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23312B - 具有中继的无线网络中的供给方基站处的无线承载管理 - Google Patents

具有中继的无线网络中的供给方基站处的无线承载管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23312B
CN102823312B CN201180015819.XA CN201180015819A CN102823312B CN 102823312 B CN102823312 B CN 102823312B CN 201180015819 A CN201180015819 A CN 201180015819A CN 102823312 B CN102823312 B CN 1028233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via node
instruction
radio bearer
supplying par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1581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23312A (zh
Inventor
X·黄
F·乌卢皮纳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3/071,250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20110235569A1/en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8233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233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233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2331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827Triggering ent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89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4Negotiating SLA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Negotiating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03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physical layer control
    • H04B7/2606Arrangements for base station coverage control, e.g. by using relays in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04W76/34Selective release of ongoing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7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dedicated repeater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特定方面提供了用于在具有中继的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业务拥塞期间管理无线承载的装置和技术。根据特定方面,供给方基站可以检测配置为在中继节点和供给方基站之间通过接口连接的Un无线承载上的业务拥塞,其中,Un无线承载携带配置为在中继节点和至少一个用户设备(UE)之间通过接口连接的多个Uu承载。根据特定方面,供给方基站可以采取一个或多个动作以触发对在Un承载上携带的Uu承载中的至少一个Uu承载的移除。

Description

具有中继的无线网络中的供给方基站处的无线承载管理
基于35U.S.C.§119要求优先权
本专利申请要求保护于2010年3月25号提交的、标题为“有助于在具有中继的长期演进系统的演进节点B处进行承载管理的方法和装置”、序列号为61/317,632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权益,该申请已转让给本申请的受让人,并通过引用方式明确地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概括而言,本公开的特定方面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具体而言,涉及用于在具有中继的电信网络中管理无线承载的技术。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被广泛部署,以提供各种类型的通信内容,例如语音、数据等。这些系统可以是通过共享可用系统资源(例如,带宽、发射功率)支持与多个用户进行通信的多址系统。这类多址系统的示例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3GPP长期演进(LTE)系统以及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
通常,无线多址通信系统可以同时支持多个无线终端的通信。每个无线终端可以通过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上的传输与一个或多个基站进行通信。前向链路(或下行链路)是指从基站到终端的通信链路,反向链路(或上行链路)是指从终端到基站的通信链路。这种通信链路可经由单输入单输出系统、多输入单输出系统、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等来建立。
MIMO系统使用多付(NT)发射天线和多付(NR)接收天线,来进行数据传输。由NT付发射和NR付接收天线形成的MIMO信道可以分解成NS个独立信道,其也可以称为空间信道,其中NS≤{NT,NR}。NS个独立信道中的每一个信道对应一个维度。如果使用由多付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所生成的其它维度,则MIMO系统能够改善性能(例如,更高的吞吐量和/或更高的可靠性)。
MIMO系统支持时分双工(TDD)系统和频分双工(FDD)系统。在TDD系统中,前向链路传输和反向链路传输可以在相同的频域上,使得互易原则允许根据反向链路信道估计前向链路信道。这使得接入点在该接入点使用多个天线时能够提取前向链路信道上的发射波束成形增益。
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包括供给方基站,后者经由中继基站与无线终端进行通信。中继基站可以经由回程链路与供给方基站进行通信,以及在经由接入链路与终端进行通信。换言之,中继基站可以在回程链路上从供给方基站接收消息,以及在接入链路上向终端中继这些消息。同样地,中继基站可以在接入链路上从终端接收消息,以及在回程链路上向供给方基站中继这些消息。中继基站因而可以用以对覆盖区域提供补充,并帮助填满“覆盖空洞”。
