远设备的第一信号;
获取第二小区的第二拉远设备的第二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是相邻小区;
将所述第一信号分路成第三信号和第四信号,其中所述第三信号的强度大于所述第四信号的强度;
将所述第二信号分路成第五信号和第六信号,其中所述第五信号的强度大于所述第六信号的强度;
将所述第三信号和所述第六信号引入所述第一小区的天线中;
将所述第四信号和所述第五信号引入所述第二小区的天线中;
确定所述第一小区的天线和所述第二小区的天线的重叠覆盖区域为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的重叠覆盖区域。
其中,所述第三信号的强度与所述第四信号的差为第一信号强度差,所述第五信号与所述第六信号的差为第二信号强度差;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差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差相同。
其中,将所述第三信号和所述第六信号引入所述第一小区的天线中的步骤具体为:
将所述第三信号和所述第六信号分别直接输入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一双极化天线中;或者
将所述第三信号直接输入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一单极化天线中,并将所述第六信号直接输入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二单极化天线中;或者
将所述第三信号和所述第六信号合路成第七信号,并将所述第七信号输入所述第一小区的天线中。
其中,将所述第四信号和所述第五信号引入所述第二小区的天线中的步骤具体为:
将所述第四信号和所述第五信号分别直接输入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双极化天线中;或者
将所述第四信号直接输入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三单极化天线中,并将所述第五信号直接输入所述第二小区的第四单极化天线中;或者
将所述第四信号和所述第五信号合路成第八信号,并将所述第八信号输入所述第二小区的天线中。
其中,所述第一拉远设备为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一远端射频单元,所述第一信号包括:所述第一远端射频单元的TXRX1端口输出的信号和/或RX2端口输出的信号;
所述第二拉远设备为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远端射频单元,所述第二信号包括:所述第二远端射频单元的TXRX1端口输出的信号和/或RX2端口输出的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小区中的天线和所述第二小区中的天线背向设置。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确定相邻小区的重叠覆盖区域的装置,包括:
位于第一小区中的第一拉远设备;
位于第二小区中的第二拉远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是相邻小区;
与所述第一拉远设备连接的第一差异化分流器件,用于将所述第一拉远设备输出的第一信号分路成第三信号和第四信号,其中所述第三信号的强度大于所述第四信号的强度;
与所述第二拉远设备连接的第二差异化分流器件,用于将所述第二拉远设备输出的第二信号分路成第五信号和第六信号,其中所述第五信号的强度大于所述第六信号的强度;
位于所述第一小区中且与所述第一差异化分流器件连接的天线,用于输入所述第三信号和所述第六信号;
位于所述第二小区中且与所述第二差异化分流器件连接的天线,用于输入所述第四信号和所述第五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差异化分流器件与所述第二差异化分流器件为相同的差异化分流器件。
其中,所述差异化分流器件为耦合器。
其中,上述装置中所述第一小区的天线包括:一第一双极化天线,所述第三信号和所述第六信号分别直接输入所述第一双极化天线中;或者
所述第一小区的天线包括:一第一单极化天线和一第二单极化天线,所述第三信号直接输入所述第一单极化天线中,所述第六信号直接输入所述第二单极化天线中;其中,所述第一单极化天线和所述第二单极化天线同位置、同向设置。
其中,上述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差异化分流器件连接的第一合路器,用于将所述第三信号和所述第六信号合路成第七信号,并将所述第七信号输入所述第一小区的天线中。
其中,上述装置中,所述第二小区的天线包括:一第二双极化天线,所述第四信号和所述五信号分别直接输入所述第二双极化天线中;或者
所述第二小区的天线包括:一第三单极化天线和一第四单极化天线,所述第四信号直接输入所述第三单极化天线中,所述第五信号直接输入所述第四单极化天线中;其中,所述第三单极化天线和所述第四单极化天线同位置、同向设置。
其中,上述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差异化分流器件连接的第二合路器,用于将所述第四信号和所述第五信号合路成第八信号,并将所述第八信号输入所述第二小区的天线中。
