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05330B - 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电基站控制器、和重定位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电基站控制器、和重定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05330B
CN102905330B CN201210353327.8A CN201210353327A CN102905330B CN 102905330 B CN102905330 B CN 102905330B CN 201210353327 A CN201210353327 A CN 201210353327A CN 102905330 B CN102905330 B CN 1029053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station controller
core net
drift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5332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05330A (zh
Inventor
林贞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9053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053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053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053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5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0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controll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5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 H04W28/0263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involving mapping traffic to individual bearers or channels, e.g. traffic flow template [TF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82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bearers or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4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control in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6Reselecting a communication resource in the serving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电基站控制器、和重定位方法。每个无线电基站都无线地连接到其小区中的无线电终端,并通过无线电承载来中继与无线电终端的数据通信。基站控制器记录与无线电终端的数据通信的数据流和无线电承载之间的关系的信息,并通过参考该关系信息来终止与无线电终端的数据通信。当漂移基站控制器在无线电终端连接的无线电基站和服务基站控制器之间中继和传输数据通信时,以及当服务基站控制器被改变为漂移基站控制器时,基站控制器将来自服务基站控制器的关系信息发送到漂移基站控制器。

Description

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电基站控制器、和重定位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7年1月11日、申请号为200780004998.0、且发明名称为“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电基站控制器、和重定位方法”的在先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高速数据传输,更具体地,涉及根据无线电终端的移动来控制数据传输路径。
背景技术
在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中,WCDMA(宽带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高速下行链路数据传输是通过HSDPA(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来实现的,并且高速上行链路数据传输是通过E-DCH(增强的专用信道)来实现的。
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通常被称为“HSDPA”。在HSDPA中,无线电基站(下文中称为“节点B”)生成被称为HS-DSCH(高速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无线电物理信道,并在该HS-DSCH上加载下行链路数据或控制信号以发送到无线电终端(下文中称为“UE(用户设备)”)。
在HSDPA中,多个UE共享使用一个或多个代码,因此HSDPA具有不仅能够实现高速数据传输而且与一个UE专用一个或多个无线电代码的情况相比节约无线电代码资源的优点。
借助于HSDPA,被称为HS-DSCHMAC(介质访问控制)-d流的数据流在网络中被从无线电基站控制器(下文中称为“RNC(无线电网络控制器)”)中的MAC-d实体传输到节点B中的MAC-hs(介质访问控制-高速)实体。这里,数据流指在预定路径上传输的数据流。
图1示出了通过移动通信系统中的HSDPA的数据传输的示例。在图1的示例中,服务RNC和漂移RNC通过UE的移动而生成。然后,HS-DSCHMAC-d流从服务RNC的MAC-d实体经由漂移RNC被传输到处于漂移RNC的控制下的节点B中的MAC-hs实体。
在这种情况下,漂移RNC仅为用于作为简单数据流的传输(而不晓得HS-DSCHMAC-d流的内容)的1ur接口和1ub接口提供传输承载。
图2是用于说明使用HSDPA的通信示例的视图。
如图2所示,一个使用HSDPA的通信示例是通过SRB(信令无线电承载;见3GPPTS25.331V6.8.0(2005-12),RadioResourceControl(RRC)ProtocolSpecification,Release6,pp.40-41(6.3SignalingRadioBearers))的RRC(无线电资源控制)协议或NAS(非接入层)的控制信号的传输。NAS是UE和CN(核心网)之间的控制协议并且不由RNC解译。
