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21001A - 模糊神经元主动队列管理方法在ipcop中实现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模糊神经元主动队列管理方法在ipcop中实现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821001A CN102821001A CN2012103444274A CN201210344427A CN102821001A CN 102821001 A CN102821001 A CN 102821001A CN 2012103444274 A CN2012103444274 A CN 2012103444274A CN 201210344427 A CN201210344427 A CN 201210344427A CN 102821001 A CN102821001 A CN 10282100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uron
- fuzzy
- value
- initial value
- queue lengt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糊神经元主动队列管理方法在IPCOP中实现的方法,该方法步骤如下:1.相关参数的定义及初始化;2.等待新的数据包到达;3采用有导的Hebb学习算法对神经元加权系数动态调节;包括对当前时刻瞬时队列长度q(k)进行采样,并计算神经元方法输入量x1(k),x2(k),x3(k)的值;4.采用模糊控制方法动态调整神经元增益K,包括以x1(k)和x2(k)为输入量,神经元增益K的变化量ΔK为输出量,对输入量x1(k)和x2(k)进行模糊化;5.计算丢弃概率p(k)并以丢弃概率p(k)对数据包进行丢弃,包括计算丢弃概率p(k),最后将数据包以丢弃概率p(k)进行丢弃。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际通信网络实验平台中模糊神经元主动队列管理方法在IPCOP软件路由器中实现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计算机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已被人们广泛使用,很多研究者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来改善其性能。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规模一直处于增长状态,对有限网络资源的过度需求致使计算机网络的拥塞问题,从而导致网络数据包的大量丢失和网络资源的低利用率以及一些其他性能的恶化。所以,网络拥塞作为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引起了研究者的高度重视。
仅仅依赖于源端控制策略和机制进行控制是远远不够的,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提出了主动队列管理AQM,其目的是为了弥补端到端拥塞控制机制存在的缺陷。主动队列管理AQM方法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以如几个方面:
1.在延迟和吞吐量之间保持简单的权衡,使队列处于未满的状态是必要的。
2.可以吸收突发流,对于持续流和间隙流进行公平地处理。
3.在队列满之前对新到达的数据包进行随机丢弃,或者在队列满的时候对缓存区的数据包随机丢弃,从而避免拥塞的发生。
4.避免多个TCP连接由于队列溢出而造成的“慢启动”状态。
在主动队列管理AQM方法提出之前,路由器采取的是“Droptail”方法,即弃尾法,其原则是在路由器缓存区满之后进来的数据包全部丢弃。而主动队列管理AQM方法是除了使用分组丢弃以外,还在拥塞发生之前使用分组标记通知源端减小发送速率,主动队列管理AQM方法不但能够很好地避免拥塞,同时还能避免全局同步现象(Global Synchronization)。1993年,Flyod和Jacobson提出了随机早期检查RED(Random Early Detection)方法,然而许多随后的研究已经证实了随机早期检查RED方法存在着一些缺点,例如参数较敏感、不能很好地识别拥塞程度、公平性问题以及不能控制队列长度的稳定目标值等。为了克服随机早期检查RED方法存在的缺点,一些随机早期检查RED方法的改进算法被提出,如ARED(Adaptive-RED)、SRED(Stabilized-RED)、FRED(Flow-RED)、HRED(Hybrid-RED)、和ERED(Effective-RED)。除了随机早期检查RED的改进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主动队列管理AQM方法,如BLUE方法、虚拟队列AVQ方法、REM方法等等。大量的实验表明以上这些方法在动态性能和反应速度方面存在缺陷,在网络环境动态变化的情况下,仍然不能提供令人满意的服务质量。
