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89670A - 空气调节器 - Google Patents

空气调节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89670A
CN102889670A CN2012102376513A CN201210237651A CN102889670A CN 102889670 A CN102889670 A CN 102889670A CN 2012102376513 A CN2012102376513 A CN 2012102376513A CN 201210237651 A CN201210237651 A CN 201210237651A CN 102889670 A CN102889670 A CN 1028896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mentioned
blowing fan
discharge portion
control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3765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89670B (zh
Inventor
高亚凛
宋星宇
金柱想
黃星镇
金美珠
尹柱协
崔成圭
柳仲吉
林栽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1010820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318354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2004875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225985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8896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896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896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8967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备多个送风扇来形成多种气流的空气调节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包括:热交换器,其使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多个排出部,排出在上述热交换器进行过热交换的空气;多个送风扇,向上述多个排出部吹送空气;以及控制部,其使上述多个送风扇以相互不同的速度旋转来实现多个运转模式。

Description

空气调节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调节器,更详细地涉及具备送风扇来形成多种气流的空气调节器。
背景技术
通常,空气调节器通过空气吸入口吸入空气来改变温度或湿度或净化度等之后,通过空气排出口向室内排出,以此营造舒适的室内环境。
空气调节器在内部能够设置热交换器和送风机,热交换器用于进行制冷剂与空气之间的热交换;送风机用于吸入空气来向热交换器吹送之后向外部排出。
这些空气调节器根据空气排出口的形状或开口方向及数量,能够在室内形成多种气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利用多个送风扇来形成多种气流的空气调节器。
本发明的另一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根据运转模式形成多种气流的空气调节器。
本发明的问题不限于以上提及的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从下面的记载能够明确地理解没有提到的其他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包括:热交换器,其使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多个排出部,排出在上述热交换器进行过热交换的空气;多个送风扇,向上述多个排出部吹送空气;以及控制部,其使上述多个送风扇以相互不同的速度旋转来实现多个运转模式。
其他实施例的具体的事项包括在详细的说明以及附图中。
根据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具有如下效果中的一种或者其以上效果。
第一,以不同的转速旋转两个送风扇来执行多种运转模式。
第二,根据不同的运转模式独立地控制两个送风扇并能够调节排出的空气。
第三,将两个排出风扇、使其进行旋转的两个排出电机及热交换器适当配置在本体内,以此能够实现轻薄的本体。
第四,适当控制两个风扇来节省能量并能够实现森林风模式,该模式用于产生自然风的吹拂感觉。
本发明的效果不局限于以上提到的效果,由权利要求书的记载使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明确地理解没有提到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纵向剖视图。
图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主视图。
图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横向剖视图。
图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第一排出部的部分切开立体图。
图7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输入部的图。
图8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框图。
