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82734A - 一种测试虚拟以太性能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测试虚拟以太性能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82734A
CN102882734A CN2012104154565A CN201210415456A CN102882734A CN 102882734 A CN102882734 A CN 102882734A CN 2012104154565 A CN2012104154565 A CN 2012104154565A CN 201210415456 A CN201210415456 A CN 201210415456A CN 102882734 A CN102882734 A CN 1028827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under test
interface
data message
virt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1545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82734B (zh
Inventor
张盼
张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ip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ip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ip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ip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41545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8273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827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827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827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827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虚拟以太性能测试的系统,该系统通过辅测设备模拟N个网桥设备,模拟了被测设备在下联多个网桥设备通过虚拟以太协议通信的一个以太性能,通过对与该辅测设备相连的被测设备进行以太性能的测试,达到对真实环境中被测设备的测试。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方法,能够在节约成本的情况下,测试被测设备的虚拟以太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测试虚拟以太性能的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测试网络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测试虚拟以太性能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对于各行业的用户来说,越来越多的网点需要汇聚,业务类型越来越丰富,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伴随而来的是对设备性能以及稳定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虚拟以太桥接协议(virtual-ethernet)是一种桥接协议。协议首先要求生成一个虚拟以太口,然后在广域口和相对应的虚拟以太口(interface virtual ethernet)之间进行透明的数据桥接。广域口封装了该协议后,可以接收和发送以太帧。因为虚拟以太口的存在,数据都被桥接到了虚拟以太口,链路层以上的网络使用者都可以认为,以太帧是通过虚拟以太口接收和发送的。
当具有广域接口的路由器通过广域网接口与网桥互联做汇聚设备的时候,路由器中的广域网口可以通过该虚拟以太网接口接收和发送以太网数据帧,完成和网桥的互连,但是在测试汇聚路由器下联多个网桥的时候,由于每一个网点需要一个网桥与上端的汇聚路由器相连,所以要使用大量的网桥设备,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测试虚拟以太性能的系统和方法,能够在节约成本的情况下,测试被测设备的虚拟以太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测试虚拟以太性能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测试设备、被测设备和辅测设备;
