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66178A - 气体传感器及其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气体传感器及其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66178A
CN102866178A CN2012103310941A CN201210331094A CN102866178A CN 102866178 A CN102866178 A CN 102866178A CN 2012103310941 A CN2012103310941 A CN 2012103310941A CN 201210331094 A CN201210331094 A CN 201210331094A CN 102866178 A CN102866178 A CN 1028661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ding block
gas sensor
press welding
carbon
dielectric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3109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伍晓明
肖柯
吕宏鸣
钱鹤
吴华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21033109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66178A/zh
Publication of CN1028661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661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Fluid Adsorption Or Rea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传感器及其形成方法,该气体传感器包括:衬底;形成在衬底之上的介质层;形成在介质层之上的第一压焊块和第二压焊块;形成在介质层之上的碳基薄膜,其中,碳基薄膜位于第一压焊块与第二压焊块之间,且覆盖第一压焊块与第二压焊块的一部分;以及形成在碳基薄膜之上的第一金属接触和第二金属接触,其中第一金属接触与第一压焊块的至少一部分相连,第二金属接触与第二压焊块的至少一部分相连。本发明的气敏材料采用石墨烯,气敏性质更优;利用气压在形成的碳基薄膜平整、致密、质量好;形成碳基薄膜之后的工序少,对碳基薄膜的沾污或损害少;最终形成两面夹结构的电极,强度更大,接触电阻更小。

Description

气体传感器及其形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体传感器及其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气体检测技术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过去几十年中,研究人员在制作方法上包括气敏材料开发和器件微观结构设计上对传感器进行了优化设计,其中硅基微结构薄膜传感器件因为体积小,易于集成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
目前的硅基微结构薄膜传感器件中气敏材料多采用SnO2、ZnO、Fe2O3、La2O3、In2O3、Al2O3、WO3、MoO3、TiO2、V2O5、Co3O4、Ga2O3、CuO、NiO、SiO2等金属氧化物,以及ABO3(YFeO3、LaFeO3、ZnSnO3、CdSnO3、Co2TiO3)、A2BO4(MgFe2O4、CdFe2O4、CdIn2O4)型复合氧化物及其掺杂的化合物,工作温度在200-500℃范围内。对应地,如图1所示,硅基微结构薄膜传感器件通常包括Si衬底100’、绝缘介质层200’、加热电极300’、测试电极400’和气敏薄膜500’,其中气敏薄膜500’通过旋涂气敏材料然后烧结而成。
现有硅基微结构薄膜传感器件中,由于气敏薄膜500’是通过旋涂并烧结而成,往往因为烧结质量的影响,导致界面结合不牢固、薄膜导电性变差、薄膜灵敏度变差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气体传感器的形成方法,该方法具有稳定可靠、灵敏性高的优点。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气体传感器的形成方法,包括:提供衬底;在所述衬底之上形成介质层;在所述介质层之上形成第一压焊块和第二压焊块;在所述介质层之上形成碳基薄膜,其中,所述碳基薄膜位于所述第一压焊块与第二压焊块之间,且覆盖所述第一压焊块与第二压焊块的一部分;以及在所述碳基薄膜之上形成第一金属接触和第二金属接触,其中所述第一金属接触与所述第一压焊块的至少一部分相连,所述第二金属接触与所述第二压焊块的至少一部分相连。
在本发明气体传感器的形成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介质层中形成加热器件和测温器件。
在本发明气体传感器的形成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衬底为Si,所述介质层为通过热氧化形成的SiO2或通过沉积形成的Si3N4
在本发明气体传感器的形成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碳基薄膜包括单层石墨烯、双层石墨烯或多层石墨烯。
在本发明气体传感器的形成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通过Cu衬底上CVD后化学湿法转移,或者Pt衬底上CVD后电化学法转移以形成所述碳基薄膜。
