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18419A - 制冷机 - Google Patents

制冷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18419A
CN102818419A CN2012101897706A CN201210189770A CN102818419A CN 102818419 A CN102818419 A CN 102818419A CN 2012101897706 A CN2012101897706 A CN 2012101897706A CN 201210189770 A CN201210189770 A CN 201210189770A CN 102818419 A CN102818419 A CN 1028184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er board
midfeather
combination member
middle header
storero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8977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锡镐
林在勋
白势铉
文洪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8184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184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6Wal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6Walls
    • F25D23/069Cooling space dividing parti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2Doors;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1/00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 F25D21/04Preventing the formation of frost or condensat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8Part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plastics materials
    • F25D23/082Strips
    • F25D23/087Sealing stri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frigerator Hous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冷机。制冷机具有中前板结构,所述中前板结构相对于中间壁提供优良的结合强度,同时确保简单的形状与高强度。制冷机包括结合构件,结合构件固定到中间壁的前表面,从而中前板被固定到中间壁。中前板包括:内部空间,用于容纳结合构件;插入孔部分,允许结合构件穿过插入孔部分插入到所述内部空间中。通过将中前板朝着中间壁移动以使固定到中间壁的结合构件被插入到所述内部空间中,然后将中前板朝着一侧推动,中前板被固定到中间壁。

Description

制冷机
技术领域
实施例涉及一种安装在制冷机的中间壁上的中前板。
背景技术
制冷机是一种被构造为通过使用冷却循环设备来保持食物新鲜的设备。制冷机在制冷机的主体内具有用于储藏食物的储藏室。通过中间壁可将储藏室分成上储藏室和下储藏室。
中间壁包括内壳,绝热材料形成于所述内壳中,以在上储藏室与下储藏室之间隔绝热的传递。中前板安装在中间壁的前表面。热管放置在中前板与中间壁之间,以防止由于储藏室的冷空气导致霜形成中前板上。
通常,通过将形成在中前板上的锁定突起插入到内壳和设置在内壳中的加强板中,然后将锁定突起朝着一侧推动来安装中前板。
发明内容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改进了结构的中前板,该中前板具有简单的形状、优良的加工性能和高强度。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中前板和中间壁的结合结构,该结合结构确保中前板与中间壁之间的足够的结合力并防止填充在内壳中的泡沫液体泄漏,而不需要将加强板设置在内壳中。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制冷机,制冷机包括主体、中间壁、门、中前板和结合构件。主体包括内壳和外壳,内壳形成储藏室,外壳使绝热材料能够形成在内壳与外壳之间的空间中。中间壁被构造为将储藏室分为上储藏室和下储藏室。门安装在主体上,以打开/关闭能够敞开的储藏室的前表面。中前板安装在中间壁的前表面上。结合构件被构造为在被固定到中间壁的前表面的同时将中前板固定到中间壁。中前板包括内部空间和插入孔部分,内部空间用于容纳结合构件,插入孔部分使结合构件能够穿过插入孔部分插入到所述内部空间中。通过朝着中间壁移动中前板以使固定到中间壁的结合构件插入到中前板的内部空间中,然后通过将中前板朝着一侧推动,来将中前板固定到中间壁。
