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19394B - 终端和终端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终端和终端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819394B CN102819394B CN201210265439.8A CN201210265439A CN102819394B CN 102819394 B CN102819394 B CN 102819394B CN 201210265439 A CN201210265439 A CN 201210265439A CN 102819394 B CN102819394 B CN 10281939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sitioning mark
- terminal
- operating
- user
- ges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区域设置单元,用于在终端界面上设置至少一个集成控制区,其中,所述集成控制区包括定位区域和操作区域;标识设置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界面上设置至少一个定位标识,且每个所述定位标识存在对应的集成控制区;移动单元,用于所述定位区域根据感应到的移动操作手势生成相应的移动命令,以对所述定位标识进行移动;操作单元,所述操作区域根据感应到的控制操作手势生成相应的操作命令,以对所述定位标识在所述终端界面上对应的操作对象进行控制。相应地,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终端操作方法。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使用户在小范围的控制区域内,实现对终端大屏幕的操作控制,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终端和一种终端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全触摸屏手机越来越普及,而随着手持终端向着大屏幕的趋势发展,原来靠手指触摸控制屏幕的方法越来越受到手指长度的限制,导致用户有时需要通过大范围的手势动作等,才能够完成对整个屏幕上的任意位置的操作控制,十分费时费力,从而使得单手便捷控制整个屏幕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终端操作技术,可以使用户在小范围的控制区域内,实现对终端大屏幕的操作控制,提升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终端操作技术,可以使用户在小范围的控制区域内,实现对终端大屏幕的操作控制,提升用户体验。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终端,包括:区域设置单元,用于在终端界面上设置至少一个集成控制区,其中,所述集成控制区包括定位区域和操作区域;标识设置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界面上设置至少一个定位标识,且每个所述定位标识存在对应的集成控制区;移动单元,用于所述定位区域根据感应到的移动操作手势生成相应的移动命令,以对所述定位标识进行移动;操作单元,所述操作区域根据感应到的控制操作手势生成相应的操作命令,以对所述定位标识在所述终端界面上对应的操作对象进行控制。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对操作的功能集成,用户不需要在整个终端界面的不同位置寻找控制按键或控制区域,针对当前界面或终端的所有能够进行的操作都可以在该集成控制区中进行,方便用户的操作过程。具体地,可以对终端不同界面下的操作功能或已存在的功能控件进行获取,那么对于上述操作功能或功能控件中的全部或指定部分(通常为用户常用的,可以由厂商预设或用户自定义设置),可以通过在集成控制区中设置相应的虚拟按键,使得用户在选中这些虚拟按键时,同样能够实现原有的操作功能,或是当用户在集成控制区中划出相应的手势轨迹后,也能够实现原有的功能。由于无论当前界面为待机界面或是某个应用程序的功能界面,都可以在终端界面上显示出集成控制区,并在集成控制区中显示出虚拟按键或接收用户的手势轨迹,从而实现对当前界面的控制,不必由于界面的变化和差异,使得用户不得不在屏幕的不同位置进行功能按键的选择,简化了用户操作。这里的预定位置可以是系统默认或用户设置的默认区域。这里的集成控制区可以为单个或多个,可以根据用户的设置、当前所需操作功能的多少进行设置或自动调节。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设置”并不表示一定要显示出来,只要能够对用户的触控命令进行接收即可。
同时,定位标识可以为厂商预设或用户自定义的任意图标,用于在终端界面上进行定位,从而便于用户将该定位标识所处位置上的对象作为当前的操作对象。通过将集成控制区域分为定位区域和操作区域,则便于用户将定位标识移动至希望进行操作的操作对象所处的位置后,对其进行操作。当然,在物理上,移动单元和操作单元并不一定是分离的,用户可以通过不同的操作方式来实现相应的功能,比如用户将手指在该集成控制区域中滑动时,实现对定位标识的移动;用户在该集成控制区域进行点击时,实现对相应操作对象的点击。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移动单元包括:移动处理子单元,用于将生成的对应于所述移动操作手势的第一触控轨迹作为所述定位标识的移动线路,以实现对所述定位标识的移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用户手指的运动映射为定位标识的移动,即用户在集成控制区域中划出的手势图形将作为定位标识的移动轨迹,便于用户实现较为精细的移动操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移动单元还包括:比例设置子单元,用于预设所述第一触控轨迹与所述定位标识的移动线路之间的长度比例;以及所述移动处理子单元还用于:按照所述长度比例将所述第一触控轨迹生成为所述定位标识的移动线路,以实现对所述定位标识的移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若终端屏幕较大,则受限于集成控制区域的操作面积,将用户的手势轨迹完全相同地映射为定位标识的移动线路时,若移动距离较远,则不便于用户的操作。