所述被测设备和所述辅测设备支持相同类型的广域网接口卡,预先分别将设备支持的任一所述广域网接口卡划分为N条支路,创建N个虚拟以太接口,并依次将所述N条支路封装在所述N个虚拟以太接口中;所述被测设备将所述N条支路与本被测设备同所述测试设备相连的以太接口桥接到一个桥接组,所述辅测设备在与所述测试设备相连的以太接口上创建N个虚拟以太子接口,并将本地创建的N支路依次与所述N个虚拟以太子接口桥接在N个桥接组里;所述测试设备,在与所述被测设备相连的第一端口端创建1个虚拟设备,在与所述辅测设备相连的第二端口端创建N个虚拟设备,并在第一端口端创建目的MAC地址为第二端口端的N个虚拟设备的MAC地址,源MAC地址为本第一端口端创建的虚拟设备的MAC地址的数据报文;
所述被测设备,用于接收到所述测试设备发送的数据报文时,在本地的MAC地址表中查找对应的出接口,若查找到,通过查找到的出接口转发所述数据报文;否则,在同一个桥接组中广播所述接收到的数据报文;
所述辅测设备,用于接收到所述被测设备发送的数据报文时,根据接收该报文的支路,确定与该支路桥接在同一组的虚拟以太子接口,并通过确定的虚拟以太子接口将所述数据报文转发给所述测试设备;
所述测试设备,用于通过向所述被测设备发送创建的目的MAC地址为第二端口端N个虚拟设备的MAC地址,源MAC地址为本第一端口端创建的虚拟设备的MAC地址的数据报文,接收所述辅测设备发送的数据报文,对所述被测设备进行虚拟以太性能测试。
一种测试虚拟以太性能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所述系统中的所述被测设备和所述辅测设备支持相同类型的广域网接口卡;所述被测设备和所述辅测设备预先分别将支持的任一所述广域网接口卡划分为N条支路,创建N个虚拟以太接口,并依次将所述N条支路封装在所述N个虚拟以太接口中;所述被测设备预先将所述N条支路与本被测设备同所述测试设备相连的以太接口桥接到一个桥接组,所述辅测设备预先在与所述测试设备相连的以太接口上创建N个虚拟以太子接口,并将本地创建的N支路依次与所述N个虚拟以太子接口桥接在N个桥接组里;所述系统中的所述测试设备,预先在与所述被测设备相连的第一端口端创建1个虚拟设备,在与所述辅测设备相连的第二端口端创建N个虚拟设备,并在第一端口端创建目的MAC地址为第二端口端的N个虚拟设备的MAC地址,源MAC地址为本第一端口端创建的虚拟设备的MAC地址的数据报文;该方法包括:
所述测试设备向所述被测设备发送创建的目的MAC地址为第二端口端N个虚拟设备的MAC地址,源MAC地址为本第一端口端创建的虚拟设备的MAC地址的数据报文,所述被测设备接收到所述测试设备发送的数据报文时,在本地的MAC地址表中查找对应的出接口,若查找到,通过查找到的出接口转发所述数据报文给所述辅测设备;否则,在同一个桥接组中向所述辅测设备广播所述接收到的数据报文;所述辅测设备接收到所述被测设备发送的数据报文时,根据接收该报文的支路,确定与该支路桥接在同一组的虚拟以太子接口,并通过确定的虚拟以太子接口将所述数据报文转发给所述测试设备;所述测试设备接收所述辅测设备发送的数据报文,对所述被测设备进行虚拟以太性能测试。
综上所述,本申请通过辅测设备模拟N个网桥设备,模拟了被测设备在下联多个网桥设备通过虚拟以太协议通信的一个以太性能,通过对与该辅测设备相连的被测设备进行以太性能的测试,达到对真实环境中被测设备的测试。能够在节约成本的情况下,测试被测设备的虚拟以太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测试虚拟以太性能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被测设备配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辅测设备配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测试虚拟以太性能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方案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出一种测试虚拟以太性能的系统,能够在节约成本的情况下,测试被测设备的虚拟以太性能。
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测试虚拟以太性能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图1所述的系统中包括:测试设备、被测设备和辅测设备,测试设备与被测设备和辅测设备相连,被测设备与辅测设备和测试设备相连,其中,被测设备和辅测设备支持相同类型的广域网接口卡,广域网接口卡有信道化的POS卡(CPOS)板卡和信道化的EI卡(CE1)板卡,即两个设备要么都支持CPOS卡,要么都支持CE1卡。被测设备和辅测设备可以支持一个或多个广域网接口卡,具体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广域网接口卡的数量,在下文以对一个广域网接口卡的设置为例。
在进行虚拟以太性能测试之前,首先需要对系统中的各设备进行如下配置:
被测设备预先将本设备支持的任一广域网接口卡划分为N条支路,创建N个虚拟以太接口,并依次将所述N条支路封装在所述N个虚拟以太接口中。即在该N条支路上运行虚拟以太协议;并将该N条支路与本被测设备同所述测试设备相连的以太接口G0桥接到一个桥接组。G0与各条支路桥接在一个桥接组里,当被测设备从G0接收到数据报文时,在该设备上查找MAC表,根据查找到的相应出接口发送出去。在N条支路上封装虚拟以太协议的时候会为各支路分配对应的编号,协议运行时,被测设备和辅测设备之间各支路一一对应。
