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57278A -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57278A
CN102857278A CN2011101816225A CN201110181622A CN102857278A CN 102857278 A CN102857278 A CN 102857278A CN 2011101816225 A CN2011101816225 A CN 2011101816225A CN 201110181622 A CN201110181622 A CN 201110181622A CN 102857278 A CN102857278 A CN 1028572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resource
sinr
matrix
noise rat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8162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57278B (zh
Inventor
李�远
宿淑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evi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tevi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tevi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tevi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18162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5727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572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572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572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5727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包括:预先将相关度区间等分为N个相关度子区间,在系统运行前,通过仿真或实际测量的方式,确定各相关度子区间对应的单用户模式到多用户模式的信噪比衰减值ΔSINRmax;当系统运行后,获得小区中各待调度用户的下行信道矩阵的等效信道矩阵;对于系统资源集合中的每块资源,在每块资源上计算用户的优先级,选择优先级最高的用户作为主用户,再利用所述各子区间对应的单用户多入多出传输模式到多用户多入多出传输模式的信噪比衰减值ΔSINRmax,根据用户的瞬时速率和等效信道矩阵,从小区的待调度用户中,选择最佳配对用户。采用本发明可以提高资源分配时用户配对的准确性,并且复杂度低。

Description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特别是涉及LTE系统中引入多用户多入多出(MU-MIMO)技术时的资源分配方法。
背景技术
下行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ile output,MIMO)技术作为LTE下行关键技术之一,可以利用空间分集和复用技术提高LTE系统传输可靠性并提升系统容量。相比于点到点的单用户MIMO,点到多点的多用户MIMO(MU-MIMO)采用空分多址(SDMA)技术,可以在同一时频资源上通过SDMA同时为多个用户传输数据,并通过发送端的预编码来消除不同空间子信道的流间干扰;多用户MIMO可以带来更多的多用户分集增益,在小区用户数目较多的场景下,这种增益带来的系统容量提升就更加明显。
在LTE标准化过程中,如何利用增强MIMO提升系统容量并改善小区边缘性能成为研究热点。在R9标准下支持多用户MIMO的传输模式有两种,即Mode5和Mode8,并且支持单用户和多用户之间的动态切换,而不需要无线资源控制(RRC)的重配置。
Mode8基于下行波束赋形技术,在Mode8模式下,最多支持两用户的SDMA,每个用户采用单流传输,并且支持单用户和多用户的自适应切换;用户的信道质量指示(CQI)反馈基于小区参考信号(CRS)信道估计,使用单用户(SU)模式的CQI反馈,即反馈单用户第一个码字CQI;不同的反馈模式对应不同的CQI反馈粒度,可以是窄带CQI反馈(同时反馈一个宽带CQI)和宽带CQI反馈。对于TD-LTE系统而言可以不需要用户的预编码矩阵指示器(PMI)反馈,而通过侦听参考信号(SRS)参考信号探测上行信道,利用上下行互异性来得到多用户的下行信道,并通过发送端的迫零算法实现干扰消除;接收端通过解调参考信号(DRS)信道进行相干解调,在多用户MIMO模式下如果接收端不知道与之配对的用户信道信息,则不能在接收端完成用户间的干扰消除。