因此,可以设置长度比例,使得用户通过较短的手指移动,实现定位标识在较大距离上的移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移动单元包括:定位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移动操作手势对应的第一触控点,并确定所述第一触控点在所述定位区域内的第一位置;移动处理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位置,获取所述终端界面中对应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并将所述定位标识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于定位标识的移动,存在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下,用户每次进行移动操作时,定位标识均以当前所处位置为起始点进行移动;第二种情况下,用户每次进行移动操作时,需要在定位区域内划出相应的移动操作手势,而该手势对应的第一触控点即定位区域首先检测到的点,则对应于该第一触控点在定位区域内的相对位置(即第一位置),在终端界面上存在一个对应的第二位置,则在该情况下,终端首先将定位标识移动至第二位置,并以此为起始点,实现对定位标识的移动。同时,对于第二种情况,优选地,可以将定位区域的形状设置为与当前终端界面相同,但这显然并不是必须的,因为对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的确定,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比如相对于原点的坐标、相对于侧边的距离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区域设置单元用于:在所述操作区域中显示出至少一个虚拟按键和/或感应在所述操作区域中划出的控制操作手势;以及所述操作单元用于:在至少一个所述虚拟按键被所述控制操作手势选中、和/或根据所述控制操作手势生成的第二触控轨迹与预设轨迹相匹配的情况下,生成相应的操作命令,以控制对应的操作对象。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设置虚拟按键,每个虚拟按键对应于至少一个操作功能,如确定、取消、返回等,由用户进行点击;可以根据用户划出的控制操作手势,实现与虚拟按键类似的功能;也可以通过同时设置虚拟按键和接收控制操作手势,从而实现对操作对象的控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对象获取单元、功能关联设置单元、按键设置单元,和/或,轨迹关联设置单元、轨迹设置单元,其中:所述对象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终端中的至少一个操作对象,以及针对每个所述操作对象的操作功能;所述功能关联设置单元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操作对象与所述操作功能进行关联;所述按键设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定位标识对应的当前操作对象,获取相关联的操作功能,并将所述相关联的操作功能设置为所述操作区域中的虚拟按键;所述轨迹关联设置单元用于:将所述终端中的至少一个操作对象与所述预设轨迹进行关联;所述轨迹设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定位标识对应的当前操作对象,获取相关联的预设轨迹,以对所述第二触控轨迹进行匹配。
在该技术方案中,针对不同的操作对象,需要实现的功能往往并不相同,对应的操作控制方式也存在差异,因此,可以将每个操作对象以及相对应的程序操作功能进行预先的关联存储,比如可以存储至数据库中,然后当用户选中某个操作对象后,可以查找到对应于该操作对象的程序操作功能,并将这些程序操作功能设置为集中控制区中相应的虚拟按键。
另外,对于每个操作对象,都存在不同的操作功能,而所有操作对象将包含很多的操作功能,若为每个操作功能都设置一个预设轨迹,则预设轨迹必将数目众多且形状复杂,用户将难以记忆,不易操作,且容易造成误操作。因此,可以仅使用几种常用的轨迹与每个操作对象的功能进行关联,则同样的手势轨迹对不同的操作对象可以实现不同的操作功能,便于用户对手势轨迹的记忆和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终端操作方法,包括:步骤202,在终端界面上设置至少一个集成控制区;步骤204,在所述终端界面上设置至少一个定位标识,且每个所述定位标识存在对应的集成控制区;步骤206,所述集成控制区包括定位区域和操作区域:所述定位区域根据感应到的移动操作手势生成相应的移动命令,以对所述定位标识进行移动;以及所述操作区域根据感应到的控制操作手势生成相应的操作命令,以对所述定位标识在所述终端界面上对应的操作对象进行控制。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对操作的功能集成,用户不需要在整个终端界面的不同位置寻找控制按键或控制区域,针对当前界面或终端的所有能够进行的操作都可以在该集成控制区中进行,方便用户的操作过程。具体地,可以对终端不同界面下的操作功能或已存在的功能控件进行获取,那么对于上述操作功能或功能控件中的全部或指定部分(通常为用户常用的,可以由厂商预设或用户自定义设置),可以通过在集成控制区中设置相应的虚拟按键,使得用户在选中这些虚拟按键时,同样能够实现原有的操作功能,或是当用户在集成控制区中划出相应的手势轨迹后,也能够实现原有的功能。由于无论当前界面为待机界面或是某个应用程序的功能界面,都可以在终端界面上显示出集成控制区,并在集成控制区中显示出虚拟按键或接收用户的手势轨迹,从而实现对当前界面的控制,不必由于界面的变化和差异,使得用户不得不在屏幕的不同位置进行功能按键的选择,简化了用户操作。这里的预定位置可以是系统默认或用户设置的默认区域。这里的集成控制区可以为单个或多个,可以根据用户的设置、当前所需操作功能的多少进行设置或自动调节。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设置”并不表示一定要显示出来,只要能够对用户的触控命令进行接收即可。
同时,定位标识可以为厂商预设或用户自定义的任意图标,用于在终端界面上进行定位,从而便于用户将该定位标识所处位置上的对象作为当前的操作对象。通过将集成控制区域分为定位区域和操作区域,则便于用户将定位标识移动至希望进行操作的操作对象所处的位置后,对其进行操作。当然,在物理上,移动单元和操作单元并不一定是分离的,用户可以通过不同的操作方式来实现相应的功能,比如用户将手指在该集成控制区域中滑动时,实现对定位标识的移动;用户在该集成控制区域进行点击时,实现对相应操作对象的点击。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对所述定位标识进行移动的过程包括:生成对应于所述移动操作手势的第一触控轨迹;将所述第一触控轨迹作为所述定位标识的移动线路,以实现对所述定位标识的移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用户手指的运动映射为定位标识的移动,即用户在集成控制区域中划出的手势图形将作为定位标识的移动轨迹,便于用户实现较为精细的移动操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预设所述第一触控轨迹与所述定位标识的移动线路之间的长度比例;按照所述长度比例将所述第一触控轨迹生成为所述定位标识的移动线路,以实现对所述定位标识的移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若终端屏幕较大,则受限于集成控制区域的操作面积,将用户的手势轨迹完全相同地映射为定位标识的移动线路时,若移动距离较远,则不便于用户的操作。