通常,将承载定义为具有网关和用户设备(UE)之间的定义的服务质量(QoS)的分组流。在具有中继节点的电信网络中,用于中继节点和其服务的UE之间的分组流的承载(称为“Uu承载”)是由用于中继节点和与其相关联的供给方基站(DeNB)之间的中继分组流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称为“Un数据无线承载”)来携带的。在一些情形中,当中继节点和DeNB之间的回程链路的状况恶化时或者当在回程链路上已允许了太多的Uu承载时,DeNB可能在其为回程提供服务的Un接口上遭受拥塞。同时,中继节点和中继节点服务的UE之间的Uu接口观测不到容量问题。这样以来,存在对于用于管理由无线网络中的供给方基站和中继节点携带的无线承载的技术和机制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特定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操作具有第一多个无线承载(RB)的供给方基站的方法,所述第一多个RB与中继节点通过接口连接。所述方法通常包括确定所述第一多个RB上的业务拥塞,以及采取一个或多个动作以触发对第二多个RB中的至少一个RB的移除,所述第二多个RB在所述中继节点和至少一个用户设备(UE)之间通过接口连接。
本公开的特定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具有第一多个无线承载(RB)的供给方基站,所述第一多个RB与中继节点通过接口连接。所述供给方基站通常包括:业务监测器组件,其配置为确定所述第一多个RB上的业务拥塞。所述供给方基站还包括:无线承载管理器组件,其配置为采取一个或多个动作以触发对第二多个RB中的至少一个RB的移除,所述第二多个RB在所述中继节点和至少一个用户设备(UE)之间通过接口连接。
本公开的特定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操作具有第一多个无线承载(RB)的供给方基站的装置,所述第一多个RB与中继节点通过接口连接。所述装置通常包括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多个RB上的业务拥塞的模块,以及用于采取一个或多个动作以触发对第二多个RB中的至少一个RB的移除的模块,所述第二多个RB在所述中继节点和至少一个用户设备(UE)之间通过接口连接。
本公开的特定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具有存储在其上的用于操作具有第一多个无线承载(RB)的供给方基站的指令,所述第一多个RB与中继节点通过接口连接。所述指令通常可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多个RB上的业务拥塞,以及采取一个或多个动作以触发对第二多个RB中的至少一个RB的移除,所述第二多个RB在所述中继节点和至少一个用户设备(UE)之间通过接口连接。
附图说明
为使得能够详细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特征,可以参照多个方面对上面的概述进行更具体的描述,一些方面示出在附图中。然而,应当注意,附图仅示出了本公开的特定典型方面,并因此将不被视作限制其保护范围,这是因为所述描述可以适用于其它等效方面。
图1示出了多址无线通信系统。
图2是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特定方面的具有中继基站的示例性无线通信系统。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特定方面的具有中继节点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特定方面对无线承载进行管理的示例性通信装置。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特定方面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承载之间的映射的例子。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特定方面,可以由通信装置执行的示例操作。
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特定方面的用于间接Uu承载去激活机制的示例操作的顺序图。
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特定方面的用于直接Uu承载去激活机制的示例操作的顺序图。
图10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特定方面的用于用户设备上下文释放机制的示例操作的顺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特定方面提供了用于在具有中继节点和供给方基站的无线通信网络中管理无线承载的装置和技术。在一些网络中,诸如具有中继节点的LTE网络,中继节点可以服务多个UE分组流。用于中继节点和其服务的UE之间的UE分组流的Uu无线承载是由用于中继节点与其供给方基站之间的中继分组流的Un数据无线承载携带的。
如上所述,当中继节点与供给方基站之间的回程链路恶化时或者当在回程链路上允许了太多的UE流时,供给方基站可能在其Un接口上遭受拥塞。当此情况发生时,期望供给方基站释放在中继节点下服务的UE的UE上下文或部分Uu承载。然而,虽然供给方基站对LTE中继架构下的Uu承载可视,但是供给方基站不直接管控Uu接口的控制面业务。从而,这对以下情况提出了挑战:中继节点和供给方基站有效地管理无线资源以提供Un无线承载上的UE流,同时在通信网络中保持特定服务质量。
根据特定方面,用于LTE中继网络的机制提供用于使供给方基站在Un承载拥塞时移除由供给方基站的Un承载携带的Uu承载。本公开的特定方面通常提供用以促使Uu承载的间接释放、Uu承载的直接释放或者针对给定UE的UE上下文释放的机制。应当注意,Uu承载是指中继节点和用户设备(UE)之间的接口的无线承载,并且也可以称为Uu无线承载或Uu数据无线承载。同样,Un承载通常是指中继节点和相关联的供给方基站之间的接口的承载,并且也可以称为Un无线承载或Un数据无线承载。
本文所述的各种技术可以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比如: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正交FDMA(OFDMA)系统、单载波FDMA(SC-FDMA)系统以及其他此类系统。术语“系统”和“网络”通常互换使用。CDMA系统可以实现诸如通用陆地无线接入(UTRA)、cdma2000等之类的无线技术。UTRA包括宽带-CDMA(W-CDMA)以及低码片速率(LCR)。cdma2000涵盖IS-2000、IS-95和IS-856标准。TDMA系统可以实现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之类的无线技术。OFDMA系统可以实现诸如演进UTRA(E-UTRA)、IEEE802.11、IEEE 802.16、IEEE 802.20、闪速-OFDM等之类的无线技术。UTRA、E-UTRA和GSM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长期演进(LTE)是采用E-UTRA的UMTS的即将发布版。在来自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组织的文档中描述了UTRA、E-UTRA、GSM、UMTS和LTE。在来自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3GPP2)组织的文档中描述了cdma2000。这些不同的无线技术和标准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为了清楚起见,下面针对LTE描述了这些技术的特定方面,并且LTE术语在下面的大部分描述中用到。
