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25800B - 用于热压罐的均温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热压罐的均温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25800B
CN102825800B CN201210245478.1A CN201210245478A CN102825800B CN 102825800 B CN102825800 B CN 102825800B CN 201210245478 A CN201210245478 A CN 201210245478A CN 102825800 B CN102825800 B CN 1028258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
autoclave
distance piece
tank body
magnetic d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4547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25800A (zh
Inventor
苏跃增
刘洋
沙俊煜
赵丽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Ying Tia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Ying Tia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Ying Tia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Dalian Ying Tia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24547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258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258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258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258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2580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热压罐的均温系统,该均温系统包括风机和电机,风机被设置在热压罐的罐体之内,电机被设置在罐体之外,电机上设置有第一磁体,风机上设置有与第一磁体相配合的第二磁体,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被设置为使电机通过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之间的磁力驱动所述风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热压罐的均温方法。本发明的用于热压罐的均温系统和方法通过使用磁力实现了从电机到风机的传动,从而无需使用密封材料就能实现在对热压罐的均温操作中热压罐的可靠密闭。

Description

用于热压罐的均温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均温系统和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热压罐的均温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热压罐成型是生产航空、航天用高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高强度构件的重要方法,它的工艺主要是将复合材料及相关辅助材料放入模具内,置于热压罐中,在真空(或非真空)状态下,依次经过升温、加压、保温、降温和减压过程,制成满足需要的制品。热压罐成型工艺具有模具简单及制件密实、尺寸公差小、空隙率低的优点。
热压罐成型的主要设备是热压罐、加热和加压系统及抽真空系统。热压罐的罐体内腔要足够大,能根据需要对罐体内的温度进行控制,并能承受足够压力,并附有自动记录温度和压力的系统。此外,抽真空系统在制件固化前后,还需给腔内提供适当的真空度。因此,热压罐的密闭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包括压力和温度),而密闭性决定于罐体各结合部件连接处的气密性。为了使热压罐成型工作过程中罐体内部的温度均匀,热压罐上还包括均温系统。
对于中小型热压罐,特别是集成度较高的小型热压罐,其通常的结构如图1所示,此类热压罐工作压力通常在0.1MPa~10.0MPa、工作温度在50℃~500℃、罐体1的内部空间在2L~100000L。这种中小型热压罐的均温系统一般包括如图1所示的风机2和电机3,设置罐体内的风机2由设置在罐体外的电机3驱动。
经过对目前常见的几种中小型热压罐的均温系统的试验和分析,我们发现它们大多是直接在热压罐外安装普通电机(如图1所示的电机3),通过传动轴直接传递扭矩给热压罐内的风机2,电机3带动风机2转动以使罐内空气流动掺混,从而使热压罐内温度均匀,参见图2。如前所述,热压罐的密闭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因此在此类现有技术中,往往需要使用密封材料4来保证传动轴5与安装在热压罐的罐壁7上的支撑套6之间的滑动密封性。我们的试验表明若温度不超过170℃、罐内压力不超过0.8MPa或连续工作不超过10小时,该滑动密封一般是安全的;但若不满足上述条件(即温度超过170℃、罐内压力超过0.8MPa或连续工作超过10小时),密封材料4将易于发生性能变化而造成热压罐漏气。密封材料4可采用的最好的材料目前一般认为是氟橡胶。根据文献报道,氟橡胶的最高耐温为250℃,最高耐压为2.0MPa,其动态寿命为当温度达220℃时,寿命为200小时(即如果每天运行8小时的话,运行寿命不足1个月)。然而热压罐的罐体内的最高温度可达300至400℃,有的甚至更高,因此使用氟橡胶制成的密封圈不能很好地解决热压罐的密封问题。