其中,所述第一拉远设备为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一远端射频单元,所述第一信号包括:所述第一远端射频单元的TXRX1端口输出的信号和/或RX2端口输出的信号;
所述第二拉远设备为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远端射频单元,所述第二信号包括:所述第二远端射频单元的TXRX1端口输出的信号和/或RX2端口输出的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小区中的天线和所述第二小区中的天线背向设置。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方案中,通过将相邻小区(如上述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的拉远设备(如上述第一拉远设备和第二拉远设备)的信号分路成强弱不同的两路信号,并将每个小区的强信号与相邻小区的弱信号引入本小区的覆盖天线中,实现在本小区覆盖区域中有信号强度较弱,并覆盖方向与本小区一致的邻小区信号(即异小区的强弱不同的信号覆盖同一区域),使本小区无线覆盖的相邻小区重叠覆盖区域,既能满足重选和切换的时间要求,又能保证其场强梯度要求,从而确保列车高速通行状态下相邻小区间的重选和切换顺利完成。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高铁GSM网络切换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第一种高铁GSM网络覆盖方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第二种高铁GSM网络覆盖方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确定相邻小区的重叠覆盖区域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的确定相邻小区的重叠覆盖区域的装置第一实施例架构图;
图6为本发明的确定相邻小区的重叠覆盖区域的装置第二实施例架构图;
图7为本发明的确定相邻小区的重叠覆盖区域的装置第三实施例架构图;
图8为本发明的确定相邻小区的重叠覆盖区域的装置第四实施例架构图;
图9为本发明的确定相邻小区的重叠覆盖区域的装置第五实施例架构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相邻小区的重叠覆盖区域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GSM网络相邻小区重叠区域覆盖存在高速运行状态下的移动终端在相邻小区间的重选和切换不能顺利完成的问题,提供一种确定相邻小区的重叠覆盖区域的方法和装置,可以保证高速运行的移动终端在相邻小区的重选和切换的时间要求以及小区场强梯度的要求,从而使列车中高速运行的移动终端在相邻小区间的重选和切换能够顺利完成。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确定相邻小区的重叠覆盖区域的方法,包括:
步骤11,获取第一小区的第一拉远设备的第一信号;
步骤12,获取第二小区的第二拉远设备的第二信号,其中第一小区与第二小区是相邻小区;
步骤13,将第一信号分路成第三信号和第四信号,其中第三信号的强度大于第四信号的强度;
步骤14,将第二信号分路成第五信号和第六信号,其中第五信号的强度大于第六信号的强度;
步骤15,将第三信号和第六信号引入第一小区的天线中;
步骤16,将第四信号和第五信号引入第二小区的天线中;
步骤17,确定第一小区的天线和第二小区的天线的重叠覆盖区域为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的重叠覆盖区域。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通过将相邻小区(如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的拉远设备(如第一拉远设备和第二拉远设备)的信号分路成强弱不同的两路信号,并将每个小区的强信号与相邻小区的弱信号引入本小区的覆盖天线中,实现在本小区覆盖区域中有信号强度较弱,并覆盖方向与本小区一致的邻小区信号(即异小区的强弱不同的信号覆盖同一区域),使本小区无线覆盖的相邻小区重叠覆盖区域,既能满足重选和切换的时间要求,又能保证其场强梯度要求,从而确保列车高速通行状态下在相邻小区间的重选和切换顺利完成。
优选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三信号的强度与第四信号的差为第一信号强度差,第五信号与第六信号的差为第二信号强度差;第一信号强度差与第二信号强度差相同。小区重选和切换时,由于上述相邻小区的信号强度差相同,确保了在重叠覆盖区域内有始终一致的信号强度差,避免出现由于多径、阴影等原因造成的目标小区信号变差甚至弱于服务小区信号的情况。
进一步地,上述实施例中,步骤15具体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1)将第三信号和第六信号分别直接输入第一小区的第一双极化天线中(如图5所示,当然,该第一拉远设备另一输出端口RX2输出的信号直接输入至一单极化天线或者一双极化天线中);或者