当所述广域网接口卡为CPOS卡时,N为不大于63n的自然数,n为CPOS卡上的接口的数量;当所述广域网接口卡为CE1卡时,N为不大于31n的自然数,n为CE1卡上的接口的数量。
一个广域网接口卡的接口数量由该接口卡的类型不同而不同,如一个COPS卡通常包含1个、2个或4个接口,每个接口最多可划分63条支路,因此一个广域网接口卡划分的支路条数与接口卡上的接口有关,具体测试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划分支路条数,如一个4口的COPS卡最多可划分252个支路,如果想划分更多的支路,就需要多张广域网接口卡。如果一个1口的CE1卡,则最多可划分31条支路。
辅测设备预先将本设备支持的与被测设备对应的广域网接口卡划分为N条支路,创建N个虚拟以太接口,并依次将所述N条支路封装在所述N个虚拟以太接口中,即在该N条支路上运行虚拟以太协议;在与测试设备相连的以太接口上创建N个虚拟以太子接口,并将本地创建的N支路依次与所述N个虚拟以太子接口桥接在N个桥接组里。这样辅测设备就模拟了N个网桥设备。
测试设备,在与被测设备相连的第一端口(port1)端创建1个虚拟设备,在与辅测设备相连的第二端口(port2)端创建N个虚拟设备,并在第一端口端创建目的MAC地址为第二端口端的N个虚拟设备的MAC地址,源MAC地址为本第一端口端创建的虚拟设备的MAC地址的数据报文。
上文对所述系统中的测试设备、辅测设备和被测设备进行了配置,相当于完成测试环境的配置,下面详细描述测试的过程:
被测设备,用于接收到所述测试设备发送的数据报文时,在本地的MAC地址表中查找对应的出接口,若查找到,通过查找到的出接口转发所述数据报文;否则,在同一个桥接组内广播所述接收到的数据报文。
本地接收到数据报文时,同时会进行源MAC地址学习,在本地生成MAC地址表,该MAC地址表包含MAC地址和出接口,其中,MAC地址为接收的报文的源MAC地址,出接口为接收报文的入接口。
若被测设备在MAC地址转发表中未查找到接收报文的目的MAC地址,因此未查找到对应的出接口时,通过与入接口桥接在同一桥接组中的各条支路广播该接收的报文。
辅测设备,用于接收到所述被测设备发送的数据报文时,根据接收该报文的支路,确定与该支路桥接在同一组的虚拟以太子接口,并通过确定的虚拟以太子接口将所述数据报文转发给所述测试设备。
由于辅测设备将本地广域网接口卡上划分的N条支路同与测试设备相连端虚拟的各以太子接口一次桥接在不同的桥接组里,因此,支路同虚拟以太子接口是一一对应的。本地接收到数据报文时,同时会进行源MAC地址学习,在本地生成MAC地址表,具体过程同现有实现中网桥设备学习源MAC地址过程相同,在该辅测设备上可以将各支路学习的源MAC地址表项分别存储,也可以合并存储。
测试设备,用于通过向所述被测设备发送创建的目的MAC地址为第二端口端N个虚拟设备的MAC地址,源MAC地址为本第一端口端创建的虚拟设备的MAC地址的数据报文,接收所述辅测设备发送的数据报文,对所述被测设备进行虚拟以太性能测试。根据测试设备创建的数据报文的源MAC地址可知,相当于内部的各虚拟设备通过测试设备发送数据报文,测试设备接收到报文时,根据接收到的数据报文的目的MAC地址将数据报文分配给内部对应的虚拟设备。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创建的,以及转发的数据报文均为以太类型的数据报文。
测试设备通过发送创建的数据报文,使该数据报文经过被测设备和辅测设备,是否还能够正常的转发给测试设备,在发送数据报文的时候可以按预设规则调整发送报文的流量的大小,对被测设备进行虚拟以太性能的测试。如不间断的发送2M的所述创建数据报文;周期发送8M创建的数据报文等。在测试环境构建完成后,测试设备上对测试结果的判断等过程同现有实现,这里不再详细赘述。
测试设备,进一步在第二端口端创建目的MAC地址为第一端口端创建的虚拟设备的MAC地址,源MAC地址依次为第二端口端创建的N个虚拟设备的MAC地址的数据报文。
辅测设备,进一步用于接收到测试设备发送的目的MAC地址为第一端口端创建的虚拟设备的MAC地址,源MAC地址依次为第二端口端创建的N个虚拟设备的MAC地址的N条数据报文,根据接收各条数据报文的以太子接口,确定与对应以太子接口桥接在同一桥接组的支路,通过对应的支路将所述接收到的数据报文转发给所述被测设备。
测试设备在创建各虚拟设备时,为各虚拟设备分配发送报文的VLAN ID,辅测设备为创建虚拟以太子接口时为每个虚拟以太子接口分配对应的VLAN ID,且在配置时,两个设备上分配的VLAN ID一一对应。
测试设备上的任一虚拟设备通过第二端口发送数据报文时,封装分配的对应VLAN ID,辅测设备根据接收到数据报文封装的VLAN ID获知该报文是通过那个虚拟以太子接口接收到的。
被测设备,进一步用于从N条支路接收辅测设备发送的数据报文,通过与测试设备相连的以太接口转发给测试设备。
被测设备的各支路与同测试设备相连的以太接口桥接在一个桥接组里,因此会通过所述以太接口转发。
测试设备,进一步用于向所述辅测设备发送目的MAC地址为第一端口端创建的虚拟设备的MAC地址,源MAC地址依次为第二端口端创建的N个虚拟设备的MAC地址的N条数据报文,接收所述被测设备发送的数据报文,对所述被测设备进行虚拟以太性能测试。
被测设备,进一步用于通过自身划分的N条支路向所述辅测设备发送超短保活报文。
辅测设备,进一步用于通过自身创建的N条支路向所述被测设备发送相同类型的超短保活报文。
