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43209A - 传输控制信令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传输控制信令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43209A
CN102843209A CN2011101696793A CN201110169679A CN102843209A CN 102843209 A CN102843209 A CN 102843209A CN 2011101696793 A CN2011101696793 A CN 2011101696793A CN 201110169679 A CN201110169679 A CN 201110169679A CN 102843209 A CN102843209 A CN 1028432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ci
antenna port
transmission plan
pdsch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6967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43209B (zh
Inventor
李超君
吕永霞
吴强
刘江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16967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43209B/zh
Priority to EP12802161.5A priority patent/EP2717502B1/en
Priority to PCT/CN2012/077482 priority patent/WO2012175057A1/zh
Publication of CN1028432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43209A/zh
Priority to US14/134,932 priority patent/US9497750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432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432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17Feedback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输控制信令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确定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传输方案为基于用户设备特定参考信号UE RS的非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反馈传输方案,或基于UE RS的高达八层的传输方案;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息DCI,该DCI用于指示确定的该PDSCH传输方案。该装置包括确定模块和第一发送模块。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和装置,通过确定并通知UE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PDSCH传输方案为基于UE RS的非PMI反馈传输方案,或基于UE RS的高达八层的传输方案,从而能够扩展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应用场景,增加系统的频谱利用率,并能够避免由于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应用场景受限而导致的系统容量下降的问题。

Description

传输控制信令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通信领域中传输控制信令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为“LTE”)系统或增强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 Advanced,简称为“LTE-A”)系统中,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简称为“UE”)接收或发送业务数据之前,需要获知基站(EvolvedNodeB,简称为“eNB”)配置给该用户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简称为“DCI”)。该DCI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简称为“PDCCH”)承载,并且不同的DCI格式(DCI Format)可以用于表示不同的传输模式(Transmission Mode)。
增强长期演进(LTE-A)系统引入了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简称为“CA”)技术,即该LTE-A系统可以同时接收或发射多个单元载波(Component Carrier,简称为“CC”)。在LTE-A系统中,配置给每个单元载波的DCI是单独编码的,即配置给不同单元载波的DCI承载在不同的PDCCH上。在LTE-A第10版本(Release 10,简称为“Rel-10”)中,每个单元载波都是后向兼容的,即每个单元载波可以接入遵循LTE第8或9版本协议(Release 8/9,简称为“Rel-8/9”)的UE(简称为LTE Rel-8或LTE Rel-9的UE)。而讨论中的LTE-A第11版本(Release 11,简称为“Rel-11”)中,一个或多个单元载波可以配置成非后向兼容的,该非后向兼容的单元载波无法接入遵循LTE第8/9版本和/或第10版本协议的UE。
为了提高频谱利用率,在这些非后向兼容的单元载波上,不需要配置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简称为“CRS”),即不支持CRS的发送。在相关的下行传输模式中,只有下行传输模式9不需要测量CRS,其它下行传输模式都需要测量CRS,因此,该非后向兼容的单元载波仅能支持下行传输模式9。
然而,该下行传输模式9并不适用小包业务(Small-Sized Traffic)和高速移动场景,即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应用场景受到限制,因而会降低频谱利用率。另外,当配置的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较多时,由于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应用场景受限,还可能导致系统容量下降。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控制信令的方法和装置,能够扩展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应用场景,增加系统的频谱利用率。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控制信令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传输方案为基于用户设备特定参考信号UE RS的非预编码矩阵指示Non-PMI反馈传输方案,或基于UE RS的高达八层的传输方案;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息DCI,该DCI用于指示确定的该PDSCH传输方案。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控制信令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DCI;根据该DCI确定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传输方案为基于用户设备特定参考信号UE RS的非预编码矩阵指示Non-PMI反馈传输方案,或基于UE RS的高达八层的传输方案。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控制信令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传输方案为基于用户设备特定参考信号UE RS的非预编码矩阵指示Non-PMI反馈传输方案,或基于UE RS的高达八层的传输方案;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息DCI,该DCI用于指示该确定模块确定的该PDSCH传输方案。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控制信令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DCI;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该第一接收模块接收的该DCI,确定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传输方案为基于用户设备特定参考信号UE RS的非预编码矩阵指示Non-PMI反馈传输方案,或基于UE RS的高达八层的传输方案。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和装置,通过确定并通知UE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PDSCH传输方案为基于UE RS的Non-PMI反馈传输方案,或基于UE RS的高达八层的传输方案,从而能够扩展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应用场景,增加系统的频谱利用率,并能够避免由于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应用场景受限而导致的系统容量下降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和1B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控制信令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2A和2B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获取用户设备特定参考信号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A和3B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传输控制信令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传输控制信令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5A和5B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控制信令的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6A至6E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传输控制信令的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6F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发送模块的示意性框图。
图7A和7B是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传输控制信令的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8A至8E是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传输控制信令的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8F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确定模块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描述方便,本发明实施例将以LTE-A为例进行说明。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仅以LTE-A作为一种应用场景为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此,例如LTE-A后续的版本都可以应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和装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同的传输模式可以对应于不同的DCI格式,如表1所示,示出了相关技术中不同的下行传输模式对应的由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简称为“C-RNTI”)加扰的DCI格式,以及相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简称为“PDSCH”)传输方案。
