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87942B - 外燃机及其传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外燃机及其传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87942B
CN102787942B CN201210319383.XA CN201210319383A CN102787942B CN 102787942 B CN102787942 B CN 102787942B CN 201210319383 A CN201210319383 A CN 201210319383A CN 102787942 B CN102787942 B CN 1027879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ticulating point
pivot
connecting rod
fork
articul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1938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87942A (zh
Inventor
杨永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1031938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8794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879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879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879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8794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hafts, Cranks, Connecting Bars, And Related Bearing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燃机及其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连杆组和摆杆组:连杆组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上端铰接于外燃机曲轴的连杆颈;摆杆组包括中心摆杆和中心摆杆两侧对称设置的两个边摆杆,中心摆杆的摆动平面与两边摆杆分别所在的摆动平面平行且中心摆杆与边摆杆共轴于一枢轴;中心摆杆的与枢轴等距的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用以铰接置换活塞的活塞杆,边摆杆的与枢轴等距的第三铰接点和第四铰接点用以铰接功率活塞的活塞杆;第二连杆下端在枢轴的第一侧铰接于边摆杆的第五铰接点,第一连杆的下端在枢轴的第二侧铰接于中心摆杆的第六铰接点。本发明能够缩小两气缸之间的间距。

Description

外燃机及其传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尤其与一种外燃机及其传动机构有关。
背景技术
外燃机是一种外燃的闭式循环往复活塞式热力发动机,因它是在1816年为苏格兰的斯特林所发明,故又称斯特林发动机,也称为热气机。外燃机中传递能量的媒介物质(通常是高压气体)叫工质,在一个、两个、四个或多个封闭的气缸内充有一定容积的工质。气缸一端为热腔,另一端为冷腔。工质在低温冷腔中压缩,然后流到高温热腔中迅速加热,膨胀做功。燃料在气缸外的燃烧室内连续燃烧所带来的热量或者外部热源通过加热器传给工质,因此工质不直接参与燃烧,也不需要更换。
由于外燃机避免了传统内燃机的震爆做功问题,从而实现了低噪音、低污染和低运行成本。外燃机可以燃烧各种可燃气体,如:天然气、沼气、石油气、氢气、煤气等,也可燃烧柴油、液化石油气等液体燃料,还可以燃烧木材,以及利用太阳能等。只要热腔与冷腔之间达到一定的温差,外燃机即可做功运行,环境温度越低,则温差越容易变大,因此在用于发电时,发电效率越高。外燃机最大的优点是功率和效率不受海拔高度影响,非常适合于高海拔地区使用。
公开号为CN102182582A、名称为“外燃机及其传动机构”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通知书(下称文献1),公开了一种外燃机及其传动机构,这种外燃机包括热气组件、传动机构和曲轴;传动机构包括连杆组和摆杆组。其摆杆组包括中心摆杆和两个边摆杆,中心摆杆的摆动平面与边摆杆摆动平面平行,且中心摆杆与边摆杆共一枢轴;连杆组由四个连杆围成四边形;四个连杆中的上面两个自枢轴向下延伸,上面的两个摆杆分别与中心摆杆和边摆杆保持互余的30-60度的夹角;而下面的长度相等的另两个连杆,下端铰接于外燃机曲轴的连杆颈。
现有技术的这种外燃机的传动机构,具有容易启动的优点,且连杆组、摆杆组及活塞杆等所有铰接件的连接和转动件的转动支撑都由轴承实现,对润滑要求低,免维护周期长,降低了传动机构的成本。
