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10017A - 能避免误触的触控装置与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能避免误触的触控装置与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810017A CN102810017A CN2011101443272A CN201110144327A CN102810017A CN 102810017 A CN102810017 A CN 102810017A CN 2011101443272 A CN2011101443272 A CN 2011101443272A CN 201110144327 A CN201110144327 A CN 201110144327A CN 102810017 A CN102810017 A CN 10281001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uch
- control device
- contact panel
- contactor control
- specific reg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 Switches That Are Operated By Magnetic Or Electr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避免误触的触控装置,包含有:一触控面板、一接触式感测器以及一处理单元。该触控面板包含有一特定区域以及一非特定区域,该触控面板具有一触控功能并用来接收一碰触。该接触式感测器耦接于该触控面板,用来于该触控装置进入一通话模式时,检测该触控面板的该特定区域内的触碰点的个数,并产生一检测结果。该处理单元耦接于该接触式感测器与该触控面板,用来在该检测结果指示落于该特定区域内的触碰点的个数大于一门限值时,产生一禁止信号,控制该触控面板的该非特定区域停止该触控功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装置与其控制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在进行通话功时能避免误触的触控装置与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今各式消费性电子产品市场中,个人数字助理(PDA)、移动电话(mobile Phone)、手持式装置及PDA手机等电子产品皆已广泛使用具有触控式面板(touch panel)作为其资料沟通的界面工具。目前电子产品的设计皆以轻、薄、短、小为方向,尤其在讲求人性化设计的平板电脑需求的带动下,搭配触控式面板的显示装置已逐渐成为各式电子产品的关键零组件之一。
然而,当使用者使用手机或PDA手机等触控式电子产品来建立通话连线时,常会因为人脸的靠近而误触手机或PDA手机上的触控显示器或面板或触控按键,这会造成使用者很大的困扰。目前常见的解决方式是利用一接近感测器(proximity sensor)来检测是否有人脸(或其他物体)靠近触控式电子产品,来决定是否要关闭触控显示器或面板或触控按键的功能。但是额外的接近感测器不但会增加系统的复杂度,还会增加额外的制造成本。
因此,如何在成本的考虑下来提升触控式电子产品的便利性,也是本设计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触控装置系统复杂,且制造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利用本身所具备的触控面板来判别人脸是否靠近的触控装置与控制方法,可提升触控式电子产品的便利性,还可以简化系统的复杂度以及降低制造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能避免误触的触控装置,包含有:一触控面板、一接触式感测器以及一处理单元。触控面板包含有一特定区域以及一非特定区域,该触控面板具有一触控功能并用来接收一碰触。接触式感测器是耦接于该触控面板,用来于该触控装置进入一通话模式时,检测该碰触于该触控面板的该特定区域内的触碰点的个数,并产生一检测结果。处理单元是耦接于该接触式感测器与该触控面板,用来于该检测结果指示落于该特定区域内的触碰点的个数大于一门限值时,产生一禁止信号,控制该触控面板的该非特定区域停止该触控功能。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避免误触一触控装置的方法,该触控装置包含具有一触控功能的一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包含有一特定区域以及一非特定区域。该方法包含有:于该触控装置进入一通话模式时,检测于该触控面板的该特定区域内的触碰点的个数,并产生一检测结果;以及于该检测结果指示落于该特定区域内的触碰点的个数大于一门限值时,产生一禁止信号,控制该触控面板的该非特定区域停止该触控功能。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本发明的触控装置利用本身所具备的触控面板110来判别人脸是否靠近,以取代原本的接近感测器(proximity sensor)。如此一来,不但可以提升触控式电子产品的便利性,还可以简化系统的复杂度以及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触控装置的一实施例的功能方块图。
图2为本发明一触控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功能方块图。
图3为触控面板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一寄存器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避免误触一触控装置的方法的一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避免误触一触控装置的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200 触控装置