由于目前找不到可以在上述的工作条件下长时间保持性能稳定的合适的密封材料,为防止发生热压罐漏气,目前只能通过定期更换密封材料进行维护,不但增加了成本,且影响了热压罐的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热压罐的均温系统和方法,无需使用密封材料而能实现热压罐的可靠密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热压罐的均温系统,均温系统包括风机和电机,风机被设置在所述热压罐的罐体之内,电机被设置在所述罐体之外,电机上设置有第一磁体,风机上设置有与第一磁体相配合的第二磁体,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被设置为使电机通过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之间的磁力驱动所述风机。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风机为轴流式风机或离心式风机。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为电磁体或永磁体。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磁体被设置为由电机通过电机转轴带动转动,第二磁体被设置为通过风机转轴带动风机转动。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透磁间隔件,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被透磁间隔件隔开,透磁间隔件与罐体的罐壁以密封的关系共同限定罐体的内部空间。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透磁间隔件为一端封闭的筒状件,筒状件被密封地设置为凸出于热压罐的罐壁的轮廓之外,第二磁体位于筒状件内。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透磁间隔件为一端封闭的筒状件,所述筒状件被密封地设置为凹入所述热压罐的所述罐壁的轮廓之内,所述第一磁体位于所述筒状件内。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在所述筒状件的封闭的端部的两侧相配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在所述筒状件的圆周部的两侧相配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被罐体的罐壁隔开。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间隔在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之间的这部分罐壁大致是平面的,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在这部分平面罐壁的两侧相配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罐壁具有凸出于其轮廓之外的筒状部分,第二磁体位于所述筒状部分之内。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罐壁具有凸入于其轮廓之内的筒状部分,第一磁体位于所述筒状部分之内。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在所述筒状部分的封闭端部的两侧相配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在所述筒状部分的圆周部的两侧相配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罐壁包括有凸入于其轮廓之内的环形槽状部,第一磁体被设置为由电机带动在环形槽状部内旋转,第二磁体被设置为在环形槽状部的内圆周侧外与第一磁体相配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附加磁体和附加扇叶,附加磁体被设置为在圆环槽状部的外圆周侧外与第一磁体配合,附加扇叶被设置为在附加磁体的带动下旋转。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热压罐的均温方法,包括:
在热压罐的罐体内设置风机,在热压罐的罐体外设置电机;
