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01869B - 移动终端接听方式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接听方式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01869B
CN102801869B CN201210314013.7A CN201210314013A CN102801869B CN 102801869 B CN102801869 B CN 102801869B CN 201210314013 A CN201210314013 A CN 201210314013A CN 102801869 B CN102801869 B CN 1028018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answering mode
user
dimensional coordinate
recei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1401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01869A (zh
Inventor
夏新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Technology Co Ltd
Xiaomi Inc
Original Assignee
Xiaomi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omi Inc filed Critical Xiaomi Inc
Priority to CN20121031401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0186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018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018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018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018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移动终端接听方式的切换方法和装置,以自动在两种接听方式之间进行切换,并且不漏听切换过程中的通话内容。所述方法包括:检测移动终端与用户面颊的当前距离;若所述当前距离大于预设参考值,则将听筒接听方式切换至扬声器接听方式或者保持听筒接听方式,否则,保持听筒接听方式或者将扬声器接听方式切换至听筒接听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为用户需要在两种接听方式之间切换时带来了方便,并且,由于预设参考值是移动终端离开用户耳朵时用户通过听筒仍然能够听清通话内容的最大距离,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两种接听方式之间进行切换时,用户也不会漏听通话内容。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接听方式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移动终端接听方式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接听电话的方式一般有三种:通过听筒接听、通过扬声器(即免提)接听或者通过耳机接听。三种接听方式都有各自不同的用途,并且可以进行切换。从通过听筒、扬声器的接听方式切换到通过耳机接听方式比较方便,只要在移动终端的耳机插座插入外带的耳机即可,听筒或扬声器的接听方式会自动切换到耳机接听方式;切换到听筒或扬声器接听方式也只需要拔出耳机即可以实现。然而,听筒接听方式与扬声器接听方式之间的切换一般而言要复杂一些,而且可能还给用户的接听带来不便。
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听筒接听方式与扬声器接听方式之间切换的方法是通过手工切换软件菜单的方式来实现,即一旦有电话进入或者打出,默认是听筒接听方式,用户将手机放置在耳边进行接听;当需要用扬声器外放时,用户将手机移开耳边,然后点击手机相应菜单上的功能键或功能项,切换到免提状态;反之,当前接听方式是通过扬声器接听方式时,若要从扬声器接听方式切换至听筒接听方式,同样需要点击相应菜单上的功能键或功能项进行切换。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上述现有技术提供的接听方式切换方法中,在用户移动手机时可能导致在移动过程中对方有一部分通话内容没有被该用户听到,于是还需要麻烦对方重复一遍,这无疑给用户带来不便;在某些场合,例如商务洽谈等还可能被视为一种不礼貌行为。此外,如果接听方式切换时屏幕没有点亮,还需要先手工点亮屏幕,有时还需要解屏,然后再点击相应的菜单项来进行切换状态,这种场景下,上述现有技术提供的接听方式切换方法更加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移动终端接听方式的切换方法和装置,以自动在两种接听方式之间进行切换,并且不漏听切换过程中的通话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接听方式的切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移动终端与用户面颊的当前距离;
若所述当前距离大于预设参考值,则将听筒接听方式切换至扬声器接听方式或者保持听筒接听方式,否则,保持听筒接听方式或者将扬声器接听方式切换至听筒接听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接听方式的切换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距离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移动终端与用户面颊的当前距离;
接听方式处理模块,用于若所述距离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当前距离大于预设参考值,则将听筒接听方式切换至扬声器接听方式或者保持听筒接听方式,否则,保持听筒接听方式或者将扬声器接听方式切换至听筒接听方式。