2000年TCP(传输控制协议)模型建立以后,C.Hollot等人基于控制理论分析了网络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PI(Proportional Integral,比例积分)拥塞控制器,它消除了稳态误差,对于缓存队列调整具有较好的响应性和鲁棒性。与随机早期检测RED方法相比,PI拥塞控制方法可以更好的调节队列长度。然而,它对于负载和网络参数的变化存在着缺陷。随后研究人员又提出了自适应PI速率控制器PD和基于队列的自适应PI控制器PD。为了对系统的整体性能进行改善,在PI的基础上又加入了微分环节,例如:PD、PID作为一种调节队列长度的AQM算法而出现,然而由于计算机网络本身存在的延迟和随机性,这些控制器的处理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而且将网络作为一种线性时不变系统是存在问题的并且不切合实际,因为实际的网络是复杂多变的。因此,这些方法具有局限的有效性,并且这些算法都是在NS2仿真软件中实现的,并没有应用于实际网络环境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了现有技术都是在NS2仿真软件中实现的并没有应用于实际网络环境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模糊神经元主动队列管理方法在IPCOP软件路由器中实现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模糊神经元主动队列管理方法在IPCOP中实现的方法的步骤如下:
1.相关参数的定义及初始化;
2.等待新的数据包到达;
3.采用有导的Hebb学习算法对神经元加权系数动态调节;
4.采用模糊控制方法动态调整神经元增益K;
5.计算丢弃概率p(k)并以丢弃概率p(k)丢弃数据包。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相关参数的定义及初始化是指:
1)limit为路由器缓存大小,初始值为600packets;
2)qref为队列长度的期望值,初始值为300packet;
3)w为采样频率,初始值为160;
4)q(k)为当前时刻瞬时队列长度,q(k-1)为前一时刻瞬时队列长度,q(k-2)为前两时刻瞬时队列长度,初始值均为0;
5)p(k)为数据包的丢弃概率,p(k-1)为前一时刻的丢弃概率,初始值均为0;
6)e(k)为当前队列长度与期望队列长度的误差,e(k-1)为前一时刻的误差,e(k-2)为前两时刻的误差,初始值均为0;
7)xi(k)为神经元的输入量,i=1,2,3,初始值均为0;
8)ηi为学习速率,i=1,2,3,初始值分别为8e-5,1e-6和1e-7;
9)wi(k)为神经元的加权系数,i=1,2,3,初始值分别为2.58392e-6,2.98290e-6和3.50735e-8;
10)K为神经元增益,其初始值K0设置为0.12。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采用有导的Hebb学习算法对神经元加权系数动态调节的步骤如下:
1)将q(k-1)的值赋给前两时刻瞬时队列长度q(k-2),将q(k)的值赋给前一时刻瞬时队列长度q(k-1),q(k)重新采样;
2)计算神经元方法输入量x1(k),x2(k),x3(k)的值:
x1(k)=q(k)-qref=e(k),
x2(k)=e(k)-e(k-1),
x3(k)=e(k)-2e(k-1)+e(k-2);
3)实时计算神经元的加权系数:
wi(k+1)=wi(k)+ηie(k)p(k)xi(k),i=1,2,3;
4)将k+1时刻的三个加权系数分别赋值给k时刻的加权系数,用于下一次计算。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用模糊控制方法动态调整神经元增益K的步骤如下:
1)以x1(k)和x2(k)作为输入量,神经元增益K的变化量ΔK作为输出量,对输入量x1(k)和x2(k)进行模糊化,其中包括量程转换和选取隶属度函数两部分,将x1(k)和x2(k)分别转化到[-3,3]和[-0.3,0.3]内,输入输出均选取为七个模糊状态,分别为PB即负大、PM即负中、PS即负小、Z即零、NS即正小、NM即正中、NP即正大,隶属度函数选取为三角形函数;
2)结合专家知识和经验制定ΔK的模糊规则表,共有49条模糊规则,第一条模糊规则可以写成:If x1 is NB and x2 is NB then ΔK is PB,其他模糊规则与之类似;
3)采用Mamdani法进行模糊推理得到增益ΔK的模糊值;
4)用最大隶属度法进行反模糊化得到ΔK的真实值,即若输出量只有一个峰值,那么取极值为精确值,若有多个峰值,则取峰值的平均值为精确值,并对K进行更新,即K=K0+ΔK。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计算丢弃概率p(k)并以丢弃概率p(k)丢弃数据包的步骤如下:
1)计算丢弃概率p(k):
2)最后将数据包以丢弃概率p(k)进行丢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模糊神经元方法能够应用于实际网络中,并且能够保持较小的队列波动性,达到了理想的队列控制效果。
2.模糊神经元方法能够将队列长度稳定在介于0至缓存大小之间的任意值。
参阅图3,为了检验模糊神经元方法的上述性能,搭建了实际网络平台,节点R1是编译得到的IPCOP软件路由器,节点R2是H3C硬件路由器,R1和R2之间的瓶颈链路大小设置为15Mbps,其他链路均为100Mbps,在LINUX系统下由Si(i=1,2,3,4)端向D1端利用TCP协议共发送30个大小为10.7MB的文件,路由缓存大小为600packets,队列期望值为300packets。本发明方法的初始值设置如下:模糊神经元方法的学习速率η1、η2和η3分别设置为8e-5,1e-6和1e-7,加权系数初始值w1,w2和w3分别为2.58392e-6,2.98290e-6和3.50735e-8。模糊神经元增益的初值K0为0.12。神经元方法的初始参数设置与模糊神经元方法相同。以上初值都是以控制领域为依据来设定的,通过实验大量实验表证明:当参数为其他值时,算法效果并不理想。
