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53908A - 分光光度计 - Google Patents

分光光度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53908A
CN102853908A CN201210174088XA CN201210174088A CN102853908A CN 102853908 A CN102853908 A CN 102853908A CN 201210174088X A CN201210174088X A CN 201210174088XA CN 201210174088 A CN201210174088 A CN 201210174088A CN 102853908 A CN102853908 A CN 1028539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ng device
measurement data
threshold value
light
bui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7408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53908B (zh
Inventor
木村俊郎
吉村裕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dz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imadzu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dzu Corp filed Critical Shimadzu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8539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539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539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539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3/00Spectrometry; Spectrophotometry; Monochromators; Measuring colours
    • G01J3/02Details
    • G01J3/08Beam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3/00Spectrometry; Spectrophotometry; Monochromators; Measuring colours
    • G01J3/02Details
    • G01J3/027Control of working procedures of a spectrometer; Failure detection; Bandwidth calcul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3/00Spectrometry; Spectrophotometry; Monochromators; Measuring colours
    • G01J3/28Investigating the spectrum
    • G01J3/42Absorption spectrometry; Double beam spectrometry; Flicker spectrometry; Reflection spectrometr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metry And Color Measurement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识别外置配件、光路切换镜的状态,且能够不误操作地进行利用外置配件的测量的分光光度计。本发明的分光光度计(10)具有内置检测器(24)和外置检测器(32),在将能够装拆的光路切换部(23a)已安装至样品室(23)时,切换为进行基于来自外置检测器(32)的检测信号的测量以替代基于来自内置检测器(24)的检测信号的测量,分光光度计(10)具有:测量数据阈值存储部(51),其存储与来自内置检测器或者外置检测器的测量数据相关的阈值T;和受光检测器识别部(52),在将测量光导入了样品室的状态下,根据来自内置检测器或者外置检测器的测量数据与阈值T的比较结果,识别哪一个检测器为能够对测量光进行受光的状态。

Description

分光光度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安装具有外设检测器的配件来进行分光测定的分光光度计。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通用的分光光度计在装置主体内内置有光源、分光器、样品室、检测器、信号放大器、控制部等。用于将样品保持在测量光通过的光路上的保持架等的光学部件以能够装拆的状态安装在样品室中,采用该光学部件将样品放置在光路上,照射与测定目的相应的波长范围的测量光,将透射光引导至检测器并作为检测信号(电信号)检测出,进行放大、AD变换那样的信号处理或运算从而计算出透射率、吸光度。然后通过用监控画面来显示透过率、吸光度的测量数据,得到测定结果。