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可知,由于检测到移动终端与用户面颊的当前距离大于预设参考值时,可以将听筒接听方式自动切换至扬声器接听方式或者保持听筒接听方式,或者,检测到移动终端与用户面颊的当前距离不大于预设参考值时,保持听筒接听方式或者将扬声器接听方式自动切换至听筒接听方式,整个过程无需用户手工干预。因此,与现有技术通过手工切换软件菜单的方式实现听筒接听方式与扬声器接听方式之间切换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为用户需要在两种接听方式之间切换时带来了方便,并且,由于预设参考值是移动终端离开用户耳朵时用户通过听筒仍然能够听清通话内容的最大距离,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两种接听方式之间进行切换时,用户也不会漏听通话内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或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如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接听方式的切换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接听方式的切换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接听方式的切换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接听方式的切换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a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接听方式的切换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b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接听方式的切换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c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接听方式的切换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附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接听方式的切换方法流程示意图,主要包括步骤S101和步骤S102,具体地:
S101,检测移动终端与用户面颊的当前距离。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认为用户面颊与用户脑门或用户耳朵外侧是处于同一平面,即移动终端与用户面颊的距离大致等于移动终端与用户脑门或用户耳朵外侧的距离,因此,当移动终端与用户面颊的距离等于某个值时用户能够通过听筒听清通话内容,那么,有理由认为移动终端与用户脑门或用户耳朵外侧的距离等于该某个值时用户也能够通过听筒听清通话内容。
移动终端与用户面颊的当前距离的检测贯穿于用户通话的整个过程,即检测移动终端与用户面颊的当前距离可以是在用户通过听筒接听方式使用移动终端时进行,也可以是在用户通过扬声器接听方式使用移动终端时进行。检测移动终端与用户面颊的当前距离的器件可以是移动终端内的距离传感器(Proximity Sensor)或其他对人体肌肤敏感的传感器件,本发明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S102,若所述当前距离大于预设参考值,则将听筒接听方式切换至扬声器接听方式或者保持听筒接听方式,否则,保持听筒接听方式或者将扬声器接听方式切换至听筒接听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预设参考值可以是移动终端离开用户耳朵时用户通过听筒仍然能够听清通话内容的最大距离,即移动终端与用户面颊的距离超过某个值时用户通过听筒就不能够听清通话内容,则该某个值就可以作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预设参考值;该预设参考值可以根据经验值统一设置,例如,设置5cm(厘米)作为预设参考值,也可以由用户根据自己的喜好或具体情况自己设置。
如前所述,检测移动终端与用户面颊的当前距离可以是在用户通过听筒接听方式使用移动终端时进行,也可以是在用户通过扬声器接听方式使用移动终端时进行。以检测移动终端与用户面颊的当前距离是在用户通过听筒接听方式使用移动终端时进行为例,若检测到当前距离大于预设参考值,则可以直接将听筒接听方式切换至扬声器接听方式。由于距离传感器在用户通话时就一直处于检测状态,当检测到当前距离大于预设参考值且已经将听筒接听方式切换至扬声器接听方式后,即用户此时是通过扬声器接听方式,若用户在移动移动终端,并且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移动终端与用户面颊的当前距离不大于预设参考值时,则可以将扬声器接听方式切换至听筒接听方式。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判断移动终端与用户面颊的当前距离大于预设参考值是否是一种偶然行为,还可以预设一个这种行为的阈值,例如1s(秒);当移动终端与用户面颊的当前距离大于预设参考值的持续时间大于该阈值时,可以直接将听筒接听方式切换至扬声器接听方式。
并非检测到移动终端与用户面颊的当前距离大于预设参考值时,总是需要将听筒接听方式切换至扬声器接听方式。例如,在有些情况下,用户并不想让周围的人听到通话内容而需要使用听筒接听方式,同时为了减少电磁波对大脑的辐射,可能需要在使用听筒接听方式的情况下将移动终端远离面颊,此时即使检测到移动终端与用户面颊的当前距离大于预设参考值,为了满足用户保护隐私的需要,也不应该将听筒接听方式切换至扬声器接听方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预先设置一个移动终端三维坐标偏移量(△X,△Y,△Z)(为了描述的方便,以下简称为预设的三维坐标偏移量)。在检测移动终端与用户面颊的当前距离处于临界值,即移动终端与用户面颊的当前距离等于所述预设参考值时,读取所述当前距离等于所述预设参考值时所述移动终端的三维坐标并将此时的三维坐标记录为所述移动终端三维坐标初始值(X0,Y0,Z0)。在检测到移动终端与用户面颊的当前距离大于预设参考值时,步骤S102示例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检测移动终端与用户面颊的当前距离大于预设参考值时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三维坐标(X,Y,Z),计算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三维坐标(X,Y,Z)与所述移动终端三维坐标初始值(X0,Y0,Z0)的绝对差值。