在电机上设置第一磁体,在风机上设置第二磁体,使电机带动第一磁体转动,从而使第二磁体在第一磁体的磁力作用下随之转动,并带动风机一起转动。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风机为轴流式风机或离心式风机。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为电磁体或永磁体。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磁体被设置为由电机通过电机转轴带动转动,第二磁体被设置为通过风机转轴带动风机转动。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透磁间隔件,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被透磁间隔件隔开,透磁间隔件与罐体的罐壁以密封的关系共同限定罐体的内部空间。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透磁间隔件为一端封闭的筒状件,筒状件被密封地设置为凸出于热压罐的罐壁的轮廓之外,第二磁体位于筒状件内。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透磁间隔件为一端封闭的筒状件,所述筒状件被密封地设置为凹入所述热压罐的所述罐壁的轮廓之内,所述第一磁体位于所述筒状件内。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在所述筒状件的封闭的端部的两侧相配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在所述筒状件的圆周部的两侧相配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被罐体的罐壁隔开。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间隔在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之间的这部分罐壁大致是平面的,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在这部分平面罐壁的两侧相配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罐壁具有凸出于其轮廓之外的筒状部分,第二磁体位于所述筒状部分之内。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罐壁具有凸入于其轮廓之内的筒状部分,第一磁体位于所述筒状部分之内。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在所述筒状部分的封闭端部的两侧相配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在所述筒状部分的圆周部的两侧相配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罐壁包括有凸入于其轮廓之内的环形槽状部,第一磁体被设置为由电机带动在环形槽状部内旋转,第二磁体被设置为在环形槽状部的内圆周侧外与第一磁体相配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附加磁体和附加扇叶,附加磁体被设置为在圆环槽状部的外圆周侧外与第一磁体配合,附加扇叶被设置为在附加磁体的带动下旋转。
在本发明的第一个较佳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用于热压罐的均温系统,包括安装在热压罐的外部的电机和第一磁体,以及安装在热压罐的内部的风机和第二磁体。热压罐具有圆柱形的罐体,其罐壁上具有一个圆柱形的不锈钢的透磁间隔件,该透磁间隔件的横截面比罐体的横截面小很多。透磁间隔件向热压罐的外部凸出,其凸出于罐壁的端部封闭,其另一个端部焊接固定于热压罐的罐壁上,由此透磁间隔件和热压罐形成一个密闭体。透磁间隔件的两个端部之间的空间为其内部空间,该空间与热压罐的内部空间连通,透磁间隔件的圆柱形的侧壁包围着该空间。第一磁体是永磁体,分布在透磁间隔件的外部,其磁极可以贴着透磁间隔件的侧壁的外表面转动;第二磁体是永磁体,分布在透磁间隔件的内部,其磁极可以贴着透磁间隔件的侧壁的内表面转动。第一磁体朝向透磁间隔件的侧壁的磁极与第二磁体朝向透磁间隔件的侧壁的磁极相反,因此,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之间的磁力为吸引力。电机和第一磁体之间通过电机转轴传动,第二磁体和风机之间通过风机转轴传动,电机转轴与风机转轴同轴。由此构成了本发明的用于热压罐的均温系统。在本发明的用于热压罐的均温系统的使用中,电机通过电机转轴使第一磁体发生转动,第一磁体通过磁力使第二磁体发生转动,第二磁体通过风机转轴使风机发生转动,风机促使密闭的热压罐的罐体内的气体流动。
在本发明的第二个较佳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用于热压罐的均温系统,包括安装在热压罐的外部的电机和第一磁体,以及安装在热压罐的内部的风机和第二磁体。热压罐具有圆柱形的罐体,其罐壁上具有一个圆柱形的不锈钢的透磁间隔件,该透磁间隔件的横截面比罐体的横截面小很多。透磁间隔件向热压罐的内部凹入,其凹入于罐壁的端部封闭,其另一个端部焊接固定于热压罐的罐壁上,由此透磁间隔件和热压罐形成一个密闭体。透磁间隔件的两个端部之间的空间为其内部空间,该空间与热压罐的外部空间连通,透磁间隔件的圆柱形的侧壁包围着该空间。第一磁体是永磁体,分布在透磁间隔件的内部,其磁极可以贴着透磁间隔件的侧壁的内表面转动;第二磁体是永磁体,分布在透磁间隔件的外部,其磁极可以贴着透磁间隔件的侧壁的外表面转动。第一磁体朝向透磁间隔件的侧壁的磁极与第二磁体朝向透磁间隔件的侧壁的磁极相反,因此,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之间的磁力为吸引力。电机和第一磁体之间通过电机转轴传动,第二磁体和风机之间通过风机转轴传动,电机转轴与风机转轴同轴。由此构成了本发明的用于热压罐的均温系统。在本发明的用于热压罐的均温系统的使用中,电机通过电机转轴使第一磁体发生转动,第一磁体通过磁力使第二磁体发生转动,第二磁体通过风机转轴使风机发生转动,风机促使密闭的热压罐的罐体内的气体流动。
在本发明的第三个较佳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用于热压罐的均温系统,包括安装在热压罐的外部的电机、第一磁体,和安装在热压罐的内部的第一风机、附加风机、第二磁体和附加磁体。热压罐具有圆柱形的罐体,其罐壁包括凹入其轮廓内的环形槽状部,第一磁体被设置为由电机带动在环形槽状部内旋转,第二磁体被设置为在环形槽状部的内圆周侧外与第一磁体相配合,还包括附加磁体和附加扇叶,附加磁体被设置为在圆环槽状部的外圆周侧外与第一磁体配合,附加扇叶被设置为在附加磁体的带动下与所述风机同步旋转,附加的扇叶可以增加罐体内空气的对流掺混作用,增强罐体内的均温效果。