表1
Figure BDA0000070350880000041
Figure BDA0000070350880000051
表1中,各传输模式对应的PDSCH传输方案中的端口号,可以是指该传输方案中参考信号所使用的端口号。不同的端口号及其组合可以对应不同类型的参考信号。
下面将结合图1A至图4,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控制信令的方法。
图1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控制信令的方法100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1A所示,该方法100包括:
S110,确定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PDSCH传输方案为基于用户设备特定参考信号(UE-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简称为“UE RS”)的非预编码矩阵指示(None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简称为“Non-PMI”)反馈传输方案,或基于UE RS的高达八层的传输方案,其中,Non-PMI指UE在相应的传输方案中不反馈PMI,即该基于UE RS的Non-PMI反馈传输方案为UE不反馈PMI的传输方案;
S120,向用户设备发送DCI,该DCI用于指示确定的该PDSCH传输方案。
为了扩展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应用场景,增加系统的频谱利用率,基站可以确定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PDSCH传输方案为基于UE RS的Non-PMI反馈传输方案,或基于UE RS的高达八层的传输方案,并且基站可以通过向UE发送DCI的方式,通知UE基站对于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确定的该PDSCH传输方案。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通过确定并通知UE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PDSCH传输方案为基于UE RS的Non-PMI反馈传输方案,或基于UE RS的高达八层的传输方案,从而能够扩展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应用场景,增加系统的频谱利用率,并能够避免由于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应用场景受限而导致的系统容量下降的问题。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基站确定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PDSCH传输方案后,基站还可以根据确定的该PDSCH传输方案,向用户设备发送与该PDSCH传输方案相应的PDSCH和UE RS,如图1B中的S130所示。
应理解,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并且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例如,S120和S130可以同时进行,即基站在同一个子帧发送DCI、PDSCH和UE RS。也可以先进行S120再进行S130,即相当于DCI的发送,基站可以延后一个或多个子帧发送PDSCH和UE RS。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后向兼容单元载波指的是LTE Rel-8、LTE Rel-9和LTE Rel-10的UE都可以接入的单元载波,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指的是LTERel-8、LTE Rel-9和LTE Rel-10的UE都无法接入的单元载波,此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上没有配置CRS,或者该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指的是LTE Rel-8和LTE Rel-9的UE都无法接入但LTE Rel-10的UE可以接入的单元载波,例如,在该非后向兼容载波上配置MBSFN子帧,但数据区域(即传输PDSCH的区域)没有配置CRS。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UE特定参考信号(UE RS)也可以称为专用参考信号(Dedicated Reference Signal),该UE RS专用于基站向特定的而非所有的用户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该基于UE RS的传输方案可以指,采用UE RS作为数据信道(例如PDSCH)的解调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基于UE RS的Non-PMI反馈传输方案可以为基于UE RS的开环MIMO传输方案(UE RS based Open Loop MIMO),即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可以支持基于UE RS的开环MIMO传输方案或基于UERS的高达八层的传输方案。应理解,该基于UE RS的开环MIMO传输方案指的是不需要反馈PMI的多天线传输方案,或不需要反馈PMI和秩指示(Rank Indicator,简称为“RI”)的多天线传输方案,例如该开环MIMO可以是发射分集(Transmit Diversity)、开环波束成形(Open-Loop Beamforming)或开环空分复用(OL SM,Open-Loop Spatial Multiplexing)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基于UE RS的Non-PMI反馈传输方案也可以为基于UE RS的单天线端口传输方案,即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可以支持基于UE RS的开环MIMO传输方案、基于UE RS的单天线端口传输方案或基于UE RS的高达八层的传输方案。因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确定的该PDSCH传输方案为基于UE RS的开环MIMO传输方案,基于UE RS的单天线端口传输方案或基于UE RS的高达八层的传输方案。需要说明的是,当基于UE RS的Non-PMI反馈传输方案不包括基于UE RS的单天线端口传输方案(仅为基于UE RS的开环MIMO传输方案)时,基站确定的该PDSCH传输方案为基于UE RS的开环MIMO传输方案或基于UE RS的高达八层的传输方案。
在S110中,基站可以根据各种实际应用场景或各种参数,确定当前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PDSCH传输方案。可选地,基站可以根据当前的信道环境和业务情况来确定当前非后向兼容载波的PDSCH传输方案。例如,对于小包业务和高速移动场景,基站确定的PDSCH传输方案可以为基于UERS的开环MIMO传输方案。可选地,基站也可以根据当前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简称为“CSI”)的测量精度,确定当前非后向兼容载波的PDSCH传输方案。例如,当CSI的测量精度较低时,基站确定的PDSCH传输方案可以为基于UE RS的开环MIMO传输方案。
需要说明的是,当基站和UE支持多种传输模式时(例如传输模式1~9),为了明确当前的传输模式,基站可以发送RRC信令通知UE。相应的,对于非后向兼容载波,如果只存在一种传输模式(可以定义为传输模式9,可以定义为传输模式10,或定义为其它传输模式),则不需要发送RRC信令通知UE当前的传输模式;对于非后向兼容载波,如果存在多种传输模式,可以发送RRC信令通知UE当前的传输模式。在后面实施例的举例中,假设定义为传输模式9,但是并不限制以后定义为其它传输模式。
在S120中,基站根据确定的PDSCH传输方案,向UE发送DCI,该DCI用于指示基站确定的该PDSCH传输方案。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可以通过DCI的多种格式指示该PDSCH传输方案。
具体地,基站可以通过DCI Format 1A指示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PDSCH传输方案为基于UE RS的Non-PMI反馈传输方案;基站也可以通过DCI Format 1指示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PDSCH传输方案为基于UE RS的Non-PMI反馈传输方案;基站还可以通过DCI Format 2C指示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PDSCH传输方案为基于UE RS的高达八层的传输方案。可选的,也可以DCI Format 2C指示基于UE RS的Non-PMI反馈传输方案,此时,需要区分当前DCI Format 2C指示的是基于UE RS的高达八层的传输方案,还是基于UE RS的Non-PMI反馈传输方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在确定该PDSCH传输方案是基于UE RS的高达八层的传输方案,还是基于UE RS的Non-PMI反馈传输方案后,可以相应确定格式为DCI Format 2C的DCI中用于指示天线端口(Antenna Ports)、扰码标识(Scrambling identity)和层数指示(Number of Layers Indication)的3比特值,以及该DCI指示的传输块(Transport Block,简称为“TB”)的数量。
例如,当格式为DCI Format 2C的DCI中用于指示天线端口、扰码标识和层数指示的3比特值为“111”(十进制值为7),并且该DCI仅指示一个传输块时,表示基站通过DCI Format 2C指示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PDSCH传输方案为基于UE RS的Non-PMI反馈传输方案(例如具体可以为基于UE RS的开环MIMO传输方案);否则,表示基站确定的该PDSCH传输方案为基于UE RS的高达八层的传输方案。该实施例描述的方案不需要增加新的比特来区分基于UE RS的高达八层的传输方案和基于UE RS的开环MIMO传输方案。应理解,DCI Format 2C可以指示2个传输块的传输,当其中一个传输块的调制编码方式(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简称为“MCS”)域为“00000”(即IMCS=0)和冗余版本(Redundancy Version,简称为“RV”)域为“1”(即rvidx=1)时,该传输块不进行传输,即该传输块被去激活(Disabled),所以当任意一个传输块被去激活时,都表示DCI仅指示一个传输块。需要说明的是,因为传输块的个数和码字(Codeword)的个数相同,当只有一个传输块时,只会出现一个码字,所以当格式为DCI Format2C的DCI中用于指示天线端口、扰码标识和层数指示的3比特值为“111”,并且该DCI仅指示一个码字(相当于DCI仅指示一个传输块)时,也可以指示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PDSCH传输方案为基于UE RS的Non-PMI反馈传输方案。
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DCI可以包括:在该PDSCH传输方案为该基于UE RS的Non-PMI反馈传输方案时,基站向该用户设备发送格式为DCI格式1A或DCI格式1的该DCI;或在该PDSCH传输方案为该基于UE RS的Non-PMI反馈传输方案时,基站向该用户设备发送格式为DCI格式2C的该DCI,该DCI中用于指示天线端口、扰码标识和层数指示的3比特值为“111”,并且该DCI仅指示一个传输块。
具体地,基于UE RS的Non-PMI反馈传输方案可以仅包括基于UE RS的开环MIMO传输方案,此时基站通过DCI Format 1A/1/2C指示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PDSCH传输方案为基于UE RS的开环MIMO传输方案.