最近的分光光度计,根据样品的大小、形状、数量、测量目的、测量方法等,准备有各种各样的配件以便能够通过选择进行装拆,通过根据需要选择这些配件并安装在装置主体上,可以正确且简单地进行所希望的测量。
在将配件安装在装置主体上进行测量的情况下,如果没有注意到安装着该配件而进行测量时,存在弄错输入设定、或误操作的情况,从而导致输出错误的测量数据。
因此,揭示了在配件的特定位置、以及与其相对应的装置主体侧的特定位置分别设置用于识别配件的电触点等的配件识别机构(专利文献1)。
又,还公开有以下这样的分光光度计,即使得配件自身上含有存储有用于识别其构成内容的配件信息的IC芯片(识别标签),在将配件安装在样品室内时,通过设置在装置主体侧的样品室的读取单元读取配件信息,向控制计算机发送信息(专利文献1、2)。
上述文献所记载的装置,无论在安装了配件的状态下,还是在未安装配件的状态下,检测器自身都使用内置于装置主体的同一检测器。因此,通过利用装置主体的配件识别机构来识别有关配件有无的当前的状态,并以与已安装配件的状态或者未安装的状态中的某一方对应的设定通过内置检测器来进行测量。
然而,作为配件,例如在测量样品表面的扩散反射率的时候使用积分球。由于需要将检测器接近设置在积分球上,因此采用与内置检测器不同的外置的检测器来进行测量。
在将具有这样的外设检测器的配件安装在了分光光度计的装置主体上的情况下,用内置检测器和外置检测器中的某一个来进行测量。
图5是示出将这样的外置配件安装于分光光度计M的样品室上的状态的一个实例的概要图。又,图6是示出相同装置M中未安装外置的配件的状态(透射测量的状态)的概要图。另外,实际的测量光大多采用信号侧光束与参照侧光束的双射束,但这里说明的是信号侧光束,参照侧的光束的说明省略。
分光光度计M由装置主体10、主要进行测量所需的输入输出的个人计算机11、外置配件12构成。
装置主体10具有光源21、分光器22、样品室23、检测器24(内置检测器)、信号放大器25、AD变换器26、控制部27(固件(ファームウェア))、分光器22的波长扫描机构22a、和信号放大器25的增益设定机构29。
从光源21(例如氘灯)发出的光通过使用了衍射光栅的分光器22被分光为单色光,从被设置在样品室23的壁上的入口窗被导入至样品室内。光源21通过光源镜21a光路的方向被调整并被输送至分光器22。分光器22通过调整衍射光栅的角度的波长扫描机构22a调整传送至样品室23中的单色光的波长。
在样品室23中安装有在光路上的位置P偏折光的行进方向并将光引导至外置配件12的光路切换镜23a(光路切换部)。位置P只要设置在光路上即可,但是绝大部分的装置都安装在,在未安装外置配件12的通常的透射测量时(图6)的透射测量用的吸收池架23b被设置的位置,来替换吸收池架23b。在安装有吸收池架23b的位置的底面形成有用于安装的定位部,因此能够容易进行安装。
关于样品室23以后的装置构成,由于更换测量光学系统,因此首先对通常的透射测量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直进通过位置P的吸收池架23b的光从被设置在样品室23的壁上的出口窗出射,被引导至检测器24(内置检测器)从而输出检测信号。
来自检测器24的输出信号由通过增益设定机构29被调整为所希望的放大率的信号放大器25放大,通过AD变换器26作为测量数据信号(数字数据)被发送给控制部27。
如果是光电倍增管等的检测器的话,可以通过增益设定机构控制光电倍增管的负高压来调整放大率。
控制部27是所谓的固件,存储有控制所需的程序、设定参数等信息,进行装置整体的控制。又,对于被传输的测量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后,计算出透过率、吸光度。
个人计算机11将通过控制部27算出的透过率、吸光度的测量数据作为输出数据以规定的格式显示在监控画面上。
接着,对将外置配件12安装于分光光度计的样品室23的状态下的装置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由安装于位置P的光路切换镜23a(光路切换部)反射了的光从作为外置配件12的光学元件的积分球31的入射窗31a被导入,通过被设置在积分球31的壁上的检测器32(外置检测器)输出检测信号。另外,样品被安装在配件12中。
来自检测器32的输出信号通过外部电缆33、连接器34、内部电缆35,由信号放大器25放大至所希望的放大率,并通过AD变换器26作为测量数据信号(数字数据)发送给控制部27。控制部27对测量数据信号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出透过率、吸光度。然后,透过率、吸光度的输出数据被显示在个人计算机11的监控画面上。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4155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03329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构筑成具有上述那样的外置的检测器32和内置的检测器24的测量系统的情况下,将现有例所说明的IC标签那样的配件认识机构设置在外置配件的自身时,可以识别是否是连接着外置配件12的状态。然而,如果光路上没有安装光路切换镜23a(光路切换部)的话,即使连接着外置配件以及外置检测器,测量光也无法到达,因此会进行错误测量。
即,如果在设置识别外置配件12的安装的配件识别机构的同时没有设置用于识别光路切换镜23a的安装的光路识别机构的话,则无法防止误操作,例如必须将IC标签的识别机构搭载在两处,增加了部件数量,增大制造成本。