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是使用单载波调制和频域均衡的技术。SC-FDMA具有与OFDMA系统相似的性能和基本相同的整体复杂度。由于其自身的单载波结构,SC-FDMA信号具有更低的峰均功率比(PAPR)。SC-FDMA特别在上行链路通信方面引起较大关注,其中移动终端在发射功率效率方面极大地受益于更低的PAPR。因此,在3GPP长期演进(LTE)或演进UTRA中可以将SC-FDMA实现为上行链路多址方案。
参考图1,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多址无线通信系统。接入点100(AP)包括多个天线组,一个天线组包括天线104和106,另一组包括天线108和110,而其它组包括天线112和114。在图1中,对于每个天线组仅示出了两个天线,然而,对于每个天线组可以使用更多或更少的天线。接入终端116(AT)与天线112和114进行通信,其中,天线112和114在前向链路120上向接入终端116发射信息并在反向链路118上从接入终端116接收信息。接入终端122与天线106和108进行通信,其中,天线106和108在前向链路126上向接入终端122发送信息并在反向链路124上从接入终端122接收信息。在FDD系统中,通信链路118、120、124和126可以使用不同的频率用于通信。例如,前向链路120可以使用与由反向链路118所使用的频率不同的频率。
每个天线组和/或将其指定为在其中进行通信的区域通常可以称为接入点的扇区。在一个实施例中,天线组可以被指定为在由接入点100所覆盖的区域的扇区中对接入终端进行通信。
在前向链路120和126上的通信中,接入点100的发射天线可以使用波束成形来改善不同的接入终端116和124的前向链路的信噪比。并且,与通过单个天线向其所有接入终端进行发射的接入点相比,在接入点使用波束成形向随机散布在接入点的覆盖中的接入终端进行发射时,邻近小区中的接入终端可以遭受较小的干扰。
根据特定方面,AT 116可以借助具有Uu无线承载的无线接口来与AP100进行通信。此外,其它的AP 100可以借助已知为X2的接口来相互连接,并借助于S1接口来连接到诸如增强分组核心(EPC)节点之类的网络节点。
接入点可以是用于与终端进行通信的固定站,且还可以称为接入点、节点B、演进节点B(eNB)、e节点B或其它术语。接入终端还可以称为接入终端、用户设备(UE)、无线通信设备、无线终端、接入终端或其它术语。
图2是MIMO系统200中的发射机系统210(也称为接入点)和接收机系统250(也称为接入终端)的实施例的框图。在发射机系统210处,将多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从数据源212提供给发射(TX)数据处理器214。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数据流都经由各自的发射天线发出。TX数据处理器214根据针对每个数据流而选择的特定编码方案,对该数据流的业务数据进行格式化、编码和交织,以提供编码数据。
可以利用OFDM技术来将每个数据流的编码数据与导频数据进行复用。导频数据通常是采用已知方式进行处理的已知数据模式,并且导频数据可以在接收机系统处用于估计信道响应。然后,根据为每个数据流选择的特定调制方案(例如,BPSK、QPSK、M-PSK或M-QAM),将该数据流的经复用的导频和编码数据进行调制(即,符号映射),以便提供调制符号。可以由处理器230所执行的指令来确定每个数据流的数据率、编码和调制方案。
随后,将所有数据流的调制符号提供给TX MIMO处理器220,该TXMIMO处理器220处理器对(例如,针对OFDM的)调制符号进行进一步处理。随后,TX MIMO处理器220向NT个发射机(TMTR)222a至222t提供NT个调制符号流。在特定实施例中,TX MIMO处理器220对数据流的符号以及发射符号的天线施加波束形成权重。
每个发射机222接收各自的符号流并对其进行处理,以提供一个或多个模拟信号,并进一步对这些模拟信号进行调节(例如,放大、滤波和上变频),以提供适用于在MIMO信道上传输的调制信号。随后,来自发射机222a至222t的NT个调制信号分别从NT个天线224a至224t进行发射。
在接收机系统250处,由NR个天线252a至252r接收所发射的调制信号,并将从每个天线252接收到的信号提供给各自的接收机(RCVR)254a至254r。每个接收机254对各自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调节(例如,滤波、放大和下变频),对调节后的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以提供抽样,并对这些抽样进行进一步处理,以提供相应的“接收到的”符号流。
随后,RX数据处理器260从NR个接收机254接收NR个接收到的符号流,并根据特定的接收机处理技术对这些符号流进行处理,以提供NT个“检出的”符号流。然后,RX数据处理器260对每个检出的符号流进行解调、解交织和解码,从而恢复数据流的业务数据。由RX数据处理器260进行的处理互补于由发射机系统210处的TX MIMO处理器220和TX数据处理器214执行的处理。
反向链路消息可以包括关于通信链路和/或接收到的数据流的各种类型的信息。然后反向链路消息由TX数据处理器238进行处理,由调制器280进行调制,由发射机254a至254r进行调节,并发射回发射机系统210,其中,TX数据处理器238还从数据源236接收多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
在发射机系统210处,来自接收机系统250的调制信号由天线224来进行接收,由接收机222进行调节,由解调器240进行解调,并由RX数据处理器242进行处理,以提取由接收机系统250所发送的反向链路消息。然后,处理器230确定使用哪一个预编码矩阵以确定波束形成权重,然后对所提取的消息进行处理。
根据本公开的特定方面,发射机系统210包括用于在具有如本文所描述的中继节点的无线通信网络中进行操作的额外组件。具体而言,发射机系统210可以配置作为如图4-5中所示出的供给方基站。根据特定方面,发射机系统210可以配置成执行如下所描述的业务监测与Uu承载管理操作。
根据特定方面,逻辑信道分类为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逻辑控制信道包括:广播控制信道(BCCH),其是用于广播系统控制信息的DL信道。寻呼控制信道(PCCH),其是用于传送寻呼信息的DL信道。多播控制信道(MCCH),其是用于发射针对一个或多个MTCH的多媒体广播和多播服务(MBMS)调度和控制信息的点对多点的DL信道。通常,在建立起RRC连接之后,该信道就仅由用于接收MBMS(注:过去的MCCH+MSCH)的UE来使用。专用控制信道(DCCH)是用于发送专用控制信息的点对点双向信道,并由具有RRC连接的UE来使用。在一个方面,逻辑业务信道包括专用业务信道(DTCH),后者是专用于一个UE的点对点双向信道,其用于传送用户信息。另外,多播业务信道(MTCH)是用于发射业务数据的点对多点DL信道。
根据特定方面,传输信道分类为DL和UL。DL传输信道包括广播信道(BCH)、下行链路共享数据信道(DL-SDCH)和寻呼信道(PCH),其中,PCH用于支持UE节电(网络向UE指示的DRX周期),在整个小区广播并映射至可用于其它控制/业务信道的PHY资源。UL传输信道包括随机接入信道(RACH)、请求信道(REQCH)、上行链路共享数据信道(UL-SDCH)和多个PHY信道。所述PHY信道包括一组DL信道和UL信道。
DL PHY信道包括:
公共导频信道(CPICH)
同步信道(SCH)
公共控制信道(CCCH)
共享DL控制信道(SDCCH)
多播控制信道(MCCH)
共享UL分配信道(SUACH)
