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99247A - 一种血细胞分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血细胞分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99247A
CN102899247A CN201210417038XA CN201210417038A CN102899247A CN 102899247 A CN102899247 A CN 102899247A CN 201210417038X A CN201210417038X A CN 201210417038XA CN 201210417038 A CN201210417038 A CN 201210417038A CN 102899247 A CN102899247 A CN 1028992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ltra
fine filter
delivery port
control devic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1703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99247B (zh
Inventor
赵刚
朱凯旋
高大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Priority to CN20121041703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9924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992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992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992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992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血细胞分离装置,包括第一容器、第二容器、第一超滤器、第一流量控制装置、第二流量控制装置和第三流量控制装置,其中第一超滤器为微流控芯片超滤器,并第一超滤器具有输入口、第一输出口及第二输出口;第一容器通过导管依次与第一流量控制装置、第一超滤器的输入口、第一超滤器的第一输出口及第二流量控制装置组成闭合回路,第一超滤器的第二输出口通过导管依次与第三流量控制装置及第二容器连成单向通路。本发明在血细胞分离装置中采用了微流控芯片超滤器,因此在血液分离过程中对血细胞损伤小,分离后的血细胞活性高,整个管路系统为全封闭式,杜绝了污染,且操作方便,便于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血细胞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血细胞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血液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常用于食品、生物制品、饲料和临床医疗等行业。目前,在临床上普遍采用成分输血,其通常需要将红细胞和血小板分离开,成分输血不仅能节约血源,而且还具有一血多用,针对性强和便于保存运输等优点,因此,高效且安全的分离出血液中的主要成分显得尤为重要。
血液中血细胞的分离常用离心法分离或薄膜法分离。
离心法分离血细胞的主要步骤如下:(1)将血液适量地加入血液分离机中;(2)打开机器以一定的转速运行一段时间;(3)取走血液分离机中上层的血浆,剩下的液体即为血细胞悬浮液;(4)根据血细胞不同用途的要求,对血细胞进行反复的洗涤,如加入等渗溶液后离心,并取走上清液。
薄膜法分离血细胞的主要步骤如下:(1)打开连接全血容器的蠕动泵,把处理好的血液压入血浆分离器中;(2)打开连接空容器的蠕动泵,从血浆分离器中抽取血浆;(3)血液连续通过血浆分离器,直到得到满足要求的浓缩血细胞溶液为止。
其中离心法分离血细胞的弊端在于:(1)机械离心对细胞的损伤较大;(2)不能处理少量或微量的血液;(3)无法制备出压积比确定的浓缩红细胞悬液。而薄膜法分离血细胞也有其缺陷:(1)工作时需要施加外力去驱动血液通过薄膜,血细胞特别是血小板容易受到挤压而损伤;(2)不能处理少量或微量的血液。
无论离心法或薄膜法,都会较大地损伤血细胞,因而在后续的成分输血中会严重影响血细胞的活性,并且都无法处理少量或微量血液。因此,如何简单且安全地分离血液中的血细胞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血细胞分离机,能够简单且安全地实现血液中血细胞的分离。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提出了一种血细胞分离装置,其包括第一容器、第二容器、第一超滤器、第一流量控制装置、第二流量控制装置和第三流量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超滤器为微流控芯片超滤器,并所述第一超滤器具有输入口、第一输出口及第二输出口;
所述第一容器通过导管依次与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所述第一超滤器的输入口、所述第一超滤器的第一输出口及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组成闭合回路,所述第一超滤器的第二输出口通过导管依次与所述第三流量控制装置及所述第二容器连成单向通路。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血细胞分离装置还包括第一副通路和第二副通路;其中
