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11725B - 生物油脂掺炼柴油的加氢工艺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生物油脂掺炼柴油的加氢工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11725B
CN102911725B CN201110217550.5A CN201110217550A CN102911725B CN 102911725 B CN102911725 B CN 102911725B CN 201110217550 A CN201110217550 A CN 201110217550A CN 102911725 B CN102911725 B CN 1029117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hydrogenator
hydrogenation
diesel
diesel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1755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11725A (zh
Inventor
崔哲
石友良
曾榕辉
吴子明
王仲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Fushu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s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Fushu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Fushu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s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11021755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117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9117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117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117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117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50/00Technologi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el of non-fossil origin
    • Y02E50/10Biofuels, e.g. bio-diese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3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oil refining and petrochemical industry
    • Y02P30/2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oil refining and petrochemical industry using bio-feedstock

Landscapes

  •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 For Refining Petroleu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油脂掺炼柴油的加氢工艺方法,包括如下内容:(1)采用固定床反应器,在加氢操作条件下,直馏柴油原料和/或二次加工柴油原料从顶部进入第一加氢反应器,氢气从底部进入第一加氢反应器,气液逆流通过第一加氢反应器催化剂床层,在第一加氢反应器内装填非贵金属硫化态加氢精制催化剂;(2)第一加氢反应器底部排出的液相与生物油脂混合,混合油与氢气混合进入第二加氢反应器顶部,气液并流通过第二加氢反应器内的催化剂床层,第二加氢反应器内装填还原态的贵金属催化剂;(3)第二加氢反应器底部排出的反应后物料进行分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可以有效加工生物油脂和劣质柴油馏分,加氢过程稳定,运转周期长。

Description

生物油脂掺炼柴油的加氢工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可再生能源的生产方法,特别是一种以生物油脂和柴油混合油为原料油,直接生产马达燃料的加氢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能源主要来源于化石能源,其中石油是马达燃料的最主要来源。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不但资源日益枯竭,而且重质化和劣质化加剧,而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环保法规日益严格需要生产大量轻质清洁燃料,这些都要求对现有的炼油技术进行完善和改进的同时增加新的石油替代品,以最低的成本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