RNC上的MAC-d实体由UE单元组成。节点B上的MAC-hs实体是为每个小区构建的。MAC-d实体利用HS-DSCHMAC-d复用与相应UE有关的SRB并发送到节点B处的MAC-hs实体。MAC-hs实体复用HS-DSCH上的HS-DSCHMAC-d流并无线地发送。
通过使用HSDPA,RNC可以将由HS-DSCH实现的控制信号经由节点B发送到UE。这类通信的优点在于,由于无线电代码在多个UE之中共享,因此可以节约无线电代码资源。
在使用这类HSDPA的通信中,RNC与由MAC-d实体提供的HS-DSCHMAC-d流相对应地放置被应用为MAC-d实体的输入的SRB。为此,RNC保存关于SRBID和HS-DSCHMAC-d流ID之间的对应关系的信息。然后,RNC使用该对应关系信息来识别哪个SRB将被哪个HS-DSCHMAC-d流传输。
然后,节点B处的MAC-hs实体通过使用传输这些数据的HS-DSCHMAC-d流的ID来识别从RNC传输来的数据。例如,在HS-DSCHMAC-d流ID为预定值的情况下,MAC-hs实体可以将从RNC传输的数据辨认为RRC协议控制信号。
在图2中,例如,假设SRB1为RRC协议控制信号,SRB2为NAS呼叫连接信号,且SRB3为NAS短消息。节点B的MAC-hs实体可以通过HS-DSCHMAC-d流ID来辨认SRB,并且可以通过复用控制来优先复用用于将HS-DSCH中的具有高重要性的RRC协议的SRB1传输到UE的HS-DSCHMAC-d流#1。
E-DCH也被称为HSUPA(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
借助于E-DCH,网络中的被称作E-DCHMAC-d流的数据流被从节点B中的MAC-e实体发送到RNC中的MAC-es实体。在RNC中,MAC-es实体执行E-DCHMAC-d流的重新排序并将已经历了重新排序的数据流发送到MAC-d实体。这里,重新排序是查看和重新排列序列号的顺序的处理。
图3示出了通过移动通信系统中的E-DCH的数据传输。在图3的示例中,服务RNC和漂移RNC通过UE的移动而生成。然后,处于漂移RNC控制下的节点B中的MAC-e实体从UE接收E-DCH的数据,从这些数据中分离E-DCHMAC-d流,并经由漂移RNC将E-DCHMAC-d流传输到服务RNC中的MAC-es实体。服务RNC的MAC-es实体执行已从节点B中的MAC-e实体接收的E-DCHMAC-d流的重新排序,然后发送到MAC-d实体。
同样在这种情况下,漂移RNC只向用于在不晓得E-DCHMAC-d流的内容的情况下进行传输的1ur接口和1ub接口提供传输承载。
图4是用于说明使用E-DCH的通信示例的视图。
如图4所示,使用E-DCH的通信示例包括通过SRB来传输RRC协议或NAS控制信号的情况。
RNC上的MAC-d实体如前所述由UE单元组成。此外,MAC-e实体也由UE单元组成。
已从UE接收E-DCH数据的节点B的MAC-e实体将其接收的E-DCH数据分成E-DCHMAC-d流,并将其发送到RNC的MAC-es实体。MAC-es实体执行E-DCHMAC-d流的重新排序并发送到MAC-d实体。
在使用E-DCH的通信中,RNC将从MAC-d实体提供的SRB与作为MAC-es实体的输入被应用的E-DCHMAC-d流相对应地放置。最后,RNC维护与SRBID和E-DCHMAC-d流ID之间的对应关系有关的信息。
借助于该对应关系信息,RNC随后识别哪个SRB通过哪个E-DCHMAC-d传输。
在如图1和图3所示的服务RNC和漂移RNC被生成的状态下,数据传输路径变长,这引起数据传输的延迟。此外,电路频带被分配给比所需要的路径更长的传输路径,从而导致频带资源未被有效使用的状态。为了消除这种状态,可实施重定位,以缩短数据传输路径并有效使用资源(例如,参考3GPPTS23.060v6.11.0(2005-12),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GPRS)ServiceDescriptionStage2,Release6,pp.77-94(6.9.2.2ServingRNCRelocationProcedures))。
图5是示出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重定位操作的时序图。在图5的示例中,作为初始状态,服务RNC和UE经由漂移RNC来执行HSDPA和E-DCH通信。
从该状态开始,服务RNC确定实施重定位,以(例如)优化路径。在重定位过程中,服务RNC充当源RNC,且漂移RNC充当目标RNC。
当服务RNC(源RNC)将“请求重定位”消息发送到CN时,“重定位请求”消息被从CN发送到漂移RNC(目标RNC)。
已接收到“重定位请求”消息的漂移RNC基于该消息来执行无线电资源的分配,然后将“重定位请求确认”消息返回给CN。已接收到“重定位请求确认”消息的CN将“重定位命令”消息发送给服务RNC。
在从CN接收到“重定位命令”消息时,服务RNC将“重定位承诺(relocationcommit)”消息发送给漂移RNC。在接收到该“重定位承诺”消息后,漂移RNC不但将“重定位检测(relocationdetect)”消息发送给CN,而且将“UTRAN移动信息”消息发送给UE。
在接收到“UTRAN移动信息”消息时,UE将“UTRAN移动信息响应”消息返回给漂移RNC,之后漂移RNC将“重定位完成”消息发送给CN。
当重定位通过上述示例的过程完成时,漂移RNC充当服务RNC,因此可以与UE通信。虽然已描述了重定位从执行HSDPA和E-DCH二者的状态开始实施的示例,但是重定位也可以从只执行上述二者之一的状态开始实施。
发明内容
图6示出了从由图1所示的HSDPA进行通信的状态开始执行重定位之后的数据传输状态。参考图6,这是漂移RNC充当服务RNC并且可以将HS-DSCHMAC-d流直接发送给连接到UE的节点B的状态。
但是,在重定位中,重定位后的MAC-d实体中不存在用于接管(takeover)在重定位之前由MAC-d实体维护的SRBID和HS-DSCHMAC-d流ID的对应关系信息的装置。结果,曾经充当漂移RNC、并且因为重定位而充当服务RNC的RNC无法接管重定位之前的HSDPA通信模式并且无法继续执行到那时为止的通信。
此外,图7示出了从由图3所示的E-DCH进行通信的状态开始执行重定位之后的数据传输状态。参考图7,漂移RNC充当服务RNC并可以直接从接收了来自UE的数据的节点B接收E-DCHMAC-d流。
但是,在重定位中,重定位后的MAC-d实体中也不存在用于接管重定位之前由MAC-d实体维护的SRBID和E-DCHMAC-d流ID的对应关系信息的装置。结果,曾经充当漂移RNC、并且因为重定位而充当服务RNC的RNC无法接管重定位之前的E-DCH通信模式并且无法继续执行到那时为止的通信。
因此,本发明的示例性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尽管实施了服务RNC的重定位,也能够继续到那时为止实现的数据传输的移动通信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示例性目的,本发明的示例性方面的移动通信系统是通过多个小区来覆盖通信区域、通过切换小区来与无线电终端连接、并且包括多个无线电基站和多个基站控制器的移动通信系统。
多个无线电基站通过无线电来与无线电基站的每一个的小区中的无线电终端连接,并通过无线电承载来中继这些无线电终端进行的数据通信。
多个基站控制器记录与无线电终端的数据通信的数据流与用于该数据通信的无线电承载的对应关系信息,并且作为服务基站控制器,通过参考对应关系信息来终止与无线电终端的数据通信。然后,在漂移基站控制器中继并传输在连接到无线电终端的无线电基站和服务基站控制器之间的数据通信的状态下,当服务基站控制器的角色被重定位在漂移基站控制器处时,该服务基站控制器将对应关系信息报告给该漂移基站控制器。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通过移动通信系统中的HSDPA进行的数据传输的示例;
