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19809B - 一种税控数据的采集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税控数据的采集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19809B
CN102819809B CN201110150840.2A CN201110150840A CN102819809B CN 102819809 B CN102819809 B CN 102819809B CN 201110150840 A CN201110150840 A CN 201110150840A CN 102819809 B CN102819809 B CN 1028198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x
module
invoice
control
control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5084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19809A (zh
Inventor
黄玉远
金端峰
王建涛
马海
刘涛
赵永刚
郭向国
周珅珅
王申
张庆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sin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o Corp filed Critical Aisino Corp
Priority to CN20111015084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198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198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198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198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198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h Registers Or Receiv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税控数据的采集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步骤A:任一开票模块接收所述税控数据,并将其送至自身的接口模块;步骤B:所述接口模块将所述税控数据送至税控服务模块;步骤C:所述税控服务模块生成与所述税控数据相关的税控码,将所述税控数据的流水号作为其电子票号,并存储所述税控数据及其税控码和电子票号;步骤D:所述税控服务模块将所述税控码、电子票号送至所述接口模块;步骤E:所述接口模块将所述税控码、电子票号送至所述开票模块;步骤F:所述开票模块将所述税控码和所述电子票号打印在所述税控数据对应的发票上。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降低企业的税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税控数据的采集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税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税控数据的采集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我国进行以流转税为发展方向的税制改革,逐步推进以“金税工程”为主体的税务信息化系统,该系统以采集到的企业销售数据(即税控数据)作为税收的主要依据。自“金税工程”推广以来,各企业逐渐采用以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为代表的税控系统,以保证企业间竞争的公平有序,保障国家的财源和经济安全。
现有的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是由无数个独立的开发票点组成的,每个开发票点均设有一套税控装置,每套税控装置接收上述的税控数据,独立计算税控码并将其打印到发票上,这样,只要每个开发票点的税控装置周期性地将自身保存的未报税的税控数据送到税务部门,税务部门即可了解各开发票点的税控数据,并以此为依据来收税。
但是,目前的超市、卖场等大中型商业零售企业在货物销售方面有以下特点,一是销售点多且分散,设置的收款机少则几台,多则上千台;二是销售业务量大,每台收款机每天的业务量多达几百笔。因此,在这些零售企业里设置的开发票点的数量就很大,这就带来很高的税控装置购置和维护成本(合称税控成本),这些都会给企业销售带来不良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税控数据的采集方法和系统,能降低企业的税控成本。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税控数据的采集方法,所述税控数据包括:付款人、收款人、商品名称、商品数量、商品规格、商品单价、商品总价、付款时间;该方法包括:
步骤A:任一开票模块接收所述税控数据,并将其送至自身的接口模块;
步骤B:所述接口模块将所述税控数据送至税控服务模块;
步骤C:所述税控服务模块生成与所述税控数据相关的税控码,将所述税控数据的流水号作为其电子票号,并存储所述税控数据及其税控码和电子票号;
步骤D:所述税控服务模块将所述税控码、电子票号送至所述接口模块;
步骤E:所述接口模块将所述税控码、电子票号送至所述开票模块;
步骤F:所述开票模块将所述税控码和所述电子票号打印在所述税控数据对应的发票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由于所有开票模块都可将接收到的税控数据通过自身的接口模块送到同一个税控服务模块,由该税控服务模块计算与该税控数据相关的税控码,并确定该税控数据的电子票号,然后存储该税控数据及其税控码和电子票,并将税控码和电子票号通过接口模块返回开票模块,以令其将二者打印到发票上,因此,该税控服务模块就起到了税控数据的统一收集、税控码和电子票号的统一确定的功能,这样,只需要将税控服务模块中保存的未报税的税控数据送到税务部门,即可令税务部门获得所有的税控数据,进而以此为依据完成税收工作。由此可见,本发明只需要在每个开发票点设置一个接收税控数据、打印税控码和电子票号的开票模块以及相应的接口模块,由多个开发票点(如一个企业中的所有开发票点)合用一个税控服务模块,即可实现这些开发票点的税控数据的采集,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大大减少了确定税控码和电子票号的税控装置的使用量,因而降低了企业的税控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C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C1:管理模块向所述税控服务模块发送报税请求;
步骤C2:所述税控服务模块根据所述报税请求,汇总当前所有尚未报税的税控数据及其税控码和电子票号,并将其加密为加密文件发送给所述管理模块;
步骤C3:所述管理模块将所述加密文件送至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
步骤C4: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接收并保存所述加密文件,向所述管理模块发送数据已收到的应答信息;
步骤C5:所述管理模块将所述应答信息送至所述税控服务模块;
步骤C6:所述税控服务模块根据所述应答信息,将自身保存的包含于所述加密文件中的税控数据标记为已报税数据。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A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A0-1: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向加解密模块发送税控服务模块注册请求;
步骤A0-2:所述加解密模块根据所述税控服务模块注册请求,生成一个与其他任一数字证书都不同的新的数字证书,并将其送至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
步骤A0-3: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将所述新的数字证书送至所述税控服务模块;
则所述步骤C2为:所述税控服务模块根据所述报税请求,汇总当前所有尚未报税的税控数据及其税控码和电子票号,并利用自身的数字证书将其加密为加密文件发送给所述管理模块;
所述步骤C4包括下述的步骤C41、C42和C43:
步骤C41: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接收所述加密文件,将其转发至所述加解密模块;
步骤C42:所述加解密模块确定所述加密文件的来源税控服务模块,利用该来源税控服务模块对应的数字证书解密所述加密文件,得到解密文件,并利用该来源税控服务模块对应的数字证书加密所述数据已收到的应答信息,得到加密应答信息;所述加解密模块将所述解密文件和所述加密应答信息送至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
步骤C43: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保存所述解密文件,向所述管理模块发送所述加密应答信息;
所述步骤C5为:所述管理模块将所述加密应答信息送至所述税控服务模块;
