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45896A - 将瑕疵成衣改进为再生良品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将瑕疵成衣改进为再生良品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45896A
CN102845896A CN2011101846697A CN201110184669A CN102845896A CN 102845896 A CN102845896 A CN 102845896A CN 2011101846697 A CN2011101846697 A CN 2011101846697A CN 201110184669 A CN201110184669 A CN 201110184669A CN 102845896 A CN102845896 A CN 1028458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dy
flaw
made clothes
color
regen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8466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莛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1018466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45896A/zh
Publication of CN1028458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458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瑕疵成衣改进为再生良品的方法,具体包括:对有瑕疵问题的成衣,进行分类整理,将有各种不同瑕疵问题的成衣分类为需要进行再配色修补以及不需要进行再配色修补的两大类别,对于需要进行再配色修补的瑕疵成衣,使用特殊的改进方法,针对有左右异色、白斑、擦伤、塞板以及颜色差异等各种常见瑕疵的问题,依序使用机械自动化方式或人工方式进行颜色分析、调色及配色后,使用特制刷子或喷枪进行再上色修补并等待自然阴干,从而将有瑕疵问题的成衣改进为质量优良的再生成衣,不但可提高成衣制造的良品率、减少不良品的成本浪费,还可达到瑕疵成衣再利用的效果,提高产业的利用价值。

Description

将瑕疵成衣改进为再生良品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瑕疵成衣改进为再生良品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通过具备特定步骤的改进方法,来有效地将具有各种瑕疵的成衣改进为良好质量的再生成衣。
背景技术
传统技术中,由于无法有效改进有瑕疵的成衣的瑕疵,导致许多在染色生产过程中造成左右异色、白斑、擦伤、塞板以及颜色差异,或具有脏污、绣补、异纤等的各种瑕疵品遭到退货,从而无法正常出货而必须直接予以销毁,这不但造成相关从业人员严重的损失,更使得生产制造成本居高不下、降低了产业的经济效益,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还因为无法及时改进该瑕疵成品,不能达到实际需要出货数量,以至于必须重新生产新的成品,进而增加相关的人工成本,大大延误出货的日程,使成衣生产者的信誉受到损失,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以及其它诸多不便与困扰,因此,如何以有效的方法对具有各种不同瑕疵及缺点的成衣进行改进,使之成为良好质量的再生成衣,来顺利出货,提高成衣生产者的利润及生产经济效益,这是当前成衣相关从业人员急需研发及突破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针对前述一直以来被客户退货的瑕疵成衣的诸项缺点,精心研究,再积极进行研发、创作,依据多年从事该行业的专业经验与心得,创作出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特定步骤的改进方法,来有效地将具有各种瑕疵的成衣改进为良好质量的再生成衣,从而提高成衣产业的利用价值。
本发明的另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利用机械方式进行颜色分析并调配颜色,不但提高所需颜色的准确性,还可以达到快速自动化地精准调配色料的目的,使修补完成的成衣的质量更高,生产效率更佳,提高成衣产业的利用价值。
本发明的次要目的在于,使用特制的刷子或喷枪对需要进行配色修补的瑕疵成衣进行色料上色操作后,等待自然阴干,将需要进行配色的瑕疵成衣改进为优良质量的再生成衣,提高成衣产品的优势。
本发明的又一次要目的在于,对于不需要进行配色修补的瑕疵成衣,提供一种对脏污、异纤、绣补等进行特殊处理的改进方法,进而将该类瑕疵成衣改进为再生的成衣良品,降低成衣制造的成本,提高成衣相关从业人员的经济效益。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将瑕疵成衣改进为再生良品的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骤:瑕疵成衣准备处理;依照各种瑕疵进行分类整理;将瑕疵成衣分为二种不同类别;一种为需要进行配色修补,另一种为不需要进行配色修补;以人工或机械方式对需要进行配色修补的瑕疵成衣进行颜色分析,得到所需要的正确颜色,该机械为分光仪;依据正确颜色,以人工或机械方式进行自动化调配正确颜色的色料;由特定刷子或喷枪将预先调配的正确颜色的色料对瑕疵成衣进行上色来修补颜色;然后等待已上色修补颜色的瑕疵成衣自然阴干,通过检验,即改进为再生成衣良品;其中,需要进行配色修补的瑕疵成衣为左右异色、白斑、擦伤、塞板、颜色差异的瑕疵成衣;对不需要进行配色修补的瑕疵成衣针对脏污、异纤或绣补进行处理,通过检验,即改进为再生成衣良品,不但提高瑕疵成衣的再利用,降低不良品率,还可减少瑕疵不良品的成本损耗,并同时具备环保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主要组件的符号说明】