图2是用于说明使用HSDPA的通信示例的视图;
图3示出了通过移动通信系统中的E-DCH进行的数据传输的示例;
图4是用于说明使用E-DCH的通信示例的视图;
图5是示出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重定位操作的时序图;
图6示出了从由图1所示的HSDPA进行通信的状态开始实施重定位之后的数据传输;
图7示出了从由图3所示的E-DCH进行通信的状态开始实施重定位之后的数据传输;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配置的框图;
图9是示出本示例性实施例的RNC的配置的框图;
图10示出了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对应关系信息的示例;
图11是示出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重定位操作的时序图;
图12是示出对应关系信息的信息元素的定义示例的图表;以及
图13是示出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重定位操作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说明涉及作为参考附图运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3GPP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示例的细节。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配置的框图。参考图8,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是包括多个RNC12和13以及多个节点B14和15的无线电接入网。RNC12和13连接到CN11。节点B被连接在RNC之下。在图8的示例中,节点B14被连接在RNC12之下,节点B15被连接在RNC13之下。此外,RNC12和RNC13被连接在一起。UE16进入这样的状态:通过与由节点B组成的多个小区中的节点B的无线电连接,可以与RNC通信。在这种状态下,UE16发送和接收去往和来自RNC的控制信号或数据。
RNC12和13被连接到CN11和节点B并控制无线电接入网。作为无线电接入网的一个控制,RNC12和13根据SRB来与UE16进行NAS或RRC协议的控制信号的发送和接收。RNC12和13还在它们内部实现MAC-d实体和MAC-es实体并与UE16进行控制信号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RNC12和13可以根据UE16的移动状态,充当服务RNC或漂移RNC。服务RNC是负责UE对控制信号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的终止、并执行协议处理的RNC。漂移RNC透明且无终止地在服务RNC和已移动的UE之间传输控制信号和数据。另外,RNC12和13可以从漂移RNC已通过UE16的移动而生成的状态开始实施重定位。节点B14和15一方面连接到RNC12和13,另一方面可以无线连接到UE16。节点B14和15与UE16的连接使得UE16能够通信。节点B14和15在它们的内部实现MAC-e实体和MAC-hs实体,并执行在RNC和UE之间发送和接收的控制信号和数据的中继。
图9是示出本示例性实施例的RNC的配置的框图。参考图9,RNC12和13包括数据通信处理器21、对应关系信息存储单元22、和重定位处理器23。
数据通信处理器21通过下行链路HS-DSCHMAC-d流来向UE16发送控制信号和数据,并通过上行链路E-DCHMAC-d流来从UE16接收控制信号和数据。此时,数据通信处理器21参考存储在对应关系信息存储单元22中的对应关系信息来辨别每个SRB和每个HS-DSCHMAC-d流或每个E-DCHMAC-d流之间的对应关系并根据该对应关系来传输控制信号和数据。
对应关系信息存储单元22存储指示每个SRB和每个HS-DSCHMAC-d流或每个E-DCHMAC-d流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对应关系信息。在对应关系信息中,用于识别每个SRB的SRBID与用于识别每个HS-DSCHMAC-d流的HS-DSCHMAC-d流ID或用于识别每个E-DCHMAC-d流的E-DCHMAC-d流ID相对应地放置。
图10示出了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对应关系信息的示例。参考图10,对应于每个SRBID的HS-DSCHMAC-d流ID和E-DCHMAC-d流ID被记录。在某些情况下,HS-DSCHMAC-d流ID和E-DCHMAC-d流ID中只有一个被记录用于SRBID,而在其他情况下,二者都被记录。
当数据通信处理器21(例如)将在下行方向发送特定SRB到节点B时,数据通信处理器21在由对应于某SRB的SRBID的HS-DSCHMAC-d流ID指示的HS-DSCHMAC-d流中复用该SRB。
可选地,当数据通信处理器21(例如)将从在上行方向接收的E-DCHMAC-d流中分离SRB时,数据通信处理器21从由对应于该SRB的SRBID的E-DCHMAC-d流ID指示的E-DCHMAC-d流中分离该SRB。
在漂移RNC通过UE16的移动而生成的情况下,当重定位处理器23自己的站点充当服务RNC或漂移RNC时,重定位处理器23在预定条件下执行重定位。当其自己的站点充当服务RNC时,重定位处理器23根据预定条件来确定重定位的执行,以请求CN11执行重定位,然后执行一系列处理。如果其自己的站点在这一系列处理过程中是服务RNC,则重定位处理器23将存储在对应关系信息存储单元22中的对应关系信息报告给漂移RNC。
当其自己的站点充当漂移RNC时,重定位处理器23从CN11接收请求,然后执行一系列处理。如果其自己的站点在这一系列处理过程中充当漂移RNC,则重定位处理器23在对应关系信息存储单元22中存储从服务RNC报告的对应关系信息。
图11是示出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重定位操作的时序图。在图11的示例中,作为初始状态,服务RNC12和UE16经由漂移RNC13执行HSDPA和E-DCH的通信。此时,该通信中的MAC-d实体位于服务RNC12中。
从该状态开始,服务RNC12根据预定条件来确定实施重定位。重定位被执行,以优化路径或优化资源的使用。在重定位过程中,服务RNC12充当源RNC,漂移RNC13充当目标RNC。
服务RNC(源RNC)12首先将“请求重定位”消息发送给CN11。在该“请求重定位”消息中,在服务RNC12的对应关系信息存储单元22中存储的对应关系信息被作为信息元素添加。
图12是示出对应关系信息的信息元素的定义示例的图表。参考图12,对应关系信息的信息元素名称为“SRBTrCH映射”。控制信号消息中包括的该信息元素“SRBTrCH映射”的群组的最大数目为SRB的数目。
SRBID字段为“SRBTrCH映射”中的必备字段。结果,SRBID字段必须包含在“SRBTrCH映射”信息元素中。HS-DSCHMAC-d流ID字段和E-DCHMAC-d流ID字段是可选的。HS-DSCHMAC-d流ID和E-DCHMAC-d流ID中的至少一个被包含在“SRBTrCH映射”信息元素中。该对应关系信息在CN11中不是必要的,CN11将该信息透明地传输到漂移RNC13。