被测设备上虚拟一条开启网管模式后,会发送超短保活报文给网桥设备,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被测设备会通过划分的支路向辅测设备发送超短保活报文,辅测设备也会通过本地划分的各支路,对应地向被测设备回应相同类型的超短保活报文。这样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通过一台支持广域网接口卡的设备代替了大量的网桥设备。
仍然以图1为例,以被测设备和辅测设备支持一个CPOS卡,且该板卡上有一个接口为例来详细说明如何对系统中的各设备进行配置的。
一个接口的CPOS卡最多可划分63条CPOS支路,创建63个虚拟以太接口,并在划分的63条CPOS支路上运行虚拟以太协议,并将接口G0与该63条CPOS支路桥接在一个桥接组里。参见图2,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被测设备配置结构示意图。图2中,将划分的63条CPOS支路与G0桥接在桥接组0中。这种是室外的典型用法,G0与CPOS的支路桥接在一起,当G0收到一个以太报文之后,首先会在DUT上查找MAC表,然后再根据相对应的接口发送出去。
在室外的使用上,被测设备的每一条支路下都要连接一个网桥设备,然后网桥再下联终端设备,本方案所提到的方案就省去了大量的网桥设备,只需要一台同样支持CPOS卡的辅测设备,就可以模拟到大量的网桥设备。参见图3,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辅测设备配置结构示意图。图3中,在辅测设备的CPOS卡上划分63条支路,并创建63个虚拟以太接口,并且依次将63条CPOS支路封装在这63个虚拟以太接口中。在G1端创建63个虚拟以太子接口,将G1.1与第1支路加入到桥接组1,依次类推将G1.63与第63支路加入到桥接组63,这样这台辅测设备就已经模拟到了63个网桥设备。
由于虚拟以太的网管模式,被测设备会与网桥设备之间有超短保活报文交互,所以被测设备的每个支路需要发送与网桥设备相同类型的超短保活报文。
在具体实现时,测试设备可以为测试仪,在测试仪的Port0端创建1个虚拟设备,Port1端创建63个虚拟设备,然后在测试仪上Port0端创建目的MAC地址为Port1端63个虚拟设备的MAC地址的流,源MAC地址为port0端创建的虚拟设备的MAC地址,在Port1端创建目的MAC地址为Port0端虚拟设备的MAC地址,源MAC依次为63个device的MAC地址的流,流量大小可以根据需求调整,这样就达到了模拟市场应用的测试需求。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还提出一种测试虚拟以太性能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上述测试虚拟以太性能的系统,该系统中的所述被测设备和所述辅测设备支持相同类型的广域网接口卡;所述被测设备和所述辅测设备预先分别将支持的任一所述广域网接口卡划分为N条支路,创建N个虚拟以太接口,并依次将所述N条支路封装在所述N个虚拟以太接口中;所述被测设备预先将所述N条支路与本被测设备同所述测试设备相连的以太接口桥接到一个桥接组,所述辅测设备预先在与所述测试设备相连的以太接口上创建N个虚拟以太子接口,并将本地创建的N支路依次与所述N个虚拟以太子接口桥接在N个桥接组里;所述系统中的所述测试设备,预先在与所述被测设备相连的第一端口端创建1个虚拟设备,在与所述辅测设备相连的第二端口端创建N个虚拟设备,并在第一端口端创建目的MAC地址为第二端口端的N个虚拟设备的MAC地址,源MAC地址为本第一端口端创建的虚拟设备的MAC地址的数据报文。被测设备和所述被测设备支持的广域网接口卡为一个或多个;其中,所述广域网接口卡为CPOS卡或CE1卡。当所述广域网接口卡为CPOS卡时,N为不大于63n的自然数,n为CPOS卡上的接口的数量;当所述广域网接口卡为CE1卡时,N为不大于31n的自然数,n为CE1卡上的接口的数量
参见图4,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测试虚拟以太性能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具体步骤为:
步骤401,测试设备向被测设备发送创建的的目的MAC地址为第二端口端N个虚拟设备的MAC地址,源MAC地址为本第一端口端创建的虚拟设备的MAC地址的数据报文。
测试设备发送创建的数据报文时,按预设规则调整所述数据报文的流量大小。
步骤402,被测设备接收到测试设备发送的数据报文时,在本地的MAC地址表中查找对应的出接口,若查找到,通过查找到的出接口转发所述数据报文给所述辅测设备;否则,在同一个桥接组内向辅测设备广播所述接收到的数据报文。
步骤403,辅测设备接收到被测设备发送的数据报文时,根据接收该报文的支路,确定与该支路桥接在同一组的虚拟以太子接口,并通过确定的虚拟以太子接口将所述数据报文转发给测试设备。
步骤404,测试设备接收到辅测设备发送的数据报文,对所述被测设备进行虚拟以太性能测试。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所述测试设备预先在第二端口端创建目的MAC地址为第一端口端创建的虚拟设备的MAC地址,源MAC地址依次为第二端口端创建的N个虚拟设备的MAC地址的数据报文。