衬垫设置在门的后表面,以防止冷空气泄漏,当关闭储藏室时,衬垫自动地与中前板的前表面紧密接触。
通过弯曲单个金属板来形成中前板。
以具有敞开的一侧的扁平管的形式设置中前板。
中前板还包括:运动孔部分,从插入孔部分沿着中前板纵向地延伸;锁定部分,围绕运动孔部分形成并插入在中间壁与结合构件之间。
制冷机还包括热管,热管被构造为防止霜形成在中前板上,其中,热管容纳在中前板的内部空间中。
在热管被结合构件挤压的同时,热管与中前板的后表面紧密接触并固定到中前板的后表面。
制冷机还包括插入到所述内部空间中的缓冲构件,以布置热管并加强中前板。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制冷机,制冷机包括主体、上储藏室、下储藏室、中前板和结合构件。中间壁被构造为将主体的内部分为上储藏室和下储藏室。中前板安装在中间壁的前表面上。结合构件被固定到中间壁的前表面,以形成结合间隙,所述结合间隙使中前板能够穿过该结合间隙插入到中间壁与结合构件之间。
结合构件包括:支撑部分,与中间壁紧密接触;挤压部分,与中间壁隔开,以在中间壁与结合构件之间形成结合间隙。
支撑部分和挤压部分中的每个均具有圆形的截面。
结合构件包括弹性夹,从而结合构件被压配地固定到中间壁。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制冷机,制冷机包括主体、中间壁、中前板和结合构件。中间壁被构造为将主体的内部分为上储藏室和下储藏室。中前板安装在中间壁的前表面上并具有内部空间。结合构件容纳在所述内部空间中并被构造为在朝着中间壁挤压中前板的同时固定中前板。
中前板包括:插入孔部分,允许结合构件穿过插入孔部分插入到所述内部空间中;运动孔部分,从插入孔部分延伸,从而在将结合构件插入到所述内部空间中之后,中前板沿着中前板纵向运动;锁定部分,围绕运动孔部分形成以被结合构件挤压。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制冷机,制冷机包括主体、中间壁、门、中前板、热管和结合构件。主体具有内壳和外壳,内壳形成储藏室,外壳使绝热材料能够形成在内壳与外壳之间的空间中。中间壁被构造为将储藏室分为上储藏室和下储藏室。门安装在主体上,以打开和关闭能够敞开的储藏室的前表面。中前板安装在中间壁的前表面上。热管被构造为防止霜形成在中前板上。结合构件固定在中间壁的前表面上,以使中前板固定到中间壁。
热管和结合构件容纳在内部空间中,在热管与中前板的后表面接触的同时,热管容纳在所述内部空间中。
根据本公开,以简单的形状设置中前板,因此在制造中前板时改善了可加工性。
中前板具有提供优良强度的形状,从而防止中前板在安装或使用时变形。
省略传统的加强板,在中前板与中间壁之间的结合结构简单,从而有助于安装中前板。
虽然通过发泡工艺将绝热材料形成在中间壁的内壳中,但是防止了泡沫液体泄漏。因此,防止中前板由于被吹气的绝热材料的膨胀而变形。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方面,制冷机包括主体;中间壁,被构造为将主体的内部分为上储藏室和下储藏室,并具有内壳;中前板,安装在中间壁的前表面上,并具有插入孔部分、运动孔部分和锁定部分,其中,运动孔部分从插入孔部分沿着中前板纵向地延伸;结合构件,被构造为朝着中间壁固定中前板,其中,结合构件具有连接孔,螺钉穿过该连接孔结合到内壳,支撑部分在与中间壁紧密接触的同时被中间壁支撑,挤压部分相对于支撑部分具有阶梯差。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制冷机,包括:主体,包括内壳和外壳,内壳形成储藏室,外壳使绝热材料能够形成在内壳与外壳之间的空间中;中间壁,被构造为将储藏室分为上储藏室和下储藏室;门,安装在主体上,以打开/关闭能够敞开的储藏室的前表面;中前板,安装在中间壁的前表面上;结合构件,被构造为在被固定到中间壁的前表面的同时将中前板固定到中间壁,其中,中前板包括内部空间、插入孔部分和运动孔部分,所述内部空间用于容纳结合构件,插入孔部分允许结合构件穿过插入孔部分插入到所述内部空间中,所述运动孔部分沿着中前板从插入孔部分纵向地延伸,运动孔部分的沿着与中前板的纵向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宽度小于插入孔部分的沿着与中前板的纵向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宽度。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描述,实施例的这些和/或其他方面将会变得清楚和更加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制冷机的主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制冷机的中间壁和中前板的结合结构的视图;
图3是在图2中示出的中前板的后部透视图;
图4是示出图2的中间壁和结合构件的结合结构的视图;
图5是图2的结合结构的组装剖视图;
图6和图7是示出固定图2的中前板的过程的视图;
图8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制冷机的中前板的后部透视图;
图9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制冷机的结合构件的视图;
图10是示出根据传统实施例的中间壁和中前板的结合结构的视图;