(2)将第三信号直接输入第一小区的第一单极化天线中,并将第六信号直接输入第一小区的第二单极化天线中,其中该第一单极化天线可以是第一小区原有的天线,第二单极化天线可以是在该第一小区中新增加的天线;或者
(3)将第三信号和第六信号合路成第七信号,并将第七信号输入第一小区的天线中;具体实现方法是:合路后的第七信号既可以输入第一小区的一双极化天线中,也可以是输入第一小区的一单极化天线中(如图6所示,即该图6所示的天线可以为一双极化天线,也可是两个单极化天线,当是两个单极化天线时,第一合路器输出信号至一单极化天线中,RX2端口输出的信号至另一单极化天线中)。
同样的,对于第二小区(即第一小区的邻小区)中,上述步骤16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1)将第四信号和第五信号分别直接输入第二小区的第二双极化天线中(如图5所示,当然,该第二拉远设备的另一输出端口RX2输出的信号也可以是直接输入一单极化天线或者一双极化天线中);或者
(2)将第四信号直接输入第二小区的第三单极化天线中,并将第五信号直接输入第二小区的第四单极化天线中;其中该第三单极化天线是第二小区原有的天线,第四单极化天线可以是在该第二小区中新增加的天线;或者
(3)将第四信号和第五信号合路成第八信号,并将第八信号输入第二小区的天线中(如图6所示,即该图6所示的天线可以为一双极化天线,也可是两个单极化天线,当是两个单极化天线时,第二合路器输出信号至一单极化天线中,RX2端口输出的信号至另一单极化天线中);合路后的第八信号既可以输入第二小区的一双极化天线中,也可以是输入第二小区的一单极化天线中。
具体实现时,上述第一小区中的第一拉远设备为第一小区的第一远端射频单元(RRU1),第一信号包括:第一远端射频单元的TXRX1端口输出的信号和/或RX2端口输出的信号;
第二拉远设备为第二小区的第二远端射频单元(RRU2),第二信号包括:第二远端射频单元的TXRX1端口输出的信号和/或RX2端口输出的信号。
其中,第一信号包括:第一远端射频单元的TXRX1端口输出的信号时,实现架构图如图5所示,在第一小区中,只将RRU1的TXRX1端口输出的信号进行分路,分成强弱不同的两路信号,并将其中的一路弱信号引入第二小区(第一小区的邻小区)的天线中,RX2端口输出的信号直接引入该第一小区的天线中(其中,该天线可以是一个双极化天线,也可以是一个单极化天线);第二小区中,只将RRU2的TXRX1端口输出的信号进行分路,分成强弱不同的两路信号,并将其中的一路弱信号引入第一小区(第二小区的邻小区)的天线中,该第二小区的RRU2的RX2端口输出的信号直接输入该第二小区的天线中(其中,该天线可以是一个双极化天线,也可以是一个单极化天线)。
图6为图5所示的方案中,TXRX1端口输出的信号分路成强弱不同的两路信号后,再合路成一路信号,并引入本小区的天线中的架构示意图。
第一信号包括:第一远端射频单元的RX2端口输出的信号时,实现架构如图7所示,在第一小区中,只将RRU1的RX2端口输出的信号进行分路,分成强弱不同的两路信号,并将其中的一路弱信号引入第二小区(第一小区的邻小区)的天线中;第二小区中,只将RRU2的RX2端口输出的信号进行分路,分成强弱不同的两路信号,并将其中的一路弱信号引入第一小区(第二小区的邻小区)的天线中。
图8为图7所示的方案中,RX2端口输出的信号分路成强弱不同的两路信号后,再合路成一路信号,并引入本小区的天线中。
第一信号包括:第一远端射频单元的TXRX1端口输出的信号和RX2端口输出的信号时,实现架构如图9所示,在第一小区中,将RRU1的TXRX1端口输出的信号进行分路,分成强弱不同的两路信号,并将RX2端口输出的信号进行分路,分成强弱不同的两路信号,并将其中的TXRX1端口和RX2端口输入的信号分路成的两路弱信号引入第二小区(第一小区的邻小区)的天线中;第二小区中,将RRU2的TXRX1端口输出的信号进行分路,分成强弱不同的两路信号,并将RX2端口输出的信号进行分路,分成强弱不同的两路信号,并将其中的TXRX1端口和RX2端口输入的信号分路成的两路弱信号引入第一小区(第二小区的邻小区)的天线中。
优选的,上述第一小区中的天线和第二小区中的天线背向设置,以实现精确设计和便捷调整高铁等高速运行交通路线上的邻区重叠覆盖区域。
下面结合具体应用说明上述方法的实现过程:
再如图5-图10,上述第一信号分路时,可以通过一耦合器来实现,本小区的强信号与邻小区的弱信号合路时,可以通过一合路器来实现,其中,合路器为可选;图10为相邻小区的重叠覆盖区域效果示意图。
该方法通过耦合器将两个不同小区中的拉远设备的信号分别分路成强弱两个信号,将每个小区的强信号与相邻小区的弱信号合路,引入本小区的覆盖天线中(或采用增加天线等其他方式),实现在本小区覆盖区域中有信号强度较弱,但覆盖方向图与本小区一致的邻小区信号。
如图5-图10所示,按照该方法实施后,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设置和调整重叠覆盖区大小:
耦合器设置:采用10dB耦合器,可以实现同覆盖区域内,主覆盖小区信号比邻区信号强10dB左右,重叠覆盖区域长度可以满足事件要求;如建设后实测反映重叠覆盖区过小,可以将耦合器换为6dB或更小,使主覆盖小区和邻区信号差变小,重叠覆盖区增大;如建设后实测反映重叠覆盖区过大,可以采用大于10dB的耦合器,以满足事件要求。