已接收到包含对应关系信息的“请求重定位”消息的CN11将“重定位请求”消息发送给漂移RNC(目标RNC)13。CN11在“重定位请求”消息中再生被添加到“请求重定位”消息中的信息元素,从而服务RNC12的对应关系信息存储单元22中存储的对应关系信息也被作为信息元素添加到了“重定位请求”消息中。
已接收到该“重定位请求”消息的漂移RNC13在它自己站点的对应关系信息存储单元22中记录“重定位请求”消息中包含的对应关系信息。
接下来,基于该“重定位请求”消息,漂移RNC13挪用无线电资源和lu接口上的资源,并且在执行分配之后,将指示资源挪用完成的“重定位请求确认”消息返回给CN11。已接收到“重定位请求确认”消息的CN11将指导重定位的执行的“重定位命令”消息发送给服务RNC12。
在从CN11接收到“重定位命令”消息时,服务RNC12将“重定位承诺(relocationcommit)”消息发送给漂移RNC13。该“重定位确认”消息用于通知作为服务RNC的角色将从源RNC转移到目标RNC。
已接收到“重定位确认”消息的漂移RNC13不但将“重定位检测”消息发送给CN11,而且将“UTRAN移动信息”消息发送给UE16。该“UTRAN移动信息”用于通知服务RNC的角色已经通过重定位而被转移。
当已接收到“UTRAN移动信息”消息的UE16将“UTRAN移动信息响应”消息返回给漂移RNC(新的服务RNC)13时,RNC13将“重定位完成”消息返回给CN11。
当通过上述示例的过程完成重定位时,曾充当漂移RNC的RNC13充当服务RNC并进入可以与UE16通信的状态。
此外,位于服务RNC12的对应关系信息存储单元22中的对应关系信息被告知漂移RNC(新的服务RNC)13,并且该信息被记录在新的服务RNC13的对应关系信息存储单元22中。结果,在重定向之后,RNC13可以继续在重定位之前由RNC12执行的与UE16的通信。
这里示出了一个这样的示例:重定位是从HSDPA和E-DCH二者都被执行的状态开始实施的,但是也可以从该二者中只有一个被执行的状态开始实施。
如上所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当重定位的实施使得服务RNC的角色在数据通信期间转移到漂移RNC时,在这一系列过程中由服务RNC维护的对应关系信息被报告给漂移RNC并被记录在漂移RNC中,从而使得在重定位之前被执行的数据通信即使在重定位完成之后也能继续。
此外,虽然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了从CN11和UE16使用HSDPA和E-DCH二者来通信的状态开始执行重定位的示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形式。作为另一示例,重定位可以从只有HSDPA被用来从CN11向UE16传输数据的状态开始执行。可选地,重定位也可以从只有E-DCH被用来从UE16向CN11传输数据的状态开始执行。在图10所示的对应关系信息中,HS-DSCHMAC-d流ID和E-DCHMAC-d流ID中只有一个可被与SRBID相对应地记录。可选地,在图10所示的图表中,HS-DSCHMAC-d流ID和E-DCHMAC-d流ID可以作为选项并且不需要同时被包含在SRBTrCH映射中。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了本发明被应用到3GPP的示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形式。本发明可以被广泛地应用在以下移动通信系统中:当漂移RNC通过UE的移动而生成时,所述移动通信系统允许服务RNC的角色被转移到漂移RNC。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了本发明被应用在以下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示例:所述移动通信系统具有CN在重定位时不被插入的配置。该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移动通信系统的配置类似于图8所示的系统。另外,该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RNC的配置也和图9所示的配置类似。
图13是示出该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重定位操作的时序图。作为图13的示例中的初始状态,服务RNC12和UE16经由漂移RNC13参与HSDPA和E-DCH通信。在此时的通信中,服务RNC12负责与UE16的通信的终止并且漂移RNC13透明地中继数据。
从该状态开始,服务RNC12确定根据预定条件实施重定位。
服务RNC12首先向漂移RNC13发送重定位请求消息。该重定位请求消息包含存储在服务RNC12的对应关系信息存储单元22中的对应关系信息。
在接收到包含对应关系信息的重定位请求消息时,漂移RNC13在它自己的站点的对应关系信息存储单元22中记录该消息中包含的对应关系信息。
基于该消息,漂移RNC13接下来挪用各种资源并执行分配,然后不但将响应返回给服务RNC12,而且将转移报告消息发送给UE16。该转移报告消息用于报告服务RNC的角色已经通过重定位而被转移。
已接收到转移报告消息的UE16对服务RNC的转移做出分配,然后返回响应给漂移RNC(新的服务RNC)13。
当重定位已通过上述示例的过程完成时,曾充当漂移RNC的RNC13充当服务RNC,因此进入可以与UE16通信的状态。
位于服务RNC12的对应关系信息存储单元22中的对应关系信息被报告给漂移RNC(新的服务RNC)13,并且该信息被记录在新的服务RNC13的对应关系信息存储单元22中。结果,甚至在重定位之后,RNC13也能继续在重定位之前由RNC12执行的与UE16的通信。
在上述每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了对应关系信息被添加到请求重定位的消息中然后被发送的示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形式。作为另一示例,对应关系信息可与重定位请求分开发送。
进一步假设在上述每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漂移RNC在分配资源之后将响应返回给重定位请求的源头。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形式,响应在本发明中不是必要的。作为操作的另一示例,请求的源头可通过预定时间间隔的流逝来辨别漂移RNC中的资源分配已完成。
另外,在上述每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中,描述了已从漂移RNC(新的服务RNC)接收到转移报告的UE对该RNC做出响应的示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形式,并且在本发明中,响应不是强制性的。作为操作的另一示例,漂移RNC可以通过预定时间间隔的流逝来辨别针对转移的分配已在UE中完成。

Claims (10)

1.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包括:
无线电终端;
无线电基站;
服务基站控制器,其终止通过使用信令无线电承载向所述无线电终端传输控制信号;以及