所述步骤C6为:所述税控服务模块利用自身的数字证书解密所述加密应答信息,得到应答信息明文,并根据所述应答信息明文,将自身保存的包含于所述加密文件中的税控数据标记为已报税数据。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C4-2中,所述加解密模块确定所述加密文件的来源税控服务模块的方法为:所述加解密模块判断所述加密文件是否由自身生成的数字证书之一加密得到,如果是,则将该数字证书对应的税控服务模块作为该加密文件的来源税控服务模块,否则,向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发送所述加密文件不可信的消息;
则所述步骤C4还包括: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根据所述加密文件不可信的消息,不向所述管理模块发送所述应答信息。
进一步,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还保存所有真发票的发票编码;在所述步骤C43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C50-1: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接收发票编号,判断自身保存的税控数据中是否包括与所述发票编号对应的税控数据,如果是,则输出该发票编号所在的发票为真发票的信息,否则,输出该发票编号所在的发票为假发票的信息;
或,
步骤C50-2: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接收税控码,判断自身保存的税控数据中是否包括与所述税控码对应的税控数据,如果是,则输出该税控码所在的发票为真发票的信息,否则,输出该税控码所在的发票为假发票的信息;
或,
步骤C50-3: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接收税控码和电子票号,判断自身保存的税控数据中是否包括与所述税控码和电子票号共同对应的税控数据,如果是,则输出该税控码和电子票号所在的发票为真发票的信息,否则,输出该税控码和电子票号所在的发票为假发票的信息。
进一步,所述步骤C50-1中,如果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判断自身保存的税控数据中包括与所述发票编号对应的税控数据,则该步骤还包括: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输出与所述发票编号对应的税控数据;
和/或,所述步骤C50-2中,如果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判断自身保存的税控数据中包括与所述税控码对应的税控数据,则该步骤还包括: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输出与所述税控码对应的税控数据;
和/或,所述步骤C50-3中,如果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判断自身保存的税控数据中包括与所述税控码和电子票号共同对应的税控数据,则该步骤还包括: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输出与所述税控码和电子票号共同对应的税控数据。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F之后,在所述步骤C1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G:任一开票模块接收对所述发票的作废请求及该发票的税控码和电子票号,并将其发送到所述接口模块;
步骤H:所述接口模块将所述作废请求及所述税控码和电子票号发送到所述税控服务模块;
步骤I:所述税控服务模块根据所述作废请求,以所述税控码和电子票号为依据来确定二者共同对应的税控数据,将该税控数据标记为已作废数据,并向所述接口模块发送发票作废指令;
步骤J:所述接口模块将所述发票作废指令转发至所述开票模块;
步骤K:所述开票模块根据所述发票作废指令,将该发票已作废的信息打印到所述发票上。
进一步,所述步骤I还包括:所述税控服务模块确定所述税控码和电子票号没有共同对应的税控数据,则向所述接口模块发送该发票为假发票的信息;
则所述步骤J还包括:所述接口模块将所述发票为假发票的信息转发至所述开票模块;
所述步骤K还包括:所述开票模块根据所述发票为假发票的信息,不在所述发票上打印任何信息。
进一步,所述步骤C3为:所述管理模块将所述加密文件通过互联网送至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
和/或,所述步骤C3为:利用移动存储设备的转存,所述管理模块将所述加密文件送至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A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A1-1: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向加解密模块发送密钥分发请求;
步骤A1-2:所述加解密模块根据所述密钥分发请求,利用自身存储的主控密钥,生成一个与其他任一子密钥都不同的新的子密钥,并将其送至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
步骤A1-3: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将所述新的子密钥作为所述税控服务模块的开票密钥,送至所述税控服务模块;
则所述步骤C中所述税控服务模块生成与所述税控数据相关的税控码的方法为:所述税控服务模块利用自身的开票密钥生成与所述税控数据相关的税控码。
进一步,所述步骤B为:所述接口模块将所述税控数据通过局域网送至税控服务模块。
进一步,所述步骤D之后,所述步骤E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E0-1:所述开票模块向所述接口模块发送税控码和电子票号的重发请求;
步骤E0-2:所述接口模块将所述重发请求转发至所述税控服务模块;
步骤E0-3:所述税控服务模块将所述税控码、电子票号重新送至所述接口模块。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税控数据的采集系统,所述税控数据包括:付款人、收款人、商品名称、商品数量、商品规格、商品单价、商品总价、付款时间;该系统包括:一个以上的开票模块、与所述开票模块一一对应的接口模块、一个税控服务模块;
任一所述开票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税控数据,并将其通过自身对应的接口模块送至所述税控服务模块;将所述税控服务模块送来的税控码和电子票号打印在所述税控数据对应的发票上;
所述接口模块为自身对应的开票模块与所述税控服务模块之间的数据转发模块;
所述税控服务模块用于,生成与所述税控数据相关的税控码,将所述税控数据的流水号作为其电子票号,存储所述税控数据及其税控码和电子票号;将所述税控码、电子票号通过所述接口模块发送到所述开票模块。
进一步,该系统还包括管理模块、税务端税控模块;
所述管理模块用于,向所述税控服务模块发送报税请求;将所述税控服务模块送来的加密文件送至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将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送来的应答信息送至所述税控服务模块;
所述税控服务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报税请求,汇总当前所有尚未报税的税控数据及其税控码和电子票号,并将其加密为加密文件发送给所述管理模块;根据所述应答信息,将自身保存的包含于所述加密文件中的税控数据标记为已报税数据;
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用于,接收并保存所述加密文件,向所述管理模块发送数据已收到的应答信息。
进一步,该系统还包括加解密模块;
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还用于,向所述加解密模块发送税控服务模块注册请求;将所述所述加解密模块送来的新的数字证书送至所述税控服务模块;接收所述加密文件,将其转发至所述加解密模块;保存所述加解密模块送来的解密文件,向所述管理模块发送所述加解密模块送来的加密应答信息;
所述加解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税控服务模块注册请求,生成一个与其他任一数字证书都不同的新的数字证书,并将其送至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确定所述加密文件的来源税控服务模块,利用该来源税控服务模块对应的数字证书解密所述加密文件,得到解密文件,并利用该来源税控服务模块对应的数字证书加密所述数据已收到的应答信息,得到加密应答信息;将所述解密文件和所述加密应答信息送至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
则所述管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送来的加密应答信息送至所述税控服务模块;
所述税控服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报税请求,汇总当前所有尚未报税的税控数据及其税控码和电子票号,并利用自身的数字证书将其加密为加密文件发送给所述管理模块;利用自身的数字证书解密所述加密应答信息,得到应答信息明文,并根据所述应答信息明文,将自身保存的包含于所述加密文件中的税控数据标记为已报税数据。
进一步,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还用于:
保存所有真发票的发票编码;接收发票编号,判断自身保存的税控数据中是否包括与所述发票编号对应的税控数据,如果是,则输出该发票编号所在的发票为真发票的信息,否则,输出该发票编号所在的发票为假发票的信息;
或,
