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69067A - 在混合模式下对终端的处理方法及毫微微基站系统 - Google Patents

在混合模式下对终端的处理方法及毫微微基站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69067A
CN102869067A CN2011101854049A CN201110185404A CN102869067A CN 102869067 A CN102869067 A CN 102869067A CN 2011101854049 A CN2011101854049 A CN 2011101854049A CN 201110185404 A CN201110185404 A CN 201110185404A CN 102869067 A CN102869067 A CN 1028690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terminal
femto base
low priority
ac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8540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69067B (zh
Inventor
朱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LEI ELECTRONIC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YI (SUZH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YI (SUZHO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YI (SUZH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18540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69067B/zh
Priority to US13/540,750 priority patent/US9271227B2/en
Publication of CN1028690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690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690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690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20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5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private Base Stations, e.g. femto Base Stations, home Node B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混合模式下对终端的处理方法及毫微微基站系统。对于终端的处理方法,用于一毫微微基站以处理终端的接入。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一混合模式中,接收一低优先级终端的接入要求。响应此接入要求,判断对应到此毫微微基站的测量结果是否满足门限设定,其中测量结果包含对应到此毫微微基站的路径损耗。若测量结果满足门限设定,允许此低优先级终端接入。又实施例提出针对低优先级的终端的接入以后,在混合模式下作出适当的资源分配,例如是功率分配以及码资源分配。

Description

在混合模式下对终端的处理方法及毫微微基站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于终端的处理方法及毫微微基站系统,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在混合模式下终端的处理方法及毫微微基站系统。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讯系统例如3G网络中,毫微微基站(femtocell)以空中接口连接家庭或小范围内用户之移动终端设备(User Equipment,UE),并通过宽频网络,使UE与营运商的网络连接,以达到移动数据分流的作用。如此,户内通讯质量能得以改善,并能提供较低成本的语音及数据服务。
毫微微基站可分为家庭基站(Home Node-B,HNB)与家庭演进基站(Homeevolved Node-B,HeNB)等,其为位在家庭内的UE提供无线覆盖功能。毫微微基站对UE提供接入服务,按3GPP规范,毫微微基站提供三种接入模式:开放式,混合式以及闭合式,开放式即所有UE不限条件均可接入,混合式即一部分UE以高优先级接入,一部分UE以低优先级接入,闭合式为只对特定UE提供接入服务。
混合模式将会是毫微微基站使用的一种重要的模式。但是,混合式接入目前处于未商定阶段,如何体现优先级也未详细提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混合模式下终端的处理方法及毫微微基站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在混合模式下对终端的处理方法,用于一毫微微基站以处理终端的接入。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一混合模式中,接收一低优先级终端的接入要求。响应此接入要求,判断对应到此毫微微基站的测量结果是否满足门限设定,其中测量结果包含对应到此毫微微基站的路径损耗。若测量结果满足门限设定,允许此低优先级终端接入。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毫微微基站系统,用以处理终端的接入。此毫微微基站系统包括:一移动通讯单元以及一处理单元。处理单元,耦接移动通讯单元以控制移动通讯单元于至少一移动通讯模式下运作,其中在一混合模式中,处理单元接收一低优先级终端的接入要求;处理单元响应此接入要求,判断对应到此毫微微基站的测量结果是否满足门限设定,其中测量结果包含对应到此毫微微基站的路径损耗;若测量结果满足门限设定,处理单元控制移动通讯单元允许此低优先级终端接入。
