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07033B - 移动通信网络中用于通过信号传送控制信息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通信网络中用于通过信号传送控制信息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07033B
CN102907033B CN201180027175.6A CN201180027175A CN102907033B CN 102907033 B CN102907033 B CN 102907033B CN 201180027175 A CN201180027175 A CN 201180027175A CN 102907033 B CN102907033 B CN 1029070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terminal
information
value
vector
b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2717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07033A (zh
Inventor
郑荣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3/077,435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9332537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to CN20161107842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7291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9070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070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070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0703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8Forma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H04L1/0052Realisations of complexity reduction techniques, e.g. pipelining or use of look-up tab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72Error control for data other than payload data, e.g. control data
    • H04L1/0073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feedback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将通过无线电信道传递的编码信息解码的方法包括接收无线终端传送的编码信息的向量。编码信息包括已使用一阶Reed‑Muller码编码的未编码信息比特的编码表示。方法也包括通过对接收向量执行Hadamard变换并基于与无线终端相关联的调度信息,标识变换值的子集,生成变换值的向量。另外,方法包括从变换值的子集中选择变换值之一,选择是基于选定变换值的量值,并且基于与选定变换值相关联的比特序列,确定未编码信息比特的估计。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另一实施例,一种设备可操作来实现此方法。

Description

移动通信网络中用于通过信号传送控制信息的系统和方法
根据35 U.S.C. § 119(e)的优先权声明
本申请要求具有2010年4月1日提出的题为“载波聚合中的TPC命令传送”(TPCCommand Transmission in Carrier Aggregation)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1/320167和2010年4月8日提出的题为“用于带有比特值的已知集的块编码消息的有效解码方法和设备”(Efficient Decod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Block Coded Messages with KnowSubset of Bit Values)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1/322190的优先权,两个申请通过引用整体结合于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一般涉及无线通信,并且更具体地说,涉及管理移动终端的传送功率。
背景技术
现代移动通信网络面临在广泛的多种无线电条件下高带宽通信服务的不断增长的需求。一些通信技术已通过利用扩展射频频谱来响应此需要。例如,3GPP长期演进(LTE)标准的第8版为载波信号利用20 MHz带宽,但第10版预期利用100 MHz或更高的频谱。
由于后向兼容性经常是移动通信网络的要求,因此,经常要求支持使用扩展频谱的网络支持不能认识或利用其更大带宽的遗留装置。支持具有一系列不同能力的终端的需要在管理此类网络中的资源使用中造成了相当大的困难。为有利于扩展载波频谱的使用,同时仍保持后向兼容性,诸如LTE等某些通信技术利用“载波聚合”方案。在此类方案下,不能使用全部扩展载波频谱的遗留终端将扩展频谱认识为称为“分量载波”(CC)的多个单独载波频谱,每个频谱大小调整为适合遗留终端的能力。与此同时,当代终端将能够通过聚合多个CC而利用更大的载波频谱。
然而,多个单独载波频谱的使用能够大幅增大网络的配置和管理复杂性。例如,如果网络尝试通过非理想无线电信道通知移动装置该装置已被调度使用特定分量载波,则移动装置可未成功接收通知。即使许多现代通信技术提供用于装置请求未成功接收的信息的重新传送的过程,如果装置不确定预期有什么调度信息,则装置也可能难以或不可能确定它未接接收调度信息。此外,虽然装置能够简单地报告它接收的所有调度信息,并且由此准许网络通过推断确定装置未接接收什么调度信息,但在移动装置成功接收所有调度信息时,相当大的网络传送资源量会不必要地在此类信令上用尽。因此,找出用于传递有关分量载波的调度的信息的有效方案—能够调整和适应传送错误的方案—能够对在支持载波聚合的网络中的性能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根据所述公开内容,与移动通信相关联的某些缺点和问题得以大幅降低或消除。具体而言,描述了用于提供移动电信服务的某些装置和技术。
根据所述公开内容的一个实施例,将通过无线电信道传递的编码信息解码的方法包括接收无线终端传送的编码信息的向量。编码信息包括已使用一阶Reed-Muller码编码的未编码信息比特的编码表示。方法也包括通过对接收向量执行Hadamard变换来生成变换值的向量并基于与无线终端相关联的调度信息,标识变换值的子集。另外,方法包括从变换值的子集中选择变换值之一,选择是基于选定变换值的量值,并且基于与选定变换值相关联的比特序列,确定未编码信息比特的估计。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另一实施例,一种设备可操作来实现此方法。
根据所述公开内容的另一个实施例,将通过无线电信道传递的编码信息解码的方法包括接收无线终端传送的编码信息的向量。编码信息包括已通过二阶Reed-Muller码编码的未编码信息比特的编码表示。方法也包括确定对应于未编码信息比特的第一群组的多个假设序列。每个假设序列包括用于未编码信息比特的第一群组中的每个比特的估计。另外,方法包括对于每个假设序列,将接收向量乘以与相应假设序列相关联的覆盖向量以获得修改的接收向量,以及对于每个修改的接收向量,通过对修改的接收向量执行Hadamard变换,生成变换值的向量。每个变换值与未编码信息比特的第二群组的一个或多个估计相关联。方法也包括基于与无线终端相关联的调度信息,标识变换值的子集,以及从变换值的标识的子集中选择变换值之一,选择是基于选定变换值的量值。方法也包括确定未编码信息比特的估计。此估计包括基于与用于生成选定变换值的修改向量相关联的假设序列的未编码信息比特的第一群组的估计和与选定变换值相关联的未编码信息比特的第二群组的估计。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另一实施例,一种设备可操作来实现此方法。
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的重要技术优点包括降低在支持载波聚合的系统中用于控制信令的所要求开销。特定实施例可以能够在终端不利用多个分量载波时限制与载波聚合相关联的控制信令开销。另外,特定实施例可以能够使用能够适应可损害相关信令的传送错误的健壮信令方案,提供此开销降低。从下面的图形、描述和权利要求书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容易明白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另外,虽然上面已列举特定的优点,但各种实施例可包括所有或一些列举的优点,或者不包括列举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更完整地理解本发明及其优点,现在将结合附图,参照以下描述,其中:
图1示出用于利用载波聚合的示例通信系统的载波频谱;
图2示出支持载波聚合的移动通信系统的一特定实施例;
图3A-3D是提供在图2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特定实施例中可利用的示例功率控制参数的表格;
图4是可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的特定实施例中将信息解码的覆盖向量的表格;
图5是示出能够用于将编码反馈信息解码的各种解码技术的操作复杂性比较的表格;
图6是示出可由移动通信系统支持的无线终端的一特定实施例的框图;
图7是示出在选择用于上行链路控制消息的格式中无线终端的一特定实施例的示例操作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在确定传送上行链路控制消息的传送功率电平中无线终端的一特定实施例的示例操作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可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利用的网络节点的一特定实施例的框图;
图10是示出在管理无线终端的传送功率电平中网络节点的示例操作的流程图;以及
图11-12是示出在将无线终端传送的反馈信息解码中网络节点的特定实施例的示例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用于利用载波聚合的示例通信系统的载波频谱。某些高级通信技术依赖载波聚合以有利于在必须也支持只能够利用更小载波频谱的遗留终端的网络中使用扩展载波频谱110。在载波聚合方案下,预期载波频谱110能够对遗留终端显得象是用于多个载波100(称为“分量载波”(CC))的聚合频谱,每个载波具有与遗留终端的能力兼容的更小频谱。然而,当代终端能够通过在多个载波分量100上传送或接收,而利用扩展频谱110的更大部分。
作为一个示例,长期演进(LTE)通信标准的第8版支持具有高达20 MHz的带宽的载波频谱。因此,配置成支持此标准的终端可限于使用具有不大于20 MHz的带宽的载波。然而,为提供更高的总吞吐量,LTE的第10版预期支持具有比20 MHz更大带宽的载波频谱。因此,LTE的将来版本将使用载波聚合提供频谱兼容性。通过载波聚合,此总频谱将对第8版终端显得象是多个分量载波的聚合频谱,每个分量载波具有与第8版终端的能力兼容的更小频谱(例如,20 MHz)。与此同时,第10版终端可能够通过同时利用多个分量载波100,来利用此扩展载波频谱110的整体。虽然为便于说明,下面的描述集中在LTE网络中实现所述解决方案,但所述解决方案可通过适当修改而实现到任何适合的通信技术。
图2示出使用诸如图1所示方案等载波聚合方案提供通信服务到无线终端20的移动通信系统10。移动通信系统10包括提供通信服务到与移动通信系统10相关联的小区60的接入网络30和在移动通信系统10内提供信息的回程输送的核心网络40。通过使用本文中所述信令技术,移动通信系统10的特定实施例能够提供用于在接入网络30与无线终端20之间传递调度信息和功率设置而不论配置用于无线终端20的分量载波的数量的可靠方案。另外,通过使用其上已调度无线终端20的分量载波的知识,接入网络30能够更有效地将无线终端20传送的反馈解码,该反馈指示调度的传送由无线终端20成功接接收。因此,如下面进一步所述,移动通信系统10的特定实施例能够提供用于管理载波聚合的使用的健壮的低开销技术。
通常,移动通信系统10提供移动通信服务到在小区60(与移动通信系统10相关联的地理区域)内操作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终端20。移动通信系统10可支持任何适合类型的通信和/或根据任何适当通信标准的通信,通信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任何长期演进(LTE)、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iMAX)和宽带码分多址(WCDMA)通信标准。
无线终端20表示能够以无线方式与移动通信系统10传递信息的任何装置。无线终端20的示例包括诸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膝上型计算机等传统通信装置和适合与通信系统10一起使用的任何其它便携式通信装置。例如,在特定实施例中,无线终端20表示LTE用户设备(UE)的实例。另外,在特定实施例中,无线终端20也可表示配有适合准许与移动通信系统10通信的组件的自动化设备或装置,诸如家庭自动化网络中的装置。例如,无线终端20可表示洗衣机、烤炉、数码摄像机(DVR)或能够通过移动通信系统10远程管理的其它家庭用具。虽然为简明起见,图2只示出单个无线终端20和单个基站32,但是移动通信系统10可包括任何适合数量和配置的基站32,基站能够服务于任何数量的无线终端20,包括在特定实施例中相对于它们支持的载波频谱具有不同能力的无线终端20。
接入网络30以无线方式与无线终端20通信,并且用作在无线终端20与核心网络40之间的接口。接入网络30可表示或包括无线电接入网络和/或负责为核心网络40提供无线电或空中接口的任何单元。例如,在所示实施例中,接入网络30包括一个或多个基站32。接入网络30也可包括基站控制器、接入服务器、网关和/或适合用于管理基站32使用的无线电信道,鉴定用户,控制在基站32与其它无线电接入单元之间的切换和/或另外管理基站32的互操作,以及将基站32和核心网络40进行接口的任何另外的组件。