图9表示用于控制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多个运转模式的图。
图10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形成的气流的示例图。
图1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森林风模式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用于控制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森林风模式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和详细说明的实施例会让本发明的优点和/或特征以及实现这些优点和/或特征的方法更加明确。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以下所公开的实施例,能够以各种方式实施,本实施例只用于使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完整,有助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完整地理解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根据权利要求书的范畴而定义。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结构元件。
下面,借助本发明的实施例,并参照用于说明空气调节器的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纵向剖视图,图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主视图,图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横向剖视图,图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第一排出部的部分切开立体图。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包括:本体4,其用于形成外观;热交换器6,其使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吸入部13,其用于吸入在热交换器6进行热交换的空气;多个排出部8、12,用于排出在热交换器6进行过热交换的空气;多个送风扇44、12,向多个排出部8、12吹送空气。
本体4形成外观。本体4包括:前盖70,其用于形成前表面的外观;后盖15,其用于形成后表面的外观;多个侧面盖60,用于形成两侧的外观;底座24,其用于支撑本体4。
在前盖70形成有前排出孔68,该前排出孔68使从第一排出部排出的空气通过。后盖15具备吸入部13。后盖15与吸入部13能够以一体方式形成。侧面盖60具备第二排出部12。侧面盖60与第二排出部12能够以一体方式形成。底座24将空气调节器支撑在地面上,并在底座24的上侧具备前盖70、后盖15以及多个侧面盖60。
在本体4的上部可具备用于排出本体4内部的空气的第一排出部8。在本体4的两侧可具备用于排出本体4内部的空气的第二排出部12。在本体4的后表面可具备吸入空气到本体4的内部的吸入部13。在本体4的内部可具备第一送风扇44、用于旋转第一送风扇44的第一送风电机43、第二送风扇46、用于旋转第二送风扇46的第二送风电机45、用于支撑第一送风电机43及第二送风电机45并形成第一送风扇44及第二送风扇46吹送的空气的流路的内部面板21。
内部面板21结合于本体4用于支撑第一送风电机43及第二送风电机45。内部面板21配置在前盖70的后方。以下,以本体4的中心为基准,前方意味着前盖70的一侧,后方意味着后盖15的一侧,两侧或左右侧意味着与前后方进行直交的侧面盖60的一侧,下侧意味着底座24的一侧,上侧意味着与底座24的一侧反方向的第一排出部8的一侧。
在内部面板21的内部具备第一送风扇44及第二送风扇46。在内部面板21的内部,沿上下方向具备第一送风扇44与第二送风扇46。第一送风扇44具备在内部面板21的上部,第二送风扇46具备在内部面板21的下部。
内部面板21形成有孔板48,该孔板48用于引导经由热交换器6的空气到第一送风扇44及第二送风扇46。孔板48引导经由热交换器6的上部的空气到第一送风扇44,并引导经由热交换器6的下部的空气到第二送风扇46。
内部面板21的上侧与两侧以开口形式形成。第一送风扇44吹送的空气向内部面板21的上侧与两侧流动,第二送风扇46吹送的空气向内部面板21的两侧流动。内部面板21的开口的上侧对应于第一排出部8,内部面板21的开口的两侧对应于第二排出部12。
吸入部13将设置有空气调节器的室内的空气吸入到本体4的内部。吸入部13与热交换器6平行地对置地进行配置。吸入部13包括吸入格栅19与过滤器20,上述吸入格栅19形成有空气经由的吸入口2,上述过滤器20设置吸入格栅19来过滤异物。通过吸入部13的吸入口2吸入的空气在过滤器20过滤之后向热交换器6流动。
热交换器6使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器6使在压缩机(未图示)中被压缩的制冷剂与在吸入部13中被吸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来冷却或加热空气。热交换器6优选地借助吸入部13的吸入格栅19来得到支撑。
优选地,热交换器6与沿上下配置的多个送风扇44、12平行地进行配置,并与吸入部13平行地进行配置。热交换器6优选地配置在沿上下配置的多个送风扇44、12与吸入部13之间。
多个送风扇44、12将在热交换器6进行热交换的空气向多个排出部8、12吹送。多个送风扇44、12沿上下进行配置。多个送风扇44、12与热交换器平行地进行配置。
多个送风扇44、12包括第一送风扇44及配置在第一送风扇44的下侧的第二送风扇46。
第一送风扇44将在热交换器6进行热交换的空气向第一排出部8及第二排出部12吹送。第一送风扇44配置在第一排出部8的下侧。在第一送风扇44的两侧配置有第二排出部12。
第一送风扇44借助第一送风电机来进行旋转。第一送风扇44的旋转轴与第一送风电机43相连接。第一送风扇44优选为用于吸入后方的空气来向周围排出的涡轮风扇。第一送风扇44的旋转轴优选地朝向与地面平行的水平方向。第一送风扇44的转速可能根据运转模式或室内温度来发生变更。