具体地,基于UE RS的Non-PMI反馈传输方案可以包括基于UE RS的开环MIMO传输方案或基于UE RS的单天线端口传输方案时,此时基站可以通过DCI Format 1A/1/2C指示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PDSCH传输方案为基于UE RS的开环MIMO传输方案或基于UE RS的单天线端口传输方案。在此情况下,可以通过UE RS的天线端口数量来区分该DCI Format 1A/1/2C指示的是基于UE RS的开环MIMO传输方案,还是基于UE RS的单天线端口传输方案。
例如,当只有一个UE RS的天线端口时,说明当前确定的PDSCH传输方案为基于UE RS的单天线端口传输方案,否则该PDSCH传输方案为基于UE RS的开环MIMO传输方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DCI Format 1可以支持非连续和连续这两种资源分配方式,而DCI Format 1A仅支持连续的资源分配方式。因此,基站通过DCI Format 1A指示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PDSCH传输方案的方法,能够节省开销;而基站通过DCI Format 1指示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PDSCH传输方案的方法,则具有更大的资源分配灵活性,并且不会增加过多的开销。
对于基站通过DCI Format 2C指示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PDSCH传输方案的方法而言,由于可以不监测DCI Format 1A,因此该方法可以降低盲检测次数,提高盲检测效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确定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PDSCH传输方案,不仅包括确定该PDSCH传输方案具体为基于UE RS的Non-PMI反馈传输方案或基于UE RS的高达八层的传输方案,还包括确定或指示与该UE RS相对应的天线端口。
可选的,基站可以根据预先定义的天线端口或根据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的天线端口数,确定该UE RS的天线端口。相应的,UE可以根据自身存储的该预先定义的天线端口确定该UE RS的天线端口,或UE由基站获取CSI-RS的天线端口数,并根据该CSI-RS的天线端口数确定该UE RS的天线端口。其中,根据预先定义的天线端口确定UE RS的天线端口具体可以是指:将预先定义的天线端口作为UE RS的天线端口。
可选地,除了上述UE RS的天线端口确定方案外,基站还可以根据其他的具体算法(例如以信道条件为输入的算法)确定该UE RS的天线端口,此时,基站可以通过向UE发送高层信令或该DCI承载的信令,其中,该高层信令或该DCI承载的信令用于指示所确定的该UE RS的天线端口。当基站通过DCI Format 2C指示该PDSCH传输方案时,基站还向该用户设备发送该DCI中去激活传输块的新数据指示域上承载的信令,该新数据指示域上承载的信令用于指示确定的该UE RS的天线端口。下面将分别描述基站确定或指示UE RS的天线端口的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可以根据预先定义的天线端口确定该UE RS的天线端口。当采用该方案时,优选地,基于UE RS的Non-PMI反馈传输方案可以仅包括基于UE RS的开环MIMO传输方案。
具体地,在LTE-A Rel-10版本中,UE RS的天线端口包括端口5和端口7-14,如果后续版本没有新增UE RS的天线端口,那么可以预先定义用于开环MIMO的UE RS的天线端口为端口5以及端口7-14中的N个端口,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例如预先定义UE RS的天线端口为端口7和端口8。当基于UE RS的开环MIMO传输方案为基于UE RS的发射分集方案时,该发射分集方案优选地支持2根或4根发射天线。此时,对于2根发射天线而言,可以预先定义UE RS的天线端口为端口7和端口8;对于4根发射天线而言,可以预先定义UE RS的天线端口为端口7-10。根据预先定义的天线端口确定该PDSCH传输方案中UE RS的天线端口的一个具体例子可以如表2和表3所示。在表3中,DCI Format 2C既可以指示高达8层的传输方案,也可以指示基于UE RS的Non-PMI反馈传输方案(例如基于UE RS的发射分集方案),UE可以进一步根据DCI中用于指示天线端口、扰码标识和层数指示的3比特值,及该DCI是否仅指示一个传输块,确定PDSCH传输方案具体为高达8层的传输方案或基于UE RS的Non-PMI反馈传输方案。
表2
Figure BDA0000070350880000111
表3
Figure BDA0000070350880000112
如果LTE-A的后续版本(包括Rel-11及以后的版本)新增UE RS的天线端口,那么也可以预先定义UE RS的天线端口为新增的UE RS天线端口。表4示出了当LTE-A的后续版本新设计的端口包括X和Y时,根据预先定义的天线端口,确定该PDSCH传输方案中UE RS的天线端口的一个具体例子。
表4
Figure BDA0000070350880000113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当基站根据预先定义的天线端口确定该UE RS的天线端口时,DCI Format 1A、DCI Format 1或DCI Format 2C可以不用于指示基于UE RS的单天线端口传输方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可以根据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Information-RS,简称为“CSI-RS”)的天线端口数,确定该UE RS的天线端口。
具体地,因为信道质量信息(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简称为“CQI”)的测量和当前的CSI-RS的天线端口数有关,为了获取比较准确的CQI,当前使用的UE RS的天线端口数应该与CSI-RS的天线端口数一一对应。具体地,UE RS的天线端口数等于CSI-RS的天线端口数,例如,当CSI-RS的天线端口数为2时,UE RS的天线端口数也为2。可选的,UE RS的天线端口号可以从已知天线端口号或新设计的端口号中,随机选择或按照预先定义规则选择。可选的,UE侧和基站侧可以存储相同的UE RS的天线端口号的选择规则,UE可以根据CSI-RS的天线端口数确定具体的UE RS的天线端口号,这样可以减少基站与UE间的信令交互。
需要说明的是,具体确定的天线端口可以是LTE-ARel-10版本中定义的UE RS的天线端口,也可以是LTE-A后续版本中新设计的UE RS的天线端口。例如,表5示出了根据CSI-RS的天线端口数,确定该PDSCH传输方案中UE RS的天线端口的一个具体例子。
表5
Figure BDA0000070350880000121
当基于UE RS的开环MIMO传输方案为基于UE RS的发射分集方案时,该发射分集方案优选只支持2根或4根发射天线。此时,当CSI-RS的天线端口数为1时,采用单天线端口传输方案或者2根发射天线的发射分集;当CSI-RS的天线端口数为2时,采用2根发射天线的发射分集;当CSI-RS的天线端口数大于或等于4(例如4或8)时,采用4根发射天线的发射分集。
例如,表6示出了根据CSI-RS的天线端口数,确定该PDSCH传输方案中UE RS的天线端口的另一个具体例子。
表6
Figure BDA0000070350880000131
为了进一步简化方案,该发射分集方案也可以只支持2根发射天线。此时,当CSI-RS的天线端口数为1时,可以采用单天线端口传输方案或者2根发射天线的发射分集;当CSI-RS的天线端口数为2、4或8时,可以采用2根发射天线的发射分集。需要说明的是,具体确定的天线端口可以是LTE-ARel-10版本中定义的UE RS的天线端口,也可以是LTE-A Rel-11版本或后续版本中新设计的UE RS的天线端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还可以通过向用户设备发送高层信令或该DCI承载的信令,使得用户设备确定UE RS的天线端口,其中该高层信令或该DCI承载的信令指示该UE RS的天线端口。
具体地,当用于指示UE RS的天线端口的信令为高层信令(High LayerSignaling)时,该高层信令优选为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简称为“RRC”)信令。其中,高层信令是相对物理层信令而言,该高层信令是来自更高层面(Layer)的发送频率更慢的信令,包括RRC信令和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简称为“MAC”)信令等。
当用于指示UE RS的天线端口的信令为DCI承载的信令时,可以通过DCI中的比特进行指示。例如,当承载该信令的DCI的格式为DCI Format 1A时,该比特可以是在该DCI中新增的比特,也可以是复用该DCI中现有的比特,即对现有的比特进行重新解释。例如可以选择传输功率控制(TransmitPower Control,简称为“TPC”)命令域、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Signal,简称为“DMRS”)循环移位(Cyclic Shift,简称为“CS”)域以及调制编码方式(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简称为“MCS”)和冗余版本(Redundancy Version,简称为“RV”)域中的至少一个比特进行重新解释。
例如,选择MCS和RV域中的最高有效位(Most Significant Bit,简称为“MSB”)用于指示UE RS的天线端口,此时,可以预先定义MCS和RV域中的最高有效位为“0”。当基于UE RS的开环MIMO传输方案为基于UERS的发射分集方案时,该发射分集方案优选地只支持2根或4根发射天线,此时只需要DCI的1个比特用于指示。当需要指示多种UE RS的天线端口时,需要多个比特。为了降低开销,还可以将DCI的比特与CSI-RS的天线端口数一起用于指示用于开环MIMO传输方案的UE RS的天线端口。例如,当CSI-RS的天线端口数为1时,采用单天线端口传输方案;当CSI-RS的天线端口数为2、4或8时,确定DCI的1个比特,用于指示该PDSCH传输方案是2根发射天线的发射分集,还是4根发射天线的发射分集。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基站通过DCI Format 2C来指示该PDSCH传输方案时,基站还可以向用户设备发送该DCI中去激活传输块(DisabledTransport Block)的新数据指示(New Data Indicator,简称为“NDI”)域上承载的信令,该新数据指示域上承载的信令用于指示用户设备UE RS的天线端口。
具体地,当指示基于UE RS的开环MIMO传输方案或者基于UE RS的Non-PMI反馈传输方案时,仅需要一个传输块,这时去激活传输块的1比特NDI域是冗余的,可以用于指示UE RS的天线端口数或天线端口号。例如,当该1比特NDI域用于指示天线端口数时,“0”可以表示UE RS的天线端口数为2,“1”可以表示UE RS的天线端口数为4,或者“0”可以表示UERS的天线端口数为1,“1”可以表示UE RS的天线端口数为2。当该1比特NDI域用于指示天线端口数时,需要预先定义与不同天线端口数对应的天线端口,例如,当天线端口数为2时,可以预先定义UE RS的天线端口为端口7和8。又例如,当该1比特NDI域用于指示天线端口号时,“0”可以表示UE RS的天线端口为端口7和8,“1”可以表示UE RS的天线端口为端口X和Y。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起发送调度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DCI和调度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DCI时,即一个PDCCH既可以调度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PDSCH,又可以调度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PDSCH。此时,UE只根据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比特域确定基站所确定的PDSCH传输方案,因此仍适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通过DCI的格式指示PDSCH传输方案的方法。例如,当一起发送的调度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DCI的格式为DCI Format 2C,并且调度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DCI的格式为DCI Format 1A,那么对于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比特域显示DCI Format 1A,所以基站确定的PDSCH传输方案为基于UE RS的Non-PMI反馈传输方案。另外,也可以在一起发送的PDCCH中增加比特域,用于指示当前确定的PDSCH传输方案和/或天线端口。此外,应理解,基站也可以通过发送高层信令,通知用户设备所确定的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PDSCH传输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通过确定并通知UE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PDSCH传输方案为基于UE RS的Non-PMI反馈传输方案,或基于UE RS的高达八层的传输方案,从而能够扩展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应用场景,增加系统的频谱利用率,并能够避免由于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应用场景受限而导致的系统容量下降的问题。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现有的UE RS不太适合发射分集,因为当在频域上调度了奇数个资源块(Resource Block,简称为“RB”)时,频域子载波数为奇数而不是偶数,这会导致一些子载波无法参与发射分集。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新设计的一种基于CRS图案的UE RS。