天线方向角设置:在小区规划时,可以按照覆盖需求合理设置天线方向角和下倾角。两小区信号接入同一天线发射时,建网后通过调整天线方向角和下倾角,可以控制覆盖区域的大小和形状,以和其它RRU覆盖的同小区良好配合;两小区信号接入不同天线发射时,建网后可以通过分别调整两天线方向角和下倾角的手段来修正重叠覆盖区域的大小、形状,以及控制整个覆盖区域的大小和形状。
输入功率设置:在小区设置过程中,通过链路预算可以确定RRU远端的输出功率,实现良好覆盖;当实测发现两小区覆盖均有偏差时,可以通过调整RRU输出功率来实现覆盖区域的调整。
由以上耦合器设置方式,可以实现重叠覆盖区域内两小区的信号梯度良好,并通过设备调整,边界小区和重叠覆盖区大小和形状可以通过调整输入功率和天线方向角有效修正,最终能够实现整个重叠覆盖区域的精确设计和便捷调整。
本发明的上述方法通过将邻小区的弱信号引入本小区的天线中,相邻小区的信号从同一天线(如引入上述一双极化天线)或同位置天线(如上述的两个单极化天线同位置、同向设置)同向发出来,实现的良好的小区间重选和切换,保证一定的重叠覆盖距离,该区域精准且方便调整;并通过输入端耦合器器件来控制两小区信号强弱差异,以及将相邻小区的信号从同一天线或同位置天线同向发出以保证重叠覆盖区信号差的恒定来实现小区间重选和切换,确保在重叠覆盖区域内有始终一致的信号强度差,避免出现由于多径、阴影等原因造成的目标小区信号变差甚至弱于服务小区信号的情况。
再如图5-图10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确定相邻小区的重叠覆盖区域的装置,包括:
位于第一小区中的第一拉远设备;
位于第二小区中的第二拉远设备;其中,第一小区与第二小区是相邻小区;
与第一拉远设备连接的第一差异化分流器件,用于将第一拉远设备输出的第一信号分路成第三信号和第四信号,其中第三信号的强度大于第四信号的强度;
与第二拉远设备连接的第二差异化分流器件,用于将第二拉远设备输出的第二信号分路成第五信号和第六信号,其中第五信号的强度大于第六信号的强度;
位于第一小区中且与第一差异化分流器件连接的天线,用于输入第三信号和第六信号;
位于第二小区中且与第二差异化分流器件连接的天线,用于输入第四信号和第五信号。
其中,第一差异化分流器件与第二差异化分流器件为相同的差异化分流器件。
其中,差异化分流器件为耦合器。
第一小区的天线包括:一第一双极化天线,第三信号和第六信号分别直接输入第一双极化天线中;或者
第一小区的天线包括:一第一单极化天线和一第二单极化天线,第三信号直接输入第一单极化天线中,第六信号直接输入第二单极化天线中;其中,第一单极化天线和第二单极化天线同位置、同向设置;
优选的,上述装置,还包括:与第一差异化分流器件连接的第一合路器,用于将第三信号和第六信号合路成第七信号,并将第七信号输入第一小区的天线中。
第二小区的天线包括:一第二双极化天线,第四信号和五信号分别直接输入第二双极化天线中;或者
第二小区的天线包括:一第三单极化天线和一第四单极化天线,第四信号直接输入第三单极化天线中,第五信号直接输入第四单极化天线中;其中,第三单极化天线和第四单极化天线同位置、同向设置。
优选的,上述的装置还包括:与第二差异化分流器件连接的第二合路器,用于将第四信号和第五信号合路成第八信号,并将第八信号输入第二小区的天线中。
优选的,第一拉远设备为第一小区的第一远端射频单元,第一信号包括:第一远端射频单元的TXRX1端口输出的信号和/或RX2端口输出的信号;
第二拉远设备为第二小区的第二远端射频单元,第二信号包括:第二远端射频单元的TXRX1端口输出的信号和/或RX2端口输出的信号;具体实现架构如图5-图9所示;
其中,图5所示的是将相邻的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中的RRU的端口输出的信号进行分路,分成强弱不同的信号,并将邻小区的弱信号直接引入本小区的天线中,以实现移动终端在高速移动状态下在相邻小区间的顺利重选和切换。
图6所示是:在图5所示的架构上,邻小区的弱信号引入本小区中后,本小区的强信号与引入的弱信号进行合路后,再引入本小区的天线中的架构。
图7所示的是将相邻的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中的RRU的RX2端口输出的信号进行分路的情况,原理与图5所示TXRX1输出的信号进行分路的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图8是在图7所示的架构上,邻小区的弱信号引入本小区中后,本小区的强信号与引入的弱信号进行合路后,再引入本小区的天线中的架构。
图9是将相邻的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中的RRU的两个端口(TXRX1和RX2)输出的信号进行分路,分成强弱不同的信号,并将邻小区的弱信号直接引入本小区的天线中,以实现移动终端在高速移动状态下顺利重选和切换。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小区中的天线和第二小区中的天线背向设置,实现精确设计和便捷调整高铁等高速运行交通路线上的邻区重叠覆盖区域。
本发明的该装置实施例,采用拉远设备、耦合器(或其他信号差异化分流器件)、合路器(可选)、天线,通过将相邻小区的无线信号按需求分为强弱的两路,分别输入背向的两个天线,异小区的强弱不同的信号覆盖同一区域,并保证覆盖方向图的高度一致性;实现精确设计和便捷调整高铁等高速运行交通路线上的邻区重叠覆盖区域。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确定相邻小区的重叠覆盖区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小区的第一拉远设备的第一信号;