基站32以无线方式与无线终端20通信以有利于用于无线终端20的移动通信。基站32可包括与无线终端20通信以及将无线终端20和核心网络40进行接口的任何适当单元。例如,视接入网络30和核心网络40支持的通信标准而定,每个基站32可表示或包括基站、节点B、演进节点B (eNode B)、无线电基站(RBS)、接入点或能够以无线方式与无线终端20通信的任何其它适合单元。
核心网络40将无线终端20传递的话音和/或数据从接入网络30路由选择到其它无线终端20或通过陆线连接或通过其它网络耦合到核心网络40的其它通信装置。核心网络40可支持用于路由选择此类通信的任何适当标准或技术。例如,在支持LTE的无线终端20的实施例中,核心网络40可表示系统体系结构演进(SAE)核心网络。核心网络40也可负责聚合用于远程传送的通信,鉴定用户,控制呼叫,为记账目的而计量使用或与提供通信服务相关联的其它功能性。然而,通常核心网络40可包括适合用于路由选择和另外支持用于无线终端20的话音和/或数据通信的任何组件。
在操作中,移动通信系统10提供电信服务到无线终端20。作为此服务的一部分,网络30以无线方式与无线终端20通信。例如,在所示实施例中,接入网络30的基站32与无线终端20建立用于通过射频(RF)信道的通信的无线连接,并且核心网络40在接入网络30的各种组件之间和在诸如有线通信装置等移动通信系统10的其它单元之间传输话音、数据、多媒体和/或其它类型的信息。
为增大能够用于在无线终端20与接入网络30之间的载波的可用频谱,移动通信系统10利用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配置在小区60中使用的载波聚合方案。在特定实施例中,此配置在半静态基础上执行。配置的分量载波的数量及各个分量载波的带宽可对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不同。另外,在小区中配置的分量载波的数量可不同于无线终端20看到的分量载波的数量。例如,在特定实施例中,即使小区60配置有相同数量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分量载波,无线终端20也可支持比上行链路分量载波更多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在特定实施例中,无线终端20可最初只使用单个分量载波,通过基站32连接到接入网络30,并且在连接后,可被提供指示当前配置在小区60中使用的分量载波的信息。
为防止无线终端20要不断监视配置用于小区60的所有分量载波,接入网络30的单元(为便于理解此示例而假设是基站32)可负责激活和停用要由小区60中无线终端20使用的各种分量载波。无线终端20随后能够将其监视限制到只为无线终端20配置和激活的那些分量载波。例如,在第10版LTE实施例中,用于分量载波的重要控制信息将在与该分量载波相关联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和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上传送。通过激活,无线终端20能够将其对PDCCH和PDSCH的监视限制到当前为无线终端20激活的分量载波,而不是强制监视用于配置在小区60中使用的所有分量载波的这些信道。在某些实施例中,能够使用比分量载波的初始配置更快的信令(例如,媒体接入控制(MAC)层信令)实现激活,由此降低用于更改在给定时间由无线终端20利用的分量载波的数量的开销和时间量。例如,在用于无线终端20的大量数据到达时,多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可为无线终端20激活并随后用于将数据传送到无线终端20。一旦已将此数据传送到无线终端20,随后便可在不需要时为无线终端20停用这些过多的分量载波。
在特定实施例中,在不需要时,能够为无线终端20停用在每个方向上除一个载波分量外的所有载波分量—此处单独称为“下行链路主分量载波”和“上行链路主分量载波”或者总称为“主要分量载波”。激活因此提供为无线终端20配置多个分量载波,但只在按需基础上激活这些另外分量载波(此处称为“次要分量载波”)的可能性。无线终端20经常可激活一个或很少几个分量载波,由此准许无线终端20使用更低接收带宽并因此降低电池消耗。
在许多高级通信系统中,经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到无线终端20的消息(在图2中表示为“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中传递的下行链路指派、上行链路调度授予和/或其它调度信息,进行分量载波的调度。例如,在实现LTE的移动通信系统10的一实施例中,下行链路指派会在PDCCH上传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消息中传递到无线终端20。此调度信息指示在特定无线电子帧期间,已调度无线终端20在特定分量载波上接收下行链路传送。例如,在实现LTE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实施例中,基站32可传送包括一个或多个下行链路调度指派的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指示在当前或即将到来的子帧中时调度无线终端20在特定分量载波上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上接收数据传送。
基于其上接收调度信息的分量载波之间的预确定关系(例如,相关分量载波可以是其上接收用于下行链路指派的调度信息的相同分量载波或与用于上行链路调度授予的该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相关联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或者基于在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中包括的标识相关分量载波的另外信息(如在LTE实施例中的载波指示符字段(CIF)),无线终端20确定与接收的调度信息相关联的分量载波。在特定实施例中,用于调度信息的适用子帧是传送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的相同子帧,或者是基于与传送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的子帧的某一预建立的关系由无线终端20标识的另一子帧。
除调度信息外,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可在特定实施例中包含调制和编码方案参数、空间复用参数及反馈有关信息。另外,在特定实施例中,控制消息可包括如下面进一步论述的功率控制参数(例如,传送功率控制(TPC)命令)。这些参数提供指示无线终端20应如何响应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或无线终端20应在使用调度的资源时如何表现的信息。
在许多高级通信技术中,无线终端20预期通过指示相关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调度的数据传送是否成功接收(包括相关传送的接收和解码而无错误),来响应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因此,在特定实施例中,无线终端20通过传递包括反馈信息(例如,混合自动请求重发(HARQ)确认/否定确认(ACK/NACK)反馈比特)的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来响应检测到的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反馈信息指示该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调度的传送的成功接收或不成功接收或未接收。然而,载波聚合在网络,特别是支持不能利用多个分量载波的遗留终端的网络中实现时,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的配置和传递能够变得更复杂得多。传递用于相当大数量的不同分量载波的反馈能够浪费宝贵的传送资源。另外,如果此信息的传递不健壮,则可能配置和调度情形的数量的急剧增大能够造成问题。因此,移动通信系统10的特定实施例实现用于在载波聚合系统中的控制信号的改进传递的某些解决方案。
在特定实施例中,无线终端20由网络配置以通过预确定的频率发出调度请求(SR)。在无线终端20要在允许调度请求的子帧中反馈比特时,SR比特(例如,例如“1”可表示肯定调度请求,以及“0”可表示否定调度请求)能够附加到反馈比特序列。因此,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也可包括SR比特或除反馈比特外其它形式的调度请求。
用于上行链路控制消息的格式选择
如果无线终端20在特定时刻激活了多个分量载波,则无线终端20可能必需一次提供有关在多个不同分量载波上调度的传送的反馈。在移动通信系统10的特定实施例中,无线终端20可配置成使用单个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确认在特定子帧期间在所有调度的分量载波上调度的信息的接收或未接收/失败接收。通过以此方式合并确认,移动通信系统10可降低此类确认要求的开销。然而,移动通信系统10服务的遗留终端可只能够使用(并因此确认)单个分量载波。因此,移动通信系统10可能必需认识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的多个格式,包括用于能够只利用单个分量载波的装置的第一格式、只提供用于单个分量载波的反馈的格式(此处称为“单载波”或“SC”格式)及能够用于传递用于多个分量载波的反馈的第二格式(在此处称为“载波聚合”或“CA”格式)。
在特定实施例中,第二格式表示在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内定义用于与当前配置在小区60中使用的每个分量载波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反馈比特的预确定位置的消息格式。为每个分量载波传送的特定数量的比特可有所不同。例如,在特定实施例中,移动通信系统10支持多输入多输出(MIMO)和空间分集传送方案,并且可选择性地利用空间反馈捆绑。在此类在实施例中,无线终端20可配置成使用CA格式,该CA格式在采用空间反馈捆绑时每配置的分量载波提供一个反馈比特,并且在不采用空间捆绑时每配置的分量载波提供两个反馈比特。例如,如果小区60当前配置有三个分量载波,则此CA格式会在采用空间反馈捆绑时支持三个比特,并且在不采用空间反馈捆绑时支持六个比特。不需要的反馈比特(例如,与无调度信息成功接收的分量载波相关联的那些比特或与只要求分配的两个反馈比特之一的单码字传送相关联的那些比特)可设成固定值,例如“0” (NAC)。然而,通常CA格式可以任何适当的方式指示用于多个分量载波的每个分量载波的调度信息是否已由无线终端20成功接收。
由于与使用CA格式相关联的另外开销原因,可能希望如果能够利用多个分量载波的终端已只调度在单个分量载波上,则此类终端也将SC格式用于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并因此只需要提供有关单个分量载波的反馈)。因此,在特定实施例中,无线终端20在提供关于调度无线终端20在单个分量载波(例如,主要分量载波)上接收的传送的反馈时,根据SC格式传送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并且在提供有关调度无线终端20在多个分量载波上接收的传送的反馈时,根据CA格式传送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因此,移动通信系统10的特定实施例可降低与支持载波聚合的无线终端20进行的控制信息传送相关联的开销。
然而,由于接入网络30可通过非理想射频(RF)信道传递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携带指派和调度授予的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可未被接接收,或者可在传送期间损坏,导致在由无线终端20解码时出错。因此,无线终端20可未接收在特定子帧内传送到它的所有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一个特定顾虑是无线终端20可在相同子帧期间接收带有用于次要分量载波的调度信息的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但未能接收带有用于主要分量载波的调度信息的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在此类情况下,使用SC格式提供有关用于次要分量载波的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的反馈能够导致错误,这是因为SC格式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只提供有关单个分量载波的反馈。由于在此情况下,多个分量载波已调度用于无线终端20,因此,接入网络30可不能毫无疑问地确定反馈与调度的分量载波的哪个分量载波相关联。
因此,在特定实施例中,无线终端20配置成基于无线终端20是否接收用于与小区60相关联的任何次要分量载波的调度信息,选择用于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的格式。在特定实施例中,无线终端20知道哪个分量载波是主要分量载波(例如,由于在分量载波的配置期间基站32传送的信息的原因),或者能够从接收的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的格式确定对应的分量载波是主要还是次要分量载波。如果无线终端20成功接收用于任何次要分量载波的调度信息,则无线终端20通过CA格式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做出响应,即使此次要分量载波是无线终端20在该子帧内成功接收调度信息的唯一分量载波。通过如此操作,在特定实施例中,在无线终端20未成功接收为主要分量载波传送的调度信息时,无线终端20能够防止在无线终端20使用SC格式提供有关次要分量载波的反馈时将产生的错误。在此类实施例中,在无线终端20接收调度信息所针对的唯一分量载波是主要分量载波时,而不是在次要分量载波是接收调度信息所针对的唯一分量载波时,无线终端20仍可使用SC格式传送反馈。