110 触控面板
120 接触式感测器
130 处理单元
150 背光源
122 寄存器
NODE 交错点
AREA 特定区域
OB 物体
C1 接触点
X0~XN、Y0~YN、H_CNL、V_CNL 通道
BIT_0~7 二进制位
S500~S530、S600~S640 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一触控装置100的一实施例的功能方块图。于图1中,触控装置100包含有(但不限于)一触控面板110、一接触式感测器120以及一处理单元130。请注意,触控装置100是可为一个人数字助理手机或者一智能手机,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此外,触控面板110是为一电容式触控面板(但不限于此),包含有一特定区域(如图3中的AREA区域)以及一非特定区域(如图3中除了AREA以后的区域),触控面板110具有一触控功能FUNC能并用来接收一碰触。而接触式感测器120耦接于触控面板110,用来于触控装置100进入一通话模式时,检测该碰触于触控面板110的该特定区域内的触碰点的个数,并产生一检测结果RST,处理单元130耦接于接触式感测器120与触控面板110,用来于检测结果RST指示落于该特定区域内的个数大于一门限值时,产生一禁止信号PAUSE,控制触控面板110停止触控功能FUNC。
请参照图2,图1为本发明一触控装置200的另一实施例的功能方块图。图2的触控装置200的架构与图1的触控装置100类似,两者不同之处在于触控装置200另包含有一寄存器122以及一背光源150。如图2所示,接触式感测器120包含有一寄存器122,寄存器122用来储存触控面板110上的一特定区域AREA的位置信息,另外,处理单元130另耦接于背光源150,且依据禁止信号PAUSE来关闭背光源150,背光源150可以是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冷阴极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等光源产生装置,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可以修饰或变化,非本发明的限制条件。
详细地说,触控面板110包含有多个直向通道V_CNL与多个横向通道H_CNL交互排列成一网状结构,用来产生触控信号TOUCH_SIG。举例来说,请参考图3,图3是为触控面板110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当一物体OB(在本实施例中为一手指)碰触触控面板110时,其接触点C1落于直向通道V_CNL与横向通道H_CNL的一交错点NODE上,则触控面板110产生触控信号TOUCH_SIG来指示交错点NODE处于被触发的状态。请注意,此处的物体OB可为手指、人脸或者任何靠近触控面板110的物体,然此并非本发明的限制条件。
在本实施例中,特定区域AREA的位置信息至少包含触控面板110中最靠近一听筒SPK的两个横向通道X0及X1。接触式感测器120检测触碰点CONTCT位于特定区域AREA的个数,以产生检测结果RST,换言之,检测结果RST是指示特定区域AREA中处于被触发的状态的交错点的一个数NUM。当个数NUM大于该门限值时,处理单元130便产生禁止信号PAUSE来控制触控面板110停止触控功能FUNC(亦即停止产生触控信号TOUCH_SIG),并关闭背光源150。在本实施例中,该门限值是为特定区域AREA内的一直向通道个数与一横向通道个数的乘积的二分之一,亦即当检测结果RST指示特定区域AREA中超过半数的交错点处于被触发的状态时,处理单元130产生禁止信号PAUSE来停止产生触控信号TOUCH_SIG并关闭背光源150。
请一并参考图3以及图4,图4为寄存器122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寄存器122至少包含有二进制位BIT_0~7,其中二进制位BIT_7是为一启动二进制位、二进制位BIT_6~4用来储存该门限值,且二进制位BIT_3~0则用来提供一旗标功能。当触控装置100进入一通话模式时,二进制位BIT_7是设为启动状态(亦即BIT_7=1),此时接触式感测器120始被触发来检测特定区域AREA内的触碰点CONTCT的个数,当检测结果RST指示特定区域AREA中触碰点CONTCT超过该门限值时(在本实施例中,二进制位BIT_6~4所能决定的最高门限值为8个),此时二进制位BIT_3~0则用来产生一旗标以通知处理单元130产生禁止信号PAUSE来停止产生触控信号TOUCH_SIG并关闭背光源150。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组态仅用来说明寄存器122的操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据以实施或变化,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制条件。
此外,处理单元130另控制触控面板110停止产生触控信号TOUCH_SIG达一预定时间POLL后,重新开启触控功能FUNC,如此一来,处理单元130可以通过调整预定时间POLL来闲歇性地停止并开启触控功能FUNC,以实现一轮询(polling)功能。详细来说,处理单元130控制触控面板110停止产生触控信号TOUCH_SIG后,由于触控功能FUNC已被关闭,因此触控面板110无从得知最新的触碰状况(亦即人脸是否已离开触控面板110),故需要在预定时间POLL后再度开启触控功能FUNC,以更新最新的触碰状况,若检测结果RST指示人脸已经离开触控面板110,则不会触发处理单元130产生禁止信号PAUSE,此时处理单元130打开背光源150,则使用者可以继续正常操作触控装置100,相反的,若检测结果RST指示人脸仍然贴触于触控面板110,则检测结果RST会再次触发处理单元130产生禁止信号PAUSE,直到再一次经过预定时间POLL之后,处理单元130重新开启触控功能FUNC来更新最新的触碰状况,处理单元130可通过调整预定时间POLL有效地实现轮询功能来降低发生误判所造成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人脸跟手指与触控面板110的接触状态不尽相同,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特定区域AREA的位置信息至少包含触控面板110中最靠近听筒SPK的两个横向通道X0及X1,且当检测结果RST指示特定区域AREA中超过半数的交错点处于被触发的状态时,处理单元130方产生禁止信号PAUSE来停止产生触控信号TOUCH_SIG并关闭背光源150,然而并不限于此。