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93549A - 用于自适应mac层分片和harq信道标识符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自适应mac层分片和harq信道标识符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93549A
CN102893549A CN2011800235317A CN201180023531A CN102893549A CN 102893549 A CN102893549 A CN 102893549A CN 2011800235317 A CN2011800235317 A CN 2011800235317A CN 201180023531 A CN201180023531 A CN 201180023531A CN 102893549 A CN102893549 A CN 1028935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channel quality
monitor
threshold amount
parallel harq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2353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93549B (zh
Inventor
N·纳加拉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8935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935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935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9354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2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involving configuration of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 with parallel proc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5Adaptation of specific ARQ protocol parameters according to transmission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74Buffer management
    • H04L1/1877Buffer management for semi-reliable protocols, e.g. for less sensitive applications like streaming vide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用于根据比如像信道条件及未决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过程这样的系统参数自适应地分配并行HARQ信道的数量的系统和方法。信道条件可以包括从用户设备(UE)接收到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一个或多个并行HARQ信道中的重传次数和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中的至少一个。

Description

用于自适应MAC层分片和HARQ信道标识符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依据35U.S.C.§119要求优先权
本专利申请要求于2010年4月1日递交的、名称为“Method andapparatus for adaptive MAC layer fragmentation and HARQ ACID assignment”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320,161的优先权,该临时申请已经转让给本申请的受让人,故以引用方式将其明确地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概括地说,本申请的某些方面涉及无线通信,具体地说,本申请的某些方面涉及用于自适应MAC层分片和HARQ信道标识符(ACID)分配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已经广泛地用于提供各种类型的通信,例如可以通过这样的无线通信系统提供语音和/或数据。典型的无线通信系统或网络可以提供对一个或多个共享资源(例如,带宽、传输功率等)的多用户接入。例如,系统可以使用多种多址技术,比如频分复用(FDM)、时分复用(TDM)、码分复用(CDM)、正交频分复用(OFDM)及其它。
一般来讲,无线多址通信系统可以同时支持多个移动设备的通信。每个移动设备可以通过前向和反向链路上的传输与一个或多个基站通信。前向链路(或下行链路)指的是从基站到移动设备的通信链路,而反向链路(或上行链路)指的是从移动设备到基站的通信链路。网络覆盖和服务质量的优化是无线网络运营商永久不变的目标。
发明内容
公开了用于根据比如像信道条件和未决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过程这样的系统参数来自适应地分配并行HARQ信道的数量的系统和方法。信道条件可以包括从用户设备(UE)接收到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一个或多个并行HARQ信道中的重传次数和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中的至少一个。
本申请的某些方面提供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该方法一般包括监测物理信道的信道质量,以及根据所述信道质量来缩放并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信道的数量。
本申请的某些方面提供一种无线通信装置。该装置一般包括用于监测物理信道的信道质量的模块以及用于根据所述信道质量来缩放并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信道的数量的模块。