确认信道(ACKCH)
DL物理共享数据信道(DL-PSDCH)
UL功率控制信道(UPCCH)
寻呼指示符信道(PICH)
负载指示符信道(LICH)。
UL PHY信道包括: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
信道质量指示符信道(CQICH)
确认信道(ACKCH)
天线子集指示符信道(ASICH)
共享请求信道(SREQCH)
UL物理共享数据信道(UL-PSDCH)
宽带导频信道(BPICH)
在当前文件中,应用了下列缩写:
ACK确认
AM确认模式
AMD确认模式数据
ARQ自动重传请求
BCCH广播控制信道
BCH广播信道
BW带宽
C-控制-
CB基于竞争的
CCE控制信道单元
CCCH公共控制信道
CCH控制信道
CCTrCH编码复合传送信道
CDM码分复用
CF免于竞争的
CP循环前缀
CQI信道质量指示符
CRC循环冗余校验
CRS公共基准信号
CTCH公共业务信道
DCCH专用控制信道
DCH专用信道
DCI下行链路控制信息
DL下行链路
DRS专用基准信号
DSCH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DSP数字信号处理器
DTCH专用业务信道
E-CID增强小区标识
EPS演进分组系统
FACH前向链路接入信道
FDD频分双工
FDM频分复用
FSTD频率交换发射分集
HARQ混合自动重复/请求
HW硬件
IC干扰消除
L1层1(物理层)
L2层2(数据链路层)
L3层3(网络层)
LI长度指示符
LLR对数似然比
LSB最低有效位
MAC介质接入控制
MBMS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
MCCH MBMS点对多点控制信道
MMSE最小均方误差
MRW移动接收窗口
MSB最高有效位
MSCH MBMS点对多点调度信道
MTCH MBMS点对多点业务信道
NACK非确认
PA功率放大器
PBCH物理广播信道
PCCH寻呼控制信道
PCH寻呼信道
PCI物理小区标识符
PDC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PDU协议数据单元
PHICH物理HARQ指示符信道
PHY物理层
PhyCH物理信道
PMI预编码矩阵指示符
PRA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PSS主同步信号
PUC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PUS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QoS服务质量
RACH随机接入信道
RB资源块
RLC无线链路控制
RRC无线资源控制
RE资源单元
RI秩指示符
RNTI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
RS基准信号
RTT往返时间
Rx接收
SAP服务接入点
SDU服务数据单元
SFBC空频块编码
SHCCH共享信道控制信道
SINR信号噪声干扰比
SN序列号
SR调度请求
SRS探测基准信号
SSS辅同步信号
SU-MIMO单用户多入多出
SUFI超级字段
SW软件
TA定时提前
TCH业务信道
TDD时分双工
TDM时分复用
TFI传送格式指示符
TPC发射功率控制
TTI传输时间间隔
Tx发射
U-用户-
UE用户设备
UL上行链路
UM否定确认模式
UMD否定确认模式数据
UMTS通用移动电信系统
UTRA UMTS陆地无线接入
UTRAN 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络
VOIP因特网协议话音
MBSFN多播广播单频网络
MCH多播信道
DL-SCH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MSCH MBMS控制信道
PDC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PDS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示例中继系统
图3示出了可以在其中实现本公开的特定方面的示例无线系统300。如图所示,系统300包括供给方基站(也称为供给方接入点、供给方基站、供给方e节点B或DeNB)302,后者经由中继BS(也称为中继接入点或中继节点)306与用户设备(UE)304进行通信。中继BS 306可以经由回程链路308与供给方BS 302进行通信,并经由接入链路310与UE 304进行通信。
换言之,中继BS 306可以在回程链路308上从供给方BS 302接收下行链路消息,并在接入链路310上向UE 304中继这些消息。同样,中继BS 306可以在接入链路310上从UE 304接收上行链路消息,并在回程链路308上向供给方BS 302中继这些消息。中继BS 306因而可以用以对覆盖区域提供补充,并帮助填满“覆盖空洞”。
根据特定方面,中继BS 306可以利用配置用于接入链路310的至少一个Uu无线承载来与UE 304(即,向UE中继下行链路消息以及从UE接收上行链路消息)进行通信。根据特定方面,中继BS 306可以利用配置用于回程链路308的至少一个Un无线承载来与供给方BS 302进行通信。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特定方面,配置为执行用于管理与映射无线承载的技术的示例系统400的框图。示例系统400表示无线电信网络,其具有多个UE 410、中继节点420、基站430、435以及网络节点440。
基站430用作中继节点420的供给方基站。于是,中继节点420可以通过对UE 410和基站430之间的无线通信进行中继来服务多个UE 410。基站430提供多个UE 410和至少一个网络节点440之间的通信。网络节点440配置为管理用于UE 410的网络服务。根据特定方面,网络节点440可以是演进分组核心(EPC)网络节点,诸如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分组数据网络(PDN)网关(P-GW)或服务网关(S-GW)。根据特定方面,S1接口将基站430与网络节点440连接。通常,网络节点440通过在S1接口上发射的控制面信号来对承载和连接管理进行控制。另外,基站430可以互连到基站435,以共享负载、干扰或切换相关的信息。
根据特定方面,多个Uu无线承载用以携带中继节点420和UE 410之间的数据分组流。同样,多个Un无线承载用以携带中继节点420和基站430之间的流,多个Uu EPS承载用以将业务从网络节点440路由到UE 410。UE 410的Uu无线承载由中继节点420的Un承载携带。如上所述,基站430可以对Un承载和Uu承载两者可视,并且在队列管理和承载映射的特定方面,基站430还可以在Un承载和Uu承载两者上工作。然而,在传统配置中,基站430不能直接发起针对由其Un承载携带的Uu承载的控制面事务。然而,当Un接口发生拥塞时,基站430可能从而需要释放由Un承载携带的部分Uu承载甚或UE上下文。当Un接口发生拥塞时,基站430配置为执行动作,该动作使得移除由Un接口携带的至少一个Uu承载,如进一步在下描述地。根据特定方面,UE 410、中继节点420、基站430、435以及网络节点440可以配置为根据用于有助于移除本文描述的Uu承载的机制,对Uu承载管理进行协调。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特定方面,用于无线通信的供给方基站500。虽然当本公开的特定方面是关于供给方基站500来讨论的,但是应当理解,其它适当的通信装置也是预期的,诸如宏小区、毫微微小区、微微小区的基站、接入点、中继节点、移动基站、上述的部分和/或向无线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不同设备发射信号的基本上任何无线设备。根据特定方面,供给方基站500可以是如图4中描述的供给方基站430。