通常,此解决方案准许接入网络30在接收带有仅用于单个分量载波的反馈信息的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即,SC格式消息)时毫无疑问地确立反馈信息涉及在主要分量载波上的调度传送。此外,在移动通信系统10的特定实施例中,接入网络30配置成始终先在主要分量载波上调度无线终端。在此类实施例中,可经常仅在主要分量载波上调度无线终端20。因此,无线终端20仍可以能够经常使用SC格式,限制使用带有其另外开销的CA格式的频率。因此,移动通信系统10的特定实施例准许无线终端20机会性地使用SC格式来降低与载波聚合相关联的控制信令开销,但同时避免在调度信息不成功传送时可产生的某些错误。图7在下面更详细地描述能够以此方式提供反馈的无线终端20的一特定实施例的示例操作。
传递功率控制参数
移动通信系统10的特定实施例也可或备选提供用于控制在发送与载波聚合相关联的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时终端的传送功率的更可靠技术。在移动通信系统10的特定实施例中,每个下行链路指派或上行链路授予通过其自己的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调度,并且每个接收的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包含直接或间接指示用于无线终端20在传送响应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中使用的传送功率电平的功率控制参数。这些功率控制参数可表示指示无线终端20使用的特定传送功率电平的信息、指示无线终端20必须遵从的最大传送功率的信息、指示无线终端应用到当前传送功率电平的调整的信息或以任何其它方式指示用于无线终端20的适当传送功率电平的信息。作为一个示例,在某些LTE实施例中,每个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包含传送功率控制(TCP)比特字段,该字段包含无线终端20在确定在PUCCH上传送响应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的适当传送功率电平中应用到当前功率电平的调整值。
如上所述,在调度用于在主要分量载波及一个或多个次要分量载波上的传送时,无线终端20将接收多个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其上调度终端的每个分量载波一个消息。在此类实施例中,会可能只在一个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中传送所需功率控制参数,并且将在其它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中的相关字段再用于其它非冗余控制信息。
然而,这样做能够造成几个问题。首先,如果功率控制参数只插入传送到无线终端20的单个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中,并且无线终端20未成功接收该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则无线终端20可能没有确定在传送响应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中使用的正确传送功率所依据的充足信息。其次,即使无线终端20要接收包含真正功率控制参数的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接入网络30也会不可能找到适合与SC格式和CA格式一起使用的单个功率控制参数,这是因为这两种格式可导致极不相同的上行链路传送。
此外,在特定实施例中,CA格式提供用于所有配置的分量载波的反馈。由于重新配置是相当慢的过程,因此,配置的分量载波的数量不能跟踪实际使用的分量载波,并且相当高数量的分量载波经常配置用于给定小区60。因此,很可能是对于给定子帧,小区60将配置有比无线终端20将实际被调度使用的更多分量载波。这可产生仍有的第三问题。无线终端20可传送在无线终端20提供只用于激活或调度的分量载波的反馈时将不必要的反馈比特。这又导致每真实反馈比特更低的能量和更差的性能。
为解决第三问题(即,由传送比必要反馈比特更多的反馈比特而产生的减弱性能),基站32的特定实施例实现动态解码方案以将无线终端20在接收这些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后传送的反馈比特解码。此动态解码方案利用调度知识改进用于给定传送功率电平的基站的解码性能。因此,动态解码能够在信噪比大幅降低的情况下提供相同质量级别,由此降低不必要反馈比特的负面影响。下面更详细地描述此动态解码方案。
为解决第一和第二问题,可配置接入网络30的适当单元(此处假设是基站32)基于以下项来确定在每个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中包括的功率控制参数:相关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是在传递用于主要分量载波的调度信息,“PCC控制消息”(在图2中由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a表示),还是在传递用于次要分量载波之一的调度信息,“SCC控制消息”(在图2中由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b-d表示)。在特定实施例中,如果相关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是PCC下行链路控制消息,则基站32选择适合用于根据SC格式在传送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中使用的第一功率控制参数。如果相关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转而是SCC控制消息,则基站32确定适合无线终端20根据CA格式在传送响应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中使用的第二功率控制参数或多个功率控制参数。
基站32可以任何适合方式确定与CA格式一起使用的此第二和/或任何另外的功率控制参数。作为一个示例,在特定实施例中,基站32确定用于使用CA格式传送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的第二功率控制参数,而与无线终端20接收多少或哪些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无关。在此类实施例中,基站32可随后在每个SCC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b-d中包括此第二功率控制参数。这可确保无线终端20将使用相同传送功率,而与无线终端20成功接收多个SCC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b-d中的多少个消息无关。
作为另一示例,基站32确定的第二功率控制参数可表示在无线终端20在该子帧内成功接收传送到无线终端20的所有SCC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时使用的功率控制参数。基站32可打算无线终端20基于此第二功率控制参数和无线终端20成功接收的SCC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的数量,计算要使用的实际功率控制参数。因此,基站32可通过将第二功率控制参数除以在此子帧中其上调度无线终端20的次要分量载波的数量,计算第三功率控制参数。基站32随后可在每个SCC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b-d中包括此第三功率控制参数。备选,基站32可计算合计为第二功率控制参数的多个不同的另外功率控制参数—要传送的每个SCC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b-d一个参数。基站32随后在传送的每个SCC下行链路控制消息中包括这些另外的功率控制参数之一。如果无线终端20随后成功接收一些或所有传送的SCC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b-d,则无线终端20将在接收的SCC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b-d中的功率控制参数(在某些实施例中通过载波特定权重)相加,以获得用于在子帧中进行CA格式传送中使用的功率控制参数。
作为仍有的另一示例,基站32可基于其上调度无线终端20在子帧期间接收传送的次要分量载波的特定集,确定第二和/或另外的功率控制参数。为了说明,图3A-3D提供包含用于基站32能够支持五个不同分量载波的一实施例的示例功率控制参数的表格。具体而言,图3A-3D的表格描述在分别为无线终端20配置两个、三个、四个或五个分量载波时用于基站32的一特定实施例的示例功率控制参数。具体而言,图3A-3D示出用于无线终端20根据等式1确定用于传送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的传送功率电平的一实施例的示例功率控制参数:
为此,使用以下定义:
用于子帧i的PUCCH传送功率。
用于上行链路PCC的配置的最大传送功率。
更高层通过信号传送的所需上行链路控制消息接收功率。
取决于CQI比特的数量或CQI比特的数量n CQI或反馈比特的数量n H的偏移参数
取决于上行链路控制消息格式的偏移参数
g(i)从功率控制参数推导的累积功率调整值。在特定实施例中,。值M和k m 取决于双工模式是FDD还是TDD。
PL路径损耗。
基站32可存储与图3A-3D所示相同或类似信息的查找表。另外,基站32可保持在不同无线电条件下使用的带有差分载波配置或响应在操作环境的其它方面更改的每个查找表的多个不同版本。在此类实施例中,基站32使用此类查找表选择适当的第二功率控制参数。基站32随后在传送到无线终端20的每个SCC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b-d中包括选定的第二功率控制参数。备选,如上所述,基站32可基于选定的第二功率控制参数,计算要在SCC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中包括的第三功率控制参数和/或另外的功率控制参数。
作为仍有的另一示例,在特定实施例中,基站32可基于无线终端20是否将采用空间反馈捆绑,确定第二功率控制参数(或要包括在SCC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中的任何另外的功率控制参数)。例如,能够修改用于生成另外的功率控制参数的任何上述技术以进一步考虑是否将采用空间反馈捆绑。这可准许基于将实际传送的反馈比特的数量,调整传送功率。
基站32随后将任何生成的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传送到无线终端20。无线终端20成功接收(即,接收和解码而无错误)一些或所有传送的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基于成功接收的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无线终端20确定在传送响应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时要使用的传送功率电平。如果无线终端20只成功接收PCC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a,则无线终端20将使用无线终端20只成功接收的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中的功率控制参数(在此情况下,第一功率控制参数)来确定用于传送响应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的传送功率电平。如果无线终端20成功接收任何SCC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b-d,则无线终端20将转而基于在一个或所有成功接收的SCC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b-d中的功率控制参数(即,第二或另外的功率控制参数),确定要使用的传送功率电平。如上所述,无线终端20可基于在每个成功接收的SCC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b-d中包括的共同功率控制参数,基于在成功接收的SCC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b-d中包括的功率控制参数之和(可能已加权),或者基于在一个或多个成功接收的SCC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b-d中的功率控制参数的任何适当组合,确定要使用的总功率控制参数。
因此,在基站32已只调度无线终端20在主要分量载波上接收传送时,或者在无线终端20未成功接收传递任何次要分量载波的调度的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时,无线终端20使用第一功率控制参数(即,在调度无线终端在主要分量载波上接收传送的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中包括的功率控制参数)。然而,如果无线终端20成功接收调度无线终端20在次要分量载波上接收传送的任何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则无线终端20将忽视第一功率控制参数,并且基于在调度此类次要分量载波的一个或多个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中的功率控制参数,确定适当的传送功率电平。
在基于成功接收的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来确定要使用的功率控制参数后,无线终端20将基于此功率控制参数,计算用于其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的传送功率。无线终端20可基于在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中由基站32传递的功率控制参数,以任何适当的方式确定传送功率。例如,在特定实施例中,无线终端20配置成基于等式(1)确定用于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的传送功率电平。
在利用等式(1)的特定实施例中,g(i)是当前功率控制参数(或在调度次要分量载波的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中成功接收的功率控制参数的(加权)和)和以前值的累积。视相关功率控制参数用于保持单个g(i)值或两个独立g(i)值—一个用于SC格式(g PCC (i))以及一个用于CA格式(g SCC (i)))—而定,此类实施例可为不同格式利用单独的功率控制环。