然而,现有技术的这种传动机构,由于摆杆组摆动角度的限制,使得热气组件中的两气缸之间的间距较大,因而使得整个外燃机结构不紧凑,浪费了材料;同时,两气缸之间的间距大,也不便于密封加压(充入高压气体),不便于通过太阳能聚光对热气组件中的加热器进行加热。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缩小两气缸之间的间距的外燃机传动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外燃机的传动机构使得热气组件中的两气缸之间间距较大,导致外燃机结构不紧凑、成本高、不便于加热与加压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气缸之间的间距相对较小、结构紧凑、成本低的外燃机,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外燃机结构不紧凑、成本高、不便于加热与加压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传动机构,用于外燃机的曲轴与气缸活塞杆之间的传动;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连杆组和摆杆组:所述连杆组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上端铰接于所述外燃机曲轴的连杆颈;所述摆杆组包括中心摆杆和所述中心摆杆两侧对称设置的两个边摆杆,所述中心摆杆的摆动平面与两所述边摆杆分别所在的摆动平面平行且所述中心摆杆与所述边摆杆共轴于一枢轴;所述中心摆杆的与所述枢轴等距的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用以铰接置换活塞的活塞杆,所述边摆杆的与所述枢轴等距的第三铰接点和第四铰接点用以铰接功率活塞的活塞杆;所述第二连杆下端在所述枢轴的第一侧铰接于所述边摆杆的第五铰接点,所述第一连杆的下端在所述枢轴的第二侧铰接于所述中心摆杆的第六铰接点。
本发明的外燃机,具有本发明的传动机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传动机构及本发明的外燃机,仍然采用摆杆单曲轴结构,通过连杆组和摆杆组进行曲轴与气缸活塞杆之间的传动,仍是由一套摆杆组同时带动两组气缸的功率活塞与置换活塞,保证两气缸之间的同类活塞的运动相位差始终接近180度,因而两功率活塞的运动方向正好相反,因此在功率活塞运动的过程中曲轴箱内的高压空气的体积相对保持不变,因而减少了因曲轴箱内密封的高压气体体积压缩而对功率活塞所产生的阻力,因此对外燃机启动所形成的阻力很小,因此仍然保持了容易启动的优点。
并且,连杆组、摆杆组及活塞杆等所有铰接件的连接和转动件的转动支撑都仍由轴承实现,对润滑要求低,免维护周期长,因此不会增加传动系统的成本。
在保持文献1的外燃机优点的基础上,由于摆杆组与连杆组之间的连接方式进行了改进,活塞的摆杆之间不需要在留下连杆转动的空间,因而使得热气组件中的两气缸之间的间距可以减小,因而使得整个外燃机结构紧凑,减少了材料浪费;同时,两气缸之间的间距减小,也便于密封加压,也便于通过太阳能聚光对热气组件中的两加热器进行加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传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传动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传动机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传动机构的边摆杆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传动机构的中心摆杆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传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传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传动机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指出,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传动机构,用于本发明的外燃机;本发明实施例的外燃机,具有本发明实施例的传动机构。但本发明的传动机构,并不局限于用于本发明的外燃机,也可以适用于其他的外燃机,以缩小两气缸之间的间距。
下面依次介绍本发明四个实施例的传动机构及外燃机。
一、第一实施例
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外燃机,可以划分为热气组件、曲轴7和传动机构三个组成部分,其中的传动装置包括摆杆组和连杆组两部分。
1、热气组件
首先,热气组件可与文献1中的外燃机的热气组件相同。
如图1所示,所述热气组件为两组,每组热气组件包括气缸1、加热器、回热器和冷却器(图中未示出),每一气缸1内具有一上一下的功率活塞21、23和置换活塞22、24;功率活塞21、23与置换活塞22、24之间形成有冷腔12,置换活塞22、24与气缸(底部)之间形成有热腔11;热腔11与加热器之间、冷腔12与冷却器之间分别通过连通管相互气路连通。
热腔11、加热器、回热器、冷却器和冷腔12之间依次气路连通而形成气体通道,通过外部热源加热加热器以使气体通道内的气体在冷腔12和热腔11之间往复运动膨胀收缩以带动功率活塞21、23和置换活塞22、24通过传动机构所连接的曲轴7周期运动做功。
下面以功率活塞21和置换活塞22为例介绍这两活塞的活塞杆,如图1和图3所示,置换活塞22的活塞杆25的下端连接在置换活塞22的圆心位置,活塞杆25由铰接轴81分为上下两段,活塞杆25的下半段穿过功率活塞21的圆心位置后与活塞杆25的上半段铰接于铰接轴81;而功率活塞21具有两个活塞杆26,对称的设置于活塞杆25的两侧,活塞杆26的铰接轴82则直接与功率活塞21铰接。功率活塞23和置换活塞24的活塞杆25、26及铰接轴81、82的位置与连接关系与功率活塞21和置换活塞22相同,不再赘述!