本申请的某些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该装置一般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监测物理信道的信道质量以及根据所述信道质量来缩放并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信道的数量。
本申请的某些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通常包括其上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该指令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该指令一般包括用于使至少一个计算机监测物理信道的信道质量的代码,以及用于使至少一个计算机根据所述信道质量来缩放并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信道的数量的代码。
下面将进一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和特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详细地理解如上所列举的本发明的特征,可以参照一些方面讨论更具体的描述(在上文简要说明的),其中一些在附图中示出。但是应该注意的是,附图所示出的仅仅是本发明的某些典型方面,而不能视为对其范围的限制,描述内容可以承认其它等效方面。
图1依照本申请的某些方面,示出了多址无线通信系统。
图2依照本申请的某些方面,示出了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3依照本申请的某些方面,示出了示例性无线通信系统。
图4依照本申请的某些方面,示出了用于根据信道条件来自适应地缩放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信道的数量的示例性算法。
图5依照本申请的某些方面,示出了用于针对未决的HARQ过程动态地缩放并行HARQ信道的数量的示例性操作。
图5A示出了能够执行图5中所示出的操作的示例性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附图描述多个方面。在下面的描述中,为便于解释,给出了大量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全面理解。然而,很明显,也可以不用这些具体细节来实现所述方面。
如本申请中所用的,术语“组件”、“模块”、“系统”和类似的术语意在包括与计算机相关的实体,例如但不限于硬件、固件、硬件和软件的组合、软件或执行中的软件。举例而言,组件可以是但并不限于是:处理器上运行的进程、处理器、对象、可执行程序、执行的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作为举例说明,计算设备上运行的应用和计算设备都可以是组件。一个或多个组件可以位于执行中的进程和/或线程中,组件可以位于一个计算机中和/或分布于两个或多个计算机中。另外,可以从其上存储有各种数据结构的各种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执行这些组件。这些组件可以诸如依照包含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的信号的方式通过本地和/或远程进程方式进行通信(例如,来自一个组件的数据,该组件以信号的方式与本地系统、分布式系统和/或通过诸如互联网之类的网络与其它系统中的另一个组件进行交互)。
此外,本申请中结合终端描述了各种方面,终端可以是有线终端或无线终端。终端还可以称做系统、设备、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移动设备、远程站、远程终端、接入终端、用户终端、终端、通信设备、用户代理、用户装置、用户设备(UE)。无线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卫星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DA)、具有无线连接能力的手持式设备、计算设备或其它与无线调制解调器连接的处理设备。此外,本申请中结合基站描述了各个方面。基站可以用于与无线终端通信并且也可以称为接入点、节点B或一些其它名称。
此外,术语“或”意为包含性的“或”而不是排除性的“或”。也就是说,除非另有说明或从上下文中明确得知,否则用语“X使用A或B”意为任何的自然的包含性排列。也就是说,下面情况中的任何一个都满足用语“X使用A或B”,即:X使用A;X使用B;或X使用A和B。另外,本申请中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所用的冠词“一”和“一个”,除非另有说明或从上下文中明确特指单数形式,否则一般用作“一个或多个”的意思。
本申请描述的技术可以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网络,例如码分多址(CDMA)网络、时分多址(TDMA)网络、频分多址(FDMA)网络、正交频分多址(OFDMA)网络、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网络等。术语“网络”和“系统”通常交互使用。CDMA网络可以实现例如通用陆地无线接入(UTRA)、cdma2000等的无线技术。UTRA包括宽带-CDMA(W-CDMA)和低码片速率(LCR)。cdma2000涵盖IS-2000、IS-95和IS-856标准。TDMA网络可以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之类的无线技术。
OFDMA网络可以实现例如演进型UTRA(E-UTRA)、IEEE 802.11、IEEE 802.16、IEEE 802.20、Flash-OFDM等的无线技术。UTRA、E-UTRA和GSM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长期演进(LTE)是使用E-UTRA的UMTS的即将发布的版本。在来自名为“第3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的组织的文档中描述了UTRA、E-UTRA、GSM、UMTS和LTE。在来自名为“第3代合作伙伴项目2”(3GPP2)的组织的文档中描述了cdma 2000。这些各种无线技术和标准是本领域内公知的。为了清楚起见,下面针对LTE描述本发明技术的某些方面,在下面的大部分描述中使用了LTE术语。