下行MIMO技术中需要通过发送端的预编码来消除不同子空间的干扰并提高传输容量。多用户MIMO系统的最佳信道容量可以通过脏纸编码(DPC)算法来获得。然而,DPC算法需要每个用户都要知道所有用户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因此对于实际系统,主流算法是基于码本的预编码或是迫零(zero forcing,ZF)算法这种简单易实现的线性预编码方式。在ZF波束赋形方案中,空间数据流的分离是在基站进行的。基站利用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为给定的用户进行波束赋形,并保证对其他用户不会造成干扰或者只有很小的干扰,即发送给目标用户的波束对其他用户形成了零陷。对于ZF波束赋形,当用户数目足够大的时候,通过多用户带来的分集增益,性能可以逼近最优的DPC算法。
由于线性预编码技术的吞吐量提升增益主要取决于系统的多用户分集增益,在多用户MIMO的调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选择合适的用户组进行传输,以实现容量性能上的优化。
不同的用户配对算法具有不同的性能和计算复杂度,广泛搜索的方法作为最优的配对算法是性能和复杂度的上限。当用户数目较大的时候,基站不可能通过遍历的方式来选择最佳的用户组合进行下行数据的发送,这样就需要一些次优算法来实现配对过程。
目前,常见的用户配对方案包括贪婪算法和半正交(SUS)算法。贪婪用户选择方法的思想是在每次迭代选取一个最大化吞吐量的用户;发端首先根据信道质量选择一个最优的用户加入到配对用户集合,然后每次选择一个与原配对集合的联合吞吐量最高的用户作为最佳配对用户,并比较加入最佳配对用户的集合与原配对用户集合的吞吐量,如果新的集合高于原有集合则将这个用户加入到配对用户集合中,否则结束配对过程。在计算联合吞吐量时,需要计算波束赋形矩阵,进行大量的矩阵伪逆运算。
相比于贪婪算法,半正交算法主要利用用户信道的正交性,第一步仍然是利用瞬时信道信息选择一个最大吞吐量的用户加入到配对用户集合,之后计算主用户和小区中其他用户的信道相关度,并将相关度低于一个固定门限的用户设置为备选配对用户,在备选配对用户集合中选择单用户信道质量最高的作为最优配对用户,将最优配对用户添加到配对用户集合中。
上述配对方案中,贪婪算法在配对用户过程中需要遍历每个用户,并计算备选配对用户和主用户的ZF波束赋形矩阵,因此需要大量的矩阵伪逆运算,大大增加了运算复杂度;相比而言,半正交配对算法可以大大降低计算复杂度,但是由于信道相关度门限是固定值,配对过程只针对相关度低于门限的用户,这样,一些信道质量较好但相关度较大的用户将得不到配对的机会,这种配对的不精确可能会导致性能的降低,尤其是在小区用户数目较少的情况下。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资源分配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系统中,能提高资源分配时用户配对的准确性且复杂度低。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系统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预先将相关度区间等分为N个子区间,在系统运行前,通过仿真或实际测量的方式,确定各相关度子区间对应的单用户SU模式到多用户MU模式的信噪比衰减值ΔSINRmax,N为自然数;
b、当系统运行后,根据上下行信道的互异性确定小区中各待调度用户的下行信道快衰矩阵的等效矩阵;对于系统资源集合中的每块资源,根据用户在该块资源的瞬时速率和所述等效矩阵,以及所述各相关度子区间对应的SU模式到MU模式的信噪比衰减值ΔSINRmax,从小区的待调度用户中选择该块资源的主用户及与该主用户配对的用户,并按照传输速率最大化的原则,根据所述选择的用户确定预分配该块资源的用户。。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出的资源分配方法中,预先通过离线的方法来获取信道相关度和单用户到多用户模式的信噪比衰减值ΔSINR的对应关系,然后,再在实际用户配对过程中,利用该对应关系,采用基于联合优先级因子的贪婪算法进行配对。这样,相比于贪婪算法,在系统运行后的用户配对过程中无需计算波束赋形矩阵,减小了用户配对过程中矩阵伪逆的计算次数,并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同时,相比于半正交算法,在配对时考虑了信道相关度较大的配对用户的速率特性,从而可以保持较好的配对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是,预先通过离线的方法获取信道相关度和单用户到多用户模式的信噪比衰减值ΔSINR的对应关系,然后,再在实时配对过程中,利用该对应关系,根据用户的瞬时速率来为每块资源上的主用户选择最佳配对用户。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配对过程中矩阵伪逆的计算次数,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另一方面,在配对时考虑了信道相关度较大的配对用户的速率特性,从而可以保持较好的配对准确度。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主要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预先将相关度区间等分为N个子区间,在系统运行前,通过仿真或实际测量的方式,确定各相关度子区间对应的单用户模式到多用户模式的信噪比衰减值ΔSINRmax
