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81079B - 脚踩多密码预警式可异卡控制银行卡 - Google Patents

脚踩多密码预警式可异卡控制银行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81079B
CN102881079B CN201210330077.6A CN201210330077A CN102881079B CN 102881079 B CN102881079 B CN 102881079B CN 201210330077 A CN201210330077 A CN 201210330077A CN 102881079 B CN102881079 B CN 1028810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ssword
code
data
card
bank c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3007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81079A (zh
Inventor
汪风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1033007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8107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810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810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810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8107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脚踩多密码预警式可异卡控制银行卡是利用银行卡磁条和印制的数据进行加密的电子支付凭据,利用银行卡可读写磁道提供的数据表的连接路径变量用以改变密码的生成来源数据进而获得不同的合成电子密码,这种密码是几方数据合成的中文密码或中文,字母,数字组合密码,它同时提供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的应急方案备持卡人选择,以减轻或避免持卡人在这些情况下受到重大损失。

Description

脚踩多密码预警式可异卡控制银行卡
发明内容
三:发明目的:输入的密码相同,服务器存储的密码也尽量不要相同,提高密码组
合数,同时,尽可能降低密码使用的字节数,以减轻数据传输与存储的压力;通过预警密码
以减轻持卡人面临暴力逼问密码时的财产损失,有限保护持卡人的人身安全;通过限制功能密码以保证用户密码泄漏后持卡人少受或不受损失;通过背面密码阻止他人利用银行或持卡人向单位等提供的信息复制银行卡;通过脚踩开关以保证持卡人输入密码后遇到危急情况即强行退出交易页面,利用银行卡的卡主身份证号码一致对其他的银行卡进行部分功能操作。
四: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的银行卡同属于磁卡,它把银行卡当成动态数据库
与静态数据库存贮介质,动态数据就是银行卡读写磁道里的数据,它的改写受服务器端控
制,这些动态数据就是连接银联终端设备的银行卡程序中部分数据表的变量数据,这些数据表的数据参与密码合成,不能改写的数据都是静态数据,技术方案的硬件设计部分如下:
此段删除。
此段删除。
此段删除。
密码越复杂越难破解,本设计中有719,718,717,,62,59,53 等设计标准,它们是基于唯一性与有限重合性考虑的,而在数据传输与空间占用方面,目前的6 位数字的一种MD5 密码为16 字节,本处的密码字节数为51 字节,包括三部分,用户密码和背面密码各22 字节(11 个中文) 预警密码7 字节,限制功能密码不会同步发送,加之账号等算约40 字节,大约90 字节左右,应该对网速不会有明显的影响,而现有的照此计算是56 字节,在存贮方面,按20 亿张银行卡计算,多出的数据库存贮空间为55*2*10的9次方,大约110G,这对现在的大容量硬盘来说是不成问题的,就密码来说,假如只采用用户密码和背面密码到转换成10 进制这一步,然后利用MD5 之类的加密,其密码组合数也有大约4 乘以10的57 次方之多,出现同密码的机会非常小,而这种设计没有增加持卡人的任何记忆负担。
 此段删除。

Claims (7)

1.一种具有脚踩开关的具有多个密码的可异卡控制的可报警的银行卡,其特征是:
