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15657A - 一种通过语音流程判断输入的中外文内容是否正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过语音流程判断输入的中外文内容是否正确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15657A
CN102915657A CN2011102186285A CN201110218628A CN102915657A CN 102915657 A CN102915657 A CN 102915657A CN 2011102186285 A CN2011102186285 A CN 2011102186285A CN 201110218628 A CN201110218628 A CN 201110218628A CN 102915657 A CN102915657 A CN 1029156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put
stroke
chinese
coding
wo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1862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湘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1021862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15657A/zh
Publication of CN1029156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156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Document Process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通过语音流程判断使用电话输入的中文和外文内容是否正确的方法,其中语音流程中包含以下步骤:1.1系统提示用户要输入的中文或外文内容;1.2用户使用下面输入方法进行输入,依照汉字笔画与电话按键的对应方案,点击要求输入的中文的笔画及笔顺对应的按键;或者依照汉字拼音字母与电话按键的对应方案,点击要求输入的中文的拼音对应的按键;或者依照外文字母与电话按键的对应方案,点击要求输入的外文的单词拼法中字母对应的按键;1.3按输入结束键,表示本次输入结束;1.4系统依照笔画、拼音字母、外文字母与按键的对应方案,如果输入的编码与要求输入的中文内容的汉字笔画、拼音、外文拼法对应出的编码相同,则判定输入正确,否则错误。

Description

一种通过语音流程判断输入的中外文内容是否正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使用电话,通过语音流程来判断学生对要求输入的中文及外文中的字、词语、句子或者段落文章是否正确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学校的语言教学中,无论是汉语还是外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熟悉教材范文中的字、词语、句子、段落、篇章,熟悉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重复,重复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重复写,所以老师几乎每天都会在课堂上或课后布置抄写作业,比如将某字、某词、某句抄多少遍,将某个段落、某篇文章抄多少遍的任务。当然抄写有两个目的,一是培养学生的书法,但一个更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重复正确的抄写,加深对要抄写内容的印象。显然,在现有的教学形式中,判断抄写是否正确,只能由学生自查、学生互查或者老师批改,显然只由学生自查、互查,老师无法完全掌握正确情况,全部由老师批改,在批改的过程都需要大量时间,这就造成老师每天的课时时间虽然只有两三个小时,但批改作业的时间,可能就更长。当然,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也有解决办法,就是采用电脑软件,但是这种方法要求投入更多的软件和硬件设施,在现有经济条件下,并非是人人都可以作到。
本发明提供了另外一种方法,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高效地对要指定的内容进行输入,并且在输入的过程中,可以立即判断输入的内容是否正确,方便学生对自己的错误进行及时纠正。当然,此方法另外一个有意义的使用就是,如果老师采用闭卷的方式,还可以被老师灵活运用为一种可方便考查学生掌握学习内容的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通过语音流程,使用电话这种只有12个按键的输入设备,也能检查出要求学生输入的中文或英文内容与学生实际输入的按键是否一致的方法。通过此方法,可方便快捷判断出学生的输入与要求输入的是否一致,方便学生对自己的错误进行及时纠正。
在语音流程中,先用语音提示学生要输入的内容,学生依照汉字笔画与电话按键的对应方案、汉字拼音字母与电话按键的对应方案、外文字母与电话按键的对应方案,在话机上输入要求输入内容对应的电话按键后,系统将学生输入的按键与要求输入的内容所对应的电话按键编码相比较,判断出学生输入是否正确,最后,可将判断结果提示给学生或者保存到系统中。
如果要求输入的内容为中文,可采用如下输入及判断方法:
一、学生依照要求输入的中文的每个字的笔画,在电话键盘上依照每个字的笔画及笔画顺序,通过点击按键模拟笔画,所述模拟笔画是模拟笔画的形状在键盘上键入表征笔画轨迹的笔画起点、拐点、落点的键序列,在输入完每笔的笔画后,还可以点击笔画分隔键,作为笔画的分隔,在输入完每个字后,还可以点击字分隔键,作为字的分隔,对于文中的标点符号,可以点击符号占位键,作为所有符号的输入,最后点击输入结束键,表示本次输入结束,在输入过程中输入超时或者输入的按键数已达到要求输入的按键数,系统也可结束本次输入;系统可在本次输入结束后,将学生本次输入的按键,还原成笔画,与要求输入的中文的每个字的笔画,先依照字的顺序,再依照每字的笔画顺序进行比对,如果一致,则判定输入正确,否则错误。如果错误则提示错误,还可将正确的笔画按顺序播报出来。为加快判断速度,也可在未结束前,即输入过程中,将已经输入的按键,还原成笔画进行判断,如果已输入的笔画中已经出现错误,系统可提前结束本次输入,并进行错误提示。为加快输入速度,在要求输入内容字数过多时,系统可要求只输入每字的前X笔笔画编码,其中X小于10,大于等于1,甚至只要求输入首笔笔画的编码,判断时,也只对输入的每字的前X笔笔画编码进行判断。显然使用此输入及判断方法,学生不用记忆笔画对应的编码,可迅速学会并使用此方法,另外由于采用在键盘上模拟笔画的方式,自然加深了每个字的笔画及笔顺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
二、将汉字中的31种笔画,每一种笔画都至少对应一组电话按键编码,对应方式采用模拟笔画的方式,即依照一组电话按键编码,点击电话按键,可模拟相应的笔画轨迹的笔画起点、拐点、落点,因为可模拟一种笔画轨迹的电话按键编码不只一组,所以每一种笔画可对应多组电话按键编码,实际应用时,可以只给学生提供一组编码即可。学生按照此汉字笔画与电话按键的对应方案,在电话键盘上依照要求输入的中文的每个字的笔画及笔画顺序,输入对应笔画的电话按键编码,在输入完每笔的笔画编码后,还可以点击笔画分隔键,作为笔画的分隔,在输入完每个字后,还可以点击字分隔键,作为字的分隔,对于文中的标点符号,可以点击符号占位键,作为所有符号的输入,最后点击输入结束键,表示本次输入结束,在输入过程中输入超时或者输入的按键数已达到要求输入的按键数,系统也可结束本次输入;系统可在本次输入结束后,将学生本次输入的笔画按键编码,与要求输入的中文的每个字的笔画编码,先依照字的顺序,再依照每字的笔画顺序进行比对,如果一致,则判定输入正确,否则错误。如果错误则提示错误,还可将正确的笔画顺序播报出来。为加快判断速度,也可在未结束前,即输入过程中,对已经输入的笔画按键编码进行判断,如果已输入的笔画编码中已经出现错误,系统可提前结束本次输入,并进行错误提示。为加快输入速度,在要求输入内容字数过多时,系统可要求只输入每字的前X笔笔画编码,其中X小于10,大于等于1,甚至只要求输入首笔笔画的编码,判断时,也只对输入的每字的前X笔笔画编码进行判断。显然使用此输入及判断方法,学生虽要记忆笔画与编码,但由于笔画编码是对笔画的模拟,可帮助迅速学会并使用此方法,另外由于编码实际上在键盘上模拟了笔画,自然加深了每个字的笔画及笔顺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同时,由于和方法一比较,无须将按键序列还原为笔画,而是直接用笔画编码比较,系统算法会更简单,且运算速度会更快;
三、将汉字中的31种笔画,每一种笔画都对应一个电话按键,特别可以将出现次数频繁的横、竖、撇、捺四种笔画分别对应到四个不同的电话按键上,同理,使用稀少的笔画可以对应同一个按键,学生按照此汉字笔画与电话按键的对应方案,在电话键盘上依照要求输入的中文的每个字的笔画及笔画顺序,输入对应笔画的电话按键,在输入完每个字后,还可以点击字分隔键,作为字的分隔,对于文中的标点符号,可以点击符号占位键,作为所有符号的输入,最后点击输入结束键,表示本次输入结束,在输入过程中输入超时或者输入的按键数已达到要求输入的按键数,系统也可结束本次输入;系统可在本次输入结束后,将学生本次输入的笔画按键编码,与要求输入的中文的每个字的笔画编码,依照字的顺序进行比对,如果一致,则判定输入正确,否则错误。如果错误则提示错误,还可将正确的笔画顺序播报出来。为加快判断速度,也可在未结束前,即输入过程中,对已经输入的按键编码进行判断,如果已输入的笔画编码中已经出现错误,系统可提前结束本次输入,并进行错误提示。为加快输入速度,在要求输入内容字数过多时,系统可要求只输入每字的前X笔笔画编码,其中X小于10,大于等于1,甚至只要求输入首笔笔画的编码,判断时,也只对输入的每字的前X笔笔画编码进行判断。显然使用此输入及判断方法,如果学生将笔画与按键的对应方案,标识在按键上或旁边,同样可以不用记忆此对应方案,仍可迅速学会并使用此方法,另外,由于一种笔画只对应一个按键,此方法比方法二,同样的内容,需要输入的按键更少,时间更短,可提高输入效率;
四、学生按照现行的字母与电话按键的对应方案,依次点击要求输入的中文中的每个字的拼音的字母对应的电话按键,每字拼音字母对应按键输入完后,还可按字分隔键,作为字的分隔,对于文中的标点符号,可以点击符号占位键,作为所有符号的输入,最后按输入结束键,表示本次输入结束,在输入过程中输入超时或者输入的按键数已达到要求输入的按键数,系统也可结束本次输入;如果每个字的输入的按键,与要求输入的中文中的每个字的拼音的字母对应的电话按键,顺序相同,个数也相同,则判定输入正确,否则错误,如果错误则提示错误,还可将要输入的内容播报出来。为加强比较,还可以在每个字的拼音字母对应按键输入完后,紧随其后输入这个字拼音的音调键,音调按键对应方式为1、2、3、4键分别对应汉语拼音的1、2、3、4声,轻声音调则不用按键,同样,在判断时,则还需判断输入的音调键是否与对应字的拼音音调相同,如果此按键也相同,则才能判定这个字输入正确,否则错误;为加快判断速度,也可在未结束前,即输入过程中,对已经输入的按键编码进行判断,如果已输入的编码中已经出现错误,系统可提前结束本次输入,并进行错误提示;为加快输入速度,在要求输入内容字数过多时,系统可要求只输入每字的拼音的前X位编码,其中X小于6,大于等于1,甚至只要求输入首字母的编码,判断时,也只对输入的每字的拼音的前X位编码进行判断。显然前述方法一、二、三着重用于判断学生对字形的重复是否正确,而此方法可判断学生对字的读音的重复是否正确,如果在教学中结合使用,就可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对字的形音的重复是否都正确,并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