第二送风扇46将在热交换器6进行热交换的空气向第二排出部12吹送。第二送风扇46能够与第一送风扇44配置在垂直线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送风扇46配置在第一送风扇44的下侧。在第二送风扇46的两侧配置有第二排出部12。
第二送风扇46借助第二送风电机45来进行旋转。第二送风扇46的旋转轴与第二送风电机45相连接。第二送风扇46优选为用于吸入后方的空气来向周围排出的涡轮风扇。第二送风扇46的旋转轴优选地朝向与地面平行的水平方向。
第二送风扇46的转速可能根据运转模式或室内温度来发生变更。第二送风扇46根据运转模式或室内温度能够以不同于第一送风扇44的转速来进行旋转或停止。第一送风扇44与第二送风扇46能够根据运转模式或室内温度进行独立控制。第二送风扇46能够比第一送风扇44或快或慢地进行旋转,且旋转第一送风扇44的情况下可停止第二送风扇46。
优选地,沿上下配置的第一送风扇44及第二送风扇46与沿上下配置的第一送风电机43及第二送风电机45平行地进行配置,并与热交换器6平行地进行配置。第一送风扇44配置在第一送风电机43与热交换器6之间,第二送风扇46配置在第二送风电机45与热交换器6之间。
多个排出部8、12用于排出在热交换器6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之后借助多个送风扇44、12吹送的空气。多个排出部8、12包括配置在热交换器6的上侧的第一排出部8及配置在多个送风扇44、12的两侧的第二排出部12。
第一排出部8用于排出在热交换器6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之后借助第一送风扇44吹送的空气。第一排出部8配置在本体4的上部。第一排出部8配置在第一送风扇44的上侧。第一排出部8与内部面板21的开口的上侧相对应地配置。
在第一排出部8的内部形成有使第一送风扇44吹送的空气流动的流路,且形成朝向前方开口的空间G,且形成有使第一送风扇44吹送的空气向空间G排出的圆环状的第一排出口L。
第一排出部8包括:外壳220,其用于形成外观;外部本体200及内部本体32,具备在外壳220的内侧,以及第一排出电机260,其使外部本体200及内部本体32进行旋转。
外壳220形成第一排出部8的外观。外壳220在内部收容外部本体200及内部本体32。外壳220具备第一排出电机260。
外部本体200与内部本体32收容在外壳。外部本体200与内部本体32形成使第一送风扇44吹送的空气流动的流路。向外部本体200与内部本体32之间流动从内部面板21的开口的上侧排出的空气。
内部本体32形成空间G,该空间G形成为中空的圆筒形,并处于开口的状态。在内部本体32形成有向空间G排出空气的圆环状第一排出口L。向外部本体200与内部本体32之间流动的空气通过第一排出口L排出。通过第一排出口L排出的空气经由空间G之后吹向前方。
第一排出电机260通过使外部本体200及内部本体32进行旋转来改变从第一排出口L排出的空气的风向。第一排出电机260能够对外部本体200及内部本体32进行左右往复旋转。第一排出电机260能够使从第一排出部8的第一排出口L排出的空气进行左右往复旋转。
第二排出部12用于排出在热交换器6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之后借助第一送风扇44及第二送风扇46来吹送的空气。在本体4的两侧配置有多个第二排出部12。第二排出部12与第一送风扇44的侧面及第二送风扇46的侧面对应地配置。多个第二排出部12配置在第一送风扇44及第二送风扇46的两侧。多个第二排出部12与内部面板21的开口的两侧对应地配置。
第二排出部12包括:排出格栅14,其形成有排出空气的第二排出口58;排出调节部件67,其配置在排出格栅14并调节通过第二排出口58排出的空气的风向;第二排出电机66,其使排出调节部件67进行旋转。
排出格栅14配置在本体4的侧面。排出格栅14可以具备在侧面盖60或者与侧面盖60以一体方式形成。排出格栅14具备用于排出空气的第二排出口58。第二排出口58与内部面板21的开口的侧面对应地形成,并排出从第一送风扇44及第二送风扇的侧面排出的空气。
排出调节部件67能够调节通过第二排出口58排出的空气的风向。排出调节部件67能够对第二排出口58进行开关。
第二排出电机66使排出调节部件67进行旋转来调节通过第二排出口58排出的空气的风向,并能够对第二排出口58进行开关。第二排出电机66能够通过使排出调节部件67旋转来使从第二排出部12的第二排出口58排出的空气的风向进行左右往复旋转。
第二排出电机66能够调节排出调节部件67的开放角度。随着排出调节部件67的开放角度变小,从第二排出口58排出的空气随之集中吹向前方,并且,随着排出调节部件67的开放角度变大,空气随之朝向左右方向扩散。
第二排出电机66通过使排出调节部件67旋转来关闭第二排出口58,能够使得空气不从第二排出部12的第二排出口58排出。第二排出电机66通过使排出调节部件67旋转来使排出调节部件67关闭第二排出口58的情况下第二排出部12不排出空气。
图7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输入部。
输入部310可设定空气调节器的运转模式。输入部310可显示空气调节器的状态。使用人员可通过输入部310设定空气调节器的运转模式,并能够确认空气调节器的状态。
输入部310设置于本体4的前盖70的一侧,或者如同本实施例,由与本体4分开具备的远距离操纵器来构成。
输入部310具有能够输入空气调节器的多种运转模式的按钮。运转模式至少包括一般运转模式、淋浴模式、空气净化模式、节电模式以及森林风模式中的一种。输入部310包括:电源按钮311,其输入时开启电源,使得一般运转模式开始;森林风按钮312,其输入时,使得森林风模式开始;节电按钮313,其输入时,使得节电模式开始;淋浴按钮314,其输入时,使得淋浴模式开始;空气净化按钮315,其输入时,使得空气净化模式开始。
输入部310可包括按钮与显示状态的显示窗口,其按钮用于设定目标温度或者进行预约、调节风速及调节风向。如果使用人员通过输入部310输入目标温度、调节风速或调节风向,则能够控制多个排出部8、12和/或多个送风扇44、12。
图8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框图。