若所述绝对差值不大于预设的三维坐标偏移量,即|X-X0|≤△X、|Y-Y0|≤△Y或/且|Z-Z0|≤△Z,则此时移动终端的移动可能是属于上述用户需要使用听筒接听方式、同时为了减少电磁波对大脑的辐射而做的移动或其他偶然的移动,因此,此时仍然可以保持听筒接听方式。反之,若移动终端的当前三维坐标(X,Y,Z)与移动终端三维坐标初始值(X0,Y0,Z0)的绝对差值大于预设的三维坐标偏移量,即|X-X0|>△X、|Y-Y0|>△Y或|Z-Z0|>△Z,则此时移动终端的移动不应视为属于上述用户需要使用听筒接听方式、同时为了减少电磁波对大脑的辐射而做的移动或其他偶然的移动,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将听筒接听方式切换至扬声器接听方式。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将听筒接听方式切换至扬声器接听方式后,若移动终端的屏幕没有受到任何操作且扬声器接听方式持续时间超过预设值,例如,2s(秒),则停止为所述屏幕供电,如此,可以减少对电量的消耗。
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接听方式的切换方法可知,由于检测到移动终端与用户面颊的当前距离大于预设参考值时,可以将听筒接听方式自动切换至扬声器接听方式或者保持听筒接听方式,或者,检测到移动终端与用户面颊的当前距离不大于预设参考值时,保持听筒接听方式或者将扬声器接听方式自动切换至听筒接听方式,整个过程无需用户手工干预。因此,与现有技术通过手工切换软件菜单的方式实现听筒接听方式与扬声器接听方式之间切换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为用户需要在两种接听方式之间切换时带来了方便,并且,由于预设参考值是移动终端离开用户耳朵时用户通过听筒仍然能够听清通话内容的最大距离,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两种接听方式之间进行切换时,用户也不会漏听通话内容。
请参阅附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接听方式的切换装置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附图2示例的移动终端接听方式的切换装置包括距离检测模块201和接听方式处理模块202,其中:
距离检测模块201,用于检测移动终端与用户面颊的当前距离。
接听方式处理模块202,用于若所述距离检测模块201检测到所述当前距离大于预设参考值,则将听筒接听方式切换至扬声器接听方式或者保持听筒接听方式,否则,保持听筒接听方式或者将扬声器接听方式切换至听筒接听方式。
在附图2示例的移动终端接听方式的切换装置中,认为用户面颊与用户脑门或用户耳朵外侧是处于同一平面,即移动终端与用户面颊的距离大致等于移动终端与用户脑门或用户耳朵外侧的距离,因此,当移动终端与用户面颊的距离等于某个值时用户能够通过听筒听清通话内容,那么,有理由认为移动终端与用户脑门或用户耳朵外侧的距离等于该某个值时用户也能够通过听筒听清通话内容。
距离检测模块201对移动终端与用户面颊的当前距离的检测贯穿于用户通话的整个过程,即距离检测模块201检测移动终端与用户面颊的当前距离可以是在用户通过听筒接听方式使用移动终端时进行,也可以是在用户通过扬声器接听方式使用移动终端时进行。距离检测模块201可以是移动终端内的距离传感器(Proximity Sensor)或其他对人体肌肤敏感的传感器件,本发明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附图2示例的移动终端接听方式的切换装置中,所述预设参考值可以是移动终端离开用户耳朵时用户通过听筒仍然能够听清通话内容的最大距离,即移动终端与用户面颊的距离超过某个值时用户通过听筒就不能够听清通话内容,则该某个值就可以作为预设参考值;该预设参考值可以根据经验值统一设置,例如,设置5cm(厘米)作为预设参考值,也可以由用户根据自己的喜好或具体情况自己设置。
如前所述,距离检测模块201检测移动终端与用户面颊的当前距离可以是在用户通过听筒接听方式使用移动终端时进行,也可以是在用户通过扬声器接听方式使用移动终端时进行。以距离检测模块201检测移动终端与用户面颊的当前距离是在用户通过听筒接听方式使用移动终端时进行为例,若距离检测模块201检测到当前距离大于预设参考值,则接听方式处理模块202可以直接将听筒接听方式切换至扬声器接听方式。由于距离检测模块201在用户通话时就一直处于检测状态,当距离检测模块201检测到当前距离大于预设参考值且已经将听筒接听方式切换至扬声器接听方式后,即用户此时是通过扬声器接听方式,若用户在移动移动终端,并且距离检测模块201检测到移动终端与用户面颊的当前距离不大于预设参考值时,接听方式处理模块202可以将扬声器接听方式切换至听筒接听方式。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判断移动终端与用户面颊的当前距离大于预设参考值是否是一种偶然行为,还可以预设一个这种行为的阈值,例如1s(秒);当距离检测模块201检测到移动终端与用户面颊的当前距离大于预设参考值,并且持续时间大于该阈值时,判断移动终端与用户面颊的当前距离大于预设参考值不是一种偶然行为,接听方式处理模块202可以直接将听筒接听方式切换至扬声器接听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移动终端接听模式的切换装置的实施方式中,各功能模块的划分仅是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例如相应硬件的配置要求或者软件的实现的便利考虑,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所述移动终端接听模式的切换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而且,实际应用中,本实施例中的相应的功能模块可以是由相应的硬件实现,也可以由相应的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完成,例如,前述的距离检测模块,可以是具有执行前述检测移动终端与用户面颊的当前距离的硬件,例如距离检测器,也可以是能够执行相应计算机程序从而完成前述功能的一般处理器或者其他硬件设备;再如前述的接听方式处理模块,可以是具有执行前述若所述距离检测模块(或距离检测器)检测到所述当前距离大于预设参考值,则将听筒接听方式切换至扬声器接听方式或者保持听筒接听方式,否则,保持听筒接听方式或者将扬声器接听方式切换至听筒接听方式功能的硬件,例如接听方式处理器,也可以是能够执行相应计算机程序从而完成前述功能的一般处理器或者其他硬件设备(本说明书提供的各个实施例都可应用上述描述原则)。