因此,可以设置长度比例,使得用户通过较短的手指移动,实现定位标识在较大距离上的移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获取所述移动操作手势对应的第一触控点,并确定所述第一触控点在所述定位区域内的第一位置;根据所述第一位置,获取所述终端界面中对应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并将所述定位标识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于定位标识的移动,存在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下,用户每次进行移动操作时,定位标识均以当前所处位置为起始点进行移动;第二种情况下,用户每次进行移动操作时,需要在定位区域内划出相应的移动操作手势,而该手势对应的第一触控点即定位区域首先检测到的点,则对应于该第一触控点在定位区域内的相对位置(即第一位置),在终端界面上存在一个对应的第二位置,则在该情况下,终端首先将定位标识移动至第二位置,并以此为起始点,实现对定位标识的移动。同时,对于第二种情况,优选地,可以将定位区域的形状设置为与当前终端界面相同,但这显然并不是必须的,因为对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的确定,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比如相对于原点的坐标、相对于侧边的距离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操作区域中设置有至少一个虚拟按键,根据所述控制操作手势选中的虚拟按键,生成相应的操作命令,以控制对应的操作对象;和/或根据所述控制操作手势生成相应的第二触控轨迹,若所述第二触控轨迹与预设轨迹相匹配,则生成相应的操作命令,以控制对应的操作对象。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设置虚拟按键,每个虚拟按键对应于至少一个操作功能,如确定、取消、返回等,由用户进行点击;可以根据用户划出的控制操作手势,实现与虚拟按键类似的功能;也可以通过同时设置虚拟按键和接收控制操作手势,从而实现对操作对象的控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步骤206之前,还包括:获取所述终端中的至少一个操作对象,以及针对每个所述操作对象的操作功能;将所述至少一个操作对象与所述操作功能进行关联;根据所述定位标识对应的当前操作对象,获取相关联的操作功能,并将所述相关联的操作功能设置为所述操作区域中的虚拟按键;和/或将所述终端中的至少一个操作对象与所述预设轨迹进行关联;根据所述定位标识对应的当前操作对象,获取相关联的预设轨迹,以对所述第二触控轨迹进行匹配。
在该技术方案中,针对不同的操作对象,需要实现的功能往往并不相同,对应的操作控制方式也存在差异,因此,可以将每个操作对象以及相对应的程序操作功能进行预先的关联存储,比如可以存储至数据库中,然后当用户选中某个操作对象后,可以查找到对应于该操作对象的程序操作功能,并将这些程序操作功能设置为集中控制区中相应的虚拟按键。
另外,对于每个操作对象,都存在不同的操作功能,而所有操作对象将包含很多的操作功能,若为每个操作功能都设置一个预设轨迹,则预设轨迹必将数目众多且形状复杂,用户将难以记忆,不易操作,且容易造成误操作。因此,可以仅使用几种常用的轨迹与每个操作对象的功能进行关联,则同样的手势轨迹对不同的操作对象可以实现不同的操作功能,便于用户对手势轨迹的记忆和使用。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以使用户在小范围的控制区域内,实现对终端大屏幕的操作控制,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的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3A至图3F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操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的框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100,包括:区域设置单元102,用于在终端界面上设置至少一个集成控制区,其中,该集成控制区包括定位区域和操作区域;标识设置单元104,用于在终端界面上设置至少一个定位标识,且每个定位标识存在对应的集成控制区;移动单元106,用于定位区域根据感应到的移动操作手势生成相应的移动命令,以对定位标识进行移动;操作单元108,操作区域根据感应到的控制操作手势生成相应的操作命令,以对定位标识在所述终端界面上对应的操作对象进行控制。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对操作的功能集成,用户不需要在整个终端界面的不同位置寻找控制按键或控制区域,针对当前界面或终端100的所有能够进行的操作都可以在该集成控制区中进行,方便用户的操作过程。具体地,可以对终端100不同界面下的操作功能或已存在的功能控件进行获取,那么对于上述操作功能或功能控件中的全部或指定部分(通常为用户常用的,可以由厂商预设或用户自定义设置),可以通过在集成控制区中设置相应的虚拟按键,使得用户在选中这些虚拟按键时,同样能够实现原有的操作功能,或是当用户在集成控制区中划出相应的手势轨迹后,也能够实现原有的功能。由于无论当前界面为待机界面或是某个应用程序的功能界面,都可以在终端界面上显示出集成控制区,并在集成控制区中显示出虚拟按键或接收用户的手势轨迹,从而实现对当前界面的控制,不必由于界面的变化和差异,使得用户不得不在屏幕的不同位置进行功能按键的选择,简化了用户操作。这里的预定位置可以是系统默认或用户设置的默认区域。这里的集成控制区可以为单个或多个,可以根据用户的设置、当前所需操作功能的多少进行设置或自动调节。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设置”并不表示一定要显示出来,只要能够对用户的触控命令进行接收即可。
