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05356A - 异构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功率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异构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功率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05356A
CN102905356A CN2011102134914A CN201110213491A CN102905356A CN 102905356 A CN102905356 A CN 102905356A CN 2011102134914 A CN2011102134914 A CN 2011102134914A CN 201110213491 A CN201110213491 A CN 201110213491A CN 102905356 A CN102905356 A CN 1029053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interference
macro base
subscriber equipment
adjac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1349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05356B (zh
Inventor
刘建国
王栋耀
李静
沈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catel Lucent Shanghai Bel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catel Lucent Shanghai Bell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catel Lucent Shanghai Bel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21349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053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9053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053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053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053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02B60/50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异构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功率控制方法。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在包括相邻的宏基站和低功率节点的异构移动通信网络中使用的方法,包括:I.宏基站基于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平均干扰噪声水平来确定可接受干扰值;II.宏基站经由X2接口或空中接口将所述可接受干扰值告知所述低功率节点;III.低功率节点确定上行传输功率补偿因子;IV.低功率节点基于所述相邻宏基站的可接受干扰值确定上行传输基准功率。通过使用本发明中所提供的各种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在异构移动通信网络中更为灵活、合理的功率控制或资源调度,降低小区之间的相互干扰,尤其是异种基站的小区之间的相互干扰,从而提高异构移动通信网络的整体性能。

Description

异构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功率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更具体地,涉及异构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功率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异构网络(heterogeneous network,HTN)已经被LTE-A研究项目所接受。异构网络被定义为一种混合网络部署,其中,在传统的宏基站的小区之外,还包括较小的包括宏基站、小区,诸如微微基站、家用基站以及或中继站的小区。这些较小的小区通常用于在宏基站信号较差的区域(例如室内)扩展信号覆盖、或者用于在用户热点覆盖区域(例如车站、机场或商场)增加网络容量。然而,分了获得小区分裂增益而引入与宏小区工作于相同频段的较小小区将造成新的干扰,因此,需要新的技术来处理共道(co-channel)环境下异构网络中的小区之间干扰协调(Inter-Cell InterferenceCoordination,ICIC)问题。
对于异构网络,选择服务小区最流行的方法是偏置小区选择方案,其可以用公式表达为:Cell_IDserving=argmax{i}{RSRPi+biasi}。其中,RSRPi和biasi分别表示第i个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偏置值;对于宏小区而言,该偏置值为零;而对于较小小区而言,该偏置值为非负。也就是在根据接收的参考信号质量来选择服务小区时,对较小小区给予一定的补偿,这种方案对于平衡负荷从而充分利用可用无线资源起到一定的作用。
在3GPP LTE/LTE-A项目中,已经同意在上行链路功率控制中采用分数功率控制(Fractional Power Control,FPC)来支持路径损耗的完全或分数补偿。分数功率补偿的公式定义为
TxPSD=P0+α·PL[dBm/PRB]         (1)。
其中,PL表示用户设备检测到的下行链路的长时路径损耗(long-termpath loss),α是基站(eNB)广播的分数路径损耗补偿因子,取值在0至1之间,P0是小区/用户设备特定的基准功率。P0能够设定为
P0=SINRNominal+(1-α)·PLNominal+IN[dBm/PRB]     (2)。
其中,SINRNo min al和PLNo min al分别表示名义信干噪比和名义路径损耗,IN表示上行链路噪声和来自其他小区的干扰之和。
上述方案考虑了路径损耗和干扰,通过设定合适的名义信干噪比以取得期望的信干噪比。此外,当路径损耗补偿因子α小于1时,目标信干噪比总是随着上升的路径损耗而下降。该方法能够在小区吞吐量和用户公平性之间取得良好的平衡。
然而,在异构网络环境下,宏小区相比于小小区具有更高的下行链路发送功率,将导致更多用户由宏小区服务。为了实现宏小区和小小区之间的负载均衡,在3GPP LTE-A系统中采用基于偏置的小区选择来扩展小小区的覆盖范围。然而在此情况下,宏小区将遭受来自小小区的严重干扰,尤其是在较高偏置值的情形下,对宏基站的干扰将更为严重。在此情形下,有必要控制小小区的用户的发射功率以保证宏小区边缘用户的性能。而且,不同的小小区具有不同的覆盖区和用户密度,并将对相邻小区产生不同的干扰水平。因此,由于没有考虑宏小区和小小区之间的干扰,并无法保证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要求,上述的方案不适用于异构网络环境。
以下是另一套现有的功率控制方案。当前LTE系统中应用的功率控制是基于开环和闭环控制的组合。开环控制基于分数功率控制方案为发送功率谱密度设置粗糙的开环操作点,也就是,补偿估计路径损耗的一部分。而慢的非周期闭环功率校正因子着眼于校正开环误差并维持设置给每一用户设备的目标信干噪比。
分数功率控制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为小区边缘用户设定较低的目标信干噪比来控制小区之间的干扰,因为小区边缘用户对相邻小区造成的干扰比小区中心用户对相邻小区造成的干扰更加严重。通过用户设备到服务基站的路径损耗用于区分边缘用户和中心用户。目标信干噪比设置为
SINR Tar = SINR Tar no min al - ( 1 - α ) ( PL serving - PL no min al ) - - - ( 3 ) .