作为其他方法,在安装在样品室23中的光路切换镜23a和外置配件12(以及外置检测器)成为一体、仅仅设置用于识别光路切换镜23a的安装的光路识别机构的情况下,可以识别对于光路被设定成可由外置配件进行测量的状态,可以仅仅在一处设置IC标签,但无法识别外置配件12(以及外置检测器)实际上是否正常连接。
而且,即使仅设置一处IC标签,也需要将用于读取其标签信息的读取机构安装在装置主体上,与不使用IC标签的情况相比,部件数量增加,制造成本也相应增大。
又,光路切换镜23a的安装位置是样品室23的内部,这本来是安装样品的地方,所以是样品溢出而容易弄脏的地方,因此不想安装机械或电的识别机构。
因此,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添补IC标签或其他的机械式、电气式识别机构(硬件资源)就能够识别外置配件、光路切换镜的状态,且能够不误操作地通过外置配件进行测量的分光光度计。
又,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下这样分光光度计,即在装有外置配件(包括外置检测器)的状态下,通过是否使用光路切换镜(光路切换部),使得用外置检测器和内置检测器中的任一个都可以测量,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得能够识别哪一个检测器为能够测量的状态,由此可以不误操作地进行测量。
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在本发明中,由于设置于分光光度计主体上的控制部所执行的软件的追加变更,可以进行装置状态的自动识别。
即,本发明所涉及的分光光度计具有:形成分光测量用的测量光的光源部、所述测量光被导入的样品室、内置在分光光度计的主体中的内置检测器、以及被附加设置在能够装拆于所述主体的外置配件上的外置检测器,在将能够装拆的光路切换部已安装在所述样品室时,所述测量光的光路从向着所述内置检测器的通常光路切换为向着所述外置检测器的外部光路,切换为进行基于来自所述外置检测器的检测信号的测量,以代替基于来自所述内置检测器的检测信号的测量,所述分光光度计具有:测量数据阈值存储部,其存储与来自所述内置检测器或者所述外置检测器的测量数据相关的阈值T;和受光检测器识别部,在将所述测量光导入了样品室的状态下,根据来自所述内置检测器或者所述外置检测器的测量数据与阈值T的比较结果,识别哪一个检测器为能够对测量光进行受光的状态。
另外,光路切换部也可以成一体地安装于外置配件。
这里,所述光源部具有改变光源镜的朝向的驱动机构,所述受光检测器识别部也可以通过利用所述驱动机构扫描光源镜的朝向,来进行在扫描中得到的测量数据的最大值与阈值T的比较。
又,还具有用来设定所述内置检测器以及所述外置检测器的检测信号的放大率的增益设定机构,所述受光检测器识别部也可以在来自任何检测器的测量数据都不超过阈值T时,通过增益设定机构提高检测信号的放大率,在此基础上进行测量数据和阈值T的比较。
又,还存储第二阈值T2(但T2>T),在测量数据超过第二阈值T2时,所述受光检测器识别部在通过增益设定机构降低增益检测信号的放大率的基础上进行测量数据与阈值T的比较。
发明的效果
采用本发明,受光检测器识别部在将测量光导入样品室内的状态下,将检测来自内置检测器的检测信号取得的测量数据与预先设定的阈值T进行比较。阈值T是用于将噪声信号排除的阈值,在阈值T以下则判定为噪音。从内置检测器取得的测量数据超过阈值T时,识别为是通过内置检测器测量光能够受光的状态。又,将检测来自外置检测器的检测信号取得的测量数据与预先设定的阈值T进行比较。从外置检测器取得的测量数据超过阈值T时,识别为是外置检测器能够对测量光受光的状态。即,根据样品室内是否安装有光路切换部,仅其中某一方的检测器超过阈值T,因此能够识别能够测量的检测器。
另外,尽管安装了光路切换部,但在外置检测器没有正确安装时(例如由于信号电缆的连接不良导致检测信号未传输的情况等),存在任何一个检测器的信号都没有超过阈值T的情况,因此也可以识别这样的状态。
而且,装置状态设定部通过进行根据被识别为能够受光的检测器进行设定变更、或者示出通常测量或外置配件的测量的装置状态显示中的至少一种控制,由此不会误操作,能够简单地进行正确的测量。
又,采用本发明,只要正确地将含有外置检测器的外置配件安装在分光光度计的主体上,其后就能够保持安装了外置配件的状态而不拆卸外置配件,仅要进行安装或拆卸光路切换部的变更,就能够通过软件地自动识别装置状态,无论是内置检测器的测量,还是外置检测器的测量都能够自由进行。
又,在从完全停止状态接入电源起动了分光光度计之时进行装置的初始化,但在那时分光器的光源镜没有进行在装置启动时实施的初始化调整,因此并不一定会处于将测量光送出至检测器的情况。因此,通过使光源镜驱动机构动作并送出导入样品室的测量光以扫描光源镜的朝向,受光检测器识别部对在扫描中得到的测量数据的最大值和阈值T进行比较,因此能够可靠地识别能够受光的检测器。然后,在识别了能够受光的检测器之后,使用该检测器进行分光器的光学的初始化(查找原点),由此能够正确地进行光学的初始化。
进一步,在由光源镜驱动机构扫描了的情况下,在从任何检测器取得的测量数据都没有超过阈值T时,也可以通过用来设定各检测信号的放大率的增益设定机构来提高检测信号的放大率,在此基础上将所取得的测量数据与阈值T进行比较。由此,能够防止由于过度放大噪声信号而误将噪声判定为检测信号的情况,并且由于将充分低的放大率作为初期设定,因此能够防止在放大率高的状态下将过大的光强入射至检测器而导致检测器损伤的情况。
即,在测量数据超过阈值T2时无法得到正常的测定结果的情况下,也可以在降低放大率的基础上比较所取得的测量数据和阈值T。在优先受光检测器识别速度等情况下,采用最佳的可能性高的放大率、或设定范围的中间的放大率作为初始设定,从该初始设定起提高或降低放大率进行探索,由此能够缩短受光检测器识别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分光光度计的构成的框图。