当然将方法四与方法一结合,或将方法四与方法二结合,或将方法四与方法三结合,在输入的时候即输入每个字的笔画信息编码,同时也输入每个字的拼音信息编码,同时在随后的判断中,既对笔画信息编码进行判断也对拼音信息编码进行判断,这样在一次输入中,就可以对输入的中文信息的笔画信息和拼音信息是否正确一次就可判断出来。当然在输入内容较多时,对于拼音信息,可以只输入每字的的拼音的前X位编码,其中X小于6,大于等于1,甚至只要求输入首字母的编码,同样对于笔画信息,也可只输入每字的前Y笔笔画编码,其中Y小于10,大于等于1,甚至只要求输入首笔笔画的编码。
如果要求输入的内容为外文,可采用如下输入及判断方法:
学生按照现行的字母与电话按键的对应方案,依次点击要求输入的外文中的每个单词的拼写的字母对应的电话按键,每单词对应按键输入完后,还可按单词分隔键,作为单词的分隔,对于文中的标点符号及空格,可以点击符号占位键,作为所有符号及空格的输入,最后按输入结束键,表示本次输入结束,在输入过程中输入超时或者输入的按键数已达到要求输入的按键数,系统也可结束本次输入;如果每个单词的输入的按键,与要求输入的外文中的每个单词的拼写的字母对应的电话按键,顺序相同,个数也相同,则判定输入正确,否则错误;如果错误则提示错误,还可将正确的输入内容播报出来,如果要求输入的内容仅为一个单词,也可以将单词的拼法播报出来。为加快判断速度,也可在未结束前,即输入过程中,对已经输入的按键编码进行判断,如果已输入的编码中已经出现错误,系统可提前结束本次输入,并进行错误提示;为加快输入速度,在要求输入内容包含的单词数过多时,系统可要求只输入每单词的拼法的前X位编码,其中X小于10,大于等于1,甚至只要求输入首字母的编码,判断时,也只对输入的每单词的拼法的前X位编码进行判断。
上述文中所述的现行的字母与电话按键的对应方案为:ABC对应2键,DEF对应3键,GHI对应4键,JKL对应5键,MNO对应6键,PQRS对应7键,TUV对应8键,WXYZ对应9键。其中的V字母,按现行通例,可对应汉语拼音方案中的ü。
上述文中所述的汉字中的31种笔画如下,名称依次为横、竖、撇、捺、点、横折、提、横折钩、竖钩、横撇、横钩、竖弯钩、撇折、竖提、竖折、撇点、竖折折钩、斜钩、横撇弯钩、横折提、弯钩、横折弯钩、竖弯、横折弯、横折折折钩、横折斜钩、横折折撇、竖折撇、竖折折、横折折、横折折折:
一丨丿
Figure BSA00000548515200032
乛乚
Figure BSA00000548515200033
Figure BSA00000548515200034
显然使用方法一、二、三、四、五,可以将学生的一些抄写作业,布置在此系统上,学生通过在此系统上操作,一则可实现抄写作业的重复目的;二则在每次重复的时候,系统就可以判断出每次重复的汉字的形音、外文单词的拼法是否正确,并及时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指正,方便学生纠错;三则,在初级教育中使用此系统,可极大减轻老师的工作量,并能及时收集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情况,且针对性的在自己的教学中给出相应的对策,调整教学重点;四则,学生的家人也可以及时掌握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也可据此调整自己对孩子的教学重点;五则,因为使用的是话机这种简易的设备,功能简单,设备造价极低,方便普及,且相比学习机与电脑,避免了学生在使用学习机及电脑的情况下,很容易越界使用学习机及电脑进行游戏的情况。
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首先说明点击按键模拟笔画方法。汉字笔画可分为如下31种,名称依次为横、竖、撇、捺、点、横折、提、横折钩、竖钩、横撇、横钩、竖弯钩、撇折、竖提、竖折、撇点、竖折折钩、斜钩、横撇弯钩、横折提、弯钩、横折弯钩、竖弯、横折弯、横折折折钩、横折斜钩、横折折撇、竖折撇、竖折折、横折折、横折折折:
一丨丿
Figure BSA00000548515200035
Figure BSA00000548515200036
乛乚
正如专利号为【02112732.8】的发明所述,点击按键模拟笔画方法是:在电话键盘上按照笔顺输入笔画的起点、拐点和落点来输入笔画,例如“横”笔画,以电话键盘上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的不同按键来表示它的起点、落点和笔顺。在电话键盘上,数字键1和2,数字键2和3,数字键5和6,数字键1、2和3,都可以构成“横”笔画的键编码,同样“撇折”笔画可以由245、356、578、2456、3456等键编码构成,“竖折”笔画可以由145、256、478等键编码构成,其它笔画可依次类推,最复杂的“横折折折钩”的笔画可以由124584、125695等键编码构成,显然124584和125695在“折”的方向上稍有不同,但系统仍然可以将这两种不同的编码,区分为不同的输入习惯,并判断为用户输入的笔画是“横折折折钩”。
由于本发明的使用对象比较固定,都为学生,所以根据以上点击按键模拟笔画方法,还可直接对31种笔画构造出一套编码,以下为对31种笔画构造出一套编码:横12、竖14、撇24、捺15、点1、横折125、提42、横折钩1251、竖钩251、横撇124、横钩124、竖弯钩1451、撇折245、竖提142、竖折145、撇点248、竖折折钩14584、斜钩152、横撇弯钩12487、横折提1243、弯钩154、横折弯钩12562、竖弯145、横折弯1256、横折折折钩124584、横折斜钩1263、横折折撇12457、竖折撇1457、竖折折1458、横折折1256、横折折折12458,当然,将以上编码在电话键盘组成的笔画,在电话键盘上平行右移及下移,也可以得到新的笔画编码,这些编码依然可以作为对应笔画的编码。作为用户只须先知道一套编码,在掌握一套编码的规则后,可以在输入时,根据输入顺手的实际情况,输入一种笔画的其它编码。固定编码的意义在于,可以有效减少用户的不可识别的输入,同样由于编码固定,系统无须将输入的编码转化为笔画,可直接对编码进行比较判断,相比较前面相同笔画都可能用不同编码的方法,系统中的算法无疑会简单很多。另外由于此编码来源于对笔画的模仿,也便于用户熟悉、掌握并推广。
