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12750B - 分组传送网络中故障处理方法、分组传送网络及节点 - Google Patents

分组传送网络中故障处理方法、分组传送网络及节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12750B
CN102812750B CN201280000248.7A CN201280000248A CN102812750B CN 102812750 B CN102812750 B CN 102812750B CN 201280000248 A CN201280000248 A CN 201280000248A CN 102812750 B CN102812750 B CN 1028127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h
ptn
node
outbound
fau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024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12750A (zh
Inventor
饶国义
刘海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8127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127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127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1275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label swapping, e.g.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 [MP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分组传送网络中故障处理方法、分组传送网络节点及分组传送网络,该方法包括:PTN节点检测与其他PTN节点之间建立的当前MPLS出路径是否存在故障,如果是,则获取所述MPLS出路径所在的路径关联保护组的信息,所述PTN节点检测获取的路径关联保护组中的出路径标识列表中的其他出路径是否全部出现故障,如果是,则将故障信息通知一个或多个用户网络边缘设备CE,所述用户网络边缘设备CE为通过所述获取到的路径关联保护组中的入路径标识列表中的入路径与所述PTN节点相连的用户网络边缘设备CE,以便所述CE将当前业务切换至其他PTN节点。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出现故障时对业务的保护。

Description

分组传送网络中故障处理方法、分组传送网络及节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组传送网络中故障处理方法、分组传送网络节点及分组传送网络。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网络IP(Internet Protocol,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化的发展,尤其是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网络要求所有的网络实体均实现IP化,配置IP地址,这样对移动承载回传网的要求不再仅仅是提供二层隧道的透传,还要求移动承载回传网络节点能够识别不同的用户网络边缘设备CE之间的业务路由信息,例如基站(NodeB)与RNC(Radio NetworkController,无线网络控制器),并根据业务报文的目的地址,将业务报文传递到不同的目的地。
为了保证不同的CE之间业务的可靠性,一般将CE配置双归到不同的两个PTN(Packet Transport Network,分组传送网络)的网元上进行双归接入保护,如图1所示。在图1中,以CE分别为NodeB和RNC为例,从RNC到NodeB的业务路径存在两条,分别为:RNC-->PTN2-->PTN1--->NodeB,和,RNC-->PTN3-->PTN1-->NodeB。假设,RNC选择了路径1(RNC-->PTN2-->PTN1--->NodeB)进行业务的传递:当PTN2与PTN1之间的路径以及PTN2与PTN3之间的路径都中断时,PTN2就不存在到达PTN1的路径,但由于RNC与PTN2之间的接入链路没有故障,这时RNC无法感知去往NodeB且经由PTN2的路径已经不可达,仍旧向PTN2发送业务报文,而PTN2由于没有到达PTN1的路径,不能将业务传递到PTN1,这就造成了业务中断。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PTN中在CE之间出现故障时的故障处理方法,仍以NodeB和RNC为例,需要在RNC上建立RNC到每一个NodeB之间的双向转发检测(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BFD)会话,用于检测RNC到每一个NodeB业务是否通断,参考图2所示,假设RNC到NodeB的业务的路径为RNC-->PTN2--->PTN1--->NodeB,而BFD会话检测到PTN1与PTN2的路径出现故障,RNC则快速将业务切换到保护链路RNC-->PTN3上,以便实现业务的快速倒换保护,新的业务路径为:RNC-->PTN3--->PTN1--->NodeB;
但是现有技术中,RNC下挂的NodeB数量巨大(一般300左右),在RNC上基于每个NodeB来部署BFD,会导致部署的BFD过多使得故障处理的不够及时,效率低下。并且PTN节点与无线设备(例如CE)之间相互依赖且紧耦合,任何一方发生变化都会导致BFD for NodeB处理的复杂变化,使得故障处理时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分组传送网络中故障处理方法及分组传送网络节点、分组传送网络节点及分组传送网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部署BFD过多以及PTN节点与CE之间紧密耦合造成的故障处理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组传送网络中故障处理方法,包括:
分组传送网络PTN节点检测与其他PTN节点之间建立的当前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出路径是否存在故障,如果是,则获取所述MPLS出路径所在的路径关联保护组的信息,所述路径关联保护组的信息包括:路径关联保护组标识、入路径标识列表和出路径标识列表;
所述PTN节点检测获取的路径关联保护组中的出路径标识列表中的其他出路径是否全部出现故障,如果是,则将故障信息通知一个或多个用户网络边缘设备CE,所述用户网络边缘设备CE为通过所述获取到的路径关联保护组中的入路径标识列表中的入路径与所述PTN节点相连的用户网络边缘设备CE,以便所述CE将当前业务切换至其他PTN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组传送网络PTN节点,所述PTN节点包括: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分组传送网络PTN节点与其他PTN节点之间建立的当前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出路径是否存在故障;
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检测模块的结果为是的情况下,获取所述MPLS出路径所在的路径关联保护组的信息;所述路径关联保护组的信息包括:路径关联保护组标识、入路径标识列表和出路径标识列表;
第二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路径关联保护组中的出路径标识列表中的其他出路径是否全部出现故障;
故障通知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检测模块的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将故障信息通知一个或多个用户网络边缘设备CE,所述用户网络边缘设备CE为通过所述获取到的路径关联保护组中的入路径标识列表中的入路径与所述PTN节点相连的用户网络边缘设备CE,以便所述CE将当前业务切换至其他PTN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分组传送网络,包括:
至少三个分组传送网络PTN节点和至少两个用户网络边缘设备CE,其中,至少一个CE双归到两个PTN节点上;该双归的两个PTN节点为前述的任一PTN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一个PTN节点的出路径全部出现故障之后,通过设置的路径关联保护组,该PTN节点可以将其全部的入路径也设置为故障告警,并将入路径的故障告警信息通知给通过所述入路径与该PTN节点相连的CE,这样接收到通知的CE就可以将当前业务转发至其他的PTN节点,从而对当前正在进行的业务进行了保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预先设置路径关联保护组,PTN节点仅在对应的路径关联保护组中的所有出路径都故障时,通知相连的CE,这样就不会造成PTN节点与CE之间紧密耦合,也不需要部署过多的BFD,故障处理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将CE配置双归到不同的两个PTN网元上进行双归接入保护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故障时的故障处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分组传送网络中故障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的方法实施例在实际应用中的系统框架图;
图5是方法实施例中步骤303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的又一种分组传送网络中故障处理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又一种方法实施例实施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再一种分组传送网络中故障处理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再一种方法实施例实施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一种PTN节点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PTN节点实施例中第二检测模块1003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PTN节点实施例中故障通知模块1004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3,示出了本发明一种分组传送网络中故障处理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实现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分组传送网络中故障处理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在PTN内部且分别连接两个存在业务交互的CE的PTN节点之间建立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通道。
首先在PTN内部,在分别连接两个CE的PTN节点之间建立MPLS通道,其中,按照业务的流向,每一条通道上第一个经过的PTN节点为首节点,而从PTN中流出的那个PTN节点为末节点。
同时参考图4所示,为本实施例在实际应用中的系统框架图,图中实线为建立的MPLS通道,虚线为业务流量。例如,对于通道1来讲,PTN3就为首节点,而PTN1为末节点。
步骤302:所述PTN节点检测当前MPLS出路径是否存在故障,所述路径关联保护组的信息包括:路径关联保护组标识、入路径标识列表和出路径标识列表;如果是,则进入步骤303,如果否,则停止本流程。
即轮询检测所有当前MPLS出路径,只要有一条当前MPLS出路径存在故障就进入下一步骤。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需要实现入路径与出路径关联保护的PTN节点上配置入路径与出路径关联保护组(简称路径关联保护组),这里所说的入路径与出路径关联保护指的是,当一个PTN节点的出路径全部出现故障之后,该PTN节点将其全部的入路径也设置为故障告警,并将入路径的故障告警信息通知给通过所述入路径与该PTN节点相连的CE,这样接收到通知的CE就将当前业务转发至其他的PTN节点,从而对当前正在进行的业务进行了保护。也可以将路径关联保护组信息保存在PTN节点的外部,如独立的存储器或服务器上,当PTN节点需要使用路径关联保护组的信息时去该存储器或服务器上获取即可。