图2是示出图1的装置的本发明的动作流程的一个实例的流程图。
图3是示出图1的装置的本发明的动作流程的一个实例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图1的装置的本发明的动作流程的一个实例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将外置的配件安装于分光光度计的样品室上的状态的概要图。
图6是示出图5的装置中未安装外置的配件的状态(透射测量的状态)的概要图。
符号说明
10 分光光度计(主体)
11 个人计算机
12 外置的配件
21 光源
22 分光器
22a 波长扫描机构
23 样品室
23a 光路切换镜(光路切换部)
24 检测器(内置)
25 信号放大器
26 AD变换器
28 控制部
31 积分球
32 检测器(外置)
51 测量数据阈值存储部
52 受光检测器识别部
53 装置状态设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分光光度计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分光光度计MA的构成的框图。另外,关于与作为现有例的图5中所记载的分光光度计M相同的构成部分,通过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部分说明。
比较图5和图1的话,可以明白除了将分光光度计M的控制部27变更为分光光度计MA的控制部28的部分之外,其硬件的构成相同。即,在本发明中,原则上就这样利用现有的分光光度计M的装置构成,没有添补新的硬件资源,通过仅变更控制部28所执行的软件来实现本发明。
下面,对作为变更部分的控制部28的构成进行说明。
控制部28为包含CPU、存储器的固件,进行装置整体的控制以及处理。具体地说,将装置的控制所需的程序、设定参数存储在存储器中,进行光源21、光源镜驱动机构21a、分光器22的波长扫描机构(波長送り機構)22a、检测器24、信号放大器25的增益调整机构29、外置检测器32等装置各部分的控制,且进行根据检测信号取得的测量数据的运算、输出处理,还进行与个人计算机11的数据通信的输入输出处理,实现必要的功能。
而且,如果将为了实现本发明所涉及的功能而追加于控制部28中的处理单元分成功能模块来进行说明的话,控制部28具有测量数据阈值存储部51、受光检测器识别部52和装置状态设定部53。
测量数据阈值存储部51存储阈值T,该阈值T用于根据从内置的检测器24、或者外置的检测器32通过信号放大器25、AD变换器26取得的测量数据,判定是噪音还是本来的测量数据。阈值T只要是能够判定噪声的值即可,其可以根据检测器24、检测器32的种类变更,也可以是相同的。
在将由光源21以及分光器22形成的测量光导入样品室23中的状态下,受光检测器识别部52对从检测器24或者检测器32取得的测量数据和被存储的阈值T进行比较,判定测量光到达哪一个检测器(是否受光),识别当前能够受光(测量)的检测器。即,由于样品室23中是否安装有光路切换镜23a(光路切换部),对测量光受光的检测器发生切换,因此识别出是哪一种状态。
装置状态设定部53按照被识别为能够受光状态的检测器,进行与该检测器相应的设定变更,或者在监控画面等进行装置状态显示,以显示出当前能够测量的检测器是哪一个。设定变更是这样进行的,通过预先将内置的检测器24测量时的设定参数和有关外置配件12、外置的检测器32的设定参数从个人计算机11输入并存储到控制部28中,根据识别结果读取其中某一方的信息来进行必要的设定。又,装置状态显示是在个人计算机11的监控画面上进行显示并通知是内置的检测器24能够测量,还是外置的检测器32能够测量,催促测量者进行必要的设定变更。
接着,对有关分光光度计MA的检测器的自动识别的动作流程的实例进行说明。
(动作流程1)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动作流程的一个实例的流程图。该动作流程是装置的初始化已经完成、无需光学的初始化时的自动识别的处理。例如,在装置在动作中发生了某些异常或故障时通过手动赋予自动识别的命令的时候开始。或者,根据有关测量动作的设定,在进行在测量开始前使自动识别处理自动动作的设定时,与测量开始同时开始。
收到自动识别检测器的处理的命令时(S101),切换为取得来自内置的检测器24的检测信号的设定(S102)。此时,外置的检测器32被停止,或者对应的信号线从信号放大器25被阻断。另外,由于初始化已完成,因此光源21的光源镜的朝向应该是将测量光引导至样品室内,但如果不是这样的情况,则通过光源镜驱动机构21a自动地驱动光源镜以便将测量光引导至样品室中。又,也存在将波长输送至与自动识别所采用检测器的种类相对应的最佳波长的情形。
然后,检测器24的检测信号通过信号放大器25以及AD变换器26,作为测量数据(数字数据)被传送给控制部28,与阈值T进行比较(S103)。其结果,在测量数据比阈值T大的时候判定为是本来的测量数据,确定内置的检测器24是能够测量的检测器(S104)。
测量数据比阈值小时,切换为取得来自外置的检测器32的检测信号的设定(S105)。此时,内置的检测器24被停止,或者对应的信号线从信号放大器25被阻断。
然后,检测器32的检测信号通过电缆33、连接器34、电缆35、信号放大器25以及AD变换器26,作为测量数据(数字数据)被传送给控制部28,与阈值T进行比较(S106)。其结果,在测量数据比阈值T大的时候判定为是本来的测量数据,确定外置的检测器32是能够测量的检测器(S107)。
这样,就能够识别哪一个检测器为能够测量的状态(S104、107)。
接着,控制部28与识别结果相对应地变更装置的设定(S108)。在通过测量者手动进行设定变更的情况下,在个人计算机11的监控画面上显示如下消息,即是内置的检测器24能够测量还是外置的检测器32能够测量。又,在设定信息预先存储在控制部28中时,对相对应的设定信息变更(或者维持)设定。