将神经元方法和模糊神经元方法分别嵌入到IPCOP中,并应用于图3的网络平台中,两种方法在实际网络环境中的队列长度变化情况参考图4和图5,可以看出,两种方法的队列长度都比较稳定。两种方法的平均队列长度和均方差参阅图6和图7,可以明显出,与神经元方法相比,模糊神经元方法的平均队列长度更接近于期望值,且其方差较小,说明模糊神经元方法与神经元方法相比,队列长度更稳定,波动性较小。
将模糊神经元方法的队列期望值分别设置为50packets和500packets,该方法作用下的队列长度变换情况参考图8和图9,可以看出,两种情况下的队列长度分别可以稳定在50和500附近,说明模糊神经元方法可以将队列长度稳定在0至缓存值之间的任意期望值附近(已实验证明),且队列比较稳定,它有效地消除了队列震荡。
从以上两组实验可以得出结论:模糊神经元方法在真实的网络环境下是可实现的,且实现方法无需额外的硬件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a是x1的隶属度函数;
图1-b是x2和K的隶属度函数;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模糊神经元主动队列管理方法在IPCOP中实现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的模糊神经元主动队列管理方法在IPCOP中实现的方法的实际网络实验拓扑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的神经元主动队列管理方法在IPCOP中实现的方法在实际网络环境下的队列长度变化;
图5是本发明所述的模糊神经元主动队列管理方法在IPCOP中实现的方法在实际网络环境下的队列长度变化;
图6是神经元方法和模糊神经元方法的平均队列长度比较;
图7是神经元方法和模糊神经元方法的队列长度的方差;
图8是期望值设置为50packets时模糊神经元方法的队列长度;
图9是期望值设置为500packets时模糊神经元方法的队列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描述:
参阅图2,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将模糊神经元方法添加到IPCOP软件路由器中,并应用于实际网络环境中,模糊神经元方法能够根据期望值对队列长度进行调整,最终使得瞬时队列长度能够稳定在队列期望值附近,且队列波动小,本发明所述的模糊神经元主动队列管理方法在IPCOP中实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相关参数的定义及初始化:
1)limit为路由器缓存大小,初始值为600packets;
2)qref为队列长度的期望值,初始值为300packet;
3)w为采样频率,初始值为160;
4)q(k)为当前时刻瞬时队列长度,q(k-1)为前一时刻瞬时队列长度,q(k-2)为前两时刻瞬时队列长度,初始值均为0;
5)p(k)为数据包的丢弃概率,p(k-1)为前一时刻的丢弃概率,初始值均为0;
6)e(k)为当前队列长度与期望队列长度的误差,e(k-1)为前一时刻的误差,e(k-2)为前两时刻的误差,初始值均为0;
7)xi(k)为神经元的输入量,i=1,2,3,初始值均为0;
8)ηi为学习速率,i=1,2,3,初始值分别为8e-5,1e-6和1e-7;
9)wi(k)为神经元的加权系数,i=1,2,3,初始值分别为2.58392e-6,2.98290e-6和3.50735e-8;
10)K为神经元增益,其初始值K0设置为0.12。
2.等待新的数据包到达。
3.采用有导的Hebb学习算法对神经元加权系数动态调节:
1)将q(k-1)的值赋给前两时刻瞬时队列长度q(k-2),将q(k)的值赋给前一时刻瞬时队列长度q(k-1),q(k)重新采样;
2)计算神经元方法输入量x1(k),x2(k),x3(k)的值:
x1(k)=q(k)-qref=e(k),
x2(k)=e(k)-e(k-1),
x3(k)=e(k)-2e(k-1)+e(k-2);
3)实时计算神经元的加权系数,采用如下公式:
wi(k+1)=wi(k)+ηie(k)p(k)xi(k),i=1,2,3;
4)将k+1时刻的三个加权系数分别赋值给k时刻的加权系数,用于下一次计算。
4.采用模糊控制方法动态调整神经元增益K,步骤如下:
1)以x1(k)和x2(k)作为输入量,神经元增益K的变化量ΔK作为输出量,参阅图1,对输入量x1(k)和x2(k)进行模糊化,其中包括量程转换和选取隶属度函数两部分,将x1(k)和x2(k)分别转化到[-3,3]和[-0.3,0.3]内,输入输出均选取为七个模糊状态,分别为PB(负大)、PM(负中)、PS(负小)、Z(零)、NS(正小)、NM(正中)、NP(正大),隶属度函数选取为三角形函数;
2)结合专家知识和经验制定ΔK的模糊规则表,如表1所示,共有49条模糊规则,第一条模糊规则可以写成
If x1 is NB and x2 is NB then ΔK is PB
其他规则与之类似;
表1
3)采用Mamdani法进行模糊推理得到增益ΔK的模糊值;
4)用最大隶属度法进行反模糊化得到增益的变化量ΔK的真实值,即若输出量只有一个峰值,那么取极值为精确值,若有多个峰值,则取峰值的平均值为精确值,并对增益K进行更新,即K=K0+ΔK。
