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16887A - 基于带内虚通道的OpenFlow带外组网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带内虚通道的OpenFlow带外组网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16887A
CN102916887A CN2012104083076A CN201210408307A CN102916887A CN 102916887 A CN102916887 A CN 102916887A CN 2012104083076 A CN2012104083076 A CN 2012104083076A CN 201210408307 A CN201210408307 A CN 201210408307A CN 102916887 A CN102916887 A CN 1029168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nd
virtual channel
control plane
switching equipment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0830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16887B (zh
Inventor
李勇
苏厉
周烨
杨旭
金德鹏
曾烈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21040830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168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9168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168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168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1688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带内虚通道的OpenFlow带外组网方法,包括:S1、建立数据平面;S2、分析所述数据平面的物理拓扑结构,在每个资源簇中选定一个交换设备与控制器直接相连;S3、在每个资源簇中,以选定的所述交换设备为根节点,构建连接所述资源簇内各个交换设备的树,得到L个树;S4、在所述控制平面的所有物理链路中,建立虚通道,得到基于带内虚通道的控制平面,所述物理链路包括所述L个树和所述根节点与所述控制器直接相连的控制链路。本发明利用带内控制方式节省了资源消耗、保证了鲁棒性,同时利用虚通道的方式实现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的隔离、保证了安全性。