根据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包括:输入部310,其能够输入多个运转模式以及使用人员设定;控制部320,其根据运转模式或者通过输入部310输入的使用人员输入,独立地控制多个送风扇44、12以及多个排出部8、12。
温度传感器340用于测定具有空气调节器的室内的温度。温度传感器340将测定的室内温度传递给控制部320。控制部320根据温度传感器340所测定的室内温度来控制空气调节器。控制部320控制空气调节器,使得室内温度追踪目标温度。目标温度由使用人员通过输入部310来设定,或者由控制部320根据运转模式来设定。
第一送风电机43使第一送风扇44进行旋转。第一送风扇44通过吸入部13吸入空气,来使空气经由热交换器6之后通过第一排出部8以及第二排出部12进行排出。控制部320通过控制第一送风电机43来调节第一送风扇44的转速。
第二送风电机45使第二送风扇46进行旋转。第二送风扇46通过吸入部13吸入空气,来使空气经由热交换器6之后通过第二排出部12进行排出。控制部320通过控制第二送风电机45来控制第二送风扇46的转速。
控制部320根据运转模式或通过输入部实现的使用人员输入,独立地控制多个送风扇44、12和/或多个排出部8、12。控制部320通过独立地对多个送风扇44、12和/或多个排出部8、12进行控制,来实现多个运转模式。
控制部320以分别不同的速度旋转多个送风扇44、12,或者可以停止多个送风扇44、12中的一个以上。控制部320可以依次停止上下配置的多个送风扇44、12中配置在最下端的送风扇。
控制部320根据运转模式独立地控制多个送风扇44、12和/或多个排出部8、12。运转模式可以由使用人员通过输入部310来输入,或者控制部320根据运转状态来自动设定。使用人员输入是指使用人员通过输入部310来设定目标温度、风速或风向等。
控制部320通过独立控制第一送风电机43以及第二送风电机45来设定第一送风扇44与第二送风扇46的不同风量。即,第二送风扇46能够以与第一送风扇44不同的风量吹送空气。控制部320根据运转模式或使用人员输入,独立地控制第一送风电机43以及第二送风电机45来使第一送风扇44的转速与第二送风扇46的转速不同。
控制部320根据运转模式或使用人员输入能够只启动第一送风电机43并停止第二送风电机45,能够只旋转第一送风扇44并停止第二送风扇46。
第一排出电机260通过使第一排出部8的外部本体200以及内部本体32旋转来改变从第一排出部8排出的空气的风向。控制部320根据运转模式或使用人员输入来控制第一排出电机260,由此能够改变从第一排出部8排出的空气的方向。控制部320能够通过控制第一排出电机260来使从第一排出部8排出的空气的风向进行左右往复旋转。即,控制部320通过控制第一排出电机260来将向空间G的前方方向排出的空气的方向改变成左右方向。
第二排出电机66通过使排出调节部件67旋转来调节通过第二排出部12排出的空气的风向,或者可以对第二排出部12进行开关。第二排出电机66能够通过使排出调节部件67旋转来使从第二排出部12排出的空气的风向进行左右往复旋转。
控制部320根据运转模式或使用人员输入来控制第二排出电机66,由此调节通过第二排出部12排出的空气的风向,或者对第二排出部12进行开关,或者使从第二排出部排出的空气的风向进行左右往复旋转。控制部320根据运转模式来控制第二排出电机66,由此能够调节排出调节部件67的开放角度。
压缩机33对在热交换器6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制冷剂进行压缩。制冷运转时,在压缩机33中被压缩的制冷剂在冷凝器(未图示)进行冷凝之后,在膨胀器(未图示)进行膨胀,由此在热交换器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之后蒸发。制热运转时,在压缩机33中被压缩的制冷剂在热交换器6与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凝。
控制部320根据运转模式或使用人员输入来控制压缩机33。控制部320根据已设定的目标温度和/或运转模式改变压缩机330的运转,来改变压缩机330的压缩性能。压缩机330包括产生旋转力的压缩机电机(未图示),控制部320根据目标温度和/或运转模式控制压缩机电机,来改变压缩机电机的转速。
图9表示控制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多个运转模式的图,图10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所形成的气流的示例图。
以下,参照图9以及图10,分别对多个运转模式进行说明。
(一般运转模式)
就一般运转模式而言,控制部320通过控制第一排出电机260来使得从第一排出部8排出的空气朝向前方,并通过控制第二排出电机66来使得第二排出部12以适当的角度开放。并且,就一般运转模式而言,控制部启动第一送风电机43以及第二送风电机45来均旋转第一送风扇44以及第二送风扇46。此时,控制部320使第一送风扇44比第二送风扇46更快地进行旋转。
使用人员按下输入部310的电源按钮311来开启电源,或者解除其他运转模式时,输入部310将会输入一般运转模式。当输入部输入一般运转模式时,控制部320以一般运转模式来控制空气调节器。
一般运转模式可以进行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使得室内温度追踪目标温度,且本实施例中采用制冷运转。
就一般运转模式而言,控制部320根据已设定的目标温度来控制压缩机330的运转,并使第一送风扇44以及第二送风扇46全部旋转,使得温度传感器340所测定的室内问题追踪目标温度。就一般运转模式而言,控制部320使第一送风扇44的风量比第二送风扇46的风量更多。即,控制部320控制第一送风电机43以及第二送风电机45,使得第一送风扇44比第二送风扇更快地进行旋转。
如果控制部320使第一送风扇44的转速快于第二送风扇45的转速,则通过第一排出部排出的空气的风量得以加大,由此能够使空气到达远处。
就一般运转模式而言,控制部320通过控制第一排出电机260来使从第一排出部8排出的空气朝向前方。控制部320对第一排出电机260进行控制,使得外部本体200以及内部本体32朝向前方。
