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77838B - 电气动力短节 - Google Patents

电气动力短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77838B
CN102877838B CN201110196684.3A CN201110196684A CN102877838B CN 102877838 B CN102877838 B CN 102877838B CN 201110196684 A CN201110196684 A CN 201110196684A CN 102877838 B CN102877838 B CN 1028778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age
fixed
sheath
electrical power
pede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9668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77838A (zh
Inventor
宇星
单代伟
姚宇翔
夏宏克
姜红喜
胡晓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Honghua Petroleum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Honghua Petroleum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Honghua Petroleum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Honghua Petroleum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19668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7783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778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778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778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778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Laying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utside (AREA)

Abstract

一种流体通过的电气动力短节,包括上接头、套筒、设置于所述套筒内的信号处理器、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所述套筒与所述上接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和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分别与缆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固定于所述上接头上;所述信号处理器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和所述第二连接装置连通。上述电气动力短节的第一连接装置通过缆线连接到地面,第二连接装置通过缆线连接到井下,从而实现地面和井下的信号连通,建立连接地面和井下的信息通道。

Description

电气动力短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井下工具,尤其涉及一种井下工具的电气动力短节。
背景技术
钻井技术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而井下工具是保障其安全高效工作的关键部件。为了能够更准确、及时的控制井下工具,必须建立地面和井下的动力和信息通道,以便于能够实时精确的了解井底的情况。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连接地面和井下的信息通道的电气动力短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连接地面和井下的信息通道的电气动力短节。
一种流体通过的电气动力短节,包括上接头、套筒、设置于所述套筒内的信号处理器、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所述套筒与所述上接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和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分别与缆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装置与所述上接头连接;所述信号处理器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和所述第二连接装置连通。
所述电气动力短节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套筒内的吊座,所述吊座为筒状,其侧壁上开设有所述流体通过的通孔,所述吊座连接所述上接头和所述第一连接装置。
所述电气动力短节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套筒内的护套;所述护套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和所述第二连接装置上;所述信号处理器设置于所述护套内。
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座体、第一插座和第一信号线;所述第一座体为筒状,一端固定于所述吊座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护套上;所述第一信号线设置于所述第一座体内,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插座上,另一端与所述信号处理器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一抵压件,所述第一抵压件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座体上,另一端抵压于所述信号处理器的一端,所述第一抵压件开设有第一信号线通过的通孔。
所述第一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二信号线;所述第一抵压件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通孔连通的穿孔;所述第二信号线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插座上,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抵压件的通孔后,从所述穿孔穿出。
所述护套的一端凸设有凸缘;所述第一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套和至少一个第一卡持件;所述第一固定套固定于所述第一座体外表面上,内表面的一端凸设有第一止挡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卡持件包设于所述护套外表面上,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卡持件外表面上凸设有第二止挡部;所述第二止挡部与所述凸缘相接触,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卡持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套内,所述第一止挡部和所述第二止挡部相接触。
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包括第二座体、第二插座和第三信号线;所述第二座体为筒状,固定于所述护套的另一端;所述第三信号线设置于所述第二座体内,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插座上,另一端与所述信号处理器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包括第二座体、第二插座和第三信号线;所述第二座体为筒状,固定于所述护套上;所述第三信号线设置于所述第二座体内,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插座上,另一端与所述信号处理器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二抵压件,所述第二抵压件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座体和护套之间,另一端抵压于所述信号处理器上,所述第二抵压件开设有所述第三信号线穿过的通孔。