脚踩多密码预警式可异卡控制银行卡与现有的银行卡同属于磁卡,它把银行卡当成动态数据库与静态数据库存贮介质,动态数据就是银行卡读写磁道里的数据,它的改写受服务器端控制,这些动态数据就是连接银联终端设备的银行卡程序中部分数据表的变量数据,这些数据表的数据参与密码合成,不能改写的数据都是静态数据,技术方案的硬件设计部分如下:
① :在银行卡第一或第二磁道写入几组随机的相同长度的二进制字符串,它们和输入的6 位密码加载后合成用户密码,
② :在银行卡背面印制类似即开型彩票的背面密码,它们是几组相同长度的随机的1和0 数据,也可以采用二维码,条形码等计算机能够扫描的符号;
③ :在银行卡正面印制一排排随机排布的5 位一组的英文大小写字母和阿拉伯数字,它们是限制功能密码辅助记忆字符,
④ :在银行卡第三磁道存储以下动态数据:
A :数据表的连接路径变量B,取值只能是有效值;
B :预警密码控制值,取值只能是1 到密码的位数,目前的取值就是1 到6 ;
C :密码加载码的连接ID 值,取值只能是有效值,它们之间用逗号分开;
D :背面密码的密码排列控制码和多功能码;
⑤ :柜员机接上一个脚踩开关,此开关接通,系统才能正常工作,一旦断开,系统即强行断开链接页面,为了安全,脚踩开关在接通状态下不允许插卡,且有相关页面提示,软件部分设计如下:
合成电子密码就是原始数据至少由两方提供,并利用一定的编程规则将这几方数据合成为新数据的密码,而且几种密码在合成中须使用公用数据和私有数据,本卡具体就是由持卡人,银行卡和银联终端提供原始数据,银联终端数据的连接变量都是由银行卡可读写磁道提供;银联终端设备等存贮一定数量的数据表,它们在同一数据库下,数据表名称形式AB,如果A 相同而B 不相同,A 为数据表主名称,B 为阿拉伯数字序号,就表示它们为同一类型数据表,数据结构包括字段和数据类型都相同,只有数据不同,具体是指中文五位码表,转码表和密码排列控制表,举例sql 语句select*from chinese_FiveCodeB表示链接到中文五位码表,chinese_FiveCode 就是数据表名称形式的A,假如银行卡对应的此数据B 为7,就是链接到表名为chinese_FiveCode7 的中文五位码表,转码表和密码排列控制表的连接原理也是一样,程序据此连接到指定的数据表,用户密码,背面密码和限制功能密码在合成各自的合成电子密码时采用同一个转码表和密码排列控制表,但是密码加载码表只有一个,它们在连接密码加载码时是指明密码加载码数据的连接ID 号,而中文五位码表是私有连接;可以改写它们修改密码,这些数据合成密码时采用大致相似的步骤,都是先连接密码加载码,把密码加载码利用一定的函数和编程规则和密码凭据进行处理,将结果进行转码,再利用一定的规则校验,重新排列,最后转换成中文,但预警密码是组合密码;背面密码只能在柜员机完成初始化,而限制功能密码和磁条卡号可以在银行柜台或柜员机上完成初始化,这三种数据完成初始化后银行卡才能正常使用;用户密码,限制功能密码和背面密码修改密码时有制约,几张银行卡的卡主身份证号码一致时,可以利用一张卡在柜员机对另外一张卡完成部分功能的操作。虽然各种数据表可以自由设计,但是,程序设计完成后,所有的数据表及数据以及合成规则在所有的终端是完全一样的。。
2.依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银行卡,其所述的合成电子密码的特征是:
合成电子密码的合成要遵循几个基本原则,一就是要尽量减轻持卡人的记忆负担,二就是要具备不用修改持卡人记忆的部分,通过修改其他的存贮介质中的数据也能达到修改密码的目的,三就是至少由一方提供的数据不能太简单,四就是要尽量减轻密码数据占据的字节数,具体合成过程如下,
① :先将用户密码,限制功能密码和背面密码的6 组,5 组和6 组数据都分别除以13,将余数加1,分别获得6 个,5 个和6 个1 到13 的数字;
② :这三种密码的密码加载码的连接ID 号都是相同的,限制功能密码这一步只取前5个;
③ :在函数substring(expression,start,length) 中,expression 就是表示密码加载码,start 的值就是第1 步获得的结果,length 统一规定为5 的倍数,这里设定为10,这样,就截取了10 个数字,5 位一组,所有的密码加载码都执行加载,分别获得6 组,5 组和5 组这
样的10 个数字,因为有一个例外,就是背面密码的第6 组截取时length 设定为5,强化反破解效果;
④ :将限制功能密码的10 位输入数除以99998,得到一个0 到99997 的余数,与多功能码相加,获得新的五位码,它们相加时是各位分别相加,结果≥ 10 的,就减10 ;
⑤ :将输入密码剔除预警密码那一位,获得一个五位数,与多功能码相加,获得新的五位码,它们相加时是各位分别相加,结果≥ 10 的,就减10 ;
⑥ :将所有的五位码都除以转码控制最大值加1,余数为几,就从该余数对应的转码控制值控制转码规则进行转码,但是,在第3 步截取的字符串为10 位时,是分成的两组五位码除以转码控制最大值加1 的余数互相控制进行转码,为了强化反逆推效果,可以多转码几次,