接收税控码,判断自身保存的税控数据中是否包括与所述税控码对应的税控数据,如果是,则输出该税控码所在的发票为真发票的信息,否则,输出该税控码所在的发票为假发票的信息;
或,
接收税控码和电子票号,判断自身保存的税控数据中是否包括与所述税控码和电子票号共同对应的税控数据,如果是,则输出该税控码和电子票号所在的发票为真发票的信息,否则,输出该税控码和电子票号所在的发票为假发票的信息。
进一步,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还用于:
输出与所述发票编号对应的税控数据;
和/或,输出与所述税控码对应的税控数据;
和/或,输出与所述税控码和电子票号共同对应的税控数据。
进一步,任一开票模块还用于,接收对所述发票的作废请求及该发票的税控码和电子票号,并将其通过自身对应的接口模块发送到所述税控服务模块;根据所述税控服务模块发来的发票作废指令,将该发票已作废的信息打印到所述发票上;
所述税控服务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作废请求,以所述税控码和电子票号为依据来确定二者共同对应的税控数据,将该税控数据标记为已作废数据,通过所述接口模块向所述开票模块发送发票作废指令。
进一步,所述税控服务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税控码和电子票号没有共同对应的税控数据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接口模块向所述开票模块发送该发票为假发票的信息;
所述开票模块根据所述发票为假发票的信息,不在所述发票上打印任何信息。
进一步,所述管理模块通过互联网与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交换数据;
和/或,该系统还包括移动存储设备;所述管理模块利用所述移动存储设备的转存来与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交换数据。
进一步,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还用于,向所述加解密模块发送密钥分发请求;将所述加解密模块送来的子密钥作为所述税控服务模块的开票密钥,送至所述税控服务模块;
所述加解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密钥分发请求,利用自身存储的主控密钥,生成一个与其他任一子密钥都不同的新的子密钥,并将其送至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
所述税控服务模块用于,利用自身的开票密钥生成与所述税控数据相关的税控码。
进一步,所述接口模块通过局域网与所述税控服务模块交换数据。
进一步,所述开票模块还用于,通过自身的接口模块向所述税控服务模块发送税控码和电子票号的重发请求;
所述税控服务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税控码、电子票号重新通过所述接口模块送至所述开票模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税控数据的采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税控数据的采集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税控数据的采集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中的税控数据包括:付款人、收款人、商品名称、商品数量、商品规格、商品单价、商品总价、付款时间等,当然,也可以进一步包括开发票的时间、开发票人员姓名、企业公章等信息。只要是与税控发票有关的数据,都可以包含于本发明中的税控数据的范围内。
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A:任一开票模块接收税控数据,并将其送至自身的接口模块。
本发明中,每个开发票点均设置一个开票模块(当然,也可以为多个),因而开票模块的数量视开发票点的数量而定,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每个开票模块均有与自身相对应的接口模块,即开票模块与接口模块的数量是相同的,接口模块为自身对应的开票模块与本发明设置的统一的税控服务模块进行信息数据传递的接口。
本发明设置了一个以上的开票模块及其对应的接口模块,而仅设置一个统一的税控服务模块,可以实现税控码、电子票号的统一计算确定、税控数据的统一报税控制,这样,就实现了所有开发票点的税控数据的统一采集和统一报税,从而大大减少了税控码和电子票号的计算模块的数量,税控装置的购置和维护成本(即税控成本)大大降低。
本步骤中,开票模块是实现税控数据接收的最基本的单元,其可利用键盘、触摸屏等方式接收税控数据以及发票作废请求、发票查询请求等信息,以实现信息的输入,也可以通过显示屏的显示、打印机的打印等方式来实现税控数据、税控码、电子票号、发票作废请求的同意与不同意、发票查询请求的查询结果等信息输出至用户。
接口模块则为其对应的开票模块与统一的税控服务模块之间的通信接口,实现数据信息的转发。
本步骤中,开票模块还可以向自身对应的接口模块发送税控码与电子票号的确定请求,以请求税控服务模块来计算税控码,并确定电子票号。当然,该请求也可以省略,税控服务模块只需接收到税控数据即可确定税控码以及电子票号。
步骤B:接口模块将税控数据送至税控服务模块。
本步骤为接口模块实现的从开票模块到税控服务模块之间的数据传送,当然,该步骤中,传输的数据还可以包含步骤A中所述的税控码与电子票号的确定请求。
本步骤中,接口模块可将税控数据通过局域网送至税控服务模块。
步骤C:税控服务模块生成与税控数据相关的税控码,将税控数据的流水号作为其电子票号,并存储税控数据及其税控码和电子票号。
本步骤中,税控服务模块生成与税控数据相关的税控码的方法可以为:利用开票密钥来确定税控码,例如,利用国家密码管理局发布的SM1密码算法来生成与税控数据相关的税控码。
电子票号是税控数据的流水号,即税控服务模块接收到的税控数据的序号。每张发票上虽已印有发票编号以证实该发票的真实性,但税控服务模块所打印的电子票号可以与税控码一起,进一步用来确定该发票的真实性,从而提高发票的防伪性能。
本步骤中,税控服务模块确定了该税控数据的税控码和电子票号之后,还将三者对应并存储在自身的存储空间中,以方便报税。
步骤D:税控服务模块将税控码、电子票号送至接口模块。
税控服务模块在步骤C中确定了税控数据的税控码和电子票号之后,就可以通过步骤A、B中所述的接口模块将其送至相应的开票模块,从而令开票模块将二者打印到发票上。
步骤E:接口模块将税控码、电子票号送至开票模块。
本步骤中,接口模块实现的是将数据信息从税控服务模块向自身对应的开票模块的传递。
步骤F:开票模块将税控码和电子票号打印在税控数据对应的发票上。
本步骤中,开票模块可以包括打印设备,从而将税控码和电子票号打印在发票上。
在打印时,开票模块还可以将税控码、电子票号,以及二者所对应的税控数据统一显示在显示装置上,以便用户核对。当然,本步骤也可以在用户核对无误并确认(如通过按确认键来确认)后,再进行打印。如果用户核对发现错误,则可以通过选择作废或者重新打印的方式(如通过按键盘来选择)来作废错误发票,并重新打印正确的发票。
由此可见,本发明中,由于所有开票模块都可将接收到的税控数据通过自身的接口模块送到同一个税控服务模块,由该税控服务模块计算与该税控数据相关的税控码,并确定该税控数据的电子票号,然后存储该税控数据及其税控码和电子票,并将税控码和电子票号通过接口模块返回开票模块,以令其将二者打印到发票上,因此,该税控服务模块就起到了税控数据的统一收集、税控码和电子票号的统一确定的功能,这样,只需要将税控服务模块中保存的未报税的税控数据送到税务部门,即可令税务部门获得所有的税控数据,进而以此为依据完成税收工作。由此可见,本发明只需要在每个开发票点设置一个接收税控数据、打印税控码和电子票号的开票模块以及相应的接口模块,由多个开发票点(如一个企业中的所有开发票点)合用一个税控服务模块,即可实现这些开发票点的税控数据的采集,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大大减少了确定税控码和电子票号的税控装置的使用量,因而降低了企业的税控成本。
另外,由于每张发票的税控数据均与其税控码和电子票号相对应,被存储在税控服务模块中,因此,当税务部门将税控数据送到税务部门进行报税之后,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税务部门设置的查询平台来查询发票的真伪及具体详情,从而获得相关数据,这意味着发票的票面信息对于国家税收、单位报销而言已变得可有可无,因此,利用本发明,只要在发票票面具有合法的税控码和电子票号即可证明其为真发票,这有利于减少发票专用纸以及油墨等资源的消耗量,并降低人工处理发票的工作量。
如果由于停电等原因,造成税控服务模块发出的税控码和电子票号并未到达接口模块,则本发明还可以通过重发请求的方式来重新实现税控码和电子票号的发送。即在上述的步骤D之后,步骤E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E0-1:开票模块向接口模块发送税控码和电子票号的重发请求;
步骤E0-2:接口模块将重发请求转发至税控服务模块;
步骤E0-3:税控服务模块将税控码、电子票号重新送至接口模块。
上述的步骤实现了税控数据的统一收集,而报税是将税控数据上报到税务部门,以便国家实现对税收的统一有序管理。因此,在步骤C税控服务模块确定出税控数据的税控码及电子票号并存储了相应信息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C1:管理模块向税控服务模块发送报税请求。
本发明中,管理模块是对税控服务模块进行管理、并实现与税务部门的税务端税控模块进行数据交换的模块。
本发明中,管理模块可以周期性(如每月一次)或者非周期性(如按通知的日期)地进行报税,因此,在每次需要进行报税时,其向税控服务模块发送报税请求,以便税控服务模块响应该请求,将目前自身存储的但尚未报税的税控数据及其税控码和电子票号输出至管理模块。
步骤C2:税控服务模块根据报税请求,汇总当前所有尚未报税的税控数据及其税控码和电子票号,并将其加密为加密文件发送给管理模块。