就一般运转模式而言,控制部320通过控制第二排出电机66,使得排出调节部件67打开第二排出部12的第二排出口58,并以适当的角度开放。排出调节部件67的开放角度可以是已设定的,本实施例中,通过加大排出调节部件67的开放角度,使得从第二排出部12排出的空气向左右方向扩散。
使用人员通过输入部310输入左右风的情况下,控制部320通过控制第二排出电机66来旋转排出调节部件67,由此能够使从第二排出部12排出的空气的风向进行左右往复旋转。
(淋浴模式)
就淋浴模式而言,控制部320通过控制第一排出电机260来使得从第一排出部8排出的空气朝向前方,并控制第二排出电机66来使得第二排出部以小角度开放。就淋浴模式而言,控制部320将排出调节部件67的开放角度调小,使得从第二排出部12排出的空气集中吹向前方。在淋浴模式中中,排出调节部件67的开放角度优选为一般模式中的开放角度的1/2。并且,就淋浴模式而言,控制部320通过启动第一送风电机43以及第二送风电机来均旋转第一送风扇44以及第二送风扇46。此时,控制部320使第二送风扇46比第一送风扇44更快地进行旋转。
如果使用人员按下输入部310的淋浴按钮,则输入部310将会输入淋浴模式。如果输入部310输入有淋浴模式,则控制部320以淋浴模式控制空气调节器。
使用人员在空气调节器的前面想直接被吹到从空气调节器排出的空气时使用淋浴模式。因此,在淋浴模式中,空气调节器向空气调节器的正前方强有力地排出空气。
就淋浴模式而言,控制部320将目标温度设置成低温,并控制压缩机330的运转来提高压缩性能,并使第一送风扇44以及第二送风扇46全部旋转。
就淋浴模式而言,控制部320使第二送风扇46的风量比第一送风扇44的风量更多。即,控制部320对第二电机45以及第一送风电机43进行控制,使得第二送风扇46比第一送风扇44更快地进行旋转。
如果控制部320使第二送风扇46的转速快于第一送风扇44,则通过第一排出部8排出的空气的风量会减少,因此使空气到达近处,并增加通过第二排出部12排出的空气的风量。
就淋浴模式而言,控制部320通过控制第一排出电机260来使从第一排出部8排出的空气朝向前方。控制部320对第一排出电机260进行控制,使得外部本体200以及内部本体32朝向前方。
就淋浴模式而言,控制部320对第二排出电机66进行控制,使得排出调节部件67打开第二排出部12,并以适当的角度开放。排出调节部件67的开放角度可以是已设定的,在本实施例中将排出调节部件67的开放角度调小,使得从第二排出部12排出的空气集中吹向前方。淋浴模式中,排出调节部件67的开放角度优选为一般运转模式中的开放角度的1/2。
就淋浴模式而言,控制部320使第二送风扇46的放量比第一送风扇44的风量更多,并调小排出调节部件67的开放角度,使得通过第二排出部12的空气集中而向前方强有力地排出,并使通过第一排出部8排出的空气到达近处。
(空气净化模式)
就空气净化模式而言,控制部320对第一排出电机260进行控制,使得从第一排出部8排出的空气朝向前方,并控制第二排出电机66来关闭第二排出部,使得空气不能排出。并且,就空气净化模式而言,控制部320只启动第一送风电机43,并停止第二送风电机45,使得第二送风扇46停止运转,并只运转第一送风扇44。
如果使用人员按下输入部310的空气净化按钮315,则输入部310将会输入空气净化模式。如果输入部310输入有空气净化模式,则控制部320以空气净化模式控制空气调节器。
使用人员想净化室内空气的时候使用空气净化模式。因此,在空气净化模式中,空气调节器通过将空气向远方排出来循环空气。
就空气净化模式而言,控制部320通过控制压缩机330的运转来降低压缩性能或者停止压缩机330。就空气净化模式而言,控制部320停止第二送风扇46,并只旋转第二送风扇44。即,控制部320可以只启动第一送风电机43,并可以停止第二送风电机45。
就空气净化模式而言,控制部320通过控制第一排出电机260来使从第一排出部8排出的空气朝向前方。控制部320通过控制第一排出电机260来使得外部本体200以及内部本体32朝向前方。
就空气净化模式而言,控制部320通过控制第二排出电机66来使排出调节部件67关闭第二排出部12的第二排出口58。就空气净化模式而言,控制部320使第二排出部12不能排出空气。
就空气净化模式而言,控制部320只旋转第一送风扇44,并关闭第二排出部12,使得空气通过第一排出部8朝向前方排出。
(节电模式)
就节电模式而言,控制部320通过控制第一排出电机260来使从第一排出部8排出的空气的风向进行左右往复旋转,并通过控制第二排出电机66来使从第二排出部12排出的空气的风向进行左右往复旋转。并且,就节电模式而言,控制部320只启动第一送风电机43,并停止第二送风电机45来使得第二送风扇46停止,只旋转第一送风扇44。
如果使用人员按下输入部310的节电按钮,则输入部310将会输入节电模式。如果输入部310输入有节电模式时,控制部320以节点模式控制空气调节器。
想要最小化空气调节器的电力使用量时使用节电模式。因此,在节电模式下,空气调机器通过分散空气来进行排出,以便用最少量的电力得到最大的效率。
就节电模式而言,控制部320根据设定的目标温度来控制压缩机330的运转,使得温度传感器340所测定的室内温度追踪目标温度。通常,在节电模式下,控制部320将目标温度设定为高温来降低压缩机330的压缩性能。就节电模式而言,控制部320停止第二送风扇46,并只旋转第一送风扇44。即,控制部320只启动第一送风电机43,并停止第二送风电机45。
就节电模式而言,控制部320通过控制第一排出电机260来使从第一排出部8排出的空气的风向进行左右往复旋转。即,控制部320通过控制第一排出电机260来对向空间G的前方方向排出的空气的方向进行左右往复旋转来实现改变。
就节电模式而言,控制部320通过控制第二排出电机66来旋转排出调节部件67,由此使从第二排出部12排出的空气的风向进行左右往复旋转。
就节电模式而言,控制部320只旋转第一送风扇44,并对第一排出部8所排出到的空气的风向进行左右往复旋转,并且对第二排出部12所排出到的空气的风向进行左右往复旋转,从而使得低风量的空气向多种方向分散而排出。
(森林风模式)
就森林风模式而言,控制部320通过控制第一排出电机260来使从第一排出部8排出的空气的风向进行左右往复旋转,并通过控制第二排出电机66来关闭第二排出部12,使得空气不能排出。并且,控制部320只启动第一送风电机43,并停止第二送风电机45,使得第二送风扇46停止,并只旋转第一送风扇44。