这里,通过在系统运行前,即采用离线的方法,来获得不同子区间的相关度所对应的信噪比衰减值,可以减少在后续配对过程中进行矩阵伪逆运算的计算次数,从而降低本发明的算法复杂度。
所述N为自然数,较佳地,可以大于等于10。在实际应用中,N设置的越大,结果越准确,但是复杂度会增加,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N值。
较佳地,可以采用下述步骤确定各子区间对应的ΔSINRmax
步骤x1、根据链路级的信道仿真或实际测量获取指定数量M个NR×NT信道快衰矩阵,其中NR为接收天线数目,NT为发送天线数目。
这里,指定数量M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应用中小区的覆盖范围来进行设置,只要能确保所进行的仿真能覆盖小区,能较准确的反映出小区信道状况即可。
具体地,根据链路级的信道仿真或实际测量获取指定数量M个NR×NT信道快衰矩阵的方法,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掌握,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x2、通过撒点的方式,进行指定数量W次仿真模拟用户配对的过程,其中,在每次仿真模拟用户配对过程中,从所述M个NR×NT信道快衰矩阵中选取两个配对用户的信道快衰矩阵H1和H2,分别确定所述H1和H2的等效矩阵h1和h2,计算所述h1和h2的相关度α,根据所述h1和h2计算本次用户配对所对应的单用户模式到多用户模式的信噪比衰减值ΔSINR,将所述信噪比衰减值添加至所述α对应的子区间的信噪比衰减值集合中。
这里,指定数量W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应用中小区的覆盖范围来进行设置,只要能确保每个子区间中的相关度数量能足够代表该子区间即可。
这里,可以按照 h 1 = u 1 H H 1 h 2 = u 2 H H 2 , 来确定所述H1和H2的等效矩阵h1和h2,其中,所述
Figure BDA0000072711950000052
为用户1接收端的波束赋形矢量,所述
Figure BDA0000072711950000053
为用户2接收端的波束赋形矢量。按照公式
Figure BDA0000072711950000061
来计算所述h1和h2的相关度α。
计算本次用户配对所对应的单用户模式到多用户模式的信噪比衰减值ΔSINR的过程具体可以为:
步骤a1、将h1、h2合并为多用户矩阵H=[h1;h2];
W=HH(HHH)-1=[w1w2]
步骤a2、按照 W ~ = w ~ 1 w ~ 2 = w 1 | | w 1 | | w 2 | | w 2 | | , 得到对矩阵H求伪逆得到波束赋形矩阵W,并对W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配对用户的波束赋形矢量
Figure BDA0000072711950000063
步骤a3、利用波束赋形矢量按照
Figure BDA0000072711950000065
可以得到本次用户配对所对应的单用户模式到多用户模式的ΔSINR;其中,所述v1为H1的右奇异矩阵的第一列,v2为H2的右奇异矩阵的第一列。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迫零(ZF)波束赋形之后的多用户传输模式下的信噪比(MU SINR)可以根据下式通过单用户传输模式下的SINR来计算得到:
SINR MU _ 1 = P t · P Loss _ 1 · | h 1 · w ~ 1 | 2 | h 1 · w ~ 2 | 2 + 2 ( I 1 + N ) ≈ | v 1 H · w ~ 1 | 2 2 SINR SU _ 1 = SINR SU _ 1 · ΔSINR
SINR MU _ 2 = P t · P Loss _ 2 · | h 2 · w ~ 2 | 2 | h 2 · w ~ 1 | 2 + 2 ( I 2 + N ) ≈ | v 2 H · w ~ 2 | 2 2 SINR SU _ 2 = SINR SU _ 2 · ΔSINR
其中对于i=1,2有 P t · P Loss _ i · | h i · w ~ I | 2 = P t · P Loss _ i · | λ i | 2 · | v i H · w ~ i | 2 .