第一副通路,包括第三容器、第四容器、第二超滤器、第四流量控制装置和第五流量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超滤器具有输入口、第一输出口及第二输出口,所述第三容器通过导管依次与所述第四流量控制装置、所述第二超滤器的输入口、所述第二超滤器的第一输出口、所述第五流量控制装置及所述第四容器连成单向通路;
第二副通路,包括第一容器、第四容器、第二超滤器、第二流量控制装置、第四流量控制装置和第五流量控制装置,所述第四容器通过导管依次与所述第四流量控制装置、所述第二超滤器的输入口、所述第二超滤器的第一输出口及所述第五流量控制装置组成闭合回路,所述第二超滤器的第二输出口通过导管依次与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及所述第一容器连成单向通路。
优选地,所述第一超滤器具有第三输出口,并所述第一超滤器的第三输出口连接的导管与所述第一超滤器的第二输出口连接的导管并接至所述第三流量控制装置。
第二超滤器可有血浆分离器及微流控芯片超滤器等多种选择,优选地,所述第二超滤器为微流控芯片超滤器,并所述第二超滤器具有第三输出口,所述第二超滤器的第三输出口连接的导管与所述第二超滤器的第二输出口连接的导管并接至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微流控芯片超滤器由多个超滤单元叠加组成;其中
所述超滤单元包括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所述第一平板具有凹部,所述凹部的周围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及第四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凹部相通;
所述第二平板具有由多条平行的微通道和两条分别与所述微通道的末端连通的汇流通道组成的超滤区域,所述超滤区域的周围设置有第五通孔、第六通孔、第七通孔及第八通孔,所述微通道和所述汇流通道垂直设置,所述第七通孔和所述第八通孔与所述超滤区域相通;
所述凹部覆盖部分所述微通道,并所述汇流通道与所述凹部不连通,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五通孔对应设置并形成所述微流控芯片超滤器的输入口,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六通孔对应设置并形成所述微流控芯片超滤器的第一输出口,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七通孔对应设置并形成所述微流控芯片超滤器的第二输出口,所述第四通孔和所述第八通孔对应设置并形成所述微流控芯片超滤器的第三输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微流控芯片超滤器的材料可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或聚酰亚胺或聚甲基丙烯酸甲脂或聚对二甲苯或聚四氟乙烯,并所述微流控芯片超滤器的超滤单元的第一平板凹部内具有矩阵排列的圆柱。
血细胞分离装置中的容器可有血袋、输液袋、细胞液袋等多种选择,流量控制装置可有蠕动泵等选择,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容器、所述第二容器、所述第三容器和所述第四容器都为血袋,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所述第三流量控制装置、所述第四流量控制装置和所述第五流量控制装置都为蠕动泵。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血细胞分离装置还包括多个开关装置、多个三通、多个气泡收集器和白细胞过滤器;其中
所述第一血袋通过导管依次与第一蠕动泵、第一超滤器的输入口、第一超滤器的第一输出口、第一开关装置、第一三通、第二蠕动泵、第一气泡收集器和第二开关装置组成闭合回路,所述第一超滤器的第二输出口和第一超滤器的第三输出口通过导管依次与第二三通、第三蠕动泵、第二气泡收集器、第三开关装置及第二血袋连成单向通路;
所述第三血袋通过导管依次与第四开关装置、白细胞收集器、第五开关装置、第三三通、第四蠕动泵、第六开关装置、第二超滤器的输入口、第二超滤器的第一输出口、第七开关装置、第五蠕动泵、第三气泡收集器、第八开关装置及第四血袋连成单向通路;
所述第四血袋通过导管依次与第九开关装置、第三三通、第四蠕动泵、第六开关装置、第二超滤器的输入口、第二超滤器的第一输出口、第七开关装置、第五蠕动泵、第三气泡收集及第八开关装置组成闭合回路,所述第二超滤器的第二输出口和第二超滤器的第三输出口通过导管依次与第四三通、第十开关装置、第一三通、第二蠕动泵、第一气泡收集器、第二开关装置及第一血袋连成单向通路。
血细胞分离装置中的开关装置可有电子阀门、感应式开关等多种选择,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关装置、第二开关装置、第三开关装置、第四开关装置、第五开关装置、第六开关装置、第七开关装置、第八开关装置、第九开关装置和第十开关装置都为电子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微流控芯片超滤器的超滤单元的微通道和汇流通道为矩形或半圆形形状,微流控超滤芯片超滤器的第一平板凹部内的圆柱的直径为100~200μm,高为400~600μm,相邻圆柱间距为1~2mm;
所述第一超滤器的矩形微通道的宽为0.4~0.6μm,深为0.4~0.6μm,长为1~10cm;