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是一种利用单载波调制和频域均衡的技术。SC-FDMA与OFDMA系统具有相似的性能和基本相同的整体复杂度。SC-FDMA信号由于其固有的单载波结构而具有较低的峰均值功率比(PAPR)。SC-FDMA已经引起了很多关注,尤其在在上行链路通信中,其中较低的PAPR使移动终端在发射功率效率方面明显受益。其是当前针对3GPP长期演进(LTE)或演进的UTRA中的上行链路多址方案的工作假设。
参考图1,示出了依照一个实施例的多址无线通信系统100。接入点(AP)102包括多个天线集合,一个集合包括104和106,另一个集合包括108和110,额外的一个集合包括112和114。在图1中,针对每一个天线集合仅示出了两条天线,然而,针对每一个天线集合可以使用更多或更少的天线。接入终端(AT)116与天线112和114通信,其中天线112和114通过前向链路120向接入终端116发射信息,并通过反向链路118从接入终端116接收信息。接入终端122与天线106和108通信,其中天线106和108通过前向链路126向接入终端122发射信息,并通过反向链路124从接入终端122接收信息。在FDD系统中,通信链路118、120、124和126采用不同频率进行通信。例如,前向链路120可以采用与反向链路118所采用的不同的频率。
每一个天线集合和/或这些天线被设计用于通信的区域通常可以称为接入点102的扇区。在该实施例中,天线集合都被设计为与接入点102的覆盖区域的扇区中的接入终端进行通信。
在通过前向链路120和126的通信中,接入点102的发射天线利用波束成形以改善不同接入终端116和122的前向链路的信噪比。另外,相比于接入点通过单个天线向它的所有接入终端进行传输,接入点利用波束成形向随机分布在其覆盖区域内的接入终端进行传输对相邻小区内的接入终端造成较少的干扰。
接入点可以是用于与终端通信的固定站,也可以称为接入点、节点B或一些其它术语。接入终端还可以称为接入终端、用户设备(UE)、无线通信设备、终端、接入终端或一些其它术语。
图2是系统200中的发射机系统210(也称为接入点)和接收机系统250(也称为接入终端)的实施例的框图。在发射机系统210,将若干数据流的业务数据从数据源212提供给发射(TX)数据处理器214。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数据流都经由各自的发射天线发出。TX数据处理器214根据针对每个数据流选择的具体编码方案,对每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进行格式化、编码和交织,以提供编码后的数据。
利用OFDM技术,将每个数据流的编码后的数据与导频数据进行复用。导频数据通常是采用公知方式进行处理的公知数据模式,并且在接收机系统处用于估计信道响应。然后,根据为每个数据流选择的特定调制方案(例如,BPSK、QPSK、M-PSK或M-QAM),将复用的导频数据和该数据流的编码后的数据进行调制(即,符号映射),以便提供调制符号。通过处理器230执行的指令来确定每个数据流的数据率、编码和调制。存储器232可以存储发射机系统210的数据和软件。
随后,将所有数据流的调制符号提供给TX空间处理器220,该处理器对(例如OFDM的)调制符号进行进一步处理。随后,TX空间处理器220向NT个发射机(TMTR)222a至222t提供NT个调制符号流。在某些方面,TX空间处理器220对数据流的符号以及发射符号的天线施加波束形成权重。
每个发射机222接收各自的符号流并对其进行处理,以提供一个或多个模拟信号,并进一步对这些模拟信号进行调节(例如放大、滤波和上变频),以提供适用于在信道上传输的调制信号。随后,来自发射机222a至222t的NT个调制信号分别从NT个天线224a至224t传输出去。
在接收机系统250,所发射的调制信号由NR个天线252a至252r接收,并将从每个天线252接收到的信号提供给各自的接收机(RCVR)254a至254r。每个接收机254对各自的接收信号进行调节(例如滤波、放大和下变频),对调节后的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以提供抽样,并进一步对这些抽样进行处理,以提供相应的“接收到的”符号流。
然后RX数据处理器260从NR个接收机254接收NR个接收到的符号流,并根据特定的接收机处理技术对这些符号流进行处理,以提供NT个“检出的”符号流。然后,RX数据处理器260对每个检出的符号流进行解调、解交织和解码,从而恢复数据流的业务数据。RX数据处理器260的处理与发射机系统210处的TX空间处理器220和TX数据处理器214执行的处理互补。
处理器270周期性地确定使用哪个预编码矩阵(如下进一步讨论的)。处理器270公式化形成反向链路消息,后者包括矩阵索引部分和秩值部分。存储器272可以存储接收机系统250的数据和软件。
反向链路消息包括关于通信链路和/或接收到的数据流的各种类型的信息。随后反向链路消息由TX数据处理器238进行处理、由调制器280进行调制、由发射机254a至254r进行调节并发射回发射机系统210,其中TX数据处理器238还从数据源236接收数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
在发射机系统210,来自接收机系统250的调制信号由天线224接收,由接收机222调节,由解调器240解调并由RX数据处理器242处理,以提取接收机系统250所发送的反向链路消息。然后,处理器230确定使用哪一个预编码矩阵来确定波束形成权重,然后对所提取的消息进行处理。
图3示出了用于支持多个用户的示例性无线通信系统300,在其中可以实现各个公开的实施例和方面。如图3中所示,通过举例,系统300为多个小区302提供通信,例如宏小区302a-302g,每个小区由相应的接入点(AP)304(例如,AP 304a-304g)服务。每个小区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一个或多个扇区(例如,用于为一个或多个频率服务)。各个接入终端(AT)306(包括AT 306a-306k,可知地也可以与用户设备(UE)或移动站交替)分布于系统中。每个UE 306可以在给定时刻在前向链路(FL)和/或反向链路(RL)上与一个或多个AP 304通信,例如取决于该UE是否是活动的以及其是否处于软切换中。无线通信系统300可以在很大的地理区域上提供服务,例如,宏小区302a-302g可以覆盖邻区的一些街块。
用于自适应MAC层分片和HARQ信道标识符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本申请的某些方面提出了用于根据比如像信道条件及未决的HARQ过程这样的系统参数来自适应地分配并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信道的数量的方法。