本发明的气体传感器的形成方法,具有如下优点:(1)气敏材料采用石墨烯,具有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灵敏度高的优点;(2)利用气压在形成介质层表面形成平整、紧密的碳基薄膜,与旋涂并烧结相比,所得的薄膜质量更好(3)形成碳基薄膜之后的工序少,仅需要蒸发金属以形成接触,避免了复杂加工对碳基薄膜的沾污或损害;(4)最终形成压焊块金属-碳基薄膜-接触金属的两面夹结构的电极,强度更大,接触电阻更小;(5)石墨烯作气敏材料的工作温度较低,可无需加热器件和测温器件,省去了附加结构,并避免了长时间高工作温度下整体器件老化或损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气体传感器,该器件具有稳定可靠、灵敏度高的优点。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碳基薄膜气体传感器,包括:衬底;形成在所述衬底之上的介质层;形成在所述介质层之上的第一压焊块和第二压焊块;形成在所述介质层之上的碳基薄膜,其中,所述碳基薄膜位于所述第一压焊块与第二压焊块之间,且覆盖所述第一压焊块与第二压焊块的一部分;以及形成在所述碳基薄膜之上的第一金属接触和第二金属接触,其中所述第一金属接触与所述第一压焊块的至少一部分相连,所述第二金属接触与所述第二压焊块的至少一部分相连。
在本发明气体传感器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位于所述介质层中的加热器件和测温器件。
在本发明气体传感器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衬底为Si,所述介质层为通过热氧化形成的SiO2或通过沉积形成的Si3N4
在本发明气体传感器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碳基薄膜包括单层石墨烯、双层石墨烯、多层石墨烯、硫化钼薄膜或氮化硼薄膜。
在本发明气体传感器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碳基薄膜通过Cu衬底上CVD后化学湿法转移,或者Pt衬底上CVD后电化学法转移形成。
本发明的气体传感器,具有如下优点:(1)气敏材料采用石墨烯,具有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灵敏度高的优点;(2)利用气压在形成介质层表面形成平整、紧密的碳基薄膜,与旋涂并烧结相比,所得的薄膜质量更好(3)形成碳基薄膜之后的工序少,仅需要蒸发金属以形成接触,避免了复杂加工对碳基薄膜的沾污或损害;(4)最终形成压焊块金属-碳基薄膜-接触金属的两面夹结构的电极,强度更大,接触电阻更小;(5)石墨烯作气敏材料的工作温度较低,可无需加热器件和测温器件,省去了附加结构,并避免了长时间高工作温度下整体器件老化或损坏。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现有技术的硅基微结构薄膜传感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气体传感器的形成方法的示意图;和
图7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气体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先对石墨烯材料的气敏性质做简单介绍。
石墨烯(Graphene)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材料。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平面薄膜。由于石墨烯的尺寸很小,故比表面积大,对气体的吸附能力强。研究表明,石墨烯自身具有优良的导电性,但其表面吸附了NO、NO2、CO等特定气体之后引起表面化学反应或体原子价态的变化,而导致石墨烯的电阻发生改变。根据这一特性,可将石墨烯材料应用于气体传感器。
下面参考图2至图6来具体阐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气体传感器的形成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气体传感器形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提供衬底100。
具体地,如图2所示,提供衬底100。衬底100可采用单面抛光的高阻Si衬底,晶向<100>。
步骤S2,在衬底100之上形成介质层200。
具体地,如图3所示,对衬底100的上表面进行热氧化处理使Si转变为SiO2,或者对衬底100的上表面沉积Si3N4,作为介质层200,用于电气隔离,防止测试电极短路。一般地,该介质层200厚度为0.7-1μm。
优选地,还可以在介质层200中形成加热器件和测温器件,以使气体传感器在预定的工作温度范围工作。需要说明的是,加热器件和测温器件并非必须的。由于石墨烯具有较大比表面积能够吸附待测气体,因此,即使在常温下工作也有较灵敏的响应。
步骤S3,在介质层200之上形成第一压焊块301和第二压焊块302。
具体地,可通过溅射等方式在介质层200上形成金属(例如:Al)材料的第一压焊块301和第二压焊块302,厚度约0.7μm。
步骤S4,在介质层200之上形成碳基薄膜400,该碳基薄膜400位于第一压焊块301与第二压焊块302之间,且覆盖第一压焊块301与第二压焊块302的一部分。其中,碳基薄膜400可为单层石墨烯、双层石墨烯、多层石墨烯等等。
具体地,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通过Cu衬底上CVD后化学湿法转移,或者Pt衬底上CVD后电化学法转移方法,在介质层200之上形成碳基薄膜400。该过程中,碳基薄膜可以利用气压平整紧密地贴合在介质层上,与旋涂并烧结形成薄膜相比,所得的薄膜质量更好。
步骤S5,碳基薄膜400之上形成第一金属接触501和第二金属接触502,其中第一金属接触501与第一压焊块301的至少一部分相连,第二金属接触502与第二压焊块302的至少一部分相连。
具体地,可以通过蒸发、溅射等工艺在碳基薄膜400两侧上方形成几十纳米(通常取经验值40nm)厚度的金属材料及金属材料的组合,以形成第一金属接触501和第二金属接触502。
本发明的气体传感器的形成方法,具有如下优点:(1)气敏材料采用石墨烯,具有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灵敏度高的优点;(2)利用气压在形成介质层表面形成平整、紧密的碳基薄膜,与旋涂并烧结相比,所得的薄膜质量更好(3)形成碳基薄膜之后的工序少,仅需要蒸发金属以形成接触,避免了复杂加工对碳基薄膜的沾污或损害;(4)最终形成压焊块金属-碳基薄膜-接触金属的两面夹结构的电极,强度更大,接触电阻更小;(5)石墨烯作气敏材料的工作温度较低,可无需加热器件和测温器件,省去了附加结构,并避免了长时间高工作温度下整体器件老化或损坏。