所述第一超滤器的半圆形微通道的直径为0.4~0.6μm,长为1~10cm;
所述第二超滤器的矩形微通道的宽为1.5~2.5μm,深为1.5~2.5μm,长为1~10cm;
所述第二超滤器的半圆形微通道的直径为1.5~2.5μm,长为1~10cm;
所述第一超滤器和第二超滤器的矩形汇流通道的宽为100~300μm,深为100~300μm,长为20~40cm;
所述第一超滤器和第二超滤器的半圆形汇流通道的直径为100~300μm,长为20~40cm。
本发明提供的血细胞分离装置,有如下优点:
1)采用了微流控芯片超滤器,因此血液分离过程中对血细胞损伤小,分离后的血细胞活性高;
2)血液分离过程自动控制,无需专人看守,而且整套管路是封闭的系统,能有效杜绝污染;
3)操作方便,体积小,成本低,便于推广。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血细胞分离装置还有如下优点:
1)管路中串有白细胞过滤器,能直接滤除白细胞,因此无需另外滤除血液中的白细胞,减少血液被污染的机会,且便于操作;
2)管路中串有气泡收集器,无需预填充过程,装置即可自动消除管路中的气泡;
3)对处理样品量的要求标准低,最低时可以处理几毫升的样品,且对样品量的上限没有要求,可以连续处理几百毫升样品,本发明中采用的微流控芯片超滤器由相对独立的超滤单元叠加组成,且微流控芯片具有不同尺寸规格,因此整个超滤器既可处理极少量样品,如几毫升,又可处理较大体积样品,如几百毫升;
4)超滤量和微流控芯片超滤器中样品流速精确可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血细胞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微流控芯片超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微流控芯片超滤器的超滤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微流控芯片超滤器的超滤单元的第一平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微流控芯片超滤器的超滤单元的第二平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A-A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3B-B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如下:
第一血袋-1,第一蠕动泵-2,第一超滤器的输入口-3,第一超滤器的第一输出口-4,第一超滤器的第二输出口-5,第一超滤器的第三输出口-6,第一电子阀门-7,第一三通-8,第二蠕动泵-9,第一气泡收集器-10,第二电子阀门-11,第二三通-12,第三蠕动泵-13,第二气泡收集器-14,第三电子阀门-15,第二血袋-16,第三血袋-17,第四电子阀门-18,白细胞过滤器-19,第五电子阀门-20,第三三通-21,第四蠕动泵-22,第六电子阀门-23,第二超滤器的输入口-24,第二超滤器的第一输出口-25,第二超滤器的第二输出口-26,第二超滤器的第三输出口-27,第七电子阀门-28,第五蠕动泵-29,第三气泡收集器-30,第八电子阀门-31,第四血袋-32,第九电子阀门-33,第四三通-34,第十电子阀门-35,第一超滤器-36,第二超滤器-37,微流控芯片超滤器-38,超滤单元-39,微流控芯片超滤器的输入口-40,微流控芯片超滤器的第一输出口-41,微流控芯片超滤器的第二输出口-42,微流控芯片超滤器的第三输出口-43,超滤单元的输入口-44,超滤单元的第一输出口-45,超滤单元的第二输出口-46,超滤单元的第三输出口-47,超滤单元的第一平板-48,超滤单元的第二平板-49,凹部-50,第一通孔-51,第二通孔-52,第三通孔-53,第四通孔-54,圆柱-55,微通道-56,汇流通道-57,超滤区域-58,第五通孔-59,第六通孔-60,第七通孔-61,第八通孔-6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血细胞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血细胞分离装置包括主通路、第一副通路和第二副通路;
主通路,包括第一血袋1、第二血袋16、第一超滤器36、第一蠕动泵2、第二蠕动泵9、第三蠕动泵13、第一气泡收集器10、第二气泡收集器14、第一电子阀门7、第二电子阀门11、第三电子阀门15、第一三通8、第二三通12,所述第一血袋1通过导管依次与第一蠕动泵2、第一超滤器的输入口3、第一超滤器的第一输出口4、第一电子阀门7、第一三通8、第二蠕动泵9、第一气泡收集器10及第二电子阀门11组成闭合回路,所述第一超滤器的第二输出口5和第一超滤器的第三输出口6通过导管依次与第二三通12、第三蠕动泵13、第二气泡收集器14、第三电子阀门15及第二血袋16连成单向通路;
第一副通路,包括第三血袋17、第四血袋32、第二超滤器37、第四蠕动泵22、第五蠕动泵29、第三气泡收集器30、白细胞过滤器19、第四电子阀门18、第五电子阀门20、第六电子阀门23、第七电子阀门28、第八电子阀门31、第九电子阀门33、第三三通21,所述第三血袋17通过导管依次与第四电子阀门18、白细胞过滤器19、第五电子阀门20、第三三通21,第四蠕动泵22,第六电子阀门23、第二过滤器的输入口24、第二过滤器的第一输出口25、第七电子阀门28、第五蠕动泵29、第三气泡收集器30、第八电子阀门31及第四血袋32连成单向通路;