换言之,本发明的精神在于使用触控屏幕110本身的触控功能FUNC来检测大面积的接触,以判别人脸是否贴触于触控面板110,凡依此所做的各种变化皆属本发明的范畴。此外,背光源150的开启与关闭是与处理单元130所产生的禁止信号PAUSE有关,但不直接受禁止信号PAUSE的控制,其精神在于提供使用者一直觉式操作的提醒(背光源150的关闭是指示使用者触控功能FUNC亦关闭)以及节省电耗,并非本发明主要公开特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据以实施或变化,为简洁起见,在此不加赘述。
触控装置100的的运作方式可进一步归纳为一避免误触的控制流程。请参考图5,图5为本发明控制触控装置100避免误触的一方法流程图,其包含(但不局限于)以下的步骤(请注意,假若可获得实质上相同的结果,则这些步骤并不一定要遵照图5所示的执行次序来执行):
步骤S500:触控装置进入通话模式。
步骤S510:于该触控装置进入通话模式时,检测于该触控面板的该特定区域内的触碰点的个数,并产生一检测结果。
步骤S520:于该检测结果指示落于该特定区域内的个数大于一门限值时,产生一禁止信号。
步骤S530:根据该禁止信号来控制该触控面板的该非特定区域停止该触控功能。
图5中的避免误触的控制流程是为触控装置100的运作方式,图5所示的各步骤搭配图1以及图3所示的各元件即可了解其相关运作,详细说明及变化可参考前述,为简洁起见,故于此不再赘述。
触控装置200的运作方式可进一步归纳为一避免误触的控制流程。请参考图6,图6为本发明控制触控装置200避免误触的另一方法流程图,其包含(但不局限于)以下的步骤(请注意,假若可获得实质上相同的结果,则这些步骤并不一定要遵照图6所示的执行次序来执行):
步骤S600:触控装置进入通话模式。
步骤S610:于该触控装置进入通话模式时,检测于该触控面板的该特定区域内的触碰点的个数,并产生一检测结果。
步骤S612:根据检测结果,判断落于该特定区域内的个数是否大于一门限值。当该检测结果指示落于该特定区域内的个数大于一门限值时,执行步骤S620;当该检测结果指示落于该特定区域内的个数不大于该门限值时,执行步骤S630。
步骤S620:于该检测结果指示落于该特定区域内的个数大于一门限值时,产生一禁止信号。
步骤S622:根据该禁止信号来控制该触控面板停止该触控功能,并关闭一背光源,并执行步骤S624。
步骤S624:于停止该触控功能达一预定时间后,重新开启该触控功能,并回到步骤S610。
步骤S630:于该检测结果指示落于该特定区域内的个数不大于该门限值时,开启该背光源,并执行步骤S640。
步骤S640:结束。
图6中的避免误触的控制流程是为触控装置200的运作方式,图6所示的各步骤搭配图2以及图3所示的各元件即可了解其相关运作,详细说明及变化可参考前述,为简洁起见,故于此不再赘述。
上述各流程的步骤仅为本发明所举可行的实施例,并非限制本发明的限制条件,且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这些方法还包含其他的中间步骤或者可将几个步骤合并成单一步骤,以做适当的变化。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非用来局限本发明的范畴。由上可知,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及其相关控制方法。本发明所揭示的电子装置是利用本身所具备的触控面板来判别人脸是否靠近,以取代原本的接近感测器(proximity sensor)。由于人脸的触碰方式跟手指的触碰方式不同,因此可通过接触面积的大小来分析不同物体的接触状态。当判断人脸接触触控屏幕时,会控制触控装置100/200暂时关闭触控面板的触控功能与背光来达到省电以及避免误触的目的。如此一来,不但可以提升触控式电子产品的便利性,还可以简化系统的复杂度以及降低制造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13)
1.一种能避免误触的触控装置,包含有:
一触控面板,包含有一特定区域以及一非特定区域,该触控面板具有一触控功能并用来接收一碰触;
一接触式感测器,耦接于该触控面板,用来于该触控装置进入一通话模式时,检测于该触控面板的该特定区域内的触碰点的个数,并产生一检测结果;以及
一处理单元,耦接于该接触式感测器与该触控面板,用来于该检测结果指示落于该特定区域内的触碰点的个数大于一门限值时,产生一禁止信号,并根据该禁止信号来控制该触控面板的该非特定区域停止该触控功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为,当该触控装置进入该通话模式时,该触控面板的该特定区域是作为一接近感测器的功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为,该接触式感测器另包含有一寄存器,用来储存该特定区域的位置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为,该位置信息至少包含该触控面板中最靠近一听筒的两个横向通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为,该门限值是设定为位于该特定区域内的一直向通道个数与一横向通道个数的乘积的二分之一。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为,该处理单元控制该触控面板停止该触控功能达一预定时间后,重新开启该触控功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为,该处理单元另依据该禁止信号来关闭该触控装置的一背光源。