1…瑕疵成衣
S100…成衣瑕疵进货准备处理
S10…依照各种瑕疵进行分类整理
S20…需要进行配色修补
S21…不需要进行配色修补
S30…分类后确定为左右异色/白斑/擦伤/塞板/颜色差异的瑕疵品
S31…分类后确定为脏污/异纤/绣补的瑕疵品
S40…分析颜色、调色及配色
S401a…人工分析颜色
S401b…机械分析颜色
S402a…人工调色及配色
S402b…机械自动调色及配色
S41…处理脏污/异纤/绣补
S410…分类后确定为脏污,处理脏污
S411…分类后确定为异纤,处理异纤
S412…分类后确定为绣补,处理绣补
S50…用特制刷子或喷枪进行上色修补颜色
S51…厂内再进行产品检测
S60…等待自然阴干
S61…再次产品检测还是有瑕疵
S70…颜色修补完成
S701…颜色不良需要再修补颜色
S71…通过检验标准
S80…客户检验
S90…成为再生成衣良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技术特征及效果,下面附以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来进行详细说明。
以下为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法: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其实施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S10:分类;先将各种瑕疵成衣1进行分类,分为需要进行配色修补以及不需进行配色修补两大类;
步骤S20:需进行配色修补;在步骤S10的分类操作中,将需要进行配色修补的各种瑕疵成衣1进行集中;
步骤S40:颜色分析及调配颜色;在此步骤中对分类到步骤S20中需要进行配色修补的瑕疵成衣1先进行步骤S401来分析颜色;
步骤S401:分析颜色,以人工或机械方式来进行颜色分析,并得到所需要的正确颜色,该机械可使用分光仪来进行颜色分析,由此来提高所需要的颜色的正确精准度;
步骤S402:调色及配色;完成步骤S401并得到所需要的正确颜色之后,即可通过人工或机械方式进行调配来获得所需要的正确颜色的色料;
步骤S50:进行上色修补颜色;经过步骤S401及步骤S402并得到正确的色料后,即可对需要进行配色修补的瑕疵成衣1进行上色来修补颜色的操作;
步骤S60:等待自然阴干;完成步骤S50并等待已上色修补的瑕疵成衣的色料自然阴干;
步骤S90:再生成衣良品;已完成上色修补的瑕疵成衣经过自然阴干后即为质量优良的再生成衣良品;
步骤S21:不需进行配色修补;在步骤S10的分类操作后,若分类后不属于需要进行配色修补的步骤S20的瑕疵成衣,即被分类到准备进入不需要进行配色修补的步骤S21的瑕疵成衣中,从而不需要经过配色修补的步骤S20的相关流程;
步骤S41:处理脏污、异纤、绣补;对于分类到准备进入不需进行配色修补的步骤S21的类别中的瑕疵成衣1,对其沾附的脏污或具备纤维毛边的异纤瑕疵或绣补破洞的瑕疵进行处理,来对原来有脏污、纤维毛边、破洞的各种瑕疵的成衣1进行改进;
步骤S90:再生成衣良品;经过步骤S41的处理后,改进为质量优良的再生成衣;
经过以上各个步骤的改进方法将各种具有不同瑕疵的成衣改进为质量优良的再生成衣良品,不但可提高成衣制造的良品率,减少制造成本,还可以准时顺利出货给客户,增加成衣从业人员的利益收益。
如图2、图3所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该实施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S100:瑕疵成衣1进货准备处理;将各种无法通过检验的瑕疵成衣1加以集中或进货,并准备处理;
步骤S10:依照各种瑕疵进行分类整理;将瑕疵成衣按照需要进行配颜以及不需要进行配颜色来分为两大类,再分别针对两大类瑕疵成衣1进行必要的改进步骤;
步骤S20:需要进行配色修补;经过步骤S10的分类后,将需要进行配色修补的瑕疵成衣集中在一起;
步骤S30:分类后确定为左右异色、白斑、擦伤、塞板、颜色差异的瑕疵品;此步骤将具有左右异色、白斑、擦伤、塞板、颜色差异的瑕疵成衣1归类在一起;
步骤S40:颜色分析及调配颜色;在此步骤中对需要进行配色修补的瑕疵成衣1进行以下步骤;
步骤S401a:人工分析颜色;以人工方式进行颜色分析,并得到所需要的正确颜色;
步骤S402a:人工调色及配色;以人工方式调配所需正确颜色的色料;
在步骤S40中,若不以人工方式依序进行颜色分析的步骤S401a以及以人工方式调配颜色的步骤S402a,则可选择以机械进行以下步骤;
步骤S401b:机械分析颜色;以机械方式进行颜色分析,并得到所需要的正确颜色;该机械可使用分光仪进行颜色分析,来提高所需要的颜色的正确精准度;
步骤S402b:机械自动调色及配色;以机械方式完成步骤S401b并得到所需的正确颜色之后,可再以机械方式自动化调配所需的正确颜色的色料;
完成步骤S40的分析颜色的步骤S401及调配颜色的步骤S402后,即可进行以下步骤;
步骤S50:用特制刷子或喷枪进行上色修补颜色;此步骤是将调配完成的正确颜色的色料以特制刷子或喷枪对原本有左右异色、白斑、擦伤、塞板、颜色差异的瑕疵成衣1进行上色来修补颜色的步骤;
步骤S60:等待自然阴干;瑕疵成衣1经过上色修补正确色料后,等待色料自然阴干;