其中,路径关联保护组包括的主要内容为:路径关联保护组标识(Instance ID)、入路径标识列表(In Path List)和出路径标识列表(Out PathList)。具体的,路径关联保护组标识可以是创建的一个路径关联保护组实例标识索引,其类型可以为整数数值,用于唯一确定一个路径关联保护组;InPath List可以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入路径标识(In Path ID);In Path ID为接口Index或者Tunnel Index;Out Path List可以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出路径标识(Out Path ID);Out Path ID可以采用为接口索引(Index)或者隧道索引(Tunnel Index)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该PTN节点可以是PTN边缘节点,也可以是PTN中间节点。其中,当前MPLS出路径可以是任意一条正在传递业务的PTN内部路径,当PTN节点检测到当前MPLS出路径存在故障时,可以将该出路径的状态设置为“Down”,并需要获取该节点上配置的路径关联保护组信息。
步骤303:PTN节点获取所述MPLS出路径的标识所在的路径关联保护组的信息。
本步骤获取到的路径关联保护组的信息包括入路径列表和出路径列表,首先PTN节点可以依据当前出路径获取其所在的路径关联保护组,再依据该路径关联保护组的标识确定对应的入路径列表和出路径列表。其中,入路径标识列表中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入路径标识;所述出路径标识列表中也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出路径标识。
步骤304:所述PTN节点检测获得的路径关联保护组中的出路径标识列表中的其他出路径是否全部出现故障,如果是,进入步骤305,如果否,则停止本流程。
PTN节点再依次去检查自身配置的路径关联保护组中除了该当前出路径之外的其他出路径是否存在故障。具体的,参考图5所示,为所述步骤304的流程图,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PTN节点获取路径关联保护组中的出路径标识列表中除了当前出路径之外的其他出路径标识。
步骤502:PTN节点检测所述其他出路径标识中任一条出路径是否存在故障,如果是,则进入步骤503。
如果PTN节点检测其他出路径中存在没有故障的出路径,说明业务可以通过该没有故障的出路径到达对端CE,因此不需要进行故障处理,则结束当前故障处理流程。
步骤503:选择任一条未检测过的出路径进行故障检测,直至所述出路径标识列表中的所有出路径都检测完毕。
PTN如果检测到有出现故障的出路径,则按照出路径列表中的多个出路径标识继续检查出路径列表中的下一个出路径的状态。在实际应用中,出路径出现故障时,可以将该路径的状态设置为“Down”,那么在检测时如果检测到某个路径的状态为“Down”,则认为该路径出现了故障,相反的,如果某个出路径状态为“UP”,则中止本次故障处理流程,结束退出。
在本实施例中,当路径关联保护组中的所有出路径都出现故障,如状态全为Down时,则对保护组的每条入路径上都进行路径故障通告,就可以将路径故障信息通告到外部的CE设备。
步骤305:PTN节点将故障信息通知用户网络边缘设备CE,所述用户网络边缘设备CE为通过所述入路径标识列表中的入路径与所述PTN节点相连的CE。该CE可以为多个。
如果出路径列表中的所有出路径的状态都为Down,则从路径关联保护组实例中获取入路径列表,PTN节点可以在获取到的入路径列表中的每一个入路径上都设置关联路径故障告警,并将关联路径故障告警信息发送至CE,以通知CE故障信息。
在具体实施时,在得到入路径列表后,可以轮询路径关联保护组中入路径列表中的每个入路径标识,根据入路径标识查找到对应的入路径,并在每个入路径上设置关联路径故障告警。
步骤306:CE将当前业务切换至其他PTN节点。
入路径上的CE设备接收到了关联路径故障告警后,根据自身的保护处理,切换流量到别的链路上,CE设备的流量可以从别的接入链路上达到PTN网络中的别的PTN节点,这样该别的PTN节点通过其节点地址为首节点的隧道,可以将业务流量传送到对端CE。
可见在本实施例中,CE接收到PTN节点发送过来的故障通告,则将业务流量切换到别的链路上,具体的则是向其他链路上的PTN节点发起切换,由其他PTN节点根据CE发送的业务流量正常实现后续业务。比如如图4所示,当CE3收到PTN3发来的故障通告时,将业务流量切换到CE3-PTN4链路,由PTN4节点将业务流量传送到目的CE,例如,PTN4节点接收到CE3发来的业务流量后,将业务流量通过PTN4-PTN1的Tunnel传递到PTN1,再在PTN1上剥离PTN4-PTN1 Tunnel的MPLS Label(标签),将业务报文通过PTN1-CE1链路发送到CE1。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分组传送网络(PTN)中出现故障时,如果PTN节点检测到其所有的出路径都出现故障,则向其配置的路径关联保护组中的每个入路径都进行关联故障通告,而入路径的对端CE感知或者接收到了对应的故障通告后,可以选择将业务的路径切换到别的无故障链路上,从而实现业务的保护。这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也能解决了在CE设备上启动大量BFD检测的压力,也解决了承载设备与无线设备之间的耦合性问题。
为了更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本发明,下面以在PTN边缘节点上配置了关联路径保护组为例进行说明。参考图6,示出了本发明又一种分组传送网络中故障处理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601:在PTN边缘节点上配置路径关联保护关系组。
为了避免由于PTN网络内部故障导致业务中断,本实施例在PTN边缘节点上配置路径关联保护关系组,其中,入路径可以为一条或者多条,出路径同样可以为一条或者多条。其中,路径关联保护关系组可以形如:
{路径关联保护组索引:Instance id;
入路径列表:[*];
出路径列表:[*]}