在只保持一个单一g(i)值的第一情况中,只通过要用于响应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的格式有关的功率控制参数,更新此g(i)。因此,无论何时使用SC格式,便基于在PCC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中传送的功率控制参数(即,第一功率控制参数)更新g(i),假设已成功接收PCC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的话。无论何时使用CA格式,便基于在调度次要分量载波的成功接收的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中的一个或多个功率控制参数,更新g(i)。
在第二种情况下,只通过来自PCC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的功率控制参数,更新用于SC格式的g PCC (i))。与此同时,只基于调度次要分量载波的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中的功率控制参数,更新用于CA格式的gSCC(i)。在各种实施例中,g PCC (i)和g SCC (i)均可在一旦接接收对应功率控制参数便进行更新,或者可仅在也使用用于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的对应格式时才更新(即,仅在使用SC格式时才更新g PCC (i)),以及仅在使用CA格式时才更新g SCC (i))。
在确定适当的传送功率电平后,无线终端20随后根据选定格式并使用计算的传送功率电平,将用于子帧的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传送到基站32。通过使用所述技术传递用于相关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的适当传送功率电平,移动通信系统10能够在特定实施例中有利于不同传送功率电平用于不同控制消息格式,但同时最小化在传递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中的传送错误对选择适当传送功率电平的影响。
上行链路控制消息的动态解码
如上所述,移动通信系统10的特定实施例利用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中的反馈比特的动态解码改进解码性能。更具体地说,特定实施例利用用于无线终端20的调度分量载波的知识,以便改进链路可靠性和/或降低用于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的传送功率要求。
作为此动态解码方案的一部分,基站32从无线终端20接收已编码以便通过在无线终端20与基站32之间的无线电链路传送的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为便于说明,以下描述假设无线终端20使用(32, O) Reed Muller编码方案,编码在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中的反馈信息,其中,O是反馈比特的数量。不过,无线终端20可通过所述解码技术的适当修改,使用任何适合的编码方案。另外,为便于说明,以下描述假设为其上调度终端的每个分量载波传送两个反馈比特。在备选实施例中,反馈信息中的比特的数量可例如根据是否采用空间捆绑或者是否某些分量载波配置成只用于单码字传送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特定实施例中,无线终端20使用(32, O)块码将反馈比特编码。在特定实施例中,此块码的码字是表示为M i,n 并且在3GPP TS 36.212“复用和信道编码”(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 V 9.0.0的表格5.2.2.6.4-1中定义的十一(11)个基础序列的线性组合,该文通过引用整体结合于本文中。编码块表示为b 0b 1b 2b 3,...,b B-1,其中,B=32,并且:
等式(2)
其中,i=0,1,2,...,B-1。
随后,可针对移动通信系统10的相关配置,在由无线终端20传送前适当处理编码块。例如,在某些LTE实施例中,对编码比特执行速率匹配以生成作为基于离散傅立叶变换扩展正交频分复用(DFTS-OFDM)的PUCCH的一部分传送的48比特编码序列。随后,通过小区特定和/或符号相关序列加扰编码比特序列。两个24比特群组各被指派到单独的时隙并转换成十二个正交相移键控(QPSK)符号,进行DFT预编码,跨五个DFTS-OFDM符号扩展,以及在一个资源块(带宽)和五个DFTS-OFDM符号(时间)内传送。
基站32将编码反馈信息接收为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的一部分。基站32随后使用与无线终端20相关联的调度信息的知识将编码反馈信息解码以有利于解码。例如,考虑一个示例,其中,基站32已调度五个配置的分量载波中的两个分量载波(分量载波3和分量载波4)用于在特定子帧期间到无线终端20的传送,并且其中无线终端20使用两个反馈比特报告有关每个配置的分量载波。由于在此示例中使用的码本会配置成支持十个反馈比特,因此,无线终端20将在此情况下使用带有索引{0, 1, 2, 3, 4, 5, 6, 7, 8, 9}的十个ReedMuller基数将五个配置的分量载波编码。也就是说,标称(48, 10)信道码由无线终端20使用。
由于在此示例中,基站32未发送与分量载波0、分量载波1或分量载波2有关的任何指派或调度授予,因此,反馈比特的十比特序列应以六个零开始。因此,使用此调度信息的其知识的基站32能够只使用带有索引{6, 7, 8, 9}的Reed Muller基数,将有效的{48, 4}信道码解码。对于此示例,此知识将要搜索的可能码字的数量从1024有效地降低到仅16。因此,能够降低要求的操作信噪比(SNR),并且能够类似地降低在传送反馈信息中由无线终端20使用的传送功率。例如,在五个配置的分量载波的情况下,动态解码能够在传送CA格式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时将无线终端20上必需的传送功率增大从4 dB降低到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增大,以及在少数情况下小量增大。对于这些少数情况的要求小传送功率增大能够添加到调度次要分量载波的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中的功率控制参数以通知无线终端20。
因此,在移动通信系统10的特定实施例中,基站32利用改进的最大似然解码方案,来基于提示反馈信息的调度信息的知识,将在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中的一阶Reed-Muller码编码反馈信息解码。在移动通信系统10的特定实施例中,此解码方案包括用于包括最多六个反馈比特的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的第一解码算法和用于包括不止六个反馈比特的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的第二解码算法。
更具体地说,第一解码算法提供用于支持最多六个反馈比特(即,O≤6)的CA格式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的动态解码的有效技术。如上所述,在特定实施例中,无线终端20使用与一阶(32, 6) Reed-Muller码有关的LTE (32, O)块码将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中的反馈比特编码。例如,在无线终端20为支持五个配置的分量载波并且采用空间捆绑的小区60将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即,包括五比特的反馈信息的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编码时,LTE(32, 5)块码用于前向纠错。此代码的强力最大似然(ML)解码会要求32×32=1024次运算。通过使用第一解码算法,在移动通信系统10的特定实施例中能够在仅32×log232=160次运算中完成有效解码。
在特定实施例中,此第一解码算法通过以下操作实现:
1. 应用等式(3)所示交织到对应于LTE (32, O)块码的接收软值序列,r 0r 1r 2r 3,…,r 31,以将接收软值序列转换成对应于一阶(32, 6) Reed Muller码的接收向量s 0s 1s 2s 3,…,s 31
等式(3)
2. 对接收向量s 0s 1s 2s 3,…,s 31执行快速Hadamard变换,以获得变换的值h 0h 1h 2h 3,…,h 31
3. 从变换的值的子集中找出带有最大绝对值的变换的值的索引和符号。该子集根据已知信息比特集确定。
4. 基于最佳变换的值的索引及其符号,获得信息比特序列估计。
为说明此技术,考虑第一示例,其中,基站32已调度无线终端20使用所有五个当前配置的分量载波。在此情况下,已知信息比特集会是[o 5]=[0],这是因为分量载波5未配置且因此未调度。假设对于五个配置的分量载波,无线终端20生成的实际反馈比特序列是[1,1, 0, 0 1],指示无线终端20在分量载波0、分量载波1和分量载波4上成功接收调度的传送。在使用上述示例编码方案的一实施例中,无线终端20随后会产生[1, 0, 1, 0, 1, 0,1, 0, 0, 1, 0, 1, 0, 1, 0, 1, 1, 0, 1, 0, 1, 0, 1, 0, 0, 1, 0, 1, 0, 1, 0, 1]的对应一阶Reed-Muller编码码字,并且将该码字作为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的一部分传送到基站32。
基站32接收传送的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并且随后可对对应于反馈比特的软值序列执行等式(3)所述的交织以生成接收向量s 0s 1s 2s 3,…,s 31。假设由于在无线通信信道中的干扰和噪声原因,用于此示例的接收向量s 0s 1s 2s 3,…,s 31表示为[-0.8, 0.5, -0.9, 0.7, -0.8, 1.4, -1.1, 0.1, 1.2, -0.3, 1.4, -1.8, 0.9, -1.4, 0.5, -1.5, -0.9, 0.7, -1.0, 0.9, -1.3, 1.1, -0.6, 2.0, 0.4, -1.6, 1.5, -1.2, 0.3, -0.7,1.7, -0.8]。用于此示例的结果Hadamard变换的值在以下等式(4)的左侧示出:
等式(4)
在步骤3中,从变换的值的子集中找出带有最大绝对值的变换的值的索引和符号。由于已知信息比特集是[o 5]=[0],因此,搜索应限于h b b∈{0, 1, 2, 3, 4, 5, 6,, 8, 9,10, 11, 12, 13, 14, 15},用于对应于[o 5]=[0]的候选的索引—即,用于对于最终比特具有“0”的所有候选的索引。对于此示例,h 9在该子集中具有最大绝对值,并且其符号是负号。如等式(4)的右侧所示,每个Hadamard变换的值(h b )与比特序列相关联。在示例实施例中,每个变换的值与六比特序列相关联,该六比特序列包括相关变换的值的索引的五比特二进制表示(在第二到第六比特中,第六比特是五比特表示的最高有效比特)和对应于变换的值的符号的另外比特(第一比特)(负变换值映射到“1”的第一比特,并且正变换值映射到“0”的第一比特)。因此,对于此示例实施例,具有最大量值和正值的h9对应于用于原未编码反馈信息的[1 1 0 0 1 0]的比特序列估计。由于在此示例中基站32知道[o 5]=[0],因此,基站32能够确定估计反馈比特序列[1 1 0 0 1 0]对应于[1 1 0 0 1]的传送的反馈序列。因此,基站32能够恢复无线终端20发送的原反馈信息。
考虑第二示例,其中,基站32调度分量载波0、分量载波1、分量载波2和分量载波4。在此情况下,基于未调度分量载波3用于无线终端20和未配置分量载波5的事实,已知信息比特的子集是[o 3, o 5]=[0, 0]。因此,用于步骤3的搜索子集限于h b b∈ {0, 1, 2, 3, 8,9, 10, 11},用于[o 3, o 5]=[0, 0]的候选比特序列的索引。
考虑第三示例,其中,基站32调度分量载波0、分量载波1和分量载波4。在此情况下,基于未调度分量载波2、分量载波3和分量载波5的事实,已知信息比特的子集是[o 2, o 3,o 5]=[0, 0, 0]。因此,用于步骤3的搜索子集限于h b b∈ {0, 1, 8, 9, 11},用于[o 2, o 3,o 5]=[0, 0, 0]的候选比特序列的索引。
如上所述,移动通信系统10的特定实施例可利用第二算法将包含不止六个反馈比特的上行链路控制消息中的反馈比特解码。在特定实施例中,无线终端20使用与二阶(32,16) Reed-Muller码有关的LTE (32, O)块码将此反馈信息编码。例如,在此类实施例中,提供有关五个配置的分量载波的反馈(未采用空间捆绑)的CA格式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包含十个反馈比特,并且无线终端20使用LTE (32, 10)块码进行前向纠错编码。无线终端20随后将编码的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传送到基站32。
通过利用第二算法,基站32的特定实施例可执行在此类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中的反馈信息的解码,且复杂性更低得多。
根据此第二算法,基站32通过以下操作将反馈比特解码:
1. 对对应于LTE (32, O)块码的接收软值序列,r 0r 1r 2r 3,…,r 31应用等式(3)所示交织,以转换成对应于二阶(32, 10) Reed Muller码的接收向量s 0s 1s 2s 3,…,s 31
2. 形成用于[o 6, o 7, o 8, o 9]的假设序列集。假设序列可表示[o 6, o 7, o 8, o 9]的所有可能组合。然而,在特定实施例中,基站32可使用已知调度信息消除不可能的候选。
3. 对于用于[o6, o7, o8, o9]的每个假设序列:
a. 将接收向量s0,s1,s2,s3,…,s31乘以图4的表格中对应于用于[o 6, o 7, o 8,o 9]的假设序列的覆盖向量c 0c 1c 2c 3,…,c 31以获得修改的接收向量s’ 0s’ 1s’ 2s’ 3,…,s’ 31
b. 对修改的接收向量s’ 0s’ 1s’ 2s’ 3,…,s’ 31执行快速Hadamard变换以获得变换的值h 0h 1h 2h 3,…,h 31