在此还须格外指出,发明【02112732.8】中的一个发明特征,就是每笔笔画键序列输入完后,必须输入笔画结束键,以表示一笔笔画的输入,如果没有此笔画结束键,发明【02112732.8】就无法实施。但在本发明中,笔画结束键是一个可以输入也可以不输入的按键,其根本原因,是发明【02112732.8】是一种输入法,它的目的是要将输入的按键信息转化为电子设备中的汉字信息,加之其未将汉字笔画编码固定下来,在每笔笔画编码长度未固定的情况下,且一个笔画又可以用多种编码来表示的情况下,为了区分一个按键是否是上一笔画还是下一笔画的编码,必须使用笔画结束键来进行区分。而本发明的目的显然不是要将输入的按键信息转化汉字信息,因为在用户输入前,系统已经明确了用户要输入的信息,所有输入的按键信息,系统并不会将这些按键信息还原成汉字信息,而是将汉字信息分解为笔画信息,再与对应的按键信息相比较,最后在系统中生成的结果同样不是汉字信息,而只是一个输入正确与否的判断结果。
下面再根据实例进行说明,系统在已经明确需要输入的汉字信息的情况下,可以设计出一种算法,无须点击笔画结束键,也能实施本发明。
比如使用本发明要求用户对“又”进行输入,在不使用笔画结束键的情况下,用户可以输入“123515#”,其中“#”号键为输入结束键,判断时,将会抛弃此编码,即只对“123515”,进行计算。显然发明【02112732.8】在没有笔画结束键的情况下,是无法判断1235是代表一个笔画“横撇”,还是分别代表两个笔画“横”与“撇”,如果是一个“横撇”,那么“123515”就是“横撇”“捺”,可对应“又”字,如果分别代表两个笔画“横”与“撇”,那么“123515”就是“横”“撇”“捺”,就可以对应“大”字,发明【02112732.8】正是为了避免笔画编码不固定造成的,无法将编码转化为笔画,再将笔画转化为汉字信息的弊端,不得不在每笔笔画的键序列的之后,再强制输入笔画结束键。但本发明对编码“123515”,在没有输入笔画结束键的情况下,不会对判断造成困扰,其判断过程如下,首先根据“又”字获得其笔画及笔顺,将“又”字按笔画顺序拆分为笔画“横撇”“捺”,然后对输入“123515”进行判断,因为首笔画有“横”,先取两个编码“12”,进行判断,“12”可代表“横”,正确,继续取一码,变成“123”,仍然代表“横”,仍未出现错误,继续取一码“1235”,仍然正确,可代表笔画“横撇”,再取一码,组成“12351”,显然不能表示为笔画“横撇”,故将“12351”最后的“1”作为下笔笔画的首码,然后取出其后一码“5”,组成编码“15”,再判断“15”可表示笔画“捺”,至此无码可取,在前两笔笔画输入正确,又没有剩余编码的情况下,系统可输出判断结果:“正确”。
以上说明了发明【02112732.8】与本发明的重要区别:1、本发明的输入方法包含语音提示要输入的内容及笔画输入两个步骤,而发明【02112732.8】只包含笔画输入步骤;2、发明【02112732.8】的处理过程是将输入的编码最后转化为设备中的汉字信息,而本发明是将已知的汉字信息分解为笔画信息,再与用户输入的编码还原成的笔画信息相比较,最后生成是否正确的判断结果;3、发明【02112732.8】中,笔画结束键是其主要的特征之一,没有此笔画结束键就无法实施此发明,也就不构成此发明了,而本发明因为已经知道输入的汉字信息和设计相应算法的情况下,用户可完全不用输入笔画结束键;4、发明【02112732.8】中,一次只能输入一个字,而本发明显然无此限制;5、发明【02112732.8】中,对于笔画相同的汉字,会给出一个候选列表进行选择,本发明则无此步骤,直接判断正确与否,这点说到底,也是由于两个发明的目的不一样,造成的。
但是,在方法一中,如果让用户增加输入笔画结束键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实施中,可为算法减少计算步骤。仍以上例对“又”的输入编码“1235*15#”进行判断,其中“*”为笔画结束键,“#”为输入结束键,又因为末笔之后为结束键,末笔的笔画结束键可以省略不输入。首先抛弃输入结束键,对保留的编码“1235*15”进行分析,根据笔画结束键,先取入第一笔笔画编码“1235”,代表“横撇”,与首笔笔画“横撇”相同,正确,取出下一笔画编码,“15”,表示笔画“捺”,与第二笔画“捺”相同,正确,至此无码可取,在两笔笔画输入正确,又没有剩余编码的情况下,系统可输出判断结果“正确”。从以上判断步骤可以得出,在输入笔画结束键后,系统判断输入是否正确的算法,比未输入笔画结束键的算法要简洁许多。
显然如果实施时要求用户输入笔画结束键,一个字笔画繁多的话,输入的笔画结束键也多,一则繁琐,花费了更多时间,二则还须培养用户输入笔画结束键的习惯,另外在没有输入笔画结束键的情况下,系统通过设计相应算法,仍然可以判别出用户的输入是否正确,所以在具体实施时,笔画结束键可根据用户的习惯,可以输入,也可以不输入。
和笔画结束键相同的是,在本发明中的字结束键、符号占位键、单词分隔键,都是一种可改善算法,或者照顾用户输入习惯的输入,具体实施时,可以输入,也可以不输入。
从以上的叙述也可看出,笔画结束键只为算法提供了准确分隔笔画编码的作用,在进行比较时,笔画结束键不参于比较。同样,字结束键、符号占位键、单词分隔键、输入结束键,都不参于比较。
另外在输入较长内容的情况下,比如要求抄写古诗、中文或外文中的好句、好段、好篇,这些内容由于篇幅较长,另外抄写的重点主要不是在字词的正确上,主要是要加强对句、段、篇的理解,所以使用本系统在输入长篇内容时,系统中可以要求只输入每个字的前几笔笔画编码、或者拼音的前几个字的编码、或者外文单词拼法的前几个字母,显然,如果不按照原文文字,将原文文字分解为编码进行输入,而只按照编码输入的话,是个非常困难的操作,所以用户必须依照原文才能输入正确,另外由于输入的编码由于携带有原文的信息,虽然不够完整,但仍然可以有效判断出用户对原文句、段、篇的重复,是否正确。
这里还对输入内容的提示进行说明。提示的方法可以有以下几种:
1、直接提示要重复的内容,如:要求输入中文内容“百折不挠”、“明媚”、“聪明的聪”,“请输入古诗春晓”,“请输入第5课第3段”,要求输入外文“apple”,“computer”“Please input unit one secondsection”等;