图11是图10的结合结构的组装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对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示例,其中,相同的标号始终指示相同的元件。
图10是示出传统制冷机的中间壁和中前板的结合结构的视图。图11是图10的结合结构的组装剖视图。
参照图10和图11,中间壁4包括内壳1和通过膨胀而形成在内壳1的内部的绝热材料5。中前板6结合到中间壁4的前表面。
中前板6的上侧和下侧中的每一侧朝内侧弯曲180度,然后朝中间壁4弯曲90度,从而形成延伸部分7。延伸部分7设置有结合到中间壁4的锁定突起8。
中间壁4具有与锁定突起8对应的第二固定孔3。随着锁定突起8结合到第二固定孔3,中前板6固定到中间壁4。
为了加强中间壁4的前表面,加强板9结合到内壳1的内部。以与形成中间壁4的前表面的内壳的一部分紧密接触的板的形式设置加强板9。在加强板9的上侧和下侧中的每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孔11。在锁定突起8插入到第二连接孔11的状态下,加强板9朝着一侧移动,以固定到内壳1。
同时,热管12设置在延伸部分7与中间壁4之间的空间中,以防止霜形成在中前板6上。
传统的中前板6的结合过程如下。首先,加强板9与内壳1的内侧紧密接触。螺钉结合到加强板9的第一连接孔10并连接到内壳1的第一固定孔2,从而加强板9紧密固定到内壳1。
随着中前板6的锁定突起8在被插入到内壳1的第二固定孔3和加强板9的第二连接孔11中的同时被推向一侧,锁定突起8被插入地结合到内壳1和加强板9,从而使中前板6固定。
如上所描述的,由于中前板6不坚固,所以另外地结合加强板9,以加强中间壁4的前表面的强度。另外,绝热材料可通过第一固定孔2和第二固定孔3泄漏到内壳1的外部。
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制冷机的主视图。
参照图1,制冷机20包括:主体21,用于储藏食物;储藏室24和25,设置在主体21中;中间壁30,将储藏室24和25分成上储藏室24和下储藏室25;冷却循环(未示出),用于提供冷空气,以保持食物新鲜。
主体21包括:外壳22,形成制冷机20的外观;内壳23,设置在外壳22的内部,以形成储藏室24和25;绝热材料(未示出),形成在外壳22和内壳23之间,以使储藏室24和储藏室25绝热。
上储藏室24的前表面和下储藏室25的前表面敞开,以放入和取出食物。上部门26和下部门27可旋转地安装在主体21的一侧,以分别打开和关闭上储藏室24的前表面和下储藏室25的前表面。
上部铰链(未示出)设置在主体21的一侧的上端,以使上部门26旋转,下部铰链(未示出)设置在主体21的一侧的下端,以使下部门27旋转;同时中部铰链28设置在中间壁30上,以使上部门26和下部门27旋转。
中间壁30包括内壳23和形成在内壳23内以防止上储藏室24与下储藏室25之间的热传递的绝热材料33(参见图5)。中前板40安装在中间壁30的前表面。设置在门26和27上的衬垫29与中前板30的前表面紧密接触,以密封储藏室24和储藏室25。
以下,将详细描述中前板30的结合方案和构造。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制冷机的中间壁和中前板的结合结构的视图。
参照图2,中前板40通过至少一个结合构件60固定地安装在中间壁30上。
结合构件60被设置为一体,其包括聚丙烯(PP)。结合构件60固定到中间壁30的前表面,以使中前板40能够结合到中间壁30。
中间壁30具有朝着中间壁30的后侧凹陷的容纳部分31,以容纳中前板40。固定孔32形成在容纳部分31中,以将结合构件60固定到容纳部分31的内侧。
固定孔32可设置为具有预定数量(例如,至少一个),从而至少一个固定孔32沿着中前板40彼此纵向地隔开。结合构件60的弹性夹61(参见图4)插入到固定孔32中。弹性夹61被压配地插入到固定孔32中,从而固定孔32完全被弹性夹61密封,防止了填充在内壳23中的绝热材料33(参见图5)泄漏到外部。随后将详细描述弹性夹61插入到固定孔32中。
热管80被构造为防止霜由于储藏室24和25内部的冷空气而导致霜形成在中前板40上。可通过使传输高温冷却剂的冷却剂循环管的一部分延伸来形成热管80,所述高温冷却剂已经通过构成冷却循环(未示出)的压缩机(未示出)。
由于通过热管80的高温冷却剂与被储藏室24和25内部的冷空气冷却的中前板40之间的热传递,可防止霜形成在中前板40上。
图3是在图2中示出的中前板的后部透视图。
参照图3,通过将拉长的单个金属板弯曲而以扁平管的形式设置中前板40,以在中前板40中形成内部空间44(参见图5)同时使中前板40具有一个敞开的表面。
中前板40的这样的构造提供比传统的中前板的强度大的强度。因此,即使加强板没有安装在内壳23中以加强中间壁30的前表面,也能防止中前板40和内壳23的与中间壁30对应的前部变形。
另外,通过滚轧成形将单个金属板弯曲来形成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中前板40;从而使制造工艺简化,并降低了制造成本。
详细地说,中前板40包括:前侧部分41,形成制冷机20的外观;延伸部分42,从前侧部分41的端部朝着制冷机20的后侧弯曲;弯曲部分43,从延伸部分42的端部弯曲成与前侧部分41大致平行。
弯曲部分43包括插入孔部分45、运动孔部分46和锁定部分47。
插入孔部分45可设置为具有预定数量(例如,至少一个),从而至少一个插入孔部分45沿着中前板40彼此纵向地隔开。插入孔部分45需要具有比结合构件的挤压部分的宽度(图5中的h3)大的宽度(图5中的h4),从而结合构件60(参见图5)穿过插入孔部分45被插入到内部空间44(图5)中。随后将详细描述结合构件60插入到插入孔部分45中。