c. 从变换的值的子集中找出带有最大绝对值的变换的值的索引和符号。该子集根据已知信息比特集确定;以及
d. 基于最佳变换的值的索引及其符号,获得用于二阶Reed-Muller码的中间信息比特序列估计。与中间信息比特序列估计相关联的变换的值的绝对值也被保留为中间度量;以及
4. 从与最佳中间度量相关联的用于二阶Reed-Muller码的中间信息比特序列估计中获得最终信息比特序列估计。
上面的步骤3(a)引用的覆盖向量包括已使用在传送侧实现的相同编码方案编码的相关联假设序列的表示,可能带有另外的处理以有利于剩余比特的检测。例如,在通过图4的表格描述的实施例中,每个假设序列与一个覆盖向量c 0c 1c 2c 3,…,c 31相关联,覆盖向量表示已使用等式(2)和与假设序列寻址的比特相关联的基序列编码的假设序列的版本。因此,对于所示示例,序列寻址比特o 6o 7o 8o 9的示例,覆盖向量表示已使用等式1和仅基序列M i,6M i,7M i,8M i,9编码的假设序列的版本。换而言之,每个示例覆盖向量是基于使用等式(2)的对应假设序列的编码,i=6,7,8,9。在图4所述示例实施例中,随后通过根据等式(3)交织比特,并且应用二进制到双极映射(根据该映射,“0”值映射到“1”,并且“1”值映射到“-1”),以产生图4的表格中所示的示例覆盖向量,来另外处理结果编码比特(b i )。
为说明在特定实施例中基站32可如何实现第二算法,考虑基站32已调度分量载波0、分量载波1和分量载波3的示例。在此情况下,已知信息比特集会是[o 4, o 5, o 8, o 9]=[0,0, 0, 0]。假设对于三个调度的分量载波,无线终端20生成的实际反馈比特序列是[ 1, 1,0, 1, 0, 1],指示无线终端20成功接收用于CC0上的两个天线和用于每个CC1和CC3上的一个天线的指派或调度授予和对应调度的传送。无线终端20编码的标称反馈比特序列随后会是[1, 1, 0, 1, 0, 0, 0, 1, 0, 0]。在使用上述示例编码方案的一实施例中,无线终端20随后会产生[1, 0, 1, 0, 0, 1, 0, 0, 0, 1, 1, 0, 1, 0, 0, 0, 1, 1, 0, 0, 1,0, 0, 0, 0, 1, 1, 0, 0, 0, 1, 0]的对应二阶Reed-Muller编码比特,并且将码字作为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的一部分传送到基站32。
基站32接收传送的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并且随后可对对应于反馈比特的软值序列执行等式2所述的交织以生成接收向量s 0s 1s 2s 3,…,s B-1。假设由于无线通信信道中干扰和噪声的原因,接收向量表示为s 0s 1s 2s 3,…,s B-1=[-1.2, 0.2, -0.9, 1.1, 0.4, -0.4, 1.6, 1.0, 1.2, -0.9, -1.1, 1.4, -1.3, 2.1, 0.9, 1.1, -0.5, -1.0, 1.0,0.6, -0.9, 0.3, 1.4, 1.8, 0.7, -0.6, -0.4, 0.2, 0.3, 1.3, -1.2, 1.3]。在此示例中,由于未调度第五个配置的分量载波,因此,已知[o 8, o 9]是[0, 0]。因此,在步骤2中只需要为[o 6, o 7, o 8, o 9]形成四个假设。另外,由于已知[o 4, o 5]是[0, 0],因此,将用于步骤3的搜索子集限制到h b b∈ {0, 1, 2, 3, 4, 5, 6, 7}。
对于假设[o 6, o 7, o 8, o 9]=[0, 0, 0, 0],覆盖向量的值全部是“1”(如图4的表格中所示)。因此,修改的接收向量s’ 0s’ 1s’ 2s’ 3,…,s’ 31与接收向量s 0s 1s 2s 3,…,s B-1相同。相关Hadamard变换的值及其相关联比特序列是:
用于二阶Reed-Muller码的中间信息比特序列估计因此是[1, 0, 0, 1, 0, 0,0, 0, 0, 0],并且中间度量是10.1。
对于假设[o 6, o 7, o 8, o 9]=[0, 1, 0, 0],通过翻转第3,4,5,10,11,13,14,15,18,20,21,22,23,25,27,31个值的符号,从接收向量s 0s 1s 2s 3,…,s B-1获得修改的接收向量s’ 0s’ 1s’ 2s’ 3,…,s’ 31。相关Hadamard变换的值及其相关联比特序列是:
用于二阶Reed-Muller码的中间信息比特序列估计因此是[1, 1, 0, 1, 0, 0,0, 1, 0, 0],并且中间度量是30.0。
对于假设[o 6, o 7, o 8, o 9]=[1, 0, 0, 0],相关Hadamard变换的值和相关联比特序列是:
用于二阶Reed-Muller码的中间信息比特序列估计因此是[0, 0, 0, 0, 0, 0,1, 0, 0, 0],并且中间度量是8.9。
对于假设[o 6, o 7, o 8, o 9]=[1, 1, 0, 0],相关Hadamard变换的值和相关联比特序列是:
用于二阶Reed-Muller码的中间信息比特序列估计因此是[1, 0, 1, 1, 0, 0,1, 1, 0, 0],并且中间度量是10.0。
在此示例中循环通过用于[o 6, o 7, o 8, o 9]的四个所有假设序列后,基站32确定最佳度量是30.0,并且用于二阶Reed-Muller码的最佳信息比特序列估计是[1, 1, 0, 1,0, 0, 0, 1, 0, 0]。通过从比特序列估计丢弃对应于未调度的分量载波的反馈比特(即,已知比特[o 4 o 5, o 8, o 9]=[0, 0, 0, 0]),基站32产生用于[1, 1, 0, 1, 0, 1]的反馈比特序列的最终估计,其与无线终端20传送的原反馈比特序列一致。
对于此示例,强力ML解码器会要求32×26=2048次运算。通过使用此第二算法,基站32的特定实施例能够通过四次符号翻转和四次快速Hadamard变换,总共768次运算的复杂性,将接收反馈比特解码。因此,基站32的特定实施例能够使用复杂性大幅降低的解码技术,将CA格式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中的反馈比特解码。图5示出使用强力ML解码技术解码的操作复杂性和上述解码技术在移动通信系统10的某些实施例中实现时实现的复杂性的比较。
因此,移动通信系统10的特定实施例可采用可靠性改进和/或开销降低的控制信令技术。另外,移动通信系统10的特定实施例可降低将某些类型的控制信令解码的操作复杂性。因此,移动通信系统10的某些实施例可提供许多操作益处。不过,移动通信系统10的特定实施例可提供一些或所有这些益处,或不提供这些益处。
图6是更详细示出无线终端20的一特定实施例的内容的框图。如图6所示,无线终端20的所示实施例包括处理器602、存储器604、传送器606、接收器608及天线610。
处理器602可表示或包括任何形式的处理组件,包括专用微处理器、通用计算机或能够处理电子信息的其它装置。处理器602的示例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及任何其它适合的专用或通用处理器。虽然为简明起见,图6示出包括单个处理器602的无线终端20的一实施例,但无线终端20可包括配置成以任何适当的方式互操作的任意数量的处理器602。
存储器604存储处理器指令、配置信息、功率控制参数、格式定义和/或在操作期间无线终端20利用的任何其它数据。存储器604可包括适合用于存储数据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本地或远程装置(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光存储器或任何其它适合类型的数据存储组件)的任何集合和布置。虽然在图6中示为单个单元,但存储器604可包括无线终端20本地或远离无线终端20的一个或多个物理组件。
天线610表示能够接收和传送无线信号的任何适合导体。传送器606通过天线610传送射频(RF)信号,并且接收器608从天线610接收由接入网络30传送的RF某些信号。虽然在图6中的示例实施例包括某些数量和配置的天线、接收器和传送器,但无线终端20的备选实施例可包括任何适合数量的这些组件。另外,传送器606、接收器608和/或天线610可部分或完全表示相同物理组件。例如,无线终端20的特定实施例包括表示传送器606和接收器608两者的收发器。
图7是示出无线终端20在响应接入网络30传送的调度的传送而选择要使用的用于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的格式中的一特定实施例的示例操作的流程图。图7所示步骤在适当的情况下可组合、修改或删除。另外的步骤也可添加到示例操作。此外,所述步骤可以任何适合的顺序执行。
在特定实施例中,无线终端20可被通知配置在基站32服务的小区60内的分量载波。因此,在图7中,操作从在步骤700无线终端20接收配置信息开始。此配置信息标识配置用于小区60的主要分量载波和配置用于小区60的任何次要分量载波。在步骤702,无线终端20存储此配置信息以备以后使用。
在此示例中,基站32向无线终端20传送调度分量载波以便由无线终端20使用的一个或多个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如上相对于图2所述,此调度的使用可涉及在相关分量载波上接收来自基站32的信号,或在相关分量载波上传送信号到基站32。基站32至少传送调度无线终端20在主要分量载波上接收下行链路传送的PCC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a。基站32也可传送调度无线终端在次要分量载波上接收下行链路传送的一个或多个SCC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b-d。
在步骤704,无线终端20开始接收来自基站32的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在步骤706,无线终端20确定任何成功接收的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是否包括调度无线终端20在次要分量载波上接收传送的调度信息。在特定实施例中,无线终端20可使用存储的配置信息来确定各种接收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的每个消息的调度信息是在主要分量载波还是次要分量载波上调度无线终端20。基于此确定,无线终端20随后选择用于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的格式。在特定实施例中,无线终端20在携带用于每个配置的分量载波的单独反馈信息的第一格式(例如,上述CA格式)与携带用于小区60中的主要分量载波的反馈信息但不包括用于任何次要分量载波的单独反馈比特的第二格式(例如,上述SC格式)之间选择。
例如,在特定实施例中,如果无线终端20只接收到调度无线终端20在主要分量载波上接收传送的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则无线终端20选择第二格式(如在步骤708所示)。第二格式只包括用于单个分量载波(具体而言,主要分量载波)的反馈比特。然而,如果无线终端20已接收调度无线终端20在对应子帧期间在次要载波上接收传送的任何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则无线终端20转而选择第一格式(如在步骤710所示)。此第一格式准许无线终端提供用于不止一个分量载波的反馈比特。
在发送包含调度信息的一个或多个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后,基站32在指定的分量载波上传送调度的传送。在调度无线终端20接收这些传送后的适当时间点,无线终端20向基站32提供指示是否成功接收调度的传送的反馈信息。因此,在步骤712,无线终端20基于选定格式生成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此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包括与至少一个分量载波相关联的反馈信息(例如,一个或多个HARQ反馈比特)。如上所述,此反馈信息指示无线终端20是否在无线终端20成功接收的任何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调度的相关分量载波上成功接收传送。如果无线终端20选定第一格式,则生成的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可包括用于为小区60配置的每个分量载波的单独反馈信息。
在步骤714,无线终端20将生成的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传送到基站32。在特定实施例中,在基站32调度无线终端20除在主要分量载波上之外还在次要分量载波上接收传送,但只接收带有用于单个分量载波的反馈信息的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时,基站32配置成认识到与反馈信息相关联的分量载波是主要分量载波,并且无线终端20必须未接收到基站32在该子帧期间传送的调度次要载波的任何控制消息70。因此,在特定实施例中,尽管事实是接收的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可不包括用于基站32调度无线终端20接收传送的每个分量载波的明确反馈信息,基站32能够正确理解在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中的反馈信息。无线终端20的操作随后可无限期继续或如图7所示结束。
图8是示出无线终端20在响应接入网络30传送的调度信息而确定在传送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中要使用的传送功率电平中的一特定实施例的示例操作的流程图。图8所示步骤在适当的情况下可组合、修改或删除。另外的步骤也可添加到示例操作。此外,所述步骤可以任何适合的顺序执行。
如上相对于图2所述,无线终端20在特定实施例中可被通知配置在小区60内使用的分量载波。相应地,在图8中,操作从在步骤800无线终端20接收标识配置用于小区60的主要载波和配置用于小区60的任何次要分量载波的配置信息开始。在步骤802,无线终端20可存储此配置信息以备以后使用。
在此示例中,基站32向无线终端20传送调度无线终端20在分量载波上接收下行链路传送的一个或多个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基站32至少传送包含第一功率控制参数的PCC控制消息70a,该消息调度无线终端20在主要分量载波上接收传送。基站32也可传送调度无线终端20在次要分量载波上接收传送的一个或多个SCC控制消息70b-d。这些SCC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b-d也各包含功率控制参数,第二功率控制参数或多个另外功率控制参数之一。