如果基站端可以根据上下行互异性获得较为准确的下行信道,则对于计算得到的归一化波束赋形矩阵
Figure BDA00000727119500000611
上述公式中的约等号在此条件下将成立。这样,从SU模式到MU模式的SINR衰减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0072711950000071
因此,本步骤中,可以按照
Figure BDA0000072711950000072
Figure BDA0000072711950000073
得到本次用户配对所对应的单用户模式到多用户模式的ΔSINR。
步骤x3、对于所述各相关度子区间,从各子区间的信噪比衰减值集合中,选择最大值作为该子区间对应的单用户模式到多用户模式的信噪比衰减值ΔSINRmax
步骤102、当系统运行后,根据上下行信道的互异性确定小区中各待调度用户的下行信道快衰矩阵的等效矩阵;对于系统资源集合中的每块资源,根据用户在该块资源的瞬时速率和所述等效矩阵,以及所述各相关度子区间对应的SU模式到MU模式的信噪比衰减值ΔSINRmax,从小区的待调度用户中选择该块资源的主用户及与该主用户配对的用户,并按照传输速率最大化的原则,根据所述选择的用户确定预分配该块资源的用户。
本步骤中,可以按照h=uHH,来确定各待调度用户的上行信道快衰矩阵的等效矩阵h,其中,H为一待调度用户的上行信道快衰矩阵,uH为接收端的波束赋形矢量。
具体地,可以采用下述步骤对每块资源实现:从小区的待调度用户中选择该块资源的主用户及与该主用户配对的用户,并按照传输速率最大化的原则,根据所述选择的用户确定预分配该块资源的用户。
步骤b1、在资源集合中任意选择一块空闲资源n*,按照RSU_k=Wn*log2(1+SINRSU_k),计算当前未预分配资源的各待调度用户k的瞬时速率RSU_Uk,其中Wn*为资源n*所占的带宽,SINRSU_k为在单用户传输模式下用户k利用资源n*进行传输的信噪比;根据所述RSU_k,确定单用户传输模式下用户k的优先级因子F(RSU_k),从所述F(RSU_k)中选择最大值
Figure BDA0000072711950000074
所对应的用户k*作为使用资源n*的主用户。
步骤b2、基于联合优先级因子的贪婪方法,对当前未预分配资源的各待调度用户l,利用所述各子区间对应的单用户模式到多用户模式的信噪比衰减值ΔSINRmax,根据用户的瞬时速率和等效矩阵,确定该待调度用户l与所述主用户k*配对时的联合优先级因子,选择所述联合优先级因子最大的用户l*作为所述主用户k*的最佳配对用户。
这里,具体可采用下述步骤来确定可用资源的待调度用户l与所述主用户k*配对时的联合优先级因子:
步骤y1、按照
Figure BDA0000072711950000081
计算用户l和k*的等效矩阵h1
Figure BDA0000072711950000082
的相关度α;
步骤y2、根据所述各子区间对应的单用户模式到多用户模式的ΔSINRmax,得到所述相关度α所在子区间对应的信噪比衰减值
Figure BDA0000072711950000083
步骤y3、按照 SINR MU _ l = SINR SU _ l · ΔSINR k * max SINR MU _ k * = SINR SU _ k * · ΔSINR k * max , 计算多用户传输模式下用户l和k*的多用户信噪比SINRMU_l
Figure BDA0000072711950000086
其中,SINRSU_l为单用户传输模式下用户l利用资源n*进行传输的信噪比,为单用户传输模式下用户k*利用资源n*进行传输的信噪比;
步骤y4、根据SINRMU_l
Figure BDA0000072711950000088
按照
Figure BDA0000072711950000089
得到多用户传输模式下用户l和k*的瞬时速率RMU_l
Figure BDA00000727119500000811
步骤y5、根据所述RMU_l
Figure BDA00000727119500000812
确定该待调度用户l与所述主用户k*配对时的联合优先级因子
Figure BDA00000727119500000813
步骤b3、判断所述用户l*与所述主用户k*的联合优先级因子是否大于所述主用户k*的优先级因子
Figure BDA00000727119500000814
如果是,则确定将所述资源n*分配给所述用户l*与所述主用户k*,否则,确定将所述资源n*仅分配给所述主用户k*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方法中,根据用户的瞬时速率来确定单用户传输模式下的优先级因子和多用户传输模式下的联合优先级因子,这样,可以在选择配对用户时充分考虑到用户的速率特性,使信道质量好相关度较大的用户得到配对的机会,从而可是确保选择配对用户的准确性。
具体地,可以按照F(RSU_k)=RSU_k,来确定所述优先级因子F(RSU_k);按照
Figure BDA0000072711950000091
确定所述联合优先级因子
Figure BDA0000072711950000092
或者,使优先级函数为用户的比例公平因子或联合比例公平因子,即按照F(RSU_k)=RSU_k/Tk,确定相应的优先级因子F(RSU_k),Tk为一个时间窗内用户k的平均速率;按照确定所述联合优先级因子
Figure BDA0000072711950000094
其中,
Figure BDA0000072711950000095
为一个时间窗内用户k*的平均速率,Tl为一个时间窗内用户l的平均速率。
上文仅给出两个根据用户的瞬时速率来确定优先级因子的具体实例,在实际应用中并不限于上述方法,只要确保确定优先级因子时充分考虑到用户的瞬时速率即可。
进一步地,步骤b3中实现配对用户选择后,可以根据该配对结果确定出相应的多天线传输模式,即:
当判断出所述用户l*与所述主用户k*的联合优先级因子大于所述F(RSU_k)时,选择多用户传输作为使用资源n*时的多天线传输模式;
当判断出所述用户l*与所述主用户k*的联合优先级因子小于等于所述F(Rk)时,选择单用户传输作为使用资源n*时的多天线传输模式。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资源分配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多用户多入多出MU-MIMO系统中,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预先将相关度区间等分为N个子区间,在系统运行前,通过仿真或实际测量的方式,确定各相关度子区间对应的单用户SU模式到多用户MU模式的信噪比衰减值ΔSINRmax,N为自然数;
b、当系统运行后,根据上下行信道的互异性确定小区中各待调度用户的下行信道快衰矩阵的等效矩阵;对于系统资源集合中的每块资源,根据用户在该块资源的瞬时速率和所述等效矩阵,以及所述各相关度子区间对应的SU模式到MU模式的信噪比衰减值ΔSINRmax,从小区的待调度用户中选择该块资源的主用户及与该主用户配对的用户,并按照传输速率最大化的原则,根据所述选择的用户确定预分配该块资源的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确定各相关度子区间对应的ΔSINRmax为:
根据链路级的信道仿真或实际测量获取指定数量M个NR×NT信道快衰矩阵,其中NR为接收天线数目,NT为发送天线数目;
通过撒点的方式,进行指定数量W次仿真模拟用户配对的过程,其中,在每次仿真模拟用户配对过程中,从所述M个NR×NT信道快衰矩阵中选取两个配对用户的信道快衰矩阵H1和H2,分别确定所述H1和H2的等效矩阵h1和h2,计算所述h1和h2的相关度α,根据所述h1和h2计算本次用户配对所对应的单用户模式到多用户模式的信噪比衰减值ΔSINR,将所述信噪比衰减值添加至所述α对应的子区间的信噪比衰减值集合中;
对于所述各子区间,从各子区间的信噪比衰减值集合中,选择最大值ΔSINRmax作为该子区间对应的单用户模式到多用户模式的信噪比衰减值ΔSINRmax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按照 h 1 = u 1 H H 1 h 2 = u 2 H H 2 , 确定所述H1和H2的等效矩阵h1和h2,其中,所述为用户1的接收端波束赋形矢量,所述
Figure FDA0000072711940000023
为用户2的接收端波束赋形矢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按照计算所述h1和h2的相关度α。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计算本次用户配对所对应的单用户模式到多用户模式的信噪比衰减值ΔSINR为:
将h1、h2合并为多用户矩阵H=[h1;h2];
W=HH(HHH)-1=[w1 w2]
按照 W ~ = w ~ 1 w ~ 2 = w 1 | | w 1 | | w 2 | | w 2 | | , 得到对矩阵H求伪逆得到波束赋形矩阵W,并对W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进行配对的用户的波束赋形矢量
Figure FDA0000072711940000026
按照
Figure FDA0000072711940000027
Figure FDA0000072711940000028
得到本次用户配对所对应的单用户模式到多用户模式的ΔSINR;其中,所述v1为H1的右奇异矩阵的第一列,v2为H2的右奇异矩阵的第一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按照h=uHH,根据上下行信道的互异性确定各待调度用户的下行信道快衰矩阵的等效矩阵h,其中,H为一待调度用户的上行信道快衰矩阵,uH为该待调度用户的接收端波束赋形矢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从小区的待调度用户中选择该块资源的主用户及与该主用户配对的用户,并按照传输速率最大化的原则,根据所述选择的用户确定预分配该块资源的用户为:
在资源集合中任意选择一块空闲资源n*,按照RSU_k=Wn*log2(1+SINRSU_k),计算当前未分配资源的各待调度用户k的瞬时速率RSU_k,其中Wn*为资源n*所占的带宽,SINRSU_k为在单用户传输模式下用户k利用资源n*进行传输的信噪比;根据所述RSU_k,确定单用户传输模式下用户k的优先级因子F(RSU_k),从所述F(RSU_k)中选择最大值
Figure FDA0000072711940000031
所对应的用户k*作为使用资源n*的主用户;
基于联合优先级因子的贪婪方法,对当前未预分配资源的各待调度用户l,利用所述各相关度子区间对应的单用户模式到多用户模式的信噪比衰减值ΔSINRmax,根据用户的瞬时速率和等效矩阵,确定该待调度用户l与所述主用户k*配对时的联合优先级因子,选择所述联合优先级因子最大的用户l*作为所述主用户k*的最佳配对用户;
判断所述用户l*与所述主用户k*的联合优先级因子是否大于所述主用户k*的优先级因子
Figure FDA0000072711940000032
如果是,则确定将所述资源n*分配给所述用户l*与所述主用户k*,否则,确定将所述资源n*仅分配给所述主用户k*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该待调度用户l与所述主用户k*配对时的联合优先级因子为:
按照
Figure FDA0000072711940000033
计算用户l和k*的等效矩阵h1的相关度α;
根据所述各相关度子区间对应的单用户模式到多用户模式的ΔSINRmax,得到所述相关度α所在子区间所对应的信噪比衰减值
Figure FDA0000072711940000035
按照 SINR MU _ l = SINR SU _ l · ΔSINR k * max SINR MU _ k * = SINR SU _ k * · ΔSINR k * max , 计算多用户传输模式下用户l和k*的多用户信噪比SINRMU_l其中,SINRSU_l为单用户传输模式下用户l利用资源n*进行传输的信噪比,
Figure FDA0000072711940000039
为单用户传输模式下用户k*利用资源n*进行传输的信噪比;
根据SINRMU_l
Figure FDA00000727119400000310
按照RMU_l=Wn*log2(1+SINRMU_l)和
Figure FDA00000727119400000311
得到多用户传输模式下用户l和k*的瞬时速率RMU_l
Figure FDA00000727119400000312
根据所述RMU_l确定该待调度用户l与所述主用户k*配对时的联合优先级因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F(RSU_k)=RSU_k,确定所述优先级因子F(RSU_k);按照
Figure FDA0000072711940000043
确定所述联合优先级因子
Figure FDA0000072711940000044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F(RSU_k)=RSU_k/Tk,确定相应的优先级因子F(RSU_k),Tk为一个时间窗内用户k的平均速率;按照
Figure FDA0000072711940000045
确定所述联合优先级因子
Figure FDA0000072711940000046
其中,
Figure FDA0000072711940000047
为一个时间窗内用户k*的平均速率,Tl为一个时间窗内用户l的平均速率。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当判断出所述用户l*与所述主用户k*的联合优先级因子大于所述F(RSU_k)时,选择多用户传输作为使用资源n*时的多天线传输模式;
当判断出所述用户l*与所述主用户k*的联合优先级因子小于等于所述F(RSU_k)时,选择单用户传输作为使用资源n*时的多天线传输模式。