8.一种避免误触一触控装置的方法,该触控装置包含具有一触控功能的一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包含有一特定区域以及一非特定区域,该方法包含有:
于该触控装置进入一通话模式时,检测于该触控面板的该特定区域内的触碰点的个数,并产生一检测结果;
于该检测结果指示落于该特定区域内的触碰点的个数大于一门限值时,产生一禁止信号;以及
根据该禁止信号来控制该触控面板的该非特定区域停止该触控功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为,还包含:
利用一寄存器来储存该特定区域的位置信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为,该位置信息至少包含最靠近该触控装置的一听筒的两个横向通道。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为,该门限值是设定为位于该特定区域内的一直向通道个数与一横向通道个数的乘积的二分之一。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为,还包含:
于控制该触控面板的该非特定区域停止该触控功能达一预定时间后,重新开启该触控功能。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避免误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为,还包含:
依据该禁止信号来关闭该触控装置的一背光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1443272A CN102810017A (zh) | 2011-05-30 | 2011-05-30 | 能避免误触的触控装置与其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1443272A CN102810017A (zh) | 2011-05-30 | 2011-05-30 | 能避免误触的触控装置与其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10017A true CN102810017A (zh) | 2012-12-05 |
Family
ID=47233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1443272A Pending CN102810017A (zh) | 2011-05-30 | 2011-05-30 | 能避免误触的触控装置与其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810017A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57773A (zh) * | 2013-05-06 | 2013-08-21 | 深圳市志凌伟业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电容触摸屏的脸部靠近识别方法 |
CN103593088A (zh) * | 2013-11-14 | 2014-02-19 |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触摸板防误触的方法及系统 |
CN103634466A (zh) * | 2013-11-15 | 2014-03-12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防误触的方法及装置 |
CN104345905A (zh) * | 2013-07-26 | 2015-02-11 | 天津富纳源创科技有限公司 | 触控式空中鼠标的控制方法 |
CN104516555A (zh) * | 2013-09-27 | 2015-04-15 | 天津富纳源创科技有限公司 | 防止触控板误触控的方法 |
CN105827803A (zh) * | 2015-08-28 | 2016-08-03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来电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6055169A (zh) * | 2016-07-29 | 2016-10-26 | 刘必鹏 | 基于检测点密度值的防误触方法与其智能快递柜 |
US10452200B2 (en) | 2015-10-12 | 2019-10-22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Mitigation of unintended effects of inputs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41944A (zh) * | 2008-11-25 | 2010-06-16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避免产生误动作的方法 |
CN101963852A (zh) * | 2009-07-24 | 2011-02-02 |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式电子装置及其相关控制方法 |
-
2011
- 2011-05-30 CN CN2011101443272A patent/CN10281001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41944A (zh) * | 2008-11-25 | 2010-06-16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避免产生误动作的方法 |