步骤S70:颜色修补完成;原本有左右异色、白斑、擦伤、塞板、颜色差异的瑕疵成衣1完成颜色修补的步骤,即可进行以下步骤;
步骤S80:客户检验;完成上述改良步骤的成衣,即可提供给客户进行检验;
步骤S90:再生成衣良品;若完成颜色修补的成衣通过客户检验,即完成改良步骤成为再生的优良质量的成衣良品,以供出货;
当已完成步骤S50及步骤60之后,经过客户检验的步骤S80发现其颜色还是有瑕疵不良而需要再修补颜色,必须将这些瑕疵成衣1在步骤S701中再予以集中,并送至步骤S30再确定为左右异色、白斑、擦伤、塞板、颜色差异的瑕疵成衣1,并进入步骤S40的以人工方式分析颜色的步骤S401a或以机械方式分析颜色的步骤S401b,接着再进行以人工方式调色及配色的步骤S402a或进行以机械方式自动调色及配色的步骤S402b,并依序再进行步骤S50使用特制刷子或喷枪进行上色修补颜色、以及步骤S60的等待自然阴干、步骤S70的颜色修补完成,若通过步骤S80的客户检验,即可在步骤S90中完成为再生的成衣良品,以供出货;若在步骤S80中还是无法通过客户检验,就必需反复来回重复步骤S30、S40、S50、S60、S70直到颜色修补完成并通过步骤S80的客户检验,才可在步骤S90中完成为优良质量的再生成衣良品,以供出货;
在完成等待自然阴干的步骤S60之后,若发现其颜色还是有不良需要再修补颜色,即进行步骤S701,将这些瑕疵成衣1予以集中后,并将这些瑕疵成衣1返回到步骤S30,再依序进行连续的必要步骤S40、S50、S60、S70、S80的流程后,进而在步骤S90中完成再生成衣良品;
在经过分类步骤S10所进行分类动作后,若不属于需要在步骤20中进行配色修补的瑕疵成衣1的类别,即进行以下步骤;
步骤S21:不需进行配色修补;被分类到此步骤的瑕疵成衣1都是不需要再进行上色修补颜色的操作的瑕疵成衣1;
步骤S31:分类后确定为脏污、异纤、绣补的瑕疵品;经过分类后,确定为脏污、异纤、绣补的瑕疵成衣1,必须进行以下步骤;
步骤S41:处理脏污、异纤、绣补;本步骤依以下情况分别进行适当步骤的处理;
步骤S410:分类后确定为脏污,处理脏污;对有脏污的瑕疵成衣1做清洁的处理步骤;
步骤S411:分类后确定为异纤,处理异纤;将瑕疵成衣1的纤维毛边进行处理;
步骤S412:分类后确定为绣补,处理绣补;绣补瑕疵成衣1破洞的瑕疵;
通过步骤41将原来有脏污、纤维毛边、破洞的各种瑕疵成衣1进行改进并进行针对性处理后,即可进行以下步骤;
步骤S51:厂内再次产品检测;对已处理脏污、异纤、绣补的成衣进行厂内的质量检验;
步骤S71:通过检验标准;经过步骤S41的处理后的成衣,若通过厂内的检验标准,就可进行下一步骤;
步骤S80:客户检验;完成步骤S71的成衣,即可提供给客户检验;
步骤S90:再生成衣良品;通过步骤S80的客户检验,即完成改进为优良质量的再生成衣良品;
若没有通过步骤S51的厂内再次产品检测的成衣,就必须送到步骤S61,然后再次产品检测还是有瑕疵,则进行再度检验;被送到步骤S61的瑕疵成衣1被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需要进行分析颜色、调配颜色的流程,因此进入步骤S40,进行步骤S40的流程后,再进行步骤S50、S60、S70、S80,最后完成步骤S90,改进为质量优良的再生成衣良品;另一种被是确定为脏污、异纤、绣补的成衣,必须进行步骤S31,并由此步骤来决定必须回到步骤S41的处理作业,或进行步骤SS80再让客户检验,如此在每一步骤中严格管控该瑕疵成衣1所需要进行的各种必要步骤,若仍有瑕疵,则依瑕疵类别再分送至处理该瑕疵的必要改进步骤,直到通过步骤S80的客户检验,由此将原本有瑕疵之成衣1加以改进,以完成为再生成衣良品,并供出货,达到瑕疵成衣再利用的目的、减少不良品的浪费,提高成衣制造的经济效益。
综合上述发明对瑕疵成衣改进的方法说明得知,本发明技术方案具备以下特点:(一)可有效改进有瑕疵的不良成衣,对有左右异色、白斑、擦伤、塞板、颜色差异的缺陷,且需要配色的瑕疵成衣进行正确颜色的上色及修补的步骤,从而改进为质量优良的再生成衣;(二)使用机械方式分析颜色,并调配正确颜色的色料,提高调色及配色的速度及其正确颜色的精准度,提高生产的效率,该机械可为分光仪;(三)使用特制刷子或喷枪将预先调配的正确颜色的色料对瑕疵成衣进行上色修补颜色,并等待已上色修补颜色的瑕疵成衣自然阴干,从而改进为质量优良的再生成衣;(四)对不需要配色修补的瑕疵成衣针对脏污、异纤、绣补进行处理,使各种不同瑕疵成衣能够经过必要步骤后,再度成为质量优良并可通过客户检验及出货的再生成衣良品;(五)根据改进的方法,在每一步骤中严格管控不同瑕疵成衣所需要进行的各种必要步骤,若仍有瑕疵,则依瑕疵类别再分送至处理该瑕疵的必要改进步骤,直到通过客户检验,从而对原本有瑕疵的成衣进行改进,成为再生成衣良品,不但可降低成衣制造的不良品率、减少不良品的成本损耗,更可达到环保的效果,提高成衣从业人员的经济效益,提高产业的利用价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技术思想及特点中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其它任何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及权利要求书所做的任何变化与修饰或均等性的设计,均为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所涵盖。
本发明基于以上特点而提出,为相当杰出且优异的技术方案;其未见于刊物或公开使用,作为发明专利的申请文件,依据专利法撰写并提出申请。

Claims (10)

1.一种将瑕疵成衣改进为再生良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瑕疵成衣准备处理;
依照各种瑕疵进行分类整理;
将瑕疵成衣分类为二种不同类别;一种为需要进行配色修补,另一种为不需要进行配色修补;