生物油脂作为可再生资源,得到世界的广泛重视,各研究单位和企业都在努力进行其作为清洁能源的研究。利用酯交换的方法生产生物柴油(一般为脂肪酸甲酯)已经是成熟的技术,但是由于脂肪酸甲酯氧含量高,尽管许多国家和地区陆续出台了生物柴油的标准,但是并不适宜所有的内燃机。生物油脂通过加氢的方法生产马达燃料,即将氧全部除去或者部分除去生产符合马达燃料标准的产品,这种方法可以直接满足现有市场的要求。
现有的动植物油脂加氢法生产马达燃料的加工技术,US20060186020、EP1693432、CN101321847A、CN200710012090.6、CN200680045053.9、CN200710065393.4、CN200780035038.0、CN200710012208.5、CN200780028314.0和CN101029245A等公开了植物油加氢转化工艺,采用焦化汽油馏分、柴油馏分(直馏柴油、LCO和焦化瓦斯油),蜡油馏分等石油烃类馏分与生物油脂混合进入加氢催化剂床层,生产柴油产品或者蒸汽裂解制乙烯原料等。US5705722公开了含不饱和脂肪酸、脂等植物油和动物油混合后加氢生产柴油馏分范围的柴油调和组分。
EP1741767和EP1741768公开了一种以动植物油脂生产柴油馏分的方法,主要为动植物油脂首先经过加氢处理,然后通过异构化催化剂床层,得到低凝点柴油组分,但是由于加氢处理过程中生成水,对异构化催化剂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装置不能长周期稳定运行。
包括上述方法的生物油脂加氢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催化剂的稳定性较差,运转周期较短,需要经常停工更换催化剂。而且掺炼的柴油特别是以二次加工柴油为主时柴油的芳烃饱和能力不足,无法满足生产优质的柴油调和组分的需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油脂和柴油混合的加氢工艺方法,在加氢的条件下直接生产马达燃料的方法,直接生产高质量的柴油调和产品,解决了硫化态加氢催化剂的失硫问题,同时提高芳烃饱和能力,而且加氢过程稳定,运转周期长。
本发明生物油脂掺炼柴油的加氢工艺方法,包括如下内容:
(1)采用固定床反应器,在加氢操作条件下,直馏柴油原料和/或二次加工柴油原料从顶部进入第一加氢反应器,氢气从底部进入第一加氢反应器,气液逆流通过第一加氢反应器催化剂床层,在第一加氢反应器内装填非贵金属硫化态加氢精制催化剂;
(2)第一加氢反应器底部排出的液相与生物油脂混合,混合油与氢气混合进入第二加氢反应器顶部,气液并流通过第二加氢反应器内的催化剂床层,第二加氢反应器内装填还原态的贵金属催化剂;
(3)第二加氢反应器底部排出的反应后物料进行气液分离,气液分离得到的液相进行分馏塔,经分馏得到精制后柴油馏分。
本发明方法中,在分馏塔中分馏得到石脑油馏分和柴油馏分,根据所需柴油产品的质量,柴油馏分可以直接作为产品出装置也可部分循环回第二加氢反应器。
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生物油脂可以包括植物油和/或动物油脂,植物油包括大豆油、花生油、蓖麻油、菜籽油、玉米油、橄榄油、棕榈油、椰子油、桐油、亚麻油、芝麻油、棉籽油、葵花籽油和米糠油等中的一种或几种,动物油脂包括牛油、猪油、羊油和鱼油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直馏柴油为原油蒸馏得到的柴油馏分,二次加工柴油为催化柴油和/或焦化柴油等。第二加氢反应器中,生物油脂与柴油原料的混合比例按需要确定,一般情况下生物油脂与柴油原料的混合体积比为1:10~10:1,优选为1:5~5:1。
第一加氢反应器和第二加氢反应器的操作条件在以下范围内选择:反应压力3.0MPa~20.0MPa,氢油体积比为200:1~1500:1,液时体积空速为0.1h-1~6.0h-1,平均反应温度180℃~465℃;优选的操作条件为反应压力4.0MPa~18.0MPa,氢油体积比300:1~800:1,液时体积空速0.2h-1~4.0h-1,平均反应温度200℃~445℃。第一加氢反应器和第二加氢反应器的操作条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优选第二加氢反应器的平均反应温度低于第一加氢反应器的平均反应温度,一般优选低10~100℃。本发明方法中,反应系统补充的新氢进入第二加氢反应器。具体操作条件可以根据原料性质及产品质量要求具体确定。
本发明方法中,第一加氢反应器中的非贵金属硫化态催化剂的活性组分一般为W、Mo、Ni、Co中的一种或几种,非贵金属催化剂的活性组分为硫化态。非贵金属硫化态催化剂中,活性组分以氧化物重量计的含量一般为15%~45%。第二加氢反应器中的还原态贵金属催化剂中活性组分一般为Pt和/或Pt,活性组分的重量含量一般为0.1%~3%,催化剂载体一般为氧化铝。上述非贵金属硫化态加氢催化剂的载体一般为氧化铝、无定型硅铝、氧化硅或氧化钛等一种或混合物,非贵金属硫化态加氢催化剂中可以含有其它助剂,如P、Si、B、Ti、Zr等。两个反应器中使用的催化剂可以采用市售商品催化剂,也可以按本领域现有方法制备。