2、完形填空提示法,将原文中的要求输入的内容略去,将要输入内容的上下文播放出来,如:要求输入中文内容“百什么不挠”、“在一片什么的阳光里”,要求输入英文“I have an X.”,“I love X game.”需要说明的是,此提示方法并不是要求用户将大脑里的记忆信息输入到系统,而只是通过提示上下文,便于用户定位原文的输入信息,用户可在参考原文后,再输入指定内容;
3、词语释义法,比如将中文字词的词义播报出来,让用户写出对应原字词,比如“形容对某一事物非常专注”,可要求用户输入“一心一意”;将要求输入外文的中文播报出来,要求输入原外文,比如“苹果”,要求用户输入“APPLE”。需要说明的是,此提示方法也并不是要求用户将大脑里的记忆信息输入到系统,而只是通过提示词义,便于用户定位书本上原文的输入信息,用户可在参考原文后,再输入指定内容;
前述现行的字母与电话按键的对应方案:ABC对应2键,DEF对应3键,GHI对应4键,JKL对应5键,MNO对应6键,PQRS对应7键,TUV对应8键,WXYZ对应9键,在实际实施时,系统也可针对其它一些设备上的输入方式,在系统中采用其它的对应方案,比如方案“QWER”对应1键,“TYU”对应2键,“IOP”对应3键,“ASD”对应4键,“FGH”对应5键,“JKL”对应6键,“ZXC”对应7键,“VBNM”对应8键,就考虑了在计算机键盘上的输入方式。而方案AB对应1键,CD对应2键,EF对应3键,GH对应4键,IJ对应5键,KL对应6键,MN对应7键,OPQ对应8键,RST对应9键,UVW对应*键,XYZ对应0键,就考虑了将字母分布在更多的按键上,可有效减少汉语拼音与外文单词对应编码的同码率。比如外文BALL与CALL在通行的字母与电话按键的对应方案中,编码都是2255,在此方案中分别为不同的编码1166和2166。
显然,如果在实施过程中,再增加对数学计算的考察,比如增加数学方面的学习流程,比如:语音提示1+4等于多少、5-2等于多少,4*3等于多少,8÷2等于多少等计算题,用户必须输入正确结果,系统才会判断正确等计算流程。则可以与本发明构成一个完整的基于IVR的基础教育系统,可进一步加强本发明的市场推广价值与应用价值。
当然,如果在闭卷考试过程中使用本发明,本发明还可以考察出用户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极大方便用户进行自查,和老师的考查。
下面对各输入及判断方法举几个实例:
方法一:系统提示“人才”,用户输入编码“241512325124#”,系统判定24代表撇,15代表捺,123代表横,251代表竖钩,24代表撇,与要求输入的内容每个字的笔画及笔顺都正确,最后判断输入正确。
方法一:系统提示“人才”,在只要求输入每字前两笔的情况下,用户输入编码“2415123251#”,系统判定24代表撇,15代表捺,123代表横,251代表竖钩,与要求输入的内容每个字的前2笔笔画及笔顺都正确,最后判断输入正确。
方法一:系统提示“人才”,在只要求输入每字首笔的情况下,用户输入编码“24123#”,系统判定24代表撇,123代表横,与要求输入的内容每个字的首笔笔画都正确,最后判断输入正确。
以下方法二中,假设横、竖钩、撇、捺使用的笔画编码分别为12、251、24、15,其中的23编码是由12编码向右平移而成,也是横的编码。
方法二:系统提示“人才”,用户输入编码“24151225124#”,系统判定24代表撇,15代表捺,12代表横,251代表竖钩,24代表撇,与要求输入的内容每个字的笔画及笔顺都正确,最后判断输入正确。
方法二:系统提示“人才”,在只要求输入每字前两笔的情况下,用户输入编码“241512251#”,系统判定24代表撇,15代表捺,12代表横,251代表竖钩,与要求输入的内容每个字的前2笔笔画及笔顺都正确,最后判断输入正确。
方法二:系统提示“人才”,在只要求输入每字首笔的情况下,用户输入编码“2423#”,系统判定24代表撇,23代表横,与要求输入的内容每个字的首笔笔画都正确,最后判断输入正确。
以下方法三中,假设横、竖钩、撇、捺对应的笔画编码分别为1、2、3、4。
方法三:系统提示“人才”,用户输入编码“34123#”,系统判定3代表撇,4代表捺,1代表横,2代表竖钩,3代表撇,与要求输入的内容每个字的笔画及笔顺都正确,最后判断输入正确。
方法三:系统提示“人才”,在只要求输入每字前两笔的情况下,用户输入编码“3412#”,系统判定3代表撇,4代表捺,1代表横,2代表竖钩,与要求输入的内容每个字的前2笔笔画及笔顺都正确,最后判断输入正确。
方法三:系统提示“人才”,在只要求输入每字首笔的情况下,用户输入编码“31#”,系统判定3代表撇,1代表横,与要求输入的内容每个字的首笔笔画都正确,最后判断输入正确。
以下方法四中,假设使用通用的字母与电话按键对应方案。
方法四:系统提示“人才”,用户输入编码“73621142#”,系统判定73621142与“人才”每个字的拼音全拼加音调组成的编码相同,最后判断输入正确。
方法四:系统提示“人才”,用户输入编码“736114#”,系统判定736114与“人才”每个字的拼音全拼组成的编码相同,最后判断输入正确。
方法四:系统提示“人才”,用户输入编码“7311#”,系统判定7311与“人才”每个字的拼音前2个字母组成的编码相同,最后判断输入正确。
方法四:系统提示“人才”,用户输入编码“71#”,系统判定71与“人才”每个字的拼音首字母组成的编码相同,最后判断输入正确。
方法四:系统提示“人才”,用户输入编码“7212#”,系统判定71与“人才”每个字的拼音首字母加音调组成的编码相同,最后判断输入正确。
将方法四与方法一结合,参照前例,系统提示“人才”:
在要求输入所有笔画、拼音及音调全编码的情况下,用户输入编码“24157362*123251241142#”,系统可判断输入正确,其中*为字分隔符。
在要求输入所有笔画、拼音全编码,且拼音先输入,笔画后输入的情况下,用户输入编码“7362415*11412325124#”,系统可判断输入正确,其中*为字分隔符。
在要求输入每字笔画前2笔、拼音前2个字母的情况下,用户输入编码“241573*12325111#”,系统可判断输入正确,其中*为字分隔符。
在要求输入每字笔画首笔、拼音首字母的情况下,用户输入编码“247*1231#”,系统可判断输入正确,其中*为字分隔符。