同时,定位标识可以为厂商预设或用户自定义的任意图标,用于在终端界面上进行定位,从而便于用户将该定位标识所处位置上的对象作为当前的操作对象。通过将集成控制区域分为定位区域和操作区域,则便于用户将定位标识移动至希望进行操作的操作对象所处的位置后,对其进行操作。当然,在物理上,移动单元和操作单元并不一定是分离的,用户可以通过不同的操作方式来实现相应的功能,比如用户将手指在该集成控制区域中滑动时,实现对定位标识的移动;用户在该集成控制区域进行点击时,实现对相应操作对象的点击。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移动单元106包括:移动处理子单元1062,用于将生成的对应于移动操作手势的第一触控轨迹作为定位标识的移动线路,以实现对定位标识的移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用户手指的运动映射为定位标识的移动,即用户在集成控制区域中划出的手势图形将作为定位标识的移动轨迹,便于用户实现较为精细的移动操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移动单元106还包括:比例设置子单元1064,用于预设第一触控轨迹与定位标识的移动线路之间的长度比例;以及移动处理子单元1062还用于:按照长度比例将第一触控轨迹生成为定位标识的移动线路,以实现对定位标识的移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若终端100的屏幕较大,则受限于集成控制区域的操作面积,将用户的手势轨迹完全相同地映射为定位标识的移动线路时,若移动距离较远,则不便于用户的操作。因此,可以设置长度比例,使得用户通过较短的手指移动,实现定位标识在较大距离上的移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移动单元106包括:定位子单元1066,用于获取移动操作手势对应的第一触控点,并确定第一触控点在所述定位区域内的第一位置;移动处理子单元1062,用于根据第一位置,获取终端界面中对应于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并将定位标识移动至第二位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于定位标识的移动,存在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下,用户每次进行移动操作时,定位标识均以当前所处位置为起始点进行移动;第二种情况下,用户每次进行移动操作时,需要在定位区域内划出相应的移动操作手势,而该手势对应的第一触控点即定位区域首先检测到的点,则对应于该第一触控点在定位区域内的相对位置(即第一位置),在终端界面上存在一个对应的第二位置,则在该情况下,终端首先将定位标识移动至第二位置,并以此为起始点,实现对定位标识的移动。同时,对于第二种情况,优选地,可以将定位区域的形状设置为与当前终端界面相同,但这显然并不是必须的,因为对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的确定,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比如相对于原点的坐标、相对于侧边的距离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区域设置单元102用于:在操作区域中显示出至少一个虚拟按键和/或感应在操作区域中划出的控制操作手势;以及操作单元108用于:在至少一个虚拟按键被控制操作手势选中、和/或根据控制操作手势生成的第二触控轨迹与预设轨迹相匹配的情况下,生成相应的操作命令,以控制对应的操作对象。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设置虚拟按键,每个虚拟按键对应于至少一个操作功能,如确定、取消、返回等,由用户进行点击;可以根据用户划出的控制操作手势,实现与虚拟按键类似的功能;也可以通过同时设置虚拟按键和接收控制操作手势,从而实现对操作对象的控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对象获取单元110、功能关联设置单元112、按键设置单元114,和/或,轨迹关联设置单元116、轨迹设置单元118,其中:对象获取单元110用于:获取终端100中的至少一个操作对象,以及针对每个操作对象的操作功能;功能关联设置单元112用于:将至少一个操作对象与操作功能进行关联;按键设置单元114用于:根据定位标识对应的当前操作对象,获取相关联的操作功能,并将相关联的操作功能设置为操作区域中的虚拟按键;轨迹关联设置单元116用于:将终端100中的至少一个操作对象与预设轨迹进行关联;轨迹设置单元118用于:根据定位标识对应的当前操作对象,获取相关联的预设轨迹,以对第二触控轨迹进行匹配。
在该技术方案中,针对不同的操作对象,需要实现的功能往往并不相同,对应的操作控制方式也存在差异,因此,可以将每个操作对象以及相对应的程序操作功能进行预先的关联存储,比如可以存储至数据库中,然后当用户选中某个操作对象后,可以查找到对应于该操作对象的程序操作功能,并将这些程序操作功能设置为集中控制区中相应的虚拟按键。
另外,对于每个操作对象,都存在不同的操作功能,而所有操作对象将包含很多的操作功能,若为每个操作功能都设置一个预设轨迹,则预设轨迹必将数目众多且形状复杂,用户将难以记忆,不易操作,且容易造成误操作。因此,可以仅使用几种常用的轨迹与每个操作对象的功能进行关联,则同样的手势轨迹对不同的操作对象可以实现不同的操作功能,便于用户对手势轨迹的记忆和使用。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操作方法,包括:步骤202,在终端界面上设置至少一个集成控制区;步骤204,在终端界面上设置至少一个定位标识,且每个定位标识存在对应的集成控制区;步骤206,集成控制区包括定位区域和操作区域:定位区域根据感应到的移动操作手势生成相应的移动命令,以对定位标识进行移动;以及操作区域根据感应到的控制操作手势生成相应的操作命令,以对定位标识在终端界面上对应的操作对象进行控制。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对操作的功能集成,用户不需要在整个终端界面的不同位置寻找控制按键或控制区域,针对当前界面或终端的所有能够进行的操作都可以在该集成控制区中进行,方便用户的操作过程。具体地,可以对终端不同界面下的操作功能或已存在的功能控件进行获取,那么对于上述操作功能或功能控件中的全部或指定部分(通常为用户常用的,可以由厂商预设或用户自定义设置),可以通过在集成控制区中设置相应的虚拟按键,使得用户在选中这些虚拟按键时,同样能够实现原有的操作功能,或是当用户在集成控制区中划出相应的手势轨迹后,也能够实现原有的功能。由于无论当前界面为待机界面或是某个应用程序的功能界面,都可以在终端界面上显示出集成控制区,并在集成控制区中显示出虚拟按键或接收用户的手势轨迹,从而实现对当前界面的控制,不必由于界面的变化和差异,使得用户不得不在屏幕的不同位置进行功能按键的选择,简化了用户操作。这里的预定位置可以是系统默认或用户设置的默认区域。这里的集成控制区可以为单个或多个,可以根据用户的设置、当前所需操作功能的多少进行设置或自动调节。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设置”并不表示一定要显示出来,只要能够对用户的触控命令进行接收即可。