漂移基站控制器,其在所述服务基站控制器和所述无线电终端之间中继数据通信;
其中,所述服务基站控制器将用于识别所述信令无线电承载的第一ID和用于识别E-DCHMAC-d流的第二ID传输至核心网,所述核心网将包括所述第一ID和所述第二ID的重定位请求消息传输至所述漂移基站控制器,所述服务基站控制器连接至所述核心网,所述第一ID和所述第二ID被包含在SRBTrCH映射信息元素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进一步包括连接到所述服务基站控制器和所述漂移基站控制器的核心网;其中
所述服务基站控制器向所述核心网传输包括所述第一ID和所述第二ID的请求重定位消息,并且
所述核心网向所述漂移基站控制器传输包括所述第一ID和所述第二ID的所述重定位请求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一ID和所述第二ID对于所述核心网是透明的。
4.一种重定位方法,其中:
服务基站控制器终止通过使用信令无线电承载向无线电终端传输控制信号;
所述服务基站控制器经由漂移基站控制器来与所述无线电终端执行数据通信,
其中,所述服务基站控制器向核心网传输用于识别所述信令无线电承载的第一ID和用于识别E-DCHMAC-d流的第二ID,所述核心网将包括所述第一ID和所述第二ID的重定位请求消息传输至所述漂移基站控制器,所述服务基站控制器连接至所述核心网,所述第一ID和所述第二ID被包含在SRBTrCH映射信息元素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定位方法,其中,所述服务基站控制器向核心网传输包括所述第一ID和所述第二ID的请求重定位消息,并且所述核心网向所述漂移基站控制器传输包括所述第一ID和所述第二ID的所述重定位请求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定位方法,其中,所述第一ID和所述第二ID对所述核心网是透明的。
7.一种移动通信系统的漂移基站控制器,在该移动通信系统中服务基站控制器终止通过使用信令无线电承载向无线电终端传输控制信号,该漂移基站控制器包括:
用于在所述服务基站控制器和所述无线电终端之间中继数据通信的装置;以及
用于从核心网接收包括用于识别所述信令无线电承载的第一ID和用于识别E-DCHMAC-d流的第二ID的重定位请求消息的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ID和所述第二ID被包含在SRBTrCH映射信息元素中,所述核心网向所述漂移基站控制器传输包括所述第一ID和所述第二ID的所述重定位请求消息,所述服务基站控制器向所述核心网传输包括所述第一ID和所述第二ID的请求重定位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漂移基站控制器,其中,所述第一ID和所述第二ID对所述核心网是透明的。
9.一种移动通信系统的服务基站控制器,包括:
用于终止通过使用信令无线电承载向无线电终端传输控制信号的装置;
用于向核心网传输包括用于识别所述信令无线电承载的第一ID和用于识别E-DCHMAC-d流的第二ID的请求重定位消息的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ID和所述第二ID被包含在SRBTrCH映射信息元素中,所述核心网向漂移基站控制器传输包括所述第一ID和所述第二ID的重定位请求消息,所述服务基站控制器连接至所述核心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服务基站控制器,其中,所述第一ID和所述第二ID对所述核心网是透明的。
CN201210353327.8A 2006-02-07 2007-01-11 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电基站控制器、和重定位方法 Active CN1029053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29666 2006-02-07
JP2006029666 2006-02-07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049980A Division CN101379847B (zh) 2006-02-07 2007-01-11 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电基站控制器、和重定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05330A CN102905330A (zh) 2013-01-30
CN102905330B true CN102905330B (zh) 2016-07-06

Family

ID=38345008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049980A Active CN101379847B (zh) 2006-02-07 2007-01-11 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电基站控制器、和重定位方法
CN201210019764.6A Active CN102547888B (zh) 2006-02-07 2007-01-11 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电基站控制器、和重定位方法
CN2008101495472A Active CN101400092B (zh) 2006-02-07 2007-01-11 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电基站控制器、和重定位方法
CN201210353327.8A Active CN102905330B (zh) 2006-02-07 2007-01-11 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电基站控制器、和重定位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049980A Active CN101379847B (zh) 2006-02-07 2007-01-11 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电基站控制器、和重定位方法
CN201210019764.6A Active CN102547888B (zh) 2006-02-07 2007-01-11 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电基站控制器、和重定位方法
CN2008101495472A Active CN101400092B (zh) 2006-02-07 2007-01-11 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电基站控制器、和重定位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5) US8422456B2 (zh)
EP (5) EP2501178B1 (zh)
JP (3) JP4867920B2 (zh)
KR (3) KR101176254B1 (zh)
CN (4) CN101379847B (zh)