在本发明的第四个较佳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用于热压罐的均温系统,包括安装在热压罐的外部的电机和第一磁体,以及安装在热压罐的内部的风机和第二磁体。第一磁体是永磁体,其磁极可以贴着热压罐的罐壁的外表面转动;第二磁体是永磁体,其磁极可以贴着热压罐的罐壁的内表面转动。第一磁体朝向热压罐的罐壁的磁极与第二磁体朝向热压罐的罐壁的磁极相反,因此,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之间的磁力为吸引力。电机和第一磁体之间通过电机转轴传动,第二磁体和风机之间通过风机转轴传动,电机转轴与风机转轴同轴。由此构成了本发明的用于热压罐的均温系统。在本发明的用于热压罐的均温系统的使用中,电机通过电机转轴使第一磁体发生转动,第一磁体通过磁力使第二磁体发生转动,第二磁体通过风机转轴使风机发生转动,风机促使密闭的热压罐的罐体内的气体流动。
因此可见,本发明的用于热压罐的均温系统和方法通过使用一个或多个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实现了从电机到一个或多个风机的间接传递扭矩,即可以在热压罐外部使用电机驱动热压罐内部的风机而两者之间不发生接触,从而不会影响热压罐的密闭性。因此本发明的用于热压罐的均温系统和方法无需使用密封材料而能实现在对热压罐的均温操作中热压罐的可靠密闭。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热压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用于热压罐的均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用于热压罐的均温系统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用于热压罐的均温系统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用于热压罐的均温系统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用于热压罐的均温系统的第四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用于热压罐的均温系统的第四个实施例中的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的一种分布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用于热压罐的均温系统的第四个实施例中的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的另一种分布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用于热压罐的均温系统的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中的热压罐属于中小型热压罐,可用于制造或对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进行实验研究。在本实施例中,该热压罐包括圆柱状罐体、真空系统、空气压缩系统等部分,并一般具有如下参数:
1.罐体规格:卧式压力容器、手动离合器开关方式及合页加齿轮齿条门开关方式;使用压力为0.1MPa~10.0MPa,特别是0.1MPa~3MPa;使用温度为50℃~500℃,特别是130~300℃;罐体有效空间为2L~100000L,特别是10L~100L;用空气加压;
2.真空系统:AC220V~380V,真空泵(0.3KW~0.5KW);
3.热源:4KW~100KW电加热器,特别是5KW~20KW电加热器;
4.温度均匀方式:罐内风机和导风套,AC220V~380V,0.3KW~15KW;
5.温度控制方式:温度控制器PID控制;
6.压力控制:压力传感器(1-20V)。
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中,均温系统的电机10和第一磁体11被设置在热压罐罐体的外部,风机20和第二磁体21设置在热压罐罐体的内部;罐体的罐壁40上具有透磁间隔件30。在本实施例中透磁间隔件30由不锈钢制成,但也可以为其他耐高温高压的透磁材料,如铜、陶瓷、耐高温树脂等。透磁间隔件30的横截面比罐体的横截面小很多。在本实施例中,透磁间隔件30向热压罐的外部凸出的筒状件,其凸出于热压罐的罐壁40的端部封闭,其另一个端部焊接固定在热压罐的罐壁40上,由此透磁间隔件30与热压罐形成一体。透磁间隔件30的两个端部之间的空间为筒状件的内部空间,该空间与热压罐的内部空间连通。透磁间隔件30具有圆柱形的侧壁部分,在本实施例中,透磁间隔件30的整个侧壁为圆柱形。透磁间隔件30与罐壁40之间的固定方式可以有多种选择,使用者可以根据透磁间隔件的材料和实际应用条件选择焊接、法兰连接或粘合等方式。透磁间隔件30的侧壁可以部分地是圆柱形,或近似的圆柱形,即仅在第一磁体11和第二磁体21转动时,透磁间隔件30上与第一磁体11和第二磁体21相接触(或相接近)的部分是圆柱形,或近似的圆柱形。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磁体11和第二磁体21是永磁体,但需要说明,实际使用时也可以使用电磁体的第一磁体11和第二磁体21,或者第一磁体11是电磁体而第二磁体21永磁体,或者第一磁体11是永磁体而第二磁体21是电磁体,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第一磁体11在透磁间隔件30的外部,其磁极可以贴着透磁间隔件30的侧壁的外表面转动;第二磁体21在透磁间隔件30的内部,其磁极可以贴着透磁间隔件30的侧壁的内表面转动。对于透磁间隔件30的侧壁部分地是圆柱形(或近似的圆柱形)的情况,即透磁间隔件30具有圆柱形(或近似的圆柱形)的侧壁部分的情况,第一磁体11的磁极贴着透磁间隔件30的侧壁部分的外表面转动,第二磁体21的磁极贴着透磁间隔件30的侧壁部分的内表面转动。
