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16857A - 一种堆叠分裂的快速检测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堆叠分裂的快速检测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16857A
CN102916857A CN2012104453529A CN201210445352A CN102916857A CN 102916857 A CN102916857 A CN 102916857A CN 2012104453529 A CN2012104453529 A CN 2012104453529A CN 201210445352 A CN201210445352 A CN 201210445352A CN 102916857 A CN102916857 A CN 1029168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bfd
member device
source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4535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16857B (zh
Inventor
徐海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ip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ip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ip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ip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44535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1685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9168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168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168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168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堆叠分裂的快速检测方法,包括:A、堆叠系统的各个成员设备创建VLAN接口,并在所述VLAN接口上配置地址信息,将所述VLAN接口设置为关闭状态;B、各个成员设备根据创建的堆叠检测链路,生成包含其它所有成员设备地址信息的地址解析表;C、当某成员设备检测到虚拟交换链路发生故障后,启动其关闭的VLAN接口,并在启动的VLAN接口上创建双向转发检测BFD会话,根据地址解析表中的地址信息封装BFD检测报文与对端成员设备进行交互;D、本地BFD会话达到握手完成UP状态后的成员设备,根据设定的主设备比较选举规则,比较所接收的BFD检测报文中的源地址信息和目的地址信息确定自身为从设备时,关闭其所有业务接口。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堆叠分裂的快速检测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堆叠分裂的快速检测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通信领域,特别涉及堆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堆叠分裂的快速检测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堆叠技术是通过堆叠电缆将多台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通常是交换机)连接在一起组成堆叠系统,以便在有限的空间内提供尽可能多的端口;堆叠系统中的这些网络设备统称为堆叠系统的成员设备。随着网络稳定性和设备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申请人在传统堆叠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高端网络设备的虚拟交换技术(VST,Virtual Switching Technology)。虚拟交换技术是一种基于堆叠系统,把多台物理设备虚拟为单一虚拟设备使用的技术,每两台成员设备之间建立的堆叠链路称为虚拟交换链路(VSL,Virtual Switching link)。在基于虚拟交换技术的堆叠系统中,只有一台成员设备充当堆叠系统中控制者和管理者的角色,称为主设备,其他成员设备称为从设备。参与堆叠的所有成员设备使用相同的全局配置,包括IP地址、虚拟局域网(VLAN)、路由协议等;但只有主设备的全局配置生效,即只有主设备处于激活(Active)状态,从设备的全局配置不生效。图1为现有技术中应用虚拟交换技术的堆叠系统的网络模型示意图。
当堆叠系统中某段虚拟交换链路故障时,无法与主设备连通但相互能够连通的多台从设备之间通过选举将其中一个从设备升级为主设备,此时堆叠系统中将出现两个或多个全局配置完全相同的主设备,该过程被称为堆叠分裂。堆叠系统分裂后,对于堆叠系统以外的网络来说,堆叠系统对应的逻辑设备被分裂为两个或多个逻辑设备,这些逻辑设备的全局配置都相同,从而出现网络配置冲突,导致上、下行流量转发混乱。例如,两个逻辑设备使用相同的桥介质访问控制地址(MAC),出现桥MAC冲突,导致生成树协议(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无法工作;再例如,两个逻辑设备使用同一套配置文件中的IP地址,出现IP冲突,导致三层网络不可使用。因此,出于保证网络正常运行需要,当堆叠系统故障时需要实现堆叠检测功能,保证在极短的时间检测出网络中是否存在多个从同一个堆叠系统分裂出来的逻辑设备同时处于激活(Active)状态。