所述第二连接装置还包括第四信号线;所述第二抵压件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通孔连通的穿孔;所述第四信号线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插座上,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抵压件的通孔后,从所述穿孔穿出。
所述护套的一端凸设有凸缘;所述第二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二固定套和至少一个第二卡持件;所述第二固定套固定于所述第二座体外表面上,内表面的一端凸设有第三止挡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卡持件包设于所述护套外表面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卡持件外表面上凸设有第四止挡部;所述第四止挡部与所述凸缘相接触,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卡持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套内,所述第三止挡部与所述第四止挡部相接触。
所述电气动力短节还包括扶正装置;所述扶正装置套设于所述护套的中部,位于所述护套和所述套筒之间;所述扶正装置上开设有所述流体通过的通孔。
所述扶正装置包括扶正套和至少一块扶正橡胶块;所述扶正套套设于所述护套上;所述至少一扶正橡胶块间隔固定在所述护套上,以形成所述流体通过的通孔。
所述护套外表面中部凸设有凸缘;所述扶正装置还包括至少两个卡套;所述两卡套内表面上开设有收容所述凸缘的凹槽,所述两卡套设置于所述扶正套内并包设于所述护套上。
上述电气动力短节的第一连接装置通过缆线连接到地面,第二连接装置通过缆线连接到井下,从而实现地面和井下的信号连通,建立连接地面和井下的信息通道。
附图说明
图1为一较佳实施例电气动力短节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电气动力短节的分解图。
图3为图1中电气动力短节的剖面图。
图4为图3中电气动力短节的IV放大图。
图5为图3中电气动力短节的V放大图。
图6为图3中电气动力短节的VI放大图。
具体实施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电气动力短节20包括壳体211、吊座24、护套25、信号处理器26、第一连接装置27、第二连接装置28和扶正装置29。壳体211包括第一接头21、第二接头22和套筒23。
套筒23中部开设有一通孔231。第一接头21和第二接头22分别固定于套筒23的两端,用以与井下工具的其他短节(图未示)相连接,以形成一供泥浆等流体通过的通道203。第一接头21和第二接头22与套筒23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201,防止通道203内的液体从第一接头21和套筒23以及第二接头22与套筒23之间渗出。第一接头21和第二接头22通过螺钉202锁合于套筒23上。
吊座24为筒状,其侧壁上开设有相对的两通孔241。吊座24的一端螺合于第一接头21内,并通过螺钉202锁合于第一接头21上,另一端通过螺钉202锁合于第一连接装置27上。
护套25为套筒状,其外表面的两端和中间分别设置有凸缘251、253和255。
信号处理器26设置于护套27内,两端分别与信号线连接,用于信号的传输,并接收井底的传输的信号,经处理后返回地面。在本实施方式中,护套25为一电气芯棒。
请同时参阅图4,第一连接装置27设置于护套25的一端,其包括第一座体271、第一插座273、第一信号线274、第二信号线276、第一抵压件275、第一固定套277、两个第一卡持件278和第一挡圈279。
第一座体271亦为套筒状,便于第一信号线274和第二信号线276通过。第一座体271通过螺钉202固定于吊座24上。第一座体271的一端用以收容第一插座273,另一端固定于护套25一端,且第一座体271和护套25之间设置有密封圈201。
第一抵压件275一端固定于第一座体271上,另一端抵压于信号处理器26的一端。第一抵压件275的中部开设有供第一信号线274和第二信号线276通过的通孔2751。第一抵压件275的侧壁上开设有与通孔2751连通的穿孔2753,以便于第一信号线274从第一抵压件275内穿出。
第一信号线274和第二信号线276的一端固定于第一插座273上,第一信号线274的另一端从第一抵压件275的穿孔2753穿出,第二信号线276的另一端与所述信号处理器26连接。
第一固定套277和两个第一卡持件278用于将第一座体271固定于护套25上。第一固定套277螺合于第一座体271的外表面上,其内表面的一端凸设有第一止挡部2771。
两个第一卡持件278外表面上凸设有第二止挡部2781,其包设于护套25的外表面上,第二止挡部2781与凸缘251相接触。两个第一卡持件278设置于第一固定套277内,且第一止挡部2771和第二止挡部2781相接触,且第一固定套277用于螺合于第一座体271上,从而将护套25固定于第一座体271上。
其中一个第一挡圈279卡设于第一座体271和第一抵压件275之间,防止第一抵压件275与第一座体271分离。另一个第一挡圈279卡设于两个第一卡持件278和第一固定套277之间,防止两个第一卡持件278和第一固定套277分离。
组装时,首先,将第一插座273固定第一座体271的一端内,第一抵压件275固定于第一座体271的另一端内,然后,将第一固定套277套设于护套25的一端,再将两个第一抵卡持件278包设于护套25上,并将两个第一卡持件278滑动至第一固定套277内,使得第一止挡部2771和第二止挡部2781相接触,推动第一固定套277带动两个第一卡持件278滑动至与护套25的凸缘251的一端,最后将第一固定套277螺合于第一座体271上,此时,第一连接装置27组装完毕。
请同时参阅图5,第二连接装置28包括第二座体281、第二插座283、第三信号线284、第四信号线286、第二抵压件285、第二固定套287、两个第二卡持件288和第二挡圈289。
第二座体281亦为套筒。第二座体281的一端用以收容第二插座283,另一套设于护套25上,且第二座体281和护套25之间设置有密封圈201。
第二抵压件285设置于护套25内,且一端固定于第二座体281和护套25之间,另一端抵压于信号处理器26的一端。第二抵压件285的中部开设有便于第三信号线284和第四信号线286通过的通孔2851上。第二抵压件285的侧壁上开设有与通孔2851连通的穿孔2853,以便于第三信号线284从第二抵压件285内穿出。
第三信号线284和第四信号线286的一端固定于第二插座283上,第三信号线284的另一端从穿孔2853穿出,第四信号线286另一端与所述信号处理器26连接。
第二固定套287和两个第二卡持件288用于将第二座体281固定于护套25上。第二固定套287螺合于第二座体281的外表面上。第二固定套287内表面的一端凸设有第三止挡部2871。
两个第二卡持件288外表面上凸设有第四止挡部2881,其包设于护套25的外表面上,第四止挡部2881与凸缘255相接触。两个第二卡持件288设置于第一固定套287内,且第三止挡部2871和第四止挡部2881相接触,且第二固定套287用于螺合于第二座体281上,从而将护套25固定于第二座体281上。
第二挡圈289卡设于两个第二卡持件288和第二固定套287之间,防止两个第二卡持件288和第二固定套287分离。
组装时,首先,将第二固定套287套设于护套25的另一端,将两个第二抵卡持件288包设于护套25上,再将两个第二卡持件288滑动至第二固定套287内,使得第三止挡部2871和第四止挡部2881相接触,然后,将第二插座283固定第二座体281的一端内,第二抵压件285设置于护套25内,再将第二座体281套设于护套25上,从而将第二抵压件285的一端固定于第二座体281和护套25之间,最后,推动第二固定套287带动两个第二卡持件288滑动至与护套25凸缘255的一端,最后将第二固定套287螺合于第二座体281上,此时,第二连接装置28组装完毕。
请同时参阅图6,扶正装置29套设于护套25的中部,且其上开设有便于液体通过的通孔291。扶正装置29包括两个包设于护套25外表面上的卡套293、套设于卡套293外表面上的扶正套295、多块扶正橡胶块297和螺钉299。卡套293的内表面上开设有与凸缘253对应的凹槽2931,以收容凸缘253,防止卡套293在护套25的轴向方向上移动。扶正套295套设于卡套293上。多块扶正橡胶块297间隔设置在扶正套295的外表面与外壳23的内表面之间,以形成通孔291,便于泥浆通过。螺钉299用于顺次穿过扶正橡胶块297、扶正套295后锁合于卡套293上,从而将扶正橡胶块297、扶正套295和卡套293固定在一起。
使用时,将缆线一段(图未示)的一端固定于第一连接装置27的第一插座273上,缆线一段的另一端连接地面上的装置;将缆线二段的一端固定于第二连接装置28的第二插座283上,缆线二段的另一端连接井下的设备,通过第一连接装置27和第二连接装置28之间的动力线、光纤线及信号处理器26使得缆线一段和缆线二段之间进行连通,从而使得地面的信号能够传递到井下,井下的信号能够传递到地面。