Description

基于带内虚通道的OpenFlow带外组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带内虚通道的OpenFlow带外组网方法。
背景技术
OpenFlow是一种部署在交换机上,基于流分类的新型网络实验技术,其核心是根据流表来对网络数据流进行分类,并根据制定规则对各种数据流分别处理。OpenFlow技术能实现现有互联网与未来新型实验网络的共存,因此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并在未来网络研究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OpenFlow网络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网络实验平台的搭建,比如GENI(Global Environment for Network Innovations,GENI)、FIRE(Future Internet Research & Experimentation,FIRE)、TUNIE(TsinghuaUniversity Network Innovation Environment,TUNIE)等。GENI在全美搭建的骨干网由OpenFlow交换机组成,正在下一级校园网中推广使用OpenFlow交换机、OpenFlow无线路由接入器(Access Point,AP)。FIRE计划在欧洲搭建基于OpenFlow的实验平台,从硬件设备到网络应用。TUNIE搭建了包括OpenFlow交换机、OpenFlow AP等硬件设备,和控制器等软件的OpenFlow网络实验平台。可见,搭建OpenFlow网络,不仅有学术研究价值,同时还有实际部署需求。这就凸显了OpenFlow组网方案的研究必要性。
OpenFlow网络一般包括OpenFlow交换机、OpenFlow AP、控制器、主机终端等各种软硬件设备。OpenFlow组网需要分别建立数据平面和控制平面:建立数据平面,即是建立物理拓扑;建立控制平面,即是实现控制器对全网的控制。
具体地,根据建立控制通道的方式不同,现有技术方案包括带内控制和带外控制两种。在带外控制中,控制器与每个OpenFlow交换设备直接相连,建立独立于数据平面的物理链路,作为专属控制通道,最终形成独立于数据平面的控制平面。在带内控制中,控制器只需要与部分OpenFlow交换设备直接相连,然后借助数据平面中的物理链路实现与其他OpenFlow交换设备的可达;其中,控制器与各个交换设备的控制通信流量,与数据平面中的数据流量之间不隔离,即没有形成独立于数据平面的控制平面。
这两种技术方案各有优劣,主要体现在资源消耗、隔离性、安全性、鲁棒性等方面:在建立控制平面的过程中,带外控制方式对端口资源的消耗要多于带内控制;带外控制实现了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的良好隔离,两个平面中的数据流量分别传输;带内控制由于没有建立独立的控制平面,控制平面的数据流量在数据平面的物理链路中传输,因此无法实现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的隔离;在带外控制中,控制平面与数据平面实现良好隔离,因此控制平面的数据有较好安全性;在带内控制中,控制平面的数据与数据平面的数据混合,安全性较差;在带外控制中,由于控制器与每个OpenFlow交换设备之间直接相连,如果某条控制链路失效,控制器就失去对1个交换设备的控制。在带内控制中,控制平面中有2类控制链路,第1类是控制器与OpenFlow交换设备之间的物理链路,第2类是OpenFlow交换设备之间的物理链路。如果第1类链路失效,控制器可能失去对多个交换设备的控制;如果第2类链路失效,控制器可以重新运行生成树协议,寻找其他路径来保证控制器对每个交换设备的控制。
目前,尚未有研究者提出一种融合上述两种方式优点的组网方案,既节省资源消耗,又有良好的隔离性、安全性、鲁棒性。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融合带内控制和带外控制两种方案优点的组网方法,既能节省资源消耗,又有良好的隔离性、安全性、鲁棒性。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带内虚通道的OpenFlow带外组网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S1、建立数据平面;
S2、分析所述数据平面的物理拓扑结构,所述物理拓扑由L个之间互不连通的资源簇构成,分别在每个所述资源簇中选定一个交换设备与控制器直接相连;
S3、在每个所述资源簇中,以选定的所述交换设备为根节点,构建连接所述资源簇内各个交换设备的树,得到L个树,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交换设备构成的控制链路和所述L个树构成控制平面;
S4、在所述控制平面的所有物理链路中,建立虚通道,得到基于带内虚通道的控制平面,所述物理链路包括所述L个生成树和所述根节点与所述控制器直接相连的控制链路。
优选地,所述基于带内虚通道的控制平面独立于所述数据平面。
优选地,步骤S4中建立虚通道的方法包括:
S41、所述控制器为所述控制平面选择一个虚拟局域网号;
S42、将所述控制平面的所有物理链路的两个端口加入所述虚拟局域网号,从而建立基于虚拟局域网技术的虚通道。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利用带内控制方式节省了资源消耗、保证了鲁棒性,同时利用虚通道的方式实现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的隔离、保证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出的基于带内虚通道的OpenFlow带外组网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提出的基于带内虚通道的OpenFlow带外组网方法中的具体结构;
图3是本发明提出方法的部署过程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带内虚通道的OpenFlow带外组网方法,来建立OpenFlow网络。具体地,建立OpenFlow网络,包括建立数据平面和控制平面两部分。建立数据平面即是建立OpenFlow物理拓扑,在数据平面建立之后,再建立控制平面。建立控制平面,即是部署控制器与OpenFlow交换设备之间的控制通道,以实现控制器对整个OpenFlow网络的集中控制。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1、建立数据平面;
S2、分析所述数据平面的物理拓扑结构,假设整个数据平面中有n个交换设备,并由L(1≤L<n)个连通子图构成,则所述物理拓扑由L个之间互不连通的资源簇构成,采用带内控制的思路,分别在每个所述资源簇中选定一个交换设备与控制器直接相连;这样,控制器与L个交换设备之间直接有物理链路相连。
S3、在每个所述资源簇中,以选定的所述交换设备为根节点,运行生成树协议,构建连接所述资源簇内各个交换设备的生成树,得到L个生成树,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交换设备构成的控制链路和所述L个树构成控制平面;在实际部署中,可以按照实际需求来自主选择特定的交换设备与控制器连接,但得到的必须是相同生成树。
此时,控制器与L个交换设备直接相连,在各个资源簇内部,又存在以这些交换设备为根节点的生成树。因此,控制器已经与每个交换设备实现相连,可以对整个网络进行控制。
S4、在所述控制平面的所有物理链路中,建立虚通道,得到基于带内虚通道的独立于所述数据平面的控制平面,所述物理链路包括所述L个生成树和所述根节点与所述控制器直接相连的控制链路,且控制器与OpenFlow交换设备直接相连的物理链路不属于数据平面。
虚通道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多种选择,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Area Network,VLAN)技术可以作为其中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来进行实际部署。控制器可以根据数据平面中的VLAN技术使用情况,结合自身的管理信息,为所述控制平面选择一个VLAN号。然后将所述控制平面的所有物理链路的两个端口加入所述VLAN号,从而建立基于VLAN技术的虚通道。
实施例2: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带内虚通道的OpenFlow带外组网方法,本实施例以图3为实例说明基于本发明进行OpenFlow组网的过程,主要描述控制平面的建立过程。如图3所示,所有的交换设备都是OpenFlowAP,这些AP通过安装OpenWRT固件来实现对OpenFlow的支持。
在图3中,物理拓扑只有1个资源簇,即所有AP构成一个连通图。为了建立控制平面,需要在物理拓扑中选定物理链路,作为控制平面中的通信通道。如图3所示,虚线表示控制平面、实线表示数据平面。将控制器的对应网卡、控制平面中每条链路的两端端口都加入同一个VLAN,同时给控制平面中的数据包打上VLAN标签,这样就利用虚通道实现了控制平面与数据平面的隔离。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3)

1.一种基于带内虚通道的OpenFlow带外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S1、建立数据平面;
S2、分析所述数据平面的物理拓扑结构,所述物理拓扑由L个之间互不连通的资源簇构成,分别在每个所述资源簇中选定一个交换设备与控制器直接相连;
S3、在每个所述资源簇中,以选定的所述交换设备为根节点,构建连接所述资源簇内各个交换设备的树,得到L个树,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交换设备构成的控制链路和所述L个树构成控制平面;
S4、在所述控制平面的所有物理链路中,建立虚通道,得到基于带内虚通道的控制平面,所述物理链路包括所述L个生成树和所述根节点与所述控制器直接相连的控制链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带内虚通道的控制平面独立于所述数据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建立虚通道的方法包括:
S41、所述控制器为所述控制平面选择一个虚拟局域网号;
S42、将所述控制平面的所有物理链路的两个端口加入所述虚拟局域网号,从而建立基于虚拟局域网技术的虚通道。
CN201210408307.6A 2012-10-23 2012-10-23 基于带内虚通道的OpenFlow带外组网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168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08307.6A CN102916887B (zh) 2012-10-23 2012-10-23 基于带内虚通道的OpenFlow带外组网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08307.6A CN102916887B (zh) 2012-10-23 2012-10-23 基于带内虚通道的OpenFlow带外组网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16887A true CN102916887A (zh) 2013-02-06
CN102916887B CN102916887B (zh) 2015-06-17