本领域内所公知的是,HARQ信道标识符(ACID)的最大数量是支持HARQ的系统(例如WiMAX(全球微波接入互联)(例如,IEEE 802.16j/m)和LTE/LTE-A标准)的吞吐量的瓶颈。
在低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条件下增加ACID会造成HARQ信道的数量的增加,从而会造成重复次数的增加。但是,增加并行HARQ信道的数量在高SINR条件下是很有利的,但是无法在低SINR条件下提供类似的好处。
对于本申请的某些方面,并行HARQ信道的数量可以根据信道条件自适应地增加或减少(即,缩放),同时保持ACID的最大数量不变(例如,等于128)。可以使用类似于TCP-Reno拥塞控制机制类似的过程。对于某些实施例,一旦有重传,所使用的HARQ信道的数量可以减少。另一方面,在高SINR条件或高信道质量指示符(CQI)值的情况下可以增加HARQ信道的数量。
图4依照本申请的某些方面,示出了用于根据信道条件自适应地缩放HARQ信道数量的示例性算法400。在402,该算法开始于将ACID初始化为一个常量。例如,可以用128个值初始化该ACID,也就是对应于128个并行HARQ信道。在404,监测物理信道的信道质量。所监测的信道质量可以包括从UE接收到的CQI和每个HARQ信道中的重传数量的至少一个。
在406,可以确定该CQI或重传数量高于还是低于指定的门限值。例如,如果CQI超过第一门限量,则在410处扩展并行HARQ信道的数量。但是,如果CQI低于第二门限量,则在408处收缩并行HARQ信道的数量。该第一和第二门限量可以是不同的。扩展或收缩的并行HARQ信道的数量可以基于从一个或多个业务条件确定的一个或多个因素。例如,可以通过在一些业务条件下乘以2倍,在其它业务条件下乘以3倍来扩展并行HARQ信道的数量。对于某些实施例,并行信道的数量减少了具有重传的HARQ信道的数量的两倍。对于某些实施例,可以根据CQI的减少来减少并行信道的数量,例如对于每个单元dB的减少,可以将HARQ信道的数量除以2。
举另一个例子,如果重传次数超过第一门限量,则可以在408处收缩并行HARQ信道的数量。但是,如果重传次数低于第二门限量(或重传停止),则可以在410处扩展并行HARQ信道的数量。对于一些实施例,在404处监测物理信道的信道质量包括监测CQI和一个或多个并行HARQ信道中的重传次数二者。当CQI高于门限并且没有重传时,可以将并行HARQ信道的数量增加到最大常量,比如128。
图4中所描述的算法提供了信道的低SINR和高SINR条件下的吞吐量之间的优选的平衡。
图5示出了依照本申请的某些方面的示例操作500。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操作500还可以由例如基站在针对未决HARQ过程动态缩放并行HARQ信道的数量时执行。在502处,基站可以监测物理信道的信道质量。对于一些实施例,监测信道质量可以包括监测从UE接收到的CQI、一个或多个并行HARQ信道中的重传次数和SINR中的至少一个。在504,基站可以根据信道质量缩放并行HARQ信道的数量。
如果没有对HARQ信道数量或ACID的动态缩放,则该系统的整体性能会经受考验。例如,在有4个并行HARQ信道并且不会随着信道条件改变而改变的恒定数量个ACID信道的系统中,如果信道SINR降低40%,则可以多出40%的重复机会(即,重传)。预期的重复次数可以如下表示:
E=A*B
其中,E是SINR中的改变引起的重传次数的增加,A是重复机会,B是由于变化的信道条件而选择的信道的有效数量。因此,在这种情况中有不随信道条件改变而改变的恒定数量个ACID信道(即,B=4),以及SINR的40%的降低,E=0.4*4=1.6。
在上面的表达式中应该注意的是,重复次数与SINR成反比,其中比例常量等于1。但是,一般而言,该常量可以取任何值。
对于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果并行HARQ信道的数量与SINR的降低成比例地变化,则并行信道数量的变化可以如下表示:
delta(N)=kN*delta(SINR)
其中,k是常量,N是并行HARQ信道的数量,delta(N)显示了N的变化。不失一般性的,可以假设k等于1。因此,为了SINR降低40%,可以将并行HARQ信道或ACID数量降低40%。换句话说,信道数量的有效减少(即,delta(N)可以等于4*0.4=1.6。
因此,选择的并行HARQ信道的数量(即,B)可以减少delta(N)(即,4–1.6≈2)。假设这一减少量,则通过将信道有效数量减少到2(即,B=2)而预期的重复次数可以如下给出:
E=0.4*2=0.8
其中,E是基于SINR减少40%且信道数量减少40%的重复次数的增加。因此,在SINR减少时减少信道数量可以减少重传次数
可以通过在SINR增加时增加ACID的数量进行类似的性能提高,其可以实现吞吐量的提高。
在低SINR条件下,避免额外的重复是很重要的,因为该重复可能填满信道带宽。因此,动态地管理ACID或并行HARQ信道的数量可以提高该链路的整体性能。
本申请的某些方面提出了用于根据比如像信道条件、未决HARQ过程和其它参数这样的系统参数自适应地缩放并行HARQ信道的数量的方法。
上面描述的方法的各种操作可以由对应于附图中示出的功能模块方框的各种硬件和/或软件组件和/或模块来执行。例如,图5中示出的方框502-504对应于图5A中示出的功能模块方框502A-504A。更一般而言,图中示出的方法具有相应的对应功能模块图,操作方框对应于有相似编号的功能模块方框。
结合本发明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逻辑块、模块和电路可以利用被设计用于执行本文所述功能的下列部件来实现或执行: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PLD)、分立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部件或者这些部件的任何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是可替换地,该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商业可得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也可以将处理器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的组合、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与DSP核的组合、或任何其它这样的配置。