Claims (12)

1.一种流体通过的电气动力短节,包括上接头、套筒、设置于所述套筒内的信号处理器、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套筒与上接头连接,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分别与缆线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装置与所述上接头连接;所述信号处理器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和所述第二连接装置连通;
所述电气动力短节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套筒内的吊座,所述吊座为筒状,其侧壁上开设有所述流体通过的通孔,所述吊座连接所述上接头和所述第一连接装置;
所述电气动力短节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套筒内的护套;所述护套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和所述第二连接装置上;所述信号处理器设置于所述护套内;
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座体、第一插座和第一信号线;所述第一座体为筒状,一端固定于所述吊座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护套上;所述第一信号线设置于所述第一座体内,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插座上,另一端与所述信号处理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动力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一抵压件,所述第一抵压件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座体上,另一端抵压于所述信号处理器的一端,所述第一抵压件开设有所述第一信号线通过的通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气动力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二信号线;所述第一抵压件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通孔连通的穿孔;所述第二信号线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插座上,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抵压件的通孔后,从所述穿孔穿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动力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的一端凸设有凸缘;所述第一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套和至少一个第一卡持件;所述第一固定套固定于所述第一座体外表面上,内表面的一端凸设有第一止挡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卡持件包设于所述护套外表面上,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卡持件外表面上凸设有第二止挡部;所述第二止挡部与所述凸缘相接触,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卡持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套内,所述第一止挡部和所述第二止挡部相接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动力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包括第二座体、第二插座和第三信号线;所述第二座体为筒状,固定于所述护套的另一端;所述第三信号线设置于所述第二座体内,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插座上,另一端与所述信号处理器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动力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包括第二座体、第二插座和第三信号线;所述第二座体为筒状,固定于所述护套上;所述第三信号线设置于所述第二座体内,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插座上,另一端与所述信号处理器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气动力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二抵压件,所述第二抵压件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座体和所述护套之间,另一端抵压于所述信号处理器上,所述第二抵压件开设有所述第三信号线穿过的通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气动力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装置还包括第四信号线;所述第二抵压件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通孔连通的穿孔;所述第四信号线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插座上,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抵压件的通孔后,从所述穿孔穿出。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气动力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的一端凸设有凸缘;所述第二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二固定套和至少一个第二卡持件;所述第二固定套固定于所述第二座体外表面上,内表面的一端凸设有第三止挡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卡持件包设于所述护套外表面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卡持件外表面上凸设有第四止挡部;所述第四止挡部与所述凸缘相接触,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卡持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套内,所述第三止挡部与所述第四止挡部相接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动力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动力短节还包括扶正装置;所述扶正装置套设于所述护套的中部,位于所述护套和所述套筒之间;所述扶正装置上开设有所述流体通过的通孔。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气动力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正装置包括扶正套和至少一块扶正橡胶块;所述扶正套套设于所述护套上;所述扶正橡胶块间隔固定在所述护套上,以形成所述流体通过的通孔。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气动力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外表面中部凸设有凸缘;所述扶正装置还包括至少两个卡套;所述两卡套内表面上开设有收容所述凸缘的凹槽,所述两卡套设置于所述扶正套内并包设于所述护套上。
CN201110196684.3A 2011-07-14 2011-07-14 电气动力短节 Active CN1028778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96684.3A CN102877838B (zh) 2011-07-14 2011-07-14 电气动力短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96684.3A CN102877838B (zh) 2011-07-14 2011-07-14 电气动力短节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77838A CN102877838A (zh) 2013-01-16
CN102877838B true CN102877838B (zh) 2015-08-26