在热气组件中的热能带动活塞运动后,即转化为机械能。
2、曲轴
曲轴7是外燃机的机械能输出端,曲轴7具有轴心71和连杆颈72,通过曲轴7向与外燃机相连接的用能设备输出机械能。而曲轴7与热气组件之间,则需由传动机构将活塞运动的机械能传递给曲轴7。轴心71上连接有飞轮9。本发明中,传动机构设置于曲轴7和气缸1之间。
3、传动机构
传动机构包括连杆组和摆杆组。
如图1至图5所示,摆杆组包括中心摆杆51和中心摆杆51两侧对称设置的一对边摆杆52;中心摆杆51的摆动平面(或转动平面)与边摆杆52的摆动平面相互平行,且中心摆杆51与一对边摆杆52的中点均可枢转的设置于枢轴50,由于在枢轴50的一侧具有连接横杆58相连接,因此一对边摆杆52的转动步调始终一致。
中心摆杆51的左右两端分别具有第一铰接点911和第二铰接点912铰接铰接活塞杆25的上端,而边摆杆52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三铰接点913和第四铰接点914铰接活塞杆26的上端。各铰接点可以通过铰接轴、轴承等实现铰接。
其中,第一铰接点911和第二铰接点912与枢轴50等距,第三铰接点913和第四铰接点914与枢轴50等距,以保证摆杆51、52两端受力平衡。第一铰接点911与枢轴50间的距离可以等于第三铰接点913与枢轴50间的距离,也可以不相等,例如第三铰接点913与枢轴50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铰接点911与枢轴50间的距离。
由于同一类型活塞的活塞杆对称的连接于同一摆杆的两侧,因此可以保证同一类型的活塞的运动相位相差180度。
如图5所示,中心摆杆51还具有一第六铰接点916,第六铰接点916、第一铰接点911和第二铰接点912不在一条直线上,第六铰接点916与第一铰接点911之间连接有连接杆54,第六铰接点916与第二铰接点912之间连接有连接杆53,第六铰接点916与枢轴50之间还可连接有连接杆55,以进一步加强中心摆杆51的强度,增加摆动稳定性。
如图4所示,边摆杆52还具有一第五铰接点915,第五铰接点915、第三铰接点913和第三铰接点914不在一条直线上,第三铰接点913与第五铰接点915之间连接有连接杆59,第五铰接点915与第四铰接点914之间连接有连接杆56,第五铰接点916与枢轴50之间还可连接有连接杆57,以进一步加强边摆杆52的强度,增加摆动稳定性。前述的连接横杆58即设置于两第五铰接点915之间。
第一铰接点911与第二铰接点912之间连线与连接杆55之间所夹锐角小于45度。第三铰接点913与第四铰接点914之间连线与连接杆57之间所夹锐角小于45度。
连杆组包括两个连杆61、62;在本实施例中,两个连杆的长度相同。第一连杆61和第二连杆62的上端均铰接于曲轴7的连杆颈72,第一连杆61的下端铰接于第六铰接点916,而第二连杆62的下端则铰接于连接横杆58,第六铰接点916和连接横杆58分别位于枢轴50的两侧。这里需要第一铰接点911到枢轴50的距离小于连接横杆58到枢轴50的距离,以使中心摆杆51所连接的活塞杆25在摆动过程中不与连接横杆58运动干涉。曲轴7的轴心71与枢轴50之间的距离为0.8-1.5倍的枢轴50与第六铰接点916之间的距离,优选的,轴心71与枢轴50之间的距离等于枢轴50与第六铰接点916之间的距离。
以上介绍了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外燃机的各组成部分,下面再介绍本发明外燃机的工作原理。
本发明的外燃机,在具体使用时,可将除加热器和冷却器之外的其他部件全部密封在一个壳体中,充入高压气体。
在两气缸1之间可支撑有横板(图中未示出),横板上设置与横板垂直的立柱42,曲轴7的轴心71可转动地连接于立柱42上部,枢轴50固定连接于立柱42的下部。枢轴51也可以固定于外燃机的机壳上。
如图1所示,以左边的气缸1为例,只要按照现有技术外燃机的装配方式,将置换活塞22与功率活塞21的初始位置调整到运动相位差相差60-120度(优选的是60-90度)的位置即可很容易的启动外燃机。例如置换活塞22分别位于上止点A、运动趋势向下的中间位置B、下止点C、运动趋势向上的中间位置D时,则功率活塞21分别位于D、A、B、C。而对于不同气缸1的同类型的置换活塞,则相对的将运动相位差调整到相差180度,即当置换活塞22分别位于上述的A、B、C、D位置时,置换活塞24分别位于C、D、A、B位置。当然,置换活塞22与功率活塞21的上下移动幅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气缸1的工作过程与文献1中的气缸的工作过程相同。
仍以左边的气缸1为例,外燃机热气组件的工作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四部:
1、当置换活塞22到达其上止点A,也即行程冷端时,大量气体在热腔11受热膨胀,通过回热器进入气缸1的冷腔12,推动功率活塞21向上移动做功。
2、当置换活塞22向下移动到运动趋势向下的中间位置B时,冷、热端气体量相当,收缩膨胀相互抵消,功率活塞21到达上止点而不做功,靠飞轮的惯性而带动功率活塞21向下运动。