CRS是在系统的整个带宽上产生和发送的,而UE RS只需要发送给特定的UE,即在调度该UE的频域范围内发送UE RS。因此,可以根据UE RS的频域范围(即PDSCH传输的频域范围),截取相同频域范围的CRS发送给UE,当作UE RS使用。具体地,如图2A所示,CRS在整个带宽上生成,但是基站只选取调度给该UE的频域范围内的CRS当作该UE的UE RS。由于CRS最多只支持4根天线的图案,因此本方案产生的UE RS最多也只支持4根发射天线。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CRS的信道生成方法来获取UE RS,但是截取的相同频域范围的CRS的性质已为UERS,所以需要新定义生成的该UE RS的天线端口号。应注意,图2A仅仅给出了CRS支持2根天线的图案,并且仅仅是为了示例,而不应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定。
因此,如图2B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向该用户设备发送PDSCH和UE RS的方法200可以包括:
S210,基站获取与该PDSCH传输方案相应的UE RS,该UE RS为从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中截取的与该UE RS的频域范围相同的信号;
S220,基站向该用户设备发送与该PDSCH传输方案相应的该PDSCH和该UE RS。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方法,通过采用基于CRS图案的UE RS,可以避免子载波无法参与发射分集的问题,使得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可以支持基于UE RS的发射分集,即基站确定的PDSCH传输方案可以包括发射分集的方案。
上文结合图1A至图2B,从基站的角度详细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控制指令的方法,下面将结合图3A至图4,从用户设备的角度描述传输控制指令的方法。
图3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控制信令的方法300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3A所示,该方法300包括:
S310,接收基站发送的DCI;
S320,根据该DCI确定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PDSCH传输方案为基于UE RS的Non-PMI反馈传输方案,或基于UE RS的高达八层的传输方案。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通过UE根据DCI确定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PDSCH传输方案为基于UE RS的Non-PMI反馈传输方案,或基于UERS的高达八层的传输方案,从而能够扩展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应用场景,增加系统的频谱利用率,并能够避免由于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应用场景受限而导致的系统容量下降的问题。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3B所示,该方法300还可以包括:
S330,接收该基站发送的与该PDSCH传输方案相应的PDSCH和UERS;
S340,根据该PDSCH传输方案和该UE RS,对接收的该PDSCH进行解调。
应理解,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并且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例如,S310和S330可以同时进行,即UE同时接收基站发送的DCI、PDSCH和UE RS。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基于UE RS的Non-PMI反馈传输方案可以为基于UE RS的开环MIMO传输方案(UE RS based Open Loop MIMO),即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可以支持基于UE RS的开环MIMO传输方案或基于UERS的高达八层的传输方案。应理解,该基于UE RS的开环MIMO传输方案指的是不需要反馈PMI的多天线传输方案,或不需要反馈PMI和秩指示(Rank Indicator,简称为“RI”)的多天线传输方案,例如该开环MIMO可以是发射分集(Transmit Diversity)、开环波束成形(Open-Loop Beamforming)或开环空分复用(OL SM,Open-Loop Spatial Multiplexing)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基于UE RS的Non-PMI反馈传输方案也可以为基于UE RS的单天线端口传输方案,即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可以支持基于UE RS的开环MIMO传输方案、基于UE RS的单天线端口传输方案或基于UE RS的高达八层的传输方案。因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确定的该PDSCH传输方案为基于UE RS的开环MIMO传输方案或基于UE RS的高达八层的传输方案,可选地,基站确定的该PDSCH传输方案为基于UE RS的单天线端口传输方案或基于UE RS的高达八层的传输方案。
在S320中,用户设备可以通过DCI的多种格式确定基站确定的该PDSCH传输方案。
具体地,在该DCI的格式为DCI格式1A或DCI格式1时,用户设备可以确定该PDSCH传输方案为基于UE RS的Non-PMI反馈传输方案;在该DCI的格式为DCI格式2C,该DCI中用于指示天线端口、扰码标识和层数指示的3比特值为“111”,并且该DCI仅指示一个传输块时,用户设备可以确定该PDSCH传输方案为基于UE RS的Non-PMI反馈传输方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设备确定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PDSCH传输方案,不仅包括确定该PDSCH传输方案具体为基于UE RS的Non-PMI反馈传输方案或基于UE RS的高达八层的传输方案,还包括确定与该UE RS相对应的天线端口。
可选的,用户设备可以根据预先定义的天线端口或根据CSI-RS的天线端口数,确定UE RS的天线端口。可选地,用户设备可以根据基站发送的高层信令或该DCI承载的信令,确定该UE RS的天线端口,其中该高层信令或该DCI承载的信令指示该UE RS的天线端口。当用户设备接收的DCI的格式为DCI Format 2C时,用户设备可以根据该DCI中去激活传输块的新数据指示域上承载的信令,确定该UE RS的天线端口,其中该新数据指示域上承载的信令用于指示该UE RS的天线端口。UE RS的天线端口的指示方法可以参考基站确定该天线端口的方法,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UE RS为从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中截取的与所述UE RS的频域范围相同的信号。具体内容可以参照上文中的描述,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在S340中,根据该PDSCH传输方案和该UE RS,对接收的该PDSCH进行解调。当UE确定PDSCH传输方案后,就按照该方案进行均衡处理,具体地,当PDSCH传输方案为基于UE RS的高达8层的传输方案时,UE根据DCI format 2C中指示的天线端口、扰码标识和层数指示的3比特值,确定和原始信号相乘的矩阵,然后消掉矩阵(即做反逆操作),同时也要消掉信道状态信息矩阵,恢复原始信号;当PDSCH传输方案为基于UE RS的单天线端口传输方案时,要消掉信道状态信息矩阵,恢复原始信号;当PDSCH传输方案为基于UE RS的开环MIMO传输方案时,要消掉预定义的预编码矩阵和信道状态信息矩阵,恢复原始信号。信道状态信息矩阵是通过信道估计获取的,具体地,信道估计是基于UE RS进行的,即采用UE RS进行信道估计获取信道状态信息,然后解调数据。另外,上述均衡处理前或过程中也可以考虑包括干扰和噪声消除的处理过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UE RS的Non-PMI反馈传输方案包括基于UERS的开环多输入多输出MIMO传输方案。可选地,该基于UE RS的Non-PMI反馈传输方案还包括基于UE RS的单天线端口传输方案,此时,可以根据图4所示的方法400,区分该PDSCH传输方案是基于UE RS的开环MIMO传输方案,还是基于UE RS的单天线端口传输方案。
如图4所示,该方法400包括:
S410,确定该UE RS的天线端口;
S420,根据该UE RS的天线端口的数量,确定该Non-PMI反馈传输方案为该基于UE RS的MIMO传输方案或该基于UE RS的单天线端口传输方案。
在S410中,用户设备可以根据预先定义的天线端口或根据CSI-RS的天线端口数,或根据接收的高层信令或该DCI承载的信令,确定该UE RS的天线端口,其中该高层信令或该DCI承载的信令用于指示该UE RS的天线端口;当用户设备接收的DCI的格式为DCI Format 2C时,用户设备还可以根据该DCI中的去激活传输块的新数据指示域上承载的信令,确定该UE RS的天线端口,其中该新数据指示域上承载的信令用于指示该UE RS的天线端口。
用户设备根据该UE RS的天线端口的数量,可以确定该Non-PMI反馈传输方案为该基于UE RS的MIMO传输方案或该基于UE RS的单天线端口传输方案。具体地,例如,当只有一个UE RS的天线端口时,说明当前确定的PDSCH传输方案为基于UE RS的单天线端口传输方案,否则该PDSCH传输方案为基于UE RS的开环MIMO传输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通过UE根据DCI确定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PDSCH传输方案为基于UE RS的Non-PMI反馈传输方案,或基于UE RS的高达八层的传输方案,从而能够扩展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应用场景,增加系统的频谱利用率,并能够避免由于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应用场景受限而导致的系统容量下降的问题。
下面将结合图5A至图8C,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控制信令的装置。
图5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控制信令的装置500的示意性框图。该传输控制信令的装置500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该传输控制信令的装置500可以是基站也可以是构成基站的一个功能单元。如图5A所示,该装置500包括:
确定模块510,用于确定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PDSCH传输方案为基于UE RS的Non-PMI反馈传输方案,或基于UE RS的高达八层的传输方案;
第一发送模块520,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DCI,该DCI用于指示该确定模块510确定的该PDSCH传输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通过确定并通知UE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PDSCH传输方案为基于UE RS的Non-PMI反馈传输方案,或基于UE RS的高达八层的传输方案,从而能够扩展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应用场景,增加系统的频谱利用率,并能够避免由于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应用场景受限而导致的系统容量下降的问题。