CN201110181622.5A 2011-06-30 2011-06-30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572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81622.5A CN102857278B (zh) 2011-06-30 2011-06-30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81622.5A CN102857278B (zh) 2011-06-30 2011-06-30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57278A true CN102857278A (zh) 2013-01-02
CN102857278B CN102857278B (zh) 2015-06-03

Family

ID=47403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81622.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57278B (zh) 2011-06-30 2011-06-30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57278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39339A (zh) * 2015-01-30 2015-04-22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slnr多用户双流波束赋形的资源分配方法
WO2015192521A1 (zh) * 2014-06-20 2015-1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服务模式选择方法、导频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和存储介质
WO2017008257A1 (zh) * 2015-07-14 2017-0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波束调度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6470494A (zh) * 2015-08-14 2017-03-0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系统下行多用户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6685494A (zh) * 2016-12-27 2017-05-17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mu‑mimo系统中的分组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7852728A (zh) * 2015-08-13 2018-03-2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控制装置、用户装置、无线资源分配方法及通信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71808A1 (en) * 2006-01-20 2007-07-26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Adaptive orthogonal scheduling for virtual MIMO system
US20090154419A1 (en) * 2007-12-17 2009-06-18 Shousei Yoshida Scheduling method for multi-user mimo
CN101989874A (zh) * 2009-07-31 2011-03-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的配对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71808A1 (en) * 2006-01-20 2007-07-26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Adaptive orthogonal scheduling for virtual MIMO system
US20090154419A1 (en) * 2007-12-17 2009-06-18 Shousei Yoshida Scheduling method for multi-user mimo
CN101989874A (zh) * 2009-07-31 2011-03-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的配对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IN FAN: "Spatial Multi-user Pairing for Uplink Virtual-MIMO Systems with Linear Receiver", 《WCNC 2009 PROCEEDINGS》 *
余安: "《MU-MIMO调度算法研究》", 《北京邮电大学硕士论文》 *
李文婷: "《多小区OFDMA系统下的资源分配与预编码技术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92521A1 (zh) * 2014-06-20 2015-1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服务模式选择方法、导频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和存储介质
US10292162B2 (en) 2014-06-20 2019-05-14 Zte Corporation Method for selecting user service mode, method for sending pilot information, and apparatuses, and storage medium
CN104539339A (zh) * 2015-01-30 2015-04-22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slnr多用户双流波束赋形的资源分配方法
CN104539339B (zh) * 2015-01-30 2017-11-03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slnr多用户双流波束赋形的资源分配方法