3、置换活塞22到达下止点C,也即其行程热端,大量气体在冷端收缩,拉动功率活塞21向下运动做功。
4、置换活塞22向上移动到运动趋势向上的中间位置D,冷、热端气体量相当,收缩膨胀互相抵消,功率活塞21到达下止点而不做功,靠飞轮的惯性而带动功率活塞21向上运动,热气组件的气体通道中的热循环重新开始。
由于活塞的运动而带动与活塞相连接的摆杆的转动,进而带动与摆杆枢转连接的连杆的转动,最终使得通过连杆颈72与连杆连接的轴心71的转动。曲轴颈72转动的行程与文献1中的转动的行程类似。
本发明中,中心摆杆51与边摆杆52的摆动幅度可视实际情况确定,两者的摆动幅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二、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地方在于传动机构的不同,因此本实施例只对传动机构进行介绍,其热气组件和曲轴7均可与第一实施例或文献1中的外燃机相同。
本实施例中,传动机构仍包括连杆组和摆杆组。
如图6所示,摆杆组包括中心摆杆51和中心摆杆51两侧对称设置的一对边摆杆52;中心摆杆51的摆动平面(或转动平面)与边摆杆52的摆动平面相互平行,且中心摆杆51与一对边摆杆52的中点均可枢转的设置于枢轴50,由于在枢轴50的一侧一对边摆杆52具有连接横杆(图6中未示出)相连接,因此一对边摆杆52的转动步调始终一致。
中心摆杆51的左右两端分别具有第一铰接点931和第二铰接点932以铰接活塞杆25的上端,而边摆杆52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三铰接点933和第四铰接点934铰接活塞杆26的上端。各铰接点可以通过铰接轴、轴承等实现铰接。
其中,第一铰接点931和第二铰接点932与枢轴50等距,第三铰接点933和第四铰接点934与枢轴50等距,以保证摆杆51、52两端受力平衡。本实施例中,第二铰接点932与枢轴50间的距离等于第四铰接点934与枢轴50间的距离。
由于同一类型活塞的活塞杆对称的连接于同一摆杆的两侧,因此可以保证同一类型的活塞的运动相位相差180度。
如图6所示,中心摆杆51还具有一第六铰接点936,第六铰接点936、第一铰接点931和第二铰接点932在一条直线上,第二铰接点932是在第一铰接点931与枢轴50之间。
如图6所示,边摆杆51还具有第五铰接点935,第五铰接点935、第三铰接点933和第三铰接点934在一条直线上,第四铰接点934是在第五铰接点935与枢轴50之间。前述的连接横杆即设置于两第五铰接点935之间。
连杆组包括两个连杆61、62;在本实施例中,两个连杆的长度相同。
第一连杆61和第二连杆62的上端均铰接于曲轴7的连杆颈72,第一连杆61的下端铰接于第一铰接点931,而第二连杆62的下端则铰接于两第五铰接点935之间的连接横杆,第六铰接点936和连接横杆分别位于枢轴50的两侧。
由于第二铰接点932与枢轴50间的距离等于第四铰接点934与枢轴50间的距离,所述第五铰接点935与枢轴50间的距离大于第二铰接点932与枢轴50间的距离,因此中心摆杆51所铰接的活塞杆25在摆动过程中不会与两第五铰接点935间的连接横杆58运动干涉。
同样,曲轴7的轴心71与枢轴50之间的距离为0.8-1.5倍的枢轴50与第六铰接点936之间的距离,优选的,轴心71与枢轴50之间的距离等于枢轴50与第六铰接点936之间的距离。
本实施例中,对于摆杆来讲,摆杆的一端如果同时铰接有连杆和活塞杆,则是活塞杆铰接在内侧,连杆铰接在外侧。且本实施例中,枢轴50到四个铰接点931、932、933、934的距离相同。
三、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与前两实施例不同的地方仍在于传动机构的不同,与前两实施例均相同的地方不再赘述,主要介绍相区别的地方。
本实施例中,
如图7所示,摆杆组的中心摆杆51的左右两端分别具有第一铰接点941和第二铰接点942以铰接活塞杆25的上端,而边摆杆52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三铰接点943和第四铰接点944铰接活塞杆26的上端。
其中,第一铰接点941和第二铰接点942与枢轴50等距,第三铰接点943和第四铰接点944与枢轴50等距,以保证摆杆51、52两端受力平衡。本实施例中,第二铰接点942与枢轴50间的距离大于第四铰接点944与枢轴50间的距离。
由于同一类型活塞的活塞杆对称的连接于同一摆杆的两侧,因此可以保证同一类型的活塞的运动相位相差180度。
如图7所示,中心摆杆51还具有一第六铰接点946,第六铰接点946、第一铰接点941和第二铰接点942在一条直线上,第一铰接点941是在第六铰接点946与枢轴50之间。
如图7所示,边摆杆51还具有第五铰接点945,第五铰接点945、第三铰接点943和第三铰接点944在一条直线上,第四铰接点944是在第五铰接点945与枢轴50之间。两第五铰接点945之间设置有连接横杆。
连杆组包括两个连杆61、62;在本实施例中,两个连杆的长度可相同,也可以不同。