获取第二小区的第二拉远设备的第二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是相邻小区;
将所述第一信号分路成第三信号和第四信号,其中所述第三信号的强度大于所述第四信号的强度;
将所述第二信号分路成第五信号和第六信号,其中所述第五信号的强度大于所述第六信号的强度;
将所述第三信号和所述第六信号引入所述第一小区的天线中;
将所述第四信号和所述第五信号引入所述第二小区的天线中;
确定所述第一小区的天线和所述第二小区的天线的重叠覆盖区域为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的重叠覆盖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信号的强度与所述第四信号的差为第一信号强度差,所述第五信号与所述第六信号的差为第二信号强度差;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差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差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三信号和所述第六信号引入所述第一小区的天线中的步骤具体为:
将所述第三信号和所述第六信号分别直接输入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一双极化天线中;或者
将所述第三信号直接输入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一单极化天线中,并将所述第六信号直接输入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二单极化天线中;或者
将所述第三信号和所述第六信号合路成第七信号,并将所述第七信号输入所述第一小区的天线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四信号和所述第五信号引入所述第二小区的天线中的步骤具体为:
将所述第四信号和所述第五信号分别直接输入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双极化天线中;或者
将所述第四信号直接输入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三单极化天线中,并将所述第五信号直接输入所述第二小区的第四单极化天线中;或者
将所述第四信号和所述第五信号合路成第八信号,并将所述第八信号输入所述第二小区的天线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远设备为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一远端射频单元,所述第一信号包括:所述第一远端射频单元的TXRX1端口输出的信号和/或RX2端口输出的信号;
所述第二拉远设备为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远端射频单元,所述第二信号包括:所述第二远端射频单元的TXRX1端口输出的信号和/或RX2端口输出的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小区中的天线和所述第二小区中的天线背向设置。
7.一种确定相邻小区的重叠覆盖区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位于第一小区中的第一拉远设备;
位于第二小区中的第二拉远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是相邻小区;
与所述第一拉远设备连接的第一差异化分流器件,用于将所述第一拉远设备输出的第一信号分路成第三信号和第四信号,其中所述第三信号的强度大于所述第四信号的强度;
与所述第二拉远设备连接的第二差异化分流器件,用于将所述第二拉远设备输出的第二信号分路成第五信号和第六信号,其中所述第五信号的强度大于所述第六信号的强度;
位于所述第一小区中且与所述第一差异化分流器件连接的天线,用于输入所述第三信号和所述第六信号;
位于所述第二小区中且与所述第二差异化分流器件连接的天线,用于输入所述第四信号和所述第五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差异化分流器件与所述第二差异化分流器件为相同的差异化分流器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异化分流器件为耦合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小区的天线包括:一第一双极化天线,所述第三信号和所述第六信号分别直接输入所述第一双极化天线中;或者