其中,α是分数路径损耗补偿因子,其折衷吞吐量和用户公平性。
Figure BDA0000079242330000032
和PLno min al均为设定的值,并且
Figure BDA0000079242330000033
为PLserving等于PLno min al的用户确定目标信干噪比。
根据公式(3)中的目标信干噪比,用户设备将其发送功率谱密度设置为
P=min{Pmax,SINRTar+NIserving+PLservingi}       (4)。
其中,NIserving是服务小区的噪声干扰水平,Pmax是用户设备的最大发送功率。公式(4)中的Δi是用户特定的闭环校正因子,用于使每个用户设备的实际信干噪比接近于目标信干噪比。
上述方案对于同构网络是有效且合理的。然而在异构网络中,因为宏小区和小小区的混合配置,产生更多的边缘用户,仅基于服务小区的路径损耗来确定边缘用户是不恰当的。例如图1中所示,宏基站101的宏小区111中的用户设备151到服务基站的路径损耗小于用户设备152到服务基站的路径损耗,然而用户设备151才是对相邻小区产生严重干扰的边缘用户。因此,上述的方法不适合于异构网络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点,提供适合于异构移动通信网络的上行功率控制方案以及上行调度方案。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在包括相邻的宏基站和低功率节点的异构移动通信网络中使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所述宏基站基于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平均干扰噪声水平来确定可接受干扰值;
II.所述宏基站经由X2接口或空中接口将所述可接受干扰值告知所述低功率节点;
III.所述低功率节点确定上行传输功率补偿因子;
IV.所述低功率节点基于所述相邻宏基站的可接受干扰值确定上行传输基准功率。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在低功率节点中使用的方法,应用于包括所述低功率节点及其相邻宏基站的异构移动通信网络环境下,所述方法包括:
i.接收来自所述相邻宏基站的可接受干扰水平;
ii.确定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平均干扰噪声水平;
iii.确定上行传输功率补偿因子;
.iv.基于所述相邻宏基站的可接受干扰水平、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平均干扰噪声水平、所述上行传输功率补偿因子,确定上行传输基准功率;
v.广播所述上行传输基准功率和功率补偿因子。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在异构移动通信网络中为用户设备进行上行功率控制的方法,包括:
-基于所述用户设备的路径损耗差和与相邻基站有关的偏置来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目标信干噪比,其中,所述路径损耗差为所述用户设备的接收干扰信号功率最强的相邻基站至所述用户设备的路径损耗与服务基站至所述用户设备的路径损耗之差;所述路径损耗差越高时所述目标信干噪比越高;所述偏置根据相邻基站的干扰承受能力而确定;
-基于所述目标信干噪比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上行传输功率。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在基站中使用的方法,应用于在异构移动通信网络中与相邻异种基站干扰协调环境下,所述方法包括:
-从所述基站所服务的用户设备中确定干扰风险用户设备;
-将所述干扰风险用户设备的上行数据调度于所述相邻异种基站的上行空子帧中。
通过使用本发明中所提供的各种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在异构移动通信网络中更为灵活、合理的功率控制或资源调度,降低小区之间的相互干扰,尤其是异种基站的小区之间的相互干扰,从而提高异构移动通信网络的整体性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异构移动通信网络的配置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在包括相邻的宏基站和低功率节点的异构移动通信网络中使用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在低功率节点中使用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包括所述低功率节点及其相邻宏基站的异构移动通信网络环境下;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在异构移动通信网络中为用户设备进行上行功率控制的方法流程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在基站中使用的上行链路调度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在异构移动通信网络中与相邻异种基站进行干扰协调环境下;