根据特定方面,供给方基站500通常包括业务监测器组件502、承载管理器组件504以及中继节点服务与PDN网关(S/P-GW)组件506。业务监测器组件502配置为监测连接到供给方基站500的接口上的业务以及检测给定接口上的业务拥塞的状态。根据特定方面,业务监测组件502可以确定配置用以在供给方基站500和中继节点之间通过接口连接的Un接口上的业务拥塞。根据特定方面,中继节点S/P-GW组件506配置成为连接的中继节点提供类似S-GW和P-GW的功能,诸如针对中继节点的会话建立和EPS承载管理。
通常,承载管理器组件504配置为执行本文描述的承载管理操作。例如,承载管理器组件504可以管理供给方基站500和连接的中继节点之间的Un接口,以用于携带Uu承载和其它数据流。承载管理器组件504还可以建立供给方基站500和诸如移动性管理实体之类的网络节点之间的S1接口,以用于信令和网络协调。
根据特定方面,承载管理器组件504包括选择组件508和命令组件510。选择组件508可以配置为选择多个Uu无线承载中的至少一个Uu无线承载以从供给方基站500的Un接口去激活,以便减轻Un接口上的业务拥塞。根据特定方面,选择组件508可以基于Uu承载的分配和保持优先级(ARP)确定要去激活的Uu无线承载。
命令组件510配置为生成去往诸如移动性管理实体之类的网络节点的信号,该信号使得移除Un接口上的至少一个Uu承载。根据特定方面,命令组件510可以生成更新承载请求(UPDATE BEARER REQUEST)命令以修改Un接口的QoS,该更新承载请求命令使得移除Un接口上的至少一个Uu承载。根据特定方面,命令组件510可以生成承载释放指示(INDICATIONOF BEARER RELEASE)命令以直接去激活在供给方基站500的Un接口上承载的至少一个Uu承载。根据特定方面,命令组件可以生成无线终端上下文释放请求(CONTEXT RELEASE REQUEST)命令以请求对由供给方基站500和连接的网络节点存储的UE上下文的释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特定方面,如上所述的示例无线通信系统400中的Uu无线承载602与Un无线承载604之间的映射600的例子。多个Uu无线承载602提供无线终端410和中继节点420之间的数据流。多个Uu无线承载602映射到中继节点420和供给方基站430之间的接口606中的单个Un无线承载604。所映射的Uu无线承载602表示Uu演进分组系统(EPS)承载上的从无线终端410到无线终端的S/P-GW 440的数据分组流。根据特定方面,供给方基站430可以是图5中的供给方基站500。
如上所讨论地,本公开的特定方面提供了用于当在Un接口606上检测到业务拥塞时管理在Un接口606上携带的Uu承载的机制。根据特定方面,供给方基站430可以配置为采取一个或多个动作以发起对映射到来自Un接口606的Un无线承载604的Uu无线承载602中的至少一个的移除。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特定方面,用于操作供给方基站的示例操作700。根据特定方面,示例操作700可以由具有与中继节点通过接口连接的第一多个无线承载的供给方基站来执行。例如,图5中示出的供给方基站500可以配置为执行操作700。预期地是,根据本公开的特定方面配置的其它适当的组件和装置可以用以执行示例操作700。
操作700通过确定所述第一多个无线承载上的业务拥塞而在702处开始。根据特定方面,供给方基站可以监测所述第一多个无线承载上的业务以检测所述第一多个无线承载中的至少一个无线承载上的拥塞。
在704处,响应于检测到业务拥塞,供给方基站采取一个或多个动作以触发对第二多个无线承载中的至少一个无线承载的移除,第二多个无线承载在中继节点和至少一个UE之间通过接口连接。应当理解,采取的一个或多个动作可以通过任意数目个中间的步骤、过程、处理或事件链来直接或间接引起对第二多个无线承载中的至少一个无线承载的移除。例如,在具有进行协调以支持无线通信的多个网络组件的LTE网络中,由供给方基站采取的一个或多个动作可以触发响应于一个或多个动作而在网络组件之间进行的后续消息发送。根据特定方面,由供给方基站采取的一个或多个动作可以包括由供给方基站用于进行间接Uu承载去激活的操作、由供给方基站用于进行直接Uu承载去激活的操作以及由供给方基站用于进行UE上下文释放的操作,如下面所进一步描述地。如所示出地,应当理解,下面描述的由供给方基站执行的操作可以触发任意数目个后续请求、响应、重配置、确认、指示、命令以及网络组件之间的使得进行Uu承载移除的信令。
图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特定方面的用于间接Uu承载去激活机制的操作的顺序图。为了清楚,所描绘的操作是由图4中示出的示例系统400来执行,但是应当理解,示例操作可以由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任何适当装置和组件来执行。
在802处,供给方基站检测Un承载上的业务拥塞。在804处,供给方基站通过修改拥塞的Un承载的QoS来发起Un承载紧缩(contraction)。通常,承载的QoS可以由多个参数来定义。根据特定方面,QoS参数包括:QoS类别标识符(QCI),其是用作对承载级分组转发处理的基准的标量(例如,调度权重、准许阈值、队列管理阈值、链路层协议配置等);分配和保持优先级(ARP),其用于决定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是可以接受还是需要拒绝承载建立或修改请求;保证比特率(GBR),其表示可以预期由GBR无线承载提供的比特率;以及最大比特率(MBR),其指示对可以预期由GBR无线承载提供的比特率的限值。根据特定方面,供给方基站可以修改拥塞的Un承载的QoS参数中的至少一个QoS参数,以减小其中指示的QoS。作为一个例子,供给方基站可以将Un承载的GBR从10Mbps减小到8Mbps。
根据特定方面,如图8所示,供给方基站内的中继节点服务/分组网关组件可以通过生成去往中继节点的MME的“更新承载请求”来发起Un承载紧缩。如图所示,中继节点的MME可以以承载修改请求和会话管理请求做出响应,以控制系统的Un承载配置。
作为结果,在806处,中继节点随后查明Un承载的所更新的QoS可能不支持该Un承载所携带的Uu承载。根据特定方面,在网络发起了Un承载修改后,中继节点检测到不足的Un承载QoS。如图所示,中继节点从供给方基站接收指示所修改的QoS的无线资源控制器连接重配置消息。
在808处,响应于所修改的QoS,中继节点触发Uu承载去激活。根据特定方面,中继节点基于所修改的QoS,选择多个Uu承载中的至少一个Uu承载以从对应的Un承载去激活。根据特定方面,中继节点检查由拥塞的Un承载携带的Uu承载中的每个Uu承载的ARP,以确定要去激活的Uu承载。
根据特定方面,中继节点然后可以生成去往MME的关于对所选择的Uu承载的承载释放的指示,该MME与同所选择的Uu承载对应的UE相关联。如图所示,中继节点经由供给方基站向无线终端的MME发射关于承载释放的指示。随后,无线终端的MME与无线终端的服务/分组网关和供给方基站协调去激活承载请求,以从拥塞的Un承载去激活所选择的Uu承载。
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特定方面的用于直接Uu承载去激活机制的示例操作的顺序图。当在供给方基站处检测到Un承载上的业务拥塞时,示例操作在902处开始。在904处,Uu承载去激活是由供给方基站的中继节点网关组件来直接触发的。供给方基站基于业务拥塞来选择多个Uu承载中的至少一个Uu承载以从对应的Un承载去激活。根据特定方面,供给方基站可以检查Uu承载的ARP,以确定其将去激活的Uu承载。