同时,定位标识可以为厂商预设或用户自定义的任意图标,用于在终端界面上进行定位,从而便于用户将该定位标识所处位置上的对象作为当前的操作对象。通过将集成控制区域分为定位区域和操作区域,则便于用户将定位标识移动至希望进行操作的操作对象所处的位置后,对其进行操作。当然,在物理上,移动单元和操作单元并不一定是分离的,用户可以通过不同的操作方式来实现相应的功能,比如用户将手指在该集成控制区域中滑动时,实现对定位标识的移动;用户在该集成控制区域进行点击时,实现对相应操作对象的点击。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对定位标识进行移动的过程包括:生成对应于移动操作手势的第一触控轨迹;将第一触控轨迹作为定位标识的移动线路,以实现对定位标识的移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用户手指的运动映射为定位标识的移动,即用户在集成控制区域中划出的手势图形将作为定位标识的移动轨迹,便于用户实现较为精细的移动操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预设第一触控轨迹与定位标识的移动线路之间的长度比例;按照长度比例将第一触控轨迹生成为定位标识的移动线路,以实现对定位标识的移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若终端屏幕较大,则受限于集成控制区域的操作面积,将用户的手势轨迹完全相同地映射为定位标识的移动线路时,若移动距离较远,则不便于用户的操作。因此,可以设置长度比例,使得用户通过较短的手指移动,实现定位标识在较大距离上的移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获取移动操作手势对应的第一触控点,并确定第一触控点在定位区域内的第一位置;根据第一位置,获取终端界面中对应于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并将定位标识移动至第二位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于定位标识的移动,存在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下,用户每次进行移动操作时,定位标识均以当前所处位置为起始点进行移动;第二种情况下,用户每次进行移动操作时,需要在定位区域内划出相应的移动操作手势,而该手势对应的第一触控点即定位区域首先检测到的点,则对应于该第一触控点在定位区域内的相对位置(即第一位置),在终端界面上存在一个对应的第二位置,则在该情况下,终端首先将定位标识移动至第二位置,并以此为起始点,实现对定位标识的移动。同时,对于第二种情况,优选地,可以将定位区域的形状设置为与当前终端界面相同,但这显然并不是必须的,因为对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的确定,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比如相对于原点的坐标、相对于侧边的距离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操作区域中设置有至少一个虚拟按键,根据控制操作手势选中的虚拟按键,生成相应的操作命令,以控制对应的操作对象;和/或根据控制操作手势生成相应的第二触控轨迹,若第二触控轨迹与预设轨迹相匹配,则生成相应的操作命令,以控制对应的操作对象。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设置虚拟按键,每个虚拟按键对应于至少一个操作功能,如确定、取消、返回等,由用户进行点击;可以根据用户划出的控制操作手势,实现与虚拟按键类似的功能;也可以通过同时设置虚拟按键和接收控制操作手势,从而实现对操作对象的控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步骤206之前,还包括:获取终端中的至少一个操作对象,以及针对每个操作对象的操作功能;将至少一个操作对象与操作功能进行关联;根据定位标识对应的当前操作对象,获取相关联的操作功能,并将相关联的操作功能设置为操作区域中的虚拟按键;和/或将终端中的至少一个操作对象与预设轨迹进行关联;根据所述定位标识对应的当前操作对象,获取相关联的预设轨迹,以对第二触控轨迹进行匹配。
在该技术方案中,针对不同的操作对象,需要实现的功能往往并不相同,对应的操作控制方式也存在差异,因此,可以将每个操作对象以及相对应的程序操作功能进行预先的关联存储,比如可以存储至数据库中,然后当用户选中某个操作对象后,可以查找到对应于该操作对象的程序操作功能,并将这些程序操作功能设置为集中控制区中相应的虚拟按键。
另外,对于每个操作对象,都存在不同的操作功能,而所有操作对象将包含很多的操作功能,若为每个操作功能都设置一个预设轨迹,则预设轨迹必将数目众多且形状复杂,用户将难以记忆,不易操作,且容易造成误操作。因此,可以仅使用几种常用的轨迹与每个操作对象的功能进行关联,则同样的手势轨迹对不同的操作对象可以实现不同的操作功能,便于用户对手势轨迹的记忆和使用。
图3A至图3F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操作示意图。
如图3A所示,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集成控制区302包括:定位区域304和操作区域306,其中:
定位区域304用于对如图3B所示的显示在终端界面上的定位标识308进行移动;而操作区域306用于通过定位标识308对终端界面上的操作对象301进行控制,具体地,这里的操作区域306中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虚拟按键306a和/或至少一个触控区域306b,用户可以通过对虚拟按键306a进行点击或在触控区域306b中划出相应的手势轨迹,从而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实现对操作对象301的控制。
如图3B所示,对于应用程序“信息”的界面的具体操作的实施例。该图中,用户可以在集中控制区302中的定位区域304划出移动轨迹,以控制定位标识308的移动。而针对移动后的操作对象301,用户可以通过虚拟按键306a或触控区域306b进行控制。比如这里通过点击“确定”,即可查看所有关于“郦工”的信息;而通过在触控区域306b中向上或向下滑动时,可以对当前界面进行上下滚动,向左或向右滑动时,可以返回上一级或进入下一级等。
下面结合图3C至图3F,对移动定位标识308的过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图中的左侧为终端界面的示意图,右侧为对集成控制区302的放大图。
如图3C所示,用户通过在定位区域304中划出触控轨迹312,则定位标识308相应地在终端界面上沿移动轨迹310进行移动至新的位置,对应于新的操作对象301。