参考图7所示,为本实施例在实施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以CE分别为RNC和NodeB为例,RNC双归接入到PTN3和PTN4上,PTN1分别与PTN3和PTN4之间有两条MPLS通道,PTN2分别与PTN3和PTN4之间也有两条MPLS通道,因此在PTN内部共有4条通道,即是图7中的通道1、通道2、通道3和通道4。而图7中带箭头的两条虚线所示,则为业务进行传递的流量指向。假设在作为首节点同时也是边缘节点的PTN3节点上配置了路径关联保护组,那么对于PTN3节点来讲,通道1也就是出路径1,而通道2也是出路径2,而PTN3与RNC之间的通道则是入路径,即是在本实施例中,出路径有两个,入路径有一个。
在图7所示的PTN内部,在连接基站的PTN节点与连接RNC的PTN节点之间建立MPLS Tunnel,对应图7分别建立下列MPLS Tunnel(通道):
Tunnel 1:PTN3->PTN1;Tunnel2:PTN3->PTN2;Tunnel3:PTN4->PTN1;Tunnel4:PTN4->PTN2。
同时为了描述方便,假定各接口索引如下:PTN3的接口IF1与RNC相连;PTN4的接口IF2与RNC相连;PTN1的接口IF3与NodeB1相连;PTN2的接口IF4与NodeB2相连。
并且PTN网络正常运行时,在RNC与NodeB之间建立下面两条单向业务(即是图中带箭头的虚线所示):
第一条为RNC到NodeB1的业务1的路径:RNC(IF1)->PTN3(入口IF1)->PTN3(出口Tunnel1)->PTN1(入口Tunnel1)->PTN1(出口IF3)->NODEB1(IF3);
第二条为RNC到NodeB2的业务2的路径:RNC(IF1)->PTN3(入口IF1)->PTN3(出口Tunnel2)->PTN2(入口Tunnel2)->PTN2(出口IF4)->NODEB2(IF4)。
那么在本实施例中,OAM(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操作、管理、维护)配置包括:(1)在Tunnel1、Tunnel2、Tunnel3、Tunnel4上部署MPLS LSP OAM;(2)在PTN3与RNC之间部署Eth OAM(以太网OAM);(3)在PTN4与RNC之间部署Eth OAM。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PTN3上配置一个路径保护组实例(Path ProtectInstance)为:
{路径关联保护组索引:Instance id;
入路径列表:[IF1];
出路径列表:[Tunnel1,Tunnel2]}
步骤602:PTN边缘节点检测与PTN中间节点之间建立的MPLS出路径是否存在故障,如果是,则进入步骤603。
当PTN内部出现故障时,PTN网络边缘节点的OAM模块可以直接检测到MPLS隧道故障,则OAM模块上报故障Tunnel信息到PTN网络边缘节点的控制模块;而作为MPLS通道首节点的PTN边缘节点也可以检测是否接收到作为末节点的PTN边缘节点或者PTN中间节点发送的出路径故障信息,即是由PTN中间节点的OAM模块检测到了故障,上报给该PTN中间节点的控制模块,而该PTN中间节点的控制模块再发送RSVP消息到各个受影响隧道的首节点(PTN边缘节点)的控制模块。
在本实施例中,PTN网络中PTN3到PTN1的Tunnel1出现故障,PTN3上的OAM模块检测出了Tunnel1路径故障,通知PTN3的控制模块。
步骤603:PTN边缘节点的控制模块将出现故障的出路径的状态设置为Down。
而该PTN边缘节点的控制模块接收到Tunnel故障信息后,根据Tunnel索引查找到Tunnel控制块,将Tunnel的状态设置为Down。在本实施例中即是PTN3的控制模块接收到了Tunnel故障信息后,将Tunnel的状态设置为Down。
步骤604:PTN边缘节点的保护模块接收控制模块通知的出现故障的路径关联保护组标识。
PTN边缘节点的控制模块发现故障的隧道配置了路径关联保护组,则控制模块将路径关联保护组实例索引(instance id)信息通告给PTN边缘节点的保护模块。在本实施例中,PTN3的控制模块发现Tunnel的状态发生变化后,发现Tunnel配置了路径保护组;PTN3的控制模块将路径保护组实例索引(instance id)信息通告给PTN3的保护模块。
步骤605:PTN边缘节点的保护模块根据路径关联保护组标识获取到对应的出路径列表。
PTN边缘节点的保护模块根据路径保护组实例索引查找对应的关联路径保护组实例(Path Protect Instance CB),包括保护组索引Index、入路径列表和出路径列表信息。
步骤606:PTN边缘节点的保护模块轮询所述出路径列表中的每一个出路径,并判断对应的出路径状态是否全部为故障,如根据出路径索引判断标识为Down,如果是,则进入步骤607,如果否,则结束故障处理流程。
PTN边缘节点的保护模块轮询路径保护组实例中出路径列表中的每个出路径,根据出路径索引查找到对应的出路径信息,包括出路径的状态;如果某个出路径状态为Down后,则继续检查出路径列表中的下一个出路径的状态,如果某个出路径状态为Up后,则终止本次故障处理流程。
步骤607:所述PTN边缘节点获取该路径关联保护组中的入路径列表。
如果轮询结果是每一个出路径的状态都为Down,则从路径关联保护组实例中获取入路径列表。
步骤608:所述PTN边缘节点在该入路径列表中的每一个入路径上都设置关联路径故障告警。
PTN边缘节点的保护模块轮询入路径列表中的每个入路径索引(在本实施例中就是IF1),根据入路径索引查找到对应的入路径,具体实施时PTN3的保护模块通知OAM模块,在IF1上的ETH OAM中设置故障告警。
步骤609:PTN边缘节点将所述关联路径故障告警信息发送至与其入路径相连的CE,该CE将业务切换至其他PTN边缘节点。该CE可以为多个。
其中,RNC的ETH OAM检测到了IF1链路告警,则将到NodeB的业务流量切换到RNC到PTN4的IF2链路上。则RNC到NodeB1的业务1的路径为:RNC(IF2)->PTN4(入口IF2)->PTN4(出口Tunnel3)->PTN1(入口Tunnel3)->PTN1(出口IF3)->NODEB1(IF3);而RNC到NodeB2的业务2的路径为:RNC(IF2)->PTN4(入口IF2)->PTN4(出口Tunnel4)->PTN2(入口Tunnel4)->PTN2(出口IF4)->NODEB2(IF4)。
在本实施例中,边缘节点PTN3的OAM模块直接检测出路径是否出现故障,也可以由PTN中间节点的OAM模块检测出路径是否出现故障并通知PTN3的OAM模块,因此,在PTN边缘节点可以高效的实现故障处理,对业务进行保护。