电机10和第一磁体11之间通过电机转轴12传动,第二磁体21和风机20之间通过风机转轴22传动,设置电机转轴12与风机转轴22以使第一磁体11和第二磁体21的转动能够符合上面描述的第一磁体11和第二磁体21的转动方式。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电机转轴12与风机转轴22同轴,并且电机转轴12、风机转轴22和透磁间隔件30的对称轴同轴。这是优选的选择,但需要说明的是电机转轴12、风机转轴22和透磁间隔件30的对称轴并不是必须同轴的。
在使用中,电机10通过电机转轴12使第一磁体11发生转动,第一磁体11通过磁力使第二磁体21发生转动,第二磁体21通过风机转轴22使风机20发生转动,风机20促使密闭的热压罐的罐体内的气体流动,由此促使热压罐的罐体内的温度均匀分布。在本实施例中,设定第一磁体11朝向透磁间隔件30的侧壁的磁极与第二磁体21朝向透磁间隔件30的侧壁的磁极相反,即第一磁体11与第二磁体21之间的磁力为吸引力。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将第一磁体11朝向透磁间隔件30的侧壁的磁极与第二磁体21朝向透磁间隔件30的侧壁的磁极设定为相同,利用第一磁体11与第二磁体21之间的为排斥力的磁力,使第二磁体21发生转动。
在图3上还显示了一组第一磁体13与第二磁体23,第一磁体13与第一磁体11沿透磁间隔件30的横截面的直径分布;第二磁体23与第二磁体21沿透磁间隔件30的横截面的直径分布。第一磁体13与第二磁体23的情况和第一磁体11与第二磁体21的情况相同,在此不赘述。另外,在本发明的用于热压罐的均温系统中可以采用多组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以增加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之间的磁力,从而增加电机对风机的驱动力。
本实施例中使用的磁力风机功率为0.3KW~0.5KW(AC380V),通过对罐体内加压至1.0MPa后关闭空气压缩机,同时升温至200℃,并且使本发明的用于热压罐的均温系统工作在这一状态保持24小时,实验结果表明罐体内压力一直维持在0.98MPa。由此可见,使用本发明的用于热压罐的均温系统可以在对热压罐的均温操作中实现热压罐的可靠密闭。
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用于热压罐的均温系统使用的电机110和第一磁体111安装在热压罐的外部,风机120和第二磁体121安装在热压罐的内部。热压罐具有圆柱形的罐体(未图示),罐壁140上具有一个不锈钢的透磁间隔件130,透磁间隔件130的横截面比罐体的横截面小很多。透磁间隔件130向热压罐的内部凸入的筒状件,其凸入于热压罐的罐壁140的端部封闭,其另一个端部焊接固定在热压罐的罐壁140上,由此透磁间隔件130与热压罐形成一体。透磁间隔件130的两个端部之间的空间为筒状件的内部空间,该空间与热压罐的内部空间连通。透磁间隔件130具有圆柱形的侧壁部分,在本实施例中,透磁间隔件130的整个侧壁为圆柱形。需要说明的是,透磁间隔件130的材料可以有多种选择,只要该材料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可以固定在热压罐的罐体端部、不影响(或较少影响)第一磁体111和第二磁体121之间的磁力、并且耐高温高压即可。例如:不锈钢、铜、陶瓷、耐高温树脂等。透磁间隔件130与罐壁140之间的固定方式可以有多种选择,使用者可以根据透磁间隔件的材料和实际应用条件具体选择焊接、法兰连接或粘合等方式。透磁间隔件130的侧壁可以部分地是圆柱形,或近似的圆柱形,即仅在第一磁体111和第二磁体121转动时,透磁间隔件130上与第一磁体111和第二磁体121相接触(或相接近)的部分是圆柱形,或近似的圆柱形。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磁体111和第二磁体121是永磁体,但需要说明的是,实际使用时也可以使用电磁体的第一磁体111和第二磁体121,或者第一磁体111是电磁体而第二磁体121永磁体,或者第一磁体111是永磁体而第二磁体121是电磁体,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第一磁体111在透磁间隔件130的内部,其磁极可以贴着透磁间隔件130的侧壁的内表面转动;第二磁体121在透磁间隔件130的外部,其磁极可以贴着透磁间隔件130的侧壁的外表面转动。对于透磁间隔件130的侧壁部分地是圆柱形(或近似的圆柱形)的情况,即透磁间隔件130具有圆柱形(或近似的圆柱形)的侧壁部分的情况,第一磁体111的磁极贴着透磁间隔件130的侧壁部分的内表面转动,第二磁体121的磁极贴着透磁间隔件130的侧壁部分的外表面转动。
电机110和第一磁体111之间通过电机转轴112传动,第二磁体121和风机120之间通过风机转轴122传动,设置电机转轴112与风机转轴122以使第一磁体111和第二磁体121的转动能够符合上面描述的第一磁体111和第二磁体121的转动方式。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电机转轴112与风机转轴122同轴,并且电机转轴112、风机转轴122和透磁间隔件130的对称轴同轴。这是优选的选择,但需要说明电机转轴112、风机转轴122和透磁间隔件130的对称轴并不是必须同轴的。