第二副通路,包括第一血袋1、第四血袋32、第二超滤器37、第二蠕动泵9、第四蠕动泵22、第五蠕动泵29、第一气泡收集器10、第三气泡收集器30、第二电子阀门11、第六电子阀门23、第七电子阀门28、第八电子阀门31、第九电子阀门33、第十电子阀门35、第一三通8、第三三通21、第四三通34,所述第四血袋32通过导管依次与第九电子阀门32、第三三通21、第四蠕动泵22、第六电子阀门23、第二超滤器的输入口24、第二超滤器的第一输出口25、第七电子阀门28、第五蠕动泵29、第三气泡收集器30及第八电子阀门31组成闭合回路,所述第二超滤器的第二输出口26和第二超滤器的第三输出口27通过导管依次与第四三通34、第十电子阀门35、第一三通8、第二蠕动泵9、第一气泡收集器10、第二电子阀门11及第一血袋1连成单向通路。
请参阅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微流控芯片超滤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微流控芯片超滤器38由多个超滤单元39叠加组成,在微流控芯片超滤器上有贯通微流控芯片超滤器的输入口40、第一输出口41、第二输出口42和第三输出口43。多个超滤单元的输入口对应设置并形成微流控芯片超滤器的输入口,多个超滤单元的第一输出口对应设置并形成微流控芯片超滤器的第一输出口,多个超滤单元的第二输出口对应设置并形成微流控芯片超滤器的第二输出口,多个超滤单元的第三输出口对应设置并形成微流控芯片超滤器的第三输出口。
请参阅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微流控芯片超滤器的超滤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超滤单元39上有四个端口,分别为超滤单元的输入口44、超滤单元的第一输出口45、超滤单元的第二输出口46和超滤单元的第三输出口47。超滤单元的输入口为液体的注入孔即血液的注入孔,超滤单元的第一输出口为液体的中较大固体颗粒的输出孔即血液中大细胞的输出孔,超滤单元的第二输出口和第三输出口为液体中较小固体颗粒的输出孔即血液中小细胞的输出孔,这里的大细胞和小细胞为相对而言,即指小细胞的粒径小于大细胞的粒径。
请参阅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微流控芯片超滤器的超滤单元的第一平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第一平板48的凹部50的周围设置第一通孔51、第二通孔52、第三通孔53和第四通孔54,第一通孔51和第二通孔52与凹部50相通,并且凹部50内具有矩阵排列的圆柱55。在本实施例中,圆柱的直径为150μm,高为500μm,相邻圆柱间距为1.5mm。
请参阅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微流控芯片超滤器的超滤单元的第二平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第二平板49有多条平行的微通道56和两条与微通道56的末端连通的汇流通道57,微通道56和汇流通道57垂直设置并组成了超滤区域58,在超滤区域58周围设置第五通孔59、第六通孔60、第七通孔61和第八通孔62,第七通孔61和第八通孔62与超滤区域58相通。
在本发明中,超滤单元39由第一平板48和第二平板49组成,第一通孔51和第五通孔59对应设置并形成超滤单元的输入口44,第二通孔52和第六通孔60对应设置并形成超滤单元的第一输出口45,第三通孔53和第七通孔61对应设置并形成超滤单元的第二输出口46,第四通孔54和第八通孔62对应设置并形成超滤单元的第三输出口47。在本实施例中,微流控超滤器的材料选为聚二甲基硅氧烷,第一超滤器36的微通道和汇流通道都为矩形形状,且所述第一超滤器的微通道的宽为0.5μm,深为0.5μm,长为8cm,所述第一超滤器的汇流通道的宽为200μm,深为200μm,长为30cm;第二超滤器37的微通道和汇流通道都为矩形形状,所述第二超滤器的微通道的宽为2μm,深为2μm,长为8cm,所述第二超滤器的汇流通道的宽为200μm,深为200μm,长为30cm。
请参阅图6,为图3A-A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微通道56与汇流通道57连通,凹部50覆盖部分微通道56,并汇流通道57与凹部50不连通。
请参阅图7,为图3B-B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超滤单元的第二输出口46及第三输出口47分别与两条汇流通道57相通。
本发明提出的血细胞分离装置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
首先,关闭第一电子阀门7、第二电子阀门11、第八电子阀门31、第九电子阀门33,打开第四电子阀门18、第五电子阀门20、第六电子阀门23、第七电子阀门28、第十电子阀门35,同时打开第二蠕动泵9、第四蠕动泵22、第五蠕动泵29,三个蠕动泵的流速通常设置在20~400ml/min,且第四蠕动泵22的流速为第五蠕动泵29和第二蠕动泵9的流速之和,以保证整个管路系统的压力稳定,运行时间一般为10秒(此时液体充满整个回路),打开第八电子阀门31和第二电子阀门11。
然后,关闭第五电子阀门20、第四电子阀门18,打开第九电子阀门33,第二蠕动泵9、第四蠕动泵22、第五蠕动泵29的流速通常设置在20~400ml/min,且第四蠕动泵22的流速为第五蠕动泵29和第二蠕动泵9的流速之和,以保证整个管路系统的压力稳定,待循环结束时,关闭所有的电子阀门和蠕动泵。
最后,打开第一电子阀门7、第二电子阀门11、第三电子阀门15,打开第一蠕动泵2、第二蠕动泵9、第三蠕动泵13,三个蠕动泵的流速通常设置在20~400ml/min,且第一蠕动泵2的流速为第二蠕动泵9和第三蠕动泵13的流速之和,以保证整个管路系统的压力稳定,待循环结束时,关闭所有电子阀门和蠕动泵。