CN101963852A (zh) * | 2009-07-24 | 2011-02-02 |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式电子装置及其相关控制方法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57773A (zh) * | 2013-05-06 | 2013-08-21 | 深圳市志凌伟业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电容触摸屏的脸部靠近识别方法 |
CN103257773B (zh) * | 2013-05-06 | 2016-08-10 | 深圳市志凌伟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电容触摸屏的脸部靠近识别方法 |
CN104345905A (zh) * | 2013-07-26 | 2015-02-11 | 天津富纳源创科技有限公司 | 触控式空中鼠标的控制方法 |
CN104516555A (zh) * | 2013-09-27 | 2015-04-15 | 天津富纳源创科技有限公司 | 防止触控板误触控的方法 |
CN103593088A (zh) * | 2013-11-14 | 2014-02-19 |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触摸板防误触的方法及系统 |
CN103634466A (zh) * | 2013-11-15 | 2014-03-12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防误触的方法及装置 |
CN103634466B (zh) * | 2013-11-15 | 2017-03-29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防误触的方法及装置 |
CN105827803A (zh) * | 2015-08-28 | 2016-08-03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来电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
US10452200B2 (en) | 2015-10-12 | 2019-10-22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Mitigation of unintended effects of inputs |
CN106055169A (zh) * | 2016-07-29 | 2016-10-26 | 刘必鹏 | 基于检测点密度值的防误触方法与其智能快递柜 |
CN106055169B (zh) * | 2016-07-29 | 2019-04-02 | 创业保姆(广州)商务秘书有限公司 | 基于检测点密度值的防误触方法与其智能快递柜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810017A (zh) | 能避免误触的触控装置与其控制方法 | |
CN103324431B (zh) | 电子装置以及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 |
US9395859B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detect a touch pattern using variable scan rates | |
CN101488063B (zh) | 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统 | |
CN101866210B (zh) | 用于电容式触控屏的省电装置及其方法与电容式触控屏 | |
CN109190592B (zh) | Lcd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102779007B (zh) | 一种终端休眠模式的退出控制方法及终端 | |
CN106886766B (zh) | 一种指纹识别方法、指纹识别电路及移动终端 | |
CN103150050B (zh) | 触摸屏终端及其工作方法 | |
CN102591565B (zh) | 用于在触摸屏幕终端中滚动屏幕的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4898908B (zh) | 半导体装置 | |
CN102855011B (zh) | 触摸屏的控制方法、触控装置和移动终端 | |
CN106971581A (zh) | 一种交通信号灯状态提醒方法和移动终端 | |
CN107066122A (zh) | 有源触控笔、触摸感测系统及其驱动方法 | |
JP2011521374A (ja) | 接触センサ装置及びその装置の動作モード転換方法 | |
CN102999291A (zh) | 待机状态下触摸唤醒移动终端的方法 | |
CN106997255A (zh) | 具有有源触控笔的触摸感测系统以及触摸驱动装置 | |
CN103793099A (zh) | 触摸感测系统及用以减少其延迟的方法 | |
CN203102166U (zh) | 光电感应式键盘 | |
CN101825964B (zh) | 可携式电子装置及避免误触其触控面板的方法 | |
CN103017909A (zh) | 一种温度测量装置、方法以及安装该装置的移动通信设备 | |
CN201919056U (zh) | 带接近式传感器的触摸屏手机 | |
CN102419666A (zh) | 物件感测装置 | |
TW201248463A (en) | Touch sens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avoiding erroneous touches | |
CN101963852A (zh) | 触控式电子装置及其相关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