在使用中,电机110通过电机转轴112使第一磁体111发生转动,第一磁体111通过磁力使第二磁体121发生转动,第二磁体121通过风机转轴122使风机120发生转动,风机120促使密闭的热压罐的罐体内的气体流动,由此促使热压罐的罐体内的温度均匀分布。在本实施例中,设定第一磁体111朝向透磁间隔件130的侧壁的磁极与第二磁体121朝向透磁间隔件130的侧壁的磁极相反,即第一磁体111与第二磁体121之间的磁力为吸引力。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将第一磁体111朝向透磁间隔件130的侧壁的磁极与第二磁体121朝向透磁间隔件130的侧壁的磁极设定为相同,利用第一磁体111与第二磁体121之间的为排斥力的磁力,使第二磁体121发生转动。
在图4上还显示了一组第一磁体113与第二磁体123。其中,第一磁体113与第一磁体111沿透磁间隔件130的横截面的直径分布,第二磁体123与第二磁体121沿透磁间隔件130的横截面的直径分布。第一磁体113与第二磁体123的情况和第一磁体111与第二磁体121的情况相同,在此不赘述。另外,在本发明的用于热压罐的均温系统中可以采用多组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以增加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之间的磁力,从而增加电机对风机的驱动力。
如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用于热压罐的均温系统包括电机210、第一磁体211,其中,热压罐的罐壁240具有凹入其轮廓内的环形槽状部230,第一磁体211在电机210的带动下,在环形槽状部230中旋转,与风机220的转轴相连的第二磁体221在环形槽状部230内圆周侧外与第一磁体211配合;还包括附加磁体321和附加扇叶320,附加磁体321在环形槽状部230外圆周侧外与第一磁体211配合,带动附加扇叶320转动,由此增加罐体内空气的流动和掺混,增强均温效果。
如图6所示,在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用于热压罐的均温系统使用的电机410和第一磁体411安装在热压罐的外部,风机420和第二磁体421安装在热压罐的内部。第一磁体411和第二磁体421是永磁体,但需要说明,实际使用时也可以使用电磁体的第一磁体411和第二磁体421,或者第一磁体4411是电磁体而第二磁体421永磁体,或者第一磁体411是永磁体而第二磁体421是电磁体,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第一磁体11在热压罐的外部,其磁极可以贴着罐壁440的外表面转动;第二磁体21在热压罐的内部,其磁极可以贴着罐壁440的内表面转动。可以设计罐壁440为适当的厚度,以耐受所述热压罐的罐体内部的压力和温度并保证第一磁体411和第二磁体421之间具有足够大的磁力。
电机410和第一磁体411之间通过电机转轴412传动,第二磁体421和风机420之间通过风机转轴422传动,设置电机转轴412与风机转轴422以使第一磁体411和第二磁体421的转动能够符合上面描述的第一磁体411和第二磁体421的转动方式。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电机转轴412与风机转轴422同轴。
在使用中,电机410通过电机转轴412使第一磁体411发生转动,第一磁体411通过磁力使第二磁体421发生转动,第二磁体421通过风机转轴422使风机420发生转动,风机420促使密闭的热压罐的罐体内的气体流动,由此促使热压罐的罐体内的温度均匀分布。在本实施例中,设定第一磁体411朝向罐壁440的磁极与第二磁体421朝向罐壁440的磁极相反,即第一磁体411与第二磁体421之间的磁力为吸引力。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将第一磁体411朝向罐壁440的磁极与第二磁体21朝向罐壁440的磁极设定为相同,利用第一磁体411与第二磁体421之间的为排斥力的磁力,使第二磁体421发生转动。
在图6上还显示了一组第一磁体413与第二磁体423,第一磁体411、413和第二磁体421、423的分布可以如图7所示,图7中显示的是第一磁体411、413和第二磁体421、423的端面的示意图。其中,第一磁体411、413的磁极可以具有相同的极性,例如N极,则第二磁体421、423也具有相同的极性,但与第一磁体411、413的磁极的极性相反,例如S极;第一磁体411、413的磁极可以具有不相同的极性,例如第一磁体411的磁极为N极而第一磁体413的磁极为S极,则第二磁体421、423也具有不相同的极性,例如第二磁体431的磁极为S极而第二磁体423的磁极为N极。另外,在本发明的用于热压罐的均温系统中还可以采用更多组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以增加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之间的磁力,从而增加电机对风机的驱动力。如图8中显示了四组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即第一磁体411、413、415、417和第二磁体421、423、425、427。其中,第一磁体411、413、415、417的磁极交错分布,例如第一磁体411的磁极为N极、第一磁体415的磁极为S极、第一磁体413的磁极为N极、第一磁体417的磁极为S极;第二磁体421、423、425、427的磁极也相应地交错分布,例如第二磁体421的磁极为S极、第二磁体425的磁极为N极、第二磁体431的磁极为S极、第二磁体427的磁极为N极。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用于热压罐的均温系统,所述均温系统包括风机和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罐的罐体规格为:卧式压力容器、手动离合器开关方式及合页加齿轮齿条门开关方式;使用压力为0.1MPa~10.0MPa;使用温度为50℃~500℃;罐体有效空间为2L~100000L;用空气加压;