随后,供给方基站的中继节点网关组件生成去往UE的MME的关于对所选择的Uu承载的承载释放的指示,UE的MME与同所选择的Uu承载对应的UE相关联。如图9所示,中继节点S/P网关向UE的MME(示出为440B)发射关于承载释放的指示,使得UE的MME可以发起Uu承载去激活过程。例如,在从中继节点网关接收到关于承载释放的指示后,UE的MME向UE的S/P网关(示出为440C)传送删除承载命令,UE的S/P网关以删除承载请求做出响应,该删除承载请求作为去激活承载请求传递到中继节点。
图10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特定方面的用于用户设备上下文释放机制的示例操作的顺序图。当在供给方基站处检测到Un承载拥塞时,操作在1002处开始。在1004处,UE上下文去激活是由包含在供给方基站内的中继节点网关组件来触发的。供给方基站基于业务拥塞来选择多个UE中的一个UE以从通信中释放。根据特定方面,供给方基站可以检查由Un承载携带的Uu承载的ARP,以确定要去激活的Uu承载。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不是仅去激活所选择的Uu承载,供给方基站触发针对与所选择的Uu承载对应的UE的UE上下文释放,这可能影响与同一UE相关联的多个额外承载。进一步注意地是,示例操作的实现方案还可以释放S1应用协议接口消息以及相关联的UE的所有S1-U承载。根据特定方面,包含在供给方基站内的中继节点网关组件生成去往所选择的UE的MME(示出为440B)的指示,以请求对所选择的UE的上下文释放。如图10所示,中继节点网关组件通过经由S1-AP接口向UE的MME 440B发射UE上下文释放请求来触发UE上下文释放,使得UE的MME可以发起UE下文释放过程。
应当理解,所公开的处理步骤的特定次序或层次仅仅是示例性方法中的一个例子。基于设计偏好,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的保护范围的同时,可以对处理步骤的特定次序或层次进行重新排列。所附的方法权利要求按照示例的次序给出了各个步骤的单元,但并不旨在将各个步骤的单元的次序限于所给出的特定次序或层次。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信息和信号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技术和方法来表示。例如,在贯穿上面的描述中提及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比特、符号和码片可以用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粒子、光场或粒子或者其任意组合来表示。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当认识到,结合本文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框、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均可以实现成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其组合。为了清楚地表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可交换性,上面对各种示例性的部件、框、模块、电路和步骤均围绕其功能进行了总体描述。至于这种功能是实现成硬件还是实现成软件,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对整个系统所施加的设计约束条件。虽然熟练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每个特定应用,以变通的方式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决策不应解释为背离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用于执行本文所述功能的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文公开的实施例而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框、模块和电路。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者状态机。处理器也可能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与DSP内核的结合,或者任何其它此种结构。
结合本文公开的实施例而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直接体现为硬件、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这两者的组合。软件模块可以位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移动磁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接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或者,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该ASIC可以位于用户终端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用户终端中。
前文对所公开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以使得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者使用本公开。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这些实施例的各种修改都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本文定义的总体原理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保护范围的基础上适用于其它实施例。因此,本公开并不限于本文给出的实施例,而是应与本文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Claims (18)

1.一种用于操作具有第一多个无线承载(RB)的供给方基站的方法,所述第一多个RB与中继节点通过接口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多个RB上的业务拥塞;以及
采取一个或多个动作以触发对第二多个RB中的至少一个RB的移除,所述第二多个RB在所述中继节点和至少一个用户设备(UE)之间通过接口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采取一个或多个动作包括:
基于关于第二多个RB中的每个RB的分配和保持优先级(ARP)的指示,选择所述第二多个RB中的至少一个RB;以及
生成去往移动性管理实体(MME)的指示,以触发对所选择的RB的移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采取一个或多个动作包括:
基于所述业务拥塞,修改与所述第一多个RB相关联的服务质量(QoS)。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修改所述QoS以使得:所述中继节点响应于所修改的QoS而选择所述第二多个RB中的至少一个RB以供移除,并且所述中继节点生成针对与同所选择的RB相关联的UE相关联的移动性管理实体(MME)的关于对所选择的RB的承载释放的指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采取一个或多个动作包括:
基于所述业务拥塞,选择所述第二多个RB中的至少一个RB以进行去激活;以及
生成去往与同所选择的RB相关联的UE相关联的移动性管理实体(MME)的关于对所选择的RB的承载释放的指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采取一个或多个动作包括:
基于所述业务拥塞,选择所述第二多个RB中的至少一个RB以进行去激活;以及
生成去往移动性管理实体(MME)的指示,以请求对与所选择的RB相关联的UE的UE上下文释放。
7.一种具有第一多个无线承载(RB)的供给方基站,所述第一多个RB与中继节点通过接口连接,所述供给方基站包括:
业务监测器组件,其配置为确定所述第一多个RB上的业务拥塞;以及
无线承载管理器组件,其配置为采取一个或多个动作以触发对第二多个RB中的至少一个RB的移除,所述第二多个RB在所述中继节点和至少一个用户设备(UE)之间通过接口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供给方基站,其中,所述无线承载管理器组件进一步配置为:
基于关于第二多个RB中的每个RB的分配和保持优先级(ARP)的指示,选择所述第二多个RB中的至少一个RB;以及
生成去往移动性管理实体(MME)的指示,以触发对所选择的RB的移除。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供给方基站,还包括:
网关组件,其配置为基于所述业务拥塞来修改与所述第一多个RB相关联的服务质量(QoS)。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供给方基站,其中,所述网关组件配置为修改所述QoS以使得:所述中继节点响应于所修改的QoS而选择所述第二多个RB中的至少一个RB以供移除,并且所述中继节点生成针对与同所选择的RB相关联的UE相关联的移动性管理实体(MME)的关于对所选择的RB的承载释放的指示。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供给方基站,其中,所述无线承载管理器组件进一步配置为:
基于所述业务拥塞,选择所述第二多个RB中的至少一个RB以进行去激活;以及
生成去往与同所选择的RB相关联的UE相关联的移动性管理实体(MME)的关于对所选择的RB的承载释放的指示。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供给方基站,其中,所述无线承载管理器组件进一步配置为:
基于所述业务拥塞,选择所述第二多个RB中的至少一个RB以进行去激活;以及
生成去往移动性管理实体(MME)的指示,以请求对与所选择的RB相关联的UE的UE上下文释放。
13.一种具有第一多个无线承载(RB)的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所述第一多个RB与中继节点通过接口连接,包括:
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多个RB上的业务拥塞的模块;以及
用于采取一个或多个动作以触发对第二多个RB中的至少一个RB的移除的模块,所述第二多个RB在所述中继节点和至少一个用户设备(UE)之间通过接口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用于采取一个或多个动作的模块包括:
用于基于关于第二多个RB中的每个RB的分配和保持优先级(ARP)的指示,选择所述第二多个RB中的至少一个RB的模块;以及
用于生成去往移动性管理实体(MME)的指示,以触发对所选择的RB的移除的模块。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用于采取一个或多个动作的模块包括:
用于基于所述业务拥塞,修改与所述第一多个RB相关联的服务质量(QoS)的模块。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修改所述QoS以使得:所述中继节点响应于所修改的QoS而选择所述第二多个RB中的至少一个RB以供移除,并且所述中继节点生成针对与同所选择的RB相关联的UE相关联的移动性管理实体(MME)的关于对所选择的RB的承载释放的指示。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用于采取一个或多个动作的模块包括:
用于基于所述业务拥塞,选择所述第二多个RB中的至少一个RB以进行去激活的模块;以及
用于生成去往与同所选择的RB相关联的UE相关联的移动性管理实体(MME)的关于对所选择的RB的承载释放的指示的模块。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用于采取一个或多个动作的模块包括:
用于基于所述业务拥塞,选择所述第二多个RB中的至少一个RB以进行去激活的模块;以及
用于生成去往移动性管理实体(MME)的指示,以请求对与所选择的RB相关联的UE的UE上下文释放的模块。
CN201180015819.XA 2010-03-25 2011-03-25 具有中继的无线网络中的供给方基站处的无线承载管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233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1763210P 2010-03-25 2010-03-25
US61/317,632 2010-03-25
US13/071,250 US20110235569A1 (en) 2010-03-26 2011-03-24 Radio bearer management at a donor base st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with relays
US13/071,250 2011-03-24
PCT/US2011/030054 WO2011119996A1 (en) 2010-03-25 2011-03-25 Radio bearer management at a donor base st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with relay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23312A CN102823312A (zh) 2012-12-12
CN102823312B true CN102823312B (zh) 2015-06-03

Family

ID=44120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15819.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23312B (zh) 2010-03-25 2011-03-25 具有中继的无线网络中的供给方基站处的无线承载管理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2550834A1 (zh)
JP (1) JP5507753B2 (zh)
KR (1) KR101518373B1 (zh)
CN (1) CN102823312B (zh)