参照图11以及图12对森林风模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1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森林风模式的流程图,图12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森林风模式的控制的图。
如果使用人员按下输入部310的森林风按钮312,则输入部310将会输入森林风模式(步骤S110)。如果输入部310输入有森林风模式,则控制部320以森林风模式控制空气调节器。
使用人员需要类似于自然风的风时使用森林风模式。在森林风模式中,空气调节器用最少的电力来排出自然的温度、风向及风量的空气。
如果输入部310输入有森林风模式,则控制部320设定目标温度(步骤S120)。控制部320根据温度传感器340所测定的室内温度设定目标温度。如果温度传感器340所测定的室内温度低于已设定的最低目标温度,则控制部320将目标温度设定为最低目标温度。如果温度传感器340所测定的室内温度与已设定的最低目标温度相同或者达到其以上时,则将目标温度设定为当前室内温度。本实施例的最低目标温度为22℃。
控制部320执行三维运转(步骤S130)。三维运转过程中,控制部320启动第一送风电机43与第二送风电机45,并启动第一排出电机260,启动第二排出电机66,且根据目标温度来控制压缩机330的运转。
控制部320根据用于控制压缩机330的运转而设定的目标温度来控制压缩机330的运转,使得温度传感器340所测定的室内温度追踪目标温度。控制部320均启动第一送风电机43与第二送风电机45来使第一送风扇44及第二送风扇46全部旋转。
控制部320通过启动第一排出电机260来使从第一排出部8排出的空气的风向进行左右往复旋转。即,控制部320通过控制第一排出电机260来使向空间G的前方方向排出的空气的方向向左右方向旋转而实现改变。
控制部320通过启动第二排出电机66来使得排出调节部件67进行旋转,由此使从第二排出部12排出的空气的风向进行左右往复旋转。
控制部320增加目标温度来重设定(步骤S140)。如果从温度传感器340所测定的室内温度以下的时点或者与其相同的时点开始,经过已设定的第一时间,则控制部320将目标温度上升到规定温度,或者即使室内温度高于目标温度,如果设定目标温度之后经过第二设定时间,也将目标温度上升到规定温度。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从室内温度低于目标温度或者与其相同的时点开始,经过十分钟,则控制部320将目标温度上升到1℃,或者如果设定目标温度之后,经过五十分钟,则将目标温度上升到1℃。
控制部320判断目标温度是否与已设定的设定温度相同或者达到其以上(步骤S150)。控制部320将目标温度增加到其与已设定的设定温度相同或高于已设定的设定温度为止。本实施例的设定温度为26℃。
根据实施例判断目标温度是否与已设定的设定温度相同或者达到其以上,并判断温度传感器340所测定的室内温度是否与设定温度相同或者达到其以下。即,目标温度与已设定的设定温度相同或者达到其以上,或者室内温度与设定温度相同或者达到其以下时,进行步骤S160。
目标温度与已设定的设定温度相同或者达到其以上时,控制部320执行一维的运转(步骤S160)。在一维的运转中控制部320启动第一送风电机43,并停止第二送风电机45,且启动第一排出电机260,停止第二排出电机66,并对压缩机330的运转进行最小化(步骤S160)。
控制部320通过最小化压缩机330的运转来使压缩机330的压缩性能实现最小化。控制部320只启动第一送风电机43,并停止第二送风电机45,且停止第二送风扇46,并只旋转第一送风扇44。
控制部320通过控制第一排出电机260来使从第一排出部8排出的空气进行左右往复旋转。即,控制部320通过控制第一排出电机260来对向空间G的前方方向排出的空气的方向进行左右方向旋转来实现改变。控制部320通过控制第二排出电机66来使排出调节部件67关闭第二排出部12的第二排出口58。控制部320阻止空气通过第二排出部12排出。
参照图14,控制部320只对第一送风扇44进行启动,并关闭第二排出部12,且使从第一排出部8排出的空气的风向进行左右往复旋转,使得空气向远方分散而排出。
控制部320判断温度传感器340所测定的室内温度是否比在设定温度加上已设定的规定值a而得出的值更大或者与其相同(步骤S170)。其中,规定值为2℃,以此控制部320判断室内温度是否大于28℃或者与其相同。
室内温度比在设定温度加上规定值而得出的值更大或者与其相同时,控制部320返回到步骤S130,来启动第一送风扇44,并启动第二送风扇46,启动第一排出电机260,并启动第二排出电机66,并根据目标温度对压缩机330的运转进行控制。
室内温度小于在设定温度加上规定值而得出的值时,控制部320维持当前的运转状态的步骤S160。
控制部320可以根据实施例来判断目标温度是否低于设定温度。即,目标温度低于设定温度的情况下,控制部320返回到步骤S130,目标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或者与其相同的情况下维持步骤S160。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图示并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特定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中请求的本发明的主旨的情况下,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实施多种变形,应当指出,这些变形实施不能单独理解,则不能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或前景。

Claims (15)

1.一种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热交换器,其使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多个排出部,排出在上述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的空气;
多个送风扇,向上述多个排出部吹送空气;以及
控制部,其使上述多个送风扇以相互不同的速度旋转来实现多个运转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排出部包括:
第一排出部,配置在上述热交换器的上侧;以及
多个第二排出部,配置在上述多个送风扇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送风扇沿着上下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送风扇与上述热交换器平行地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吸入部,该吸入部用于吸入要在上述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的空气,
上述热交换器配置在上述多个送风扇与上述吸入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送风扇包括:
第一送风扇;以及
第二送风扇,其配置在上述第一送风扇的下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使上述第二送风扇比上述第一送风扇更快地进行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使从上述第一排出部排出的空气朝向前方,并开放上述第二排出部,由此实现一般运转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使上述第一送风扇比上述第二送风扇更快地进行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使从上述第一排出部排出的空气朝向前方,使从上述第二排出部排出的空气朝向前方,由此实现淋浴模式。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使上述第一送风扇比上述第二送风扇更快地进行旋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使从上述第一排出部排出的空气朝向前方,并阻止空气从上述第二排出部排出,由此实现空气净化模式。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使从上述第一排出部排出的空气朝向前方,并使从上述第二排出部排出的空气的风向进行左右往复旋转,由此实现节电模式。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使从上述第一排出部排出的空气的风向进行左右往复旋转,并阻止空气从上述第二排出部排出,由此实现森林风模式。
15.一种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热交换器,其使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多个送风扇,吹送在上述热交换器进行过热交换的空气;
第一排出部,形成有使在上述热交换器进行过热交换的空气排出的圆环状的排出口;
第二排出部,与上述多个送风扇的侧面相对应地配置,并排出空气;以及
控制部,其根据不同的运转模式,独立地控制上述多个送风扇。
CN201210237651.3A 2011-10-21 2012-07-09 空气调节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896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10108205A KR101318354B1 (ko) 2011-10-21 2011-10-21 공기조화기
KR10-2011-0108205 2011-10-21
KR20110138505 2011-12-20
KR10-2011-0138505 2011-12-20
KR20110138503 2011-12-20
KR10-2011-0138503 2011-12-20
KR1020120048756A KR101225985B1 (ko) 2011-12-20 2012-05-08 공기조화기
KR10-2012-0048756 2012-05-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89670A true CN102889670A (zh) 2013-01-23
CN102889670B CN102889670B (zh) 2014-04-02

Family

ID=4753326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33273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09387U (zh) 2011-10-21 2012-07-09 空气调节器
CN201210237651.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89670B (zh) 2011-10-21 2012-07-09 空气调节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33273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09387U (zh) 2011-10-21 2012-07-09 空气调节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202709387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66894A (zh) * 2013-10-24 2015-04-29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器
CN105157166A (zh) * 2015-08-19 2015-12-1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净化方法、控制器、空气净化器及空调
CN108351116A (zh) * 2015-10-30 2018-07-31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机