第一连杆61和第二连杆62的上端均铰接于曲轴7的连杆颈72,第一连杆61的下端铰接于第六铰接点946,而第二连杆62的下端则铰接于两第五铰接点945之间的连接横杆,第六铰接点946和连接横杆分别位于枢轴50的两侧。
由于第二铰接点942与枢轴50间的距离大于第四铰接点944与枢轴50间的距离,所述第五铰接点945与枢轴50的距离要大于第二铰接点942与枢轴50之间的距离,以避免连接横杆与活塞杆25之间的运动干涉。
本实施例中,对于摆杆来讲,摆杆的一端如果同时铰接有连杆和活塞杆,也是活塞杆铰接在内侧,连杆铰接在外侧。但本实施例中,枢轴50到四个铰接点941、942、943、944的距离相同。
四、第四实施例
本实施例与前三实施例不同的地方仍在于传动机构的不同,与前三实施例均相同的地方不再赘述,主要介绍相区别的地方。
本实施例中,
如图8所示,摆杆组的中心摆杆51的左右两端分别具有第一铰接点981和第二铰接点982以铰接活塞杆25的上端,而边摆杆52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三铰接点983和第四铰接点984铰接活塞杆26的上端。
其中,第一铰接点981和第二铰接点982与枢轴50等距,第三铰接点983和第四铰接点984与枢轴50等距,以保证摆杆51、52两端受力平衡。本实施例中,第二铰接点982与枢轴50间的距离大于第四铰接点984与枢轴50间的距离。
由于同一类型活塞的活塞杆对称的连接于同一摆杆的两侧,因此可以保证同一类型的活塞的运动相位相差180度。
如图8所示,图8中省略了气缸等热气组件中的部件,中心摆杆51还具有一第六铰接点986,第六铰接点986、第一铰接点981和第二铰接点982在一条直线上,第六铰接点986是在第一铰接点981与枢轴50之间。
如图8所示,边摆杆51还具有第五铰接点985,第五铰接点985、第三铰接点983和第三铰接点984在一条直线上,第四铰接点984是在第五铰接点985与枢轴50之间。两第五铰接点985之间设置有连接横杆。
连杆组包括两个连杆61、6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杆62的长度大于第一连杆61的长度。
第一连杆61和第二连杆62的上端均铰接于曲轴7的连杆颈72,第一连杆61的下端铰接于第六铰接点986,而第二连杆62的下端则铰接于两第五铰接点985之间的连接横杆,第六铰接点986和连接横杆分别位于枢轴50的两侧。
由于第二铰接点982与枢轴50间的距离大于第四铰接点984与枢轴50间的距离,所述第五铰接点985与枢轴50的距离要大于第二铰接点982与枢轴50之间的距离,以避免连接横杆与活塞杆25之间的运动干涉。
本实施例中,对于摆杆来讲,摆杆的一端如果同时铰接有连杆和活塞杆,中心摆杆51上是活塞杆25铰接在外侧,而边摆杆52上,是连杆62铰接在外侧。且本实施例中,枢轴50到铰接点981、982的距离与枢轴50到铰接点983、984的距离不相同。
以上实施例中,两边摆杆52之间也可不通过连接横杆58进行连接,这时,需要一对第二连杆52分别铰接于第五铰接点,为了保持两边摆杆52的同步,可以通过以相同的角度连接于枢轴50来实现。摆杆51、52也可以是整体的片状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的各外燃机,在保持文献1的外燃机优点的基础上,由于摆杆组与连杆组之间的连接方式进行了改进,因而使得热气组件中的两气缸1之间的间距可以减小,因而使得整个外燃机结构紧凑,减少了材料浪费;同时,两气缸之间的间距减小,也便于密封加压,也便于通过太阳能聚光对热气组件中的两加热器进行加热。
至此本文所述的实施方式应该理解为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不是由以上说明书来说明,而是由专利的权利要求来限定,本发明意欲包括与本专利权利要求的意义和范围等同的所有修正。

Claims (9)

1.一种传动机构,用于外燃机的曲轴与气缸活塞杆之间的传动;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连杆组和摆杆组:
所述连杆组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上端铰接于所述外燃机曲轴的连杆颈;
所述摆杆组包括中心摆杆和所述中心摆杆两侧对称设置的两个边摆杆,所述中心摆杆的摆动平面与两所述边摆杆分别所在的摆动平面平行且所述中心摆杆与所述边摆杆共轴于一枢轴;所述中心摆杆的与所述枢轴等距的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用以铰接置换活塞的活塞杆,所述边摆杆的与所述枢轴等距的第三铰接点和第四铰接点用以铰接功率活塞的活塞杆;所述第二连杆下端在所述枢轴的第一侧铰接于所述边摆杆的第五铰接点,所述第一连杆的下端在所述枢轴的第二侧铰接于所述中心摆杆的第六铰接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的轴心与所述枢轴之间的距离为0.8-1.5倍的所述枢轴与所述第六铰接点之间的距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铰接点与所述枢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铰接点与所述枢轴的距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连杆的长度,所述第六铰接点、所述第一铰接点与所述第二铰接点共线,且所述第六铰接点位于所述第一铰接点与第二铰接点之外。