结合本发明所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包含在硬件中、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中或者这两者的组合中。软件模块可以驻留在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形式的存储介质中。可以使用的存储介质的一些例子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闪速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盘、CD-ROM等。软件模块可以包括单个指令或多个指令,并且软件模块可以分布在若干不同的代码段中、分布在不同程序之中以及分布在多个存储介质上。存储介质可以耦合到处理器,使得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中读取信息并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可替换地,存储介质可以集成在处理器中。
本文公开的方法包括用于实现所述方法的一个或多个步骤或动作。在不偏离权利要求的范围的前提下,这些方法步骤和/或动作可以相互交换。换言之,除非指定了步骤或动作的特定顺序,否则在不偏离权利要求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修改具体步骤和/或动作的顺序和/或用法。
可以采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意组合来实现本文所述的功能。如果用软件来实现功能,则可以将功能作为一个或多个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举例而言,而非限制性地,这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单元、磁盘存储单元或其它磁存储设备、或者任何其它介质,其中这些介质可以用于携带或存储指令形式的所期望的程序代码或数据结构,并且这些介质可以由计算机来访问。本文所使用的磁盘和光盘包括压缩光盘(CD)、激光盘、光盘、数字多功能盘(DVD)、软盘以及蓝光
Figure BDA00002387108600111
盘,其中磁盘通常通过磁性再现数据,而光盘利用激光通过光学再现数据。
软件或指令还可以通过传输介质来传输。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路(DSL)或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等无线技术从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传输的,则在传输介质的定义中包括同轴电缆、光缆、双绞线、DSL或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等无线技术。
此外,应当意识到,如果适用,用户终端和/或基站可以下载或者以其它方式获得用于执行本文所述的方法和技术的模块和/或其它适当单元。例如,这样的设备可以耦合到服务器,以便于传输用于执行本文所述方法的单元。可替换地,本文所述的各种方法可以经由存储单元(例如,RAM、ROM、诸如压缩光盘(CD)或软盘之类的物理存储介质等)来提供,使得在将存储单元耦合到所述设备或将存储单元提供给所述设备之后,用户终端和/或基站可以获得所述各种方法。此外,可以采用任何其它适合的技术来将本文所描述的方法和技术提供给设备。
应当理解,权利要求不限于上述具体配置和部件。在不偏离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上述的方法和装置的排列、操作和细节进行各种修改、改变和变化。
虽然前述内容指向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范围的前提下设计本发明的其它和另外的实施例,并且其范围由接下来的权利要求来确定。

Claims (36)

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监测物理信道的信道质量;以及
根据所述信道质量缩放并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信道的数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监测所述信道质量包括监测信道质量指示符(CQI)。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缩放包括:
如果所述CQI超过第一门限量则扩展所述并行HARQ信道的数量;以及
如果所述CQI低于第二门限量则收缩所述并行HARQ信道的数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门限量和所述第二门限量是不同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扩展和收缩的所述并行HARQ信道的数量是基于从一个或多个业务条件确定的一个或多个因素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监测所述信道质量包括:监测所述并行HARQ信道中的一个或多个中的重传次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缩放包括:
如果所述重传次数超过第一门限量则收缩所述并行HARQ信道的数量;以及
如果所述重传次数低于第二门限量则扩展所述并行HARQ信道的数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监测所述信道质量包括监测信道质量指示符(CQI)和所述并行HARQ信道中的一个或多个中的重传次数。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监测所述信道质量包括监测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
10.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用于监测物理信道的信道质量的模块;以及
用于基于所述信道质量缩放并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信道的数量的模块。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用于监测信道质量的模块包括用于监测信道质量指示符(CQI)的模块。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用于缩放的模块包括:
用于如果所述CQI超过第一门限量则扩展所述并行HARQ信道的数量的模块;以及
用于如果所述CQI低于第二门限量则收缩所述并行HARQ信道的数量的模块。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门限量和所述第二门限量是不同的。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扩展和收缩的所述并行HARQ信道的数量是基于从一个或多个业务条件确定的一个或多个因素的。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用于监测信道质量的模块包括:用于监测所述并行HARQ信道中的一个或多个中的重传次数的模块。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用于缩放的模块包括:
用于如果所述重传次数超过第一门限量则收缩所述并行HARQ信道的数量的模块;以及
用于如果所述重传次数低于第二门限量则扩展所述并行HARQ信道的数量的模块。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用于监测信道质量的模块包括用于监测信道质量指示符(CQI)和所述并行HARQ信道中的一个或多个中的重传次数的模块。
18.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用于监测信道质量的模块包括用于监测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的模块。
19.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监测物理信道的信道质量,以及基于所述信道质量缩放并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信道的数量。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监测所述信道质量包括:监测信道质量指示符(CQI)。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缩放包括:
如果所述CQI超过第一门限量则扩展所述并行HARQ信道的数量;以及
如果所述CQI低于第二门限量则收缩所述并行HARQ信道的数量。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门限量和所述第二门限量是不同的。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扩展和收缩的所述并行HARQ信道的数量是基于从一个或多个业务条件确定的一个或多个因素的。
24.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监测所述信道质量包括:监测所述并行HARQ信道中的一个或多个中的重传次数。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缩放包括:
如果所述重传次数超过第一门限量则收缩所述并行HARQ信道的数量;以及
如果所述重传次数低于第二门限量则扩展所述并行HARQ信道的数量。
26.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监测所述信道质量包括:监测信道质量指示符(CQI)和所述并行HARQ信道中的一个或多个中的重传次数。
27.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监测所述信道质量包括:监测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
28.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
用于使至少一个计算机监测物理信道的信道质量的代码;以及
用于使至少一个计算机基于所述信道质量缩放并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信道的数量的代码。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用于使至少一个计算机监测信道质量的代码包括用于监测信道质量指示符(CQI)的代码。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用于使至少一个计算机进行缩放的代码包括:
用于如果所述CQI超过第一门限量则扩展所述并行HARQ信道的数量的代码;以及
用于如果所述CQI低于第二门限量则收缩所述并行HARQ信道的数量的代码。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第一门限量和所述第二门限量是不同的。
32.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扩展和收缩的所述并行HARQ信道的数量是基于从一个或多个业务条件确定的一个或多个因素的。
33.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用于使至少一个计算机监测信道质量的代码包括:用于监测所述并行HARQ信道中的一个或多个中的重传次数的代码。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用于使至少一个计算机进行缩放的代码包括:
用于如果所述重传次数超过第一门限量则收缩所述并行HARQ信道的数量的代码;以及
用于如果所述重传次数低于第二门限量则扩展所述并行HARQ信道的数量的代码。
35.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用于使至少一个计算机监测信道质量的代码包括用于监测信道质量指示符(CQI)和所述并行HARQ信道中的一个或多个中的重传次数的代码。
36.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用于使至少一个计算机监测信道质量的代码包括用于监测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的代码。
CN201180023531.7A 2010-04-01 2011-04-01 用于自适应mac层分片和harq信道标识符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935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2016110P 2010-04-01 2010-04-01