本发明的还提出了一种气体传感器,如图7所示,包括:衬底100;形成在衬底100之上的介质层200;形成在介质层200之上的第一压焊块301和第二压焊块302;形成在介质层200之上的碳基薄膜400,其中,碳基薄膜400位于第一压焊块301与第二压焊块302之间,且覆盖第一压焊块301与第二压焊块302的一部分;以及形成在碳基薄膜400之上的第一金属接触501和第二金属接触502,其中第一金属接触501与第一压焊块301的至少一部分相连,第二金属接触502与第二压焊块302的至少一部分相连。
在本发明气体传感器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位于介质层200中的加热器件和测温器件。
在本发明气体传感器的一个实施例中,衬底100为Si,介质层200为通过热氧化形成的SiO2或通过沉积形成的Si3N4
在本发明气体传感器的一个实施例中,碳基薄膜400包括单层石墨烯、双层石墨烯、多层石墨烯、硫化钼薄膜或氮化硼薄膜。
在本发明气体传感器的一个实施例中,碳基薄膜通过Cu衬底上CVD后化学湿法转移,或者Pt衬底上CVD后电化学法转移形成。
本发明的气体传感器,具有如下优点:(1)气敏材料采用石墨烯,具有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灵敏度高的优点;(2)利用气压在形成介质层表面形成平整、紧密的碳基薄膜,与旋涂并烧结相比,所得的薄膜质量更好(3)形成碳基薄膜之后的工序少,仅需要蒸发金属以形成接触,避免了复杂加工对碳基薄膜的沾污或损害;(4)最终形成压焊块金属-碳基薄膜-接触金属的两面夹结构的电极,强度更大,接触电阻更小;(5)石墨烯作气敏材料的工作温度较低,可无需加热器件和测温器件,省去了附加结构,并避免了长时间高工作温度下整体器件老化或损坏。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气体传感器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衬底;
在所述衬底之上形成介质层;
在所述介质层之上形成第一压焊块和第二压焊块;
在所述介质层之上形成碳基薄膜,其中,所述碳基薄膜位于所述第一压焊块与第二压焊块之间,且覆盖所述第一压焊块与第二压焊块的一部分;以及
在所述碳基薄膜之上形成第一金属接触和第二金属接触,其中所述第一金属接触与所述第一压焊块的至少一部分相连,所述第二金属接触与所述第二压焊块的至少一部分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传感器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介质层中形成加热器件和测温器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传感器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为Si,所述介质层为通过热氧化形成的SiO2或通过沉积形成的Si3N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传感器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基薄膜包括单层石墨烯、双层石墨烯或多层石墨烯。
5.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体传感器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Cu衬底上CVD后化学湿法转移,或者Pt衬底上CVD后电化学法转移以形成所述碳基薄膜。
6.一种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部分:
衬底;
形成在所述衬底之上的介质层;
形成在所述介质层之上的第一压焊块和第二压焊块;
形成在所述介质层之上的碳基薄膜,其中,所述碳基薄膜位于所述第一压焊块与第二压焊块之间,且覆盖所述第一压焊块与第二压焊块的一部分;以及
形成在所述碳基薄膜之上的第一金属接触和第二金属接触,其中所述第一金属接触与所述第一压焊块的至少一部分相连,所述第二金属接触与所述第二压焊块的至少一部分相连。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介质层中的加热器件和测温器件。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为Si,所述介质层为通过热氧化形成的SiO2或通过沉积形成的Si3N4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基薄膜包括单层石墨烯、双层石墨烯或多层石墨烯。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基薄膜通过Cu衬底上CVD后化学湿法转移,或者Pt衬底上CVD后电化学法转移形成。
CN2012103310941A 2012-09-07 2012-09-07 气体传感器及其形成方法 Pending CN1028661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310941A CN102866178A (zh) 2012-09-07 2012-09-07 气体传感器及其形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310941A CN102866178A (zh) 2012-09-07 2012-09-07 气体传感器及其形成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66178A true CN102866178A (zh) 2013-01-09

Family

ID=47445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310941A Pending CN102866178A (zh) 2012-09-07 2012-09-07 气体传感器及其形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66178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77347A (zh) * 2014-04-04 2015-10-14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基于石墨烯的化学或生物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5301061A (zh) * 2015-09-23 2016-02-03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自组装式网格状α-MoO3纳米带气敏传感器