⑦ :将用户密码中的预警密码剔除出来,把第4,5 步获得的五位码经过第6 步转换后分别作为限制功能密码和用户密码的第6 组数据进行排列。
⑧ :预警密码是将输入密码剔除预警密码后加上53 分别除以62,59,53,将转码后的第2 组密码分别除以62,59,都取余数,就按照干支,数字与字母转换表对应的字母或数字存贮,第1 组加预警密码后转换成中文,这样获得6 位数字,字母和中文的组合密码,输入密码剔除预警密码除以717,余数为几,就从密码排列控制表的相对应的排列规则进行重新排序,预警密码排序后就是最终密码,
⑨ :将背面密码的排列控制码和多功能码加718 除以719,余数为几,就从密码排列控制表的相对应的排列规则进行重新排序,用户密码则是将输入密码剔除预警密码后作为对应的密码排列控制码,也是加718 除以719,其他的规则是一样的,限制功能密码,用户密码和背面密码都是11 组五位码,将一六组,二七组,三八组,四九组,五十组和十一组重定义为一二三四五六组,将对应的密码排列控制码加718 除以718,余数为几,就从密码排列控制表的相对应的排列规则进行二次重新排序,
⑩ :将用户密码和背面密码的6 组数据都分别与第8 步经过重新排布的相对应的第1,3,5,7,9,11 的五位码相加,获得新的五位码,它们相加时是各位分别相加,结果≥ 10 的,就减10,限制功能密码则是与干支关联,干支的五位码查中文五位码表,再分别与第8 步经过重新排布的相对应的第1 到10 位的五位码相加,获得新的五位码,这一步校验是因为执行加载时,用户密码,限制功能密码和背面密码都变成了1 到13 的数,有可能存在同密码漏洞;利用中文五位码表,将所有的五位码转换成对应的中文,并把结果发送到银联服务器。我们其实还可以利用left,right 之类的函数进行合成,但是,不论是哪种合成,一定得保证合成密码的复杂性与唯一性和几种密码之间的数据关联性以防破解。
这其中提到的转码以及各种数据表及相关术语如下:
① :在限制功能密码和预警密码的合成过程中,存在干支,数字与大小写字母的转换,在预警密码中,0 的序号是0,I 的序号是61,其他数字与大小写字母组合就是从1 到60,和干支对应,干支只在限制功能密码中使用,干支,数字与字母转换表数据是不变的,
② :转码表:待转码的每个数字作为数字本位码,它们转码时都可以为隔奇码,循环码与补奇码,转码规则和转码控制值对照表就是转码表;
③ :数字的本位码,隔奇码,补奇码,循环码定义如下:
数字本位码:0,1,2,3,4,5,6,7,8,9 分别是数字0,1,2,3,4,5,6,7,8,9 的本位码;
A :补奇码:数字本位码加该本位码的后一位奇数就是此数字的补奇码,结果> 10 的,就减10,结果为20,记为0,转码记为A ;
B :隔奇码:数字本位码加该本位码后的第二个奇数就是该数字的隔奇码,结果≥ 10 或> 20 的,就减10 或20,转码记为B ;
C :循环码:数字本位码加8 就是该数字的循环码,结果≥ 10 的,就减10,转码记为C ;这种定义规则在于所有数字的本位码,隔奇码,补奇码,循环码都是不相同的,也就是不管执行何种转码规则,一个基本原理就是转码后每一个数值都不能和原数值相同;
④ :密码加载码表:原始密码是和一定长度的字符段利用一定的编程规则进行加密的,这种字符段就是密码加载码,密码加载码和其ID 号对照表就是密码加载码表,
⑤ :密码排列控制表,经过转码加密后的密码的排列次序是与原始密码的排列次序一致的,合成过程中改变密码排列次序的表就是密码排列控制表,
⑥ :中文五位码表,抽取10 万个中文字符,进行00000 到99999 编号,这种中文字符和五位编号对照表就是中文五位码表,这个表的基本原则是中文和编号是互相唯一对应的关系,中文五位码表所有的表采用的10 万个中文都是相同的,不同的表只是中文与编号不同,表1,表2,表5 都有0 编号,表6 有00000,这是为适应取余函数MOD,表4 也从0 开始。
3.依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银行卡,其所述的用户密码的特征是:
开卡时,系统会随机生成6 组25 位二进制数据写入银行卡第一磁道或第二磁道,只是程序设计随机二进制字符串时要保证不出现连续0 和1 或01 或10 排列,最高只允许为截取字符段的长度,本设计中为≤ 16,持卡人输入密码,系统就会依据该密码与这六组二进制数据进行合成,合成时是依据密码字符的先后位置与6 组数据一一合成的,一种方法就是利用函数substring(expression,start,length) 截取字符串,其中,expression 值就是25 位二进制数据,start 值就是对应的输入密码值加1,length 这里设为16 ;转换成十进制之后为0 到65535, 二进制的16 位最大数1111111111111111 就是十进制的65535,他们对应的五位码是00000 到65535,这样就获得了6 组00000 到65535 之间的五位码,也就是用户密码。