另外,在S106中,测量数据比阈值T小时,由于哪个检测器都不是能够测量的状态,因此判定为无法自动识别,装置的设定就保持原样(S109)。此时,在个人计算机11的监控画面上显示无法自动识别这样的消息。作为此种情况的原因,例如被认为是电缆33脱落这样的装置的连接不良等,因此督促测量者进行确认。
另外,该受光检测器自动识别时的放大率可以根据即将进行自动识别之前的光入射状态来推定,也可以采用从初始设定的放大率开始,如果测量数据不超过阈值T就增加放大率的方法,还可以采用从初始设定的放大率开始进行探索以使得测量数据在阈值T和第二阈值T2之间的方法。
(动作流程2)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其他的动作流程的一个实例的流程图。该动作流程是适用于装置起动时的自动识别的动作流程。在装置起动时,首先进行能够测量的检测器的自动识别,之后将设定调至该检测器,然后进行光学的初始化。“光学的初始化”是指利用入射至检测器的测量光,进行波长输送时的光学原点查找,或设定光源镜的最佳朝向。另外,在设置于测量系统的光路上的光学部件包含有光源镜、通过波长扫描机构驱动的分光器的衍射光栅,而光源镜、波长扫描机构是由电动机驱动的光学机构的一个。在初始化前由电动机驱动的光学机构,存在不会变为能够将测量光送到检测器的状态的可能性。因此,在该动作流程中,在初始化时扫描由电动机驱动的光学机构,进行调整使得送达检测器的测量光的能量为最大,在此基础上,采用使其与阈值T进行比较的算法。
电源接通时(S201),控制部28开始装置的初始化处理,由电动机驱动的光学机构(至少包含光源镜驱动机构21a)执行电动机的初始化(S202)。
然后切换至取得来自内置的检测器24的检测信号的设定(S203)。又,由电动机驱动的光学机构被扫描,被调整为检测信号变为最大。
检测器24的检测信号通过信号放大器25以及AD变换器26,作为测量数据(数字数据)被传送给控制部28,与阈值T进行比较(S204)。其结果,在光源镜驱动机构21a的电动机被扫描时得到的测量数据(与最大的检测信号对应的测量数据)比阈值T大时,判定为检测到不是噪音的本来的测量数据,确定内置的检测器24为能够测量的检测器(S205)。
在S204中,当测量数据比阈值T小时,切换为取得来自外置的检测器32的检测信号的设定(S206)。此时,内置的检测器24被停止,或者对应的信号线从信号放大器25被阻断。
然后,检测器32的检测信号通过电缆33、连接器34、电缆35、信号放大器25以及AD变换器26,作为测量数据(数字数据)被传送给控制部28,与阈值T进行比较(S207)。其结果,在测量数据比阈值T大的时候判定为是本来的测量数据,确定外置的检测器32是能够测量的检测器(S208)。这样,就能够识别哪一个检测器为能够测量的状态(S205、S208)。
接着,控制部28与识别结果相对应地变更装置的设定(S209)。
然后开始通常的光学的初始化处理(S210)。即,使用入射至能够测量的检测器的测量光查找光学的原点。至此,装置的初始化完成(S211)。
在S207中,当测量数据比阈值T小时,由于哪个检测器都不是能够测量的状态,因此判定为无法自动识别,装置的设定就保持原样(S312)。此时,在个人计算机11的监控画面上显示无法自动识别这样的消息。至此,初始化以失败而终了(S213)。
(动作流程3)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其他的动作流程的一个实例的流程图。在图3所说明的流程中,调整测量光使得送达检测器的测量光的能量为最大,在此基础上,采用使得将测量数据和阈值T进行比较的算法,但为了在检测器的负荷为最佳的状态下进行判定,该动作流程除上述算法之外,还采用了一边变更检测信号的增益(信号放大器25的放大率)一边进行判定的算法。
从开始将增益设定得较高的话,虽然本来是噪音,但是被放大错误地超过阈值T而被识别为检测信号,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况,例如采用进行如下设定的方法,即最初抑制增益进行判定,在不能检测时增加增益。
或者,在如光电倍增管等那样设定检测器自身的负高压来调整放大率这样的检测器的情况下,在放大率大的状态下对大的光强受光的话,存在检测器受到损伤的情况。为了防止那样的情况,采用进行如下设定的方法,即最初抑制放大率进行判定,在无法检测时增加放大率。
或者,在优先初始化的时间缩短的情况下,采用进行如下探索的方法,即初始设定为最佳的可能性高的放大率、或设定范围的中间的放大率,在放大率过高而无法得到正常的测定结果(超过第二阈值T2)的情况下降低放大率,在放大率过低而无法超过阈值T的情况下提高放大率。(图4的动作流程中没有。)
在电源接通时(S301),控制部28开始装置的初始化处理,由电动机驱动的光学机构(至少包含光源镜驱动机构21a)执行电动机的初始化(S302)。
然后切换至取得来自内置的检测器24的检测信号的设定。用于变更来自检测器24的检测信号的放大率的信号放大器25的增益调整机构29最初将增益设为0,例如以基本的放大率放大检测信号,并将该检测信号发送至AD变换器26进行测量。又,由电动机驱动的光学机构(光源镜驱动机构21a)被扫描,被调整为检测信号为最大(S303)。
检测器24的检测信号通过(增益为0的)信号放大器25以及AD变换器26,作为测量数据(数字数据)被传送给控制部28,与阈值T进行比较(S304)。其结果,在光源镜驱动机构21a的电动机被扫描时得到的测量数据(与最大的检测信号对应的测量数据)比阈值T大时,判定为检测到不是噪音的本来的测量数据,确定内置的检测器24为能够测量的检测器(S305)。