商品加氢非贵金属催化剂主要有,如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FRIPP)研制开发的3926、3936、CH-20、FF-14、FF-18、FF-24、FF-26、FF-36、FH-98、FH-UDS、FZC-41等加氢催化剂,IFP公司的HR-416、HR-448等加氢催化剂,CLG公司的ICR174、ICR178、ICR 179等加氢催化剂,UOP公司新开发了HC-P、HC-K UF-210/220,Topsor公司的TK-525、TK-555、TK-557等加氢催化剂,AKZO公司的KF-752、KF-840、KF-848、KF-901、KF-907等加氢催化剂,上述催化剂在进行常规硫化处理后可以用于本发明工艺方法。贵金属催化剂如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FRIPP)研制开发的HDO-18催化剂,也可以按CN00123141.3等所述方法制备。
现有技术中生物油脂掺炼柴油加氢生产马达燃料的方法,常规的硫化态催化剂在脱硫、脱氮等方面有较好的效果,但其脱芳烃和异构能力比还原态催化剂相差较多。硫化态催化剂需要一定的硫化氢存在下才能保持催化剂的活性,而对还原态催化剂来说,硫化氢则是使催化剂中毒的有害物质。本发明通过用常规硫化态催化剂,采用逆流的操作方式,后与生物油脂混合再通过还原态催化剂进行加氢处理,可以直接生产优质马达燃料,提高了反应的加氢效果,保证装置的长周期运转,而且实现柴油馏分的深度脱芳烃和解决生物油脂生产出的马达燃料凝点高的问题。同时保证了硫化态加氢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和还原态加氢催化剂不受影响。在硫化态加氢催化剂床层中,由于进料中含有一定的硫化物,这些硫化物经过加氢反应生成硫化氢,保证了硫化态加氢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由于非贵金属加氢反应器采用汽液逆流反应,产生的硫化氢随气相向上流动,不会随生成油进入后面的还原态催化剂反应器,不影响还原态催化剂的活性。经过脱硫后的液相进入还原态贵金属催化剂床层,有利于深度的脱芳烃和异构反应,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第二加氢反应器的反应温度低于第一加氢反应器的温度,有利于柴油原料中芳烃类物质的加氢饱和,同时使生物油脂在相对缓和条件下加氢,有利于延长加氢装置的运转周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工艺方法的原则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方法具体如下:柴油原料1与氢气12气液逆流进入第一加氢反应器3,经加氢反应液相产物4从反应器底部流出与生物油脂原料2及循环氢17和补充新氢18混合从顶部进入第二加氢反应器6,经加氢后的生成油8进入分离器9,第一加氢反应器3产生的气相产物5从反应器顶部流出进入高压分离器7,分离出的液相进入分离器9或直接进入分馏塔,分离器9得到的液相13进入分馏塔,分别得到气体14,汽油15和柴油16,分离器9得到的气相作为第一或者第二加氢反应器的补充氢,高压分离器7分离出的气相物流10进入循环氢脱硫塔11,脱硫后得到的氢气12到反应器入口循环使用。实施例使用的生物油脂为市售产品,使用前滤除固体杂质。
下面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情况。非贵金属加氢精制催化剂为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研制开发的FF-36加氢催化剂(催化剂制成拉西环形),催化剂使用前在反应器外进行硫化处理。还原态催化剂为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研制开发的HDO-18加氢催化剂(催化剂为三叶草形),催化剂使用前在反应器外进行还原处理。
实施例选用最难处理的二次加工油催化柴油与植物油混合作为加氢处理的进料。表1为柴油原料性质,表2为植物油原料性质,表3为操作条件和结果。
表1  柴油原料性质。
柴油名称 催化柴油
密度(20℃)/g×cm-3 0.9201
馏程/℃  
IBP 174
50% 279
95% 359
凝点/℃ -18
运动粘度(20℃)/mm2×s-1 5.181
硫含量,质量% 0.56
氮含量/mg×g-1 117
十六烷值(实测) 24
表2  植物油性质。
名称 大豆油
密度(20℃) / g×cm-3 0.9198
S/μg·g-1 2.5
N/μg·g-1 61
酸值/mg.g-1 0.16
皂化值/mg.g-1 193.1
典值/gI2.(100g)-1 125
过氧化值/meq.kg-1 5.03
折光(20℃) 1.4742
凝点/℃ -12
C,质量% 79.14
H,质量% 11.87
O,质量% 8.99
粘度(100℃)/mm2.S-1 7.361
表3  实施例工艺条件和试验结果。
工艺条件 实施例1 实施例2
第一加氢反应器    
催化剂 FF-36 FF-36
反应压力,MPa 15.0 15.0
入口氢油体积比 700:1 700:1
体积空速,h-1 2.0 2.0
平均反应温度,℃ 350 350
第二加氢反应器    
催化剂 HDO-18 HDO-18
原料(第一加氢反应器柴油与植物油体积比) 50:50 40:60
反应压力,MPa 15.0 15.0
入口氢油体积比 1000:1 1000:1