4.依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银行卡,其所述的背面密码的特征是:
背面密码是一种二进制密码,它是一种强制密码,也就是第一次使用时,持卡人必须刮开漆膜,在柜员机上完成初始化后银行卡才能正常使用,背面密码是把扫描的6 组16 位1和0 数据作为二进制数据转换成6 组00000 到65535 的十进制数据的五位码。
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行卡,其所述的预警密码的特征是:
输入密码由预警密码控制值指定的那一位错误而其他全部正确进入的页面模式就是预警模式,指定的这一位就是预警密码,所有的输入密码都有9 个预警密码,预警密码是一位比较特殊的用户密码,但是,由输入密码转换成用户密码以及利用密码加载码合成时,预警密码和其他五位密码都是利用输入密码字符的先后位置合成的,只是合成后是单独存贮的,而其他五位是将合成结果进行合并后存贮的,系统检测到其他五位的合成结果相同而预警密码不符,即进入预警模式,这种模式的前台页面与正常模式一模一样,只是此模式下的可交易金额是由持卡人设定的而非持卡人真实的存款数,并且这个设定的存款数最好不要低于500 元,而且最好带两位尾数比方说534.23 元,不允许透支的银行卡,在实际存款数低于设定数时,预警模式显示的为实际存款数,在这个模式下,系统会偷偷接通附近的派出所报警系统,如果持卡人滥用预警模式,可能遭到相应处罚,它的后台页面是不同的,持卡人可以说任意一个预警密码,进入预警模式后,再输入别的预警密码和正确的原密码,其结果都是密码错误,也就是和正常模式一样,预警模式只有通过银行柜台才会解除锁定,恢复正常使用,预警密码需要设定生效,也就是没有缺省模式,预警密码可以适用现在的银行卡,原理也是一样,只是,一位数字加密可能存在困难。
6.依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银行卡,其所述的限制功能密码及限制功能的特征是:
本卡有两个密码需要记忆,为了防止持卡人记忆困难,将输入密码和限制功能密码使用同一个密码引发新的安全问题,所以限制功能密码设置了辅助记忆字符,它是由五位英文大小写字母和数字组成,持卡人可以采用记忆横向或竖向的5 个或是从右往左等适合自己的记忆方式,限制功能密码辅助记忆字符最好印制成与短边平行,卡号两边各印两排,印制25 排没有问题,将其他标示移到银行卡背面,在柜员机旁边张贴英文大小写字母对应的两位阿拉伯数字,将英文大小写字母转换成数字完成键盘输入,只是有几点要注意,
① :密码组合中最少要有2 个字母,② :英文的大小写看起来很相似的K,S,O 等小写之间划上一横杠以区分,③ :0 与O,I 与1 不好区分,将0 与I 舍弃不用,④ :输入时,数字1 到9 分别输入01 到09,而字母就是从10 到60,这60 个字符与60 干支一一对应,合成电子密码第10 步有一项就是把限制功能密码转换成五组干支,也就是10 个中文,持卡人也可以不采用辅助记忆,限制功能只有输入正确的用户密码之后才能打开登录页面,它只有更改限制功能时需要提供,限制功能密码是一种强制密码,开卡后,可以在柜员机上或银行柜台完成初始化,限制功能的缺省模式是不限制,持卡人不设定此密码时,使用缺省密码1010101010(AAAAA),
限制功能对下述事项进行限制或取消限制,它可以控制其中的一项或多项:
① :转账是否需要提供密码,是否支持简单输入转账,修改简单输入转账的账号;转账选择提供密码的,这个密码的提供有一个有效时间,也就是转账接受方必须在一定的时间之内提供正确的密码,否则,该笔交易将被取消,转出方可以在有效期内插卡查询该笔交易的密码,转出方可以利用密码避免过后醒悟的受骗转账或过后觉得不好或没有必要的转账,转出方不提供密码导致的交易取消依旧要扣除交易费,持卡人选择简单输入转账时,可以选择经常转账的几个账号,输入简单账号后,系统会显示详细的账号,这几个账号无论持卡人选择转账是否需要提供密码,它们都不需要提供密码,
② :月交易总额限制或不限制,月交易总额的数值修改;月交易总额的时间设定是由系统统一设定的,也就是从阳历每月第一日的0:00 开始到月尾的24:00 结束,并不需要每张卡都设定,并且,月交易总额不叠加,也就是上月未交易完毕的余额不会叠加到下月使用,持卡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开支情况,设置一个有一定的盈余量的合理的交易总额,
③ :银行卡交易地点限制或取消限制,修改限制地点;把全国的柜员机进行省,市分类编号,持卡人可以设定限制省或市,最高可设置四个,经过限制后只能在设定区域的柜员机上完成交易,
④ :限制功能密码的异卡控制的允许或拒绝,
上述限制功能的限制或取消限制可以利用一个布尔数据进行控制,