另外,实施例提出针对低优先级的终端的接入以后,在混合模式下作出适当的资源分配,例如是功率分配以及码资源分配。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依据一种对于终端的处理方法的一实施例;
图2A及图2B为示意利用RRC协议实现图1的处理方法于终端及毫微微基站之间的实施例的时序图;
图3为提供混合模式的毫微微基站系统的一实施例。
其中,附图标记
100:毫微微基站        110:移动通讯单元
111:天线              113:功率放大单元
115:收发单元          120:处理单元
130:网络单元
LK1、LK2:通讯连结
UE、UE1、UE2:终端
FL1:毫微微基站第一层单元
FRRM:毫微微基站无线资源管理单元
OAM:运营商的核心网
S10、S20、S40、S60:步骤
S121-S125、S131-S135、S161、S165:步骤
S210-S240、S260-S350: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以下提供有关于在混合模式下对终端的处理方法及毫微微基站的实施例。一实施例可适用于一毫微微基站(femtocell),让毫微微基站处理一混合模式下对低优先级的终端的接入请求,其中以信号质量好坏作为是否允许低优先级的终端接入的依据。另外,一实施例可针对低优先级的终端的接入以后,在混合模式下作出适当的资源分配。而另外提供混合模式的毫微微基站的实施例。
毫微微基站在混合模式中,需要处理高优先级的终端及低优先级(或可视作非优先级)的终端的接入要求。在混合模式下,毫微微基站应该优先允许高优先级的终端接入,纵使信号质量较差,也是如此,而且要让高优先级的终端获得更多资源。终端例如为符合3GPP规范的UE,如WCDMA或TD-SCDMA的UE,具体例子为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电子书之类的通讯装置。
在上述对高优先级的终端需求下,毫微微基站要节省资源作适当的分配。依据一实施例,当低优先级终端要求接入时,毫微微基站以信号质量为条件判断是否允许低优先级终端接入,其中信号质量也考虑到路径损耗的大小。如图1所示,一种对于终端的处理方法的一实施例。步骤S10,代表在一混合模式中,接收一低优先级终端的接入要求。如步骤S20所示,响应此接入要求,判断对应到此毫微微基站的测量结果是否满足门限设定,其中测量结果包含对应到此毫微微基站的路径损耗。步骤S40,表示若测量结果满足门限设定,允许低优先级终端接入。
上述步骤S20,体现以信号质量为条件判断是否允许低优先级终端接入的方式,可以帮助后续作有效分配资源以及有效的节约资源。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20,例如包括步骤S123以判断对应到此毫微微基站的测量结果是否满足门限设定,其中接入要求携带对应到此毫微微基站的测量结果。此毫微微基站的测量结果,例如是利用3GPP规范中,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接入要求的RACH(random access channel,随机接入通道)上的对应到此毫微微基站的测量结果(measured results on RACH)这个IE(information element,信息元素)。在3GPP规范中,RCC接入要求带来测量结果的IE,包括对应到某一蜂巢(此毫微微基站)的CPICH(Common PilotChannel,公共导频信道)的Ec/N0值、CPICH的RSCP(Received Signal CodePower,接收信号码功率)值,pathloss(路径损耗)值。以上三者分别表示信号质量好坏的dB值、表示信号强度的dBm值以及路径损耗的dB值。
当信号质量够好,也即对应到此毫微微基站的测量结果满足门限设定,如前述的Ec/N0值、RSCP值、Pathloss值满足各自对应的门限时,低优先级终端才能接入进来。例如测量结果中的Pathloss值低于一路径损耗门限(如小于60dB)时,则如步骤S40所示,此低优先级终端才能接入进来。门限设定包含例如前述的三种取值的门限,可按毫微微基站的资源分配或配置给终端的业务的需要而设定或是从核心网取得。当信号质量不够好,也即对应到此毫微微基站的测量结果不满足门限设定时,毫微微基站不允许低优先级终端接入进来。例如若Pathloss值大于路径损耗门限(如大于60dB)时,则如步骤S125所示,低优先级终端被拒绝接入。尤其是,若此路径损耗未能满足门限设定中的一路径损耗门限,则如步骤S125所示,发出一消息告知此低优先级终端被拒绝接入。而路径损耗未能满足路径损耗门限所代表的物理意义是终端离毫微微基站的距离已超出一定范围,若允许接入则毫微微基站输出功率比较大;在此情况下,毫微微基站不允许低优先级终端接入,可以避免资源浪费。换句话说,如此可以保留资源以分配给高优先级终端。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20可以实现为包括例如步骤S121,判断接入要求是否有携带对应到此毫微微基站的测量结果。若否时,如步骤S131所示,发起一测量控制消息给此低优先级终端,并藉此取得对应到此毫微微基站的路径损耗。步骤S133表示判断此路径损耗是否满足门限设定中的一路径损耗门限。若否,则执行步骤S135以释放此连接。