并非距离检测模块201检测到移动终端与用户面颊的当前距离大于预设参考值时,总是需要接听方式处理模块202将听筒接听方式切换至扬声器接听方式。例如,在有些情况下,用户并不想让周围的人听到通话内容而需要使用听筒接听方式,同时为了减少电磁波对大脑的辐射,可能需要在使用听筒接听方式的情况下将移动终端远离面颊,此时即使距离检测模块201检测到移动终端与用户面颊的当前距离大于预设参考值,为了满足用户保护隐私的需要,接听方式处理模块202也不应该将听筒接听方式切换至扬声器接听方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预先设置一个移动终端三维坐标偏移量(△X,△Y,△Z)(为了描述的方便,以下简称为预设的三维坐标偏移量)。附图2示例的移动终端接听方式的切换装置还可以包括初始值记录模块301,如附图3所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接听方式的切换装置。初始值记录模块301用于读取移动终端与用户面颊的当前距离等于预设参考值时所述移动终端的三维坐标并将此时的三维坐标记录为所述移动终端三维坐标初始值(X0,Y0,Z0)。
在距离检测模块201检测到移动终端与用户面颊的当前距离大于预设参考值时,附图3示例的移动终端接听方式的切换装置还可以包括坐标检测模块401和绝对差值获取模块402,如附图4所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接听方式的切换装置,其中:
坐标检测模块401,用于检测移动终端与用户面颊的当前距离大于预设参考值时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三维坐标(X,Y,Z);绝对差值获取模块402,用于计算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三维坐标(X,Y,Z)与所述移动终端三维坐标初始值(X0,Y0,Z0)的绝对差值。若所述绝对差值不大于预设的三维坐标偏移量,即|X-X0|≤△X、|Y-Y0|≤△Y或/且|Z-Z0|≤△Z,则此时移动终端的移动可能是属于上述用户需要使用听筒接听方式、同时为了减少电磁波对大脑的辐射而做的移动或其他偶然的移动,因此,此时接听方式处理模块202仍然可以保持听筒接听方式。反之,若移动终端的当前三维坐标(X,Y,Z)与移动终端三维坐标初始值(X0,Y0,Z0)的绝对差值大于预设的三维坐标偏移量,即|X-X0|>△X、|Y-Y0|>△Y或|Z-Z0|>△Z,则此时移动终端的移动不应视为属于上述用户需要使用听筒接听方式、同时为了减少电磁波对大脑的辐射而做的移动或其他偶然的移动,对于这种情况,接听方式处理模块202可以将听筒接听方式切换至扬声器接听方式。
在附图2至附图4任一示例的移动终端接听方式的切换装置中,还可以包括节电模块501,如附图5a、5b或5c所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接听方式的切换装置。节电模块501用于所述接听方式处理模块201将听筒接听方式切换至扬声器接听方式后,若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没有受到任何操作且所述扬声器接听方式持续时间超过预设值,例如,2s(秒)时停止为所述屏幕供电。如此,可以减少对电量的消耗。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装置各模块/单元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发明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其带来的技术效果与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相同,具体内容可参见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比如以下各种方法的一种或多种或全部:
检测移动终端与用户面颊的当前距离;
若所述当前距离大于预设参考值,则将听筒接听方式切换至扬声器接听方式或者保持听筒接听方式,否则,保持听筒接听方式或者将扬声器接听方式切换至听筒接听方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接听方式的切换方法和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4)

1.一种移动终端接听方式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移动终端与用户面颊的当前距离;
当所述当前距离等于预设参考值时,读取所述当前距离等于所述预设参考值时所述移动终端的三维坐标并将此时的三维坐标记录为所述移动终端三维坐标初始值;
当所述当前距离大于所述预设参考值时,检测所述当前距离大于所述预设参考值时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三维坐标;
计算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三维坐标与所述移动终端三维坐标初始值的绝对差值,若所述绝对差值各个都大于预设的三维坐标偏移量,则将听筒接听方式切换至扬声器接听方式,若所述绝对差值不都大于预设的三维坐标偏移量,则保持听筒接听方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听筒接听方式切换至扬声器接听方式后,若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没有受到任何操作且所述扬声器接听方式持续时间超过预设值,则停止为所述屏幕供电。
3.一种移动终端接听方式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距离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移动终端与用户面颊的当前距离;
初始值记录模块,用于读取所述当前距离等于预设参考值时所述移动终端的三维坐标并将此时的三维坐标记录为所述移动终端三维坐标初始值;
坐标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当前距离大于所述预设参考值时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三维坐标;
绝对差值获取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三维坐标与所述移动终端三维坐标初始值的绝对差值;