Family

ID=47615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08307.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16887B (zh) 2012-10-23 2012-10-23 基于带内虚通道的OpenFlow带外组网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16887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29427A (zh) * 2013-12-25 2014-04-16 南京未来网络产业创新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自定义多级流表增量更新的流表转换方法
CN103986663A (zh) * 2014-05-08 2014-08-1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数据中心及其实现数据处理的方法和网络控制器
CN104219076A (zh) * 2013-06-03 2014-12-17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设备快速自动发现的方法及装置
CN104253767A (zh) * 2013-06-27 2014-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分片网络的实现方法及一种交换机
CN104426789A (zh) * 2013-08-23 2015-03-1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软件定义网络中的转发设备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06464583A (zh) * 2014-05-05 2017-02-22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实现具有开放流数据和控制平面的云计算机中的3g分组核心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ICK MCKEOWN 等: "OpenFlow: Enabling Innovation in Campus Networks", 《 ACM SIGCOMM COMPUTER COMMUNICATION REVIEW》 *
OPEN NETWORKING FOUNDATION: "《OpenFlow Switch Specification》", 6 September 2012 *
SKOLDSTROM, P 等: "Network Virtualization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in OpenFlow-based Wide Area Networks", 《2012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 (ICC)》 *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19076A (zh) * 2013-06-03 2014-12-17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设备快速自动发现的方法及装置
CN104253767A (zh) * 2013-06-27 2014-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分片网络的实现方法及一种交换机
CN104253767B (zh) * 2013-06-27 2017-1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分片网络的实现方法及一种交换机
CN104426789A (zh) * 2013-08-23 2015-03-1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软件定义网络中的转发设备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04426789B (zh) * 2013-08-23 2017-08-11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软件定义网络中的转发设备控制方法及设备
US10091054B2 (en) 2013-08-23 2018-10-02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Controlling forwarding devices in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
CN103729427A (zh) * 2013-12-25 2014-04-16 南京未来网络产业创新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自定义多级流表增量更新的流表转换方法
CN103729427B (zh) * 2013-12-25 2017-08-29 南京未来网络产业创新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自定义多级流表增量更新的流表转换方法
CN106464583A (zh) * 2014-05-05 2017-02-22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实现具有开放流数据和控制平面的云计算机中的3g分组核心
CN103986663A (zh) * 2014-05-08 2014-08-1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数据中心及其实现数据处理的方法和网络控制器
CN103986663B (zh) * 2014-05-08 2018-03-2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数据中心及其实现数据处理的方法和网络控制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16887B (zh) 2015-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16887B (zh) 基于带内虚通道的OpenFlow带外组网方法
CN104158747B (zh) 网络拓扑发现方法和系统
KR100973695B1 (ko) 노드 장치 및 스패닝 트리를 이용한 최단 경로 결정 방법
CN103534982B (zh) 保护业务可靠性的方法、设备及网络虚拟化系统
US9515845B2 (en) Utility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CN103346979B (zh) 一种spbm网络中的流量分配方法及设备
CN108184239B (zh) 一种时延受限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中继节点部署方法
CN103179046A (zh) 基于openflow的数据中心流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3986651A (zh) 一种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6330697A (zh) 混合型网络生成树建立方法、备援方法与其控制系统
CN105007587B (zh) 一种具有网络选择功能的多网络覆盖设备及方法
CN105790990A (zh) 一种监管配用电通信业务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3155501A (zh) 通信系统、控制设备、设置处理规则的方法和程序
CN101764706A (zh) 基于epa网桥的链路冗余控制方法
CN102223312B (zh) 一种基于链路状态的流量控制方法和设备
CN102572905A (zh) 一种双归保护倒换方法和系统
CN103209318A (zh) 一种网络摄像机
CN103026666A (zh) 用于路由以太数据包的以太交换机和方法
CN106358257B (zh) 一种无线通信网络配置实现方法
CN104639437A (zh) 堆叠系统中广播报文的转发方法及装置
US8675523B2 (en) Optimized spanning tree construction based on parameter selection
CN210298098U (zh) 一种基于蓝牙Mesh的工业嵌入式网关、系统及通信设备
CN102612109A (zh) 基于拓扑优化和降低干扰的无线Mesh网络路由信道联合分配方法
CN102802280A (zh) 一种无线网格网络
CN107070681B (zh) 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dn的网络拓扑获取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17

Termination date: 2021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