运动孔部分46从插入孔部分45沿着中前板40纵向地延伸。运动孔部分46需要具有比结合构件60的支撑部分的宽度(图5中的h1)大的宽度(图5中的h2),以在将中前板40朝着中间壁30移动以将结合构件60(参见图5)插入到中前板40的内部空间44(参见图5)中之后,小程度地移动中前板40来固定中前板40。运动孔部分46的沿着与中前板40的纵向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宽度h2小于插入孔部分45的沿着与中前板40的纵向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宽度h4。随后将详细描述将中前板40固定到中间壁30。
锁定部分47形成围绕运动孔部分46的板,锁定部分47在实质上是插入在结合构件60(参见图5)与中间壁30(参见图5)之间。
通过将中前板40的纵向的两端朝着中前板40的后侧弯曲形成侧面部分51。通过将侧面部分51弯曲成与中间壁30的前表面大致平行来形成边缘部分52。边缘部分52设置有使螺钉能够被结合到边缘部分52的连接孔53。
同时,前侧部分41在一侧设置有用于安装中间铰链17(参见图1)的铰链结合孔50。
图4是示出图2的中间壁和结合构件的结合结构的视图。
参照图4,结合构件60包括:弹性夹61,插入到中间壁30的固定孔32中;支撑部分62,在与中间壁30紧密接触的同时被中间壁30支撑;挤压部分63,相对于支撑部分62具有阶梯差。挤压部分63的宽度h3大于支撑部分62的宽度h1,以在挤压部分63和中间壁30之间形成间隙。随后将详细描述支撑部分62和挤压部分63的构造。
弹性夹61具有直径大于固定孔32的直径的截面。弹性夹61通过接受外力而收缩,以压配到固定孔32中,然后通过恢复力而膨胀,以插入地结合到固定孔32。在这种方式下,在具有插入到固定孔32中的弹性夹61的固定孔32中消除了间隙,从而防止了发泡液体泄露。
当结合构件60被插入地结合到固定孔32中时,支撑部分62与中间壁30接触,同时被中间壁30牢固地支撑。
当结合构件60被插入地结合到固定孔32中时,相对于支撑部分62具有阶梯差的挤压部分63与中间壁30隔开,从而在结合构件60与中间壁30之间形成间隙;详细地说,在结合构件60的挤压部分63与中间壁之间形成间隙。以下,将该间隙称为结合间隙70(参见图5)。
无论结合构件60结合到中间壁30的方位如何,支撑部分62和挤压部分中的每个都具有提供阶梯差的圆形截面。
图5是图2的结合结构的组装剖视图。
参照图5,将详细描述中前板40和结合构件60的构造以及中前板40与结合构件60的结合结构。将省略与上面的描述相同的描述,以避免冗余。
参照图5,中前板40容纳在中间壁30的容纳部分31中。在中前板40的内部空间44中容纳结合构件60、热管80和缓冲构件71。
中前板40的前侧部分41暴露到外部,以形成外观。延伸部分42和弯曲部分43与中间壁30接触。
如上所述,随着弹性夹61插入到中间壁30的固定孔32中,结合构件60固定到中间壁30,在支撑部分62与中间壁30接触的同时,通过中间壁30来支撑支撑部分62。
在结合构件60的挤压部分63与中间壁30隔开的同时,在结合构件60与中间壁30之间形成结合间隙70。中前板40的弯曲部分43被插入到结合间隙70中。详细地说,弯曲部分43的锁定部分47插入到结合间隙70中。
即,随着结合构件60将中前板40朝着中间壁30挤压,详细地说,随着结合构件60的挤压部分63将中前板40的弯曲部分43的锁定部分47朝着中间壁30挤压,中前板40被固定地安装在中间壁30上。
同时,还通过结合构件60的挤压部分63将热管80朝着中前板40的后表面(48)挤压,从而在热管80与中前板40的后表面接触的同时,热管80被固定到中前板40的后表面。因此,热管80与中前板40的前侧部分41紧密接触,从而增强了热管80与中前板40之间的热交换效率。
为了加强中前板40并布置热管80的位置,缓冲构件71(例如,泡沫聚苯乙烯)插入到中前板40的内部空间44中。缓冲构件71可被插入到内部空间44的上侧和下侧。
图6和图7是示出固定图2的中前板的过程的视图。
以下,将参照图1到图7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安装中前板的过程。
为了安装中前板40,首先,将结合构件60固定到中间壁30。通过将结合构件60的弹性夹61压配到中间壁30的固定孔32,将结合构件60固定到中间壁30。
然后,中前板40被设置到中间壁30的容纳部分31的前表面。将中前板40朝着中间壁30移动,以使固定到中间壁30的结合构件60穿过插入孔部分45而被插入到中前板40的内部空间44中。
然后,参照图7,将中前板40朝着一侧推动,从而中前板40的弯曲部分43被插入结合间隙70中(结合间隙70形成在结合构件60与中间壁30之间),从而中前板40被固定。
详细地说,随着将中前板40朝着一侧推动,中前板40的弯曲部分43的锁定部分47被插入结合间隙70中(结合间隙70形成在结合构件60的挤压部分63与中间壁30之间),从而中前板40被固定。
之后,将螺钉顺序地结合到中前板40的边缘部分52的连接孔53,并将螺钉顺序地结合到中间壁30的内壳23的与连接孔53对应的一部分,外壳22覆盖在内壳23上,从而完成对中前板40的安装。
图8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制冷机的中前板的后部透视图。
参照图8,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中前板140包括插入孔部分145、运运动孔部分146和锁定部分147。