⑤修改密码,修改密码只限本卡修改,由于限制功能密码是印制在银行卡上面的,所以限制功能密码连续两次输入错误,就会被锁定,限制功能被锁定不会影响到用户密码控制的功能。
7.依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银行卡,其所述的异卡控制的特征是:
① :持卡人利用与遗失的银行卡的卡主身份证号码相同的其他银行卡,在柜员机上输入密码,选择资金冻结,此时,除这张插入的银行卡外,其他的该身份证号码对应的全部银行卡资金均被冻结,假如有一张卡正在别的柜员机上进行交易,也会强行退出,将剩余资金冻结,选择资金冻结后,会弹出子窗口,显示该身份证号码对应的所有银行卡资料,包括开户银行,卡号等,但不能显示资金,持卡人输入遗失的银行卡对应的序列号,则该银行卡资金会自动冻结24 小时或者第二天通过柜台挂失,假如冻结的银行卡近期有资金变动,还会提醒,其他没有选择的银行卡资金则自动解冻,假如持卡人有效的身份证件遗失而无法挂失时,则选择无证件冻结,无证件冻结的银行卡资金无法自动解冻,银行方面亦无法解冻,持卡人重新办理了有关身份证件后,必须先取消无证件冻结,再利用身份证件进行挂失,这个功能可以适用现在的银行卡,原理也是一样,
② :持卡人具备两张或以上的卡主身份证号码一致的银行卡,限制功能可以互相限制,原理是,先将被限制的卡进入限制功能修改页面,设定允许异卡控制,这样,本卡不再可以修改其他限制功能的数据,再插入控制的银行卡,输入用户密码和限制功能密码后,选择控制我的其他银行卡,弹出持卡人的其他银行卡卡号,选择要控制的银行卡序列号即可,假如被控制的银行卡没有授权,就拒绝控制,但是一旦控制成功,只有控制银行卡选择放弃控制或者控制银行卡已经挂失,才可以选择本卡控制,这个功能也可以适用于只有一个密码的银行卡,就是进入操作页面后,多了一个限制功能选项,其他操作都是一样的,只是有一点不同,就是本卡只有允许和拒绝其他的银行卡控制选项,限制功能只能针对别的银行卡,只有一个密码的银行卡只能实现异卡控制限制功能。
CN201210330077.6A 2012-08-28 2012-08-28 脚踩多密码预警式可异卡控制银行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810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30077.6A CN102881079B (zh) 2012-08-28 2012-08-28 脚踩多密码预警式可异卡控制银行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30077.6A CN102881079B (zh) 2012-08-28 2012-08-28 脚踩多密码预警式可异卡控制银行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81079A CN102881079A (zh) 2013-01-16
CN102881079B true CN102881079B (zh) 2015-04-22

Family

ID=47482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30077.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81079B (zh) 2012-08-28 2012-08-28 脚踩多密码预警式可异卡控制银行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810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79936A (zh) * 2013-05-01 2014-03-26 汪风珍 带异卡控制功能的银行卡
CN103679935A (zh) * 2013-05-01 2014-03-26 汪风珍 终端合成密码
CN103632439B (zh) * 2013-05-01 2016-09-28 汪风珍 带预警功能的银行卡系统
CN103714626B (zh) * 2013-05-01 2017-09-08 汪风珍 多密码预警式可异卡控制银行卡
CN103632297B (zh) * 2013-05-01 2017-01-18 汪风珍 一种银行卡的初始化方法
CN106161006B8 (zh) * 2015-04-06 2022-07-08 杨艺 一种数字加密算法
CN109102381B (zh) * 2018-07-17 2021-12-24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账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3809A (zh) * 2003-09-08 2004-08-25 赵忠华 可变密码身份验证技术