在图中,贯穿不同的示图,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对应的特征。
具体实施方式
不失一般性地,本发明中的以下实施例均是应用于LTE网络或LTE-A网络中,并对本发明中使用的部分术语解释如下:宏基站例如但不限于节点B(Node B)或演进型节点B(eNB);低功率节点是指发送功率、信号覆盖区、吞吐量低于宏基站的接入节点,例如但不限于微微基站(pico BS)、家用基站(femto BS)或中继站(relaystation);基站则是宏基站和低功率节点的统称;异种基站则是相对于一个已知基站而言,例如,宏基站和低功率节点互为异种基站。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本发明的核心和实质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移动通信网络。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异构移动通信网络的配置的示意图。图中示出了宏基站101及其服务的一个宏小区111,位于宏小区111的信号覆盖区之内的低功率节点121及其服务区131,宏基站101的宏小区111之内的用户设备151和152,以及低功率节点121的服务区131之内的用户设备153。直观地来看,宏基站101和低功率节点121互为相邻基站,用户设备151靠近低功率节点121的服务区131,因而会对低功率节点121产生更加严重的干扰。当然,这样的小区配置仅是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在包括相邻的宏基站和低功率节点的异构移动通信网络中使用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宏基站一侧执行的步骤201、202以及在低功率节点一侧执行的步骤221、223。以下结合图1、图2对该方法加以说明。
首先在步骤201中,宏基站101基于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的平均干扰噪声水平来确定可接受干扰值。可接受干扰值可以定义为保证宏基站101所服务的用户设备的服务质量(QoS)所允许接受的干扰的最大值。
在步骤202中,宏基站101经由X2接口或空中接口将所述可接受干扰值告知其相邻的低功率节点121。
在步骤221中,低功率节点121确定上行传输功率补偿因子。
在步骤223中,所述低功率节点121基于相邻宏基站101的可接受干扰值确定上行传输基准功率。
这样,低功率节点根据相邻宏基站的可接受干扰水平来确定上行传输基准功率,在保证相邻宏基站的用户的服务质量的前提条件下,从而提高异构移动通信网络的整体性能。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步骤221与202并没有明确的先后顺序。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步骤223之前还包括步骤222(未示出):低功率节点121确定其服务区131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平均干扰噪声水平。则在步骤223中,低功率节点121基于相邻宏基站101的可接受干扰值、步骤222中确定的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平均干扰噪声水平、步骤221中确定的所述上行传输功率补偿因子,确定上行传输基准功率。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步骤221、222与202并没有明确的先后顺序。
具体地,宏基站的目标信干噪比可以表示为
SINR tar eNB = TxPSD eNB - PL eNB - 10 log 10 ( 10 IN ‾ eNB / 10 + 10 AI eNB / 10 ) [ dB ] - - - ( 5 ) .
其中,TxPSDeNB是如公式(1)所定义的宏基站的发送功率谱密度,PLeNB是基于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在宏小区用户检测到的下行链路路径损耗,
Figure BDA0000079242330000072
表示宏基站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平均干扰噪声水平,AIeNB表示宏基站的可接受干扰值。于是,步骤201中,宏基站101的可接受干扰值可以采用下式确定:
AI eNB = 10 log 10 ( 10 ( ( P 0 eNB + ( α eNB - 1 ) PL tar eNB ) - SINR tar eNB ) / 10 - 10 IN ‾ eNB / 10 ) [ dB ] - - - ( 6 ) .