为了更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本发明,下面以在PTN中间节点上配置了关联路径保护组为例进行说明。参考图8所示,示出了本发明再一种分组传送网络中故障处理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801:在PTN中间节点配置关联路径保护组。
参考图9所示,为本实施例在实际应用中实施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以CE分别为RNC和NodeB为例,RNC双归接入到PTN3和PTN4上,PTN1分别与PTN2和PTN5之间有两条MPLS通道,PTN6分别与PTN2和PTN5之间也有两条MPLS通道,同时,PTN2分别与PTN3和PTN4之间有两条MPLS通道,PTN5分别与PTN3和PTN4之间也有两条MPLS通道。实际上PTN3和4,PTN2和5,PTN1和6之间也可以有MPLS通道,只是本实施例没有使用这些通道,为了简洁在附图中没有示出。
假设在本实施例中配置路径关联保护组的中间节点为PTN2。那么对于PTN2节点来讲,出路径共有2个,就是分别连接至PTN1和PTN6的两条通道。而PTN2的入路径也有两个,就是分别连接至PTN3和PTN4的两条通道。图9中带箭头的两条虚线所示,则为业务进行传递的流量指向。
在图9所示的PTN内部,在连接基站的PTN节点与连接RNC的PTN节点之间建立MPLS Tunnel,对应图9假设至少建立了下列MPLS Tunnel(通道):
Tunnel1:PTN2->PTN1;Tunnel2:PTN2->PTN6;Tunnel3:PTN3->PTN2;Tunnel4:PTN3->PTN5;Tunnel5:PTN4->PTN2;Tunnel6:PTN4->PTN5;Tunnel7:PTN5->PTN1;Tunnel8:PTN5->PTN6。
同时为了描述方便,假定各接口索引如下:PTN2的接口IF1与PTN1相连;PTN2的接口IF2与PTN6相连;PTN2的接口IF3与PTN3相连;PTN2的接口IF4与PTN4相连,PTN3的接口IF5与RNC相连。
并且PTN网络正常运行时,在RNC与NodeB之间建立下面两条单向业务(即是图中带箭头的虚线所示):
第一条为RNC到NodeB1的业务1的路径:RNC->PTN3->PTN2->PTN1->NodeB1;
第二条为RNC到NodeB2的业务2的路径:RNC->PTN3->PTN2->PTN6->NODEB2。
在本实施例中以业务经过的路径为例说明OAM的配置,那么OAM(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操作、管理、维护)配置包括:(1)在PTN2->PTN6、PTN2->PTN1、PTN5->PTN6和PTN5->PTN1上部署MPLS LSP OAM;(2)在PTN3与RNC之间部署Eth OAM(以太网OAM);(3)在PTN4与RNC之间部署Eth OAM。当然,实现本实施例的方法需要至少进行上述配置,不过在实际应用中,如果需要在多个其他PTN节点上同时实现路径保护,那就需要在更多的PTN上参考上述方式进行OAM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如果需要做到端到端的将故障传递到源端RNC,则需要在PTN2、PTN5和PTN3上都配置关联保护组。因为如果只在PTN2配置关联保护组,只能将故障信息传递到PTN2入链路的对端设备(即是PTN3),但PTN2的入链路的对端设备(PTN3)如果没有配置关联保护组,就不会再向继续向上传递,PTN2的入链路的对端设备(PTN3)就只会在本节点内部进行保护切换处理。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PTN2上配置一个路径保护组实例(Path ProtectInstance)为:
{路径关联保护组索引:Instance id;
入路径列表:[Tunnel3,Tunnel5];
出路径列表:[Tunnel1,Tunnel2]}在PTN5上也需要按照PTN2类似的配置一个关联保护组:
{路径关联保护组索引:Instance id;
入路径列表:[Tunnel4,Tunnel6];
出路径列表:[Tunnel7,Tunnel8];}
在PTN3和PTN4上也需要配置类似的关联保护组,例如,PTN3的关联保护组:
{路径关联保护组索引:Instance id;
入路径列表:[IF5];
出路径列表:[Tunnel3,Tunnel4]}
步骤802:PTN中间节点检测与其他PTN中间节点或者作为末节点的PTN边缘节点之间建立的MPLS出路径是否存在故障,如果是,则进入步骤803。
当PTN2到PTN1或者PTN6的隧道出现故障时,PTN中间节点(即是PTN2节点)的OAM模块可以直接检测到MPLS隧道故障,则OAM模块上报故障Tunnel信息到PTN2节点的控制模块;而PTN2节点也可以检测是否接收到作为末节点的PTN边缘节点(即是PTN1或者PTN6)发送的出路径故障信息,即是由PTN1节点或者PTN6节点的OAM模块检测到了故障,上报给该PTN1节点或者PTN6节点的控制模块,而该PTN1节点或者PTN6节点的控制模块再发送RSVP消息到PTN2节点的控制模块。
在本实施例中,PTN网络中PTN2的OAM模块检测到PTN1的Tunnel1出现故障,通知PTN2的控制模块。
步骤803:所述PTN中间节点检测所述出路径标识列表中的其他出路径是否全部出现故障,如果是,则进入步骤804。
PTN2获取路径关联保护组中的出路径标识列表中的其他出路径,并检测是否全部出现故障。
步骤804:PTN中间节点将该故障信息通知所述PTN中间节点的路径关联保护组中入路径的对端节点。
如果PTN2节点至PTN1节点和PTN2节点至PTN6节点的通道都出现故障,则PTN2节点将该故障信息通知与PTN2节点相连的首节点PTN3节点。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PTN2节点的路径关联保护组中入路径的对端节点即是首节点PTN3,但是在实际应用中,PTN中间节点的路径关联保护组中入路径的对端节点不一定是首节点,此时PTN中间节点需要一层一层的将该故障信息上报给首节点。
步骤805:所述作为首节点的PTN边缘节点再将故障信息通知通过所述入路径标识列表中的入路径与其相连的所有用户网络边缘设备CE,以便所述CE将当前业务切换至其他PTN边缘节点。