所述第一小区的天线包括:一第一单极化天线和一第二单极化天线,所述第三信号直接输入所述第一单极化天线中,所述第六信号直接输入所述第二单极化天线中;其中,所述第一单极化天线和所述第二单极化天线同位置、同向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与所述第一差异化分流器件连接的第一合路器,用于将所述第三信号和所述第六信号合路成第七信号,并将所述第七信号输入所述第一小区的天线中。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小区的天线包括:一第二双极化天线,所述第四信号和所述五信号分别直接输入所述第二双极化天线中;或者
所述第二小区的天线包括:一第三单极化天线和一第四单极化天线,所述第四信号直接输入所述第三单极化天线中,所述第五信号直接输入所述第四单极化天线中;其中,所述第三单极化天线和所述第四单极化天线同位置、同向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与所述第二差异化分流器件连接的第二合路器,用于将所述第四信号和所述第五信号合路成第八信号,并将所述第八信号输入所述第二小区的天线中。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远设备为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一远端射频单元,所述第一信号包括:所述第一远端射频单元的TXRX1端口输出的信号和/或RX2端口输出的信号;
所述第二拉远设备为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远端射频单元,所述第二信号包括:所述第二远端射频单元的TXRX1端口输出的信号和/或RX2端口输出的信号。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小区中的天线和所述第二小区中的天线背向设置。
CN201110224678.4A 2011-08-05 2011-08-05 一种确定相邻小区的重叠覆盖区域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29173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24678.4A CN102917368B (zh) 2011-08-05 2011-08-05 一种确定相邻小区的重叠覆盖区域的方法和装置
PCT/CN2012/079583 WO2013020477A1 (zh) 2011-08-05 2012-08-02 一种确定相邻小区的重叠覆盖区域的方法、装置、计算机程序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24678.4A CN102917368B (zh) 2011-08-05 2011-08-05 一种确定相邻小区的重叠覆盖区域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17368A CN102917368A (zh) 2013-02-06
CN102917368B true CN102917368B (zh) 2015-02-04

Family

ID=47615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24678.4A Active CN102917368B (zh) 2011-08-05 2011-08-05 一种确定相邻小区的重叠覆盖区域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17368B (zh)
WO (1) WO201302047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09569B2 (en) * 2013-09-19 2017-03-28 Cisco Technology, Inc. High-speed mobile broadband access by slewing between vehicular narrowbeam transceiver and fixed transceivers along prescribed path
CN105722110A (zh) * 2014-12-05 2016-06-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覆盖距离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4660320B (zh) * 2015-02-06 2018-05-0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05682103A (zh) * 2015-12-25 2016-06-15 上海邮电设计咨询研究院有限公司 对现有的lte通信网络进行改造的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86795A2 (en) * 2003-03-28 2004-10-07 Motorola Inc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coverage area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713774A (zh) * 2004-06-22 2005-12-28 法国无线电话公司 用于计算2g-3g相邻性的方法和系统