WO2017008257A1 (zh) * 2015-07-14 2017-0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波束调度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7852728A (zh) * 2015-08-13 2018-03-2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控制装置、用户装置、无线资源分配方法及通信方法
CN106470494A (zh) * 2015-08-14 2017-03-0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系统下行多用户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6685494A (zh) * 2016-12-27 2017-05-17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mu‑mimo系统中的分组调度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57278B (zh) 2015-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00578B (zh) 减小下行链路多点协作隐式反馈开销方法
Zhang et al. MIMO broadcast scheduling with limited feedback
CN101378277B (zh) 多用户预编码及调度方法和实现该方法的基站
CN101557611B (zh) 一种用于多天线系统的下行多用户的选择方法
CN101631355B (zh) 用于td-hspa+多用户mimo系统的调制编码方式的选择方法
Choi et 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oMP with multiuser MIMO-OFDMA
CN102857278B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
CN104734754A (zh) 一种波束赋形权值训练方法及基站、终端
CN102725990B (zh) 执行空间信息辅助的分级反馈的方法和设备
CN103220024A (zh) 一种多用户配对虚拟mimo系统的波束赋形算法
CN102438322B (zh) 资源调度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6357314A (zh) 一种下行预编码方法及基站
CN101997653B (zh) 虚拟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的用户设备配对方法和基站
WO2008046845A2 (en) Downlink scheduling method for mimo/miso cellular systems with limited feedback signalling
CN102158270B (zh) 一种多用户mimo系统的子信道选择和发送预编码方法
CN105163329A (zh) 一种波束赋形中基于有效速率的单双流切换方法
CN103152807B (zh) Tdd协同无线网络多基站多天线之间的功率分配方法
Hammarwall et al. Utilizing the spatial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channel norm feedback in SDMA systems
CN101626261B (zh) 一种接收端选择传输资源的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01790228B (zh) 一种td-scdma增强演进系统的下行传输方法
CN103118436A (zh) 一种mu-mimo下行链路基于干扰预评估的用户调度算法
CN104202075A (zh) 一种基于多输入-多输出多用户快速调度的无线数据传输方法
CN101989867B (zh) 一种协作通信的方法和系统、基站及移动终端装置
CN106571859A (zh) 一种多输入多输出mimo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2647262B (zh) 一种协作通信系统中基于正交波束成形的隐反馈传输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CHINA POTEVIO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PUTIAN IT TECH INS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3091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911

Address after: 100080, No. two, 2 street, Zhongguanc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Applicant after: CHINA POTEVIO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0 Beijing, Haidian, North Street, No. two, No. 6, No.

Applicant before: PETEVI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o.,Ltd.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PUTIAN IT TECH INST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CHINA POTEVIO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3120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1205

Address after: 100080 Beijing, Haidian, North Street, No. two, No. 6, No.

Applicant after: PETEVI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0, No. two, 2 street, Zhongguanc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Applicant before: CHINA POTEVIO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