而依据图1所示的低优先级终端要求接入时的处理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应用RRC协议中某些过程以实现在终端及毫微微基站之间。例如在图2A、2B中,分别以时序图示意终端UE及毫微微基站(femtocell)之间互动方式。
在图2A及2B中,毫微微基站第一层单元FL1(Femtocell Layer 1)是代表执行毫微微基站与终端之间利用例如3G移动通讯第一层(layer 1)Uu空中接口互连的操作的逻辑单元或硬件单元。毫微微基站无线资源管理单元FRRM(Femtocell RRM)是代表执行FL1单元与核心网OAM(例如是营运商的网络)之间有关RRM(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无线资源管理)的操作的逻辑单元或硬件单元。在一实施例中,FL1与FRRM可组合成一个毫微微基站实体的装置。在一另实施例中,FRRM可以独立作为一个装置。
请参照图2A,步骤S210,终端UE发出一RRC接入请求,其带有对应到此毫微微基站的测量结果。如步骤S213所示,FL1接收此请求,并传递给FRRM。如步骤S215所示,FRRM判断出RRC接入请求带有测量结果(如图1的步骤S121)。如步骤S220所示,FRRM发出撷取门限消息。如步骤S225所示,核心网OAM送出有关信号强度的门限设定(signal strength threshold)。如步骤S230所示,FRRM判断测量结果是否满足此门限设定。若否,如步骤S235所示,FRRM利用CCCH发出RRC拒绝消息(RRC reject)。如步骤S240所示,RRC拒绝消息通过FL1,再传送到终端UE。
请参照图2B,在步骤S210中,终端UE发出一RRC接入请求,此RRC接入请求没有携带对应到此毫微微基站的测量结果。如步骤S213所示,FL1接收此请求,并传递FRRM。如步骤S215所示,FRRM判断出RRC接入请求没有携带测量结果。故此按照RCC协议,如步骤S260至S290所示,在毫微微基站与FRRM之间先建立起RRC连接,然后由步骤S305发起RRC测量消息,以取得测量结果,再进行下一步的判断。而步骤S260,FRRM向FL1提出无线链接建立请求消息(如NBAP RL setup request),要求FL1(即Node B)分配RRC连接的特定资源。步骤S265,FL1响应此消息,发出无线链接建立响应(如NBAP RLsetup response)。接着,步骤S270,FRRM送出RRC接入建立消息给FL1。步骤S280,FL1将RRC接入建立消息传送至终端UE。步骤S285,终端UE发出RRC接入建立完成消息至FL1,接着步骤S290,FL1发出RRC接入建立完成消息至FRRM。
由于前述的RRC接入请求没有携带测量结果,故如步骤S305,FRRM发出RRC测量控制消息至FL1。并如步骤S310,FL1发出RRC测量控制消息到终端UE。在步骤S315中,终端UE通过RRC测量报告消息发送测量结果。在步骤S320,FL1把RRC测量报告消息传送到FRRM。如步骤S325所示,FRRM发出撷取门限消息。如步骤S330所示,核心网OAM送出门限设定。如步骤S340所示,FRRM判断对应到此毫微微基站的测量结果是否满足此门限设定,其中若测量结果中的路径损耗不满足门限设定中的一路径损耗门限,发出一消息告知此低优先级终端被拒绝接入。如步骤S345所示,FRRM利用DCCH发出RRC释放消息(RRC release)。如步骤S350所示,RRC释放消息通过FL1,再传送到终端UE,换句话说,RRC接入被拒绝。
虽然以上实施例利用RRC协议来作说明,但是RRC协议本身并无涉及在混合模式下低优先级终端要求接入的处理,故上述依据图1中有关的接入理处并不以RRC协议为限。
请再参考图1,在低优先级终端接入进来以后,还可包括如步骤S60所示,进一步分配对应业务的资源。如图1所示,步骤S60可以包括步骤S161以分配功率资源给低优先级终端以及步骤S165以分配码资源给低优先级终端。在实施时,步骤S161及步骤S165并没有先后顺序的限制。
以下讨论功率资源的分配的各种实施例。功率资源的分配,分为上行及下行两种情形讨论。
在下行方面,需要限制毫微微基站自身的功率发射,以减轻负担,保留更多的资源给高优先级终端,所以对整个无线链接的发射功率设定会偏向于保守。在一实施例,步骤S161,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控制此毫微微基站的发射功率的上限实质上为一最大下行功率MAX_DL_Power,其中最大下行功率MAX_DL_Power是基于最大允许的路径损耗MAX_Pathloss而决定的,且对于低优先级终端或高优先级终端的最大允许的路径损耗MAX_Pathloss可以具有不同的取值。故此,针对低优先级终端的最大允许的路径损耗(Maximum_PathLossfor low priority UE)标示为MAX_Pathloss_Low_UE;针对高优先级终端的最大允许的路径损耗(Maximum PathLoss for high priority UE)标示为MAX_Pathloss_High_UE。在一实施例中,还可定义,最大下行功率MAX_DL_Power是基于MAX_Pathloss、宽带接收总功率偏移RTWP_offset(received total wideband power offset)、终端最佳化上行接收水平UE_optimized_UL_RX_Level(UE optimized UL RX Level)而决定。例如,最大下行功率MAX_DL_Power可以表示为:
MAX_DL_Power=
MAX_Pathloss+
RTWP_offset+
UE_optimized_UL_RX_Level。(公式1)
对于低优先级终端或高优先级终端,其最大允许的路径损耗的取值可以是不同的,故对应的最大下行功率MAX_DL_Power需要分开设定。