在要求输入每字笔画首笔、拼音首字母和音调的情况下,用户输入编码“2472*12312#”,系统可判断输入正确,其中*为字分隔符。
将方法四与方法二结合,参照前例,系统提示“人才”:
在要求输入所有笔画、拼音及音调全编码的情况下,用户输入编码“2415736212251241142#”,系统可判断输入正确。
在要求输入所有笔画、拼音全编码,且拼音先输入,笔画后输入的情况下,用户输入编码“73624151141225124#”,系统可判断输入正确。
在要求输入每字笔画前2笔、拼音前2个字母的情况下,用户输入编码“2415731225111#”,系统可判断输入正确。
在要求输入每字笔画首笔、拼音首字母的情况下,用户输入编码“247121#”,系统可判断输入正确。
在要求输入每字笔画首笔、拼音首字母和音调的情况下,用户输入编码“24721212#”,系统可判断输入正确。
将方法四与方法三结合,参照前例,系统提示“人才”:
在要求输入所有笔画、拼音及音调全编码的情况下,用户输入编码“3473621231142#”,系统可判断输入正确。
在要求输入所有笔画、拼音全编码,且拼音先输入,笔画后输入的情况下,用户输入编码“73634114123#”,系统可判断输入正确。
在要求输入每字笔画前2笔、拼音前2个字母的情况下,用户输入编码“34731211#”,系统可判断输入正确。
在要求输入每字笔画首笔、拼音首字母的情况下,用户输入编码“3711#”,系统可判断输入正确。
在要求输入每字笔画首笔、拼音首字母和音调的情况下,用户输入编码“372112#”,系统可判断输入正确。
以下方法五中,假设使用通用的字母与电话按键对应方案。
方法五:系统提示“red apple”,用户输入编码“733*27753#”,系统比较73327753与“red apple”对应的按键编码相同,最后判断输入正确,其中*为符号占位键,不参加比较。
方法五:系统提示“red apple”,用户输入编码“7327#”,系统判定7327与“red apple”每个单词的前2个字母组成的编码相同,最后判断输入正确。
方法五:系统提示“red apple”,用户输入编码“72#”,系统判定72与“red apple”每个单词的首字母组成的编码相同,最后判断输入正确。

Claims (10)

1.一种通过语音流程判断使用电话输入的中文和外文内容是否正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语音流程中包含以下步骤:
1.1系统提示用户要输入的中文或外文内容;
1.2用户使用下面输入方法进行输入,依照汉字笔画与电话按键的对应方案及要求输入的中文的笔画及笔顺,对应点击要求输入的中文的笔画及笔顺对应的电话按键;或者依照汉字拼音字母与电话按键的对应方案及要求输入的中文的拼音,对应点击要求输入的中文的拼音对应的电话按键;或者依照外文字母与电话按键的对应方案及要求输入的外文的单词拼法,对应点击要求输入的外文的单词拼法对应的电话按键;
1.3用户按输入结束键,表示本次输入结束;
1.4判断方法为,系统将用户输入的编码依照汉字笔画与电话按键的对应方案对应出的笔画,与要求输入中文内容中的汉字笔画及笔顺,相比较,如果一致,则判断正确,否则错误;或者将用户输入的编码,与要求输入中文内容中的汉字笔画及笔顺依照汉字笔画与电话按键的对应方案对应出的编码,相比较,如果一致,则判断正确,否则错误;或者将用户输入的编码,与要求输入中文内容中的拼音字母依照拼音字母与电话按键的对应方案对应出的编码,相比较,如果一致,则判断正确,否则错误;或者将用户输入的编码,与要求输入外文内容中单词的拼法的字母依照外文字母与电话按键的对应方案对应出的编码,相比较,如果一致,则判断正确,否则错误;如果错误,则还可提示原文中文汉字的笔画、拼音,或外文的拼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输入中文内容时,所述的输入方法,是在电话键盘上依照要求输入中文内容中每个字的笔画及笔画顺序,通过点击按键模拟笔画,所述模拟笔画是模拟笔画的形状在键盘上键入表征笔画轨迹的笔画起点、拐点、落点的键序列;所述的判断方法,是将本次输入的按键,还原成笔画,与要求输入中文内容的每个字的笔画,先依照字的顺序,再依照每字的笔画顺序进行比对,如果一致,则判定输入正确,否则错误;
所述的输入方法,可在输入完每笔笔画编码时,输入一个笔画分隔符;所述的判断方法,在比较时,笔画分隔符不参加比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输入中文内容时,所述的输入方法,是将汉字中笔画,每一种笔画都至少对应一组电话按键编码,对应方式采用模拟笔画的方式,即依照一组电话按键编码,点击电话按键,可模拟相应的笔画轨迹的笔画起点、拐点、落点,用户按照此汉字笔画与电话按键编码的对应方案,在电话键盘上依照要求输入中文内容的每个字的笔画及笔画顺序,输入对应笔画的电话按键编码;所述的判断方法,是将用户本次输入的笔画按键编码,与要求输入的中文的每个字的笔画依照笔画与电话按键编码对应方案所对应出的编码,先依照字的顺序,再依照每字的笔画顺序进行比对,如果一致,则判定输入正确,否则错误;
所述汉字笔画与电话按键编码的对应方案中,每一种笔画,可对应多个按键编码,同一笔画的不同按键编码,可以通过一个按键编码在键盘上平行上、下、左、右移动后得到,即同一笔画的不同按键编码表征的这种笔画轨迹的起点、拐点、落点一样;
所述的输入方法,可在输入完每笔笔画编码时,输入一个笔画分隔符;所述的判断方法,在比较时,笔画分隔符不参加比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输入中文内容时,所述的输入方法,是将汉字的每一种笔画都对应一个电话按键,组成一个汉字笔画与按键的对应方案,用户按照此汉字笔画与电话按键的对应方案,在电话键盘上依照要求输入的中文的每个字的笔画及笔画顺序,输入对应笔画的电话按键;所述的判断方法,是将用户本次输入的笔画按键编码,与要求输入的中文的每个字的笔画依照汉字笔画与按键的对应方案对应出的按键编码,依照字的顺序进行比对,如果一致,则判定输入正确,否则错误;