对所述需要进行配色修补的瑕疵成衣进行颜色分析,进而得到所需要的正确颜色;
依据所述正确颜色,来调配正确颜色的色料;
由特定刷子或喷枪将预先调配的正确颜色的色料对瑕疵成衣进行上色来修补颜色;
然后等待已上色修补颜色的瑕疵成衣自然阴干;
完成再生成衣良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瑕疵成衣改进为再生良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需要进行配色修补的瑕疵成衣包括左右异色、白斑、擦伤、塞板以及颜色差异的瑕疵成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瑕疵成衣改进为再生良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颜色分析以人工方式来进行颜色分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瑕疵成衣改进为再生良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确颜色的色料以人工方式来进行调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瑕疵成衣改进为再生良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颜色分析以机械方式来进行颜色分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将瑕疵成衣改进为再生良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为分光仪。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瑕疵成衣改进为再生良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确颜色的色料以机械方式进行自动化调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瑕疵成衣改进为再生良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成衣良品为通过检验的成衣。
9.一种将瑕疵成衣改进为再生良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瑕疵成衣准备处理;
依照各种瑕疵进行分类整理;
将瑕疵成衣分类为二种不同类别;一种为需要进行配色修补,另一种为不需要进行配色修补;
对于所述不需要进行配色修补的瑕疵成衣,针对脏污、异纤或绣补进行处理;
完成再生成衣良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将瑕疵成衣改进为再生良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成衣良品为通过检验的成衣。
CN2011101846697A 2011-06-29 2011-06-29 将瑕疵成衣改进为再生良品的方法 Pending CN1028458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846697A CN102845896A (zh) 2011-06-29 2011-06-29 将瑕疵成衣改进为再生良品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846697A CN102845896A (zh) 2011-06-29 2011-06-29 将瑕疵成衣改进为再生良品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45896A true CN102845896A (zh) 2013-01-02

Family

ID=47393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846697A Pending CN102845896A (zh) 2011-06-29 2011-06-29 将瑕疵成衣改进为再生良品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4589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64157A (zh) * 2017-01-22 2017-06-20 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飞机客舱墙纸破损修补方法
CN106963015A (zh) * 2017-04-26 2017-07-21 南艳子 一种服装生产线后期处理装置及工艺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20916Y (zh) * 2005-08-23 2006-09-27 王陈建 印染用织物修色机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20916Y (zh) * 2005-08-23 2006-09-27 王陈建 印染用织物修色机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成衣工艺学》 20110531 邹奉元主编 成衣工艺学 , *
朱世林主编: "《纤维素纤维制品的染整》", 31 December 2002 *
朱谱新: "《染织色彩原理及配色》", 31 December 2009 *
杨利民: "涂料染色工艺在色差回修中的应用", 《印染》 *