其中,
Figure BDA0000079242330000074
表示所述宏基站的目标信干噪比,
Figure BDA0000079242330000075
表示所述宏基站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平均干扰噪声水平,
Figure BDA0000079242330000076
表示所述宏基站的目标路径损耗,αeNB表示所述宏基站的上行传输功率补偿因子,
Figure BDA0000079242330000077
表示所述宏基站的上行传输基准功率。
更具体地,步骤221中,低功率节点121可以将上行传输功率补偿因子αpico确定为1,即采用全补偿。于是,步骤223中可以基于以下公式来确定低功率节点121的上行传输基准功率
Figure BDA0000079242330000078
P 0 pico = min { IN ‾ pico + SINR no min al pico , AI eNB + Tx eNB - Tx pico - δ bias } [ dBm / PRB ] - - - ( 7 ) .
其中,
Figure BDA00000792423300000710
表示步骤222中确定的低功率节点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平均干扰噪声水平,
Figure BDA00000792423300000711
表示低功率节点的名义信干噪比,TxeNB和Txpico分别表示宏基站和低功率节点的下行链路发送功率,δbias是以dB为单位的低功率节点覆盖范围扩展的偏置值。
于是,低功率节点121的服务区的上行传输功率补偿因子αpico和上行传输基准功率
Figure BDA00000792423300000712
得以确定,低功率节点121可以通过广播信道(Broadcast Channel,BCH)在其服务区内广播所述上行传输基准功率和功率补偿因子。然后,低功率节点121的服务区131之内的用户设备可以基于前述公式(1)来设置各自的上行发送功率,并且在根据此设定的上行信号的干扰下,宏基站101所服务的用户设备仍能保证服务质量。
上述的公式(6)和(7)适用于低功率节点的初始化阶段。当低功率节点处于运行阶段,其必然对相邻宏基站造成干扰,则相邻宏基站的可接受干扰值可能为负值,步骤201和步骤223中所采用的公式相应于公式(6)、(7)有所变化。
当低功率节点121处于运行阶段时,步骤201中,宏基站101的可接受干扰值可以采用下式确定其原始值:
AI Iinear eNB = 10 ( ( P 0 eNB + ( α eNB - 1 ) PL tar eNB ) - SINR tar eNB ) / 10 - 10 IN ‾ eNB / 10 - - - ( 8 ) .
当低功率节点121处于运行阶段时,优选地,步骤223中确定所述上行传输基准功率时还计入历史上行传输基准功率。具体地,更新的上行传输基准功率可以采用以下公式确定:
P 0 pico = min { IN ‾ pico + SINR no min al pico , 10 log 10 ( AI linear eNB · 10 ( Tx eNB - Tx pico - δ bias ) / 10 + 10 P 0 pico ‾ / 10 ) } [ dBm / PRB ] - - - ( 9 ) .
其中,表示低功率节点121为之前的传输的上行功率控制所配置的上行传输基准功率。
在步骤202中,宏基站可以利用X2接口或空中接口将可接受干扰值发送给相邻低功率节点。
X2接口既可以应用于初始化阶段、也可以应用于运行阶段。在低功率节点的初始化阶段,低功率节点可以主动地向相邻宏基站请求其可接受干扰值。而在低功率节点的运行阶段,相邻宏基站可以主动地将可接受干扰值发送给低功率节点。然而,为了减少信令开销,可以在满足一定条件时,例如当宏基站的目标信干噪比和实际信干噪比之差(绝对值)超过预定门限时,才触发宏基站向相邻低功率节点发送可接受干扰值。这样,宏基站向相邻低功率节点发送可接受干扰值并不会过于频繁,引入的信令开销可控且不会过高。
而对于可接受干扰值的信令消息,可以采用包含两部分的信息结构。例如,一部分用于表示可接受干扰值的原始值是正还是负,这一部分仅需1比特,另一部分表示以dB为单位(对数形式)的可接受干扰值的原始值的绝对值,通常这一部分用7比特够用了。采用这样的信息格式也可以降低信令开销。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在低功率节点中使用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包括所述低功率节点及其相邻宏基站的异构移动通信网络环境下。该方法包括步骤301、302、303、304和305。以下结合图1、图3对该方法加以说明。
在步骤301中,低功率节点121接收来自相邻宏基站101的可接受干扰水平(可接受干扰值)。