在上述最大下行功率MAX_DL_Power的例子中,均是基于最大允许的路径损耗MAX_Pathloss而决定。而MAX_Pathloss_Low UE或MAX_Pathloss_High_UE是可以配置或改变的,故此,通过调整MAX_Pathloss_Low_UE或MAX_Pathloss_High_UE的值可以适当的得出对应至不同优先级终端的MAX_DL_Power,以免浪费毫微微基站的功率资源。又例如,当终端UE离毫微微基站近时,可以调整这个值来让毫微微基站降低输出功率。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配置或改变MAX_Pathloss的大小,可更有弹性和有效地对毫微微基站进行功率资源的分配。例如,营运商在系统运作时或装设毫微微基站时,为毫微微基站所设计的无线涵盖范围而设定MAX_Pathloss_Low_UE或MAX_Pathloss_UE的大小。例如,可以考虑设MAX_Pathloss_Low_UE为70dB,而MAX_Pathloss_High_UE为95dB。
在上行方面,需要考虑干扰的问题,所以需要设定低优先级终端的最大允许的上行传输功率MAX_UL_TX_Power(Maximum allowed UL TX power),使得其对别的UE干扰尽可能的小。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161,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发出一消息通知此低优先级终端以设定此低优先级终端的最大允许的上行传输功率,其中最大允许的上行传输功率MAX_UL_TX_Power是基于上述针对低优先级终端的最大允许的路径损耗MAX_Pathloss_Low_UE而决定。在一实施例中,更可定义,最大允许的上行传输功率MAX_UL_TX_Power是基于MAX_Pathloss_Low_UE、RTWP_offset、毫微微基站最佳化上行接收水平Femtocell_optimized_UL_RX_Level(Femtocell optimized UL RX Level)而决定。例如,针对低优先级终端,最大上行功率MAX_UL_TX_Power可以表示为:
MAX_UL_TX_Power=
MAX_Pathloss_Low_UE+
RTWP_offset+
Femtocell_optimized_UL_RX_Level。(公式2)
在上述最大上行功率MAX_UL_TX_Power的例子中,均是基于针对低优先级终端的最大允许的路径损耗MAX_Pathloss_Low_UE而决定。而对于高优先级终端,也可相似地参照上述例子,令最大上行功率MAX_UL_TX_Power基于针对高优先级终端的最大允许的路径损耗MAX Pathloss High UE而决定。而MAX_Pathloss_Low_UE或MAX_Pathloss_High_UE是可以配置或改变的,故此,通过调整MAX_Pathloss_Low_UE或MAX_Pathloss_High_UE的值可以适当的得出对应至不同优先级终端的MAX_UL_TX_Power,以免浪费终端UE的功率资源。又例如,当终端UE离毫微微基站近时,可以调整这个值来让终端UE降低输出功率。因此,通过配置或改变MAX_Pathloss,上述的实施例可让终端UE更有弹性和有效地进行功率资源的分配。
而实作上,就解调性能来说,毫微微基站与终端UE是有差异的。毫微微基站的解调性更高,可接受的信号质量可以较低一点也可以解调出来。而毫微微基站发信给终端UE则需要较高一点的功率才可以让终端UE解调出来。故上述公式1的实施例,在下行功率分配时,UE_optimized_UL_RX_Level这一项代表要考虑终端UE的解调性能的。而上述公式2的实施例,在上行功率分配时,Femtocell_optimized_UL_RX_Level这一项代表要考虑毫微微基站的解调性能的。由于接入进来的终端UE如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等电子装置,已满足路径损耗门限,故上述功率资源的实施例,基于针对低优先级终端的最大允许的路径损耗MAX_Pathloss_Low_UE来决定上行及下行的功率分配,可避免不必要的功率损耗,也可让终端UE合理的应用其有限的电源,能增加电池使用时间。对于高优先级终端而言,上述功率资源的实施例,也能避免不必要的功率损耗。
以下讨论码资源的分配的各种实施例。码资源的分配,也分为上行及下行两种情形讨论。在混合模式中,由于要为高优先级终端保留更多资源,对于低优先级终端,码资源分配需要有限制,封包业务PS(packet service)部分只会分配较低速率的业务。
例如,对于低优先级终端,上行业务的最高数据速度为64Kbps。而依据图1,在低优先级终端被接入进来之后,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165可以包括:针对封包业务,基于此低优先级终端支持的移动通信技术的版本,控制此毫微微基站分配一上行业务以及一下行业务给低优先级终端。例如,当此低优先级终端支持的移动通信技术的版本为3G的R4(版本4)时,分配最高数据速度为64Kbps的上行及下行的封包业务PS给此终端。例如,当此低优先级终端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支持的版本为3G的R5或R6时,分配最高数据速度为64Kbps的上行及HSDPA(High Speed Downlink Packages Access,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的下行封包业务PS给此终端。
对次高优先级终端,毫微微基站会对其做优先处理;当高优先级终端被接入进来后,并可以对其分配带宽更高的业务。例如高优先级终端是支持R4时,上下行可以分配带宽更高的业务,比如上行128Kbps,下行384Kbps的业务。高优先级终端支持R5时,可以分配上行128Kbps的业务,下行为HSDPA的业务。
图3为提供混合模式的毫微微基站系统的一实施例。在一实施例中,毫微微基站系统100包括一移动通讯单元110以及一处理单元120。毫微微基站系统100提供例如一混合模式,例如UE1以高优先级接入,UE2以低优先级接入,分别建立不同的无线链接LK1和LK2,其中无线链接LK1和LK2对应到由毫微微基站系统100按照UE1及UE2的优先级所分配的业务。故图3的毫微微基站系统100,可视为一种能提供在混合模式下处理不同优先级接入的实现方式。