邹奉元主编: "《成衣工艺学》", 31 May 2011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64157A (zh) * 2017-01-22 2017-06-20 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飞机客舱墙纸破损修补方法
CN106963015A (zh) * 2017-04-26 2017-07-21 南艳子 一种服装生产线后期处理装置及工艺
CN106963015B (zh) * 2017-04-26 2019-06-21 武汉市依翎针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服装生产线后期处理装置及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raglia et al. SMED enhanced with 5-Whys Analysis to improve set-upreduction programs: the SWAN approach
Christopher et al. Leaning
CN108722717B (zh) 一种智能颜色识别上色系统及方法
Modarress et al. Quality control techniques in US firms: A survey
Muhammad Quality improvement of fa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by using basic seven tools of quality: A case study
CN102845896A (zh) 将瑕疵成衣改进为再生良品的方法
CN116251712A (zh) 一种自动化组装生产线及控制方法
Rahman et al. Investigation of fabric wastages in knit t-shir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Bangladesh
Seng et al. Implementing 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 (TPM) in malaysian manufacturing organisation: an operational strategy study
CN109447428A (zh) 整车生产线序排产的确定方法、装置及智能终端
US2005028145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automated optical inspection of objects
CN113811828A (zh) 用于分析质量缺陷的方法
Jayaram et al. The application of quality tools in achieving quality attributes and strategies
Nupur et al. Block printing proces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improvement using FMEA and Taguchi loss function for selecting print paste suppliers in apparel industry
Hasabe et al. Single minute exchange of dies (SMED) concept
WO2021122469A1 (de) Verfahren zur qualitätssicherung industriell beschichteter metallischer substrate
Sinha et al. Integration of Lean Techniques with Remanufacturing Operations for Process Improvement
Shrimali et al. A study on the Utilization of Lean techniques/tools in Indian SMEs
Bilişik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and implementation in a textile factory
Muntean et al. The Intangible Assets Advantages in the Machine Vision Inspection of Thermoplastic Materials
US6546301B1 (en) Method for reinsertion in a reduced retooling cost system
Bouzon et al. Cell layout application in product recovery: a lean proposal to increase efficiency in remanufacturing
DE102016212486A1 (de)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r Kategorisierung einer Bruchfläche eines Bauteils
CN112633393A (zh) 一种瓷砖纹理自动分类方法及装置
Nizam et al. Impact of Garments Washing Defects on the Economy of Banglades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