在步骤302中,低功率节点121确定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平均干扰噪声水平。
在步骤303中,低功率节点121确定上行传输功率补偿因子αpico
在步骤304中,低功率节点121基于所述相邻宏基站的可接受干扰水平、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平均干扰噪声水平、所述上行传输功率补偿因子,确定上行传输基准功率
Figure BDA0000079242330000091
在步骤305中,低功率节点121在其服务区内广播所述上行传输基准功率和功率补偿因子。
然后,低功率节点121的服务区131之内的用户设备可以基于前述公式(1)来设置各自的上行发送功率,并且在根据此设定的上行信号的干扰下,其相邻宏基站101所服务的用户设备仍能保证服务质量。
步骤301至304分别对应于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202、221、222、223。需要指出的是,步骤301至303并没有明确的先后顺序。
前述的公式(7)适用于低功率节点121的初始化阶段的步骤304。当低功率节点121处于运行阶段,其必然对相邻宏基站造成干扰,优选地,步骤304中确定所述上行传输基准功率时还计入历史上行传输基准功率。具体地,更新的上行传输基准功率可以采用前述的公式(9)来确定,其中,
Figure BDA0000079242330000092
表示低功率节点121为之前的传输的上行功率控制所配置的上行传输基准功率。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在异构移动通信网络中为用户设备进行上行功率控制的方法流程图。如图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401和402。
参考图1,宏小区101的宏小区111中的用户设备152的路径损耗大于用户设备151,然而用户设备151才是对相邻小区产生严重干扰的边缘用户。因此,仅基于服务小区的路径损耗来确定边缘用户并不适合于异构网络环境。
在异构移动通信网络中,有效的功率控制方案应该在改善用户性能的同时将用户对相邻基站的干扰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该标准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
SINRtar+NIserving-(PLneighbor-PLserving)<AIneighbor (10)。
其中,SINRtar表示目标信干噪比,NIserving表示服务小区的噪声干扰,PLserving表示用户设备至服务基站的路径损耗,PLneighbor用户设备至相邻基站的路径损耗,AIneighbor表示相邻基站的可接受干扰水平。
从上式中可以得到设定目标信干噪比的两个准则。第一个准则是利用路径损耗差代替服务基站的路径损耗来确定边缘用户更为合理。小区边缘用户应设定较低的目标信干噪比以减少对相邻基站的干扰。第二个准则是相邻基站的可接受干扰水平也影响目标信干噪比。如果相邻基站可接受较高干扰,则目标信干噪比可以设得较高,反之亦然。而在异构移动通信网络中,不同小区的可接受干扰水平可能区别很大。例如,低功率节点的服务区和服务用户数量均远小于宏基站,每一个低功率节点小区的用户能够被分配更多的资源从而能够承受较高的干扰。因此,与低功率节点相邻的宏小区用户相较于与宏基站相邻的宏小区用户可以设定更高的目标信干噪比。
应用该方法时,服务基站既可以是宏基站,也可以是低功率节点。以下参考图1,对宏基站101作为服务基站的情形进行描述。
在步骤401中,宏基站101基于一个用户设备的路径损耗差和与相邻基站有关的偏置来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目标信干噪比。其中,所述路径损耗差为所述用户设备的接收干扰信号功率最强的相邻基站至所述用户设备的路径损耗与基站101至所述用户设备的路径损耗之差;所述路径损耗差越高时所述目标信干噪比越高;所述偏置根据相邻基站的干扰承受能力而确定。对于宏小区111中的用户设备152而言,其路径损耗差即为至低功率节点121的路径损耗与之宏基站101的路径损耗之差。
在步骤402中,基于所述目标信干噪比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上行传输功率。具体地,所述用户设备的上行传输功率谱密度被确定为所述目标信干噪比与服务基站的小区中的噪声干扰水平以及路径损耗水平之和、所述用户设备的最大发送功率之间的较小者。
具体地,步骤401中确定的目标信干噪比可以由以下公式表示:
SI NR tar = SINR tar no min al + β ( ΔPL - ΔPL no min al ) + boost - - - ( 11 ) .