在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1110358709.5的申请中,提出了一种采用双向转发检测(BFD)协议实现堆叠分裂检测方案,具体为预先建立BFD会话且发送携带设备角色信息和所属堆叠系统优先级参数的BFD报文,根据BFD检测报文中的角色信息判断是否分裂以及根据优先级参数决定是否正常工作,即分裂前建立BFD会话以及通过扩展BFD报文进行分裂检测,该方案通过预设IP地址和扩展BFD报文的方式进行冲突检测,至少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1、在堆叠系统分裂前就进行BFD报文的发送,由于大多数时间VSL链路并不会分裂,不间断的检测这无疑会造成带宽资源和CPU资源的巨大浪费,当检测时间是毫秒级别以及堆叠设备较多时尤其如此。
2、对BFD报文进行扩展进行活动角色选举,增加了协议处理的复杂度,和其它厂商的兼容性也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堆叠分裂的快速检测方法和装置,能够快速地检测堆叠系统中是否发生分裂,相对于现有技术可以节约带宽资源和CPU资源,并且无需增加协议处理的复杂度。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堆叠分裂的快速检测方法,包括:
A、堆叠系统的各个成员设备创建VLAN接口,并在所述VLAN接口上配置地址信息,将所述VLAN接口设置为关闭状态;
B、各个成员设备根据创建的堆叠检测链路,生成包含其它所有成员设备地址信息的地址解析表;
C、当某成员设备检测到虚拟交换链路发生故障后,启动其关闭的VLAN接口,并在启动的VLAN接口上创建双向转发检测BFD会话,根据地址解析表中的地址信息封装BFD检测报文与对端成员设备进行交互;
D、本地BFD会话达到握手完成UP状态后的成员设备,根据设定的主设备比较选举规则,比较所接收的BFD检测报文中的源地址信息和目的地址信息确定自身为从设备时,关闭其所有业务接口;否则不进行后续处理。
较佳地,所述地址信息包括MAC地址和IP地址。
较佳地,在各个成员设备上创建的VLAN接口具有相同的VLAN标识。
较佳地,步骤B包括:
各个成员设备根据创建的堆叠检测链路和VLAN接口,获取用于发送BFD检测报文的物理端口号、对端成员设备的IP地址和MAC地址信息,并将所获取的用于发送BFD检测报文的物理端口号、对端成员设备的IP地址和MAC地址信息保存到地址解析表。
较佳地,步骤C中所述根据地址解析表中的信息封装BFD检测报文的方法包括:成员设备将其VLAN接口配置的MAC地址和IP地址作为BFD检测报文的源MAC地址和源IP地址,将地址解析表中的保存的MAC地址和IP地址作为BFD检测报文的目的MAC地址和目的IP地址。
较佳地,步骤D中,所述设定的主设备比较选举规则包括:
将所接收的不同BFD会话的BFD检测报文中的源IP地址进行比较,将比较后最小的源IP地址再与BFD检测报文中目的IP地址即自身设备的VLAN接口的IP地址进行比较,如果自身设备的VLAN接口的IP地址小于所述比较后最小的源IP地址,则将自身设备设为主设备;或
将所接收的不同BFD会话的BFD检测报文中的源IP地址进行比较,将比较后最大的源IP地址再与BFD检测报文中目的IP地址即自身设备的VLAN接口的IP地址进行比较,如果自身设备的VLAN接口的IP地址大于所述比较后最大的源IP地址,则将自身设备设为主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堆叠分裂的快速检测装置,所述装置位于堆叠系统的每台成员设备中,包括:接口模块,表项生成模块,检测模块和事件处理模块,
接口模块,用于生成所述装置所在成员设备的VLAN接口,并在所述VLAN接口上配置地址信息,将所生成的VLAN接口设置为关闭状态;若所述关闭状态的VLAN接口被事件处理模块启动,则接口模块在启动的VLAN接口上创建双向转发检测BFD会话,根据地址解析表中的信息封装BFD检测报文与对端成员设备进行交互;若接收到BFD检测报文,则将所接收到的BFD检测报文中的地址信息发送至事件处理模块;
表项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创建的堆叠检测链路,生成包含该装置所在成员设备之外的其它所有成员设备地址信息的地址解析表;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虚拟交换链路是否发生故障,将检测结果通知事件处理模块;
事件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若所述检测结果为虚拟交换链路发生故障,则启动关闭的VLAN接口;以及在本地BFD会话达到握手完成UP状态后,根据设定的主设备选举规则,比较所接收的BFD检测报文中的源地址信息和目的地址信息确定自身是否为从设备,若是,则关闭所述装置所在成员设备的所有业务接口。较佳地,所述表项生成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根据创建的堆叠检测链路和VLAN接口,获取用于发送BFD检测报文的物理端口号、对端成员设备的IP地址和MAC地址信息;
存储单元,用于将获取单元所获取的用于发送BFD检测报文的物理端口号、对端成员设备的IP地址和MAC地址信息保存到地址解析表。
较佳地,接口模块将所述VLAN接口配置的MAC地址和IP地址作为BFD检测报文的源MAC地址和源IP地址,将地址解析表中的保存的MAC地址和IP地址作为BFD检测报文的目的MAC地址和目的IP地址。
较佳地,所述设定的主设备比较选举规则包括:
将所接收的不同BFD会话的BFD检测报文中的源IP地址进行比较,将比较后最小的源IP地址再与BFD检测报文中目的IP地址即该装置所在成员设备的VLAN接口的IP地址进行比较,如果该装置所在成员设备的VLAN接口的IP地址小于所述比较后最小的源IP地址,则将该装置所在成员设备设为主设备;或