本发明提供的血细胞分离装置可实现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的分离,以下分别对本实施例分离去红细胞和白细胞的血液中的血小板,以及分离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的完整过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所用的部件的安装如图1所示。
分离去红细胞和白细胞的血液中的血小板的过程:
第一血袋1中装有200ml的已经去除了红细胞和白细胞的血液,第二血袋16中装有50ml的血液保存液。
去除了红细胞和白细胞的血液从第一超滤器的输入口3流进,从第一超滤器的第一输出口4流出,同时不含血小板的血浆从第一超滤器的第二输出口5和第三输出口6抽出。
关闭第十电子阀门35,打开第一电子阀门7、第二电子阀门11、第三电子阀门15,设定第一蠕动泵2的流速为100ml/min、第二蠕动泵9的流速为80ml/min、第三蠕动泵13的流速为20ml/min,一般工作10分钟后,第一血袋1中的浓缩血小板液和第二血袋16中的去血小板的血浆就能满足国家《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12)》的要求,此时关闭第一蠕动泵2、第二蠕动泵9、第三蠕动泵13,关闭第二电子阀门11、第三电子阀门15,热耦合断离第一血袋1和第二血袋16,第一血袋1中装有浓缩血小板液,第二血袋16中装有去血小板血浆,关闭第一电子阀门7。
本实施例可只分离已经去除了红细胞和白细胞的血液中的血小板,得到浓缩血小板液。
分离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的完整过程:
第三血袋3中装有200ml的血液,第一血袋1、第二血袋16、第四血袋32中分别装有50ml的血液保存液。
第一步:分离红细胞。血液从第二超滤器的输入口24流进,从第二超滤器的第一输出口25流出,同时带血小板的血浆从第二超滤器的第二输出口26、第三输出口27抽出。
关闭第一电子阀门7、第二电子阀门11、第八电子阀门31、第九电子阀门33,打开第四电子阀门18、第五电子阀门20、第六电子阀门23、第七电子阀门28、第十电子阀门35,同时打开第二蠕动泵9、第四蠕动泵22、第五蠕动泵29,设定第四蠕动泵22的流速为100ml/min、第五蠕动泵29的流速为80ml/min、第二蠕动泵9的流速为20ml/min,待管路中的气体通过第三气泡收集器30和第一气泡收集器10排净后(一般等待10秒),打开第八电子阀门31和第二电子阀门11,至第三血袋17中的血液全部通过白细胞过滤器19后,关闭第四电子阀门18、第五电子阀门20,打开第九电子阀门33,继续保持第四蠕动泵22的流速为100ml/min、第五蠕动泵29的流速为80ml/min、第二蠕动泵9的流速为20ml/min。一般工作10分钟后,第四血袋32中的悬浮红细胞液就能满足《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12)》的要求,此时关闭第二蠕动泵9、第四蠕动泵22、第五蠕动泵29,关闭第八电子阀门31和第九电子阀门33,热耦合断离第四血袋32,第四血袋32中装有浓缩红细胞,关闭第六电子阀门23、第七电子阀门28、第十电子阀门35。此时第一血袋1中装有去红细胞和白细胞的血液。
第二步:分离血小板。去红细胞和白细胞的血液从第一超滤器的输入口3流进,从第一超滤器的第一输出口4流出,同时不含血小板的血浆从一超滤器的第二输出口5和第三输出口6抽出。
关闭第三电子阀门15,打开第一电子阀门7。打开第一蠕动泵2、第二蠕动泵9、第三蠕动泵13。设定第一蠕动泵2的流速为100ml/min、第二蠕动泵9的流速为80ml/min、第三蠕动泵13的流速为20ml/min,待管路中的气体通过第二气泡收集器14排净后(一般等待10秒),打开第三电子阀门15。一般工作10分钟后,第一血袋1中的浓缩血小板液和第二血袋16中的去血小板的血浆就能满足国家《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12)》的要求,此时关闭第一蠕动泵2、第二蠕动泵9、第三蠕动泵13,关闭第二电子阀门11、第三电子阀门15,热耦合断离第一血袋1和第二血袋16,第一血袋1中装有浓缩血小板液,第二血袋16中装有去血小板血浆,关闭第一电子阀门7。至此一次完整的血细胞分离装置操作过程完成,得到了浓缩红细胞、浓缩血小板液和血浆。
虽然本发明是结合以上实施例进行描述的,但本发明并不被限定于上述实施例,而只受所附权利要求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对其进行修改和变化,但并不离开本发明的实质构思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血细胞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容器、第二容器、第一超滤器、第一流量控制装置、第二流量控制装置和第三流量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超滤器为微流控芯片超滤器,并所述第一超滤器具有输入口、第一输出口及第二输出口;
所述第一容器通过导管依次与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所述第一超滤器的输入口、所述第一超滤器的第一输出口及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组成闭合回路,所述第一超滤器的第二输出口通过导管依次与所述第三流量控制装置及所述第二容器连成单向通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细胞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副通路和第二副通路;其中