本发明中,税控服务模块可以为任一税控数据及其对应的税控码和电子票号设置一个报税标志,用以标记该组数据是否进行过报税,这样,税控服务模块接收报税请求后,就可通过遍历所有报税标记的方式来确定当前所有尚未报税的税控数据及其税控码和电子票号。
当然,税控服务模块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确定当前所有尚未报税的税控数据及其税控码和电子票号,例如,其将上次报税日之后的税控数据及其税控码和电子票号作为当前所有尚未报税的税控数据及其税控码和电子票号。
本步骤中,税控服务模块在确定出当前所有尚未报税的税控数据及其税控码和电子票号之后,还可以对其进行整理、统计,从而形成统一模式(如电子表格)形式的报税文件,以进一步方便税务部门的管理。
该步骤中,税控服务模块对加密文件进行加密的方式,可以为利用非对称密钥(如数字证书)来加密,从而既保证信息不会外泄,又能使加密文件具有身份识别和不可抵赖性。
步骤C3:管理模块将加密文件送至税务端税控模块。
本步骤中,管理模块可以通过互联网、专线网等将加密文件送至税务端税控模块,也可以利用各种移动存储设备(如U盘、移动硬盘、闪存、SD卡等)的转存,将加密文件送至税务端税控模块。
步骤C4:税务端税控模块接收并保存加密文件,向管理模块发送数据已收到的应答信息。
税务端税控模块是税务部门对税控数据及其税控码和电子票号进行统一管理的模块,利用这些数据,税务部门可以进一步实现发票的真伪甄别、发票验旧核销、纳税申报对比、税务稽查选案、税源分析监控等。
当然,税务部门为了获得加密文件中的信息,必然需要对加密文件进行解密,该解密工作可以由税务部门设置的加解密模块来实现,解密的方法可以利用与加密相对应的方法(如利用非对称密钥等)来解密。
税务端税控模块在接收到加密文件之后,还可以向管理模块发送(如通过互联网,或者通过移动存储设备的转存)应答信息,该应答信息除了说明加密文件已安全抵达税务端税控模块之外,还可作为已报税的依据,供税控服务模块将相应的税控数据及其电子票号和税控码设置为已报税状态,防止重复报税。
当然,本发明中,应答信息也可以加密为加密应答信息,该加密工作可由税务部门设置的加解密模块来实现,加密方式可以采用与步骤C2相同的加密方式(如利用数字证书来加密)来进行,这样,管理模块在收到该加密应答信息后,就可以将该加密应答信息送至税控服务模块,由税控服务模块来按照与该加密方式相对应的解密方式来解密得到应答信息。
步骤C5:管理模块将应答信息送至税控服务模块。
本步骤中,管理模块接收到应答信息(或上述的加密应答信息),即可确定自身报税的加密文件已安全抵达税务端税控模块,这样,就可以将其送至税控服务模块,以通知税控服务模块进行税控数据及其税控码和电子票号的报税状态的修改。
当然,如果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如一天内),管理模块未收到应答信息,则其重新发送上述的加密文件,以保证不漏税。
步骤C6:税控服务模块根据应答信息,将自身保存的包含于加密文件中的税控数据标记为已报税数据。
本步骤中,税控服务模块可以通过将加密文件中的税控数据(及其税控码和电子票号)的报税标志设置为已报税的方式,来实现本步骤的工作,也可以通过记录报税时间的方式来划定已报税的税控数据及其税控码和电子票号的时间线,该时间线以后的税控数据及其税控码和电子票号为尚未报税的数据,之前的数据为已报税的数据。
由此可见,本发明中,由于可以利用统一的税控服务模块来实现税控数据的收集,除了可以统一计算税控码和确定电子票号之外,还可以实现统一报税,这大大简化了报税工作的流程,减少了报税的工作量。
税控服务模块对税控数据及其税控码和电子票号的加密,是按照与税务部门设置的加解密模块的约定进行的,二者对数据的加密方式和解密方式是对应的。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可在税务部门的加解密模块处进行税控服务模块的注册工作。具体为:
在步骤A之前进行税控服务模块的注册,该方法包括:
步骤A0-1:税务端税控模块向加解密模块发送税控服务模块注册请求。
本发明中,税控服务模块的注册不是周期性进行的,比较随机,因而需要由税务端税控模块向加解密模块发送税控服务模块注册请求,从而实现税控服务模块的注册。该注册意味着加解密模块生成一数字证书提供给该待注册的税控服务模块,该数字证书具有唯一性,其作为该税控服务模块的身份标志,在与税务部门设置的税务端税控模块进行通信时,该税控服务模块必须利用该数字证书来对数据进行加密,从而防止信息外泄、使加密文件具有身份识别和不可抵赖性。
步骤A0-2:加解密模块根据税控服务模块注册请求,生成一个与其他任一数字证书都不同的新的数字证书,并将其送至税务端税控模块。
本步骤中,作为对税控服务模块注册请求的响应,加解密模块生成一个与其他任一数字证书都不同的新的数字证书提供给待注册的税控服务模块,从而使该数字证书具有唯一性。
步骤A0-3:税务端税控模块将新的数字证书送至待注册的税控服务模块,这样,该税控服务模块就可以利用该数字证书对报税数据(即上述的税控数据及其电子票号和税控码)进行加密,并对加密应答信息进行解密。
则上述的步骤C2为:税控服务模块根据报税请求,汇总当前所有尚未报税的税控数据及其税控码和电子票号,并利用自身的数字证书将其加密为加密文件发送给管理模块。这样,步骤C3中,管理模块就可以将该加密文件送至税务端税控模块,从而实现报税的安全进行。
另外,步骤C4可以包括下述的步骤C41、C42和C43:
步骤C41为:税务端税控模块接收加密文件,将其转发至加解密模块。
这里,税务端税控模块接收到加密文件后,并不能识别,因而需要将其送至加解密模块进行解密。
步骤C42为:加解密模块确定加密文件的来源税控服务模块,利用该来源税控服务模块对应的数字证书解密加密文件,得到解密文件,并利用该来源税控服务模块对应的数字证书加密数据已收到的应答信息,得到加密应答信息;加解密模块将解密文件和加密应答信息送至税务端税控模块。
这里,加解密模块要对加密文件进行解密,就需要确定解密所用的数字证书,因而需要首先确定该加密文件的来源税控服务模块(即生成该加密文件的税控服务模块)。
由于税控服务模块所拥有的数字证书具有唯一性,因而确定了加密文件的来源税控服务模块,就可以确定出其数字证书,然后,加解密模块就可以利用该数字证书对加密文件进行解密了。
解密完成后,加解密模块还可以进一步对步骤C4所述的应答信息进行加密,以实现应答信息的传输安全。
当然,如果加解密模块无法确定出该加密文件的来源税控服务模块,可以认为该加密文件是虚假信息,此时,加解密模块可以向税务端税控模块发送虚假信息报告,以便进行报警,或者,加解密模块也可以不处理该虚假信息。
步骤C43为:税务端税控模块保存解密文件,向管理模块发送加密应答信息。
这里,税务端税控模块收到解密文件后,就可以将其保存起来,以便后续对其进行处理。
另外,步骤C5为:管理模块将加密应答信息送至税控服务模块。
步骤C6为:税控服务模块利用自身的数字证书解密加密应答信息,得到应答信息明文,并根据应答信息明文,将自身保存的包含于加密文件中的税控数据标记为已报税数据。
在上述的步骤C4-2中,加解密模块确定加密文件的来源税控服务模块的方法可以为:利用该加密文件所来自的管理模块来确定。这里的管理模块和税控服务模块可以是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另外,加解密模块确定加密文件的来源税控服务模块的方法为:加解密模块判断加密文件是否由自身生成的数字证书之一加密得到,如果是,则将该数字证书对应的税控服务模块作为该加密文件的来源税控服务模块,否则,向税务端税控模块发送加密文件不可信的消息。这里,加解密模块可以通过遍历自身生成的数字证书的方式来判断加密文件是否由自身生成的数字证书之一加密得到。在上述加解密模块向税务端税控模块发送加密文件不可信的消息的情况下,步骤C4还需要包括:税务端税控模块根据加密文件不可信的消息,不向管理模块发送应答信息。
另外,税控服务模块生成税控码所用的开票密钥,也可以由加解密模块提供,从而实现税务部门对所有密钥的统一管理和定期更新。
这样,在步骤A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A1-1:税务端税控模块向加解密模块发送密钥分发请求。
本发明中,税务部门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税控服务模块的开票密钥进行更新,因而需要由税务端税控模块向加解密模块发送密钥分发请求,从而使加解密模块对该请求作出响应,生成相应的开票密钥。
步骤A1-2:加解密模块根据密钥分发请求,利用自身存储的主控密钥,生成一个与其他任一子密钥都不同的新的子密钥,并将其送至税务端税控模块。
这里,加解密模块所存储的主控密钥是生成所有子密钥的根密钥,该主控密钥仅保存于加解密模块中,不可以输出,从而保证信息的安全。
加解密模块根据主控密钥来生成子密钥的方法,即为通常所说的密钥分发(分散)技术。加解密模块生成的每一个子密钥都具有唯一性,从而防止信息外泄。
步骤A1-3:税务端税控模块将新的子密钥作为税控服务模块的开票密钥,送至税控服务模块;则步骤C中税控服务模块生成与税控数据相关的税控码的方法为:税控服务模块利用自身的开票密钥生成与税控数据相关的税控码。
本发明中,税务部门保存了解密文件所包含的税控数据及其电子票号和税控码之后,除了进行税收统计之外,还可以对公众提供真伪发票查询服务。
第一种查询服务方式是:税务端税控模块可以保存所有已售出的发票的发票编码,由于税务端税控模块是税务部门设置的模块,因而被其保存了发票编号的发票均为真发票。则在步骤C43由税务端税控模块存储了税控数据及其税控码和电子票号、并发送了加密应答信息之后,即可对该发票的真伪提供查询服务,这样,本发明就包括步骤C50-1:税务端税控模块接收发票编号,判断自身保存的税控数据中是否包括与发票编号对应的税控数据,如果是,则输出该发票编号所在的发票为真发票的信息,否则,输出该发票编号所在的发票为假发票的信息;
第二种查询服务方式是:在步骤C43之后,该方法还包括步骤C50-2:税务端税控模块接收税控码,判断自身保存的税控数据中是否包括与税控码对应的税控数据,如果是,则输出该税控码所在的发票为真发票的信息,否则,输出该税控码所在的发票为假发票的信息;
第三种查询服务方式是:在步骤C43之后,该方法还包括步骤C50-3:税务端税控模块接收税控码和电子票号,判断自身保存的税控数据中是否包括与税控码和电子票号共同对应的税控数据,如果是,则输出该税控码和电子票号所在的发票为真发票的信息,否则,输出该税控码和电子票号所在的发票为假发票的信息。