HK (3) HK1131306A1 (zh)
WO (1) WO200709140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98616B2 (ja) * 2008-03-31 2012-08-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装置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JP4809407B2 (ja) * 2008-09-12 2011-11-09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無線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方法
KR100968037B1 (ko) 2009-04-21 2010-07-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무선 베어러를 관리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JP5256129B2 (ja) * 2009-06-18 2013-08-0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基地局制御装置および無線パケット処理装置
US20100329216A1 (en) * 2009-06-29 2010-12-30 Yu-Chih Jen Method of Handling Mobile Device Mobility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1778440B (zh) * 2010-01-08 2012-1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面从Iur-g接口向A接口迁移的方法、及相应的装置
US20120269147A1 (en) * 2010-01-15 2012-10-25 Zte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auxiliary carrier pairing information, node b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transmission
CN102413493A (zh) * 2010-09-21 2012-04-1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决定重定位过程的方法和决定切换过程的方法
JP5896177B2 (ja) * 2010-10-22 2016-03-3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管理サーバ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2724722B (zh) * 2011-03-30 2016-01-2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切换系统、方法、装置和相关设备
CN104883576B (zh) * 2011-08-29 2017-11-14 苗太平洋控股有限公司 以amvp模式产生预测区块的方法
US9084152B2 (en) * 2012-05-11 2015-07-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providing inter-radio-network-controller multiflow capability
US9749902B2 (en) 2014-08-19 2017-08-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mission control and load balancing
EP3847848A1 (en) * 2018-09-03 2021-07-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elocation of a user equipment connection from a source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rnc to a target rnc initiated via a core network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6728A (zh) * 2002-12-12 2006-01-25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无线控制设备、无线通信系统及其操作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96867B1 (en) 1997-04-25 2002-05-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ward link power control
US6115460A (en) * 1997-06-30 2000-09-05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Call redirection system
FI108772B (fi) 1998-03-31 2002-03-15 Nokia Corp Matkaviestimen yhteyksien hallintamenetelmä
AU3826199A (en) 1999-04-30 2000-11-17 Nokia Networks Oy Sgsn semi anchoring during the inter sgsn srnc relocation procedure
US6466556B1 (en) 1999-07-23 2002-10-15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ethod of accomplishing handover of packet data flows in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GB2355890B (en) 1999-10-28 2003-10-08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Data transmission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GB2356770A (en) 1999-11-23 2001-05-30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SRNS relocation in a UMTS network
CN1140984C (zh) * 1999-12-09 2004-03-03 徐永清 电话呼叫路由重定向方法和装置
US6961571B1 (en) 2000-04-05 2005-11-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elocation of serving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with signaling of linking of dedicated transport channels
