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实施方式
装弹时,由抱弹口直接将子弹压入,当第四只弹仓压满子弹后,向右用力顶推弹仓组,使弹仓组沿导轨向右平移,除弹匣套筒盖中的五至六枚子弹不动外(此数目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固定下来,如抱弹口的高度要求),第四只弹仓内的子弹与弹仓组同时向右平移。当卡笋入位后,此时第三只弹仓已与抱弹口垂直,既可继续进行压弹操作。如此类推,便可将四只弹仓内连同弹匣套筒盖2内全部压满子弹。请参图3
暂定四条单独的弹仓内部宽度为23mm,三条内侧隔板加上左右两侧的弹匣板,按照平均厚度1.5mm计算,总厚度应为7.5mm左右。这样预计弹仓组的宽度约为99.5mm。若再加上横向弹簧的突出部分,该弹匣组的总宽度约为150mm。与枪支连接后,除去枪支下面的部分,向枪支右侧突出的宽度应该在120mm左右。可以说这个宽度对于持枪人来说是能够接受的。
将弹匣组的满弹状态设计成向右突出而非向左,是因为枪支左侧无突出物,步兵在行军时可以肩背枪支行进,能够满足步兵的日常踞枪习惯,并且击发完毕时左侧突出部分宽度较小,不影响左手握持。图4为弹匣内子弹击发完毕时的状态示意图。
假设将该弹匣组的总长度较原81弹匣加长3至4厘米,(一些军人将两只弹匣交错捆绑在一起时,也得加长到这个程度),既弹匣套筒盖2及以上部分加上与原81弹匣长度相当的弹仓组1,那么每只弹仓内可容纳30发子弹,加上弹匣套筒盖出弹口处的5发或7发子弹(此空间子弹数目与出弹口高度有关),则总携弹数量可达125~127发。如果再增加一只或是两只弹仓,以每只单独的弹仓容纳30发子弹计算,则总携弹量可达185~187发。(81班用轻机枪可以考虑使用六个弹仓的弹匣组,此时弹匣组宽度也就20厘米)。
图5为弹仓组的上视示意图,弹仓组口部的卡笋8的功能是与弹匣套筒盖上的卡笋7相互作用,对弹仓组1进行固定。
图6为弹仓组的后视示意图,凹槽9的作用是使弹匣套筒盖上面向下作用的卡笋7进入,以保证弹仓组1在枪支击发时不会发生左右位移的状况而影响正常供弹。
图7为弹匣组出弹口右侧部分的左视剖面示意图,既后视角度中,抱弹口以下垂直靠右的部分。图7中弹匣套筒盖底部两条凸起的光滑金属条10,横贯弹匣套筒盖2的右侧部分。金属条的宽暂定2mm,高度暂定2.5mm,两条金属条之间的宽度距离应不大于弹壳的长度,暂定为25mm,并且左侧起始位置应具有一定的圆滑弧度,以利于弹仓压弹时能够使弹仓内子弹顺利向右平移。其具有如下作用:一是,与弹仓组1上部凸起部分11形成交错,保证子弹在向上移动过程中平滑、无卡顿;二是,减少了子弹与弹匣套筒盖顶部2的接触面积,既减少了备用弹仓内的子弹在向左平移时的磨擦阻力;三是,可防止沙尘对子弹平移造成阻滞,确保供弹稳定性。
在后视角度下,输弹口纵向左侧下部的两只凸起的挡片13,暂定宽度为5mm、内侧高度为8mm,外侧高度为3mm。两只凸起间的距离暂定为25mm。这两只挡片13与各弹仓口部纵向边缘的凸11起形成交错,可使子弹在上下移动时平滑无卡顿,不产生额外的阻力。同时两挡片间的空隙可使第一至第三条输弹弹簧的托弹板向左滑出,使其在滑出时保证托弹板始终作用于弹匣套筒盖2内的子弹。在弹仓组1与弹匣套筒盖2未连接时,挡片还具有卡住横向弹簧顶板5的作用。请参图8
在左视角度下,弹仓口偏右位置,既弹壳部位上下移动的空间位置,预制有高度为2mm、长度为23mm的纵向凸起11,且四只弹仓口均有此凸起形状。其功能是与弹匣套筒盖2上面左侧的两只向下凸起的挡片13及右侧的两条凸起的金属条10形成交错,使子弹在上下移动时平滑无卡顿。12所标示的是为弹匣套筒盖2上的两只向下凸起的挡片13预留的凹槽。现暂定凹槽12的宽度为7mm,深度为3mm。假设弹仓组1与弹匣套筒盖2连接后的纵向间隙为1mm,既两只挡片13外侧部分与弹仓组1的高度距离,那么挡片13深入凹槽12为2mm,加上弹仓口2mm的凸起,则挡片13与弹仓口凸起11的交错长度达到4mm。而两只挡片13之间弹匣套筒盖顶部与弹仓组上部凸11起之间的高度也应为4mm。弹仓组1向右平移后,弹仓口部凸11起与两只金属条10之间的弹匣套筒盖顶部的间隙为1.5mm,金属条10与弹仓口部凹槽12的纵向间隙也为1.5mm。请参图9