当然,上述的三种查询服务不仅可以输出发票的真伪信息,还可以在被查询的发票为真发票的情况下,输出发票的详情。这样,
在步骤C50-1中,如果税务端税控模块判断自身保存的税控数据中包括与发票编号对应的税控数据,则该步骤还包括:税务端税控模块输出与发票编号对应的税控数据;
在步骤C50-2中,如果税务端税控模块判断自身保存的税控数据中包括与税控码对应的税控数据,则该步骤还包括:税务端税控模块输出与税控码对应的税控数据;
在步骤C50-3中,如果税务端税控模块判断自身保存的税控数据中包括与税控码和电子票号共同对应的税控数据,则该步骤还包括:税务端税控模块输出与税控码和电子票号共同对应的税控数据。
本发明还可以进行已打印的有差错发票的作废工作,从而防止重复计税。
这样,在图1所示的步骤F之后,在步骤C1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G:任一开票模块接收对发票的作废请求及该发票的税控码和电子票号,并将其发送到接口模块。
本发明中,可以由同一开票模块实现对有差错发票的打印以及作废工作,也可以由不同的开票模块来进行上述的两项工作。
开票模块接收对发票的作废请求,需要接收真发票的相应信息,这里的税控码和电子票号二者的对应,可以作为真发票的凭证信息,开票模块只需接收税控码和电子票号,即可由税控服务模块实现对相应发票数据(即税控数据及其电子票号和税控码)的作废操作。
步骤H:接口模块将作废请求及税控码和电子票号发送到税控服务模块。
步骤I:税控服务模块根据作废请求,以税控码和电子票号为依据来确定二者共同对应的税控数据,将该税控数据标记为已作废数据,并向接口模块发送发票作废指令。
税控服务模块通过遍历自身存储的税控数据的电子票号和税控码的方式,确定出与接口模块送来的税控码和电子票号共同对应的同一个税控数据,从而将其标记为已作废数据,这样,就可以实现税控数据的作废处理了。
税控服务模块将税控数据标记为已作废数据后,可通过接口模块向开票模块发送发票作废指令,从而通知其将作废信息打印到发票上,完成该发票的作废操作。
步骤J:接口模块将发票作废指令转发至开票模块。
步骤K:开票模块根据发票作废指令,将该发票已作废的信息打印到发票上。
这里,发票已作废的信息可以为“作废”字样,也可以为涂黑相应标记等方式。
上述的步骤I还包括:税控服务模块确定税控码和电子票号没有共同对应的税控数据后,向接口模块发送该发票为假发票的信息;
则步骤J还包括:接口模块将发票为假发票的信息转发至开票模块;
步骤K还包括:开票模块根据发票为假发票的信息,不在发票上打印任何信息,当然,也可以打印该发票为假发票的信息,从而防止其进一步流通。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税控数据的采集系统,与上述的采集方式相同,这里的税控数据包括:付款人、收款人、商品名称、商品数量、商品规格、商品单价、商品总价、付款时间等信息,也可以包括开发票的时间、开发票人员姓名、企业公章等信息。只要是与税控发票有关的数据。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税控数据的采集系统的结构图。如图2所示,该系统包括:一个以上的开票模块201、与开票模块201一一对应的接口模块202、一个税控服务模块203;其中,任一开票模块201用于,接收税控数据,并将其通过自身对应的接口模块202送至税控服务模块203;将税控服务模块203送来的税控码和电子票号打印在税控数据对应的发票上;
接口模块202为自身对应的开票模块201与税控服务模块203之间的数据转发模块;
税控服务模块203用于,生成与税控数据相关的税控码,将税控数据的流水号作为其电子票号,存储税控数据及其税控码和电子票号;将税控码、电子票号通过接口模块202发送到开票模块201。
本发明中,开票模块是与用户进行信息交换的终端模块,其可接收税控数据,以便实现税控数据的电子化传递,其可在后续步骤中将税控码和电子票号等打印到发票上,以实现发票打印功能。另外,开票模块还可以实现税控数据、税控码、电子票号、发票作废请求等信息的显示功能,以实现各种信息的可视化。
接口模块是相应的开票模块与税控服务模块之间进行通信的接口,其实现数据在开票模块与税控服务模块之间的转发。
税控服务模块是收集所有开票模块所接收的税控数据、计算税控码、确定电子票号的模块。
可见,本发明中,由于所有开票模块都可将接收到的税控数据通过自身的接口模块送到同一个税控服务模块,由该税控服务模块计算与该税控数据相关的税控码,并确定该税控数据的电子票号,然后存储该税控数据及其税控码和电子票,并将税控码和电子票号通过接口模块返回开票模块,以令其将二者打印到发票上,因此,该税控服务模块就起到了税控数据的统一收集、税控码和电子票号的统一确定的功能,这样,只需要将税控服务模块中保存的未报税的税控数据送到税务部门,即可令税务部门获得所有的税控数据,进而以此为依据完成税收工作。由此可见,本发明只需要在每个开发票点设置一个接收税控数据、打印税控码和电子票号的开票模块以及相应的接口模块,由多个开发票点(如一个企业中的所有开发票点)合用一个税控服务模块,即可实现这些开发票点的税控数据的采集,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大大减少了确定税控码和电子票号的税控装置的使用量,因而降低了企业的税控成本。
如图2所示,该系统还包括管理模块204、税务端税控模块205;
管理模块204用于,向税控服务模块发送报税请求;将税控服务模块送来的加密文件送至税务端税控模块205;将税务端税控模块205送来的应答信息送至税控服务模块;
税控服务模块还用于,根据报税请求,汇总当前所有尚未报税的税控数据及其税控码和电子票号,并将其加密为加密文件发送给管理模块204;根据应答信息,将自身保存的包含于加密文件中的税控数据标记为已报税数据;
税务端税控模块205用于,接收并保存加密文件,向管理模块204发送数据已收到的应答信息。
这里,管理模块是实现报税的模块,还可以作为税控服务模块与税务端税控模块之间的接口模块,可实现税控服务模块与税务端税控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
税务端税控模块为税务部门设置的保存和管理税务数据(税控数据及其电子票号和税控码)的模块,利用税务端税控模块所存储的税务数据,税务部门可以进一步实现税务征收、发票验旧核销、纳税申报对比、税务稽查选案、税源分析监控等工作。另外,税务端税控模块还可以提供发票真伪及发票详情查询服务,并可保存进行过发票真伪查询的个人和单位的联系方式,以便通过摇奖等方式进行奖励,从而采取多种方式保证发票的安全使用。
如图2所示,该系统还包括加解密模块206;
税务端税控模块205还用于,向加解密模块206发送税控服务模块注册请求;将加解密模块206送来的新的数字证书送至税控服务模块203;接收加密文件,将其转发至加解密模块206;保存加解密模块206送来的解密文件,向管理模块204发送加解密模块206送来的加密应答信息;
加解密模块206用于,根据税控服务模块注册请求,生成一个与其他任一数字证书都不同的新的数字证书,并将其送至税务端税控模块205;确定加密文件的来源税控服务模块203,利用该来源税控服务模块203对应的数字证书解密加密文件,得到解密文件,并利用该来源税控服务模块203对应的数字证书加密数据已收到的应答信息,得到加密应答信息;将解密文件和加密应答信息送至税务端税控模块205;
则管理模块204还用于,将税务端税控模块205送来的加密应答信息送至税控服务模块203;
税控服务模块203用于,根据报税请求,汇总当前所有尚未报税的税控数据及其税控码和电子票号,并利用自身的数字证书将其加密为加密文件发送给管理模块204;利用自身的数字证书解密加密应答信息,得到应答信息明文,并根据应答信息明文,将自身保存的包含于加密文件中的税控数据标记为已报税数据。
这里,加解密模块为每一待注册的税控服务模块提供一具有唯一性的数字证书,作为其身份标记,从而实现税控服务模块与税务端税控模块之间信息传递的安全、不可抵赖。
保存了税务数据(税控数据及其电子票号和税控码)的税务端税控模块还可用于真伪发票的查询,本发明提供了三种查询方式。
第一种查询方式为:
税务端税控模块保存所有真发票的发票编码;接收发票编号,判断自身保存的税控数据中是否包括与发票编号对应的税控数据,如果是,则输出该发票编号所在的发票为真发票的信息,否则,输出该发票编号所在的发票为假发票的信息;
第二种查询方式为:
税务端税控模块接收税控码,判断自身保存的税控数据中是否包括与税控码对应的税控数据,如果是,则输出该税控码所在的发票为真发票的信息,否则,输出该税控码所在的发票为假发票的信息;
第三种查询方式为:
税务端税控模块接收税控码和电子票号,判断自身保存的税控数据中是否包括与税控码和电子票号共同对应的税控数据,如果是,则输出该税控码和电子票号所在的发票为真发票的信息,否则,输出该税控码和电子票号所在的发票为假发票的信息。
经过查询,税务端税控模块确定相应的发票为真发票后,还可以进一步提供发票的详情,以供公众查阅,从而方便发票报销、税务征收的核实等。则上述每种查询方式中提供发票详情的方式分别为:
第一种查询方式下税务端税控模块确定出该发票为真发票后,还用于:输出与发票编号对应的税控数据;
第二种查询方式下税务端税控模块确定出该发票为真发票后,还用于:输出与税控码对应的税控数据;
第三种查询方式下税务端税控模块确定出该发票为真发票后,还用于:输出与税控码和电子票号共同对应的税控数据。
在开具出有差错的发票后,本发明提供的采集系统还可以进一步用于发票的作废。这里,任一开票模块还用于,接收对发票的作废请求及该发票的税控码和电子票号,并将其通过自身对应的接口模块发送到税控服务模块;根据税控服务模块发来的发票作废指令,将该发票已作废的信息打印到发票上;
税控服务模块还用于,根据作废请求,以税控码和电子票号为依据来确定二者共同对应的税控数据,将该税控数据标记为已作废数据,通过接口模块向开票模块发送发票作废指令。
另外,如果税控服务模块确定不出税控码和电子票号共同对应的税控数据的情况下,即可确定该发票为假发票,则税控服务模块还用于,在税控码和电子票号没有共同对应的税控数据的情况下,通过接口模块向开票模块发送该发票为假发票的信息;
开票模块根据发票为假发票的信息,不在发票上打印任何信息,或者在其上打印该发票为假发票的信息,以防其进一步流通。
管理模块与税务端税控模块之间的数据交换,可以是通过互联网进行,当然,该系统还可以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则本发明可以利用移动存储设备的转存,使管理模块实现与税务端税控模块的数据交换。