US61/320,161 2010-04-01
US12/957,629 2010-12-01
US12/957,629 US8553718B2 (en) 2010-04-01 2010-12-01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ve MAC layer fragmentation and HARQ channel identifier assignment
PCT/US2011/031028 WO2011123843A1 (en) 2010-04-01 2011-04-01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ve mac layer fragmentation and harq channel identifier assignmen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93549A true CN102893549A (zh) 2013-01-23
CN102893549B CN102893549B (zh) 2015-04-08

Family

ID=44709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23531.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93549B (zh) 2010-04-01 2011-04-01 用于自适应mac层分片和harq信道标识符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553718B2 (zh)
EP (1) EP2553856A1 (zh)
JP (1) JP5529334B2 (zh)
KR (1) KR101392373B1 (zh)
CN (1) CN102893549B (zh)
WO (1) WO201112384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80740B2 (en) * 2010-05-06 2014-07-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ownlink packet latency
US9106391B2 (en) * 2013-05-28 2015-08-1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lastic auto-parallelization for stream processing applications based on a measured throughput and congestion
KR20150086904A (ko) * 2014-01-21 2015-07-29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적응적 데이터 스트림 관리 시스템 및 그의 제어 방법
CA2993113C (en) * 2015-07-30 2021-02-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8270527A (zh) 2017-01-04 2018-07-1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4641029B (zh) * 2022-05-17 2022-08-02 亚太卫星宽带通信(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卫星通信信号装置的发信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11840A1 (en) * 2000-11-29 2002-06-05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Hybrid ARQ with parallel packet transmission
US20070168822A1 (en) * 2006-01-18 2007-07-19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ally adjusting hybrid ARQ transmissions
WO2008120275A1 (ja) * 2007-03-29 2008-10-09 Fujitsu Limited 移動通信装置
CN101379860A (zh) * 2006-02-03 2009-03-04 交互数字技术公司 高速分组接入演进型和长期演进型系统中的基于服务质量的资源确定和分配的设备和方法
CN101529781A (zh) * 2006-08-21 2009-09-09 交互数字技术公司 用于在上行链路中动态分配harq进程的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3234547A1 (en) * 2002-05-10 2003-11-11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transmission-link errors
DE60236377D1 (de) * 2002-08-13 2010-06-24 Panasonic Corp Hybrides automatisches Wiederholungsaufforderungsprotokoll
WO2005112296A2 (en) * 2004-04-29 2005-11-24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figuring radio access bearers for enhanced uplink services
US20060281417A1 (en) 2005-05-10 2006-12-14 Ntt Docomo, Inc. Transmission rate control method and mobile station
CN100336332C (zh) * 2005-11-16 2007-09-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频点小区中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实现方法
CN103227702B (zh) * 2006-02-03 2016-06-29 交互数字技术公司 用于接收多个传输块的无线发射/接收单元和方法