所述风机被设置在所述罐体之内,所述电机被设置在所述罐体之外,所述电机上设置有第一磁体,所述风机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体相配合的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被设置为使所述电机通过所述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之间的磁力驱动所述风机;所述均温系统还包括透磁间隔件,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被所述透磁间隔件隔开,所述透磁间隔件与所述罐体的罐壁以密封的关系共同限定所述罐体的内部空间;所述透磁间隔件向所述热压罐的外部凸出,所述第二磁体分布在所述透磁间隔件的内部;
所述透磁间隔件具有圆柱形的侧壁部分;所述第一磁体的磁极贴着所述透磁间隔件的所述侧壁部分的外表面转动,所述第二磁体的磁极贴着所述透磁间隔件的所述侧壁部分的内表面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热压罐的均温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为电磁体或永磁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热压罐的均温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磁体被设置为由所述电机通过电机转轴带动转动,所述第二磁体被设置为通过风机转轴带动所述风机转动。
4.一种用于热压罐的均温方法,包括:
在所述热压罐的罐体内设置风机,在所述热压罐的所述罐体外设置电机;
在所述电机上设置第一磁体,在所述风机上设置第二磁体,使所述电机带动所述第一磁体转动,从而使所述第二磁体在所述第一磁体的磁力作用下随之转动,并带动所述风机一起转动;所述热压罐的罐体规格为:卧式压力容器、手动离合器开关方式及合页加齿轮齿条门开关方式;使用压力为0.1MPa~10.0MPa;使用温度为50℃~500℃;罐体有效空间为2L~100000L;用空气加压;
所述罐体上设置有透磁间隔件,所述透磁间隔件向所述热压罐的外部凸出,所述第二磁体分布在所述透磁间隔件的内部;所述透磁间隔件具有圆柱形的侧壁部分;所述第一磁体的磁极贴着所述透磁间隔件的所述侧壁部分的外表面转动,所述第二磁体的磁极贴着所述透磁间隔件的所述侧壁部分的内表面转动。
5.一种热压罐,包括均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温系统包括风机和用于驱动所述风机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被设置在所述热压罐的罐体之内,所述电机被设置在所述罐体之外,所述电机具有第一磁体,所述风机具有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被设置为使所述电机通过磁力驱动所述风机;所述热压罐的罐体规格为:卧式压力容器、手动离合器开关方式及合页加齿轮齿条门开关方式;使用压力为0.1MPa~10.0MPa;使用温度为50℃~500℃;罐体有效空间为2L~100000L;
所述罐体上设置有透磁间隔件,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被透磁间隔件隔开,所述透磁间隔件与所述罐体的罐壁共同限定所述罐体的内部空间,所述透磁间隔件为一端封闭的筒状件,所述筒状件被密封地设置为凸出于所述热压罐的所述罐壁的轮廓之外,所述第二磁体位于所述筒状件内;
所述透磁间隔件具有圆柱形的侧壁部分;所述第一磁体的磁极贴着所述透磁间隔件的所述侧壁部分的外表面转动,所述第二磁体的磁极贴着所述透磁间隔件的所述侧壁部分的内表面转动。
CN201210245478.1A 2012-03-21 2012-07-16 用于热压罐的均温系统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258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45478.1A CN102825800B (zh) 2012-03-21 2012-07-16 用于热压罐的均温系统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764209 2012-03-21
CN201210076420 2012-03-21
CN201210076420.9 2012-03-21
CN201210245478.1A CN102825800B (zh) 2012-03-21 2012-07-16 用于热压罐的均温系统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25800A CN102825800A (zh) 2012-12-19
CN102825800B true CN102825800B (zh) 2015-04-15

Family

ID=4732921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45478.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25800B (zh) 2012-03-21 2012-07-16 用于热压罐的均温系统和方法