第一副通路,包括第三容器、第四容器、第二超滤器、第四流量控制装置和第五流量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超滤器具有输入口、第一输出口及第二输出口,所述第三容器通过导管依次与所述第四流量控制装置、所述第二超滤器的输入口、所述第二超滤器的第一输出口、所述第五流量控制装置及所述第四容器连成单向通路;
第二副通路,包括第一容器、第四容器、第二超滤器、第二流量控制装置、第四流量控制装置和第五流量控制装置,所述第四容器通过导管依次与所述第四流量控制装置、所述第二超滤器的输入口、所述第二超滤器的第一输出口及所述第五流量控制装置组成闭合回路,所述第二超滤器的第二输出口通过导管依次与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及所述第一容器连成单向通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细胞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超滤器具有第三输出口,并所述第一超滤器的第三输出口连接的导管与所述第一超滤器的第二输出口连接的导管并接至所述第三流量控制装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细胞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超滤器为微流控芯片超滤器,并所述第二超滤器具有第三输出口,所述第二超滤器的第三输出口连接的导管与所述第二超滤器的第二输出口连接的导管并接至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血细胞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芯片超滤器由多个超滤单元叠加组成;其中
所述超滤单元包括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所述第一平板具有凹部,所述凹部的周围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及第四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凹部相通;
所述第二平板具有由多条平行的微通道和两条分别与所述微通道的末端连通的汇流通道组成的超滤区域,所述超滤区域的周围设置有第五通孔、第六通孔、第七通孔及第八通孔,所述微通道和所述汇流通道垂直设置,所述第七通孔和所述第八通孔与所述超滤区域相通;
所述凹部覆盖部分所述微通道,并所述汇流通道与所述凹部不连通,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五通孔对应设置并形成所述微流控芯片超滤器的输入口,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六通孔对应设置并形成所述微流控芯片超滤器的第一输出口,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七通孔对应设置并形成所述微流控芯片超滤器的第二输出口,所述第四通孔和所述第八通孔对应设置并形成所述微流控芯片超滤器的第三输出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血细胞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芯片超滤器的材料可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或聚酰亚胺或聚甲基丙烯酸甲脂或聚对二甲苯或聚四氟乙烯,并所述微流控芯片超滤器的超滤单元的第一平板凹部内具有矩阵排列的圆柱。
7.如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血细胞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器、所述第二容器、所述第三容器和所述第四容器都为血袋,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所述第三流量控制装置、所述第四流量控制装置和所述第五流量控制装置都为蠕动泵。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血细胞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开关装置、多个三通、多个气泡收集器和白细胞过滤器;其中
所述第一血袋通过导管依次与第一蠕动泵、第一超滤器的输入口、第一超滤器的第一输出口、第一开关装置、第一三通、第二蠕动泵、第一气泡收集器和第二开关装置组成闭合回路,所述第一超滤器的第二输出口和第一超滤器的第三输出口通过导管依次与第二三通、第三蠕动泵、第二气泡收集器、第三开关装置及第二血袋连成单向通路;
所述第三血袋通过导管依次与第四开关装置、白细胞收集器、第五开关装置、第三三通、第四蠕动泵、第六开关装置、第二超滤器的输入口、第二超滤器的第一输出口、第七开关装置、第五蠕动泵、第三气泡收集器、第八开关装置及第四血袋连成单向通路;
所述第四血袋通过导管依次与第九开关装置、第三三通、第四蠕动泵、第六开关装置、第二超滤器的输入口、第二超滤器的第一输出口、第七开关装置、第五蠕动泵、第三气泡收集及第八开关装置组成闭合回路,所述第二超滤器的第二输出口和第二超滤器的第三输出口通过导管依次与第四三通、第十开关装置、第一三通、第二蠕动泵、第一气泡收集器、第二开关装置及第一血袋连成单向通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血细胞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装置、第二开关装置、第三开关装置、第四开关装置、第五开关装置、第六开关装置、第七开关装置、第八开关装置、第九开关装置和第十开关装置都为电子阀门。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血细胞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芯片超滤器的超滤单元的微通道和汇流通道为矩形或半圆形形状,微流控超滤芯片超滤器的第一平板凹部内的圆柱的直径为100~200μm,高为400~600μm,相邻圆柱间距为1~2mm;