WO (1) WO201111999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40035785A (ko) 2012-09-14 2014-03-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망 혼잡상황에서 특정 서비스를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14207930A1 (ja) * 2013-06-28 2014-12-31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サービス品質制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GB2539727B (en) 2015-06-25 2021-05-12 Airspan Ip Holdco Llc A configurable antenna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uch a configurable antenna
GB2539731B (en) * 2015-06-25 2021-08-04 Airspan Ip Holdco Llc Quality of service in wireless backhauls
EP3319393B1 (en) * 2016-11-07 2019-08-07 Koninklijke KPN N.V. Establishing a connection between a remote user equipment, ue, and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via a relay capable ue
JP6378373B2 (ja) * 2017-01-19 2018-08-22 ソフトバンク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システム、通信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中継装置
JP7122566B2 (ja) * 2017-10-04 2022-08-2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空対地通信用の端末装置およびその通信制御方法ならびに空対地通信システム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4745A (zh) * 2005-02-23 2008-02-13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电信系统中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52835B2 (ja) * 2001-12-28 2008-02-2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多地点中継を行う無線伝送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に使用する無線装置
JP2003309872A (ja) * 2002-04-12 2003-10-31 Iwatsu Electric Co Ltd 自営phsシステムの輻輳回避方式および自営phs基地局
CN1910866A (zh) * 2003-12-15 2007-02-07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适应本地网络可用带宽的变化的方法和设备
US8599765B2 (en) * 2008-03-21 2013-12-03 Blackberry Limited Evolved packet system quality of service enforcement deactivation handling to prevent unexpected user equipment detach
EP2469914A4 (en) * 2009-08-18 2015-08-26 Fujitsu Lt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MOBILE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4745A (zh) * 2005-02-23 2008-02-13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电信系统中的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L Flow control over Un interface for relaying system;Nokia Siemens Networks, Nokia Corporation;《3GPP TSG-RAN WG2 Meeting #68 R2-096532》;20091113;全文 *
Flow Control in Relay Node;LG Electronics Inc.;《3GPP TSG-RAN2 Meeting #66bis R2-093687》;20090703;全文 *
LG Electronics Inc..DL Flow Control in Un interface.《3GPP TSG-RAN2 Meeting #67bis R2-095528》.200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119996A1 (en) 2011-09-29
JP5507753B2 (ja) 2014-05-28
KR101518373B1 (ko) 2015-05-08
JP2013524573A (ja) 2013-06-17
KR20120132687A (ko) 2012-12-07
EP2550834A1 (en) 2013-01-30
CN102823312A (zh) 2012-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84752B (zh) Lte-a中用于r-pdcch的扩展搜索空间
CN102823317B (zh) 具有中继的电信网络中的数据无线电承载映射
US20110235569A1 (en) Radio bearer management at a donor base st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with relays
KR101559388B1 (ko) 중계부 개시 및 무선 링크 실패(rlf) 핸들링을 용이하게 하기 위한 방법들 및 장치
CN102823312B (zh) 具有中继的无线网络中的供给方基站处的无线承载管理
US8743772B2 (en) Mobility load balancing and resource status report for scenarios with relay nodes
CN111066363A (zh) 节点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资源使用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装置
US20110267943A1 (en) Static uu-un bearer mapping based on quality of service
CN104471970A (zh) 无线接入网络(ran)共享协定中的不对称 ran 资源分配
EP2335444B1 (en) Support for user equipment multiplexing in relay enhanced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03

Termination date: 201803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