CN 20122034347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805668U (zh) 2012-03-21 2012-07-16 用于热压罐的均温系统和热压罐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34347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805668U (zh) 2012-03-21 2012-07-16 用于热压罐的均温系统和热压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28258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25800B (zh) * 2012-03-21 2015-04-15 上海交通大学 用于热压罐的均温系统和方法
CN104019354A (zh) * 2013-02-28 2014-09-03 大连樱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具有智能压力控制装置的小型热压罐
CN104932410B (zh) * 2015-05-29 2018-07-31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 一种快速温度变化试验箱
CN108074654A (zh) * 2016-11-14 2018-05-25 中核新能核工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Uf6容器专用压热罐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9967U (zh) * 1988-09-12 1989-12-27 兰州石油化工机器厂 高压釜磁力传动头
US6943475B2 (en) * 2003-02-17 2005-09-13 Japan Servo Co., Ltd. Permanent magnet motor for driving a fan
CN201277202Y (zh) * 2008-10-16 2009-07-22 西安联合超滤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鼓风或引风装置
CN101922466A (zh) * 2010-09-01 2010-12-22 胡国贤 隔层传动超级密封磁能联轴器
CN202805668U (zh) * 2012-03-21 2013-03-20 上海交通大学 用于热压罐的均温系统和热压罐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92445B2 (ja) * 2010-11-26 2013-09-18 株式会社芦田製作所 オートクレーブ成形方法及びオートクレーブ成形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9967U (zh) * 1988-09-12 1989-12-27 兰州石油化工机器厂 高压釜磁力传动头
US6943475B2 (en) * 2003-02-17 2005-09-13 Japan Servo Co., Ltd. Permanent magnet motor for driving a fan
CN201277202Y (zh) * 2008-10-16 2009-07-22 西安联合超滤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鼓风或引风装置
CN101922466A (zh) * 2010-09-01 2010-12-22 胡国贤 隔层传动超级密封磁能联轴器
CN202805668U (zh) * 2012-03-21 2013-03-20 上海交通大学 用于热压罐的均温系统和热压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25800A (zh) 2012-12-19
CN202805668U (zh) 2013-03-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25800B (zh) 用于热压罐的均温系统和方法
WO2023103532A1 (zh) 一种轮胎硫化设备
CN103199652B (zh) 气液交织冷却高功率密度电机
CN104005880A (zh) 一种密封装置及具有该密封装置的分段式排气管
CN113858503A (zh) 硫化机
CN102042188A (zh) 低温液氢泵及其用途
CN202014191U (zh) 一种永磁联轴器
CN218717312U (zh) 一种真空泵用磁力驱动装置
CN104100536A (zh) 一种磁力泵的隔离套总成
CN104088797A (zh) 一种防结晶磁力泵
CN106968962A (zh) 一种输送中高温流体的轴流泵
CN210265908U (zh) 一种大型火电机组用中压火力蝶阀
CN202215499U (zh) 一种新型的高压逆循环屏蔽泵
CN203722414U (zh) 电机冷却水套
CN110360136A (zh) 蒸汽压缩机
CN103107647A (zh) 一种干式真空泵用电机
CN202285356U (zh) 一种干式真空泵用电机
CN207442561U (zh) 一种电机定位转子保持环的组件
CN216804127U (zh) 硫化机
CN201248005Y (zh) 带冷却装置的永磁联轴器
CN206617368U (zh) 一种耐高温高压双壳泵
CN215817034U (zh) 一种可防漏电的配电箱
CN201434065Y (zh) 罐体上装配有电机的压力容器
CN201258869Y (zh) 带组合型隔离套的磁力泵
CN106194678B (zh) 一种气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15

Termination date: 201707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