测试设备向辅测设备发送目的MAC地址为第一端口端创建的虚拟设备的MAC地址,源MAC地址依次为第二端口端创建的N个虚拟设备的MAC地址的N条数据报文,辅测设备接收到测试设备发送的数据报文时,根据接收各条数据报文的以太子接口,确定与对应以太子接口桥接在同一桥接组的支路,通过对应的支路将所述接收到的数据报文转发给被测设备;被测设备从各条支路接收辅测设备发送的数据报文时,通过与测试设备相连的以太接口转发给测试设备;测试设备接收被测设备发送的数据报文,对被测设备进行虚拟以太性能测试。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被测设备通过自身划分的N条支路向所述辅测设备发送超短保活报文;辅测设备通过自身划分的N条支路向被测设备发送相同类型的超短保活报文。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通过辅测设备模拟N个网桥设备,模拟了被测设备在下联多个网桥设备通过虚拟以太协议通信的一个以太性能,通过对与该辅测设备相连的被测设备进行以太性能的测试,达到对真实环境中被测设备的测试。能够在节约成本的情况下,测试被测设备的虚拟以太性能。
在测试过程中,可以根据预设规则,实际需要调整发送数据报文的流量的大小,一个一口的CPOS接口卡就能模拟63个网桥设备,因此可以根据需要的数量模拟需要的网桥的数量,达到模拟市场应用的测试需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测试虚拟以太性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测试设备、被测设备和辅测设备;
所述被测设备和所述辅测设备支持相同类型的广域网接口卡,预先分别将设备支持的任一所述广域网接口卡划分为N条支路,创建N个虚拟以太接口,并依次将所述N条支路封装在所述N个虚拟以太接口中;所述被测设备将所述N条支路与本被测设备同所述测试设备相连的以太接口桥接到一个桥接组,所述辅测设备在与所述测试设备相连的虚拟以太接口上创建N个虚拟以太子接口,并将本地创建的N支路依次与所述N个虚拟以太子接口桥接在N个桥接组里;所述测试设备,在与所述被测设备相连的第一端口端创建1个虚拟设备,在与所述辅测设备相连的第二端口端创建N个虚拟设备,并在第一端口端创建目的媒质访问控制MAC地址为第二端口端的N个虚拟设备的MAC地址,源MAC地址为本第一端口端创建的虚拟设备的MAC地址的数据报文;
所述被测设备,用于接收到所述测试设备发送的数据报文时,在本地的MAC地址表中查找对应的出接口,若查找到,通过查找到的出接口转发所述数据报文;否则,在同一个桥接组中广播所述接收到的数据报文;
所述辅测设备,用于接收到所述被测设备发送的数据报文时,根据接收该数据报文的支路,确定与该支路桥接在同一组的虚拟以太子接口,并通过确定的虚拟以太子接口将所述数据报文转发给所述测试设备;
所述测试设备,用于通过向所述被测设备发送创建的目的MAC地址为第二端口端N个虚拟设备的MAC地址,源MAC地址为本第一端口端创建的虚拟设备的MAC地址的数据报文,接收所述辅测设备发送的数据报文,对所述被测设备进行虚拟以太性能测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设备,进一步在第二端口端创建目的MAC地址为第一端口端创建的虚拟设备的MAC地址,源MAC地址依次为第二端口端创建的N个虚拟设备的MAC地址的数据报文;
所述辅测设备,进一步用于接收到所述测试设备发送的数据报文,根据接收的数据报文的以太子接口,确定与对应以太子接口桥接在同一桥接组的支路,通过对应的支路将所述接收到的数据报文转发给所述被测设备;
所述被测设备,进一步用于接收所述辅测设备发送的数据报文,并通过与所述测试设备相连的以太接口转发给所述测试设备;
所述测试设备,进一步用于向所述辅测设备发送目的MAC地址为第一端口端创建的虚拟设备的MAC地址,源MAC地址依次为第二端口端创建的N个虚拟设备的MAC地址的N条数据报文,接收所述被测设备发送的数据报文,对所述被测设备进行虚拟以太性能测试。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测设备和所述被测设备支持的广域网接口卡为一个或多个;其中,所述广域网接口卡为CPOS卡或CE1卡;当所述广域网接口卡为CPOS卡时,N为不大于63n的自然数,n为CPOS卡上的接口的数量;当所述广域网接口卡为CE1卡时,N为不大于31n的自然数,n为CE1卡上的接口的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试设备发送创建的报文时,按预设规则调整所述数据报文的流量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测设备,进一步用于通过自身划分的N条支路向所述辅测设备发送超短保活报文;
所述辅测设备,进一步用于通过自身划分的N条支路向所述被测设备发送相同类型的超短保活报文。
6.一种测试虚拟以太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所述系统中的所述被测设备和所述辅测设备支持相同类型的广域网接口卡;所述被测设备和所述辅测设备预先分别将支持的任一所述广域网接口卡划分为N条支路,创建N个虚拟以太接口,并依次将所述N条支路封装在所述N个虚拟以太接口中;所述被测设备预先将所述N条支路与本被测设备同所述测试设备相连的以太接口桥接到一个桥接组,所述辅测设备预先在与所述测试设备相连的虚拟以太接口上创建N个虚拟以太子接口,并将本地创建的N支路依次与所述N个虚拟以太子接口桥接在N个桥接组里;其中,N为不大于63n的自然数,n为广域网接口卡上的接口的数量;所述系统中的所述测试设备,预先在与所述被测设备相连的第一端口端创建1个虚拟设备,在与所述辅测设备相连的第二端口端创建N个虚拟设备,并在第一端口端创建目的媒质访问控制MAC地址为第二端口端的N个虚拟设备的MAC地址,源MAC地址为本第一端口端创建的虚拟设备的MAC地址的数据报文;该方法包括:
所述测试设备向所述被测设备发送创建的目的MAC地址为第二端口端N个虚拟设备的MAC地址,源MAC地址为本第一端口端创建的虚拟设备的MAC地址的数据报文,所述被测设备接收到所述测试设备发送的数据报文时,在本地的MAC地址表中查找对应的出接口,若查找到,通过查找到的出接口转发所述数据报文给所述辅测设备;否则,在同一个桥接组中向所述辅测设备广播所述接收到的数据报文;所述辅测设备接收到所述被测设备发送的数据报文时,根据接收该报文的支路,确定与该支路桥接在同一组的虚拟以太子接口,并通过确定的虚拟以太子接口将所述数据报文转发给所述测试设备;所述测试设备接收所述辅测设备发送的数据报文,对所述被测设备进行虚拟以太性能测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所述测试设备预先在第二端口端创建目的MAC地址为第一端口端创建的虚拟设备的MAC地址,源MAC地址依次为第二端口端创建的N个虚拟设备的MAC地址的数据报文;
所述测试设备向所述辅测设备发送目的MAC地址为第一端口端创建的虚拟设备的MAC地址,源MAC地址依次为第二端口端创建的N个虚拟设备的MAC地址的N条数据报文,所述辅测设备接收到所述测试设备发送的数据报文时,根据接收各条数据报文的以太子接口,确定与对应以太子接口桥接在同一桥接组的支路,通过对应的支路将所述接收到的数据报文转发给所述被测设备;所述被测设备从各条支路接收所述辅测设备发送的数据报文时,通过与所述测试设备相连的以太接口转发给所述测试设备;所述测试设备接收所述被测设备发送的数据报文,对所述被测设备进行虚拟以太性能测试。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测设备和所述被测设备支持的广域网接口卡为一个或多个;其中,所述广域网接口卡为CPOS卡或CE1卡;当所述广域网接口卡为CPOS卡时,N为不大于63n的自然数,n为CPOS卡上的接口的数量;当所述广域网接口卡为CE1卡时,N为不大于31n的自然数,n为CE1卡上的接口的数量。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设备发送创建的数据报文时,按预设规则调整所述数据报文的流量大小。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被测设备通过自身划分的N条支路向所述辅测设备发送超短保活报文;
所述辅测设备通过自身划分的N条支路向所述被测设备发送相同类型的超短保活报文。
CN201210415456.5A 2012-10-26 2012-10-26 一种测试虚拟以太性能的系统和方法 Active CN1028827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15456.5A CN102882734B (zh) 2012-10-26 2012-10-26 一种测试虚拟以太性能的系统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15456.5A CN102882734B (zh) 2012-10-26 2012-10-26 一种测试虚拟以太性能的系统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82734A true CN102882734A (zh) 2013-01-16
CN102882734B CN102882734B (zh) 2015-09-23

Family

ID=474838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15456.5A Active CN102882734B (zh) 2012-10-26 2012-10-26 一种测试虚拟以太性能的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82734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95592A (zh) * 2013-11-29 2014-02-19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广域网接口协议一致性的方法及系统
CN103763214A (zh) * 2014-01-10 2014-04-30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芯片队列压缩验证方法
CN106850347A (zh) * 2017-01-25 2017-06-13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纵向虚拟化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0971475A (zh) * 2018-09-28 2020-04-07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端口转发测试方法、测试系统构建方法及辅测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63556A (en) * 1993-06-23 1999-10-05 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 Device for partitioning ports of a bridge into groups of different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s