插入孔部分145可设置为具有预定数量(例如,至少一个),从而至少一个插入孔部分145沿着中前板140彼此纵向地隔开。
运动孔部分146沿着中前板140从插入孔部分145纵向地延伸。与前面的实施例不同,运动孔部分146延伸预定长度,以与相邻的插入孔部分145隔开,而不将相邻的插入孔部分145彼此连接。
图9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制冷机的结合构件的视图。
参照图9,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结合构件包括:连接孔161,螺钉穿过连接孔161结合到内壳23;支撑部分62,在与中间壁30紧密接触的同时被中间壁30支撑;挤压部分63,相对于支撑部分62具有阶梯差。中间壁30具有固定孔132,螺钉穿过固定孔132结合到中间壁30。
虽然已经在本公开中示出并描述了一些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做出修改,本公开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3)

1.一种制冷机,包括:
主体,包括内壳和外壳,内壳形成储藏室,外壳使绝热材料能够形成在内壳与外壳之间的空间中;
中间壁,被构造为将储藏室分为上储藏室和下储藏室;
门,安装在主体上,以打开/关闭能够敞开的储藏室的前表面;
中前板,安装在中间壁的前表面上;
结合构件,被构造为在被固定到中间壁的前表面的同时将中前板固定到中间壁,
其中,中前板包括内部空间和插入孔部分,所述内部空间用于容纳结合构件,插入孔部分允许结合构件穿过插入孔部分插入到所述内部空间中,
其中,通过朝着中间壁移动中前板以使固定到中间壁的结合构件插入到所述内部空间中,然后通过将中前板朝着一侧推动,来将中前板固定到中间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机,其中,衬垫设置在门的后表面,以防止冷空气泄漏,当关闭储藏室时,衬垫自动地与中前板的前表面紧密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机,其中,通过弯曲单个金属板来形成中前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机,其中,以具有敞开的一侧的扁平管的形式设置中前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机,其中,中前板还包括:运动孔部分,从插入孔部分沿着中前板纵向地延伸;锁定部分,围绕运动孔部分形成并插入在中间壁与结合构件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机,还包括热管,热管被构造为防止霜形成在中前板上,其中,热管容纳在中前板的内部空间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机,其中,在热管被结合构件挤压的同时,热管与中前板的后表面紧密接触并固定到中前板的后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机,还包括插入到所述内部空间中的缓冲构件,以布置热管并加强中前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机,其中,结合构件形成结合间隙,所述结合间隙允许中前板穿过所述结合间隙插入到中间壁与结合构件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冷机,其中,结合构件包括:支撑部分,与中间壁紧密接触;挤压部分,与中间壁隔开,以在中间壁与结合构件之间形成结合间隙。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冷机,其中,支撑部分和挤压部分中的每个具有圆形的截面。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冷机,其中,结合构件包括弹性夹,从而结合构件被压配地固定到中间壁。
13.一种制冷机,包括:
主体,包括内壳和外壳,内壳形成储藏室,外壳使绝热材料能够形成在内壳与外壳之间的空间中;
中间壁,被构造为将储藏室分为上储藏室和下储藏室;
门,安装在主体上,以打开/关闭能够敞开的储藏室的前表面;
中前板,安装在中间壁的前表面上;
结合构件,被构造为在被固定到中间壁的前表面的同时将中前板固定到中间壁,
其中,中前板包括内部空间、插入孔部分和运动孔部分,所述内部空间用于容纳结合构件,插入孔部分允许结合构件穿过插入孔部分插入到所述内部空间中,所述运动孔部分沿着中前板从插入孔部分纵向地延伸,运动孔部分的沿着与中前板的纵向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宽度小于插入孔部分的沿着与中前板的纵向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宽度。
CN2012101897706A 2011-06-08 2012-06-08 制冷机 Pending CN10281841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1-0055220 2011-06-08