由于开票模块、接口模块以及税控服务模块可以设置在同一个企业内部,因此,接口模块可以通过局域网与税控服务模块交换数据。
税控服务模块生成税控码所用的开票密钥,可以由加解密模块提供,则:
税务端税控模块还用于,向加解密模块发送密钥分发请求;将加解密模块送来的子密钥作为税控服务模块的开票密钥,送至税控服务模块;
加解密模块还用于,根据密钥分发请求,利用自身存储的主控密钥,生成一个与其他任一子密钥都不同的新的子密钥,并将其送至税务端税控模块;
税控服务模块用于,利用自身的开票密钥生成与税控数据相关的税控码。
本发明中,如果因为断电等原因造成税控码和电子票号不能顺利送至接口模块,则可以通过重发机制实现二者的重新发送,从而保证发票的开具,防止重复计税。这样,开票模块还用于,通过自身的接口模块向税控服务模块发送税控码和电子票号的重发请求;
税控服务模块还用于,将税控码、电子票号重新通过接口模块送至开票模块。
由此可见,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中,由于所有开票模块都可将接收到的税控数据通过自身的接口模块送到同一个税控服务模块,由该税控服务模块计算与该税控数据相关的税控码,并确定该税控数据的电子票号,然后存储该税控数据及其税控码和电子票,并将税控码和电子票号通过接口模块返回开票模块,以令其将二者打印到发票上,因此,该税控服务模块就起到了税控数据的统一收集、税控码和电子票号的统一确定的功能,这样,只需要将税控服务模块中保存的未报税的税控数据送到税务部门,即可令税务部门获得所有的税控数据,进而以此为依据完成税收工作。由此可见,本发明只需要在每个开发票点设置一个接收税控数据、打印税控码和电子票号的开票模块以及相应的接口模块,由多个开发票点(如一个企业中的所有开发票点)合用一个税控服务模块,即可实现这些开发票点的税控数据的采集,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大大减少了确定税控码和电子票号的税控装置的使用量,因而降低了企业的税控成本。
(2)本发明中,由于每张发票的税控数据均与其税控码和电子票号相对应,被存储在税控服务模块中,因此,当税务部门将税控数据送到税务部门进行报税之后,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税务部门设置的查询平台来查询发票的真伪及具体详情,从而获得相关数据,这意味着发票的票面信息对于国家税收、单位报销而言已变得可有可无,因此,利用本发明,只要在发票票面具有合法的税控码和电子票号即可证明其为真发票,这有利于减少发票专用纸以及油墨等资源的消耗量,并降低人工处理发票的工作量。
(3)本发明中,税务端税控模块在接收到加密文件之后,还可以向管理模块发送(如通过互联网,或者通过移动存储设备的转存)应答信息,该应答信息除了说明加密文件已安全抵达税务端税控模块之外,还可作为已报税的依据,供税控服务模块将相应的税控数据及其电子票号和税控码设置为已报税状态,防止重复报税。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税控数据的采集方法,所述税控数据包括:付款人、收款人、商品名称、商品数量、商品规格、商品单价、商品总价、付款时间;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步骤A:任一开票模块接收所述税控数据,并将其送至自身的接口模块;
步骤B:所述接口模块将所述税控数据送至税控服务模块;
步骤C:所述税控服务模块生成与所述税控数据相关的税控码,将所述税控数据的流水号作为其电子票号,并存储所述税控数据及其税控码和电子票号;
步骤D:所述税控服务模块将所述税控码、电子票号送至所述接口模块;
步骤E:所述接口模块将所述税控码、电子票号送至所述开票模块;
步骤F:所述开票模块将所述税控码和所述电子票号打印在所述税控数据对应的发票上;
在所述步骤C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C1:管理模块向所述税控服务模块发送报税请求;
步骤C2:所述税控服务模块根据所述报税请求,汇总当前所有尚未报税的税控数据及其税控码和电子票号,并将其加密为加密文件发送给所述管理模块;
步骤C3:所述管理模块将所述加密文件送至税务端税控模块;
步骤C4: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接收并保存所述加密文件,向所述管理模块发送数据已收到的应答信息;
步骤C5:所述管理模块将所述应答信息送至所述税控服务模块;
步骤C6:所述税控服务模块根据所述应答信息,将自身保存的包含于所述加密文件中的税控数据标记为已报税数据;
在所述步骤A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A0-1: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向加解密模块发送税控服务模块注册请求;
步骤A0-2:所述加解密模块根据所述税控服务模块注册请求,生成一个与其他任一数字证书都不同的新的数字证书,并将其送至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
步骤A0-3: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将所述新的数字证书送至所述税控服务模块;
则所述步骤C2为:所述税控服务模块根据所述报税请求,汇总当前所有尚未报税的税控数据及其税控码和电子票号,并利用自身的数字证书将其加密为加密文件发送给所述管理模块;
所述步骤C4包括下述的步骤C41、C42和C43:
步骤C41: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接收所述加密文件,将其转发至所述加解密模块;
步骤C42:所述加解密模块确定所述加密文件的来源税控服务模块,利用该来源税控服务模块对应的数字证书解密所述加密文件,得到解密文件,并利用该来源税控服务模块对应的数字证书加密所述数据已收到的应答信息,得到加密应答信息;所述加解密模块将所述解密文件和所述加密应答信息送至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
步骤C43: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保存所述解密文件,向所述管理模块发送所述加密应答信息;
所述步骤C5为:所述管理模块将所述加密应答信息送至所述税控服务模块;
所述步骤C6为:所述税控服务模块利用自身的数字证书解密所述加密应答信息,得到应答信息明文,并根据所述应答信息明文,将自身保存的包含于所述加密文件中的税控数据标记为已报税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C42中,所述加解密模块确定所述加密文件的来源税控服务模块的方法为:所述加解密模块判断所述加密文件是否由自身生成的数字证书之一加密得到,如果是,则将该数字证书对应的税控服务模块作为该加密文件的来源税控服务模块,否则,向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发送所述加密文件不可信的消息;
则所述步骤C4还包括: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根据所述加密文件不可信的消息,不向所述管理模块发送所述应答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还保存所有真发票的发票编码;在所述步骤C43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C50-1: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接收发票编号,判断自身保存的税控数据中是否包括与所述发票编号对应的税控数据,如果是,则输出该发票编号所在的发票为真发票的信息,否则,输出该发票编号所在的发票为假发票的信息;
或,
步骤C50-2: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接收税控码,判断自身保存的税控数据中是否包括与所述税控码对应的税控数据,如果是,则输出该税控码所在的发票为真发票的信息,否则,输出该税控码所在的发票为假发票的信息;
或,
步骤C50-3: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接收税控码和电子票号,判断自身保存的税控数据中是否包括与所述税控码和电子票号共同对应的税控数据,如果是,则输出该税控码和电子票号所在的发票为真发票的信息,否则,输出该税控码和电子票号所在的发票为假发票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50-1中,如果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判断自身保存的税控数据中包括与所述发票编号对应的税控数据,则该步骤还包括: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输出与所述发票编号对应的税控数据;
和/或,所述步骤C50-2中,如果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判断自身保存的税控数据中包括与所述税控码对应的税控数据,则该步骤还包括: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输出与所述税控码对应的税控数据;
和/或,所述步骤C50-3中,如果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判断自身保存的税控数据中包括与所述税控码和电子票号共同对应的税控数据,则该步骤还包括: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输出与所述税控码和电子票号共同对应的税控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F之后,在所述步骤C1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G:任一开票模块接收对所述发票的作废请求及该发票的税控码和电子票号,并将其发送到所述接口模块;