CN1522007A (zh) * 2003-01-28 2004-08-18 ��Ϊ�������޹�˾ 数字传送网上不同的数据帧接入和传送的系统和方法
CN101136784A (zh) * 2006-08-31 2008-03-05 环达电脑(上海)有限公司 网络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0502354C (zh) * 2005-07-29 2009-06-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vlan的数据报文传输方法和以太网桥设备
CN101540703A (zh) * 2009-04-29 2009-09-23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配置测试异步传输模式点到多点接口环境的方法及系统
US20100121910A1 (en) * 2007-09-28 2010-05-13 Nexg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Data Using Traffic Distribution for Each Line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Connected by Virtual Interfac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63556A (en) * 1993-06-23 1999-10-05 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 Device for partitioning ports of a bridge into groups of different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s
CN1522007A (zh) * 2003-01-28 2004-08-18 ��Ϊ�������޹�˾ 数字传送网上不同的数据帧接入和传送的系统和方法
CN100502354C (zh) * 2005-07-29 2009-06-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vlan的数据报文传输方法和以太网桥设备
CN101136784A (zh) * 2006-08-31 2008-03-05 环达电脑(上海)有限公司 网络测试装置及方法
US20100121910A1 (en) * 2007-09-28 2010-05-13 Nexg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Data Using Traffic Distribution for Each Line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Connected by Virtual Interface
CN101540703A (zh) * 2009-04-29 2009-09-23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配置测试异步传输模式点到多点接口环境的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瑞雪: "《数字化变电站网络性能的测试方法研究》", 《计算机应用》, 10 July 2012 (2012-07-10)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95592A (zh) * 2013-11-29 2014-02-19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广域网接口协议一致性的方法及系统
CN103595592B (zh) * 2013-11-29 2017-01-18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广域网接口协议一致性的方法及系统
CN103763214A (zh) * 2014-01-10 2014-04-30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芯片队列压缩验证方法
CN103763214B (zh) * 2014-01-10 2017-11-14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芯片队列压缩验证方法
CN106850347A (zh) * 2017-01-25 2017-06-13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纵向虚拟化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6850347B (zh) * 2017-01-25 2019-09-13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纵向虚拟化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0971475A (zh) * 2018-09-28 2020-04-07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端口转发测试方法、测试系统构建方法及辅测设备