将所接收的不同BFD会话的BFD检测报文中的源IP地址进行比较,将比较后最大的源IP地址再与BFD检测报文中目的IP地址即自身设备的VLAN接口的IP地址进行比较,如果该装置所在成员设备的VLAN接口的IP地址大于所述比较后最大的源IP地址,则将该装置所在成员设备设为主设备。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只有在当某成员设备检测到虚拟交换链路发生故障后,启动其关闭的VLAN接口;并与其他成员设备进行BFD会话,通过BFD会话的交互各个成员设备确定自身是否是主设备,其中确定自身是从设备的成员设备关闭其所有业务接口,从而实现对堆叠系统分裂的检测及处理。由于无需在堆叠系统分裂前发送BFD报文,相对于现有技术可以节约带宽资源和CPU资源;由于无需对现有的BFD报文进行扩展,因此也无需增加协议处理的复杂度,能够较好地兼容其他厂商的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应用VST技术的堆叠系统的网络模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堆叠分裂的快速检测装置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采用BFD检测的堆叠系统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堆叠系统实现分裂检测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采用BFD检测的堆叠系统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堆叠系统实现分裂检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出一种堆叠分裂的快速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堆叠系统的各个成员设备创建VLAN接口,并在所述VLAN接口上配置地址信息,将所述VLAN接口设置为关闭状态;
各个成员设备根据创建的堆叠检测链路,生成包含其它所有成员设备地址信息的地址解析表;
当某成员设备检测到虚拟交换链路发生故障后,启动其关闭的VLAN接口;并在其启动的VLAN接口上创建BFD会话,根据地址解析表中的地址信息封装BFD检测报文与对端成员设备进行交互,即将自身封装的BFD检测报文在所述VLAN接口上发送到对端成员设备,并接收来自及对端成员设备的BFD检测报文;
本地BFD会话达到握手完成UP状态后的成员设备,根据设定的主设备比较选举规则,比较所接收的BFD检测报文中的源地址信息和目的地址信息确定自身为从设备时,关闭其所有业务接口;否则不进行后续处理。
为使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技术原理、特点以及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堆叠系统中可以只有2台成员设备的简单堆叠,可以有多台成员设备的复杂堆叠。通常,性能较好或功能较为丰富的设备其活动优先级设置较高;反之,性能较弱或功能较为简单的设备其活动优先级设置较低,需要说明的是活动优先级是指堆叠系统分裂后各个成员设备是否能够继续运行的依据,即是否选举作为主设备的依据,堆叠分裂后活动优先级高的设备作为主设备继续进行活动,维持不变,活动优先级低的设备作为从设备将会关闭所有的业务接口(保留口除外)。所以在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IP地址大小配置来确定该成员设备的活动优先级大小。
本发明还涉及到一种堆叠分裂的快速检测装置,所述装置位于堆叠系统的每台成员设备中,该装置的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接口模块201,表项生成模块202,检测模块203和事件处理模块204,其中
接口模块201,用于生成所述装置所在成员设备的VLAN接口,并在所述VLAN接口上配置地址信息,将所生成的VLAN接口设置为关闭(shutdown)状态;若所述关闭状态的VLAN接口被事件处理模块204启动,则接口模块201在启动的VLAN接口上创建双向转发检测BFD会话,根据地址解析表中的信息封装BFD检测报文与对端成员设备进行交互;
表项生成模块202,用于根据创建的堆叠检测链路,生成包含该装置所在成员设备之外的其它所有成员设备地址信息的地址解析表;
检测模块203,用于检测虚拟交换链路是否发生故障,将检测结果通知事件处理模块204;
事件处理模块204,用于接收检测模块203的检测结果,若所述检测结果为虚拟交换链路发生故障,则启动关闭的VLAN接口;以及判断所在成员设备的本地BFD会话达到UP状态后,根据设定的主设备比较选举规则,并依据本装置所在成员设备的VLAN接口的地址信息即所接收的BFD检测报文中的目的地址信息和所接收的BFD检测报文中的地址信息确定自身是否为从设备,若是,则关闭所述装置所在成员设备的所有业务接口。
较佳地,所述表项生成模块202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根据创建的堆叠检测链路和VLAN接口,获取用于发送BFD检测报文的物理端口号、对端成员设备的IP地址和MAC地址信息;
存储单元,用于将获取单元所获取的用于发送BFD检测报文的物理端口号、对端成员设备的IP地址和MAC地址信息保存到地址解析表。
较佳地,接口模块将所述VLAN接口配置的MAC地址和IP地址作为BFD检测报文的源MAC地址和源IP地址,将地址解析表中的保存的MAC地址和IP地址作为BFD检测报文的目的MAC地址和目的IP地址。
较佳地,所述设定的主设备比较选举规则包括:
将所接收的不同BFD会话的BFD检测报文中的源IP地址进行比较,将比较后最小的源IP地址再与BFD检测报文中的目的IP地址即该装置所在成员设备的VLAN接口的IP地址进行比较,如果该装置所在成员设备的VLAN接口的IP地址小于所述比较后最小的源IP地址,则将该装置所在成员设备设为主设备;此时该比较选举规则的原理就是设定活动优先级高的成员设备的IP地址最小;或
将所接收的不同BFD会话的BFD检测报文中的源IP地址进行比较,将比较后最大的源IP地址再与BFD检测报文中的目的IP地址即自身设备的VLAN接口的IP地址进行比较,如果该装置所在成员设备的VLAN接口的IP地址大于所述比较后最大的源IP地址,则将该装置所在成员设备设为主设备;此时该比较选举规则的原理就是设定活动优先级高的成员设备的IP地址最大。