接听方式处理模块,用于若所述绝对差值各个都大于预设的三维坐标偏移量时将听筒接听方式切换至扬声器接听方式,若所述绝对差值不都大于预设的三维坐标偏移量时保持听筒接听方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节电模块,用于所述接听方式处理模块将听筒接听方式切换至扬声器接听方式后,若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没有受到任何操作且所述扬声器接听方式持续时间超过预设值时停止为所述屏幕供电。
CN201210314013.7A 2012-08-29 2012-08-29 移动终端接听方式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28018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14013.7A CN102801869B (zh) 2012-08-29 2012-08-29 移动终端接听方式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14013.7A CN102801869B (zh) 2012-08-29 2012-08-29 移动终端接听方式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01869A CN102801869A (zh) 2012-11-28
CN102801869B true CN102801869B (zh) 2015-04-29

Family

ID=47200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14013.7A Active CN102801869B (zh) 2012-08-29 2012-08-29 移动终端接听方式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018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04263B2 (en) * 2012-05-23 2015-12-01 Mark A. Lindner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stablishing a group communication based on motion of a mobile device
US9560099B2 (en) 2012-05-23 2017-01-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roup communication using a mobile device using motion and voice activate controls
US9392421B2 (en) 2012-05-23 2016-07-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roup communication using a mobile device with mode depending on user proximity or device position
CN103516889A (zh) * 2013-01-10 2014-01-15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静音的方法和装置
CN104661194A (zh) * 2013-11-19 2015-05-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提示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3914225B (zh) * 2014-03-25 2019-07-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3985400A (zh) * 2014-04-18 2014-08-13 青岛尚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文件的播放系统
US9398130B2 (en) * 2014-08-15 2016-07-19 Htc Corporation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swer mode of the mobile terminal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4869258A (zh) * 2015-06-09 2015-08-26 张维秀 一种移动终端自动挂断方法及装置
CN105204841B (zh) * 2015-08-17 2019-02-1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量程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5245732A (zh) * 2015-11-12 2016-01-13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终端设备上的切换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5635478A (zh) * 2016-01-15 2016-06-01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通话终端的通话引导方法及装置
CN107426413A (zh) * 2017-06-14 2017-12-01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音量自动调节的方法、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7295168A (zh) * 2017-06-16 2017-10-24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语音通讯的智能切换方法、存储设备及移动终端
CN108174038A (zh) * 2018-01-03 2018-06-15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控制其接听模式的方法