移动通讯单元110,可视为模拟前端(analog front end),用以实现无线信号的收发,例如包括一天线111、一功率放大单元113、一收发单元(transceiver unit)115,其中天线111与功率放大单元113耦接,而收发单元115与天线功率放大单元113耦接。在其它实施例中,移动通讯单元110当可以所采用至少一种或多种移动通讯模式(如2G、3G或4G)而增减元件或结构方式,故移动通讯单元110并不以此为限。例如,3G毫微微蜂窝基站H(e)NB如家庭基站(Home Node-B,HNB)与家庭演进基站(Home evolved Node-B,HeNB)需要能监控UMTS通道以检测附近的基站,以及检测2G的通道,这样当终端UE离开毫微微蜂窝区域时,可以进行恰当的网络切换。故此,在此例子中,移动通讯单元110具有对应到UMTS及2G的模拟前端电路。
处理单元120,耦接移动通讯单元110以控制移动通讯单元110在至少一移动通讯模式(如2G、3G或4G模式)下运作。在一混合模式中,处理单元120接收一低优先级终端的接入要求;处理单元120响应此接入要求,判断对应到此毫微微基站的测量结果是否满足门限设定,其中测量结果包含对应到此毫微微基站的路径损耗;若测量结果满足门限设定,处理单元120控制移动通讯单110元允许此低优先级终端接入。
在一实施例中,在此低优先级终端被接入进来后,处理单元控制移动通讯单元的发射功率的上限实质上为一最大下行功率。在一实施例中,在此低优先级终端被接入进来后,处理单元控制移动通讯单元发出一消息通知此低优先级终端以设定此低优先级终端的最大允许的上行传输功率。
又一实施例中,在此低优先级终端被接入进来后,针对封包服务(packetservice),基于此低优先级终端支持的移动通信技术的版本,处理单元控制移动通讯单元提供一上行业务以及一下行业务给低优先级终端。
在其它实施例中,对次高优先级终端,毫微微基站会对其做优先处理;当高优先级终端被接入进来后,处理单元可以对其分配带宽更高的业务。
如此,毫微微基站系统100可用以实现依据前述在混合模式下对终端的处理方法的各个实施例,其中可以用软件、硬件或固件方式达到。
处理单元120例如由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MCU)、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特定功能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嵌入式系统芯片(System on Chip,SoC)所实现。
又处理单元120例如可依据图2A或2B所示,实现其中FL1和FRRM单元,而成为毫微微基站的实体,可视为一毫微微基站基站系统。在另一实施例中,FRRM可以独立作为一个装置,例如是利用一毫微微基站网关器中的处理单元实现,而FL1可以利用毫微微基站基站中的处理单元实现,故此两者也可视为一毫微微基站基站系统。
另外,在一实施例中,毫微微基站系统100需要通过宽频网络,使终端与营运商的网络连接,故此还包括一网络单元130,提供毫微微基站系统100与宽带网站的接口。或是在一实施例中,网络单元130提供毫微微基站系统100与毫微微基站网关器的界面。故此,毫微微基站系统100可以按设计需要而增减元件或其它结构方式实现,并不以上述为限。
此外,在其它实施例中,3G的协议如WCDMA或TD-SCDMA,甚至于4G的移动通讯标准当可按照需要依据上述各实施例实现。
上述已提供有关于一种在混合模式下对终端的处理方法及毫微微基站的多个实施例。一实施例可适用于一毫微微基站,让毫微微基站处理一混合模式下对低优先级的终端的接入请求,让信号质量符合门限设定的低优先级的终端接入,有助于资源合理的分配。另外,一些实施例可针对低优先级的终端的接入以后,能有效分配功率资源或码资源。而另外也揭露提供混合模式的毫微微基站的实施例,能提供混合模式,呈现出不同优先级终端的处理方式。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20)

1.一种在混合模式下对终端的处理方法,用于一毫微微基站以处理终端的接入,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在一混合模式中,接收一低优先级终端的接入要求;
响应该接入要求,判断对应到该毫微微基站的测量结果是否满足门限设定,其中该测量结果包含对应到该毫微微基站的路径损耗;
若该测量结果满足该门限设定,允许该低优先级终端接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混合模式下对终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该测量结果不满足该门限设定,发出一消息告知该低优先级终端被拒绝接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混合模式下对终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到该毫微微基站的该测量结果是由该接入要求所带来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混合模式下对终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该路径损耗不满足该门限设定中的一路径损耗门限,发出一消息告知该低优先级终端被拒绝接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在混合模式下对终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接入要求没有携带该对应到该毫微微基站的该测量结果时,发起一测量控制消息,并自该低优先级终端取得对应到该毫微微基站的路径损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混合模式下对终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该低优先级终端被接入进来后,控制该毫微微基站的发射功率的上限实质上为一最大下行功率,其中该最大下行功率是基于针对低优先级终端的最大允许的路径损耗而决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在混合模式下对终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最大下行功率是基于针对低优先级终端的最大允许的路径损耗、宽带接收总功率偏移、终端最佳化上行接收水平而决定。