所述汉字笔画与按键的对应方案,可以将横、竖、撇、捺四种笔画分别对应到四个不同的电话按键上,除横、竖、撇、捺外的其它笔画,可以几个笔画对应一个按键。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汉字笔画为以下31种,名称依次为横、竖、撇、捺、点、横折、提、横折钩、竖钩、横撇、横钩、竖弯钩、撇折、竖提、竖折、撇点、竖折折钩、斜钩、横撇弯钩、横折提、弯钩、横折弯钩、竖弯、横折弯、横折折折钩、横折斜钩、横折折撇、竖折撇、竖折折、横折折、横折折折:
一丨丿
Figure FSA00000548515100021
Figure FSA00000548515100022
乛乚
Figure FSA00000548515100023
Figure FSA00000548515100024
Figure FSA00000548515100025
在输入中文内容时,所述的输入方法,可只输入每个字的前X笔笔画编码,其中X小于10,大于等于1;所述的判断方法,也只对输入的每字的前X笔笔画编码进行判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输入中文内容时,所述的输入方法,是将汉字拼音字母中的每个字母都对应一个电话按键,组成字母与按键的对应方案,用户按照此字母与按键的对应方案,依次点击要求输入的中文中的每个字的拼音的字母对应的电话按键;所述的判断方法,是将输入的按键,与要求输入的中文中的每个字的拼音的字母依照字母与按键的对应方案对应出的电话按键相比较,如果顺序相同,个数也相同,则判定输入正确,否则错误;
所述的输入方法,可在每个字的拼音字母对应按键输入完后,紧随其后输入这个字拼音的音调按键,音调按键对应方式为数字1、2、3、4键分别对应汉语拼音的1、2、3、4声,轻声音调则不用按键;所述的判断方法,在判断时则还需判断输入的音调键是否与对应字的拼音音调相同,如果此按键也相同,则才能判定输入正确,否则错误;
所述的输入方法,可只输入每个字拼音的前X位编码,其中X小于6,大于等于1;所述的判断方法,也只对输入每字的前X位拼音编码进行判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输入外文内容时,所述的输入方法,是将外文字母中的每个字母都对应一个电话按键,组成字母与按键的对应方案,用户按照此字母与按键的对应方案,依次点击要求输入的外文中的每个单词的拼法的字母对应的电话按键;所述的判断方法,是将输入的按键,与要求输入的外文中的每个单词的拼法的字母依照字母与按键的对应方案对应出的电话按键相比较,如果顺序相同,个数也相同,则判定输入正确,否则错误;
所述的输入方法,可只输入每个单词拼法的前X位字母编码,其中X小于10,大于等于1;所述的判断方法,也只对输入每单词的前X位字母编码进行判断。
8.根据权利要求6与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字母与按键的对应方案,可采用现行通用的字母与电话按键的对应方案为:ABC对应2键,DEF对应3键,GHI对应4键,JKL对应5键MNO对应6键,PQRS对应7键,TUV对应8键,WXYZ对应9键;也可采用其它字母与按键的对应方案。
9.根据权利要求1、2、3、4、6、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输入中文内容时,所述的输入方法,可结合权利要求2与权利要求6中的输入方法,在输入时要求同时输入要求输入中文内容笔画对应的按键和拼音、音调对应的按键;所述的判断方法,同样结合权利要求2与权利要求6中的判断方法,在比较输入的笔画和拼音、音调按键,与要求输入的中文内容对应的笔画和拼音、音调按键相同时,才判定输入正确,否则错误;
在输入中文内容时,所述的输入方法,可结合权利要求3与权利要求6中的输入方法,在输入时要求同时输入要求输入中文内容笔画对应的按键和拼音、音调对应的按键;所述的判断方法,同样结合权利要求3与权利要求6中的判断方法,在比较输入的笔画按键和拼音、音调按键,与要求输入的中文内容对应的笔画按键和拼音、音调按键相同时,才判定输入正确,否则错误;
在输入中文内容时,所述的输入方法,可结合权利要求4与权利要求6中的输入方法,在输入时要求同时输入要求输入中文内容笔画对应的按键和拼音、音调对应的按键;所述的判断方法,同样结合权利要求4与权利要求6中的判断方法,在比较输入的笔画按键和拼音、音调按键,与要求输入的中文内容对应的笔画按键和拼音、音调按键相同时,才判定输入正确,否则错误;
所述的输入方法,在输入时笔画按键和拼音按键时,可只输入笔画的前X笔笔画编码和前Y位拼音编码;所述的判断方法,也只对输入的每字的前X笔笔画编码和前Y位拼音编码进行判断;其中X小于10,大于等于1,Y小于6,大于等于1;
10.根据权利要求1、2、3、4、6、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输入中文内容时,所述的输入方法,可在输入完每字编码时,可输入一个字分隔符;所述的判断方法,在比较时,字分隔符不参加比较;
在输入外文内容时,所述的输入方法,可在输入完每单词的编码时,可输入一个单词分隔符;所述的判断方法,在比较时,单词分隔符不参加比较;
所述的输入方法,在输入内容包含标点符号时,对应每个符号可输入一个符号占位符;所述的判断方法,在比较时,符号占位符不参加比较。
所述的输入方法,在输入过程中输入超时或者输入的按键数已达到要求输入的按键数,系统也可结束本次输入。
所述的判断方法,可在输入过程中,就对已经输入的按键编码进行判断,如果已输入的编码中已经出现错误,系统可结束本次输入。
CN2011102186285A 2011-08-02 2011-08-02 一种通过语音流程判断输入的中外文内容是否正确的方法 Pending CN1029156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186285A CN102915657A (zh) 2011-08-02 2011-08-02 一种通过语音流程判断输入的中外文内容是否正确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186285A CN102915657A (zh) 2011-08-02 2011-08-02 一种通过语音流程判断输入的中外文内容是否正确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15657A true CN102915657A (zh) 2013-02-06