所述第一超滤器的矩形微通道的宽为0.4~0.6μm,深为0.4~0.6μm,长为1~10cm;
所述第一超滤器的半圆形微通道的直径为0.4~0.6μm,长为1~10cm;
所述第二超滤器的矩形微通道的宽为1.5~2.5μm,深为1.5~2.5μm,长为1~10cm;
所述第二超滤器的半圆形微通道的直径为1.5~2.5μm,长为1~10cm;
所述第一超滤器和第二超滤器的矩形汇流通道的宽为100~300μm,深为100~300μm,长为20~40cm;
所述第一超滤器和第二超滤器的半圆形汇流通道的直径为100~300μm,长为20~40cm。
CN201210417038.XA 2012-10-26 2012-10-26 一种血细胞分离装置 Active CN1028992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17038.XA CN102899247B (zh) 2012-10-26 2012-10-26 一种血细胞分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17038.XA CN102899247B (zh) 2012-10-26 2012-10-26 一种血细胞分离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99247A true CN102899247A (zh) 2013-01-30
CN102899247B CN102899247B (zh) 2014-01-01

Family

ID=47571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17038.XA Active CN102899247B (zh) 2012-10-26 2012-10-26 一种血细胞分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99247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11188A (zh) * 2015-04-01 2015-06-17 刘韬 一种分离血液流体中肿瘤细胞的装置
CN105334287A (zh) * 2015-12-03 2016-02-17 唐山三友集团兴达化纤有限公司 纺丝浴成分的在线自动分析装置及分析方法
CN105925475A (zh) * 2016-06-16 2016-09-07 芜湖中科医凌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浓缩处理仪
CN106164241A (zh) * 2014-03-28 2016-11-23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细胞捕获装置、带有前处理部的细胞捕获器件及前处理部
CN109679837A (zh) * 2017-09-29 2019-04-26 汾沃有限公司 用于处理大体积的生物流体的系统和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01095Y (zh) * 2003-02-25 2004-01-28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输血研究所 血细胞透析洗涤机
CN1764715A (zh) * 2003-05-19 2006-04-26 独立行政法人科学技术振兴机构 细胞分离装置
CN201046965Y (zh) * 2007-05-14 2008-04-16 高大勇 添加和去除细胞悬浮液中低温保护剂的通用细胞处理机
CN201205377Y (zh) * 2008-05-26 2009-03-11 四川南格尔生物医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次性使用单采血细胞分离器
CN201634683U (zh) * 2010-04-28 2010-11-17 侯绪伟 一种从组织中分离原代细胞的装置
CN102220224A (zh) * 2011-05-19 2011-10-19 汪华 一种医用细胞自动分离装置
CN102796662A (zh) * 2012-08-06 2012-11-2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全自动细胞处理装置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01095Y (zh) * 2003-02-25 2004-01-28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输血研究所 血细胞透析洗涤机
CN1764715A (zh) * 2003-05-19 2006-04-26 独立行政法人科学技术振兴机构 细胞分离装置
CN201046965Y (zh) * 2007-05-14 2008-04-16 高大勇 添加和去除细胞悬浮液中低温保护剂的通用细胞处理机
CN201205377Y (zh) * 2008-05-26 2009-03-11 四川南格尔生物医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次性使用单采血细胞分离器