CN106596654A (zh) * 2016-12-11 2017-04-26 苏州大学 基于三维多孔石墨烯超薄膜的垂直响应型气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06710A (zh) * 2015-11-11 2017-05-24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基于硫掺杂石墨烯的氮氧化物气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19270A (zh) * 2017-06-01 2017-09-29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新型基于还原氧化石墨烯‑二硫化钨复合材料氨气气体传感器及其制备工艺
CN107290389A (zh) * 2017-06-12 2017-10-24 苏州慧闻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室温检测低浓度甲醛的气敏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气敏传感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79523A (ja) * 2002-03-26 2003-10-02 Fuji Electric Co Ltd 薄膜ガスセンサ
US20060194332A1 (en) * 2001-03-28 2006-08-31 Denso Corporation Gas sensor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a gas sensor
CN101311710A (zh) * 2007-05-24 2008-11-26 福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氧化碳气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一氧化碳气体传感器
CN102203593A (zh) * 2008-09-29 2011-09-28 法国原子能及替代能源委员会 含碳纳米管的化学传感器、其制备方法和其用途
CN101013098B (zh) * 2007-02-02 2012-01-0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具有nh3气体敏感效应的碳/硅异质结材料
CN102307024A (zh) * 2011-06-21 2012-01-0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流体发电装置或波动传感装置
CN102654474A (zh) * 2011-03-02 2012-09-05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一种石墨烯掺杂氧化锌的纳米薄膜的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94332A1 (en) * 2001-03-28 2006-08-31 Denso Corporation Gas sensor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a gas sensor
JP2003279523A (ja) * 2002-03-26 2003-10-02 Fuji Electric Co Ltd 薄膜ガスセンサ
CN101013098B (zh) * 2007-02-02 2012-01-0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具有nh3气体敏感效应的碳/硅异质结材料
CN101311710A (zh) * 2007-05-24 2008-11-26 福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氧化碳气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一氧化碳气体传感器
CN102203593A (zh) * 2008-09-29 2011-09-28 法国原子能及替代能源委员会 含碳纳米管的化学传感器、其制备方法和其用途
CN102654474A (zh) * 2011-03-02 2012-09-05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一种石墨烯掺杂氧化锌的纳米薄膜的制作方法
CN102307024A (zh) * 2011-06-21 2012-01-0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流体发电装置或波动传感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REND M. VAN DER ZANDE ET AL.: "Large-Scale Arrays of Single-Layer Graphene Resonators", 《NANO LETTERS》, vol. 10, 16 November 2010 (2010-11-16), pages 4869 - 4873 *
伍晓明等: "基于MEMS技术的集成铁电硅微麦克风", 《中国集成电路》, no. 53, 31 December 2003 (2003-12-31)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77347A (zh) * 2014-04-04 2015-10-14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基于石墨烯的化学或生物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5301061A (zh) * 2015-09-23 2016-02-03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自组装式网格状α-MoO3纳米带气敏传感器