可选地,该基于UE RS的Non-PMI反馈传输方案包括基于UE RS的开环多输入多输出MIMO传输方案,或基于UE RS的单天线端口传输方案。即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模块510用于确定该PDSCH传输方案为基于UERS的开环MIMO传输方案或基于UE RS的高达八层的传输方案,可选地,确定模块510用于确定该PDSCH传输方案为基于UE RS的单天线端口传输方案或基于UE RS的高达八层的传输方案。
可选地,如图5B所示,该装置500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530,用于向该用户设备发送与该确定模块510确定的该PDSCH传输方案相应的PDSCH和UE RS。
可选地,如图6A所示,该第一发送模块520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521,用于在该确定模块510确定的该PDSCH传输方案为该基于UE RS的Non-PMI反馈传输方案时,向该用户设备发送格式为DCI格式1A或DCI格式1的该DCI。
可选地,如图6B所示,该第一发送模块520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522,用于在该确定模块510确定的该PDSCH传输方案为该基于UE RS的Non-PMI反馈传输方案时,向该用户设备发送格式为DCI格式2C的该DCI,该DCI中用于指示天线端口、扰码标识和层数指示的3比特值为“111”,并且该DCI仅指示一个传输块。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装置500的第一发送模块520可以包括第一发送单元521或第二发送单元522。但是应理解,该第一发送模块520可以包括第一发送单元521和第二发送单元522,并且仅其中一个发送单元处于开启状态,另一发送单元处于关闭状态。
可选地,如图6C所示,该确定模块510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511,用于根据预先定义的天线端口或根据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的天线端口数,确定该UE RS的天线端口。
可选地,如图6D所示,该确定模块510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512,用于确定该UE RS的天线端口,并向该用户设备发送高层信令或该DCI承载的信令,其中该高层信令或该DCI承载的信令用于指示该UE RS的天线端口。
可选地,如图6E所示,该确定模块510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513,用于确定该UE RS的天线端口,并向该用户设备发送通过该DCI中去激活传输块的新数据指示域承载的信令,该新数据指示域上承载的信令用于指示该UE RS的天线端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装置500的确定模块510可以包括第一确定单元511或第二确定单元512或第三确定单元513。但是应理解,该确定模块510可以包括第一确定单元511、第二确定单元512和第三确定单元513,并且仅其中一个确定单元处于开启状态,其余确定单元处于关闭状态。
可选地,如图6F所示,该第二发送模块530包括:
获取单元531,用于获取与该PDSCH传输方案相应的UE RS,该UE RS为从CRS中截取的与该UE RS的频域范围相同的信号;
发送单元532,用于向该用户设备发送该PDSCH和该UE RS。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方案控制信令的装置500可对应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站,并且装置500中的确定模块510、第一发送模块520和第二发送模块530可以分别用于执行图1A和图1B中的S110、S120和S130,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通过确定并通知UE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PDSCH传输方案为基于UE RS的Non-PMI反馈传输方案,或基于UE RS的高达八层的传输方案,从而能够扩展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应用场景,增加系统的频谱利用率,并能够避免由于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应用场景受限而导致的系统容量下降的问题。
图7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控制信令的装置700的示意性框图。该传输控制信令的装置700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该传输控制信令的装置700可以是UE也可以是构成UE的一个功能单元,如图7A所示,该装置700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710,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DCI;
确定模块720,用于根据该第一接收模块接收的该DCI,确定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传输方案为基于用户设备特定参考信号UE RS的非预编码矩阵指示Non-PMI反馈传输方案,或基于UE RS的高达八层的传输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通过确定并通知UE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PDSCH传输方案为基于UE RS的Non-PMI反馈传输方案,或基于UE RS的高达八层的传输方案,从而能够扩展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应用场景,增加系统的频谱利用率,并能够避免由于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应用场景受限而导致的系统容量下降的问题。
可选地,该基于UE RS的Non-PMI反馈传输方案包括基于UE RS的开环多输入多输出MIMO传输方案,或基于UE RS的单天线端口传输方案。即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模块720用于确定该PDSCH传输方案为基于UERS的开环MIMO传输方案或基于UE RS的高达八层的传输方案;可选地,确定模块720用于确定该PDSCH传输方案为基于UE RS的单天线端口传输方案或基于UE RS的高达八层的传输方案。
可选地,如图7B所示,该装置700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730,用于接收该基站发送的与该PDSCH传输方案相应的PDSCH和UE RS;
解调模块740,用于根据该确定模块720确定的该PDSCH传输方案和该第二接收模块730接收的该UE RS,对该第二接收模块730接收的该PDSCH进行解调。
可选地,如图8A所示,该确定模块720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721,用于在该DCI的格式为DCI格式1A或DCI格式1时,确定该PDSCH传输方案为该基于UE RS的Non-PMI反馈传输方案。
可选地,如图8B所示,该确定模块720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722,用于在该DCI的格式为DCI格式2C,该DCI中用于指示天线端口、扰码标识和层数指示的3比特值为“111”,并且该DCI仅指示一个传输块时,确定该PDSCH传输方案为该基于UE RS的Non-PMI反馈传输方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装置700的确定模块720可以包括第一确定单元721或第二确定单元722。但是应理解,该确定模块720也可以包括第一确定单元721和第二确定单元722。
可选地,如图8C所示,该确定模块720还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723,用于根据预先定义的天线端口或根据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的天线端口数,确定该UE RS的天线端口。
可选地,如图8D所示,该确定模块720还包括:
第四确定单元724,用于根据该基站发送的用于指示该UE RS的天线端口的高层信令或该DCI承载的信令,确定该UE RS的天线端口。
可选地,如图8E所示,该确定模块720还包括:
第五确定单元725,用于根据基站发送的DCI中去激活传输块的新数据指示域上承载的信令,确定该UE RS的天线端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装置700的确定模块720还可以包括第三确定单元723、第四确定单元724或第五确定单元725。但是应理解,该确定模块720也可以包括第三确定单元723、第四确定单元724和第五确定单元725。
可选地,如图8F所示,该确定模块720还包括:
第六确定单元726,用于确定该UE RS的天线端口;
第七确定单元727,用于根据该UE RS的天线端口的数量,确定该Non-PMI反馈传输方案为该基于UE RS的MIMO传输方案或该基于UE RS的单天线端口传输方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控制信令的装置700可对应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用户设备,并且装置700中的第一接收模块710、确定模块720、第二接收模块730和解调模块740可以分别用于执行图3A和图3B中的S310、S320、S330和S340,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通过确定并通知UE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PDSCH传输方案为基于UE RS的Non-PMI反馈传输方案,或基于UE RS的高达八层的传输方案,从而能够扩展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应用场景,增加系统的频谱利用率,并能够避免由于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应用场景受限而导致的系统容量下降的问题。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也可以是电的,机械的或其它的形式连接。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8)

1.一种传输控制信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传输方案为基于用户设备特定参考信号UE RS的非预编码矩阵指示Non-PMI反馈传输方案,或基于UE RS的高达八层的传输方案;
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用于指示确定的所述PDSCH传输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用户设备发送DCI,包括:
在确定所述PDSCH传输方案为所述基于UE RS的Non-PMI反馈传输方案时,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格式为DCI格式1A或DCI格式1的所述DCI。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用户设备发送DCI,包括:
在确定所述PDSCH传输方案为所述基于UE RS的Non-PMI反馈传输方案时,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格式为DCI格式2C的所述DCI,所述DCI中用于指示天线端口、扰码标识和层数指示的3比特值为“111”,并且所述DCI仅指示一个传输块。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PDSCH传输方案,包括:
根据预先定义的天线端口或根据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的天线端口数,确定所述UE RS的天线端口;或
确定所述UE RS的天线端口,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高层信令或所述DCI承载的信令,其中,所述高层信令或所述DCI承载的信令用于指示确定的所述UE RS的天线端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DCI承载的信令,包括: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DCI中去激活传输块的新数据指示域上承载的信令,所述新数据指示域上承载的信令用于指示确定的所述UE RS的天线端口。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UE RS的Non-PMI反馈传输方案包括基于UE RS的开环MIMO传输方案或基于UE RS的单天线端口传输方案。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与所述PDSCH传输方案相应的PDSCH和UE RS。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与所述PDSCH传输方案相应的PDSCH和UE RS,包括:
获取与所述PDSCH传输方案相应的UE RS,所述UE RS为从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中截取的与所述UE RS的频域范围相同的信号;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PDSCH和所述UE RS。
9.一种传输控制信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DCI;
根据所述DCI确定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传输方案为基于用户设备特定参考信号UE RS的非预编码矩阵指示Non-PMI反馈传输方案,或基于UE RS的高达八层的传输方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DCI确定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PDSCH传输方案,包括:
在所述DCI的格式为DCI格式1A或DCI格式1时,确定所述PDSCH传输方案为所述基于UE RS的Non-PMI反馈传输方案。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DCI确定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PDSCH传输方案,包括:
在所述DCI的格式为DCI格式2C,所述DCI中用于指示天线端口、扰码标识和层数指示的3比特值为“111”,并且所述DCI仅指示一个传输块时,确定所述PDSCH传输方案为所述基于UE RS的Non-PMI反馈传输方案。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DCI确定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PDSCH传输方案,包括:
根据预先定义的天线端口或根据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的天线端口数,确定所述UE RS的天线端口;或
根据所述基站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UE RS的天线端口的高层信令或所述DCI承载的信令,确定所述UE RS的天线端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基站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UE RS的天线端口的高层信令或所述DCI承载的信令,确定所述UE RS的天线端口,包括:
根据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DCI中去激活传输块的新数据指示域NDI上承载的信令,确定所述UE RS的天线端口。
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UE RS的Non-PMI反馈传输方案包括基于UE RS的开环MIMO传输方案或基于UE RS的单天线端口传输方案。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DCI确定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PDSCH传输方案,包括:
确定所述UE RS的天线端口;
根据所述UE RS的天线端口的数量,确定所述Non-PMI反馈传输方案为所述基于UE RS的MIMO传输方案或所述基于UE RS的单天线端口传输方案。
16.根据权利要求9至1 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与所述PDSCH传输方案相应的PDSCH和UE RS;
根据所述PDSCH传输方案和所述UE RS,对接收的所述PDSCH进行解调。
17.一种传输控制信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传输方案为基于用户设备特定参考信号UE RS的非预编码矩阵指示Non-PMI反馈传输方案,或基于UE RS的高达八层的传输方案;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用于指示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PDSCH传输方案。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确定所述PDSCH传输方案为所述基于UE RS的Non-PMI反馈传输方案时,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格式为DCI格式1A或DCI格式1的所述DCI;或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确定所述PDSCH传输方案为所述基于UE RS的Non-PMI反馈传输方案时,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格式为DCI格式2C的所述DCI,所述DCI中用于指示天线端口、扰码标识和层数指示的3比特值为“111”,并且所述DCI仅指示一个传输块。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先定义的天线端口或根据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的天线端口数,确定所述UE RS的天线端口;或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UE RS的天线端口,并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高层信令或所述DCI承载的信令,其中所述高层信令或所述DCI承载的信令用于指示确定的所述UE RS的天线端口;或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UE RS的天线端口,并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通过所述DCI中去激活传输块的新数据指示域承载的信令,所述新数据指示域上承载的信令用于指示确定的所述UE RS的天线端口。
20.根据权利要求17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UE RS的Non-PMI反馈传输方案为基于UE RS的开环多输入多输出MIMO传输方案,或基于UE RS的单天线端口传输方案。
21.根据权利要求17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与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PDSCH传输方案相应的PDSCH和UE RS。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送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与所述PDSCH传输方案相应的UE RS,所述UE RS为从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中截取的与所述UE RS的频域范围相同的信号;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PDSCH和所述UE RS。
23.一种传输控制信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DCI;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DCI,确定非后向兼容单元载波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传输方案为基于用户设备特定参考信号UE RS的非预编码矩阵指示Non-PMI反馈传输方案,或基于UE RS的高达八层的传输方案。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DCI的格式为DCI格式1A或DCI格式1时,确定所述PDSCH传输方案为所述基于UE RS的Non-PMI反馈传输方案;或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DCI的格式为DCI格式2C,所述DCI中用于指示天线端口、扰码标识和层数指示的3比特值为“111”,并且所述DCI仅指示一个传输块时,确定所述PDSCH传输方案为所述基于UE RS的Non-PMI反馈传输方案。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还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先定义的天线端口或根据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的天线端口数,确定所述UE RS的天线端口;或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基站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UE RS的天线端口的高层信令或所述DCI承载的信令,确定所述UE RS的天线端口;或
第五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DCI中去激活传输块的新数据指示域上承载的信令,确定所述UE RS的天线端口。
26.根据权利要求23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UE RS的Non-PMI反馈传输方案为基于UE RS的开环多输入多输出MIMO传输方案,或基于UE RS的单天线端口传输方案。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还包括:
第六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UE RS的天线端口;
第七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UE RS的天线端口的数量,确定所述Non-PMI反馈传输方案为所述基于UE RS的MIMO传输方案或所述基于UERS的单天线端口传输方案。
28.根据权利要求23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与所述PDSCH传输方案相应的PDSCH和UE RS;
解调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PDSCH传输方案和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UE RS,对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PDSCH进行解调。
CN201110169679.3A 2011-06-22 2011-06-22 传输控制信令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28432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69679.3A CN102843209B (zh) 2011-06-22 2011-06-22 传输控制信令的方法和装置
EP12802161.5A EP2717502B1 (en) 2011-06-22 2012-06-25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 signaling
PCT/CN2012/077482 WO2012175057A1 (zh) 2011-06-22 2012-06-25 传输控制信令的方法和装置
US14/134,932 US9497750B2 (en) 2011-06-22 2013-12-19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signaling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69679.3A CN102843209B (zh) 2011-06-22 2011-06-22 传输控制信令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43209A true CN102843209A (zh) 2012-12-26
CN102843209B CN102843209B (zh) 2015-09-30

Family

ID=47370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69679.3A Active CN102843209B (zh) 2011-06-22 2011-06-22 传输控制信令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497750B2 (zh)
EP (1) EP2717502B1 (zh)
CN (1) CN102843209B (zh)