步骤H:所述接口模块将所述作废请求及所述税控码和电子票号发送到所述税控服务模块;
步骤I:所述税控服务模块根据所述作废请求,以所述税控码和电子票号为依据来确定二者共同对应的税控数据,将该税控数据标记为已作废数据,并向所述接口模块发送发票作废指令;
步骤J:所述接口模块将所述发票作废指令转发至所述开票模块;
步骤K:所述开票模块根据所述发票作废指令,将该发票已作废的信息打印到所述发票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还包括:所述税控服务模块确定所述税控码和电子票号没有共同对应的税控数据,则向所述接口模块发送该发票为假发票的信息;
则所述步骤J还包括:所述接口模块将所述发票为假发票的信息转发至所述开票模块;
所述步骤K还包括:所述开票模块根据所述发票为假发票的信息,不在所述发票上打印任何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3为:所述管理模块将所述加密文件通过互联网送至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
和/或,所述步骤C3为:利用移动存储设备的转存,所述管理模块将所述加密文件送至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A1-1: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向加解密模块发送密钥分发请求;
步骤A1-2:所述加解密模块根据所述密钥分发请求,利用自身存储的主控密钥,生成一个与其他任一子密钥都不同的新的子密钥,并将其送至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
步骤A1-3: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将所述新的子密钥作为所述税控服务模块的开票密钥,送至所述税控服务模块;
则所述步骤C中所述税控服务模块生成与所述税控数据相关的税控码的方法为:所述税控服务模块利用自身的开票密钥生成与所述税控数据相关的税控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为:所述接口模块将所述税控数据通过局域网送至税控服务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之后,所述步骤E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E0-1:所述开票模块向所述接口模块发送税控码和电子票号的重发请求;
步骤E0-2:所述接口模块将所述重发请求转发至所述税控服务模块;
步骤E0-3:所述税控服务模块将所述税控码、电子票号重新送至所述接口模块。
11.一种税控数据的采集系统,所述税控数据包括:付款人、收款人、商品名称、商品数量、商品规格、商品单价、商品总价、付款时间;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一个以上的开票模块、与所述开票模块一一对应的接口模块、一个税控服务模块;
任一所述开票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税控数据,并将其通过自身对应的接口模块送至所述税控服务模块;将所述税控服务模块送来的税控码和电子票号打印在所述税控数据对应的发票上;
所述接口模块为自身对应的开票模块与所述税控服务模块之间的数据转发模块;
所述税控服务模块用于,生成与所述税控数据相关的税控码,将所述税控数据的流水号作为其电子票号,存储所述税控数据及其税控码和电子票号;将所述税控码、电子票号通过所述接口模块发送到所述开票模块;
该系统还包括管理模块、税务端税控模块;
所述管理模块用于,向所述税控服务模块发送报税请求;将所述税控服务模块送来的加密文件送至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将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送来的应答信息送至所述税控服务模块;
所述税控服务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报税请求,汇总当前所有尚未报税的税控数据及其税控码和电子票号,并将其加密为加密文件发送给所述管理模块;根据所述应答信息,将自身保存的包含于所述加密文件中的税控数据标记为已报税数据;
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用于,接收并保存所述加密文件,向所述管理模块发送数据已收到的应答信息;
该系统还包括加解密模块;
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还用于,向所述加解密模块发送税控服务模块注册请求;将所述所述加解密模块送来的新的数字证书送至所述税控服务模块;接收所述加密文件,将其转发至所述加解密模块;保存所述加解密模块送来的解密文件,向所述管理模块发送所述加解密模块送来的加密应答信息;
所述加解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税控服务模块注册请求,生成一个与其他任一数字证书都不同的新的数字证书,并将其送至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确定所述加密文件的来源税控服务模块,利用该来源税控服务模块对应的数字证书解密所述加密文件,得到解密文件,并利用该来源税控服务模块对应的数字证书加密所述数据已收到的应答信息,得到加密应答信息;将所述解密文件和所述加密应答信息送至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
则所述管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送来的加密应答信息送至所述税控服务模块;
所述税控服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报税请求,汇总当前所有尚未报税的税控数据及其税控码和电子票号,并利用自身的数字证书将其加密为加密文件发送给所述管理模块;利用自身的数字证书解密所述加密应答信息,得到应答信息明文,并根据所述应答信息明文,将自身保存的包含于所述加密文件中的税控数据标记为已报税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还用于:
保存所有真发票的发票编码;接收发票编号,判断自身保存的税控数据中是否包括与所述发票编号对应的税控数据,如果是,则输出该发票编号所在的发票为真发票的信息,否则,输出该发票编号所在的发票为假发票的信息;
或,
接收税控码,判断自身保存的税控数据中是否包括与所述税控码对应的税控数据,如果是,则输出该税控码所在的发票为真发票的信息,否则,输出该税控码所在的发票为假发票的信息;
或,
接收税控码和电子票号,判断自身保存的税控数据中是否包括与所述税控码和电子票号共同对应的税控数据,如果是,则输出该税控码和电子票号所在的发票为真发票的信息,否则,输出该税控码和电子票号所在的发票为假发票的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还用于:
输出与所述发票编号对应的税控数据;
和/或,输出与所述税控码对应的税控数据;
和/或,输出与所述税控码和电子票号共同对应的税控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任一开票模块还用于,接收对所述发票的作废请求及该发票的税控码和电子票号,并将其通过自身对应的接口模块发送到所述税控服务模块;根据所述税控服务模块发来的发票作废指令,将该发票已作废的信息打印到所述发票上;
所述税控服务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作废请求,以所述税控码和电子票号为依据来确定二者共同对应的税控数据,将该税控数据标记为已作废数据,通过所述接口模块向所述开票模块发送发票作废指令。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税控服务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税控码和电子票号没有共同对应的税控数据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接口模块向所述开票模块发送该发票为假发票的信息;
所述开票模块根据所述发票为假发票的信息,不在所述发票上打印任何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模块通过互联网与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交换数据;
和/或,该系统还包括移动存储设备;所述管理模块利用所述移动存储设备的转存来与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交换数据。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还用于,向所述加解密模块发送密钥分发请求;将所述加解密模块送来的子密钥作为所述税控服务模块的开票密钥,送至所述税控服务模块;
所述加解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密钥分发请求,利用自身存储的主控密钥,生成一个与其他任一子密钥都不同的新的子密钥,并将其送至所述税务端税控模块;
所述税控服务模块用于,利用自身的开票密钥生成与所述税控数据相关的税控码。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模块通过局域网与所述税控服务模块交换数据。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票模块还用于,通过自身的接口模块向所述税控服务模块发送税控码和电子票号的重发请求;
所述税控服务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税控码、电子票号重新通过所述接口模块送至所述开票模块。