TWI549466B (zh) * 2006-02-03 2016-09-11 內數位科技公司 高速封包存取演進及長期演進系統中以服務品質爲基礎之資源決定及配置裝置及方法
US8018916B2 (en) * 2006-10-25 2011-09-13 Intel Corporation Techniques to couple HARQ-ARQ in wireless networks
WO2008085811A2 (en) 2007-01-04 2008-07-17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transmission
US20090028261A1 (en) * 2007-07-26 2009-01-29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signaling overhead during a dual codewor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operation
US20100202302A1 (en) * 2008-09-21 2010-08-12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serving and signal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identifiers
US8312337B2 (en) * 2009-05-01 2012-11-13 Clearwire Ip Holding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enable/disabl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11840A1 (en) * 2000-11-29 2002-06-05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Hybrid ARQ with parallel packet transmission
US20070168822A1 (en) * 2006-01-18 2007-07-19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ally adjusting hybrid ARQ transmissions
CN101379860A (zh) * 2006-02-03 2009-03-04 交互数字技术公司 高速分组接入演进型和长期演进型系统中的基于服务质量的资源确定和分配的设备和方法
CN101529781A (zh) * 2006-08-21 2009-09-09 交互数字技术公司 用于在上行链路中动态分配harq进程的方法和设备
WO2008120275A1 (ja) * 2007-03-29 2008-10-09 Fujitsu Limited 移動通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243000A1 (en) 2011-10-06
KR20130019413A (ko) 2013-02-26
JP2013528019A (ja) 2013-07-04
KR101392373B1 (ko) 2014-05-08
WO2011123843A1 (en) 2011-10-06
CN102893549B (zh) 2015-04-08
EP2553856A1 (en) 2013-02-06
US8553718B2 (en) 2013-10-08
JP5529334B2 (ja) 2014-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29573B (zh) 用于具有中继节点场景下的移动性负载平衡和资源状态报告
CN103228013B (zh) 优化基站内切换的方法
CN101809923B (zh) 具有立即状态报告定时的确认模式轮询
CN101978641B (zh) 对多载波系统中的小区进行报告和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2197693B (zh) 用于小区中继的承载QoS映射
CN102648599B (zh) 无线通信中的多载波启用/禁用
CN101682864B (zh) 用于在切换时进行pdcp重排序的方法和装置
CN101940028B (zh) 服务质量连续性
CN101960767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链路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CN102550090A (zh) 多载波无线网络中的分量载波功率控制
CN105409316A (zh) 针对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的传输时间间隔(tti)捆绑
CN102893549B (zh) 用于自适应mac层分片和harq信道标识符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02668665A (zh) 异构网络中的频谱解读
CN103380641B (zh) 用于减少在无线间接入技术切换期间传送多个pdn上下文的时间的方法和装置
CN103703839A (zh) 用于rat间小区重选的方法和装置
CN102415033A (zh) 在多载波操作期间的错误检测减少
CN102484859B (zh) 响应于过载指示的最高功率谱密度报告
CN102939782A (zh) 无线链路上的应用代理支持
CN102474310A (zh) CoMP传输的鲁棒解码
CN101911793A (zh) 根据网络内的相邻信标来实现基站功率设置的系统和方法
CN102823157B (zh) 用于上行链路发射分集的方法和系统
JP2009526496A (ja) ユニキャストおよびマルチキャスト伝送を多重化する方法
CN102265691A (zh) Lte中的高效的ue qos/ul分组建立
CN105409154A (zh) 长期演进(lte)中对控制信道的传输时间区间(tti)集束
CN103503334A (zh) 用于第三方辅助的对等通信的装置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08

Termination date: 202104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