8.根据权利要求1、6或7所述的在混合模式下对终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该低优先级终端被接入进来后,发出一消息通知该低优先级终端以设定该低优先级终端的最大允许的上行传输功率,其中该最大允许的上行传输功率是基于针对低优先级终端的最大允许的路径损耗而决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在混合模式下对终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最大允许的上行传输功率是基于针对低优先级终端的最大允许的路径损耗、宽带接收总功率偏移、毫微微基站最佳化上行接收水平而决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混合模式下对终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该低优先级终端被接入进来后,针对封包服务,基于该低优先级终端支持的移动通信技术的版本,控制该毫微微基站分配一上行业务以及一下行业务给该低优先级终端。
11.一种毫微微基站系统,用以处理终端的接入,其特征在于,该毫微微基站系统包括:
一移动通讯单元;以及
一处理单元,耦接该移动通讯单元以控制该移动通讯单元于至少一移动通讯模式下运作,其中在一混合模式中,该处理单元接收一低优先级终端的接入要求;该处理单元响应该接入要求,判断对应到该毫微微基站的测量结果是否满足门限设定,其中该测量结果包含对应到该毫微微基站的路径损耗;若该测量结果满足该门限设定,该处理单元控制该移动通讯单元允许该低优先级终端接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毫微微基站系统,其特征在于,
若该测量结果不满足该门限设定,该处理单元控制该移动通讯单元发出一消息告知该低优先级终端被拒绝接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毫微微基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到该毫微微基站的该测量结果是由该接入要求所带来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毫微微基站系统,其特征在于,
若该路径损耗不满足该门限设定中的一路径损耗门限,该处理单元控制该移动通讯单元发出一消息告知该低优先级终端被拒绝接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毫微微基站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接入要求没有携带该对应到该毫微微基站的该测量结果时,该处理单元控制该移动通讯单元发起一测量控制消息,并自该低优先级终端取得对应到该毫微微基站的路径损耗。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毫微微基站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该低优先级终端被接入进来后,该处理单元控制该移动通讯单元的发射功率的上限实质上为一最大下行功率,其中该最大下行功率是基于针对低优先级终端的最大允许的路径损耗而决定。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毫微微基站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最大下行功率是基于针对低优先级终端的最大允许的路径损耗、宽带接收总功率偏移、终端最佳化上行接收水平而决定。
18.根据权利要求11、16或17所述的毫微微基站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该低优先级终端被接入进来后,该处理单元控制该移动通讯单元发出一消息通知该低优先级终端以设定该低优先级终端的最大允许的上行传输功率,其中该最大允许的上行传输功率是基于针对低优先级终端的最大允许的路径损耗而决定。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毫微微基站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最大允许的上行传输功率是基于针对低优先级终端的最大允许的路径损耗、宽带接收总功率偏移、毫微微基站最佳化上行接收水平而决定。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毫微微基站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该低优先级终端被接入进来后,针对封包服务,基于该低优先级终端支持的移动通信技术的版本,该处理单元控制该移动通讯单元提供一上行业务以及一下行业务给该低优先级终端。
CN201110185404.9A 2011-07-04 2011-07-04 在混合模式下对终端的处理方法及毫微微基站系统 Active CN1028690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85404.9A CN102869067B (zh) 2011-07-04 2011-07-04 在混合模式下对终端的处理方法及毫微微基站系统