CN110762730A (zh) * 2019-10-16 2020-02-07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然风模拟方法、装置和空调器
CN110848812A (zh) * 2019-11-29 2020-02-2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56A (zh) * 1987-09-03 1989-03-1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送风控制装置
JPH1163629A (ja) * 1997-08-07 1999-03-05 Toshiba Corp 空気調和機
CN101532704A (zh) * 2008-03-14 2009-09-16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机
KR20090116522A (ko) * 2008-05-07 2009-11-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스탠드형 공기조화기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56A (zh) * 1987-09-03 1989-03-1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送风控制装置
JPH1163629A (ja) * 1997-08-07 1999-03-05 Toshiba Corp 空気調和機
CN101532704A (zh) * 2008-03-14 2009-09-16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机
KR20090116522A (ko) * 2008-05-07 2009-11-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스탠드형 공기조화기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66894A (zh) * 2013-10-24 2015-04-29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器
CN105157166A (zh) * 2015-08-19 2015-12-1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净化方法、控制器、空气净化器及空调
CN108351116A (zh) * 2015-10-30 2018-07-31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机
CN108351116B (zh) * 2015-10-30 2019-07-26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机
CN110762730A (zh) * 2019-10-16 2020-02-07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然风模拟方法、装置和空调器
CN110848812A (zh) * 2019-11-29 2020-02-2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89670B (zh) 2014-04-02
CN202709387U (zh) 2013-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88920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CN108488919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CN110869677B (zh) 空调
CN103574770B (zh) 立式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5091100B (zh) 具有摆叶的立式空调
CN102889670B (zh) 空气调节器
CN205807644U (zh) 一种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08386917B (zh) 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
WO2020192071A1 (zh) 空调内机及空调
CN216744601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1839525A (zh) 一种兼有移动空调功能的除湿机
CN107270405B (zh) 一种带吸水帘的空调器
WO2023065681A1 (zh) 空调室内机
CN110410870A (zh)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KR101225985B1 (ko) 공기조화기
CN103712302B (zh) 一种湿帘降温空调系统
CN1971150A (zh) 柜式空调器电加热器的改进结构
CN202973367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05258221A (zh) 空调内机
CN109489119A (zh) 一种空调机组
CN215570832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114216164A (zh) 空调室内机
CN211146692U (zh) 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9279276U (zh) 一种空调机组
CN101086347A (zh) 空调器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2

Termination date: 2018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