5.计算丢弃概率p(k)并以丢弃概率p(k)丢弃数据包,步骤如下:
1)计算丢弃概率p(k),采用公式如下:
其中:w′i(k)为输入量加权系数wi(k)的归一化,即
2)最后将数据包以丢弃概率p(k)进行丢弃。
Claims (5)
1.一种模糊神经元主动队列管理方法在IPCOP中实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糊神经元主动队列管理方法在IPCOP中实现的方法的步骤如下:
1)相关参数的定义及初始化;
2)等待新的数据包到达;
3)采用有导的Hebb学习算法对神经元加权系数动态调节;
4)采用模糊控制方法动态调整神经元增益K;
5)计算丢弃概率p(k)并以丢弃概率p(k)丢弃数据包。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糊神经元主动队列管理方法在IPCOP中实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关参数的定义及初始化是指:
1)limit为路由器缓存大小,初始值为600packets;
2)qref为队列长度的期望值,初始值为300packet;
3)w为采样频率,初始值为160;
4)q(k)为当前时刻瞬时队列长度,q(k-1)为前一时刻瞬时队列长度,q(k-2)为前两时刻瞬时队列长度,初始值均为0;
5)p(k)为数据包的丢弃概率,p(k-1)为前一时刻的丢弃概率,初始值均为0;
6)e(k)为当前队列长度与期望队列长度的误差,e(k-1)为前一时刻的误差,e(k-2)为前两时刻的误差,初始值均为0;
7)xi(k)为神经元的输入量,i=1,2,3,初始值均为0;
8)ηi为学习速率,i=1,2,3,初始值分别为8e-5,1e-6和1e-7;
9)wi(k)为神经元的加权系数,i=1,2,3,初始值分别为2.58392e-6,2.98290e-6和3.50735e-8;
10)K为神经元增益,其初始值K0设置为0.12。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糊神经元主动队列管理方法在IPCOP中实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用有导的Hebb学习算法对神经元加权系数动态调节的步骤如下:
1)将q(k-1)的值赋给前两时刻瞬时队列长度q(k-2),将q(k)的值赋给前一时刻瞬时队列长度q(k-1),q(k)重新采样;
2)计算神经元方法输入量x1(k),x2(k),x3(k)的值:
x1(k)=q(k)-qref=e(k),
x2(k)=e(k)-e(k-1),
x3(k)=e(k)-2e(k-1)+e(k-2);
3)实时计算神经元的加权系数:
wi(k+1)=wi(k)+ηie(k)p(k)xi(k),i=1,2,3;
4)将k+1时刻的三个加权系数分别赋值给k时刻的加权系数,用于下一次计算。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糊神经元主动队列管理方法在IPCOP中实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模糊控制方法动态调整神经元增益K的步骤如下:
1)以x1(k)和x2(k)作为输入量,神经元增益K的变化量ΔK作为输出量,对输入量x1(k)和x2(k)进行模糊化,其中包括量程转换和选取隶属度函数两部分,将x1(k)和x2(k)分别转化到[-3,3]和[-0.3,0.3]内,输入输出均选取为七个模糊状态,分别为PB即负大、PM即负中、PS即负小、Z即零、NS即正小、NM即正中、NP即正大,隶属度函数选取为三角形函数;
2)结合专家知识和经验制定ΔK的模糊规则表,共有49条模糊规则,第一条模糊规则可以写成:If x1 is NB and x2 is NB then ΔK is PB,其他模糊规则与之类似;
3)采用Mamdani法进行模糊推理得到增益ΔK的模糊值;
4)用最大隶属度法进行反模糊化得到ΔK的真实值,即若输出量只有一个峰值,那么取极值为精确值,若有多个峰值,则取峰值的平均值为精确值,并对K进行更新,即K=K0+ΔK。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糊神经元主动队列管理方法在IPCOP中实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计算丢弃概率p(k)并以丢弃概率p(k)丢弃数据包的步骤如下:
1)计算丢弃概率p(k):
其中:w′i(k)为输入量加权系数wi(k)的归一化,即
2)最后将数据包以丢弃概率p(k)进行丢弃。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3444274A CN102821001A (zh) | 2012-09-17 | 2012-09-17 | 模糊神经元主动队列管理方法在ipcop中实现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3444274A CN102821001A (zh) | 2012-09-17 | 2012-09-17 | 模糊神经元主动队列管理方法在ipcop中实现的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21001A true CN102821001A (zh) | 2012-12-12 |
Family