挡片13下沿与金属条10左侧起始部位应具有一定的圆滑弧度。另外,弹仓口部凸起11的上部也应具有圆滑的弧度。
在后视角度下,第一至第三条输弹弹簧的托弹板的形状为左低右高,且高低之间要有一定的圆滑过渡,以使弹仓组1在向左平移的过程中,弹仓内的最后一颗子弹可转至托弹板的右侧高处,当该弹仓完全被向左顶出弹匣套筒盖2之后,弹匣套筒盖2内的子弹则再次被右侧相邻弹仓内的子弹顶起。
第一至第三条输弹弹簧的托弹板只能升到弹仓组1的上部,因此这三条输弹弹簧应比第四条弹簧略短,托弹板升至弹仓顶部后,托弹板的低处与弹仓口平齐,高处升出弹仓口,但是托弹板高处的纵向长度要比低处短,暂定为23mm,使其可以从弹匣套筒盖2上面两只凸起的挡片13间的空隙滑出,并在滑出时保证托弹板始终向上作用于弹匣套筒盖2内的子弹。第四条输弹弹簧的托弹板能够升至抱弹口,可以使最后一颗子弹送入枪膛,完成击发。该托弹板外形无特殊变化,可以采取左高右低的形状。(网络照片中81弹匣内的托弹板都是左高右低的形状)
图10为第一、第二、第三号弹仓中的其中一只弹仓的上视图,安置在输弹弹簧托弹板下部的向一前一后两个方向水平作用的卡笋14,当1、2、3弹仓的子弹下压后,托弹板下降,使卡笋14向前后两侧释放突出,在枪支击发时,随着输弹弹簧向上供弹升起,突出的卡笋14在接近弹仓口部时与预制在弹仓口部的金属定向滑块16接触,并将其顶起,卡笋16又将卡笋7顶起,使卡笋7与1号弹仓卡笋8脱离,从而使弹仓组1在横向弹簧5的作用下向左平移。此时第一只弹仓供弹完毕,卡笋7与第二只弹仓的卡笋8相互作用,使第二只弹仓停留、固定在出弹口下部与之垂直的部位,继续完成供弹任务,以此类推,至第四只弹仓直接将最后一颗子弹推送到抱弹口,完成击发。第四只弹仓不需要安置卡笋14。
在这只弹匣中,金属定向滑块16只具有上下移动功能,本身不具有弹簧动力,卡笋8为固定的突出阻铁,不属于活动的机件(但随弹仓组一起平移)。卡笋7与卡笋14属于活动的机件,均利用弹簧作为动力源,实现其功能。并且,卡笋7应直通弹匣套筒盖2上部,可以通过外力,将其拔高到一个高度并固定,此时可以进行压弹时的平移操作,既卡笋7只与卡笋8相互作用,而没有进入到弹仓口部的凹槽9内。如果需要清洁弹匣,就将卡笋7外侧的连接部分再往上拔高,卡笋7与卡笋8分开,使弹仓组与弹匣套筒盖完成分离。战斗状态或压弹完毕的待发状态下,卡笋7应深入到弹仓口部的凹槽9内,使弹仓组1左右均不能移动。
15代表两条纵向的弧形凸起,其功能是当卡笋14将金属定向滑块16顶起,并使卡笋7与本弹仓卡笋8脱离后,使卡笋14回位,脱离与定向滑块16的接触,使定向滑块16不影响下次压弹操作。托弹板下部的卡笋14的宽度应略宽,并且与弧形凸起15接触的部位应该制作成向下的倾斜面,这样就可以使其既作用于定向滑块,又可以在定向滑块16一侧的弧形凸起15的顶推下归位。请参图10
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卡笋14作用于定向滑块16的位置(或时机)问题。这决定着卡笋7与本弹仓卡笋8脱离的时机。应该掌握在弹仓内的最后一颗子弹既托弹板左侧低处的子弹的底部与弹仓组1口部平行时,卡笋7与卡笋8脱离,弹仓组1向左平移,右侧相邻的弹仓到位后继续供弹。这一时机的掌握程度是这种大容量弹匣能否实现稳定、持续供弹的关键。试分析一下,此弹仓组平移的过程,应该是在一颗子弹从出弹口进入枪膛开始,到击发、抛弹壳并再次送入枪膛内一颗子弹、击发、抛弹壳的时间内完成,而再次需要推弹进入枪膛时,必须要完成弹仓平移,使下一只弹仓继续供弹。网络上的数据显示81自动步枪的“枪机运动行程为130mm”如果概念没有混淆的话,完成上述的过程,既击发、抛弹、推弹、击发、再抛弹,枪机要往复三次,(或是四次,因为或许击发时枪机也需要移动,)也就是390mm,而弹仓组需要移动的距离仅为25mm左右,应该能够满足为枪支不间断供弹的需求。