以下根据堆叠系统中设备的数量分别提供两个实施例:
实施例一、两台成员设备组成的堆叠系统进行堆叠分裂检测;
实施例二、多台成员设备组成的堆叠系统进行堆叠分裂检测。
在实施例一中,如图3所示,由两台成员设备组成的堆叠系统,其中成员设备A由于性能较好,功能较为丰富其活动优先级设置为高,设备B性能较低将活动优先级设置为低,检测方式使用标准的BFD检测协议进行检测。设备A的MAC地址为MAC_A,设备B的MAC地址为MAC_B。为进一步说明所述步骤,结合图3所示的堆叠系统,堆叠分裂的快速检测流程如图4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成员设备A的接口模块和成员设备B的接口模块分别为所在成员设备创建VLAN接口,并设置创建的VLAN接口为关闭状态。为便于阐述,这两个VLAN接口分别命名为接口VLAN1和接口VLAN2,接口VLAN1和接口VLAN2并不用于业务的转发以及路由表、ARP表的生成,其中VLAN1和VLAN2的VLAN标识(VLANID)是一样的。
步骤402:两个成员设备的接口模块依据成员设备的活动优先级,在创建的VLAN接口上设置IP地址。依据活动优先级高的成员设备的IP地址最小的比较选举原则,例如成员设备A中VLAN1接口设置IP地址为192.168.0.1,设备B中VLAN2接口设置IP地址为192.168.0.2。
步骤403:两个成员设备的表项生成模块根据堆叠检测链路的情况获取检测报文的发送物理端口,生成包含堆叠检测链路的本设备和对端设备的IP地址、MAC地址信息以及发送物理端口的地址解析表。
从图3中不难看出,设备A与设备B之间的堆叠检测链路涉及到设备A的端口1/0/0/0和设备B的端口2/0/0/0,故设备A的发送物理端口是1/0/0/0,设备B的发送物理端口是2/0/0/0。在两个成员设备上生成包括源IP地址,对端设备IP地址,源设备MAC地址,对端设备MAC地址,物理发送端口的地址解析表项。根据所述信息,图3中设备A生成地址解析表的表项为:VLAN1,192.168.0.2,MACB,1/0/0/0,设备B生成地址解析表的表项为:VLAN2,192.168.01,MACA,2/0/0/0。
步骤404:在某时刻设备A与设备B之间的VSL堆叠链路出现分裂,两个成员设备的事件处理模块分别将所创建的关闭的VLAN接口启动,且两个成员设备的接口模块在启动的VLAN接口创建BFD会话,与对端成员设备进行BFD报文的交互。
图3中,设备A和设备B分别创建BFD会话,根据步骤403中的表项封装BFD报文,设备A发送的BFD报文中三层信息中源IP地址为192.168.0.1,目的IP地址为192.168.0.2,二层信息中源MAC为MAC_A,目的MAC为MAC_B;依次类推,设备B发送的BFD报文三层信息中目的IP地址为192.168.0.2,目的IP地址为192.168.0.1,二层信息中源MAC为MAC_B,目的MAC为MAC_A,设备A的BFD报文的发送端口为1/0/0/0,设备B的BFD报文的发送端口为2/0/0/0。
步骤405:通过步骤404中BFD报文的收发,两个成员设备中BFD会话的状态能够运转到UP状态,各个成员设备的事件处理模块检查BFD UP会话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如果源IP地址比会话中最小的目的IP地址还小,则认为自身是活动设备,不需要继续处理;反之,则需要进行关闭所有业务接口,即该设备退出堆叠系统。
在设备A中BFD会话UP后,判断BFD检测报文中的源地址是192.168.0.1,目的地址是192.168.0.2,源地址小于目的地址,不需要处理;在设备B中BFD会话UP后,判断BFD检测报文中的源地址是192.168.0.2,目的地址是192.168.0.1,源地址大于目的地址,关闭设备B上所有业务接口(保留口除外)。
实施例2中,如图5所示的堆叠系统,存在四台成员设备,设备A,设备B,设备C,设备D,四台成员设备的活动优先级从高到低依次为设备B、设备A、设备C和设备D。其中设备B的性能最优,故活动优先级设置最高,VLAN检测接口的IP地址设置为最低。结合图5所示的堆叠系统,堆叠分裂的快速检测流程如图6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601:设备A,设备B,设备C,设备D的接口模块分别为所在设备创建VLAN接口,并设置为关闭状态。这四个VLAN接口的VLAN ID相同,依次命名为VLAN1、VLAN2、VLAN3和VLAN4。
步骤602:四个成员设备的接口模块根据成员设备的活动优先级,在创建的关闭的VLAN接口上绑定IP地址。根据活动优先级关系,设备A,设备B,设备C和设备D的IP地址依次为10.0.0.20,10.0.0.10,10.0.0.30,10.0.0.40,如果更换设备或调整优先级只需要更改VLAN接口的IP地址即可。
步骤603:四个成员设备的表项生成模块根据所在设备的堆叠检测链路的建立情况获取检测报文的发送物理端口,生成包含堆叠检测链路的本设备和对端设备的IP地址、MAC地址信息以及发送物理端口的地址解析表。
设备A上生成地址解析表如表1所示:
  VLAN1   10.0.0.10   MAC_B   1/0/0/0
  VLAN1   10.0.0.30   MAC_C   1/0/0/2
  VLAN1   10.0.0.40   MAC_D   1/0/0/1
表1
设备B设备上生成的地址解析表如表2所示:
  VLAN2   10.0.0.20   MAC_A   2/0/0/0
  VLAN2   10.0.0.30   MAC_C   2/0/0/1
  VLAN2   10.0.0.40   MAC_D   2/0/0/2
表2
设备C上表项与设备A和设备B类型,原理相同,不再赘述。
步骤604:当设备B和设备C,设备A和设备D之间的堆叠链路出现故障,设备A、设备B、设备C和设备D的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故障并通知事件处理模块,事件处理模块分别启动关闭的VLAN接口,各设备的接口模块在启动的VLAN接口依次创建BFD会话,根据出现故障的VSL链路选择相应的堆叠检测链路。
例如,当设备A与设备D之间的链路出现了故障,设备A选择可以到达设备D的链路作为检测链路,设备A发送BFD检测报文的物理端口为1/0/0/1。依此类推,如果某一成员设备的多条链路出现故障,则应该创建多个会话。