其中,β是分数路径损耗补偿因子,取值在0至1之间;
Figure BDA0000079242330000112
和ΔPLno min al均是预设定的值,boost表示与相邻基站有关的偏置。也就是说,目标信干噪比基于分数补偿的路径损耗差和与相邻基站有关的偏置而确定。
当相邻基站为宏基站时,偏置boost可以初始化为零。当相邻基站为低功率节点时,偏置boost可以初始化为一个正值。
在运行阶段,偏置boost可以根据相邻基站的反馈而更新。例如,当相邻基站的业务负荷下降时,提高偏置boost;当相邻基站的业务负荷上升时,降低偏置boost。
具体地,步骤402中确定的上行传输功率可以由以下公式表示:
P=min{Pmax,SINRtar+NIserving-PLserving}    (12)。
其中,Pmax表示用户设备的最大发射功率,SINRtar表示目标信干噪比,NIserving表示服务小区的噪声干扰,PLserving表示用户设备至服务基站的路径损耗。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步骤401通常可以由服务基站执行,而步骤402既可以由服务基站也可以由用户设备执行。如果步骤402由服务基站执行,则服务基站应将为用户设备确定的上行传输功率告知用户设备。如果步骤402由用户设备执行,则用户设备应(从服务基站)获取目标信干噪比等信息。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在基站中使用的上行链路调度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在异构移动通信网络中与相邻异种基站进行干扰协调环境下。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在相邻的异种基站之间通过空子帧(Almost Blank Subframe,ABS)的调度、使用来降低彼此服务区之间的上行信号干扰。如图所示,该方法包括两个步骤501和502,其可以是由宏基站执行,或者也可以由低功率节点执行。
参考图1,宏基站101和低功率节点121之间容易产生小区之间的干扰,则可以通过空子帧的调度、使用来降低彼此服务区之间的上行信号干扰。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501、502由宏基站101执行。在步骤501中,宏基站101从其所服务的用户设备中确定干扰风险用户设备。在步骤502中,宏基站101将所述干扰风险用户设备的上行数据调度于相邻异种基站,即低功率节点121,的上行空子帧中。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501、502由低功率节点121执行。在步骤501中,低功率节点121从其所服务的用户设备中确定干扰风险用户设备。在步骤502中,低功率节点121将所述干扰风险用户设备的上行数据调度于相邻异种基站,即宏基站101,的上行空子帧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上述实施例均是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同实施例中出现的不同技术特征可以进行组合,以取得有益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研究附图、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的基础上,应能理解并实现所揭示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的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并不排除其他装置或步骤;不定冠词“一个”不排除多个;术语“第一”、“第二”用于标示名称而非用于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均不应被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限制。某些技术特征出现在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并不意味着不能将这些技术特征进行组合以取得有益效果。本专利覆盖在字面上或在等同原则下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所有方法、装置和产品。

Claims (14)

1.一种在包括相邻的宏基站和低功率节点的异构移动通信网络中使用的方法,包括:
I.所述宏基站基于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平均干扰噪声水平来确定可接受干扰值;
II.所述宏基站经由X2接口或空中接口将所述可接受干扰值告知所述低功率节点;
III.所述低功率节点确定上行传输功率补偿因子;
IV.所述低功率节点基于所述相邻宏基站的可接受干扰值确定上行传输基准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V.所述低功率节点广播所述上行传输基准功率和功率补偿因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低功率节点确定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平均干扰噪声水平;
所述步骤IV中,基于所述相邻宏基站的可接受干扰值、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平均干扰噪声水平、所述上行传输功率补偿因子,确定上行传输基准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运行阶段,所述步骤IV中确定所述上行传输基准功率时还计入历史上行传输基准功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接受干扰值采用以下公式确定: AI eNB = 10 log 10 ( 10 ( ( P 0 eNB + ( α eNB - 1 ) PL tar eNB ) - SINR tar eNB ) / 10 - 10 IN ‾ eNB / 10 ) , 其中,
Figure FDA0000079242320000012
表示所述宏基站的名义信干噪比,
Figure FDA0000079242320000013
表示所述宏基站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平均干扰噪声水平,
Figure FDA0000079242320000014
表示所述宏基站的目标路径损耗,αeNB表示所述宏基站的上行传输功率补偿因子,
Figure FDA0000079242320000015
表示所述宏基站的上行传输基准功率。
6.一种在低功率节点中使用的方法,应用于包括所述低功率节点及其相邻宏基站的异构移动通信网络环境下,所述方法包括:
i.接收来自所述相邻宏基站的可接受干扰水平;
ii.确定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平均干扰噪声水平;
iii.确定上行传输功率补偿因子;
iv.基于所述相邻宏基站的可接受干扰水平、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平均干扰噪声水平、所述上行传输功率补偿因子,确定上行传输基准功率;
v.广播所述上行传输基准功率和功率补偿因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运行阶段,所述步骤iv中确定所述上行传输基准功率时还计入历史上行传输基准功率。
8.一种在异构移动通信网络中为用户设备进行上行功率控制的方法,包括:
基于所述用户设备的路径损耗差和与相邻基站有关的偏置来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目标信干噪比,其中,所述路径损耗差为所述用户设备的接收干扰信号功率最强的相邻基站至所述用户设备的路径损耗与服务基站至所述用户设备的路径损耗之差;所述路径损耗差越高时所述目标信干噪比越高;所述偏置根据相邻基站的干扰承受能力而确定;
基于所述目标信干噪比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上行传输功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相邻基站的业务负荷下降时提高所述偏置,当所述相邻基站的业务负荷上升时降低所述偏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相邻基站为低功率节点时,所述偏置初始化为正值。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的上行传输功率谱密度被确定为所述目标信干噪比与服务基站的小区中的噪声干扰水平以及路径损耗水平之和、所述用户设备的最大发送功率之间的较小者。