CN110971475B (zh) * 2018-09-28 2022-05-17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端口转发测试方法、测试系统构建方法及辅测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82734B (zh) 2015-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72291B (zh) 网络设备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1917305A (zh) 自动化测试中拓扑自动检查方法以及自动化测试系统
CN101945043A (zh) 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拓扑发现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05553885B (zh) 一种fc交换机优先级测试方法
CN102882734B (zh) 一种测试虚拟以太性能的系统和方法
CN103618645A (zh) 智能模拟复杂网络环境的测试系统及其方法
CN104301311B (zh) Dns过滤网络数据内容的方法及设备
CN103139017B (zh) 一种网络设备的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2480420A (zh) 报文发送方法以及报文接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094091B (zh) 一种智能变电站站控层网络配置校验方法和系统
CN105577273A (zh) 一种批量测试onu数据转发功能的方法
CN103209103A (zh) 网络设备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7547346A (zh)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4506396B (zh) 设备全端口Full Mesh性能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1330411B (zh) 一种模拟大规模网络拓扑的方法和系统
CN105391601A (zh) 一种网管设备的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3684925A (zh) 一种基于仿真终端的性能测试方法
CN106878095A (zh) 一种基于想定分布式仿真的网络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05338131B (zh) 一种dhcp服务器地址池容量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CN205265717U (zh) 路由器通用测试夹具
CN113162816B (zh) 一种交换机OSPFv3协议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
CN106301446A (zh) 战术电台组网调试与训练平台
CN106452883A (zh) 空间信息网络天基试验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6034049A (zh) 一种模拟域名注册局测试系统的方法和装置
CN105262628A (zh) 基于多运营商链路共享的校园宿舍网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610041 15-24 floor, 1 1 Tianfu street, Chengdu high tech Zone, Sichuan

Patentee after: MAIP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610041 Sichuan city of Chengdu province high tech Zone nine Hing Road No. 16 building, Maipu

Patentee before: MAIP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610041 nine Xing Xing Road 16, hi tech Zone, Sichuan, Chengdu

Patentee after: MAIP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610041 15-24 floor, 1 1 Tianfu street, Chengdu high tech Zone, Sichuan

Patentee before: MAIP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