CN108377298B (zh) * 2018-02-07 2020-09-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接听模式的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71739A (zh) * 2018-09-29 2020-04-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通话语音显示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5127A (zh) * 2010-04-12 2010-08-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屏幕视效调整方法
CN101964844A (zh) * 2010-09-26 2011-02-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通话设备中自动调节放音的方法和装置
CN102098483A (zh) * 2010-12-17 2011-06-15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视频通话的接听控制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5127A (zh) * 2010-04-12 2010-08-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屏幕视效调整方法
CN101964844A (zh) * 2010-09-26 2011-02-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通话设备中自动调节放音的方法和装置
CN102098483A (zh) * 2010-12-17 2011-06-15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视频通话的接听控制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01869A (zh) 2012-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01869B (zh) 移动终端接听方式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10166871B (zh) 耳机充电盒、tws耳机、工作状态切换方法及存储介质
US10805708B2 (en) Headset sound channel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and related device
US10720791B2 (en) Charging method, charging device and terminal
MX2014008709A (es) Aparato electronico, metodo y dispositivo de proteccion de bateria.
KR20100081575A (ko) 휴대단말 표시부의 온/오프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CN108418969B (zh) 天线馈点的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8777741B (zh) 天线切换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5827812A (zh) 一种通话模式切换方法和移动通信终端
CN105187639A (zh) 一种通话过程中切换通话模式的方法、设备及移动终端
US20160132285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ouch-sensitive display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audio output
CN105657868A (zh) 移动终端及其接口控制方法
US8798277B1 (en) Mute indicator
CN102821203A (zh) 一种控制通话方法及移动终端
KR20120012906A (ko) 통신 단말기에서 데이터 서비스 이용을 표시하는 방법
CN104468943A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970671B (zh) 近场通信模块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225312B (zh) 实现通话连接的方法及装置、无线耳机装置
CN105072287A (zh) 一种应急电话接听方法及移动终端
US9635165B2 (en)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connection switchover for headphone jack adaptor device
CN109831798B (zh) 信号获取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5700801A (zh) 一种界面截取方法和设备
CN108377298B (zh) 一种切换接听模式的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S2379145T3 (es) Un método y un dispositivo de comunicación móvil para generar órdenes DTMF (multifrecuencia de tono dual) en un dispositivo de comunicación móvil que tiene una pantalla táctil
CN106304287B (zh) 降低移动终端待机功耗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085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Qinghe Street No. 68 Huarun colorful city shopping center two floor 13

Applicant after: Xiaomi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102 Beijing Wangjing West Road, a volume of stone world building, A, block, floor 12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Xiaomi Technology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