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的长度小于第二连杆的长度,所述第六铰接点、所述第一铰接点与所述第二铰接点共线,且所述第六铰接点位于所述第一铰接点与第二铰接点之间。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铰接点、所述第一铰接点与所述第二铰接点不在一条直线上,所述第六铰接点与所述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之间都连接有连接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铰接点与所述第三铰接点和第四铰接点之间连接有连接杆,所述第五铰接点与所述枢轴之间、所述第六铰接点与所述枢轴之间连接有连接杆。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的轴心与所述枢轴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枢轴与所述第六铰接点之间的距离。
9.一种外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燃机的传动机构为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传动机构。
CN201210319383.XA 2012-08-31 2012-08-31 外燃机及其传动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879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19383.XA CN102787942B (zh) 2012-08-31 2012-08-31 外燃机及其传动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19383.XA CN102787942B (zh) 2012-08-31 2012-08-31 外燃机及其传动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87942A CN102787942A (zh) 2012-11-21
CN102787942B true CN102787942B (zh) 2015-04-22

Family

ID=47153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19383.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87942B (zh) 2012-08-31 2012-08-31 外燃机及其传动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87942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728000A (en) * 1951-10-17 1955-04-13 Albert August Dros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power units consisting of at least one working cylinder and at least one compressor cylinder
US3220177A (en) * 1961-11-16 1965-11-30 Philips Corp Thermodynamic reciprocating machine of the displacer-piston type
US4016720A (en) * 1975-04-01 1977-04-12 U.S. Philips Corporation Hot-gas reciprocating engine
JPS63162954A (ja) * 1986-12-24 1988-07-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スタ−リングエンジン
JPS63235757A (ja) * 1987-03-20 1988-09-30 Sanden Corp 動力伝達機構
CN2343357Y (zh) * 1998-01-01 1999-10-13 阎官清 摆杆内燃机