Family

ID=47479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96684.3A Active CN102877838B (zh) 2011-07-14 2011-07-14 电气动力短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7783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9082B (zh) * 2015-12-10 2017-06-21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loose cable connector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279A (zh) * 1989-10-09 1991-07-24 加利福亚尼联合石油公司 液压释放油井工具
JPH11265494A (ja) * 1998-03-13 1999-09-28 Oyo Corp エアーチューブ同軸を用いた地中通信装置
RU2190272C2 (ru) * 2000-10-23 2002-09-27 За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Научно-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ая фирма "Самарские Горизонты" Кабель соединительный
US6629570B1 (en) * 1998-05-15 2003-10-07 Philip Head Method of downhole drilling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01539015A (zh) * 2009-04-16 2009-09-23 西安石油大学 井下无线压力传输发送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279A (zh) * 1989-10-09 1991-07-24 加利福亚尼联合石油公司 液压释放油井工具
JPH11265494A (ja) * 1998-03-13 1999-09-28 Oyo Corp エアーチューブ同軸を用いた地中通信装置
US6629570B1 (en) * 1998-05-15 2003-10-07 Philip Head Method of downhole drilling and apparatus therefor
RU2190272C2 (ru) * 2000-10-23 2002-09-27 За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Научно-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ая фирма "Самарские Горизонты" Кабель соединительный
CN101539015A (zh) * 2009-04-16 2009-09-23 西安石油大学 井下无线压力传输发送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77838A (zh) 2013-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34026B2 (en) Subsea electro-optical connector unit for electro-optical ethernet transmission system
MXPA05007490A (es) Sistema de transmision de datos para un componente de fondo de pozo.
EP1786071A3 (de) Adapter zur Aufnahme eines Steckerteiles
WO2009048768A3 (en) Modular connector and method
CN103390816A (zh) 一种电连接器
US8607856B2 (en) Cable head for petroleum logging
CN102877838B (zh) 电气动力短节
CN102946081B (zh) 一种连续管钻井电缆复合接头
CN102749247B (zh) 静水压测试连接头
CN104335433B (zh) 用于rf同轴电缆的电力适配器和用于安装的方法
CN110043185B (zh) 一种井下螺杆马达
CN104201527A (zh) 一种传输线组件
RU179962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токоподвода к электробуру при бурении скважин
CN115589075A (zh) 一种海上油田用非接触式电力连接装置
RU2229583C1 (ru) Секция токоподвода к электробуру
RU2591863C2 (ru) Инструментальная колонна
CN115347412B (zh) 一种线缆接头快速连接装置
CN205383371U (zh) 一种油路连通装置
CN105508775A (zh) 一种油路连通装置
CN210770856U (zh) 一种管道旋转密封装置
CN105508776B (zh) 一种油路连通方法
CN211040040U (zh) 单孔快速接头
CN204200220U (zh) 可压缩同轴连接装置
CN201601377U (zh) 用于同轴电缆连接器的压接工具
RU56471U1 (ru) Многоконтактный 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й разъем забойной телеметрической систем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