US13/540,750 US9271227B2 (en) 2011-07-04 2012-07-03 Method and system for allowing low priority UEs to connect to a femtocell operating in a mixed mode based on path los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85404.9A CN102869067B (zh) 2011-07-04 2011-07-04 在混合模式下对终端的处理方法及毫微微基站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69067A true CN102869067A (zh) 2013-01-09
CN102869067B CN102869067B (zh) 2014-11-05

Family

ID=47438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85404.9A Active CN102869067B (zh) 2011-07-04 2011-07-04 在混合模式下对终端的处理方法及毫微微基站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271227B2 (zh)
CN (1) CN10286906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34830A (zh) * 2013-12-23 2014-03-12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多模无线终端及其发起电路域语音业务的方法
CN103648137A (zh) * 2013-12-23 2014-03-1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多模无线终端及其发起电路域语音业务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12874B (zh) * 2016-12-30 2022-04-19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无线频谱资源的管理方法、管理装置及数据发送端
CN109151969B (zh) * 2017-06-16 2022-04-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发送功率的确定方法及装置、终端
JP7074200B2 (ja) * 2018-09-26 2022-05-2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基地局、システム、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4400A (zh) * 2004-04-14 2005-10-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码分多址系统中的容量控制方法
CN101253710A (zh) * 2005-08-30 2008-08-27 Lg电子株式会社 有效的无线资源管理的方法
CN101621828A (zh) * 2008-07-03 2010-01-0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中对用户的接纳控制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39086A1 (en) * 2006-07-14 2008-02-14 Gallagher Michael D Generic Access to the Iu Interface
US8666411B2 (en) * 2008-11-21 2014-03-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GB2474071B (en) * 2009-10-05 2013-08-07 Picochip Designs Ltd Femtocell base station
WO2011099511A1 (ja) * 2010-02-12 2011-08-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
US8873440B2 (en) * 2010-03-29 2014-10-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intaining different virtual active sets for different cell types
US9420543B2 (en) * 2010-12-10 2016-08-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rol of transmission power on high-speed 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
WO2012096604A1 (en) * 2011-01-11 2012-07-1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for uplink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non-allowed csg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4400A (zh) * 2004-04-14 2005-10-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码分多址系统中的容量控制方法