步骤605:接口模块根据步骤603所述表项构建BFD报文,所述BFD报文的源地址为本设备VLAN接口配置的IP地址。
如上述示例,设备A上构建的BFD报文的源IP地址为10.0.0.20,目的IP地址为10.0.0.40,源MAC为MAC_A,目的MAC为MAC_D,设备D设备上发送的BFD报文源IP地址为10.0.0.40,目的IP地址为10.0.0.10,源MAC为MAC_D,目的MAC为MAC_A,设备B和设备C上的构建的BFD报文与此类似,不再赘述。最终,四个成员设备中能够UP的BFD会话如下表所示:
  设备   源地址   目的地址   物理端口
 设备A   10.0.0.20   10.0.0.40   2/0/0/0
 设备B   10.0.0.10   10.0.0.30   3/0/0/0
 设备C   10.0.0.30   10.0.0.20   4/0/0/0
 设备D   10.0.0.40   10.0.0.20   1/0/0/0
表3
步骤606:事件处理模块判定能够UP的BFD会话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设备A的源地址10.0.0.20小于目的地址10.0.0.40,不进行处理,设备B的源地址10.0.0.10小于目的地址10.0.0.30,不进行继续处理,设备C的源地址10.0.0.30大于目的地址10.0.0.0.20,设备D的源地址10.0.0.40大于目的地址10.0.0.20,关闭其上的所有的业务接口(保留口除外)。
最终,堆叠系统中仅存在2台设备,设备A和设备B组成分裂后形成的新的堆叠系统,其中设备B为主设备。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堆叠分裂的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堆叠系统的各个成员设备创建VLAN接口,并在所述VLAN接口上配置地址信息,将所述VLAN接口设置为关闭状态;
B、各个成员设备根据创建的堆叠检测链路,生成包含其它所有成员设备地址信息的地址解析表;
C、当某成员设备检测到虚拟交换链路发生故障后,启动其关闭的VLAN接口,并在启动的VLAN接口上创建双向转发检测BFD会话,根据地址解析表中的地址信息封装BFD检测报文与对端成员设备进行交互;
D、本地BFD会话达到握手完成UP状态后的成员设备,根据设定的主设备比较选举规则,比较所接收的BFD检测报文中的源地址信息和目的地址信息确定自身为从设备时,关闭其所有业务接口;否则不进行后续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信息包括MAC地址和IP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各个成员设备上创建的VLAN接口具有相同的VLAN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包括:
各个成员设备根据创建的堆叠检测链路和VLAN接口,获取用于发送BFD检测报文的物理端口号、对端成员设备的IP地址和MAC地址信息,并将所获取的用于发送BFD检测报文的物理端口号、对端成员设备的IP地址和MAC地址信息保存到地址解析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根据地址解析表中的信息封装BFD检测报文的方法包括:成员设备将其VLAN接口配置的MAC地址和IP地址作为BFD检测报文的源MAC地址和源IP地址,将地址解析表中的保存的MAC地址和IP地址作为BFD检测报文的目的MAC地址和目的IP地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设定的主设备比较选举规则包括:
将所接收的不同BFD会话的BFD检测报文中的源IP地址进行比较,将比较后最小的源IP地址再与BFD检测报文中目的IP地址进行比较,如果所述目的IP地址小于所述比较后最小的源IP地址,则将自身设备设为主设备;或
将所接收的不同BFD会话的BFD检测报文中的源IP地址进行比较,将比较后最大的源IP地址再与BFD检测报文中目的IP地址进行比较,如果所述目的IP地址大于所述比较后最大的源IP地址,则将自身设备设为主设备。
7.一种堆叠分裂的快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位于堆叠系统的每台成员设备中,包括:接口模块,表项生成模块,检测模块和事件处理模块,
接口模块,用于生成所述装置所在成员设备的VLAN接口,并在所述VLAN接口上配置地址信息,将所生成的VLAN接口设置为关闭状态;若所述关闭状态的VLAN接口被事件处理模块启动,则接口模块在启动的VLAN接口上创建双向转发检测BFD会话,根据地址解析表中的信息封装BFD检测报文与对端成员设备进行交互;若接收到BFD检测报文,则将所接收到的BFD检测报文中的地址信息发送至事件处理模块;
表项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创建的堆叠检测链路,生成包含该装置所在成员设备之外的其它所有成员设备地址信息的地址解析表;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虚拟交换链路是否发生故障,将检测结果通知事件处理模块;
事件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若所述检测结果为虚拟交换链路发生故障,则启动关闭的VLAN接口;以及在本地BFD会话达到握手完成UP状态后,根据设定的主设备选举规则,比较所接收的BFD检测报文中的源地址信息和目的地址信息确定自身是否为从设备,若是,则关闭所述装置所在成员设备的所有业务接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项生成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根据创建的堆叠检测链路和VLAN接口,获取用于发送BFD检测报文的物理端口号、对端成员设备的IP地址和MAC地址信息;