体积空速,h-1 2.0 2.5
平均反应温度,℃ 330 310
运转时间,h 1000 1000
柴油产品    
硫含量,μg/g <1 <1
凝点,℃ -27 -30
十六烷值 69 74
比较例1
在相同试验条件下,选用常规的植物油加氢精制流程,两个反应器中催化剂全部为硫化态的加氢催化剂与实施例进行比较,反应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
表4  实施例工艺条件与比较结果。
工艺条件 实施例1 比较例1
催化剂 FF-36/ HDO-18 FF-36
运转时间,h 1000 500
柴油产品    
密度,g/cm3 0.780 0.860
硫含量,μg/g <1 <1
十六烷值 69 42
凝点,℃ -27 -10
比较例2
在相同试验条件下,选用常规的植物油先加氢精制后改质流程,加氢精制反应器采用常规非贵金属加氢精制催化剂,第二加氢反应器使用加氢改质催化剂(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研制生产的FC-14催化剂),反应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
表5  实施例工艺条件与比较结果。
工艺条件 实施例1 比较例1
催化剂 FF-36/ HDO-18 FF-36/FC-14
运转时间,h 1000 500
柴油产品    
密度,g/cm3 0.780 0.790
硫含量,μg/g <1 <1
十六烷值 67 64
凝点,℃ -27 -23
由实施例可以看出,生物油脂与柴油混合通过本技术的加氢方法可以直接生产柴油产品或者优质的调和组分,并能保证长时间稳定运行。

Claims (9)

1.一种生物油脂掺炼柴油的加氢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内容:
(1)采用固定床反应器,在加氢操作条件下,直馏柴油原料和/或二次加工柴油原料从顶部进入第一加氢反应器,氢气从底部进入第一加氢反应器,气液逆流通过第一加氢反应器催化剂床层,在第一加氢反应器内装填非贵金属硫化态加氢精制催化剂;
(2)第一加氢反应器底部排出的液相与生物油脂混合,混合油与氢气混合进入第二加氢反应器顶部,气液并流通过第二加氢反应器内的催化剂床层,第二加氢反应器内装填还原态的贵金属催化剂;
(3)第二加氢反应器底部排出的反应后物料进行气液分离,气液分离得到的液相进行分馏塔,经分馏得到精制后柴油馏分;
其中,第二加氢反应器的平均反应温度比第一加氢反应器的平均反应温度低10~100℃。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生物油脂包括植物油和/或动物油脂,植物油包括大豆油、花生油、蓖麻油、菜籽油、玉米油、橄榄油、棕榈油、椰子油、桐油、亚麻油、芝麻油、棉籽油、葵花籽油和米糠油中的一种或几种,动物油脂包括牛油、猪油、羊油和鱼油中的一种或几种;二次加工柴油为催化柴油和/或焦化柴油。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加氢反应器中,生物油脂与柴油
原料的混合体积比为1:10~10:1。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加氢反应器中,生物油脂与柴油
原料的混合体积比为1:5 ~ 5:1。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加氢反应器和第二加氢反应器的操
作条件在以下范围内选择:反应压力3.0MPa~20.0MPa,氢油体积比为200:1~1500:1,液时
体积空速为0.1h-1~6.0h-1,平均反应温度180℃~465℃。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加氢反应器和第二加氢反应器的操
作条件在以下范围内选择:反应压力4.0MPa~18.0MPa,氢油体积比300:1~800:1,液时体积
空速0.2h-1~4.0h-1,平均反应温度200℃~445℃。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加氢反应器中的非贵金属硫化态催化剂的活性组分为W、Mo、Ni、Co 中的一种或几种,非贵金属催化剂的活性组分为硫化态,非贵金属硫化态催化剂中,活性组分以氧化物重量计的含量为15%~45%。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加氢反应器中的还原态贵金属催化
剂中活性组分为Pt,活性组分的重量含量为0.1%~3%。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系统补充的新氢进入第二加氢反应器。
CN201110217550.5A 2011-08-01 2011-08-01 生物油脂掺炼柴油的加氢工艺方法 Active CN1029117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17550.5A CN102911725B (zh) 2011-08-01 2011-08-01 生物油脂掺炼柴油的加氢工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17550.5A CN102911725B (zh) 2011-08-01 2011-08-01 生物油脂掺炼柴油的加氢工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11725A CN102911725A (zh) 2013-02-06