在S304中,当测量数据比阈值T小时,切换为取得来自外置的检测器32的检测信号的设定(S306)。信号放大器25的增益调整机构29就在增益为0的状态下进行测量。此时,内置的检测器24被停止,或者对应的信号线从信号放大器25被阻断。
然后,检测器32的检测信号通过电缆33、连接器34、电缆35、信号放大器25以及AD变换器26,作为测量数据(数字数据)被传送给控制部28,与阈值T进行比较(S307)。其结果,在测量数据比阈值T大的时候判定为是本来的测量数据,确定外置的检测器32是能够测量的检测器(S308)。
这样,就能够识别哪一个检测器为能够测量的状态(S305、S308)。
在S307中,当测量数据比阈值T小时,再次切换为取得来自内置的检测器24的检测信号的设定。增益调整机构29从增益0切换为增益1,例如变更设定以使得检测信号的大小被放大至基本的放大率的2倍。又,由电动机驱动的光学机构(光源镜驱动机构21a)被扫描,被调整为检测信号为最大(S212)。
检测器24的检测信号通过(增益为1的)信号放大器25以及AD变换器26,作为测量数据(数字数据)被传送给控制部28,与阈值T进行比较(S313)。其结果,在测量数据(与最大的检测信号对应的测量数据)比阈值T大时,判定为检测到不是噪音的本来的测量数据,确定内置的检测器24为能够测量的检测器(S305)。
在S313中,当测量数据比阈值T小时,切换为取得来自外置的检测器32的检测信号的设定(S314)。增益调整机构29就在增益为1的状态下进行测量。此时,内置的检测器24被停止,或者对应的信号线从信号放大器25被阻断。
然后,检测器32的检测信号通过电缆33、连接器34、电缆35、信号放大器25以及AD变换器26,作为测量数据(数字数据)被传送给控制部28,与阈值T进行比较(S315)。其结果,在测量数据比阈值T大的时候判定为是来自配件12的外置检测器32的测量数据,确定外置的检测器32是能够测量的检测器(S308)。
接着,控制部28与识别结果相对应地变更装置的设定(S309)。
然后开始通常的光学的初始化处理(S310)。即,使用入射至能够测量的检测器的测量光查找光学的原点。至此,装置的初始化完成(S311)。
在S315中,当测量数据比阈值T小时,由于哪个检测器都不是能够测量的状态,因此判定为无法自动识别,装置的设定就保持原样(S316)。此时,在个人计算机11的监控画面上显示无法自动识别这样的消息。至此,初始化失败而终了(S317)。
这样一来,在装置起动时的初始化时、或者装置起动后,识别内置检测器24和外置检测器32中的哪一个为能够测量的状态,从而进行没有误操作的测量。
以上对于本发明的代表性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未必限定于上述的实施形态,为了达成本发明的目的,可以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进行适当地修正、变更。
例如,光路切换镜23a(光路切换部)可以与外置配件12安装为一体。具体地说,可以构成为外置配件12的一部分插入样品室23中,光路切换镜23a安装在插入样品室23内的部分上。
又,如在中途所述那样的光电倍增管为检测器的情况那样,存在不是由放大电路25调整放大率,而是由检测器自身来调整放大率的情形。
又,还存在着在内置检测器和外置检测器中分别采用各自的放大电路25、AD变换器26,在取得作为数字数据处被汇总的情况。
又,还存在不进行放大的情况、或放大增益为2等级以上的情况,以及增益增加1时放大率的变化不是2倍的情况。
又,还存在着采用与AD变换器不同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数字化的情形,以及分光器不在样品室和光源之间,而是在样品室和检测器之间的情形。
进行了这些电路上或构成上的变更的实施形态与本发明的目的没有直接关系,它们都包含在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内。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可以利用于能够装拆外置检测器的分光光度计。

Claims (5)

1.一种分光光度计,其具有:形成分光测量用的测量光的光源部、所述测量光被导入的样品室、内置在分光光度计的主体中的内置检测器、以及被附加设置在能够装拆于所述主体的外置配件上的外置检测器,在将能够装拆的光路切换部已安装在所述样品室时,所述测量光的光路从向着所述内置检测器的通常光路切换为向着所述外置检测器的外部光路,切换为进行基于来自所述外置检测器的检测信号的测量,以代替基于来自所述内置检测器的检测信号的测量,
所述分光光度计的特征在于,具有:
测量数据阈值存储部,其存储与来自所述内置检测器或者所述外置检测器的测量数据相关的阈值T;和
受光检测器识别部,在将所述测量光导入了样品室的状态下,根据来自所述内置检测器或者所述外置检测器的测量数据与阈值T的比较结果,识别哪一个检测器为能够对测量光进行受光的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光光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路切换部成一体地安装于所述外置配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光光度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部具有改变光源镜的朝向的驱动机构,
所述受光检测器识别部通过利用所述驱动机构扫描光源镜的朝向,对在扫描中得到的测量数据的最大值与阈值T进行比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光光度计,其特征在于,
具有用来设定所述内置检测器以及所述外置检测器的检测信号的放大率的增益设定机构,