可以看到,此时的触控轨迹312与移动轨迹310在移动方向、移动距离等方面几乎完全相同,这适用于终端屏幕较小的情况,便于用户进行较为精细的控制;但对于终端屏幕尺寸较大的情况,如果用户希望进行较远距离的移动,则需要连续多次划出触控轨迹312,过程较为繁琐。
因此,可以采用如图3D所示的形式,具体地,在触控轨迹312与移动轨迹310之间设置缩放比例,该缩放比例可以由用户自行设定,则用户只需在定位区域304中进行较短距离的滑动,即可实现定位标识308在较大距离上的移动,便于用户操作和控制。
另外,如图3E和3F所示,是在上述操作过程中的两种可能的具体情形。
第一种情形如图3E所示,无论用户在定位区域304中的任何位置划出触控轨迹312时,定位标识308都将以之前所处的位置为起始位置,按照对应于触控轨迹312的移动轨迹310进行移动。
第二种情形如图3F所示,当用户在定位区域304中划出触控轨迹312时,终端将对该触控轨迹312的第一触控点313进行获取,并确定其在定位区域304中的相对位置,即第一位置314;而同时,在终端界面上存在着对应于第一位置314的第二位置316。这里的“对应”,比如分别以终端屏幕和定位区域304的左上角为原点建立坐标系,当然,两者之间存在一缩放倍数,该缩放倍数具体可以为两者某一对应侧边的比值,则第一位置314在定位区域304中的坐标与第二位置316在终端界面中的坐标相同或近似相同。
因此,在第二种情形中,定位标识308将首先从初始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316,然后以第二位置316为新的初始位置,按照移动轨迹310进行移动。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考虑到相关技术中,无法实现对于大屏幕终端的便捷控制,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和一种终端操作方法,可以使用户在小范围的控制区域内,实现对终端大屏幕的操作控制,提升用户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区域设置单元,用于在终端界面上设置至少一个集成控制区,其中,所述集成控制区包括定位区域和操作区域;
标识设置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界面上设置至少一个定位标识,且每个所述定位标识存在对应的集成控制区,在所述操作区域中显示出至少一个虚拟按键和/或感应在所述操作区域中划出的控制操作手势;
移动单元,用于所述定位区域根据感应到的移动操作手势生成相应的移动命令,以对所述定位标识进行移动;
所述移动单元包括:移动处理子单元,用于将生成的对应于所述移动操作手势的第一触控轨迹作为所述定位标识的移动线路,以实现对所述定位标识的移动;
操作单元,所述操作区域根据感应到的控制操作手势生成相应的操作命令,以对所述定位标识在所述终端界面上对应的操作对象进行控制,在至少一个所述虚拟按键被所述控制操作手势选中、和/或根据所述控制操作手势生成的第二触控轨迹与预设轨迹相匹配的情况下,生成相应的操作命令,以控制对应的操作对象;
对象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终端中的至少一个操作对象,以及针对每个所述操作对象的操作功能;
功能关联单元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操作对象与所述操作功能进行关联;
按键设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定位标识对应的当前操作对象,获取相关联的操作功能,并将所述相关联的操作功能设置为所述操作区域中的虚拟按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单元还包括:
比例设置子单元,用于预设所述第一触控轨迹与所述定位标识的移动线路之间的长度比例;以及
所述移动处理子单元还用于:按照所述长度比例将所述第一触控轨迹生成为所述定位标识的移动线路,以实现对所述定位标识的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单元包括:
定位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移动操作手势对应的第一触控点,并确定所述第一触控点在所述定位区域内的第一位置;
移动处理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位置,获取所述终端界面中对应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并将所述定位标识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轨迹关联单元以及轨迹设置单元,其中:所述轨迹关联单元用于:将所述终端中的至少一个操作对象与所述预设轨迹进行关联;
所述轨迹设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定位标识对应的当前操作对象,获取相关联的预设轨迹,以对所述第二触控轨迹进行匹配。
5.一种终端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202,在终端界面上设置至少一个集成控制区,所述集成控制区包括定位区域和操作区域;
步骤204,在所述终端界面上设置至少一个定位标识,且每个所述定位标识存在对应的集成控制区;
步骤206,所述定位区域根据感应到的移动操作手势生成相应的移动命令,以对所述定位标识进行移动;
所述定位标识进行移动的过程包括:生成对应于所述移动操作手势的第一触控轨迹;将所述第一触控轨迹作为所述定位标识的移动线路,以实现对所述定位标识的移动;
所述操作区域根据感应到的控制操作手势生成相应的操作命令,以对所述定位标识在所述终端界面上对应的操作对象进行控制;
所述操作区域中设置有至少一个虚拟按键,根据所述控制操作手势选中的虚拟按键,生成相应的操作命令,以控制对应的操作对象;和/或
根据所述控制操作手势生成相应的第二触控轨迹,若所述第二触控轨迹与预设轨迹相匹配,则生成相应的操作命令,以控制对应的操作对象;
获取所述终端中的至少一个操作对象,以及针对每个所述操作对象的操作功能,将所述至少一个操作对象与所述操作功能进行关联;根据所述定位标识对应的当前操作对象,获取相关联的操作功能,并将所述相关联的操作功能设置为所述操作区域中的虚拟按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预设所述第一触控轨迹与所述定位标识的移动线路之间的长度比例;
按照所述长度比例将所述第一触控轨迹生成为所述定位标识的移动线路,以实现对所述定位标识的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述移动操作手势对应的第一触控点,并确定所述第一触控点在所述定位区域内的第一位置;