因为PTN3也配置了关联保护组,所以PTN3同样根据所配置的路径关联保护组信息进行检查;如果发现路径关联保护组的所有出路径都故障,则再将故障信息通过所述路径关联保护组中的入路径通知与其相连的RNC,以便于RNC可以将当前业务切换至PTN4节点。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PTN中间节点上设置路径关联保护组可以在PTN中间节点上也进行高效的故障处理,从而保护当前正在进行的业务。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参考图10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TN节点的结构示意图,所述PTN节点上可以配置路径关联保护组,该路径关联保护组也可配置在该PTN节点之外,所述路径关联保护组的信息包括:路径关联保护组标识、入路径标识列表和出路径标识列表。PTN节点可以包括:
第一检测模块1001,用于检测所述分组传送网络PTN节点与其他PTN节点之间建立的当前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出路径是否存在故障;具体检测可以使用轮询检测,只要检测出一条出路径故障就认为存在故障。
该PTN节点可以为PTN边缘节点,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第一检测模块具体可以用于:检测所述PTN边缘节点与其他PTN(中间/边缘)节点之间建立的MPLS出路径是否存在故障,或者,
检测是否接收到作为末节点的PTN边缘节点或者PTN中间节点发送的出路径故障信息。
该PTN节点也可以为PTN中间节点,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检测模块具体可以用于:检测所述PTN中间节点与其他PTN中间节点或者作为末节点的PTN边缘节点之间建立的MPLS出路径是否存在故障。
获取模块1002,用于在所述第一检测模块的结果为是的情况下,获取所述MPLS出路径所在的路径关联保护组的信息;具体获取可以从该PTN节点自身配置的路径关联保护组中获取,也可以从PTN节点之外的其他设备/模块上获取所述MPLS出路径所在的路径关联保护组的信息。
第二检测模块1003,用于检测所述路径关联保护组的出路径标识列表中的其他出路径是否全部出现故障;
参考图11所示,所述第二检测模块1003具体可以包括:
获取子模块1101,用于获取所述出路径标识列表中除了当前出路径之外的其他出路径标识;
检测子模块1102,用于检测所述其他出路径标识中的一条出路径是否存在故障;
选择子模块1103,用于继续选择任一条未检测过的出路径并触发所述检测子模块,直至所述出路径标识列表中的所有出路径都检测完毕。
故障通知模块1004,用于在所述第二检测模块的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则将故障信息通知通过所述入路径标识列表中的入路径与所述PTN节点相连的用户网络边缘设备CE,以便所述CE将当前业务切换至其他PTN节点。
参考图12所示,所述故障通知模块1004,具体可以包括:
设置子模块1201,用于在所述入路径列表中的每一个入路径上都设置关联路径故障告警;
发送子模块1202,用于将所述关联路径故障告警信息发送至与该PTN节点相连的一个或多个CE。
本实施例中的PTN节点,通过配置路径关联保护组可以实现高效的故障处理,从而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迅速有效地对当前业务进行保护。
同时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分组传送网络系统,该系统可以包括:至少3个PTN节点和两个CE,其中,在这三个PTN节点和两个CE按照图2所示的方式连接的情况下,即至少一个CE双归到两个PTN节点上-RNC双归到PTN2,PTN3上,该3个PTN均为边缘PTN节点,则至少与RNC相连的PTN节点-PTN2,PTN3为前述装置实施例中公开的PTN节点;或者,如果该系统中还包含其它PTN节点,例如图9所示,且这些PTN节点中包含了中间节点,则这些PTN节点中至少一个中间PTN节点也为前述装置实施例中公开的PTN节点。本实施例揭示的分组传送网络系统中PTN节点利用预先配置的路径关联保护组,使得系统可实现高效的故障处理,从而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迅速有效地对当前业务进行保护。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方法类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系统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系统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ROM、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分组传送网络中故障处理方法、分组传送网络节点及分组传送网络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及其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3)

1.一种分组传送网络中故障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组传送网络PTN节点检测与其他PTN节点之间建立的当前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出路径是否存在故障,如果是,则获取所述MPLS出路径所在的路径关联保护组的信息,所述路径关联保护组的信息包括:路径关联保护组标识、入路径标识列表和出路径标识列表;所述入路径标识列表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入路径标识;所述出路径标识列表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出路径标识;
所述PTN节点检测获取的路径关联保护组中的出路径标识列表中的其他出路径是否全部出现故障,如果是,则将故障信息通知一个或多个用户网络边缘设备CE,以便所述CE将当前业务切换至其他PTN节点,所述用户网络边缘设备CE为通过所述获取到的路径关联保护组中的入路径标识列表中的入路径与所述PTN节点相连的用户网络边缘设备CE;
其中,所述PTN节点检测获得的路径关联保护组中的出路径标识列表中的其他出路径是否全部出现故障,具体包括:
所述PTN节点获取所述出路径标识列表中除了当前出路径之外的其他出路径标识;所述PTN节点检测所述其他出路径标识所对应的出路径中任一条出路径是否存在故障,如果是,则继续选择任一条未检测过的出路径进行故障检测,直至所述出路径标识列表中的所有出路径都检测完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径关联保护组配置在所述PTN节点上;或者配置在PTN节点之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TN节点检测与其他PTN节点之间建立的当前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出路径是否存在故障,具体包括:
PTN边缘节点检测与PTN中间节点之间建立的MPLS出路径是否存在故障;或者,
作为MPLS通道首节点的PTN边缘节点检测是否接收到作为末节点的PTN边缘节点或者PTN中间节点发送的出路径故障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TN节点检测与其他PTN节点之间建立的当前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出路径是否存在故障,具体包括:
PTN中间节点检测与其他PTN中间节点或者作为末节点的PTN边缘节点之间建立的MPLS出路径是否存在故障。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故障信息通知一个或多个用户网络边缘设备CE,具体为:
所述PTN节点在所述入路径列表中的每一个入路径上都设置关联路径故障告警;
将所述关联路径故障告警信息发送给通过所述入路径与该PTN节点相连的所有CE。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入路径标识或出路径标识为接口标识或者隧道标识。
7.一种分组传送网络PTN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PTN节点包括: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分组传送网络PTN节点与其他PTN节点之间建立的当前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出路径是否存在故障;
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检测模块的结果为是的情况下,获取所述MPLS出路径所在的路径关联保护组的信息;所述路径关联保护组的信息包括:路径关联保护组标识、入路径标识列表和出路径标识列表;所述入路径标识列表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入路径标识;所述出路径标识列表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出路径标识;
第二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路径关联保护组中的出路径标识列表中的其他出路径是否全部出现故障;所述第二检测模块具体包括: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出路径标识列表中除了当前出路径之外的其他出路径标识;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其他出路径标识中任一条出路径是否存在故障;和,选择子模块,用于继续选择任一条未检测过的出路径并触发所述检测子模块,直至所述出路径标识列表中的所有出路径都检测完毕;
故障通知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检测模块的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将故障信息通知一个或多个用户网络边缘设备CE,所述用户网络边缘设备CE为通过所述获取到的路径关联保护组中的入路径标识列表中的入路径与所述PTN节点相连的用户网络边缘设备CE,以便所述CE将当前业务切换至其他PTN节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检测模块的结果为是的情况下,从配置在所述PTN节点自身上的路径关联保护组获取所述MPLS出路径所在的路径关联保护组的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PTN节点为PTN边缘节点,所述第一检测模块用于:
检测所述PTN边缘节点与PTN中间节点之间建立的MPLS出路径是否存在故障,或者,
检测是否接收到作为末节点的PTN边缘节点或者PTN中间节点发送的出路径故障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PTN节点为PTN中间节点,所述第一检测模块用于:
检测所述PTN中间节点与其他PTN中间节点或者作为末节点的PTN边缘节点之间建立的MPLS出路径是否存在故障。
11.根据权利要求7-10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节点,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故障通知模块,具体包括:
设置子模块,用于在所述入路径列表中的每一个入路径上都设置关联路径故障告警;
发送子模块,用于将所述关联路径故障告警信息发送至所述CE。
12.一种分组传送网络,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三个分组传送网络PTN节点和至少两个用户网络边缘设备CE,其中,至少一个CE双归到两个PTN节点上;该双归的两个PTN节点为权利要求7~11中任一项所述的PTN节点。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分组传送网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其他PTN节点,所述分组传送网络中至少一个中间PTN节点为权利要求7~11中任一项所述的PTN节点。
CN201280000248.7A 2012-02-10 2012-02-10 分组传送网络中故障处理方法、分组传送网络及节点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127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2/071021 WO2012092897A2 (zh) 2012-02-10 2012-02-10 分组传送网络中故障处理方法、分组传送网络节点及分组传送网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12750A CN102812750A (zh) 2012-12-05