CN102911725B true CN102911725B (zh) 2015-02-18

Family

ID=47610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17550.5A Active CN102911725B (zh) 2011-08-01 2011-08-01 生物油脂掺炼柴油的加氢工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117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37527B (zh) * 2014-05-05 2015-11-18 抚顺新瑞催化剂有限公司 生物质油加氢精制-异构降凝制备低凝点柴油组分的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6187A (zh) * 2005-07-15 2007-01-1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高十六烷值、低凝柴油的加氢方法
CN101321847A (zh) * 2005-11-30 2008-12-10 新日本石油株式会社 加氢精制方法和加氢精制油
CN101517038A (zh) * 2006-12-18 2009-08-26 道达尔炼油与销售部 柴油原料的加氢处理方法和相应的加氢精制装置
CN101760234A (zh) * 2008-12-25 2010-06-3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二次加工柴油十六烷值的加氢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32935B2 (en) * 2002-09-06 2007-06-19 Fortum Oyj Process for producing a hydrocarbon component of biological origi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6187A (zh) * 2005-07-15 2007-01-1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高十六烷值、低凝柴油的加氢方法
CN101321847A (zh) * 2005-11-30 2008-12-10 新日本石油株式会社 加氢精制方法和加氢精制油
CN101517038A (zh) * 2006-12-18 2009-08-26 道达尔炼油与销售部 柴油原料的加氢处理方法和相应的加氢精制装置
CN101760234A (zh) * 2008-12-25 2010-06-3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二次加工柴油十六烷值的加氢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11725A (zh) 2013-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11727B (zh) 生物油脂掺炼柴油的加氢改质方法
CN102911725B (zh) 生物油脂掺炼柴油的加氢工艺方法
CN102911724B (zh) 生物油脂掺炼柴油的加氢方法
CN102911696B (zh) 生物油脂生产马达燃料的加氢处理方法
CN102464994B (zh) 一种生物油脂生产马达燃料的加氢方法
CN102464997B (zh) 生物油脂生产马达燃料的加氢方法
CN103102910B (zh) 一种生物油脂生产低凝点马达燃料的两段法加氢方法
CN103102917B (zh) 生产低凝点马达燃料的两段法加氢方法
CN103102912B (zh) 一种生产优质低凝点马达燃料的两段法加氢方法
CN103102916B (zh) 一种生产低凝点马达燃料的两段法加氢方法
CN103102958B (zh) 一种多产优质柴油的渣油加氢方法
CN103102959B (zh) 多产优质柴油的渣油加氢方法
CN103102902B (zh) 生物油脂生产低芳烃溶剂油的加氢裂化方法
CN103102920B (zh) 生产优质溶剂油的两段法加氢方法
CN103102922B (zh) 生产溶剂油的两段法加氢方法
CN103102908B (zh) 生物油脂生产低芳烃溶剂油的两段法加氢方法
CN103102909B (zh) 生物油脂生产低凝点马达燃料的两段法加氢方法
CN102911698B (zh) 生物油脂生产优质马达燃料的加氢方法
CN103102914B (zh) 多产优质柴油的蜡油加氢处理方法
CN103102969B (zh) 副产优质柴油的蜡油加氢处理方法
CN103102921B (zh) 生产优质低凝点马达燃料的两段法加氢方法
CN102464995B (zh) 生物油脂生产马达燃料的加氢处理方法
CN103102895B (zh) 生物油脂生产低凝点马达燃料的加氢改质方法
CN103102904A (zh) 一种生物油脂生产优质低凝点马达燃料的两段法加氢方法
CN103102915B (zh) 一种副产优质柴油的蜡油加氢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