CN101561714A (zh) * 2009-06-01 2009-10-21 臧永学 组群式密码输入法
CN101604366A (zh) * 2009-07-13 2009-12-16 中山爱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密码分割式动态验证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3809A (zh) * 2003-09-08 2004-08-25 赵忠华 可变密码身份验证技术
CN101561714A (zh) * 2009-06-01 2009-10-21 臧永学 组群式密码输入法
CN101604366A (zh) * 2009-07-13 2009-12-16 中山爱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密码分割式动态验证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81079A (zh) 2013-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81079B (zh) 脚踩多密码预警式可异卡控制银行卡
CN103714626B (zh) 多密码预警式可异卡控制银行卡
CN108288157A (zh) 一种基于金融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管理方法
Kuhn et al. Rethinking 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
CN102033901B (zh) 一种公民信息管理和服务系统
CA1124864A (en) Cryptographic architecture for use with a high security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system
US20190318103A1 (en) Secure initiation and transfer of a cryptographic database and/or a cryptographic unit
CN101908120B (zh) 在单个智能卡上实现多合一卡功能的方法
JPH06501324A (ja) スマートカード妥当性検証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12100635B (zh) 基于智能合约与工作流架构的执法返还系统及方法
CN106909852B (zh) 基于三重md5加密算法的智能合约加密方法及装置
Schaumüller-Bichl IC-Cards in High-Security Applications
CN109272311A (zh) 一种基于数字钱包的跨链逻辑系统
CN109889343A (zh) 电子发票流转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3779624A (zh) 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隐私数据分享方法
CN103295053B (zh) 多密码预警式内存锁银行卡
Chhabra et al. An overview of blockchain technology and comparison between various cryptocurrencies
CN112507025A (zh) 一种多链异构的方法
CN105989309A (zh) 一种密码
KR102618815B1 (ko) 블록체인 시스템을 이용한 프로젝트 정보 관리 수단
Qiao et al. Inventory financing model based on blockchain technology
CN103679936A (zh) 带异卡控制功能的银行卡
Barde Blockchain and Cryptocurrencies: Techniques, Applications, and Challenges
US20100217708A1 (en) Superior identification system using numbers
Lukina et al. Electronic payment systems and blockchain as a constituent par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2

Termination date: 2016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