WO (1) WO2012175057A1 (zh)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2398A (zh) * 2012-03-16 2013-09-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及用户设备
CN104301083A (zh) * 2014-09-30 2015-01-2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tm9的载波聚合方法和设备
CN104969503A (zh) * 2013-01-17 2015-10-07 英特尔Ip公司 新载波类型上的回退传输模式的信道质量指示
CN105144621A (zh) * 2013-04-23 2015-12-0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Let中的新载波类型(nct)中的具有紧凑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格式的pdsch传输方案
WO2017045180A1 (zh) * 2015-09-16 2017-03-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07078774A (zh) * 2014-11-10 2017-08-1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Pucch上的高程pmi报告
CN107210778A (zh) * 2015-01-29 2017-09-2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基站、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WO2018058563A1 (zh) * 2016-09-30 2018-04-0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终端设备
US10004063B2 (en) 2013-01-18 2018-06-1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DSCH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8126887A1 (zh) * 2017-01-09 2018-07-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测量上报的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8737034A (zh) * 2017-04-13 2018-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和接收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10622611A (zh) * 2017-11-17 2019-12-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0030112A1 (zh) * 2018-08-10 2020-0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831130A (zh) * 2018-08-10 2020-0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4788213A (zh) * 2019-12-16 2022-07-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csi)-参考信号(rs)触发状态的高效更新与激活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31008B2 (en) * 2009-10-30 2015-05-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ulti-user MIMO transmiss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2546110A (zh) * 2011-12-31 2012-07-0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WO2014054904A1 (ko) 2012-10-04 2014-04-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안테나 포트 관계를 고려한 하향링크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3781177B (zh) * 2012-10-19 2018-10-30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基站
US9935702B2 (en) * 2015-03-04 2018-04-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eeding back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or 3D MIMO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7026455A1 (ja) * 2015-08-13 2017-02-16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情報伝送方法、情報処理方法、基地局及び移動局
CN106559196B (zh) * 2015-09-25 2019-10-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导频分配的方法及装置
CN108352948B (zh) * 2015-11-06 2020-09-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和节点
WO2017152405A1 (zh) * 2016-03-10 2017-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分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7733592B (zh) 2016-08-10 2020-11-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方案指示方法、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923896B (zh) 2017-04-19 2021-03-26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寻呼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1108707B (zh) * 2017-09-22 2022-10-1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基于非pmi的csi反馈的信令设计
US10925047B2 (en) * 2018-02-07 2021-02-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chedul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0834717B2 (en) * 2018-03-16 2020-11-10 Intel Corporation Interrupted transmission indication for new radio (NR)
CA3070553C (en) * 2018-04-05 2023-03-2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ownlink data channel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11350398B2 (en) * 2018-10-26 2022-05-3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ownlink data channel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51996A (zh) * 2009-09-17 2010-02-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量载波的索引和控制格式指示值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1714892A (zh) * 2009-11-02 2010-05-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1789823A (zh) * 2010-02-11 2010-07-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格式指示值的传输方法和传输系统
CN102076098A (zh) * 2010-12-03 2011-05-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获取mbsfn子帧中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08525B2 (ja) * 2008-07-30 2013-10-09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制御情報の送信方法及び装置
DK2351445T3 (en) * 2008-10-20 2015-10-2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carrier Aggregation
US9094074B2 (en) * 2009-07-02 2015-07-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antenna port assignments
EP2457336B1 (en) * 2009-07-21 2020-07-08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300587B2 (en) * 2009-08-17 2012-10-30 Nokia Corporation Initialization of reference signal scrambling
US8964657B2 (en) * 2009-11-02 2015-02-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joint encoding of user 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20110103247A1 (en) * 2009-11-02 2011-05-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status reporting
US9253784B2 (en) * 2010-01-11 2016-02-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abling resource block bundling in LTE-A systems
KR101461974B1 (ko) * 2010-02-02 2014-11-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확장 캐리어에서의 측정 수행 방법 및 장치
US8270359B2 (en) * 2010-03-15 2012-09-18 Motorola Mobility Llc Antenna port information signal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288691B2 (en) * 2011-01-24 2016-03-1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por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9559884B2 (en) * 2011-02-07 2017-01-31 Intel Corporation Co-phasing of transmissions from multiple infrastructure nodes
TW201320692A (zh) * 2011-08-10 2013-05-16 Ind Tech Res Inst 資料傳送方法及使用此方法的基地台及用戶端設備
JP5745182B2 (ja) * 2011-11-23 2015-07-08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制御情報伝送/獲得方法及び装置