US6829482B2 (en) * 2000-05-16 2004-12-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witching from dedicated to common channels when radio resources are controlled by drift radio network
US6912390B2 (en) * 2000-12-22 2005-06-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Connection handling in SRNC relocation
US7290063B2 (en) 2001-01-10 2007-10-30 Nokia Corporation Relocating context information in header compression
US6862450B2 (en) * 2001-02-07 2005-03-01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Resetting signaling link upon SRNS relocation procedure
CN1141821C (zh) 2001-04-25 2004-03-10 数位联合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可重定向的连接上网系统
GB2380104B (en) * 2001-07-06 2003-09-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resetting MAC layer entity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526515B1 (ko) 2001-11-17 2005-11-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를 위한 신호 측정장치 및방법
KR100547845B1 (ko) * 2002-02-07 2006-01-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고속 순방향 패킷 접속 방식을 사용하는 통신 시스템에서서빙 고속 공통 제어 채널 셋 정보를 송수신하는 장치 및방법
US6717927B2 (en) 2002-04-05 2004-04-06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System for efficient recovery of node B buffered data following serving high speed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cell change
KR100837351B1 (ko) 2002-04-06 2008-06-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무선링크 파라미터 갱신 방법
EP1361706B1 (en) 2002-05-10 2007-03-14 Innovative Sonic Limite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riggering of a pdcp sequence number synchronization prodecure
KR100891816B1 (ko) * 2002-05-11 2009-04-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비동기 부호분할다중접속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고속 순방향 물리공유채널의 전력 오프셋 정보 전송 방법
FR2843522B1 (fr) 2002-08-12 2004-10-15 Evolium Sas Procede pour la protection d'integrite de messages transmis dans un systeme de radiocommunications mobiles
KR20040016540A (ko) 2002-08-17 2004-02-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멀티캐스트 멀티미디어 방송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이동 통신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시 데이터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KR100893070B1 (ko) * 2002-09-19 2009-04-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의 멀티캐스트 서비스 제공 및 수신 방법, 그리고 그 장치
JP3873856B2 (ja) 2002-09-20 2007-01-31 株式会社ノーリツ ガス燃焼装置
US7346349B2 (en) * 2002-11-06 2008-03-18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erminal fault corrections in cellular system
GB2399712A (en) 2003-03-17 2004-09-22 Orange Personal Comm Serv Ltd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ultiple data type packets
EP1465369A1 (en) 2003-03-31 2004-10-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Reset synchronisation method for a retransmission protocol
FI116442B (fi) * 2003-09-15 2005-11-15 Nokia Corp Pakettivälitteinen kanavanvaihto
EP1519519B1 (en) 2003-09-23 2011-04-20 Panasonic Corporation Protocol context transfer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640375B1 (ko) * 2003-10-01 2006-10-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셀룰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드 핸드오버시 빠른 순방향링크서비스 방법