根据所述第一位置,获取所述终端界面中对应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并将所述定位标识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06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终端中的至少一个操作对象与所述预设轨迹进行关联;根据所述定位标识对应的当前操作对象,获取相关联的预设轨迹,以对所述第二触控轨迹进行匹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265439.8A CN102819394B (zh) | 2012-07-27 | 2012-07-27 | 终端和终端操作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265439.8A CN102819394B (zh) | 2012-07-27 | 2012-07-27 | 终端和终端操作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19394A CN102819394A (zh) | 2012-12-12 |
CN102819394B true CN102819394B (zh) | 2016-06-08 |
Family
ID=47303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265439.8A Active CN102819394B (zh) | 2012-07-27 | 2012-07-27 | 终端和终端操作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81939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18130B (zh) * | 2013-03-19 | 2016-09-07 |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对待选对象执行选择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
CN103257824B (zh) * | 2013-04-02 | 2016-02-10 |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选定屏幕上显示的操作对象的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
CN103235665A (zh) * | 2013-05-02 | 2013-08-07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的输入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
CN103246398B (zh) * | 2013-05-03 | 2017-02-08 | 彭苑健 | 一种触控操作的实现方法 |
JP6155869B2 (ja) | 2013-06-11 | 2017-07-05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CN104731469A (zh) * | 2013-12-24 | 2015-06-24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设备及其单手操作方法 |
CN108255300B (zh) * | 2014-03-12 | 2023-03-21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
CN103927101B (zh) * | 2014-03-27 | 2016-10-19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操作控件的方法和装置 |
CN104007928B (zh) * | 2014-05-26 | 2017-08-29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05373298A (zh) * | 2014-08-15 | 2016-03-0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触摸终端操作方法及触摸终端 |
WO2016060501A1 (en) | 2014-10-15 | 2016-04-2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user interface |
KR102160105B1 (ko) * | 2014-10-15 | 2020-09-2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를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CN104407805A (zh) * | 2014-12-08 | 2015-03-11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触屏设备及其选中文件图标的方法 |
CN105824484A (zh) * | 2015-01-05 | 2016-08-03 | 阿尔卡特朗讯 | 一种在触摸屏设备上提供虚拟控制元素的方法与装置 |
CN104898953B (zh) | 2015-06-16 | 2016-10-26 |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 基于触控屏的操控方法和装置 |
CN105045522A (zh) * | 2015-09-01 | 2015-11-11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手持终端的触摸控制方法及装置 |
KR20170038566A (ko) * | 2015-09-30 | 2017-04-0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
CN105187669A (zh) * | 2015-10-13 | 2015-12-23 | 郭锦彪 | 一种手指轨迹操作系统 |
CN107168630B (zh) * | 2016-03-07 | 2020-05-05 | 广州市动景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设备、页面控制装置及页面控制方法 |
CN107305466A (zh) * | 2016-04-19 | 2017-10-31 | 西安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的操作方法和装置 |
CN105912149A (zh) * | 2016-06-29 | 2016-08-31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鼠标指针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终端 |