CN102812750B true CN102812750B (zh) 2015-08-19

Family

ID=46457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0248.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12750B (zh) 2012-02-10 2012-02-10 分组传送网络中故障处理方法、分组传送网络及节点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12750B (zh)
WO (1) WO2012092897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0931A (zh) * 2013-11-25 2014-02-12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ptn网络承载点对点专线业务时链路保护的方法
CN103916270B (zh) * 2014-03-21 2017-06-13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ptn的实现链路状态穿通功能的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07786438B (zh) * 2016-08-31 2019-07-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P2mp组播隧道保护的方法、装置、系统及设备
CN111782137A (zh) * 2020-06-17 2020-10-16 杭州宏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路径故障处理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9569A (zh) * 2006-01-24 2007-08-01 阿拉克斯拉网络株式会社 数据通信装置及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E427620T1 (de) * 2005-10-05 2009-04-15 Alcatel Lucent Einheitliche inverse adressenauflísung
CN101651630A (zh) * 2009-09-29 2010-02-17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链路故障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1984591B (zh) * 2010-10-13 2015-05-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送多协议标记交换网络中业务收敛的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9569A (zh) * 2006-01-24 2007-08-01 阿拉克斯拉网络株式会社 数据通信装置及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092897A2 (zh) 2012-07-12
CN102812750A (zh) 2012-12-05
WO2012092897A3 (zh) 2013-0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54975B2 (en) Scaling OAM for point-to-point trunking
CN102571426B (zh) 一种双归保护方法和装置
CN101316225B (zh) 一种故障检测方法、通信系统和标签交换路由器
CN102724117B (zh) 多协议标签交换流量工程隧道建立方法及设备
CN101938377B (zh) 链路聚合故障保护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1815006B (zh) 一种穿越运营商网络的链路汇聚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1710875A (zh) 一种实现快速重路由的方法及装置
CN102752143B (zh) Mpls te双向隧道的bfd检测方法及路由设备
CN101741670A (zh) 一种多环以太网的保护方法
CN102255757A (zh) 一种链路切换方法及其装置
CN102820990A (zh) 业务保护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2812750B (zh) 分组传送网络中故障处理方法、分组传送网络及节点
CN103888295A (zh) Ptn/ipran网管中基于环回实现lsp快速检测的方法及系统
WO2013049981A1 (zh) 一种基于共享通道的混合环网保护方法及系统
US8467286B2 (en) Load balancing and fault protection in aggregation networks
CN103259687B (zh) 民航空管数据接入平台
US9716639B2 (en) Protection switching method and system
CN102118301A (zh) 隧道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01783743A (zh) 一种业务保护方法及倒换节点
CN101834759A (zh) 捆绑链路的检测方法及分布式设备
CN101702664B (zh) 虚拟局域网的数据传输方法、设备与系统
CN103516534A (zh) 实现双归保护倒换的方法及归属节点
CN101997751B (zh) 一种以太网中保护倒换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3117924A (zh) 一种保护倒换方法和设备
CN109787797A (zh) 链路的故障检测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9

Termination date: 202202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