存储单元,用于将获取单元所获取的用于发送BFD检测报文的物理端口号、对端成员设备的IP地址和MAC地址信息保存到地址解析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接口模块将所述VLAN接口配置的MAC地址和IP地址作为BFD检测报文的源MAC地址和源IP地址,将地址解析表中的保存的MAC地址和IP地址作为BFD检测报文的目的MAC地址和目的IP地址。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的主设备比较选举规则包括:
将所接收的不同BFD会话的BFD检测报文中的源IP地址进行比较,将比较后最小的源IP地址再与BFD检测报文中目的IP地址进行比较,如果所述目的IP地址小于所述比较后最小的源IP地址,则将该装置所在成员设备设为主设备;或
将所接收的不同BFD会话的BFD检测报文中的源IP地址进行比较,将比较后最大的源IP地址再与BFD检测报文中目的IP地址进行比较,如果所述目的IP地址大于所述比较后最大的源IP地址,则将该装置所在成员设备设为主设备。
CN201210445352.9A 2012-11-09 2012-11-09 一种堆叠分裂的快速检测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29168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45352.9A CN102916857B (zh) 2012-11-09 2012-11-09 一种堆叠分裂的快速检测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45352.9A CN102916857B (zh) 2012-11-09 2012-11-09 一种堆叠分裂的快速检测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16857A true CN102916857A (zh) 2013-02-06
CN102916857B CN102916857B (zh) 2015-04-15

Family

ID=47615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45352.9A Active CN102916857B (zh) 2012-11-09 2012-11-09 一种堆叠分裂的快速检测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16857B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04257A (zh) * 2014-11-28 2016-06-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选举的方法和装置
CN106034038A (zh) * 2015-03-13 2016-10-19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防止多冲突堆叠的方法和装置
CN106130821A (zh) * 2016-07-14 2016-11-1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报文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8718248A (zh) * 2018-04-25 2018-10-30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pex设备拔除事件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880843A (zh) * 2017-05-11 2018-1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堆叠分裂后的处理方法及计算机设备
CN111343040A (zh) * 2020-01-17 2020-06-26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扩展网桥的端口扩展器堆叠分裂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11628944A (zh) * 2020-05-25 2020-09-04 深圳市信锐网科技术有限公司 交换机及交换机系统
CN112737943A (zh) * 2020-12-31 2021-04-30 长沙湘计海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冗余交换机的模块化快速堆叠方法、单元、介质及设备
CN112787960A (zh) * 2020-11-30 2021-05-11 北京东土军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堆叠分裂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10734A (zh) * 2021-01-29 2021-06-04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链路聚合组的方法及系统
CN114124902A (zh) * 2021-11-12 2022-03-01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多激活检测方法及系统
US11310097B2 (en) 2019-01-24 2022-04-19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Virtual stack recovery
CN115296983A (zh) * 2022-08-03 2022-11-04 青岛海信微联信号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0182A (zh) * 2009-06-26 2009-12-23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堆叠中多主用设备冲突检测方法及堆叠成员设备