在步骤804,无线终端20开始接收来自基站32的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在步骤806,无线终端20确定任何成功接收的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是否包括调度无线终端在次要分量载波上接收传送的调度信息。如果无线终端20在步骤806确定任何成功接收的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包括调度无线终端20在次要分量载波上接收传送的调度信息,则操作将继续到步骤810。否则,在步骤808,无线终端20将基于在PCC控制消息70a中包括的第一功率控制参数,确定传送功率电平(假设无线终端20成功接收PCC控制消息70a)。
然而,如果无线终端20在步骤806确定无线终端20已成功接收调度无线终端20在次要分量载波上接收传送的至少一个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即,SCC控制消息70b-d之一),则无线终端20基于在成功接收的SCC控制消息70b-d中包括的一个或多个功率控制参数,确定传送功率电平。在特定实施例中,如在步骤81所示,无线终端20可忽视在PCC控制消息70a中包括的功率控制参数。相反,无线终端20在步骤812基于在成功接收的SCC控制消息70b-d中的第二另外功率控制参数,确定传送功率电平。如上所述,无线终端20可通过提取在所有SCC控制消息70b-d中包括的共同功率控制参数,将接收的SCC控制消息70b-d中包括的多个不同功率控制参数相加,或以任何适当方式组合来自多个接收的SCC控制消息70b-d的功率控制参数,来确定传送功率电平。
在步骤814,无线终端20生成响应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的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生成的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包括与至少一个分量载波相关联的反馈信息(例如,HARQ反馈比特)。此反馈信息指示无线终端20是否已接收在相关联载波上调度的传送。如相对于图7所述,无线终端20的特定实施例可基于无线终端是否成功接收任何SCC控制消息70b-d,选择用于此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的格式。在步骤816,无线终端20在确定的传送功率电平将生成的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传送到基站32。无线终端20的操作随后可无限期继续或如图8所示结束。
图9是更详细示出管理无线终端20在传送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中的传送功率和/或解码无线终端20传送的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的网络节点900的一特定实施例的内容的框图。网络900可表示能够提供所述功能性的接入网络30的任何适合单元,如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基站32。如图9所示,网络节点900的示例实施例包括节点处理器902、节点存储器904和通信接口906。
节点处理器902可表示或包括任何形式的处理组件,包括专用微处理器、通用计算机或能够处理电子信息的其它形式的电子电路。节点处理器902的示例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及任何其它适合的专用或通用处理器。虽然为简明起见,图9示出包括单个节点处理器902的网络节点900的一实施例,但网络节点900可包括配置成以任何适当的方式互操作的任意数量的节点处理器902。
节点存储器904存储处理器指令、载波配置、功率参数和/或在操作期间网络节点900利用的任何其它数据。节点存储器904可包括适合用于存储数据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本地或远程装置(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光存储器或任何其它适合类型的数据存储组件)的任何集合和布置。虽然在图9中示为单个单元,但节点存储器904可包括网络节点900本地或远离网络节点900的一个或多个物理组件。
通信接口906包括适合准许网络节点900与无线终端20通信的电子电路和其它组件。例如,在网络节点900表示与接入网络30的无线电单元(例如,无线电网络控制器)分开的节点的实施例中,通信接口906可表示能够通过在网络节点400与无线电网络30的无线电单元之间的有线连接通信的电路。在此类实施例中,网络节点400可使用通信接口906传送信息到能够以无线方式与无线终端20通信的无线电单元(如基站32)。作为备选示例,在网络节点900本身表示无线电单元(如在长期演进(LTE)系统中的增强节点B (eNodeB))的实施例中,通信接口906可转而包括能够通过诸如天线和射频传送器和接收器等无线电链路与无线终端20通信的电路和组件。
图10是示出网络节点900在管理无线终端20传送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的传送功率中的一特定实施例的示例操作的流程图。图10所示步骤在适当之处可组合、修改或删除。另外的步骤也可添加到示例操作。此外,所述步骤可以任何适合的顺序执行。
操作在此示例中从在步骤1000网络节点900调度无线终端在特定子帧期间在小区60中在分量载波上接收下行链路传送开始。为理解此示例,假设在相关子帧期间,网络节点900调度无线终端20在配置用于小区60的次要载波至少之一和主要分量载波上接收传送。
为管理无线终端20在确认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的接收中将使用的功率量,网络节点900可在步骤1002确定无线终端20在根据准许无线终端20传递只与单个分量载波(在此情况下,用于小区60的主要分量载波)有关的反馈信息的第一格式来传送上行链路控制消息中使用的第一功率控制参数。一旦第一功率控制参数已生成,网络节点900便可在步骤1004生成包括第一功率控制参数和调度无线终端20在该子帧期间在主要分量载波上传送的调度信息的PCC控制消息70a。
由于在示例中网络节点900已调度无线终端20除在主要分量载波上外还在至少一个次要分量载波上接收传送,因此,在步骤1006,网络节点900也确定无线终端在根据第二格式传送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中要使用的一个或多个另外功率控制参数。此第二上行链路控制消息格式准许无线终端20传递与多个分量载波有关的反馈信息。
如上所述,基站32可根据基站32的配置和能力,以任何适当的方式确定一个或多个另外的功率控制参数。例如,在特定实施例中,基站32可确定由无线终端29响应在次要分量载波上调度传送的SCC控制消息70b-d中使用的单个功率控制参数,并且可在所有SCC控制消息70b-d中包括此相同功率控制参数。基站32可基于配置用于小区60的分量载波的数量,基于在此子期中调度用于无线终端的分量载波的数量,基于调度或配置的特定分量载波(例如,使用类似于图3A-3D中那些查找表的查找表)和/或基于任何其它适当的因素或考虑事项,来确定此单个功率控制参数。在备选实施例中,基站32可确定多个不同功率控制参数,其上调度无线终端20以在该子帧期间接收传送的每个次要分量载波一个参数。通常,基站32可使用任何适合技术确定一个或多个另外的功率控制参数。
在确定另外的功率控制参数后,在步骤1008,基站32生成一个或多个SCC控制消息(例如,SCC控制消息70b-d),其上基站32已调度无线终端20在相关子帧期间接收传送的每个次要分量载波一个消息。SCC控制消息各包括该另外的功率控制参数,或者在生成多个参数时,包括另外的功率控制参数之一。在步骤1010,基站32随后将PCC控制消息70a和SCC控制消息70b-d传送到无线终端20。随后,基站32关于传送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的操作可如图10所示终止。
图11和12是示出网络节点900在将无线终端20传送的信息解码中的一特定实施例的示例操作的流程图。具体而言,图11示出网络节点900对携带六个或更少反馈比特的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实现上述第一算法的示例,并且图12示出网络节点900对携带不止六个反馈比特的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实现上述第二算法的示例。网络节点900的某些实施例可以能够只实现算法之一,而其它实施例可以能够实现这两种算法。在特定实施例中,网络节点900可配置成基于当前配置在小区60中使用的分量载波的数量,选择要使用的适当算法。图11和12所示步骤在适当之处可组合、修改或删除。另外的步骤也可添加到示例操作。此外,所述步骤可以任何适合的顺序执行。
在图11中,操作从网络节点900在步骤1100传送一个或多个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到无线终端20开始。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包括调度无线终端20在配置用于小区60的多个分量载波上接收传送的调度信息。无线终端20接收传送的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并尝试将它们解码。由于网络节点900和无线终端20通过不完美的信道通信,因此,网络节点900可完全未接收一些传送的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或者可由于在传送期间发生的损坏而不能将这些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中的一些消息解码。因此,无线终端20将通过生成指示无线终端20成功接收调度的传送所针对的分量载波的反馈信息(例如,在实现LTE的实施例中的HARQ反馈比特),响应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
无线终端20随后将未编码反馈信息编码。对于图11中的示例,假设反馈信息包括六个或更少的比特,并且无线终端20使用一阶Reed-Muller码将反馈信息编码。在将反馈信息编码后,无线终端20将编码反馈信息作为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的一部分(例如,作为在实现LTE的实施例中的PUCCH上的UCI消息的一部分)传送到网络节点900。
如步骤1102所示,网络节点900接收传送的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2,该消息包括编码信息比特的向量。编码信息比特的此向量包括由无线终端20生成的反馈信息比特的编码表示,但编码比特的信号强度可由于通过在无线终端20与网络节点900之间的无线电信道的传送而可能已恶化。因此,网络节点900尝试将编码反馈信息解码并且确定原未编码反馈信息。作为此过程的一部分,在步骤1104,网络节点900通过对接收向量执行Hadamard变换,生成变换值的向量。
由于网络节点900受益于知道网络节点900在当前子帧内调度无线终端20到哪些分量载波上,因此,网络节点900能够使用此信息消除用于无线终端20传送的比特组合的某些可能性。因此,在步骤1106,网络节点900基于与无线终端20相关联的调度信息,标识变换值的子集。每个变换值反映与该变换值相关联的反馈信息比特序列是无线终端20生成的原未编码信息比特序列的可能性。通过将变换值的分析限制到仅与现实的候选相关联的那些变换值,网络节点900的特定实施例可大幅减少用于确定原反馈信息的最佳估计的处理资源。
例如,在特定实施例中,网络节点900可存储在传送到无线终端20的各种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中包括的调度信息。此调度信息可包括其上调度无线终端20接收传送的分量载波的指示、指示是否准许无线终端在此子帧期间传送调度请求的信息和/或与准许无线终端20在该子帧期间使用的传送资源或准许无线终端20使用此类资源的方式有关的任何其它适当信息。在接收编码反馈信息时,网络节点900使用存储的调度信息确定在哪些分量载波上网络节点900未调度无线终端20在相关子帧期间接收传送。由于网络节点900未向无线终端20传送用于其上网络节点900未调度无线终端20接收传送的分量载波的任何调度信息,因此,网络节点900在特定实施例中能够安全地假设,无线终端20生成的原反馈信息未指示用于任何此类分量载波的调度信息的接收。基于此假设,网络节点900能够通过消除会指示无线终端20确实接收了用于未调度的分量载波的调度信息的用于原未编码反馈信息的可能候选而形成子集。
在步骤1108,网络节点900从变换值的子集中选择变换值之一,选择是基于选定变换值的量值。相应地,在步骤1110,网络节点900随后可基于与选定变换值相关联的比特序列,确定原未编码反馈信息的估计。例如,在特定实施例中,在变换值的向量中的每个变换的值与用于原未编码反馈信息的两个可能候选相关联,并且网络节点900基于变换的值的符号(即,正或负)选择那些候选之一。
在将原信息比特解码后,网络节点900可基于解码的信息,采取适当的动作。例如,如果解码信息指示无线终端20未成功接收为网络节点900调度用于无线终端20的某些分量载波调度的传送时,网络节点900可根据环境决定重新调度一些或所有下行链路传送。可基于解码反馈比特以某一方式选择相关下行链路传送。一旦网络节点900完成解码原信息比特,网络节点900的操作可如图11所示结束。
图12示出网络节点900应用第二算法将接收的反馈信息解码的网络节点900的一实施例的示例操作。在原未编码反馈信息包括不止六比特时,可更有效的是网络节点900为编码反馈信息的六比特应用如上所述类似的技术,而测试用于剩余比特的假设。因此,图12示出用于配置成进行此操作的网络节点900的一实施例的示例操作。
在此示例中的操作从在步骤1200网络节点900传送一个或多个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到无线终端20开始。操作以类似上述方式继续,网络节点900在步骤1202接收无线终端20传送的包含编码信息比特的向量的上行链路控制消息72。
在步骤1204,网络节点900确定对应于未编码反馈比特的第一群组的多个假设序列。在特定实施例中,在此第一群组中的未编码反馈比特的数量等于原信息比特序列超过六比特的量。例如,如果原未编码反馈信息包括十比特,则网络节点900会确定用于剩余比特的每个个可能组合—即,每个可能4比特序列。然而,如果网络节点900基于原来传送到无线终端20的调度信息而知道某些组合是不可能的,则网络节点900可以能够消除某些序列。例如,如果网络节点900未调度与十比特反馈信息的最后两比特相关联的分量载波,则网络节点900可以能够消除对于相关比特不具有零(或指示非接收的预确定的值)的4比特序列作为可能候选。