WO2013085451A1 (en) * 2011-12-09 2013-06-1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Initializing reference signal gener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US20130250879A1 (en) * 2012-03-22 2013-09-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mode design for extension carrier of lte advanced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51996A (zh) * 2009-09-17 2010-02-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量载波的索引和控制格式指示值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1714892A (zh) * 2009-11-02 2010-05-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1789823A (zh) * 2010-02-11 2010-07-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格式指示值的传输方法和传输系统
CN102076098A (zh) * 2010-12-03 2011-05-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获取mbsfn子帧中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MITAVA GHOSH等: "LTE-ADVANCED: NEXT-GENERATION WIRELESS BROADBAND TECHNOLOGY", 《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30 June 2010 (2010-06-30), pages 10 - 22, XP011311803 *
ARIB等: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Release 10)", 《3GPP TS 36.212, V10.1.0》, 31 March 2011 (2011-03-31), pages 1 - 76 *
ARIB等: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Release 10)", 《3GPP TS 36.211, V10.1.0》, 31 March 2011 (2011-03-31), pages 1 - 86 *
ARIB等: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Release 10)", 《3GPP TS 36.213, V10.1.0》, 31 March 2011 (2011-03-31), pages 1 - 115 *

Cited B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2398A (zh) * 2012-03-16 2013-09-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及用户设备
CN104969503A (zh) * 2013-01-17 2015-10-07 英特尔Ip公司 新载波类型上的回退传输模式的信道质量指示
CN104969503B (zh) * 2013-01-17 2018-01-30 英特尔Ip公司 在lte网络中操作用户设备的方法及相关的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4186017B (zh) * 2013-01-18 2018-11-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dsch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0004063B2 (en) 2013-01-18 2018-06-1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DSCH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5144621A (zh) * 2013-04-23 2015-12-0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Let中的新载波类型(nct)中的具有紧凑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格式的pdsch传输方案
CN105144621B (zh) * 2013-04-23 2018-12-2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Lte中的新载波类型(nct)中的具有紧凑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格式的pdsch传输方案
CN104301083A (zh) * 2014-09-30 2015-01-2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tm9的载波聚合方法和设备
CN104301083B (zh) * 2014-09-30 2017-10-1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tm9的载波聚合方法和设备
CN107078774B (zh) * 2014-11-10 2020-10-1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Pucch上的高程pmi报告
CN107078774A (zh) * 2014-11-10 2017-08-1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Pucch上的高程pmi报告
CN107210778A (zh) * 2015-01-29 2017-09-2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基站、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WO2017045180A1 (zh) * 2015-09-16 2017-03-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WO2018058563A1 (zh) * 2016-09-30 2018-04-0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终端设备
US10939424B2 (en) 2016-09-30 2021-03-02 Guangdong Oppo Mobile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network side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WO2018126887A1 (zh) * 2017-01-09 2018-07-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测量上报的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8737034A (zh) * 2017-04-13 2018-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和接收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8737034B (zh) * 2017-04-13 2021-08-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和接收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
US11108502B2 (en) 2017-04-13 2021-08-3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Information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rece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0622611A (zh) * 2017-11-17 2019-12-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0030112A1 (zh) * 2018-08-10 2020-0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831130A (zh) * 2018-08-10 2020-0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831130B (zh) * 2018-08-10 2021-10-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4788213A (zh) * 2019-12-16 2022-07-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csi)-参考信号(rs)触发状态的高效更新与激活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17502A4 (en) 2014-06-18
CN102843209B (zh) 2015-09-30
EP2717502B1 (en) 2020-10-21
US20140105162A1 (en) 2014-04-17
US9497750B2 (en) 2016-11-15
EP2717502A1 (en) 2014-04-09
WO2012175057A1 (zh) 2012-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43209B (zh) 传输控制信令的方法和装置
JP5993063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でユーザに特定のdmrsアンテナポートを指示する方法
CN108039902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US886145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ignaling configuration of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CN102858014B (zh) 控制信令的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设备
CN102395206B (zh) 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WO2018171771A1 (zh) 信令的指示方法、装置和通信节点、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2811107B (zh) 导频序列配置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02437895B (zh) 一种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EP317421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feedback signals
WO2014167992A1 (ja)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集積回路
JP5670516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での制御情報送信方法および受信方法
JP2014241633A (ja) 基地局と基地局の動作方法及び端末と端末の動作方法
CN102293043A (zh) 长期演进探测的资源分配及发信方法
CN103687042A (zh) 一种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5490718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及通信方法
CN105227266A (zh) 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WO201507679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 identification in multi-antenna systems
EP3001743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cting and send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EP2693653A1 (e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modes
KR20160146616A (ko) 다중 안테나를 이용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중 사용자 제어 채널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