CN102231682A (zh) * 2011-07-25 2011-11-02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堆叠冲突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02263678A (zh) * 2011-08-26 2011-11-30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预测堆叠分裂的方法及设备
CN102347867A (zh) * 2011-11-14 2012-02-0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堆叠分裂检测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02420716A (zh) * 2011-09-21 2012-04-18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主机冲突的检测处理方法、装置和网络设备
CN102664750A (zh) * 2012-04-09 2012-09-12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多机热备份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0182A (zh) * 2009-06-26 2009-12-23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堆叠中多主用设备冲突检测方法及堆叠成员设备
CN102231682A (zh) * 2011-07-25 2011-11-02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堆叠冲突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02263678A (zh) * 2011-08-26 2011-11-30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预测堆叠分裂的方法及设备
CN102420716A (zh) * 2011-09-21 2012-04-18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主机冲突的检测处理方法、装置和网络设备
CN102347867A (zh) * 2011-11-14 2012-02-0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堆叠分裂检测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02664750A (zh) * 2012-04-09 2012-09-12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多机热备份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ited B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04257A (zh) * 2014-11-28 2016-06-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选举的方法和装置
CN106034038A (zh) * 2015-03-13 2016-10-19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防止多冲突堆叠的方法和装置
CN106034038B (zh) * 2015-03-13 2019-04-12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防止多冲突堆叠的方法和装置
CN106130821A (zh) * 2016-07-14 2016-11-1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报文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6130821B (zh) * 2016-07-14 2020-05-15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报文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8880843A (zh) * 2017-05-11 2018-1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堆叠分裂后的处理方法及计算机设备
CN108718248B (zh) * 2018-04-25 2021-08-24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pex设备拔除事件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718248A (zh) * 2018-04-25 2018-10-30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pex设备拔除事件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1310097B2 (en) 2019-01-24 2022-04-19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Virtual stack recovery
CN111343040A (zh) * 2020-01-17 2020-06-26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扩展网桥的端口扩展器堆叠分裂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11343040B (zh) * 2020-01-17 2022-12-16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扩展网桥的端口扩展器堆叠分裂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11628944A (zh) * 2020-05-25 2020-09-04 深圳市信锐网科技术有限公司 交换机及交换机系统