CN102182582A (zh) * 2011-03-22 2011-09-14 杨永顺 外燃机及其传动机构
CN102251877A (zh) * 2011-06-10 2011-11-23 杨永顺 外燃机及其传动机构
CN202832849U (zh) * 2012-08-31 2013-03-27 杨永顺 外燃机及其传动机构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728000A (en) * 1951-10-17 1955-04-13 Albert August Dros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power units consisting of at least one working cylinder and at least one compressor cylinder
US3220177A (en) * 1961-11-16 1965-11-30 Philips Corp Thermodynamic reciprocating machine of the displacer-piston type
US4016720A (en) * 1975-04-01 1977-04-12 U.S. Philips Corporation Hot-gas reciprocating engine
JPS63162954A (ja) * 1986-12-24 1988-07-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スタ−リングエンジン
JPS63235757A (ja) * 1987-03-20 1988-09-30 Sanden Corp 動力伝達機構
CN2343357Y (zh) * 1998-01-01 1999-10-13 阎官清 摆杆内燃机
CN102182582A (zh) * 2011-03-22 2011-09-14 杨永顺 外燃机及其传动机构
CN102251877A (zh) * 2011-06-10 2011-11-23 杨永顺 外燃机及其传动机构
CN202832849U (zh) * 2012-08-31 2013-03-27 杨永顺 外燃机及其传动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87942A (zh) 2012-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020635A (en) Power plants
Erol et al. A review development of rhombic drive mechanism used in the Stirling engines
CN101915178B (zh) 零泄漏式外燃热机
CN101509437B (zh) 高效高温型外燃机
CN104704228B (zh) 用于将热量转换成有用功的热力发动机和热力循环
CN102797589A (zh) 超临界流体式外燃热机
CN202795860U (zh) 低温差斯特林发动机模型
Carlsen Development of a gas fired Vuilleumier heat pump for residential heating
JP4848058B1 (ja) スターリングエンジン
CN102913340A (zh) V型布置的双作用式斯特林发动机
CN102182582B (zh) 外燃机及其传动机构
CN102787942B (zh) 外燃机及其传动机构
US20200149494A1 (en) Double-acting stirling engines with optimal parameters and waveforms
CN202832849U (zh) 外燃机及其传动机构
CN201723330U (zh) 一种外燃热机
CN102251877B (zh) 外燃机及其传动机构
Paul et al. A Stirling engine for use with lower quality fuels
CN203717159U (zh) 外热式发动机
CN201599106U (zh) 一种斯特林机
Kwasi-Effah et al. Stirling Engine Technology: A Technical Approach to Balance the Use of Renewable and Non-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CN101846014B (zh) 热气机
CN203891946U (zh) 一种v型热能动力设备
CN201367951Y (zh) 高效高温型外燃机
CN204591354U (zh) 热源式发动机
CN203892042U (zh) 一种v型负压动力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2

Termination date: 20160831