CN106339165B (zh) * | 2016-08-18 | 2019-06-11 | 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对象位置的调整方法和装置 |
CN106775199A (zh) * | 2016-11-11 | 2017-05-31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屏幕界面的触控操作方法及终端 |
CN107613094A (zh) * | 2017-08-17 | 2018-01-1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单手操作移动终端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
CN108628511A (zh) * | 2018-05-15 | 2018-10-09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程序启动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10347313A (zh) * | 2019-07-17 | 2019-10-18 | 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导航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4063838A (zh) * | 2020-08-07 | 2022-02-18 | 青岛海信商用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设备触控操作的处理方法和显示设备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15220A (zh) * | 2009-04-13 | 2009-08-26 |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对触摸屏幕中窗口移动、缩放和控制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
CN102479039A (zh) * | 2010-11-30 | 2012-05-30 |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设备的控制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321802B2 (en) * | 2008-11-13 | 2012-11-2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ext dependent pop-up menus |
KR101361214B1 (ko) * | 2010-08-17 | 2014-02-10 | 주식회사 팬택 | 터치스크린의 제어영역을 설정하는 인터페이스 장치 및 방법 |
-
2012
- 2012-07-27 CN CN201210265439.8A patent/CN10281939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15220A (zh) * | 2009-04-13 | 2009-08-26 |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对触摸屏幕中窗口移动、缩放和控制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
CN102479039A (zh) * | 2010-11-30 | 2012-05-30 |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设备的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19394A (zh) | 2012-12-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819394B (zh) | 终端和终端操作方法 | |
CN102855066B (zh) | 终端和终端操控方法 | |
CN102855056B (zh) | 终端和终端控制方法 | |
CN107422934B (zh) | 一种图标的设置方法及电子设备 | |
US7603633B2 (en) | Position-based multi-stroke marking menus | |
CN102902481B (zh) | 终端和终端操作方法 | |
KR101830777B1 (ko) | 아이템 표시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 |
CN102750099A (zh) | 终端和终端操控方法 | |
CN103019592A (zh) | 一种选择界面标识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
CN103809888A (zh) | 移动终端及其操控方法 | |
WO2002054219A9 (en) | Portable computer aided design apparatus and method | |
CN107305466A (zh) | 一种移动终端的操作方法和装置 | |
CN103412712A (zh) | 一种功能菜单的选择方法和装置 | |
CN103759737A (zh) | 一种手势控制方法及导航设备 | |
CN102819350B (zh) | 终端和终端操控方法 | |
CN106250355A (zh) | 通过触摸操作来编辑电子数据的信息处理装置 | |
CN111338554A (zh) | 一种基于大屏幕触控的悬浮球操作系统及方法 | |
CN104331249A (zh) | 用终端设备模拟遥控器的操作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2799364A (zh) | 终端和终端控制方法 | |
CN104484095A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05446518A (zh) | 手持终端和功能键设定方法 | |
US9501166B2 (en) | Display method and program of a terminal device | |
CN103970399B (zh) |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和第一电子设备 | |
CN105955570A (zh) | 一种控制光标移动的系统及方法 | |
CN203133793U (zh) | 一种带辅助触摸传感器的触摸屏手持终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