CN201110150840.2A 2011-06-07 2011-06-07 一种税控数据的采集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028198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50840.2A CN102819809B (zh) 2011-06-07 2011-06-07 一种税控数据的采集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50840.2A CN102819809B (zh) 2011-06-07 2011-06-07 一种税控数据的采集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19809A CN102819809A (zh) 2012-12-12
CN102819809B true CN102819809B (zh) 2016-02-17

Family

ID=47303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50840.2A Active CN102819809B (zh) 2011-06-07 2011-06-07 一种税控数据的采集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198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14927A (zh) * 2012-12-30 2014-07-09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对业务数据进行发票开具的方法和装置
CN104282070B (zh) * 2013-07-08 2016-12-28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票真伪验证方法及验证系统
CN104200585B (zh) * 2014-09-22 2017-10-20 浪潮软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自助代开发票远程作废的方法
CN105809051A (zh) * 2014-12-31 2016-07-27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加密卡的企业密钥分发方法以及基于加密卡的报税方法
CN107845029A (zh) * 2017-09-22 2018-03-27 西安艾润物联网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税务数据采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872201A (zh) * 2019-02-28 2019-06-11 浪潮软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多开票端的发票管理方法、系统及发票系统
CN111028022A (zh) * 2019-10-24 2020-04-17 艾体威尔电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pos设备电子发票开票系统及开票方法
CN112907345B (zh) * 2021-03-30 2023-08-01 携程商旅信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基于标识码的票务结算的方法、系统、设备以及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84699A (zh) * 2003-05-06 2006-06-07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销售点电子收据生成
CN1845499A (zh) * 2006-04-30 2006-10-11 山东浪潮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税控收款机一户多机联网管理方法
CN101630431A (zh) * 2008-07-17 2010-01-20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多客户端集中式开票数据处理方法以及发票打印处理方法
WO2010065003A1 (en) * 2008-12-01 2010-06-10 Rahel Saranga Volunteer system for global tax coll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informal economy
CN101937552A (zh) * 2010-09-26 2011-01-05 周绍君 一种红字发票的处理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84699A (zh) * 2003-05-06 2006-06-07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销售点电子收据生成
CN1845499A (zh) * 2006-04-30 2006-10-11 山东浪潮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税控收款机一户多机联网管理方法
CN101630431A (zh) * 2008-07-17 2010-01-20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多客户端集中式开票数据处理方法以及发票打印处理方法
WO2010065003A1 (en) * 2008-12-01 2010-06-10 Rahel Saranga Volunteer system for global tax coll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informal economy
CN101937552A (zh) * 2010-09-26 2011-01-05 周绍君 一种红字发票的处理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19809A (zh) 2012-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19809B (zh) 一种税控数据的采集方法和系统
CN110428292B (zh) 电子票据生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01866498B (zh) 一种基于智能卡的电子票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3729942B (zh) 将传输密钥从终端服务器传输到密钥服务器的方法及系统
CN110458542A (zh) 基于区块链的离线支付系统及方法
AU2021323524A1 (en) Transferring cryptocurrency from a remote limited access wallet
CN103077462A (zh) 一种基于终端的电子小票系统
CN1271449A (zh) 电子支付系统
CN112488777B (zh) 一种票据处理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1260488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61799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CN111491024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银行函证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4363268A (zh) 一种基于支付激励机制的安全去重系统
CN115705601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023050A (zh) 一种交通数据管理系统
CN102831517A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子消费卡系统
CN104539616A (zh) 实现异构系统间可信报文交换与存储的系统
RU2586868C2 (ru) Способ обработки данных о наличных денежных расчетах и/или расчетах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платежных карт при работе контрольно-кассовых машин с функциями фиксации и передачи информации и сервера оператора фискальных данных
CN108389085A (zh) 一种管理发票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376493A (zh) 一种基于加密机的安全处理系统和方法
CN114298698A (zh) 一种交易结算方法及装置
KR102162764B1 (ko) 블록체인 데이터 기반의 자원 거래 시스템
JPWO2013121683A1 (ja) 会員証
CN116776393B (zh) 产业赋能合同签署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766699A (zh) 实现电子提单监控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