CN105301061B (zh) * 2015-09-23 2018-05-22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自组装式网格状α-MoO3纳米带气敏传感器
CN106706710A (zh) * 2015-11-11 2017-05-24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基于硫掺杂石墨烯的氮氧化物气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96654A (zh) * 2016-12-11 2017-04-26 苏州大学 基于三维多孔石墨烯超薄膜的垂直响应型气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96654B (zh) * 2016-12-11 2019-09-17 苏州大学 基于三维多孔石墨烯超薄膜的垂直响应型气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19270A (zh) * 2017-06-01 2017-09-29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新型基于还原氧化石墨烯‑二硫化钨复合材料氨气气体传感器及其制备工艺
CN107219270B (zh) * 2017-06-01 2020-01-17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新型基于还原氧化石墨烯-二硫化钨复合材料氨气气体传感器及其制备工艺
CN107290389A (zh) * 2017-06-12 2017-10-24 苏州慧闻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室温检测低浓度甲醛的气敏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气敏传感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66178A (zh) 气体传感器及其形成方法
Thirumalairajan et al. Surface morphology-dependent room-temperature LaFeO3 nanostructure thin films as selective NO2 gas sensor prepared by radio frequency magnetron sputtering
KR101027074B1 (ko) 금속산화물층을 갖는 나노구조물 가스센서, 나노구조물 가스센서 어레이 및 그 제조 방법
TWI452287B (zh) 氣體感測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Xu et al. ZnO/Al2O3/CeO2 composite with enhanced gas sensing performance
Geng et al. Promising alloys for intermediate-temperature solid oxide fuel cell interconnect application
Parmar et al. Copper (II) oxide thin film for methanol and ethanol sensing
CN107202816B (zh) 氢传感器、燃料电池汽车以及氢检测方法
CN102865938B (zh) 热电偶及其形成方法
KR101161525B1 (ko) p형 산화물 반도체 나노섬을 코팅한 n형 산화물 반도체 나노선 가스 센서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1993782B1 (ko) 양면 마이크로 가스 센서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Liu et al. Enhancement ethanol sensing properties of NiO–SnO2 nanofibers
CN105445335A (zh) 一种用于电力变压器绝缘状态监测的湿度传感系统
CN109769394B (zh) 气体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气体检测装置、燃料电池汽车
GB2455640A (en) Semiconductor gas sensor
JP4056987B2 (ja) 水素センサ及び水素の検知方法
US20190346391A1 (en) Gas sensor and fuel cell vehicle
EP2896962A1 (en) Gas sensor chip
Enhessari et al. Perovskites-based nanomaterials for chemical sensors
Xing et al. Burrs-shelled SnO2@ Al2O3 nanocables for detection of 3-hydroxy-2-butanone biomarkers
Sluban et al. Controlling disorder and superconductivity in titanium oxynitride nanoribbons with anion exchange
Rajasekhar et al. Hierarchical NiCo2O4/NiO mixed nanofibers for enhanced supercapacitor and ammonia gas sensor applications
Knauth et al. Study of compaction and sintering of nanosized oxide powders by in situ electrical measurements and dilatometry: Nano CeO 2—case study
KR100906496B1 (ko) 가스 센서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2862949A (zh) 基于倒置工艺的双臂梁mems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