在确定用于第一群组中的比特的可能假设序列后,网络节点900在步骤1206将接收向量乘以与每个可能假设序列相关联的覆盖向量以生成用于(第一群组中的比特的)每个假设序列的修改的接收向量。在步骤1208,网络节点900对每个修改的接收向量执行Hadamard变换以获得与(第一群组中的比特的)每个可能假设序列相关联的变换的向量。另外,每个变换值与用于未编码反馈信息中的比特的第二群组的一个或多个比特序列估计相关联。此第二群组包括在第一群组中未包括的未编码反馈信息的比特(为便于说明此示例,第二群组包括未编码反馈信息的前六个比特)。
网络节点900随后在步骤1210基于用于无线终端20的已知调度信息,标识在所有变换向量中的变换值的子集。在特定实施例中,网络节点900可通过消除与会指示无线终端接收到用于其上网络节点900未调度无线终端20接收传送的分量载波的调度信息的(原信息比特的第二群组的)估计相关联的那些变换的值,形成变换的值的子群组。例如,如果比特的第二群组包括有关分量载波0、分量载波1和分量载波2的信息,并且网络节点900未调度无线终端20在此子帧期间在分量载波1上接收任何传送,则网络节点900会通过不予考虑与会指示无线终端20接收到用于分量载波1的调度信息的用于比特的第二群组的估计相关联的所有变换值,来标识该子群组。
网络节点900随后在步骤1212从变换值的标识的子集选择变换值,选择是基于选定变换值的量值。例如,在特定实施例中,每个变换值反映相关联比特序列估计之一正确标识原反馈信息中的比特的第二群组的可能性。在此类实施例中,网络节点900从变换值的标识的子集中选择带有最大量值的变换值。网络节点900可通过直接标识带有总最大量值的变换值来进行此操作。备选,通过标识表示带有用于每个变量向量的最大量值的变换值的中间“最佳”值,并且随后从用于变换向量的中间值中选择最大值,网络节点900可进行此操作。
在步骤1214,网络节点900确定未编码反馈信息的估计。在特定实施例中,此估计从未编码反馈比特的第一群组的估计和未编码反馈比特的第二群组的估计形成。未编码反馈比特的第一群组的估计是基于与用于生成选定变换值的修改向量相关联的假设序列确定。未编码反馈信息的第二群组的估计是与选定变换值相关联的比特序列估计的一个选定估计。例如,在特定实施例中,每个变换值与用于第二群组的两个比特序列估计相关联,并且网络节点900基于选定变换值的符号,选择两个比特序列估计之一。
在完成解码后,网络节点900可基于解码的信息采取适当的动作。例如,视环境而定,网络节点900可基于解码的信息,决定重新传送以某一方式选择的某些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网络节点900的操作可如图12所示相对于将接收信息解码而结束。
虽然已通过几个实施例描述本发明,但可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建议无数的更改、变化、改变、变换和修改,并且预期本发明包括如在随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此类更改、变化、改变、变换和修改。

Claims (18)

1.一种将通过利用载波聚合的通信系统中的无线电信道传递的编码信息解码的方法,包括:
接收(1102)由无线终端(20)传送的编码信息的向量,所述编码信息包括已使用一阶Reed-Muller码编码的未编码信息比特的编码表示;
通过对所接收向量执行Hadamard变换,生成(1104)变换值的向量;
基于与所述无线终端(20)相关联的调度信息,标识(1106)所述变换值的子集,其中所述调度信息包括指示调度所述无线终端(20)使用多个载波中哪个载波的信息;以及所述标识(1106)包括基于调度所述无线终端使用的载波,从所述子集消除变换值;
从变换值的所述子集中选择(1108)所述变换值之一,所述选择是基于选定变换值的量值;以及
基于与所述选定变换值相关联的比特序列,确定(1110)所述未编码信息比特的估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未编码信息比特的估计包括基于所述选定变换值的符号,选择与所述选定变换值相关联的两个估计之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调度信息包括指示是否准许所述无线终端(20)在此子帧期间传送调度请求的信息;以及
基于所述调度信息标识(1106)所述变换值的子集包括基于是否准许所述无线终端(20)在此子帧期间传送调度请求,从所述子集消除变换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1102)所述无线终端(20)传送的编码信息的所述向量包括:
传送(1100)多个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到所述无线终端,每个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指示其上调度所述无线终端的载波;以及
从所述无线终端接收(1102)指示所述无线终端成功接收调度传送所针对的载波的编码信息的向量。
5.一种将通过利用载波聚合的通信系统中的无线电信道传递的编码信息解码的方法,包括:
接收(1202)由无线终端(20)传送的编码信息的向量,其中所述编码信息包括已通过二阶Reed-Muller码编码的未编码信息比特的编码表示;
确定(1204)对应于所述未编码信息比特的第一群组的多个假设序列,其中每个假设序列包括用于未编码信息比特的第一群组中的每个比特的估计;
对于每个假设序列,将所接收向量乘以(1206)与相应假设序列相关联的覆盖向量以获得修改的接收向量;
对于每个修改的接收向量,通过对所述修改的接收向量执行Hadamard变换,来生成(1208)变换值的向量,其中每个所述变换值与所述未编码信息比特的第二群组的一个或多个估计相关联;
基于与所述无线终端(20)相关联的调度信息,标识(1210)所述变换值的子集,其中所述调度信息包括指示调度所述无线终端(20)使用多个载波中哪个载波的信息;以及所述标识包括基于调度所述无线终端(20)使用的载波,从所述子集消除变换值;
从变换值的所述标识的子集中选择(1212)所述变换值之一,所述选择是基于选定变换值的量值;以及
确定(1214)所述未编码信息比特的估计,其中所述估计包括:
基于与用于生成所述选定变换值的修改向量相关联的假设序列的未编码信息比特的第一群组的估计;以及
与所述选定变换值相关联的未编码信息比特的第二群组的估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无线终端(20)传送的未编码信息比特的估计包括基于所述选定变换值的符号,选择与所述选定变换值相关联的未编码信息比特的第二群组的两个估计之一。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调度信息包括指示是否准许所述无线终端(20)在此子帧期间传送调度请求的信息;以及
基于所述调度信息标识所述变换值的子集包括基于是否准许所述无线终端(20)在此子帧期间传送调度请求,从所述子集消除变换值。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所述无线终端(20)传送的编码信息的所述向量包括:
传送多个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到所述无线终端(20),每个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指示其上调度所述无线终端(20)的载波;以及
从所述无线终端(20)接收指示所述无线终端(20)成功接收调度传送所针对的载波的编码信息的向量。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未编码信息比特包括7个或更多比特。
10.一种用于将通过利用载波聚合的通信系统中的无线电信道传递的编码信息解码的网络节点(900),包括:
接收器,可操作来接收由无线终端(20)传送的编码信息的向量,所述编码信息包括已使用一阶Reed-Muller码编码的未编码信息比特的编码表示;以及
处理器(902),可操作来:
通过对所接收向量执行Hadamard变换,生成变换值的向量;
基于与所述无线终端(20)相关联的调度信息,标识所述变换值的子集;
从变换值的所述子集中选择所述变换值之一,所述选择是基于选定变换值的量值;以及
基于与所述选定变换值相关联的比特序列,确定所述未编码信息比特的估计;
其中所述调度信息包括指示调度所述无线终端(20)使用多个载波中哪个载波的信息;以及
所述处理器(902)可操作来通过基于调度所述无线终端(20)使用的载波来从所述子集消除变换值,而基于所述调度信息标识所述变换值的子集。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节点,其中所述处理器(902)可操作来通过基于所述选定变换值的符号来选择与所述选定变换值相关联的两个估计之一,而确定所述未编码信息比特的估计。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节点,其中:
所述调度信息包括指示是否准许所述无线终端(20)在此子帧期间传送调度请求的信息;以及
所述处理器(902)可操作来通过基于是否准许所述无线终端(20)在此子帧期间传送调度请求来从所述子集消除变换值,而基于所述调度信息标识所述变换值的子集。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节点,还包括可操作来传送多个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到所述无线终端(20)的传送器,每个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指示其上调度所述无线终端(20)的载波;以及其中所述接收器可操作来通过从所述无线终端(20)接收指示所述无线终端(20)成功接收调度传送所针对的载波的编码信息的向量,而接收所述无线终端(20)传送的编码信息的所述向量。
14.一种用于将通过利用载波聚合的通信系统中的无线电信道传递的编码信息解码的网络节点,包括:
接收器,可操作来接收由无线终端(20)传送的编码信息的向量,其中所述编码信息包括已通过二阶Reed-Muller码编码的未编码信息比特的编码表示;以及
处理器(902),可操作来:
确定对应于所述未编码信息比特的第一群组的多个假设序列,其中每个假设序列包括用于未编码信息比特的第一群组中的每个比特的估计;
对于每个假设序列,将所接收向量乘以与相应假设序列相关联的覆盖向量以获得修改的接收向量;
对于每个修改的接收向量,通过对所述修改的接收向量执行Hadamard变换,生成变换值的向量,其中每个所述变换值与所述未编码信息比特的第二群组的一个或多个估计相关联;
基于与所述无线终端(20)相关联的调度信息,标识所述变换值的子集;
从变换值的所述标识的子集中选择所述变换值之一,所述选择是基于选定变换值的量值;以及
确定所述未编码信息比特的估计,其中所述估计包括:
基于与用于生成所述选定变换值的修改向量相关联的假设序列的未编码信息比特的第一群组的估计;以及
与所述选定变换值相关联的未编码信息比特的第二群组的估计;
其中所述调度信息包括指示调度所述无线终端(20)使用多个载波中哪个载波的信息;以及
所述处理器(902)可操作来通过基于调度所述无线终端(20)使用的载波来从所述子集消除变换值,而基于所述调度信息标识所述变换值的子集。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节点,其中所述处理器(902)可操作来通过基于所述选定变换值的符号来选择与所述选定变换值相关联的未编码信息比特的第二群组的两个估计之一,而确定所述无线终端(20)传送的未编码信息比特的估计。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节点,其中:
所述调度信息包括指示是否准许所述无线终端(20)在此子帧期间传送调度请求的信息;以及
所述处理器(902)可操作来通过基于是否准许所述无线终端(20)在此子帧期间传送调度请求来从所述子集消除变换值,而基于所述调度信息标识所述变换值的子集。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节点,还包括可操作来传送多个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到所述无线终端(20)的传送器,每个下行链路控制消息(70)指示其上调度所述无线终端(20)的载波;以及其中所述接收器可操作来通过从所述无线终端(20)接收指示所述无线终端(20)成功接收调度传送所针对的载波的编码信息的向量,而接收所述无线终端(20)传送的编码信息的所述向量。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节点,其中所述未编码信息比特包括7个或更多比特。
CN201180027175.6A 2010-04-01 2011-04-01 移动通信网络中用于通过信号传送控制信息的系统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070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78422.6A CN106972914B (zh) 2010-04-01 2011-04-01 移动通信网络中用于通过信号传送控制信息的系统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2016710P 2010-04-01 2010-04-01
US61/320,167 2010-04-01
US32219010P 2010-04-08 2010-04-08
US61/322,190 2010-04-08
US13/077,435 US9332537B2 (en) 2010-04-01 2011-03-31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gnal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13/077,435 2011-03-31
US13/077,272 US8774123B1 (en) 2010-04-01 2011-03-31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gnal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13/077,272 2011-03-31
PCT/IB2011/051420 WO2011121579A1 (en) 2010-04-01 2011-04-01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gnal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78422.6A Division CN106972914B (zh) 2010-04-01 2011-04-01 移动通信网络中用于通过信号传送控制信息的系统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07033A CN102907033A (zh) 2013-01-30