ID=47304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3444274A Pending CN102821001A (zh) | 2012-09-17 | 2012-09-17 | 模糊神经元主动队列管理方法在ipcop中实现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821001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070802A (zh) * | 2016-12-21 | 2017-08-18 | 吉林大学 | 基于pid控制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拥塞控制技术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79572A (zh) * | 2002-04-29 | 2002-11-13 | 清华大学 | 用于报文转发系统的队列管理方法 |
CN101175031A (zh) * | 2007-05-21 | 2008-05-07 | 中南大学 | 一种基于二阶最优模型和自适应计算的路由器主动队列管理方法 |
CN101388833A (zh) * | 2008-07-18 | 2009-03-18 | 广东工业大学 | 基于自适应阈值机制的网络控制方法 |
WO2010056158A1 (en) * | 2008-11-11 | 2010-05-20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device for enabling indication of congestion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
CN102271092A (zh) * | 2011-09-09 | 2011-12-07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基于节点负荷量化等级的拥塞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CN102469510A (zh) * | 2010-11-11 | 2012-05-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3g网络视频传输的内容感知主动队列管理方法 |
-
2012
- 2012-09-17 CN CN2012103444274A patent/CN10282100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79572A (zh) * | 2002-04-29 | 2002-11-13 | 清华大学 | 用于报文转发系统的队列管理方法 |
CN101175031A (zh) * | 2007-05-21 | 2008-05-07 | 中南大学 | 一种基于二阶最优模型和自适应计算的路由器主动队列管理方法 |
CN101388833A (zh) * | 2008-07-18 | 2009-03-18 | 广东工业大学 | 基于自适应阈值机制的网络控制方法 |
WO2010056158A1 (en) * | 2008-11-11 | 2010-05-20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device for enabling indication of congestion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
CN102469510A (zh) * | 2010-11-11 | 2012-05-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3g网络视频传输的内容感知主动队列管理方法 |
CN102271092A (zh) * | 2011-09-09 | 2011-12-07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基于节点负荷量化等级的拥塞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孙金生,李彬: "模糊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AQM算法",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l. 40, 20 September 2010 (2010-09-20) * |
张大千,张天侠,郭生,訾学博: "车辆半主动悬架的模糊控制与仿真", 《机械设计》, vol. 25, no. 9, 30 September 2008 (2008-09-30) * |
汪浩,田作华: "用于队列管理的模糊增益神经元自适应控制器",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vol. 33, no. 2, 30 April 2010 (2010-04-30)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070802A (zh) * | 2016-12-21 | 2017-08-18 | 吉林大学 | 基于pid控制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拥塞控制技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040961B (zh) |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拥塞控制方法 | |