CN101253710A (zh) * 2005-08-30 2008-08-27 Lg电子株式会社 有效的无线资源管理的方法
CN101621828A (zh) * 2008-07-03 2010-01-0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中对用户的接纳控制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34830A (zh) * 2013-12-23 2014-03-12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多模无线终端及其发起电路域语音业务的方法
CN103648137A (zh) * 2013-12-23 2014-03-1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多模无线终端及其发起电路域语音业务的方法
CN103634830B (zh) * 2013-12-23 2016-08-2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多模无线终端及其发起电路域语音业务的方法
CN103648137B (zh) * 2013-12-23 2016-08-2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多模无线终端及其发起电路域语音业务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271227B2 (en) 2016-02-23
US20130012222A1 (en) 2013-01-10
CN102869067B (zh) 2014-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66245B2 (en) Method of efficiently reporting user equipment transmission power and apparatus thereof
US8891467B2 (en) Dynamic bandwidth adjustment in flexible bandwidth systems
CN105554818B (zh) 一种负荷均衡方法和装置
WO2007108449A1 (ja) 無線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方法
WO2015018348A1 (zh) 上行功率控制方法以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2869067B (zh) 在混合模式下对终端的处理方法及毫微微基站系统
KR20140031968A (ko) 보조 송신 유닛의 활성화
WO2012136122A1 (zh) 功率调整方法和基站
CA2605616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wlan for signaling deferral management messages
CN101854635A (zh) 小区之间干扰协调指示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2847709Y (zh) 执行无线资源管理的集成电路与自行配置接入点
CN102111883A (zh) 家庭基站分配无线资源的方法及家庭基站
KR20130090391A (ko) 유예 관리 메시지들을 시그널링하기 위한 무선 통신 방법 및 wlan
CN101536346A (zh) 控制wcdma系统中的功率的方法
WO2014048182A1 (zh) 一种实现小小区为ue服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710816A (zh)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CN105391746A (zh) 用于巢状式网络的中央控制设备及其资源分配方法
CN102340818B (zh) 家庭基站的功率控制方法和设备
CN103220789B (zh) 资源分配方法、用户调度方法及其装置、设备
CN106851659B (zh) 一种使用非授权频段的接入点间协调方法
CN105530692A (zh) 一种下行发送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CN102457952B (zh) 为空分复用用户进行物理上行信道功率授权的方法及系统
CN100571442C (zh) 高速上行分组接入小区间的负荷控制方法
Triantafyllopoulou et al. Energy-efficient WLAN offloading through network discovery period optimization
KR101687501B1 (ko) 무선 기지국 장치 및 통신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ZHONGLEI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SERNET (SUZHOU)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021 Tang Zhuang Road No. 8

Patentee after: ZHONGLEI ELECTRONIC (SUZHOU) CO., LTD.

Address before: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021 Tang Zhuang Road No. 8

Patentee before: Zhongyi (Suzhou)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