CN111628944B (zh) * 2020-05-25 2022-03-25 深圳市信锐网科技术有限公司 交换机及交换机系统
CN112787960A (zh) * 2020-11-30 2021-05-11 北京东土军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堆叠分裂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787960B (zh) * 2020-11-30 2022-11-04 北京东土军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堆叠分裂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737943A (zh) * 2020-12-31 2021-04-30 长沙湘计海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冗余交换机的模块化快速堆叠方法、单元、介质及设备
CN112910734A (zh) * 2021-01-29 2021-06-04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链路聚合组的方法及系统
CN112910734B (zh) * 2021-01-29 2022-07-12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链路聚合组的方法及系统
CN114124902A (zh) * 2021-11-12 2022-03-01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多激活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4124902B (zh) * 2021-11-12 2023-07-04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多激活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5296983A (zh) * 2022-08-03 2022-11-04 青岛海信微联信号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16857B (zh) 2015-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16857B (zh) 一种堆叠分裂的快速检测方法和装置
ES2819852T3 (es) Método para establecer velocidad de enlace de un interruptor de puerto doble
CN101442484B (zh) 一种检测堆叠多Active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US821971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network controller based pass-through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between local host and management controller
CN104104570A (zh) Irf系统中的聚合处理方法及装置
US20120275297A1 (en) Multi-Chassis Link Aggregation on Network Devices
CN101854283B (zh) 一种rpr环网的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01674208B (zh) 一种lacp mad检测的方法及设备
CN105376154A (zh) 渐进式mac地址学习
EP2798800B1 (en) Expanding member ports of a link aggregation group between clusters
US9019816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03338161A (zh) 一种实现跨设备聚合的方法和设备
CN103166811A (zh) 一种mad检测方法和设备
CN108259635B (zh) 一种arp表项学习方法和dr设备
CN103607293B (zh) 一种流量保护方法及设备
CN103973560A (zh) 一种irf系统中堆叠链路故障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4798350A (zh) 跨多个架构交换机的虚拟链路聚合
CN104518936B (zh) 链路动态聚合方法和装置
CN103888336A (zh) 多系统一体机的联网方法以及多系统一体机
CN106452921A (zh) 一种堆叠系统分裂检测方法及装置
US9609590B2 (en) Eco-friendly power over ethernet
CN103581025A (zh) 路由信息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3200117B (zh)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和装置
CN102404172A (zh) 一种多激活检测方法和设备
CN104009903A (zh) 弹性分组环环网中的流量转发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