12.一种在基站中使用的方法,应用于在异构移动通信网络中与相邻异种基站干扰协调环境下,所述方法包括:
从所述基站所服务的用户设备中确定干扰风险用户设备;
将所述干扰风险用户设备的上行数据调度于所述相邻异种基站的上行空子帧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为宏基站,所述相邻异种基站为低功率节点。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为低功率节点,所述相邻异种基站为宏基站。
CN201110213491.4A 2011-07-28 2011-07-28 异构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功率控制方法 Active CN1029053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13491.4A CN102905356B (zh) 2011-07-28 2011-07-28 异构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功率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13491.4A CN102905356B (zh) 2011-07-28 2011-07-28 异构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功率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05356A true CN102905356A (zh) 2013-01-30
CN102905356B CN102905356B (zh) 2015-06-24

Family

ID=47577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13491.4A Active CN102905356B (zh) 2011-07-28 2011-07-28 异构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功率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05356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61427A (zh) * 2013-09-11 2014-02-05 东南大学 一种lte-a系统多小区无线网络的基站功率控制方法
WO2014121504A1 (en) * 2013-02-07 2014-08-14 Broadcom Corporation Power saving management in multiple connection type communication
WO2014151717A1 (en) * 2013-03-15 2014-09-25 Zte Wistron Telecom Ab User equipment grouping and common control signaling to user equipment groups
WO2014169486A1 (zh) * 2013-04-19 2014-10-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4144486A (zh) * 2013-05-10 2014-11-12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和设备
CN104735797A (zh) * 2013-12-18 2015-06-24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传输上行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04796975A (zh) * 2015-04-15 2015-07-22 北京邮电大学 密集部署场景中的一种下行自适应功率调节方法
CN105323776A (zh) * 2014-05-29 2016-02-10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干扰协调方法
CN105871427A (zh) * 2016-03-28 2016-08-17 西安交通大学 基于超密集蜂窝网络中小区间的资源管理和协作传输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5115A (zh) * 2006-07-04 2009-07-1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中的控制系统和方法
WO2010048798A1 (zh) * 2008-10-31 2010-05-06 刘建 上行发射功率控制方法、系统、以及基站
CN101741437A (zh) * 2008-11-19 2010-06-1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上行功率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2007809A (zh) * 2008-04-16 2011-04-0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小区间干扰协调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5115A (zh) * 2006-07-04 2009-07-1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中的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02007809A (zh) * 2008-04-16 2011-04-0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小区间干扰协调
WO2010048798A1 (zh) * 2008-10-31 2010-05-06 刘建 上行发射功率控制方法、系统、以及基站
CN101741437A (zh) * 2008-11-19 2010-06-1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上行功率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TT DOCOMO: "《TSG-RAN Working Group 4 (Radio) meeting #52,R4-093244,Downlink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Between eNodeB and Home eNodeB》", 28 August 2009, 3GPP *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21504A1 (en) * 2013-02-07 2014-08-14 Broadcom Corporation Power saving management in multiple connection type communication
CN105051697A (zh) * 2013-03-15 2015-11-11 Zte维创通讯公司 用户设备分组和对用户设备组的公共控制信令
WO2014151717A1 (en) * 2013-03-15 2014-09-25 Zte Wistron Telecom Ab User equipment grouping and common control signaling to user equipment groups
US10142976B2 (en) 2013-03-15 2018-11-27 Zte Tx Inc. User equipment grouping and common control signaling to user equipment groups
CN105051697B (zh) * 2013-03-15 2018-03-23 Zte维创通讯公司 用户设备分组和对用户设备组的公共控制信令
WO2014169486A1 (zh) * 2013-04-19 2014-10-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确定方法及装置