EP1523134B1 (en) 2003-10-06 2010-12-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ordinated data flow control and buffer sharing in UMTS
EP1583292A1 (en) 2004-03-30 2005-10-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elayed base station relocation in distributed radio access networks
ATE331414T1 (de) 2004-04-29 2006-07-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Verlagerung, auch teilweise, einer kontrollfunktionalität einer resourcenverwaltung von einer basistation in eine andere in einem verteilten funkzugangsnetz
KR100889866B1 (ko) 2004-06-14 2009-03-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프로토콜 계층의 데이터 송수신 시스템에서 전송데이터 유닛 처리 방법
KR100933156B1 (ko) * 2004-08-12 2009-12-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업링크 서비스를 위한 전송 채널들을 이용한 핸드오프 지역에서의 업링크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EP1643690B1 (en) * 2004-10-01 2008-04-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Quality-of-Service (QoS)-aware scheduling for uplink transmissions on dedicated channels
KR20060084749A (ko) * 2005-01-20 2006-07-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모바일 네트워크 시스템에서 멀티캐스트를 이용한핸드오버 방법
US7796991B2 (en) * 2005-06-15 2010-09-14 Juho Pirskanen RRC signalling for fast HS-DSCH serving cell change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6728A (zh) * 2002-12-12 2006-01-25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无线控制设备、无线通信系统及其操作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79847B (zh) 2012-11-07
EP1986450B1 (en) 2013-11-13
CN101400092A (zh) 2009-04-01
US20120099517A1 (en) 2012-04-26
KR101078148B1 (ko) 2011-10-28
US8670370B2 (en) 2014-03-11
JP4935953B2 (ja) 2012-05-23
US20140105177A1 (en) 2014-04-17
CN101379847A (zh) 2009-03-04
EP2501179A1 (en) 2012-09-19
CN102547888A (zh) 2012-07-04
EP3029994A1 (en) 2016-06-08
EP2685763A1 (en) 2014-01-15
HK1170105A1 (en) 2013-02-15
KR20120039061A (ko) 2012-04-24
KR101172654B1 (ko) 2012-08-08
WO2007091401A1 (ja) 2007-08-16
HK1170106A1 (en) 2013-02-15
JP4867920B2 (ja) 2012-02-01
HK1131306A1 (en) 2010-01-15
CN102547888B (zh) 2016-05-11
EP2501178A1 (en) 2012-09-19
CN101400092B (zh) 2012-10-03
KR20080098651A (ko) 2008-11-11
JPWO2007091401A1 (ja) 2009-07-02
US9137721B2 (en) 2015-09-15
EP2501178B1 (en) 2013-10-30
EP1986450A1 (en) 2008-10-29
CN102905330A (zh) 2013-01-30
JP4935954B2 (ja) 2012-05-23
KR20080093452A (ko) 2008-10-21
US20180176840A1 (en) 2018-06-21
US8422456B2 (en) 2013-04-16
EP2685763B1 (en) 2016-03-30
EP2501179B1 (en) 2013-11-13
US20090175240A1 (en) 2009-07-09
JP2012054947A (ja) 2012-03-15
KR101176254B1 (ko) 2012-08-22
EP2501179B9 (en) 2014-02-26
JP2012029322A (ja) 2012-02-09
EP1986450A4 (en) 2012-02-15
US20150350980A1 (en) 2015-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05330B (zh) 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电基站控制器、和重定位方法
CN108924871B (zh) 无线配置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US20110007716A1 (en) Event trigger for scheduling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KR20180030125A (ko) 자원 할당 방법과 기기
CN104105134A (zh) 在增强rach过程省略ue id
CN104980980A (zh) 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US20070155414A1 (en) System for Configuration of Enhanced Dedicated Channels
CN105578563A (zh) 一种终端作为无线小站的工作方法及装置
CN101355549B (zh) 一种非调度相关资源删除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7979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