WO2010128576A1 (ja) * 2009-05-08 2010-11-1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網管理システム、無線カバレッジ調節方法および無線カバレッジ調節用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9226B (zh) * 2009-07-21 2012-12-2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异系统间相邻小区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1778438B (zh) * 2010-01-25 2012-09-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协作通信方法和设备、切换方法及基站控制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86795A2 (en) * 2003-03-28 2004-10-07 Motorola Inc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coverage area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713774A (zh) * 2004-06-22 2005-12-28 法国无线电话公司 用于计算2g-3g相邻性的方法和系统
WO2010128576A1 (ja) * 2009-05-08 2010-11-1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網管理システム、無線カバレッジ調節方法および無線カバレッジ調節用プログラム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高速列控环境下GSM-R中重叠区分析;张运亭;《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231;第2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020477A1 (zh) 2013-02-14
CN102917368A (zh) 2013-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413146A1 (en)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an air-to-grou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2917368B (zh) 一种确定相邻小区的重叠覆盖区域的方法和装置
CN105578506B (zh) 一种轨道交通高速移动环境下基于信道信息的切换方法
CN101378343B (zh) 一种实现高速公路车辆宽带通信的方法
CN105357725B (zh) 一种降低卫星通信系统切换时延的方法
CN104427515B (zh) 无线网络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04735681B (zh) 高铁环境中lte网络的设置方法
WO201801939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ausing a mobile device to travel based on a network condition
CN103517274B (zh) 支持高铁移动通信的无重叠无线覆盖系统及其切换方法
CN102647725B (zh) 一种邻区规划中确定邻小区优先级的方法和装置
CN109862505A (zh) 基于车路协同的隧道内车辆追踪定位系统及追踪定位方法
CN103237324B (zh) 一种地理位置信息辅助lte系统快速切换判决方法
CN105915269B (zh) 一种高铁宽带专网高动态lte转换技术的微波开关型多出多入天线系统
CN102075986B (zh) 组合式中继系统及其状态切换方法
CN102883382B (zh) 一种轨道交通中无线介质切换系统及其方法
CN105246089A (zh) 用于移动式自适应无线网络中继器的方法和装置
CN101848470A (zh) 弱场强地区的列车移动通信系统
CN101515669B (zh) 铁路电视单频网多天线系统
CN103139789A (zh) 一种高速场景下的连续隧道网络覆盖方法
CN105959983B (zh) 基于阿波罗尼斯圆的车联网簇关联边界和簇间切换方法
CN104883218B (zh) 基于波束切换的高压输电线架设区域无人机通信装置及与无人机通信的方法
KR101524198B1 (ko) 이동형 중계국 주행 경로 설정 방법
CN103188689A (zh) 一种高速铁路沿线通讯基站的天线装置
WO2013091378A1 (zh) 一种频带模式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2571165B (zh) 高速移动环境中实现信号接收的方法和移动直放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