在来自任何检测器的测量数据都不超过阈值T时,所述受光检测器识别部在通过增益设定机构提高了检测信号的放大率的基础上进行测量数据和阈值T的比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光光度计,其特征在于,具有:
用来设定所述内置检测器以及所述外置检测器的检测信号的放大率的增益设定机构;和
测量数据阈值存储部,其还存储与来自所述内置检测器或者所述外置检测器的测量数据相关的第二阈值T2,其中T2>T,
所述受光检测器识别部,在将所述测量光导入了样品室的状态下,取得来自所述内置检测器或者所述外置检测器的测量数据,在所述测量数据超过所述第二阈值T2时,通过所述增益设定机构进行调整以降低检测信号的放大率,根据所述测量数据与所述阈值T的比较结果,识别哪一个检测器为能够对测量光进行受光的状态,在来自任何检测器的测量数据都不超过阈值T时,在通过所述增益设定机构进行调整以提高检测信号的放大率的基础上进行测量数据与阈值T的比较。
CN201210174088.XA 2011-06-29 2012-05-30 分光光度计 Active CN1028539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44441A JP5516521B2 (ja) 2011-06-29 2011-06-29 分光光度計
JP2011-144441 2011-06-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53908A true CN102853908A (zh) 2013-01-02
CN102853908B CN102853908B (zh) 2015-07-22

Family

ID=47390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74088.XA Active CN102853908B (zh) 2011-06-29 2012-05-30 分光光度计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767204B2 (zh)
JP (1) JP5516521B2 (zh)
CN (1) CN10285390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07487A (zh) * 2017-02-23 2018-09-07 欧姆龙株式会社 光学计测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79863B2 (ja) * 2013-02-28 2017-02-15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フーリエ変換赤外分光光度計
KR101783656B1 (ko) 2013-07-30 2017-10-10 한화테크윈 주식회사 적분구에 의한 광 측정장치
US10983045B2 (en) 2016-10-11 2021-04-20 Victoria Link Limited Spectrometer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spectra of a liquid sample using an integrating cavity
US10641659B2 (en) * 2018-08-14 2020-05-05 Shimadzu Corporation Infrared microscope with adjustable connection optical system
CN111707369B (zh) * 2020-06-28 2024-04-12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双光路分光测色仪及测色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75234A (en) * 1986-12-19 1988-10-04 Shimadzu Corporation Spectroscopic measurement system
US20010035957A1 (en) * 2000-03-08 2001-11-01 Clermont Todd R. Multifun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 system
US20030103210A1 (en) * 2001-12-05 2003-06-05 Bruker Optik Gmbh Digital FTIR spectrometer
CN101789827A (zh) * 2010-01-27 2010-07-28 山东大学 一种高精度可远控光路切换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72742A (ja) * 1991-07-29 1993-07-09 Shimadzu Corp 色分解プリズムの分光透過率測定装置
JP2005241551A (ja) 2004-02-27 2005-09-08 Jasco Corp 付属品、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分析装置
WO2005111586A1 (en) * 2004-05-13 2005-11-24 As Laser Diagnostic Instruments A portable device and method for on-site detec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drugs