Family

ID=47614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186285A Pending CN102915657A (zh) 2011-08-02 2011-08-02 一种通过语音流程判断输入的中外文内容是否正确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1565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80136A (zh) * 2013-03-01 2013-09-04 王湘民 一种简化中外文信息输入和判断输入是否正确的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2777A (zh) * 2002-03-06 2003-09-17 吴建国 模拟汉字笔划的汉字键盘输入法
CN1521648A (zh) * 2003-02-13 2004-08-18 陆庆方 新型数字化中外语言学习交流两用机
US20060009964A1 (en) * 2004-06-25 2006-01-12 Gabriele Ciminelli Text messaging device
CN101030103A (zh) * 2006-03-05 2007-09-05 刘国桢 汉语字词全息编码计算机手机输入方法及键盘
CN101226428A (zh) * 2007-01-17 2008-07-23 黄金富 适合遥控器和手持设备的中英文键盘和相应输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2777A (zh) * 2002-03-06 2003-09-17 吴建国 模拟汉字笔划的汉字键盘输入法
CN1521648A (zh) * 2003-02-13 2004-08-18 陆庆方 新型数字化中外语言学习交流两用机
US20060009964A1 (en) * 2004-06-25 2006-01-12 Gabriele Ciminelli Text messaging device
CN101030103A (zh) * 2006-03-05 2007-09-05 刘国桢 汉语字词全息编码计算机手机输入方法及键盘
CN101226428A (zh) * 2007-01-17 2008-07-23 黄金富 适合遥控器和手持设备的中英文键盘和相应输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80136A (zh) * 2013-03-01 2013-09-04 王湘民 一种简化中外文信息输入和判断输入是否正确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83013A (zh) 一种汉字学习系统及方法
CN105139311A (zh) 基于智能终端的英语教学系统
CN101425054A (zh) 一种中文学习系统
JP2009501963A (ja) 3列4行のキーパッドを利用して漢字を入力する方法
JP2008546045A (ja) 情報通信端末機の漢字入力方法及び入力装置
US20100125449A1 (en) Integratd phonetic Chinese system and inputting method thereof
Bigham et al. Scopist: building a skill ladder into crowd transcription
Vlieghe Education, digitization and literacy training: A historical and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CN101122895A (zh) 一种计算机辅助外语阅读训练系统及其方法
CN103280136A (zh) 一种简化中外文信息输入和判断输入是否正确的方法
CN1129838C (zh) 自由式小键盘中文输入方法
Watanabe et al. Comparison of onscreen text entry methods when using a screen reader
CN110767012A (zh) 一种适合初学者的英语训练系统
CN102915657A (zh) 一种通过语音流程判断输入的中外文内容是否正确的方法
RU2479867C2 (ru) Способ работы пользовательского 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ого интерфейса
Nishimoto et al. G-IM: an input method of Chinese characters for character amnesia prevention
CN1474300A (zh) 应用计算机写作方式进行语文教学的方法
CN1091896C (zh) 二键式中文注音输入法
CN111580684A (zh) 基于Web技术实现多学科智能键盘的方法、存储介质
JP2011522492A (ja) 中国語教育に適した漢字の入力方法
CN201465102U (zh) 一种汉字学习系统
Gong et al. A new error metric for text entry method evaluation
CN1521653A (zh) 运用计算机训练听力及发音的系统及方法
Jung et al. Solving the great Indian text input puzzle: touch screen-based mobile text input design
CN1293449C (zh) 数字键盘上选择式中文拼音输入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