KR1020110055220A KR20120136166A (ko) 2011-06-08 2011-06-08 냉장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18419A true CN102818419A (zh) 2012-12-12

Family

ID=47220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897706A Pending CN102818419A (zh) 2011-06-08 2012-06-08 制冷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979224B2 (zh)
KR (1) KR20120136166A (zh)
CN (1) CN102818419A (zh)
DE (1) DE10201220965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07013172U1 (de) * 2007-09-20 2009-02-12 Liebherr-Hausgeräte Lienz Gmbh Kühl- und/oder Gefriergerät
CN101608855B (zh) * 2008-06-20 2012-07-04 海尔集团公司 电冰箱
US20140138072A1 (en) * 2012-04-27 2014-05-22 Andrew Luketic Cold track for refrigeration piping
KR20140009647A (ko) * 2012-07-12 2014-01-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냉장고 및 냉장고의 제조방법
US9970701B2 (en) * 2014-01-07 2018-05-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efrigerator having a heating pipe
JP2015148381A (ja) * 2014-02-06 2015-08-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蔵庫
KR101620429B1 (ko) * 2014-04-18 2016-05-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KR20160001389A (ko) * 2014-06-27 2016-01-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냉장고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102267891B1 (ko) 2014-12-01 2021-06-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냉장고
DE102014225196A1 (de) * 2014-12-09 2016-06-09 BSH Hausgeräte GmbH Haushaltskältegerätevorrichtung
JP6458989B2 (ja) * 2015-01-30 2019-01-30 アクア株式会社 冷蔵庫
US10215471B2 (en) * 2015-12-28 2019-02-26 Whirlpool Corporation Structural stanchion for a cabinet of an appliance
JP6959808B2 (ja) * 2017-09-11 2021-11-0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冷蔵庫
US10976096B2 (en) * 2018-11-06 2021-04-13 Kenneth Lee Seddelmeyer Refrigerated enclosure opening and methods
US11150008B2 (en) 2020-01-16 2021-10-19 Whirlpool Corporation Cabinet reinforcing assembly
US11906235B2 (en) * 2020-02-05 2024-02-20 Peter M. Osgard Refrigeration door system and door assembly with defrosting and related methods
US11486629B2 (en) 2020-06-25 2022-11-01 Whirlpool Corporation Refrigeration appliance cabinet assembly
CN216114846U (zh) * 2021-07-07 2022-03-22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冰箱
US11549743B1 (en) * 2021-09-09 2023-01-10 Whirlpool Corporation Refrigerator appliance