JP2007033292A (ja) 2005-07-28 2007-02-08 Jasco Corp 分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75234A (en) * 1986-12-19 1988-10-04 Shimadzu Corporation Spectroscopic measurement system
US20010035957A1 (en) * 2000-03-08 2001-11-01 Clermont Todd R. Multifun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 system
US20030103210A1 (en) * 2001-12-05 2003-06-05 Bruker Optik Gmbh Digital FTIR spectrometer
CN101789827A (zh) * 2010-01-27 2010-07-28 山东大学 一种高精度可远控光路切换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07487A (zh) * 2017-02-23 2018-09-07 欧姆龙株式会社 光学计测装置
US10794685B2 (en) 2017-02-23 2020-10-06 Omron Corporation Optical measurement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003060A1 (en) 2013-01-03
US8767204B2 (en) 2014-07-01
CN102853908B (zh) 2015-07-22
JP5516521B2 (ja) 2014-06-11
JP2013011518A (ja) 2013-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53908B (zh) 分光光度计
EP3282242B1 (en) Optical time-domain reflectometer
CN103091071B (zh) 对照明系统的配置改变的检测
US8772692B2 (en) Optical transmission device, laser module, failure detection method for laser module, and failure detection program for laser module
EP2756283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by light scattering
WO2004085993A3 (en) Generic interface for an optical metrology system
CA2993815C (en) Multi excitation-multi emission fluorometer for multiparameter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DK1068498T3 (da) Arrangement og fremgangsmåde til anvendelse af diffusionsbølgespektroskopi til måling af egenskaberne hos multifasesystemer samt ændringer deri
CN107144507A (zh) 一种可自校准的双光路粉尘浓度测量仪
KR20120126418A (ko) 플라즈마 모니터링 시스템
US11656180B2 (en) Multi excitation-multi emission fluorometer for multiparameter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CN101273263A (zh) 用于同时在多个试样中进行反应的实验装置
CN103257368B (zh) 用于检测传感器阵列中的损坏像素的系统
JP2008148272A (ja) 光心線識別方法及び識別装置
CN100349192C (zh) 纸币识别装置
JP5117037B2 (ja) 光心線判別装置及び判別方法
JP2012029273A (ja) 光回線終端装置
US20210096308A1 (en) Optical cable with a cladding light sensor and associated adjustment, test and monitoring apparatuses
JP4927618B2 (ja) 光心線識別方法及び識別装置
CN207280907U (zh) 一种可自校准的双光路粉尘浓度测量仪
JP2947161B2 (ja) 光コネクタ外れ検出回路
KR20120127349A (ko) 플라즈마 모니터링 시스템
KR100568870B1 (ko) 전압 모니터링장치 및 그를 구비한 레이저 설비
US9222830B2 (en) Optical control sensor system with driver that switches frequencies of a set of different orthogonal signals and modulates the intensity of light
KR102098634B1 (ko) 광케이블 분배 수납용 함체 및 그 제어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