CN201634683U (zh) * 2010-04-28 2010-11-17 侯绪伟 一种从组织中分离原代细胞的装置
CN102220224A (zh) * 2011-05-19 2011-10-19 汪华 一种医用细胞自动分离装置
CN102796662A (zh) * 2012-08-06 2012-11-2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全自动细胞处理装置及其应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64241A (zh) * 2014-03-28 2016-11-23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细胞捕获装置、带有前处理部的细胞捕获器件及前处理部
CN104711188A (zh) * 2015-04-01 2015-06-17 刘韬 一种分离血液流体中肿瘤细胞的装置
CN105334287A (zh) * 2015-12-03 2016-02-17 唐山三友集团兴达化纤有限公司 纺丝浴成分的在线自动分析装置及分析方法
CN105925475A (zh) * 2016-06-16 2016-09-07 芜湖中科医凌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浓缩处理仪
CN105925475B (zh) * 2016-06-16 2018-02-09 芜湖中科医凌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浓缩处理仪
CN109679837A (zh) * 2017-09-29 2019-04-26 汾沃有限公司 用于处理大体积的生物流体的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99247B (zh) 2014-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91964B2 (ja) 対応する方法を用いて血液を分画するための閉鎖された使い捨て無菌複数血液バッグシステム
CN102899247B (zh) 一种血细胞分离装置
Warkiani et al. Large-volume microfluidic cell sorting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US6102883A (en) Blood collection and separation process
US5445593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continuous conditioning of a cell suspension
US8920659B2 (en) Component preparation system
RU2013145564A (ru) Устройства мембранного разделения, системы и способы, применяющие указанные устройства, и системы и способы управления данными
JP2000083649A (ja) 細胞分離・回収装置および細胞の分離・回収方法
EP3192541B1 (en) Cell washing system and methods for washing small volumes of cells
JP2015500031A (ja) 脂肪組織から非脂肪細胞を分離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1185034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ed recovery of white blood cells after producing a leuko-reduced blood product
WO2017191289A1 (en) Multiple blood bag system
US2015027313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inuous Separation of Whole Blood
US1158361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eating haemorrhagic fluid for autotransfusion
CN212308926U (zh) 富血小板血浆制备装置
CN105816928A (zh) 一种血液成分采集装置及方法
CN214974923U (zh) 一种用于血液分离的管路系统
CN108251297B (zh) 基于离心力及欧拉力驱动确定性侧向位移的三维微流芯片
CN111939599B (zh) 富血小板血浆的制备方法及装置
EP2832382A1 (en) Blood component separation device
US20210346584A1 (en) Portable platelet apheresis system
WO2022044600A1 (ja) 試料調製装置及び試料調製システム
US11745178B2 (en) Fluid processing cassettes incorporating micro- and macrofluidic channels
CN201073450Y (zh) 一次性使用红细胞洗涤装置
US20120181236A1 (en) Prechargable fluid filt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