如果卡笋7与卡笋8分离时枪支没有继续击发,则弹仓组1仍可以完成向左平移。由此可知,自抱弹口到弹匣套筒盖2与弹仓组1顶部之间的高度应该通过实践设计精确。
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压弹过程中弹仓组向右平移时,要保证每只弹仓内顶部的子弹为右高左低的排列方式,以利于弹仓组向左平移时子弹的对接。具体方法是在出弹口高度确定后,即可根据左排弹在上位还是右排弹在上位来确定平移弹仓组1的时机。
这种大容量弹匣及方法所具有的优势。
1、携弹量将大幅增加,而且携弹数量仍有的很大的增加潜力。
2、同简单的将四只弹匣困绑固定在一起比较,不仅宽度要减少许多,而且重量也会大幅减少,因为减少了弹匣间的空隙与捆绑固定弹匣的器材。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实现四只弹仓连续供弹击发,节省三次更换弹匣的操作与操作时间。据网络资料显示,更换弹匣最快的时间也需要4到6秒钟,节省三次更换弹匣的操作就意味着争取了12秒钟的宝贵时间。而在激烈的战场对抗中,避免不了紧张的情绪,每次更换弹匣的操作未必能够在4到6秒钟内完成。可见大容量弹匣的重要性。
3、如果这种弹匣研制成功,将会大大延长火力的持续性,尤其在压制射击、阵地防守或是巷战的短兵相接中优势将更加明显。毕竟枪里有子弹就可以大大减少与避免同敌人肉搏的机率了。
4、对士兵的士气会起到很大的提升的作用,可以缓解因担心枪支内剩余子弹不足而产生的忧虑感。首先该弹匣携弹容量大,能够实现100多发子弹的连续射击。其次,还可以在射击操作中明确剩余弹量,如可以根据顶出弹匣套筒盖内的空弹仓数量确认余下几个实弹弹仓。
5、在还有剩余子弹的情况下,仍可以从枪支上取下,继续为弹匣装弹。这种大容量弹匣及方法所存在不利因素分析
1、首先,这种大容量弹匣会对枪支的重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会经常在电视新闻中看到武装人员把两只弹匣捆绑在一起的画面,与其相比,这种大容量弹匣只是增加了两条弹仓而已,且弹匣的弹仓组(弹匣套筒盖不动)在射击过程中,会逐次向左平移,所以对枪支重心产生的不利影响应该可以克服。
2、使用后,81-1的枪托将不可以完全折叠。此影响应该可以忽略。
3、携行会带来一定的不便。首先,弹匣体积不是很规则,其次,与枪支连接后,重量会有所增加,携行也会产生一定的不便。但是,如果该大容量弹匣研制成功,那么士兵手中的81自动步枪无疑将具有比从前的班用轻机枪还要强的持续的火力,(这里单指携弹量,即使不可以向轻机枪那样连续射击)可总的重量却又与班用轻机枪的战斗全重相差不多。相信在携行方面带来的不便也应该能够克服。
4、沙尘、雨水等恶劣环境对其可靠性的影响还要看该弹匣的制作工艺与实际检验。因为弹匣不属于高精度的装备,只要能够满足平稳供弹的要求即可,所以在实践验证阶段不妨将各连接处的间隙适当调整放大。
5、射击过程中,弹仓组平移时会使枪身抖动,给踞枪瞄准带来不便。一方面,应加强平时的训练,熟悉弹仓组平移转换时枪支的反应状态。另一方面,四只弹仓完成一次射击流程只需要平移三次,而且在战场环境中,大多是概略射击,相信通过训练是可以将这种不便抵消的。平时训练时可以压上几发子弹就平移弹仓,直至四只弹仓均载有少量子弹。(但注意掌握平移的时机,既保证弹仓右排的子弹处于高处)之后进行射击训练,来体验弹仓平移时枪支的抖动规律。
6、弹仓的重量对于横向弹簧张力的考验。网络资料显示,7.62×39mm子弹的全重为16.4g。按携带127发子弹计算,则总重量为2082.8g,再加上弹仓组的重量(此时可以不考虑弹匣套筒盖的重量)暂定为1kg,则子弹与弹仓组的总重约为3.082kg,横向弹簧单就横向作用于这个重量应该不成问题。可是被平移至弹匣套筒盖右侧的弹仓内的子弹还会有三条弹簧向上的推力,这个“力”是否会对弹仓组平移带来很大的阻力呢?我们从如下方面进行分析:
一是,我们平时会看到吊车吊装数吨重的重物时,下面的工人一只手就可以推动重物;还有在平时我们基本无法做到用一只手向上举起一个成年人,可是,在光滑的冰面上甚至是在地板砖上面,却可以非常容易的用一只手推动一个成年人。我对上面的两个现象做一个粗浅的分析,吊装的重物与吊车的钢绳之间一上一下两个方向的力的大小是处于相等的状态,既平衡力,且这两个力是作用在上下垂直的方向上的,而工人推重物以及单手能将成年人推动的作用力是水平方向上的力,因此我们能够比较容易的完成上面两个例子中所描述的操作。该弹匣的工作状态与上面的例子是一样的,横向作用的弹簧是可以完成横向推动数倍于本身张力的重量的,更何况弹簧的张力还要大于这个重量呢。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枪支在连续射击时会产生强烈的连续的后坐力,这也将有利于横向弹簧释放张力。再有,弹仓组与弹匣套筒盖的接触面积的大小与光滑程度也对弹仓组的横向平移能否顺畅起到很大的决定作用。我们可以将弹仓组卡笋与弹匣套筒盖上的导轨尽量制作的光滑一些,甚至可以考虑把弹仓组的卡笋制作成数个点的形状而非长条状,使其减少在弹匣套筒盖导轨上的接触面积,以增加横向弹簧的推力效果。
二是,从何种角度来讲,尽量减轻武器重量都是人们所必须重视的因素。如果效果明显,我们可以考虑将弹仓内部的隔板应用塑料材质,以减轻重量。再有一点,按照上面的假设,子弹与弹仓组的总重为3.082kg,但是,弹仓组的第一次平移时已有一只弹仓为空仓,既30发子弹已击发完毕。此时,子弹与弹仓组的总重实际应为2.59kg,重量减少了六分之一。
三是,再退一步讲,假如以上几个方面因素仍不足以消除弹仓组的重量对横向弹簧的张力形成的影响,我们还可以通过操作方法来加以解决。就是在压弹时,将每只弹仓底部上数第六、七枚子弹处,压装几颗曳光弹,当确认弹仓即将平移时,将枪支向左侧倾斜90度,形成使弹仓组沿导轨向下移动状态,换仓完毕再转入正常发射。当然,第四只弹仓内的曳光弹只是起到提醒子弹真正将击发完毕的作用。而第三只弹仓内也可以不装曳光弹,或者说在第三只弹仓将被替换时不用这种操作方法,因为第三只弹仓内子弹击发完毕时,右侧只剩下一只弹仓,可以不用再旋转枪支。
7、弹仓组导轨为横向设置,与枪支作用力形成垂直交叉,加之枪身击发时产生的震动,是否会影响该弹匣的使用寿命及可靠程度的分析。由于弹仓组装弹后,子弹在输弹弹簧的作用力下顶在弹匣套筒盖上及抱弹口处,所以对弹仓组与弹匣套筒盖起到了弹性连接的作用,相信再通过现代先进的制作工艺,这一不利因素是可以化解的。
关于为弹匣组提供向左侧平移动能的另一种方案
设置两根圆柱形弹簧(也可以是比较扁的方形弹簧),横向安置在弹仓组与弹匣套筒盖前后的位置,以这两根弹簧作为弹仓组向左平移的动力源。具体方法是,1、在弹匣套筒盖内部安放两根圆柱体,一侧与弹匣套筒盖右部连接,另一端无连接,长度与弹匣套筒盖左右宽度相当或略短,用以保证弹簧的作用方向。2、在后视角度下,弹仓组前后靠右侧位置安放两只牢固的空心圆柱体,一端为全部敞开,以使弹簧进入圆柱体内;圆柱体的另一端为环形半敞开,其功能是在弹仓组向右移动到与弹匣套筒盖重合时,可以使弹匣套筒盖上的为弹簧起导向作用的圆柱体穿过。而弹仓组上的圆柱体的长度则以能够容纳已被压缩的弹簧为宜。3、弹仓组与弹匣套筒盖的连接方式仍以卡笋与导轨的方式连接。
采取这种两根弹簧提供动能的方案有如下优点:1、省去了原方案中弹匣套筒盖右部的突出部位,减少了了弹匣组的宽度,如果能够克服重量的不利因素,完全可以再增加2个或多个弹仓。2、优化了外形,不仅较原方案美观,且在防尘功能方面会更加突出。不利方面的因素有:1、结构变得复杂,弹匣套筒盖的重量会有所增加。2、两根弹.簧的张力应分配好,否则会影响弹匣组平移的顺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