Kim et al. |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based active queue management for IoT networks | |
Wang et al. | AFRED: an adaptive fuzzy-based control algorithm for active queue management | |
Cho et al. | Neural network control for TCP network congestion | |
Yan et al. | A new active queue management algorithm based on self-adaptive fuzzy neural-network PID controller | |
Fekete et al. | Traffic dynamics in scale-free networks | |
CN102821001A (zh) | 模糊神经元主动队列管理方法在ipcop中实现的方法 | |
Khoshnevisan et al. | Adaptive rate‐based congestion control with weighted fairness through multi‐loop gradient projection internal model controller | |
Al-Faiz et al. | Optimal linear quadratic controller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 for TCP/AQM router | |
Basicevic et al. | On the application of fuzzy-based flow control approach to High Altitude Platform communications | |
Al-Faiz et al. |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Based Fuzzy-Neural Like PID Controller for TCP/AQM Router | |
Sheikhan et al. | GA-PSO-optimized neural-based control scheme for adaptive congestion control to improve performance in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 |
Wu et al. | Network congestion control methods and theory | |
CN111880406B (zh) | 基于Hebb学习的自适应预测控制主队列管理方法 | |
CN106454941A (zh) | 一种无线网络的最优拥塞控制方法 | |
CN103095601A (zh) | 一种用于通信网络拥塞控制的主动队列管理方法 | |
Alvarez | Design of PID controllers for TCP/AQM wireless networks | |
Yang et al. |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node and link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 |
Tan et al. | Adaptive REM: random exponential marking with improved robustness | |
Hao et al. | An improved expert intelligent PID algorithm in AQM network | |
Chen et al. | PFL: Proactive Fuzzy-logic-based AQM Algorithm for Best-effort Networks | |
Sadek et al. | Achieving Prescribed-Time Stabilization in Nonlinear TCP/AQM Systems with Input Saturation | |
Mbarek et al. |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Competing High-Speed TCP Protocols. | |
Lee et al. | Quality of service management for intelligent systems | |
Nguyen et al. | An application of Genetic Fuzzy System in Active Queue Management for TCP/IP multiple congestion network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