US9877331B2 (en) 2013-04-19 2018-01-2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esource determ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4144486A (zh) * 2013-05-10 2014-11-12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和设备
CN104144486B (zh) * 2013-05-10 2017-10-27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和设备
CN103561427B (zh) * 2013-09-11 2016-11-02 东南大学 一种lte-a系统多小区无线网络的基站功率控制方法
WO2015035740A1 (zh) * 2013-09-11 2015-03-19 东南大学 一种lte-a系统多小区无线网络的基站功率控制方法
CN103561427A (zh) * 2013-09-11 2014-02-05 东南大学 一种lte-a系统多小区无线网络的基站功率控制方法
CN104735797A (zh) * 2013-12-18 2015-06-24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传输上行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04735797B (zh) * 2013-12-18 2018-05-25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传输上行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05323776A (zh) * 2014-05-29 2016-02-10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干扰协调方法
CN104796975A (zh) * 2015-04-15 2015-07-22 北京邮电大学 密集部署场景中的一种下行自适应功率调节方法
CN104796975B (zh) * 2015-04-15 2019-02-19 北京邮电大学 密集部署场景中的一种下行自适应功率调节方式
CN105871427A (zh) * 2016-03-28 2016-08-17 西安交通大学 基于超密集蜂窝网络中小区间的资源管理和协作传输方法
CN105871427B (zh) * 2016-03-28 2019-07-19 西安交通大学 基于超密集蜂窝网络中小区间的资源管理和协作传输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05356B (zh) 2015-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05356B (zh) 异构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功率控制方法
Khandekar et al. LTE-advanced: Heterogeneous networks
Tian et al. An adaptive bias configuration strategy for range extension in LTE-advanced heterogeneous networks
CN102056178B (zh) 一种小区间的干扰协调方法和一种基站
CN101730308B (zh) 无线蜂窝网络中频谱的使用方法和装置
US956569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intercell interference
Weber et al. Scheduling strategies for HetNets using eICIC
US953231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of multi-link connections
Kshatriya et al. On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based on subframe blanking in heterogeneous LTE networks
EP3185435B1 (en) Multi-cell beamforming method and device
Daeinabi et 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cell selection techniques for picocells in LTE-advanced networks
CN101515815B (zh) 一种调整移动台发射功率的方法和移动通信网络
Tian et al. Deployment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of Macro-Pico heterogeneous networks in LTE-A system
US20120214539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djusting an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of a Mobile Terminal
Wang et al. Uplink power control in LTE heterogeneous networks
Falconetti et al. Uplink coordinated multi-point reception in LTE heterogeneous networks
Huang et al. A downlink ICIC method based on region in the LTE-Advanced system
Jeong et al. Femtocell frequency planning scheme in cellular networks based on soft frequency reuse
CN103379550A (zh) 信息传送方法和系统
Kim et al. UE-specific interference-aware open-loop power control in 3GPP LTE-A uplink HetNet
Swami et al. Analysis of downlink power control and cooperation scheme for two‐tier heterogeneous cellular network
CN102711169A (zh) 一种家庭基站abs配置模式绑定方法
Karaer et al. Uplink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in relay enhanced LTE-Advanced networks
Morimoto et 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reduced power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for downlink in LTE-advanced heterogeneous networks
Xu et al. Performance of macro-pico heterogeneous networks based on LTE-advance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1206 Shanghai, Pudong Jinqiao Ning Bridge Road, No. 388, No.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NOKIA Baer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01206 Shanghai, Pudong Jinqiao Ning Bridge Road, No. 388, No.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Alcatel-Lucent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