IT202200006086A1 (it) * 2022-03-29 2023-09-29 Epta Spa Telaio per porte di celle frigorife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705455A (en) * 1927-08-25 1929-03-12 Miller Rubber Co Packing gasket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4307588A (en) * 1979-02-20 1981-12-29 Fisher & Paykel Limited Automatic clothes washing machines
US4548049A (en) * 1984-08-08 1985-10-22 Whirlpool Corporation Antisweat heater structure
US4550576A (en) * 1984-09-19 1985-11-05 Whirlpool Corporation Center rail assembly for refrigerator
US4644698A (en) * 1986-06-02 1987-02-2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Refrigerator and method of gasket assembly construction
US4801181A (en) * 1987-05-19 1989-01-31 Whirlpool Corporation Adhesive-bonded mullion bracket for household refrigerator
US4821399A (en) * 1988-02-18 1989-04-18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 of assembling a refrigerator
US4955676A (en) * 1989-08-29 1990-09-11 White Consolidated Industries, Inc. Refrigerator mullion construction
US5349832A (en) * 1993-05-14 1994-09-27 Maytag Corporation Mullion bar assembly with enhanced heat transfer barrier characteristics
US5584549A (en) * 1995-04-26 1996-12-17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Front serviceable appliance cabinet
CA2206506C (en) * 1997-05-29 2004-01-13 Nedo Banicevic Refrigerator mullion
KR101065677B1 (ko) * 2003-11-28 2011-09-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의류건조기
KR100877989B1 (ko) * 2007-11-15 2009-01-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용 도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2209659A1 (de) 2012-12-13
US20120313497A1 (en) 2012-12-13
KR20120136166A (ko) 2012-12-18
US8979224B2 (en) 2015-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18419A (zh) 制冷机
US10274247B2 (en) Refrigerator and vacuum insulation panel thereof
US9777958B2 (en) Refrigerator
EP3093591B1 (en) Refrigerator
US8167389B2 (en) Refrigerator mullion with protection unit
US9651295B2 (en) Refrigerator
CN106839583B (zh) 冰箱
US10429121B2 (en) Refrigerator
CN102927740A (zh) 冰箱
EP2299212A2 (en) Refrigerator
US9671152B2 (en) Refrigera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204535252U (zh) 冰箱
US20220396014A1 (en) Refrigerator foaming jig and foaming method using same
WO2022224837A1 (ja) 冷蔵庫
WO2022057850A1 (zh) 冰箱
WO2021213348A1 (zh) 冰箱
JP3823993B2 (ja) 冷蔵庫
US20240060710A1 (en) Refrigerator
KR20050064342A (ko) 냉장고 캐비넷의 발포 성형기의 개폐 장치
CN112303994A (zh) 冷藏库
KR200441770Y1 (ko) 평형 쇼케이스용 발포 전처리판이 구비된 글래스 하 지지대
JPH05126455A (ja) 冷却貯蔵庫
KR20090062225A (ko) 냉장고의 레일 결합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