CN102907033B true CN102907033B (zh) 2016-12-21

Family

ID=4471141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2717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07033B (zh) 2010-04-01 2011-04-01 移动通信网络中用于通过信号传送控制信息的系统和方法
CN201611078422.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972914B (zh) 2010-04-01 2011-04-01 移动通信网络中用于通过信号传送控制信息的系统和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78422.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972914B (zh) 2010-04-01 2011-04-01 移动通信网络中用于通过信号传送控制信息的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2) EP2553851B1 (zh)
CN (2) CN102907033B (zh)
RU (2) RU2546617C2 (zh)
SG (1) SG184245A1 (zh)
WO (2) WO201112157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7508B (zh) * 2011-11-01 2019-05-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te-a系统中载波聚合的方法和装置
KR102334317B1 (ko) 2014-10-28 2021-12-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소모 전류를 기반으로 채널을 결정하는 통신 채널 운영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JP6476306B2 (ja) 2015-01-29 2019-02-27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Mtcデバイスに適したpdcchの初期化
JP2020065093A (ja) * 2017-02-03 2020-04-23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及び基地局
US10531454B2 (en) 2017-04-18 2020-01-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ultiband scheduling for wake up radio
US10700710B2 (en) * 2017-07-24 2020-06-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dicating a number of copied information bits in a retransmission
US11039465B2 (en) * 2018-01-12 2021-06-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piggybacking in wireless systems
CN110912660B (zh) * 2018-09-14 2021-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生成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9768802B (zh) * 2019-01-15 2021-05-1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rmqc码的容错逻辑h门的实现方法
CN113207183B (zh) 2019-03-26 2022-09-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0380A (zh) * 2003-12-17 2005-06-22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高速率码分多址系统中上行信道增强的上行信令传输方法
CN1753552A (zh) * 2004-09-20 2006-03-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宽带码分多址系统中上行增强链路信令编码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30707A (en) * 1994-03-09 1996-06-25 At&T Corp. Area-efficient decoders for rate-k/n convolutional codes and other high rate trellis codes
US6426978B1 (en) * 1998-10-01 2002-07-30 Ericsson Inc. Digit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fferential and/or amplitude encoding and decoding secondary symbols
RU2258310C2 (ru) * 2000-10-04 2005-08-10 Самсунг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Ко., Лтд.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мощностью совместно используемого канала прямой линии связи в системе мобильной связи
US7068683B1 (en) * 2000-10-25 2006-06-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igh rate packet data and low delay data transmissions
KR100724847B1 (ko) * 2001-05-09 2007-06-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부호분할다중접속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부호화 및 복호화장치 및 방법
CA2457285A1 (en) * 2003-02-15 2004-08-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chedu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in a cdm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A2470546C (en) * 2003-06-13 2010-08-17 The Directv Group,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carrier synchronization in digital broadcast and interactive systems
KR100651343B1 (ko) * 2004-09-15 2006-11-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전송 정보의 부호화/복호화 방법 및장치
CN101207600B (zh) * 2006-12-22 2010-08-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发射天线的多输入多输出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US20080240168A1 (en) * 2007-03-31 2008-10-02 Hoffman Jeffrey D Processing wireless and broadband signals using resource sharing
US8265098B2 (en) * 2008-07-11 2012-09-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Flash position signaling: multiplexing and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0380A (zh) * 2003-12-17 2005-06-22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高速率码分多址系统中上行信道增强的上行信令传输方法
CN1753552A (zh) * 2004-09-20 2006-03-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宽带码分多址系统中上行增强链路信令编码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ecture 9 Reed Muller Codes,ECE 7670;Todd K. Moon;《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20060401;第1页~第8页 *
QUALCOMM EUROPE.Support of DTX signalling for CQI transmission with normal CP R1-081962.《3GPP DRAFT》.200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121578A3 (en) 2011-12-29
RU2012146543A (ru) 2014-05-10
RU2546617C2 (ru) 2015-04-10
CN106972914A (zh) 2017-07-21
CN106972914B (zh) 2021-07-13
EP2553851A1 (en) 2013-02-06
CN102907033A (zh) 2013-01-30
EP2553982A2 (en) 2013-02-06
EP2553982B1 (en) 2016-06-08
EP2553851B1 (en) 2014-11-19
RU2012146513A (ru) 2014-05-10
SG184245A1 (en) 2012-11-29
WO2011121579A1 (en) 2011-10-06
RU2566976C2 (ru) 2015-10-27
WO2011121578A2 (en) 2011-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07033B (zh) 移动通信网络中用于通过信号传送控制信息的系统和方法
CN103190099B (zh) 基于单载波频分复用的上行链路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的控制和数据的复用
KR102257265B1 (ko) Cqi 정보 수신 방법, 송신 방법, 수신 디바이스 및 송신 디바이스
CN103944855B (zh) 调制处理方法及装置
US9264117B2 (en) Rank and PMI in download control signaling for uplink single-user MIMO (UL SU-MIMO)
CN104685916B (zh) 用于发送/接收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KR101643634B1 (ko) 기지국과 사용자 장비 사이의 송신을 위한 변조 및 코딩 방식 제어
CN102934381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发送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02823184B (zh) 用于有效传输控制信息以支持上行链路多天线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02884742B (zh) 用于指示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传输模式的方法和系统
JP2018531545A6 (ja) Cqi情報受信方法、送信方法、受信装置、及び送信装置
CN106465275A (zh) 用于管理移动设备功耗的技术
KR20150034808A (ko) Mcs 지시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4618077A (zh) 传输控制信息以支持上行链路多天线传输的有效方法和装置
CN104202283B (zh) 发送装置、无线通信系统、移动台装置的控制程序及基站装置的控制程序
CN102271026A (zh) 用于高级长期演进系统上行链路的闭环自适应传输方法
CN106664271A (zh) 256正交幅度调制用户设备类别处理
CN107889247A (zh)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配置指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CN102960039B (zh) 通信设备和资源导出方法
US8565332B2 (en) Fixed station receiver for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uplink adapt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8141308A (zh) 解码裕度估计
RU2575876C2 (ru) Мультиплексирование управляющей информации и данных в системе с многими входами и многими выходами в восходящей линии связи на основе множественного доступа с частотным разделением и одной несуще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